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教學設計(實用22篇)

字號:

    閱讀名著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利用碎片時間多讀名著??偨Y的內(nèi)容要有條理,邏輯清晰,讓人一目了然。下面是一些來自各個領域的總結范文,希望能夠激發(fā)大家的寫作靈感。
    詠柳教學設計篇一
    1、學習《詠柳》,理解詩句的意思。
    2、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會學習古詩的方法。
    多數(shù)孩子能熟讀,甚至背誦這首古詩了,教學本課時,主要應該幫助孩子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里的思想感情,并且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習古詩首先要理解題目,然后讀詩,借助注釋、插圖或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詩意(從不理解的字、詞開始理解,再理解句意,最后理解整首詩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誦古詩,在讀的基礎上加深理解,最后背誦下來。重點難點:
    1、重點: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2、難點:品味詩歌的意境,了解這首詩的寫作特點。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咱們從一年級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學習了許多古詩了,你們能把自己知道的古詩背給大家聽嗎?(指名背)同學們背得真好,看來大家都是善于學習善于積累的好孩子。
    1、(課件出示:楊柳圖)導入:同學們,不知不覺中,春天來了。柳樹發(fā)芽了,吐綠了,細細的葉子編成柔嫩的柳條,隨風輕拂,跳起了婀娜的舞蹈……真美呵!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首描寫春天的柳樹的古詩。板書題目《詠柳》,齊讀。
    2、解題。詠,用詩詞的形式描述,這里是歌頌、贊美的意思。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詠鵝就是贊美鵝;(詠華山?就是贊美華山);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贊美柳樹)。
    二、合作探究,學習古詩。
    (一)朗讀引入課文,了解作者。
    1、教師范讀古詩《詠柳》。
    2、介紹作者。
    《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他少年時期就以文辭尤佳而出名,晚年與李白交友,善酒后作詩文。
    (二)自學反饋,師生交流。
    1、前面我們自學了生字,現(xiàn)在老師要檢查一下咱們的自學情況,看誰讀得又對又好。(課件出示生字,指名讀,齊讀)。
    2、交流匯報。
    a、出示生字,認讀生字。(詠、碧、妝、裁、剪)b聽朗誦錄音,學生練習讀詩,教師抽查并示范朗讀節(jié)奏。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3、學習理解重點詞語。
    碧玉:綠色的玉。這里用來比喻嫩綠的柳樹枝葉。
    妝:打扮。
    一樹:滿樹。“一”不表示數(shù)量,表示滿、全。
    絳:用絲編成的帶子。
    細葉:柳樹新萌發(fā)出的又細又嫩的葉子。
    裁:裁剪。
    似:好像。
    (三)學習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
    1、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a、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扮的一樣。從樹上垂下來無數(shù)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
    b、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
    2、全詩中,哪些句子寫的是作者看到的實景呢?作者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寫?你覺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讀一讀,再回答)。前兩行是作者看到的。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這樣寫表現(xiàn)了整棵柳樹的顏色、形狀及樹上的柳條之多,使人感到柳樹內(nèi)在的生命力。
    3、詩的后兩行寫的是什么?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抽讀完后回答)寫的是作者的想象。這樣寫使我們感受到柳樹的美和它生命力強的樣子,同時詩人把對柳樹的贊美引向了對春天的贊美,表達出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4、有感情的朗讀全詩(注意把握節(jié)奏,停頓,讀出詩的韻律)。
    三、遷移運用,培養(yǎng)能力。
    《詠柳》這首詩描寫了柳樹迷人的姿態(tài),贊美了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春天,抒發(fā)了作者的喜悅之情。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并描寫春天的一處景物(如校園、果園、油菜田等),表達自己對春天的贊美和喜愛。
    四、小結本文的學習,布置作業(yè)。
    2、發(fā)揮想象,把詩中的景物畫下來。板書設計:
    詠柳。
    寫景:碧玉。
    妝
    高
    萬垂絲絳抒情: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詠柳教學設計篇二
    本課是唐代詩人賀知章描寫春天的詩,詩中描寫了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本課設計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展開想象,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1.認識本課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熟讀、背誦古詩,感受古詩。
    1課時。
    第一課時。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出一個謎語給你們,你們猜出來了嗎?
    (教師描述謎語)。
    2.知道嗎?唐朝大詩人賀知章十分喜歡柳樹,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3.全班齊讀課題。
    4(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本課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1)(放遠看柳樹的圖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輕輕垂下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天”。
    四、想象意境,美讀成誦。
    1.學生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的朗誦,一邊想象詩人描繪的畫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讀,能背誦的自己背一遍。
    五、吟詩會。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心中的小詩表達感情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自己的詩。
    2.指名說。各種形式表演。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語文教學,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這是新課標中明確規(guī)定的,所以在《詠柳》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運用生動的形象、鮮艷的色彩、來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語感。在課開始,通過讓學生猜謎語,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jù)詩歌的特點,出示直觀的插圖,再現(xiàn)詩歌意境,同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然后小組討論識記住生字,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貫徹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課標精神。
    另外,我讓學生在課堂上用當小詩人方式給學生提供展示平臺,讓學生學會用簡短的詩歌來表情達意,從中體會到創(chuàng)作的快樂,進一步提高學習語言文字的興趣。
    詠柳教學設計篇三
    1、通過視圖,讓學生把詩中的話變成畫,從而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景象。
    2、學生學會有韻律感的誦讀古詩,能讀出春天的美,柳樹的美,春風的神奇。
    3、通過朗讀描述春天的古詩,進一步體會春天的美,詩句的美,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
    4、能根據(jù)圖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作詩。
    重點: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體會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從而把詩讀出語氣。
    難點:激發(fā)學生愛詩、愛春天的情感,自己創(chuàng)作詩。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把同類詩與本詩相聯(lián)系,初步體會情感。
    同學們,此刻是什么季節(jié)。
    課件出示:《春曉》、《村居》兩首古詩及相應畫面。
    2、欣賞春天畫面,激發(fā)其情感。
    走進了春天,我也不由自主地愛上了春天,因此,我把春天那美麗的景色拍了下來,想看嗎那就請你跟著老師一齊走進春天去看一看吧!
    課件出示:春天的畫面。
    3、介紹柳樹的小知識,對柳樹有初步認識。
    看到這些畫面,你最想說什么。
    在這些畫面中,你見到的最多的是什么(學生答:柳樹)。
    柳樹有著十分旺盛的生命力,早春二月它便穿上了淡綠色的春裝,向我們報告春的來臨,到了六月,柳絮漫天飛,那是它們在尋找自己的新家,而當秋風卷走大批黃葉時,它卻依然綠意融融,因此又有人把春天叫作“柳條春”。
    4、引出課題、解題、讀題。
    想明白劉老師此時此刻在想什么嗎我最想把唐朝著名大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贊美柳樹的詩推薦給大家。是的名字叫《詠柳》。(板書課題)。
    你們還記得“詠”是什么意思嗎(板書::贊美)。
    我們還學過哪些題目中帶“詠”的詩學生答:《詠鵝》、
    《詠鵝》就是贊美…《詠華山》就是贊美…那么《詠柳》又是什么意思呢。
    既然是贊美柳樹,那我們就應怎樣讀課題呢(指名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柳樹圖片及古詩。
    看到這么美的畫面,這么有名的詩句,想讀嗎遇到不認識的字怎樣辦。
    學生自由練習讀古詩。
    2、此刻同桌兩個同學比一比,看誰能把這首詩讀準確,如果你的同桌能做到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就請你在書的上方給他畫一張笑臉,如果他哪讀的不夠準確,就請你幫幫他。
    (三)、了解詩意,指導朗讀。
    第一句:萬條垂下綠絲絳。
    1、指名讀。
    如果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柳樹的樣貌就更好了。
    2、通過視圖、聯(lián)想,了解詩意、讀出詩情。
    1》、(出示柳樹圖片)你們看,柳樹的葉子是什么顏色一片片柳葉綠得就像一塊塊翠綠晶瑩的碧玉一樣,多美呀!“碧玉”這個詞就是在告訴我們柳葉長得很…(學生答:很綠)。
    2》、我們再仔細看一看,柳樹的葉子不但綠得可愛,而且還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學生答:個性多)。
    你覺得把這句詩中的哪個詞讀重就能讓我們感受到這棵高高的柳樹長滿了像碧玉一樣的葉子(學生答:一樹)。
    在古典詩詞中,數(shù)量詞并不必須都表示確切的數(shù)量,有時它還表示很多的意思。
    3》、指名朗讀第一句,并評讀。
    4》、你們來數(shù)數(shù)這首詩每句話有幾個字每行有五個字的詩就叫作…(學生答:五言詩)。
    回憶一下,五言詩一般就應怎樣停頓(學生答:二、二、三停頓)。
    詠柳教學設計篇四
    學習目標:
    1.會認2個生字,學會5生字,能正確讀寫細葉、碧玉等相關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的感情。
    重點:理解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
    難點:讀出詩的節(jié)奏感,讀出感情。
    學法指導: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展開想象,開拓思維。
    知識鏈接: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省蕭山)人。代表作有:《采蓮詩》《回鄉(xiāng)偶書》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自主學習:
    1、教師范讀古詩。
    2、學生自讀自學
    3、小黑板出示自讀要求:
    (1)把詩句的字音讀正確,認記生字"詠、絳"。
    (2)自己畫出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自主識字。
    (3)根據(jù)注釋初步了解詩歌的大意。
    4、 交流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詠 碧 妝 裁 剪
    (2)指名(或小組)朗讀詩句,師生共同正音。
    5、我會填
    ( )一樹高,
    萬條垂下( )。
    不知( )誰 ( ),
    二月( )似( )。
    四、、合作探究:
    1、指名朗讀詩句,并說出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2、結合課件上的圖片,理解詩句意境。
    3、小組交流,匯報意見。教師相機點撥,體會詩句意境。
    (1)小組內(nèi)互讀詩句
    (2)交流匯報1.2句:
    碧玉:綠色的玉 妝:打扮 一樹:滿樹 條:枝條多 絳:一種絲帶
    前兩句的意思:
    (3)提示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的比喻好嗎?
    (4)“綠絲絳”指什么?為什么說柳技是“綠絲絳”
    (5),用自己的話說出1.2句詩的意思。
    (6)學生根據(jù)理解有感情的朗讀1.2句。
    (7 ) 交流匯報3.4句:
    細葉:細細的嫩葉 似:好像 裁:裁剪
    后兩句的意思:
    (8)提示思考:說說自己對“不知細葉誰裁出”的理解和你能從中體會到什
    么?
    (9)“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這么比喻?
    (10)對學生進行指導朗讀。
    (11)、有感情朗讀并背誦全詩。
    注意把握節(jié)奏、停頓,讀出詩的韻律。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五、拓展
    1.出示描寫春光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春風還剪出了
    2.寫一寫
    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
    提示:
    在和暖的春風里,遠遠地看見了一排柳樹,那柳樹
    走近一看
    六、當堂檢測:
    1、熟讀古詩,背誦古詩。
    2、組詞:
    詠() 碧() 妝() 裁()
    泳() 臂() 裝() 栽()
    3.《詠柳》是________代詩人________的作品,通過描寫初春二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贊美_____。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會認“詠”“妝”這兩個生字,會寫“柳”“絲”。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詩的意境。
    3、情感態(tài)度
    通過理解詩歌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1.認讀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
    2.熟讀、背誦課文。
    三、教學難點:
    對詩意的理解。
    四、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導入主題。
    (設計意圖:優(yōu)美的春的圖片,悠揚的音樂,將學生引入詩意的課堂,使學生初步體驗,感受春天的美。)
    (二)整體誦讀,觸摸意象。
    唐朝詩人賀知章,僅用了短短2句話,就把這春天美好的一切描繪出來了,讓我們一起到詩中去找一找春的氣息吧!(游戲找春天)
    (設計意圖:課件制作書中主題圖,畫面由“燕子”“柳樹”“兩個小朋友”構成,在找春天環(huán)節(jié)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每找到一處春天的景色,就誦讀古詩的某個句子) (設置意圖:以游戲吸引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觀察。)
    1.簡介作者。
    (《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賀知章生活在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與唐代大詩人李白是好朋友。他寫的詩感情豐富,清新通俗。)
    2.聽配樂誦讀錄音,伴有春天柳樹圖片,無數(shù)柳條如同一根根柔軟的.絲帶紛紛垂下,在春風里搖曳著。(感受柳樹的美)
    (設計意圖:運用幻燈片圖畫配樂朗讀等各種形式與手段,多感官讓學生體會古詩的意境之美,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師把整首詩的停頓畫出,學生按停頓自由讀詩,并正確、流利認讀“詠、妝”二字。(第一句中“一”讀二聲,可讀重些,“綠”可讀重。)
    4.學生再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字音。
    5.指名讀,其他學生正音。
    6.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初讀詩歌目標明確,讓學生整體感知詩歌,由讀得正確流利,到讀得有層次,
    逐步加深要求。)
    (三)分步解讀,感受意境。
    1.指導朗讀理解第一句。
    放柳樹從遠處看的圖片,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的柳枝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1)借助課件出示的“碧玉、妝、萬條、絲絳”詞語的解釋,在教師引導下,師生共同理解第一句詩的意思。
    (2)課件出示“碧玉”和綠色絲帶的圖片,讓學生觀察這兩樣與柳樹的相似之處。加深理解第一句。
    (3)第一句還有什么不懂之處?大家共同探討。
    (4)教師指導讀,指讀。柳樹像碧玉裝飾成的一樣,垂拂的柳枝又如千萬條綠色的絲帶,美麗極了!詩人的比喻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又怎樣讀,才能表達出對柳樹的贊美呢?全班看書中插圖吟誦這句。
    (設計意圖:著重抓住“碧玉”“綠絲絳”等詞語感悟作者筆下柳樹的魅力和高貴。)
    2.指導朗讀理解第二句。
    (1) 接下來詩人又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讓我們接著來看第二句。出示“柳葉”圖片,觀察描述柳葉的樣子。
    (2) 前后兩個人多讀幾遍這一句,思考“這么美的柳葉是誰的杰作呢?”
    (3) 結合課件上“似”的字義提示,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師:“不知細葉誰裁出”討論:作者運用了擬人寫法,從“裁”字看出,把春天人格化,使讀者感到好像有一位春姑娘在那里巧妙地裁剪似的。
    (4) “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句是對上句提出問題的答復,把二月的春風比喻成剪刀。 師:在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風除了剪出細嫩的柳條外,還剪出了什么? (設計意圖:點燃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合理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抓住春風似剪刀感悟春天的生機勃勃和大自然的神奇。)
    (5) 指讀,評價誰讀得好,好在哪?
    (四)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1.讓學生試著把整首詩連起來講一講它的意思,討論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過贊美嫩綠多姿的柳樹來贊美春天,歌頌了春天給大自然帶來的蓬勃生機,蘊含著作者對柳樹的喜愛之情,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
    2.師生合作,引讀詩句,練習背誦。
    七、教學反思:
    詩,以其古樸深邃的已經(jīng)感染著我們。
    《詠柳》一詩,世人通過寫初春二月柳樹、柳葉、柳條,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春天,繼而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以及對春天景色的贊美。
    俗話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三年級的學生通過前面幾個學期的學習,對古詩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對《詠柳》一詩,我作出了以下兩個方面的要求:第一,熟讀并能背誦這首古詩。第二,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詩句的意思。這兩個要求是相互相通的。通過誦讀、讓學生熟悉詩句,結合圖片和音樂讓學生在多次的誦讀中感悟詩歌的意境,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之情。
    《詠柳》一詩,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學中,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來提高對古詩學習的興趣。
    八、板書設計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 一樹高
    萬條——綠絲絳
    細葉——誰裁出
    春風——似剪刀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古詩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美的思想感情。
    2、會認2個生字,會寫5個字。
    3、想象古詩描繪的意境,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4、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句意思,品味詩歌意境,想象《詠柳》描繪的美麗景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初感詩境——感知美
    (一)課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
    (二)導入:同學們,不知不覺中,春天的腳步又近了,這輕快飛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楊柳風,羞紅了臉的桃花,柳枝輕搖的柔柳,組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你看,這是什么?(出示:楊柳圖。)
    (四)揭題解題:柳樹真美啊,唐朝詩人賀知章也被柳樹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寫下了這一首贊美柳樹的詩——《詠柳》。
    (五)欣賞配樂朗讀,學生感受古詩節(jié)奏。
    (六)自由讀詩,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七)突顯生字,指出這些字是今天所要學習的生字,再讓學生讀字。
    二、交流切磋,誦讀求悟——品味美
    (一)指導學習第一、二句。
    1、通過預習,你讀懂了哪些詞的意思,學生交流后回答。
    2、(放遠看柳樹的圖片)大家預習得很充分,你們看到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多么婀娜的柳樹啊,在詩人的眼中,她就像一位什么呢?
    1 / 3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二)合作學習第三、四句。
    1、和同桌一起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出示第四句詩,體會用“剪刀”來比喻“二月春風”的精妙之處,一樹碧玉,萬條綠絳和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細葉,原來是二月春風的杰作?。±^而體會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4、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四)過渡: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可以知道詩人是用什么方法來寫出柳樹的美呢。(接下來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配樂朗誦邊想象一下這首詩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請同學們把你們想到的意境描繪出來。
    三、分組活動,熟讀成誦——抒發(fā)美
    (學生考慮、討論,并紛紛說出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朗誦、寫作、畫畫等)
    (一)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提議分成四組:朗誦組、表演組、圖畫組。根據(jù)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小組。
    (二)學生分組討論、創(chuàng)作表演。(教師巡回指導,啟發(fā)學生開闊思路。)
    (三)分組展示表演。
    1、詩朗誦組;
    2、表演組;
    3、圖畫組;
    4、寫作組。
    2 / 3
    四、總結寫法,拓展學習——延伸美
    (一)小結:詩寫得精彩是因為作者觀察仔細,能抓住柳樹的特點善于運用比喻手法,抒發(fā)真情,才使得我們對柳樹,對春天的也產(chǎn)生了喜愛之情。希望同學們也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一顆敏感的心靈,去觀察身邊的一切,領略身邊的美景!
    你還知道哪些歌頌、贊美其它事物的詩?
    (二)拓展學生課外學習,并搜集歌頌、贊美事物的詩。
    (三)作業(yè):畫一幅春景圖。
    3 / 3
    詠柳教學設計篇五
    1.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春天的描繪與熱愛。
    2.朗讀課文,感受春天的美好。了解古詩大意。
    3.背誦兩首古詩。
    朗讀課文,感受春天的美好。背誦這兩首古詩。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新課。
    1.師:你能背哪些古詩?
    指名背誦,表揚鼓勵。
    2.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兩首古詩。
    二、學第一首古詩。
    1.師板書:春曉。
    師:誰會讀?(指名讀,請小老師讀)。
    2.師:誰已經(jīng)會讀了?請他讀一讀(表揚)。
    3.聽老師讀,說說你聽到了什么?
    4.聽錄音,跟著讀(兩遍)。
    5.再聽老師讀一讀,自己輕輕地讀一讀。
    6.師生合作讀,一人讀一行(生提出不懂的字詞,師揭示,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大意。)。
    7.生看圖,師講古詩大意:春意綿綿好睡覺,不知不覺天亮了,猛然一覺驚醒來,到處是鳥兒啼叫。夜里迷迷糊糊,似乎有沙沙的風雨聲,呵風雨風雨,花兒不知吹落了多少。
    8.師:誰已經(jīng)背出來了,請來試一試。(看圖試背,師表揚鼓勵)。
    9.齊背古詩。
    三、學第二首古詩。
    1.板書:詠柳(指名認讀)。
    詩得作者是誰呢?(賀知章)師板書。
    會背的站起來背一背(表揚鼓勵)。
    2.聽錄音,想想你聽到了什么?
    3.請小老師領讀古詩(兩遍)。
    4.聽錄音,跟著讀(注意停頓)。
    生質(zhì)疑問詞,師揭示,生試講古詩大意。
    5.生看圖,師講詩意: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裝飾成的,下垂披佛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你可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裁剪的嗎?就是那鋒利如尖刀的二月春風啊!
    6.指名背誦古詩。
    四、復習鞏固。
    1.男生、女生分別朗讀兩首古詩。
    2.指名背誦。
    3.小組開展背古詩比賽,選出優(yōu)勝者,表揚鼓勵。
    詠柳教學設計篇六
    (1)會認“詠”“妝”這兩個生字,會寫“柳”“絲”。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詩的意境。
    3、情感態(tài)度。
    通過理解詩歌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1.認讀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
    2.熟讀、背誦課文。
    對詩意的理解。
    1課時。
    (一)情境引入,導入主題。
    (設計意圖:優(yōu)美的春的圖片,悠揚的音樂,將學生引入詩意的課堂,使學生初步體驗,感受春天的美。)。
    (二)整體誦讀,觸摸意象。
    唐朝詩人賀知章,僅用了短短2句話,就把這春天美好的一切描繪出來了,讓我們一起到詩中去找一找春的氣息吧?。ㄓ螒蛘掖禾欤?。
    (設計意圖:課件制作書中主題圖,畫面由“燕子”“柳樹”“兩個小朋友”構成,在找春天環(huán)節(jié)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每找到一處春天的景色,就誦讀古詩的某個句子)。
    (設置意圖:以游戲吸引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觀察。)。
    1.簡介作者。
    (《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賀知章生活在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與唐代大詩人李白是好朋友。他寫的詩感情豐富,清新通俗。)。
    2.聽配樂誦讀錄音,伴有春天柳樹圖片,無數(shù)柳條如同一根根柔軟的絲帶紛紛垂下,在春風里搖曳著。(感受柳樹的美)。
    (設計意圖:運用幻燈片圖畫配樂朗讀等各種形式與手段,多感官讓學生體會古詩的意境之美,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師把整首詩的停頓畫出,學生按停頓自由讀詩,并正確、流利認讀“詠、妝”二字。(第一句中“一”讀二聲,可讀重些,“綠”可讀重。)。
    4.學生再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字音。
    5.指名讀,其他學生正音。
    6.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初讀詩歌目標明確,讓學生整體感知詩歌,由讀得正確流利,到讀得有層次,逐步加深要求。)。
    (三)分步解讀,感受意境。
    1.指導朗讀理解第一句。
    放柳樹從遠處看的圖片,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的柳枝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1)借助課件出示的“碧玉、妝、萬條、絲絳”詞語的解釋,在教師引導下,師生共同理解第一句詩的意思。
    (2)課件出示“碧玉”和綠色絲帶的圖片,讓學生觀察這兩樣與柳樹的相似之處。加深理解第一句。
    (3)第一句還有什么不懂之處?大家共同探討。
    (4)教師指導讀,指讀。柳樹像碧玉裝飾成的一樣,垂拂的柳枝又如千萬條綠色的絲帶,美麗極了!詩人的比喻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又怎樣讀,才能表達出對柳樹的贊美呢?全班看書中插圖吟誦這句。
    (設計意圖:著重抓住“碧玉”“綠絲絳”等詞語感悟作者筆下柳樹的魅力和高貴。)。
    2.指導朗讀理解第二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讓我們接著來看第二句。出示“柳葉”圖片,觀察描述柳葉的樣子。
    (2)前后兩個人多讀幾遍這一句,思考“這么美的柳葉是誰的杰作呢?”
    (3)結合課件上“似”的字義提示,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師:“不知細葉誰裁出”討論:作者運用了擬人寫法,從“裁”字看出,把春天人格化,使讀者感到好像有一位春姑娘在那里巧妙地裁剪似的。
    (4)“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是對上句提出問題的答復,把二月的春風比喻成剪刀。
    師:在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風除了剪出細嫩的柳條外,還剪出了什么?
    (設計意圖:點燃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合理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抓住春風似剪刀感悟春天的生機勃勃和大自然的神奇。)。
    (5)指讀,評價誰讀得好,好在哪?
    (四)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1.讓學生試著把整首詩連起來講一講它的意思,討論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過贊美嫩綠多姿的柳樹來贊美春天,歌頌了春天給大自然帶來的蓬勃生機,蘊含著作者對柳樹的喜愛之情,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
    2.師生合作,引讀詩句,練習背誦。
    詩,以其古樸深邃的已經(jīng)感染著我們。
    《詠柳》一詩,世人通過寫初春二月柳樹、柳葉、柳條,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春天,繼而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以及對春天景色的贊美。
    俗話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比昙壍膶W生通過前面幾個學期的學習,對古詩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對《詠柳》一詩,我作出了以下兩個方面的要求:第一,熟讀并能背誦這首古詩。第二,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詩句的意思。這兩個要求是相互相通的。通過誦讀、讓學生熟悉詩句,結合圖片和音樂讓學生在多次的誦讀中感悟詩歌的意境,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三年級學生雖然對古詩詩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學生已經(jīng)初步具備理解詩句的.能力,可以在具體的教學中嘗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詩句的意思,簡單地寫下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把詩意理解作為一個小小的訓練,讓學生在讀與寫的兩相配合下,細細品味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繼而理解題眼“詠”的意思,揣摩詩歌所要表達的歌頌、贊美之情。
    《詠柳》一詩,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學中,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來提高對古詩學習的興趣。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一樹高。
    萬條——綠絲絳。
    細葉——誰裁出。
    春風——似剪刀。
    詠柳教學設計篇七
    小學生好動,喜愛游戲,難以長時間的保持注意力,思維形象具體化,對他們來說,學習古詩是有困難的,而且容易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力求做到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生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采用靈活的形式,通過合作學習,進行交流反饋,并且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探究。同時展示學生的個性。尊重、相信學生,創(chuàng)設出民主的課堂。
    (一)激發(fā)興趣,感悟春天。
    回憶有關春天的古詩,引出課題。將學生的所得進行展示。
    (二)嘗試解題,初讀課文。
    1、借以前學過的《詠鵝》了解本課《詠柳》的主要內(nèi)容。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讀古詩的欲望。
    2、解題:詩人賀知章也和同學們一樣喜愛春天的柳樹,他用詩歌贊美了柳樹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
    3、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交流認讀方法,尤其是自己的獨特的識字方法。
    4、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三)個性閱讀,體會內(nèi)容。
    1、學習第一、二句。
    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么?
    2、再讀課文,看圖觀察柳樹與樹枝的什么特點?詩人看到這么細嫩的柳葉,是怎么想的?
    3、請學生再讀古詩。
    4、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感嘆。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5、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6、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7、全班齊讀。
    (四)背誦古詩,賞境誦讀。
    1、師啟發(fā):在詩人筆下,柳樹是多么美妙,請同學們帶著喜愛柳樹,熱愛春天的感情去朗讀古讀,在讀中體會美。
    2、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3、讓我們看著掛圖一起來有感情的背誦這首古詩。
    (五)作業(yè)設計:
    搜集有關春天詠物的古詩,練習誦讀。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
    掛圖小黑板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詠柳教學設計篇八
    1、知識與技能:學會生字,理解字詞,讀懂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yǎng)學生自學潛力和欣賞美的。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朗讀/交流欣賞中感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透過對詩古資料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美的思想感情。想象古詩描繪的意境,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意思,品味詩歌意境,想象《詠柳》描繪的美麗景色。
    教學難點: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感悟詩的意境。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理解詩句,品味詩歌意境。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們中國向來以詩為自豪,在幾千年的文化史上,,唐代的詩歌成就最高,唐詩不僅僅是我國優(yōu)秀的文學遺產(chǎn)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盡管離此刻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許多詩篇還是為我們所廣為流傳。保存在《全唐詩》中的也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
    唐代的詩人個性多。這天知名的就還有二千多人。他們留下了許多壯麗的詩篇,為后人所傳頌.這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詠柳》。
    簡介作者.:教參14頁.
    理解題目。用贊美的語氣讀題目。
    你還想明白什么?
    二、理解詞句,感悟詩意。
    1、初讀古詩,圈出生字。
    2、理解詞語。(結合書下注釋或查工具書,能夠小組討論,也能夠向老師請教)。
    碧玉妝綠絲絳裁。
    學生交流。
    把柳樹說得像玉石一樣綠,仿佛是碧玉裝扮的美女,誰來讀讀這句,你有什么感受?
    萬條真是有一萬條嗎?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婀娜多姿多姿的柳條在和煦的春風中搖曳)。
    你認為是誰的功勞呢?所以書上說(二月春風似剪刀)。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4、你覺得這首詩寫得怎樣樣?從哪看出來的?
    5、用贊美的語氣來讀古詩。
    師小結:作者的想象多么豐富,從滿樹的新葉想到“碧玉”,從隨風飄蕩的柳條想到“綠絲絳”,多么貼切而生動呀,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他大膽而巧妙的想象,把“二月春風”想象成手執(zhí)剪刀的能工巧匠,把春風寫“活”了,也把柳樹寫“活”了。
    三、想象意境,體會情感。
    找一名同學讀這首詩,要用什么樣的語氣讀?
    閉眼傾聽,在你的腦海里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再讀這首詩,說說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我們能夠用什么方式來表達這種感受呢?(表演,為柳樹或春天寫幾句話,畫畫,朗讀)。
    四、總結全詩,回憶學法。
    1、這首詩寫的是什么?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學的?(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
    3、這首詩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運用比喻,寫出了柳樹的美,獨具匠心,別出心裁,讓我們不禁想到大自然這位能功巧匠,也讓我們體會到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這首詩的妙處還不僅僅于此,請同學們看,詩人從“樹”寫到“枝”,再到“葉”,然后想到春風。詩人(整體)到(部分)先觀察后(想象)的順序來寫,顯得有條有理,自然有序。短短的四行詩,卻充分的體現(xiàn)了豐富的想象和精心的構思,這也許便是“詠柳”傳唱至今的緣故吧。
    五、布置作業(yè)。
    背誦古詩。
    搜集描述柳樹或春天的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在交流中掌握識字方法,工整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
    二、識記生字。看看已經(jīng)記住了哪些字,還沒有記住了字,自己想想用什么辦法能夠記住它?如果有困難,能夠和同桌合作,也能夠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三、指導書寫。
    四、賞析古詩。
    12頁積累。
    五、課堂小結。
    詩寫得精彩是因為作者觀察仔細,能抓住柳樹的特點善于運用比喻手法,抒發(fā)真情,才使得我們對柳樹,對春天的也產(chǎn)生了喜愛之情。期望同學們也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一顆敏感的心靈,去觀察身邊的一切,領略身邊的美景!
    詠柳教學設計篇九
    設計理念:
    著名小學語文教育家吳忠豪教授指出:詩句要反復誦讀,詩意要大致了解,詩篇須熟練背誦。因此,本首詩的教學以朗讀貫穿始終,讀中感悟,讀中生情,以情促讀,在聲聲誦讀中感受古詩的獨特魅力和韻味所在。
    教學目標:
    1、會認“詠、絳”兩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初步學習按照平長仄短的規(guī)律吟誦古詩的方法。
    4、大致了解詩句的意思。
    5、感受春天的美好。
    6、積累關于春天的詩句。
    教學重點: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學難點:學習按照平仄規(guī)律吟誦古詩的方法。
    大致了解詩句的意思。
    課前準備: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導入。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提示學生注意“詠”字的寫法。
    2、齊讀課題。
    3、誰知道“詠”是什么意思?(歌詠、贊美)。
    4、小結題意:詠柳就是贊美柳樹、歌詠柳樹的意思。
    二、初讀。
    1、學生自由朗讀兩遍。(教師板書全詩)。
    要求:第一遍,借助拼音讀正確;
    第二遍,注意停頓通順。
    2、學生反饋自瀆情況。
    指生讀注意正音:妝、絳、似剪刀。
    小組讀。
    男、女生推薦代表賽讀,師生共同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方式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為吟誦、背誦打下基礎,在學生朗讀之后,以提出的兩點要求作為評價標準。
    三、誦讀。
    1、古人作詩非常講究平仄押韻,漢語拼音中聲調(diào)為第一、二聲的音節(jié)是平聲,用“—”標示,第三、四聲的音節(jié)成為仄聲,用“1”標示。讀的時候咱們要注意平長仄短。
    2、教師范讀。(給詩標上平仄符號)。
    3、學生練讀,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學生展示讀,師生合作讀。
    5、看老師的手勢,學著古人吟一吟,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嘗試誦讀古詩的新鮮方法,感受古詩的韻味和吟誦古詩的回味無窮。
    四、朗讀、理解。
    1、讀著讀著,我們仿佛和詩人一樣站在了這棵柳書旁。(課件出示柳樹圖)。
    (1)師聲情并茂地讀:“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2)生讀。
    (3)閉上眼睛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指導朗讀。
    高高的柳樹碧綠碧綠的,多美?。。ㄗx)。
    每條細長的柳枝都像綠色的絲帶,像古代句、女子裙上輕舞的絲帶,微風吹過,輕輕飄拂。(讀)。
    在作者眼中,這棵柳樹宛如一位身著綠裙、婀娜多姿的少女,多么令人賞心悅目啊?。ㄗx)。
    設計意圖:理解詩意不是逐個詞語細致地翻譯,而是通過想象感受,再用學生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在老師的引導下,體會柳樹的多姿,讀出詩句的美感,理解和朗讀相得益彰。
    2、作者用這樣美麗的詩句贊美柳樹,這身綠意盎然的長裙又是出自誰的巧手呢?
    (1)學生齊讀: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師生合作讀。
    (3)詩人不僅贊美柳樹,更是贊美春天。(板書:詠春)學生帶著贊美之情朗讀古詩。
    (4)配樂朗讀,想象畫面朗讀。
    五、拓展、背誦。
    2、結合學生發(fā)言出示描寫春天的詩句:
    (1)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2)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4)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設計意圖:跳出教材,圍繞春天這個主題積累詩句,豐富學生的語言。
    3、好一個多彩的春天,讓我們再次在這首古詩中體會它的美好吧!齊讀、背誦。
    詠柳教學設計篇十
    1、知識目標:會認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觀察春天來了柳樹的變化。畫一畫。
    2、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老師準備課件。
    識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詩的意境。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初讀古詩,了解大意(邊讀邊出示ppt,邊朗誦)。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師范讀古詩。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出示ppt,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認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學習第一、二句。
    (1)、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2)、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3)、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4)、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3)、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4)、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3、反復誦讀,體會感情。
    遠觀:一樹高綠絲絳。
    詠柳近看:細葉熱愛春天。
    奇想:誰裁出。
    結論:二月春風。
    詠柳教學設計篇十一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詠、碧、妝、剪、裁”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詠柳》。
    3.理解古詩內(nèi)容,想像詩句所描繪的景象,了解比喻的寫法,激發(fā)對春天的熱愛。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同學們,春天到來時,天氣轉暖,花開了,草綠了,小鳥又飛回來了,冰雪融化,種子發(fā)芽,春天的一切都充滿著生機。春天是這樣的美,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
    二、初讀感知,識記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學生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字詞。
    (1)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相互交流識記生字方法。
    (3)釋詞:
    碧綠:翠綠色的玉石。
    妝:裝扮,打扮。
    萬條:文中指無數(shù)根柳條。
    絲滌:用絲織的帶子。文中用來形容柳枝細長而柔嫩。
    裁:裁剪。
    三、深度感悟,合作探究。
    1.學習第一、二句詩。
    (1)自由輕聲朗讀第一、二句,思考:這兩句是是什么意思?
    (2)指導看圖:你看到了什么?(一個兒童坐在一棵柳樹上吹著竹笛)從遠處看,倒垂下來的柳條像什么?(像用絲織成的帶子)。
    (3)理解句意。
    誰能試著說說第一、二兩句詩的意思?
    (高高的柳樹如同碧玉裝飾成的一樣,萬千條柳枝好像垂下來的綠色絲帶)。
    (4)指導朗讀。
    一要讀出對詩人的贊美,二要讀出節(jié)奏感。
    引導:詩人從柳樹寫到柳枝,又從柳枝寫到柳葉,詩人看到這細嫩的柳葉,是怎樣想的呢?
    2.學習第三、四句詩。
    (1)指名讀第三、四句。
    (2)交流匯報:詩人是怎樣想的?
    (柳葉怎么這樣細這樣尖,好像是人裁剪出來的)。
    (3)詩人又想到是誰裁剪的呢?
    (二月春風)。
    (4)詩人為什么會想到二月春風呢?
    (因為春風一吹,吹綠了柳樹)。
    (5)投影出示:“二月春風似剪刀”,引導理解。
    (6)誰能說說這兩句的詩意。
    四、指導朗讀,背誦。
    1.教師范讀。
    2.同桌對讀。
    3.指名讀。
    4.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試著背誦。
    五、小結。
    在春天里看到吐出新綠的柳樹,就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所以許多詩人都寫是贊美楊柳。詩人贊美楊柳更為奇特,從“樹——枝——葉”聯(lián)想到“碧玉”“綠絲滌”,最后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仿佛是二月春風把這剪刀裁出滿樹又細又嫩的柳葉。
    六、擴展升華。
    詩人描寫的柳樹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那么你眼中的柳樹又是怎樣的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畫一畫、說一說、寫一寫、唱一唱……)。
    詠柳教學設計篇十二
    本課是唐代詩人賀知章描寫春天的詩,詩中描寫了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本課設計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展開想象,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及有關的柳樹圖片)
    (這里最好讓學生說說自己所看到的柳葉、柳樹形象。)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課題,解題。
    3.全班齊讀課題。
    4(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5.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本課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1.指導第一、二句。
    (1)(放遠看柳樹的圖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1.學生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的朗誦,一邊想象詩人描繪的畫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讀,能背誦的自己被一遍。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4.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即可。
    1.回家修改自己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教學過程
    1.開火車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講評學生寫的關于柳樹的句子(課前收好,批改)
    1.選出優(yōu)秀的到臺上讀。
    2.指出不足之處。(注意字要寫正確,句子要通順)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小組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說說怎樣記住它們。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指導書寫“妝、柳、絲”。先引導學生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再師范寫。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語文教學,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這是新課標中明確規(guī)定的,所以在《詠柳》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喜歡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這一特點,在課前,通過讓學生收集有關柳樹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詩歌的特點,出示直觀的插圖,再現(xiàn)詩歌意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主人”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然后小組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貫徹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課標精神。
    另外,我讓學生在學詩歌中練習寫話,讓學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圖片,先說后寫,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解寫作的神秘感,讓學生想說什么就寫什么。
    詠柳教學設計篇十三
    《詠柳》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賀知章。詠柳,就是歌詠柳樹的意思,借歌詠柳樹來歌頌春天。這首詩通過寫柳樹的美好姿態(tài)和蓬勃生機來贊美春風,以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見的春風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了,借以抒發(fā)作者在春回大地時的喜悅、歡快的心情。
     如果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創(chuàng)新能力較強,在以前的
    語文
    教學中,一直把識字、朗讀和積累古典詩詞放在第一位,有著較強的識字能力和扎實的朗讀基礎和國學積累,學習本首詩歌還是比較輕松的。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對詩古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美的思想感情。想象古詩描繪的意境,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2、知識與技能:會認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
     3、過程與方法:一.導入新課,初感詩境——感知美。
     二.交流切磋,誦讀求悟——品味美。
     三、分組活動,熟讀成誦——抒發(fā)美。
     四、總結寫法,網(wǎng)絡拓展——延伸美。
     理解詩句意思,品味詩歌意境,想象《詠柳》描繪的美麗景色。
     幻燈片。
     一.導入新課,初感詩境——感知美。
     1、課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
     2、導入:同學們,不知不覺中,春天的腳步又近了,這輕快飛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楊柳風,羞紅了臉的桃花,柳枝輕搖的柔柳,組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你看,這是什么?(課件出示:楊柳圖)
     4、揭題解題:柳樹真美啊,唐朝詩人賀知章也被柳樹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寫下了這一首贊美柳樹的詩——《詠柳》。
     5、欣賞配樂朗讀,學生感受古詩節(jié)奏。
     6、自由讀詩,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7、突顯生字,指出這些字是今天所要學習的生字,再讓學生讀字。
     二.交流切磋,誦讀求悟——品味美
     1、指導學習第一、二句。
     (1)通過預習,你讀懂了哪些詞的意思,學生交流后回答:
     碧玉:綠色的玉
     妝:打扮
     一樹:滿樹
     萬條:枝條多
     絳:一種絲帶
     (2)(放遠看柳樹的圖片)大家預習得很充分,你們看到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多么婀娜的柳樹啊,在詩人的眼中,她就像一位什么呢?是啊,詩人感嘆(出示該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2、合作學習第三、四句。
     (1)和同桌一起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出示第四句詩課件,體會用“剪刀”來比喻“二月春風”的精妙之處,一樹碧玉,萬條綠絳和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細葉,原來是二月春風的杰作啊!繼而體會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4)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3、小結:這棵柳樹多美啊,它長得又高又綠,樹上垂下無數(shù)的柳條,它的葉子細細的,多么惹人喜愛啊!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首詩呢?(贊美、喜愛)我們一起讀一遍好嗎?(學生齊讀)
     4、過渡: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可以知道詩人是用什么方法來寫出柳樹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詩人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句,用碧玉來比喻柳樹的枝和葉,寫出了柳樹的顏色美,又用絲絳來比喻柳枝,寫出了柳枝的樣子美,然后展開大膽的想象,由柳樹想到二月春風,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從而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接下來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配樂朗誦邊想象一下這首詩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請同學們把你們想到的意境描繪出來。
     三、分組活動,熟讀成誦——抒發(fā)美。
     (學生考慮、討論,并紛紛說出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朗誦、寫作、畫畫等)
     1、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提議分成四組:詩朗誦組、表演組、圖畫組。根據(jù)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小組。
     2、學生分組討論、創(chuàng)作表演。(教師巡回指導,啟發(fā)學生開闊思路)
     3、分組展示表演。
    詠柳教學設計篇十四
    1.課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
    3.課件出示春柳圖,使學生初步感知柳樹的美。
    4.過渡:柳樹真美啊,連詩人賀知章也被柳樹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寫下了這一首贊美柳樹的詩。(課件出示詩歌)師:同學們已經(jīng)按課文的預習要求預習了課文,接下來請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把這首詩再朗讀幾遍,等一下向老師展示一下你們的朗讀能力好嗎?讀的時候要注意找出能體現(xiàn)柳樹美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個記號。
    1.生自由朗讀。
    2.檢查朗讀情況。
    3.檢查自學情況:通過預習和剛才的朗讀,你讀懂了什么?請大家自由來說說。
    4.學生自由發(fā)言,說說讀懂的地方。
    5.看來大家通過預習,都能自己理解詞語跟句子的意思。學到這里,大家發(fā)現(xiàn)這棵柳樹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樹高、綠;枝多;葉細)。
    6.小結:這棵柳樹多美啊,它長得又高又綠,樹上垂下無數(shù)的柳條,它的葉子細細的,多么惹人喜愛啊!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首詩呢?(贊美、喜愛)我們一起讀一遍好嗎?(學生齊讀)。
    1.剛才,同學們交流了讀懂的內(nèi)容,那你們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2.學生質(zhì)疑問難。(教師梳理疑問,重點問題再交流朗讀)。
    3.交流朗讀:(主要運用課件幫學生理解,讓學生通過反復讀及小組討論體會課文三個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課文語言的美及柳樹的美)。
    (2)出示第二句詩課件,體會用“綠絲絳”來比喻“柳條”,寫出了柳條隨風飄拂,輕柔美麗、顏色翠綠的特點,讓人覺得它的樣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詩課件,體會用“剪刀”來比喻“二月春風”的精妙之處以及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4.指導朗讀,齊讀全詩。
    5.小結過渡: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可以知道詩人是用什么方法來寫出柳樹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詩人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句,用碧玉來比喻柳樹的枝和葉,寫出了柳樹的顏色美,又用絲絳來比喻柳枝,寫出了柳枝的樣子美,然后展開大膽的想象,由柳樹想到二月春風,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從而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接下來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配樂朗誦邊想象一下這首詩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請同學們把你們想到的意境描繪出來。
    1.學生閉目想象意境。后先讓學生交流想到的畫面,再指名描繪意境。
    2.出示本詩配歌課件,讓學生欣賞詩境的美。
    3.吟誦本詩:現(xiàn)在,你們面對的就是美麗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詩人,也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呢?可以加上適當?shù)膭幼鱽硪髡b,能背下來的同學還可以背一背。
    4.學生吟詩,背詩,互相評價。
    1.大家吟詩的時候多投入啊,可見這一首詩寫得多好??!想不想多讀一些這樣的好詩呢?
    2.課件出示與本詩相關的幾首古詩,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讀。
    學了這首詩后,你回去想給自己布置什么作業(yè)?(可找一些描寫春天的詩來朗誦;可畫一幅春天的畫,可以《詠柳》為題寫一篇作文。
    詠柳教學設計篇十五
    《詠柳》是一首詩,又像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課文雖然寫的柳樹,實際上贊美了美麗的春天。本課所在的本組教材以春組織單元,春的色彩、春的音符、春的氣息,無不散發(fā)在字里行間。在設計這課時,我們以此為主旨,讓春天充滿堂的每一個角落,通過找春、讀春、想春、說春、頌春,將詩的教學鮮活的形式呈現(xiàn)于學生面前。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缓门笥?,你們看她是誰?(出示“春姑娘”圖形)
    生:春姑娘。
    師:下面我們和春姑娘來做一個“天女散花”的游戲,請大家用春組詞,組的詞的越多,地上開出小花也越多。
    生:(略)
    師:哇!我們一共說了這么多,真了不起,都可以申請吉尼斯記錄了?。ù谁h(huán)節(jié)代之傳統(tǒng)直白的用“春”字組詞,在有趣的游戲活動中,讓學生積累詞語,體驗學習樂趣,同時喚起學生對春的感知,起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師:下面我們跟隨春姑娘的腳步走進春天,一起尋找美麗的春姑娘。(cai課件出示各種春景圖,學生欣賞)
    師:你們找到春姑娘了嗎?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我發(fā)現(xiàn)了小草發(fā)出了嫩嫩的綠芽。
    師:你是個會觀察的孩子。
    生:我發(fā)現(xiàn)草地上開出了五顏六色的花兒。
    生:我在我們學校花壇里發(fā)現(xiàn)了春天,因為迎春花開了。
    生:還有冰雪融化了,河水叮咚叮咚地流著。
    ……
    (用現(xiàn)代手段讓學生“走進”春天,到學生最熟悉的生活中去感知春天的景象,感受到春天明麗的色彩和蓬勃的生命力,使學生自然地進入情境,為后面詩的教學打下情感的基礎)
    師:我也找到春姑娘了,她就藏在一首小詩里,請大家讀一讀《詠柳》這首小詩,把課文讀正確。
    (生練習讀文)
    師:再讀一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
    (生練習讀文)
    師:我們來比一比誰讀得最正確、最通順,別人讀的時候其他同學認真聽,當當小啄木鳥。
    (批名讀文,評價)
    師:同學們會讀書,那么你們一定很會找春天吧!讀讀小詩,快把詩從春天中找出來。
    (學生讀文思考)
    生:春雷把柳樹叫醒了。
    生:春雨給柳樹洗澡,小柳枝變軟了;春風給小柳樹梳頭,小柳梢變綠了。
    師:春天躲在軟軟的柳枝葉子里呀,真頑皮!
    生:我還補充一點,還有小燕子也飛回來和小柳捉迷藏了,小柳絮也飛起來了。
    師:原來春天和小朋友、小燕子在起呢!
    (此環(huán)節(jié)目的在讓學生從整體入手,以讀為主感知春天,了解柳樹醒了,實際上是春天到了。在讀中用“詩中尋春”代替“你讀懂了什么”這樣一種形式,讓學生初步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同時巧妙發(fā)將春的氣息融入教學每一環(huán)節(jié)。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充分讀,先讀正確、讀通順,逐步讀流利。
    師:春天真神奇,就像一篇篇美麗有趣的童話故事,讓我們展開想象再讀一讀小詩,看看你的小腦袋里會出現(xiàn)一副什么樣的美麗畫面。你可以輕聲朗讀,也可以閉目想象。
    (插放音樂、教師朗讀課文,學生想象)
    師:誰來把你想象的美麗畫面講一講。
    生:春天來了,草地上一棵柳樹醒來了,春雨給小柳樹洗澡了,梳著、梳著,小柳樹抽出嫩綠的柳條,長長的柳條在風中擺來擺去,好像在跳舞似的。
    師:你想象真美,小嘴巴真靈巧!
    生:春姑娘來到了人間,可是她的朋友們沒有醒來,于是春雷公公轟隆隆地說:“小柳樹,快醒呀!春姑娘來了。”小柳樹聽了雷公公的話,伸伸懶腰醒來了,春雨姐姐也給小柳樹澆水了,小柳樹梳了一頭長辮子,可美了。春燕看到柳樹這么漂亮,說:“小柳樹,我們來捉迷藏吧!”小柳絮飛呀,飛呀,飛到空中和春燕快樂做著游戲。
    師:你說得真動聽!簡直就是一篇動人的童話故事。
    師:教師也想象了一幅畫面,想看著嗎?
    (cai課件:flash動畫)
    (在讀中初步感受春的美麗后,讓學生借助課文內(nèi)容配上音樂想象美景,將積累語言材料變成形象畫面,從而獲得豐富、生動、獨特的感受。再讓學生把所見所聞所感說一說,讓“畫”文變成“話”,從而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體驗課文所表達的情感)。
    五、朗讀悟春
    (學生自讀課文)
    師:你把喜歡的讀給小組同學聽一聽。
    (小組互讀互評)
    師:誰來讀給我們欣賞?
    (指名讀、評價)
    師:我們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還可以加上動作表演,能背背的就背一背。
    (生自由表演讀一展示表演讀)
    (在學生充分經(jīng)歷了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后,再通過有聲有色的讀來感受體會詩歌獨有的美。)
    師:春天這么美,讓我們再走進春天,當一回小詩人,去贊美春天。
    (cai課件出示各種春景圖,學生欣賞)
    師:你可以把剛才看到的一種景物仿照課文作首詩。
    (學生準備)
    生:春天跟小花說話了,小花張開了美麗的笑臉。
    生:春天把小河叫醒了,冰雪融化了,河水叮咚叮咚地流著。
    生:春天跟小青蛙說話了,“小青蛙快醒呀,春天來了,”小青蛙從洞里跳出來。
    春天跟小燕子說話了,燕子從遙遠的南方飛回來了。
    詠柳教學設計篇十六
     本課是唐代詩人賀知章描寫春天的詩,詩中描寫了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本課設計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展開想象,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2課時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及有關的柳樹圖片)
     (這里最好讓學生說說自己所看到的柳葉、柳樹形象。)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課題,解題。
     3.全班齊讀課題。
     4(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5.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本課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1.指導第一、二句。
     (1)(放遠看柳樹的圖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詠柳教學設計篇十七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潛力和審美情趣。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第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明白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這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l.詩人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狀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l)(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但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樣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樣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貌。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透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3.全班齊讀。
    4.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貌。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4.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業(yè)。
    1.回家修改自己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1.開火車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講評。
    講評學生寫的關于柳樹的句子(課前收好,批改)。
    l.選出優(yōu)秀的到臺上讀。
    2.指出不足之處。(注意字要寫正確,句子要通順)。
    三、指導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字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qū)別:一捺改成了一點。
    “剪”字下面是個“刀”不要寫成了“力”。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詠柳教學設計篇十八
    1、學會本課2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了解古詩的意思。
    教師: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學生:找柳樹的葉子或者枝條。
    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一)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二)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三)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評議。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四)再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五)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六)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七)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一)指導第一、二句。
    1、(放遠看柳樹的圖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二)自讀第三、四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三)自由誦讀,體會感情
    多美的柳樹呀,多好的春天呀,怎能不讓人喜愛?你準備怎樣讀這首詩,讓別人聽了確實感到很美。你可以在書上做上記號(輕聲、重音)
    4、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字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qū)別:一捺改成了一點。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五、作業(yè)設計
    1、寫生字詞。
    2、默寫古詩。
    3、回家找找描寫春天的詩歌、散文、對聯(lián)、童謠、歌曲,寫在采集本上。
    碧玉——一樹高
    詠柳 萬條——綠絲絳
    細葉——誰裁出
    春風——似剪刀
    詠柳教學設計篇十九
    1、透過視圖,讓學生把詩中的話變成畫,從而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景象。
    2、學生學會有韻律感的誦讀古詩,能讀出春天的美,柳樹的美,春風的神奇。
    3、透過朗讀描述春天的古詩,進一步體會春天的美,詩句的美,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
    4、能根據(jù)圖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作詩。
    重點: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體會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從而把詩讀出語氣。
    難點:激發(fā)學生愛詩、愛春天的情感,自己創(chuàng)作詩。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把同類詩與本詩相聯(lián)系,初步體會情感。
    同學們,此刻是什么季節(jié)。
    課件出示:《春曉》、《村居》兩首古詩及相應畫面。
    2、欣賞春天畫面,激發(fā)其情感。
    走進了春天,我也不由自主地愛上了春天,因此,我把春天那美麗的景色拍了下來,想看嗎那就請你跟著老師一齊走進春天去看一看吧!
    課件出示:春天的畫面。
    3、介紹柳樹的小知識,對柳樹有初步認識。
    看到這些畫面,你最想說什么。
    在這些畫面中,你見到的最多的是什么(學生答:柳樹)。
    柳樹有著十分旺盛的生命力,早春二月它便穿上了淡綠色的春裝,向我們報告春的來臨,到了六月,柳絮漫天飛,那是它們在尋找自己的新家,而當秋風卷走大批黃葉時,它卻依然綠意融融,因此又有人把春天叫作“柳條春”。
    4、引出課題、解題、讀題。
    想明白劉老師此時此刻在想什么嗎我最想把唐朝著名大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贊美柳樹的詩推薦給大家。是的名字叫《詠柳》。(板書課題)。
    你們還記得“詠”是什么意思嗎(板書:贊美)。
    我們還學過哪些題目中帶“詠”的詩學生答:《詠鵝》。
    《詠鵝》就是贊美…《詠華山》就是贊美…那么《詠柳》又是什么意思呢。
    既然是贊美柳樹,那我們就應怎樣讀課題呢(指名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柳樹圖片及古詩。
    看到這么美的畫面,這么有名的詩句,想讀嗎遇到不認識的字怎樣辦。
    學生自由練習讀古詩。
    2、此刻同桌兩個同學比一比,看誰能把這首詩讀準確,如果你的同桌能做到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就請你在書的上方給他畫一張笑臉,如果他哪讀的不夠準確,就請你幫幫他。
    (三)、了解詩意,指導朗讀。
    第一句:萬條垂下綠絲絳。
    1、指名讀。
    如果你能透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柳樹的樣貌就更好了。
    2、透過視圖、聯(lián)想,了解詩意、讀出詩情。
    1》、(出示柳樹圖片)你們看,柳樹的葉子是什么顏色一片片柳葉綠得就像一塊塊翠綠晶瑩的碧玉一樣,多美呀!“碧玉”這個詞就是在告訴我們柳葉長得很…(學生答:很綠)。
    2》、我們再仔細看一看,柳樹的葉子不但綠得可愛,而且還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個性……(學生答:個性多)。
    你覺得把這句詩中的哪個詞讀重就能讓我們感受到這棵高高的柳樹長滿了像碧玉一樣的葉子(學生答:一樹)。
    在古典詩詞中,數(shù)量詞并不必須都表示確切的數(shù)量,有時它還表示很多的意思。
    3》、指名朗讀第一句,并評讀。
    4》、你們來數(shù)數(shù)這首詩每句話有幾個字每行有五個字的詩就叫作…(學生答:五言詩)。
    回憶一下,五言詩一般就應怎樣停頓(學生答:二、二、三停頓)。
    詠柳教學設計篇二十
    4、在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詩的意境;
    5、訓練學生自學,互助學習的能力。
    訓練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想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2、詩人概況(生平、詩作);
    3、學習目的條目。
    4、古箏磁帶,錄音機;
    5、詩歌正文。
    1、復習所學;
    師:同學們已經(jīng)學過許多古詩了,你們能背幾首給老師聽聽嗎?
    生背古詩。
    2、引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是第九課古詩二首中的《詠柳》。(板書課題)請自由讀一下這首詩,把不認識的字,詞勾下來(生朗誦古詩)。
    3、認讀生字。
    師:有哪些字不認識可以提出來,我們大家一起解決。(注音生字)好,請大家一起朗誦這首詩。
    4、指導朗誦;
    師:朗誦的真好,可如果能注意停頓的話,我覺得你們能讀得更好。讀古詩是很講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則來讀?,F(xiàn)在請大家聽老師朗誦一遍,并在停頓的地方劃上“/”。(師范讀,配樂)聽了老師的朗誦,你們想不想再來朗誦一次?(個別讀,配樂)。
    1、明確學習目的;
    師: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需要大家掌握的是以下幾個方面(出示學習要求:1、了解詩人;2、理解詩題;3、能解釋重點詞“碧玉”“妝”“一”“萬條”“絲絳”;4、能解釋詩句的意思;5、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6、體會詩的意境;7、背誦古詩)。
    2、組織自學;
    師:這既是學習的要求,也是學習古詩的步驟。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前四項學習要求。如有問題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學。
    教師投影詩人情況并作巡視。(預計出現(xiàn)問題:1、不能理解“一”,解決方法:出示裝滿水的水杯,引導學生理解“一”在這里是滿的意思;2、不知“碧玉”在詩中的意思,解決方法:出示插圖,提問,碧玉是什么顏色,與柳樹那一部分的顏色相似?3、不能理解“絲絳”的意思,解決方法:查字典解釋“絳”,再次出示插圖,提問:柳樹的哪一部分像絲帶一樣柔軟。)。
    3、師生交流;
    師:現(xiàn)在誰能給我們介紹一下詩人,
    師:這首詩的題目“詠柳”是什么意思,
    師:請四位同學分別解釋四句詩,
    4、分析全詩;
    師:請思考一下,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柳樹,這個季節(jié)的柳樹有什么特點?請自由讀全詩,邊讀邊想。
    5、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感情;
    師:整首詩既描寫了柳樹,又提到了春天?,F(xiàn)在誰能告訴我,詩人在寫這首詩時是一種什么心情?提示:請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詩人,跟隨老師去郊外走一走,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你到郊外去游玩,當時許多植物還沒有發(fā)芽,加上還有些寒意的風,使人覺得現(xiàn)在仍然是冬天,正在這時,一棵高大的柳樹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因為它已經(jīng)長出了新葉。嫩綠細長的葉子長滿了整棵柳樹,遠遠望去柳樹就象是用碧玉裝扮起來一樣,而那長滿了柳葉的柳枝柔柔地倒垂下來,隨著春風擺動,就象是一條條的綠絲帶。正是有了這棵柳樹,才使人感到春天到了,想到寒冷的冬天終于走了,充滿生機的春天來臨了,過不了多久,萬物都將復蘇,五彩繽紛的顏色將重新裝扮整個世界。想到這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為什么感到高興,詩人因為春天來了而感到高興,說明他對春天怎樣?(板書:詩人的喜春之情)我們已經(jīng)理解了詩人寫詩時的思想感情,請大家再來朗誦一遍這首詩,注意要體現(xiàn)出詩人喜春贊春的感情。同時要一邊朗誦一邊想象詩人描寫的景色(配樂,生朗誦)我覺得大家還可以再投入一些,跟著老師再來朗誦一遍。(教師朗誦詩注意姿勢)我感覺下面坐了一群了不起的詩人,你們讀得太好了。
    6、背誦全詩;
    師:現(xiàn)在請大家用1分鐘的時間背下這首詩。
    (生背誦)請這位同學背一下。好,請各位一起來背這首詩,注意要把自己當詩人。(生齊背)。
    7、體會意境。
    師:詩人為我們描繪了春天中柳樹的美妙姿態(tài),春天里除了柳樹外還有其他美麗的景色,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春天的景色。我看看誰的想象力最好。(配樂)。
    請同學們說說你想到了哪些美麗的景色?
    8、自查知識掌握情況;
    師:請大家對照學習要求自己檢查一下是不是都已經(jīng)達到了。(出示學習要求)(板書:你已經(jīng)知道的;你還不大清楚的;你還想知道的)。
    練習(根據(jù)時間安排)。
    1、學法總結;
    我們在學習這首古詩時是按什么順序。你是怎樣學懂這首詩的。(板書學法)。
    2、作業(yè)布置。
    春天是美麗的,正因為如此古今中外有無數(shù)的人描寫春天,贊美春天。這些人中有畫家,音樂家,詩人等。大家回到家后收集一下有關的資料,當然也可以把你對春天的看法收集進去。明天我們來開展一次“春天”展示會。
    詠柳教學設計篇二十一
    1、學會本課2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了解古詩的意思。
    教師: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學生:找柳樹的葉子或者枝條。
    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一)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二)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三)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評議。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四)再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五)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六)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七)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一)指導第一、二句。
    1、(放遠看柳樹的圖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綠”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二)自讀第三、四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三)自由誦讀,體會感情。
    多美的柳樹呀,多好的春天呀,怎能不讓人喜愛?你準備怎樣讀這首詩,讓別人聽了確實感到很美。你可以在書上做上記號(輕聲、重音)。
    4、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字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qū)別:一捺改成了一點。
    “剪”字下面是個“刀”不要寫成了“力”。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五、作業(yè)設計。
    1、寫生字詞。
    2、默寫古詩。
    3、回家找找描寫春天的詩歌、散文、對聯(lián)、童謠、歌曲,寫在采集本上。
    碧玉——一樹高。
    詠柳萬條——綠絲絳。
    細葉——誰裁出。
    春風——似剪刀。
    詠柳教學設計篇二十二
    1、孩子們,你們眼中的柳樹是什么樣的?請展示出來吧。
    2、孩子向老師展示自己的作品。師:哇!真漂亮,老師像是來到了柳樹林。
    3、指名展示,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贊美自己作品中的柳樹。
    4、老師眼中的柳樹是這樣的(師出示畫的柳樹)。師:柳樹是春的信使,每當春回大地,萬物還在沉睡之中,柳樹就最先感知春的訊息。你仔細看,那暗綠色的柳條從僵直的簡短開始慢慢地變成青綠,慢慢地向上伸延,慢慢地可以搖擺出各種嫵媚的姿態(tài)。這時候,河水明顯變暖,迎面的風中都有了潮濕的氣息。再看那柳枝,不知什么時候,已不再是嚴冬時的枯竭,微微泛出點青色的枝干上孕育了一個個的小苞。兩三天的功夫,枝上就滿是嫩綠的新葉,再過幾天,那新長出的柳葉就能搖晃出春風的形狀了。
    師:看來,我們都喜歡柳樹,古代有一位詩人也非常喜愛柳樹,還專門為柳樹賦了一首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詠柳》。
    1、齊讀課題。
    2、釋題:“詠”是歌頌、贊美的意思?!霸伭本褪琴澝懒鴺?。
    師:我們以前學過一首詩“鵝、鵝、鵝……”(生齊背),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呢?(生:詠鵝)師:對,是《詠鵝》,題目的意思是贊美鵝。如果你想贊美雪,可以說成?(生:詠雪)師:那贊美春呢?(生:詠春)師:真聰明,是誰要贊美柳樹呢?他就是賀知章。(簡介作者)。
    3、他是怎樣贊美柳樹的?首先,我們要戰(zhàn)勝生字寶寶。出示生字卡片,生認讀。
    4、同學們預習的真好,下面,我們就跟隨賀知章老先生的腳步一起來認識一下他眼中的柳樹吧。
    5、師范讀,指導讀。
    6、生讀。
    1、師:在一千多年前的某一天,賀知章老先生在回鄉(xiāng)途中,遠遠看到一棵大柳樹,是什么樣子的呢?指圖引出第一句詩:碧玉妝成一樹高?!氨逃瘛薄嗑G色的玉石,“妝”——裝飾、打扮。“一樹”在這里表示一棵樹嗎?“一”在這里不表示數(shù)量,表示“滿”“全”“整”的意思,“一樹”就是指整棵樹、滿樹。比如:我們這里坐了一屋子人,爸爸出了一身汗。說說詩句意思(鼓勵學生展開想象,有不同的說法)。
    2、學習第二句詩?!叭f條”是多少條?指柳樹枝條很多。“百”“千”“萬”在古詩中經(jīng)常泛指“多”的意思。千萬條柳枝,在春風中飄蕩,詩人又想到了什么?“絲絳”什么意思?“絲絳”——用綠色絲線編成的帶子或繩子。用“綠絲絳”來比喻柳枝寫出了柳枝的什么特點?說詩意。
    4、指名讀,師指導。
    5、賀知章老先生慢慢地靠近柳樹,不禁發(fā)問:不知細葉誰裁出?!凹毴~”是什么意思?“細葉”——指柳樹新萌發(fā)出來的又細又嫩的葉子?!安谩笔鞘裁匆馑??“裁”——裁剪。“似”呢?“似”——如同、好像。
    6、這么精致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你們知道嗎?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剪出來的呀!
    7、第一句寫“柳樹”……第三句寫什么?(板書:柳葉),第四句呢?(板書:春風)詩的前兩行是是詩人觀察到的,這兩行是作者動腦筋想象出來的。(板書:想象)。
    春風是春天力量的象征,它既能裁出柳葉,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滿園春色,裁出繁花似錦的整個春天。作者不僅通過眼睛觀察到的贊美了柳樹(板書:贊美柳樹),也通過想象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體現(xiàn)了作者對春天的'無限熱愛之情(板書:熱愛春天)。
    想一想,二月的春風還像什么?
    教學反思:
    《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在回鄉(xiāng)途中,看到柳樹后突發(fā)感想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當時正是初春時節(jié),柳樹吐出的嫩芽,呈現(xiàn)出了春的勃勃生機。
    授課前,我先讓學生畫一幅自己眼中的柳樹,并寫上一兩句贊美柳樹的話,好讓學生提前從色彩方面感知一下碧玉妝成般的柳樹,也從形態(tài)方面感知何為萬條綠絲絳。這樣一來,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較容易理解一些。
    導課時,學生展示的作品超出了我的想象,當他們雙手舉起自己的作品時,站在講臺上的我禁不住叫了起來:“哇!太美了,我仿佛置身于柳樹林?!比缓?,依次點了三個孩子單獨展示自己的作品,他們的描述令我驚嘆,也令在場的老師們驚嘆??磥?,準備工作做得很好。授課時,我采用敘事的方式來貫穿整首詩,從一千年前的某一天開始,引出地點、人物,緣何出現(xiàn)了《詠柳》這首詩。
    整節(jié)課來看,流程進行得很好,從對“詠”的理解,到對柳樹從遠到近的認識,以及作者從觀察到想象體現(xiàn)出的對春的無限熱愛之情,課堂中呈現(xiàn)得都很好。不足之處是,老師表現(xiàn)得多,學生發(fā)揮得少,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一次經(jīng)歷,一次收獲,磨礪中總結經(jīng)驗,在教育這條大道上,和學生攜手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