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應(yīng)嚴格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教學(xué)大綱和教材要求進行。教案的編寫過程應(yīng)該注重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教學(xué)反思。通過閱讀這些教案范例,我們可以了解到教師在教學(xué)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一
《林黛玉進賈府》選自《紅樓夢》第三回,是全書序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根本作用在于,通過林黛玉的耳聞目睹第一次向讀者展現(xiàn)小說中眾多人物所活動的典型環(huán)境——賈府。這對學(xué)生了解《紅樓夢》全書有著非凡的意義。那么,教學(xué)本文的重點自然是對賈府這一環(huán)境的分析。本設(shè)計擬著重從賈府的“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來分析,充分認識“與別家不同”的賈府的特點。
[總體思路]。
本教案由三部分組成,即:1、“硬件”;2、“軟件”;3、解題。這三部分均圍繞同一個教學(xué)目標。
[實施步驟]。
一、賈府的“硬件”
提問:
(學(xué)生讀書討論)。
明確:
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一、宏偉的外觀。處于繁華街市、阜盛人煙之中的賈府建筑,在黛玉的眼中,僅就外觀,就突出地感覺到它“大”:門前蹲著兩個大獅子;門是三間獸頭大門;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書寫著五個大字。三個“大”字不但表現(xiàn)了賈府建筑的宏偉外觀,而且也暗示了賈府顯豁高貴的社會地位。
二、講究的布局。比如賈母的正房大院,就設(shè)置了一個垂花門、兩邊抄手游廊和一個安放著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莊嚴肅穆,又表現(xiàn)出豪門貴族氣派。就賈赦住處,雖不似賈母的正房那樣,卻也有儀門和廂廡游廊。至于“榮禧堂”的五間大正房,被儀門、耳房、穿堂、甬道簇擁著,更是軒昂壯麗。
三、華貴的陳設(shè)。就“榮禧堂”而言,先以特寫鏡頭詳細介紹了堂屋中的匾額,無論是匾的質(zhì)地花紋,匾上大字的規(guī)格,還是匾上的題字與印璽,都顯示著主人的社會地位;室內(nèi)陳設(shè)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綠古銅鼎、待漏隨朝墨龍大畫、楠木交椅、玻璃盒等,都說明了主人的富貴豪華。就是耳房內(nèi)的陳設(shè)和器物也頗為華貴:靠背、引枕、條褥,都飾以龍蟒;小幾、香盒、酒槲、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說明:
此問重在訓(xùn)練學(xué)生篩選重要信息的能力。賈府硬件的信息,課文中都有直接表現(xiàn)的文字,學(xué)生只要認真讀書,不難篩選出的。通過此問的探討,學(xué)生能夠從“硬件”設(shè)施上,一下子從感性上把握到賈府的環(huán)境特點。
二、賈府的“軟件”
提問:
賈府庭院的的氣勢之宏、布局之妙、陳設(shè)之精,充分顯示了高門大第的威嚴、顯豁,社會地位的尊崇、高貴。但,這只是“硬件”。林黛玉進賈府,她所感的,還有賈府里處處透露著的一種逼人的神魄,可謂“軟件”。請說說賈府“軟件”的特點。
(學(xué)生思考討論)。
明確:
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非凡的服飾。如王熙鳳的衣飾打扮“彩繡輝煌”,賈寶玉、王夫人等乃至仆婦下人,“包裝”都是很“精良”。
二、驕矜的氣質(zhì)。賈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紈、三春等人,身上都有一種驕矜之氣。
三、更重要的,賈府有著一套繁文縟節(jié)。如用飯時,“李氏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十分講位次;丫鬟旁邊執(zhí)著拂塵,李紈、熙鳳二人立于案旁“布讓”,“寂然”吃飯,吃過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一套儀節(jié),均不得亂來。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賈府的富貴尊榮,不僅是物質(zhì)的,還有禮教的;不僅寫出了富貴尊榮,也寫出了封建社會的等級森嚴。
說明:
此問重在訓(xùn)練學(xué)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能力。一般說來,認識一個環(huán)境,往往只把握“硬件”上的特點,而忽視“軟件”上的觀察和研究。本問的目的就是,要求學(xué)生體味出賈府的精神內(nèi)涵實質(zhì)。
三、解題。
提問:
(學(xué)生討論)。
明確:
不可以。“賈府迎黛玉”這個題目顯得過于隆重,抬高了黛玉在小說中的地位,不像原來題目那樣充分顯示賈府的威嚴?!傲主煊褡±牙鸭摇边@個題目雖說通俗,貼近生活,給人一種親切感;但是,賈府不是一般的姥姥家,而是一個聲勢赫赫的豪門貴族。因此這個題目將一個“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環(huán)境溫暖化了,不好。
說明:
此問意在使學(xué)生進一步認識賈府這一典型環(huán)境的特點。
[總結(jié)]。
《林黛玉進賈府》向我們第一次展現(xiàn)了賈府。賈府的環(huán)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透過院落建筑的“硬件”和服飾儀節(jié)的“軟件”,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了賈府的特點。像賈母在賈府至高無上一樣,賈府透示給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貴。它是封建大家庭的一個樣板,是封建上層統(tǒng)治者的生活寫照。最后,我們要感謝“導(dǎo)游小姐”林黛玉,她讓我們得以領(lǐng)略這種無從親臨參觀的“歷史風景”。當然,最終功勞還是曹雪琴的,是他一手“策劃”了我們這次穿越“時間隧道”的“故國神游”。
[板書]。
探究活動。
《紅樓夢》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代小說,選入中學(xué)課本的《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是小說的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fù)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的節(jié)選。我們可以對比的方法來學(xué)習這篇課文,一窺紅樓夢的偉大成就。
丫環(huán)數(shù)量的對比。
人物描寫的對比。
王熙鳳和眾人之比王熙鳳出場時,作者采用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寫作手法,正當賈母說多配一料丸藥時,“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有曾迎接遠客!’”。而其它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在林黛玉看來,此人實在是放誕無禮。但這恰恰突出了王熙鳳在賈府中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刻劃出她性格中潑辣的一面。她深受賈母的寵信,除了賈寶玉,合府再無一人敢在賈母面前如此說笑。正因為萬千寵愛集一身,所以才敢如此恣行無忌。
王熙鳳和賈氏三姐妹之比賈氏三姐妹出場時,只有輪廓描寫:“第一個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倍跷貘P呢,“這個人的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慶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一略一詳,一簡潔一鋪陳,一高貴一庸俗,寫出了賈氏三姐妹的神韻和高貴氣質(zhì),暗示了王熙鳳的貪婪及俗氣,側(cè)面反映出她內(nèi)心世界的空虛。
王熙鳳和王夫人之比黛玉去拜見賈政時,“王夫人再四攜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到了吃飯時,“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熙鳳忙拉了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讓”。一“攜”一“拉”,一親切一熱情,一穩(wěn)重一猛浪。作者在這里突現(xiàn)了王熙鳳的熱情,而這種熱情無非是一種表演,是以取悅賈母為最終目的的,體現(xiàn)了王熙鳳的精明和狡詐。
林黛玉和賈寶玉之比寶黛相見時,兩人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Z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里就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币粋€是寄人籬下,一個是混世魔王;一個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一個是率性而為,心直口快。所以盡管感覺相同,但一個只是深隱內(nèi)心,另一個則是赤裸裸地表達出來。這樣的描寫,使環(huán)境和人物達到了完美的融合。
林黛玉對賈寶玉認識之比林黛玉從王夫人口中得知賈寶玉是一個孽胎禍根,是一個混世魔王,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所以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心想倒不見那蠢物也罷了。結(jié)果一見之下,卻是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何等眼熟到如此!心有靈犀,立即站到了賈寶玉一邊。成為背叛封建家長、背叛封建社會的堅定同盟者。欲揚先抑,突出了林黛玉對賈寶玉的認同感。
賈寶玉和封建學(xué)士之比文中說“黛玉亦常聽得母親說過,二舅母生的有個表兄,乃銜玉而誕,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nèi)幃廝混”,這在眾封建學(xué)士看來實在是荒唐之舉,所以西江月中批道: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倒不通世務(wù),愚頑怕讀文章。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湛肖無雙。寶玉無意于功名利祿,厭《四書》而喜《西廂》,避功名而趨閨房,自為封建家長所不容,也必遭封建統(tǒng)治者所唾棄,所以才會屢屢遭賈政責打。西江月似貶實裹,卻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封建統(tǒng)治階級叛逆者的光輝形象。
通過對比,我們能一窺賈府敗落的原因;通過對比,我們能一睹人物的風采,黛玉的細心謹慎、嬌弱風流,寶玉的似傻如狂、離經(jīng)叛道,鳳姐的庸俗潑辣、張狂精明;通過對比,我們可一嘆曹雪芹的筆力,人物的出場,先后適宜,詳略得當,虛實兼用,不但筆法變化多姿,而且在眾多人物中可使描寫的重點突出。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加深對紅樓夢的了解。
抓住一點拓展對比。
在《林黛玉進賈府》中,寫黛玉初至賈府門前,有這樣一段描寫:
忽見街北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
依據(jù)“蹲著”和幾個“大”字,學(xué)生能夠理會這段描寫不但表現(xiàn)了賈府宏偉富麗、莊嚴肅穆的豪門世家的貴族氣派、而且也暗示了賈府“詩禮簪纓”、顯赫高貴的社會地位。但是,環(huán)境的描寫與展現(xiàn),是融合在人物性格的刻畫之中的,這段描寫對于刻畫林黛玉的性格到底有什么作用,學(xué)生就難以理解了。
為了讓學(xué)生深入理解,我便把《紅樓夢》第六回劉姥姥初至賈府門前的一段描寫抄在黑板上,讓學(xué)生對照閱讀:
來至榮府大門石獅子前,只見簇簇轎馬,劉姥姥便不敢過去,……然后蹭到角門前。只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說東談西呢。
同是賈府門前的景物人物,在黛玉眼中突出的是“大”,對守門的奴仆也僅注意到著裝別致而已。而這些到了劉姥姥眼中就發(fā)生了不同的變化,“大石獅子”不“大”了,匾上的字也未進入她的眼中,那些守門奴仆在劉姥姥眼中也變成“挺胸疊肚指手畫腳”威風凜凜的人了。
經(jīng)過對照思考,學(xué)生終于明白:這是由于人物的性格、身份、教養(yǎng)的不同使然。于是,我又引導(dǎo)學(xué)生結(jié)合小說的內(nèi)容進行深入分析。
林黛玉本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有著極強的自尊心。由于母親去世,才離父到京,來賈府過一種寄人籬下的生活,在來賈府之前,就曾知道賈府“與別家不同”,今天親臨賈府,她特別叮囑自己“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行一步路”,她不準自己出現(xiàn)絲毫的差錯,以致有損自己小姐的身份和自尊??梢栽O(shè)想,黛玉在賈府門前,行動是多么的謹慎,心情是何等的緊張。這種謹小慎微。忐忑不安的心理必然會通過她眼中的景物人物而體現(xiàn)出來,她在賈府門前的“大”的感受正是她這種心情的折射,也就是說,這位體弱多并多愁善感的姑娘初臨賈府,就感到那撲面而來的壓力了。然而,黛玉畢竟是一個承襲過列侯門庭的鹽課老爺家的貴族小姐,對那些守門奴仆只覺得他們穿著考究,但不會對他們產(chǎn)生一種膽怯畏懼心理,因為在他們面前,自己仍然是主子。
而劉姥姥則不同。她本是一個村嫗,只因自己姑爺與賈府“略有瓜葛”,為了討些銀錢才來到賈府。由于她在農(nóng)村見多識廣,諸如“大石獅子”、大匾上的大字等是不會引起她的注意的。能引起她注意的自然是那些能顯示官宦世家富貴闊綽的“簇簇轎馬”。而那些守門奴仆在她眼中則一個個顯得飛揚跋扈。氣使頤指,令她不寒而栗。這是因為這些人都是豪門大戶的爪牙,他們常常是直接凌辱百姓的鷹犬,因而,他們在劉姥姥眼中就成這樣一副神態(tài)了。這段描寫同劉姥姥的性格。身份極相吻合。
通過以上對比分析,學(xué)生不僅把握了黛玉進賈府的性格心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也就容易把握了。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二
利用教材中有限的名著片斷激發(fā)學(xué)生閱讀古典小說的興趣,提高學(xué)生的閱讀欣賞能力。
以《紅樓夢》歌曲(王立平作曲)的欣賞作為貫穿文學(xué)欣賞的.紅線,以曲調(diào)的風格來體會其悲劇性。
一課時(公開課)。
一、由《紅樓夢序曲》交代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
二、讀課文寶黛相會,參譯木石前盟(關(guān)于賈寶玉的性格暫且按下不提)。
三、如此一對有情人該成眷屬吧,而結(jié)果卻是枉凝眉(欣賞詞曲《枉凝眉》)。
四、為什么會如此呢?要從賈寶玉的叛逆性格談起。(分析歸納課文中側(cè)面、正面及《西江月》二詞展示的寶玉性格。)林黛玉支持賈寶玉,薛寶釵規(guī)勸賈寶玉,于是悲劇就產(chǎn)生了。
五、且悲劇是那樣的深沉與驚心動魄,欣賞詞曲《葬花吟》。
六、悲劇還不僅僅是木石前盟成鏡花水月,金玉良緣也是美中不足(欣賞詞《終身誤》)。于是共同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
附歌詞:
1、紅樓夢引子。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
都只為風月情濃。
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
試遣愚衷。
因此上,
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
2、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
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
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
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3、葬花吟。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
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扌不凈土掩風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4、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
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
縱然是齊眉舉案,
到底意難平。
5、詠熙鳳。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6、聰明累。
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靈。
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
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
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
呀!一場歡喜忽悲辛。
嘆人間,終難定!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三
教學(xué)理念:
小說閱讀欣賞教學(xué)是學(xué)生、教師、文本、作者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xué)生的個體體驗應(yīng)該是浪漫獨特而富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因此文學(xué)教育應(yīng)該注重發(fā)揮學(xué)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尊重學(xué)生的獨特體驗,挖掘?qū)W生的智慧潛能,提高學(xué)生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xué)設(shè)想:
《紅樓夢》在我國古典小說中享有極高的名聲,它以豐富的社會內(nèi)容、深刻的思想意義及高超的藝術(shù)成就而被推為我國古典小說創(chuàng)作的頂峰。課文節(jié)選的《林黛玉進賈府》描寫人物出場,歷來受到高度贊譽,同時,人物性格的刻畫更是小說精彩的樂章。本課研討人物性格的刻畫。
教學(xué)目標:
了解賈寶玉、王熙鳳的性格特征,體會小說中用描寫人物出場、傳神的語言等來刻畫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之處。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xué)過程:
一、放《紅樓夢》主題曲《枉凝眉》,導(dǎo)入新課。
三、師生研討王熙鳳的出場、語言,學(xué)生發(fā)言,教師點撥,學(xué)生歸納:
王熙鳳:1、寫出場:不見其人,先聞其聲。
(放誕無禮、性格潑辣、地位特殊)。
2、語言:a、夸黛玉:(巧言令色、八面玲瓏、圓滑乖巧)。
b、回王夫人:(機變逢迎、果斷能干)。
四、欣賞電視劇《紅樓夢》片段:王熙鳳見黛玉,學(xué)生評點。
五、師生研討賈寶玉的出場、語言,學(xué)生發(fā)言,教師點撥,學(xué)生歸納:
賈寶玉:1、出場前:側(cè)面介紹。
a王夫人:“孽根禍胎”“混世魔王”
“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
b黛玉母親:“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nèi)幃廝混”
2、語言:a、見黛玉:(癡狂至極、率直任性)。
b、給黛玉起表字:(怪人怪語、性格叛逆)。
六、欣賞電視劇《紅樓夢》片段:寶黛相會,學(xué)生評點。
七、課外作業(yè):(個性化研讀題)。
說說“鳳辣子”的“辣”。寫一篇讀寫筆記。結(jié)合課文而不限于課文。
(提示:1、聲音“辣”?2、體態(tài)容貌“辣”?3、衣著“辣”
4、語言“辣”?5、心思“辣”。)。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四
1、有關(guān)中國的四大著名古典長篇幅小說:即《紅樓夢》曹雪芹,《西游記》吳承恩,《三國演義》羅貫中,《水滸傳》施耐庵。
2、《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四大名著之一。全書以寶黛愛情為主線,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的罪惡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滅亡的歷史以展趨勢。本文選自《紅樓夢》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復(fù)賈雨村,榮國府收養(yǎng)林黛玉》,是全書的序幕組成部分之一。本文以林黛玉進賈府的一天行蹤為線索,通過她的所見所聞,介紹了賈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弄錯時展現(xiàn)了賈府與眾不同“的豪華府北,拉開了《紅樓夢》故事的帷幕。
3、《紅樓夢》人物眾多,為了使用權(quán)我們了解眾多的人物關(guān)系,我們印發(fā)了下表,供同學(xué)們參考。
寧府。
寧國公賈演——賈代化——堂舅父賈敬——堂表兄賈珍。
四表妹賈惜春。
榮府。
榮國公賈源——外祖父賈代善、外祖母史太君(即賈母)——。
大舅父賈赦、大舅母邢夫人——表兄賈鏈、表嫂王熙鳳。
二姐賈迎春。
二舅父賈政、二舅母王夫人————————表兄賈珠。
表嫂李紈。
大表姐賈元春。
表兄賈寶玉。
三表妹賈探春。
母親賈敏、父親林如?!主煊瘛?BR> 4、林黛玉因母親去世,她父親決定讓到外祖母家去,于是引出了本文所講的故事。
步步留心——進賈府大門——賈母的正房大院,見賈母——三個姐妹——不足之癥——王熙鳳來了——已經(jīng)放了月錢、找緞子——去大舅父、大舅母處——去榮禧堂二舅父、二舅母處——王夫人說賈寶玉——路過王熙鳳的住處——在賈母的后院正房用飯——林黛玉和賈寶玉相會——暫置碧紗櫥。
4、但是我們也從中看到了這樣一點:這個封建社會已經(jīng)在開始動搖了,寶玉的對封建社會的全部意識不迷信,并對這些封建秩序有所違拗,是反叛傾向的表現(xiàn)。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五
教學(xué)重點:典型環(huán)境和主要人物王熙鳳、賈寶玉、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教學(xué)時數(shù):兩課時。
教學(xué)方法:以點撥為主,引導(dǎo)學(xué)生逐步領(lǐng)會。
第一課時。
教學(xué)內(nèi)容和步驟:
——《紅樓夢》。
它的作者是誰?——曹雪芹。
你了解曹雪芹嗎?你看過《紅樓夢》嗎?
一.曹雪芹與《紅樓夢》簡介。
曹雪芹:
生活于所謂的“康乾盛世”,但經(jīng)歷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變故。
寫作經(jīng)歷:寫于凄涼困苦的晚年。在“曹雪芹印”中有這樣一首詩:
“我也曾金馬玉堂,我也曾瓦灶繩床。
你笑我名門落拓,一腔惆悵,
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間、世態(tài)炎涼!
襤裳藏傲骨,憤世寫群芳。
字字皆血淚,十年不尋常。
身前身后漫思量,今世看。
真真切切、虛虛幻幻、悲悲啼啼的千古文章?!保ㄒ墒呛笕烁綍?。
“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白肿挚磥斫允茄?,十年辛苦不尋常”。
寫作背景與緣由:一、清朝政治的腐朽和封建剝削的加強。?。
二、各族人民的反抗斗爭?。
三、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矛盾?。
第一回:兩個楔子:女媧補天:頑石暗示寶玉的叛逆性格;
(神話故事)木石前盟:暗示寶黛愛情前世有緣。
第二回:交代人物關(guān)系:
寧國公賈演——賈代化:賈敷。
賈敬——賈珍(子)——賈蓉(秦可卿)。
賈惜春(女)。
賈迎春(女)。
(次子)賈政(王夫人)——賈珠(李紈)—賈蘭。
賈元春(女,王妃)。
賈寶玉。
賈探春(女)。
(女兒)賈敏(林如海)——林黛玉。
第三回:介紹活動背景和主要人物。
第五回:全書總綱,通過寶玉夢游太虛幻境隱喻人物命運和結(jié)局。
藝術(shù)特點:網(wǎng)狀形式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
典型生動的人物形象。
豐富多樣的文學(xué)手法。
獨具風格的語言文字。
后世評價:“中國第一奇書”
“中國古典小說的金字塔”
“大哉,《紅樓夢》!再論一千年!”
中國三門“顯學(xué)”(顯赫的學(xué)問——紅學(xué)、甲骨學(xué)、敦煌學(xué))之一。
附板書設(shè)計:
曹雪芹:
出身于一個有百年歷史的貴族世家。
成長于一個藏書豐富的書香門第。
生活于所謂的“康乾盛世”,經(jīng)歷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變故。
博覽群書,文化底蘊豐厚,琴棋書畫無所不能,詩詞曲賦無所不精,
偉大的文學(xué)家,杰出的小說家,有名的詩人和畫家。
藝術(shù)特點:網(wǎng)狀形式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
典型生動的人物形象。
豐富多樣的文學(xué)手法。
獨具風格的語言文字。
后世評價:“中國第一奇書”
“中國古典小說的金字塔”
“大哉,《紅樓夢》!再論一千年!”
第二課時。
教學(xué)目的: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xué)重點:對王熙鳳、賈寶玉等主要人物性格的認識。
教學(xué)內(nèi)容和步驟:
一.梳理本文的情節(jié):
(1)林為何進賈府?:?。
二.具體用什么手法、怎樣描寫人物的?
外祖母:外貌:鬢發(fā)銀白。
行為: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心疼不已,無限慈愛)。
三個姊妹:一?—?描寫,觀之可親,見之忘俗。(總寫)。
王熙鳳:衣飾:穿金戴銀,異常華麗。
外貌:十分美艷,含威不露。
行為:逢場作戲,機變逢迎。
語言:看似熱情,實則虛情假意。
(先抑)???姑母:頑劣異常,無人敢管。
黛玉:憊懶人物,懵懂頑童。
見后(正面描寫):衣飾:華美不凡。
(后揚)???外貌:英俊多情,最是極好。
語言:親切率直。
行為:率真任性。
三.描寫人物有什么特點?
四.討論:(1)如何理解王熙鳳的出場和其衣飾的華美、說話待人的“熱情”?
先看她的出場。
對比:這些人(賈母外):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
王熙鳳:放誕無禮。
再看她的服飾:從上到下,穿金戴銀,珍珠寶玉無所不有,色彩艷麗。
著極奢極麗之服,滿頭翡翠,環(huán)鬢金珠,過事修飾,過事刻畫,是俗氣,不是美麗。
回王夫人中也可看出她的精明能干。
(2)如何理解《西江月》中對寶玉的評價?
(3)如何認識他的摔玉之舉?
(4)林黛玉的做事為人有什么特點?
具體表現(xiàn)在:
(1)答話得體,并能及時修改不適宜的話。
如82頁婉拒邢夫人時。
如有關(guān)讀什么書問題,她有兩次作答:
回外祖母時:“只剛念了〈四書〉?!?BR> 回寶玉時:“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xué),些須認得幾個字?!?BR> (2)度次而坐。
83頁、84頁在拜見大舅父和王夫人時;85也在賈母后院吃飯前。
(3)入“鄉(xiāng)”隨俗。
附板書設(shè)計:
外祖母:外貌:鬢發(fā)銀白。
行為:摟入懷中,叫著大哭(心疼不已,無限慈愛)——實寫。
三個姊妹:一?—?描寫,“觀之可親,見之忘俗。”(總寫)——略寫。
王熙鳳:衣飾:穿金戴銀,異常華麗。
外貌:十分美艷,含威不露。
行為:逢場作戲,機變逢迎。
語言:看似熱情,實則虛情假意????——詳寫實寫。
(先抑)???姑母:頑劣異常,無人敢管。
黛玉:憊懶人物,懵懂頑童。
見后(正面描寫):衣飾:華美不凡。
(后揚)???外貌:英俊多情,最是極好。
語言:親切率直。
行為:率真任性?????——正側(cè)結(jié)合,正文反作,詳寫。
具體表現(xiàn)在:答話得體,并能及時修改不適宜的話;度次而坐;入“鄉(xiāng)”隨俗。
————?一個言談舉止不俗、態(tài)度自然風流、心思縝密、才高思深、眼明心細、秀外慧中、嫻于辭令的大家閨秀。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六
教學(xué)理念:
小說閱讀欣賞教學(xué)是學(xué)生、教師、文本、作者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xué)生的個體體驗應(yīng)該是浪漫獨特而富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因此文學(xué)教育應(yīng)該注重發(fā)揮學(xué)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尊重學(xué)生的獨特體驗,挖掘?qū)W生的智慧潛能,提高學(xué)生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xué)設(shè)想:
《紅樓夢》在我國古典小說中享有極高的名聲,它以豐富的社會內(nèi)容、深刻的思想意義及高超的藝術(shù)成就而被推為我國古典小說創(chuàng)作的頂峰。課文節(jié)選的《林黛玉進賈府》描寫人物出場,歷來受到高度贊譽,同時,人物性格的刻畫更是小說精彩的樂章。本課研討人物性格的刻畫。
教學(xué)目標:
了解賈寶玉、王熙鳳的性格特征,體會小說中用描寫人物出場、傳神的語言等來刻畫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之處。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xué)過程:
一、放《紅樓夢》主題曲《枉凝眉》,導(dǎo)入新課。
三、師生研討王熙鳳的出場、語言,學(xué)生發(fā)言,教師點撥,學(xué)生歸納:
王熙鳳:1、寫出場:不見其人,先聞其聲。
(放誕無禮、性格潑辣、地位特殊)。
2、語言:a、夸黛玉:(巧言令色、八面玲瓏、圓滑乖巧)。
b、回王夫人:(機變逢迎、果斷能干)。
四、欣賞電視劇《紅樓夢》片段:王熙鳳見黛玉,學(xué)生評點。
五、師生研討賈寶玉的出場、語言,學(xué)生發(fā)言,教師點撥,學(xué)生歸納:
賈寶玉:1、出場前:側(cè)面介紹。
a王夫人:“孽根禍胎”“混世魔王”
“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
b黛玉母親:“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nèi)幃廝混”
2、語言:a、見黛玉:(癡狂至極、率直任性)。
b、給黛玉起表字:(怪人怪語、性格叛逆)。
六、欣賞電視劇《紅樓夢》片段:寶黛相會,學(xué)生評點。
七、課外作業(yè):(個性化研讀題)。
說說“鳳辣子”的“辣”。寫一篇讀寫筆記。結(jié)合課文而不限于課文。
(提示:1、聲音“辣”2、體態(tài)容貌“辣”3、衣著“辣”
4、語言“辣”5、心思“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七
(1)了解《紅樓夢》的主要內(nèi)容和它的思想性、藝術(shù)性及其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激發(fā)學(xué)生的閱讀興趣。
(2)學(xué)生分析通過人物的外表、語言、行動和心態(tài)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寫法,學(xué)習課文用肖像描寫反映人物特征的寫作技巧。
(3)區(qū)分、了解、并應(yīng)用小說的相關(guān)寫作手法。
2、能力目標。
(1)分析形象,培養(yǎng)學(xué)生良好的分析習慣和知識遷移地能力。
(2)通過學(xué)習使學(xué)生提高分析、歸納、評價、寫作等綜合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在研讀小說過程中,培養(yǎng)審美眼光,領(lǐng)會人物的美感。
(2)正確理解《紅樓夢》的思想內(nèi)涵,培養(yǎng)學(xué)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感情;認識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沒落,理解賈寶玉追求個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1.重點:典型的環(huán)境描寫,個性化的語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刻畫人物的寫作手法,體會作品如何根據(jù)人物外貌描寫來體現(xiàn)性格特點。
2.難點:提高學(xué)生閱讀小說的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2、教學(xué)對象分析及策略:現(xiàn)在高一文科班學(xué)生課外閱讀量小面窄,本著鞏固基礎(chǔ)、遷移知識、加強能力的原則,強調(diào)突出重點、分散突破難點,補充延伸教材內(nèi)容,采用設(shè)疑激趣、啟發(fā)調(diào)動的方式,拓展學(xué)生的知識面,調(diào)動學(xué)生的.主觀能動性,開發(fā)學(xué)生的潛能,從而順利完成教學(xué)任務(wù)。
3、用具媒體組合運用:多媒體平臺、學(xué)生搜集的資料等。
4、資源開發(fā)利用:語文教材、《紅樓夢》以及學(xué)生搜集、整理的各種資料等。
三課時。
課前預(yù)習。
現(xiàn)存的《紅樓夢》有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舒序本,這四個版本。而評定《紅樓夢》的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脂硯齋之外,還有一個名叫畸芴叟?,F(xiàn)在,在“紅學(xué)”這一學(xué)問當中,成就頗高的,除了“紅學(xué)”創(chuàng)始人胡適之外,還有周汝昌、周思源、胡文彬、劉心武等人。希望大家下去可以找些這些代表人物的著作看一下,對《紅樓夢》有一個基本的了解。而且,大家也可以上網(wǎng)去看《百家講壇》的相關(guān)視頻。
1、閱讀課文,查找曹雪芹生平事跡的相關(guān)資料。
2、《紅樓夢》大致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3、《紅樓夢》在中國小說史上的歷史地位如何?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八
1、鑒賞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2、學(xué)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1、如何鑒賞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2、如何刻畫人物。
一、導(dǎo)入。
我們看當代小說,總會有一種共同的感覺,那就是作者筆下的美女個個都是如花似玉,真是千人一面。《紅樓夢》涉及人物四百有余,但曹雪芹卻能做到各具情態(tài)。今天我們就以王熙鳳和林黛玉為例,來感受曹雪芹濃妝淡抹各相宜的人物描寫。
二、出示學(xué)習目標。
1、鑒賞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2、學(xué)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三、鑒賞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學(xué)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一)王熙鳳:
后人在提到王熙鳳時說:恨鳳姐,罵鳳姐,不見鳳姐想鳳姐。你認為這句話是否有道理?結(jié)合文中對王熙鳳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談?wù)勀愕目捶ā?BR> 設(shè)想:此時尊親長輩在堂,遠客初到,賈府上下個個循規(guī)蹈矩。突然,屋外傳來旁若無人的笑聲,王熙鳳如眾星捧月般出場了。
這樣的出場方式體現(xiàn)出怎樣的人物性格?——張揚。
這屬于人物描寫中的那種描寫?——細節(jié)描寫。
接下來是什么描寫?——外貌。
記得讀王熙鳳的穿戴時,有同學(xué)在下面小聲嘀咕:這么多,她怎么穿戴呀?作者為什么要對王熙鳳施以濃妝?——突出她的貪婪與俗氣。再往后是對王熙鳳肖像的刻畫。應(yīng)該說,王熙鳳是美麗的,因為她的眼是丹鳳眼,眉是柳葉眉,可為什么曹雪芹在給她美麗的同時,又說她的眼是三角眼,眉是吊梢眉呢?結(jié)合后面那幾句話分析一下。俗話說:三角眼,吊梢眉,不是小偷就是賊??梢娫谌藗冃哪恐?,這樣的眉眼是刁鉆的,狡黠的。結(jié)合后面幾句和導(dǎo)讀上的“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笑著,腳底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我們更確信這一點。再看她見黛玉時一系列的表現(xiàn):先是恭維,繼而拭淚,忙轉(zhuǎn)悲為喜,她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轉(zhuǎn)變?這一切只因為她的機變逢迎。她贊美黛玉的話,句句為賈母而發(fā);抽帕拭淚,轉(zhuǎn)悲為喜,處處為賈母而做。
最后,我們看她一串的問話,一頓的囑咐,一通的吩咐,捧茶捧果,回王夫人話,無不表現(xiàn)出她的精明能干。看完了濃妝的王熙鳳,我們再來欣賞淡抹的林黛玉。
(二)林黛玉:
王安石曾說過: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但在曹雪芹的筆下,人物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今天就讓我們來領(lǐng)略一下集書卷氣、靈秀氣、孤傲氣于一身的一代才女林黛玉超凡脫俗的美。與王熙鳳的盛裝不同,曹雪芹對林黛玉的刻畫只注重肖像,正如老舍先生所言:真正美麗的女人,是絕不多施脂粉,不亂穿衣服的。文中對黛玉的肖像描寫,是分三次完成的。
1、眾人眼中的黛玉;
2、王熙鳳眼中的黛玉;
3、賈寶玉眼中的黛玉。
這三次描寫雖觀察者不同,但結(jié)論都一致,那就是林黛玉是一個美麗嬌弱的女子。其次我們再來看林黛玉進賈府后一系列的語言、心理、動作。這些描寫是散落在文中各處的,請同學(xué)們找出來,并說說從這些描寫中你感受到黛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作者分別用了什么描寫手法。
1、辭大舅母:知書達理。(語言描寫)。
2、擇座:
(1)第10段,賈政、王夫人處;
(2)第12段,賈母處吃飯時;心思縝密。(心理描寫)。
3、對讀書的回答:
(1)第12段:只剛念了《四書》。
(2)第14段:不曾讀,些須認得幾個字。謹小慎微。(語言描寫)。
四、總結(jié)全文。
課文中,曹公以變化多端的說法,或虛或?qū)?,或正或?cè),或以環(huán)境暗示襯托,或以衣飾精雕細刻,或用比較的方法,或借人物自身的活動,或取個性化的語言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在人物描寫、性格塑造方面,真可謂三寸柔毫,鬼斧神工。
五、布置作業(yè)。
1、賞析《紅樓夢》中你最喜歡的一個人物。
2、課外閱讀原著,擴大對《紅樓夢》的認識。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九
(學(xué)習并閱讀分析1自然、6——9自然段)。
1、本文的情節(jié)鏈是:
步步留心——進賈府大門——賈母的正房大院見賈母——三個姐妹——不足。
之癥——王熙鳳來了——已經(jīng)放了月錢、找緞子——去大舅父、大舅母處——去榮禧堂二舅父、二舅母處——王夫人說賈寶玉——路過王熙鳳的住處——在賈母的后院正房用飯——林黛玉和賈寶玉相會——暫置碧紗櫥。
2、從本文,我們可以看到:
(4)但是我們也從中看到了這樣一點:這個封建社會已經(jīng)在開始動搖了,寶玉的對封建社會的全部意識不迷信,并對這些封建秩序有所違拗,是反叛傾向的表現(xiàn)。
1、教師指導(dǎo)學(xué)生閱讀第一段課文。指出這里的“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和“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這是黛玉的行動準則。在整個小說中制約著黛玉的行動。當然,在本節(jié)選的課文中,同樣也體現(xiàn)這一點。黛玉的悲劇,也正是從這里開始的。
2、下面我們先來閱讀6至9自然段,研究一下王熙鳳的性格特征。看看曹雪芹是如何刻劃這個人物的典型性格的。是通過怎么樣的描寫方法來刻劃這個人物的。
(1)王熙熙攘攘鳳的感情變化線索是:先表恭維,后表同情,最后是表關(guān)心。
(2)一見林黛玉,有這樣幾個動詞,十分引人注目:攜著、打諒、送至、
笑道、拭淚、轉(zhuǎn)悲為喜、問。這些動詞十分鮮明地表現(xiàn)了她的虛情假面具意、和精明能干。
(3)她對林黛玉說:“想要什么吃的、什么樣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
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边@些話說明了什么?(說明了王熙鳳既要討好老祖宗,又欲在黛玉和眾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在機房府的權(quán)勢大。)。
(4)課文中還有這樣一段文字:“(王夫人)因又說道:‘該隨手拿出兩。
個(緞子)來給你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著叫人再去拿來吧,可別忘了。’熙鳳道:‘這倒是我先料著了,知道妹妹不過這兩日到的,我已經(jīng)預(yù)備下了,等太太回去過了目好送過來。’王夫人一笑,點頭不語?!闭垎枺敃r王熙鳳為什么這么說?王夫人為什么笑一笑,點頭不語?(王熙鳳在賈母面前要表示對黛玉關(guān)心異常,說‘早已事先想到’,以討取賈母的歡心。而王夫人明明知道王熙鳳當面撒謊,卻又賞識侄女機靈過人,口舌伶俐,哄得賈母歡喜。)。
(5)把王熙鳳在這段文字中的言辭和行動,歸納起來,可以看出王熙鳳怎么樣的性格特點?(有善于察言觀色和機變奉迎;善于討好機房母的性格特征;喜歡弄權(quán),以顯示自己的精明能干;在賈府她威重令行,有敢于在賈母面前放誕無禮的地位。)。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xué)活動,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xué)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xué)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xué)內(nèi)容、教學(xué)步驟、教學(xué)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shè)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xué)文書。下面是高中語文必修雨巷教案,請參考!
【教學(xué)目的】。
體會詩歌創(chuàng)造的朦朧迷離,低回動人的意境。
【教學(xué)設(shè)想】。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歌情感。
【教學(xué)步驟】。
一、導(dǎo)入:
今年夏天有一個很明顯的天氣特征,是什么?
生答:“多雨!”
一到陰雨的天氣,天是濕漉漉的,地是濕漉漉的,讓我們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幾分濕漉漉的。雨總是帶給我們一些莫名的憂郁、無可名狀的哀傷,但這種微妙的情緒又很難準確把握,用語言傳神地表達,“雨巷詩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下面,就讓我們共同走進雨巷。
二、作者簡介。
“雨巷詩人”的大名我們早已聽過,有誰知道作者的基本情況?
根據(jù)學(xué)生回答總結(jié):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給自己起的筆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qū)兮,后飛廉使奔屬。”望舒是神話傳說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純潔而溫柔,多情又瀟灑。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學(xué)的說法,屬于雙魚座。雙魚座的人浪漫柔情,以愛情為生命的養(yǎng)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現(xiàn)實,優(yōu)柔寡斷。戴望舒就是典型的雙魚座性格。
三,詩歌賞析:。
1、有這樣溫柔多情的筆名,又有這樣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筆下流淌出來的詩句也必然是細膩多情的,下面就讓我們共同欣賞這首《雨巷》。
師配樂朗誦。
有好幾個男生脫口而出”丁香一樣的姑娘美!”(生笑)。
這個姑娘美在何處?她長什麼模樣,穿什麼衣服?(生安靜)。
無從知道,那何以見得這姑娘的美?
生1:應(yīng)該是一個纖弱的、優(yōu)雅的、楚楚動人的、惹人愛憐的小家碧玉。
生2:應(yīng)該是憂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生齊答:《白蛇傳》。
生:肯定更美!
生:象牛毛、象花針、象細絲,細細的、密密的。
宋人秦觀又在詞中這樣描繪春雨:“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春雨也是一個惹人閑愁幾許的經(jīng)典意象。(板書:春雨)而《雨巷》則把文人對雨的喜愛推向了極至:象一幅微微泛黃的舊水墨畫,自在飛花、無邊絲雨之中,一個長發(fā)披肩的女子,從雨巷中裊裊走來,攜著一縷丁香花的幽香,載著一懷嫣然極致的心事,有嘆息,但不哀傷,有顧盼,但不凄然。
生回答,師歸納總結(jié):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詩人渴望而終未能得的愛情,可能是青年時未酬的壯志,可能是年少時青澀的一個愿望,也可能只是對曾經(jīng)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懷戀,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轉(zhuǎn)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憶的寄托。
生回答,師歸納總結(jié):對丁香姑娘的期盼,對眼前現(xiàn)狀的迷茫和對往昔之美的深深追憶。
四、延伸拓展:
學(xué)生踴躍發(fā)言:
生2:王菲的歌曲《滄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詞特別動人,“給我一剎那,對你寵愛;給我一輩子,送你離開?!保ń處燑c撥)兩個人的交會只有一剎那,于是兩個人的相互溫暖也只在一剎那。短暫的寵愛過后,用漫長漫長的一生來回味這一剎那,珍藏這一剎那,于是,剎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成誦,在反復(fù)誦讀中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
2、聯(lián)系自己的情感體驗,寫一篇隨筆,寫下自己對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憶。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一
教學(xué)目標:
1、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質(zhì),進而提升古典詩歌鑒賞的能力。
2、熟讀課文,了解“樹葉”“木葉”“落葉”“木葉”的情感差別以及作者的觀點。
3、理解并積累文中的古詩詞句子,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詞語。
教學(xué)重點:
1、理解“樹葉”“木葉”“落葉”“木葉”在藝術(shù)領(lǐng)域的差別。
2、把握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高考導(dǎo)航:
1、積累文中“相去無幾”“一字千里”等??汲烧Z,糾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錯誤。
2、把握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見意象的含義。學(xué)法指導(dǎo):
1、熟讀課文,走進文本,認真細致地把握語句的含義以及作者的觀點。
2、調(diào)動平時閱讀文學(xué)作品的藝術(shù)體驗,與文章中的相關(guān)評論做一番比較。
教學(xué)課時:1課時教學(xué)過程:一、導(dǎo)入。
“同學(xué)們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來自廣西;我的丈夫姓張,來自云南富源?!?BR> 【提問】。
請問,我剛剛這段話給大家傳遞了一個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我已經(jīng)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聯(lián)想意義,可以傳遞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們一起學(xué)習林庚先生的《說“木葉”》,看看木葉給我們傳遞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
(一)擺現(xiàn)象——中國古代詩人鐘愛“木葉”
【提問】。
文章的題目是《說“木葉”》,這告訴我們本文主要討論的中心是“木葉”,那么請問,文中告訴我們一個有關(guān)“木葉”的什么現(xiàn)象?(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一段,篩選有效信息。)。
——現(xiàn)象:中國古代詩人鐘愛“木葉”一詞。【ppt展示】。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毒鸥琛贰?BR> 洞庭始波,木葉微脫?!x莊《月賦》。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醢抖珊颖薄?。
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云歇山?!懾省杜R江王節(jié)士歌》。
(二)析問題——分析“樹葉”“木葉”“落葉”“落木”的藝術(shù)差別。
(1)“樹葉”與“木葉”
【提問】“樹葉”與“木葉”的`差別點在于“樹”與“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三段、第四段,篩選有效信息,回答“樹”與“木”的區(qū)別。)。
樹——有生命力的,翠綠的,枝葉繁密的。
木——沒有活力的,枯黃的,樹葉落盡的。
【朗讀】第四段最后兩句話。
然則“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這里要比“樹”更顯得單純,所謂“枯桑知天風”這樣的樹,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正是“木”的第一個藝術(shù)特征。
(2)“落葉”與“木葉”
【提問】“樹葉”會讓人聯(lián)想到飽滿青翠的葉子,的確不適合秋風葉落的季節(jié),那我們改用“落葉”是不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五段、第六段)。
落葉——強調(diào)的只是樹葉落下的動態(tài)。
木葉——不僅強調(diào)了樹葉落盡,樹干光禿禿的樣子,還暗含著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
【朗讀】第六段。
第一句:“木”不但讓我們?nèi)菀紫肫鹆藰涓?,而且還會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
第三句:至于“木”呢,那就說不定,它可能是透著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
第五句:而“木”的更為普遍的潛在的暗示,卻依然左右著這個形象,于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把U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边@落下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而是窸窣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仿佛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動的緣故。
(3)“木葉”與“落木”
【朗讀】第六段倒數(shù)三到六行。
“木葉”所以是屬于風的而不是屬于雨的,屬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屬于沉沉的陰天;這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
(三)下結(jié)論——“木葉”與“樹葉”在藝術(shù)領(lǐng)域有巨大差別;。
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
【朗讀】最后一段(第七段)。
“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shù)形象的領(lǐng)域,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
【更正】課本的“一字千金”應(yīng)改為“一字千里”。
【高考鏈接】把握??汲烧Z的含義。
一字之差:原意是只相差一個字,用來比喻相差的很少。
相去無幾:兩者之間距離不遠或者差別不大。
一字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里:在某句話中,只有一個字的差別,表達出的意蘊卻相差很大。
三、拓展延伸。
“樹葉”與“木葉”不過一字之差,在藝術(shù)形象領(lǐng)域的差別卻一字千里,這種一字千里的差別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十分常見。下面就分析詩人為何鐘愛“落紅”“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
“落英”“落紅”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詩歌中“落英”出現(xiàn)的情況不少,《全唐詩》約有16句,《全宋詩》中約有36句,而《全宋詞》就約有26句,但其中也有個別句“落英”不是做“落花”的意思。
如:宋代詩人歐陽修的《暮春門有感》“春事已爛漫,落英漸飄揚”。陸游《山居食每不肉戲作》“秋來更有堪夸處,日傍東籬拾落英?!鼻赜^《如夢令》“桃李不禁風,回首落英無限”,晏幾道《浣溪沙》“涼月送歸思往事,落英飄去起新愁”等等。
以“落紅”表落花意的也不勝枚舉,《全唐詩》中約26處,僅《全宋詞》中就約有91處,如:張先《天仙子》“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yīng)滿徑,蘇軾《水龍吟》“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等。
【提問】詩人們?yōu)楹卧诋斢谩奥浠ā睍r而棄之不用,卻鐘情于“落英”“落紅”呢?
【結(jié)論】一、花字出現(xiàn)的時間比英字晚,“英”在《詩經(jīng)》中就有,如《有女同車》中“有女同行,顏如舜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見《辭源》)。二、“落英”“落紅”與“落花”相比,前兩者雅致,后者通俗。三、意韻不同,“落英”狀花瓣繽紛飄落之態(tài),“落紅”盡顯花的明艷之色,這都是“落花”一詞所不能勾畫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
【過渡】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一個詞往往能暗示出作者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態(tài)度,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這些詩句能暗示出詩人什么樣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態(tài)度。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拙右住跺X塘湖春行》。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K軾《水調(diào)歌頭》。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钋逭铡蹲砘帯?。
四、課堂活動。
林庚,字靜希。詩人、詩歌理論家。畢業(yè)于清華大學(xué),與季羨林等人并稱清華園“四劍客”。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1986年,年事已高的先生決意退出講壇,為學(xué)生最后一次講屈原和李白。開講那日,名流如云,燕園為之擁塞。整整一節(jié)課,先生只講了一首詩,卻講得激情飛揚,貫通古今,出神入化。在先生的講授中,長眠千古的屈子和詩仙神奇般地復(fù)活了。這堂課下來,聽者皆感慨:詩歌竟然可以講到這個境界!
是的,讀詩可以獲得心靈的撫慰,而寫詩亦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初學(xué)寫詩,可以從一些小片段寫起,重在靈感與堅持。下面,請同學(xué)們每人根據(jù)兒歌《春天在哪里》的格式,共同完成小詩《秋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紅的花呀映出綠的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過渡語】:
老師根據(jù)木葉的形象也寫了一首詩,與同學(xué)們分享。配樂詩朗誦《聽見葉落的聲音》。
傍晚,天灰蒙蒙的,像個委屈的孩子,眼里噙滿了淚水;秋夜,眼簾緊閉,在她微微的鼾聲中,我聽見,一片葉落的聲音;清晨,窗子微合間,溜進一絲泥土的氣息,我看見,一地斑斕;原來,銀杏與紅楓,相約在昨夜,悄悄和秋天見了個面。
五、課堂小結(jié)及板書。
《說“木葉”》一文從“木葉”出發(fā),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以及豐富的詩句,詮釋了“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深奧道理,讓學(xué)生在體悟詩歌魅力的基礎(chǔ)上,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說“木葉”》。
樹葉——木葉...
落葉——木葉暗示性。
木葉——落木。
六、課后作業(yè)。
1、搜集整理古典詩歌中常見意象的含義及情感特征。2、閱讀文章《林庚:喧鬧時代里的隱退者》,積累寫作素材。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二
1、通過掌握意象來把握意境的營造。
2、體會“丁香姑娘”的象征義。
【教學(xué)難點、重點】。
1、學(xué)習象征的用法。
2、體會本文的象征意義。
【教學(xué)方式】。
感悟法、朗讀法、啟發(fā)式。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yù)習要求】。
熟讀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xué)內(nèi)容。
1、通過朗讀來細細品味本文的意境。
2、通過細節(jié)來進一步體驗感知。
〖教學(xué)步驟。
一、聽錄音,整體感受。
課文讀完了,我們感覺到什么了嗎?這首持美嗎?是一種什么樣的美?
(只需靜思)。
二、放背景音樂,共同朗讀體會。
對。每個人都有這種體驗。不只是讓人愉悅的東西才美,讓人感傷、感悟的東西有時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無限豐富的。
三、由意象體驗意境。
意象。
意象: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頹圮的籬墻……。
(由這些意象,結(jié)合本詩說一段話)。
他很孤獨,也很寂寞,在綿綿的細雨中,“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在這樣陰郁而孤寂的環(huán)境里,他心里懷著一點朦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jié)著悉怨的'姑娘”。這個姑娘被詩人賦予了美麗而又愁苦的色彩。她雖然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但是也有“丁香一樣的憂愁”。她的內(nèi)心充滿了“冷漠”“凄清”和“惆悵”。她和詩人一樣,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無言,“像夢一般地”從自己身邊飄過去了,走盡了這寂寥的雨巷。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三
1、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質(zhì),進而提升古典詩歌鑒賞的能力。
2、熟讀課文,了解“樹葉”“木葉”“落葉”“木葉”的情感差別以及作者的觀點。
3、理解并積累文中的古詩詞句子,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詞語。
1、理解“樹葉”“木葉”“落葉”“木葉”在藝術(shù)領(lǐng)域的差別。
2、把握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高考導(dǎo)航:
1、積累文中“相去無幾”“一字千里”等??汲烧Z,糾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錯誤。
2、把握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見意象的含義。學(xué)法指導(dǎo):
1、熟讀課文,走進文本,認真細致地把握語句的含義以及作者的觀點。
2、調(diào)動平時閱讀文學(xué)作品的藝術(shù)體驗,與文章中的相關(guān)評論做一番比較。
教學(xué)課時:1課時教學(xué)過程:一、導(dǎo)入。
“同學(xué)們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來自廣西;我的丈夫姓張,來自云南富源?!?BR> 【提問】。
請問,我剛剛這段話給大家傳遞了一個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我已經(jīng)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聯(lián)想意義,可以傳遞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們一起學(xué)習林庚先生的《說“木葉”》,看看木葉給我們傳遞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
(一)擺現(xiàn)象——中國古代詩人鐘愛“木葉”
【提問】。
文章的題目是《說“木葉”》,這告訴我們本文主要討論的中心是“木葉”,那么請問,文中告訴我們一個有關(guān)“木葉”的什么現(xiàn)象?(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一段,篩選有效信息。)。
——現(xiàn)象:中國古代詩人鐘愛“木葉”一詞?!緋pt展示】。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毒鸥琛?。
洞庭始波,木葉微脫?!x莊《月賦》。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云歇山?!懾省杜R江王節(jié)士歌》。
(二)析問題——分析“樹葉”“木葉”“落葉”“落木”的藝術(shù)差別。
(1)“樹葉”與“木葉”
【提問】“樹葉”與“木葉”的差別點在于“樹”與“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三段、第四段,篩選有效信息,回答“樹”與“木”的區(qū)別。)。
樹——有生命力的,翠綠的,枝葉繁密的。
木——沒有活力的,枯黃的,樹葉落盡的。
【朗讀】第四段最后兩句話。
然則“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澳尽痹谶@里要比“樹”更顯得單純,所謂“枯桑知天風”這樣的樹,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正是“木”的第一個藝術(shù)特征。
(2)“落葉”與“木葉”
【提問】“樹葉”會讓人聯(lián)想到飽滿青翠的葉子,的確不適合秋風葉落的季節(jié),那我們改用“落葉”是不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五段、第六段)。
落葉——強調(diào)的只是樹葉落下的動態(tài)。
木葉——不僅強調(diào)了樹葉落盡,樹干光禿禿的樣子,還暗含著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
【朗讀】第六段。
第一句:“木”不但讓我們?nèi)菀紫肫鹆藰涓?,而且還會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
第三句:至于“木”呢,那就說不定,它可能是透著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
第五句:而“木”的更為普遍的潛在的'暗示,卻依然左右著這個形象,于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边@落下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而是窸窣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仿佛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動的緣故。
(3)“木葉”與“落木”
【朗讀】第六段倒數(shù)三到六行。
“木葉”所以是屬于風的而不是屬于雨的,屬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屬于沉沉的陰天;這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
(三)下結(jié)論——“木葉”與“樹葉”在藝術(shù)領(lǐng)域有巨大差別;。
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
【朗讀】最后一段(第七段)。
“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shù)形象的領(lǐng)域,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
【更正】課本的“一字千金”應(yīng)改為“一字千里”。
【高考鏈接】把握??汲烧Z的含義。
一字之差:原意是只相差一個字,用來比喻相差的很少。
相去無幾:兩者之間距離不遠或者差別不大。
一字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里:在某句話中,只有一個字的差別,表達出的意蘊卻相差很大。
三、拓展延伸。
“樹葉”與“木葉”不過一字之差,在藝術(shù)形象領(lǐng)域的差別卻一字千里,這種一字千里的差別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十分常見。下面就分析詩人為何鐘愛“落紅”“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
“落英”“落紅”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詩歌中“落英”出現(xiàn)的情況不少,《全唐詩》約有16句,《全宋詩》中約有36句,而《全宋詞》就約有26句,但其中也有個別句“落英”不是做“落花”的意思。
如:宋代詩人歐陽修的《暮春門有感》“春事已爛漫,落英漸飄揚”。陸游《山居食每不肉戲作》“秋來更有堪夸處,日傍東籬拾落英?!鼻赜^《如夢令》“桃李不禁風,回首落英無限”,晏幾道《浣溪沙》“涼月送歸思往事,落英飄去起新愁”等等。
以“落紅”表落花意的也不勝枚舉,《全唐詩》中約26處,僅《全宋詞》中就約有91處,如:張先《天仙子》“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yīng)滿徑,蘇軾《水龍吟》“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等。
【提問】詩人們?yōu)楹卧诋斢谩奥浠ā睍r而棄之不用,卻鐘情于“落英”“落紅”呢?
【結(jié)論】一、花字出現(xiàn)的時間比英字晚,“英”在《詩經(jīng)》中就有,如《有女同車》中“有女同行,顏如舜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見《辭源》)。二、“落英”“落紅”與“落花”相比,前兩者雅致,后者通俗。三、意韻不同,“落英”狀花瓣繽紛飄落之態(tài),“落紅”盡顯花的明艷之色,這都是“落花”一詞所不能勾畫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
【過渡】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一個詞往往能暗示出作者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態(tài)度,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這些詩句能暗示出詩人什么樣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態(tài)度。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拙右住跺X塘湖春行》。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diào)歌頭》。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钋逭铡蹲砘帯贰?BR> 四、課堂活動。
林庚,字靜希。詩人、詩歌理論家。畢業(yè)于清華大學(xué),與季羨林等人并稱清華園“四劍客”。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1986年,年事已高的先生決意退出講壇,為學(xué)生最后一次講屈原和李白。開講那日,名流如云,燕園為之擁塞。整整一節(jié)課,先生只講了一首詩,卻講得激情飛揚,貫通古今,出神入化。在先生的講授中,長眠千古的屈子和詩仙神奇般地復(fù)活了。這堂課下來,聽者皆感慨:詩歌竟然可以講到這個境界!
是的,讀詩可以獲得心靈的撫慰,而寫詩亦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初學(xué)寫詩,可以從一些小片段寫起,重在靈感與堅持。下面,請同學(xué)們每人根據(jù)兒歌《春天在哪里》的格式,共同完成小詩《秋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紅的花呀映出綠的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老師根據(jù)木葉的形象也寫了一首詩,與同學(xué)們分享。配樂詩朗誦《聽見葉落的聲音》。
傍晚,天灰蒙蒙的,像個委屈的孩子,眼里噙滿了淚水;秋夜,眼簾緊閉,在她微微的鼾聲中,我聽見,一片葉落的聲音;清晨,窗子微合間,溜進一絲泥土的氣息,我看見,一地斑斕;原來,銀杏與紅楓,相約在昨夜,悄悄和秋天見了個面。
五、課堂小結(jié)及板書。
《說“木葉”》一文從“木葉”出發(fā),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以及豐富的詩句,詮釋了“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深奧道理,讓學(xué)生在體悟詩歌魅力的基礎(chǔ)上,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說“木葉”》。
樹葉——木葉...
落葉——木葉暗示性。
木葉——落木。
六、課后作業(yè)。
1、搜集整理古典詩歌中常見意象的含義及情感特征。2、閱讀文章《林庚:喧鬧時代里的隱退者》,積累寫作素材。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四
今天講《林黛玉進賈府》,一節(jié)課的時間圍繞四個問題講了第一段。
第一是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圖。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圖是比較清晰的,學(xué)生可以容易地找出,所謂的路線圖應(yīng)該是由一些時間和地點的節(jié)點構(gòu)成?!皸壷鄣前丁焙笥蓶|向西先后經(jīng)過“寧國府”—“榮國府”—“西邊角門”—“一射之地”—“垂花門”—“抄手游廊”—“穿堂”—“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三間廳”—“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理清這個路線圖對于把握本段的內(nèi)容是有重要意義的,在任何閱讀的過程中,“把握結(jié)構(gòu)-理清思路”應(yīng)該是第一步,只有做到這一步才有可能進一步深入去“品味語言-領(lǐng)悟感情”,進而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及研究人物心理性格的合理性。
第二是作者通過哪些手法來展示寧榮街與賈府的繁華富庶。這屬于寫作技巧的問題,任何文章在展示事物本來面貌的過程中并非單純地平鋪直敘,往往會運用一些技巧更好更充分的表現(xiàn)。比如“林黛玉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這便使用了側(cè)面烘托的手法;“幾個三等仆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使用了正襯的方法。
第三是林黛玉的心理與性格特點。《林黛玉進賈府》初步展示了賈府的環(huán)境特點和幾個重要人物,特別是林黛玉的性格特點。而第一段有句話非常關(guān)鍵,學(xué)生很容易便能找出,就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林黛玉之所以會有如此的想法恐怕有三點原因,一是寄人籬下的特殊心理狀態(tài),二是她印象中與親眼所見賈府的與眾不同給她的心理壓力,三是她的性格特點。而性格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為與她相同處境的薛寶釵并不會這樣,劉姥姥也不會這樣。如果要再深入研究她是一種怎樣的性格特點,就得注意“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她的所有想法和行為只是怕人恥笑,這應(yīng)該說她性格的很主要的一個方面是自我意識強,自尊心強。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五
1、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特點。
2、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1、體會詩歌中的意象為本文奠定了怎樣的基調(diào)。
2、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特點。
一、導(dǎo)入新課。
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妻兒由陜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jié)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765年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于是離開成都,經(jīng)重慶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住了兩年左右的時間?!肚锱d》既是他旅居夔州時寫下的一組詩,共有八首,“玉露凋傷楓樹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賞析課文。
1、這首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首聯(lián)以秋風起興,以楓葉凋零、秋氣蕭森,寄寓老大傷悲、凄苦落寞的情懷。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巫山巫峽氣蕭森”語意,進而描繪望中的巫峽景象和殷森氣憤:駭浪滔天,似暗寓了時局的動蕩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陰云匝地,又象征著國家命運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陰沉郁悶。頸聯(lián)傾訴思鄉(xiāng)衷曲,以“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現(xiàn)出思鄉(xiāng)之情的深沉濃烈和欲歸不得的無奈與凄傷。尾聯(lián)在一畝的秋風里,一片搗衣聲的環(huán)境、氣氛,含茹游子無家可歸之惆悵凄涼,緊承上文之“故園心”,又暗扣題目,綰結(jié)全詩。
此詩以描繪秋景為外在的行文線索,以抒發(fā)悲愁之情作為連通各聯(lián)的內(nèi)在聯(lián)絡(luò),以情感的起伏流轉(zhuǎn),貫穿次第展開的各組景物,形神教誨,渾然一體。
2、結(jié)合上一個問題,總結(jié)一下這首詩情景交融的特點。
全詩自始至終,情景兩首互為依托、互相生發(fā),融會一體,密不可分。如首聯(lián),楓樹為秋露侵蝕傷殘的景象,感發(fā)或者說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風苦雨吹打得老大傷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峽的蕭森秋氣,則似乎是充溢于詩人心頭的郁悶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頷聯(lián)描繪江間波浪、塞上風云,作者既生動的表現(xiàn)出他們“兼天涌”,“接地陰”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強調(diào)了其動蕩不安和陰晦不明,及詩人自身的驚魂不定和憂思不散。再如頸聯(lián)書寫思鄉(xiāng)之情,同樣是藉托“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來生動的顯現(xiàn)令人唏噓悱惻的“故園心”。即便是最后兩句,貌似純粹寫景,實則蒼涼的暮色秋聲,使人隱約感受到仿佛就是詩人陰沉蒼涼的心情。整首詩既因物感興,使情思有所附麗;又因即景寄懷,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藝術(shù)特色。
杜甫十分注重詩歌語言的錘煉,曾表示過“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寫的一些詩作,往往詞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語法奇異而內(nèi)蘊豐厚,語言精純圓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這首詩來說,頷聯(lián)中的“兼”“接”二字,即極為練達而傳神。尾聯(lián)在“白帝城高”之后綴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卻有著含蘊無窮的深長余韻。最為杰出的是頸聯(lián)之遣詞造句。上句之“兩開”,既前應(yīng)“叢菊”,表明客居夔州已兩度春秋;有下啟“淚”字,暗示兩年之中時時都向東歸故園,然而新院始終無法實現(xiàn),每見菊花開綻就潸然落淚。如將“他日”解作“將來”,則更有歸鄉(xiāng)后痛定思痛,為今日之流離失所傷心再三的意味。與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旨歸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樣語意雙關(guān)。此二字既上承故園的思念之心一直牽系于此岸邊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揚帆啟航,順流東下。不僅如此,上、下兩句還互文見義:“叢菊兩開”謂花開有時,“孤舟一系”傷歸鄉(xiāng)無期;“兩開”見出時光流走,“一系”見出人跡淹留;“他日淚”是果,“故園心”是因……兩句詩詞語平易而涵蘊豐厚,句法奇異而旨意錯綜。對偶工穩(wěn)而文氣流蕩,筆墨老成,爐火純青。
三、小結(jié)主題。
這是一篇隨物興感、即景寄懷之作。詩人由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fā)情懷,書寫了因戰(zhàn)亂而常年流落他鄉(xiāng)、不能東歸中原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嘆“悲哉!秋之為氣也”以來,悲秋成為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主旨,劉禹錫詩韻“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詩,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著蒼涼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秋,含意較一般的悲秋之作遠為深厚。
四、關(guān)于練習。
設(shè)題意圖:引導(dǎo)學(xué)生參照古人的評點,加深對詩意的理解,并探尋作者隱藏在“秋興”后面的思想情感。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六
四、教具:投影儀投影膠片。
五、教時:3課時。
第一課時:
導(dǎo)入:同學(xué)們都來自各間小學(xué),面對新的學(xué)校、新的老師、新的同學(xué),看法也許是各不相同的。
提問:你的感覺是如何的?請你講一講!(提問2人)。
習的主要內(nèi)容。
一、心理——人的內(nèi)心世界(板書)。
十分活躍、十分微妙、十分復(fù)雜。
例:老師提問。
(1)緊張(膽量小)。
(2)高興(膽量大)(板書)心理。
提問:什么是心理?
要求學(xué)生閱讀課文p2第2段。
心理,就是人的內(nèi)心世界,人的言論、行動都與一定的心理有聯(lián)系。(投影)。
例:面對老師的提問,有的同學(xué)由于過于緊張,導(dǎo)致說話結(jié)巴,手腳發(fā)抖。
講:(1)每個人都面臨著兩個世界。
(2)對人的內(nèi)心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質(zhì)差是更重要的原因。
提問:心理又是如何產(chǎn)生的?
要求學(xué)生閱讀課文p2第3段。
心理世界的活動來自于外部世界,豐富多采的內(nèi)心世界反映著色彩斑斕的外部世界。(投影)。
講:人的心理不是天生的,它和外部世界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外部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外部世界的反映。
例:性格與交往。
人逢喜事精神爽(板書。
(外部世界)(心理)。
提問:一個人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心理活動更豐富?
要求學(xué)生閱讀課文p2輔助文。
要求學(xué)生思考:人的心理活動為什么各不相同?(下一節(jié)提問)。
講:人的心理活動如同人的身體一樣,每個人之間差異很大,但是許多成功者,往往都具有一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例:鄧亞萍張廣厚——自信、樂觀、頑強。
提問:成功者都具有那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成功者相同的心理特點(略)(投影)。
成功,必須要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七
利用教材中有限的名著片斷激發(fā)學(xué)生閱讀古典小說的興趣,提高學(xué)生的閱讀欣賞能力。
以《紅樓夢》歌曲(王立平作曲)的欣賞作為貫穿文學(xué)欣賞的紅線,以曲調(diào)的風格來體會其悲劇性。
一課時(公開課)。
一、由《紅樓夢序曲》交代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
二、讀課文寶黛相會,參譯木石前盟(關(guān)于賈寶玉的性格暫且按下不提)。
三、如此一對有情人該成眷屬吧,而結(jié)果卻是枉凝眉(欣賞詞曲《枉凝眉》)。
四、為什么會如此呢?要從賈寶玉的叛逆性格談起。(分析歸納課文中側(cè)面、正面及《西江月》二詞展示的寶玉性格。)林黛玉支持賈寶玉,薛寶釵規(guī)勸賈寶玉,于是悲劇就產(chǎn)生了。
五、且悲劇是那樣的深沉與驚心動魄,欣賞詞曲《葬花吟》。
六、悲劇還不僅僅是木石前盟成鏡花水月,金玉良緣也是美中不足(欣賞詞《終身誤》)。于是共同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一
《林黛玉進賈府》選自《紅樓夢》第三回,是全書序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根本作用在于,通過林黛玉的耳聞目睹第一次向讀者展現(xiàn)小說中眾多人物所活動的典型環(huán)境——賈府。這對學(xué)生了解《紅樓夢》全書有著非凡的意義。那么,教學(xué)本文的重點自然是對賈府這一環(huán)境的分析。本設(shè)計擬著重從賈府的“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來分析,充分認識“與別家不同”的賈府的特點。
[總體思路]。
本教案由三部分組成,即:1、“硬件”;2、“軟件”;3、解題。這三部分均圍繞同一個教學(xué)目標。
[實施步驟]。
一、賈府的“硬件”
提問:
(學(xué)生讀書討論)。
明確:
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一、宏偉的外觀。處于繁華街市、阜盛人煙之中的賈府建筑,在黛玉的眼中,僅就外觀,就突出地感覺到它“大”:門前蹲著兩個大獅子;門是三間獸頭大門;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書寫著五個大字。三個“大”字不但表現(xiàn)了賈府建筑的宏偉外觀,而且也暗示了賈府顯豁高貴的社會地位。
二、講究的布局。比如賈母的正房大院,就設(shè)置了一個垂花門、兩邊抄手游廊和一個安放著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莊嚴肅穆,又表現(xiàn)出豪門貴族氣派。就賈赦住處,雖不似賈母的正房那樣,卻也有儀門和廂廡游廊。至于“榮禧堂”的五間大正房,被儀門、耳房、穿堂、甬道簇擁著,更是軒昂壯麗。
三、華貴的陳設(shè)。就“榮禧堂”而言,先以特寫鏡頭詳細介紹了堂屋中的匾額,無論是匾的質(zhì)地花紋,匾上大字的規(guī)格,還是匾上的題字與印璽,都顯示著主人的社會地位;室內(nèi)陳設(shè)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綠古銅鼎、待漏隨朝墨龍大畫、楠木交椅、玻璃盒等,都說明了主人的富貴豪華。就是耳房內(nèi)的陳設(shè)和器物也頗為華貴:靠背、引枕、條褥,都飾以龍蟒;小幾、香盒、酒槲、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說明:
此問重在訓(xùn)練學(xué)生篩選重要信息的能力。賈府硬件的信息,課文中都有直接表現(xiàn)的文字,學(xué)生只要認真讀書,不難篩選出的。通過此問的探討,學(xué)生能夠從“硬件”設(shè)施上,一下子從感性上把握到賈府的環(huán)境特點。
二、賈府的“軟件”
提問:
賈府庭院的的氣勢之宏、布局之妙、陳設(shè)之精,充分顯示了高門大第的威嚴、顯豁,社會地位的尊崇、高貴。但,這只是“硬件”。林黛玉進賈府,她所感的,還有賈府里處處透露著的一種逼人的神魄,可謂“軟件”。請說說賈府“軟件”的特點。
(學(xué)生思考討論)。
明確:
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非凡的服飾。如王熙鳳的衣飾打扮“彩繡輝煌”,賈寶玉、王夫人等乃至仆婦下人,“包裝”都是很“精良”。
二、驕矜的氣質(zhì)。賈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紈、三春等人,身上都有一種驕矜之氣。
三、更重要的,賈府有著一套繁文縟節(jié)。如用飯時,“李氏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十分講位次;丫鬟旁邊執(zhí)著拂塵,李紈、熙鳳二人立于案旁“布讓”,“寂然”吃飯,吃過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一套儀節(jié),均不得亂來。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賈府的富貴尊榮,不僅是物質(zhì)的,還有禮教的;不僅寫出了富貴尊榮,也寫出了封建社會的等級森嚴。
說明:
此問重在訓(xùn)練學(xué)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能力。一般說來,認識一個環(huán)境,往往只把握“硬件”上的特點,而忽視“軟件”上的觀察和研究。本問的目的就是,要求學(xué)生體味出賈府的精神內(nèi)涵實質(zhì)。
三、解題。
提問:
(學(xué)生討論)。
明確:
不可以。“賈府迎黛玉”這個題目顯得過于隆重,抬高了黛玉在小說中的地位,不像原來題目那樣充分顯示賈府的威嚴?!傲主煊褡±牙鸭摇边@個題目雖說通俗,貼近生活,給人一種親切感;但是,賈府不是一般的姥姥家,而是一個聲勢赫赫的豪門貴族。因此這個題目將一個“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環(huán)境溫暖化了,不好。
說明:
此問意在使學(xué)生進一步認識賈府這一典型環(huán)境的特點。
[總結(jié)]。
《林黛玉進賈府》向我們第一次展現(xiàn)了賈府。賈府的環(huán)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透過院落建筑的“硬件”和服飾儀節(jié)的“軟件”,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了賈府的特點。像賈母在賈府至高無上一樣,賈府透示給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貴。它是封建大家庭的一個樣板,是封建上層統(tǒng)治者的生活寫照。最后,我們要感謝“導(dǎo)游小姐”林黛玉,她讓我們得以領(lǐng)略這種無從親臨參觀的“歷史風景”。當然,最終功勞還是曹雪琴的,是他一手“策劃”了我們這次穿越“時間隧道”的“故國神游”。
[板書]。
探究活動。
《紅樓夢》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代小說,選入中學(xué)課本的《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是小說的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fù)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的節(jié)選。我們可以對比的方法來學(xué)習這篇課文,一窺紅樓夢的偉大成就。
丫環(huán)數(shù)量的對比。
人物描寫的對比。
王熙鳳和眾人之比王熙鳳出場時,作者采用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寫作手法,正當賈母說多配一料丸藥時,“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有曾迎接遠客!’”。而其它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在林黛玉看來,此人實在是放誕無禮。但這恰恰突出了王熙鳳在賈府中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刻劃出她性格中潑辣的一面。她深受賈母的寵信,除了賈寶玉,合府再無一人敢在賈母面前如此說笑。正因為萬千寵愛集一身,所以才敢如此恣行無忌。
王熙鳳和賈氏三姐妹之比賈氏三姐妹出場時,只有輪廓描寫:“第一個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倍跷貘P呢,“這個人的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慶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一略一詳,一簡潔一鋪陳,一高貴一庸俗,寫出了賈氏三姐妹的神韻和高貴氣質(zhì),暗示了王熙鳳的貪婪及俗氣,側(cè)面反映出她內(nèi)心世界的空虛。
王熙鳳和王夫人之比黛玉去拜見賈政時,“王夫人再四攜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到了吃飯時,“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熙鳳忙拉了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讓”。一“攜”一“拉”,一親切一熱情,一穩(wěn)重一猛浪。作者在這里突現(xiàn)了王熙鳳的熱情,而這種熱情無非是一種表演,是以取悅賈母為最終目的的,體現(xiàn)了王熙鳳的精明和狡詐。
林黛玉和賈寶玉之比寶黛相見時,兩人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Z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里就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币粋€是寄人籬下,一個是混世魔王;一個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一個是率性而為,心直口快。所以盡管感覺相同,但一個只是深隱內(nèi)心,另一個則是赤裸裸地表達出來。這樣的描寫,使環(huán)境和人物達到了完美的融合。
林黛玉對賈寶玉認識之比林黛玉從王夫人口中得知賈寶玉是一個孽胎禍根,是一個混世魔王,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所以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心想倒不見那蠢物也罷了。結(jié)果一見之下,卻是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何等眼熟到如此!心有靈犀,立即站到了賈寶玉一邊。成為背叛封建家長、背叛封建社會的堅定同盟者。欲揚先抑,突出了林黛玉對賈寶玉的認同感。
賈寶玉和封建學(xué)士之比文中說“黛玉亦常聽得母親說過,二舅母生的有個表兄,乃銜玉而誕,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nèi)幃廝混”,這在眾封建學(xué)士看來實在是荒唐之舉,所以西江月中批道: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倒不通世務(wù),愚頑怕讀文章。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湛肖無雙。寶玉無意于功名利祿,厭《四書》而喜《西廂》,避功名而趨閨房,自為封建家長所不容,也必遭封建統(tǒng)治者所唾棄,所以才會屢屢遭賈政責打。西江月似貶實裹,卻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封建統(tǒng)治階級叛逆者的光輝形象。
通過對比,我們能一窺賈府敗落的原因;通過對比,我們能一睹人物的風采,黛玉的細心謹慎、嬌弱風流,寶玉的似傻如狂、離經(jīng)叛道,鳳姐的庸俗潑辣、張狂精明;通過對比,我們可一嘆曹雪芹的筆力,人物的出場,先后適宜,詳略得當,虛實兼用,不但筆法變化多姿,而且在眾多人物中可使描寫的重點突出。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加深對紅樓夢的了解。
抓住一點拓展對比。
在《林黛玉進賈府》中,寫黛玉初至賈府門前,有這樣一段描寫:
忽見街北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
依據(jù)“蹲著”和幾個“大”字,學(xué)生能夠理會這段描寫不但表現(xiàn)了賈府宏偉富麗、莊嚴肅穆的豪門世家的貴族氣派、而且也暗示了賈府“詩禮簪纓”、顯赫高貴的社會地位。但是,環(huán)境的描寫與展現(xiàn),是融合在人物性格的刻畫之中的,這段描寫對于刻畫林黛玉的性格到底有什么作用,學(xué)生就難以理解了。
為了讓學(xué)生深入理解,我便把《紅樓夢》第六回劉姥姥初至賈府門前的一段描寫抄在黑板上,讓學(xué)生對照閱讀:
來至榮府大門石獅子前,只見簇簇轎馬,劉姥姥便不敢過去,……然后蹭到角門前。只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說東談西呢。
同是賈府門前的景物人物,在黛玉眼中突出的是“大”,對守門的奴仆也僅注意到著裝別致而已。而這些到了劉姥姥眼中就發(fā)生了不同的變化,“大石獅子”不“大”了,匾上的字也未進入她的眼中,那些守門奴仆在劉姥姥眼中也變成“挺胸疊肚指手畫腳”威風凜凜的人了。
經(jīng)過對照思考,學(xué)生終于明白:這是由于人物的性格、身份、教養(yǎng)的不同使然。于是,我又引導(dǎo)學(xué)生結(jié)合小說的內(nèi)容進行深入分析。
林黛玉本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有著極強的自尊心。由于母親去世,才離父到京,來賈府過一種寄人籬下的生活,在來賈府之前,就曾知道賈府“與別家不同”,今天親臨賈府,她特別叮囑自己“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行一步路”,她不準自己出現(xiàn)絲毫的差錯,以致有損自己小姐的身份和自尊??梢栽O(shè)想,黛玉在賈府門前,行動是多么的謹慎,心情是何等的緊張。這種謹小慎微。忐忑不安的心理必然會通過她眼中的景物人物而體現(xiàn)出來,她在賈府門前的“大”的感受正是她這種心情的折射,也就是說,這位體弱多并多愁善感的姑娘初臨賈府,就感到那撲面而來的壓力了。然而,黛玉畢竟是一個承襲過列侯門庭的鹽課老爺家的貴族小姐,對那些守門奴仆只覺得他們穿著考究,但不會對他們產(chǎn)生一種膽怯畏懼心理,因為在他們面前,自己仍然是主子。
而劉姥姥則不同。她本是一個村嫗,只因自己姑爺與賈府“略有瓜葛”,為了討些銀錢才來到賈府。由于她在農(nóng)村見多識廣,諸如“大石獅子”、大匾上的大字等是不會引起她的注意的。能引起她注意的自然是那些能顯示官宦世家富貴闊綽的“簇簇轎馬”。而那些守門奴仆在她眼中則一個個顯得飛揚跋扈。氣使頤指,令她不寒而栗。這是因為這些人都是豪門大戶的爪牙,他們常常是直接凌辱百姓的鷹犬,因而,他們在劉姥姥眼中就成這樣一副神態(tài)了。這段描寫同劉姥姥的性格。身份極相吻合。
通過以上對比分析,學(xué)生不僅把握了黛玉進賈府的性格心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也就容易把握了。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二
利用教材中有限的名著片斷激發(fā)學(xué)生閱讀古典小說的興趣,提高學(xué)生的閱讀欣賞能力。
以《紅樓夢》歌曲(王立平作曲)的欣賞作為貫穿文學(xué)欣賞的.紅線,以曲調(diào)的風格來體會其悲劇性。
一課時(公開課)。
一、由《紅樓夢序曲》交代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
二、讀課文寶黛相會,參譯木石前盟(關(guān)于賈寶玉的性格暫且按下不提)。
三、如此一對有情人該成眷屬吧,而結(jié)果卻是枉凝眉(欣賞詞曲《枉凝眉》)。
四、為什么會如此呢?要從賈寶玉的叛逆性格談起。(分析歸納課文中側(cè)面、正面及《西江月》二詞展示的寶玉性格。)林黛玉支持賈寶玉,薛寶釵規(guī)勸賈寶玉,于是悲劇就產(chǎn)生了。
五、且悲劇是那樣的深沉與驚心動魄,欣賞詞曲《葬花吟》。
六、悲劇還不僅僅是木石前盟成鏡花水月,金玉良緣也是美中不足(欣賞詞《終身誤》)。于是共同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
附歌詞:
1、紅樓夢引子。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
都只為風月情濃。
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
試遣愚衷。
因此上,
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
2、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
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
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
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3、葬花吟。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
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扌不凈土掩風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4、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
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
縱然是齊眉舉案,
到底意難平。
5、詠熙鳳。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6、聰明累。
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靈。
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
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
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
呀!一場歡喜忽悲辛。
嘆人間,終難定!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三
教學(xué)理念:
小說閱讀欣賞教學(xué)是學(xué)生、教師、文本、作者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xué)生的個體體驗應(yīng)該是浪漫獨特而富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因此文學(xué)教育應(yīng)該注重發(fā)揮學(xué)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尊重學(xué)生的獨特體驗,挖掘?qū)W生的智慧潛能,提高學(xué)生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xué)設(shè)想:
《紅樓夢》在我國古典小說中享有極高的名聲,它以豐富的社會內(nèi)容、深刻的思想意義及高超的藝術(shù)成就而被推為我國古典小說創(chuàng)作的頂峰。課文節(jié)選的《林黛玉進賈府》描寫人物出場,歷來受到高度贊譽,同時,人物性格的刻畫更是小說精彩的樂章。本課研討人物性格的刻畫。
教學(xué)目標:
了解賈寶玉、王熙鳳的性格特征,體會小說中用描寫人物出場、傳神的語言等來刻畫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之處。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xué)過程:
一、放《紅樓夢》主題曲《枉凝眉》,導(dǎo)入新課。
三、師生研討王熙鳳的出場、語言,學(xué)生發(fā)言,教師點撥,學(xué)生歸納:
王熙鳳:1、寫出場:不見其人,先聞其聲。
(放誕無禮、性格潑辣、地位特殊)。
2、語言:a、夸黛玉:(巧言令色、八面玲瓏、圓滑乖巧)。
b、回王夫人:(機變逢迎、果斷能干)。
四、欣賞電視劇《紅樓夢》片段:王熙鳳見黛玉,學(xué)生評點。
五、師生研討賈寶玉的出場、語言,學(xué)生發(fā)言,教師點撥,學(xué)生歸納:
賈寶玉:1、出場前:側(cè)面介紹。
a王夫人:“孽根禍胎”“混世魔王”
“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
b黛玉母親:“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nèi)幃廝混”
2、語言:a、見黛玉:(癡狂至極、率直任性)。
b、給黛玉起表字:(怪人怪語、性格叛逆)。
六、欣賞電視劇《紅樓夢》片段:寶黛相會,學(xué)生評點。
七、課外作業(yè):(個性化研讀題)。
說說“鳳辣子”的“辣”。寫一篇讀寫筆記。結(jié)合課文而不限于課文。
(提示:1、聲音“辣”?2、體態(tài)容貌“辣”?3、衣著“辣”
4、語言“辣”?5、心思“辣”。)。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四
1、有關(guān)中國的四大著名古典長篇幅小說:即《紅樓夢》曹雪芹,《西游記》吳承恩,《三國演義》羅貫中,《水滸傳》施耐庵。
2、《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四大名著之一。全書以寶黛愛情為主線,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的罪惡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滅亡的歷史以展趨勢。本文選自《紅樓夢》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復(fù)賈雨村,榮國府收養(yǎng)林黛玉》,是全書的序幕組成部分之一。本文以林黛玉進賈府的一天行蹤為線索,通過她的所見所聞,介紹了賈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弄錯時展現(xiàn)了賈府與眾不同“的豪華府北,拉開了《紅樓夢》故事的帷幕。
3、《紅樓夢》人物眾多,為了使用權(quán)我們了解眾多的人物關(guān)系,我們印發(fā)了下表,供同學(xué)們參考。
寧府。
寧國公賈演——賈代化——堂舅父賈敬——堂表兄賈珍。
四表妹賈惜春。
榮府。
榮國公賈源——外祖父賈代善、外祖母史太君(即賈母)——。
大舅父賈赦、大舅母邢夫人——表兄賈鏈、表嫂王熙鳳。
二姐賈迎春。
二舅父賈政、二舅母王夫人————————表兄賈珠。
表嫂李紈。
大表姐賈元春。
表兄賈寶玉。
三表妹賈探春。
母親賈敏、父親林如?!主煊瘛?BR> 4、林黛玉因母親去世,她父親決定讓到外祖母家去,于是引出了本文所講的故事。
步步留心——進賈府大門——賈母的正房大院,見賈母——三個姐妹——不足之癥——王熙鳳來了——已經(jīng)放了月錢、找緞子——去大舅父、大舅母處——去榮禧堂二舅父、二舅母處——王夫人說賈寶玉——路過王熙鳳的住處——在賈母的后院正房用飯——林黛玉和賈寶玉相會——暫置碧紗櫥。
4、但是我們也從中看到了這樣一點:這個封建社會已經(jīng)在開始動搖了,寶玉的對封建社會的全部意識不迷信,并對這些封建秩序有所違拗,是反叛傾向的表現(xiàn)。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五
教學(xué)重點:典型環(huán)境和主要人物王熙鳳、賈寶玉、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教學(xué)時數(shù):兩課時。
教學(xué)方法:以點撥為主,引導(dǎo)學(xué)生逐步領(lǐng)會。
第一課時。
教學(xué)內(nèi)容和步驟:
——《紅樓夢》。
它的作者是誰?——曹雪芹。
你了解曹雪芹嗎?你看過《紅樓夢》嗎?
一.曹雪芹與《紅樓夢》簡介。
曹雪芹:
生活于所謂的“康乾盛世”,但經(jīng)歷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變故。
寫作經(jīng)歷:寫于凄涼困苦的晚年。在“曹雪芹印”中有這樣一首詩:
“我也曾金馬玉堂,我也曾瓦灶繩床。
你笑我名門落拓,一腔惆悵,
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間、世態(tài)炎涼!
襤裳藏傲骨,憤世寫群芳。
字字皆血淚,十年不尋常。
身前身后漫思量,今世看。
真真切切、虛虛幻幻、悲悲啼啼的千古文章?!保ㄒ墒呛笕烁綍?。
“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白肿挚磥斫允茄?,十年辛苦不尋常”。
寫作背景與緣由:一、清朝政治的腐朽和封建剝削的加強。?。
二、各族人民的反抗斗爭?。
三、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矛盾?。
第一回:兩個楔子:女媧補天:頑石暗示寶玉的叛逆性格;
(神話故事)木石前盟:暗示寶黛愛情前世有緣。
第二回:交代人物關(guān)系:
寧國公賈演——賈代化:賈敷。
賈敬——賈珍(子)——賈蓉(秦可卿)。
賈惜春(女)。
賈迎春(女)。
(次子)賈政(王夫人)——賈珠(李紈)—賈蘭。
賈元春(女,王妃)。
賈寶玉。
賈探春(女)。
(女兒)賈敏(林如海)——林黛玉。
第三回:介紹活動背景和主要人物。
第五回:全書總綱,通過寶玉夢游太虛幻境隱喻人物命運和結(jié)局。
藝術(shù)特點:網(wǎng)狀形式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
典型生動的人物形象。
豐富多樣的文學(xué)手法。
獨具風格的語言文字。
后世評價:“中國第一奇書”
“中國古典小說的金字塔”
“大哉,《紅樓夢》!再論一千年!”
中國三門“顯學(xué)”(顯赫的學(xué)問——紅學(xué)、甲骨學(xué)、敦煌學(xué))之一。
附板書設(shè)計:
曹雪芹:
出身于一個有百年歷史的貴族世家。
成長于一個藏書豐富的書香門第。
生活于所謂的“康乾盛世”,經(jīng)歷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變故。
博覽群書,文化底蘊豐厚,琴棋書畫無所不能,詩詞曲賦無所不精,
偉大的文學(xué)家,杰出的小說家,有名的詩人和畫家。
藝術(shù)特點:網(wǎng)狀形式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
典型生動的人物形象。
豐富多樣的文學(xué)手法。
獨具風格的語言文字。
后世評價:“中國第一奇書”
“中國古典小說的金字塔”
“大哉,《紅樓夢》!再論一千年!”
第二課時。
教學(xué)目的: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xué)重點:對王熙鳳、賈寶玉等主要人物性格的認識。
教學(xué)內(nèi)容和步驟:
一.梳理本文的情節(jié):
(1)林為何進賈府?:?。
二.具體用什么手法、怎樣描寫人物的?
外祖母:外貌:鬢發(fā)銀白。
行為: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心疼不已,無限慈愛)。
三個姊妹:一?—?描寫,觀之可親,見之忘俗。(總寫)。
王熙鳳:衣飾:穿金戴銀,異常華麗。
外貌:十分美艷,含威不露。
行為:逢場作戲,機變逢迎。
語言:看似熱情,實則虛情假意。
(先抑)???姑母:頑劣異常,無人敢管。
黛玉:憊懶人物,懵懂頑童。
見后(正面描寫):衣飾:華美不凡。
(后揚)???外貌:英俊多情,最是極好。
語言:親切率直。
行為:率真任性。
三.描寫人物有什么特點?
四.討論:(1)如何理解王熙鳳的出場和其衣飾的華美、說話待人的“熱情”?
先看她的出場。
對比:這些人(賈母外):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
王熙鳳:放誕無禮。
再看她的服飾:從上到下,穿金戴銀,珍珠寶玉無所不有,色彩艷麗。
著極奢極麗之服,滿頭翡翠,環(huán)鬢金珠,過事修飾,過事刻畫,是俗氣,不是美麗。
回王夫人中也可看出她的精明能干。
(2)如何理解《西江月》中對寶玉的評價?
(3)如何認識他的摔玉之舉?
(4)林黛玉的做事為人有什么特點?
具體表現(xiàn)在:
(1)答話得體,并能及時修改不適宜的話。
如82頁婉拒邢夫人時。
如有關(guān)讀什么書問題,她有兩次作答:
回外祖母時:“只剛念了〈四書〉?!?BR> 回寶玉時:“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xué),些須認得幾個字?!?BR> (2)度次而坐。
83頁、84頁在拜見大舅父和王夫人時;85也在賈母后院吃飯前。
(3)入“鄉(xiāng)”隨俗。
附板書設(shè)計:
外祖母:外貌:鬢發(fā)銀白。
行為:摟入懷中,叫著大哭(心疼不已,無限慈愛)——實寫。
三個姊妹:一?—?描寫,“觀之可親,見之忘俗。”(總寫)——略寫。
王熙鳳:衣飾:穿金戴銀,異常華麗。
外貌:十分美艷,含威不露。
行為:逢場作戲,機變逢迎。
語言:看似熱情,實則虛情假意????——詳寫實寫。
(先抑)???姑母:頑劣異常,無人敢管。
黛玉:憊懶人物,懵懂頑童。
見后(正面描寫):衣飾:華美不凡。
(后揚)???外貌:英俊多情,最是極好。
語言:親切率直。
行為:率真任性?????——正側(cè)結(jié)合,正文反作,詳寫。
具體表現(xiàn)在:答話得體,并能及時修改不適宜的話;度次而坐;入“鄉(xiāng)”隨俗。
————?一個言談舉止不俗、態(tài)度自然風流、心思縝密、才高思深、眼明心細、秀外慧中、嫻于辭令的大家閨秀。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六
教學(xué)理念:
小說閱讀欣賞教學(xué)是學(xué)生、教師、文本、作者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xué)生的個體體驗應(yīng)該是浪漫獨特而富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因此文學(xué)教育應(yīng)該注重發(fā)揮學(xué)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尊重學(xué)生的獨特體驗,挖掘?qū)W生的智慧潛能,提高學(xué)生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xué)設(shè)想:
《紅樓夢》在我國古典小說中享有極高的名聲,它以豐富的社會內(nèi)容、深刻的思想意義及高超的藝術(shù)成就而被推為我國古典小說創(chuàng)作的頂峰。課文節(jié)選的《林黛玉進賈府》描寫人物出場,歷來受到高度贊譽,同時,人物性格的刻畫更是小說精彩的樂章。本課研討人物性格的刻畫。
教學(xué)目標:
了解賈寶玉、王熙鳳的性格特征,體會小說中用描寫人物出場、傳神的語言等來刻畫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之處。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xué)過程:
一、放《紅樓夢》主題曲《枉凝眉》,導(dǎo)入新課。
三、師生研討王熙鳳的出場、語言,學(xué)生發(fā)言,教師點撥,學(xué)生歸納:
王熙鳳:1、寫出場:不見其人,先聞其聲。
(放誕無禮、性格潑辣、地位特殊)。
2、語言:a、夸黛玉:(巧言令色、八面玲瓏、圓滑乖巧)。
b、回王夫人:(機變逢迎、果斷能干)。
四、欣賞電視劇《紅樓夢》片段:王熙鳳見黛玉,學(xué)生評點。
五、師生研討賈寶玉的出場、語言,學(xué)生發(fā)言,教師點撥,學(xué)生歸納:
賈寶玉:1、出場前:側(cè)面介紹。
a王夫人:“孽根禍胎”“混世魔王”
“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
b黛玉母親:“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nèi)幃廝混”
2、語言:a、見黛玉:(癡狂至極、率直任性)。
b、給黛玉起表字:(怪人怪語、性格叛逆)。
六、欣賞電視劇《紅樓夢》片段:寶黛相會,學(xué)生評點。
七、課外作業(yè):(個性化研讀題)。
說說“鳳辣子”的“辣”。寫一篇讀寫筆記。結(jié)合課文而不限于課文。
(提示:1、聲音“辣”2、體態(tài)容貌“辣”3、衣著“辣”
4、語言“辣”5、心思“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七
(1)了解《紅樓夢》的主要內(nèi)容和它的思想性、藝術(shù)性及其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激發(fā)學(xué)生的閱讀興趣。
(2)學(xué)生分析通過人物的外表、語言、行動和心態(tài)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寫法,學(xué)習課文用肖像描寫反映人物特征的寫作技巧。
(3)區(qū)分、了解、并應(yīng)用小說的相關(guān)寫作手法。
2、能力目標。
(1)分析形象,培養(yǎng)學(xué)生良好的分析習慣和知識遷移地能力。
(2)通過學(xué)習使學(xué)生提高分析、歸納、評價、寫作等綜合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在研讀小說過程中,培養(yǎng)審美眼光,領(lǐng)會人物的美感。
(2)正確理解《紅樓夢》的思想內(nèi)涵,培養(yǎng)學(xué)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感情;認識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沒落,理解賈寶玉追求個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1.重點:典型的環(huán)境描寫,個性化的語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刻畫人物的寫作手法,體會作品如何根據(jù)人物外貌描寫來體現(xiàn)性格特點。
2.難點:提高學(xué)生閱讀小說的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2、教學(xué)對象分析及策略:現(xiàn)在高一文科班學(xué)生課外閱讀量小面窄,本著鞏固基礎(chǔ)、遷移知識、加強能力的原則,強調(diào)突出重點、分散突破難點,補充延伸教材內(nèi)容,采用設(shè)疑激趣、啟發(fā)調(diào)動的方式,拓展學(xué)生的知識面,調(diào)動學(xué)生的.主觀能動性,開發(fā)學(xué)生的潛能,從而順利完成教學(xué)任務(wù)。
3、用具媒體組合運用:多媒體平臺、學(xué)生搜集的資料等。
4、資源開發(fā)利用:語文教材、《紅樓夢》以及學(xué)生搜集、整理的各種資料等。
三課時。
課前預(yù)習。
現(xiàn)存的《紅樓夢》有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舒序本,這四個版本。而評定《紅樓夢》的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脂硯齋之外,還有一個名叫畸芴叟?,F(xiàn)在,在“紅學(xué)”這一學(xué)問當中,成就頗高的,除了“紅學(xué)”創(chuàng)始人胡適之外,還有周汝昌、周思源、胡文彬、劉心武等人。希望大家下去可以找些這些代表人物的著作看一下,對《紅樓夢》有一個基本的了解。而且,大家也可以上網(wǎng)去看《百家講壇》的相關(guān)視頻。
1、閱讀課文,查找曹雪芹生平事跡的相關(guān)資料。
2、《紅樓夢》大致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3、《紅樓夢》在中國小說史上的歷史地位如何?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八
1、鑒賞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2、學(xué)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1、如何鑒賞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2、如何刻畫人物。
一、導(dǎo)入。
我們看當代小說,總會有一種共同的感覺,那就是作者筆下的美女個個都是如花似玉,真是千人一面。《紅樓夢》涉及人物四百有余,但曹雪芹卻能做到各具情態(tài)。今天我們就以王熙鳳和林黛玉為例,來感受曹雪芹濃妝淡抹各相宜的人物描寫。
二、出示學(xué)習目標。
1、鑒賞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2、學(xué)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三、鑒賞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學(xué)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一)王熙鳳:
后人在提到王熙鳳時說:恨鳳姐,罵鳳姐,不見鳳姐想鳳姐。你認為這句話是否有道理?結(jié)合文中對王熙鳳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談?wù)勀愕目捶ā?BR> 設(shè)想:此時尊親長輩在堂,遠客初到,賈府上下個個循規(guī)蹈矩。突然,屋外傳來旁若無人的笑聲,王熙鳳如眾星捧月般出場了。
這樣的出場方式體現(xiàn)出怎樣的人物性格?——張揚。
這屬于人物描寫中的那種描寫?——細節(jié)描寫。
接下來是什么描寫?——外貌。
記得讀王熙鳳的穿戴時,有同學(xué)在下面小聲嘀咕:這么多,她怎么穿戴呀?作者為什么要對王熙鳳施以濃妝?——突出她的貪婪與俗氣。再往后是對王熙鳳肖像的刻畫。應(yīng)該說,王熙鳳是美麗的,因為她的眼是丹鳳眼,眉是柳葉眉,可為什么曹雪芹在給她美麗的同時,又說她的眼是三角眼,眉是吊梢眉呢?結(jié)合后面那幾句話分析一下。俗話說:三角眼,吊梢眉,不是小偷就是賊??梢娫谌藗冃哪恐?,這樣的眉眼是刁鉆的,狡黠的。結(jié)合后面幾句和導(dǎo)讀上的“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笑著,腳底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我們更確信這一點。再看她見黛玉時一系列的表現(xiàn):先是恭維,繼而拭淚,忙轉(zhuǎn)悲為喜,她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轉(zhuǎn)變?這一切只因為她的機變逢迎。她贊美黛玉的話,句句為賈母而發(fā);抽帕拭淚,轉(zhuǎn)悲為喜,處處為賈母而做。
最后,我們看她一串的問話,一頓的囑咐,一通的吩咐,捧茶捧果,回王夫人話,無不表現(xiàn)出她的精明能干。看完了濃妝的王熙鳳,我們再來欣賞淡抹的林黛玉。
(二)林黛玉:
王安石曾說過: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但在曹雪芹的筆下,人物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今天就讓我們來領(lǐng)略一下集書卷氣、靈秀氣、孤傲氣于一身的一代才女林黛玉超凡脫俗的美。與王熙鳳的盛裝不同,曹雪芹對林黛玉的刻畫只注重肖像,正如老舍先生所言:真正美麗的女人,是絕不多施脂粉,不亂穿衣服的。文中對黛玉的肖像描寫,是分三次完成的。
1、眾人眼中的黛玉;
2、王熙鳳眼中的黛玉;
3、賈寶玉眼中的黛玉。
這三次描寫雖觀察者不同,但結(jié)論都一致,那就是林黛玉是一個美麗嬌弱的女子。其次我們再來看林黛玉進賈府后一系列的語言、心理、動作。這些描寫是散落在文中各處的,請同學(xué)們找出來,并說說從這些描寫中你感受到黛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作者分別用了什么描寫手法。
1、辭大舅母:知書達理。(語言描寫)。
2、擇座:
(1)第10段,賈政、王夫人處;
(2)第12段,賈母處吃飯時;心思縝密。(心理描寫)。
3、對讀書的回答:
(1)第12段:只剛念了《四書》。
(2)第14段:不曾讀,些須認得幾個字。謹小慎微。(語言描寫)。
四、總結(jié)全文。
課文中,曹公以變化多端的說法,或虛或?qū)?,或正或?cè),或以環(huán)境暗示襯托,或以衣飾精雕細刻,或用比較的方法,或借人物自身的活動,或取個性化的語言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在人物描寫、性格塑造方面,真可謂三寸柔毫,鬼斧神工。
五、布置作業(yè)。
1、賞析《紅樓夢》中你最喜歡的一個人物。
2、課外閱讀原著,擴大對《紅樓夢》的認識。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九
(學(xué)習并閱讀分析1自然、6——9自然段)。
1、本文的情節(jié)鏈是:
步步留心——進賈府大門——賈母的正房大院見賈母——三個姐妹——不足。
之癥——王熙鳳來了——已經(jīng)放了月錢、找緞子——去大舅父、大舅母處——去榮禧堂二舅父、二舅母處——王夫人說賈寶玉——路過王熙鳳的住處——在賈母的后院正房用飯——林黛玉和賈寶玉相會——暫置碧紗櫥。
2、從本文,我們可以看到:
(4)但是我們也從中看到了這樣一點:這個封建社會已經(jīng)在開始動搖了,寶玉的對封建社會的全部意識不迷信,并對這些封建秩序有所違拗,是反叛傾向的表現(xiàn)。
1、教師指導(dǎo)學(xué)生閱讀第一段課文。指出這里的“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和“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這是黛玉的行動準則。在整個小說中制約著黛玉的行動。當然,在本節(jié)選的課文中,同樣也體現(xiàn)這一點。黛玉的悲劇,也正是從這里開始的。
2、下面我們先來閱讀6至9自然段,研究一下王熙鳳的性格特征。看看曹雪芹是如何刻劃這個人物的典型性格的。是通過怎么樣的描寫方法來刻劃這個人物的。
(1)王熙熙攘攘鳳的感情變化線索是:先表恭維,后表同情,最后是表關(guān)心。
(2)一見林黛玉,有這樣幾個動詞,十分引人注目:攜著、打諒、送至、
笑道、拭淚、轉(zhuǎn)悲為喜、問。這些動詞十分鮮明地表現(xiàn)了她的虛情假面具意、和精明能干。
(3)她對林黛玉說:“想要什么吃的、什么樣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
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边@些話說明了什么?(說明了王熙鳳既要討好老祖宗,又欲在黛玉和眾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在機房府的權(quán)勢大。)。
(4)課文中還有這樣一段文字:“(王夫人)因又說道:‘該隨手拿出兩。
個(緞子)來給你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著叫人再去拿來吧,可別忘了。’熙鳳道:‘這倒是我先料著了,知道妹妹不過這兩日到的,我已經(jīng)預(yù)備下了,等太太回去過了目好送過來。’王夫人一笑,點頭不語?!闭垎枺敃r王熙鳳為什么這么說?王夫人為什么笑一笑,點頭不語?(王熙鳳在賈母面前要表示對黛玉關(guān)心異常,說‘早已事先想到’,以討取賈母的歡心。而王夫人明明知道王熙鳳當面撒謊,卻又賞識侄女機靈過人,口舌伶俐,哄得賈母歡喜。)。
(5)把王熙鳳在這段文字中的言辭和行動,歸納起來,可以看出王熙鳳怎么樣的性格特點?(有善于察言觀色和機變奉迎;善于討好機房母的性格特征;喜歡弄權(quán),以顯示自己的精明能干;在賈府她威重令行,有敢于在賈母面前放誕無禮的地位。)。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xué)活動,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xué)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xué)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xué)內(nèi)容、教學(xué)步驟、教學(xué)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shè)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xué)文書。下面是高中語文必修雨巷教案,請參考!
【教學(xué)目的】。
體會詩歌創(chuàng)造的朦朧迷離,低回動人的意境。
【教學(xué)設(shè)想】。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歌情感。
【教學(xué)步驟】。
一、導(dǎo)入:
今年夏天有一個很明顯的天氣特征,是什么?
生答:“多雨!”
一到陰雨的天氣,天是濕漉漉的,地是濕漉漉的,讓我們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幾分濕漉漉的。雨總是帶給我們一些莫名的憂郁、無可名狀的哀傷,但這種微妙的情緒又很難準確把握,用語言傳神地表達,“雨巷詩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下面,就讓我們共同走進雨巷。
二、作者簡介。
“雨巷詩人”的大名我們早已聽過,有誰知道作者的基本情況?
根據(jù)學(xué)生回答總結(jié):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給自己起的筆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qū)兮,后飛廉使奔屬。”望舒是神話傳說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純潔而溫柔,多情又瀟灑。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學(xué)的說法,屬于雙魚座。雙魚座的人浪漫柔情,以愛情為生命的養(yǎng)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現(xiàn)實,優(yōu)柔寡斷。戴望舒就是典型的雙魚座性格。
三,詩歌賞析:。
1、有這樣溫柔多情的筆名,又有這樣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筆下流淌出來的詩句也必然是細膩多情的,下面就讓我們共同欣賞這首《雨巷》。
師配樂朗誦。
有好幾個男生脫口而出”丁香一樣的姑娘美!”(生笑)。
這個姑娘美在何處?她長什麼模樣,穿什麼衣服?(生安靜)。
無從知道,那何以見得這姑娘的美?
生1:應(yīng)該是一個纖弱的、優(yōu)雅的、楚楚動人的、惹人愛憐的小家碧玉。
生2:應(yīng)該是憂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生齊答:《白蛇傳》。
生:肯定更美!
生:象牛毛、象花針、象細絲,細細的、密密的。
宋人秦觀又在詞中這樣描繪春雨:“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春雨也是一個惹人閑愁幾許的經(jīng)典意象。(板書:春雨)而《雨巷》則把文人對雨的喜愛推向了極至:象一幅微微泛黃的舊水墨畫,自在飛花、無邊絲雨之中,一個長發(fā)披肩的女子,從雨巷中裊裊走來,攜著一縷丁香花的幽香,載著一懷嫣然極致的心事,有嘆息,但不哀傷,有顧盼,但不凄然。
生回答,師歸納總結(jié):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詩人渴望而終未能得的愛情,可能是青年時未酬的壯志,可能是年少時青澀的一個愿望,也可能只是對曾經(jīng)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懷戀,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轉(zhuǎn)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憶的寄托。
生回答,師歸納總結(jié):對丁香姑娘的期盼,對眼前現(xiàn)狀的迷茫和對往昔之美的深深追憶。
四、延伸拓展:
學(xué)生踴躍發(fā)言:
生2:王菲的歌曲《滄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詞特別動人,“給我一剎那,對你寵愛;給我一輩子,送你離開?!保ń處燑c撥)兩個人的交會只有一剎那,于是兩個人的相互溫暖也只在一剎那。短暫的寵愛過后,用漫長漫長的一生來回味這一剎那,珍藏這一剎那,于是,剎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成誦,在反復(fù)誦讀中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
2、聯(lián)系自己的情感體驗,寫一篇隨筆,寫下自己對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憶。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一
教學(xué)目標:
1、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質(zhì),進而提升古典詩歌鑒賞的能力。
2、熟讀課文,了解“樹葉”“木葉”“落葉”“木葉”的情感差別以及作者的觀點。
3、理解并積累文中的古詩詞句子,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詞語。
教學(xué)重點:
1、理解“樹葉”“木葉”“落葉”“木葉”在藝術(shù)領(lǐng)域的差別。
2、把握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高考導(dǎo)航:
1、積累文中“相去無幾”“一字千里”等??汲烧Z,糾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錯誤。
2、把握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見意象的含義。學(xué)法指導(dǎo):
1、熟讀課文,走進文本,認真細致地把握語句的含義以及作者的觀點。
2、調(diào)動平時閱讀文學(xué)作品的藝術(shù)體驗,與文章中的相關(guān)評論做一番比較。
教學(xué)課時:1課時教學(xué)過程:一、導(dǎo)入。
“同學(xué)們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來自廣西;我的丈夫姓張,來自云南富源?!?BR> 【提問】。
請問,我剛剛這段話給大家傳遞了一個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我已經(jīng)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聯(lián)想意義,可以傳遞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們一起學(xué)習林庚先生的《說“木葉”》,看看木葉給我們傳遞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
(一)擺現(xiàn)象——中國古代詩人鐘愛“木葉”
【提問】。
文章的題目是《說“木葉”》,這告訴我們本文主要討論的中心是“木葉”,那么請問,文中告訴我們一個有關(guān)“木葉”的什么現(xiàn)象?(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一段,篩選有效信息。)。
——現(xiàn)象:中國古代詩人鐘愛“木葉”一詞。【ppt展示】。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毒鸥琛贰?BR> 洞庭始波,木葉微脫?!x莊《月賦》。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醢抖珊颖薄?。
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云歇山?!懾省杜R江王節(jié)士歌》。
(二)析問題——分析“樹葉”“木葉”“落葉”“落木”的藝術(shù)差別。
(1)“樹葉”與“木葉”
【提問】“樹葉”與“木葉”的`差別點在于“樹”與“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三段、第四段,篩選有效信息,回答“樹”與“木”的區(qū)別。)。
樹——有生命力的,翠綠的,枝葉繁密的。
木——沒有活力的,枯黃的,樹葉落盡的。
【朗讀】第四段最后兩句話。
然則“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這里要比“樹”更顯得單純,所謂“枯桑知天風”這樣的樹,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正是“木”的第一個藝術(shù)特征。
(2)“落葉”與“木葉”
【提問】“樹葉”會讓人聯(lián)想到飽滿青翠的葉子,的確不適合秋風葉落的季節(jié),那我們改用“落葉”是不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五段、第六段)。
落葉——強調(diào)的只是樹葉落下的動態(tài)。
木葉——不僅強調(diào)了樹葉落盡,樹干光禿禿的樣子,還暗含著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
【朗讀】第六段。
第一句:“木”不但讓我們?nèi)菀紫肫鹆藰涓?,而且還會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
第三句:至于“木”呢,那就說不定,它可能是透著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
第五句:而“木”的更為普遍的潛在的暗示,卻依然左右著這個形象,于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把U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边@落下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而是窸窣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仿佛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動的緣故。
(3)“木葉”與“落木”
【朗讀】第六段倒數(shù)三到六行。
“木葉”所以是屬于風的而不是屬于雨的,屬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屬于沉沉的陰天;這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
(三)下結(jié)論——“木葉”與“樹葉”在藝術(shù)領(lǐng)域有巨大差別;。
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
【朗讀】最后一段(第七段)。
“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shù)形象的領(lǐng)域,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
【更正】課本的“一字千金”應(yīng)改為“一字千里”。
【高考鏈接】把握??汲烧Z的含義。
一字之差:原意是只相差一個字,用來比喻相差的很少。
相去無幾:兩者之間距離不遠或者差別不大。
一字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里:在某句話中,只有一個字的差別,表達出的意蘊卻相差很大。
三、拓展延伸。
“樹葉”與“木葉”不過一字之差,在藝術(shù)形象領(lǐng)域的差別卻一字千里,這種一字千里的差別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十分常見。下面就分析詩人為何鐘愛“落紅”“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
“落英”“落紅”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詩歌中“落英”出現(xiàn)的情況不少,《全唐詩》約有16句,《全宋詩》中約有36句,而《全宋詞》就約有26句,但其中也有個別句“落英”不是做“落花”的意思。
如:宋代詩人歐陽修的《暮春門有感》“春事已爛漫,落英漸飄揚”。陸游《山居食每不肉戲作》“秋來更有堪夸處,日傍東籬拾落英?!鼻赜^《如夢令》“桃李不禁風,回首落英無限”,晏幾道《浣溪沙》“涼月送歸思往事,落英飄去起新愁”等等。
以“落紅”表落花意的也不勝枚舉,《全唐詩》中約26處,僅《全宋詞》中就約有91處,如:張先《天仙子》“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yīng)滿徑,蘇軾《水龍吟》“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等。
【提問】詩人們?yōu)楹卧诋斢谩奥浠ā睍r而棄之不用,卻鐘情于“落英”“落紅”呢?
【結(jié)論】一、花字出現(xiàn)的時間比英字晚,“英”在《詩經(jīng)》中就有,如《有女同車》中“有女同行,顏如舜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見《辭源》)。二、“落英”“落紅”與“落花”相比,前兩者雅致,后者通俗。三、意韻不同,“落英”狀花瓣繽紛飄落之態(tài),“落紅”盡顯花的明艷之色,這都是“落花”一詞所不能勾畫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
【過渡】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一個詞往往能暗示出作者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態(tài)度,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這些詩句能暗示出詩人什么樣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態(tài)度。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拙右住跺X塘湖春行》。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K軾《水調(diào)歌頭》。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钋逭铡蹲砘帯?。
四、課堂活動。
林庚,字靜希。詩人、詩歌理論家。畢業(yè)于清華大學(xué),與季羨林等人并稱清華園“四劍客”。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1986年,年事已高的先生決意退出講壇,為學(xué)生最后一次講屈原和李白。開講那日,名流如云,燕園為之擁塞。整整一節(jié)課,先生只講了一首詩,卻講得激情飛揚,貫通古今,出神入化。在先生的講授中,長眠千古的屈子和詩仙神奇般地復(fù)活了。這堂課下來,聽者皆感慨:詩歌竟然可以講到這個境界!
是的,讀詩可以獲得心靈的撫慰,而寫詩亦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初學(xué)寫詩,可以從一些小片段寫起,重在靈感與堅持。下面,請同學(xué)們每人根據(jù)兒歌《春天在哪里》的格式,共同完成小詩《秋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紅的花呀映出綠的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過渡語】:
老師根據(jù)木葉的形象也寫了一首詩,與同學(xué)們分享。配樂詩朗誦《聽見葉落的聲音》。
傍晚,天灰蒙蒙的,像個委屈的孩子,眼里噙滿了淚水;秋夜,眼簾緊閉,在她微微的鼾聲中,我聽見,一片葉落的聲音;清晨,窗子微合間,溜進一絲泥土的氣息,我看見,一地斑斕;原來,銀杏與紅楓,相約在昨夜,悄悄和秋天見了個面。
五、課堂小結(jié)及板書。
《說“木葉”》一文從“木葉”出發(fā),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以及豐富的詩句,詮釋了“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深奧道理,讓學(xué)生在體悟詩歌魅力的基礎(chǔ)上,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說“木葉”》。
樹葉——木葉...
落葉——木葉暗示性。
木葉——落木。
六、課后作業(yè)。
1、搜集整理古典詩歌中常見意象的含義及情感特征。2、閱讀文章《林庚:喧鬧時代里的隱退者》,積累寫作素材。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二
1、通過掌握意象來把握意境的營造。
2、體會“丁香姑娘”的象征義。
【教學(xué)難點、重點】。
1、學(xué)習象征的用法。
2、體會本文的象征意義。
【教學(xué)方式】。
感悟法、朗讀法、啟發(fā)式。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yù)習要求】。
熟讀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xué)內(nèi)容。
1、通過朗讀來細細品味本文的意境。
2、通過細節(jié)來進一步體驗感知。
〖教學(xué)步驟。
一、聽錄音,整體感受。
課文讀完了,我們感覺到什么了嗎?這首持美嗎?是一種什么樣的美?
(只需靜思)。
二、放背景音樂,共同朗讀體會。
對。每個人都有這種體驗。不只是讓人愉悅的東西才美,讓人感傷、感悟的東西有時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無限豐富的。
三、由意象體驗意境。
意象。
意象: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頹圮的籬墻……。
(由這些意象,結(jié)合本詩說一段話)。
他很孤獨,也很寂寞,在綿綿的細雨中,“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在這樣陰郁而孤寂的環(huán)境里,他心里懷著一點朦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jié)著悉怨的'姑娘”。這個姑娘被詩人賦予了美麗而又愁苦的色彩。她雖然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但是也有“丁香一樣的憂愁”。她的內(nèi)心充滿了“冷漠”“凄清”和“惆悵”。她和詩人一樣,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無言,“像夢一般地”從自己身邊飄過去了,走盡了這寂寥的雨巷。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三
1、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質(zhì),進而提升古典詩歌鑒賞的能力。
2、熟讀課文,了解“樹葉”“木葉”“落葉”“木葉”的情感差別以及作者的觀點。
3、理解并積累文中的古詩詞句子,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詞語。
1、理解“樹葉”“木葉”“落葉”“木葉”在藝術(shù)領(lǐng)域的差別。
2、把握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高考導(dǎo)航:
1、積累文中“相去無幾”“一字千里”等??汲烧Z,糾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錯誤。
2、把握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見意象的含義。學(xué)法指導(dǎo):
1、熟讀課文,走進文本,認真細致地把握語句的含義以及作者的觀點。
2、調(diào)動平時閱讀文學(xué)作品的藝術(shù)體驗,與文章中的相關(guān)評論做一番比較。
教學(xué)課時:1課時教學(xué)過程:一、導(dǎo)入。
“同學(xué)們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來自廣西;我的丈夫姓張,來自云南富源?!?BR> 【提問】。
請問,我剛剛這段話給大家傳遞了一個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我已經(jīng)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聯(lián)想意義,可以傳遞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們一起學(xué)習林庚先生的《說“木葉”》,看看木葉給我們傳遞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
(一)擺現(xiàn)象——中國古代詩人鐘愛“木葉”
【提問】。
文章的題目是《說“木葉”》,這告訴我們本文主要討論的中心是“木葉”,那么請問,文中告訴我們一個有關(guān)“木葉”的什么現(xiàn)象?(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一段,篩選有效信息。)。
——現(xiàn)象:中國古代詩人鐘愛“木葉”一詞?!緋pt展示】。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毒鸥琛?。
洞庭始波,木葉微脫?!x莊《月賦》。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云歇山?!懾省杜R江王節(jié)士歌》。
(二)析問題——分析“樹葉”“木葉”“落葉”“落木”的藝術(shù)差別。
(1)“樹葉”與“木葉”
【提問】“樹葉”與“木葉”的差別點在于“樹”與“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三段、第四段,篩選有效信息,回答“樹”與“木”的區(qū)別。)。
樹——有生命力的,翠綠的,枝葉繁密的。
木——沒有活力的,枯黃的,樹葉落盡的。
【朗讀】第四段最后兩句話。
然則“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澳尽痹谶@里要比“樹”更顯得單純,所謂“枯桑知天風”這樣的樹,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正是“木”的第一個藝術(shù)特征。
(2)“落葉”與“木葉”
【提問】“樹葉”會讓人聯(lián)想到飽滿青翠的葉子,的確不適合秋風葉落的季節(jié),那我們改用“落葉”是不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五段、第六段)。
落葉——強調(diào)的只是樹葉落下的動態(tài)。
木葉——不僅強調(diào)了樹葉落盡,樹干光禿禿的樣子,還暗含著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
【朗讀】第六段。
第一句:“木”不但讓我們?nèi)菀紫肫鹆藰涓?,而且還會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
第三句:至于“木”呢,那就說不定,它可能是透著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
第五句:而“木”的更為普遍的潛在的'暗示,卻依然左右著這個形象,于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边@落下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而是窸窣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仿佛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動的緣故。
(3)“木葉”與“落木”
【朗讀】第六段倒數(shù)三到六行。
“木葉”所以是屬于風的而不是屬于雨的,屬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屬于沉沉的陰天;這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
(三)下結(jié)論——“木葉”與“樹葉”在藝術(shù)領(lǐng)域有巨大差別;。
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
【朗讀】最后一段(第七段)。
“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shù)形象的領(lǐng)域,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
【更正】課本的“一字千金”應(yīng)改為“一字千里”。
【高考鏈接】把握??汲烧Z的含義。
一字之差:原意是只相差一個字,用來比喻相差的很少。
相去無幾:兩者之間距離不遠或者差別不大。
一字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里:在某句話中,只有一個字的差別,表達出的意蘊卻相差很大。
三、拓展延伸。
“樹葉”與“木葉”不過一字之差,在藝術(shù)形象領(lǐng)域的差別卻一字千里,這種一字千里的差別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十分常見。下面就分析詩人為何鐘愛“落紅”“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
“落英”“落紅”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詩歌中“落英”出現(xiàn)的情況不少,《全唐詩》約有16句,《全宋詩》中約有36句,而《全宋詞》就約有26句,但其中也有個別句“落英”不是做“落花”的意思。
如:宋代詩人歐陽修的《暮春門有感》“春事已爛漫,落英漸飄揚”。陸游《山居食每不肉戲作》“秋來更有堪夸處,日傍東籬拾落英?!鼻赜^《如夢令》“桃李不禁風,回首落英無限”,晏幾道《浣溪沙》“涼月送歸思往事,落英飄去起新愁”等等。
以“落紅”表落花意的也不勝枚舉,《全唐詩》中約26處,僅《全宋詞》中就約有91處,如:張先《天仙子》“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yīng)滿徑,蘇軾《水龍吟》“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等。
【提問】詩人們?yōu)楹卧诋斢谩奥浠ā睍r而棄之不用,卻鐘情于“落英”“落紅”呢?
【結(jié)論】一、花字出現(xiàn)的時間比英字晚,“英”在《詩經(jīng)》中就有,如《有女同車》中“有女同行,顏如舜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見《辭源》)。二、“落英”“落紅”與“落花”相比,前兩者雅致,后者通俗。三、意韻不同,“落英”狀花瓣繽紛飄落之態(tài),“落紅”盡顯花的明艷之色,這都是“落花”一詞所不能勾畫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
【過渡】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一個詞往往能暗示出作者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態(tài)度,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這些詩句能暗示出詩人什么樣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態(tài)度。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拙右住跺X塘湖春行》。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diào)歌頭》。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钋逭铡蹲砘帯贰?BR> 四、課堂活動。
林庚,字靜希。詩人、詩歌理論家。畢業(yè)于清華大學(xué),與季羨林等人并稱清華園“四劍客”。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1986年,年事已高的先生決意退出講壇,為學(xué)生最后一次講屈原和李白。開講那日,名流如云,燕園為之擁塞。整整一節(jié)課,先生只講了一首詩,卻講得激情飛揚,貫通古今,出神入化。在先生的講授中,長眠千古的屈子和詩仙神奇般地復(fù)活了。這堂課下來,聽者皆感慨:詩歌竟然可以講到這個境界!
是的,讀詩可以獲得心靈的撫慰,而寫詩亦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初學(xué)寫詩,可以從一些小片段寫起,重在靈感與堅持。下面,請同學(xué)們每人根據(jù)兒歌《春天在哪里》的格式,共同完成小詩《秋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紅的花呀映出綠的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老師根據(jù)木葉的形象也寫了一首詩,與同學(xué)們分享。配樂詩朗誦《聽見葉落的聲音》。
傍晚,天灰蒙蒙的,像個委屈的孩子,眼里噙滿了淚水;秋夜,眼簾緊閉,在她微微的鼾聲中,我聽見,一片葉落的聲音;清晨,窗子微合間,溜進一絲泥土的氣息,我看見,一地斑斕;原來,銀杏與紅楓,相約在昨夜,悄悄和秋天見了個面。
五、課堂小結(jié)及板書。
《說“木葉”》一文從“木葉”出發(fā),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以及豐富的詩句,詮釋了“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深奧道理,讓學(xué)生在體悟詩歌魅力的基礎(chǔ)上,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說“木葉”》。
樹葉——木葉...
落葉——木葉暗示性。
木葉——落木。
六、課后作業(yè)。
1、搜集整理古典詩歌中常見意象的含義及情感特征。2、閱讀文章《林庚:喧鬧時代里的隱退者》,積累寫作素材。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四
今天講《林黛玉進賈府》,一節(jié)課的時間圍繞四個問題講了第一段。
第一是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圖。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圖是比較清晰的,學(xué)生可以容易地找出,所謂的路線圖應(yīng)該是由一些時間和地點的節(jié)點構(gòu)成?!皸壷鄣前丁焙笥蓶|向西先后經(jīng)過“寧國府”—“榮國府”—“西邊角門”—“一射之地”—“垂花門”—“抄手游廊”—“穿堂”—“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三間廳”—“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理清這個路線圖對于把握本段的內(nèi)容是有重要意義的,在任何閱讀的過程中,“把握結(jié)構(gòu)-理清思路”應(yīng)該是第一步,只有做到這一步才有可能進一步深入去“品味語言-領(lǐng)悟感情”,進而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及研究人物心理性格的合理性。
第二是作者通過哪些手法來展示寧榮街與賈府的繁華富庶。這屬于寫作技巧的問題,任何文章在展示事物本來面貌的過程中并非單純地平鋪直敘,往往會運用一些技巧更好更充分的表現(xiàn)。比如“林黛玉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這便使用了側(cè)面烘托的手法;“幾個三等仆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使用了正襯的方法。
第三是林黛玉的心理與性格特點。《林黛玉進賈府》初步展示了賈府的環(huán)境特點和幾個重要人物,特別是林黛玉的性格特點。而第一段有句話非常關(guān)鍵,學(xué)生很容易便能找出,就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林黛玉之所以會有如此的想法恐怕有三點原因,一是寄人籬下的特殊心理狀態(tài),二是她印象中與親眼所見賈府的與眾不同給她的心理壓力,三是她的性格特點。而性格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為與她相同處境的薛寶釵并不會這樣,劉姥姥也不會這樣。如果要再深入研究她是一種怎樣的性格特點,就得注意“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她的所有想法和行為只是怕人恥笑,這應(yīng)該說她性格的很主要的一個方面是自我意識強,自尊心強。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五
1、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特點。
2、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1、體會詩歌中的意象為本文奠定了怎樣的基調(diào)。
2、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特點。
一、導(dǎo)入新課。
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妻兒由陜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jié)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765年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于是離開成都,經(jīng)重慶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住了兩年左右的時間?!肚锱d》既是他旅居夔州時寫下的一組詩,共有八首,“玉露凋傷楓樹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賞析課文。
1、這首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首聯(lián)以秋風起興,以楓葉凋零、秋氣蕭森,寄寓老大傷悲、凄苦落寞的情懷。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巫山巫峽氣蕭森”語意,進而描繪望中的巫峽景象和殷森氣憤:駭浪滔天,似暗寓了時局的動蕩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陰云匝地,又象征著國家命運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陰沉郁悶。頸聯(lián)傾訴思鄉(xiāng)衷曲,以“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現(xiàn)出思鄉(xiāng)之情的深沉濃烈和欲歸不得的無奈與凄傷。尾聯(lián)在一畝的秋風里,一片搗衣聲的環(huán)境、氣氛,含茹游子無家可歸之惆悵凄涼,緊承上文之“故園心”,又暗扣題目,綰結(jié)全詩。
此詩以描繪秋景為外在的行文線索,以抒發(fā)悲愁之情作為連通各聯(lián)的內(nèi)在聯(lián)絡(luò),以情感的起伏流轉(zhuǎn),貫穿次第展開的各組景物,形神教誨,渾然一體。
2、結(jié)合上一個問題,總結(jié)一下這首詩情景交融的特點。
全詩自始至終,情景兩首互為依托、互相生發(fā),融會一體,密不可分。如首聯(lián),楓樹為秋露侵蝕傷殘的景象,感發(fā)或者說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風苦雨吹打得老大傷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峽的蕭森秋氣,則似乎是充溢于詩人心頭的郁悶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頷聯(lián)描繪江間波浪、塞上風云,作者既生動的表現(xiàn)出他們“兼天涌”,“接地陰”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強調(diào)了其動蕩不安和陰晦不明,及詩人自身的驚魂不定和憂思不散。再如頸聯(lián)書寫思鄉(xiāng)之情,同樣是藉托“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來生動的顯現(xiàn)令人唏噓悱惻的“故園心”。即便是最后兩句,貌似純粹寫景,實則蒼涼的暮色秋聲,使人隱約感受到仿佛就是詩人陰沉蒼涼的心情。整首詩既因物感興,使情思有所附麗;又因即景寄懷,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藝術(shù)特色。
杜甫十分注重詩歌語言的錘煉,曾表示過“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寫的一些詩作,往往詞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語法奇異而內(nèi)蘊豐厚,語言精純圓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這首詩來說,頷聯(lián)中的“兼”“接”二字,即極為練達而傳神。尾聯(lián)在“白帝城高”之后綴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卻有著含蘊無窮的深長余韻。最為杰出的是頸聯(lián)之遣詞造句。上句之“兩開”,既前應(yīng)“叢菊”,表明客居夔州已兩度春秋;有下啟“淚”字,暗示兩年之中時時都向東歸故園,然而新院始終無法實現(xiàn),每見菊花開綻就潸然落淚。如將“他日”解作“將來”,則更有歸鄉(xiāng)后痛定思痛,為今日之流離失所傷心再三的意味。與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旨歸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樣語意雙關(guān)。此二字既上承故園的思念之心一直牽系于此岸邊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揚帆啟航,順流東下。不僅如此,上、下兩句還互文見義:“叢菊兩開”謂花開有時,“孤舟一系”傷歸鄉(xiāng)無期;“兩開”見出時光流走,“一系”見出人跡淹留;“他日淚”是果,“故園心”是因……兩句詩詞語平易而涵蘊豐厚,句法奇異而旨意錯綜。對偶工穩(wěn)而文氣流蕩,筆墨老成,爐火純青。
三、小結(jié)主題。
這是一篇隨物興感、即景寄懷之作。詩人由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fā)情懷,書寫了因戰(zhàn)亂而常年流落他鄉(xiāng)、不能東歸中原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嘆“悲哉!秋之為氣也”以來,悲秋成為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主旨,劉禹錫詩韻“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詩,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著蒼涼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秋,含意較一般的悲秋之作遠為深厚。
四、關(guān)于練習。
設(shè)題意圖:引導(dǎo)學(xué)生參照古人的評點,加深對詩意的理解,并探尋作者隱藏在“秋興”后面的思想情感。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六
四、教具:投影儀投影膠片。
五、教時:3課時。
第一課時:
導(dǎo)入:同學(xué)們都來自各間小學(xué),面對新的學(xué)校、新的老師、新的同學(xué),看法也許是各不相同的。
提問:你的感覺是如何的?請你講一講!(提問2人)。
習的主要內(nèi)容。
一、心理——人的內(nèi)心世界(板書)。
十分活躍、十分微妙、十分復(fù)雜。
例:老師提問。
(1)緊張(膽量小)。
(2)高興(膽量大)(板書)心理。
提問:什么是心理?
要求學(xué)生閱讀課文p2第2段。
心理,就是人的內(nèi)心世界,人的言論、行動都與一定的心理有聯(lián)系。(投影)。
例:面對老師的提問,有的同學(xué)由于過于緊張,導(dǎo)致說話結(jié)巴,手腳發(fā)抖。
講:(1)每個人都面臨著兩個世界。
(2)對人的內(nèi)心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質(zhì)差是更重要的原因。
提問:心理又是如何產(chǎn)生的?
要求學(xué)生閱讀課文p2第3段。
心理世界的活動來自于外部世界,豐富多采的內(nèi)心世界反映著色彩斑斕的外部世界。(投影)。
講:人的心理不是天生的,它和外部世界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外部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外部世界的反映。
例:性格與交往。
人逢喜事精神爽(板書。
(外部世界)(心理)。
提問:一個人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心理活動更豐富?
要求學(xué)生閱讀課文p2輔助文。
要求學(xué)生思考:人的心理活動為什么各不相同?(下一節(jié)提問)。
講:人的心理活動如同人的身體一樣,每個人之間差異很大,但是許多成功者,往往都具有一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例:鄧亞萍張廣厚——自信、樂觀、頑強。
提問:成功者都具有那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成功者相同的心理特點(略)(投影)。
成功,必須要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
高中語文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篇十七
利用教材中有限的名著片斷激發(fā)學(xué)生閱讀古典小說的興趣,提高學(xué)生的閱讀欣賞能力。
以《紅樓夢》歌曲(王立平作曲)的欣賞作為貫穿文學(xué)欣賞的紅線,以曲調(diào)的風格來體會其悲劇性。
一課時(公開課)。
一、由《紅樓夢序曲》交代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
二、讀課文寶黛相會,參譯木石前盟(關(guān)于賈寶玉的性格暫且按下不提)。
三、如此一對有情人該成眷屬吧,而結(jié)果卻是枉凝眉(欣賞詞曲《枉凝眉》)。
四、為什么會如此呢?要從賈寶玉的叛逆性格談起。(分析歸納課文中側(cè)面、正面及《西江月》二詞展示的寶玉性格。)林黛玉支持賈寶玉,薛寶釵規(guī)勸賈寶玉,于是悲劇就產(chǎn)生了。
五、且悲劇是那樣的深沉與驚心動魄,欣賞詞曲《葬花吟》。
六、悲劇還不僅僅是木石前盟成鏡花水月,金玉良緣也是美中不足(欣賞詞《終身誤》)。于是共同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