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節(jié)約用水教案(模板13篇)

字號:

    教案應當具有合理的教學順序和科學的教學方法。教案要重視課堂氛圍的營造和情感教育的滲透,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合理運用教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大班節(jié)約用水教案篇一
    1、了解水對動物、植物及人們生活的作用。
    2、嘗試用美工的表現(xiàn)方式設計節(jié)約用水的宣傳畫。
    3、萌發(fā)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懂得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
    重點:環(huán)保教育,節(jié)約用水。
    難點:加強幼兒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懂得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
    1、課件《假如沒有水》。
    2、畫紙、彩色筆、剪刀、透明膠等美工材料。
    3、圖片展板:奄奄一息的小魚、凋謝的鮮花、枯萎的小草等植物,干涸的小溪、裂開的稻田等自然景色。
    一、問題導入,了解水的作用。
    1、教師:小朋友,你們每天都用水來做了哪些事?
    幼兒回答:
    2、教師:爸爸、媽媽平時做什么事情的時候要用到水?
    幼兒回答:
    幼兒回答:
    對“假如沒有水”這一話題,幼兒的回答各式各樣,大家普遍認為沒有水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二、觀察圖片,感受水的重要性。
    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三三兩兩自由地圍著圖片看,圖上的畫面把大家都震住了,大家激動地談論著......
    1、教師:你們剛才看到了什么?
    幼兒回答:
    2、教師:是呀,如果沒有水我們的環(huán)境會遭到污染,那么人會怎樣?
    幼兒回答:
    在師幼兒互動中,幼兒明白了如果沒有水,動物、植物、人類將無法生存。
    三、觀看課件,提升經驗。
    觀賞課件《假如沒有水》。
    1、教師:假如沒有水,還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我們一一段畫面。
    2、教師:看完了這段畫面,你的心情怎么樣?
    幼兒回答:
    3、教師:是啊,假如沒有水,大自然會一片荒蕪大海一天天地干涸,動物、植物都會死去,我們的日子也無法過下去。
    四、環(huán)保教育,節(jié)約用水。
    五、繪畫宣傳保護。
    1、幼兒自主地選擇材料,分組活動。
    b組:繪畫“請這樣用水”
    c組:集體作畫“請來保護水資源。
    2、展示交流作品。
    1、活動的開始我先從幼兒身邊的事談起,通過啟發(fā)式提問,層層遞進,引發(fā)幼兒思考“假如沒有水,動物、植物、大自然、人類生活發(fā)生什么變化”。為了拓展幼兒的視野我選擇了有代表性的圖片,讓幼兒通過自由觀察、和同伴交流,進一步感受到水的作用。
    2、課件中,整個自然界從有水到沒有水的強烈變化,不僅增進了幼兒對水的作用的了解,而且使大部份幼兒都發(fā)自內心地感到水的重要性。
    3、不足之處在于:在討論互動環(huán)節(jié)風有些匆忙,應該多給幼兒說的機會和時間而且還可以拓展到保護水資源同治要單純地停留在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上。
    水對于幼兒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但是從大班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看,他們大多只會說如果沒有水會口喝、不能刷牙洗臉。對沒有水會給生活不便,或是動物會渴死,植物會干枯等認識很淺,于是我利用圖片、課件、操作活動等教學活動,使幼兒對水的作用有全面及深層次的了解,從而萌發(fā)幼兒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
    大班節(jié)約用水教案篇二
    1.關注水的作用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密切,幫幼兒樹立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培養(yǎng)幼兒爭做節(jié)水小衛(wèi)士的愿望,并能向周圍的人宣傳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3.自己動手設計一副節(jié)水標志。
    4.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5.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
    大班節(jié)約用水教案篇三
    1、引題:
    (1)師:你口干的情況下,xx先想起了哪些?
    (2)你手臟的情況下該怎么辦?
    (3)你見過哪些地方有冰?
    2、試驗、示范性:
    (1)瓶子里放進色漿,讓幼兒觀查。
    (2)杯子里各自放進醋、水、可口可樂讓幼兒聞一聞,品味一下。
    (3)面盆里的水倒進杯子里。
    3、幼兒排序試驗,下結論:
    (1)水是流動性的;(2)水是沒有色調的;(3)水是全透明的;(4)水是無氣味的。
    4、師:大家了解水有什么主要用途?
    幼兒探討小結:(1)生活起居中用水;(2)生產制造基本建設中的用水;(3)動物與植物的用水。
    5、師:水份談水、咸水湖兩一部分,而談水的主要用途十分大,地球上的談水已經降低,應了解并對你說周邊的人節(jié)約用水。
    大班節(jié)約用水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感知水和人類的密切關系,懂得水的寶貴。
    2、體驗運水的艱辛,了解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
    3、能積極設想保護水資源的方法,樂意參與保護水資源的行動。
    活動準備:
    1、活動前一天幼兒在家體驗停水后生活的不便。
    2、活動幻燈片:缺水、運水相關圖片,浪費水相關視頻,體驗音樂。
    3、運水體驗材料:水桶、水盆、平衡木、椅子等。
    4、尋找浪費水的相關圖片、圖書、電腦。
    5、刷牙、洗臉、燒飯等相關圖片以及相關的刷牙杯、臉盆、鍋子等。
    活動過程:
    1、分享“停水一天”體驗活動感受,了解人的生活離不開水。
    幼兒一:早上起來刷牙洗臉的水也沒有,臉上臟臟的。
    幼兒二:游戲后,嘴巴很干,沒有水喝。
    幼兒三:出了汗,身上臭臭的,想洗澡沒有水。
    教師:停水后感覺怎么樣?為什么?
    2、體驗“10米運水”的辛苦,在對比中得出結論“水——生命之源”。
    (1)觀看缺水地區(qū)相關圖片。(幻燈片1)。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
    幼兒一:看到了泥土因為沒有水都裂開了,變成一塊塊的了。
    幼兒二:看到了草都死了。
    幼兒三:魚兒都死了。
    教師:魚為什么會死呢?
    幼兒三:水都干了,魚沒有了水就不能夠活下來了。
    教師:小朋友看到這些圖片,你覺得水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教師小結:水對我們的生活很重要,不但人離不開水,動物植物也都需要水,沒有水就不能夠生存,水是生命的源泉。
    (2)觀看人們運水的圖片。(幻燈片2)。
    教師:為了生活下去,有的地方的人們可以等待運水車裝水過來,有的地方的人們只能每天走很遠的路去運水,看看他們走的路是什么樣子的?背著水走這樣的路你們感覺怎么怎么樣?讓我們一起來嘗試一下。
    (3)體驗運水的艱辛。
    體驗過程:繞過大石頭,走過狹窄的山路,跨過深溝。(見場地布置)。
    教師:剛才運水你覺得怎么樣?跟他們比起來怎么樣?
    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就走了這短短的十米遠就感覺到非常的累,這里的人們每天要走幾千米,幾萬米,還要爬上高高的山坡,走的路要比我們的艱難的多,運水的時候不僅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還要保管好自己的水,如果掉下去了,水沒有了,就連裝水的桶也沒有了,全家一天就沒有可用的水了。
    教師:這么辛苦運回來的水怎么來用呢?有什么好方法?幼兒個別講述。
    教師:這是你們剛才運回來的水,這些水要供全家人一天的使用。哪些地方要用水,請小朋友來分一分。
    幼兒分別分出全家刷牙、洗臉等的水后發(fā)現(xiàn)用于燒飯和其他用途的水就變少了。
    3、探討“保護水資源”行動方案,激發(fā)“從我做起”愿望。
    (1)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身邊浪費水的現(xiàn)象。
    并想辦法進行解決。
    幼兒自主探索,老師進行指導。
    教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怎么來解決?(幻燈片4)。
    幼兒一:看到一個小朋友洗完水就走,忘記關水龍頭了??梢蕴嵝阉P水龍頭,還可以幫助他把水龍頭關上。
    幼兒二:看到路邊的消防栓上在流水,可以想辦法堵住。
    教師:水流太大堵不住怎么辦?
    幼兒三:可以打電話請自然水公司的人幫忙把這里的水停了,再請人過來修理。
    (2)發(fā)現(xiàn)水污染的圖片,啟發(fā)幼兒保護水資源的方法。
    教師:這里的水怎么啦?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
    教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讓水變得干凈起來?相互討論并交流。
    幼兒一:提醒人們不要將東西扔進水里。
    教師:怎么提醒?有什么好方法?
    幼兒二:可以在水邊上裝一個攝像頭,這樣人們就不會亂扔垃圾了。
    幼兒三:還可以設計一個帶叉的標志,提醒人們不能將垃圾扔在水里。
    教師:你發(fā)現(xiàn)我們幼兒園還有哪些浪費水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就為這些地方設計一些節(jié)約用水的標志,提醒大家要節(jié)約用水。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節(jié)約用水,并能積極參與環(huán)保活動。
    大班節(jié)約用水教案篇五
    2月10日(延中環(huán)保日)。
    1、結合家庭生活的水費賬單,幼兒學著看水費單的費用。
    2、在同伴相互比較水費的多少中,知道節(jié)約用水的道理。
    用水費單創(chuàng)設“節(jié)約用水”的環(huán)境。
    1、學看水費單:
    提問:水費單上有許多數(shù)字,我們要付的水費是看哪個數(shù)字?。?BR>    右邊的第二個數(shù)字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歸納:水費單第一行記錄了你家供水的量。
    水費單第二行記錄你家排水的量。
    水費單第三行是合計供水和排水的總量,這也是我們家付水費的數(shù)。所用水、排水量多,所付的水費也高,用水、排水量少,所支付的水費也低。
    2、同伴比較水費單中“合計”數(shù)字的大小:
    孩子與同伴比較各家水費單的費用大小,并比較出水費單費用少的幾個家庭。
    3、幼兒相互介紹節(jié)約用水的經驗:
    歸納幼兒節(jié)約用水的經驗。
    小結:節(jié)約用水不只是為了少付水費,而是地球上人類可用的水是有限的,浪費水,就會使地球上可用的水越來越少,我們的子孫就沒有水用了。
    講講幼兒園中我們節(jié)約用水的好辦法。
    大班節(jié)約用水教案篇六
    環(huán)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環(huán)境教育"已走進課堂,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幼兒作為21世紀的主人,有必要讓他們盡早接受環(huán)境保護的啟蒙教育。而且今年冬季以來,玉溪氣候干旱,很長時間都沒有降雨,水資源會越來越貧乏。所以,結合以上這些原因及特點,我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節(jié)約用水》。
    活動目標。
    1、知道人類生活和動植物都離不開水。
    2、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有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活動準備。
    一盆干枯的花、一盆水、抹布、錄音機;活動前教師關掉盥洗室的水閘。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想一想:
    1、請一名在美工區(qū)做完手工的幼兒,發(fā)現(xiàn)該幼兒手臟了,都是顏色……老師:“那好,待會兒,我們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2、老師:“前幾天下了場雨,把我們班的玻璃都弄臟了,濺上了些泥點,待會兒,我想請位小朋友想個辦法,能不能把玻璃變得像原來一樣清潔呢?”
    3、保育員老師搬上一盆打蔫兒的花,問:“小朋友你們看,放了幾天假,咱們班這盆花怎么變成這樣了,葉子都……(顏色怎樣,請幼兒上來摸土的感覺)”幼兒:“好像生病了,快死了。”老師:“那我們快幫幫它,把它救活吧!”
    4、老師請三個小朋友分別去完成那三個任務,想個辦法把問題解決(引導幼兒去用水解決,并發(fā)現(xiàn)水沒有了。)。
    二、說一說,聽一聽。
    1、教師首先表現(xiàn)出很著急(表情、動作),引導啟發(fā)幼兒,想想為什么水沒有了?可能是流干了!
    2、教師問保育老師:“您知道為什么沒有水了嗎?”保:“哦,關于這件事呀!早晨來園時我看到水管滴答、滴答地漏,足足漏滿了一盆,而且小水滴還跟我說了許多話呢!”教師:“說的是什么呢?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呀?”(想……)保:“那好,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聽一聽我和小水滴之間的一些對話吧!”(出示一盆水、放錄音)。
    3、教師:“哦,原來是這樣呀!”提問:
    1)為什么沒有水了?
    2)這盆水是從哪來的?
    3)你們看小水滴這么的生氣、傷心,我們怎么才能讓小水滴不傷心,不生氣呢?(啟發(fā)幼兒做錯事后應該怎樣,并表示不再浪費水了,要節(jié)約用水)。
    三、做一做,試一試。
    1、啟發(fā)幼兒用滴漏的那盆水把剛才沒水無法做的事做完,談一談感受,強化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討論:
    1)在平時如何做節(jié)約用水的好孩子?
    2)我們班小朋友都懂得要節(jié)約用水了,那么我想請你們回家后想個好辦法,讓全國的小朋友都像你們一樣做節(jié)約用水的好孩子。
    3、打開水閘,老師:“剛才我們也向小水滴道歉,并且保證以后要節(jié)約用水,不再浪費了,小水滴應該不會傷心了,是不是已經原諒我們了呢?現(xiàn)在我們去盥洗室找一找水吧”
    活動效果反思:通過情景表演來設計問題情景,大大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積極參加討論。但是部分幼兒對該方面問題的接觸較少,需要繼續(xù)進行更多的教育和培養(yǎng),引起幼兒節(jié)約用水的主動意識。
    地球淡水資源匱乏,我想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情,我們應該要節(jié)約用水,培養(yǎng)幼兒從小就節(jié)約用水的習慣,讓他們了解地球的現(xiàn)狀。
    大班節(jié)約用水教案篇七
    1、讓幼兒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初步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
    2、讓幼兒初步了解節(jié)約用水的.主要方法。
    課件(全國缺水)《小水滴旅行記》,節(jié)水標志牌。圖片:
    日常生活用水(淘米的水、洗衣服的水、洗手的水)
    1、觀看課件(全國缺水)
    提問:你看到了些什么?這些圖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放課件,講述故事《小水滴旅行記》
    提問:小水滴的家在哪里?太陽一曬,它就變成了什么?(水蒸汽),水蒸汽飄到哪里去了?遇到了什么?又變成了什么?落下來,莊稼、花草樹木就喝到了水,人們喝的水則是通過各種辦法把水從江河中引過來,經過多次處理,才能飲用,所以呀我們大家都要節(jié)藥用水。
    3、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節(jié)藥用水的方法有哪些?
    小結(放課件):洗手時開小水,沖廁完廁所后立即關緊水龍頭,水管壞了趕緊修好,洗菜水、洗手水可以用來沖廁所或拖地板---------。
    4、做個節(jié)約用水的宣傳人。
    出示標志牌:有許多人不會節(jié)藥用水,我們用什么方法怎樣來告訴他們呢?貼標志牌(請關緊水龍頭,請節(jié)約用水,水是生命之源……)。
    5、帶領幼兒張貼標志,結束活動。 反思:通過幼兒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初步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感知水帶來生活的好處,知道節(jié)約用水。
    大班節(jié)約用水教案篇八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國家水資源的現(xiàn)狀,激發(fā)幼兒節(jié)約用水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心。
    2、懂得節(jié)約用水不但要從我做起,還要大力宣傳讓每個人都知道。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1、幼兒通過開展與水相關的主題活動已經了解水在生活中的各種用途,以及水與人類生存密不可分的關系。
    2、讓幼兒在家長的引導下觀察記錄生活中浪費水資源的不當行為,并與家長一起商討一些節(jié)約用水的好辦法。
    二、物質材料準備:
    多媒體宣傳片:地球的“渴”望。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提問:小朋友們,誰能說說水有哪些用途呢?
    幼:可以喝的;可以用來吹泡跑,玩游戲;可以用來澆花可以用來洗臉、洗腳……。
    2、提問: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水,會怎么樣呢?
    二、觀看多媒體宣傳片,請幼兒說說都看見了什么?
    指導語:水有這么多的用途,而且對人類非常的重要,可是現(xiàn)在我們國家有很多地方都嚴重的缺水,那里的人們連喝水都很困難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ㄌ锢锒几闪瞬荒芊N糧食了、河里都沒有水、池塘也干裂了、小朋友在水坑里舀水……)。
    三、激發(fā)幼兒的同情心,鼓勵幼兒節(jié)約用水,從我做起。
    指導語:小朋友覺得那里生活的人們可憐嗎?你們想不想幫助他們呢?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四、請幼兒把與家長討論的生活中節(jié)約用水的好辦法拿出來與小伙伴一起分享。
    1、一水可以多用,用洗衣服的水拖地,沖廁所,洗車,洗鞋子;洗菜和洗手的水沖廁所或澆花。
    2、隨時關緊水龍頭,不讓它滴水,避免造成流量過大的浪費現(xiàn)象。
    3、洗手的時候水不能開得太大,沖完廁所要關好水龍頭。
    4、下雨的時候可以把雨水用盆和桶接著,存著可以用的。
    5、洗澡時采用省水的淋??;擦肥皂、刷牙、洗碗、筷時,要關上水龍頭。
    6、發(fā)現(xiàn)水龍頭有滴漏現(xiàn)象時,用水盆接住滴漏的水,然后請大人及時維修。
    7、勸媽媽衣服少的時候盡量用手洗,這比用洗衣機省水、省電。
    8、發(fā)現(xiàn)有人浪費水,應及時阻止。
    設計意圖: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線。我國是個淡水資源缺乏且時空分布不均的國家,也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然而,中國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近幾年在國家加快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的工作中,節(jié)約水資源是其中重要的一條,建立發(fā)展節(jié)水工程、加大宣傳力度、防止污染的制度是讓人們明白:節(jié)約,不僅是省錢,更是為了更大限度地減少資源的消耗來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保護我們的明天。
    在孩子的生活和游戲中,水能給他們帶來很多的樂趣:小水滴旅行記、水是人類的好朋友、吹泡泡、沉浮實驗、奇妙的水車、顏色變變變等活動中,幼兒已經完全被水的“魔力”給征服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讓孩子了解國家水資源缺乏,并且已經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影響的現(xiàn)狀,由此,我設計了《節(jié)約用水從我做起》的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節(jié)約意識,使他們從小就樹立節(jié)約的觀念,大力宣傳讓身邊的每個人都知道節(jié)約用水,人人有責。
    大班節(jié)約用水教案篇九
    教材說明:
    綜合應用節(jié)約用水是結合前面學過的量的計量、統(tǒng)計等知識設計的。旨在通過測量等操作活動,一方面讓學生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的過程;另一方面促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技能和方法科學地認識日常生活中水資源浪費的問題。此外,還可讓學生積累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加強環(huán)保意識。
    1.收集信息。
    通過黑板報的形式給出地球水資源的一些統(tǒng)計信息,通過這些信息讓學生認識到我國水資源匱乏,幫助學生認識到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收集相關的信息:
    (1)觀察生活中浪費水的現(xiàn)象,實際調查一下學校或家里漏水水龍頭的數(shù)量。
    (2)選擇其中一個漏水的水龍頭,測量出它一定時間漏水的量。
    (3)通過多種途徑收集節(jié)約用水的資料。
    2.分析數(shù)據(jù)。
    小組同學合作對收集到的一定時間水龍頭漏水的量進行測量分析,計算出水龍頭每分鐘漏水的速度。然后,對各組的分析結果進行比較,并針對比較的結果進行小組討論,收集到的水龍頭漏水速度不一樣,怎樣表示全班同學調查到的水龍頭漏水的一般水平比較恰當。
    3.解決問題。
    在上述數(shù)據(jù)分析的基礎上,解決教材75頁中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對生活中浪費水的現(xiàn)象有一個客觀而量化地認識。
    4.提出方案。
    對課前收集的節(jié)約用水的資料進行討論交流,提出具體的節(jié)約用水的方案,加強學生的環(huán)保教育。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用1課時進行教學。
    2.本綜合應用需要教師提前以黑板報或課前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對我國水資源的.情況進行了解,讓學生對我國水資源的匱乏有較為深刻地認識,激發(fā)他們對生活中浪費水的數(shù)量進行考察的興趣。
    3.教師需要提前安排學生選擇一個漏水水龍頭,收集其一定時間內漏水的數(shù)量。提醒學生選擇盛水容器時,應該盡量選用不僅能方便大家觀察所盛的水量,還要便于測量容積的容器。
    4.課堂上,可先讓學生交流觀察到的生活中浪費水資源的現(xiàn)象,并展示收集到的漏水水龍頭一定時間的漏水量。然后小組合作,運用已經學習的測量等相關知識計算出漏水水龍頭每分鐘的漏水量,并以小組為單位匯報測量的方法、過程以及結果。在學生匯報后,老師可通過提問:我們班調查到的水龍頭漏水速度是多少呢?引起學生的思考收集到的水龍頭漏水速度不一樣,那么怎樣表示全班的調查結果更有代表性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統(tǒng)計學知識選擇恰當?shù)闹笜耍⒃诖嘶A上解決75頁第1題。
    大班節(jié)約用水教案篇十
    目標:
    1、讓幼兒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初步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
    2、讓幼兒初步了解節(jié)約用水的主要方法。
    準備:課件(全國缺水)《小水滴旅行記》,節(jié)水標志牌。圖片:
    日常生活用水(淘米的水、洗衣服的水、洗手的水)。
    過程:
    1、觀看課件(全國缺水)。
    提問:你看到了些什么?這些圖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放課件,講述故事《小水滴旅行記》。
    提問:小水滴的家在哪里?太陽一曬,它就變成了什么?(水蒸汽),水蒸汽飄到哪里去了?遇到了什么?又變成了什么?落下來,莊稼、花草樹木就喝到了水,人們喝的水則是通過各種辦法把水從江河中引過來,經過多次處理,才能飲用,所以呀我們大家都要節(jié)藥用水。
    3、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節(jié)藥用水的方法有哪些?
    小結(放課件):洗手時開小水,沖廁完廁所后立即關緊水龍頭,水管壞了趕緊修好,洗菜水、洗手水可以用來沖廁所或拖地板。
    出示標志牌:有許多人不會節(jié)藥用水,我們用什么方法怎樣來告訴他們呢?貼標志牌。
    5、帶領幼兒張貼標志,結束活動。反思:通過幼兒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初步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感知水帶來生活的好處,知道節(jié)約用水。
    大班節(jié)約用水教案篇十一
    實踐活動“節(jié)約用水”是結合學習過的量的計量、簡單統(tǒng)計及比例等知識設計編排的,旨在使學生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并“節(jié)約用水”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從珍惜“水資源”的角度去檢討自己的行為,認識身邊有關與水的自然現(xiàn)象,把“節(jié)約用水”內化為自己的行動,同時讓學生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去學會理性的、有創(chuàng)意的生活。
    1、讓學生經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形成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2、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資料,經歷走進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達,培養(yǎng)學生觀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感受到節(jié)約用水的現(xiàn)實性和迫切性,增強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和行為,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水龍頭滴水速度的測算及折線統(tǒng)計圖的繪制。
    運用所測量的數(shù)據(jù)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進行應用。
    1、調查目前水資源現(xiàn)狀,有條件的同學上網(wǎng)了解知識。
    2、觀察生活中浪費水的現(xiàn)象,用圖片或文字呈現(xiàn)出來。
    3、調查水價、了解家庭一個月用水量。
    4、學生分組測量一個水龍頭單位時間的滴水量。
    5、多媒體課件、相關教具學具。
    1、(屏幕顯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請學生說說對這則廣告的理解。引出課題。(屏幕顯示課題:節(jié)約用水)。
    2、提出問題: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嗎?為什么要節(jié)約用水呢?
    【通過圖文廣告,教育學生應節(jié)約用水,并感受到節(jié)約用水的迫切性。】。
    1、交流課前搜集的信息,暢談有關水的認識。
    2、閱讀資料,了解地球上水資源狀況(課件展示相關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和圖片)。
    3、交流感想,強化體驗。
    引導學生通過資料和圖表的比較,深刻感受中國水資源的缺乏。
    師:課前我請同學們做了一個漏水試驗,我們一起來看看試驗結果吧!
    1、小組交流測量方法,展示研究成果。(一分鐘大約滴水50毫升)。
    2、計算統(tǒng)計,交流感想。
    師:根據(jù)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統(tǒng)計表。
    一個水龍頭一年浪費多少水?(1立方米約重1噸)。
    4、評價家庭用水狀況,提出節(jié)水建議。
    5、(課件出示)小明刷牙時不間斷放水30秒,用水約6升。小剛用口杯接水刷牙,需要3口杯水,每杯用水約0.2升。
    a、小明一次刷牙的用水量相當于小剛多少次刷牙的用水量?
    (獨立分析計算、匯報計算結果,交流想法)。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討論,在今后我們的學習中,我們一定要做到(節(jié)約用水),那我們怎樣才能做到節(jié)約用水呢?請大家分組討論一下節(jié)約用水的措施。
    1、學生分組討論,多媒體演示生活中的節(jié)水片段。
    2、設計廣告語,宣傳節(jié)約用水。
    3、節(jié)水倡議(多媒體出示節(jié)水倡議,生齊讀:節(jié)約用水,從我做起,從節(jié)約每一滴水做起。)。
    板書設計。
    (課件出示)。
    1、實踐性與體驗性有效融合。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本節(jié)課的主題是教育學生節(jié)約用水,并要學生付諸行動。根據(jù)這樣的目標,放手讓學生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學生通過收集資料,對水資源狀況有了充分的認識,明白了節(jié)約用水的意義。同時培養(yǎng)課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小組合作的能力。實踐證明: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有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運用所學數(shù)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2、媒體性與時效性有機相聯(lián)。
    采用多媒體教學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基本措施之一。多媒體具備圖文聲像為一體的功能和動靜搭配的特點,容易構造一種讓學生的各種器官參與接受各種信息的教學環(huán)境,便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上課開始,利用多媒體播放公益廣告,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引發(fā)學生對資源的思考,激發(fā)了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在讓學生弄為什么要節(jié)約用水時,讓學生通過網(wǎng)上搜集資料,對水資源狀況有了充分的認識,明確了節(jié)約用水的意義,同時,本課運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水資源狀況,把一幅幅畫面生動地展現(xiàn)給學生,實現(xiàn)了讓學生理解與掌握的雙重功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大班節(jié)約用水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節(jié)約用水問題,鞏固小數(shù)運算和簡算的相關知識。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實踐能力。
    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珍惜水源,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鞏固小數(shù)混合運算和簡算的相關知識。
    教學難點:
    鞏固小數(shù)運算和簡算的相關知識,提出合理化建議。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5分鐘)。
    1.出示九月份水費單,你能算出我家應交多少水費嗎?
    2.學生看投影進行計算。
    二、探索活動(30分鐘)。
    1.出示小剛、小明刷牙用水圖。
    如果刷牙時不間斷地放水30秒,用水約6升;如果用口杯接水刷牙需要3口杯水,每杯用水約0.2升。
    1)學生看投影讀資料。
    2)看了這個小資料,你有什么想法?
    3)看到這個情節(jié)你有哪些數(shù)學問題?提出并解答。
    4)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你有哪些數(shù)學問題?提出并解答。
    5)交流學習成果。
    小明刷牙用水:
    小剛刷牙用水:
    小明一次用水是小剛的幾倍?
    一家三口每天刷牙兩次可節(jié)水多少噸?
    每月呢?一年呢?
    6)通過計算,你有什么想法?
    2.你們知道自己家每月大約要用多少噸水嗎?
    北京市節(jié)水辦公室提出,三口之家每月用水量為8噸。請你評價你家的用水狀況,并提出節(jié)水建議。
    3.介紹自己知道的節(jié)水小竅門。
    三、總結交流(5分鐘)。
    通過上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應用所學知識和計算結果,寫節(jié)水倡議書。
    大班節(jié)約用水教案篇十三
    1、讓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2、萌發(fā)幼兒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為汶河位于家鄉(xiāng)而自豪。
    活動準備。
    1、請家長配合生活中注意節(jié)約用水并有意識引導幼兒節(jié)約用水。
    2、實驗用的小瓶、杯子、顏料、可樂、醋、透明的塑料細軟管。
    (1)被污染水的掛圖。
    (2)正在滴水的自來水管。
    (3)河里的魚、蝦、面臨死亡的掛圖。
    (4)課前家長同幼兒參觀汶河。
    活動過程。
    1、引題:
    (1)師:你口渴的時候,首先想到了什么?
    (2)你手臟的時候怎么辦?
    (3)你見過什么地方有水?
    2、實驗、示范:
    (1)小瓶里放入顏料,讓幼兒觀察。
    (2)杯子里分別放入醋、水、可樂讓幼兒聞一聞,品嘗一下。
    (3)盆子里的水倒入杯子里。
    3、幼兒分組實驗,得出結論:
    (1)水是流動的。
    (2)水是沒有顏色的。
    (3)水是透明的。
    (4)水是無味的。
    4、師:你們知道水有哪些用途?
    幼兒討論總結。
    (1)日常生活中用水。
    (2)生產建設中的用水。
    (3)動植物的用水。
    (4)發(fā)電煉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