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的寫作指導范文(17篇)

字號:

    通過總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缺點,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注意總結的篇幅,不要過長或過短,一般應根據所總結的內容和要求來合理控制字數。以下是一些精心篩選的總結范文,它們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和獨特的觀點。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一
    觀察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尤其對于寫景作文,離開了細致準確的觀察,是絕對寫不好的。
    觀察必須確立好立足點。立足點可以是固定的(空間方位),也可以是變換的(移步換景)。但無論怎樣必須層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2.抓住特征。
    寫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區(qū)、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間里的景物顏色、形態(tài)、聲響、變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氣爽。這樣,你筆下的景象就會生動起來。
    3.要層次分明。
    層次就是文章的內容順序,也即表達順序。一般來說,寫景文章有如下幾種順序。
    1.空間方位順序。上下、左右、前后、遠近等等。
    2.時間順序。可按季節(jié)時令和一日的時間變化(春夏秋冬早午晚)。
    3.地點轉換順序。也稱移步換景,或參觀、游覽順序。
    4.要動靜結合。
    所謂動靜結合,就是指描寫景色時,不僅要寫出景色的'靜態(tài),而且要寫出它的動態(tài),使他們很和諧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只有這樣、你筆下的景色才能活起來,才能使讀者的印象更深刻。
    5.要抒發(fā)感情。
    任何景物都是客觀存在的,但這種客觀存在的景物卻能給人不同的感受。我們寫景要寫自己熱愛的景色,表達一定的主題思想,要表達出對自然的熱愛,這就是借景抒情。
    6.要文辭優(yōu)美。
    自然景色是美麗的,令人陶醉的。因此,我們在寫景色時,一定要文辭優(yōu)美,語氣生動形象,恰當地運用一些修辭方法。這樣,文章才會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二
    散文筆調的魅力,固然來自作家的真知、真見、真性、真情。但要將其化作文學和諧的色彩、自然的節(jié)奏、雋永的韻味,還必須依靠駕馭文字的嫻熟,筆墨的高度凈化。
    散文筆調的魅力,固然來自作家的真知、真見、真性、真情。但要將其化作文學和諧的色彩、自然的節(jié)奏、雋永的韻味,還必須依靠駕馭文字的嫻熟,筆墨的高度凈化。
    文采,不在于文字的花哨和刻意雕飾,而在于表情達意,樸實真摯。如堆砌詞藻,就象愛美而又不善于打扮的女人一樣,以為涂脂抹粉,越濃越好,花花綠綠,越艷越好,其實俗不可耐,令人見了皺眉。
    散文作者,要有特別敏銳的眼光和洞察力,能看到和發(fā)現(xiàn)別人所沒有看到的事物,還需有異常嚴密而深厚的文字功夫。創(chuàng)作時,不能心浮氣躁,要靜下心來,挖空心思找到準確的詞句,并把它們排列得能用很少的話表達較多的意思。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言簡意繁。要使語言能表現(xiàn)出一幅生動的畫面,簡潔地描繪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主要特征,讓讀者一下子就牢牢記住被描寫人物的動作、步態(tài)和語氣。
    散文的語言美,作家們有不少獨到精辟的見解。秦牧說:文采,同樣產生藝術魅力和文筆情趣。豐富的詞匯,生動的口語,鏗鏘的音節(jié),適當的偶句,色彩鮮明的描繪,精采的疊句這些東西的配合,都會增加文筆的情趣。佘樹森說:散文的語言,似乎比小說多幾分濃密和雕飾,而又比詩歌多幾分清淡和自然。它簡潔而又瀟灑,樸素而又優(yōu)美,自然中透著情韻??梢哉f,它的美,恰恰就在這濃與淡、雕飾與自然之間。
    散文篇幅小,容量大,行文最忌拉拉雜雜,拖泥帶水,容不得老王婆裹腳布,又長又臭。簡潔,并不是簡境,而是簡筆;筆既簡,而境不簡,是一種高度準確的概括力。杜牧《阿房宮賦》開頭寫道: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僅僅十二字,就寫出了六國王朝的覆滅。秦始皇統(tǒng)一了天下,把蜀山的樹木砍光了,山頂上光禿禿的,就在這里,修建起阿房宮。短短十二個字,寫出了這么豐富的歷史內容,時空跨度又很大,真可謂言簡意繁了。
    瀟灑,對人來說,是一種氣質,一種風度。對散文來說,是語句變化多姿。短句,促而嚴;長句,舒而緩;偶句,勻稱凝重;奇句,流美灑脫。這些句式的錯落而諧調的配置,自然便構成散文語言特有的簡潔而瀟灑的美。
    散文語言的樸素美,并不排斥華麗美,兩者是相對成立的。在散文作品里,我們往往看到樸素和華麗兩副筆墨并用。該濃墨重彩的地方,盡意渲染,如天邊錦緞般的晚霞;該樸素的地方,輕描淡寫,似清澈小溪涓涓流淌。樸素有如美女的淡掃蛾眉,華麗亦非麗詞艷句的堆砌,而是精巧的藝術加工,不著斧鑿的痕跡。但不論是樸素還是華麗,若不附屬于真摯感情和崇高思想的美,就易于像無限的浮萍,變得蒼白無力,流于玩弄技巧的文字游戲。
    像生活的海洋一樣,語言的海洋也是遼闊無邊的。行文瀟灑,不拘一格,鮮活的文氣,新穎的語言,巧妙的比喻,迷人的情韻,精采的疊句,智慧的警語,優(yōu)美的排比,雋永的格言,風趣的諺語,機智的幽默,含蓄的寓意,多種多樣藝術技巧的自如運用,將使散文創(chuàng)作越發(fā)清新雋永,光彩照人。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三
    1.寫生法:學習畫畫,要從寫生素描學起;學習書法要從描紅臨帖練起;學習狀物也需從寫生素描練起。
    我們作文時,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繪出來,讀者看了文章,如見其物,我們的作文就有了堅實的基矗用寫生法描寫物品要注意描寫的順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或先中間后兩邊,或先兩邊后中間,或先整體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體。
    其次要注意細部的描繪,使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轉動法:采用轉動法描寫物品要有一定的順序,不能顛來倒去。
    其次要準確地運用方位詞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轉換物品的方向時,要用方位詞標明。
    此外要有詳有略,能反映物品特點的一面要詳細描述,其他作簡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3.剝筍法:有些物品結構比較復雜,光用轉動法還描述不清,抓不住特點,我們就要從外到里或從里到外的順序把物品的結構描述出來。
    這就要用過渡詞語把進入哪一層交代清楚。
    此外,要有重點地介紹物品的結構。
    4.擬人法:把動物比擬成人要注意找出動物的特征與人相似之處,并進行細致的描繪。
    把動物比擬成人,首先要從整體上把它比擬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處。
    這樣,我們讀了以后才能有整體感。
    如果只抓住局部進行比擬,容易顯得不倫不類,不易讀者想象。
    把動物比擬成人,也用于動物動作的描寫。
    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動想象動物動作的目的。
    散文重在抒情,也貴在抒情。
    因此,如果是寫人敘事,則要借事寫出自己對某人的深深眷念或者對曾經歲月的悠悠情懷;如果是寫景狀物,則要托物抒發(fā)個人對生活或者人生的感悟。
    真情實感,散文之魂。
    那么,散文中的“事”是如何呈現(xiàn)的呢?一般以兩種形式呈現(xiàn):1.不是牽動社會神經的大事,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絲絲小事,或曰瑣事;2.即使是發(fā)生在一個人身上的較為完整的一件事,也不是像寫記敘文那樣將事件的起因、過程、結果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往往只擷取其中的一個或兩個片段。
    但是,我們在寫這些瑣事或片段時,又一定要流瀉一片真心、傾注一段真情:或尊師愛長,心緒奔騰;或慟親傷逝,悲痛難抑;或遭逢困厄,郁憤難平;或懷鄉(xiāng)思人,婉轉纏綿。
    如果能將這些瑣事或片段用情感的線索巧妙地組合起來的話,那就是韻味深長的散文,此之謂“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
    如何讓情感融入散文呢?首先,面對題目,我們要搜尋自己生活中有關的人物、事件乃至畫面;接著,用心過濾出其中的情感因子,即曾經使你的心弦顫動過的某一個點;最后,把這樣的點點滴滴串連起來,用形象生動的文字表現(xiàn)出來,讓字里行間溢滿綿綿情意和幽幽詩意。
    當然,在對瑣事或片段的敘述中,為了增加散文的情感底蘊,也要適當運用一些寫作技巧:
    第一,畫面神化。
    在寫人敘事散文的寫作中,為了增加抒情性、文學性,往往要適當地來一點寫景狀物,模山范水,這就有了畫面描寫;而散文的畫面如果沒有飄逸神韻詩意的話,那就是“死”畫面。
    試想,杜甫如果不是孤獨悲秋,筆下就不會出現(xiàn)“蕭蕭”的“無邊落木”;李清照如果不是“凄凄慘慘戚戚”,就不會繪出“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圖景。
    因此,“畫面神化”就是美景麗物與神韻詩意的融合。
    其神韻,是感人的情趣;其詩意,是靈動的文字。
    那么,如何使畫面神化呢?概言之,即繪聲繪色,描情摹態(tài)。
    具體言之,除了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聞之外,還要運用“想象掘進”法。
    一般來說,在開始生成畫面時,也需要想象、聯(lián)想等思維活動,但那指的是生成現(xiàn)實之景;而作為寫景狀物的散文,還要在現(xiàn)實景物之上加一點想象之景,而且這個想象的層次還要盡可能逐步掘進,使散文的神韻詩意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地體現(xiàn)出來。
    下面舉一習作《生如蔥蘭》中的一段話為例:
    蔥蘭的顏色是如此的潔白,沒有濃墨重彩的渲染,只是純粹的白。
    白得無畏無懼、肆無忌憚,純粹得叫人嫉妒。
    她的花瓣是如此舒展,毫無保留地露出她金黃色的花蕊——像是一顆熾熱的心。
    那滾燙的金黃啊,我真怕會濺出來。
    而她的花柱高高地立起,卑而不微,纖而不弱。
    從側面看去,她則呈現(xiàn)一種擁抱的姿態(tài)——張開雙臂企圖把藍天擁在懷里。
    這一段話寫了蔥蘭的顏色、花瓣和花柱三個方面,這是現(xiàn)實之景的主線。
    但作者并沒有僅僅停留在對景物主線的感知上,而是借助想象不斷延伸。
    例如作者寫了蔥蘭的“金黃色的花蕊”,接著說“像是一顆熾熱的心”,這就是展開的淺層想象;“那滾燙的金黃啊,我真怕會濺出來”,這是更深層次的想象,因為它完全是建立在一個想象“熾熱”之上的。
    由于有了這兩個層次的逐步掘進,作者對蔥蘭的禮贊向往的神韻就飄逸而出了。
    可見,“畫面神化”可以讓畫面既充滿動感,又溢滿人情,從而見出內情與萬物相生、心聲與天籟交融的韻致,此之謂“體物賦情”,“形神兼?zhèn)洹薄?BR>    怎樣寫好寫人作文【3】。
    一、精選事例,以事寫人。
    寫人離不開寫事,因為人物的特點總是在具體事例中表現(xiàn)出來的。
    比如,《西游記》中寫豬八戒貪財的品質特點,就是通過他把銀子藏在耳朵里這件事來表現(xiàn)的。
    故而,寫人的文章應以寫事為主,事例可以使人物個性更鮮明,形象更豐滿,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選擇事例時應做到以下兩點:。
    1.選擇的事例要小。
    “一粒沙里看世界”,從自己有切身感受的小事入手常常是達到寫作目的重要途徑之一。
    許多深刻的立意都體現(xiàn)在一件小事中,取材越小,所闡述的道理越能撼動人心,就越能寫出情深深、意切切的佳作。
    2.選擇的事例要精。
    能突出人物性格特點的事例一般比較多,我們可不能一寫就是十件八件,一定要注意篩選,求精不求多,應該選擇其中最能鮮明表現(xiàn)個性特點的一兩個典型事例具體寫,讓人物的性格特點在事例中顯現(xiàn)出來。
    二、抓住細節(jié),寫出特點。
    每個人物因其年齡、職業(yè)、性格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寫人的文章一定要寫出人物的特點來。
    人物的特點可以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細節(jié)來展現(xiàn)。
    1.人物的外貌描寫。
    每個人的外貌都有著與別人不同的.特點,善于抓住外貌特點進行描寫,是寫人作文最常用的方法。
    描寫人物外貌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最能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和內心世界的特點寫,努力達到“以貌傳神”的效果。
    2.人物的語言描寫。
    “言為心聲”,一個人的語言表達是其性格特征的鏡子,正如魯迅先生所說,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
    所以,寫人一定要重視語言描寫,要選擇最有代表性的語句,來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和思想。
    人物的語言描寫要符合人物的年齡和身份,老人有老人的語言,小孩有小孩的語言,不同的人說話的語氣也不同。
    另外,人物的語言描寫還要符合人物的特點,有的人說話直率、干脆,有的人說話則幽默風趣。
    3.人物的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表現(xiàn)人物品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描寫人的行為,就必須細心觀察人物的動作,精心選擇最準確、最恰當的詞語進行描述,這樣才能使人物立起來,才能寫出生動、具體、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來。
    4.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
    心理描寫可以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特色鮮明。
    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可以通過人物直接傾吐內心世界的方式,也可以通過與語言、動作相結合的方法,共同透視人物內心深處的秘密。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四
    過完暑假后,我們要繼續(xù)回到學校讀書,因為我們的小學在鄉(xiāng)下,所以經過一個暑假的時間,學校的操場上長了好多雜草,經過老師的號召,我們同學們商定在放學后進行除草活動。
    中午回家早早的吃過午飯就來到了學校,當然手里還少不了除草的工具,小鏟子。下午放學后,根據老師的安排,我與同桌的除草區(qū)域實在操場的一角,由于地理位置比較優(yōu)越,那里的雜草長的非常旺盛。
    我與同桌合力首先把長的高的雜草拔去,有的草根比較深,我們只好用小鏟子把它刨了出來,處理完大草后,我倆就分工開始除草了,不過說起除草,還真是一個力氣活,還沒干幾下,我就累的直喘氣。
    經過我倆的勞動,終于在一個小時后把草全部清理完了,而我倆也累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但是我們心里確實美滋滋的。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五
    使用這種方法應注意:
    1、抒情要有真情實感,不要無病呻吟。
    2、抒情要與全文的感情基調一致,與文章的情景吻合。
    3、擬人、比喻、反復修辭皆可作為抒情的手段,可以在開篇中恰當運用。
    例文:
    冬夜。
    冬天的夜晚,大街顯得冷清而美麗。一排排的路燈,像一串串耀眼的珍珠項鏈;白塏塏的雪地在路燈下閃閃發(fā)亮,散發(fā)出柔和的`光。
    我愛星星。
    每當夜幕降臨,那深藍的帷幕上綴滿了一顆顆閃閃發(fā)光的“寶石”,像一雙雙智慧的眼睛,不停的閃動,那就是月亮媽媽的無數的孩子——滿天的星星。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六
    下午上課的時候明顯感覺到班里異常悶熱,結果到了快到放學的時間,天突然黑下來了,烏云密布,風也慢慢的大了起來,這是要下暴雨的前奏啊,這時我不禁后悔起來,因為來上學的時候,媽媽說今天有大雨,但是我偏偏不信,因為那時天空還很藍。
    到了放學的時候,同學們似乎都有先見之明一般,每個人幾乎都拿了一把傘,而我卻兩手空空,恐怕這次要變成落湯雞了,看著同學們一個個的離開,而外面的雨也好似給我作對一般,越下越大。
    當我正苦惱的時候,我突然在門口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不是我的媽媽嗎,只見她抖了抖雨衣上的雨水,手里還拿著一把雨傘,而這時媽媽也看到了我,急忙走到了我的身邊說,發(fā)什么楞,還不趕快回家,頓時我的心里流過了一道暖流。
    有時母愛就如一把雨傘,可以為你遮風擋雨。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七
    有些景物描寫還能反映獨特的地域風貌或強烈的時代氣息,所以,好的景物描寫往往可以渲染氣氛,組織故事情節(jié),增強文章的真實感和感染力。對小學生來說,學習寫景并把景寫好,有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能使作文更有吸引力。要學習寫景并把景寫好,除了要注意積累素材外,還要通過學習課文等優(yōu)秀作品的途徑,學習和掌握一些寫作知識及寫作技法?,F(xiàn)就本人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寫好寫景作文:
    一、要立足于觀察。
    觀察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尤其對于寫景作文,離開了細致準確的觀察,是絕對寫不好的。
    觀察必須確立好立足點。立足點可以是固定的(空間方位),也可以是變換的(移步換景),如《頤和園》作者按照游覽順序分別給我們展現(xiàn)了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但無論怎樣必須層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二、要抓住特征。
    寫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區(qū)、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間里的景物顏色、形態(tài)、聲響、變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氣爽。這樣,你筆下的景象就會生動起來?!豆鹆稚剿贩謩e抓住漓江水的'“靜、清、綠”和桂林山的“奇、秀、險”的特點從感覺、視覺等方面把桂林山水寫成了人間仙境。
    三、要層次分明。
    層次就是文章的內容順序,也即表達順序。一般來說,寫景文章有如下幾種順序。
    1、空間方位順序。上下、左右、前后、遠近等等。《七月的天山》以游蹤為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或由遠及近,或自上而下,寫出了景物的變化,顯得繁而不雜。
    2、時間順序??砂醇竟?jié)時令和一日的時間變化(春夏秋冬早午晚)。例如《觀潮》按照“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頭過后”的順序,由遠到近抓住“潮”的特點進行敘述,先聞其聲,再觀其形,“聽”和“看”在寫法上是交錯的,寫得有聲有色,十分形象,使人身臨其境。
    3、地點轉換順序。也稱移步換景,或參觀、游覽順序?!队浗鹑A的雙龍洞》按作者游覽的順序分別介紹了去雙龍洞途中的風光及雙龍洞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
    四、要動靜結合。
    所謂動靜結合,就是指描寫景色時,不僅要寫出景色的靜態(tài),而且要寫出它的動態(tài),使他們很和諧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只有這樣、你筆下的景色才能活起來,才能使讀者的印象更深刻。如《鳥的天堂》在描寫大榕樹時,主要以靜態(tài)描寫為主,從而有助于我們清晰地認識它,感受到它的高大、美麗。課文在描寫鳥的活動時,主要以動態(tài)為主。這樣動靜結合,給事物增添了情趣,讓人感受到一種蓬勃向上的活動。此外,作者在描寫同一事物的時候,也注意了動靜交錯。如“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五、要抒發(fā)感情。
    任何景物都是客觀存在的,但這種客觀存在的景物卻能給人不同的感受。我們寫景要寫自己熱愛的景色,表達一定的主題思想,要表達出對自然的熱愛,這就是借景抒情。如《白楊》這篇課文,作者借白楊的特點,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六、要文辭優(yōu)美。
    自然景色是美麗的,令人陶醉的。如《桂林山水》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多處運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使文章語言準確,節(jié)奏明快,感情強烈,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八
    從大小、形狀、顏色、質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對所寫的物品仔細觀察。因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點,即使是同一種物品,也會有某些席位的區(qū)別,也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蛛蛛物品的特點寫,就是抓住了這一物品是區(qū)別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寫。
    2.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1)按總一分一總的順序寫。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間順序寫。
    (3)有的物品,須按先外后內的順序寫,即先寫外表,后寫內里的順序。
    3.狀物需要想象和聯(lián)想。
    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不僅使所狀之物更加具體生動,還可以開拓作品的意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首先,景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景物指提供人觀賞的風景、建筑等;廣義的景物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即自然環(huán)境和身會環(huán)境。
    換句話說,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風光、建筑物、動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寫,所描寫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這是寫景記敘文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的主要區(qū)別寫人記事的記敘文中,有對自然環(huán)境和人物活動的背景介紹、環(huán)境描寫,但它們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內容,是為交代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為渲染氣氛服務的。
    同理,寫景記敘文里也有寫人敘事的內容,但都是為寫景服務的。
    其次,寫景記敘文的中心思想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人物感情抒發(fā)表達出來的。
    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發(fā)感情,即所謂直抒胸臆,也可以通過寫景表達出來,即所謂寓請于景;還可以在景物描寫中蘊涵自己的主觀感受,即所謂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寫必須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務,與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無目的地寫景。
    寫事技巧寫事要求清楚、具體。一件事情的發(fā)生,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記敘文六要素”。把這六個方面寫清楚了,才能讓讀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同時,還要寓理于事,即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來說明一個道理。在六要素當中,起因、經過、結果是事情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其中,“經過”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敗的關鍵所在。在小學生的作文里,“經過”部分寫得不具體是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小學生的繼續(xù)文不感人,平淡乏味,這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記事的記敘文可分兩種:寫事和寫活動。
    (一)怎樣寫事。
    一是把“經過”部分分成幾個階段,然后按照先后順序一層一層地寫得清楚。寫的時候多文幾個“后來怎樣”,文章就具體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詳略,有所側重。對一些重要的過程、場面要細致描繪,使讀者有如身臨其境。
    三是對事件中的人物,特別是主要人物,當時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寫具體。
    (二)怎樣寫活動活動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過程的。搞什么活動?為什么搞活動?則眼搞活動?活動的結果怎樣?都要寫清楚。寫活動也要求寫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活動開始、經過、結果寫出來。在整個活動當中,不是寫一個人,二是寫一群人;不是用一兩件事來寫人物,而是通過寫一個活動場面,來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面貌。寫活動的記敘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必須有活動的基本內容、主要過程和重要場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內容作為重點,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親身經歷的主要部分記敘下來,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既要寫好群體活動,又要把個體代表寫進去;既要寫整個場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寫活動的文章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活動的經過,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寫“參觀”活動,就要用“觀一處,感一處”的方法。寫整個活動的過程,要用順敘法,即按活動的先后順序,把活動時間、地點、人物及活動的經過和結果依次寫出來。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九
    在我們周圍,可供寫作的景物很多。要寫自然風光,首先要仔細觀察,動用眼、耳、鼻及身體各部分去觀察自然風光,了解自然風光。
    對自然風光,不僅要觀察景物的靜態(tài)特征,還要觀察景物的動態(tài)特征,尤其要觀察景物的發(fā)展變化。我們不僅要定點觀察,也要善于變換觀察點對自然風光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觀察。
    以寫校園風貌為例,應特別強調:
    (1)要選好觀察點。觀察點就是你寫校園風貌觀察景物的立足點。立足點可以固定,也可以變換。比如,你可以學校操場為觀察的立足點,也可以學校的其他部位為觀察的立足點。
    (2)按一定的順序寫。可以按方位來寫,如從內到外,從上往下,從左到右,從遠到近等等。也可以按時間順序來寫,如春、夏、秋、冬,或早、中、晚等。
    (3)抓住校園風貌的特點來寫。所寫的景物應該有校園特征,如果離開了這些特征,寫出來的也許就不像校園了。
    寫參觀游覽是小學生作文的一個重要內容。怎樣寫好游記,同樣離不開繪景的基本功。我們要帶著感情寫游覽參觀活動。名山大川本無什么感情可言,然而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先輩留下的名勝古跡,你就會流露出對祖國、家鄉(xiāng)、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
    寫游覽參觀活動,一定要放進“自我”,即“我”是怎樣參加活動的,”我”有什么感想,使文章有親切感。
    寫的過程中,一定要抓住個性和特點,詳略要得當,避免把游覽參觀寫成“流水賬”。
    狀物,就是描寫物體的樣子和情狀,描寫對象非常廣泛,動物、植物、物品、器械、建筑物等等,都可以引入描寫的范圍。比如,兔子、貓和狗的外形上各有各的特點,寫兔子要抓住白色的毛、短短的尾巴、鮮明如同紅寶石一般的眼睛,還有它的三瓣嘴。寫貓要抓住它隨時間而變化的眼睛、能量洞的.胡須,還有腳底下的肉墊及鋒利的爪子。寫狗要抓住它靈敏的尖耳朵、閃亮的黑眼珠以及尖銳的牙齒。如果不抓特點,那么,寫出的兔子將與貓、狗差不多。
    即使寫貓,由于品種不同,所寫的特點也不應該一樣。如波斯貓要抓住它雪白的長毛、周身被那蓬蓬松松的白毛圍著,圓乎乎的,好像一個雪球。還有那一只藍、一只綠的眼睛……即使品種相同,由于大小的不同,所寫的特點也不一樣。比如既老實又貪玩,同時又很盡職的那該是老貓,頑皮的無疑該是小貓了。
    寫動物,除了寫出動物的外形以外,還要寫出動物的生活習性,其中包括動物的繁殖、捕食、起居、活動等。寫動物時要把這些不同的生活習性寫具體。
    此外,要寫出動物的動態(tài)和靜態(tài)。各類動物的走、跑、跳、蹦、飛、爬、吃、睡等都不一樣.它們各有各的方式和形態(tài)。這就是它們的動態(tài)和靜態(tài),作文時要把這些內容寫具體,寫生動。
    寫植物也要抓住植物的形狀、顏色、氣味來寫。形狀、顏色、氣味是植物的主要特征,不同植物有不同的特征,即使是同一種植物,在不同季節(jié)(春、夏、秋、冬)和不同的時辰(早、中、晚)的特征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具體描寫時,必須仔細觀察。
    此外,各類植物的生長有一定的規(guī)律,一般都是從萌芽、出葉、抽枝、開花到結果。寫植物時,要把它們各個不同生長時期的特點寫出來,這樣才能令人產生濃厚的興趣。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十
    歸納寫景的技巧與方法
    1課時
    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同學們,有位詩人說過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其實,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是美麗的花園。那么,請大家思考一下怎樣才能表現(xiàn)我們世界的美呢?那就需要我們大家用生花的妙筆來描繪。今天我們就回憶一下寫景作文的寫法。
    [板書]:寫景的技巧與方法
    1、 有助于表現(xiàn)萬事萬物本身的美與特點。
    有助于感情的抒發(fā)?!耙磺芯罢Z皆情語”
    2、 點明寫景作用(生交流討論,師明確):
    回憶寫景要求:
    2、解疑:告訴學生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同學們的認知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如何把這種提高運用到我們作文中去,這是寫景作文對同學們提出的新的要求。
    (自由討論)
    按一定順序 :空間與時間。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隨著景物的變化而轉移視角。
    4、匯報討論結果;根據討論板書:
    抓特點,抓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弄清景物描寫的主次以及景物描寫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動態(tài)與靜態(tài)的角度等)
    5、自由討論交流:這按一定順序指哪些順序,又要抓住哪些特點?
    [板書]:清楚
    [板書]: 顏色 形態(tài) 氣味 聲音 大小 ??
    8、討論:在抓住景物特點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
    [板書]:生動 形象 具體
    過渡:看來同學都有同樣的感慨,為了解開同學們的寫作疑團,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篇文章,聽聽作者是怎樣描寫雨中的泰山的。
    1、聽范文《雨中登泰山》中寫景的精彩片段,要求:邊聽邊摘記一兩句你認為描寫得生動形象的語句。
    2、討論范文:你認為哪處寫得好?為什么好?
    [板書]: 擬人
    夸張
    4、理清作者景物描寫的順序和觀察視角的轉變
    5、小結:從作者的這篇寫景美文中,你們悟出怎樣寫才能把景物的美完美的表現(xiàn)出來? (生交流討論,師明確):
    [板書]:多觀察 多積累
    過渡:我們的校園也很美麗,如果有人參觀我們學校,你會怎樣介紹呢?同學們請思考一下。
    1、欣賞校園美景(播放校園風景畫面),看看哪些有代表性。
    2、自由描繪校園美景,注意景物描寫的順序。
    要求:結合畫面,運用恰當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加以描繪。
    3、討論、分析、點評。
    1、談收獲。
    2、最后教師作結:讓我們一起擦亮慧眼,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用我們自己的筆來描繪我們美好的家園。
    寫一篇關于家鄉(xiāng)美景的文章
    要求:結構清晰,字跡工整;
    能按一定順序來寫,并且能抓住景物的特點;
    不少于600字。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十一
    觀察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尤其對于寫景作文,離開了細致準確的觀察,是絕對寫不好的。
    觀察必須確立好立足點。立足點可以是固定的(空間方位),也可以是變換的(移步換景)。但無論怎樣必須層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寫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區(qū)、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間里的景物顏色、形態(tài)、聲響、變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氣爽。這樣,你筆下的景象就會生動起來。
    層次就是文章的內容順序,也即表達順序。一般來說,寫景文章有如下幾種順序。
    1、空間方位順序。上下、左右、前后、遠近等等。
    2、時間順序??砂醇竟?jié)時令和一日的時間變化(春夏秋冬早午晚)。
    3、地點轉換順序。也稱移步換景,或參觀、游覽順序。
    所謂動靜結合,就是指描寫景色時,不僅要寫出景色的靜態(tài),而且要寫出它的動態(tài),使他們很和諧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只有這樣、你筆下的景色才能活起來,才能使讀者的印象更深刻。
    任何景物都是客觀存在的,但這種客觀存在的景物卻能給人不同的感受。我們寫景要寫自己熱愛的景色,表達一定的主題思想,要表達出對自然的熱愛,這就是借景抒情。
    自然景色是美麗的,令人陶醉的。因此,我們在寫景色時,一定要文辭優(yōu)美,語氣生動形象,恰當地運用一些修辭方法。這樣,文章才會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優(yōu)秀范文】。
    鱷魚公園游記。
    深秋涼爽的一天,我和同學們興致勃勃地去鱷魚公園游玩。
    那天,天空穿著灰灰的衣裳,雨如鑰匙,飄飄灑灑的打開秋天的大門,風輕輕地飄過,仿佛媽媽在撫摸著我的小臉蛋。目的地到了,門口前面的小豬豬好像歡迎我們的到來。
    鱷魚公園有很多不同種類的鱷魚,有珍貴的揚子鱷,有兇猛的灣鱷,還有有趣的眼鏡鱷、鴨嘴鱷------它們以體重兩頓的灣鱷作為鱷魚公園的主題大使。接下來,我們去看了最精彩的“鱷作劇”。
    “鱷作劇”的節(jié)目有兩個:第一個節(jié)目是取錢。馴鱷師先把一張10元錢的紙幣扔進鱷魚的嘴里,再用棍子輕輕地摸著鱷魚的頭,最后小心翼翼地把10元錢從七天都沒有吃東西的鱷魚嘴里拿出來;第二個節(jié)目是塞氣球,馴鱷師把一個粉紅色的氣球放進鱷魚的嘴里,然后在離鱷魚一米遠的地方用滑板滑過去,再用口把氣球咬出來,當時,全場都在為它歡呼。
    看完“鱷作劇”以后,我們又去看了小狗表演。一只金黃金黃的小狗在平衡木上走來走去,真厲害,還有兩只灰灰的小狗在蹺蹺板上蕩來蕩去,真像馬戲團的小丑在表演雜技。
    動物們的精彩表演,帶走了我的壓力,帶走了我的煩惱------給我留下了一串串快樂。原來,生活如此多彩。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十二
    1、學會觀察,學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2、抓住景物的特點。
    3、掌握寫景技巧,扮靚寫景美文。
    4、提高描寫景物的能力,感受大自然的美。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的美。
    2、在觀察的基礎上,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認真細致地描寫出來,做到情景交融。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佳作引路,章法導寫。
    (一)(屏幕顯示)請你欣賞: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1、認真觀察,抓景物特征(形狀、顏色、質地、音響、氣味等)。注意把握不同的時間、地點景物的特點,寫出個性。
    2、運用詞語寫景,如用色彩和修飾詞語,使景物具體生動。
    3、巧妙的運用各種修辭。如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使景物描寫生動、形象、優(yōu)美。
    4、運用感官,多角度進行描寫,使景物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兒??梢詮囊曈X、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角度來寫景。
    5、不同角度進行描寫??梢赃h看、近看、仰視、俯視、平視,由于觀察點的不同,視覺形象便會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
    6、用比較法寫景,也可以運用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描寫。還可以發(fā)揮想象與聯(lián)想,對景物進行描寫。
    7、按一定順序描寫(時間、空間)。如從前到后、從里到外,或由主到次、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有次序、有層次地進行觀察、描寫,這樣更容易抓住景物的特征。
    8、要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奇思妙想,開啟心路。
    (一)欣賞圖片(提供圖片給大家),有人做了這樣的描寫:
    原句:雪飄落下來,撒在青松上,落在楊柳間,一會兒,屋頂全白了。一陣風吹過,雪飄落到地上,大地好像成了一個童話世界。
    改寫句:“雪跳著輕盈的舞蹈向下飄落。給青松戴上了潔白的花朵,為楊柳裹上了素雅的銀條,給屋頂戴上了白帽??一陣風吹來,玉屑似的雪末兒紛紛揚揚,輕輕地著陸。給大地鋪上了一條厚厚的銀毯,哈哈!這里簡直成了童話世界。”
    合作探究:比較一下,改后的文字比原文多了哪些詞語?看看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屏幕顯示)。
    (二)片段練習。
    展示圖片:露珠映著初升的朝陽,停在葉子上。
    1、繪好色彩加修飾詞。
    晶瑩的露水映著初升的朝陽,停在翠綠的葉子上。
    2、動靜相映虛實結合。
    根據觀察,給上一題進行續(xù)寫。
    早晨,晶瑩的露珠映著初升的朝陽,停在翠綠的葉子上。陽光下,微風中,一閃一閃,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在滋潤著禾苗。
    3、恰當修辭融情于景。
    例:早晨,晶瑩的露珠映著初升的朝陽,停在翠綠的葉子上,像一顆顆璀璨的小珍珠在葉間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又像許多頑皮的孩子在葉間眨巴著大眼睛。當夜幕籠罩的時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嬰兒一樣地滋潤著禾苗;每當黎明到來的時候,它又最早睜開那不知疲倦的眼睛。
    四、欣賞美景,筆下生輝。
    仔細觀察下面的景物,發(fā)揮想象,請你用文字把它描繪出來。并能巧妙地抒情。(注意角度和順序)。
    (展示荷花、垂柳、夕陽、夜晚圖片)。
    學生構思動筆寫作。
    展示、互評。
    互評要求:
    1.描寫了哪些景物?
    2.怎樣描寫的?(具體運用了景物描寫的哪種方法?)。
    3.用得恰當嗎?如不恰當,可以試著改動一下。
    4.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五、變格創(chuàng)新,自由表達。
    布置作業(yè):在你所見過的景色中,選擇一處最打動你的,運用本節(jié)課你學到的寫景方法,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六、學生習作。
    游泰山。
    去年秋天,我們一家人懷著喜悅的心情,游覽了五岳之首——泰山。
    為了欣賞到壯觀的日出云海,我們選擇在夜晚登山。我們來到山腳下,環(huán)顧四周,周圍一片漆黑,抬起頭,只能看到泰山的輪廓,四周寧靜,一切事物都像沉睡了一樣,我們的到來打破了這原本寧靜祥和的夜景,山谷里回蕩著我們說話的聲音。
    游人很多,我們拿著手電筒,連滾帶爬地向山頂上涌。不知不覺間,我們來到了半山腰,我向下望去,下面什么也看不清,但在這樣寧靜的夜里,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涌上心頭,還夾雜一些莫名的恐懼。于是我不敢停留,只好隨著人流向上爬去。
    當我們爬上山頂時,天已經蒙蒙亮了,迷蒙夜色中,泰山顯現(xiàn)出別樣的風情。就在我們興致勃勃的欣賞美景的時候,人群有些騷亂,這時,有人喊道:“快看,太陽出來了?!蔽覀冄曂ィ潜粷鉂庠旗F包裹的天邊隱隱散發(fā)出一絲光芒,猶如蛋黃般的小球一點點攤開,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一蹦一跳的。它離我們很近,好像伸手就可以碰到它似的,我恨不得把它帶到家里去看,于是我激動的拿出了相機,迫不及待的和它合影留念。轉瞬之間,它已變成紅色,金光閃閃,驕傲的掛在了天空中,放射著萬丈光芒,映紅了云海,映紅了群山,映紅了人們的張張笑臉。我也沉浸在這靜美的氛圍里,覺得整個身體都變得空靈,整個靈魂都經歷了一次全新的洗禮,貪婪地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心情從未有過的舒暢。
    當人們還沒從欣賞日出美景的興奮中回過神來時,又被泰山云海吸引主了。在霞光照耀下,云霧繚繞,仿佛仙境一般。極目遠眺,遠處群山環(huán)抱,好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近處,花草樹木都被陽光披上了一件金衣,那么迷人,那么亮麗。陽光照在人臉上,身上,暖洋洋的。此時此景,我才真正領略了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縱山小?!钡暮狼閴阎?。
    這一次的泰山之旅,讓我真正感受到了泰山秀麗的風光和獨特的魅力。如果還有下次,我一定好好欣賞。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十三
    作文,是一個讓教師覺得棘手,讓學生覺得頭疼的語文內容之一。習作時,學生們大多覺得不知從何下手,更不知應該寫些什么,尤其是寫景類的文章。所以每當遇到作文課,教師便要找一大堆的范文朗讀給學生聽,每次寫作文,許多學生總是東拼西湊,甚至是抄襲。那么該如何解決寫景作文難寫這一問題呢?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做教學的有心人,指導學生積累詞句和培養(yǎng)習作習慣。
    1.注意積累詞句。
    詞句作為文章的基本單位之一,學生詞句積累的程度,直接決定了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習作指導的實踐中,我以每篇課文為載體,有側重點地指導學生積累好詞好句,以備將來作文時能拿出來用。具體做法:一是每篇精讀課文要求學生預習時查找不懂詞語(包含課后的詞語采集)的意思;二是學完每篇課文后要求學生積累1-2句好句和4-5個好詞;三是結合單元要求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詞語讓學生練習造句。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作文習慣。
    習慣對于人的影響不言而喻,而作文習慣的好壞則直接決定了學生作文水平的層次。習作訓練中,假如我們能每次都幫助學生把握好“選材、提煉、形成文章和必要的修改”等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做到“寫真實的事物、表達真實的情感”等要求。相信學生的寫作水平會不斷提高,同時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也會得到養(yǎng)成。
    二、幫助學生組織素材,讓他們覺得有內容可寫。
    素材是作文的必備要素之一,若想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選擇素材是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只有具備了足夠的素材,才能使文章不空泛,同樣,充裕的素材能使學生在寫作時覺得有東西可寫。為幫助學生充實寫作素材,在指導學生習作時我努力做到以下兩點。
    1.作文前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觀察,從觀察中獲得寫作素材。
    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生活實踐,同樣,寫作素材也來自于生活中的事物。縱觀學生寫作難的問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難不僅是因為不知如何寫,更重要的是不知寫什么。(教學論文)因此,如何指導學生從身邊的事物中發(fā)掘寫作的素材就變得極其重要了。在寫景作文教學實踐中,我指導學生用心發(fā)掘身邊可用的素材。如在《校園一角》習作訓練時,我因地制宜,在作文前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實地觀察學校的主要景點―花壇,并象解說員一樣向學生介紹每種花的特點。在接下來的習作中,呂良婷同學在她的文章中這樣寫道:“花壇中有各種各樣鮮艷的花,有紫色的三角梅,一大樹的花由許多朵花合成;有粉紅色的紅背桂,紅背桂的正面是綠色的,背面是紅色的,遠遠望去,像一片火紅的柿子;還有寶石藍的黃金葉花,我用鼻子一聞,??!多香呀!”由此可見,獲得素材對于學生的習作是多么的重要。
    2.作文前組織學生通過討論,篩選、提煉寫作素材。
    作文下筆前先組織學生對所選素材進行提煉的做法應得到教師們的重視。因為沒有經過提煉,素材便不能很好地為作文服務。因此,在指導習作時,我總是先指導學生對所選的素材進行提煉。在《我們的校園》習作訓練中,我要求學生將自己想寫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說給同學們聽,然后我組織同學們對發(fā)言進行認真討論,最后篩選出以下可選的素材,如圖所示(略)。經過篩選和提煉,班里同學的這次習作都做得比以往更詳細、更有內容??梢姡魑那爸笇W生有目的篩選、提煉素材是相當必要的。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十四
    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生通過對寫景文章《桂林山水》的鑒賞,學習其寫景的方法技巧。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系統(tǒng)的學習寫景類作文的知識技巧,學生能寫作一般的寫景類作文。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通過對寫景類文章寫作方法的學習,能夠喜歡上寫景類文章,并能熟練的運用技巧寫作此類文章。
    1、學生通過對《桂林山水》的鑒賞,能學習其寫景的方法技巧。
    2、學生通過系統(tǒng)的學習寫景類作文的知識技巧,能喜歡上寫作此類文章并能熟練運用技巧寫作此類文章。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蔽覀兂酥敬幯诶旖?,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漓江的水
    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同學們,欣賞完這篇文章,你們從中了解到作者是如何描繪桂林山水的美的呢?,F(xiàn)在,小組可以討論一下,找出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1、作者抓住了桂林的山和桂林的水各自的特點來突出桂林山水的美。2、作者在寫桂林的山、水之前先寫其他的山水,以形成鮮明對比。3、作者按照總——分——總的順序來描寫桂林山水。4、文中大量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5、文章首尾照應,突出桂林山水的美。6、這篇課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水:靜、清、綠 山:奇、秀、險),以優(yōu)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之情,以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思想感情。(用心去寫,用心去感受,才能寫出好的作文。)然后,讓我們根據《桂林山水》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來歸納一下寫景文章的寫作技巧。
    1、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細致的觀察。(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觀察和感受景物還需要發(fā)動各種感覺器官,從不同感覺,有動有靜的寫景,讓人讀來身臨其。敏銳的觀察,繪聲繪色的描繪,才能突出景物的特點。
    2、把握寫景順序,寫出層次。(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寫景時,可以由高到低,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由動到靜等。總之,把握住寫景的順序,描寫出的景物才能層次分明,清晰自然。寫景的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等。
    3、巧妙運用修辭手法。 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反語,設問,對偶,借代,用典等。不同的修辭手法,合理的運用,能在文中起到不一樣的效果,使文章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4、注意情景交融。(一切景語皆情語。) 寫景的目的,不應為寫景而寫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這樣,才能為文章注入生命的活力,才能寫出生動形象、充實飽滿、可觀可感的寫景文章。才能使人覺得“文中有景,景中有情?!蔽摹啊?三者高度的融合在一起,不可分離。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十五
    想到隔了這么久才寫,因為我突然后背巨疼,醫(yī)生說是什么韌帶炎,肌肉勞損的,坐上十分鐘就要休息,所以沒辦法打字,現(xiàn)在還裹著寬寬的腰帶支撐。只能寫寫停停吧。
    我看了下前面的日志正在說寫景作文,四年級作文要求寓情于景。其實,景本由心生,所以風景的描寫必然是因情緒而變化的。
    女兒曾經問我什么叫寓情于景,當時我們在路上散步,我說你現(xiàn)在看到景色是怎樣的?那時是秋天,已經有了寒意,所以她說太陽照在身上暖融融的,很是舒服,而道路兩旁的植物綠得可愛,小花們也綻放出甜蜜笑容......我說如果現(xiàn)在是夏天,我們又累又渴,陽光直射著我們,連樹蔭都沒有,你還覺得太陽照在身上很舒服嗎,她忙搖頭:不會不會,陽光很刺眼,很灼熱,一點都不舒服。我說如果你生氣了,看見草和花又會怎么描述,她說草長得亂七八糟的花根本就懶得去看(呵呵,真生氣的時候是什么樣她也不知道)。其實小朋友接觸到寓情于景的最經典的描寫就是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每當漁夫奉老太婆之命向金魚提出要求時,海水都在發(fā)生變化,起初是“蔚藍的大?!?,然后看見“大海微微地起著波浪”,接著“蔚藍的大海騷動起來”、“翻動起來”,之后“大海變得陰暗”,最后“海上掀起了黑色的大浪,憤怒的波濤翻騰起來,在奔騰,在喧嚷”;大海的變化對應的是金魚的心情,她從感激到不悅到生氣到憤怒。作者根本就沒有寫金魚的情緒變化,但是每個聽故事的小孩都知道。這,就是寓情于景。
    現(xiàn)在孩子們剛開始學習寫作文,所以內容比較單一,或記事或寫景,其實以后寫作中常常是情景相融,大部分時候景都是起著烘托的作用,因此寓情于景這種寫法是最常用的。
    那么,在寫描寫景物的作文時,就不必要求孩子一定把它寫得很美,他們看見什么樣就寫什么樣,但不能憑空臆造,要認真去觀察,用孩子的視角孩子的想象力去描寫。同樣的景色,為什么寫出來差別很大,除了角度不同,最主要還是細節(jié)的描寫形象與否,這也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多引導才是。
    堅持了半個小時,肩背受不了了,匆忙收尾。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十六
    一、動靜結合:
    同學們在寫作文時,如果只寫靜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滯,而只寫動景,又可能失去穩(wěn)定。那在作文中我們應如何來寫景呢?們寫景時只有將靜態(tài)描寫景物形態(tài)特征和動態(tài)描寫利于傳神的長處結合起來,這樣所繪景物才會具體、生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們在運用動靜結合這一手法來寫景時要注意如下兩個方面:
    1、我們運用這種手法可以由靜至動,還可以由動至靜,既要寫相對靜止的景物,又要捕捉動景,關鍵是要寫出景物的變化,這樣才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2、我們在具體寫景時,并不是說樣樣個體物都是寫得越細越好,而是要有選擇,有重點地寫最有特色的,這樣才能突出景物的特點。
    例句:紅色的楓葉,黃色的銀杏樹,綠色的松樹,黃綠相間的楊樹、柳樹,構成了一幅彩色的圖案。秋風輕輕一吹,落葉紛紛起舞,它們像彩蝶一樣在空中跳著,舞動著,飛翔著,好像是特意爲秋天淮備的舞蹈,這些飛舞的落葉,把秋天的天空裝點得特別漂亮。
    二、虛實結合:
    實就是真實的景象,虛就是聯(lián)想出來的事物。我們在作文中把它們合理恰當地聯(lián)繫在一起,會起到真實、生動的效果。所有的比喻、擬人、夸張都可以視為簡單的聯(lián)想。在作文中我們可以做到部分虛實結合,也可以做到通篇虛實結合,也就是把景物當作虛構的一種事物來寫,比如畫冊,比如影集等。
    春天。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我愛這生機勃勃的春天。每到春天大雁都會從南方飛回北方,小草從泥土中探出頭來,桃樹和櫻桃樹長出了嫩芽,開著粉紅色的花??。(我們注意一下文章的開頭,小作者運用了開篇點題,概括全文的手法,并且直接抒發(fā)感情,“萬物復蘇”總體概括了春天的特點,然后通過對典型動物和植物進行了描寫,說明春天的特點。)。
    (下面,我們再注意一下作者通過哪些景物的特點描寫出了春天的特點,也就是春天與其他季節(jié)的不同之處。“陽光”是暖洋洋的,不是冬天般寒冷的,也不是夏天般炎熱的,風象慈祥的母親,也是溫和的,春風的吹拂下,??)。
    陽光暖洋洋地照在大地的臉上,使人陶醉。春天的太陽像個溫暖的火爐子,照在綠色的大地上,金光粼粼。春天的白云也格外多姿,像個奔騰的小馬,像翻滾的浪花,又像那春姑娘白淨的臉??。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佛著你的臉頰,使你感到舒爽心曠神怡。
    春風吹過大地,大地變綠了;春風吹過大樹,樹葉輕輕搖動,風仿佛在講笑話,樹笑彎了腰;窗戶拍拍地響,像在高興地拍手;看,落葉刷刷地飛舞,風正在跟電線大哥跳繩呢,玩得多開心!
    春天的校園更是豐富多彩。美麗的迎春花正在歡迎我們呢!大道兩旁綠樹成蔭,小道兩邊花繁葉茂。櫻花在校園裡處處可見,遠看像給校園鋪了一層厚厚的白雪,近看讓人感覺天上正飄蕩著美麗的雪花。金錢菊鑲嵌在草坪的周圍,點綴著綠色的草坪顯得格外鮮艷美麗;草坪綠茵茵的,中央有幾束美麗的花兒把草坪裝點得更加迷人,更加秀麗。桃樹抽出新芽,桃花含苞待放。池塘邊的柳樹輕拂著河堤,太陽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柳樹倒映在水中,像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接下來又講了校園,迎春花開放,桃花)。
    (順序:由遠及近。天空,大地,校園)。
    我望著這春天的美景,不禁心潮起伏:我們的祖國就像春天一樣,處處是那樣生氣勃勃,萬紫千紅。
    (最后,結尾用作者的心理描寫,由春天的欣欣向榮想到了祖國的今天。升華了主題)。
    夏天。
    每逢到夏天,天氣就熱得不行,太陽總愛在天空中顯示他的威猛,蟬則在一旁不停地叫著:“知道了,知道了,知道很威猛了?!保ㄌ柵c前文春天的不同,開頭就寫出了夏天的特點)。
    夏天的早晨,你會感覺的一絲的涼爽。喂,淘氣的麻雀們唧唧喳喳的在議論些什麼呢?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早晨的好風景。早晨,如果你仔細的聽這些聲音,會覺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天堂一般。
    夏天的中午,會覺得有一些赤道的風情。聽,知了在議論些什麼呢?哦,他們一定是在一邊討好太陽,一邊展示自己優(yōu)美的歌喉。
    夏天的夜晚,別有一番情趣。看,草叢中的蟋蟀歡快的叫著,引得小孩子們紛紛去抓它們;看,池塘邊的亭子裡,幾位老人唱著秦腔。人們裡三層外三層的包圍著他們,唯恐聽不到這優(yōu)美的秦腔了。在廣場中間,有一些老年人和中年人自發(fā)的在跳舞,來鍛煉身體。那優(yōu)美的舞蹈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看。有的甚至加入到了跳舞的隊伍中了。不一會兒,跳舞的隊伍就佔據了一半廣場。而另一邊,一群群小孩子滑著旱冰鞋,快活極了。
    (注意寫作順序,時間順序,早中晚)。
    (上節(jié)課我們講到寫景作文要注意詳略得當,早晨中午略,晚上詳細)。
    看,多么美好的夏天?。窟@樣的夏天,有誰會不喜歡呢?
    (反問句,抒情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夏天的一種喜愛)。
    奇妙的秋天。
    我喜歡桃紅柳綠的春天,烈日高照的夏天,雪花飛舞的冬天??晌疫€是最愛別具一格的秋天。
    (排比句開頭,排比是一種修辭手法,利用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和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并排,達到一種加強語勢的效果。它可使文章的節(jié)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
    我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欣賞著秋天的美麗和奇妙。天空中懸著濃濃的霧氣,像給秋天披上了一件潔白的外衣。那遠處一座座險峰和一片片金黃的草地,就像秋天賜給我們的一幅風景畫。還有近處以前美麗的花朵現(xiàn)在開始凋謝,各種樹木都開始脫掉已經陳舊的衣衫。一陣輕風吹來,好像在說:“楓樹阿姨換上了紅裝,柳樹阿姨脫掉衣衫,身材顯得更加苗條了?!边@一切的變化都給怡人的秋天增添了幾分別樣的味道。
    (這一段運用的順序是由遠及近)。
    聽到媽的呼喊,我沿著來路沿途返回了。來到家的后園,讓我眼前一亮,平時不太引人注意的菊花,此時卻開得出奇的艷??晌矣X得它們都是能耐住寂寞的,因為它們從不和別的花在春天去爭奇斗艷。不過它們在自己的世界裡仍然開得那麼美麗。
    謝謝你!奇妙而美麗的秋天,是你把我的家鄉(xiāng)裝扮得如此絢麗多彩!
    (結尾點題,奇妙的秋天)。
    春天。
    陽春三月:陽:溫暖的意思。只時間是三月份。
    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鮮明可愛。
    春回大地: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嚴寒已過,溫暖和生機又來到人間。
    春暖花開: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景色優(yōu)美。比喻游覽、觀賞的大好時機。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濃。
    春花爛漫:爛漫:色彩艷麗。
    鳥語花香:鳥叫得好聽,花開得噴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鶯歌燕舞:黃鶯在歌唱,小燕子在飛舞。形容春天鳥兒喧鬧活躍的景象。
    夏天。
    烈日炎炎:炎炎:形容夏天陽光猛烈。
    驕陽似火:驕:猛烈。
    鳥語蟬鳴:
    萬木蔥嚨:蔥蘢:.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
    枝繁葉茂:枝葉繁密茂盛。
    秋天。
    秋高氣爽:形容秋季晴空萬里,天氣清爽。
    天高云淡:
    果實累累:累累:重疊,排列成串。
    北雁南飛:
    滿山紅葉。
    五谷豐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糧食豐收。
    金桂飄香:
    冬天。
    天寒地凍:形容天氣極爲寒冷。
    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結成冰。形容天氣十分寒冷。
    寒冬臘月:臘月:農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時候。
    瑞雪紛飛:瑞:吉祥的。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蓋地。
    漫天飛雪。
    白雪皚皚:皚皚:潔白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鵝毛大雪:像鵝毛一樣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寫景的寫作指導篇十七
    兩種寫景作文的寫作方法:
    同學們在寫作文時,如果只寫靜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滯,而只寫動景,又可能失去穩(wěn)定。那在作文中我們應如何來寫景呢?們寫景時只有將靜態(tài)描寫景物形態(tài)特征和動態(tài)描寫利于傳神的長處結合起來,這樣所繪景物才會具體、生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們在運用動靜結合這一手法來寫景時要注意如下兩個方面:
    1、我們運用這種手法可以由靜至動,還可以由動至靜,既要寫相對靜止的景物,又要捕捉動景,關鍵是要寫出景物的變化,這樣才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2、我們在具體寫景時,并不是說樣樣個體物都是寫得越細越好,而是要有選擇,有重點地寫最有特色的,這樣才能突出景物的特點。
    例句:紅色的楓葉,黃色的銀杏樹,綠色的松樹,黃綠相間的楊樹、柳樹,構成了一幅彩色的圖案。秋風輕輕一吹,落葉紛紛起舞,它們像彩蝶一樣在空中跳著,舞動著,飛翔著,好像是特意爲秋天淮備的舞蹈,這些飛舞的落葉,把秋天的天空裝點得特別漂亮。
    實就是真實的景象,虛就是聯(lián)想出來的事物。我們在作文中把它們合理恰當地聯(lián)繫在一起,會起到真實、生動的效果。所有的比喻、擬人、夸張都可以視為簡單的聯(lián)想。在作文中我們可以做到部分虛實結合,也可以做到通篇虛實結合,也就是把景物當作虛構的一種事物來寫,比如畫冊,比如影集等。
    春天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我愛這生機勃勃的春天。每到春天大雁都會從南方飛回北方,小草從泥土中探出頭來,桃樹和櫻桃樹長出了嫩芽,開著粉紅色的花??。 (我們注意一下文章的開頭,小作者運用了開篇點題,概括全文的手法,并且直接抒發(fā)感情,“萬物復蘇”總體概括了春天的特點,然后通過對典型動物和植物進行了描寫,說明春天的特點。)
    (下面,我們再注意一下作者通過哪些景物的特點描寫出了春天的特點,也就是春天與其他季節(jié)的不同之處。“陽光”是暖洋洋的,不是冬天般寒冷的,也不是夏天般炎熱的,風象慈祥的母親,也是溫和的,春風的吹拂下,??)
    陽光暖洋洋地照在大地的臉上,使人陶醉。春天的太陽像個溫暖的火爐子,照在綠色的大地上,金光粼粼。春天的白云也格外多姿,像個奔騰的小馬,像翻滾的浪花,又像那春姑娘白淨的臉??。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佛著你的臉頰,使你感到舒爽心曠神怡。
    春風吹過大地,大地變綠了;春風吹過大樹,樹葉輕輕搖動,風仿佛在講笑話,樹笑彎了腰;窗戶拍拍地響,像在高興地拍手;看,落葉刷刷地飛舞,風正在跟電線大哥跳繩呢,玩得多開心!
    春天的校園更是豐富多彩。美麗的迎春花正在歡迎我們呢!大道兩旁綠樹成蔭,小道兩邊花繁葉茂。櫻花在校園裡處處可見,遠看像給校園鋪了一層厚厚的白雪,近看讓人感覺天上正飄蕩著美麗的雪花。金錢菊鑲嵌在草坪的周圍,點綴著綠色的草坪顯得格外鮮艷美麗;草坪綠茵茵的,中央有幾束美麗的花兒把草坪裝點得更加迷人,更加秀麗。桃樹抽出新芽,桃花含苞待放。池塘邊的柳樹輕拂著河堤,太陽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柳樹倒映在水中,像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接下來又講了校園,迎春花開放,桃花)
    (順序:由遠及近。天空,大地,校園)
    我望著這春天的美景,不禁心潮起伏:我們的祖國就像春天一樣,處處是那樣生氣勃勃,萬紫千紅。
    (最后,結尾用作者的心理描寫,由春天的欣欣向榮想到了祖國的今天。升華了主題)
    夏天
    每逢到夏天,天氣就熱得不行,太陽總愛在天空中顯示他的威猛,蟬則在一旁不停地叫著:“知道了,知道了,知道很威猛了。”(太陽與前文春天的不同,開頭就寫出了夏天的特點)
    夏天的早晨,你會感覺的一絲的涼爽。喂,淘氣的麻雀們唧唧喳喳的在議論些什麼呢?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早晨的好風景。早晨,如果你仔細的聽這些聲音,會覺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天堂一般。
    夏天的中午,會覺得有一些赤道的風情。聽,知了在議論些什麼呢?哦,他們一定是在一邊討好太陽,一邊展示自己優(yōu)美的歌喉。
    夏天的夜晚,別有一番情趣。看,草叢中的蟋蟀歡快的叫著,引得小孩子們紛紛去抓它們;看,池塘邊的亭子裡,幾位老人唱著秦腔。人們裡三層外三層的包圍著他們,唯恐聽不到這優(yōu)美的秦腔了。在廣場中間,有一些老年人和中年人自發(fā)的在跳舞,來鍛煉身體。那優(yōu)美的舞蹈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看。有的甚至加入到了跳舞的隊伍中了。不一會兒,跳舞的隊伍就佔據了一半廣場。而另一邊,一群群小孩子滑著旱冰鞋,快活極了。
    (注意寫作順序,時間順序,早中晚)
    (上節(jié)課我們講到寫景作文要注意詳略得當,早晨中午略,晚上詳細)
    看,多么美好的夏天啊?這樣的夏天,有誰會不喜歡呢?
    (反問句,抒情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夏天的一種喜愛)
    奇妙的秋天
    我喜歡桃紅柳綠的春天,烈日高照的夏天,雪花飛舞的冬天。可我還是最愛別具一格的秋天。
    (排比句開頭,排比是一種修辭手法,利用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和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并排,達到一種加強語勢的效果。它可使文章的節(jié)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
    我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欣賞著秋天的美麗和奇妙。天空中懸著濃濃的霧氣,像給秋天披上了一件潔白的外衣。那遠處一座座險峰和一片片金黃的草地,就像秋天賜給我們的一幅風景畫。還有近處以前美麗的花朵現(xiàn)在開始凋謝,各種樹木都開始脫掉已經陳舊的衣衫。一陣輕風吹來,好像在說:“楓樹阿姨換上了紅裝,柳樹阿姨脫掉衣衫,身材顯得更加苗條了?!边@一切的變化都給怡人的秋天增添了幾分別樣的味道。
    (這一段運用的順序是由遠及近)
    聽到媽的呼喊,我沿著來路沿途返回了。來到家的后園,讓我眼前一亮,平時不太引人注意的菊花,此時卻開得出奇的艷。可我覺得它們都是能耐住寂寞的,因為它們從不和別的花在春天去爭奇斗艷。不過它們在自己的世界裡仍然開得那麼美麗。
    謝謝你!奇妙而美麗的秋天,是你把我的家鄉(xiāng)裝扮得如此絢麗多彩!
    (結尾點題,奇妙的秋天)
    春天
    陽春三月:陽:溫暖的意思。只時間是三月份。
    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鮮明可愛。
    春回大地: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嚴寒已過,溫暖和生機又來到人間。
    春暖花開: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景色優(yōu)美。比喻游覽、觀賞的大好時機。 春意盎然: 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濃。
    春花爛漫 :爛漫:色彩艷麗。
    鳥語花香 :鳥叫得好聽,花開得噴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鶯歌燕舞 :黃鶯在歌唱,小燕子在飛舞。形容春天鳥兒喧鬧活躍的景象。
    夏天
    烈日炎炎 :炎炎:形容夏天陽光猛烈。
    驕陽似火 :驕:猛烈。
    鳥語蟬鳴:
    萬木蔥嚨:蔥蘢:. 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
    枝繁葉茂 :枝葉繁密茂盛。
    秋天
    秋高氣爽:形容秋季晴空萬里,天氣清爽。
    天高云淡:
    果實累累:累累:重疊,排列成串。
    北雁南飛:
    滿山紅葉
    五谷豐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糧食豐收。
    金桂飄香:
    冬天
    天寒地凍:形容天氣極爲寒冷
    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結成冰。形容天氣十分寒冷。
    寒冬臘月:臘月:農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時候。
    瑞雪紛飛:瑞:吉祥的。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蓋地
    漫天飛雪
    白雪皚皚:皚皚:潔白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鵝毛大雪:像鵝毛一樣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