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讀活著有感大全(18篇)

字號:

    總結是對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進行記錄和總結的過程。寫一篇完美的總結,要注重文字的精練和表達的清晰。在這里,小編為大家推薦了一些值得一讀的總結范文,希望能夠激發(fā)大家的寫作靈感。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一
    日子總是要過著,不管前路多么險惡,活著便是最好的安排。重歸故鄉(xiāng)到兒子有慶去世,福貴雖苦但幸福卻??M心間,盡管土改、人民公社運動以及家珍的軟骨病橫亙這段時光中,他也依舊幸福著。
    心碎的日子又轉念即至。不諳人事的有慶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的勇敢斷送了他稚嫩的生命。福貴抱著羸弱的親身骨肉,用自己的半白華發(fā)葬送了青絲猶在的有慶。喪子的福貴是痛苦的,但是作為一個男人,他要鎮(zhèn)定,他要平復內心的復雜漣漪去安撫妻子內心激蕩的情緒波瀾。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二
    在課余時間應該多讀書,增長知識,除去無知;提高修養(yǎng),除去愚昧;充實生活,豐富精神;滋潤心靈,減少空虛。讀書能使人閃爍著生命的光輝,讓人欣賞到不同的生命風景。當時接觸《活著》這本書時,沒有太多的意思,只是閑暇之余拿來消遣。當我翻開之后,我完全被震撼了,深深被吸引,卻再也無法放下這本書,滿含淚水的讀完了它。
    故事講述了主人公徐福貴的一生,福貴出生于一個富裕的家庭,他卻把家業(yè)輸?shù)木?,父親因此過世;在為母親進城求醫(yī)的途中,被人當壯丁抓走,兩年后回到家鄉(xiāng),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兒子懂事、充滿愛心,但是在為他人獻血的時候,抽血過度而亡;命苦的女兒在生下苦根后大出血死去;偏頭女婿在工地由于事故離開了人世;小外孫吃豆子時被活活撐死;到風燭殘年之時,只有福貴一個人與一頭老牛靜靜地活著。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guī)锥嚷錅I,福貴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看著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那時的心底一定痛如刀割,但堅強挺了過來,依舊豁達樂觀面對人生。沒有因為親人的去世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活著是為了讓死去的人安心。而世上卻有成千上萬的人不明白活著的意義,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命不好,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沒有希望就選擇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亦有些人,在碰到一點點苦難時,選擇了后退,后來又覺得退縮不是解決方法時,于是與世界告別,揮手而去。
    其實,活著承載了太多的情感和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活著的意義。就像作者說的那樣,人活著為了什么?人活著不為什么,只是為本身而活著,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三
    其實作者只是在靜靜地訴說著什么,卻蕩氣回腸。在讀《活著》這本書前,了解過寫作背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對善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通過《活著》作者想告訴我們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蛘卟恍业模皇腔钪?,靜靜地活著,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
    主人公徐福貴的一生是很悲慘的,但同時他又是堅強的,說實話,我非常佩服他。在飽受各種心理與身體上的折磨之后,還是活了下來。我不太喜歡看悲劇,結局總是讓人唏噓不已,久久不能平靜,當《活著》卻讓我感到不同,仿佛是一老人在述說著他的坎坷、波折的一生,沒有抱怨,也沒有悔恨,而是一種平淡的訴說。就像一位哲人一樣,洞察生活。超脫的看待著這世界。
    徐福貴年輕時本是一個地主家的少年,娶得一位米行千金為妻,家境算是殷實,但卻游手好閑,做過許多荒唐事,最后因賭博而敗光了家業(yè),淪為一個貧農,一家人住進了茅草房,然而這只是悲劇的開始。父親也因為他的敗家而活活氣死,母親也因此病倒了,為去請大夫給母親看病,在街上被人又拉去當壯丁,在戰(zhàn)場上九死一生回來的富貴,沒有見到母親最后的一面。雖然此時富貴已經體會到活著的好,想要開始過穩(wěn)定的日子,但這是女兒鳳霞因病而變成了啞巴,妻子的身體也因病每況而下,生活仍然很艱難。然后就是親人的相繼離去,首先是他的兒子有慶,因為熱心去獻血被他人貪婪的抽干了,然后是妻子家珍,女兒鳳霞,女婿二喜,最后是外甥苦根。面對著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去,我不知道在埋葬他們的時候福貴的內心是多么的深痛,這是一道不可磨滅的傷口,是他無法泅渡的桎梏,是時光無法撫平的傷痛。
    作者必定是殘忍的,明明是生離死別,他卻輕描淡寫,無關痛癢,幾乎不給人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本以為從戰(zhàn)場回來的福貴會從此走向安穩(wěn)的生活,妻子賢惠,兒女懂事。可是兒子有慶卻因那樣的意外而死亡,家珍也因悲痛不久而離世,使人心情剛起又落。女兒鳳霞嫁了一個好女婿,好日子沒過幾年,因為生苦根難產而死了,然后女婿二喜在工地做事被掉下來的東西砸死了。雖然女兒女婿不在了,但想著至少還有外甥這個希望吧,但誰又想到,可憐的孩子在長到幾歲的時候,因貪吃豆子撐死了。最后的最后,所有活著的希望都被掐滅了,只剩下一頭名叫富貴的老牛與他相伴。
    我原覺得福貴的一生是不值的。后來發(fā)現(xiàn)我錯了,他生命中不管怎樣都有關心愛著他的人,在他年輕犯錯時,有他母親袒護著他,無私的愛著他,有家珍不離不棄的包容他,即使在他淪為貧民,家珍還是對他不離不棄。
    福貴的一生也給我們很多思考。在艱辛的生命歷程中,福貴沒有流露出膽怯和放棄,而是在不斷挖掘著活著的樂趣,他買下將死的老牛,孩童般的和老牛開著玩笑,用粗啞的聲音放聲喝著歌謠,他自始至終也沒有怨天尤人,他堅信著活著就是最好的,活著就有希望。
    現(xiàn)在的我們,遇到一點小困難小挫折就有輕生的念頭,和福貴比起來,我們的遭遇真的不算什么,只是在一時刻把自己的痛苦放大了,已經經歷著人生最大的災難,其事實卻并非如此。我們要為活著而活,相信活著就有希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四
    福貴是個富人家的少爺,無非希望他大福大貴,可他早年賭博贏少負多,輸?shù)脙A家蕩產?!疤煊胁粶y風云”福貴的父親在去茅廁時“被風吹倒了”一家人困苦不堪,這時,福貴的母親也病了。就在福貴進城為母親買藥時不幸被強制參軍,在戰(zhàn)壕里屢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終于盼來了解放的一天,富貴可以和家人團聚了,可母親已經病逝,鳳霞也在一場病痛中失去了聲音。不久有慶也在為村長的女人獻血時搭上了性命,這對本來就清貧的一家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或許,命運在捉弄富貴,在不同時間的相同地點鳳霞,家珍,二喜還有苦根也相繼搭上了“歸西的列車”。
    能離開的親人都離開了;能感受的痛苦都感受了;能經歷的事情都經歷了,剩下的只有那頭老黃牛和對過去的回憶,似乎還殘留著活著的信念。
    古人雖說“知足者常樂?!钡ビH人的時候,再知足的人也不會樂。在這樣的創(chuàng)傷面前富貴沒有選擇一了百了,也沒有選擇墮落.......有一千條理由讓親人離開富貴,但有一條理由把親人挽留,這便是福貴對親人的愛。若有上帝的話,他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他賜予福貴一生中最珍貴的present(禮物)便是present(目前)?!斑^去的切當過去,留下的切當珍惜”既然福貴的唯一理由也無法阻止親人的離去,那他能做的便是享受現(xiàn)在,活著.....
    如果說,福貴一家人的遭遇只是蕓蕓眾生的縮影,福貴的遭遇便是縮影中的片段;如果說,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福貴的一生便是坎坎坷坷的;如果說,人有喜怒哀樂,生老病死,福貴的態(tài)度便是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陪伴下活著。
    我們總是以為,已經到手的東西便是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覺得蒙受了損失。其實,一切皆變,沒有一種東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一切,也就意味著失去了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斷的失而復得,習以為常,也許能更為從容的面對死亡。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五
    羅曼·羅蘭把英雄主義分成了三種狀態(tài):發(fā)現(xiàn)生活真相時的痛苦,認清生活真相后的清醒和面對生活真相時的坦然?!盎钪保瑹o疑是英雄主義,而福貴,無疑是這種英雄。
    《活著》這本書的封面被神秘而深刻的黑色覆蓋,壓抑而無情。右側的白色字體“活著”,似乎立于慘無人寰的絕望中,在揭露人生的苦難與命運的無常。
    我深深體會發(fā)現(xiàn)生活真相后的痛苦,也感受到認清生活真相后的清醒。福貴用自己黝黑的雙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親人,埋葬了所有的淚與笑。在我一次次以為他要撐不下去的時候,他卻用實際行動告訴我:不可能。他越來越清楚,“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睆乃纳砩?,我知道了無論遇到什么苦難,都不要放棄生的希望,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于我個人,為實現(xiàn)人生價值而活著,才是真正地活著。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若身在陰溝,心也在陰溝,則滿眼均是陰溝;若身在陰溝,心系鯤鵬,則能見萬里天地。青春年少的我應該志存高遠,立志在學業(yè)上精益求精,在立志在成年后做出貢獻、升華人生,所以現(xiàn)在學業(yè)的大道上拼搏的我正快樂而充實地活著。
    人生不過白駒過隙,一瞬而已,君須珍惜。如果病痛搶先一步降臨,我們又該如何“活著”?一個月前,我的奶奶查出了重病,父親因此徹夜難眠。我將《活著》這本書贈與父親,希望他能擁有福貴的堅強不屈的意志和世事淡然。我更想讓他知道:生命的寬度遠比長度重要。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身患疾病,只不過是生命長度被砍去了一小部分,我們不應只關注與死對抗,還應思考如何生,如何承接之后的生活。
    我們可以帶著奶奶四處旅游,可以陪她一起在樓下跳廣場舞,還可以聽她娓娓地說著她年輕時的故事……誰不曾逢病痛?我們不曾認輸,便可實現(xiàn)生命之永恒。
    活著,是最大的英雄主義。用讀書引領人生,創(chuàng)作點亮夢想,有意義的活著,比什么都重要。感謝余華老師,讓我在少年時代就擁有了這種英雄情懷,我將勇敢擔負起自己所有的使命,好好活著!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六
    《活看》是我唯一一本一口氣讀完的作品,看了開頭后,就總忍不住想知道后面怎么樣了,可主人公富貴總是在有些光明的時候,又跌人z黑暗。從良田百畝到租五百田,從耀武揚威到低聲下氣,從一?大家人到孤身一人,這種種的痛苦按壓而至,用禍不單行此時都顯得有些蒼白,有些無力。就像富貴他爹說的“先養(yǎng)雞,雞大廠變鵝,鵝大了變成羊,羊大了又變成牛。到我手里,徐家牛變成羊,羊又變成鵝,傳到你這里,鵝又變成了雞,現(xiàn)在是雞都沒有了。,’或許你覺得這是一個悲劇,那我再給你講一段,福貴被俘,解放軍說可以讓他回家,“我就站起來,―‘直走到那位長宮面前,撲通跪下后就哇哇哭起來,我原本想說我要回家,可話到嘴邊又變了,我一遍溫叫著:‘連長,連長,連長‘別的什么話也說不出來,那位長官把我扶起來,問我要說什么。我還是叫他連長,還是哭。旁邊一個解放軍對我說:‘他是團長。”。是不是又有些搞笑,但這絕不是喜劇,因為富貴所有的親人都死了,到晚年的時候只有一只老黃牛陪伴著他,我想這樣的結局讓誰都不會有一絲喜悅。那這到底是篇怎樣的小說呢,聽我細細道來。
    文中的故事是作者通過富貴這樣一個沒有多少文化的老人的回憶講述出來的,他經歷了許多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平靜地對待這個世界,沒喊天喊地的抱怨。小說的語言很淺顯,易懂??雌饋砗芷降拖褚粋€真實的故事,真實到沒做任何文學的渲染一樣。正如作者在前言里寫的“作家的使命不是發(fā)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里所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對善與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倍髡咚龅囊仓皇菙⑹?,用一種近乎冰冷的筆調娓媚敘說著一個并不正常的故事?!痘钪肥歉呱械淖髌?,它向我們表達著這樣一個道理:人活著本身除了活著以外,并無任何意義。如果一定要賦予意義的話,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義的恐怕只有活著本身了。看完這部高尚的作品讓我覺得有些悶。就像空氣中的氧氣不夠,呼吸有些吃力一樣。它似乎在抱怨些什么,但沒有發(fā)泄‘似乎在批判些什么,但又沒有控訴,似乎在訴說些什么,但又沒揭露。好像除了敘述一個故事外,作者什么都沒做,這也許就是當下一些作家所謂的“軍區(qū)寫作”吧。其實作者在言語之間已經暗暗向我們表露,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我也很想像作者一樣寫一篇高尚的文章。可這又是一篇必須談感想、談看法的文章,任何東西一讓人改感想、談看法的話,那它就不再單純。世人總喜歡以自己的眼光去判斷黑白,也許又正是這黑白蒙蔽了世人。如文中的龍二,他在富貴敗家的時候贏光了富貴所有的財產,他此時的身份就有些模糊,到底是懲罰富貴敗家的執(zhí)法者?還只是出老干的賭徒?其實世上本無黑白,談看法的人多了,便有了黑白。寫到這里,我把筆頓了頓,回想看書時的憤怒、憂愁、郁悶,以及無可奈何,一直到情緒千萬,千言萬語??涩F(xiàn)在仔細想后才覺得作者的用心良苦,他不發(fā)泄、不控訴、不揭露,讓我們讀完后心靜如水,大法回味。就像一道泉水,喝時甘甜可口,喝完后發(fā)現(xiàn)什么味道都沒有,也許恰恰正是這種無法回味,才能讓人銘記于心。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七
    《活著》是著名作家余華先生描寫底層百姓的一本書,整本書讀下來沒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有的只是平靜。但在這平靜的故事背后,卻呈現(xiàn)了舊中國像主人公福貴這樣的普通人為了活著而活著的悲慘畫面。
    老農民遇見了游客,回憶起了自己的一生。最開始福貴是一個大戶人家的闊少爺,整日嗜賭如命,賭輸完了家產,氣死了父親,屬于典型的紈绔子弟。賭博讓他從闊家少爺一夜變成了一貧如洗的普通人。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他淪為上有老母要養(yǎng),下有子女要教的境地,身份的快速轉變,沒有留給他準備的時間。倒霉不幸的事情接二連三發(fā)生在他身上:出去給母親買藥被抓了壯丁,好不容易從死人堆里活著回來本以為可以重新開始生活,但活著似乎就是要遭受苦難,女兒和妻子相繼得病,兒子被人害死。女兒鳳霞嫁給了喜根,本以為可以安心的活著了,但是生活永遠是那么的不幸,女兒難產離世,接著喜根意外離世,自己的外孫也吃炒豆子噎死……到頭來,只有福貴和一頭老黃牛還活著。
    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很平淡,主人公福貴在不幸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但他依舊活著,現(xiàn)在看來,這樣的人生活著又有什么意義呢?作者告訴了我們答案: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其實福貴的故事不就是舊中國無數(shù)底層農民的縮影嗎,祖祖輩輩的小農經濟讓農民已經適應了日落而息的生活規(guī)律,活著就是為了活著,沒有理想,沒有眼界,思想只局限于三餐五谷。這樣的生活已經持續(xù)了幾千年,人們也從潛意識里默認了這樣一種生活狀態(tài),在沒有戰(zhàn)爭沒有外敵入侵的時候,這樣的生活,何嘗不是一種平靜與安詳?shù)臓顟B(tài)!
    未來的路還很長,未來也充滿了未知,需要我們去探索。我們的活著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努力奮斗的活著。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八
    世人總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笨墒钦嬲龂L足了那百分之八十的苦事憾事的人是少之又少。
    “活著”是充滿力量,它的力量不在于喊叫、進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忍受現(xiàn)實的苦難、平庸、孤獨、絕望,抓住像流星飛逝的幸福瞬間,看它在手指縫隙流走,在黑夜之中消逝無聲。
    “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的和尚?!备YF和老牛漸漸遠走,我仿佛聽到他粗啞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
    福貴從戰(zhàn)場上撿了一條命回家,說:“這下可要好好活了?!奔艺淇粗f:“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都能給你做一雙新鞋?!币患胰颂焯煸谝黄?,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吃不上飯的時候福貴背著鳳霞往家里走說:“就是全家都餓死,也不送鳳霞回去了?!奔艺漭p輕地笑了,笑著笑著眼淚掉了出來。后來王喜牽走了羊,大家過上集體吃食堂的日子,有慶可憐巴巴地問王喜:“我每天都能來抱抱它們嗎?”看到這里,觸碰內心里的一抹柔軟,那我也可以抱一抱你嗎?有慶上學后低著頭給福貴說:“我學會了很多字,這些字夠我用一輩子了。”一輩子很長,一輩子很短。
    家珍說:“我夜夜聽著你從村西走過來,我就知道有慶死了?!奔艺湔f:“有慶,不會在這條路上跑來了?!备YF看著那條彎曲通向城里的小路,聽不到有慶赤著腳跑來的聲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滿了鹽。像是灑在了胸口,心窩,心尖上,灑滿了鹽。
    二喜說:“爹,我腰疼的不行了。”那是哭的把腰哭疼了。鳳霞和二喜的影子,一個躺著一個跪著,一動不動,只有二喜的眼淚在動,一顆一顆大黑點點在人影之間滑落。
    “家珍死的很好?!备YF的手貼在家珍胸口,胸口的熱氣像在手指縫隙里一點一點漏了出來,她捏住了福貴的手,就癱在了他的胳膊上。二喜和若根也在走廊盡頭那個小小方方的房間里再也沒有回來。死去,其實是活著真正的名字。
    時間是最殘忍的劊子手,曾經擁有過,一家人一起在茅草屋喝過一鍋零星米粒的粥,便足以慰藉內心的寒冷,便足以度過這孤獨寧靜的余生黑夜。
    活著容易,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不易。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九
    今天我很榮幸的能夠站在這里,給大家講講令我印象最深的那個它――活著。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BR>    因這樣一句話,我認識了余華,邂逅了《活著》,心想這書竟囊括了怎樣的內容,以怎樣的態(tài)度去度過這以笑為哭、生死徘徊的人生。我貧瘠的想象力在自我思維的匣子里打轉,呼之欲出的答案,在我合上書的霎那間隱約流淌在了筆尖。
    相對于其它的大部分,這本擁有從黑夜沉淀出的薄書更有著不凡的重量。余華說:“我決定寫下這篇小說,就是這篇《活著》?!睂懭藢嚯y的追求,對生死樂觀的態(tài)度,而富貴就經歷了這樣的坎坷的一生,成為余華筆下的那個人。人生的意義究竟在哪兒?有很多的人追問,有的人似乎找到了,有的人似乎還在尋找的路上。
    “人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為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庇嗳A如此說道。人活著若被賦予沉重的意義,那總有一天會被生命這種不可承受之物摧殘的形同枯槁,人活著若被賦予簡單的意義,那你的生命應該是很短暫。人簡單的活著,做著自己該做的事,就像你的任務是學習得好成績,你父母的任務是工作賺大錢。人活著,不為他人而活,因為生命亦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變得一無所有,唯有活著的精神是屬于自己的。于是書中說到:“一個人生命再大,如果想死,那怎么也活不了。”富貴也是不容易的,為什么呢,他經歷了他父母的死、妻子的死、兒子的死、女兒女婿、孫女的死,他變得孑然一身,他有時傷心,但他說過的更多的是踏實,因為身邊的一個個人離他而去,再當他死時,他便誰也無需擔心了。還有人說他只是幸存者,可他卻是真真實實地活在這個世上。
    富貴是一個英雄嗎?是的,他是一個英雄,而困難是他最親密的“伙伴”。伴隨著他從一個闊少爺走到最后只有一個名叫“富貴”的老黃牛陪伴,伴隨著他從徐家浩大事業(yè),人丁興旺走到最后為生計發(fā)愁的莊稼人。這仿佛是歐?亨利式的結尾。就像你爸告訴你,泰坦尼克號兒是你家的,當你收拾行囊準備放棄學業(yè)的熱潮潮頭時,發(fā)現(xiàn)這是場美的不能再美的不加修飾的白日夢。例如光頭強中了大彩票,傾聽著電視機兌獎地點時,他對李老板吆三斥五,可彩票刮走后,他傻眼了,同時他也后悔了。而富貴的經歷不是夢,但他采用了激勵的心態(tài)去面對。人究竟有多大的能力,才能把心與投放回天地間,而人究竟要有多大的忍耐力,才能扛起這從天而降的沉重負擔。
    讀《活著》,淚不在面頰上,不在眼眶里,那他在哪里呢?那當然是匯成靜靜的小溪,流淌在殷紅的心尖兒上。富貴與農民們濃縮成千萬農民百姓的縮影,那就是人民公社與大躍進的運動。百姓們看到家中的鍋與糧食均被充公卻不能置一言的血與淚。如果是你沒有糧食、零食,還不能流淚那你還有活著的勇氣嗎,這是我們而今城市人體會不到的苦,而饑餓似乎離我們更遙遠。
    悵然若失的我,斗膽以書的結尾為尾――。
    “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tài)。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的聲音,那是土地召喚著黑夜的降臨?!?BR>    自己沉淀不夠,寫到此處束手收筆。
    我相信,活著是生命意義最好的歸宿!
    冷軋一廠莊之君。
    花了三天的時間終于讀完了《活著》,以前耳邊一直有人對我說這本小說的很好??墒牵粊砦疑钪约嚎赡芫筒幌矚g在年少的時候讀所謂的經典,總感覺自己閱歷不足無法理解,就好比《紅樓夢》嘗試著讀了好幾次,都是讀了幾章之后就放在一邊了。二來高科技時代的到來,更讓人們無法沉下心來去感受爺爺輩時代的故事。所以《活著》這本書對我來說也就是個如雷貫耳,僅此而已。得益與加入了公司組織的智悅學習社,點燃我閱讀的渴望,這一次當我翻開透著油墨香的《活著》的時候,我想這次怎么滴也能靜下心來把它讀完吧。
    之前有人評價《活著》這本書是一部不見生死讀不懂得書。其實小說講的也很簡單,一個叫福貴的男人年少輕狂,本是一富家子弟卻因賭博敗光家財,沒落之后被國民黨抓了壯丁上了戰(zhàn)場,好不容易撿了條命回到家中,卻發(fā)現(xiàn)女兒因為一場高燒后變得不會說話了,妻子也在大躍進的時期得了軟骨病。為了省錢讓自己的兒子讀書,福貴不得不忍心把自己即將成年的啞巴女兒送給別人家。后來,他的獨子因被抽干血而死,好不容易嫁出去的啞巴女兒,也因為產后大出血而死。沒過多久,他的妻子也隨女兒而去。只剩下福貴和他的偏頭女婿一起養(yǎng)孩子,可是女婿又在工作中被水泥板砸扁。福貴一個人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把孫子拉扯到懂事聽話,卻因為饑餓,他的孫子一次吃了好多豆子,撐死了。最后只剩下福貴一人。
    這短短幾個字就概括了故事主人公苦楚的一生。作者余華在序言的時候就說他要寫一個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和對世界的歡樂態(tài)度。福貴不算君子,也不算小人,他年輕的時候是個垃圾,年老的'時候也通過自己的努力保護家人,雖然結局悲傷,但是他卻從來沒有放棄對生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他看到贏走他全部家當?shù)摹褒埗北粩赖臅r候感嘆,還好輸光家當,不然今天頂著“地主”的帽子吃槍子兒的也許就是自己了。
    對比一下我父親跟我講他曾經上山下鄉(xiāng)時的故事,我能感受到父親在他風華正茂的年紀遠走他鄉(xiāng),在最想讀書上進的時候每天安排他做的也就是鋤地,撿牛糞,不知道這種日子有何意義,也不知道何時是個頭的無奈。同時我也能感受到他回味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由于不經意喝到一只掉進粥鍋里的螞蚱,感覺跟開了洋葷一樣的喜悅,我想我的父親如果看過這本書,理解會比我深的多吧。
    而我更多的是從書中感受了責任,為人父、為人夫、為人妻的責任。抬頭看著圍著自己蹦蹦跳跳,轉來轉去的女兒,再想想小說主人公福貴雖然不舍,但也不得不親自攙著女兒的手往別人家送。真的,我們眼前的所謂平淡生活,如果放到當年是多么的彌足珍貴啊。
    普通人的一生就是這樣,喜喜悲悲,坎坎坷坷,曲折前行。我們不要總是埋怨命運的不公,也許當我們跨過這個坎,或許還會感激它的存在。也不要過多的尋找生命的意義,其實活在世上就是最大的意義。正如余華所說--人就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十
    “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福貴用他粗啞的嗓音唱出了他一生的凄涼。
    回想富貴的一生,年少輕狂,吃喝嫖賭,干盡浪蕩事,最終賭光了家業(yè)一貧如洗,父親去世,全家人陪著一起過起了貧窮老百姓的苦日子。萬貫家財?shù)南Q來了他的浪子回頭,他決定改過自新,本分的當農民,擔負起這個家庭的責任,卻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在當兵期間認識了春生,這種相識也不知是福是禍。
    兩年后福貴被共產黨俘虜,才有機會重新回到家里,這兩年他的老母親過世了,孩子長大了不少,也很懂事,生活還挺有希望。但是好景不長,兒子因為救縣長夫人獻血過多而死亡,縣長就是之前當兵認識的春生。女兒鳳霞雖然機靈漂亮,懂事也賢惠,卻因為小時候的一場高燒變成了聾啞人,后來在醫(yī)院生孩子的時候死去了,已經經歷了兩次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悲痛。這樣的打擊并沒有停止,不久之后他的妻子家珍,承受不了打擊,離他而去。沒過幾年,女婿二喜又因一次建筑事故,被水泥板砸死了。現(xiàn)在全家就只剩下他和小外孫兩個人,但是命運覺得給他的痛苦還不夠多,再一次奪走了他只有6歲大的外孫的生命。
    他的一生經歷了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女兒,女婿,外孫身邊所有親人相聚去世,他有太多的不幸,悲傷和痛苦。
    錢財是身外之物,散盡之后還可豁達一笑,因為身邊還有親人的支撐,那么失去了親人就沒有了支撐,他后半生就是在不斷的忍受著,每次燃起希望又一次次被掐滅,經歷的越多,徹悟的就越深。
    人為什么活著?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沒有什么確切的答案。余華這樣說,活著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著的人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活著就是這樣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我們此刻的生活中無疑也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有的時候我們確實很難以承受,但是想想福貴那種生離死別的痛苦,這些都不算什么。無論怎樣,生活總要繼續(xù),只要活著就好,只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事物而活著。活著就是一種責任,活著就是一種希望。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十一
    《活著》講述的是一個叫徐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
    在一個陽光溫熱的午后,一口氣讀完了余華的《活著》。
    他筆下的故事令人深思。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徐福貴的老人的故事,他是一個出身良好的富家子弟,但卻因為賭博、上妓院,而輸光了祖上留下的一百多畝地,把祖祖輩輩住的大房子也抵了出去。
    他的父親因為兒子的不爭氣,氣得病重,最后因為從村口的糞缸上掉下來而摔死。
    自此,他從一個富貴人家的少爺變成了一個要從別人手中租田的佃戶;他開始有悔改之意,便想踏踏實實地用自己的雙手養(yǎng)活一家人。
    他的母親也老了,最后病重。
    他的妻子拿了幾塊銀圓讓他去城里請郎中。
    可郎中沒請成,卻被一個國民政府的小小的連長逼去拉了大炮,成了一個沒天都不知自己能否見到明天太陽的炮兵。
    炮兵的生活是艱苦的,他們的糧食都要爭搶著吃。
    好在認識了兩個朋友,生活也就不會太過乏味。
    (雖然其中一個叫老全的人還未擺脫那樣黑暗的生活就先在戰(zhàn)場上死了)他們這一連的炮兵從不打仗,卻也每天有成批成批的人死去。
    )好不容易他和他的另一個朋友春生捱到了全國解放,他領了共產黨團長給的盤纏,踏上了歸家的旅途。
    他回家了。
    在這兩年玩命似的時間里,他無時無刻不想著這個小茅房。
    他看見了他的女兒、他的兒子,還有他日思夜想的妻子。
    當天晚上他夜不成眠,摟著妻子在門口看著星星想了一整夜:我回來了。
    悲慘的生活從此開始。
    他的母親在他離開的兩個多月以后就死了,現(xiàn)在他要和妻子一起養(yǎng)活兩個孩子。
    可是他的兒子徐有慶畢竟要讀書,家里的口糧就成了問題。
    他的女兒徐鳳霞因為小時發(fā)高燒,留了后遺癥,從此變成了聾啞,不然到了出嫁的年齡不會沒人來提親。
    因此,他和妻子商量把女兒送人。
    他的妻子雖然不舍,卻也被生活逼迫,把女兒送給一個老夫婦那里干活。
    他的女兒偷偷跑回來了,可他送女兒回城里,就快到時,他卻忽然心疼他的女兒了:他的女兒很懂事,他不舍得送人。
    于是,便背著女兒回家。
    當晚,他告訴他妻子:"就是全家都餓死,也不送鳳霞回去。
    "他們一家靠者微薄的收入,艱難地生活著。
    雖然貧窮,但他始終不拋棄人性中最使人溫暖的那一面。
    可是,噩耗卻緊接著傳來。
    他的妻子得了當時無法醫(yī)治的軟骨病,漸漸地干不動活,又變得走不動路,最后連一根針都拿不牢了。
    他的妻子本以為她會先行離開家人。
    但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兒子才10歲,小小年紀便魂歸西天。
    他們村的縣長的妻子因為生孩子時大出血,急需輸血。
    但卻沒人的血型對得上。
    碰巧,他的兒子的血型正好相同,于是,醫(yī)生便開始抽血。
    本來現(xiàn)在未成年人是不允許獻血的,且獻血的血量有一定的限制。
    可是當時的醫(yī)生是極度不負責任的,可以說是根本沒有道德。
    這血一抽上就停不下來了。
    他可憐的兒子徐有慶就這么被活活地抽干血,死了。
    埋了他兒子,他始終不敢告訴他妻子。
    但最后他的妻子還是知道了,哭得傷心欲絕。
    時間是治愈心病的最好良藥,漸漸的,想起他們的兒子也只是悲傷一下了。
    他們便開始煩惱怎么才能找個好婆家,把他們的女兒嫁出去。
    終于,在同村村民的幫助下,他的女兒鳳霞嫁了個好丈夫。
    女兒雖然是個聾啞,但他的女婿仍是十分疼愛他的女兒。
    不久,他的女兒就懷孕了。
    這本事一件喜事,可似乎到了他們家就成了喪事。
    他的女兒分娩時,卻也因為大出血,而永遠離去。
    女兒生了一個男孩。
    他的妻字看著她的外孫這么可憐,剛出生就沒了媽,便給這個男嬰起名為"苦根".真的是"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啊,他的妻子原以為自己快要死了,卻親眼看著自己的兒女雙雙在自己前面死去。
    不久以后,她也撒手人間。
    他的女婿自從他女兒死后,就把苦根當命看。
    他的女婿是個搬運工,天天上工都背著苦根。
    好了,等到苦根會說話、會自己走路、自己玩的時候,苦根的父親也丟下他命歸西天了:他的女婿是被兩跨水泥板活活壓死的,整個人被壓得扁平,成了一攤肉醬!他就承擔起了養(yǎng)育小外孫的責任。
    苦根一天天長大,也漸漸懂事,會幫他外公做一些田里的活了。
    這自然讓他十分高興。
    可天不盡人意,苦根有一次發(fā)高燒了,他卻渾然不知,等到燒得厲害了,才知道,他的外孫生病了。
    當時家里多窮,跟本沒錢買藥。
    聽說姜湯可以治感冒、發(fā)高燒,他便去弄了碗姜湯來。
    可有覺得這樣太苦太辣,就又向村里人借了一點糖。
    本來要還,別人知道他家的處境,可憐他,也就叫他算了。
    外孫喝了姜湯自然好了許多。
    他就為自己原來外孫生病了都不知道而感到內疚。
    于是煮了一大晚豆子放在桌上,還放了點鹽(當時的糖和鹽對老百姓可都稀有著)。
    他可憐的小外孫,就因為這么一碗豆子,而活活被撐死!自此,這么一個貧困的家庭就破裂成如此,全家就只有他一個人還活著。
    于是他買了一只原本要宰殺了的老牛做伴。
    "兩個老不死"就這么過著平凡的生活……
    如果有人遇到了如此的人生待遇,想必他一定是不愿在回首。
    可這位老人卻依舊如此詳細得同作者娓娓道來,仿佛在活了這么一段人生。
    且不說這個,許多人,遇到一點生活的挫折就喊"活不下去了",更何況是老人遇到的這種艱難:親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親人。
    可老人依舊活下去了,而且活得充實、快樂。
    所以我們遇到的所有困難都是可以解決的,我們不可能要做一只膽怯的蝸牛。
    想必,這就是作者余華所要告訴我們的人生道理。
    如同書名——《活著》。
    活著,就是在創(chuàng)造生活。
    我是在老師的推薦下找到這本書的,不巧的是,剛好那天上影視鑒賞這門選修課的時候老師就播了與小說同名的改編電影。
    《活著》這部小說是余華所作的,而這部同名電影是由張藝謀導演的,曾獲1994年法國夏納電影節(jié)評審團大獎和最佳男演員獎。
    我覺得無論是原著還是同名電影,都值得我們品讀和欣賞。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十二
    在吳老師的推薦下,我有幸閱讀了班級圖書角里余華的代表作《活著》。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是啊,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本書的主角福貴,也許正如他的名字那樣,一生充滿福氣,他還活著,一個人活著。他身旁的那些人啊,一個個死去了,留下的僅有福貴那早已千瘡百孔的心,似有,似無。
    少年去游蕩。老人叫福貴,年輕時嫖賭敗家,仗著幾代家業(yè),不聽長輩教誨,辜負跟著他、對他百般忍讓的妻子,最終賭光了幾代人的積蓄,所有的風光如海市蜃樓般轟然倒塌。從富家少爺?shù)较聦影傩?,如同一個晴天霹靂,將這個把靈魂都置于嫖賭中的少爺劈醒,才開始珍惜身邊的親人,打算重新開始。
    中年想掘藏。命運似乎因為福貴犯的錯而要刻意懲罰他,破產后接著喪父,為母抓藥被抓去當壯丁,九死一生回了家,母親早已亡故,女兒鳳霞也因一次生病成為聾啞人。后來人民公社成立,家里所有的東西都歸了人民公社。妻子在這期間得了軟骨病,而且日漸嚴重。禍不單行,兒子有慶死于采血事故,為救縣長夫人被一個無情的醫(yī)生奪去生命。女兒鳳霞死于生產,只留下了兒子苦根,四年后,女婿二喜死于工地事故,就剩福貴、兒子和外孫相依為命。死神連這僅有的幸福都不肯給福貴,又奪去了苦根的生命。
    老年做和尚。福貴親手埋葬了所有至親至愛的人,老來卻是無牽無掛,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他似乎看透了一切,也不去抱怨,也不去哀悔。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不管是對是錯。這就是命吧,他用一句自嘲歸結了自己的一生: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活著,這兩個字既簡短又平常,給人一種朦朧之感。也許從科學角度上說,活著即是生命還未結束,說得再籠統(tǒng)一些,也就是你的心臟還在跳動。說到底,生命這個看似高大上的東西,在人的手中把玩了許久后,卻變得難以解釋。
    生命可以是福貴年少時輕狂的紈绔模樣,去賭、去揮霍,最后傾家蕩產;生命也可以是福貴被抓裝壯丁后痛苦的害怕模樣,子彈呼嘯穿梭在他身旁,讓他顯出一副心驚膽戰(zhàn)的滑稽樣;生命也可以是福貴歸家后感動的幸福模樣,可以抱抱自己的孩子,看看自己的妻子,扯扯那些瑣事兒;生命也可以是福貴失去妻子、失去女兒、失去兒子之后絕望的癡呆模樣,就好像上天默默地給福貴開了一個閃電一般的玩笑,只見福貴被劈得暈頭轉向;生命更可以是富貴老了時無奈的懊悔模樣,只牽著黃牛等待著死亡的來臨。
    但是,這樣活著,生命是不是有點兒變味了?
    福貴的一生就像一葉小船,游蕩在廣闊社會的海洋里,小船的力量又如何反抗海洋呢?福貴只有受著命運的.擺布,能做的就是死死地抓住一切稻草不放手,忍者,活著,就像小船只有隨著波濤時起時伏,能做的,是不讓自己沉下去。
    福貴的一生是平常的,卻有一種力量讓人在合上書后為他感嘆。是他強忍著親人生老病死的天災,社會灰暗的人禍的力量,一種忍的力量;是他無論多苦多難,仍然磕磕碰碰地往前走,跌跌撞撞地活著的力量,一種生命的力量。
    作者在這本書里沒有發(fā)泄,沒有控訴或者揭露什么,而是向人們展示高尚。這里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對善和惡的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書的最后留下了一句令人回味的話: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tài),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
    我們擁有豐富的物質,當一切即將消散,死神讓你最后一次回眸人生,從容吶喊出心中那一縷縷的不凡和堅持活著,只是為了活著!僅僅活著就足夠了。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十三
    活著》從一個旁聽者的角度道出了一個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生活在那個紛亂特殊的年代,經歷了戰(zhàn)爭,殺伐以及一系列動蕩的生活,經歷了家庭的興富到衰落,身邊人陸續(xù)的死去...來看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關于讀《活著》有感800字:
    活著或死亡都是一個年輕生命難以駕馭的題目。
    同樣是一本薄薄的讓我只用了一個下午就讀完了的書。
    巧的是讀了幾頁便發(fā)覺心這本書為背景的電視劇我竟看過,這讓我更真切地體會到了這書的含義。
    《活著》從一個旁聽者的角度道出了一個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
    主人公福貴生活在那個紛亂特殊的年代,經歷了戰(zhàn)爭,殺伐以及一系列動蕩的生活,經歷了家庭的興富到衰落,身邊人陸續(xù)的死去。
    在他們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東西,失去金錢,失去親人,最后只剩下一頭瘦骨嶙峋又險些被人宰割的老牛與他為伴。
    盡管是這樣,他還是友好地面對世界,一切傷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變得那樣的平淡。
    也許當我們的生命已將要走到盡頭的時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會做到安下心去對待,才會做到清醒的重新認識所有的事。
    我想起陸幼青的死亡日記,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邊緣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對世人講述一切。
    當身邊的人一個個全都被歲月帶走了,那時的我們也許真的會選擇一種平靜,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滄桑的經歷,澆鑄而成的。
    數(shù)十年后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對著一塘殘荷將過去的傷痛記憶娓娓道來,我對自已的過去是否清楚地知道并且敢干面對,我不敢說。
    這個世界的確不公平,有人可以享盡榮華,有人卻要像富貴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揮灑著血汗過完一生。
    面對這樣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勞,甚至我也說不清到底該怎么做,我面對的是無法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無奈和內心與現(xiàn)實的強烈,盾,在這樣一個狀態(tài)下,我一面應付著現(xiàn)實中的瑣碎,而在內心尋求思想上的解脫,但不管怎樣,我始終希望自已能對世界友好,盡管天性中的倔強與后天形成的反叛也許會導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一樣地過,生命只不過是個過程罷了。
    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選擇一個方式,真實清醒并發(fā)自內心的去實現(xiàn)它的價值,到了那一天,但愿我能帶著平靜的微笑向世界道個別,也對身邊的人說聲再見。
    一個小村,一座小城。
    還有主人公福貴。
    這故事講述了福貴的一生。
    他是地主的兒子,娶了城里一個有錢人的女兒,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天都進城里的賭館賭錢。
    賺得不多,輸了的不少。
    終于有一天賭光了家業(yè)一貧如洗。
    一次福貴爸上茅廁時死了。
    也許這是報應,他是地主,是敗家子。
    地主位置被一個以前經常借錢給福貴賭博的人坐了。
    一貧如洗的福貴因為為救母病去城里抓藥,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政府部隊拉去當兵。
    在戰(zhàn)場上九死一生,當他幸運歸家時,女兒卻已經成了啞巴,母親死了,家里一窮二白。
    福貴的兒子意外身亡;后來女兒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卻因產后失血過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時被板車壓死了;外孫子吃豆子時死了。
    福貴老了,故事結束了。
    福貴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當他看著親人離自己而去時,心底那時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鮮血都流出來了……但他卻奇跡般地挺了過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人生。
    到風燭殘年之時,依然牽著一頭老牛做伴過日子。
    這部小說的確讓我感到沉重,我覺得《活著》是一部超越個體情感而站在人類關懷的高度進行的創(chuàng)作。
    人的一生都不會風平浪靜,會經歷無數(shù)坎坷風雨,但人就是要默默得為了活著而忍受。
    這個看似荒唐的理由卻充滿了對生命價值的肯定和人文價值的關懷,任何理由都不是人放棄生命的理由和借口,這個簡單卻又充滿思辯色彩的道理被余華用小說的形式進行了活生生地詮釋。
    “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蕩,中年去掘藏,老年做和尚。
    書的最后似乎沒有忘記又留下講述者自己在慢慢降臨下來的夜幕中說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話,“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
    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tài),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成長為一個希望。
    他們就是我們自己的馭手,不管身上承受著什么不管脖子上套著什么,不管肩上負載著什么。
    在艱難中活著,在活著中享受艱難!
    活著,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千萬別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十四
    該片講述的是主人公丁尚彪,在35歲時告別妻子和女兒,滿懷憧憬,從上海到日本留學后,一家三口的命運發(fā)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整整十年,張麗玲克服重重困難奔走于日本、中國、美國之間跟蹤拍攝,記錄了丁尚彪一家三口在上海、東京、紐約天各一方的生活景象,以及將對親人的思念深藏心底,胸懷理想,決不放棄,堅忍不拔,含淚前行的壯絕歲月!
    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是幸福的。
    如果說,人有了希望才變得堅強。那么對于丁尚彪來說,十五年的煎熬生活早已把他的希望磨滅了!
    如果說,人有了勇氣才變得堅強。那么對于丁尚彪來說,十五年的殘酷現(xiàn)實生活早已把他的勇氣扼殺了!
    而我們呢?
    我們有勇氣嗎?我們有希望嗎?
    人,到底為什么活著——夢想
    小的時候,聽媽媽講過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精衛(wèi)就烙在我心里。我開始偷偷念咒語,想象著能有一天可以像精衛(wèi)一樣馳騁在天上,當我每每念完咒語,還原封不動的站在地上時,傻傻的總認為是自己法力不夠。
    不過,夢想就是夢想,但我不會忘記,它曾經伴隨著一個女孩度過了她的童年。
    人,到底為什么活著——愛
    愛,是什么?字典上的解釋是:愛是一種發(fā)自于生物內心的情感。可,這是死的愛?真正的愛是力量!
    是戀人的天各一方,卻“千里共嬋娟”
    是親人的遠在他鄉(xiāng),卻“近在咫尺”
    是朋友的天上人間,卻“天涯共此時”
    愛,沒有界限,愛,沒有語言,愛,沒有時差,愛,沒有隔閡,愛……
    還是,一個父愛的故事,兩個國家的界限,阻擋不了一份掛念;三口之家,卻彼此忍受著愛的煎熬,愛的思念,唯一不改變的是——希望,是——愛!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十五
    前幾天,我去雙河的一所學校找我姑父,經過姑父的體育辦公室時,恰好看到兩本摞在一起的書,我走了過去,拿起書來看了看,名字叫做《活著就是幸?!?。我想起還要去找姑父,所以把書放下轉身就走了。找到我姑父時,他卻說還有事要做,讓我過幾小時再來,我想起了那本書,轉身往姑父的辦公室走去。
    我翻開了書的第一頁,驚奇的發(fā)現(xiàn),副主編竟然有十多個!當我翻到前言時,我又一次驚住,前言有三四頁,而且每一個編導都發(fā)表了自己的話語。
    這本書到底講的什么?我翻開第一篇文章,津津有味的閱讀起來。
    在那時候,時間好像過的非常慢,姑父在學校的事情還沒有辦完,我卻把一本書快看完了。
    讀完這本《活著就是幸?!?,我發(fā)現(xiàn)它很有價值,很值得讓人去看。
    我在那時真正體會到了活著是多么幸福。如果一個人沒有了生命,那還有什么高興的呢?活著,是多么好,有朋友,有家人,能打乒乓球,能跑步,能學習,能交流……沒錯,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奇跡。在我們的生活里,有快樂,有悲哀,有時激動,有時后悔,我們的健全的肢體讓我們想做什么就能做到,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生命,地上小小的螞蟻,天上飛翔的鳥類,可愛的寵物,鮮花,小草,大樹!
    可是,為什么有人總不珍惜上天賜予我們這般美好的生命呢?
    那些人,他們沉迷在虛擬的網(wǎng)絡世界,用真錢來買一些虛擬的東西,更可惡的是,他們整天都在虛擬網(wǎng)絡世界里游蕩,我,想送這些還在虛擬網(wǎng)絡世界里玩的人一句話:幼稚的人,他才天天呆在虛擬世界,用錢來玩游戲!
    我們的地球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除了我們,外星上還有沒有生命?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我們美好的生活!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十六
    故事的主人翁福貴老漢,這位臉上的皺紋積滿了陽光和泥土的老農,本來家境富裕,賭博使他失去了所擁有的一切,隨之倒霉的事接連發(fā)生:被抓去當壯丁,加入反動派的隊伍,共產黨勝利后,他自由了,回到了老家,等待他的卻是艱難的現(xiàn)實:鬧饑荒,從事極其繁重的勞動,為搶救校長,兒子因被抽血過多而夭折,女兒因分娩難產過世,妻子也因長期抱病離他而去,接著女婿出了工傷事故致死,外孫子吃豆子時被噎死,一個個親人相繼死去。只有福貴老漢,在歷經磨難和創(chuàng)傷之后,頑強而達觀地活了下來,在垂暮之年仍和自己喜愛的老牛在田間辛勤耕作,依然唱著皇帝招我做女婿,路遠迢迢我不去。
    這讓我們想到了一個問題: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
    你千萬別糊涂,死人都還想活過來,你一個大活人可不能去死。這句發(fā)自老漢肺腑的話便足以回答,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著總是美麗的,盡管活著的時候常有許多痛苦,但和死亡相比,卻無疑是一種幸福。死亡猶如飄零的枯葉,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夢想,再也無法散發(fā)鮮活的清香,而活著還可以感受溫馨的陽光,編織各種絢麗的夢幻。
    我們活在這世上,很多夢想也不一定能夠成真,但是,這并不影響我們好好活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色,如果你不能成為一棵大樹,就做一棵小草,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做一顆亮晶晶的星星何嘗不可。只要你活出了自己的本色,活出了自己的價值,生命同樣絢麗奪目。福貴老人雖然年輕時嫖賭逍遙,但是經歷了這么多的磨難,仍然堅持活下去,快樂地活下去,這便已經活出了價值。何況平凡人的天地不也是有一番絕美的風景嗎?五畝地,幾口人一起干活,累是累,但不也是非常快樂嗎?平凡簡單,未必不好。福貴年輕時敗盡家產,可因福貴當上地主的龍二最后不也連命都丟了嗎?起碼福貴還保了一條命。有時候,我們還真應該放棄榮華富貴,好好去享受精神上的幸福,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物質上的充?!,F(xiàn)在,有許許多多的青少年,因為家境的富裕不懂得什么是吃苦,什么是生命,如何過才有意義,還真應該讓他們過一過福貴老漢的一生,讓他們體會體會。不懂得活著的美麗,活著的價值,活著能有什么意思?等到死亡真正臨近時,才對生命愈加留戀,就已經晚了。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十七
    小說中角色真的不多,每個人我都印象深刻。首先是福貴的父親,這位曾經的地主,據(jù)說之前他們家的家產不止這百畝地,而是兩百畝,老地主當年也像福貴一般是個紈绔子弟,愛賭愛嫖,將家產輸光了一半,現(xiàn)在年紀大了,守著家產,生活尚且閑適。在福貴將家產輸光時,我感受到了老地主濃濃的父愛,并沒有我想象中的毒打,而是將地契換成一擔擔的銅錢,讓福貴一個人將它們全部從村里送到城里還債,這也是身為一名父親,對兒子最后的教育。第二個要說一下福貴的母親,這是一個堅忍善良的女性,處處能看到這位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福貴的父親去世后,陪伴著兒子過著艱苦的日子,鼓勵著兒子,活著就是最好的事。最令人心痛的遺憾就是福貴在去找醫(yī)生給母親看病時被拉去部隊當壯丁,一去就兩年時間,這位偉大的母親在彌留之際也沒有見過她的兒子,這種殘酷真的令人覺得心痛。還有就是福貴的發(fā)妻家珍,福貴對家珍的債是永遠無法償還的,這位善良堅強的女性,陪伴福貴走過了大半輩子的苦日子,放棄了富家小姐的生活,對福貴不離不棄,這種溫柔卻內心充滿力量的女子著實令我佩服。其實,福貴和家珍跟福貴父母很像,但是福貴父親輸光了一半家產尚且還有余量支撐家庭,而福貴就一無所有了。后來的繼承者龍二,在過了幾年風光日子,被解放軍以打地主的名義槍斃了。命運這東西,真的令人琢磨不透。
    還有福貴的女兒鳳霞,兒子有慶,女婿二喜,孫子苦根,全是善良美好的人啊,全都在痛苦中死去。所以有人說《活著》這本書里感受到的是濃濃的絕望。
    也許有人將這些痛苦和絕望歸咎于那個時代,但是我覺得,那個時代只是將更多人拉入了絕望和痛苦,我們現(xiàn)在這個時代依然有人經歷著生活的絕望。絕望與痛苦并不是時代的特性,而是生活的本質,這是我從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看到的道理,我們獲得幸福和快樂的途徑也許不是去追逐它們,而是去避免痛苦。
    生活就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我們知道另一頭是死亡,但是并不知道它什么時候會降臨,這樣的僥幸讓我們獲得了希望,但是小說可以沒有希望,作者將生與死拉成一條線段,擲在我們眼前,對死亡的描寫是冷冰冰的,但我們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可以通過這些冷漠的敘述感受到身邊摯愛的親人一個一個離去時的痛苦。
    我們可以看到老福貴在講述悲慘一生時的平靜,也許作者就是想讓我們看到這種平靜。有時一部小說并不是要傳遞什么人生的道理,要有什么經典的句子,或者說指導我們如何生活,可能就是為了傳遞給我們一種情緒,一種經歷了無數(shù)絕望和痛苦之后的那種寧靜。就像是電閃雷鳴,傾盆大雨之后,新鮮的空氣,安靜的世界,孤獨的一個人看著遠方。
    高中生讀活著有感篇十八
    其實作者只是在靜靜地訴說著什么,卻蕩氣回腸。在讀《活著》這本書前,了解過寫作背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對善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通過《活著》作者想告訴我們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著,靜靜地活著,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
    主人公徐福貴的一生是很悲慘的,但同時他又是堅強的,說實話,我非常佩服他。在飽受各種心理與身體上的折磨之后,還是活了下來。我不太喜歡看悲劇,結局總是讓人唏噓不已,久久不能平靜,當《活著》卻讓我感到不同,仿佛是一老人在述說著他的坎坷、波折的一生,沒有抱怨,也沒有悔恨,而是一種平淡的訴說。就像一位哲人一樣,洞察生活。超脫的看待著這世界。
    徐福貴年輕時本是一個地主家的少年,娶得一位米行千金為妻,家境算是殷實,但卻游手好閑,做過許多荒唐事,最后因賭博而敗光了家業(yè),淪為一個貧農,一家人住進了茅草房,然而這只是悲劇的開始。父親也因為他的敗家而活活氣死,母親也因此病倒了,為去請大夫給母親看病,在街上被人又拉去當壯丁,在戰(zhàn)場上九死一生回來的富貴,沒有見到母親最后的一面。雖然此時富貴已經體會到活著的好,想要開始過穩(wěn)定的日子,但這是女兒鳳霞因病而變成了啞巴,妻子的身體也因病每況而下,生活仍然很艱難。然后就是親人的相繼離去,首先是他的兒子有慶,因為熱心去獻血被他人貪婪的抽干了,然后是妻子家珍,女兒鳳霞,女婿二喜,最后是外甥苦根。面對著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去,我不知道在埋葬他們的時候福貴的內心是多么的深痛,這是一道不可磨滅的傷口,是他無法泅渡的桎梏,是時光無法撫平的傷痛。
    作者必定是殘忍的,明明是生離死別,他卻輕描淡寫,無關痛癢,幾乎不給人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本以為從戰(zhàn)場回來的福貴會從此走向安穩(wěn)的生活,妻子賢惠,兒女懂事。可是兒子有慶卻因那樣的意外而死亡,家珍也因悲痛不久而離世,使人心情剛起又落。女兒鳳霞嫁了一個好女婿,好日子沒過幾年,因為生苦根難產而死了,然后女婿二喜在工地做事被掉下來的東西砸死了。雖然女兒女婿不在了,但想著至少還有外甥這個希望吧,但誰又想到,可憐的孩子在長到幾歲的時候,因貪吃豆子撐死了。最后的最后,所有活著的希望都被掐滅了,只剩下一頭名叫富貴的老牛與他相伴。
    我原覺得福貴的一生是不值的。后來發(fā)現(xiàn)我錯了,他生命中不管怎樣都有關心愛著他的人,在他年輕犯錯時,有他母親袒護著他,無私的愛著他,有家珍不離不棄的包容他,即使在他淪為貧民,家珍還是對他不離不棄。
    福貴的一生也給我們很多思考。在艱辛的生命歷程中,福貴沒有流露出膽怯和放棄,而是在不斷挖掘著活著的樂趣,他買下將死的老牛,孩童般的和老牛開著玩笑,用粗啞的聲音放聲喝著歌謠,他自始至終也沒有怨天尤人,他堅信著活著就是最好的,活著就有希望。
    現(xiàn)在的我們,遇到一點小困難小挫折就有輕生的念頭,和福貴比起來,我們的遭遇真的不算什么,只是在一時刻把自己的痛苦放大了,已經經歷著人生最大的災難,其事實卻并非如此。我們要為活著而活,相信活著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