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優(yōu)質23篇)

字號:

    每個方案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對應的指標來衡量其成果。好的方案必須與實際情況相符,不能脫離實際。下面是一些成功方案的案例,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一
    為進一步地貫徹落實xx鄉(xiāng)中心校校本研修活動方案,加強我鄉(xiāng)各完小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交流與合作。使我鄉(xiāng)小學教研活動進一步聯系實際,貼近教學,有效進行,全面提升全鄉(xiāng)小學教師整體的教學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xx鄉(xiāng)中心校特舉辦這次“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現特制定本次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9日(周五)。
    1、示范課:由xx中心校骨干教師執(zhí)教示范課。
    2、校本活動由xx小學教師執(zhí)教常態(tài)課。
    3、全鄉(xiāng)各校點負責人。
    4、交流互動。
    (1)xx小學示范課執(zhí)教老師說課、談課后反思,對示范課進行分析點評。
    (2)xx小學常態(tài)課執(zhí)教教師談教學思路及課后反思。
    (3)授課教師與聽課教師交流互動。
    三、活動安排。
    1、地點:xx小學。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3、授課、聽課安排。
    本次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分為語文(英語)組、數學組同時進行。語文組成員:胡官輝、吳春卯、廖慶錄、楊勝遠、潘文靜及xx轄區(qū)語文老師;數學組成員:毛正云楊勝豪姚本良潘留恒及xx轄區(qū)數學老師。xx小學教師,送教教師、教研員、教研組長分學科聽課。xx小學領導或主管老師負責安排活動交流場地,以便于老師們的交流互動。
    四、活動要求。
    1、本次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的執(zhí)教老師需認真設計好本次活動的教學設計,確保本次活動的實效性。
    2、各執(zhí)教老師,根據上課內容擬好教案,并打印一式4份教案、說課教案。個人留存一份,一份交中心校存檔,一份交xx小學教務處存檔,一份交xx小學教務處存檔。
    3、xx小學負責本次活動一切服務,保證本次活動的正常開展。
    1、說課、評課分語文(英語)組、數學組進行。
    2、說課、評課結束后,全體教師集中召開學校檢查工作反饋會。
    3、說課評課地點及反饋會地點由xx小學決定。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二
    根據省教育廳的安排,xx三校大學區(qū)決定于11月26日至27日在xx縣開展名師“送教下鄉(xiāng)”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為保證此項活動的順利開展,現擬定方案如下:
    一、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26日(星期四)下午5:00前報到,11月27日上午聽課、研討、講座。
    二、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各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城關。
    三、送教學校及學科。
    xx三校大學區(qū)選派名師工作室語文、數學、品社、科學、音樂、體育六個學科教師對xx縣各鄉(xiāng)選派的教師進行現場授課并進行教學研討活動。
    1.經學校與xx縣教研室溝通協(xié)調,確定活動地點為xx小學、xx小學。
    2.20xx年xx三校大學區(qū)名師工作室“送教下鄉(xiāng)”活動課程計劃表(附件一、二)。
    3.對本次活動相關要求:
    【各名師工作室】。
    1)各位主持人必須高度重視,積極做好主持工作和相關學科輔導講座的準備工作,要求高水準,對xx縣的學科教學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
    2)各名師工作室切實對工作室授課教師負責,認真研課,確保送教課有亮點,能對xx縣教師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3)所有授課教師所需教具及教學相關要求由工作室負責與對方學校取得聯系,直接對接做好準備。
    4)各名師工作室安排教師做好研討記錄,并做好資料的積累工作。
    【相關工作人員】。
    攝像照相:xx小學城關。
    車輛及住宿:崔潔鄭建茹。
    4.xx小學聯絡員由縣教研室范幫旦負責,電話:xx。
    xx小學聯絡員由縣教研室李文福負責,電話:xx。
    縣教研室xx主任電話:xx。
    縣教研室xx主任電話:xx。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三
    10月17日是全國第三個扶貧日,也是第24個國際消除貧困日。按照《鞍山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好2016年“全國扶貧日”活動的通知》(鞍脫貧辦發(fā)〔2016〕6號)文件精神和鞍山市教師進修學院扶貧工作的安排,學前教育研訓部組織我市部分幼兒園和教師開展“手拉手、獻愛心”活動。目的`是進一步提高臺安縣高力房鎮(zhèn)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讓這里的孩子們也享受開心和快樂?!八徒滔锣l(xiāng)”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
    10月17日上午。
    二、活動地點。
    臺安縣高力房鎮(zhèn)小高村幼兒園;高力房鎮(zhèn)中心幼兒園、啟航幼兒園。
    三、活動內容。
    1、開展獻愛心扶困助學捐贈活動;。
    2、市派優(yōu)秀教師做示范課(活動)展示;。
    3、市教研員、優(yōu)秀教師與相關幼兒園教師進行交流互動;。
    4、市級教研員進行專業(yè)點評課與微講座。
    四、參加人員。
    鞍山市教師進修學院學前部、信息部、教育技術研訓部相關教研員;鞍山市政府機關幼兒園等六所送教園所優(yōu)秀教師和園長;小高村幼兒園全體師生;高力房鎮(zhèn)中心幼兒園、啟航幼兒園部分師生。
    鞍山市教師進修學院學前研訓部。
    2016年10月14日。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四
    1、通過現場的示范教學和說評課,把科學育兒理念、思想、方法帶下去,通過示范課、問題探討、互動點評等方式,引導、幫助一線教師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4、了解該園的實際需要,確定下一步教學交流互助的重點。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五
    1、各名師工作室在本方案實施之日起,一周內要確定出工作室支教送教課題,由名師辦匯總后,在教育體育信息網上公布。
    2、各單位提出的支教送教課題,須提前一周報名師辦,并通知相應的工作室做好準備。
    3、每次活動安排將及時在章丘教育體育信息網上下發(fā)通知,其他單位可結合學校實際組織教師參加。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六
    為了加強校際之間、教師之間相互合作、交流,探討和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發(fā)揮能手工作站的示范引領作用,共同研討共同提高,特制定本次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在能手工作站的引領下,以骨干教師送課下鄉(xiāng)活動為載體,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骨干教師送課、課后互動研討,教師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運用教材、設計教學流程、駕馭課堂、等專業(yè)能力,并以此為契機,加快提升我片區(qū)教師隊伍教學教研能力,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
    二、活動目標。
    1、由學區(qū)學校安排公開課教學展示.
    2、由授課教師談教學思路及教后反思。
    3、針對學區(qū)學校公開課進行分析點評。
    4、授課教師與聽課教師交流互動。
    四、活動時間:10月20日---21日。
    活動學校:蘇坊鎮(zhèn)中、原任鎮(zhèn)中、橋陵鎮(zhèn)中、興鎮(zhèn)鎮(zhèn)中。
    五、參加活動人員安排:
    第一組:韋莉、萬寬社、蒲移山、樊榮。
    科目:語文、數學、化學。學校:蘇坊鎮(zhèn)中(21號早)原任鎮(zhèn)中(22號)。
    第二組:黃小強、華彬、曹志鵬、郭鴻圖。
    科目:英語、物理學校:橋陵鎮(zhèn)中(21號)興鎮(zhèn)鎮(zhèn)中(22號)。
    六、幾點意見:
    1、受援學校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安排扎實,公開課要準備充分,起到帶動輻射作用。
    2、授課教師上交工作站紙質教案一份,課件電子版。
    3、工作站成員要按時到位,高標準點評,積極指導,做好聽評課記錄,并留部分影像資料歸檔。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七
    開展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旨在為邊遠鄉(xiāng)校提供教學示范和專業(yè)支持,實現城鄉(xiāng)教育資源互補,增進城鄉(xiāng)教師的相互學習,既可以讓上課教師從中得到磨練,又使聽課教師從中受到教益,從而實現雙惠雙贏。旨在幫助于農村,服務于農村,建立城鄉(xiāng)互幫互助的教研熱線,增強一線教師的教學教研意識,在我校掀起教學研討的熱潮。
    二、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的具體安排
    為更好地了支持村小,提高下鄉(xiāng)的效果,我校安排語數學科老師一期到村小上二次優(yōu)質課課,然后舉行同學科老師評課活動,結合自己的教學,談收獲,談體會,談自身不足,寫出改進措施,寫出反思。
    三、送教下鄉(xiāng)的意義
    送教下鄉(xiāng)讓我們領略到城區(qū)優(yōu)秀教師高超的教學技藝和新課改給課堂教學帶來的勃勃生機,這將是對我們進行課堂教學最直接的培訓。同時也將搭建成我們教師間交流的最好平臺,引發(fā)我們心靈深處的律動,并產生恒久的回應。因為我們將在一起交流課改的實踐體驗和教學模式,交流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取長補短,求得兩校資源的共享和互補。
    我們有理由堅信,隨著這項活動經常開展和不斷完善,必將有力地推進兩校教育教學不斷進步,日漸形成攜手共進,優(yōu)勢互補,上下聯動,資源共享,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的可喜局面。
    德國著名教育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意味深長地寫道:“教育正是借助于個人的存在,將個體帶入群體之中,如果一個人與更明朗、更充實的世界合為一體的話,人就能夠真正成為自己,并注入更新的生機。”從一定意義上講,我們今天的活動正是讓我們的生命個體進入一個明朗、充實的區(qū)間,這樣我們教育生命將會有更多的生機、有更新的發(fā)展。
    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情感特征出發(fā),立足校情,潛心探索,各求實效,走科研興教之路,努力開創(chuàng)我校教學教育工作新局面。
    四、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的具體要求
    1、切實明確開展此項活動的目的和意義,認真做好過程管理,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
    2、明確送教任務。對前來我校送教的教學能手和骨干教師的講課、說課,同學科教師、學校領導和教研員進行評課、研討,此活動每學年期不得少于兩次,每次不得少于兩科。
    3、實施新課程,宣傳新課改,為我校農村教學走進新課程發(fā)揮引領和促進作用。
    6、通過城鄉(xiāng)教師實行零距離的交流,融洽工作情感,增強活動的服務意識,從而使我校老師團結一體,昂揚向上的良好態(tài)勢。
    7、為教師們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促進教師更快地成長。學習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通過示范課、專題點評、互動點評,引導教師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
    的熱潮。
    二、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的具體安排
    本學期前下鄉(xiāng)的老師是臨汾五中的兩位老師,他們分別承擔九年級一個班的英語,八年級一個班的數學。為更好地了解城鄉(xiāng)差距,學到有效的教學模式,我校安排同學科老師兩周聽一次下鄉(xiāng)老師的課,然后舉行同學科老師評課活動,結合自己的教學,談收獲,談體會,談自身不足,寫出改進措施,寫出反思。
    三、送教下鄉(xiāng)的意義
    取長補短,求得城鄉(xiāng)資源的共享和互補。
    我們有理由堅信,隨著這項活動經常開展和不斷完善,必將有力地推進中學段教育教學科研向縱橫拓展,日漸形成攜手共進,優(yōu)勢互補,上下聯動,資源共享,城鄉(xiāng)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的可喜局面。 德國著名教育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意味深長地寫道:“教育正是借助于個人的存在,將個體帶入群體之中,如果一個人與更明朗、更充實的世界合為一體的話,人就能夠真正成為自己,并注入更新的.生機?!睆囊欢ㄒ饬x上講,我們今天的活動正是讓我們的生命個體進入一個明朗、充實的區(qū)間,這樣我們教育生命將會有更多的生機、有更新的發(fā)展。 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情感特征出發(fā),立足校情,潛心探索,各求實效,走科研興教之路,努力開創(chuàng)我校教學科研工作新局面。
    四、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的具體要求
    1、切實明確開展此項活動的目的和意義,認真做好過程管理,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
    每次不得少于兩科。
    3、實施新課程,宣傳新課改,為我校農村教學走
    進新課程發(fā)揮引領和促進作用。
    提升我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受益,共同提高;
    昂揚向上的良好態(tài)勢。
    思中進步,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為積極發(fā)揮鎮(zhèn)中心幼兒園的輻射帶動作用,為課堂教學,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引領教師專業(yè)成長,村級幼兒園的保教質量.現場的示范教學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示范園教育示范、和信息交流作用,為促進學前教育的均衡發(fā)展,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引領教師專業(yè)成長,全面提高我鎮(zhèn)學前保教質量,學前教研部將如期開展“送教下園”活動。
    一、指導思想
    本次送教下基層活動主要以當地“幼兒教育中心”為現場,以提高農村及民辦學前教師素質為工作重點。緊緊圍繞《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投入學前教育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的示范、引領作用,扎實有效的進行一日常規(guī)活動,促進我鎮(zhèn)學前教育均衡發(fā)展。
    二、活動目的
    (一)把科學育兒理念、思想、方法帶下去,通過示范課、問題探討、互動點評等方式,引導、幫助一線教師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二)把平日的教育教學經驗帶下去,請有實踐經驗的一線教研員、園長結合實際工作面向各幼兒園教師做經驗介紹,使指導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以送教下園活動為載體,把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輻射到每一個幼兒園,逐步形成優(yōu)質培訓資源,縮小辦園水平的差異,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從而提高我鎮(zhèn)學前教育整體辦園水平。
    (四)充分發(fā)揮本鎮(zhèn)學科帶頭人及兼職教研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對骨干教師的再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三、活動時間和地點
    (一)活動時間:
    (二)活動地點:
    四、參加人員:中心幼兒園骨干教師、幼兒園業(yè)務園長。
    五、活動內容:
    1、課堂教學展示交流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交流
    六、活動安排:
    (一):送示范課.
    送教活動執(zhí)教教師:趙秀明
    送教活動名稱:大班科學活動《撲克牌站起來了》.
    1、執(zhí)教教師上課。
    2、執(zhí)教教師簡單說課。
    幼兒園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
    朱臺鎮(zhèn)中心幼兒園
    2015.3
    活動方案 為積極發(fā)揮習酒鎮(zhèn)中心幼兒園的輻射帶動作用, 促進學前教育的均衡發(fā)展,共享幼兒教學優(yōu)質教育資源,引領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提高村級小學附設幼兒園保教質量.根據今期工作計劃安排,特擬定本活動方案,請各校(幼兒園)遵照執(zhí)行:
    一、 指導思想
    以提高村級學前教師專業(yè)水平為工作重點。緊緊圍繞《綱要》《指南》的精神,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投入學前教育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的示范、引領作用。扎實有效的進行一日常規(guī)保教活動,促進我鎮(zhèn)學前教育均衡發(fā)展。
    二、 活動目的
    (一)把科學育兒理念、思想、方法帶下去,通過示范課、問題探討、互動點評等方式,引導、幫助一線教師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不斷提高保教水平。 (二)以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為載體,把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輻射到每一個幼兒園,逐步形成優(yōu)質培訓資源,縮小辦園水平的差異,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從而提高我鎮(zhèn)學前教育整體辦園水平。
    (二)活動地點:習酒鎮(zhèn)臨江幼兒園
    四、參與人員
    習酒鎮(zhèn)中心小學校長、教研主任、學前教育處主任;鎮(zhèn)屬各校教務主任、各校一名幼兒園教師;中心幼兒園園長、主任、授課教師。
    五、活動內容
    課堂教學展示交流。
    六、活動安排及流程
    送教活動執(zhí)教教師:陳芳(大)、郭萍。
    送教活動名稱:
    1. 執(zhí)教教師依次上課。
    2. 執(zhí)教教師說課。
    3. 各校代表評課。
    4. 陳國珍主任總評。
    5. 鐘明書校長作總結發(fā)言。
    七、活動相關要求 1、本次活動由習酒鎮(zhèn)中心小學教研處主辦,習酒鎮(zhèn)中心幼兒園和臨江幼兒園承辦。 2、各校要重視參加活動的相關人員來往途中的交通安全。差旅費由各校負責。 3、嚴格實行考勤管理,簽到時間8:30-8:50.活動時間:9:00-12:00.參加活動的相關人員必須按時參加活動。 4、各校務必于5月11日前把參加活動的人員名單報到中心小學郵箱http://。 5、相關上課、交流的老師做好準備,務必于5月10下午4點前把教學設計和說課稿等相關資料的電子文檔交到小學教研處。
    6、請臨江幼兒園準備伙食和會務接待工作。
    7、活動標語:在校園內外不張貼標語。只在會議室張貼本次活動主題。習酒鎮(zhèn)中心幼兒園送教下鄉(xiāng)活動(臨江)。
    習酒鎮(zhèn)中心小學
    2016年4月26日
    一、基本情況:馬鹿鄉(xiāng)衡柏村地域相對偏僻,經濟條件發(fā)展滯后,當地大多數家長均外出務工,子女多由婆婆、爺爺、外公、外婆等照顧。
    衡柏村小學是隸屬于馬鹿鄉(xiāng)中心小學校的一所村級小學,這里開設了3個教學班,分別是學前班、一年級、二年級,有教師3人,在校學生56人(其中一年級8人,二年級12人,學前班36人)。
    二、活動目的:該村小與中心校教育質量有所差別,一是師資力量不足,該校教師中,一位是50歲的老師,另外兩位老師均即將退休。二是學科教師不配套,這三位老師對音樂、美術、體育科目知識掌握不多,從而導致學生發(fā)展不全面。因此,經學校班子研究,計劃通過開展藝體教師、優(yōu)秀教師、骨干教師“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搭建鄉(xiāng)村教育聯系的橋梁,縮小鄉(xiāng)村教育發(fā)展之間的差距,加強鄉(xiāng)村教師的交流與溝通,為農村地區(qū)教師送去教育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方法,為邊遠山區(qū)孩子送去新的學習方法、新的知識點,更好的踐行群眾路教育,進一步推動新課程改革,推動馬鹿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
    三、活動主題:踐行群眾路線,鄉(xiāng)村互動,長期推行,師資共享,共同發(fā)展
    1
    四、活動時間:2015年春季:6月上旬開始;2015年秋季:10月上旬開始;根據實際情況,計劃長期推行。
    五、活動地點:馬鹿鄉(xiāng)衡柏村小學
    六、活動形式:磨課(送課教師在中心校進行)、講課、議課、溝通與交流、反思。
    七、活動內容:2015年春季:以音樂、體育、美術為主;2015年秋季:以音樂、體育、美術為主,兼顧語文、數學等科目。
    八、授課教師:
    九、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 趙仕培(校長,支部書記,主要協(xié)調相關工作) 副組長:黃彥波(副校長,主要負責此項工作的開展) 王宜祥(副校長,主要負責活動的后勤安排及安全保障工作)
    馬金容(教導主任,主抓此項工作的開展)
    成 員:曹艷瓊、盧莎、梁蓉、侯雨涵、李丹、黃超、吳濤、
    2
    張嵐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呂曉蕓兼任此項活動的辦公室主任,協(xié)助馬金容主任做好活動安排、資料歸檔等工作。
    十、活動預期:
    本自然年度的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分兩次進行,分別是本學期的6月,下學期的10月份。根據實際情況,計劃長期推行。
    (一)本學期的活動設想:
    1、本次送教下鄉(xiāng)以音樂、體育、美術教師為主。
    2、送教的形式以校內磨課,學科教師議課,送教學校開課為主,共12節(jié)。
    3、六月上旬開始,每周音、體、美教師各送課1節(jié)。 下學期活動安排,將針對該校的開班情況而定,具體安排另行確定。
    十一、活動有關要求:
    1、精心準備,保證質量。送教下鄉(xiāng),是年輕教師鍛煉與提高的機會,骨干教師展示風采的機會,是傳送經驗,提供示范的有效途徑,參加送教下鄉(xiāng)的教師要以高度的責任感、飽滿的熱情為村級教師提供優(yōu)質服務。為村級學生送去好的學習方法與行為習慣,促進知識、能力、行為等全面發(fā)展。
    2、認真組織,確保效果。教導處要提前做好規(guī)劃,保證中心校課程不受影響,同時,送教課程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3、及時總結,積累經驗。每次活動后,要及時跟蹤了解學
    生學習,教師授教等方面的意見,及時做好總結,積累經驗,確?;顒訉嵭А?BR>    4、每次活動前均要做好安全預案,確保用車、人員等各方面的安全工作。
    二0一四年五月二十六日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八
    以提高村級學前教師專業(yè)水平為工作重點。緊緊圍繞《綱要》《指南》的精神,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投入學前教育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的示范、引領作用。扎實有效的進行一日常規(guī)保教活動,促進我鎮(zhèn)學前教育均衡發(fā)展。
    (一)把科學育兒理念、思想、方法帶下去,通過示范課、問題探討、互動點評等方式,引導、幫助一線教師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不斷提高保教水平。(二)以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為載體,把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輻射到每一個幼兒園,逐步形成優(yōu)質培訓資源,縮小辦園水平的差異,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從而提高我鎮(zhèn)學前教育整體辦園水平。
    (二)活動地點:習酒鎮(zhèn)臨x幼兒園。
    習酒鎮(zhèn)中心小學校長、教研主任、學前教育處主任;鎮(zhèn)屬各校教務主任、各校一名幼兒園教師;中心幼兒園園長、主任、授課教師。
    課堂教學展示交流。
    送教活動執(zhí)教教師:陳芳(大)、郭萍。
    1.執(zhí)教教師依次上課。
    2.執(zhí)教教師說課。
    3.各校代表評課。
    4.陳國珍主任總評。
    5.鐘明書校長作總結發(fā)言。
    1、本次活動由習酒鎮(zhèn)中心小學教研處主辦,習酒鎮(zhèn)中心幼兒園和臨x幼兒園承辦。
    2、各校要重視參加活動的相關人員來往途中的交通安全。差旅費由各校負責。
    4、各校務必于5月11日前把參加活動的人員名單報到中心小學郵箱xjzxxedu@。
    5、相關上課、交流的老師做好準備,務必于5月10下午4點前把教學設計和說課稿等相關資料的電子文檔交到小學教研處。
    6、請臨x幼兒園準備伙食和會務接待工作。
    7、活動標語:在校園內外不張貼標語。只在會議室張貼本次活動主題。習酒鎮(zhèn)中心幼兒園送教下鄉(xiāng)活動(臨x)。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九
    一、基本情況:馬鹿鄉(xiāng)衡柏村地域相對偏僻,經濟條件發(fā)展滯后,當地大多數家長均外出務工,子女多由婆婆、爺爺、外公、外婆等照顧。
    衡柏村小學是隸屬于馬鹿鄉(xiāng)中心小學校的一所村級小學,這里開設了3個教學班,分別是學前班、一年級、二年級,有教師3人,在校學生56人(其中一年級8人,二年級12人,學前班36人)。
    二、活動目的:該村小與中心校教育質量有所差別,一是師資力量不足,該校教師中,一位是50歲的老師,另外兩位老師均即將退休。二是學科教師不配套,這三位老師對音樂、美術、體育科目知識掌握不多,從而導致學生發(fā)展不全面。因此,經學校班子研究,計劃通過開展藝體教師、優(yōu)秀教師、骨干教師“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搭建鄉(xiāng)村教育聯系的橋梁,縮小鄉(xiāng)村教育發(fā)展之間的差距,加強鄉(xiāng)村教師的交流與溝通,為農村地區(qū)教師送去教育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方法,為邊遠山區(qū)孩子送去新的學習方法、新的知識點,更好的踐行群眾路教育,進一步推動新課程改革,推動馬鹿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
    三、活動主題:踐行群眾路線,鄉(xiāng)村互動,長期推行,師資共享,共同發(fā)展。
    四、活動時間:20xx年春季:6月上旬開始;20xx年秋季:10月上旬開始;根據實際情況,計劃長期推行。
    五、活動地點:馬鹿鄉(xiāng)衡柏村小學。
    六、活動形式:磨課(送課教師在中心校進行)、講課、議課、溝通與交流、反思。
    七、活動內容:20xx年春季:以音樂、體育、美術為主;20xx年秋季:以音樂、體育、美術為主,兼顧語文、數學等科目。
    八、授課教師:
    九、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趙仕培(校長,支部書記,主要協(xié)調相關工作)副組長:黃彥波(副校長,主要負責此項工作的開展)王宜祥(副校長,主要負責活動的后勤安排及安全保障工作)。
    馬金容(教導主任,主抓此項工作的開展)。
    成員:曹艷瓊、盧莎、梁蓉、侯雨涵、李丹、黃超、吳濤、
    張嵐。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呂曉蕓兼任此項活動的辦公室主任,協(xié)助馬金容主任做好活動安排、資料歸檔等工作。
    十、活動預期:
    本自然年度的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分兩次進行,分別是本學期的.6月,下學期的10月份。根據實際情況,計劃長期推行。
    (一)本學期的活動設想:
    1、本次送教下鄉(xiāng)以音樂、體育、美術教師為主。
    2、送教的形式以校內磨課,學科教師議課,送教學校開課為主,共12節(jié)。
    3、六月上旬開始,每周音、體、美教師各送課1節(jié)。下學期活動安排,將針對該校的開班情況而定,具體安排另行確定。
    十一、活動有關要求:
    1、精心準備,保證質量。送教下鄉(xiāng),是年輕教師鍛煉與提高的機會,骨干教師展示風采的機會,是傳送經驗,提供示范的有效途徑,參加送教下鄉(xiāng)的教師要以高度的責任感、飽滿的熱情為村級教師提供優(yōu)質服務。為村級學生送去好的學習方法與行為習慣,促進知識、能力、行為等全面發(fā)展。
    2、認真組織,確保效果。教導處要提前做好規(guī)劃,保證中心校課程不受影響,同時,送教課程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3、及時總結,積累經驗。每次活動后,要及時跟蹤了解學生學習,教師授教等方面的意見,及時做好總結,積累經驗,確?;顒訉嵭?。
    4、每次活動前均要做好安全預案,確保用車、人員等各方面的安全工作。
    二0一四年五月二十六日。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十
    為進一步地貫徹落實八開鄉(xiāng)中心校校本研修活動方案,加強我鄉(xiāng)各完小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交流與合作。使我鄉(xiāng)小學教研活動進一步聯系實際,貼近教學,有效進行,全面提升全鄉(xiāng)小學教師整體的教學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八開鄉(xiāng)中心校特舉辦這次“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現特制定本次活動方案如下。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十一
    2、送教活動名稱:語言欣賞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
    第二部份:介紹《奇思妙想》美術課程,從美術技法、美術創(chuàng)意等幾個方面對教師進行指導。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不但加強了各兄弟園之間的交流與學習,還提升了教師的自身素質,對推進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及幼兒園的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完善了“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共同提高”的幼兒教育理念,真正成為了我縣幼教事業(yè)的領頭雁。
    第三部分:互評。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十二
    為促進學前教育的均衡發(fā)展,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引領教師專業(yè)成長,全面提高我市學前保教質量,學前教研部將如期開展“送教下基層”活動。
    一、指導思想。
    本次送教下基層活動主要以當地“幼兒教育中心”為現場,以提高農村及民辦學前教師素質為工作重點。緊緊圍繞《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投入學前教育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的`示范、引領作用,扎實有效的進行一日常規(guī)活動,促進我市學前教育均衡發(fā)展。
    二、活動目的。
    (一)把科學育兒理念、思想、方法帶下去,通過示范課、問題探討、互動點評等方式,引導、幫助一線教師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二)把平日的教育教學經驗帶下去,請有實踐經驗的一線教研員、園長結合實際工作面向各縣、鄉(xiāng)村及民辦幼兒園教師做經驗介紹,使指導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以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為載體,把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輻射到每一個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及民辦園,逐步形成優(yōu)質培訓資源,縮小城鄉(xiāng)間辦園水平的差異,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從而提高我市學前教育整體辦園水平。
    (四)充分發(fā)揮新秀、能手、學科帶頭人及兼職教研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對骨干教師的再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三、活動時間和地點。
    (一)活動時間:xx年4月12日-23日。
    (二)活動地點:xxx。
    四、參加人員:各縣(市)、區(qū)幼教教研員、農村及民辦幼兒園業(yè)務園長和教師。
    五、活動內容:
    以當地的幼教中心為基地,教研員組織本地鄉(xiāng)鎮(zhèn)、民辦幼兒園教師集中到幼教中心。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十三
    1、本次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的執(zhí)教老師需認真設計好本次活動的教學設計,確保本次活動的`實效性。
    2、各執(zhí)教老師,根據上課內容擬好教案,并打印一式4份教案、說課教案。個人留存一份,一份交中心校存檔,一份交八開小學教務處存檔,一份交和平小學教務處存檔。
    3、和平小學負責本次活動一切服務,保證本次活動的正常開展。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十四
    1、地點:和平小學。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xxx。
    3、授課、聽課安排。
    本次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分為語文(英語)組、數學組同時進行。語文組成員:胡官輝、吳春卯、廖慶錄、楊勝遠、潘文靜及和平轄區(qū)語文老師;數學組成員:毛正云楊勝豪姚本良潘留恒及和平轄區(qū)數學老師。和平小學教師,送教教師、教研員、教研組長分學科聽課。和平小學領導或主管老師負責安排活動交流場地,以便于老師們的交流互動。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十五
    根據xx市幼教名師工作室教研工作的有關安排,全力配合幼教名師工作室工作,發(fā)揮名師的引領、示范、指導和輻射作用,推動名師工作室成為培養(yǎng)全市優(yōu)秀教師的發(fā)源地和未來名師的孵化地,計劃在本學期十月份組織開展一次送教到xx鎮(zhèn)希望幼兒園的教學交流活動,為了保證活動的有效開展,現結合本園實際,研究制定活動方案如下: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十六
    1、加強管理,把活動落到實處。市教育體育局成立名師下鄉(xiāng)支教送教領導小組,名師辦具體負責此項活動的組織、管理、協(xié)調,有計劃、有步驟的做好活動的安排,協(xié)調好基層學校和名師之間的聯系和溝通,扎扎實實的開展好每一次活動,真正把工作落到實處。
    2、高度重視,提高活動的實效性。開展名師支教送教活動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具體體現,各單位要高度重視,要與教育教學實際緊密結合,真正能夠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一些實際問題。各名師工作室要創(chuàng)新工作形式,每次活動都要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各名師工作室成員所在單位要全力支持活動的開展,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幫助。
    3、及時總結,扎實有效地推進。每一次活動,名師辦要積極跟進,并及時進行總結和反饋,發(fā)現問題及時改進。要認真聽取基層學校反映的意見和建議,加大宣傳,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十七
    1、菜單式:由參與下鄉(xiāng)支教送教的各名師工作室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能力,提出支教送教的主題和內容,如優(yōu)秀示范課例、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學科教學專題等,然后由學校和教師結合自身實際進行選擇,名師及工作室成員送教上門。
    2、訂單式:由學?;蛞痪€教師根據教育教學工作的需求,提出支教送教的主題和內容,如學?;蚪處熢诮逃虒W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題等,然后由相應的名師及工作室成員到學校進行具體指導和交流。
    3、交互式:各名師工作室有重點地到基層學校圍繞教育教學中的某些熱點問題、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等,與基層學校教師進行互動、探討、交流,讓名師走進基層學校,讓基層教師接近名師,使教學研究活動更加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十八
    以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提高教師素質構建高效課堂為核心,充分發(fā)揮名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搭建城鄉(xiāng)教師聯系的橋梁,加強城鄉(xiāng)教師的交流和溝通,使城鄉(xiāng)教師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全面提高我市教育教學質量。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十九
    第一部份:送示范課。
    送教活動名稱:語言欣賞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
    送教活動名稱:音樂活動《有趣的帽子》。
    送教活動名稱:《好玩的椅子》。
    第二部份:介紹《奇思妙想》美術課程,從美術技法、美術創(chuàng)意等幾個方面對教師進行指導。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二十
     一、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黨的xx大提出的“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精神,根據《20xx年延邊州教育工作計劃》、《20xx年汪清縣教育工作計劃》和我縣教育實際情況,突出和加大骨干教師引領和幅射作用,堅持以人為本,以學校發(fā)展為本的理念,促進教育的均衡發(fā)展,大力提高農村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活動目標:
     為促進我縣教育的均衡發(fā)展,充分利用我縣優(yōu)質的教師資源,發(fā)揮我縣骨干教師隊伍的引領和幅射作用,通過現場觀摩、當堂點評、專題講座等系列的教學活動,突出典型,以點帶面,提高農村教師教育教學觀念和課堂教學水平,全面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并建立骨干教師支持農村教育的長效機制。
     三、活動協(xié)調機構:
     為使送教下鄉(xiāng)活動高效,特設活動協(xié)調小組:
     組長: 黃顯波(教育局副局長)
     副組長:安長范(教育局人事科科長)
     張振龍(進修學校副校長)
     崔榮云(進修學校培訓部主任)
     成員:張愛云、金成衡、顏廷娟、倪錫珍、陳志宏、馮顯輝、李 波
     四、活動設想:
     本年度的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分兩個學期進行,分別是本學期的5月初,下學期的10月份。
     本學期的活動設想:
     1、本次送教下鄉(xiāng)以省、州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及教學能手為主。
     2、送教的形式主要以各級骨干上課、聽課、學科教研員評課,開課共18節(jié)。
     3、 中學與小學同日進行,每所學校各上三節(jié)課。
     4、送教到春陽中小學、百草溝鎮(zhèn)中小學、大興溝鎮(zhèn)中小學。
     本學期骨干教師送教活動的重點是初中和小學。下學期擬組織縣“名師”和“學科帶頭人”到其它四所鄉(xiāng)鎮(zhèn)送教,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五、具體安排:
     1、送教時間:5月4、5、6三天。
     2、送教主要內容:中小學送課內容均為數學、語文、英語,課后教研員評課。
     3、送教教師:
     一、開展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的目的
     開展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旨在為邊遠鄉(xiāng)校提供教學示范和專業(yè)支持,實現城鄉(xiāng)教育資源互補,增進城鄉(xiāng)教師的相互學習,既使上課教師從中得到磨練,又使聽課教師從中受到教益,從而實現雙惠雙贏。旨在幫助于農村,服務于農村,建立城鄉(xiāng)互幫互助的教研熱線,增強一線教師的教學教研意識,在我校掀起教學研討的熱潮。
     二、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的具體安排
     本學期前下鄉(xiāng)的老師是臨汾五中的兩位老師,他們分別承擔九年級一個班的英語,八年級一個班的數學。為更好地了解城鄉(xiāng)差距,學到有效的教學模式,我校安排同學科老師兩周聽一次下鄉(xiāng)老師的課,然后舉行同學科老師評課活動,結合自己的教學,談收獲,談體會,談自身不足,寫出改進措施,寫出反思。
     三、送教下鄉(xiāng)的意義
     送教下鄉(xiāng)讓我們領略到城區(qū)優(yōu)秀教師高超的教學技藝和新課改給課堂教學帶來的勃勃生機,這將是對我們進行課堂教學最直接的培訓。同時也將搭建成我們教師間交流的最好平臺,引發(fā)我們心靈深處的律動,并產生恒久的回應。因為我們將在一起交流課改的實踐體驗和教學模式,交流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取長補短,求得城鄉(xiāng)資源的共享和互補。
     我們有理由堅信,隨著這項活動經常開展和不斷完善,必將有力地推進中學段教育教學科研向縱橫拓展,日漸形成攜手共進,優(yōu)勢互補,上下聯動,資源共享,城鄉(xiāng)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的可喜局面。
     德國著名教育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意味深長地寫道:“教育正是借助于個人的存在,將個體帶入群體之中,如果一個人與更明朗、更充實的'世界合為一體的話,人就能夠真正成為自己,并注入更新的生機?!睆囊欢ㄒ饬x上講,我們今天的活動正是讓我們的生命個體進入一個明朗、充實的區(qū)間,這樣我們教育生命將會有更多的生機、有更新的發(fā)展。
     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情感特征出發(fā),立足校情,潛心探索,各求實效,走科研興教之路,努力開創(chuàng)我校教學科研工作新局面。
     四、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的具體要求
     1、切實明確開展此項活動的目的和意義,認真做好過程管理,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
     2、明確送教任務。對前來我校送教的教學能手和骨干教師的講課、說課,同學科教師、學校領導和教研員進行評課、研討,此活動每學年期不得少于兩次,每次不得少于兩科。
     3、實施新課程,宣傳新課改,為我校農村教學走進新課程發(fā)揮引領和促進作用。
     6、通過城鄉(xiāng)教師實行零距離的交流,融洽工作情感,增強活動的服務意識,從而使我校老師團結一體,昂揚向上的良好態(tài)勢。
     7、為教師們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促進教師更快地成長。學習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通過示范課、專題點評、互動點評,引導教師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為落實貫徹支援農村教育工作的意見,全面實施中心校支教工作方案,加強支教學校與被支教學校新課改的教學交流與合作。xxxx特舉辦“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并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活動時間
     xxxx年x月xx日(周三)
     二、活動方式
     (一)觀摩課、微型講座
     由送教下鄉(xiāng)的教師執(zhí)教示范課或開展微型講座。
     (二)校本活動
     由村小教師執(zhí)教常態(tài)課。
     (三)交流互動
     1、針對示范課進行分析點評
     2、村小授課教師談教學思路及教后反思
     3、授課教師與聽課教師交流互動
     三、活動安排
     本次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地點為xxx中心學校下設的五所村小,送教下鄉(xiāng)成員人數15人,每三人一組,分為五組,送教到五所村小。各村小具體送教形式由各送教小組自形設計活動方案。參加本次活動的聽課人員由??谥行膶W校統(tǒng)一安排,五所學校附近村小可就近分片觀摩。各村小安排教師上常態(tài)課,送教教師、教研員分學科聽課?;顒咏Y束后,各送教小組與村小教師之間進行交流互動。五所學校領導負責安排一個交流互動場地。
     四、活動要求
     1、各送教小組需認真思考設計本組的活動方案,確保本次活動的實效性。
     2、送教教師應根據實際認真?zhèn)湔n,送教學校要嚴格把關,確保送教活動質量。
     3、各點聯絡人認真做好組織服務工作,確保本次活動順利進行。
     4、xxx中心學校要組織安排好觀摩聽課人員,五所村小需安排好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保證活動的正常開展。
     五、活動安排表 (略)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二十一
    組長:
    職責:負責此次送活動的總體指導,做好幼兒園和送教對方單位的聯系與協(xié)調工作,負責組織好活動當天的送教工作。
    副組長:
    職責:負責此次送教活動的前期教學研討與送教工作的有關前期準備工作;配合組織好活動當天的送教工作和后期的總結與信息報送工作。
    成員:
    職責:承擔此次送教活動的具體執(zhí)教任務和區(qū)域創(chuàng)設交流指導工作。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二十二
    以提高鄉(xiāng)下學前教師素質為工作重點。緊緊圍繞《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投入學前教育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的示范、引領作用。扎實有效的進行一日常規(guī)活動,促進我縣學前教育均衡發(fā)展。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方案篇二十三
    為積極發(fā)揮我園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學前教育的均衡發(fā)展,為課堂教學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引領教師專業(yè)成長和鄉(xiāng)鎮(zhèn)及村級幼兒園的保教質量.通過現場的示范教學和信息交流,以全面提高我縣學前保教質量,我園將如期開展“送教下鄉(xiāng)”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