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需要根據(jù)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設計。教案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如果你正在為編寫教案而犯愁,不妨參考一下以下的范文。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首尾呼應的寫法,并試著運用。
2.積累革命詩歌。
3.推薦好書,培養(yǎng)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課外書。
一、回顧“詞語盤點”
1.自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積累本組詞語,進行聽寫或抄寫。
二、學習交流平臺。
1.讀一讀對話,說說小林和小東在交流什么?
2.再讀《十六年前的回憶》的'開頭和結尾,體會“首尾呼應”這種寫法的好處。
3.課外閱讀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應”的寫法,讀給大家聽。
4.把有這個特點的習作讀給大家聽。
三、學習日積月累。
1.談話導入。
革命戰(zhàn)爭時期,許多愛國志士用詩歌的形式表達了對敵人的仇恨與對革命勝利的向往之情。閱讀這些詩歌,透過字里行間,我們會在作者精煉的語言中看到他們視死如歸的高大形象。
2.朗讀《囚歌》,讀懂主要內(nèi)容。
a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b交流:從詩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問題。
3.背誦《囚歌》。
4.課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詩詞,練習朗讀、背誦。
四、課外書屋。
1.閱讀《課外書屋》中推薦的書目。
2.課外找其中一兩本讀一讀。
3.召開“緬懷先烈、繼承遺志”讀書會。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二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后的收獲,引導學生體會讀書的樂趣,并學習一些讀書的方法。
2.讀背古詩句,積累古詩句,品味讀書的好處及方法。
課前準備。
查找有關介紹讀書方法的資料。
教學過程。
回顧“詞語盤點”
1、學生自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男女生輪讀后,你還有什么詞語不懂?相機給一些詞語寫近義詞反義詞,個別成語的意思。
3、聽寫詞語。
1、激情導人。
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素以樂學好讀為高尚美德,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了許多這方面的'警句,激勵我們做個熱愛讀書的人。今天我們就來讀讀圣人之言。
2、學生自由誦讀,注意讀準字音。
嘗試理解意思。
背誦名言。
3、交流其他有關讀書的名言學生收集的以及老師推薦的,拓展積累。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1)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英)莎士比亞。
(2)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蘇聯(lián))高爾基。
(3)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珴蓶|。
4、布置學生將自己的讀書筆記制作成手抄報的形勢。
交流平臺。
1、學完了一個單元,現(xiàn)在讓我們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小結,看看有哪些新的收獲和體會/soft/。
現(xiàn)在請各討論小組互相討論討論,你喜歡本組的哪篇課文?你積累了哪些好詞佳句?你的習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有沒有提高?在本單元的學習中,你在課外時間閱讀了哪些文章、書籍?讓我們暢所欲言,把自己的收獲與別人分享。
2、全班交流、展示。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回顧本單元學習內(nèi)容,交流綜合性活動中的情況和收獲;
2、積累愛國格言;
3、展示本單元的學習成果。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回顧本單元學習內(nèi)容,展示本單元的學習成果。
教學難點:交流綜合性活動的情況和收獲。
教學準備:課前讓學生搜集愛國格言、準備好自己的學習成果。
教學程序:
(一)交流平臺。
1、閱讀交流平臺的內(nèi)容,說說交流的內(nèi)容。
(1、本組課文中讓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2、綜合性學習開展的活動、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和解決辦法,活動的收獲。
3、同學互評活動中的表現(xiàn)。)。
學完這組課文后,許多同學都被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深深地打動,莎士比亞曾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蹦敲矗窘M課文哪個人或哪件事讓你銘記在心呢?說的時候注意說出印象深刻的理由。請同學們先在組內(nèi)交流。
2、小組內(nèi)交流本組課文中讓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選出交流的好的同學參加全班交流。
3、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
在綜合性活動中,有不少同學在查閱資料或調(diào)查訪問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煩,可他們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克服了一個個困難,你想了解他們解決問題的錦囊妙計嗎?想知道他們辛苦后的收獲嗎?那就請你們聽聽他們的精彩發(fā)言吧!
4、抽生交流。
聽了你們的發(fā)言,我被你們刻苦好學的精神所感動,為你們的聰明而贊嘆,為你們的收獲而高興,那所有的同學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都那么令人驕傲嗎?我們組內(nèi)的同學互相評價一下活動中的表現(xiàn)吧!
5、小組內(nèi)評價活動中的表現(xiàn)。
6、組長匯報組員的表現(xiàn)情況。
總結: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和綜合性活動,同學們對祖國的過去、現(xiàn)在、發(fā)展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認識了許多古今的愛國志士,而且從你們的交流中,我也感受到了你們正用實際行動向祖國證明,你們是愛國的中華少年!老師也希望你們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關注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祖國。
(二)日積月累。
1、自己閱讀日積月累的內(nèi)容,想:今天要我們積累的是什么?(愛國的格言)。
2、齊讀,抽生說說你最喜歡哪條格言?為什么?
3、自由朗讀、背誦。
4、交流自己搜集的愛國格言并說說它的大意。
(三)展示臺(可結合口語交際中的“綜合性學習”展示一并進行)。
1、看教材中的展示情況(圍繞祖國這個專題,展示了攝影作品、手抄報、格言和詩歌,抄錄了祖國的世界之最)。
看了教材中學習伙伴們的學習成果,你們感覺如何?
我想你們也作好了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準備了吧。那就給教材中的同學比試比試!
(學生介紹完后,教師在教室分類張貼學生的學習成果)。
3、師生共同觀看、評價,評出最有特色的學習成果。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四
1、交流對讀書樂趣的體會和學到的讀書方法,達到愛書、愛讀書的目的。
2、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讀書、愛書的名言警句,談談對句子的理解,交流并積累關于讀書的名言,共同欣賞,使所有人得到鼓勵。
3、通過閱讀記錄卡或讀書筆記的展示增進學生讀書的興趣,感受閱讀的快樂。
1、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方法,讀書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讀書要精神專一,口隨心誦,才能有所得。
2、在學生的口語表達中隨機訓練和規(guī)范,循序漸進地提高其口語表達水平。
1、對本單元課文進行系統(tǒng)的小節(jié)。
2、收集讀書、愛書的名言警句。
3、整理自己的綜合性學習成果,以便展示。
一、交流平臺。
1、溫故而知新:
學完第一單元后,我們應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小結,看看有那些收獲和體會。如:喜歡本組的那篇課文?積累了那些好詞佳句?習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有沒有提高?圍繞本專題,在課外又閱讀了那些文章或書籍?通過本次綜合性學習,你對讀書帶來的樂趣是否有了更深的體會?你是否學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我們可以圍繞某一方面的收獲展開討論,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體會。
2、小組內(nèi)交流。
3、全班交流,每組推選出一名代表在全班發(fā)言。
4、教師小結:
書是人類的另一世界。我們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它給人以知識,給人以思想,給人以情感。
二、日積月累。
1、激情導入:
我們國家是個愛書的國家,崇尚樂學好讀,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下了這方面的警句,激勵我們做個熱愛讀書的人。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2、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學生自由讀準名言并試著說說自己對這些名言的理解。
3、賞試背誦名言。
4、搜集整理,出示課外有關讀書的.名言,拓展積累。請同學們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5、小結: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那些書會像營養(yǎng)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
三、展示臺。
1、組成讀書興趣小組,匯報開展了哪些讀書活動。
2、圖書管理:
談管理班級圖書角的具體辦法。
3、送人玫瑰:
寫一個讀書推薦卡,把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同學,共享知識。
4、展示讀書記錄卡:
平時閱讀自己喜歡的書時,要作摘抄或填寫閱讀記錄卡,交流展示。讀一讀自己摘抄的記錄卡,談談摘抄它的理由。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五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新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組《回顧.拓展二》,包括“交流平臺”要引導學生交流以下內(nèi)容:一是通過閱讀課外書和向長輩調(diào)查了解到的少數(shù)民族的節(jié)日風俗;二是本組課文的表達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獲;“日積月累”安排了兩首古詩: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一首寫元旦,一首寫中秋節(jié),兩首詩與本單元主題和課文內(nèi)容有緊密的聯(lián)系,目的是拓展課文內(nèi)容,感知不同文體表達節(jié)日風俗的方法和語言特點,繼續(xù)增加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積累;“趣味語文”編排的材料,是三種文體的變化,閱讀后既感到有趣,又能領悟到標點符號的妙用。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清明》,標點符號略作改動,竟變成一首絕妙的小令,標點符號再作改動,又變成一出精致的小短劇。而且文體變了,基本意思不變??梢姌它c符號的作用真是神奇。
在本堂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交流對本單元的課文的理解和感受,結合生活實際講述自己的所得,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并能在習作中恰當?shù)倪\用。
2、課所列的兩首古詩,使學生養(yǎng)成積累的良好習慣。
3、標點符號的作用,讀一讀詩句,說說自己的感悟。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把課內(nèi)外結合起來組織學生理解文字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和表達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和習作水平;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積累,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課前準備:
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說學生】。
通過對本組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多角度的了解了中國的民風民俗,但在每一課的學習中學生們搜集的資料、了解的資料還是受到了課文的限制,因此在交流平臺的學習中要鼓勵學生搜集民俗的材料,雜愛教學中要加強學科的整合、內(nèi)容的整合。因為本課所涉獵的范圍較廣,因此應把教學的著眼點放在理解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和表達方法上,以免把語文課上成品德與社會或藝術課了。
【說教法與學法】。
在這節(jié)課中,我采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精讀感悟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說過程】。
為了突破重點和難點,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導入設計。
設計一:(回顧本單元的收獲)本組課文是以民風民俗俗主題的,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下面就以小組為單位,對本組課文的學習情況進行小結。以課文為例暢談自己的收獲,交流自己的體會和感受,說說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使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以進一步感悟本組課文闡述的民風民俗。)。
設計二:(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回顧拓展二。
一、交流平臺。
1.教師出示交流平臺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請學生自由朗讀,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全班交流。
(1)交流課內(nèi)了解到的民風民俗:節(jié)日習俗;地方飲食;民族服飾、工藝品等。
(2)交流本組課文突出的表達方式:如《北京的春節(jié)》詳略得當?shù)膶懛?;《藏戲》問與答相呼應,概括與具體描述相結合的'寫法;《各具特色的民居》中的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等。
(3)交流這次習作中自己是如何學習課文中的寫法,來表現(xiàn)民俗的特點的。
二、日積月累。
1.古詩出示,正確朗讀。
2.積累《元日》。
(1)試說說詩句的意思。
(2)在詩中了解到的古代的哪些春節(jié)習俗?
(3)正確流利朗讀后背誦。
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初讀,讀準字音,明白字義。
(5)了解作者,感知文章。
(6)細讀古文名句,談談自己對句子的初步理解和感悟。
三、趣味語文。
1.趣味導入。
2.學生默讀《有趣的標點》,體會標點的神奇魅力:使一首七言詩變成小令,又變成小短劇。
3.試著給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標點,看能表達幾種不同的意思:
(1)弟弟找不到爸爸媽媽很著急。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練習設計。
1、積累自己喜歡的節(jié)日成語。
2、積累自己喜歡的節(jié)日詩句。
【說板書設計】。
根據(jù)我校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堂課板書如下: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六
教學目的:
1、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
2、進一步理解詩歌常用表述方法的運用。
3、欣賞詩歌,加深理解。
4、提高對詩歌的閱讀、寫作興趣,能夠嘗試比照著寫詩。
教學重難點:
欣賞詩歌,加深理解。提高對詩歌的閱讀、寫作興趣,能夠嘗試比照著寫詩。
教學過程:
一、鋪墊。
1、說一說大海的特點。
抄寫課外文章中的描寫,也可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2、談一談對大海的情感認識。
二、欣賞。
1、初讀詩文《我們?nèi)タ春!?,談讀后收獲,重點談讀懂的思想感情。
2、再讀詩文,理解思想感情在每小節(jié)中的體現(xiàn)。
(每小節(jié)內(nèi)容是什么?你讀懂了哪些詩句?)。
3、賞讀詩句,分析各節(jié)重點句,體會,讀出感情。
第一節(jié):
向往之急切。(“走啊、一起走、走啊去看?!?。
表達方法(重復與聯(lián)想)。
第二節(jié):
贊美之熱烈。(對海的特點贊美“如此寬大”、“如此富足”、“家”、“寶庫”)。
表現(xiàn)方法(排比、比喻)。
第三節(jié):
歡樂之極致。(與大海嬉戲玩耍、海是小伙伴、“歌聲、笑聲濺起鮮亮的花朵”)。
表現(xiàn)方法(擬人、夸張)。
第四節(jié):
啟迪之深刻。總結全詩,點名主題。(理解“生命的啟迪”,結合大海的某些特點理解給予我的哪些啟示,例:海的呼吸——潮起潮落——時光流逝;海的深情——深邃涵量——恩情似海;海的貢獻——資源豐富——無私奉獻)。
表達方法(排比、呼應)。
三、寫作。
1、自選詩節(jié),仿照句式,給每小節(jié)加上幾句。
2、自選題材,嘗試寫一首詩。選類似的題材,想表達的情感,定各節(jié)內(nèi)容,用表現(xiàn)方式。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七
學習目標:
1.學習用表格的方式做單元小結。
2.推薦好書《森林報》,培養(yǎng)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一張白紙,學習列表格;把自己喜愛的科普讀物帶來與同學共享。
教學重點:
用表格式總結基本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在課外閱讀中感悟基本的說明方法。
課時劃分: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一組說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長了不少知識,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這方面的收獲吧!
二、閱讀交流要求。
1.交流自己通過閱讀說明性文章增長的見識。
2.用單元小結列表的方式,總結說明文基本的說明方法,并進行交流。
三、回憶課內(nèi)外閱讀過的說明文。
四、匯報、填表。
說明的方法?課文中的例子習作或課外書中的例子。
舉例子。
列數(shù)字。
作比較。
打比方。
……。
五、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讓你學會了寫什么?
六、作業(yè)。
課外閱讀一些有關說明文的文章,繼續(xù)體會說明方法。
第二課時。
一、學習日積月累《四時之風》。
1.通過讀日積月累有關句子解決生字詞,方法:
(1)讀課文,解決生字、詞,不理解的詞查查字典。
(2)講解這首詩的格式特點。
四句為一節(jié),全詩共四節(jié),中間空開為一節(jié)的標志。
(3)生自由讀詩,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4)指名讀,正音。
(5)全班齊讀。
2.理解詩意。
(1)小組討論。
(2)匯報。
3.指導感情朗讀。
4.指導背誦。
二、推薦科普名著。
1.師簡談《森林報》。
2.師推薦其他科普讀物。
3.課堂分小組閱讀科普讀物。
三、布置作業(yè)。
1.背誦、默寫《四時之風》。
2.閱讀科普名著。
七、小結。
你還知道描寫四季的諺語和詩歌嗎?向大家推薦推薦。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八
1.增強口語表達的能力。
2.培養(yǎng)細心觀察的習慣,能抓住場景特點進行描寫。
3.積累語言,增強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和按一定順序把場景寫具體、寫清楚。
4課時。
收集革命影視作品。
一、導入新課。
談話引入:暑假看過革命題材的影視作品嗎?
二、讀課題,明要要求。
1.自讀課題,弄明白說話的主題是什么。(革命題材的影視作品)。
2.圍繞這個中心,要說清楚哪幾個要點呢?
(1)作品的名稱。主要講的是誰,講的是什么事?
(2)有那些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
(3)還可以講自己的感受。
3.除了書上提到的這幾個方面,你覺得還有必要說清楚什么。(自由補充)。
三、分小組討論。
1.提出要求:
圍繞中心話題進行討論。
分工合作,團結協(xié)作。
學會傾聽。
2.作好記錄,形成表格式的讀書筆記。
影視作品名稱作品年代作品的主要人物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自己的真切感受。
3.自由組合。并選出組長。
4.進行作品介紹。
5.各小組進行補充。
6.評一評:取長補短,統(tǒng)一意見,評出故事大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引入:在本單元學習中,我們學習了一些習作的方法。今天,我們從習作提供的幾個角度,選擇一個進行練習。
二、讀題:明要求。
1.自讀習作要求的介紹,弄清寫作的`內(nèi)容和要求。
2.梳理:內(nèi)容:(1)選取一處場景,按一定順序把場景寫具體、寫清楚。
(2)從最近讀過的文章或看過的影視作品中。選擇一個寫梗概。
要求:順序清楚,內(nèi)容具體,語句通順。
三、指導選材。
1.典型性:寫一處場景,選擇印象最深刻的、自己觀察得最仔細的。
寫故事梗概,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自己感受最深刻的。
2.新穎: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的,自己體會最真切的。
四、指導寫法。
1.寫場景:要有一定的順序、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
寫梗概:把書、文章或影視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用簡練的語言寫下來。
2.怎樣寫具體:觀察要細致;采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語言優(yōu)美。
一、交流平臺。
1.讀了本組的幾篇文章,你心中的毛主席是什么樣子?
2.對場景描寫和人物描寫,你學會了那些方法?
3.這學期你在語文學習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4.自由組合,分小組進行討論,并交流新德。
5.進行交流評價。
6.各小組進行補充。
1.自由讀詞。
2.了解詞牌名、寫作背景。
3.熟讀詞句,說說自己讀懂了意思的詩句,提出難以理解的詩句。
4.教師點評釋譯。
5.比一比,看誰讀得有感情,看誰背得快。
6.你還讀過毛主席的那些詩詞,讀給大家聽。
三、成語故事。
1.閱讀成語故事,想想講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朗讀比賽。
3.分組講成語故事。
4.講講你課外收集的成語故事。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九
1.將本組課文與以前學習過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從內(nèi)容和寫法上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內(nèi)容和寫法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會在閱讀中和反思,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2.積累古詩。
3.通過閱讀相關的動物書籍,繼續(xù)了解動物故事,培養(yǎng)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做好從課內(nèi)閱讀向課外閱讀的'延伸。課前準備:準備豐自愷的《白鵝》、老舍的《貓》、布封的《松鼠》進行閱讀。
1.我們以前學習過許多描寫動物的課文,例如豐自愷的《白鵝》、布封的《松鼠》、老舍的《貓》,同學們還記得課文的內(nèi)容嗎?(學生簡單交流)。
2.現(xiàn)在我們再次閱讀這些文章,感受一下課文的內(nèi)容和寫法。(學生再次自主閱讀《白鵝》《貓》《松鼠》)。
3.我們學習的本組課文也是描寫動物的文章,現(xiàn)在同學們再次快速瀏覽一下,回顧課文的內(nèi)容和寫法。(學生瀏覽本組課文)。
4.本組課文和以前學習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在內(nèi)容和寫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班內(nèi)交流匯報。
6.教師。
我們閱讀課文,要善于比較,在比較中,在比較中反思,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引入:以前我們積累了一些古詩,今天咱們一起再積累一首古詩,它叫《馬詩》,我們要比一比,看誰背誦得最快。
1.老師讀《我的野生動物朋友》的精彩片段。
2.學生交流聽后感受。
3.如果有學生已經(jīng)看過,可以介紹自己閱讀的內(nèi)容和感受,
4.教師向學生簡要介紹《我的野生動物朋友》一書,引起學生的讀書興趣。
6.交流閱讀體會。
7.老師向學生推薦動物文學書目。
8.要求學生課外到圖書館和書店尋找這些書籍,利用課外時間閱讀。準備讀書交流會。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十
(1)回顧本組課文,找出其中的重點語句進行交流,以及從中受到教育。
(2)回顧其他方面的學習收獲。
(3)讀背名言、諺語,引導學生做一個堅強、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4)閱讀成語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現(xiàn)在引用的轉換意。
(1)通過摘抄、讀背、交流幾個步驟交流學習所得。
(2)通過自讀自悟,體會這些名言中蘊含的哲理。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從成語故事中得到的體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做一個熱愛生活的有心人。
1.讀背名言、諺語。
2.閱讀成語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現(xiàn)在引用的'轉換意。
課時劃分:2課時。
在生活中有時一件小事、一幅漫畫、一次活動、一張照片、甚至一句話都會使人獲得啟示。本組課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篇課文都通過一些重點語句,表達了作者的感受,講出了作者受到的啟發(fā)。這些句子給我們的生活又帶來了哪些啟示呢?讓我們共同走進。(板書課題:回顧.拓展)。
1.閱讀交流平臺,談談要求。
2.和同學交流從課文、課外書中找到的類似語句。
1.選擇一篇印象深或最感興趣的課文,說說主要內(nèi)容以及所得到的啟示。
2.按所選課不同,分小組交流。
3.各自摘抄各課的重點詞句,交流重點詞句給自己的啟示。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再次談體會。
摘抄重點句段,并寫寫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一、直接導入。
1.學生初讀這些名言警句,注意讀準字音,理解意思。
(1)指名讀,及時正音,再自由讀。
(2)了解這些名言警句的含義。
(3)小組比賽讀,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練讀。
學生熟練的朗讀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誰讀得最好。
3.背誦。
1.初讀成語,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學生讀成語故事,及時糾正字音。
3.了解寓意。
4.作業(yè)。
背誦名言警句;把這個成語故事講給家長聽。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十一
1.引導學生讀外國文學作品,二是通過交流學習一些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
2.積累文學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從中悟到閱讀文學作品要善于積累的讀書方法。
3.了解幾個外國作家的故事,體會他們語言的幽默和巧妙。
2課時。
第一課時(交流平臺)。
二、從四個方面交流:
1.交流外國名著及名著中的人物,可以說說讀了什么名著,簡介名著內(nèi)容,交流讀后感受,可以介紹名著中印象深刻的人物。
這個部分是重點。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交流,一方面給他一個展示的平臺,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好書推介。
2.交流讀中國名著和外國名著不同的感受。
結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注意外國名著的語言特點,對不同國家語言特點有所了解。
3.交流閱讀外國名著和長篇的方法、遇到的困難,及解決困難的方法。
比如書中提到的宗教信仰、名字姓氏、風俗習慣,要引導學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時代人的思想,而不要排斥或迷信。
4.交流怎樣做讀書筆記。
長篇名著可以摘錄充滿哲理和智慧的話語、摘錄優(yōu)美的片段,寫梗概等方法做讀書筆記。
第二課時。
一、自讀文學大師智慧的話語。邊讀邊試著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說說打動自己的句子,并試著說說自己的感悟。
三、背誦句子。
四、交流自己閱讀外國作品積累的值得記憶的句子。
五、簡要介紹幾部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的內(nèi)容,鼓勵學生閱讀這些作品。
飛鳥集:《飛鳥集》是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詩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麗的小詩。白晝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爾的筆下合二為一,短小的語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領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玉米人:伊龍大地是土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主活繁衍的地方,林木蓊郁,莽莽蒼蒼。山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里住著幾十戶拉迪諾人其(即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種人)。他們計劃放火燒山,種植玉米,出售玉米。這完全違反了印第安人的傳統(tǒng)觀念。當?shù)赜〉诎踩苏J為,人是玉米做的,賣玉米就是出賣自己的子孫。圍繞著種玉米發(fā)生了一個離奇的故事。
老人與海:故事講到一個精神沮喪的老漁人,在他對職業(yè)的自豪感(他留下的唯一自豪感)的支持之下,冒險遠航至墨西哥灣流并在那里釣住了一條該水域中從未見過的最大的馬林魚。故事接著說到他孤零零地、在因奮力叉住這條大魚而耗盡了力氣之后,被迫投入一場和一群海盜似的鯊魚的絕望的搏斗之中,結果是那些鯊魚只給他留下了獵獲物的一具骨架。
趣味語文。
一、讀幾則小故事,想想趣在哪里?
二、分別就三則小故事交流。
1.《巧問巧答》巧在什么地方?你能把問號和感嘆號變成語言嗎?
2.《一個逗號》說明了什么?(作家創(chuàng)作的嚴肅和認真)。
3.《文豪和蚊子》馬克·吐溫的話巧妙在哪?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十二
“回顧拓展五”中的“交流平臺”,一是交流學生心目中的魯迅形象;二是交流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叭辗e月累”安排讀背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叭の墩Z文”則講述了魯迅少年時的一個有趣的故事。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進一步搜集與魯迅相關的資料,如,魯迅寫的《故鄉(xiāng)》、巴金寫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周海嬰寫的《父親的寫作》、蕭紅寫的《回憶魯迅先生》,都可以在課堂內(nèi)外引導學生讀讀,讓魯迅這一人物形象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魯迅。
2、交流體會本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體會這類句子的方法。
3、積累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寫照。
4、通過閱讀“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感受魯迅的敏捷才思。此外,還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樂趣,激發(fā)進一步學習語文的興趣。
進一步認識魯迅,交流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方法,積累魯迅的名言。
(一)交流平臺。
1、談談心目中的魯迅。
師:在第五單元我們學習了哪篇和魯迅先生有關的文章?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
師:通過對這些課文的學習,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談談自己心目中的魯迅。
出示要求:可以根據(jù)課文來談;可以結合課外學習的收獲來談;可以講同魯迅有關的人和事,也可以說說讀魯迅作品的體會。
師:請各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合作學習。
師:哪個小組的成員愿意發(fā)言?
師:我們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認識了魯迅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學們能從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設計意圖】通過對這一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的學習,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魯迅,同理可檢測學生的閱讀情況及口語表達能力。
2、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師: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層意思,卻暗含著更深的意義。在本單元的課文學習中我們遇到了很多這樣的句子,我們一起來看:
出示例句,誦讀:伯父和“我”談起《水滸傳》,“我”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伯父笑著說“還是我的記性好”,“我”聽了比挨打挨罵還要難受。
師:這是為什么呢?
師:現(xiàn)在請小組成員來交流討論一些這幾個句子的含義。
師:在那么本組課文中有哪些類似的.句子,我們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這些句子的?
師: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結合時代背景;展開豐富聯(lián)想……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繼續(xù)運用我們總結的這些體會句子的方法去學習課文,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設計意圖】磨刀不誤砍柴功。學生掌握了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一些常用方法,有助于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日積月累。
師:魯迅先生的文章無疑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筆財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細細品讀魯迅先生文章中的膾炙人口、發(fā)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師:請各位同學自由把這幾句名言讀一讀,注意要把字音讀正確。
師:在這些句子里有一些詞語意思比較深奧,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千夫:眾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無端:沒有來由地;無緣無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無異:沒有不同;等同。
師: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句名言。你從這幾句名言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魯迅?
師:魯迅先生的名言還有很多,課后請同學們花一些時間進行搜集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對魯迅名言警句的學習,進一步了解魯迅。
(三)趣味語文。
師:魯迅先生的童年發(fā)生過許多故事,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讀一個魯迅巧對對子的故事。
師:小組合作朗讀這則小故事。請大家思考:周樟壽的對子妙在哪里?他為什么對得好?
師:你從這個故事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少年魯迅?
師:你還知道哪些內(nèi)容類似的趣味語文故事呢?請與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設計意圖】了解語文的趣味性,了解一些對聯(lián)的常識。
(四)談收獲。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能夠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識,還存在哪些不足,需是去提升、改進。
(五)作業(yè)。
1、課外搜集魯迅的名言二至三句,并把它們背誦下來。
2、閱讀一則趣味語文故事,然后說給家長聽。
(設計意圖:更進一步了解作者,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課外書的興趣。)。
交流平臺:談心目中的魯迅。
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方法。
日積月累:魯迅名言。
趣味語文:巧對對子。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十三
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魯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義的方法。
2.積累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寫照。
3.感受語文的樂趣,激發(fā)進一步學習語文的興趣。
課前準備。
1.整理、搜集魯迅的名言警句。
2.趣味對聯(lián)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交流平臺。
提取資料,交流印象。
1.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們對魯迅有了一些了解。讓我們來談一談自己心中的魯迅。
2.魯迅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結合課文中的事例談一談。
3.你在閱讀魯迅作品之后,有怎樣的體會和感受?
聯(lián)系課文,總結方法。
1.在文章中多數(shù)句子一看就懂,但有的句子含著深層的意思,需要認真體會。
2.列舉含義深刻的句子,小組交流怎樣體會句子的含義。
3.全班回顧學習方法,共同交流。
4.師生共同小結:“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的基本方法:如,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時代背景,還可以聯(lián)系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去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
5.師:希望同學們把習得的方法運用于閱讀實踐,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第二課時。
1.自讀句子,發(fā)現(xiàn)特征: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2.全班齊讀,讀通順、流利。
3.自讀句子,體會其中的含義,并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自己對名言警句的理解。教師給予幫助。
5.自由朗讀,力爭背誦。
6.檢查背誦,全班齊背(不能背誦的可以讀)。
7.你還搜集了魯迅先生的哪些名言警句呢?全班交流?
8.你從這些名言警句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魯迅?
趣味語文。
1.學生自由熟讀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內(nèi)容。
2.你從這個故事中,砍刀了一個怎樣的少年魯迅?
3.這個故事的趣味性體現(xiàn)在哪里?
4.你還知道哪些內(nèi)容類似的趣味語文故事呢?請與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十四
1.通過閱讀課文后,能與同學就文中的人物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學會在閱讀后進行總結、反思。
2.積累八條諺語,并能正確地運用這些諺語。
3.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nèi)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1.制作閱讀表格。
2.引導學生閱讀本組課文的原著及我國的其他古典名著。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交流平臺。
1.我們在閱讀本組課文的過程中結識了不少人物,你最喜歡誰,最不喜歡誰,說說你的理由。
(1)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2)小組派代表發(fā)言。
(3)評價。
2.從文中選取兩三個人物,加以比較,說說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討論。
(3)舉行小小辯論會,對同一人物不同的見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說中評,在評中議,在議中辯,在辯中思,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日后的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3.讀了原著后,談談你的閱讀感受。
(1)完成下列表格。題目讀后收獲人物性格、特點個人見解課內(nèi)。
閱讀。
原著。
課外。
閱讀。
(2)師生共同評議。
第二課時。
一、教學日積月累。
1.教師導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我們學過的歇后語有很多,談談你對歇后語的了解(歇后語是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作的口頭廣為流傳的固定語句,是帶有諷勸性、警誡性、經(jīng)驗性和哲理性的語言結晶。有人生哲理、道德修養(yǎng)、時政世態(tài)、天文地理)。
現(xiàn)在老師一說出上半句時,請大家馬上說出下半句。
小蔥拌豆腐。
電桿上插雞毛。
豬八戒照鏡子。
2.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八條歇后語。
3.出示文中的歇后語,要求讀得準確流利。
4.自讀自悟,說一說自己對這些歇后語的理解,說錯的地方,其他同學幫助糾正。
5.練習背誦。可采用多種方法,多層次的誦讀,在朗朗的讀書聲中,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記住了這八條歇后語。
(1)指名讀。
(2)同桌對讀。
(3)小組比賽讀。
(4)師生對讀。
全班一齊背誦。
(1)關于歇后語,你還積累了哪些?
(2)用文中的歇后語進行說話訓練。
(3)回家每個人再收集幾條歇后語。
二、教學課外書屋。
1.《西游記》是一部體現(xiàn)中華民族豐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古代神話小說,相信每一位同學都對認識書中的唐僧師徒四人。那么他們各有怎樣的特點,老師希望你們?nèi)ラ喿x《西游記》原著,相信書中神奇的故事一定會讓你著迷,那撲朔迷離的神話世界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
2.布置課外閱讀,閱讀《西游記》原著。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十五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nèi)容,交流感受(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2.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3.積累成語,能理解并正確運用成語。
4.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nèi)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1課時。
一、交流平臺。
(一)交流本單元課文內(nèi)容及課外學習的感受。
1.學生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聯(lián)系實際,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三)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二、日積月累。
1.借助手頭學習資料,提早預習,理解成語大意。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成語意思,有不理解的可與小組同學合作探討。
3.指名朗讀。
4.交流成語意思。
5.練習背誦。
6.交流課外收集成語。
7.齊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并默記心頭。
三、成語故事。
1.談話導入。
2.交流從課內(nèi)學到的閱讀方法。
3.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自學成語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讀后感受。
5.教師,并推薦課外成語故事。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首尾呼應的寫法,并試著運用。
2.積累革命詩歌。
3.推薦好書,培養(yǎng)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課外書。
一、回顧“詞語盤點”
1.自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積累本組詞語,進行聽寫或抄寫。
二、學習交流平臺。
1.讀一讀對話,說說小林和小東在交流什么?
2.再讀《十六年前的回憶》的'開頭和結尾,體會“首尾呼應”這種寫法的好處。
3.課外閱讀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應”的寫法,讀給大家聽。
4.把有這個特點的習作讀給大家聽。
三、學習日積月累。
1.談話導入。
革命戰(zhàn)爭時期,許多愛國志士用詩歌的形式表達了對敵人的仇恨與對革命勝利的向往之情。閱讀這些詩歌,透過字里行間,我們會在作者精煉的語言中看到他們視死如歸的高大形象。
2.朗讀《囚歌》,讀懂主要內(nèi)容。
a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b交流:從詩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問題。
3.背誦《囚歌》。
4.課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詩詞,練習朗讀、背誦。
四、課外書屋。
1.閱讀《課外書屋》中推薦的書目。
2.課外找其中一兩本讀一讀。
3.召開“緬懷先烈、繼承遺志”讀書會。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二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后的收獲,引導學生體會讀書的樂趣,并學習一些讀書的方法。
2.讀背古詩句,積累古詩句,品味讀書的好處及方法。
課前準備。
查找有關介紹讀書方法的資料。
教學過程。
回顧“詞語盤點”
1、學生自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男女生輪讀后,你還有什么詞語不懂?相機給一些詞語寫近義詞反義詞,個別成語的意思。
3、聽寫詞語。
1、激情導人。
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素以樂學好讀為高尚美德,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了許多這方面的'警句,激勵我們做個熱愛讀書的人。今天我們就來讀讀圣人之言。
2、學生自由誦讀,注意讀準字音。
嘗試理解意思。
背誦名言。
3、交流其他有關讀書的名言學生收集的以及老師推薦的,拓展積累。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1)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英)莎士比亞。
(2)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蘇聯(lián))高爾基。
(3)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珴蓶|。
4、布置學生將自己的讀書筆記制作成手抄報的形勢。
交流平臺。
1、學完了一個單元,現(xiàn)在讓我們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小結,看看有哪些新的收獲和體會/soft/。
現(xiàn)在請各討論小組互相討論討論,你喜歡本組的哪篇課文?你積累了哪些好詞佳句?你的習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有沒有提高?在本單元的學習中,你在課外時間閱讀了哪些文章、書籍?讓我們暢所欲言,把自己的收獲與別人分享。
2、全班交流、展示。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回顧本單元學習內(nèi)容,交流綜合性活動中的情況和收獲;
2、積累愛國格言;
3、展示本單元的學習成果。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回顧本單元學習內(nèi)容,展示本單元的學習成果。
教學難點:交流綜合性活動的情況和收獲。
教學準備:課前讓學生搜集愛國格言、準備好自己的學習成果。
教學程序:
(一)交流平臺。
1、閱讀交流平臺的內(nèi)容,說說交流的內(nèi)容。
(1、本組課文中讓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2、綜合性學習開展的活動、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和解決辦法,活動的收獲。
3、同學互評活動中的表現(xiàn)。)。
學完這組課文后,許多同學都被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深深地打動,莎士比亞曾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蹦敲矗窘M課文哪個人或哪件事讓你銘記在心呢?說的時候注意說出印象深刻的理由。請同學們先在組內(nèi)交流。
2、小組內(nèi)交流本組課文中讓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選出交流的好的同學參加全班交流。
3、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
在綜合性活動中,有不少同學在查閱資料或調(diào)查訪問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煩,可他們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克服了一個個困難,你想了解他們解決問題的錦囊妙計嗎?想知道他們辛苦后的收獲嗎?那就請你們聽聽他們的精彩發(fā)言吧!
4、抽生交流。
聽了你們的發(fā)言,我被你們刻苦好學的精神所感動,為你們的聰明而贊嘆,為你們的收獲而高興,那所有的同學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都那么令人驕傲嗎?我們組內(nèi)的同學互相評價一下活動中的表現(xiàn)吧!
5、小組內(nèi)評價活動中的表現(xiàn)。
6、組長匯報組員的表現(xiàn)情況。
總結: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和綜合性活動,同學們對祖國的過去、現(xiàn)在、發(fā)展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認識了許多古今的愛國志士,而且從你們的交流中,我也感受到了你們正用實際行動向祖國證明,你們是愛國的中華少年!老師也希望你們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關注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祖國。
(二)日積月累。
1、自己閱讀日積月累的內(nèi)容,想:今天要我們積累的是什么?(愛國的格言)。
2、齊讀,抽生說說你最喜歡哪條格言?為什么?
3、自由朗讀、背誦。
4、交流自己搜集的愛國格言并說說它的大意。
(三)展示臺(可結合口語交際中的“綜合性學習”展示一并進行)。
1、看教材中的展示情況(圍繞祖國這個專題,展示了攝影作品、手抄報、格言和詩歌,抄錄了祖國的世界之最)。
看了教材中學習伙伴們的學習成果,你們感覺如何?
我想你們也作好了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準備了吧。那就給教材中的同學比試比試!
(學生介紹完后,教師在教室分類張貼學生的學習成果)。
3、師生共同觀看、評價,評出最有特色的學習成果。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四
1、交流對讀書樂趣的體會和學到的讀書方法,達到愛書、愛讀書的目的。
2、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讀書、愛書的名言警句,談談對句子的理解,交流并積累關于讀書的名言,共同欣賞,使所有人得到鼓勵。
3、通過閱讀記錄卡或讀書筆記的展示增進學生讀書的興趣,感受閱讀的快樂。
1、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方法,讀書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讀書要精神專一,口隨心誦,才能有所得。
2、在學生的口語表達中隨機訓練和規(guī)范,循序漸進地提高其口語表達水平。
1、對本單元課文進行系統(tǒng)的小節(jié)。
2、收集讀書、愛書的名言警句。
3、整理自己的綜合性學習成果,以便展示。
一、交流平臺。
1、溫故而知新:
學完第一單元后,我們應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小結,看看有那些收獲和體會。如:喜歡本組的那篇課文?積累了那些好詞佳句?習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有沒有提高?圍繞本專題,在課外又閱讀了那些文章或書籍?通過本次綜合性學習,你對讀書帶來的樂趣是否有了更深的體會?你是否學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我們可以圍繞某一方面的收獲展開討論,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體會。
2、小組內(nèi)交流。
3、全班交流,每組推選出一名代表在全班發(fā)言。
4、教師小結:
書是人類的另一世界。我們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它給人以知識,給人以思想,給人以情感。
二、日積月累。
1、激情導入:
我們國家是個愛書的國家,崇尚樂學好讀,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下了這方面的警句,激勵我們做個熱愛讀書的人。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2、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學生自由讀準名言并試著說說自己對這些名言的理解。
3、賞試背誦名言。
4、搜集整理,出示課外有關讀書的.名言,拓展積累。請同學們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5、小結: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那些書會像營養(yǎng)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
三、展示臺。
1、組成讀書興趣小組,匯報開展了哪些讀書活動。
2、圖書管理:
談管理班級圖書角的具體辦法。
3、送人玫瑰:
寫一個讀書推薦卡,把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同學,共享知識。
4、展示讀書記錄卡:
平時閱讀自己喜歡的書時,要作摘抄或填寫閱讀記錄卡,交流展示。讀一讀自己摘抄的記錄卡,談談摘抄它的理由。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五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新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組《回顧.拓展二》,包括“交流平臺”要引導學生交流以下內(nèi)容:一是通過閱讀課外書和向長輩調(diào)查了解到的少數(shù)民族的節(jié)日風俗;二是本組課文的表達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獲;“日積月累”安排了兩首古詩: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一首寫元旦,一首寫中秋節(jié),兩首詩與本單元主題和課文內(nèi)容有緊密的聯(lián)系,目的是拓展課文內(nèi)容,感知不同文體表達節(jié)日風俗的方法和語言特點,繼續(xù)增加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積累;“趣味語文”編排的材料,是三種文體的變化,閱讀后既感到有趣,又能領悟到標點符號的妙用。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清明》,標點符號略作改動,竟變成一首絕妙的小令,標點符號再作改動,又變成一出精致的小短劇。而且文體變了,基本意思不變??梢姌它c符號的作用真是神奇。
在本堂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交流對本單元的課文的理解和感受,結合生活實際講述自己的所得,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并能在習作中恰當?shù)倪\用。
2、課所列的兩首古詩,使學生養(yǎng)成積累的良好習慣。
3、標點符號的作用,讀一讀詩句,說說自己的感悟。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把課內(nèi)外結合起來組織學生理解文字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和表達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和習作水平;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積累,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課前準備:
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說學生】。
通過對本組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多角度的了解了中國的民風民俗,但在每一課的學習中學生們搜集的資料、了解的資料還是受到了課文的限制,因此在交流平臺的學習中要鼓勵學生搜集民俗的材料,雜愛教學中要加強學科的整合、內(nèi)容的整合。因為本課所涉獵的范圍較廣,因此應把教學的著眼點放在理解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和表達方法上,以免把語文課上成品德與社會或藝術課了。
【說教法與學法】。
在這節(jié)課中,我采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精讀感悟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說過程】。
為了突破重點和難點,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導入設計。
設計一:(回顧本單元的收獲)本組課文是以民風民俗俗主題的,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下面就以小組為單位,對本組課文的學習情況進行小結。以課文為例暢談自己的收獲,交流自己的體會和感受,說說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使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以進一步感悟本組課文闡述的民風民俗。)。
設計二:(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回顧拓展二。
一、交流平臺。
1.教師出示交流平臺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請學生自由朗讀,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全班交流。
(1)交流課內(nèi)了解到的民風民俗:節(jié)日習俗;地方飲食;民族服飾、工藝品等。
(2)交流本組課文突出的表達方式:如《北京的春節(jié)》詳略得當?shù)膶懛?;《藏戲》問與答相呼應,概括與具體描述相結合的'寫法;《各具特色的民居》中的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等。
(3)交流這次習作中自己是如何學習課文中的寫法,來表現(xiàn)民俗的特點的。
二、日積月累。
1.古詩出示,正確朗讀。
2.積累《元日》。
(1)試說說詩句的意思。
(2)在詩中了解到的古代的哪些春節(jié)習俗?
(3)正確流利朗讀后背誦。
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初讀,讀準字音,明白字義。
(5)了解作者,感知文章。
(6)細讀古文名句,談談自己對句子的初步理解和感悟。
三、趣味語文。
1.趣味導入。
2.學生默讀《有趣的標點》,體會標點的神奇魅力:使一首七言詩變成小令,又變成小短劇。
3.試著給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標點,看能表達幾種不同的意思:
(1)弟弟找不到爸爸媽媽很著急。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練習設計。
1、積累自己喜歡的節(jié)日成語。
2、積累自己喜歡的節(jié)日詩句。
【說板書設計】。
根據(jù)我校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堂課板書如下: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六
教學目的:
1、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
2、進一步理解詩歌常用表述方法的運用。
3、欣賞詩歌,加深理解。
4、提高對詩歌的閱讀、寫作興趣,能夠嘗試比照著寫詩。
教學重難點:
欣賞詩歌,加深理解。提高對詩歌的閱讀、寫作興趣,能夠嘗試比照著寫詩。
教學過程:
一、鋪墊。
1、說一說大海的特點。
抄寫課外文章中的描寫,也可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2、談一談對大海的情感認識。
二、欣賞。
1、初讀詩文《我們?nèi)タ春!?,談讀后收獲,重點談讀懂的思想感情。
2、再讀詩文,理解思想感情在每小節(jié)中的體現(xiàn)。
(每小節(jié)內(nèi)容是什么?你讀懂了哪些詩句?)。
3、賞讀詩句,分析各節(jié)重點句,體會,讀出感情。
第一節(jié):
向往之急切。(“走啊、一起走、走啊去看?!?。
表達方法(重復與聯(lián)想)。
第二節(jié):
贊美之熱烈。(對海的特點贊美“如此寬大”、“如此富足”、“家”、“寶庫”)。
表現(xiàn)方法(排比、比喻)。
第三節(jié):
歡樂之極致。(與大海嬉戲玩耍、海是小伙伴、“歌聲、笑聲濺起鮮亮的花朵”)。
表現(xiàn)方法(擬人、夸張)。
第四節(jié):
啟迪之深刻。總結全詩,點名主題。(理解“生命的啟迪”,結合大海的某些特點理解給予我的哪些啟示,例:海的呼吸——潮起潮落——時光流逝;海的深情——深邃涵量——恩情似海;海的貢獻——資源豐富——無私奉獻)。
表達方法(排比、呼應)。
三、寫作。
1、自選詩節(jié),仿照句式,給每小節(jié)加上幾句。
2、自選題材,嘗試寫一首詩。選類似的題材,想表達的情感,定各節(jié)內(nèi)容,用表現(xiàn)方式。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七
學習目標:
1.學習用表格的方式做單元小結。
2.推薦好書《森林報》,培養(yǎng)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一張白紙,學習列表格;把自己喜愛的科普讀物帶來與同學共享。
教學重點:
用表格式總結基本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在課外閱讀中感悟基本的說明方法。
課時劃分: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一組說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長了不少知識,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這方面的收獲吧!
二、閱讀交流要求。
1.交流自己通過閱讀說明性文章增長的見識。
2.用單元小結列表的方式,總結說明文基本的說明方法,并進行交流。
三、回憶課內(nèi)外閱讀過的說明文。
四、匯報、填表。
說明的方法?課文中的例子習作或課外書中的例子。
舉例子。
列數(shù)字。
作比較。
打比方。
……。
五、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讓你學會了寫什么?
六、作業(yè)。
課外閱讀一些有關說明文的文章,繼續(xù)體會說明方法。
第二課時。
一、學習日積月累《四時之風》。
1.通過讀日積月累有關句子解決生字詞,方法:
(1)讀課文,解決生字、詞,不理解的詞查查字典。
(2)講解這首詩的格式特點。
四句為一節(jié),全詩共四節(jié),中間空開為一節(jié)的標志。
(3)生自由讀詩,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4)指名讀,正音。
(5)全班齊讀。
2.理解詩意。
(1)小組討論。
(2)匯報。
3.指導感情朗讀。
4.指導背誦。
二、推薦科普名著。
1.師簡談《森林報》。
2.師推薦其他科普讀物。
3.課堂分小組閱讀科普讀物。
三、布置作業(yè)。
1.背誦、默寫《四時之風》。
2.閱讀科普名著。
七、小結。
你還知道描寫四季的諺語和詩歌嗎?向大家推薦推薦。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八
1.增強口語表達的能力。
2.培養(yǎng)細心觀察的習慣,能抓住場景特點進行描寫。
3.積累語言,增強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和按一定順序把場景寫具體、寫清楚。
4課時。
收集革命影視作品。
一、導入新課。
談話引入:暑假看過革命題材的影視作品嗎?
二、讀課題,明要要求。
1.自讀課題,弄明白說話的主題是什么。(革命題材的影視作品)。
2.圍繞這個中心,要說清楚哪幾個要點呢?
(1)作品的名稱。主要講的是誰,講的是什么事?
(2)有那些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
(3)還可以講自己的感受。
3.除了書上提到的這幾個方面,你覺得還有必要說清楚什么。(自由補充)。
三、分小組討論。
1.提出要求:
圍繞中心話題進行討論。
分工合作,團結協(xié)作。
學會傾聽。
2.作好記錄,形成表格式的讀書筆記。
影視作品名稱作品年代作品的主要人物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自己的真切感受。
3.自由組合。并選出組長。
4.進行作品介紹。
5.各小組進行補充。
6.評一評:取長補短,統(tǒng)一意見,評出故事大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引入:在本單元學習中,我們學習了一些習作的方法。今天,我們從習作提供的幾個角度,選擇一個進行練習。
二、讀題:明要求。
1.自讀習作要求的介紹,弄清寫作的`內(nèi)容和要求。
2.梳理:內(nèi)容:(1)選取一處場景,按一定順序把場景寫具體、寫清楚。
(2)從最近讀過的文章或看過的影視作品中。選擇一個寫梗概。
要求:順序清楚,內(nèi)容具體,語句通順。
三、指導選材。
1.典型性:寫一處場景,選擇印象最深刻的、自己觀察得最仔細的。
寫故事梗概,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自己感受最深刻的。
2.新穎: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的,自己體會最真切的。
四、指導寫法。
1.寫場景:要有一定的順序、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
寫梗概:把書、文章或影視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用簡練的語言寫下來。
2.怎樣寫具體:觀察要細致;采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語言優(yōu)美。
一、交流平臺。
1.讀了本組的幾篇文章,你心中的毛主席是什么樣子?
2.對場景描寫和人物描寫,你學會了那些方法?
3.這學期你在語文學習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4.自由組合,分小組進行討論,并交流新德。
5.進行交流評價。
6.各小組進行補充。
1.自由讀詞。
2.了解詞牌名、寫作背景。
3.熟讀詞句,說說自己讀懂了意思的詩句,提出難以理解的詩句。
4.教師點評釋譯。
5.比一比,看誰讀得有感情,看誰背得快。
6.你還讀過毛主席的那些詩詞,讀給大家聽。
三、成語故事。
1.閱讀成語故事,想想講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朗讀比賽。
3.分組講成語故事。
4.講講你課外收集的成語故事。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九
1.將本組課文與以前學習過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從內(nèi)容和寫法上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內(nèi)容和寫法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會在閱讀中和反思,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2.積累古詩。
3.通過閱讀相關的動物書籍,繼續(xù)了解動物故事,培養(yǎng)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做好從課內(nèi)閱讀向課外閱讀的'延伸。課前準備:準備豐自愷的《白鵝》、老舍的《貓》、布封的《松鼠》進行閱讀。
1.我們以前學習過許多描寫動物的課文,例如豐自愷的《白鵝》、布封的《松鼠》、老舍的《貓》,同學們還記得課文的內(nèi)容嗎?(學生簡單交流)。
2.現(xiàn)在我們再次閱讀這些文章,感受一下課文的內(nèi)容和寫法。(學生再次自主閱讀《白鵝》《貓》《松鼠》)。
3.我們學習的本組課文也是描寫動物的文章,現(xiàn)在同學們再次快速瀏覽一下,回顧課文的內(nèi)容和寫法。(學生瀏覽本組課文)。
4.本組課文和以前學習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在內(nèi)容和寫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班內(nèi)交流匯報。
6.教師。
我們閱讀課文,要善于比較,在比較中,在比較中反思,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引入:以前我們積累了一些古詩,今天咱們一起再積累一首古詩,它叫《馬詩》,我們要比一比,看誰背誦得最快。
1.老師讀《我的野生動物朋友》的精彩片段。
2.學生交流聽后感受。
3.如果有學生已經(jīng)看過,可以介紹自己閱讀的內(nèi)容和感受,
4.教師向學生簡要介紹《我的野生動物朋友》一書,引起學生的讀書興趣。
6.交流閱讀體會。
7.老師向學生推薦動物文學書目。
8.要求學生課外到圖書館和書店尋找這些書籍,利用課外時間閱讀。準備讀書交流會。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十
(1)回顧本組課文,找出其中的重點語句進行交流,以及從中受到教育。
(2)回顧其他方面的學習收獲。
(3)讀背名言、諺語,引導學生做一個堅強、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4)閱讀成語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現(xiàn)在引用的轉換意。
(1)通過摘抄、讀背、交流幾個步驟交流學習所得。
(2)通過自讀自悟,體會這些名言中蘊含的哲理。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從成語故事中得到的體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做一個熱愛生活的有心人。
1.讀背名言、諺語。
2.閱讀成語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現(xiàn)在引用的'轉換意。
課時劃分:2課時。
在生活中有時一件小事、一幅漫畫、一次活動、一張照片、甚至一句話都會使人獲得啟示。本組課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篇課文都通過一些重點語句,表達了作者的感受,講出了作者受到的啟發(fā)。這些句子給我們的生活又帶來了哪些啟示呢?讓我們共同走進。(板書課題:回顧.拓展)。
1.閱讀交流平臺,談談要求。
2.和同學交流從課文、課外書中找到的類似語句。
1.選擇一篇印象深或最感興趣的課文,說說主要內(nèi)容以及所得到的啟示。
2.按所選課不同,分小組交流。
3.各自摘抄各課的重點詞句,交流重點詞句給自己的啟示。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再次談體會。
摘抄重點句段,并寫寫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一、直接導入。
1.學生初讀這些名言警句,注意讀準字音,理解意思。
(1)指名讀,及時正音,再自由讀。
(2)了解這些名言警句的含義。
(3)小組比賽讀,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練讀。
學生熟練的朗讀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誰讀得最好。
3.背誦。
1.初讀成語,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學生讀成語故事,及時糾正字音。
3.了解寓意。
4.作業(yè)。
背誦名言警句;把這個成語故事講給家長聽。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十一
1.引導學生讀外國文學作品,二是通過交流學習一些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
2.積累文學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從中悟到閱讀文學作品要善于積累的讀書方法。
3.了解幾個外國作家的故事,體會他們語言的幽默和巧妙。
2課時。
第一課時(交流平臺)。
二、從四個方面交流:
1.交流外國名著及名著中的人物,可以說說讀了什么名著,簡介名著內(nèi)容,交流讀后感受,可以介紹名著中印象深刻的人物。
這個部分是重點。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交流,一方面給他一個展示的平臺,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好書推介。
2.交流讀中國名著和外國名著不同的感受。
結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注意外國名著的語言特點,對不同國家語言特點有所了解。
3.交流閱讀外國名著和長篇的方法、遇到的困難,及解決困難的方法。
比如書中提到的宗教信仰、名字姓氏、風俗習慣,要引導學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時代人的思想,而不要排斥或迷信。
4.交流怎樣做讀書筆記。
長篇名著可以摘錄充滿哲理和智慧的話語、摘錄優(yōu)美的片段,寫梗概等方法做讀書筆記。
第二課時。
一、自讀文學大師智慧的話語。邊讀邊試著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說說打動自己的句子,并試著說說自己的感悟。
三、背誦句子。
四、交流自己閱讀外國作品積累的值得記憶的句子。
五、簡要介紹幾部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的內(nèi)容,鼓勵學生閱讀這些作品。
飛鳥集:《飛鳥集》是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詩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麗的小詩。白晝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爾的筆下合二為一,短小的語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領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玉米人:伊龍大地是土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主活繁衍的地方,林木蓊郁,莽莽蒼蒼。山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里住著幾十戶拉迪諾人其(即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種人)。他們計劃放火燒山,種植玉米,出售玉米。這完全違反了印第安人的傳統(tǒng)觀念。當?shù)赜〉诎踩苏J為,人是玉米做的,賣玉米就是出賣自己的子孫。圍繞著種玉米發(fā)生了一個離奇的故事。
老人與海:故事講到一個精神沮喪的老漁人,在他對職業(yè)的自豪感(他留下的唯一自豪感)的支持之下,冒險遠航至墨西哥灣流并在那里釣住了一條該水域中從未見過的最大的馬林魚。故事接著說到他孤零零地、在因奮力叉住這條大魚而耗盡了力氣之后,被迫投入一場和一群海盜似的鯊魚的絕望的搏斗之中,結果是那些鯊魚只給他留下了獵獲物的一具骨架。
趣味語文。
一、讀幾則小故事,想想趣在哪里?
二、分別就三則小故事交流。
1.《巧問巧答》巧在什么地方?你能把問號和感嘆號變成語言嗎?
2.《一個逗號》說明了什么?(作家創(chuàng)作的嚴肅和認真)。
3.《文豪和蚊子》馬克·吐溫的話巧妙在哪?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十二
“回顧拓展五”中的“交流平臺”,一是交流學生心目中的魯迅形象;二是交流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叭辗e月累”安排讀背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叭の墩Z文”則講述了魯迅少年時的一個有趣的故事。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進一步搜集與魯迅相關的資料,如,魯迅寫的《故鄉(xiāng)》、巴金寫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周海嬰寫的《父親的寫作》、蕭紅寫的《回憶魯迅先生》,都可以在課堂內(nèi)外引導學生讀讀,讓魯迅這一人物形象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魯迅。
2、交流體會本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體會這類句子的方法。
3、積累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寫照。
4、通過閱讀“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感受魯迅的敏捷才思。此外,還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樂趣,激發(fā)進一步學習語文的興趣。
進一步認識魯迅,交流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方法,積累魯迅的名言。
(一)交流平臺。
1、談談心目中的魯迅。
師:在第五單元我們學習了哪篇和魯迅先生有關的文章?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
師:通過對這些課文的學習,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談談自己心目中的魯迅。
出示要求:可以根據(jù)課文來談;可以結合課外學習的收獲來談;可以講同魯迅有關的人和事,也可以說說讀魯迅作品的體會。
師:請各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合作學習。
師:哪個小組的成員愿意發(fā)言?
師:我們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認識了魯迅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學們能從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設計意圖】通過對這一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的學習,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魯迅,同理可檢測學生的閱讀情況及口語表達能力。
2、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師: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層意思,卻暗含著更深的意義。在本單元的課文學習中我們遇到了很多這樣的句子,我們一起來看:
出示例句,誦讀:伯父和“我”談起《水滸傳》,“我”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伯父笑著說“還是我的記性好”,“我”聽了比挨打挨罵還要難受。
師:這是為什么呢?
師:現(xiàn)在請小組成員來交流討論一些這幾個句子的含義。
師:在那么本組課文中有哪些類似的.句子,我們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這些句子的?
師: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結合時代背景;展開豐富聯(lián)想……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繼續(xù)運用我們總結的這些體會句子的方法去學習課文,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設計意圖】磨刀不誤砍柴功。學生掌握了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一些常用方法,有助于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日積月累。
師:魯迅先生的文章無疑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筆財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細細品讀魯迅先生文章中的膾炙人口、發(fā)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師:請各位同學自由把這幾句名言讀一讀,注意要把字音讀正確。
師:在這些句子里有一些詞語意思比較深奧,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千夫:眾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無端:沒有來由地;無緣無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無異:沒有不同;等同。
師: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句名言。你從這幾句名言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魯迅?
師:魯迅先生的名言還有很多,課后請同學們花一些時間進行搜集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對魯迅名言警句的學習,進一步了解魯迅。
(三)趣味語文。
師:魯迅先生的童年發(fā)生過許多故事,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讀一個魯迅巧對對子的故事。
師:小組合作朗讀這則小故事。請大家思考:周樟壽的對子妙在哪里?他為什么對得好?
師:你從這個故事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少年魯迅?
師:你還知道哪些內(nèi)容類似的趣味語文故事呢?請與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設計意圖】了解語文的趣味性,了解一些對聯(lián)的常識。
(四)談收獲。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能夠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識,還存在哪些不足,需是去提升、改進。
(五)作業(yè)。
1、課外搜集魯迅的名言二至三句,并把它們背誦下來。
2、閱讀一則趣味語文故事,然后說給家長聽。
(設計意圖:更進一步了解作者,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課外書的興趣。)。
交流平臺:談心目中的魯迅。
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方法。
日積月累:魯迅名言。
趣味語文:巧對對子。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十三
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魯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義的方法。
2.積累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寫照。
3.感受語文的樂趣,激發(fā)進一步學習語文的興趣。
課前準備。
1.整理、搜集魯迅的名言警句。
2.趣味對聯(lián)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交流平臺。
提取資料,交流印象。
1.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們對魯迅有了一些了解。讓我們來談一談自己心中的魯迅。
2.魯迅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結合課文中的事例談一談。
3.你在閱讀魯迅作品之后,有怎樣的體會和感受?
聯(lián)系課文,總結方法。
1.在文章中多數(shù)句子一看就懂,但有的句子含著深層的意思,需要認真體會。
2.列舉含義深刻的句子,小組交流怎樣體會句子的含義。
3.全班回顧學習方法,共同交流。
4.師生共同小結:“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的基本方法:如,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時代背景,還可以聯(lián)系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去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
5.師:希望同學們把習得的方法運用于閱讀實踐,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第二課時。
1.自讀句子,發(fā)現(xiàn)特征: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2.全班齊讀,讀通順、流利。
3.自讀句子,體會其中的含義,并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自己對名言警句的理解。教師給予幫助。
5.自由朗讀,力爭背誦。
6.檢查背誦,全班齊背(不能背誦的可以讀)。
7.你還搜集了魯迅先生的哪些名言警句呢?全班交流?
8.你從這些名言警句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魯迅?
趣味語文。
1.學生自由熟讀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內(nèi)容。
2.你從這個故事中,砍刀了一個怎樣的少年魯迅?
3.這個故事的趣味性體現(xiàn)在哪里?
4.你還知道哪些內(nèi)容類似的趣味語文故事呢?請與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十四
1.通過閱讀課文后,能與同學就文中的人物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學會在閱讀后進行總結、反思。
2.積累八條諺語,并能正確地運用這些諺語。
3.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nèi)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1.制作閱讀表格。
2.引導學生閱讀本組課文的原著及我國的其他古典名著。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交流平臺。
1.我們在閱讀本組課文的過程中結識了不少人物,你最喜歡誰,最不喜歡誰,說說你的理由。
(1)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2)小組派代表發(fā)言。
(3)評價。
2.從文中選取兩三個人物,加以比較,說說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討論。
(3)舉行小小辯論會,對同一人物不同的見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說中評,在評中議,在議中辯,在辯中思,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日后的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3.讀了原著后,談談你的閱讀感受。
(1)完成下列表格。題目讀后收獲人物性格、特點個人見解課內(nèi)。
閱讀。
原著。
課外。
閱讀。
(2)師生共同評議。
第二課時。
一、教學日積月累。
1.教師導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我們學過的歇后語有很多,談談你對歇后語的了解(歇后語是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作的口頭廣為流傳的固定語句,是帶有諷勸性、警誡性、經(jīng)驗性和哲理性的語言結晶。有人生哲理、道德修養(yǎng)、時政世態(tài)、天文地理)。
現(xiàn)在老師一說出上半句時,請大家馬上說出下半句。
小蔥拌豆腐。
電桿上插雞毛。
豬八戒照鏡子。
2.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八條歇后語。
3.出示文中的歇后語,要求讀得準確流利。
4.自讀自悟,說一說自己對這些歇后語的理解,說錯的地方,其他同學幫助糾正。
5.練習背誦。可采用多種方法,多層次的誦讀,在朗朗的讀書聲中,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記住了這八條歇后語。
(1)指名讀。
(2)同桌對讀。
(3)小組比賽讀。
(4)師生對讀。
全班一齊背誦。
(1)關于歇后語,你還積累了哪些?
(2)用文中的歇后語進行說話訓練。
(3)回家每個人再收集幾條歇后語。
二、教學課外書屋。
1.《西游記》是一部體現(xiàn)中華民族豐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古代神話小說,相信每一位同學都對認識書中的唐僧師徒四人。那么他們各有怎樣的特點,老師希望你們?nèi)ラ喿x《西游記》原著,相信書中神奇的故事一定會讓你著迷,那撲朔迷離的神話世界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
2.布置課外閱讀,閱讀《西游記》原著。
回顧拓展一教案設計篇十五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nèi)容,交流感受(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2.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3.積累成語,能理解并正確運用成語。
4.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nèi)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1課時。
一、交流平臺。
(一)交流本單元課文內(nèi)容及課外學習的感受。
1.學生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聯(lián)系實際,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三)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二、日積月累。
1.借助手頭學習資料,提早預習,理解成語大意。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成語意思,有不理解的可與小組同學合作探討。
3.指名朗讀。
4.交流成語意思。
5.練習背誦。
6.交流課外收集成語。
7.齊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并默記心頭。
三、成語故事。
1.談話導入。
2.交流從課內(nèi)學到的閱讀方法。
3.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自學成語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讀后感受。
5.教師,并推薦課外成語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