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高考語文作文真題匯編篇一
童年時代,在封閉的魯西南農村,急馳而過的貨車、難得一現(xiàn)的客車,它會猝不及防之間粗暴而凜冽提醒我們:遠方,你去嗎?你去得了嗎?于是,那個其爸爸是貨車司機的同學讓我遐想;于是,那個坐車去縣城讀初中的同學讓伙伴們羨慕,甚至有人清楚得記得,她上車的時候,穿著紅色的新皮鞋。
今天見車而厭、坐車即煩的人,可能無法理解當年的孩子見汽車而心動眼熱,見火車經過常擲石塊的心理扭曲——只因遠方不屬于自己。
我理解美國小說家托馬斯沃爾夫的《遠與近》中的偏遠小鎮(zhèn)的那對母女為什么一見準時經過的火車就跑出來揮揮手,她們是向到不了的遠方致意吧。
后來,我讀過一位朋友的散文,他說一聽到火車汽笛聲,心就到了遠方。后來,我也終于坐車來到了江南,——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次上車。那天,客車在午后過了淮河進入南方,突然驚風亂飐,密雨斜侵,前方不辨。
你問我:為什么不能生于斯、長于斯、老于斯,正如一只鳥在一棵樹上終生做巢、一棵樹在一塊土地上永遠扶疏?你為什么選擇了遠方的車?況且那輛車不是帶你高就……
我可能無法回答你,也許是造化弄人尋常見,心如流水總無主。我一直沒有對你說,其實那一次我上的是一輛“套牌”假車,它開不到桃花源它只開到沼澤邊,我所寫的“登程自斟一杯酒,好暖人生萬里霜”不是豪壯而是擔憂,一杯酒暖不化萬里霜。不是每一輛車,都把你帶到夢中的地方,很可能的情況是,車門打開,前方是陌生的廣大。
車,代表前方,前方代表未知,未知引發(fā)迷?;蚩只拧\嚨倪@一層意蘊,你可能不懂。我羨慕你的不懂。你最好永遠不懂。選擇遠去的車可能是艱難的,尤其你不知道前方“到底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的時候。然而,回首那天的登車,我更想對你說:很多人沒見乍來煙雨與斜照相迎。
高考語文作文真題匯編篇二
我不是小鮮肉,也不是教育管理者,我只是一個常常被無端背鍋的中學體育老師。今天,我想說說我的前世今生。
我的前世其實不遠,就在幾年前。
那時,我可真是“閑得慌”。為何?因為我雖然是老師,但是上講臺的機會并不多,我的課程雖然被排進了課表,但往往只掛了個“虛銜”。今天,班主任對我說“王老師,今天下雨,體育課讓孩子們自習吧”;明天,英語老師對我說“王老師,今天孩子們默寫都不過關,這節(jié)課讓孩子們記單詞吧”……而我呢,也樂享其成,這工資不會少,活又不用干,就讓我偷著樂吧!
且看那些文化課老師,語文、英語、地理、歷史等科目均安排有早讀,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科目均安排有晚輔。他們一天天備課、磨課、授課,忙得可真叫一個慘??伤麄兯坪踹€樂此不疲,總是為了讓學生“一分必爭”而寧愿自己也“一分必爭”,常常找盡各種借口向我要課。哎,這體育老師也挺好的,就是吹吹哨子集集合,逛逛操場做做操。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到了評職稱的時候,我沒有一張拿得出手的證書,只能望而卻步。更慘的是,在一次高中同學集會上,30歲不到的我居然被女同學調侃說“當年的大型男成了典型的油膩中年男?!边@話真?zhèn)宰?。于是,我強迫自己開始了如體育高考前的魔鬼訓練,每天3000米跑,每天一小時籃球,每天30個引體向上……正如老子所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苯涍^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又恢復了以往的活力,大肚腩消了,精氣神有了。
但我依然沒有自己的主場。我的課堂做不了主,還是總被無情“瓜分”。我的玩伴依然很少,除了體訓生,其他學生基本都在教室里埋頭苦讀。只是,缺少有氧運動的他們,鏡片厚了,聽力弱了,脊背彎了,成績也似乎沒有明顯好起來。
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一個沒有預兆的日子,我意外迎來了我的今生。
那是一個新學期開始,學校召開全體教師會。會上校長鄭重其事地說:“現(xiàn)在中小學校全面啟用綜合素質評價,學校教育要做到五育并舉,美育、體育都是學生綜合考評的一個重要部分,以后音體美課程必須開齊開足,并要進行期中、期末考試。”一石激起千層浪,我們這些被邊緣化了的體藝老師當時說不出是喜是悲,微信圈里頓時砸開了鍋。
“文明其行為,野蠻其體魄?!斌w育老師向來是不唱反調的。說干就干,我趕緊將壓箱底的體育考試標準拿出來認真研讀,我立馬開始看視頻學上課。認認真真教學生熱身,不厭其煩帶學生往返跑,加班加點分析學生的身體指標。我似乎有了自己的主場。
“現(xiàn)在的學生身體素質太差了!”我不覺發(fā)出這樣的感慨。也難怪,一方面,都是家里的小寶貝,肩不用杠手不用提,學校的體育課過去還只是個虛設;另一方面,都是被“選秀”害慘了的一代,這里是中性美,那里是小鮮肉,過去的拳擊和中國功夫早已被遺忘得有點遠了。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要打開學生的盲眼,就是要幫助學生由弱轉強。既然學生生而為弱了,作為老師,我就要誘其為強也。我利用考試的杠桿,強化他們的體育訓練項目。我利用籃球聯(lián)賽、足球爭霸賽、體育運動會,激發(fā)他們的體育興趣和運動潛能。
雖然,現(xiàn)在的學生還將我列為“副科老師”,但看著他們白里透著點黑的笑臉,聽著他們下課跳繩拍球的聲音,我也挺欣慰。因為,我看到了體育老師的春天,看到了未來中國野蠻的樣子。
高考語文作文真題匯編篇三
樹葉、草根、落花順流而下,省時省力,魚兒逆流而上,勇做潮流中的掙扎者。于是,我們?yōu)轸~兒歌唱。
盲目跟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從眾心理。無論是先前的哈韓風,還是如今的“中國大媽”橫掃華爾街,引起“金荒”。在人們一笑而過之后,是深刻的思考,跟風給人們帶來財產損失的同時,也矮化了人格的高度。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跟風”盛行的社會,拒絕跟風才能找到價值之所在。
專業(yè)影評人士常說,中國電影離國際水準還有很大差距,很多方面都有欠缺。另外,內容惡搞化,低俗化似乎成為票房的護身符。電影存在普遍跟風的現(xiàn)象,是因為中國人對中國電影行業(yè)的溺愛,致使它不能快速成長。在我看來,電影商品化只是影響其快速成長的一個方面,更多的是電影行業(yè)缺乏一種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執(zhí)著態(tài)度,為追求高票房,高效益,普遍跟風,將經典作品翻拍得面目全非,而這是一種致命的行為。李安的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收獲了多項奧斯卡大獎之后,人們對其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好的作品不一定要大制作,大陣容,不盲目跟風,尋找自己的生命主線,便是一部為人所稱道的優(yōu)秀作品。
在《宮》《步步驚心》等穿越劇大紅之后,人們逐漸對這種不合邏輯的娛樂劇產生排斥,此時一部《甄嬛傳》橫空出世,成為一部無論你怎么換臺也不會停播的電視劇。究其原因,是導演沒有盲目跟風。用一種淡淡的情調,融入中國元素詩詞琴賦,使作品有很高的觀賞性??梢娋芙^盲目跟風,積極探尋一條新的道路才是立足社會的根本。盲目跟風只會讓人顯得膚淺,有失大雅。
人們對美的追求是亙古不變的一個主題,“笑靨如花”,映面桃花別樣紅等是那個時代的追求。時尚也是一種對生活的回饋,它讓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隨著全球一體化,時尚的浪潮以不可思議的樣貌狂卷全球,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人們說起時尚的話題,總能侃侃而談,神往不已。然而,在我看來,真正的時尚并不是名包名裝,而是不盲目跟從,開辟一條屬于自己的風格路線。套用一句話說:生活中不是缺少時尚,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時尚的眼睛。中央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高博說:你覺得自己不夠時尚嗎?活出自己,你就是時尚。
魚兒如果順著水流,和樹葉、草根、落花一起流下,那么它將不會看到前方的美景,更不會體會到搏擊的快樂與余味。
我們是自然界大生命中獨一無二的一滴,拒絕跟風,活出自己,散發(fā)莊嚴而神圣的光輝。因為,生命不須雷同。
高考語文作文真題匯編篇四
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古諺有云:“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是世代積累傳承的觀天經驗,但看云卷云舒,從微末中推測天氣變化,是種享受與樂趣。而回頭開啟電視,世界范圍的天氣預報映入眼簾。兩種感知自然的途徑不同,卻無外乎為觀得天氣,殊途同歸。自然并無需劃分出“近”與“遠”。
對于自然,人理應借助科學發(fā)明和經驗去了解,通達宏觀層面,同時用細膩的心仔細體會和感受身邊的微觀自然之美,方可達成“宏通科學之通,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實現(xiàn)人、科學與自然最終的“和諧”。
科學與自然不曾分離,從古代各種水利工具的發(fā)明應用到如今發(fā)達的天氣監(jiān)測預報系統(tǒng)發(fā)展,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一直相輔相成。人之于自然,甚為渺少,人類沒有能力一一親自探尋自然的所有奧秘,因此自然似乎離人很遠。而科學應用,正是解決人想在宏觀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過電視,人類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地獲取天氣信息、地理資訊,增長了自然知識、彌補了人自身能力和視野的局限。同時,科學知識對人形成科學思想也大有裨益。達爾文曾說,他對自然的興趣正是從前人的科學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學理論如生物的綱目屬種,都對他形成嚴謹?shù)目茖W思維產生巨大作用??梢姡每茖W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養(yǎng)自然科學思維,正是“仰觀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類之盛”則能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人生于自然,也歸于自然。漢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構成,可見人性之真必然離不開生態(tài)自然。中國古代有“生”的哲學,生生不息,物我一體是古代給人們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維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變,細觀云過水動之美,創(chuàng)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這樣反映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傳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態(tài),同呼吸、共命運。因而多留心身邊微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國儒家學說中重要的“和諧”思想,要求各方面達成統(tǒng)一與協(xié)調,在當下,人既不能肆意丟棄傳統(tǒng)感受自然的方法,也無法抵抗科學發(fā)展的潮流。因此,務必達成人、科學和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就像時興的觀星活動,利用高科學望遠鏡觀測遙遠星體的人們,也同時在夜晚的山上感受涼風與蟬鳴,“信可樂也”!
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與自然親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視角認識自然。心有宏觀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觀細嗅身邊的“薔薇”。
高考語文作文真題匯編篇五
山東萊蕪的九龍大峽谷,峽中谷壑交錯,層巒疊翠。九龍兩條大峽谷組成“二龍戲珠”的景觀外,氣勢恢宏,怪石嶙峋。而景觀內,溪水潺潺,連綿曲折,演繹一幅自然美妙的山水圖。三國時期管輅的《管氏地理指蒙》里這樣說山和水:山隨水而行,山界水而止。山貴于磅礴,水貴于縈迂。
我生在長江里下河地區(qū)的蘇北東臺,小時候沒見過山,倒是縱橫交錯的鄉(xiāng)下小河,使得水鄉(xiāng)老屋的前后自然以水為伴。參加工作后,雖然走過、看過不少山,但始終與水有著別樣的感情。在后來捧讀的國學里,更是領悟到“天下至親莫若水,天下至柔莫若水,天下至堅莫若水,天下至韌莫若水”的精髓。
山重在磅礴,而水貴在縈迂。這是大自然的美,是大自然的色彩,天文、地文是自然界的文彩。而一個人更多像水一樣的寬容、深邃、堅韌、柔和、純凈、百折不回,則是人文。人文乃人類社會賴以健康發(fā)展的文化精神特征。人文是人社會活動中精神、文化、理念及其具有的價值內涵?!叭宋摹钡暮诵氖堑赖隆⑷蕫蹆群涞赖?、仁愛是對“人”的發(fā)現(xiàn),對“人”本質的認識,對“人”主體性的揭示。
圣者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智者樂水,達于事理而有似于水,智者循水而行,望水而思。“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系水的品質,人的“知行并進,相資為用”,則是人“不爭”,而重在“行”的可貴。
“靜靜的水”,其實就是一份樂,她在于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雙眼,在于擁有一顆善良感悟的慧心,在于擁有一份“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淡然從容,以水為融,與水為樂。
而“流動的水”,給了我們“當你第二次走進同一條河的時候,見到的已不是第一段的河水”的感悟。天心水鏡,水鏡天心,知水品性,悟人生真諦。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人類通過改造自然,推動了物質生活的改善,這也導致了我們對外界世界的過分關心。
“人定勝天,與天斗,其樂無窮?!逼湔軐W的釋義是唯物主義。而經濟學在發(fā)展的歷程中,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發(fā)展的前提,其合理的推理是因為資源的稀缺性才導致算計與爭奪,導致需求的欲望無限膨脹。而這里我們需要總結的一個重要原點是,需求應該如何界定,企圖用物質去滿足人的虛假欲望,本身就是緣木求魚,未知甚可。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個人地位、財富和或可以變,而惟有向水學習,擁有水的心境不能變。君子養(yǎng)源,源清流清。
高考語文作文真題匯編篇一
童年時代,在封閉的魯西南農村,急馳而過的貨車、難得一現(xiàn)的客車,它會猝不及防之間粗暴而凜冽提醒我們:遠方,你去嗎?你去得了嗎?于是,那個其爸爸是貨車司機的同學讓我遐想;于是,那個坐車去縣城讀初中的同學讓伙伴們羨慕,甚至有人清楚得記得,她上車的時候,穿著紅色的新皮鞋。
今天見車而厭、坐車即煩的人,可能無法理解當年的孩子見汽車而心動眼熱,見火車經過常擲石塊的心理扭曲——只因遠方不屬于自己。
我理解美國小說家托馬斯沃爾夫的《遠與近》中的偏遠小鎮(zhèn)的那對母女為什么一見準時經過的火車就跑出來揮揮手,她們是向到不了的遠方致意吧。
后來,我讀過一位朋友的散文,他說一聽到火車汽笛聲,心就到了遠方。后來,我也終于坐車來到了江南,——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次上車。那天,客車在午后過了淮河進入南方,突然驚風亂飐,密雨斜侵,前方不辨。
你問我:為什么不能生于斯、長于斯、老于斯,正如一只鳥在一棵樹上終生做巢、一棵樹在一塊土地上永遠扶疏?你為什么選擇了遠方的車?況且那輛車不是帶你高就……
我可能無法回答你,也許是造化弄人尋常見,心如流水總無主。我一直沒有對你說,其實那一次我上的是一輛“套牌”假車,它開不到桃花源它只開到沼澤邊,我所寫的“登程自斟一杯酒,好暖人生萬里霜”不是豪壯而是擔憂,一杯酒暖不化萬里霜。不是每一輛車,都把你帶到夢中的地方,很可能的情況是,車門打開,前方是陌生的廣大。
車,代表前方,前方代表未知,未知引發(fā)迷?;蚩只拧\嚨倪@一層意蘊,你可能不懂。我羨慕你的不懂。你最好永遠不懂。選擇遠去的車可能是艱難的,尤其你不知道前方“到底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的時候。然而,回首那天的登車,我更想對你說:很多人沒見乍來煙雨與斜照相迎。
高考語文作文真題匯編篇二
我不是小鮮肉,也不是教育管理者,我只是一個常常被無端背鍋的中學體育老師。今天,我想說說我的前世今生。
我的前世其實不遠,就在幾年前。
那時,我可真是“閑得慌”。為何?因為我雖然是老師,但是上講臺的機會并不多,我的課程雖然被排進了課表,但往往只掛了個“虛銜”。今天,班主任對我說“王老師,今天下雨,體育課讓孩子們自習吧”;明天,英語老師對我說“王老師,今天孩子們默寫都不過關,這節(jié)課讓孩子們記單詞吧”……而我呢,也樂享其成,這工資不會少,活又不用干,就讓我偷著樂吧!
且看那些文化課老師,語文、英語、地理、歷史等科目均安排有早讀,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科目均安排有晚輔。他們一天天備課、磨課、授課,忙得可真叫一個慘??伤麄兯坪踹€樂此不疲,總是為了讓學生“一分必爭”而寧愿自己也“一分必爭”,常常找盡各種借口向我要課。哎,這體育老師也挺好的,就是吹吹哨子集集合,逛逛操場做做操。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到了評職稱的時候,我沒有一張拿得出手的證書,只能望而卻步。更慘的是,在一次高中同學集會上,30歲不到的我居然被女同學調侃說“當年的大型男成了典型的油膩中年男?!边@話真?zhèn)宰?。于是,我強迫自己開始了如體育高考前的魔鬼訓練,每天3000米跑,每天一小時籃球,每天30個引體向上……正如老子所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苯涍^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又恢復了以往的活力,大肚腩消了,精氣神有了。
但我依然沒有自己的主場。我的課堂做不了主,還是總被無情“瓜分”。我的玩伴依然很少,除了體訓生,其他學生基本都在教室里埋頭苦讀。只是,缺少有氧運動的他們,鏡片厚了,聽力弱了,脊背彎了,成績也似乎沒有明顯好起來。
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一個沒有預兆的日子,我意外迎來了我的今生。
那是一個新學期開始,學校召開全體教師會。會上校長鄭重其事地說:“現(xiàn)在中小學校全面啟用綜合素質評價,學校教育要做到五育并舉,美育、體育都是學生綜合考評的一個重要部分,以后音體美課程必須開齊開足,并要進行期中、期末考試。”一石激起千層浪,我們這些被邊緣化了的體藝老師當時說不出是喜是悲,微信圈里頓時砸開了鍋。
“文明其行為,野蠻其體魄?!斌w育老師向來是不唱反調的。說干就干,我趕緊將壓箱底的體育考試標準拿出來認真研讀,我立馬開始看視頻學上課。認認真真教學生熱身,不厭其煩帶學生往返跑,加班加點分析學生的身體指標。我似乎有了自己的主場。
“現(xiàn)在的學生身體素質太差了!”我不覺發(fā)出這樣的感慨。也難怪,一方面,都是家里的小寶貝,肩不用杠手不用提,學校的體育課過去還只是個虛設;另一方面,都是被“選秀”害慘了的一代,這里是中性美,那里是小鮮肉,過去的拳擊和中國功夫早已被遺忘得有點遠了。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要打開學生的盲眼,就是要幫助學生由弱轉強。既然學生生而為弱了,作為老師,我就要誘其為強也。我利用考試的杠桿,強化他們的體育訓練項目。我利用籃球聯(lián)賽、足球爭霸賽、體育運動會,激發(fā)他們的體育興趣和運動潛能。
雖然,現(xiàn)在的學生還將我列為“副科老師”,但看著他們白里透著點黑的笑臉,聽著他們下課跳繩拍球的聲音,我也挺欣慰。因為,我看到了體育老師的春天,看到了未來中國野蠻的樣子。
高考語文作文真題匯編篇三
樹葉、草根、落花順流而下,省時省力,魚兒逆流而上,勇做潮流中的掙扎者。于是,我們?yōu)轸~兒歌唱。
盲目跟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從眾心理。無論是先前的哈韓風,還是如今的“中國大媽”橫掃華爾街,引起“金荒”。在人們一笑而過之后,是深刻的思考,跟風給人們帶來財產損失的同時,也矮化了人格的高度。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跟風”盛行的社會,拒絕跟風才能找到價值之所在。
專業(yè)影評人士常說,中國電影離國際水準還有很大差距,很多方面都有欠缺。另外,內容惡搞化,低俗化似乎成為票房的護身符。電影存在普遍跟風的現(xiàn)象,是因為中國人對中國電影行業(yè)的溺愛,致使它不能快速成長。在我看來,電影商品化只是影響其快速成長的一個方面,更多的是電影行業(yè)缺乏一種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執(zhí)著態(tài)度,為追求高票房,高效益,普遍跟風,將經典作品翻拍得面目全非,而這是一種致命的行為。李安的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收獲了多項奧斯卡大獎之后,人們對其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好的作品不一定要大制作,大陣容,不盲目跟風,尋找自己的生命主線,便是一部為人所稱道的優(yōu)秀作品。
在《宮》《步步驚心》等穿越劇大紅之后,人們逐漸對這種不合邏輯的娛樂劇產生排斥,此時一部《甄嬛傳》橫空出世,成為一部無論你怎么換臺也不會停播的電視劇。究其原因,是導演沒有盲目跟風。用一種淡淡的情調,融入中國元素詩詞琴賦,使作品有很高的觀賞性??梢娋芙^盲目跟風,積極探尋一條新的道路才是立足社會的根本。盲目跟風只會讓人顯得膚淺,有失大雅。
人們對美的追求是亙古不變的一個主題,“笑靨如花”,映面桃花別樣紅等是那個時代的追求。時尚也是一種對生活的回饋,它讓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隨著全球一體化,時尚的浪潮以不可思議的樣貌狂卷全球,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人們說起時尚的話題,總能侃侃而談,神往不已。然而,在我看來,真正的時尚并不是名包名裝,而是不盲目跟從,開辟一條屬于自己的風格路線。套用一句話說:生活中不是缺少時尚,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時尚的眼睛。中央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高博說:你覺得自己不夠時尚嗎?活出自己,你就是時尚。
魚兒如果順著水流,和樹葉、草根、落花一起流下,那么它將不會看到前方的美景,更不會體會到搏擊的快樂與余味。
我們是自然界大生命中獨一無二的一滴,拒絕跟風,活出自己,散發(fā)莊嚴而神圣的光輝。因為,生命不須雷同。
高考語文作文真題匯編篇四
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古諺有云:“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是世代積累傳承的觀天經驗,但看云卷云舒,從微末中推測天氣變化,是種享受與樂趣。而回頭開啟電視,世界范圍的天氣預報映入眼簾。兩種感知自然的途徑不同,卻無外乎為觀得天氣,殊途同歸。自然并無需劃分出“近”與“遠”。
對于自然,人理應借助科學發(fā)明和經驗去了解,通達宏觀層面,同時用細膩的心仔細體會和感受身邊的微觀自然之美,方可達成“宏通科學之通,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實現(xiàn)人、科學與自然最終的“和諧”。
科學與自然不曾分離,從古代各種水利工具的發(fā)明應用到如今發(fā)達的天氣監(jiān)測預報系統(tǒng)發(fā)展,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一直相輔相成。人之于自然,甚為渺少,人類沒有能力一一親自探尋自然的所有奧秘,因此自然似乎離人很遠。而科學應用,正是解決人想在宏觀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過電視,人類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地獲取天氣信息、地理資訊,增長了自然知識、彌補了人自身能力和視野的局限。同時,科學知識對人形成科學思想也大有裨益。達爾文曾說,他對自然的興趣正是從前人的科學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學理論如生物的綱目屬種,都對他形成嚴謹?shù)目茖W思維產生巨大作用??梢姡每茖W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養(yǎng)自然科學思維,正是“仰觀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類之盛”則能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人生于自然,也歸于自然。漢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構成,可見人性之真必然離不開生態(tài)自然。中國古代有“生”的哲學,生生不息,物我一體是古代給人們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維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變,細觀云過水動之美,創(chuàng)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這樣反映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傳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態(tài),同呼吸、共命運。因而多留心身邊微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國儒家學說中重要的“和諧”思想,要求各方面達成統(tǒng)一與協(xié)調,在當下,人既不能肆意丟棄傳統(tǒng)感受自然的方法,也無法抵抗科學發(fā)展的潮流。因此,務必達成人、科學和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就像時興的觀星活動,利用高科學望遠鏡觀測遙遠星體的人們,也同時在夜晚的山上感受涼風與蟬鳴,“信可樂也”!
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與自然親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視角認識自然。心有宏觀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觀細嗅身邊的“薔薇”。
高考語文作文真題匯編篇五
山東萊蕪的九龍大峽谷,峽中谷壑交錯,層巒疊翠。九龍兩條大峽谷組成“二龍戲珠”的景觀外,氣勢恢宏,怪石嶙峋。而景觀內,溪水潺潺,連綿曲折,演繹一幅自然美妙的山水圖。三國時期管輅的《管氏地理指蒙》里這樣說山和水:山隨水而行,山界水而止。山貴于磅礴,水貴于縈迂。
我生在長江里下河地區(qū)的蘇北東臺,小時候沒見過山,倒是縱橫交錯的鄉(xiāng)下小河,使得水鄉(xiāng)老屋的前后自然以水為伴。參加工作后,雖然走過、看過不少山,但始終與水有著別樣的感情。在后來捧讀的國學里,更是領悟到“天下至親莫若水,天下至柔莫若水,天下至堅莫若水,天下至韌莫若水”的精髓。
山重在磅礴,而水貴在縈迂。這是大自然的美,是大自然的色彩,天文、地文是自然界的文彩。而一個人更多像水一樣的寬容、深邃、堅韌、柔和、純凈、百折不回,則是人文。人文乃人類社會賴以健康發(fā)展的文化精神特征。人文是人社會活動中精神、文化、理念及其具有的價值內涵?!叭宋摹钡暮诵氖堑赖隆⑷蕫蹆群涞赖?、仁愛是對“人”的發(fā)現(xiàn),對“人”本質的認識,對“人”主體性的揭示。
圣者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智者樂水,達于事理而有似于水,智者循水而行,望水而思。“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系水的品質,人的“知行并進,相資為用”,則是人“不爭”,而重在“行”的可貴。
“靜靜的水”,其實就是一份樂,她在于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雙眼,在于擁有一顆善良感悟的慧心,在于擁有一份“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淡然從容,以水為融,與水為樂。
而“流動的水”,給了我們“當你第二次走進同一條河的時候,見到的已不是第一段的河水”的感悟。天心水鏡,水鏡天心,知水品性,悟人生真諦。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人類通過改造自然,推動了物質生活的改善,這也導致了我們對外界世界的過分關心。
“人定勝天,與天斗,其樂無窮?!逼湔軐W的釋義是唯物主義。而經濟學在發(fā)展的歷程中,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發(fā)展的前提,其合理的推理是因為資源的稀缺性才導致算計與爭奪,導致需求的欲望無限膨脹。而這里我們需要總結的一個重要原點是,需求應該如何界定,企圖用物質去滿足人的虛假欲望,本身就是緣木求魚,未知甚可。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個人地位、財富和或可以變,而惟有向水學習,擁有水的心境不能變。君子養(yǎng)源,源清流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