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初二范文(21篇)

字號:

    總結(jié)可以幫助我們反思并總結(jié)過去的經(jīng)驗,為以后的發(fā)展提供指導(dǎo)和參考。寫總結(jié)時,我們還應(yīng)該注意語言的流暢性和條理性,使讀者能夠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以下是一些好書的推薦,希望大家都能從中受益。
    元宵節(jié)初二篇一
    今天是正月十五,我們東方紅學(xué)校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元宵燈謎會。
    猜燈謎的時間定在第二節(jié)課下課之后。等待的時候,我感覺一分鐘就像一年一樣長。許多同學(xué)都按捺不住了,臉上一副躍躍欲試的神情。下課鈴終于響了,大家像離弦的箭一樣沖出教室,去猜其他班的燈謎。
    我首先來到了220班。發(fā)現(xiàn)一個小燈籠上寫著:“小時層層包,長大做材料。(打一植物)”。我想:竹子小時候就是竹筍,竹筍小時候就是被一層層包著的,竹子又可以做材料。嗯,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竹子。于是,我找到220班的班主任,胸有成竹地對她說:“老師,這個謎語我猜出來了,謎底是竹子!”老師微笑著說:“你猜對了,這是獎給你的。”說完,她給了我一塊巧克力,我心里頓時美滋滋的,真是旗開得勝啊。于是,我滿懷信心地向著下一間教室出發(fā)了。
    所到之處,只見同學(xué)們一個個情緒高漲地競猜著。他們有的正在冥思苦想,漲紅了臉;有的已經(jīng)猜出來了,歡呼雀躍;還有的隨著人潮前行,尋找目標。由于有三千多人同時參與,燈謎已經(jīng)不多了,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上面寫著:“第二次遇見”(打一字)。我想:“第二次”也可以說是“又”,加上一個“見”就是個“觀”字。我對老師說:“這個燈謎的謎底是觀字。”老師遞給我一支棒棒糖,說:“你真棒!猜對了。”
    吃著棒棒糖,我在校園里興奮地穿梭著。只見到處高掛著寫著燈謎的燈籠,張貼著大紅的對聯(lián)。那象征著吉祥如意的顏色,把每個人的臉都映得喜氣洋洋的。猜燈謎的活動不僅使我們增長了知識,還讓校園生活變得這樣多姿多彩。此時此刻,我想像著歐陽修筆下“花市燈如晝”的盛況,再品味眼前的良辰美景,感覺到我們的日子比手中的棒棒糖還要甜。
    元宵節(jié)初二篇二
    元宵節(jié)與春節(jié)相接,白晝?yōu)槭?,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jié)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內(nèi)容,只是節(jié)期縮短為四到五天。關(guān)于元宵節(jié)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chǎn)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jié)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fā)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xù)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chǎn)。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有耍龍燈,鬧花燈的習(xí)俗,而耍龍燈這一活動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從前,人間風(fēng)調(diào)雨順,王母娘娘趁著天氣好,就開了一個盛大的宴會。但是,玉帝很愛喝酒,而且一喝就喝的酩酊大醉。這不,這一天他又喝醉了。宴會結(jié)束后,他又忙著寫雨簿,一下疏忽,把雨簿寫錯了。這下人間可大亂了。有的地方洪水暴發(fā),有的天地干旱...有條青龍知道了,悄悄地飛上天,偷偷改了雨簿.這時,玉帝也察覺到雨簿寫錯了,所以,他打開了雨簿。呀!雨簿好象被人改了!他馬上派人查找是誰該了雨簿,最后,他才知道是青龍改的。他很生氣,所以,他馬上派丞相到凡間去追殺青龍。
    丞相來到凡間用盡了各種辦法最后處死了青龍。死后的青龍化作一只神鳥,天天在靈宵殿外哭泣,玉帝很內(nèi)疚,明明是自己寫錯了雨簿,還要處死給自己改錯的青龍,所以,玉帝讓百姓們隆重紀念為民造福的青龍。
    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老百姓就會用竹子扎成龍燈,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扛著龍燈游街串巷,以表示對青龍的感激和懷念。這個風(fēng)俗一直傳到了現(xiàn)在。
    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qū)的習(xí)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jié)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fēng)味各異??蓽?、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觀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xí)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xiāng)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xí)俗,在唐代發(fā)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dǎo)下,元宵燈節(jié)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fā)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jié)。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guī)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guī)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fā)展,燈節(jié)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jié)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鉆燈腳生卵葩”(就是鉆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中國的情人節(jié)。
    元宵節(jié)也是一個浪漫的節(jié)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tǒng)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tǒng)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jié)卻可以結(jié)伴出來游玩,元宵節(jié)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jié)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臺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tǒng)習(xí)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xiàn)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tǒng)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jié)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鐘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jié)也是中國的“情人節(jié)”。
    走百病。
    元宵節(jié)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jié)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qū)病除災(zāi)。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jié)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jié)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jīng)失傳的民間活動,這里列舉二三。
    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yǎng)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里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于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邊放嘴里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元宵節(jié)初二篇三
    “湯圓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歡快動聽的老歌在教室里唱響,掀起了我們“歡歡喜喜鬧元宵”活動的帷幕。
    做湯圓了!我們小組的“總指揮”是王英哲媽媽,她把雪白的米粉倒進盆里,我們爭先恐后伸手去摸,米粉柔軟細膩。“總指揮”邊加熱水邊和米粉,用力揉、捏、分塊,我等不及地抓了一小塊就搓,搓呀搓,搓呀搓,嘿,一個圓溜溜的湯圓就搓好了,馬不停蹄,兩個,三個……我越搓越快,越搓越圓,可有大有小,大的好似乒乓球,小的如珍珠,玲瓏可愛。同學(xué)們的“戰(zhàn)斗力”都很強,不多時就有好幾盆送給食堂了。
    教室里還貼著花花綠綠的燈謎,我們猜著燈謎,等著元宵?!皽珗A來嘍——”陳老師提著兩桶熱氣騰騰的元宵分給大家。我迫不及待舀了一個放到嘴里,哇,滑滑軟軟,甜甜香香,吃了多少回元宵,這一次最好吃,歌聲、笑聲還有甜香,融成一片,我們的心中裝滿甜蜜。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我們的活動進入高潮:逛通城,放河燈。我們像出籠的小鳥涌出了教室,有的打著兔兒燈,有的捧著自己做的河燈。節(jié)日的南大街流光溢彩,街道兩邊掛著紅紅的燈籠,彩旗迎風(fēng)飄揚,滿眼望去都是喜慶、熱鬧。不知是誰帶頭吟起了老師活動讀本上的童謠:“新年到,放鞭炮,噼里啪啦真熱鬧。耍龍燈,踩高蹺,包餃子,蒸甜糕,奶奶笑得直揉眼,爺爺樂得胡子翹……”搖曳的燭光,輪子的轱轆聲,稚嫩的童謠在古老的青磚上回應(yīng),我們的隊伍吸引了路人欣喜的目光。
    來到濠河邊,風(fēng)景如哂的濠河泛著微波,映著河岸的燈光,仿佛一條條銀蛇在游動。大家把自精心制作的河燈點亮.燭光映著我們一張張笑臉。我小心翼翼地撩起小水花,把我和爺爺親手做的荷花燈慢慢地放入水中。啊,一朵嬌嫩美麗的“荷花”盛開在濠河上,隨著緩緩流淌的河水,荷花燈慢慢地飄向遠方,小小的“荷花”漂遠些,再遠些,我站在濠河邊出神的望著,望著……此時,河面上漂滿了各式各樣爭奇斗艷的河燈,閃閃的燭光映在水面上一片燦爛,好像一顆顆星星濺落水中。
    河燈順著水流漂啊漂,一盞燈就是一道風(fēng)景,一盞燈就是一縷春風(fēng),一盞燈就是一個祝愿。一盞盞河燈載著我們的祝福起航了,讓我們?yōu)閭ゴ蟮淖鎳砀#瑸槊利惖募亦l(xiāng)祈福,也為我們美好的明天祈福。
    感謝老師為我們精心組織的“歡歡喜喜鬧元宵”活動,香甜的湯圓令我們回味無窮;精美的花燈令我們目不暇接:有趣的燈謎令我們思緒飛揚。活動讓我走進了元宵,讓我接受了一次傳統(tǒng)文化的洗禮。元宵,我們的節(jié)日,這樣美好,我愛我們的節(jié)日!
    元宵節(jié)初二篇四
    元宵節(jié)與春節(jié)相接,白晝?yōu)槭校瑹狒[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jié)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內(nèi)容,只是節(jié)期縮短為四到五天。關(guān)于元宵節(jié)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chǎn)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jié)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fā)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xù)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chǎn)。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有耍龍燈,鬧花燈的習(xí)俗,而耍龍燈這一活動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從前,人間風(fēng)調(diào)雨順,王母娘娘趁著天氣好,就開了一個盛大的宴會。但是,玉帝很愛喝酒,而且一喝就喝的酩酊大醉。這不,這一天他又喝醉了。宴會結(jié)束后,他又忙著寫雨簿,一下疏忽,把雨簿寫錯了。這下人間可大亂了。有的地方洪水暴發(fā),有的天地干旱...有條青龍知道了,悄悄地飛上天,偷偷改了雨簿.這時,玉帝也察覺到雨簿寫錯了,所以,他打開了雨簿。呀!雨簿好象被人改了!他馬上派人查找是誰該了雨簿,最后,他才知道是青龍改的。他很生氣,所以,他馬上派丞相到凡間去追殺青龍。
    丞相來到凡間用盡了各種辦法最后處死了青龍。死后的青龍化作一只神鳥,天天在靈宵殿外哭泣,玉帝很內(nèi)疚,明明是自己寫錯了雨簿,還要處死給自己改錯的青龍,所以,玉帝讓百姓們隆重紀念為民造福的青龍。
    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老百姓就會用竹子扎成龍燈,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扛著龍燈游街串巷,以表示對青龍的感激和懷念。這個風(fēng)俗一直傳到了現(xiàn)在。
    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qū)的習(xí)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jié)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fēng)味各異??蓽?、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觀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xí)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xiāng)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xí)俗,在唐代發(fā)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dǎo)下,元宵燈節(jié)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fā)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jié)。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guī)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guī)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fā)展,燈節(jié)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jié)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鉆燈腳生卵葩”(就是鉆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中國的情人節(jié)。
    元宵節(jié)也是一個浪漫的節(jié)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tǒng)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tǒng)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jié)卻可以結(jié)伴出來游玩,元宵節(jié)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jié)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臺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tǒng)習(xí)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xiàn)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tǒng)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jié)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鐘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jié)也是中國的“情人節(jié)”。
    走百病。
    元宵節(jié)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jié)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qū)病除災(zāi)。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jié)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jié)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jīng)失傳的民間活動,這里列舉二三。
    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yǎng)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里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于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邊放嘴里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元宵節(jié)初二篇五
    在我的家鄉(xiāng),講究的是“三十的火十五的燈”,所以在這兩天的夜晚,家里的燈是要長明的,為了確保十五的燈能長明,正月十三這天還要“試燈”,就是把各屋的燈點亮至少一柱香的功夫,試燈這天,出了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夜。
    到了十五這天,主婦們要早早起來做飯,敬過菩薩祖先之后,一家人迅速吃完飯,換上新衣去上墳。家鄉(xiāng)人講,上祖墳要圖早,誰家能搶到第一去拜祖墳,這家一年就會走好運。上墳的時候,大家族的成員會結(jié)伴前往,浩浩蕩蕩的十分壯觀。到了墳前,燒上紙錢點上香后,每個人就輪番磕頭,求祖先保佑。由于村里每個時期選擇的墳地不一樣,每家的祖墳都分布在各個地方,拜完一個再去拜另一個。我太爺、太奶和爺爺?shù)膲炘谄陂g都被平了,所以只能在大致的地方劃個半圓圈燒些紙錢給他們,據(jù)說現(xiàn)在立碑了,爺爺奶奶就可以一起拜了。拜完自家的祖墳,再去拜外婆家的,我家離外婆家不遠,所以我們小孩子也跟著去,離得遠的,由父母去拜就行了。由于我有個伯父在外鄉(xiāng)生活,我姨家離外婆家較遠,所以他們上墳之后都要到我家吃午飯。媽媽一般在正月十四就做好春餅,家鄉(xiāng)過年前會準備很多半成口的菜式,如肉糕、魚丸、肉丸、魚面、酥魚、蛋卷等等,客人一來,很容易的做出一桌菜,主食就是春餅和湯圓。吃過午飯,這一天就沒什么正事了,大人小孩都抓緊年的尾巴起勁的完。南方的農(nóng)民辛苦,一年沒多少清閑的時間,小時候就盼著過年的時間長一些,最怕聽到媽媽說:“年過月半盡啦,該干活了!”
    我已經(jīng)有十多年沒在家過元宵節(jié)了,這次回家看到過年的風(fēng)俗依然沒變,想必十五的風(fēng)俗也是一樣吧,畢竟在過節(jié)的時候祭拜祖先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只不過選擇的時間不一樣罷了。
    我喜歡家鄉(xiāng)那種重視過年的氣氛,雖說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想吃什么平時都能吃到,可是過年前一家人在一起做著各種準備,不也顯得很溫馨嗎?古老的風(fēng)俗不能丟,丟了,返鄉(xiāng)的游子就找不到根了。
    元宵節(jié)一直有猜謎語的習(xí)俗,今年沃爾瑪也舉辦了猜燈謎活動。
    下午,媽媽爸爸去買元宵了,我一個人在家寫作業(yè),忽然媽媽的電話打來了:“博博,沃爾瑪有猜燈謎的活動?!睈蹨悷狒[的我一聽就急得蹦蹦跳了,“那我叫上老劉,我們一起去猜燈謎吧!”“行!”媽媽答應(yīng)了。我可興奮了,趕緊給老劉打電話約她下樓。然后直奔沃爾瑪而去。到了沃爾瑪,我們滿眼看到的是一種.種湯圓擺在我們的眼前,還有各種各樣的燈籠;聽到的是很喜慶的《新春樂》在響個不停,我們每個人都推著一輛車子,放著衣服??墒?,猜燈謎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啊!我們只聽到話筒的聲音,卻不知道在哪里,幸好這時爸爸把我們領(lǐng)到了那個猜燈謎的地方。那里有個阿姨,我們眼看著很多人猜對了拿到了獎品。終于我忍不住了,上前問了一個:“四十四號有猜的嗎?”我隨便編了一個號。“有,謎題是‘孟母三遷’,你能猜出來嗎?”那個阿姨問我,我的大腦每一根神經(jīng)都出動了,運動所有的腦細胞,還是沒猜出來。我悄悄地用手碰碰老劉:“你知道嗎?‘孟母三遷’,打一詞語?!薄拔乙膊恢腊?是你猜不是我猜!”老劉壓低聲音說,這時爸爸把嘴巴湊到我耳邊說:“是‘伍豪’?!蔽掖舐暤睾俺隽四莻€答案,結(jié)果猜對了。我很懷疑,爸爸怎么會知道答案,我一看,爸爸在看手機呢,我湊上去一看,原來那上面有答案啊!弄了半天,爸爸這個謎語大王也是百度出來的答案啊!
    看了一個謎語,覺得這是個挺簡單的謎語,是打一中國地名的,我對地圖的鉆研還是不錯的,我甚至都想好了答案,結(jié)果到該說答案的時候,我的大腦突然卡殼,突然忘了答案。結(jié)果我只能說不知道了。我正準備再猜一個,結(jié)果,人家說:“小朋友,到點了,我們該下班了,明天再來吧!”唉!真可惜!
    明天我要再猜幾個,萬一有個大獎讓我趕上了呢?我要動動腦子,爭取明天得幾個獎!嘿嘿!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快到了,元宵節(jié)放假成了習(xí)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也是情人節(jié),聽說元宵節(jié)和情人節(jié)是才是在一起的那,我們可真幸運啊!早上剛剛起床我的耳邊不斷響著“噼里啪啦”的爆竹聲。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表情,兩眼笑得都快瞇成一道細縫兒。晚上想看電視也看不了“噼里啪啦”的炮竹聲太大了。
    我們放完了自己買得煙花,覺得還不過癮,于是,我們直奔姑姑家看放煙花。到了姑奶家,她家已經(jīng)擺好煙花,正等著我們呢。開始放煙花了,只見先是冒著小火星,馬上,變成了白色菊花的樣子,中間還不停的閃動著綠色的小點,然后,越來越高,越來越高,忽然,全體騰空而起,速變成了一片璀璨的降落傘,時不時冒出許多星星點點,有黃的、藍的、綠的……五顏六色,從天而降,真是壯觀極了,漂亮極了!隨后,我們幾個小孩又玩起了“七彩電火花”,一點燃,“七彩電火花”就發(fā)出了“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形狀像飛濺起來的小水滴,四處亂飛。我一手拿著一個,高興的跳起舞來,還不停地在空中寫著“元宵節(jié)快樂”這幾個字,沉醉在一片美好之中。好像有幾只小狗也被這美麗的場面所吸引,再也不像平常那樣汪汪直叫,而是一直盯著美麗的煙花。
    這個元宵節(jié)我們可是鬧得夠開心的,這一天,我可真高興啊!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按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一元復(fù)始,大地回春的節(jié)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jié)起源于漢朝,據(jù)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shè)。漢惠帝劉盈死后,呂后篡權(quán),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后,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jié)。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歷“中就把元宵節(jié)列為重大節(jié)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jié)吃元宵的習(xí)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jīng)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nèi)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fù)興之兆“。元宵和春節(jié)的年糕,端午節(jié)的粽子一樣,都是節(jié)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qū)嵭?,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jié)燃燈的習(xí)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jié),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jié),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jié)。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jié)要燃燈。元宵節(jié)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fēng)俗,唐時,對元宵節(jié)倍加重視;在元宵節(jié)燃燈更成為一種習(xí)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jié)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霸?jié)燃燈的習(xí)俗,經(jīng)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jié)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nèi)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jié)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xiàn)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jié)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jié)除了慶?;顒油猓€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jié)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qū)病除災(zāi)。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jié)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jié)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今天是元宵節(jié),吃完晚飯后,我便催著媽媽帶我去逛街,聽說,市民廣場還有猜燈謎活動呢,我都迫不及待了。
    家家商店門口都張燈結(jié)彩,大馬路上車水馬龍,擠得水泄不通,喜慶的節(jié)日氛圍便在這人來人往的歡笑聲中,一下子盈滿了整個城市。我一看這情形,忙對媽媽說:“媽媽,你瞧大路上人太多了,我們還是走小路吧!”沒等正側(cè)著頭打電話的媽媽同意,我就拉著媽媽的手拐進了去市民廣場的小弄堂。弄堂里的人不多,路兩旁倒是停滿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汽車,我心想:肯定也是去猜燈謎的,大路上不好開,只好停在這兒,步行去了??磥磉€是我和媽媽明智啊!我越走越快樂,越走越興奮,腳步也越來越快,心里那個勁兒可比喝了蜜還甜。
    最后一抹橙色的晚霞在西方的天空中悄然隱去;微風(fēng)拂過樹梢,樹枝兒輕輕地唱著歌,似乎是在向人們宣告:夜晚到來了。等待著,等待著,等待著第一顆“星”——煙花的誕生。只聽“砰”的一聲,一朵火紅的“玫瑰”突然竄了上去,一下子打破了夜空的寧靜。真漂亮啊!“啪”!一朵淡金色的“百合”四散開來,落落大方地裝點著夜空……每朵飛上來的“花兒”都有著一個美好的祝愿,一個對家人的祝福。
    “啊,快看那兒!五顏六色的真像孔雀開屏呀!”一個稚嫩而甜美的嗓聲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對呀,對呀!”邊上的一個小女孩回應(yīng)著。我回頭一看,是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姑娘,她正用手指指著天上那些五彩繽紛的煙花,小臉上洋溢著歡樂??粗强蓯鄣男δ槪乙膊挥傻芈冻隽藭牡奈⑿?。
    元宵節(jié)初二篇六
    每年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jié)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可這一天也是我的生日。每當元宵節(jié)來臨,我家既要為我慶生還要張燈結(jié)彩過元宵節(jié),那一天可謂是“兩喜臨門”。
    回想去年的元宵節(jié),家里合家團圓吃湯圓。湯圓的樣子是圓形的,意味著家家團團圓圓,甜甜蜜蜜。湯圓里的餡各種各樣,有豆沙的、芝麻的、花生的、還有鮮肉的,把它放在鍋里煮一煮,一個個就像乒乓球一樣漂浮在水面上,咬上一口又香又甜,回味無窮。
    吃完湯圓后,我最喜歡的就是猜燈謎了。爺爺首先出了一個燈謎“舉國上下齊歡慶(打一成語)”。這時妹妹興致勃勃地揭開謎底,大聲叫道“謎底是’樂在其中’”。妹妹這小機靈鬼倒也猜對了。爺爺又出了個比較難的燈謎:“江邊寺前遇知音(打一個字)”。這一下可難倒大家了。正當我們一家人迷惑不解時,爺爺給了我們一點小提示:“江”字的一邊,取“氵”,“寺”字前頭為“十”,合起來是個什么字呢?這時我心想到,那不就是“汁”嗎?“汁”又和“知”的讀音相同,所以答案肯定是“汁”。于是,我胸有成竹地揭開謎底。爺爺慈祥地笑著說:“被你這個小壽星答對了”。我笑著回答道:“可不是嗎?今天我可是主角,肯定是我答對??!”
    猜謎過后大家都忙著給我慶生,雖然生日不是很氣派,沒有生日蛋糕,沒有親朋好友。但是我們一家人在一起為我慶祝生日,一起吃團圓飯,我已經(jīng)很滿足了。
    這就是我的“元宵節(jié)”,專屬我的元宵節(jié),也是我每年最期待的一個節(jié)日。
    元宵節(jié)初二篇七
    今天我起得特別早,因為我要學(xué)包湯圓,并且要吃自己包的湯圓。
    我先拿出湯圓粉,把湯圓粉倒進小盆里,再放一些熱水,把湯圓粉攪拌均勻,然后用手大力地揉捏湯圓粉,揉呀揉,捏呀捏,我的手都酸疼了才捏揉好。接著在湯圓面團中揪出一個小面團,放在手掌上搓圓,用大拇指在中間按一個小窩,然后把芝麻,花生和糖做的餡放進窩里,再包起來。我因為把餡放得太多,餡都露出來了,我再輕輕地把餡拿走一些,再把面皮補上。
    媽媽說:你真粗心,包湯圓時餡不能放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話餡會流出來,太少的話就沒味道。我覺得媽媽說得有道理。
    第一個湯圓做出來了,胖敦敦的,我看了笑起來。又開始包第二個湯圓。這次有經(jīng)驗了,我把湯圓面團搓成一個圓形,再按個窩,把芝麻,花生和糖放進窩里,這次放的餡不多不少,剛好合適。我用均勻的力把湯圓粘好搓圓。這個湯圓比上一個漂亮多了。我又抓了一小塊湯圓面團做起來。真是熟能生巧,反復(fù)幾次,我終于學(xué)會了包湯圓。
    湯圓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湯圓放進燒沸的鍋里煮。媽媽說:湯圓浮上水面來就熟了。我心里一直想,做湯圓并不是一件小事,認真做才能做得成功。過了幾分鐘后,湯圓熟了,全部浮出水面。我舀了兩碗給爸爸媽媽吃,我也舀了半碗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著自己親手包的湯圓,感到特別有滋味!
    元宵節(jié)初二篇八
    1.
    花,萬紫千紅,爭妍斗艷。“花中之王”牡丹,以她那高貴的氣質(zhì)征服了世人;“花中四君子”,以它們那獨有的特點與氣概令人贊嘆。但我卻最愛那不起眼的水仙花。
    水仙花,一聽這花名,就覺得仿佛仙女從水中露面。但是誰又能想到,在她的花瓣還沒萌發(fā)時,只不過是像大蒜罷了。
    我家養(yǎng)殖了一株水仙花幼苗。我看到這小家伙時,覺得它異常丑陋,不悅地嘟起了小嘴:這不過就是一棵大蒜嗎,有啥稀奇的,還說是花哩!每當看到它,我就如同看到了我討厭的大蒜,加快腳步,不在意地走過。
    轉(zhuǎn)眼間,春天來臨了,水仙花也隨之長大。當我又一次看見它,突然間發(fā)現(xiàn):它長高了,尖尖的葉子朝著天,似乎要把天扎破似的。它更綠了,那鮮艷的綠色仿佛要流出來了。它的頭更大了,一頭扎進水里,還真是個“倒栽蔥”啊!走近一步細細觀察,我高興地蹦了起來,它的葉子上正孕育著一個小生命,一個小花骨朵兒正含苞待放呢。
    過了不久,一朵小花悄悄地綻放了,帶著淡淡的清香撲面而來。白白的,花瓣圓圓的,中間是淡黃色的花蕊,“真美啊!”我不禁贊嘆道。水仙花花如其名,如同出水仙女,甚至比仙女還美。
    從這以后,我每天都要去看望它。我喜歡聞它的花香,,那淡淡的清香使我神清氣爽。我不時逗弄著它的小花瓣,好像在和它握手一般,感到獨有的溫馨。有時還哼著小調(diào)兒給它聽,來表達我對它的滿心喜愛。小家伙似乎聽到了我的心聲,花瓣輕輕地動了。
    水仙花,成了我的最愛之花。不僅因為它香,它美,它白,更是因為它樸素,開得淡雅,它默默地長,默默地落,從“大蒜頭”變成出水芙蓉,就像從丑小鴨蛻變成白天鵝,它把最美的花獻給人們,留給自己的則是給予的快樂。
    我愛它,水仙花帶給我花香的快樂。花香飄舞,我的快樂也在飛舞!
    2.
    我的一大批啟蒙老師——中心校的老師們每人都身懷絕技,而且每個都高深莫測,在我們說是有點兒精神失常?;蛟S這是高人之處,中心小學(xué)果然不同凡響。
    最花樣年華的老師:是我讀二年級時的吳老師。她乃自命清高,都四十出頭了,還是單身,難聽地說是老處女。印象中她把責(zé)任都推卸給我們,說是為了教好我們沒時間結(jié)婚。她還不認老,下旨凡是她上課我們不準說“老師您好”,要誰說了就不準上課,因為她怕“老師”“老師”的會越說越“老”。而她還把“老師您好”改成“小姐您好”,沉浸在自己的花樣年華里。
    最自認“幽默”的老師:為我三年級的男數(shù)學(xué)老師葉老師。葉老師說話特點是說完每一句后加一句“哈”字(升音)。例如:各位同學(xué),哈?我們今天學(xué)習(xí)抵第一單元,哈?首先拿出課本,哈?翻到第n頁,哈?……開初聽的時候,我們笑得在地上打滾。他卻以為是他說話很幽默搞笑,弄成我們這個樣子。于是他后來說話有意嚴肅了,但我們笑得更厲害。(試想一下那些嚴肅得作吐的話后加上一個“哈?”字會怎樣?)而他,卻一直誤解認為自己很有搞笑的天分。
    最自高自大的老師:乃我四年級時的數(shù)學(xué)老師李老師。她常說:“讓我教你們是你們班的幸運。你們問問良心,以前有否像我這樣負責(zé)任的老師?是我引領(lǐng)著你們……”這些話我聽得簡直能背出來。自高自大的她每當我們?nèi)〉煤贸煽?,都說是她的功勞,即使破例夸贊我們,也總是首先稱贊自己一番后才贊揚我們。但無可否認的是,她的確很有責(zé)任心,很買力地教我們,我們的成績事實上在好轉(zhuǎn)。那么,也許她真的是嘔心瀝血地教我們,才驕傲自大地夸耀自己。
    最博學(xué)多才的老師:非教我們語文的五年級老師伍老師莫屬。這位我寫作文已無數(shù)次歌頌的老師,從天文地理到古今中外無一不通無一不曉,知識面廣闊得不像個普通的語文老師。伍老師教語文會不知不覺的講到了數(shù)學(xué)、歷史、物理……而且他教我們語文知識很有彈性,從說話表達、朗誦到作文技巧、批判性思考,內(nèi)容豐富多彩之余也不會乏悶無味,使我們?nèi)b進了腦袋里去。這位博學(xué)多才的老師教學(xué)還有獨特的方法,主張輕松學(xué)習(xí)。他為人幽默,直到永遠我也忘不了他扮女人來給我們講解語言表達的重要時的情景。現(xiàn)在想起來他還真的很娘娘腔的……在這位老師的教育下,我們班的成績?nèi)w大躍進,稱霸武林。由于成績與其他班很懸殊,因此六年級時大家都重新編班了。伍老師只好眼睜睜地看著五年級一班的英雄好漢各散東西了。
    最情緒健康的老師:要數(shù)我六年級的三個科任老師:袁老師、陳老師、余老師。人的基本情緒為喜、怒、哀、懼,只要人在四個基本情緒上有起有伏,這個人就情緒健康。而三位老師都情緒健康:當我們?nèi)〉煤贸煽儠r,他們喜,我那次入了前五名陳老師開心得幾天笑面迎人就是最好的證明;當我們上課不專心或違反紀律時,他們怒,某某同學(xué)把余老師氣得怒發(fā)沖冠,出口罵人就是最有力的例子說明;當我們的成績下降,他們哀,那次月考大部分人不及格就使袁老師茶飯不思;當我們每次月考、競賽、期考和升中考試前夕,他們懼,升中考試前他們忙著給大家做心理輔導(dǎo)而自己卻手忙腳亂的情景就可以看出來……當大家升中考試成績出來后,他們笑逐顏開,又從笑開始,迎接新批畢業(yè)生的到來。喜怒哀懼不斷循環(huán),因此他們是情緒健康的老師的代表。
    形形式式的老師,不斷在我眼前出現(xiàn)。中心小學(xué)的老師,就是表面上神經(jīng)失常的世外高人,他們用獨到的方法,認真地進行小學(xué)的啟蒙工作。
    元宵節(jié)初二篇九
    正月十五是我們的元宵節(jié),也是我們口中的上元節(jié),在這一天里,元宵節(jié)就是要鬧,但是我們?nèi)胰私衲甏蛩闳ピ铩坝巍币惶恕?BR>    剛走出外婆家的巷口處,我們發(fā)現(xiàn)外面的節(jié)日氣氛已經(jīng)很濃了,到處都可以看到紅色的燈籠、璀璨的煙花,人群涌動,我和哥哥差點被擠披發(fā)了,發(fā)現(xiàn)后趕快擠出了人群,拉著哥哥去還有什么稀奇的表演項目去了。
    走到賣煙花的地方,本來想買的我卻被一處擠滿了人的地方吸引了目光,那里是在干什么?好奇的我趕快拉上了哥哥一起湊了上去,但愿不要錯過任何出色的部門。
    趕到那里,發(fā)現(xiàn)那里是一對對“獅子”在舞蹈,只見它舞動著自己的身體,發(fā)出一陣陣的動聽的鈴聲。表演當然不是白表演的,可愛的獅子一個勁的向那里的老板作揖拜年,鬧了個大紅臉的老板從自己的腰包中拿出了幾個大紅包,獅子舞的更厲害了。
    得到“能量”的獅子之后的動作更大了,有的獅子在音樂的伴奏下似乎一下跳了起來,一下就低著頭似乎在吃東西,有的獅子似乎有輕功似的,在空中飛了起來。
    看完舞獅節(jié)目,我們繼承往下走,我看到了五顏六色的天空,是煙花小姐為它裝飾的。到了舅外氏,我們就開始放鞭炮。鞭炮噼哩叭啦的響著,我和哥哥緊閉雙耳。
    過了一兩分鐘,鞭炮就“結(jié)束了生命”。在鞭炮聲中的居民樓,被煙霧圍繞著,像在仙境中一般。在回家的路上,我還看到了由警車開道,后面隨著扭秧歌步隊、腰鼓隊、龍燈、獅子……特好玩。圓圓的月亮悄悄地掛在碧空中,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元宵節(jié)顯得更加熱鬧、更加和諧。
    元宵節(jié)初二篇十
    在元宵佳節(jié)那一天,老媽帶我來到了中山公園觀燈,一進門,我信發(fā)現(xiàn)這時已經(jīng)成了人的海洋,燈的世界。有手挽手的情侶,有手牽手的你子或母女,還有坐著輪椅的老人。這里什么燈都有:樹上掛著的燈,地上擺著的燈,水中漂著的燈。每一盞燈都栩栩如生。
    剛進公園大門,第一眼看到的是金狗拜年,兩只可愛的小狗正相互做拜年姿勢,好象調(diào)皮的對我們說:恭喜發(fā)財,紅包拿來。
    這里,每盞燈有每盞燈的架勢,每盞燈有每盞燈氣魄,每個燈都有它的可愛之處。最引人生目的還是那條“中國龍“。它長30米,寬2米,高6米。青色的龍鱗描著金色的花紋。我訂真一看,嗬!原來是用一盆盆綠葉金花的菊花裝扮成的?!爸袊垺暗淖炖镢曋粋€銀白色的鋼珠。眼眼突兀,光彩照人?!爸袊垺暗膬芍磺白ο蚯败S,后腿直向后蹬,像在天空中騰云駕霧?!爸袊垺按髿獍蹴纾阋稽c也不讓人覺得它盛氣凌人,它的嘴角看上去像是在微笑,真是美麗壯觀,跟藹可親。
    面對著這一條跟藹可親的巨龍,我真想問它: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一陣風(fēng)吹了過去,龍須抖動了一下,好像在說,我從遠古來,要把跟平帶到末來去。
    來這兒觀賞的人們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個母親抱著自已的孩子說:“看,那么多漂亮的菊花做的?!坝械男∨笥咽掷?,說“好氣派的巨龍啊!真大!”有的也許是在這里看不夠,也許是想把這珍貴的鏡頭帶給親朋好友觀賞,連話都沒來得急說,開始拍照了。嘿嘿,還有人連三角架都帶來了。沒相機的用手機,反正大家都想記錄下這美麗的“中國龍“,連老外也不例外。
    這明亮的荷花、荷葉,讓我感到像一個新生命,我地法想象它是一個花燈。這荷花,荷葉像把我?guī)Щ厣咸焖频?,算在這寒冷的元宵節(jié)里也倍感溫暖。
    時候不早了,我往大門的方向走去。今天可算是讓我大飽眼福,看完了這個又看那個,看完那個又看不夠這個,搞得我連個路都認不清了。好不容易走出公園大門,我還三步一回頭,依依不舍呢!
    是啊,元宵佳節(jié)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燈展每年也只辦一次,真希望這燈展一年辦得比一年好,待來年,我還要來這里看燈展!
    元宵節(jié)初二篇十一
    元宵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今年的元宵節(jié),我們學(xué)校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歡樂鬧元宵”活動!
    活動還沒開始,我便來到寫的活動現(xiàn)場等待,瞧!選手們一個個面露笑容,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你一句我一句交流著書寫的內(nèi)容。我不慌不忙地來到書寫臺前,拿出精心準備好的毛筆,駕輕熟路地認真書寫起來,不一會兒端端正正的幾個大字就出來了。
    緊接著,我又快速加入到熱鬧非凡的包湯圓活動中。揉面是包湯圓的第一步,也非常關(guān)鍵的一步,我們小組把事先準備好的面粉倒入面盆里,倒入些水,在學(xué)生家長的幫助下,揉出了個大面團,而后等分的分配給每個成員。大家各思奇想,往面團里加了各色果汁,揉搓后成了五顏六色,十分好看。只聽“湯圓餡來了……”大家你爭我搶地開始包湯圓。我先把面團捏在手掌心里,拍成餅狀,再手掌微微合攏,往里面加餡,就在這時不小心手忙腳亂地把芝麻糖撒了一地,后悔極了!好不容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搓成了幾個湯圓。旁邊的同學(xué)可不這樣,他們捏起大小合適的面團,輕輕壓平后往里加餡,然后雙手往上一頂,搓一搓,輕輕一揉就成一個個小巧玲瓏的湯圓,和我的湯圓放在一起,簡直就是鮮明的對比,令人好生羨慕。
    當湯圓下鍋時,我們在旁邊等著,那叫一個急啊,恨不得直接從鍋里撈上來就吃!在漫長的等待期后,湯圓終于出鍋了,我輕輕一咬,柔嫩的外皮在嘴里立馬化掉,果汁的味兒和芝麻的味兒撲鼻而來,化為一股奇妙的力量,一次一次讓我格外滿足,讓我回味無窮。
    活動結(jié)束時,同學(xué)們聚在一起拍班級合影,我雖然站在最邊上的位置,但我笑得卻很燦爛,因為我今天格外開心。這就是今年的元宵節(jié)——一個熱鬧的節(jié)日!
    元宵節(jié)初二篇十二
    世界上有千種愛,只有母愛最偉大;世上有萬般情,卻只有親情最永恒。母親,您對我的感情就是那塵世間最偉大、最無私、最珍貴、最永恒的愛,使我永遠也無法忘懷。
    母親,您就像一展航燈,指引著一只迷茫的小船歸航;母親,您像一束普照不息的陽光。您的光芒讓生靈尋得了一份曠達與美好,您的熱情使萬物茁壯成長;母親,您像一杯茶,寒夜里飲您的溫馨,干渴時飲您的清醇,雖平淡無奇,但清香四益。
    母親,您給我的支持與安慰,使我消除郁悶,驅(qū)除煩惱。您給我的鼓勵,使我由彷徨無助變得充滿自信。您給我的批評,讓我了解了世間的真理。深知修養(yǎng)、智慧和品質(zhì)對于一個人的人生人路是何等的重要;母親,您是一杯牛奶,載滿了您點點滴滴的關(guān)愛,您一聲簡短的話語,一個輕微的動作,都顯出您的絲絲縷縷的柔情。您一個嚴肅的眼神,告誡我要胸懷寬闊,待人要禮貌。您一個慈愛的笑容,為我的學(xué)習(xí)之旅注入了前進的動力。
    母親,世間的一切都無法與您的偉大相媲美,一切的文字都無法表達您對我的愛,但我只能用這樣的行為來報答一點對您的感恩之情,沒有您,我的生活將變得無序,我們的精神將變得無依。
    母親,我深深地祝福您節(jié)日快樂!
    三八節(jié)是屬于婦女們的節(jié)日,今天我要給媽媽一個大驚喜“人物”并送!
    我拿出布料、針線和棉花開始實行我蓄謀已久的計劃,我這樣左一針又一針的開始縫,可憐了我的手指頭被我弄得千瘡百孔,但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完成了我的作品!望著自己做的小熊心里得意得很,嗯,雖然說娃娃丑了點但是畢竟是我親手做的這可一點也不比店里賣的布娃娃差!嘻嘻!我心中黯然一喜!
    終于等到了晚上,媽媽下班一回來。我便賊溜溜的走到老媽面前笑瞇瞇的望著她!媽媽說:“什么事讓你這么高興?還一直盯著我看,我臉上有臟東西嗎?”我搖搖頭!說道:“你看看你后面有啥?”媽媽將信將疑的掉過頭看了看后面,這時我拿出我做好的禮物擺在媽媽的面前,大聲喊道婦女節(jié)快樂!媽媽沒注意過來被我的大嗓門下了一大跳!“呵你瞧我這記性,謝謝你的禮物啊!”說完隨手接過,笑道:“這個是什么東西?”“不會吧!”我大聲叫道!“這都看不出?這明明是我做的小熊啊!有那么丑嗎?”哈哈哈……媽媽大笑起來!“呵這是小熊?完全看不出!”我不高興了故意說道:“你不要就算了我把它扔了!”“哎~別別我可舍不得扔我珍藏都來不及呢!”嘻嘻……這時我迎刃向前,對媽媽說:“媽媽我愛你我想把我一起打包給你你要不要啊?”嘻嘻,喜……媽媽高興的點點頭說“要要!”哈哈……我突然又說:“下輩子我還要做你的女兒哦?你要嗎?”媽媽毫不猶豫的說:“照單全收!”頓時客廳里充滿了我們的笑聲!
    就這樣我過完了一個開心的三八婦女節(jié)!
    “三八”婦女節(jié)到了,這是一年一度的節(jié)日,我想借此機會感謝一下我的媽媽,我很想幫媽媽做幾件事,讓她過一個快樂的節(jié)日。
    中午,我回到家,發(fā)現(xiàn)桌子上已經(jīng)擺滿了香噴噴的飯菜,但就是不見媽媽。突然,我聽到一陣洗衣服的聲音,到洗衣臺前一看,媽媽正在洗衣服。我說:“媽媽,您去吃飯,我來洗。因為今天是您的節(jié)日,我要讓您高興?!薄澳阈袉?”媽媽笑著問?!靶小蔽艺f。媽媽半信半疑地吃飯去了。
    我抱起袖子,拿出一件衣服,用水泡濕,然后抹上肥皂,再用力搓。搓呀搓,我的手都搓紅了,但衣服上還有一點兒油污沒搓干凈。我只好用刷子涮,涮好后再用清水把衣服洗干凈。我洗了幾件衣服,媽媽來了,看著我賣力地樣子,媽媽笑了,笑得那樣開心,那樣欣慰。
    晚上,我又搶著幫媽媽洗碗,我把洗好的碗筷擺放得整整齊齊。媽媽看了,微笑著說:“原來這就是堯堯送給我的節(jié)日“禮物”!”
    今天我雖然比往常累些,但我很高興,因為我讓媽媽過了一個快樂的節(jié)日。
    她,在我的眼中,是一位標準的中國婦女,態(tài)度永遠是那樣的溫和。家中只要有了她,我們的家就會永遠整潔、干凈,就像一只迷航的船看見了一座燈塔。她,便是我的母親。
    為了孝敬媽媽,我就準備在今天三八婦女節(jié)這個機會,給媽媽一個特大的驚喜。
    時間飛快而過,一看鐘,“啊!已經(jīng)五點二十八分了,我趕快跑到門外等媽媽回來,沒過多久,一個熟悉的身影向我走來,啊!是媽媽,我連忙跑過出去神秘地對媽媽說:“你知道嗎?今天是三八婦女節(jié),我今天要給一個驚喜。”我拿出禮物,媽媽先是一楞,后來恍然大悟,抱起我說:“孩子,你真乖?!逼鋵崳宜蛬寢尩闹皇鞘磺Ъ堹Q,按道理應(yīng)該是一千只,但她并不在意這些,媽媽永遠放在我的心中。
    沒過多久,媽媽就掏出了一大包德夫巧克力,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今天是媽媽的節(jié)日,而媽媽竟然還送給我準備了禮物,我心想:媽媽對我可真好。
    在今后的日子里,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我一定要盡我的全力保護媽媽。
    三月八日是婦女節(jié)。今天,我為媽媽做了家務(wù)。媽媽養(yǎng)我十年,這一點家務(wù)是應(yīng)該的,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
    葉老師給我們一張“小票”。一共有五行,我下了決心,一共有的那五行,我非填滿不可!
    我走進客廳,看見亂糟糟的,心里想:我把這里整理好,媽媽一定會很高興的。說做就做,我的第一個目標是:玩具。我把落在各處的玩具——掉在地上的、放在桌上的、掉在角落的統(tǒng)統(tǒng)撿起,放在盒子里。茶幾也很亂。我把物品都擺好,擺得整整齊齊。茶幾有三層,每層都不放過。連抽屜也要整理。我還把客廳的各個角落整理了一遍??粗R的客廳,我滿意極了,還覺得很有成就感。我叫來了媽媽,媽媽看著客廳,笑了,媽媽嘴角向上彎,眼睛瞇成一條縫,臉上出現(xiàn)幾條皺紋。還夸獎了我一番。
    弟弟吃完米糊,留下一個臟碗。于是,媽媽讓我去洗碗。我拿起碗,把水龍頭打開,沖了碗一遍,又用清潔球,搓去臟東西,接著,我又沖了碗一遍。媽媽查了查,滿意地說“洗得真干凈!”從媽媽的臉上可以看到幸福和滿意。
    做家務(wù),不僅在于一天,更是在于每天。
    今天就是三八婦女節(jié)了,是廣大女性的節(jié)日。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yè),那就是對媽媽說一聲“我愛你,媽媽!”
    我的媽媽在鄉(xiāng)下,所以只能打電話聯(lián)系。我撥通了媽媽的號碼,心里別提有多激動了,好象快從口中嘭彭地蹦出來!“喂,你是誰?”媽媽的聲音從電話里傳來。我回答:“是我,媽媽!”“媽媽,您知道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嗎?”我問?!拔以趺磿?”媽媽回答。我想:這樣拖下去也不行,也是時候說了。我飛快地說:“媽媽我愛你!”說完就立刻把電話掛斷了。心里特別地興奮!
    我打完電話后,就顧不上寫作業(yè),開始為媽媽準備禮物。我想讓奶奶給我錢去買花,奶奶就說自己做的才有意義。雖然沒買的漂亮,精致,但是他代表你的一份心!我聽完就領(lǐng)悟了。我只會折百合花,就去小店買了一些彩紙,折起來。終于折完了!但是用什么來包呢?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幾張喜糖的彩紙。就把花卷起來,再在柄上繞上了透明膠,一束百合花就完成了!
    當我在做作業(yè)時,突然聽到門口有摩托車的喇叭聲音,就趕緊跑出去看看。原來是媽媽來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再從家里把花送給媽媽,媽媽臉上就象笑開了花一樣,對我說:“你真是孝順,我真是幸?!?BR>    元宵節(jié)初二篇十三
    在我的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這一天還會有耍龍燈耍獅子等傳統(tǒng)民俗表演,對我們孩子來說,這一天簡直比過年還要開心。
    然而今年的元宵節(jié)與往常的元宵節(jié)卻是大不相同。我們都老老實實地呆在家中,沒有辦法去街上去逛一逛,沒辦法去公園玩耍,也沒辦法跟全家人聚會吃飯。
    這一切都是因為新冠狀病毒。我從電視上了解到,這種病毒很可能是來自一種野生動物,專家說可能性較大的是果子貍、竹鼠這類的野生動物。來勢洶洶的疫情,讓大家時刻處于恐慌之中。1月2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爺爺接受采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最早發(fā)現(xiàn)在一種蝙蝠身上。無論病毒起源于哪一種動物,可以確定的是,此次疫情與野生動物有莫大的關(guān)系。新型冠狀病毒引發(fā)的這場災(zāi)難,我想這一切的一切都歸根于我們?nèi)祟惖呢澙钒?。大自然正在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訴人類要學(xué)會珍惜。
    每天我在新聞里看見全國各地冠狀肺炎患者的數(shù)字一直在增長,出院的人寥寥無幾,我的心情很沉重,憂心忡忡。但是在災(zāi)難面前,看著奮斗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看到無數(shù)個奮戰(zhàn)在疫情前線的英雄們,心里卻是暖暖的。我相信,只要我們眾志成城,團結(jié)一心,病毒終究會被我們打敗,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今年的元宵節(jié),雖然沒有了往日的歡歌笑語,沒有了喧鬧沸騰的街市,沒有了走街串巷的拜年。但是,這個元宵我卻感到了久違的團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電視,大人們也不會再顧自己地聚起來,而是更多愿意地陪伴我們,一起做小蛋糕,一起做小游戲,只要一家人還在一起就是美滿的。因為和武漢以及受到感染的地區(qū)相比,我們還是很幸福的。
    不一樣的元宵節(jié),不一樣的新年,不一樣的相聚,凝集了家人,凝集了社會,凝集了中國上下十幾億人,每個不一樣的人心里都有同一種聲音: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元宵節(jié)初二篇十四
    在今年元宵節(jié)到來的那一天,我早早地從睡夢中醒來,洗漱完后,便拿出前一天就已準備好的大面團和芝麻。
    首先,我先從大面團中取出一點點小面團,使勁揉,揉成圓,在這個圓中按出一個小凹坑,并在這小凹坑中放進一些芝麻,再把這個被芝麻填慢的黑洞封口,繼續(xù)揉成圓。幾分鐘后,便有了十幾個蘿卜似的小湯圓。把它們放進鍋中,看著它們在沸騰的開水中沸騰,興奮的到處亂蹦,別提有多開心了。幾分鐘后,小湯圓們出鍋,身上遍布著反射出的色光,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到了傍晚,我們一家人一起去街市賞花燈,看著琳瑯滿目的花燈在街頭向來人展示自己的風(fēng)采,眼花繚亂?!翱矗∵@個大紅燈籠可真喜慶,正適合過元宵節(jié)的今天!”媽媽指著一個大紅燈籠說道。突然這個大紅燈籠亮了起來,散發(fā)出神采奕奕的七色光芒。原來這不是普通的大紅燈籠,是帶著現(xiàn)代科技的紅燈籠。傳統(tǒng)節(jié)日也科技化了。
    一路上,各式各樣的燈籠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巴?,是十二生肖燈籠!”弟弟好似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那樣心思若狂。我就與他一起去看他發(fā)現(xiàn)的“新大陸”。
    果不其然,在不遠前,真的有十二種動物的燈籠。牛燈籠強壯有力,兔燈籠活潑可愛,龍燈籠活靈活現(xiàn),狗燈籠憨厚可愛……買燈籠的人按了他們的開關(guān),他們便整齊的隨著音樂舞動起來,頭上還閃出許多好看的圖案。因為今年是狗年,所以我們買了個小狗燈籠。一路上,弟弟把它緊緊的抱在懷里,別提有多開心了。
    動手做湯圓,體驗別樣甜。觀看七色燈,享受科技光。今年元宵節(jié),真的不一樣。
    元宵節(jié)初二篇十五
    馬上就是元宵節(jié)了,按習(xí)俗,這里有猜燈謎的活動,我最喜歡猜燈謎了,既可以鍛煉腦子又可以有禮品,今天我和媽媽在大潤發(fā)就參加了一次有趣兒的猜燈謎活動。
    來到大潤發(fā),本來媽媽和我是要去買一些生活用品,但是我們突然看見大潤發(fā)右門那里聚集了一大幫人,好奇的我拉著媽媽撥開人群,原來正好趕上新的一場猜燈謎活動。工作人員們拿著一個又一個的五彩燈籠用鐵絲撐起來,上面掛滿了一個又一個的謎題。旁邊還有滿滿一大購物車的樂事薯片,可能是當做禮品吧!
    我越來越覺得有趣兒了,便急不可待的拉著媽媽說:”媽媽!我猜個燈謎吧!“媽媽思思量量,”好吧,快一點!“得到允許的我蹦蹦跳跳的來到了一排燈籠下面,看著一個個謎語,思考著他們的答案。我看見有一個謎題的謎面是”笑死人“,打一成語。打一成語,成語是什么?樂不可支?不對不對,樂不可支怎么會死人呢!哈哈大笑?也不是!和死人沒關(guān)系。一定是合不攏口!合不攏口會把腦袋拉下來。一定死了!也不對呀,和樂沒有關(guān)系呀!
    煩死了!我感覺我像是被綁在美食旁邊的一只老鼠,本來一伸手就夠到了,但是伸不出手來,答案就在我的嘴邊上,可我就是說不出來,好像有人在撓我的腦子,癢癢的,鬧得我無法冷靜下來思考,于是就不停的抓頭。
    笑……笑是很快樂的事情,死呢……一定很悲傷吧?樂……悲,有什么呢?樂和悲,呃……對了!樂極生悲。笑死人嘛!笑著笑著很快樂的,然后就死了。很快樂又突然悲傷,不就是樂極生悲嗎!我趕忙跑到服務(wù)臺區(qū)?!蔽乙滦λ廊?,答案是樂極生悲對不對?“我沖著服務(wù)員說。”答對咯,送你一包薯片?!肮ぷ魅藛T對我說。太棒了!我高高興興地拿著薯片買了東西回了家。
    今天的猜燈謎活動很有意思。明天我還去猜,當然,我還要去拿更多的薯片!嘻嘻嘻!
    元宵節(jié)初二篇十六
    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的。聽媽媽講,傳說在很久以前,世上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突然災(zāi)難降臨、城內(nèi)洪水泛濫,城外田地干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后余地回宮辦事,于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yīng)是城外雨五分,城內(nèi)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fù)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后,也發(fā)現(xiàn)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說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后來玉帝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后,變成一只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jié),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元宵節(jié)。
    著。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著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蔽覒c幸,還好湯圓沒煮破。大家高興地品嘗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夸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么高的評價,我心里美滋滋的。
    最后我們?nèi)医蚪蛴形兜刈谏嘲l(fā)上看著元宵晚會,其樂融融的。
    元宵節(jié)初二篇十七
    每當我看到人們過春節(jié)那喜洋洋的照片和節(jié)目時,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今年初五我干的一件“傻事”。
    初五也叫“破五”,是送年的意思,傳統(tǒng)的送年也要吃餃子,而且餃子里還要包上錢、棗、糖,每樣包上6個。意思是:如果吃到帶錢的餃子,這一年就會發(fā)財,如果吃到帶棗的餃子,這一年就會好運早來;如果吃到帶糖的餃子,這一年就會過的“甜甜蜜蜜”一家人就會和和睦睦。6是吉祥的數(shù)字。雖然這只是人們對新年的期望,但我們家還是繼承了這種傳統(tǒng)。初五晚上,我們吃餃子送年。爸爸在吃第一個餃子時,只聽見“咯噔”一聲,第一個錢被爸爸吃著了,他露出了得意地笑容。這時,媽媽也學(xué)著爸爸的樣子說:“你猜這個餃子里有沒有東西?”我想:媽媽一向愛開玩笑。自信地說:“沒有!”結(jié)果第一塊糖又被媽媽吃著了?,F(xiàn)在就我還沒有吃著東西呢!我非常著急。
    元宵節(jié)初二篇十八
    今天是元宵節(jié),可天公不作美,天上上起了牛毛細雨,我失望極了,因為不能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花燈了。但是我們一家人吃過元宵后,爸爸媽媽覺得不能掃我的興,還是帶我到大統(tǒng)華廣場上去看花燈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大統(tǒng)華廣場,雖然天上下著牛毛細雨,但是廣場上還是聚集著許多人,這些人大概都是為了帶小朋友們來看花燈的吧!他們有的手上提著,有的頭上帶著牛角燈,還有的拖著紙做的兔子燈……你擠我,我推你的,真是接踵摩肩。街邊一排排的賣燈的小攤,把擁擠的街道變得更窄了。小攤子的貨架上掛著密密麻麻、形態(tài)各異的花燈,我忍不住扒開人群,鉆進小攤里。只見,貨架上有希望馬到功成的走馬燈,有祝福吉祥如意的鳳凰燈,還有飛龍在天的龍燈……看得我眼花繚亂。這些花燈里最多的要數(shù)龍燈了,以為今年是龍年呀!誰都想今天龍年行大運呀。在這些數(shù)不勝數(shù)的花燈中,最吸引我眼球的卻是傳統(tǒng)的紙做的兔子燈,這不,一個小朋友正拖著它開心地向我走來呢!這只兔子圓圓的臉上鑲嵌兩顆紅寶石一樣的眼睛,長長的耳朵豎在頭上,神氣極了,潔白的身體和絨球一樣的尾巴,真是可愛極了。最有趣的就要數(shù)它的肚子了,別的燈都是里面藏個燈泡,只有它大大的肚子里插了一根燃燒的蠟燭,把兔子的整個身體都照得晶瑩透亮。小朋友拖著兔子燈在廣場上悠閑的散步,乖巧的兔子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后。我羨慕極了,忍不住問道:“小朋友,這只兔子燈在哪里買的呀?”小朋友說:“這是我爺爺幫我做的?!蔽倚南耄阂俏乙灿幸粋€能拖著走的兔子燈,那該有多好呀!
    吃著甜甜的元宵,看著美麗的花燈。元宵之夜真美好呀!
    元宵節(jié)初二篇十九
    說到那五彩斑斕的童年趣事,就要從我去揚州游樂園游玩的這件事說起,下面聽我一一說來。
    那一天,是在放暑假。我在揚州玩的期限到了,爸爸媽媽要來接我,其實是我想回家,因為我來的第二天就想家了??墒迨灏⒁滩煌?,叔叔打電話跟爸爸說不要來接我,阿姨叫我不要回家,阿姨還說了一句誘惑話:“如果你不回家,在這再玩五天,我下午就帶你去游樂場?!蔽宜斓卮饝?yīng)了,打電話跟爸爸說:“我下午要去游樂場,爸爸你下午不來吧,再過五天來,好嗎?”爸爸也爽快地答應(yīng)了。
    可我又轉(zhuǎn)念一想,阿姨是不是騙我,想讓我留下?可沒辦法,電話已經(jīng)掛了,我只能灰心走開。可沒想到,叔叔阿姨下午還真帶我去了,我高興得直蹦三尺!
    通過這回去游樂園,我感覺游樂園非常有趣,真想周末和放假都來玩!
    元宵節(jié)初二篇二十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我和姥姥早早地來到了燈會上?!巴?!這里是光的世界,燈的海洋,美極了!”姥姥沒有注意我說話,因為她已經(jīng)被那些五顏六色、光彩奪目的花燈迷住了。
    我的眼睛一下子就瞄上了“十二生肖”這組燈?!白邮?、丑牛、寅虎……”我脫口而出。只見那老黃牛“咚,咚,咚”敲著大鼓,蛇“咣,咣,咣!”的敲起了小鑼,動物們手中各執(zhí)一種樂器,它們真實多才多藝呀!我和姥姥贊不絕口。
    令我最投入的還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一組燈,這組燈真是一絕呀!劉姥姥身穿鄉(xiāng)下手工織的粗布衣,帶著她那小孫子,正在觀看大觀園里的美景。那種目不暇接的樣子實在可笑!旁邊的小亭子里坐著三位如花似玉的美女,頭戴鳳冠,身穿錦裙,懷抱琵琶,彈奏著優(yōu)美的樂曲。旁邊的樹上開著嬌艷無比的花朵。
    還有那“八仙過海燈”鐵拐李、何仙姑、呂洞賓……“??!姥姥,快看那邊!”我一把抓起了姥姥的手,擠進了人群簇擁的一組花燈前面,只見一位高貴、美麗的公主坐在寶座上,下面是一只大白象,馱著這位公主。兩邊各有一只開屏的孔雀,它那大尾巴上的花紋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那美麗的公主還不時地看看這邊,瞧瞧那邊。像自我陶醉似的。
    我覺得接下來的這組燈是我們的驕傲,“神州七號燈”。飛船上的三位宇航員:翟志剛、景海鵬、劉伯明,他們身穿宇航服,威風(fēng)凜凜。姥姥對我說:“他們真是當今科技的先行者呀!”
    元宵節(jié)初二篇二十一
    開學(xué)第一天,恰好是元宵節(jié),陸老師滿面春風(fēng)地走進了教室,宣布今天下午舉行猜燈謎比賽,頓時,全班同學(xué)個個興高采烈,期盼著下午的到來。
    終于盼到了下午,盼到了猜燈謎的時刻,大家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首先,是第一組亮燈迷。
    第一組派出了一向搞怪幽默的姜易,姜易跑到前面,大聲說出了燈謎:“豬八戒過火焰山,打一菜名。”他的謎面還沒等猜便引來了陣陣笑聲,笑聲過后,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有的抓耳撓腮,有的手托著下巴,有的仰著腦袋,不過,不一會兒,大家的手就如雨后的春筍一樣,“噌,噌”地向上“冒”了,大家的回答個個千奇百怪“烤豬肉?”錯!“”紅燒肉?“”不對!“”烤乳豬?“”還是不對!“姜易又一次失望地搖了搖頭,正當大家絞盡腦汁想的時候,第二組的許天云舉起了她的手,響亮的說:”紅燒豬蹄?“”答對了!“姜易笑著說,全班嘩然,一瞬間,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趴在了桌子上。第一輪結(jié)束了,第二組加1分。
    接下來,輪到第二組了,第二組數(shù)范彬彬的燈謎最有意思了”一字六筆,無豎橫,同心同德,力無窮,打一個字!“這個燈謎可難了,同學(xué)們都在思考,突然,蔡歡許高高舉起了她的手,一會兒,又放下了,嘴里還自言自語道,不對,不對。沒一會兒,她又舉起了手大聲地說:”這回肯定對了,是個‘眾’字,對吧!“范彬彬微笑地說:”對了!“話音未落,蔡歡許就大喊:”耶,耶!“喊得時候,還上竄下跳的,兩手舉成”v“字形。自然,這次就給第四組加分了。
    時間過得真快,燈謎比賽結(jié)束了,可那份快樂卻一直縈繞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