孔融讓梨教案(實用12篇)

字號:

    通過編寫教案,教師可以充分思考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評價手段,提高教學質(zhì)量。如何編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是每個教師都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教案范文,讓學習變得有趣而富有成效。
    孔融讓梨教案篇一
    1、通過理解故事內(nèi)容,懂得謙讓的道理。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食物兩個梨子,動畫視頻,課件。
    推薦課件:大班語言公開課《孔融讓梨》。
    【活動過程】。
    1、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挑梨子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老師完整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的名稱叫什么?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3、結(jié)合圖片,講述故事。
    (1)教師一邊講述邊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前半段內(nèi)容。
    提問:故事中的小男孩叫什么名字?他幾歲了?他有幾個兄弟?他是最小的嗎,為什么?
    (2)結(jié)合圖片完整的講述故事的后半段內(nèi)容。
    提問:爸爸又是怎么問孔融的,孔融又是怎么說的?
    提問:爸爸是怎么夸孔融的?(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個好孩子。)。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孔融嗎,為什么?
    小結(jié):孔融能讓著哥哥又能讓著弟弟他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4、完整觀看《孔融讓梨》視頻。
    5、創(chuàng)設(shè)情景,情感遷移。
    提問:平時你認為謙讓的事情有哪些呢?
    提問:小妹妹喜歡你的玩具,你會怎么做?
    提問:如果你在公交車上,上來了一位小妹妹,又沒有座位,你會怎么做?
    總結(jié):今天我們學了一個讓梨的故事,懂得了謙讓的道理,希望小朋友都能做到像今天這樣能夠謙讓別人,關(guān)心別人。如果現(xiàn)在讓你把梨送出去,會把梨送給誰?為什么?(幼兒自由說)。那么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起立,我們一起把梨送給他們吧?。ㄔ谝魳仿曋?,帶領(lǐng)幼兒走出教室。)。
    孔融讓梨教案篇二
    教育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懂得謙讓的道理。
    2、教育幼兒懂得禮讓,知道尊老愛幼。
    3、體驗謙讓所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幼兒初步懂得與人相處應謙讓的'道理。
    教學難點: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為他人著想的品德。
    教學準備:
    知識準備:鼓勵語:小手小手轉(zhuǎn)一轉(zhuǎn),你棒,我棒,大家棒!
    物質(zhì)準備:圖片2張、故事《孔融讓梨》、兒歌《讓座》、一盤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音樂律動《爸爸瞧媽媽看》。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孔融畫面,引出內(nèi)容。
    提問:你們猜孔融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故事聽到一半)。
    教師:讓我們繼續(xù)來聽聽孔融到底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
    提問:1、孔融為什么挑最小的梨?他是怎么想的?
    2、你認為孔融這樣做對嗎?好在哪里?
    提問:你喜歡孔融嗎?為什么?
    (三)聽兒歌《讓座》。
    三、結(jié)束部分。
    小結(jié):孔融四歲就知道把好的留給別人,兒歌中的小朋友也懂得給老奶奶讓座,大家都夸他們是好孩子,我們也要向他們學習,兄弟姐妹之間要友好相處,有好的東西應該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要只顧自己。我們要學會尊敬關(guān)心長輩,愛護兄弟姐妹。
    今天老師請大家吃梨,你挑哪個?為什么?小朋友排隊上來拿。
    古時候有一個人叫孔融,他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里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BR>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BR>    孔融只有四歲,就知道讓梨。上面讓哥哥,下面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
    孔融讓梨教案篇三
    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大意,初步理解寓意。
    學習重點。
    認識3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會分角色。
    學習難點。
    懂得“坐井觀天”寓意,明白本詞含有貶義。
    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
    教具:詞語卡片、動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聽課文朗讀,初步認識生字,新詞;
    2、采用各種方式認讀生字、新詞:沿-井沿、邊沿際-無際無邊。
    信-相信、不信、信件;
    3、再讀課文,集體糾正讀音。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同學們,課文中講的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2、那么,小鳥從哪兒來的呢?-天上飛來,落在井沿上,
    完成練習:青蛙坐在(),小鳥落在()上。
    小結(jié):現(xiàn)在同學們知道了,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鳥呢?從天上飛來,飛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們?yōu)槭裁词聽幊称饋砹四兀课覀兘又驴础?BR>    3.青蛙說小鳥“別說大話了”,這里的“大話”指什么?
    (指小鳥所說的“飛了一百多里,青蛙不相信”)。
    4.青蛙認為天有大呢?它為什么這樣認為?
    (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因為它住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5.小鳥的觀點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樣的?理解“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
    (大海、沙漠、天空)。
    7.分角色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小鳥和青蛙都是笑著說的,它倆的笑各有什么意義?
    8.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
    (會看到:田野、山川、河流。)。
    9.總結(jié)下面,我們再看本文題目。
    “坐井觀天”,你現(xiàn)在明白“觀”是什么意思嗎?是誰坐在井里看天呢?
    (同學們可千萬不要學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師希望同學們看更多的書,了解更多的知識,千萬不要當“井底之蛙”。)。
    10.學了這篇寓言故事后,你想對青蛙說什么,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我們不要像青蛙那樣自以為是,要像小鳥那樣飛得高,看得遠。)。
    作業(yè)布置: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把這個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然后續(xù)編這個故事。
    板書設(shè)計:
    小鳥無邊無際。
    (飛了一百多里)。
    天有多大。
    井口大。
    青蛙(天天坐在井里)。
    孔融讓梨教案篇四
    課題名稱統(tǒng)計。
    科目數(shù)學年級二年級。
    教學時間1課時(40分鐘)。
    學習者分析二年級學生雖然只學習了一年,但在一年級下冊教學中已經(jīng)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tǒng)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了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初步認識了條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并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l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事例的調(diào)查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1.掌握“以一當二”的表示方法,會畫條形統(tǒng)計圖。
    2.掌握條形統(tǒng)計圖(以1格表示2個單位)。
    教學資源1.多媒體課件。
    2.統(tǒng)計表。
    3.姓氏圖片。
    4.裝有若干平面圖形的大袋子。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一、興趣導入。
    1、誰能說出我們班有多少同學?有多少男同學和女同學呢?
    2、你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我們班有哪些姓呢?例如:姓馬的、姓王的等。
    3、我們怎樣才能很快的知道那種姓氏的人數(shù)呢?
    教學活動2二、制作統(tǒng)計圖。
    1.搜集、整理數(shù)據(jù)。
    老師在黑板上貼上學生姓氏圖片,并提問用什么方法來統(tǒng)計。統(tǒng)計時,你準備用什么符號來記錄,你記錄的方法的好處在哪?(學生匯報)。
    (1)、合作完成整理數(shù)據(jù)。
    從一組或者四組開始,輪到誰誰到黑板上記錄(學生自己決定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老師并說出沒有姓氏的就在其他的下面記錄。按順序依次完成記錄。
    (2)、多媒體出示統(tǒng)計表,檢驗是否和本班學生人數(shù)一致。我們二年級姓氏已經(jīng)統(tǒng)計出來了,看看結(jié)果,你們想說什么呢?(同學自己發(fā)表意見)。
    2、探索完成統(tǒng)計圖。
    (1)探索完成統(tǒng)計圖。
    嘗試:統(tǒng)計表不夠清楚明了,有沒有其他的統(tǒng)計方法能讓我們一眼就看明白的?
    (出示統(tǒng)計方格紙)請學生根據(jù)統(tǒng)計表的數(shù)據(jù)試著涂一涂,完成統(tǒng)計圖。(學生嘗試活動,發(fā)現(xiàn)疑難:格子不夠)。
    (2)探討:格子不夠怎么辦?請每組小朋友共同研究研究。用你們想的辦法試一試,看哪種方法好。
    學生活動。
    反饋:請各小組展示自己的統(tǒng)計圖。
    預計:a、學生把格子涂到外邊去。(即往上涂)。
    b、把不夠的格子涂在左邊或右邊。
    c、把不夠的格子分開,即原來一格表示2個。(不能只是把不夠的一格表示2,應全部都表示2)。
    小朋友在組內(nèi)交流不同的方法,討論嘗試發(fā)現(xiàn):一格表示2個人比較合適。
    (4)請你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用1格表示2人的方法在另一張統(tǒng)計圖上再來畫一畫。(學生活動)。
    (5)交流,展示。注意單數(shù)的畫法----畫半格。
    3、看圖提出并解答問題。
    (1)現(xiàn)在這張統(tǒng)計圖能讓人一眼就看明白了嗎?你看明白了什么?誰來說?(學生匯報)。
    (2)根據(jù)這幅統(tǒng)計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4、小結(jié):小朋友用一格表示2個人的方法畫出了這么清楚、這么漂亮的統(tǒng)計圖,并且通過統(tǒng)計圖還發(fā)現(xiàn)了許多的知識,你們真了不起。
    教學活動3三、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提出并回答問題。
    1.引導學生觀察剛才制作的統(tǒng)計圖、表。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考考你的小組同學?
    3、提出要求:觀察教材上的統(tǒng)計圖、表完成教材上的問題。
    教學活動4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你學得愉快嗎?你學會了什么知識?你表現(xiàn)得怎樣?
    教學活動5五、課后作業(yè)。
    統(tǒng)計你們班同學最喜歡吃什么蔬菜,完成下表,自己制作一張統(tǒng)計圖。
    種類蘿卜白菜南瓜茄子番茄其它。
    人數(shù)。
    教學活動6六、課后反思。
    以小朋友們喜歡的熟悉本班學生人數(shù)的統(tǒng)計,到學生姓氏的統(tǒng)計,直接入題,新穎、有趣,使學生在開課階段情緒就處于十分活躍的狀態(tài)。想知道哪個姓氏的人數(shù)最多,該怎么辦呢?這一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調(diào)動了學生的內(nèi)在知識沖突,誘發(fā)了學生探索的熱情,使學生體會到統(tǒng)計的必要性,統(tǒng)計與生活密不可分。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者、知識的引導者、活動的組織者,而參與、體驗、主動獲得知識的是學生自己,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教學思想。但在小組調(diào)查時教師指導的不夠到位,小組內(nèi)同學合作的不夠理想。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在學生合作等方面加強指導,注意平時的培養(yǎng)與提高。
    孔融讓梨教案篇五
    1、通過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懂得謙讓的道理。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食物兩只梨子、vcd動畫。
    師:這是個古代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孔融,和你們一樣大,也是四歲,孔融給小朋友還帶來梨子呢!你想吃哪一只梨?(出示梨子)。
    師:想知道孔融挑了哪一只梨嗎?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吧!(師講故事一遍)。
    提問:孔融挑了哪只梨?他為什么不拿大的,拿個小的`呢?(幼兒自由回答)。
    提問:孔融為什么不拿大的,拿個小的呢?(讓幼兒學說孔融的回答)。
    爸爸是怎么夸獎他的?(讓幼兒學做爸爸做夸獎的動作)。
    老師小結(jié):孔融才四歲,就知道把好的留給別人,所以大家都夸他是個好孩子。你們是好孩子嗎?現(xiàn)在請你來挑梨,你挑哪個呢?為什么?再請幼兒自由挑選。
    提問:在幼兒園、家里你們還遇到哪些事要互相謙讓的呢?(幼兒自由討論回答)結(jié)束。
    孔融讓梨教案篇六
    1、在情境中理解故事內(nèi)容。
    2、懂得尊敬長輩,學會分享與謙讓。
    《孔融讓梨》圖書一本。(編號:123)水果人手一份(香蕉、蘋果)。
    一、復習歌曲,“春天”的話題導入活動。
    1、春天到了,陽光明媚,小草從泥地里鉆出來升升懶腰,小花也穿上五顏六色的花裙子跳起了歡快的舞,小朋友也唱起了春天的歌,聽,多美呀。(幼兒唱歌曲:春天)。
    2、滴瀝嗒啦,天上下小雨了,小雨從哪里來的呀?小雨要到哪里去呀?落到了小樹梢上,小樹梢怎樣了呢?(幼兒唱歌曲:小雨點)。
    教師:我還聽見了風的聲音,風也在輕輕地唱歌呢?(幼兒唱歌曲:風)。
    3、對呀,今天是多么快樂呀。老師請來了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到幼兒園作客呢。
    二、創(chuàng)設(shè)情景。
    1、老師準備了一些香蕉,大家一起品嘗好嗎?孩子們,一人拿一只小碗,每個小碗里都有兩塊香蕉,你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人吃一塊。
    3、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孔融讓梨》。
    三、再次品嘗水果,幼兒對家長說感恩的話。
    孔融讓梨教案篇七
    1、了解故事內(nèi)容,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懂得尊敬、關(guān)心長輩,愛護弟妹。
    1、引出主題,引起興趣:
    師:你們認識這個小男孩嗎?它的名字叫孔融。今天我們要來聽一個《孔融讓梨》的故事(如果個別幼兒知道此故事,可以先請他介紹故事內(nèi)容。)。
    2、傾聽故事,理解感受:
    師:孔融家里一共有幾個人?孔融是第幾個孩子?
    孔融為什么要挑一個最小的梨給自己。
    孔融是怎樣對爸爸說的?(請幼兒學講孔融的話)。
    你喜歡孔融嗎?為什么?
    3、設(shè)計情景,情感遷移:
    這是一個很久以前的故事,為什么到今天大家還在講呢?
    假如你是孔融,你會怎么做呢?
    經(jīng)驗聯(lián)想:你關(guān)心過別人嗎?
    假設(shè)情景:
    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車上,上來了一位小妹妹,車上已經(jīng)沒有座位了,你會怎么做?(鼓勵幼兒進行情景表演)。
    假如小弟弟喜歡你的玩具,你會怎么辦呢?(表揚個別幼兒)。
    看到小妹妹摔跤了,你會怎么做?
    孔融讓梨教案篇八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懂得與人相處應謙讓的道理。
    2.培養(yǎng)幼兒關(guān)心他人和為他人著想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圖片,獨木橋等。
    活動過程:
    1.游戲:獨木橋。
    請幼兒自由走獨木橋,通過討論:讓幼兒了解不謙讓造成的后果。
    2.老師小結(jié):做事情應該謙讓,讓幼兒先走,或者輪到自己的時候才走,不推也不搶,就不會有小朋友被擠到橋下了。
    3.第二次玩獨木橋游戲。
    老師教育幼兒學會相互謙讓。
    6.教育幼兒在家也能與人分享,為家里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著想。
    孔融讓梨教案篇九
    學會本課6個生字及其組成的詞語,認識“手”部(手字底)。
    讀懂課外內(nèi)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復述課文。
    能通過觀察圖畫、講述故事,使學生懂得謙讓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具有對人謙讓的美德。
    讀準生字的字音,掌握字形,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讀懂課文內(nèi)容。
    讓學生懂得孔融為什么拿小梨,教育學生學習孔融對人謙讓的美德。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訓練口頭復述故事的能力。
    兩個課時。
    教學要點:
    學會生字的讀音,理解字詞意思;讀懂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知道謙讓的道理。
    教學過程:
    啟發(fā)談話,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老師向你們提出的家庭禮儀要求嗎?(指名講講)(在家要孝敬父母,有好吃的東西要讓給長輩)對,這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古時候,有一個人在這方面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guān)他的故事的課文。
    板書課題:
    問:讀了課題,你知道課文主要寫誰?(孔融)寫他的什么事?(寫他讓梨的事)。
    指導看圖,了解課文大意。
    圖中哪個是孔融?他家有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小孔融是怎樣做的?你怎么知道孔融拿的是小梨?
    學習生字新詞。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正音:讓(rang):讀準翹舌音和后鼻韻母。
    歲(sui):讀準平舌音。
    拿(na):讀準鼻音“n”
    出示詞語卡片認讀新詞。
    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共有幾句話?
    學生回答后老師小結(jié):課文共有五句話,四個帶“?!保ň涮枺┑木渥?,1個帶“?”(問號)的句子。全文分為兩個自然段來寫,第1、2句為第1自然段,第3-5句為第2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的開頭都低兩個格寫。(認識自然段)。
    指名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通順)。
    講讀第1自然段:
    第1小組讀第1句,學生思考回答:
    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小主人叫什么名字?從圖中哪里看出故事發(fā)生在“從前”?(圖中人物的衣著是古時候的衣服,他們的頭發(fā)梳妝也不同于現(xiàn)在,說明時間距離現(xiàn)在很遠很遠。)。
    課文不用“從前”,可以換個什么詞?(“古時候”、“很久很久以前”)。
    誰能用“從前”說一句話?
    第2組朗讀第2句,思考回答:
    孔融那時有多大?一天他和誰干什么?
    (“四歲”說明孔融那時很小,相當于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比我們現(xiàn)在還小兩三歲。)。
    把兩句話連起來讀讀。(指名讀、小組讀、開火車讀)。
    指導學生看掛圖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講讀第2自然段。
    孔融和哥哥一塊吃梨時,他是怎樣做的,課文哪一句告訴我們?(齊讀第2自然段第1句)。
    看圖,問:“拿了”是什么意思?請同學們做“拿”的動作??兹谀眯±媸莿e人要他這樣做的嗎?(不是,是他自愿拿的)。
    這時誰看見了?他的神態(tài)怎樣?(感到奇怪)。
    孔融在家里是最小的,他先拿梨,可又不拿大的,卻拿小的,這時候,爸爸看見了,感到很奇怪,他說了些什么?(指名讀第2句)。
    指導朗讀爸爸說的話(幻燈顯示)(范讀、齊讀、自由讀、指名讀,讀出疑問的語氣)。
    老師提示:“問”:有不懂的地方向?qū)Ψ教岢鰜?。所以句子要用“?”(問號)?BR>    你從圖中哪里看出爸爸是在問孔融?(因為爸爸對著孔融)。
    假如你是孔融,你會怎樣回答?(讓學生講講自己的想法)。
    (9)孔融怎樣回答的?指導朗讀最后一句。
    (11)你們現(xiàn)在知道課題中的“讓”字是什么意思了嗎?(讓學生說說)。
    老師歸納:“讓”的意思是把好處給別人。課文是指孔融把大梨留給其他人,自己吃小的。這是一種對人謙讓的美德。
    (12)把第2自然段的三句話連起來讀讀。
    (13)指導學生看掛圖背誦第2自然段。
    朗讀全文。
    問:你們學習孔融讓梨的故事后,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后應怎樣做?(四人小組討論后指名說說)。
    作業(yè):背誦課文。
    要點:
    復述課文、指導寫生字。
    過程:
    復習:背誦課文。
    分角色表演課文內(nèi)容。(一個念旁白,一個當爸爸,一個演哥哥,一個淹孔融)。
    復述課文。
    要求: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講出來,要講得生動、完整,重點要抓住孔融和哥哥吃梨時,他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自由講、四人小組講、指名講、師生評議)。
    指導書寫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讓: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讠”(言字旁),右邊“上”,合起來就是“讓”。
    前: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丷”(八字部),中間“一”,左下“月”,右下“刂”,合起來就是“前”。
    歲: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山”(山字部),下面“夕”(“多”的一半)合起來就是“歲”。
    拿: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人、一、口”,下面“手”(手字底),拿起來就是“拿”。
    問:半包圍結(jié)構(gòu),外面是“門”,里面是“口”,合起來就是“問”。
    老師示范板書,學生在練習本上開字頭。
    用以上生字口頭組詞(開火車講)。
    學生練習寫字(老師巡視)。
    作業(yè):
    (1)抄寫課后詞語。
    孔融讓梨教案篇十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懂得尊敬、關(guān)心長輩,愛護弟妹。
    3、體驗謙讓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實物兩個梨(一大一?。?,笑臉、苦臉圖片,本班級幼兒在活動中的視頻(友好的一起玩的,不友好爭搶玩具的等)。
    活動重點:
    幼兒初步懂得與人相處應謙讓的道理。
    教學難點:
    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為他人著想的品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在家里,爸爸媽媽給我們買了好吃的東西,你是一個人吃,還是和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吃?(幼兒各抒己見)老師把幼兒的做法分成兩種:給愿意和別人一起分享的幼兒貼上一個笑臉,反之貼上苦臉。
    二、出示孔融畫面,引出學習內(nèi)容:
    1、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瞧!(出示孔融畫面)這是個古代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孔融,和你們一樣大,也是四歲,孔融給小朋友還帶來了兩個梨呢!你想吃哪一個梨?(出示兩個梨:一大一小,讓幼兒自由挑選,教師不做評論。)。
    2、教師:想知道孔融挑了哪一個梨嗎?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吧!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一遍后提問:孔融挑了哪個梨,他為什么不拿大的,拿個小的呢?(幼兒自由回答)孔融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一起來看動畫片。
    三、播放視頻,幼兒觀看動畫片,理解故事內(nèi)容。
    四、教師小結(jié):
    孔融才四歲,就知道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所以大家都夸他是個好孩子,他的故事也一直講到現(xiàn)在,我們也要向他學習,兄弟姐妹之間要友好相處,有好的東西應該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要只顧自己,我們要學會尊敬關(guān)心長輩,愛護兄弟姐妹,你們是好孩子嗎?現(xiàn)在請你來挑梨,你挑哪一個呢?為什么?(再請幼兒自由挑選)。
    五、設(shè)計情境,情感遷移:
    你關(guān)心過別人嗎?
    1、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車上,上來了一位老奶奶,這時車上已經(jīng)沒有座位了,你會怎么做?(鼓勵幼兒情景表演)。
    2、假如小弟弟喜歡你的玩具,你會怎么辦呢?
    3、看到小妹妹摔跤了,你會怎么做?
    4、觀看視頻:播放本班級幼兒在活動中的圖片(友好的一起玩的,不友好爭搶玩具的等),讓幼兒辨析誰做得對,誰做得錯,并說出理由。
    六、活動遷移:
    在幼兒園玩玩具時,應該怎樣玩?(幼兒自由討論回答)結(jié)束。
    教學反思:
    通過圖片講故事,幼兒能直觀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的大概含義,通過觀看視頻及簡單的提問,能強化幼兒對正確行為的意識,通過贊揚故事中的小孔融,幼兒能判斷自己日常行為,但是由于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在活動的最后讓幼兒說說怎樣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時,多數(shù)幼兒僅理解為不搶別人的玩具,這一點上老師需要進一步引導,體驗謙讓所帶來的快樂。
    還有就是再讓幼兒說出孔融為什么只拿了一個最小的梨時,幼兒只局限于故事中孔融的回答,我也沒有把教學目標上升到一個“愛”的高度,沒有深挖出故事中的教育意義,以后再進行類似的教學活動時,要突出“愛”的教育主題。
    孔融讓梨教案篇十一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想法。
    2、懂得尊敬關(guān)心長輩、愛護弟妹。
    3、能簡單復述故事內(nèi)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一、引出故事主題引起幼兒興趣:
    你們認識這個小男孩嗎?名字叫孔融今天我們要來聽一個《孔融讓梨》故事。
    二、傾聽故事理解感受:
    孔融家一共有幾個人?孔融第幾個孩子?
    孔融為什么要挑一個最小梨子給自己?
    孔融對爸爸怎么說?(請幼兒學講孔融話)。
    你們喜歡孔融嗎?為什么?
    三、設(shè)置情境遷移感情。
    這一個很久以前故事為什么到現(xiàn)在大家還在講呢?
    假如你孔融你會怎么做?
    經(jīng)驗聯(lián)想:你關(guān)心過別人嗎?
    假設(shè)情景:
    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車上上來了一位小妹妹車上已經(jīng)沒有位置了你會怎么做?
    假如小弟弟喜歡你玩具你會怎么辦?
    看到小妹妹摔倒了你會怎么做?
    經(jīng)常說禮貌用語一種好習慣,好修養(yǎng)同樣學會謙讓也人類一種特有美德,故事《孔融讓梨》讓幼兒通過簡單故事,理解深刻地體驗到謙讓這種美德,在討論中幼兒很清楚地明白了,什么叫謙讓,什么時候該謙讓,設(shè)置情景遷移,感情討論中,很多幼兒都談到自己平時都很以自我為中心,但在聽了故事以后,自己要向孔融學習,學習謙讓,本次活動幼兒發(fā)言討論都很積極。
    孔融讓梨教案篇十二
    1、通過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懂得謙讓的道理。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食物兩只梨子、vcd動畫。
    師:這是個古代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孔融,和你們一樣大,也是四歲,孔融給小朋友還帶來梨子呢!你想吃哪一只梨?(出示梨子)。
    師:想知道孔融挑了哪一只梨嗎?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吧?。◣熤v故事一遍)。
    提問:孔融挑了哪只梨?他為什么不拿大的,拿個小的呢?(幼兒自由回答)。
    提問:孔融為什么不拿大的,拿個小的呢?(讓幼兒學說孔融的回答)。
    爸爸是怎么夸獎他的?(讓幼兒學做爸爸做夸獎的動作)。
    老師小結(jié):孔融才四歲,就知道把好的留給別人,所以大家都夸他是個好孩子。你們是好孩子嗎?現(xiàn)在請你來挑梨,你挑哪個呢?為什么?再請幼兒自由挑選。
    提問:在幼兒園、家里你們還遇到哪些事要互相謙讓的呢?(幼兒自由討論回答)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