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教學中起著指導和輔助教師教學的作用。教案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教案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2、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3、激發(fā)情感,想象創(chuàng)新,自編自創(chuàng)一首小詩或續(xù)寫歌詞。培養(yǎng)學生想象創(chuàng)新的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遼闊美麗,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激發(fā)情感,想象創(chuàng)新,自編自創(chuàng)一首小詩或續(xù)寫歌詞。
教學用具: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初步感知課文。
2、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讀課文的時候,你想怎樣讀?
3、(感受大、廣闊),齊讀課題。
引:哪一個自然段讓我們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第二自然段)。
二、閱讀理解,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先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想想從那兒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的,再和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讀書,理解,討論,回答)。
(1)(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從這兒能感受到草原的廣闊,無邊無際,而且都是綠色,很美。)。
除了廣闊,還感受到了什么?(美麗)[板書]。
讀出你的感受來。
(2)(山嶺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里面捉迷藏。這里的草很多,到處都是;也很高,能把我們沒過,還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說明草很茂密。這里的景色很美。能夠說出自己的理解)。
如果這樣寫,還有這種感受嗎?(品詞品句)。
草原上到處都是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的草深極了。
山嶺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里面捉迷藏。
(比較,感受,重點理解到處都是,很廣闊,有趣。)。
自己讀讀,讀出自己的理解。
指名讀。
再讀讀這兩句,讀出大草原的廣闊與美麗來。(有感情的朗讀)。
還能從哪兒感受到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3)(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寶鏡一樣。在草灘之中,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一洼洼說明湖水很多,清亮說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真美?。?。
水面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想想還映出了什么?
(展開想象:映出了藍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綠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我們再讀讀這一洼洼清亮的湖水。
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寶鏡一樣的湖水,還有什么呀?
(4)(還有各種各樣的野花。有鮮紅的山丹丹花,粉紅的牽?;?,寶石藍的鈴鐺花,散發(fā)著陣陣清香。不光有綠色,還有其它花的顏色點綴著,還散發(fā)著清香,這里的景色真美。)。
野花為草原增添了繽紛的色彩,有()有(),還有(),散發(fā)著陣陣清香。
2、教師配樂范讀。請同學一邊看畫面,一邊聽,感受錫林郭勒草原的美麗。
3、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表達喜愛之情)。
1、請學生放聲自由讀。
2、指名讀,感受廣闊美麗。
3、小結: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現(xiàn)了(),最后是()。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我們知道草原不僅是廣闊美麗的,而且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2、輕聲讀讀第4自然段,想想是因為有什么,才使錫林郭勒大草原成為一個歡騰的世界?(1)說(訓練學生用因為……所以……說話。)。
(2)訓練語言(因為矯健的雄鷹……所以……)。
(3)小組同學連起來說說。
(4)聽錄音:小牧民多么快樂,所以神氣的揮舞著鞭子放聲歌唱……他在歌唱什么?
四、想象、創(chuàng)新。
今天,我們來到了錫林郭勒大草原,看到了大草原廣闊美麗的景色,又感受到了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表達喜愛之情)。
你最想做些什么?(畫畫,唱歌,寫詩)。
我們一起創(chuàng)作一首歌草原新歌。
學了課文,你最想歌唱草原的什么?
(聯(lián)系課文內容,表達自我感受)。
請小組的同學一起合作完成自己的創(chuàng)作。
展示創(chuàng)作并評價(在歌聲中結束本課)。
五、課后作業(yè)。
錫林郭勒大草原現(xiàn)在是什么樣的呢?還這么美麗嗎?請同學們課下做一次小小的調查或訪問,寫一篇調查報告。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二
本文是“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筆下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lián)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樸、熱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文章語言優(yōu)美,富有形象感和畫面感,因此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梢越Y合生活體驗,邊想象畫面,讓學生在讀中品味作者語言的精妙,感愛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通過看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陳巴爾虎旗、迂回、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等詞的意思。
2、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誦一、二自然段。
4、體會蒙漢情深的真摯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品讀,體會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義,感受作都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理解“蒙漢深情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基本程序。
第一課時。
一、單元導讀。
1、同學們,課前先請大家欣賞一組圖片:雪山,高原,草原,戈壁。
2、看到同學們?yōu)檫@些美麗的風光而贊嘆,是啊,這就是西部,祖國版圖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歷史上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如今,西部大開發(fā)的號角已經吹響,在建設者辛勤汗水的澆灌下,西部又煥發(fā)出勃勃生機!課本第一單元的單元主題就是走進西部,讓我們打開書,快速瀏覽第一單元課文,書上都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一望無垠的草原,古樸典雅的絲綢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楊,跨躍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
3、學習要求:同學們,閱讀本組課文,要把握主要內容,還要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想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如果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老師同學討論。
4、現(xiàn)在,就讓我們隨著課文,走進西部,去親近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二、揭題。
1、今天,我們首先要去領略那一望無垠的大草原。(板書:草原)。
2、同學們,在你們的心目中,對于草原有哪些印象呢?
3、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老舍”,在他的眼中,草原又是一番怎樣的畫面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感受老舍筆下的草原。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讀通課文,檢查字詞。
一碧千里、無邊的綠毯、綠色渲染、墨線勾勒、忽飛忽落。
群馬疾馳、襟飄帶舞、撥轉馬頭、鄂溫克姑娘、陳巴爾虎旗。
蒙漢深情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1)分組讀,正音理解。
渲染、勾勒:正音,結合課文注釋理解意思。
忽飛忽落:由一對反義詞組成,再說幾個這樣的詞。
襟飄帶舞:看圖,理解“襟”就是衣襟。
鄂溫克姑娘陳巴爾虎旗:讀準音了解“鄂溫克”是草原中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陳巴爾虎旗”:“旗”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的一個行政單位,主要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旗相當于縣級。陳巴爾虎旗位于呼倫貝爾盟西北部,是著名的呼倫貝爾草原牧區(qū)四旗之一。
(2)觀察,每組詞分別在寫什么?(草原景,草原的人,作者的感受)。
2、理清文脈。
(1)課文從草原的景和人這兩方面來贊美草原,抒發(fā)“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這種民族大團結的美好情感。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哪些部分在寫草原的景,哪些部分又在寫草原的人?(把課文分為兩部分)。
(3)分小節(jié)朗讀。
(4)讀了課文后,同學們,草原的景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草原的人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受呢?(學生回答之后師小結)。
小結:草原的景和人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美。(板書:美)。
四、朗讀品析,感受美景。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理解字詞:請同學們自已讀讀這一段,不懂的詞,可以做上記號。
3、理清結構:同學們,我們看看這段話哪幾句話是在寫景的,哪幾句是抒情的,找出來,分別讀一讀。(個別讀)。
4、讀抒情的句子:“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5、“這種境界”,是哪種境界呢?讀讀課文的1——5句。
(1)師引讀:我們看到那里的天……在天底下……那些小丘的線條……。
(2)文中寫這種境界就是按“天空——小丘——草地”這樣的順序來描寫的。(分句讀)。
6、重點品讀“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輕輕流入云際”
(1)讀句子。
(2)翠色“欲”流,流了沒有?為什么后面又說“輕輕流入云際”?
(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真可謂是“碧草與藍天一色?。?BR> (3)再讀讀整個句子,這樣一個畫面,給你什么感受?(柔美、自然)。
(4)輕柔地來讀一讀這個句字,讓我們感受到那份自然和諧的美。
7、情感提升。
(1)師生合作讀:同學們,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師讀寫景的部分)這樣的境界,……(生讀抒情部分)。
(2)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草原畫卷呀!天空賦予了草原以明麗,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線條,牛羊更賦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這種境界,……(生接讀)。
8、寫作方法指導:同學們,像這樣,作者先寫景,再抒情的寫作方法就是“情景交融”。
9、背誦課文。
五、課堂作業(yè):
1、完成課堂作業(yè)本1、2、3、4小題。
2、課后作業(yè):背誦第一段。試著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模仿第一段寫一個片段,可以寫寫“校園”,“公園”等。
第二課時。
一、復習背誦。
1、聽寫詞語:一碧千里無邊的綠毯綠色渲染墨線勾勒翠色欲流。
2、背誦:上節(jié)課,我們隨著作者去領略了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美景。讓我們一起再來回味背誦。
二、理清文脈。
1、導入:“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牛羊多起來,也看到了馬群,隱隱有鞭子的輕響。”那是誰?(蒙古人民騎著駿馬在草原上奔馳迎接客人。)。
2、默讀2—5小節(jié),用最簡單的語言說說看,這一部分主要寫了哪幾個場面?
(1)遠迎——相見——款待——聯(lián)歡。
(2)再看看,這些場面,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事情發(fā)展順序)。
(3)著重寫了哪兩個場面呢?(騎馬遠迎、把酒聯(lián)歡)。
三、質疑問難。
自由讀2——5自然段,邊讀,邊想有沒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預設:
1、了解“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
蒙族人民習慣了招待客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及奶酒。
奶茶,把牛奶熬在鍋里,撒一把鹽,然后放茶。既有奶香,又有茶香,還淡淡的有點咸味,既不膩口,喝了還很香,非常好喝的。就像咖啡的顏色稍微淺一點。
奶豆腐是把奶晾干,蒸發(fā)掉水分以后就變成塊狀的了,吃的時候掰一塊,有軟的有硬的,軟的可以用刀切,硬的可以敲開吃,別有風味。
2、“迂回”是什么意思?
結合句子理解:(彎彎曲曲,環(huán)繞)平時,還可以說“迂回的——”
四、騎馬遠迎。
1、自由朗讀第2小節(jié),劃出描寫遠迎的句子。
2、讀遠迎的句子。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BR> (1)個別讀。
(2)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個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人很多,速度很快,很熱情。
重點品味。
(1)“男女老少”:來的人很多,很熱情(說說可不可以換成人很多?)。
(3)為什么說“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穿著各色的衣裳,五光十色,像一條彩虹。
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彩虹飛過來。(群馬疾馳,能不能說馬兒奔馳?)。
(4)既然有這么多的人來迎客,那為什么作者說像一條彩虹而不是許多條呢?(這些人是有序地來的,而且彩虹是由許多種顏色組成的,正是因為這么多的男女老少身著節(jié)日的盛裝,群馬疾馳,襟飄帶舞,所以才匯成了一條美麗的彩虹飛過來。)。
(5)那這“一條彩虹”到底還包含著什么呢?
平時,我們總說彩虹是一座橋,橋就是把這頭和那頭連在一起。如果,這里的彩虹也是一座橋,你們覺得連起的是什么?(蒙古人民和漢族人民之間的友誼,是一座連接蒙漢兩族人民的友誼之橋。)。
小結:是啊,這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那種撲面而來的熱情,更包含著一份美好的情感,那就是蒙漢情深。
3、感情朗讀:現(xiàn)在,就把你感受的這一份美好的情感讀出來吧。
(個別讀——齊讀)。
4、品讀:“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BR> (1)剛才一個“飛”字,讓我們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那份急切和熱情,那么現(xiàn)在作者又用了一個“飛”,是車跟著馬飛過小丘,還能換成什么字?(馳,跑,開)比較:哪一個更好?(飛更能體現(xiàn)出我們急切地想看到蒙古包的心情。)。
(2)是呀,我們也是相見心切呀!讀好句子,讀出這一份急切。
五、把灑聯(lián)歡。
我們帶著這一份急切的心情來到了蒙古包。
引讀第三自然段。
1、了解民族風情。
2、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1)“何忍別”是什么意思?(怎么舍得分別)。
(2)能不能換成“蒙漢情深不忍別”?(“何”有一種反問的語氣,有一種依依不舍的感情,讓我們體會到蒙漢兩族人民情誼深厚。)。
(3)讀出這一份難舍難分,深情厚誼。(個別——齊讀)。
(4)因為這一份深厚的情誼,我們不忍分別,我們“舞的舞……(師引讀)”
(5)在夕陽下,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我們“舞的舞……(引讀)”。
(6)是啊,“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F(xiàn)在,你能用自已的話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情誼很深,怎么舍得馬上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依依惜別。)。
六、總結全文。
1、不管寫景也好,寫人也好,都抒發(fā)了對草原的贊美之情,熱愛之情。
2、作者就是從從兩個側面,從風光美,從人情美,表現(xiàn)了他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
3、讓我們帶著對草原的贊美和熱愛,讀一讀整篇課文。
七、課堂作業(yè):
作業(yè)本5、6小題。
八、課外作業(yè):
1、背誦第2自然段。
2、閱讀《林?!贰?BR>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三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感受蒙古族音樂風格的韻律,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風情。
2、過程目標:通過學唱、感受歌曲的風格特點,讓學生體驗民間音樂的美感和兒童的生活情趣。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文化的關注和興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唱準“1”和“2”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教學過程:
一、初步體驗。
在《草原贊歌》的旋律中,老師帶領學生做騎馬的動作進教室。
1.說一說。
生:蒙古族。
2.看一看。
師:對,他們就是人們常說的“騎在馬背上的民族”。今天,我就帶你們到蒙古的大草原上去欣賞一下那里迷人的風光吧。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fā)吧。
二、學唱歌曲。
1.看視頻,聽歌曲錄音。
生:想。
師:但是老師有小小的要求哦,在欣賞表演的過程中,同學們要帶著這些內容聽歌曲,“歌曲的情緒;大切分和大附點節(jié)奏在歌曲中的把握;”和“是怎么唱的?”(放《我是草原小騎手》視頻)。
2.解決問題。
分別提問學生。
師:我看哪個同學是細心的孩子,能把這些問題解決。
a.歌曲的情緒:優(yōu)美,歡快,自豪地。
b.師敲打黑板上寫出的節(jié)奏。
c.“2”和“1”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3.學唱歌曲。
同學們真像這神氣的小騎手,這么多難關我們都一一闖過了。好,那我們來一起學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
a.模唱旋律(放慢速度)。
b.輕唱旋律(放慢速度)。
c.唱歌詞。
4.歌曲處理。
(有模仿牛羊叫聲的感覺,這么唱就更加貼切。)。
三、合作,創(chuàng)編,表現(xiàn)。
師:你們想用什么方式更好地表現(xiàn)這首歌曲呢?
1.分組討論,創(chuàng)編。
2.分組展示。
3.集體展示。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四
1、復習《草原上》(要求:邊唱邊表演)。
2、復習《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邊唱邊表演)。
3、分組活動(把全班分成兩大組,每組再分成三小組,讓學生自報圖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組的同學各自討論如何表演好自己這組的一部分,教師適時指導,可加入打擊樂器伴奏。)。
4、分組排練。(分組按aba的順序表演)。
第一大組表演完后,第二大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評價。
三、聆聽《草原放牧》。
1、導入:
師:小牧民們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樂……(講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紹《草原小姐妹》音樂創(chuàng)作的背景)。
1)聽音樂第一段,說說音樂情緒,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學生討論回答(小姐妹倆歡快、活潑的放牧情景)。
2)聽音樂第二段,說說音樂情緒,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學生討論回答(小姐妹倆對美麗家鄉(xiāng)和幸福生活發(fā)自內心的贊美)。
3)聽全曲,啟發(fā)學生根據樂曲標題名稱及琵琶彈奏的音色,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情景,并用圖形來表示。
4)再次復聽全曲:要求學生即興編舞進行表演。
四、編自己的歌。
1、出示“356”三個音符。
2、以小組為單位,用已經掌握的356三音即興編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組編得多,編得好聽。
3、師把學生編的曲在黑板上記下來一一展示,將好聽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或用豎笛吹一吹。
小結。
1、初步掌握了音符3、5、6,學生學唱積極。
2、這兩首歌曲學生很喜歡,掌握得好。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五
1、斑馬的圖片。
2、圖畫紙、炭鉛筆。
教案過程。
一、出示斑馬的圖片,請幼兒觀察斑馬的外形特征,向幼兒提問:
1、斑馬的外形有什么特征?(身上有黑白的條紋。)。
2、斑馬身上的黑白條紋有什么作用?
(一種說法是,在日光和月色的照射下,斑馬的條紋可以將斑馬身軀的輪廓打亂,使其形狀變得模糊,不易被天敵發(fā)現(xiàn),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另一種說法是,當斑馬群奔跑時,斑馬的花紋會讓襲擊者眼花繚亂,從而放棄追捕。)。
二、請幼兒利用炭鉛筆,在圖畫紙上繪畫斑馬。
教師可介紹炭鉛筆是繪畫和素描的工具,并示范使用炭鉛筆的技巧,例如怎樣控制手的力度,繪畫出不同粗細和深淺的線條。
三、教師可指導幼兒先畫橢圓形作為斑馬的身體,然后畫四條腿和蹄子,再畫脖子和頭部,最后才畫身體上的黑白條紋。
四、幼兒可豐富畫面,例如兩只斑馬在吃草、斑馬在草原上奔跑等,為圖畫設計豐富的背景。提醒幼兒不要用手磨擦線條,以免弄臟畫面。作品完成后,教師可將作品噴上定畫液作保護,防止炭粉脫落。
五、請幼兒描述圖畫中的故事,并把作品展示在展覽角中,供幼兒互相欣賞。
教案建議。
教案前在美工區(qū)投放炭鉛筆,可讓幼兒使用炭鉛筆隨意繪畫,引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探究欲望,幫助幼兒熟悉材料。
分享一下教案需要用到的關于草原上的辦法圖片展示: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六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廠”、“斤”、“?!薄ⅰ傲Α钡?,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牧民的歡樂。
教學時間:三課時。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七
《錫林郭勒大草原》是s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一篇寫景的精讀課文。寫的是我海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大草原優(yōu)美而高興的情形,體現(xiàn)了作者稱贊大自然、熱愛故國的寬闊胸懷。課文有4個自然段,依據重點句和段的干系,可以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圍繞重點句“草原是遼闊而又優(yōu)美的”,通過對野草、湖水、野花等事物的形貌,刻畫了一幅靜態(tài)的畫面;第二部分圍繞重點句“草原……是個高興的天下”,通過對動物和人的形貌,刻畫了一幅動態(tài)的場景。消息有序,畫面優(yōu)美,生動動人,引人向往。
課文所在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抓住重點句子和段落,了解作者是怎樣描繪、贊美我們偉大祖國的壯麗山河的。通過學習,感悟課文所描繪景物的意境,受到情感的感染,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壯麗山河,并融入自然中,用真誠的語言去贊美她。
新課標提出小學中段閱讀教學的目標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以此為依據,結合本單元的訓練意圖和本課的內容、特點以及學生在第一課時已掌握了生字、初讀了課文的基礎上,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1、默讀課文,學會抓住重點句讀懂段的內容,感受草原景色的美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美麗的草原景色,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為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有關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是引導學生在讀中展開聯(lián)想,感悟作者所抒發(fā)的贊美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閱讀教學的中心”。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將課文里的外部語言內化為自己的內在語言的心理過程,而促進這一過程順利進行的方式就是“讀”。我非常重視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努力在我的課堂里貫徹“以讀為本”的理念,引導學生在讀中悟,在讀中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與文本進行有效對話。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選用“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欣賞圖片直觀教學的方法,帶著問題一邊讀,一邊思考。由于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朗讀把大草原的美麗、神奇的感覺表達出來,并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情感:。
1、課的導入時,讓學生演唱音樂課上學過的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想像討論小牧民揮鞭騎馬的情景,激起學生的羨慕向往之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2、讓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大草原給人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師生交流,明確課文分為兩部分,一、二自然段寫草原的廣闊、美麗,三、四自然段寫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二)分塊閱讀,讀中感悟: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教學的重點。先給學生時間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一部分,然后師生一起交流讀書感受,引導學生捕捉關鍵詞句想象體會,感受草原的廣闊美麗,并通過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來。
“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边@句話的意思比較難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那湖水除了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還可能映出什么?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感受到草原湖水的神奇美麗,突破了難點,而且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
(三)課文的第二部分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找一找,在小組里交流、朗讀,并利用圖片幫助學生感受草原的熱鬧,讀出大草原的歡騰的景象。
大屏幕出示自學提示如下:
1、默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么,讓我們感受到草原是歡騰的,圈出來。
2、輕聲讀一讀第四自然段,想想他們在做什么,口頭完成下列填空。雄鷹地。
百靈鳥地。
牛羊地。
小馬駒地。
黃羊地。
小牧民地。
地
3和伙伴交流,并試著把他們的活動特點讀出來。
(四)拓展。
讓學生當小導游先容草原美景。這個關鍵既能造就學生知識遷徙的本領,拓展頭腦,又可以熬煉進步語言表達本領,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明白。
(五)、作業(yè)計劃:
聯(lián)合課文的最后一句,我計劃了一項作業(yè):學了課文,你最想歌頌草原的什么?歸去思索,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創(chuàng)作一首草原新歌。從而既引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又使學生孕育發(fā)生熱愛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頭腦情感。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抓住重點句讀懂段的內容,體會草原美麗與歡騰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指導朗讀課文,抓住重點句讀懂段的內容,感受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色。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欣賞美麗的草原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草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草原美麗與歡騰的景象。
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對草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與向往。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時間:40分鐘。
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視頻激趣。(4分鐘)。
1.介紹草原,揭示課題。
有一個地方水草肥美,風光秀麗,是世界聞名的的大草原之一。今天,我們將再一次走進去,欣賞那里獨特的風光,請告訴聽課的老師們,這個地方是哪里?(板書課題)和老師一起書空課題《錫林郭勒大草原》,學生讀題。提醒學生錫林郭勒是草原的名字,讀的時候連貫一些,然后再讀課題。
2.欣賞視頻,激發(fā)學習興趣。
有人曾感嘆:“錫林郭勒大草原美得無與倫比,是一個一生中不得不去的地方!”這樣的地方,誰想看?(示意學生舉手表示)心動不如行動,眼睛趕快看到屏幕來吧,老師早就給你們準備好了!
學生欣賞視頻:剪輯過的配樂錫林郭勒草原風光同時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歌曲。
3.觀后初步交流感受:看完了視頻,你們感覺這里景色怎樣?(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草原對我們這里的孩子是遙遠而又陌生的。用音樂和豐富的圖片對學生形成強烈沖擊,讓學生充分感受草原的景色特點、民族歌舞、學生在美的贊嘆中交流對草原的初步感受,激起學習的強烈欲望。
二、整體感知,理清結構(3分鐘)。
過渡:從你們的回答中,老師就知道大家被大草原迷上了,現(xiàn)在讓我們回到課文中來,走進文章和作者進一步交流來到草原后的獨特感受。
1.默讀讀課文。
3.哪些自然段寫了草原的美麗廣闊?哪些自然段寫了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三、細讀品味,感受美麗。(15分鐘)。
(一)細讀品味第二自然段,感受草原的廣闊美麗。
1.自讀第二自然段,匯報交流是什么讓自己感受到了草原的廣闊美麗。
匯報交流:是什么讓自己感受到了草原的廣闊美麗:(實際順序以學生匯報交流為主)。
(1)草。
a.藍天下面,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
抓重點詞語“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引導朗讀并體會草原的美麗廣闊。
“滿眼綠色”就是你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都是綠色的,一起讀這個詞--滿眼綠色。
“一直鋪向遠方”:請讀“鋪向”,鋪向哪里?鋪向遠方,鋪得這么遠,請用讀書聲表達出來,再讀--鋪向遠方。
“滿眼綠色”“鋪向遠方”讓你體會到了什么?(指名回答)請大家再來讀一讀這個句子,想辦法讓老師體會到草原的廣闊,草原的平坦,草原的綠。
【設計意圖】“品詞、品句、品讀”體現(xiàn)閱讀教學工具性的有效方式,抓住詞眼讓學生揣摩、體會,也體現(xiàn)了本年段讀寫訓練要求:抓重點詞句讀懂段的內容,有效扎實地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
b.平原上、山嶺上、深谷里,覆蓋著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里面捉迷藏。
抓重點詞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捉迷藏”體會野草的茂密,好玩。
“十來歲”就是十歲左右,我們班的同學現(xiàn)在這個年齡都可以稱作是十來歲的孩子,站起來比一比,看看草有多深?在這么深的草叢里捉迷藏,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好玩嗎?(指名回答)那你們來告訴我,你們在里面--生讀捉迷藏?,F(xiàn)在你們都躲起來了,不想被人發(fā)現(xiàn),你們怎么讀?--生讀捉迷藏?,F(xiàn)在你們捉到了別人,心里很高興,你們怎么讀?生讀--捉迷藏......
(2)湖水。
過渡:你還從哪體會到了草原的美麗?
a.請喜歡草原上的湖水的同學起立朗讀句子: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
b.結合圖片理解“嵌著”的意思。
c.結合圖片理解“清亮”的意思,草原上的湖水清得可以怎么樣?
d.說話練習:湖水清亮極了,可以映出()。
e.指導朗讀:同學們,湖水這么清亮,帶著你的想象,你的感受一起讀這個句子吧。
【設計意圖】用填空的方式將對文本的感悟和語言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起到了以說促悟的效果,體現(xiàn)了閱讀教學積累運用、讀寫結合的要求。
(3)野花。
a.就在這樣的地方,還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有---(生讀:鮮紅的山丹丹花),有--生讀:粉紅的牽?;?,還有---生讀:寶石藍的鈴鐺花,這些花散發(fā)著--生讀:陣陣清香。)。
b.抓住“陣陣清香”引導想象,指導朗讀。
清香僅僅是這些花朵的香味嗎?還可以是什么味道?
【設計意圖】有感情地朗讀的訓練,突出了閱讀教學“以讀悟語”和“以讀悟情”的要求,讓學生學會處理不同語境下的朗讀。
2.小結:來到草原上,我們看到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先看到了(青青的野草),再欣賞了(清亮的湖水),最后還見到了(各種各樣的野花)。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第二自然段,美美的享受一下這如畫的美景吧。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3.指導背誦第二自然,總結背誦的好方法。
【設計意圖】“感悟、積累、運用”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三個層次。在課堂中加強背誦的訓練,是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的途徑之一,有了厚實的語言積累,才能解決怎樣說寫的問題。
四、讀練結合,體味歡騰。(14分鐘)。
1.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齊讀第三自然段,相機引導理解“歡騰”。
(2)認識過渡段:既總結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像一座橋梁一樣把這兩部分的內容連起來,這樣的自然段,叫過渡段,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草原因為有什么而歡騰?生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完成練習。
雄鷹(),百靈鳥(),
牛羊(),小馬駒(),
黃羊(),牧民()。
師生合作填寫前面五個填空,相機指導朗讀,讀出寫雄鷹和百靈鳥的句子的不同之處,讀出小馬駒的天真活潑可愛,讀出黃羊跑得飛快。
(2)合作填寫最后一個填空,相機學習描寫牧民的句子。
引讀:除了雄鷹、百靈鳥、牛羊、黃羊、小馬駒,一碧千里的草原上還散落著一個個(),居住在這里的牧民____________。(課件出示答案)。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語進行填空練習,是為了鞏固對文本的理解,并進行語言的積累。
你們知道牧民是怎么樣的嗎?(出示牧民圖片)。
這就是牧民,除了穿的住的跟我們不一樣之外,他們還可以騎在高高的駿馬上,自由自在地馳騁草原,羨慕嗎?他們不僅在馬背上馳騁,還唱歌呢,怎么唱?讀出來“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
會唱嗎?全班一起唱歌。品味為什么把“跑”唱得長?
(3)配樂朗讀第四自然段,整體感受草原的歡騰。
【設計意圖】利用配樂配合動作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表演體會草原“歡騰”的情感內容,體會草原上動物們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情境。把內容體會內化為學習課文的興趣和熱愛草原的情感,再把體會到的情感讀出來。
五、暢談感受,升華主題。(4分鐘)。
2.小結:是啊,草原是美麗的,草原是歡騰的。草原上的人和動物和諧地生活著,非常友好,十分快樂,我們深深地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地方?,F(xiàn)在讓我們把這個感受這些感情帶進我們的朗讀里吧。全體起立,一起朗讀這篇課文,讓我們在我們優(yōu)美的朗讀聲中結束這次草原之旅。(生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交流感受時,讓學生說出自身感受,不僅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還能使學生在自己的感悟中理解全文。
六、作業(yè)設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第二自然段。
七、板書設計:
野草(綠)。
廣闊而美麗湖水(清)。
野花(多)愛。
動物。
歡騰的世界。
牧民。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九
重視學生個性的張揚及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打破學科界限,將音樂與舞蹈、繪畫等姊妹藝術及地理、歷史等學科有機結合,讓學生全面了解蒙古族的多元文化,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目標。
一、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蒙古音樂的風格特點,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有關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動作。
三、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創(chuàng)造性的參與音樂活動的表演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一、讓學生感受蒙古音樂的風格特點,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二、能小組合作進行舞蹈、繪畫和打擊樂的編創(chuàng)活動。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一)律動(簡單的蒙古動作),剛才我們做的什么動作?你知道我國哪個民族最喜歡騎馬?蒙古族有一個特點就是離不開馬,他們的勞動生活離不開馬,行路離不開馬,連吃住娛樂都離不開馬。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馬背上的民族”那蒙古族生活在哪呢?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我們一起去看看。
(二)出示課件,簡介蒙古族的風土人情(背景音樂)。
1、蒙古的地域、大草原。
2、蒙古族的風俗。
草原上馳騁著勇敢的蒙古人,那里牛羊、馬匹、駱駝成群,水草肥美,天高云白,一座座蒙古包就象天上的星星灑落在草原上,奔騰的馬群給草原也帶來了生機。蒙古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他們喜歡騎馬、射箭、摔交更喜歡唱歌跳舞,每到節(jié)日他們穿上盛裝唱歌跳舞來贊美草原、贊美家鄉(xiāng)。
(三)舞蹈導入,今天老師就給你們跳一段蒙古舞蹈:
1、老師自跳,學生拍手伴奏。
2、師教幾個動作和學生一起跳起來(講解蒙古族幾個動作的要領如:硬腕、硬肩、騎馬的動作)。
3、師生一起跳起來。
二、新課教學。
(一)、聽、蒙古族小朋友騎著小紅馬向我們走來了(完整聆聽歌曲)。
(二)(你聽到蒙古小朋友都唱了些什么)讀歌詞(可用動作提示)。
(三)請同學們跟音樂小聲唱一遍。
(四)你們唱的真好聽,老師還想再聽一遍。
(五)如果你們也騎上小馬奔馳在草原上,心情會怎樣?現(xiàn)在讓我們也來試試。(處理歌曲情緒)。
(六)下面一起跟琴來唱(糾正錯誤解決難點)直到唱好。
(七)這么好聽的歌,我看有的同學都忍不住跳起來了,讓我們邊跳邊唱(跟伴奏)。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
生:草原上有藍天。
生:有馬,有牛,有羊。
生:草原上有綠草。
師:同學們,說的真美,草原上有藍藍的天,綠綠的草和清清的水。還有壯壯的奶牛,肥肥的羊兒和奔馳的駿馬。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蒙古族歌曲。了解一下蒙古草原的風情。感受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性。現(xiàn)在我們一起走進草原,請同學們坐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吧。請坐。
1.聽辨節(jié)奏。
__︱_—︱__︱_—︱。
師:現(xiàn)在,我來打一條蒙古族歌曲節(jié)奏,你們能試著模仿嗎?由強—弱。由弱—強。
師:同學們做得很好,我們現(xiàn)在來靜靜地聽一首蒙古族歌曲音樂。(草原就是我的家)。
師:同學們,聽著這首音樂,你們是否已經感受到我們前面練習的節(jié)奏呢?
生:(感受到了。)。
師:好,這些節(jié)奏型就是這首樂曲中的基本節(jié)奏,也是今天我們要學習歌曲的重點節(jié)奏。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跟著音樂我們一起來打這條節(jié)奏?!恫菰褪俏业募摇贰?BR> 師:同學們做的不錯,現(xiàn)在我們用肢體語言來感受音樂好嗎?聽著音樂,跟著老師一起來做。
(草原就是我的家律動)。
師:;同學們做的真棒,有點蒙古族感覺,現(xiàn)在我們再來欣賞一首蒙古族歌曲。我們來聽聽這首歌曲到底唱的`是什么?(播放歌曲草原上)。
師: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生:藍天。
生:羊兒叫。
生:草原好熱鬧。
師: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樣的心情呢?
生:抒情,激動。
生:甜美的。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歌曲《草原上》。
師:首先,來認認我們的好朋友。
師:同學們,誰知道這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勢3。
生:3.
師:這個又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勢5。
生:5.
師:兩個都說對了。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音,大家一起說好嗎?做出手勢6。
生:6.
師:今天我們主要來學學這三個音的音高位置。同過這三個音的學習來學唱《草原上》這首歌曲。
師:同學們我們邊唱邊用手勢體會音高。
師:356,216,51653.
356,216,12516.用手勢一個樂句一個樂句的學習樂譜,樂句學會后連起來唱。
師:我們現(xiàn)在用身體來感受一下音高的位置。老師帶領學生根據音高的位置來用身體感受。
師:同學們真棒。現(xiàn)在我想請一位同學來讀歌詞,大聲有感情的來朗讀。
生:朗讀歌詞。
師:請同學再有感情,聲音洪亮的來讀讀歌詞。
生:朗讀歌詞。
師:老師領你們讀一遍好嗎?
生:和老師一起很有感情的讀歌詞。
師:很好?,F(xiàn)在我們小聲的跟著鋼琴來試一試唱歌詞。
生:和著音樂小聲唱歌詞,一段。
師:同學們的節(jié)奏感真不錯,我們現(xiàn)再勇敢點再來唱一唱歌詞吧。
生:1遍。
師:請同學們再唱的跳躍活潑一點,注意聲音位置。
師:彈琴伴奏。
生:唱。
師:注意長音的位置,發(fā)音要準。
生:唱。
師:讓我們懷著對草原的熱愛,激情飽滿的再來做一回小牧民。還記得我們的節(jié)奏么?請你們在歌曲前奏部分打著節(jié)奏加進來好嗎?(試一下老師帶學生邊哼著前奏曲邊打節(jié)奏。)。
生:聽著音樂唱。
師:親愛的同學們,暴風雨來的這么猛烈,你們能勇敢的來面對,并用熱情來戰(zhàn)勝它,你們真是草原上的小英雄!讓我們用激情飽滿的歌聲來贊美他好嗎?大家穿上皮靴,帶好頭巾,騎上駿馬,奔馳在草原,做一個勇敢的小牧民!
生:騎在小凳子上表演唱。打節(jié)奏為自己伴奏。
師:我的小勇士們,你們可真棒!看!這是什么?蒙古包,我們來了解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性和民俗風情吧。
師:在我國的北部地區(qū),居住著勤勞,勇敢,善良的蒙古族人民。那里有藍藍的天空。青青的綠草。靜靜的湖水和肥壯的牛羊。人們說著蒙古話,喝著馬奶酒,吃著烤全羊,住著蒙古包,騎著駿馬,揮舞著長鞭。瀟灑的再草原上飛奔,所以也稱蒙古族為馬背上的民族。正如詩中所寫: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壟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xiàn)牛羊。(播放ppt配音樂天堂)。
師:諺語。
說的蒙古話,穹廬做居家,男人會三藝,婦孺能飛馬,
喝酒用大碗,吃肉用手抓,燒柴用牛糞,渴了喝奶茶,
無歌不成禮,進門就是客,奶食不分家,戶戶養(yǎng)牛馬!
師:同學們,男人會三藝說的是哪三藝?
生:(騎馬,射箭,摔跤)。
師:婦孺能飛馬是什么意思呢?
生:婦女和小孩也很會騎馬。
師:這些諺語充分的體現(xiàn)了蒙古族人生活習性和熱情好客和民俗風情的畫面。
師:我們唱了蒙古族的歌曲,又了解了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性和民俗風情。蒙古族人能歌善舞,我們也學學跳蒙古族舞好嗎?誰上來做做動作(3)。
師: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和我們剛才做的律動很像噢。
師:請同學們到前面來,帶好頭巾一起來跳舞好嗎?
(播放音樂)(圓圈位置)。
同學們,時光總是那么短暫,音樂總是那么美好,請同學們記住我們今天的蒙古之行。讓我們帶著美好的心情天天都快樂的學習和生活。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一
設計理念:
讓學生成為學習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者、探究者,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在品詞析句中感悟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美麗與歡騰;掌握聯(lián)系上下文與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意思,進而讀懂課文內容的方法;體會文段的表達特點,背誦積累,學習運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體會文段的表達特點,背誦積累,學習運用;培養(yǎng)學生想象創(chuàng)新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體會草原的神奇而美麗,激發(fā)情感,想象創(chuàng)新。
教學難點:
能聯(lián)系上下文與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我國內蒙古有一片美麗的大草原——錫林郭勒大草原,那里水草肥美,風光秀麗,是世界聞名的的大草原之一,也是中國唯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國際生物圈的草原自然保護區(q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草原,欣賞那里獨特的風光吧。
【設計意圖】:激情導入,介紹錫林郭勒草原的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理清結構。
1.輕聲讀課文,想一想:錫林郭勒大草原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廣闊美麗、歡騰)。
廣闊美麗1—2。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二
作文。
歡迎閱讀。
凌晨四時,草原上一片漆黑,黎明前的黑暗還在繼續(xù)。這時的草原非常安靜,到處都是靜悄悄的。黑色的夜空上掛著幾顆小星星,四周朦朦朧朧的,如同籠罩著一層薄薄的輕紗。
我們焦急而又安靜地站在小山坡上等待日出。東方的天邊漸漸地露出了魚肚白,星星漸漸變淡了。過了一會兒,夜幕徹底被拉開了。溫柔的紅光從草天相接處透了出來,周邊的云朵姐姐們都換上了件件桔紅色的衣服。時間漸漸溜走了,霞光在漸漸擴大了。但是太陽遲遲沒有出現(xiàn),我想也許是云層太厚、也許是太陽害羞了不敢出來。正在我失望地打算離開之時,忽然聽到了一陣歡呼聲。我趕緊回頭一看,哇,火紅火紅的太陽正在慢慢地露出它的小臉。它的小臉紅得像個大柿子,又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不敢一下子伸出頭來,只敢一點點往外露。終于,整個太陽都升起來了,陽光從柔和變得越來越刺眼。
草原被灑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成群的牛羊們在草原上自由地奔跑著,放眼望去,美極了。我們都陶醉在這美麗、壯觀的草原日出里。
第一次在草原看日出,可真美!錯過它你可要后悔一輩子的哦!
“潘彧,快起床!看日出啦!”睡的正香的我4點半就被媽媽喊醒了。我飛快地穿好衣服就跑了出去。不過我才出門又立即跑了回去,草原的早晨實在是太冷了,沒辦法,我只好和媽媽裹著被子出去等日出了。
周圍還是黑乎乎的一片,只有天邊有一道細細的白線,讓你分清天與地的邊緣。幾顆調皮地小星星還在空中眨著眼睛,似乎好奇我們?yōu)槭裁雌疬@么早。四周一片寂靜,聽不到一絲聲音。近處蒙古包的燈光星星點點。
慢慢地,天邊越來越亮,開始出現(xiàn)一道紅霞。能朦朦朧朧地看見遠處草原上的小丘,不遠處,許多馬兒正在低頭享用著美味的嫩草,顯得那么悠閑自在,那么心滿意足。
霞光越來越紅,好像誰在天邊鋪了一塊彩錦。太陽快出來了!大家都睜大雙眼仔細觀察,我發(fā)現(xiàn)有一處顯得特別亮,我想太陽一定是從那兒升起吧!果真不錯,那兒的光線越來越強,亮得耀眼。借助陳老師的攝像機我看得更清楚了!太陽像調皮的孩子在玩蹦蹦床一樣,它一蹦一跳,拼命地往上跳,一會露出小半邊臉,一會露出大半邊臉,一會又落了下去……就這樣,從小半圓到大半圓。突然,太陽完全跳出了地面,散發(fā)出萬丈光芒。“太陽出來了!”我們大聲歡呼。
啊,美妙絕倫的草原日出!
今天早晨4點鐘,我早早地起來了,因為我要觀看壯美的草原日出。我來到了草丘的頂端,靜靜地等待太陽的出現(xiàn)。
天空已經有了一道火紅的云霞,它的上方慢慢過渡了橘紅、金黃、絳紫、深藍、烏黑等許多色彩,唯美無比。還有在城市里見不到的滿天繁星,我已經看到了像勺子的北斗七星、隔銀河相望的牛郎織女、一直最亮的啟明星(金星),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星星,如同都市里的霓虹燈,點綴著五彩的天空。遠處,碧綠的草原一望無際,有白藍相間的蒙古包點綴其間。媽媽拿著手機不停地拍照,她要把那美好的一瞬永遠記錄在心間。草原的黎明冷颼颼的,我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了,還是覺得我的手指已經凍成了一團。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地過去,遠處的紅霞一分一分地增加,就像戰(zhàn)爭一般,勢不可擋地占領著天空,黑色與藍色且戰(zhàn)且退,把領土慢慢讓給了代表光明的顏色。但即便如此,黑暗還是占領著很大一部分領土,我在心里默默地給這光明加油,愿他們早日沖破黑暗的束縛?,F(xiàn)在,大部分星星已經被光明遮住了,只有啟明星(金星)還頑強地一閃一閃。
天空一下子亮堂了起來,能朦朧地看到人影了,我們都知道,這是日出的前奏,大家都默默地期待著。這時候天空中的黑色已經完全消失殆盡,天空已變?yōu)榱嗽镜某核{。
突然,紅霞處出現(xiàn)了一道金光,勢不可擋——太陽快要出來了!一個金色的半圓沖破紅霞,堅強地開辟出一個道路,噌噌地蹦上了天空,仿佛迫不及待地宣告著天空的主權——輝煌與光明。太陽發(fā)射出耀眼的金光,刺得人眼生疼、不敢直視。太陽像一個巨大的火球,主宰著世界。在這輝煌的光芒面前,所有的文字都顯得蒼白無力,在我的心中,只有一個字——哇!
此刻,我心潮澎湃,這是我第一次觀看完整的日出,原來日出也是一種大自然的天然給予,我們要好好保護地球,不要讓我們的子孫后代永遠都看不到這一幅輝煌的畫卷。
今天一大早,大概五點左右,爸爸就把我從睡夢中拉起來出去看日出了!
盡管是夏天,草原的清晨仍然讓人覺得很冷,穿著媽媽給我新買的沖鋒衣也感覺不到暖和。
草原上一望無際,微微抬起頭,發(fā)現(xiàn)天空有幾朵桔紅色的云,一朵云彩就像一片浪花兒向我撲來,幾片連在一起,簡直就是洶涌澎湃的大海!
等了大約幾分鐘,我有點不耐煩了,我便拉著爸爸的手往回走去。這時,爸爸驚喜地對我說:“快看,出來啦,出來啦!”我順著爸爸手指的方向一看,可不是嘛!又白又亮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微微地露出了點頭,恰巧“插”在一棵樹的中間,遠遠望去,像一團燃燒的火焰。
就在我們緊盯著太陽欣賞的時候,它突然又往上冒出了一點點,成了一個半圓,散發(fā)出來的光也更亮了,把原本深紅色的天空染成了桔黃色。
可是太陽卻沒有再繼續(xù)向上升起,像是一個調皮的小p孩,故意想吊吊我們的味口,然后看我們一副著急的樣子,滿足了,便又往上升了一點點,好像覺得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在盡力掙脫草原的懷抱。
就在這時,太陽猛地往上一跳,像雨后的春筍一節(jié)一節(jié)地往上爬,然后爬到了一個它自己認為比較高的地方,便停了下來。光變得越來越美也越來越亮,最后把整個天空都染成了金黃色。此時的太陽就像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高高地掛在天上,用盡一切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美麗。
朝陽的光輝照在我身上,我很興奮,很激動,感覺不到一絲寒意,我完全陶醉在這美麗的草原朝陽之中了。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三
只愿馳騁在草原。
藍藍的天空,
伴你奔跑到天邊。
青青的草地,
世代生息的家園。
彎彎的河流,
是你生命的源泉。
千年的故鄉(xiāng),
歷經磨難與風寒。
始終不變的,
用忠誠守護江山。
英雄的駿馬,
無數(shù)歌曲把你贊。
你是草原魂,
更是天地的情緣。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四
1、讀準并積累本課詞語:奇異、玲瓏多姿、凝結、細膩、呈現(xiàn);理解詞語“玲瓏多姿”。
2、知道課文寫了五彩池的幾方面。
3、能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來正確理解語句,感受文章前后聯(lián)系的緊密性。
4、能借助板書,概括池水的奇異,積累有關語句。感受五彩池的奇異。
1、能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來正確理解語句,感受文章前后聯(lián)系的緊密性。
2、通過圈詞劃句,感受五彩池的奇異。能借助板書,概括池水的奇異,積累有關語句。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一)欣賞圖片,感受五彩池景色的奇異。
1、欣賞圖片,初步感受五彩池的神奇。
(媒體音樂,出示:欣賞圖片)。
(二)揭示課題。
二、反饋預習,梳理文章的脈絡。
(一)反饋預習,了解1、4節(jié)的總起、總結作用。
1、反饋預習,交流寫出五彩池特點的詞語。
(出示預習要求)讀了文章后,五彩池留給你什么印象呢?
2、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梳理文章結構,學習1、4節(jié)。
交流:(板書:奇異)對呀,這是五彩池留給我們的總體印象。作者在開頭總起介紹了五彩池的特點,最后又再次總結了它的特點。就讓我們拿起書來讀讀1、4節(jié)。
(二)了解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五彩池。
1、交流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五彩池。
中間兩個小節(jié),作者又為我們介紹了五彩池的哪兩個方面?
2、交流并板書。(板書:池子、池水)。
3、小結并明確本課的學習目的。
文章就是抓住(點課題“池”)池子及其中(點課題“五彩”)五彩的池水這兩方面來介紹五彩池的奇異的。我們讀這類寫景物的文章一定要先了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這個景物的?,F(xiàn)在就讓我們來深入學習,看看作者是怎樣把五彩池奇異的特點寫具體的。
三、學習第2小節(jié),了解五彩池大小、形狀上的奇異,積累有關語段。
(一)了解本節(jié)是圍繞那句話寫的。
1、指名讀第2節(jié),正音。
我們先來看看文中對池子的描寫。指名讀第2節(jié)。(媒體:“玲瓏、恰似、一畝、盛開”的拼音)正音。
2、默讀第2節(jié),思考本節(jié)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那這一節(jié)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直線劃出句子。
3、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辨析本節(jié)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交流:(板書:大大小小、玲瓏多姿)。
(二)引導抓住句中關鍵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情。
1、自讀第2節(jié),初步感受作者是怎樣描寫五彩池的。
(出示:滿山池子的圖片)如果你是游客,此時你會做什么呀?如果不能用相機,要讓你用文字來描寫美景,該怎么寫呢?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用文字來吸引我們的。(出示:“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蓮花”)自己再讀讀這段話,體會一下。
2、出示句子,引導感受作者的描寫中流露出的驚訝之情。
(2)交流。
點評:“一畝”相當于我們14個教室那么大!可能我們感覺很大。但同樣是池子,新疆的天池有7畝多大。而五彩池,大的——并不大呀。一個“不足、不到”把作者的感受表達出來了。
(3)小的呢——男女生分讀兩句話,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池子大小差異很大)。
3、小結:作者就是用了強烈的對比來讓我們感受到池子的`奇異的。(板書:對比)。
(三)感受池子形狀各異,有感情朗讀有關語句。
1、知道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來介紹池子的形狀。
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來介紹池子的形狀的呢?(板書:比喻)引讀有關的語句。
2、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玲瓏多姿”。
讀了句子,你理解什么是“玲瓏多姿”了嗎?(小巧精致,形狀各異)。
3、剛才我們讀了句子,理解了詞語的意思,也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美。讓我們再把第2節(jié)讀好。
四、學習第3節(jié),了解五彩池池水的奇異,簡要概括“池水顏色奇異”。
(一)了解第三節(jié)的結構特點,概括每層要點。
1、默讀第3節(jié),分層。
我們跟隨作者去領略了池子的奇異,讓我們再去看看那鮮艷多彩的池水吧!(板書:鮮艷多彩)默讀第3節(jié),想想作者從哪兩個方面來介紹池水的?做好分層記號。
2、巡視,(媒體出示答案)。
3、理解這樣分層的原因。交流:(板書:現(xiàn)象、成因)。
(二)了解五彩池池水的奇異之處,根據板書提示簡要概括。
1、讀懂并簡要介紹池水奇異在哪里。
(1)這節(jié)課,我們先跟隨作者來了解池水奇異的現(xiàn)象,并把關鍵的內容提煉出來簡要地說給別人聽。引讀:站在山上,向下望去——自己往下讀,把這段話讀正確。(媒體出示原第二層)。
(2)指名讀。
(3)(媒體:隱去后半部分)這池水實在太使人驚奇了——(男生讀)。
(4)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用抓關鍵詞的方法來概括池水的奇異。
(5)請學生從這句話中圈一個能反映池水奇異的詞語詞。(板書:各不相同)。
還需要有個什么條件?(板書:同一溪流)現(xiàn)在你能連起來說一說嗎?(交流時引導學生用上“雖然但是”這個關聯(lián)詞來把池水的奇異講清楚。)。
(6)作者又是如何進一步向我們描述池水的水色各不相同的呢?引讀:有的。
——有的——有的——有的——。
(7)了解作者說的“各不相同”有幾種情況。
(8)交流:
第一種情況:池子不同,池水不同。(板書:池子不同,池水不同)第二種情況:同一個池子,顏色不同。(板書:同一個)。
(9)現(xiàn)在你能否連起來介紹一下池水如何各不相同的?
2、有感情朗讀有關內容。
此時,你忍不住想贊嘆五彩池的池水——。
五、總結課文,布置作業(yè)。
1、總結,并引出下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2、作業(yè):
用上“雖然。但是?!苯榻B池水的奇異之處。
從這兩句句子中任選一句,用鋼筆抄寫在本子上。
聯(lián)系下文思考:課文為什么一開始要寫“晴朗的日子”?
板書:
大大小小(對比)。
五彩池。
(奇異)池子:不同同一個。
池水現(xiàn)象同一溪流,各不相同。
(鮮艷多彩)雖然但是池水不同成因。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五
凌晨四時,草原上一片漆黑,黎明前的黑暗還在繼續(xù)。這時的草原非常安靜,到處都是靜悄悄的。黑色的夜空上掛著幾顆小星星,四周朦朦朧朧的,如同籠罩著一層薄薄的輕紗。
我們焦急而又安靜地站在小山坡上等待日出。東方的天邊漸漸地露出了魚肚白,星星漸漸變淡了。過了一會兒,夜幕徹底被拉開了。溫柔的紅光從草天相接處透了出來,周邊的云朵姐姐們都換上了件件桔紅色的衣服。時間漸漸溜走了,霞光在漸漸擴大了。但是太陽遲遲沒有出現(xiàn),我想也許是云層太厚、也許是太陽害羞了不敢出來。正在我失望地打算離開之時,忽然聽到了一陣歡呼聲。我趕緊回頭一看,哇,火紅火紅的太陽正在慢慢地露出它的小臉。它的小臉紅得像個大柿子,又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不敢一下子伸出頭來,只敢一點點往外露。終于,整個太陽都升起來了,陽光從柔和變得越來越刺眼。
草原被灑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成群的牛羊們在草原上自由地奔跑著,放眼望去,美極了。我們都陶醉在這美麗、壯觀的草原日出里。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六
大草原的天空湛藍湛藍的,像個藍寶石。天空里飄著朵朵白云,有的像歡蹦亂跳的小兔子,有的似一匹奔馳的駿馬,還有的如幾只好吃懶做的小豬…..真是形狀各異!厚厚的云層里藏著火紅的太陽,太陽像個害羞的小姑娘躲了起來。
大草原上有幾朵鮮艷的野花和許多綠油油的小草,不然怎么叫大草原呢?花朵有許多顏色,有橙子紅,藍莓紫,菠蘿黃…..這么美麗的花,引來了許多蜜蜂和蝴蝶。蜜蜂一會兒采這朵花的蜜,一會兒采那朵花,樂此不疲,心想:“這么多蜜,夠采上好幾年了!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一會兒飛到這兒,一會兒飛到那兒。
遠處,有一座可愛的小房子,紅紅的瓦片、潔白的墻。屋頂上還有一只鳥兒在歡快地唱著歌呢!這或許是七個小矮人的小屋,還可能是小孩子們都喜歡的甜甜的糖果屋,總之能引起人們許多美好的幻想。
我愛著美麗的大草原!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七
親吻大地的牛羊。
草原上有太陽,有我夢境中。
出現(xiàn)的翠綠。
七夕,我在異鄉(xiāng)。
異鄉(xiāng)升騰的火,又燃起我熱情。
我是草原的羔羊,一邊啃青。
一邊放逐自由的情懷。
七夕,我被綠色包圍。
困頓我的`情人已駛離銀河。
不再寂寞。
七夕,我想起久遠的過去。
手觸藍天,我又回到童年。
與兒時的伙伴、牛羊又蹦又跳。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八
牧歌嘹亮傳天涯。
盛夏的草原美如畫,
藍天上的白云——。
如吉祥的哈達,
雄鷹展翅——。
守望著可愛的家,
千里草原上——。
駿馬奔馳如旋風,
偉大的母親河啊——。
清澈的河水嘩啦啦響,
您——。
千古流淌奔騰不息,
滋潤了草原,
哺育偉大民族茁壯成長。
盛夏的草原如詩畫,
郁郁蔥蔥,
生機盎然,
百花綻放,
蝶舞蜂飛,
百靈鳥兒放聲歌唱,
牛肥馬壯散落在草原上,
白云般的羊群——。
游動在綠色的海洋中,
牧人唱著纏綿的長調,
悠揚的馬頭琴聲在回蕩,
穿越出白色的氈包——。
飛向綠色草原,
籠罩著人間的天堂。
炊煙裊裊,
奶茶飄香,
醇香的奶酒,
勝過瑤池的瓊漿,
綠色的食品,
手把肉飄香,
……。
草原的盛會——。
那達幕歌聲嘹亮,
人聲鼎沸,
熱鬧異常,
競技場上的'跤手們,
龍騰虎躍塵土飛揚,
賽馬場上駿馬嘶鳴——。
蹄聲如擂鼓,
……。
豐收的喜悅——。
洋溢在幸福的臉上,
勤勞的草原兒女,
扎根在草原上,
世世代代耕耘著,
建設著可愛的家鄉(xiāng),
迷人的中國夢——。
在千里草原唱響,
草原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綠色的草原——。
人間的天堂。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2、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3、激發(fā)情感,想象創(chuàng)新,自編自創(chuàng)一首小詩或續(xù)寫歌詞。培養(yǎng)學生想象創(chuàng)新的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遼闊美麗,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激發(fā)情感,想象創(chuàng)新,自編自創(chuàng)一首小詩或續(xù)寫歌詞。
教學用具: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初步感知課文。
2、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讀課文的時候,你想怎樣讀?
3、(感受大、廣闊),齊讀課題。
引:哪一個自然段讓我們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第二自然段)。
二、閱讀理解,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先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想想從那兒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的,再和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讀書,理解,討論,回答)。
(1)(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從這兒能感受到草原的廣闊,無邊無際,而且都是綠色,很美。)。
除了廣闊,還感受到了什么?(美麗)[板書]。
讀出你的感受來。
(2)(山嶺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里面捉迷藏。這里的草很多,到處都是;也很高,能把我們沒過,還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說明草很茂密。這里的景色很美。能夠說出自己的理解)。
如果這樣寫,還有這種感受嗎?(品詞品句)。
草原上到處都是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的草深極了。
山嶺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里面捉迷藏。
(比較,感受,重點理解到處都是,很廣闊,有趣。)。
自己讀讀,讀出自己的理解。
指名讀。
再讀讀這兩句,讀出大草原的廣闊與美麗來。(有感情的朗讀)。
還能從哪兒感受到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3)(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寶鏡一樣。在草灘之中,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一洼洼說明湖水很多,清亮說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真美?。?。
水面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想想還映出了什么?
(展開想象:映出了藍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綠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我們再讀讀這一洼洼清亮的湖水。
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寶鏡一樣的湖水,還有什么呀?
(4)(還有各種各樣的野花。有鮮紅的山丹丹花,粉紅的牽?;?,寶石藍的鈴鐺花,散發(fā)著陣陣清香。不光有綠色,還有其它花的顏色點綴著,還散發(fā)著清香,這里的景色真美。)。
野花為草原增添了繽紛的色彩,有()有(),還有(),散發(fā)著陣陣清香。
2、教師配樂范讀。請同學一邊看畫面,一邊聽,感受錫林郭勒草原的美麗。
3、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表達喜愛之情)。
1、請學生放聲自由讀。
2、指名讀,感受廣闊美麗。
3、小結: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現(xiàn)了(),最后是()。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我們知道草原不僅是廣闊美麗的,而且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2、輕聲讀讀第4自然段,想想是因為有什么,才使錫林郭勒大草原成為一個歡騰的世界?(1)說(訓練學生用因為……所以……說話。)。
(2)訓練語言(因為矯健的雄鷹……所以……)。
(3)小組同學連起來說說。
(4)聽錄音:小牧民多么快樂,所以神氣的揮舞著鞭子放聲歌唱……他在歌唱什么?
四、想象、創(chuàng)新。
今天,我們來到了錫林郭勒大草原,看到了大草原廣闊美麗的景色,又感受到了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表達喜愛之情)。
你最想做些什么?(畫畫,唱歌,寫詩)。
我們一起創(chuàng)作一首歌草原新歌。
學了課文,你最想歌唱草原的什么?
(聯(lián)系課文內容,表達自我感受)。
請小組的同學一起合作完成自己的創(chuàng)作。
展示創(chuàng)作并評價(在歌聲中結束本課)。
五、課后作業(yè)。
錫林郭勒大草原現(xiàn)在是什么樣的呢?還這么美麗嗎?請同學們課下做一次小小的調查或訪問,寫一篇調查報告。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二
本文是“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筆下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lián)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樸、熱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文章語言優(yōu)美,富有形象感和畫面感,因此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梢越Y合生活體驗,邊想象畫面,讓學生在讀中品味作者語言的精妙,感愛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通過看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陳巴爾虎旗、迂回、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等詞的意思。
2、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誦一、二自然段。
4、體會蒙漢情深的真摯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品讀,體會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義,感受作都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理解“蒙漢深情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基本程序。
第一課時。
一、單元導讀。
1、同學們,課前先請大家欣賞一組圖片:雪山,高原,草原,戈壁。
2、看到同學們?yōu)檫@些美麗的風光而贊嘆,是啊,這就是西部,祖國版圖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歷史上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如今,西部大開發(fā)的號角已經吹響,在建設者辛勤汗水的澆灌下,西部又煥發(fā)出勃勃生機!課本第一單元的單元主題就是走進西部,讓我們打開書,快速瀏覽第一單元課文,書上都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一望無垠的草原,古樸典雅的絲綢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楊,跨躍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
3、學習要求:同學們,閱讀本組課文,要把握主要內容,還要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想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如果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老師同學討論。
4、現(xiàn)在,就讓我們隨著課文,走進西部,去親近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二、揭題。
1、今天,我們首先要去領略那一望無垠的大草原。(板書:草原)。
2、同學們,在你們的心目中,對于草原有哪些印象呢?
3、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老舍”,在他的眼中,草原又是一番怎樣的畫面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感受老舍筆下的草原。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讀通課文,檢查字詞。
一碧千里、無邊的綠毯、綠色渲染、墨線勾勒、忽飛忽落。
群馬疾馳、襟飄帶舞、撥轉馬頭、鄂溫克姑娘、陳巴爾虎旗。
蒙漢深情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1)分組讀,正音理解。
渲染、勾勒:正音,結合課文注釋理解意思。
忽飛忽落:由一對反義詞組成,再說幾個這樣的詞。
襟飄帶舞:看圖,理解“襟”就是衣襟。
鄂溫克姑娘陳巴爾虎旗:讀準音了解“鄂溫克”是草原中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陳巴爾虎旗”:“旗”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的一個行政單位,主要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旗相當于縣級。陳巴爾虎旗位于呼倫貝爾盟西北部,是著名的呼倫貝爾草原牧區(qū)四旗之一。
(2)觀察,每組詞分別在寫什么?(草原景,草原的人,作者的感受)。
2、理清文脈。
(1)課文從草原的景和人這兩方面來贊美草原,抒發(fā)“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這種民族大團結的美好情感。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哪些部分在寫草原的景,哪些部分又在寫草原的人?(把課文分為兩部分)。
(3)分小節(jié)朗讀。
(4)讀了課文后,同學們,草原的景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草原的人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受呢?(學生回答之后師小結)。
小結:草原的景和人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美。(板書:美)。
四、朗讀品析,感受美景。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理解字詞:請同學們自已讀讀這一段,不懂的詞,可以做上記號。
3、理清結構:同學們,我們看看這段話哪幾句話是在寫景的,哪幾句是抒情的,找出來,分別讀一讀。(個別讀)。
4、讀抒情的句子:“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5、“這種境界”,是哪種境界呢?讀讀課文的1——5句。
(1)師引讀:我們看到那里的天……在天底下……那些小丘的線條……。
(2)文中寫這種境界就是按“天空——小丘——草地”這樣的順序來描寫的。(分句讀)。
6、重點品讀“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輕輕流入云際”
(1)讀句子。
(2)翠色“欲”流,流了沒有?為什么后面又說“輕輕流入云際”?
(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真可謂是“碧草與藍天一色?。?BR> (3)再讀讀整個句子,這樣一個畫面,給你什么感受?(柔美、自然)。
(4)輕柔地來讀一讀這個句字,讓我們感受到那份自然和諧的美。
7、情感提升。
(1)師生合作讀:同學們,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師讀寫景的部分)這樣的境界,……(生讀抒情部分)。
(2)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草原畫卷呀!天空賦予了草原以明麗,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線條,牛羊更賦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這種境界,……(生接讀)。
8、寫作方法指導:同學們,像這樣,作者先寫景,再抒情的寫作方法就是“情景交融”。
9、背誦課文。
五、課堂作業(yè):
1、完成課堂作業(yè)本1、2、3、4小題。
2、課后作業(yè):背誦第一段。試著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模仿第一段寫一個片段,可以寫寫“校園”,“公園”等。
第二課時。
一、復習背誦。
1、聽寫詞語:一碧千里無邊的綠毯綠色渲染墨線勾勒翠色欲流。
2、背誦:上節(jié)課,我們隨著作者去領略了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美景。讓我們一起再來回味背誦。
二、理清文脈。
1、導入:“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牛羊多起來,也看到了馬群,隱隱有鞭子的輕響。”那是誰?(蒙古人民騎著駿馬在草原上奔馳迎接客人。)。
2、默讀2—5小節(jié),用最簡單的語言說說看,這一部分主要寫了哪幾個場面?
(1)遠迎——相見——款待——聯(lián)歡。
(2)再看看,這些場面,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事情發(fā)展順序)。
(3)著重寫了哪兩個場面呢?(騎馬遠迎、把酒聯(lián)歡)。
三、質疑問難。
自由讀2——5自然段,邊讀,邊想有沒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預設:
1、了解“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
蒙族人民習慣了招待客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及奶酒。
奶茶,把牛奶熬在鍋里,撒一把鹽,然后放茶。既有奶香,又有茶香,還淡淡的有點咸味,既不膩口,喝了還很香,非常好喝的。就像咖啡的顏色稍微淺一點。
奶豆腐是把奶晾干,蒸發(fā)掉水分以后就變成塊狀的了,吃的時候掰一塊,有軟的有硬的,軟的可以用刀切,硬的可以敲開吃,別有風味。
2、“迂回”是什么意思?
結合句子理解:(彎彎曲曲,環(huán)繞)平時,還可以說“迂回的——”
四、騎馬遠迎。
1、自由朗讀第2小節(jié),劃出描寫遠迎的句子。
2、讀遠迎的句子。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BR> (1)個別讀。
(2)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個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人很多,速度很快,很熱情。
重點品味。
(1)“男女老少”:來的人很多,很熱情(說說可不可以換成人很多?)。
(3)為什么說“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穿著各色的衣裳,五光十色,像一條彩虹。
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彩虹飛過來。(群馬疾馳,能不能說馬兒奔馳?)。
(4)既然有這么多的人來迎客,那為什么作者說像一條彩虹而不是許多條呢?(這些人是有序地來的,而且彩虹是由許多種顏色組成的,正是因為這么多的男女老少身著節(jié)日的盛裝,群馬疾馳,襟飄帶舞,所以才匯成了一條美麗的彩虹飛過來。)。
(5)那這“一條彩虹”到底還包含著什么呢?
平時,我們總說彩虹是一座橋,橋就是把這頭和那頭連在一起。如果,這里的彩虹也是一座橋,你們覺得連起的是什么?(蒙古人民和漢族人民之間的友誼,是一座連接蒙漢兩族人民的友誼之橋。)。
小結:是啊,這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那種撲面而來的熱情,更包含著一份美好的情感,那就是蒙漢情深。
3、感情朗讀:現(xiàn)在,就把你感受的這一份美好的情感讀出來吧。
(個別讀——齊讀)。
4、品讀:“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BR> (1)剛才一個“飛”字,讓我們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那份急切和熱情,那么現(xiàn)在作者又用了一個“飛”,是車跟著馬飛過小丘,還能換成什么字?(馳,跑,開)比較:哪一個更好?(飛更能體現(xiàn)出我們急切地想看到蒙古包的心情。)。
(2)是呀,我們也是相見心切呀!讀好句子,讀出這一份急切。
五、把灑聯(lián)歡。
我們帶著這一份急切的心情來到了蒙古包。
引讀第三自然段。
1、了解民族風情。
2、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1)“何忍別”是什么意思?(怎么舍得分別)。
(2)能不能換成“蒙漢情深不忍別”?(“何”有一種反問的語氣,有一種依依不舍的感情,讓我們體會到蒙漢兩族人民情誼深厚。)。
(3)讀出這一份難舍難分,深情厚誼。(個別——齊讀)。
(4)因為這一份深厚的情誼,我們不忍分別,我們“舞的舞……(師引讀)”
(5)在夕陽下,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我們“舞的舞……(引讀)”。
(6)是啊,“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F(xiàn)在,你能用自已的話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情誼很深,怎么舍得馬上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依依惜別。)。
六、總結全文。
1、不管寫景也好,寫人也好,都抒發(fā)了對草原的贊美之情,熱愛之情。
2、作者就是從從兩個側面,從風光美,從人情美,表現(xiàn)了他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
3、讓我們帶著對草原的贊美和熱愛,讀一讀整篇課文。
七、課堂作業(yè):
作業(yè)本5、6小題。
八、課外作業(yè):
1、背誦第2自然段。
2、閱讀《林?!贰?BR>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三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感受蒙古族音樂風格的韻律,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風情。
2、過程目標:通過學唱、感受歌曲的風格特點,讓學生體驗民間音樂的美感和兒童的生活情趣。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文化的關注和興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唱準“1”和“2”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教學過程:
一、初步體驗。
在《草原贊歌》的旋律中,老師帶領學生做騎馬的動作進教室。
1.說一說。
生:蒙古族。
2.看一看。
師:對,他們就是人們常說的“騎在馬背上的民族”。今天,我就帶你們到蒙古的大草原上去欣賞一下那里迷人的風光吧。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fā)吧。
二、學唱歌曲。
1.看視頻,聽歌曲錄音。
生:想。
師:但是老師有小小的要求哦,在欣賞表演的過程中,同學們要帶著這些內容聽歌曲,“歌曲的情緒;大切分和大附點節(jié)奏在歌曲中的把握;”和“是怎么唱的?”(放《我是草原小騎手》視頻)。
2.解決問題。
分別提問學生。
師:我看哪個同學是細心的孩子,能把這些問題解決。
a.歌曲的情緒:優(yōu)美,歡快,自豪地。
b.師敲打黑板上寫出的節(jié)奏。
c.“2”和“1”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3.學唱歌曲。
同學們真像這神氣的小騎手,這么多難關我們都一一闖過了。好,那我們來一起學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
a.模唱旋律(放慢速度)。
b.輕唱旋律(放慢速度)。
c.唱歌詞。
4.歌曲處理。
(有模仿牛羊叫聲的感覺,這么唱就更加貼切。)。
三、合作,創(chuàng)編,表現(xiàn)。
師:你們想用什么方式更好地表現(xiàn)這首歌曲呢?
1.分組討論,創(chuàng)編。
2.分組展示。
3.集體展示。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四
1、復習《草原上》(要求:邊唱邊表演)。
2、復習《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邊唱邊表演)。
3、分組活動(把全班分成兩大組,每組再分成三小組,讓學生自報圖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組的同學各自討論如何表演好自己這組的一部分,教師適時指導,可加入打擊樂器伴奏。)。
4、分組排練。(分組按aba的順序表演)。
第一大組表演完后,第二大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評價。
三、聆聽《草原放牧》。
1、導入:
師:小牧民們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樂……(講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紹《草原小姐妹》音樂創(chuàng)作的背景)。
1)聽音樂第一段,說說音樂情緒,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學生討論回答(小姐妹倆歡快、活潑的放牧情景)。
2)聽音樂第二段,說說音樂情緒,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學生討論回答(小姐妹倆對美麗家鄉(xiāng)和幸福生活發(fā)自內心的贊美)。
3)聽全曲,啟發(fā)學生根據樂曲標題名稱及琵琶彈奏的音色,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情景,并用圖形來表示。
4)再次復聽全曲:要求學生即興編舞進行表演。
四、編自己的歌。
1、出示“356”三個音符。
2、以小組為單位,用已經掌握的356三音即興編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組編得多,編得好聽。
3、師把學生編的曲在黑板上記下來一一展示,將好聽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或用豎笛吹一吹。
小結。
1、初步掌握了音符3、5、6,學生學唱積極。
2、這兩首歌曲學生很喜歡,掌握得好。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五
1、斑馬的圖片。
2、圖畫紙、炭鉛筆。
教案過程。
一、出示斑馬的圖片,請幼兒觀察斑馬的外形特征,向幼兒提問:
1、斑馬的外形有什么特征?(身上有黑白的條紋。)。
2、斑馬身上的黑白條紋有什么作用?
(一種說法是,在日光和月色的照射下,斑馬的條紋可以將斑馬身軀的輪廓打亂,使其形狀變得模糊,不易被天敵發(fā)現(xiàn),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另一種說法是,當斑馬群奔跑時,斑馬的花紋會讓襲擊者眼花繚亂,從而放棄追捕。)。
二、請幼兒利用炭鉛筆,在圖畫紙上繪畫斑馬。
教師可介紹炭鉛筆是繪畫和素描的工具,并示范使用炭鉛筆的技巧,例如怎樣控制手的力度,繪畫出不同粗細和深淺的線條。
三、教師可指導幼兒先畫橢圓形作為斑馬的身體,然后畫四條腿和蹄子,再畫脖子和頭部,最后才畫身體上的黑白條紋。
四、幼兒可豐富畫面,例如兩只斑馬在吃草、斑馬在草原上奔跑等,為圖畫設計豐富的背景。提醒幼兒不要用手磨擦線條,以免弄臟畫面。作品完成后,教師可將作品噴上定畫液作保護,防止炭粉脫落。
五、請幼兒描述圖畫中的故事,并把作品展示在展覽角中,供幼兒互相欣賞。
教案建議。
教案前在美工區(qū)投放炭鉛筆,可讓幼兒使用炭鉛筆隨意繪畫,引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探究欲望,幫助幼兒熟悉材料。
分享一下教案需要用到的關于草原上的辦法圖片展示: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六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廠”、“斤”、“?!薄ⅰ傲Α钡?,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牧民的歡樂。
教學時間:三課時。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七
《錫林郭勒大草原》是s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一篇寫景的精讀課文。寫的是我海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大草原優(yōu)美而高興的情形,體現(xiàn)了作者稱贊大自然、熱愛故國的寬闊胸懷。課文有4個自然段,依據重點句和段的干系,可以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圍繞重點句“草原是遼闊而又優(yōu)美的”,通過對野草、湖水、野花等事物的形貌,刻畫了一幅靜態(tài)的畫面;第二部分圍繞重點句“草原……是個高興的天下”,通過對動物和人的形貌,刻畫了一幅動態(tài)的場景。消息有序,畫面優(yōu)美,生動動人,引人向往。
課文所在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抓住重點句子和段落,了解作者是怎樣描繪、贊美我們偉大祖國的壯麗山河的。通過學習,感悟課文所描繪景物的意境,受到情感的感染,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壯麗山河,并融入自然中,用真誠的語言去贊美她。
新課標提出小學中段閱讀教學的目標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以此為依據,結合本單元的訓練意圖和本課的內容、特點以及學生在第一課時已掌握了生字、初讀了課文的基礎上,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1、默讀課文,學會抓住重點句讀懂段的內容,感受草原景色的美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美麗的草原景色,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為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有關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是引導學生在讀中展開聯(lián)想,感悟作者所抒發(fā)的贊美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閱讀教學的中心”。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將課文里的外部語言內化為自己的內在語言的心理過程,而促進這一過程順利進行的方式就是“讀”。我非常重視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努力在我的課堂里貫徹“以讀為本”的理念,引導學生在讀中悟,在讀中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與文本進行有效對話。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選用“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欣賞圖片直觀教學的方法,帶著問題一邊讀,一邊思考。由于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朗讀把大草原的美麗、神奇的感覺表達出來,并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情感:。
1、課的導入時,讓學生演唱音樂課上學過的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想像討論小牧民揮鞭騎馬的情景,激起學生的羨慕向往之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2、讓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大草原給人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師生交流,明確課文分為兩部分,一、二自然段寫草原的廣闊、美麗,三、四自然段寫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二)分塊閱讀,讀中感悟: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教學的重點。先給學生時間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一部分,然后師生一起交流讀書感受,引導學生捕捉關鍵詞句想象體會,感受草原的廣闊美麗,并通過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來。
“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边@句話的意思比較難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那湖水除了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還可能映出什么?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感受到草原湖水的神奇美麗,突破了難點,而且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
(三)課文的第二部分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找一找,在小組里交流、朗讀,并利用圖片幫助學生感受草原的熱鬧,讀出大草原的歡騰的景象。
大屏幕出示自學提示如下:
1、默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么,讓我們感受到草原是歡騰的,圈出來。
2、輕聲讀一讀第四自然段,想想他們在做什么,口頭完成下列填空。雄鷹地。
百靈鳥地。
牛羊地。
小馬駒地。
黃羊地。
小牧民地。
地
3和伙伴交流,并試著把他們的活動特點讀出來。
(四)拓展。
讓學生當小導游先容草原美景。這個關鍵既能造就學生知識遷徙的本領,拓展頭腦,又可以熬煉進步語言表達本領,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明白。
(五)、作業(yè)計劃:
聯(lián)合課文的最后一句,我計劃了一項作業(yè):學了課文,你最想歌頌草原的什么?歸去思索,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創(chuàng)作一首草原新歌。從而既引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又使學生孕育發(fā)生熱愛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頭腦情感。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抓住重點句讀懂段的內容,體會草原美麗與歡騰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指導朗讀課文,抓住重點句讀懂段的內容,感受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色。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欣賞美麗的草原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草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草原美麗與歡騰的景象。
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對草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與向往。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時間:40分鐘。
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視頻激趣。(4分鐘)。
1.介紹草原,揭示課題。
有一個地方水草肥美,風光秀麗,是世界聞名的的大草原之一。今天,我們將再一次走進去,欣賞那里獨特的風光,請告訴聽課的老師們,這個地方是哪里?(板書課題)和老師一起書空課題《錫林郭勒大草原》,學生讀題。提醒學生錫林郭勒是草原的名字,讀的時候連貫一些,然后再讀課題。
2.欣賞視頻,激發(fā)學習興趣。
有人曾感嘆:“錫林郭勒大草原美得無與倫比,是一個一生中不得不去的地方!”這樣的地方,誰想看?(示意學生舉手表示)心動不如行動,眼睛趕快看到屏幕來吧,老師早就給你們準備好了!
學生欣賞視頻:剪輯過的配樂錫林郭勒草原風光同時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歌曲。
3.觀后初步交流感受:看完了視頻,你們感覺這里景色怎樣?(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草原對我們這里的孩子是遙遠而又陌生的。用音樂和豐富的圖片對學生形成強烈沖擊,讓學生充分感受草原的景色特點、民族歌舞、學生在美的贊嘆中交流對草原的初步感受,激起學習的強烈欲望。
二、整體感知,理清結構(3分鐘)。
過渡:從你們的回答中,老師就知道大家被大草原迷上了,現(xiàn)在讓我們回到課文中來,走進文章和作者進一步交流來到草原后的獨特感受。
1.默讀讀課文。
3.哪些自然段寫了草原的美麗廣闊?哪些自然段寫了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三、細讀品味,感受美麗。(15分鐘)。
(一)細讀品味第二自然段,感受草原的廣闊美麗。
1.自讀第二自然段,匯報交流是什么讓自己感受到了草原的廣闊美麗。
匯報交流:是什么讓自己感受到了草原的廣闊美麗:(實際順序以學生匯報交流為主)。
(1)草。
a.藍天下面,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
抓重點詞語“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引導朗讀并體會草原的美麗廣闊。
“滿眼綠色”就是你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都是綠色的,一起讀這個詞--滿眼綠色。
“一直鋪向遠方”:請讀“鋪向”,鋪向哪里?鋪向遠方,鋪得這么遠,請用讀書聲表達出來,再讀--鋪向遠方。
“滿眼綠色”“鋪向遠方”讓你體會到了什么?(指名回答)請大家再來讀一讀這個句子,想辦法讓老師體會到草原的廣闊,草原的平坦,草原的綠。
【設計意圖】“品詞、品句、品讀”體現(xiàn)閱讀教學工具性的有效方式,抓住詞眼讓學生揣摩、體會,也體現(xiàn)了本年段讀寫訓練要求:抓重點詞句讀懂段的內容,有效扎實地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
b.平原上、山嶺上、深谷里,覆蓋著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里面捉迷藏。
抓重點詞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捉迷藏”體會野草的茂密,好玩。
“十來歲”就是十歲左右,我們班的同學現(xiàn)在這個年齡都可以稱作是十來歲的孩子,站起來比一比,看看草有多深?在這么深的草叢里捉迷藏,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好玩嗎?(指名回答)那你們來告訴我,你們在里面--生讀捉迷藏?,F(xiàn)在你們都躲起來了,不想被人發(fā)現(xiàn),你們怎么讀?--生讀捉迷藏?,F(xiàn)在你們捉到了別人,心里很高興,你們怎么讀?生讀--捉迷藏......
(2)湖水。
過渡:你還從哪體會到了草原的美麗?
a.請喜歡草原上的湖水的同學起立朗讀句子: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
b.結合圖片理解“嵌著”的意思。
c.結合圖片理解“清亮”的意思,草原上的湖水清得可以怎么樣?
d.說話練習:湖水清亮極了,可以映出()。
e.指導朗讀:同學們,湖水這么清亮,帶著你的想象,你的感受一起讀這個句子吧。
【設計意圖】用填空的方式將對文本的感悟和語言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起到了以說促悟的效果,體現(xiàn)了閱讀教學積累運用、讀寫結合的要求。
(3)野花。
a.就在這樣的地方,還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有---(生讀:鮮紅的山丹丹花),有--生讀:粉紅的牽?;?,還有---生讀:寶石藍的鈴鐺花,這些花散發(fā)著--生讀:陣陣清香。)。
b.抓住“陣陣清香”引導想象,指導朗讀。
清香僅僅是這些花朵的香味嗎?還可以是什么味道?
【設計意圖】有感情地朗讀的訓練,突出了閱讀教學“以讀悟語”和“以讀悟情”的要求,讓學生學會處理不同語境下的朗讀。
2.小結:來到草原上,我們看到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先看到了(青青的野草),再欣賞了(清亮的湖水),最后還見到了(各種各樣的野花)。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第二自然段,美美的享受一下這如畫的美景吧。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3.指導背誦第二自然,總結背誦的好方法。
【設計意圖】“感悟、積累、運用”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三個層次。在課堂中加強背誦的訓練,是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的途徑之一,有了厚實的語言積累,才能解決怎樣說寫的問題。
四、讀練結合,體味歡騰。(14分鐘)。
1.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齊讀第三自然段,相機引導理解“歡騰”。
(2)認識過渡段:既總結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像一座橋梁一樣把這兩部分的內容連起來,這樣的自然段,叫過渡段,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草原因為有什么而歡騰?生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完成練習。
雄鷹(),百靈鳥(),
牛羊(),小馬駒(),
黃羊(),牧民()。
師生合作填寫前面五個填空,相機指導朗讀,讀出寫雄鷹和百靈鳥的句子的不同之處,讀出小馬駒的天真活潑可愛,讀出黃羊跑得飛快。
(2)合作填寫最后一個填空,相機學習描寫牧民的句子。
引讀:除了雄鷹、百靈鳥、牛羊、黃羊、小馬駒,一碧千里的草原上還散落著一個個(),居住在這里的牧民____________。(課件出示答案)。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語進行填空練習,是為了鞏固對文本的理解,并進行語言的積累。
你們知道牧民是怎么樣的嗎?(出示牧民圖片)。
這就是牧民,除了穿的住的跟我們不一樣之外,他們還可以騎在高高的駿馬上,自由自在地馳騁草原,羨慕嗎?他們不僅在馬背上馳騁,還唱歌呢,怎么唱?讀出來“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
會唱嗎?全班一起唱歌。品味為什么把“跑”唱得長?
(3)配樂朗讀第四自然段,整體感受草原的歡騰。
【設計意圖】利用配樂配合動作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表演體會草原“歡騰”的情感內容,體會草原上動物們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情境。把內容體會內化為學習課文的興趣和熱愛草原的情感,再把體會到的情感讀出來。
五、暢談感受,升華主題。(4分鐘)。
2.小結:是啊,草原是美麗的,草原是歡騰的。草原上的人和動物和諧地生活著,非常友好,十分快樂,我們深深地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地方?,F(xiàn)在讓我們把這個感受這些感情帶進我們的朗讀里吧。全體起立,一起朗讀這篇課文,讓我們在我們優(yōu)美的朗讀聲中結束這次草原之旅。(生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交流感受時,讓學生說出自身感受,不僅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還能使學生在自己的感悟中理解全文。
六、作業(yè)設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第二自然段。
七、板書設計:
野草(綠)。
廣闊而美麗湖水(清)。
野花(多)愛。
動物。
歡騰的世界。
牧民。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九
重視學生個性的張揚及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打破學科界限,將音樂與舞蹈、繪畫等姊妹藝術及地理、歷史等學科有機結合,讓學生全面了解蒙古族的多元文化,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目標。
一、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蒙古音樂的風格特點,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有關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動作。
三、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創(chuàng)造性的參與音樂活動的表演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一、讓學生感受蒙古音樂的風格特點,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二、能小組合作進行舞蹈、繪畫和打擊樂的編創(chuàng)活動。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一)律動(簡單的蒙古動作),剛才我們做的什么動作?你知道我國哪個民族最喜歡騎馬?蒙古族有一個特點就是離不開馬,他們的勞動生活離不開馬,行路離不開馬,連吃住娛樂都離不開馬。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馬背上的民族”那蒙古族生活在哪呢?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我們一起去看看。
(二)出示課件,簡介蒙古族的風土人情(背景音樂)。
1、蒙古的地域、大草原。
2、蒙古族的風俗。
草原上馳騁著勇敢的蒙古人,那里牛羊、馬匹、駱駝成群,水草肥美,天高云白,一座座蒙古包就象天上的星星灑落在草原上,奔騰的馬群給草原也帶來了生機。蒙古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他們喜歡騎馬、射箭、摔交更喜歡唱歌跳舞,每到節(jié)日他們穿上盛裝唱歌跳舞來贊美草原、贊美家鄉(xiāng)。
(三)舞蹈導入,今天老師就給你們跳一段蒙古舞蹈:
1、老師自跳,學生拍手伴奏。
2、師教幾個動作和學生一起跳起來(講解蒙古族幾個動作的要領如:硬腕、硬肩、騎馬的動作)。
3、師生一起跳起來。
二、新課教學。
(一)、聽、蒙古族小朋友騎著小紅馬向我們走來了(完整聆聽歌曲)。
(二)(你聽到蒙古小朋友都唱了些什么)讀歌詞(可用動作提示)。
(三)請同學們跟音樂小聲唱一遍。
(四)你們唱的真好聽,老師還想再聽一遍。
(五)如果你們也騎上小馬奔馳在草原上,心情會怎樣?現(xiàn)在讓我們也來試試。(處理歌曲情緒)。
(六)下面一起跟琴來唱(糾正錯誤解決難點)直到唱好。
(七)這么好聽的歌,我看有的同學都忍不住跳起來了,讓我們邊跳邊唱(跟伴奏)。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
生:草原上有藍天。
生:有馬,有牛,有羊。
生:草原上有綠草。
師:同學們,說的真美,草原上有藍藍的天,綠綠的草和清清的水。還有壯壯的奶牛,肥肥的羊兒和奔馳的駿馬。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蒙古族歌曲。了解一下蒙古草原的風情。感受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性。現(xiàn)在我們一起走進草原,請同學們坐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吧。請坐。
1.聽辨節(jié)奏。
__︱_—︱__︱_—︱。
師:現(xiàn)在,我來打一條蒙古族歌曲節(jié)奏,你們能試著模仿嗎?由強—弱。由弱—強。
師:同學們做得很好,我們現(xiàn)在來靜靜地聽一首蒙古族歌曲音樂。(草原就是我的家)。
師:同學們,聽著這首音樂,你們是否已經感受到我們前面練習的節(jié)奏呢?
生:(感受到了。)。
師:好,這些節(jié)奏型就是這首樂曲中的基本節(jié)奏,也是今天我們要學習歌曲的重點節(jié)奏。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跟著音樂我們一起來打這條節(jié)奏?!恫菰褪俏业募摇贰?BR> 師:同學們做的不錯,現(xiàn)在我們用肢體語言來感受音樂好嗎?聽著音樂,跟著老師一起來做。
(草原就是我的家律動)。
師:;同學們做的真棒,有點蒙古族感覺,現(xiàn)在我們再來欣賞一首蒙古族歌曲。我們來聽聽這首歌曲到底唱的`是什么?(播放歌曲草原上)。
師: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生:藍天。
生:羊兒叫。
生:草原好熱鬧。
師: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樣的心情呢?
生:抒情,激動。
生:甜美的。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歌曲《草原上》。
師:首先,來認認我們的好朋友。
師:同學們,誰知道這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勢3。
生:3.
師:這個又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勢5。
生:5.
師:兩個都說對了。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音,大家一起說好嗎?做出手勢6。
生:6.
師:今天我們主要來學學這三個音的音高位置。同過這三個音的學習來學唱《草原上》這首歌曲。
師:同學們我們邊唱邊用手勢體會音高。
師:356,216,51653.
356,216,12516.用手勢一個樂句一個樂句的學習樂譜,樂句學會后連起來唱。
師:我們現(xiàn)在用身體來感受一下音高的位置。老師帶領學生根據音高的位置來用身體感受。
師:同學們真棒。現(xiàn)在我想請一位同學來讀歌詞,大聲有感情的來朗讀。
生:朗讀歌詞。
師:請同學再有感情,聲音洪亮的來讀讀歌詞。
生:朗讀歌詞。
師:老師領你們讀一遍好嗎?
生:和老師一起很有感情的讀歌詞。
師:很好?,F(xiàn)在我們小聲的跟著鋼琴來試一試唱歌詞。
生:和著音樂小聲唱歌詞,一段。
師:同學們的節(jié)奏感真不錯,我們現(xiàn)再勇敢點再來唱一唱歌詞吧。
生:1遍。
師:請同學們再唱的跳躍活潑一點,注意聲音位置。
師:彈琴伴奏。
生:唱。
師:注意長音的位置,發(fā)音要準。
生:唱。
師:讓我們懷著對草原的熱愛,激情飽滿的再來做一回小牧民。還記得我們的節(jié)奏么?請你們在歌曲前奏部分打著節(jié)奏加進來好嗎?(試一下老師帶學生邊哼著前奏曲邊打節(jié)奏。)。
生:聽著音樂唱。
師:親愛的同學們,暴風雨來的這么猛烈,你們能勇敢的來面對,并用熱情來戰(zhàn)勝它,你們真是草原上的小英雄!讓我們用激情飽滿的歌聲來贊美他好嗎?大家穿上皮靴,帶好頭巾,騎上駿馬,奔馳在草原,做一個勇敢的小牧民!
生:騎在小凳子上表演唱。打節(jié)奏為自己伴奏。
師:我的小勇士們,你們可真棒!看!這是什么?蒙古包,我們來了解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性和民俗風情吧。
師:在我國的北部地區(qū),居住著勤勞,勇敢,善良的蒙古族人民。那里有藍藍的天空。青青的綠草。靜靜的湖水和肥壯的牛羊。人們說著蒙古話,喝著馬奶酒,吃著烤全羊,住著蒙古包,騎著駿馬,揮舞著長鞭。瀟灑的再草原上飛奔,所以也稱蒙古族為馬背上的民族。正如詩中所寫: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壟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xiàn)牛羊。(播放ppt配音樂天堂)。
師:諺語。
說的蒙古話,穹廬做居家,男人會三藝,婦孺能飛馬,
喝酒用大碗,吃肉用手抓,燒柴用牛糞,渴了喝奶茶,
無歌不成禮,進門就是客,奶食不分家,戶戶養(yǎng)牛馬!
師:同學們,男人會三藝說的是哪三藝?
生:(騎馬,射箭,摔跤)。
師:婦孺能飛馬是什么意思呢?
生:婦女和小孩也很會騎馬。
師:這些諺語充分的體現(xiàn)了蒙古族人生活習性和熱情好客和民俗風情的畫面。
師:我們唱了蒙古族的歌曲,又了解了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性和民俗風情。蒙古族人能歌善舞,我們也學學跳蒙古族舞好嗎?誰上來做做動作(3)。
師: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和我們剛才做的律動很像噢。
師:請同學們到前面來,帶好頭巾一起來跳舞好嗎?
(播放音樂)(圓圈位置)。
同學們,時光總是那么短暫,音樂總是那么美好,請同學們記住我們今天的蒙古之行。讓我們帶著美好的心情天天都快樂的學習和生活。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一
設計理念:
讓學生成為學習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者、探究者,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在品詞析句中感悟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美麗與歡騰;掌握聯(lián)系上下文與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意思,進而讀懂課文內容的方法;體會文段的表達特點,背誦積累,學習運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體會文段的表達特點,背誦積累,學習運用;培養(yǎng)學生想象創(chuàng)新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體會草原的神奇而美麗,激發(fā)情感,想象創(chuàng)新。
教學難點:
能聯(lián)系上下文與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我國內蒙古有一片美麗的大草原——錫林郭勒大草原,那里水草肥美,風光秀麗,是世界聞名的的大草原之一,也是中國唯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國際生物圈的草原自然保護區(q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草原,欣賞那里獨特的風光吧。
【設計意圖】:激情導入,介紹錫林郭勒草原的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理清結構。
1.輕聲讀課文,想一想:錫林郭勒大草原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廣闊美麗、歡騰)。
廣闊美麗1—2。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二
作文。
歡迎閱讀。
凌晨四時,草原上一片漆黑,黎明前的黑暗還在繼續(xù)。這時的草原非常安靜,到處都是靜悄悄的。黑色的夜空上掛著幾顆小星星,四周朦朦朧朧的,如同籠罩著一層薄薄的輕紗。
我們焦急而又安靜地站在小山坡上等待日出。東方的天邊漸漸地露出了魚肚白,星星漸漸變淡了。過了一會兒,夜幕徹底被拉開了。溫柔的紅光從草天相接處透了出來,周邊的云朵姐姐們都換上了件件桔紅色的衣服。時間漸漸溜走了,霞光在漸漸擴大了。但是太陽遲遲沒有出現(xiàn),我想也許是云層太厚、也許是太陽害羞了不敢出來。正在我失望地打算離開之時,忽然聽到了一陣歡呼聲。我趕緊回頭一看,哇,火紅火紅的太陽正在慢慢地露出它的小臉。它的小臉紅得像個大柿子,又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不敢一下子伸出頭來,只敢一點點往外露。終于,整個太陽都升起來了,陽光從柔和變得越來越刺眼。
草原被灑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成群的牛羊們在草原上自由地奔跑著,放眼望去,美極了。我們都陶醉在這美麗、壯觀的草原日出里。
第一次在草原看日出,可真美!錯過它你可要后悔一輩子的哦!
“潘彧,快起床!看日出啦!”睡的正香的我4點半就被媽媽喊醒了。我飛快地穿好衣服就跑了出去。不過我才出門又立即跑了回去,草原的早晨實在是太冷了,沒辦法,我只好和媽媽裹著被子出去等日出了。
周圍還是黑乎乎的一片,只有天邊有一道細細的白線,讓你分清天與地的邊緣。幾顆調皮地小星星還在空中眨著眼睛,似乎好奇我們?yōu)槭裁雌疬@么早。四周一片寂靜,聽不到一絲聲音。近處蒙古包的燈光星星點點。
慢慢地,天邊越來越亮,開始出現(xiàn)一道紅霞。能朦朦朧朧地看見遠處草原上的小丘,不遠處,許多馬兒正在低頭享用著美味的嫩草,顯得那么悠閑自在,那么心滿意足。
霞光越來越紅,好像誰在天邊鋪了一塊彩錦。太陽快出來了!大家都睜大雙眼仔細觀察,我發(fā)現(xiàn)有一處顯得特別亮,我想太陽一定是從那兒升起吧!果真不錯,那兒的光線越來越強,亮得耀眼。借助陳老師的攝像機我看得更清楚了!太陽像調皮的孩子在玩蹦蹦床一樣,它一蹦一跳,拼命地往上跳,一會露出小半邊臉,一會露出大半邊臉,一會又落了下去……就這樣,從小半圓到大半圓。突然,太陽完全跳出了地面,散發(fā)出萬丈光芒。“太陽出來了!”我們大聲歡呼。
啊,美妙絕倫的草原日出!
今天早晨4點鐘,我早早地起來了,因為我要觀看壯美的草原日出。我來到了草丘的頂端,靜靜地等待太陽的出現(xiàn)。
天空已經有了一道火紅的云霞,它的上方慢慢過渡了橘紅、金黃、絳紫、深藍、烏黑等許多色彩,唯美無比。還有在城市里見不到的滿天繁星,我已經看到了像勺子的北斗七星、隔銀河相望的牛郎織女、一直最亮的啟明星(金星),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星星,如同都市里的霓虹燈,點綴著五彩的天空。遠處,碧綠的草原一望無際,有白藍相間的蒙古包點綴其間。媽媽拿著手機不停地拍照,她要把那美好的一瞬永遠記錄在心間。草原的黎明冷颼颼的,我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了,還是覺得我的手指已經凍成了一團。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地過去,遠處的紅霞一分一分地增加,就像戰(zhàn)爭一般,勢不可擋地占領著天空,黑色與藍色且戰(zhàn)且退,把領土慢慢讓給了代表光明的顏色。但即便如此,黑暗還是占領著很大一部分領土,我在心里默默地給這光明加油,愿他們早日沖破黑暗的束縛?,F(xiàn)在,大部分星星已經被光明遮住了,只有啟明星(金星)還頑強地一閃一閃。
天空一下子亮堂了起來,能朦朧地看到人影了,我們都知道,這是日出的前奏,大家都默默地期待著。這時候天空中的黑色已經完全消失殆盡,天空已變?yōu)榱嗽镜某核{。
突然,紅霞處出現(xiàn)了一道金光,勢不可擋——太陽快要出來了!一個金色的半圓沖破紅霞,堅強地開辟出一個道路,噌噌地蹦上了天空,仿佛迫不及待地宣告著天空的主權——輝煌與光明。太陽發(fā)射出耀眼的金光,刺得人眼生疼、不敢直視。太陽像一個巨大的火球,主宰著世界。在這輝煌的光芒面前,所有的文字都顯得蒼白無力,在我的心中,只有一個字——哇!
此刻,我心潮澎湃,這是我第一次觀看完整的日出,原來日出也是一種大自然的天然給予,我們要好好保護地球,不要讓我們的子孫后代永遠都看不到這一幅輝煌的畫卷。
今天一大早,大概五點左右,爸爸就把我從睡夢中拉起來出去看日出了!
盡管是夏天,草原的清晨仍然讓人覺得很冷,穿著媽媽給我新買的沖鋒衣也感覺不到暖和。
草原上一望無際,微微抬起頭,發(fā)現(xiàn)天空有幾朵桔紅色的云,一朵云彩就像一片浪花兒向我撲來,幾片連在一起,簡直就是洶涌澎湃的大海!
等了大約幾分鐘,我有點不耐煩了,我便拉著爸爸的手往回走去。這時,爸爸驚喜地對我說:“快看,出來啦,出來啦!”我順著爸爸手指的方向一看,可不是嘛!又白又亮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微微地露出了點頭,恰巧“插”在一棵樹的中間,遠遠望去,像一團燃燒的火焰。
就在我們緊盯著太陽欣賞的時候,它突然又往上冒出了一點點,成了一個半圓,散發(fā)出來的光也更亮了,把原本深紅色的天空染成了桔黃色。
可是太陽卻沒有再繼續(xù)向上升起,像是一個調皮的小p孩,故意想吊吊我們的味口,然后看我們一副著急的樣子,滿足了,便又往上升了一點點,好像覺得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在盡力掙脫草原的懷抱。
就在這時,太陽猛地往上一跳,像雨后的春筍一節(jié)一節(jié)地往上爬,然后爬到了一個它自己認為比較高的地方,便停了下來。光變得越來越美也越來越亮,最后把整個天空都染成了金黃色。此時的太陽就像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高高地掛在天上,用盡一切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美麗。
朝陽的光輝照在我身上,我很興奮,很激動,感覺不到一絲寒意,我完全陶醉在這美麗的草原朝陽之中了。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三
只愿馳騁在草原。
藍藍的天空,
伴你奔跑到天邊。
青青的草地,
世代生息的家園。
彎彎的河流,
是你生命的源泉。
千年的故鄉(xiāng),
歷經磨難與風寒。
始終不變的,
用忠誠守護江山。
英雄的駿馬,
無數(shù)歌曲把你贊。
你是草原魂,
更是天地的情緣。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四
1、讀準并積累本課詞語:奇異、玲瓏多姿、凝結、細膩、呈現(xiàn);理解詞語“玲瓏多姿”。
2、知道課文寫了五彩池的幾方面。
3、能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來正確理解語句,感受文章前后聯(lián)系的緊密性。
4、能借助板書,概括池水的奇異,積累有關語句。感受五彩池的奇異。
1、能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來正確理解語句,感受文章前后聯(lián)系的緊密性。
2、通過圈詞劃句,感受五彩池的奇異。能借助板書,概括池水的奇異,積累有關語句。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一)欣賞圖片,感受五彩池景色的奇異。
1、欣賞圖片,初步感受五彩池的神奇。
(媒體音樂,出示:欣賞圖片)。
(二)揭示課題。
二、反饋預習,梳理文章的脈絡。
(一)反饋預習,了解1、4節(jié)的總起、總結作用。
1、反饋預習,交流寫出五彩池特點的詞語。
(出示預習要求)讀了文章后,五彩池留給你什么印象呢?
2、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梳理文章結構,學習1、4節(jié)。
交流:(板書:奇異)對呀,這是五彩池留給我們的總體印象。作者在開頭總起介紹了五彩池的特點,最后又再次總結了它的特點。就讓我們拿起書來讀讀1、4節(jié)。
(二)了解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五彩池。
1、交流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五彩池。
中間兩個小節(jié),作者又為我們介紹了五彩池的哪兩個方面?
2、交流并板書。(板書:池子、池水)。
3、小結并明確本課的學習目的。
文章就是抓住(點課題“池”)池子及其中(點課題“五彩”)五彩的池水這兩方面來介紹五彩池的奇異的。我們讀這類寫景物的文章一定要先了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這個景物的?,F(xiàn)在就讓我們來深入學習,看看作者是怎樣把五彩池奇異的特點寫具體的。
三、學習第2小節(jié),了解五彩池大小、形狀上的奇異,積累有關語段。
(一)了解本節(jié)是圍繞那句話寫的。
1、指名讀第2節(jié),正音。
我們先來看看文中對池子的描寫。指名讀第2節(jié)。(媒體:“玲瓏、恰似、一畝、盛開”的拼音)正音。
2、默讀第2節(jié),思考本節(jié)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那這一節(jié)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直線劃出句子。
3、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辨析本節(jié)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交流:(板書:大大小小、玲瓏多姿)。
(二)引導抓住句中關鍵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情。
1、自讀第2節(jié),初步感受作者是怎樣描寫五彩池的。
(出示:滿山池子的圖片)如果你是游客,此時你會做什么呀?如果不能用相機,要讓你用文字來描寫美景,該怎么寫呢?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用文字來吸引我們的。(出示:“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蓮花”)自己再讀讀這段話,體會一下。
2、出示句子,引導感受作者的描寫中流露出的驚訝之情。
(2)交流。
點評:“一畝”相當于我們14個教室那么大!可能我們感覺很大。但同樣是池子,新疆的天池有7畝多大。而五彩池,大的——并不大呀。一個“不足、不到”把作者的感受表達出來了。
(3)小的呢——男女生分讀兩句話,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池子大小差異很大)。
3、小結:作者就是用了強烈的對比來讓我們感受到池子的`奇異的。(板書:對比)。
(三)感受池子形狀各異,有感情朗讀有關語句。
1、知道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來介紹池子的形狀。
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來介紹池子的形狀的呢?(板書:比喻)引讀有關的語句。
2、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玲瓏多姿”。
讀了句子,你理解什么是“玲瓏多姿”了嗎?(小巧精致,形狀各異)。
3、剛才我們讀了句子,理解了詞語的意思,也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美。讓我們再把第2節(jié)讀好。
四、學習第3節(jié),了解五彩池池水的奇異,簡要概括“池水顏色奇異”。
(一)了解第三節(jié)的結構特點,概括每層要點。
1、默讀第3節(jié),分層。
我們跟隨作者去領略了池子的奇異,讓我們再去看看那鮮艷多彩的池水吧!(板書:鮮艷多彩)默讀第3節(jié),想想作者從哪兩個方面來介紹池水的?做好分層記號。
2、巡視,(媒體出示答案)。
3、理解這樣分層的原因。交流:(板書:現(xiàn)象、成因)。
(二)了解五彩池池水的奇異之處,根據板書提示簡要概括。
1、讀懂并簡要介紹池水奇異在哪里。
(1)這節(jié)課,我們先跟隨作者來了解池水奇異的現(xiàn)象,并把關鍵的內容提煉出來簡要地說給別人聽。引讀:站在山上,向下望去——自己往下讀,把這段話讀正確。(媒體出示原第二層)。
(2)指名讀。
(3)(媒體:隱去后半部分)這池水實在太使人驚奇了——(男生讀)。
(4)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用抓關鍵詞的方法來概括池水的奇異。
(5)請學生從這句話中圈一個能反映池水奇異的詞語詞。(板書:各不相同)。
還需要有個什么條件?(板書:同一溪流)現(xiàn)在你能連起來說一說嗎?(交流時引導學生用上“雖然但是”這個關聯(lián)詞來把池水的奇異講清楚。)。
(6)作者又是如何進一步向我們描述池水的水色各不相同的呢?引讀:有的。
——有的——有的——有的——。
(7)了解作者說的“各不相同”有幾種情況。
(8)交流:
第一種情況:池子不同,池水不同。(板書:池子不同,池水不同)第二種情況:同一個池子,顏色不同。(板書:同一個)。
(9)現(xiàn)在你能否連起來介紹一下池水如何各不相同的?
2、有感情朗讀有關內容。
此時,你忍不住想贊嘆五彩池的池水——。
五、總結課文,布置作業(yè)。
1、總結,并引出下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2、作業(yè):
用上“雖然。但是?!苯榻B池水的奇異之處。
從這兩句句子中任選一句,用鋼筆抄寫在本子上。
聯(lián)系下文思考:課文為什么一開始要寫“晴朗的日子”?
板書:
大大小小(對比)。
五彩池。
(奇異)池子:不同同一個。
池水現(xiàn)象同一溪流,各不相同。
(鮮艷多彩)雖然但是池水不同成因。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五
凌晨四時,草原上一片漆黑,黎明前的黑暗還在繼續(xù)。這時的草原非常安靜,到處都是靜悄悄的。黑色的夜空上掛著幾顆小星星,四周朦朦朧朧的,如同籠罩著一層薄薄的輕紗。
我們焦急而又安靜地站在小山坡上等待日出。東方的天邊漸漸地露出了魚肚白,星星漸漸變淡了。過了一會兒,夜幕徹底被拉開了。溫柔的紅光從草天相接處透了出來,周邊的云朵姐姐們都換上了件件桔紅色的衣服。時間漸漸溜走了,霞光在漸漸擴大了。但是太陽遲遲沒有出現(xiàn),我想也許是云層太厚、也許是太陽害羞了不敢出來。正在我失望地打算離開之時,忽然聽到了一陣歡呼聲。我趕緊回頭一看,哇,火紅火紅的太陽正在慢慢地露出它的小臉。它的小臉紅得像個大柿子,又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不敢一下子伸出頭來,只敢一點點往外露。終于,整個太陽都升起來了,陽光從柔和變得越來越刺眼。
草原被灑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成群的牛羊們在草原上自由地奔跑著,放眼望去,美極了。我們都陶醉在這美麗、壯觀的草原日出里。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六
大草原的天空湛藍湛藍的,像個藍寶石。天空里飄著朵朵白云,有的像歡蹦亂跳的小兔子,有的似一匹奔馳的駿馬,還有的如幾只好吃懶做的小豬…..真是形狀各異!厚厚的云層里藏著火紅的太陽,太陽像個害羞的小姑娘躲了起來。
大草原上有幾朵鮮艷的野花和許多綠油油的小草,不然怎么叫大草原呢?花朵有許多顏色,有橙子紅,藍莓紫,菠蘿黃…..這么美麗的花,引來了許多蜜蜂和蝴蝶。蜜蜂一會兒采這朵花的蜜,一會兒采那朵花,樂此不疲,心想:“這么多蜜,夠采上好幾年了!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一會兒飛到這兒,一會兒飛到那兒。
遠處,有一座可愛的小房子,紅紅的瓦片、潔白的墻。屋頂上還有一只鳥兒在歡快地唱著歌呢!這或許是七個小矮人的小屋,還可能是小孩子們都喜歡的甜甜的糖果屋,總之能引起人們許多美好的幻想。
我愛著美麗的大草原!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七
親吻大地的牛羊。
草原上有太陽,有我夢境中。
出現(xiàn)的翠綠。
七夕,我在異鄉(xiāng)。
異鄉(xiāng)升騰的火,又燃起我熱情。
我是草原的羔羊,一邊啃青。
一邊放逐自由的情懷。
七夕,我被綠色包圍。
困頓我的`情人已駛離銀河。
不再寂寞。
七夕,我想起久遠的過去。
手觸藍天,我又回到童年。
與兒時的伙伴、牛羊又蹦又跳。
三年級草原的教案篇十八
牧歌嘹亮傳天涯。
盛夏的草原美如畫,
藍天上的白云——。
如吉祥的哈達,
雄鷹展翅——。
守望著可愛的家,
千里草原上——。
駿馬奔馳如旋風,
偉大的母親河啊——。
清澈的河水嘩啦啦響,
您——。
千古流淌奔騰不息,
滋潤了草原,
哺育偉大民族茁壯成長。
盛夏的草原如詩畫,
郁郁蔥蔥,
生機盎然,
百花綻放,
蝶舞蜂飛,
百靈鳥兒放聲歌唱,
牛肥馬壯散落在草原上,
白云般的羊群——。
游動在綠色的海洋中,
牧人唱著纏綿的長調,
悠揚的馬頭琴聲在回蕩,
穿越出白色的氈包——。
飛向綠色草原,
籠罩著人間的天堂。
炊煙裊裊,
奶茶飄香,
醇香的奶酒,
勝過瑤池的瓊漿,
綠色的食品,
手把肉飄香,
……。
草原的盛會——。
那達幕歌聲嘹亮,
人聲鼎沸,
熱鬧異常,
競技場上的'跤手們,
龍騰虎躍塵土飛揚,
賽馬場上駿馬嘶鳴——。
蹄聲如擂鼓,
……。
豐收的喜悅——。
洋溢在幸福的臉上,
勤勞的草原兒女,
扎根在草原上,
世世代代耕耘著,
建設著可愛的家鄉(xiāng),
迷人的中國夢——。
在千里草原唱響,
草原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綠色的草原——。
人間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