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雪讀后感范文(13篇)

字號:

    讀后感是對所讀內(nèi)容進行梳理和總結(jié)的產(chǎn)物,能夠促使我們更好地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觀點和價值觀。讀后感的寫作過程中,可以多次修改和潤色,以確保文章表達的清晰準確。希望以下這些讀后感范文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建議和借鑒。
    三月雪讀后感篇一
    初相識的窮日子里,他們常常喝一種便宜的德國白酒bluenun,酒瓶的包裝紙上有幾位俏麗的修女。相聚的這天晚上,他叫了這種多年沒喝的酒。
    “你要喝一點嗎?”他問。
    “你這是諷刺我嗎?”她以宛若天堂的聲音說。
    他笑了,嚴肅而真誠地說:“是祝福?!?BR>    “我戒了酒?!彼郎厝岬卣f。然后,她又說:“你也不要喝太多。”
    “我喝酒不會醉,喝咖啡才會?!彼f。
    “你還是酗咖啡嗎?”她問。
    “有些東西很難戒掉?!?BR>    他望著她,她的頭發(fā)刮得很短,像一張栗色的短毛毯子覆蓋著頭顱。卸去脂粉的臉,消瘦了,蒼白了,跟從前一樣清麗,雙眸卻更見慧黠。她披著褐紅色的長袍,腳上穿的是一雙德國birkenstock卡其色麂皮大頭鞋。
    “還可以穿名牌鞋子嗎?”他有點奇怪。
    她笑了:“我們都穿這種鞋子,很好走路,而且進出廟宇時方便。這雙鞋是在倫敦買的.,沒想到現(xiàn)在用得著。是你陪我一起去買的吧?”
    “嗯,那天我們剛到倫敦,你原本穿的那雙鞋把你腳踝的皮都磨破了,我們走了幾家百貨店,你的腳踝在淌血,你竟然還不肯隨便買一雙,千挑萬選才買了這雙大頭鞋。沒見過愛美愛成這個樣子的?!?BR>    “現(xiàn)在不會了?!彼纯醋约耗_上那雙磨舊了的鞋子,微笑說。
    露天酒館外面,一輛送貨的車開走,揚起的灰塵在日光下亮亮地飛舞,想起如煙往事,他沉默了。如今不再是往事了,說是前塵,也許更適合。
    十六歲那年,他半工半讀在電臺當唱片騎師,少年得志,什么都不放在眼里,除了她。邢立?比他早一年進電臺,說得上是他的師姐。上司把他們編成一組,要他跟她學(xué)習(xí)。第一次在電臺見面的時候,他銷魂蕩魄地愛上了她。那時,她已經(jīng)有一個要好的男朋友。他從沒見過這個男人,也不想見。沒見過面,他心里尚且那樣妒忌,見到面,他無法想象那種妒忌有多么煎熬。
    他常常想辦法接近她,知道她預(yù)約了錄音室錄音,他便也預(yù)約相連的錄音室錄音,隔著錄音室的那一面厚玻璃,偷偷地看她??伤珜λ貏e冷淡,好像是有意折磨他似的。上司要她指導(dǎo)他,她卻從來沒有。
    終于有一天,兩個人在錄音室里,她聽完他的錄音帶,沒說話,低頭剪輯自己的錄音帶。
    “你為什么不肯教我?”他按捺不住問。
    她抬頭看著他,說:“我也只比你早來一年?!?BR>    “你為什么討厭我?”
    “誰說我討厭你?”
    “你完全不理我!”他像個受傷的小孩似的。
    “你又不是小男孩,為什么要別人照顧?”她冷冷地說。
    “因為知道我喜歡你,你就討厭我?!?BR>    她沒好氣地說:“你這話就不合邏輯了。首先,我并不知道你喜歡我;其次,我為什么要討厭一個喜歡我的人呢?”
    “女人就是這么難以解釋?!?BR>    她笑了:“你對女人了解多少?你才不過十六歲?!?BR>    “你也不過比我大兩年?!?BR>    “那就是說,我成年了,你還沒有?!彼贿呎f一邊收拾面前的幾卷錄音帶,撇下他一個人,離開錄音室。
    他坐下來,把她剛才除下來的耳機戴上,沉醉在她耳朵的余溫里,并相信自己剛剛踏出了美好的一步。那時他太年輕了,以為愛情無非是一場戰(zhàn)役,成王敗寇。
    隔天半夜,在錄音室的走廊上碰到她時,他走上去,單刀直人地問:“你會考慮我嗎?”
    “徐致仁,你真討厭!”她皺著眉說。
    “你終于承認你討厭我了嗎?討厭就是喜歡。”
    “你是一個討厭的人,并不代表我討厭你?!?BR>    三月雪讀后感篇二
    蕭紅的小說《小城三月》以一個少女的角度講述了翠姨的悲劇愛情故事。翠姨是與“我”年齡相仿的親戚,常住在“我”家,與“我”十分親密。翠姨的家人為她定了一門親事,而她卻愛上了“我”的堂哥,可是性格含蓄內(nèi)向的她不敢將這“秘密”說出口。隨著婚期越來越近,翠姨愈加消瘦,最終一病不起香消玉殞。
    翠姨的悲哀令人動容,小說中作者兩次暗示了她的命運結(jié)局,第一次出現(xiàn)在對于時尚面冷心熱的翠姨執(zhí)意要去買已經(jīng)流行過了的絨繩鞋的時候,冒著漫天大雪,翠姨和“我”一家家商店挨個問過去最后也沒有買到,她的愿望終究是落空了,此時她對自己的命運做出了判斷:“我的命,不會好的。”買不到的絨繩鞋就像是翠姨心中所期待的愛情:有的時候,她止步不前,等到?jīng)]有了,她只剩遺憾。第二次是由伯父口說出的,愛美的翠姨為了面對自己愛的人精心打扮,早飯時遲遲不肯到位,伯父調(diào)侃她是林黛玉。翠姨與林黛玉的確有相似之處,兩人都弱不禁風,寄居在他人籬下,都是有著敏感內(nèi)心和愛情期許的少女。在林黛玉的啟發(fā)下,翠姨請了先生在家讀書,“念了書,不多日子,人就開始咳嗽,而且成天悶悶不樂”,最終翠姨病死,她的命運軌跡和林黛玉重疊在了一起。蕭紅在小說的結(jié)尾寫到:“春天的命運就是這么短?!边@可以說是對翠姨命運的總結(jié),翠姨是一個美好的生命,卻也是短暫的,令人惋惜。
    翠姨的人物總體形象是美好的,她身姿窈窕,像個大家閨秀,生在在相同環(huán)境的妹妹卻不修邊幅、俗氣十足,在此對比下更是凸顯了翠姨的沉靜端莊。在美好的表象下,翠姨的性格中卻有著矛盾與病態(tài)的因素,她極度自卑,這首先是受她出身的影響,她是“寡婦的兒子”,母親又二嫁;其次,外祖母為她提婚被拒絕對她而言也是一個莫大的打擊;還有一個原因是她對于教育的缺失,她沒有讀過書,心中對讀書人有著向往與艷羨,所以她才會喜歡“我”,認為不管想什么“我”都比她明白,事事同“我”商量,在她心中讀書人似乎是高人一等的。這促使她潛意識中對自我進行了否定,她愛戀堂哥卻極度不自信不敢告知對方,直到死前才將情緒爆發(fā)出來。這也體現(xiàn)在她對于時尚的態(tài)度上,女孩子愛美,追求時髦是天性,從翠姨與“我”的夜談的內(nèi)容和逛街時買許多好看卻無用的花邊的行為看來,翠姨無疑是具備這種天性特征的少女,可“不管什么新樣的東西到了,她總不是很快地就去買了來,也許她心里邊早已經(jīng)喜歡了,但是看上去她都像反對似的,好像她都不接受”,她行動的滯后是由于她卻刻意的壓制自己的天性與欲望,翠姨的別扭也使她在面對愛情的時候止步不前。她的性格中更是有著憂郁怯懦的成分,她羨慕知識青年,也請了老師來學(xué)習(xí),卻不敢于反抗家庭,沒有抗爭的勇氣,最終病郁而死。
    在《小城三月》的文本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人物性格而導(dǎo)致的任務(wù)命運悲劇,但對于社會環(huán)境導(dǎo)致悲劇這一層面,文本卻缺乏猛烈的批判。《小城三月》通篇的言語十分節(jié)制,其間不但沒有設(shè)置激烈的沖突,更有著一些關(guān)于家庭的溫馨的色彩,小說充斥著作家的回憶氣息,在某種程度上,消解了小說的批判性色彩。
    小說總體就彌漫著濃濃的回憶性色彩。文章在開頭部分就進行了交代:“我有一個姨,和我的堂哥哥大概是戀愛了。”小說中翠姨將對堂哥的愛戀當做一個“秘密”藏在心里并未告人,主人公一家應(yīng)該并不知道這件事情,“我”的母親也是在后來才對翠姨和堂哥之間的關(guān)系產(chǎn)生了猜測,所以說出這句話的時間點最早也是在翠姨不肯出嫁之后引起了家人的懷疑的時候。翠姨與堂哥之間的“戀愛”也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戀愛,兩人并未建立戀愛關(guān)系,對于對方的心意也沒有明確,因此,面對翠姨死前的訴說,堂哥“茫然地不知道說什么”并且“不知翠姨為什么死”,準確來說,兩人之間的關(guān)系應(yīng)是曖昧而不是戀愛。“我”用了“大概”這個詞來描述翠姨和堂哥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可以推斷出這應(yīng)該是作為旁觀者在旁觀了整件事情的始末之后做出的結(jié)論:“大概是戀愛了?!彼?,我們可以說小說是從一個少女敘事者的視角出發(fā),交代翠姨故事的始末,整篇小說就是“我”的回憶敘事。
    小說的許多部分對于“我”的家庭的組成、活動,以及“我”的家鄉(xiāng)的習(xí)慣、風俗進行了描寫,其中的某些描寫交代對于情節(jié)的發(fā)展推動并無關(guān)系。在小說的前半部分,“我”與翠姨坐馬車去買絨繩鞋,“我們辭退了馬車,進了第一家店鋪?!弊髡咴诮酉聛淼囊欢沃刑匾饨淮恕稗o退馬車”這一家鄉(xiāng)特有的習(xí)慣:“在別的大城市里沒有這種情況,而在我的家鄉(xiāng)里往往是這樣,坐了馬車雖然是付了錢,讓他自由去兜攬生意,但是他常常還依舊等候在鋪子的門外,等一出來,他依舊請你坐他的車。”對于“辭退馬車”這一家鄉(xiāng)特有習(xí)慣的交代可以說是與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節(jié)的推動毫無關(guān)系,如果我們把這一段去掉也不會對文意有所影響,可是作者卻偏偏要進行交代,并且語言間洋溢著對于家鄉(xiāng)車夫的一種褒義的評價,家鄉(xiāng)車夫愿意多花一點時間來等待前面的顧客而并非急匆匆去接下一個客拉下一個活兒,乘客也無需再費心再叫車了。小說中還涉及到了許多女性特有的話題,“我”與翠姨的夜談,談?wù)摗耙路鯓哟?,穿什么樣的顏色,穿什么樣的料子?!比巳硕加械母魃笈?、高跟鞋、盛行一時的絨繩鞋,逛街時啰里啰嗦買些無用卻漂亮引人的花邊,買完了過后卻會心虛。對時尚的追求,對漂亮卻無用的小玩意兒的喜愛等等,這些都是一些十分典型的女性心理,尤其是對于少女而言。這些描寫生動的體現(xiàn)出了“我”與翠姨的少女形象,而作者在進行描寫的時候也十分得心應(yīng)手,這其中無疑是有自己的感觸在其中的,也許就是作者少女時期的心理再現(xiàn),寄托著作者對于少女時代的回憶。這種回憶的氣息最明顯體現(xiàn)在作者對于“我”的家庭的描寫和交代之中,“我”出生于一個富裕的大家庭,家族中的叔叔哥哥都去大城市讀書,父親參與過國民黨,可以不分男女逛公園看花燈,組建家庭音樂會,還建了網(wǎng)球場打網(wǎng)球。小說中對于家庭的描寫某些程度上來自于蕭紅的原生家庭,蕭紅出生于一個大家庭,也像文中的“我”那樣被送去學(xué)堂讀書,翠姨被家庭安排訂婚也是蕭紅本人的經(jīng)歷,不同的是蕭紅選擇了反抗?!缎〕侨隆分袑τ诩彝サ拿鑼懪c蕭紅的其他小說很不一樣,在蕭紅的一生中,家是她傷痛的來源之一,所以她時常表現(xiàn)出對于家庭的厭惡態(tài)度,可小說中“我”的家庭是溫馨的,盡管不能說是真正民主的卻是較為開放的。這可能與蕭紅的心理狀態(tài)有關(guān),寫作《小城三月》的時候蕭紅已經(jīng)到達了香港,并且備受失眠咳嗽等病痛折磨,此時她三十一歲,距離她逝世只有不到半年的時間。身居異鄉(xiāng)的她,在經(jīng)歷了感情、生活上的種種艱難之后,再回想起家庭,也許會產(chǎn)生一種復(fù)雜的情感,讓她選擇去回憶起家庭生活中曾有過的溫馨的部分,并對家庭產(chǎn)生想象。在小說中,作者似乎也陷入這種種回憶與想象之中了,“我”與翠姨夜談,談著談著,由翠姨轉(zhuǎn)到了“我”的家庭環(huán)境,“我”的家庭是開放而又充滿溫情的,叔叔哥哥們在大地方讀書,有著不同于小縣城鄉(xiāng)民的眼界,父親參加過國民黨,整個家庭都“咸于維新”起來,一切都很隨便,可以男女不分一起逛公園,正月十五看花燈,還設(shè)置了網(wǎng)球場,“一天到晚地打網(wǎng)球,親戚家的男孩子來了,我們也一起打?!弊髡咭舶l(fā)現(xiàn)了自己對于這種回憶與想象的一發(fā)不可收拾,便說:“這都不談,仍舊來談翠姨”,把視線又拉回翠姨的身上。
    我們可以看出,在“我”這個敘事者的背后,隱藏著的是作家本人。小說中充滿著作家對于自己家鄉(xiāng)、少女時代以及家庭的種種回憶,并且作者有一種沖動將這些回憶一一付諸于紙面。但這些偏向于溫情的回憶與作家在過程中流露出來的情感,從某些程度上沖淡了小說的批判性,因此,《小城三月》本應(yīng)該有的對于封建禮教的激烈的批評性被消解了,這也體現(xiàn)了蕭紅寫作的邊緣化,不能深入切題的缺點,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卻能感受到一個一生飽受磨礪的女性作家獨特的敏感與情感的流露。
    三月雪讀后感篇三
    《小城三月》是中國作家蕭紅創(chuàng)作的中篇小說,該作品寫于1941年7月,發(fā)表于同年8月《時代文學(xué)》第1卷第2期。
    《小城三月》講述了一個美麗善良的姑娘對自由、幸福的向往與追求,以及最終被傳統(tǒng)的宗法制度所吞噬、香消玉殞的故事。這是一篇在思想和藝術(shù)上都純熟的作品,承襲了作者一貫的散文化筆調(diào),以獨具特色的敘事方式,將一個極其普通的愛情故事渲染得凄涼哀婉,穿過幾十年的時光,帶給人們強烈的震撼與反思。
    三月雪讀后感篇四
    片斷:
    不要再問天長地久還是曾經(jīng)擁有。
    有人問:“你喜歡天長地久,還是曾經(jīng)擁有?”
    問這一類問題,已經(jīng)太落伍,實在沒心機回答,愛情怎能這樣分界?
    她在他最失意的時候出現(xiàn),他本來已經(jīng)放棄一切,因為遇上她,他變得積極進取,不再自憐。他從幽谷里走出來,變成一個光芒四射的人。然后,因為許多原因,她要離開了,她知道,她在他生命里的作用已經(jīng)完了,即使她走了,他也不會倒下來。所謂緣盡,也就是她在他生命里扮演的角色是時候消失了。
    她本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女人,以為愛情就是人生的'全部,整天憧憬著跟自己心愛的男人結(jié)婚、生孩子,過幸福的生活,直到遇上他,她才知道自己可以不平凡。愛情原來不是人生的全部,她不再橫憬結(jié)婚和生孩子,她對幸福的生活有了新的見解。一天,他要離開她了,雖然傷感,但是他留給她的養(yǎng)分,將會滋潤她一輩子。
    不要再問天長地久還是曾經(jīng)擁有?凡是美好的東西總是以不同形式地久天長,功德圓滿。當天分手的時候,你很傷心,今天回首,你才醒覺,他離開,因為他的作用已經(jīng)完了。人生何處無離別,最重要是你們各自在對方的生命里起過一些什么作用。
    三月雪讀后感篇五
    小嫻的小說最為癡迷的'是《面包樹上的女孩》,然而我最喜歡的卻是《三月里的幸福餅》,名字好聽,故事也好,完全適合拍成電視劇。故事中,我很喜歡很喜歡楊弘念,他對周蜻蜓的愛是壓抑在心里的,即使他有點自私與高傲,但我知道他對周蜻蜓的愛不亞于徐文治。徐文治,起先我很喜歡他。他是個優(yōu)秀的男人,后期我給予他的評價是‘軟弱’,但是想想他對女友的關(guān)懷與對周蜻蜓的愛,我發(fā)覺他并不是軟弱,而是上天安排了那樣的劇情讓我錯覺的以為他是軟弱的。
    為了能夠和周蜻蜓在一起,徐文治打算前往舊金山與女友提出分手,但是一場地震,女友的父親被壓斷腿,徐文治無法在那個時候提出分手,只好無奈的斷絕了周蜻蜓的關(guān)系。最后雖然倆人又在了一起,但是當時間不同,大家的感情也隨著這個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周蜻蜓成為了小有名氣的設(shè)計師,而徐文治在事業(yè)上卻不停的下滑。
    周蜻蜓曾經(jīng)跟的一位師父說過:女人成功之后要付出的代價往往比男人大。
    周蜻蜓心里想著:是的,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所愛的男人成名,但不是每個男人也希望自己的女人成名。
    我非常認同這句話。
    小嫻的小說總會在一個人的言語中讓我知道結(jié)局是怎樣的結(jié)局。
    那段話,正是印證了往后周蜻蜓和徐文治的愛情路。
    周蜻蜓成名了,徐文治的事業(yè)卻在走下坡路。他看不得周蜻蜓賺的錢比他多,他想在周蜻蜓面前擁有一番事業(yè),于是聰明一世的他卻在糊涂一時的時候,徹徹底底的,與周蜻蜓分道揚鑣。
    看到結(jié)局倆人不能在一起,那時我很激動,我想著:徐文治,竟然你給不了未來周蜻蜓,就不要一次又一次的走回周蜻蜓的世界。
    周蜻蜓的第一個男人是楊弘念,那是在她得不到徐文治的愛情的時候,將所有愛情給予了這個高傲又自私的男人。楊弘念高傲又自私,但是他真正的愛周蜻蜓。他愛周蜻蜓,他知道周蜻蜓心里有徐文治,于是他放她走了。
    周蜻蜓與徐文治分手之后前往紐約發(fā)展,那個高傲又自私的男人楊弘念跑到紐約說工作路經(jīng)此地就順道看看你。他看她,是因為他想念她,想念到在周蜻蜓租住的附近也租了房子住,每天看著周蜻蜓在公車站等公車。他說,他喜歡看她等公車的樣子。周蜻蜓被感動了,他們又在了一起,然而徐文治再次跑來周蜻蜓的時候,周蜻蜓的心為了這個深愛的男人悸動了,心靈出了軌,背叛了楊弘念。
    楊弘念再次放開周蜻蜓,讓她尋找她想要的幸福。
    楊弘念一次次偉大的成全周蜻蜓和徐文治,可周蜻蜓和徐文治最后分道揚鑣結(jié)局卻是那樣的諷刺著周蜻蜓為了徐文治一次次放棄楊弘念的愛。
    三月雪讀后感篇六
    因為喵姑娘約稿,想要把寫318的那篇拆成兩篇,一直沒找到什么新奇巧妙的辦法(或者說書寫的新鮮感已經(jīng)過掉了),這幾天都過得很郁悶。
    去翻蕭紅,希望借點靈感。她寫人寫事多情而富于趣味,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故事是她寫的:行文的方式和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情緒不可能是別人。
    讀了篇《小城三月》。寫一個年輕姑娘,蕭紅的遠房小姨,樣貌和心地美好而純凈,許了個富家兒子,又暗戀自己的小輩:蕭紅的堂哥。堂哥雖說是個小輩,年紀也和她差不多。這兩個年輕人,只有叫翠姨的小姨知道自己怎么了,然后就慢慢瘦了,慢慢病了,慢慢地死去。翠姨死掉后,堂哥哭了很多次,卻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寫得好厲害哇!
    這篇小說里,蕭紅以一個章節(jié)的篇幅鋪陳東北的春天來了,樹如何綠,草如何綠,風如何暖,姑娘們?nèi)绾纬酥R車去選衣料,做春衣。最后一句:“只是不見載著翠姨的馬車來?!?BR>    真是好厲害哇!
    讀最后一章時,想起沈從文,他寫湘西有種很奇詭的風俗,叫做“落洞”,“落洞”的都是些年輕未出嫁的姑娘,獨自在水邊洗衣服或者山林里拾柴,被山神、樹神或龍王看中,落了洞的姑娘于是就病了,慢慢地瘦了,慢慢地死去。這種死法,就叫做“落洞”,大體上是被神秘力量娶走的意思。
    記得沈從文也分析了這種神秘的“姻緣”,大意是,年輕姑娘敏感而富于幻想,“落洞”的真實原因可能是抑郁癥。
    《小城三月》里的翠姨,也仿佛是“落洞”了。
    沈和蕭,都好神奇。
    看得我眼淚汪汪的。
    三月雪讀后感篇七
    近兩周,老天爺好像生氣了,不是“嘩、嘩、嘩”地流幾天淚,就是鐵青著臉不作聲,氣溫下降了好幾度,即使天氣放晴,也好景不長。
    三月的天氣多變,像娃娃的臉,一會兒笑,一會兒哭,令人捉摸不透。這不,上午還是晴天,下午又吹胡子又瞪眼睛,強烈的西北風呼呼地吹,一會兒發(fā)出尖銳的嘯聲,一會兒又像一個哀怨的婦人在嗚咽。瞬間,寒風中夾著漫天的鵝毛大雪,這氣勢就像到了西伯利亞的寒冬。
    開始時,雪花依稀可數(shù),隱約難覓,仿佛天上有位神仙漫不經(jīng)心地撒落些許細碎的鹽花。
    過了幾分鐘,我看見幾片鵝毛大的雪花夾在雪末中飛舞著,然后慢悠悠地躺到濕潤的大地上,雪借風勢越下越大,漫天的雪花像在狂風中折斷了翅膀的白蝴蝶,時而紛紛揚揚,時而飄飄灑灑,時而鋪天蓋地,時而稀稀落落。
    下著下著,雪花不甘寂寞,竟然請出了太陽公公,為她做燈光布景,好讓人們欣賞她優(yōu)美多姿的舞蹈。太陽公公時而光芒四射,照得銀白色的雪花刺眼;時而燈光柔和,羞羞答答;時而燈光暗淡,遮遮掩掩。奇怪的是太陽會突然消失,頓時昏天黑地,迷迷茫茫,高興時還來點雨夾雪。
    雪落到草地上,小草蓋上了一層薄薄的被子,小草怕熱正頂著被子向上鉆呢!雪落到樹枝上銀裝素裹,玉樹瓊花,這景象令我想起一句詩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BR>    大約兩個小時后,雪終于停了,太陽趾高氣揚地照在雪姑娘身上,雪姑娘痛苦又留戀地融化了。
    三月的雪悄悄地來,無聲地走,像匆匆的過客。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月雪讀后感篇八
    一株生長在龍山的三月雪,她與其它的三月雪截然不同――綻放著勃勃生機,散發(fā)著迷人的芬芳,高潔而美麗,花瓣雪白雪白的,還飄著淡淡清香的早春的花兒,在這下面還埋葬著一位值得尊敬的女性,年輕的革命者劉云。
    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劉云,一位偉大的革命烈士。我被劉云那意志堅定、不怕犧牲的精神所激勵,也被小娟人小志遠、敢于追求的行為所感動。我覺得在生活中,我們應(yīng)該向劉云阿姨學(xué)習(xí),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集體,在關(guān)鍵時期,顧大局,識大體,以集體利益為重,樂于奉獻。
    三月雪讀后感篇九
    今年,是個特別不錯的好年。新年里用不著像往年圍著大火堆,被熏得淌熱淚,也不必擔心山間聞?wù)Z聲尋去不見人。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大伙都搬出坐椅,有的背著太陽有的向著太陽,圍成一團笑里說豐年。除此之外,還可以飽覽略帶新芽的柳條的飛揚,亦可窺笑盈盈的滿天星辰。
    但是,令人驚喜的并不至于如此。來到故都,不說滿眼的新綠,一路的鮮花,只憑那紅得似火粉得如霞的櫻桃花,就足以激起我內(nèi)心的颶風,夠我思戀一季。何況,那宛如北方之子給我?guī)Щ氐亩Y物——雪!
    美麗的雪花飛舞起來了,我已經(jīng)等了近二十個春秋。在我的故鄉(xiāng),人們說到雪,仿佛是在講一個美麗的神話,因為那里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與雪有一面的緣分。
    我曾經(jīng)感嘆與春城的雪無緣,但是今年的雪花是等我進城之后,才絮絮地飄起來的,似乎專為我而下。我把窗戶打開,迎接雪花飄進來,希望她能送給我一個銀色的世界。
    從宿舍樓的門口到圖書館的曠地,從一樓到六樓,又從六樓到一樓,從教學(xué)樓前的小樹林到足球場,再從足球場到珍惜竹林,從校園里到校外的后山……我歡呼著,狂奔著與雪花擁抱。我捧著雪,爾后捻成了團,丟著又捧著,捻著,又丟著。厚的積雪成了我的地毯,我歡快的在她上面打滾、翻跟斗。她在我下面發(fā)出“咯咯”的笑聲。我把她當作冰糖,含到嘴里,甜在心里。我愿意躺在她的懷里,愿意她像母親輕輕地給我蓋下柔軟的潔白的棉被。我和她一樣的柔和,一樣的潔白,她和我一樣的歡快,一樣的充滿活力。我愿意隨著她落在山里,落在祖國的邊防,落在人的肩上。我是雪,雪就是我。我風華正茂,我有寶貴的生命力,我有一片天,我有一個銀色的世界。
    我牽著雪花,雪花簇擁著我。我們到處跳躍,到處飛舞。
    泥地、樹根,殘枝,綠葉,松柏、古梅、屋頂,電塔,山腳,山頭,天空……在雪花的洗禮下,不同的形狀透析著不一樣的美,共同構(gòu)成一幅和諧的畫卷。那輕輕的慢慢的落雪,又給這畫卷平添了一道動畫的景觀。而這一地的銀白,是哪位即吝嗇又愛惜干凈的仙女給大地鋪下的一層薄薄的棉絮,只要輕輕一抖就會散開來。到底還是那位辛勞了一度,剛?cè)朐∮直淮阂惑@羞得通紅了臉的仙女,慌忙披在肌膚上的'潔白的輕紗??此t的臉還在飄飛著的肥皂泡,還有漫天飛舞著的泡泡。林立的高樓,高低的綠樹,還有山腳矗立的鐵塔,都在雪海中沐浴而嬉。
    看那閃動著的潔白的精靈,一地滾動著的明珠,再回望身后一串又一串的腳印。我突然不想,更不忍向前邁出半步了。我擔心嚇壞了正沐浴的心女,我害怕一腳踏破了一個銀色的世界。
    在雪海中,除了一只迎著飄雪搏向長空的小鳥外,并是我。
    “下雪啦!下雪啦!……”
    輕快的歡呼聲,越來越近了。整座城都活躍起來,狂歡起來了。
    人們,總是這般的熱愛雪,向往雪。不論男女還是老幼,都不約而同地在雪地里歡呼、追逐,打雪戰(zhàn),堆雪人,仿佛在迎接一個重大的盛會。靜靜地躺在潔白的地毯上,聽雪的呼吸,感受雪的溫度。年壯的干脆脫掉衣服與雪共舞,這才叫夠意思。這時,人們都忙著與雪留影,而更具紀念意義的,要數(shù)握著攝像頭的人所捕捉的背景。但對于一個近乎流落街頭卻又好雪的窮人,能夠與雪有一面之緣也是最大的奢求了。
    一眨眼功夫,那潔白的地毯已變得四分五裂了。人們是如此之熱愛雪,甚于愛自己,以至于一下子把雪瓜分得傷痕累累,近乎失去了氣息。到底雪是下得不夠大,她還不足以給大地銀妝素裹,她還缺乏一個銀色世界的本能。她的上面留下的,只有各種模樣的雪人,有歡笑的,有憂傷的,含著口香糖的,斷了手的,丟了腳的……從遠處不盡傳來人們的歡呼聲,同時我也聽到了夾雜在其中的另一種呻吟。
    我癡癡地站著,似乎真的已成了雪人。然而,我終究不是雪人,我瘋了似的,從曠野到一樓,從一樓到二樓,從二樓到三樓,又從三樓到四樓,再從四樓到五樓,五樓到六樓,再從六樓到七樓,只要可以觸及的每一個角落都被我踏盡,可惜再也尋不回那純潔的世界了。沮喪之余,我鼓起勇氣爬上最后一樓。房頂?shù)哪且黄儩嵉臐嵃椎陌籽q如一個小小的沒有污染過的世界,而我卻被關(guān)在了門外。雖如此,但立于樓頂卻盡多佳處,常日見慣了的巒姿,一被積雪覆著,驀地添出多少層疊來,宛如新生的境界。
    我裝了一袋純潔的雪,帶回屋室,并熱切地希望能留下她的美。然而,山間的雪還有我?guī)Щ氐难?,都像鉆進窗隙飄落在我身上的雪花一樣,悄悄的靜靜的融化了,消失了。
    三月的雪是美麗的,你看美麗的雪花又飄起來了。
    三月雪讀后感篇十
    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我懷著激動的心情閱讀了幾本少年紅色經(jīng)典作品,其中一篇《三月雪》給我的印象最深。
    這本書是蕭平寫的,講了1943年日本鬼子進了龍山村,搶了人們?nèi)罕姷募Z食,讓老百姓三個月都吃不上一粒糧食,老百姓非常恨之入骨,但又無計于施。
    主人公劉云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可不能看著老百姓被日本鬼子欺負。于是她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勇敢地與敵人斗爭,那時龍山村只有她一個共產(chǎn)黨員,她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斗爭中還消滅了一部分敵人。但是敵人有很多,一天晚上,劉云阿姨被敵人抓走了。這一消息被周浩叔叔(另一個共產(chǎn)黨員)知道了,非常憤怒,派了一些兵去龍山村,找劉云阿姨,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劉云阿姨被日本鬼子捆在了三月雪旁邊,已經(jīng)犧牲了。
    看到這里,我的心情很沉重,深深感到日本鬼子的可恨,我們的共產(chǎn)黨員是多么偉大,她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們現(xiàn)在幸福的生活是無數(shù)共產(chǎn)黨員的`生命換來的。我想作為新時代的小學(xué)生,應(yīng)該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應(yīng)該認真聽老師講課,踏實地完成每一次作業(yè),長大后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微薄的力量,讓祖國變得無窮強大,不讓其他國家小看我們國家。我要感謝《三月雪》,它為了樹立了好樣樣,讓我的學(xué)習(xí)有了目標、力量。我讀了這篇小說,心想:正是由于無數(shù)像劉云一樣革命先烈的流血犧牲,才贏得戰(zhàn)爭的勝利。我一定好好學(xué)習(xí),掌握本領(lǐng),不讓祖國再受侵犯。這兩個故事講的都是以小換大、以大局為重、以個人安危為次。這種為大家著想,不惜自己的精神值得學(xué)習(xí)和贊揚。三月雪是一種飄著淡淡清香的早春的花兒,花瓣雪白雪白的。在蕭平先生撰寫的《三月雪》中,我看到了那一株生長在龍山的三月雪,她與其它的三月雪截然不同――綻放著勃勃生機,散發(fā)著迷人的芬芳,高潔而美麗,那是因為在它的下面埋葬著一位值得尊敬的女性,年輕的革命者劉云。
    《三月雪》這本書向我們描繪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革命者劉云和周浩進行的敵后斗爭。在關(guān)鍵時刻,劉云為了保住龍山,保護群眾,勇敢斗爭,臨危不懼,最后不幸犧牲了。為了永遠記住她,大家把劉云埋在了三月雪的下面。女兒小娟在劉云的影響下,也積極投入革命行動,最后成長為一名堅強勇敢的小革命者。
    三月雪讀后感篇十一
    今天,我興高采烈地拿著新買的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
    《三月雪》主要描寫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革命者劉云和周浩進行的敵后斗爭,以及劉云的女兒小娟是如何在媽媽犧牲后成長為一個勇敢堅強的小革命者的?!逗I的孩子》主要寫了小男孩二鎖來到黃海邊的姥姥家,與大虎哥一起,在海邊釣魚、挖蛤,度過了一段愉快而又難忘的時光?!栋?!少年》主要以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哈爾濱的`背景,描繪了電氣行學(xué)徒高昆良怎樣從一個莽撞、無知、對前途深感茫然沒有方向的少年,成長為一個成熟的革命戰(zhàn)士的歷程。
    我想,戰(zhàn)爭年代的人們,不顧自私自利,以大局為重的精神,才能換來現(xiàn)在美好的生活。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這種精神,為明日更加繁榮的祖國做出貢獻。我一定好好學(xué)習(xí),不辜負那些革命先烈的期望。
    三月雪讀后感篇十二
    我有兩本關(guān)于抗日戰(zhàn)爭的小說,其中一本《三月雪》給我印象深刻。
    《三月雪》是一部短篇小說,主要描寫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革命者劉云和黨委書記周浩進行的敵后戰(zhàn)爭,以及劉云的女兒小娟(李秀娟)如何在媽媽犧牲后成長為一名小革命者的故事。
    在這本小說中,最令我感到敬佩的是劉云。她在三十多歲的時候,被調(diào)動到龍山的空白村,以教員的身份在那兒工作,而她的真實任務(wù),是在一個月內(nèi),把村莊的情況摸清,結(jié)合做一些發(fā)動群眾的醞釀工作,最后發(fā)動群眾,建立黨的武裝和政權(quán)。我覺得劉云很偉大,而且還能吃苦,這些是我們要向她學(xué)習(xí)的地方。
    而最讓我感動是斗爭后,敵人奔襲的情景。那個時候,空白村打敗了日本兵。可由于一時疏忽,讓反動主宮慶德跑去搬救兵。當救兵來時,正是深夜,劉云和小娟睡在李秀英家,當聽到有人翻墻進來,劉云并沒有想到自己先逃走,而是沉著地叫醒李秀英和小娟,讓她們先從后門逃出去,自己掩護她們。然而,劉云為了保護小娟和李秀英,自己卻被捕了,并被殺害了。讀到這里,我震驚了,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精神啊,能在緊急罐頭,不顧自己的安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保護別人。
    讀了這本小說,我深深地被感動了,我覺得,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劉云的舍己救人的精神,遇到事情不能光顧自己,還要學(xué)會關(guān)心幫組別人。
    三月雪讀后感篇十三
    陽春三月,在江南一定是萬木競秀,飛花點翠,香風縷縷的大好時節(jié)。可北方的三月卻沒有一點春的生機。雖然已打春一月有余,但積雪尚未融盡,田野里的泥還未軟,樹木依然光禿禿的伸展僵硬的枝條沉睡著,似乎一切都在厚積中等待薄發(fā)。
    偶有那么幾日讓人覺得春天真的來了,陽光變暖了,風也輕了,人們高興的把厚重的衣物擱置起來,換上了輕便的春裝??蛇^不了幾天氣溫又大幅度地回落,人們不得不把擱置好的衣物再次換上,就像嚴冬的殘雪在午后的陽光里融化,又在夜晚的低溫中凍結(jié)一樣,無可奈何的反復(fù)著。
    從昨天又開始下雪了,這是春天里的雪,下得和冬天時一樣大,讓人們覺得春天還未曾來過,冬天還未曾遠離。三月的雪迎合著風時而急,時而緩,洋洋灑灑的飄飛著,潔白的精靈,是虔誠的舞者。那份招搖的美,不由的讓你打開窗子親近它們。這些快樂的精靈隨著風從窗外一下子撲進你的懷里;像頑皮的'孩子,親吻你的臉蛋兒,你的頭發(fā)、或是輕輕的靜偎你的肩頭。忍不住伸手去接它們,涼涼的,在你溫熱的掌心里迅速融化,眨眼間竟不留一點痕跡。那一刻,讓人想到很多的人和事。就像那英的《春暖花開》:“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紅葉,我給你整個楓林和云彩;如果你要一個微笑,我敞開火熱的胸懷;如果你需要有人同行,我陪你走到未來......”
    誰又能陪我們走到未來呢?在生命的長河里,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有些人注定與我們結(jié)伴同行,有些人又注定離我們而去。無論怎樣的結(jié)局,只要我們能存一份感恩和美好,心靈就永遠不會孤獨!
    三月的雪,給人帶來快樂的雪,也給人帶來麻煩的雪。那些身穿黃色制服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們又要辛苦勞累了,為了能讓車輛出行方便,他們頂風冒雪地正在勞作著。
    馬路上車輛行進的速度也緩慢了許多。行人們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動著細碎的步子。可總有那么一兩個行人,不小心踩到雪下的冰層,滑倒后不由自主的一聲驚叫,引來路人善意的注目,而后抖落身上的雪花,尼爾一笑繼續(xù)前行。
    一群高中穿著校服的孩子們,帶著微笑,帶著青春的銳氣,在雪地上踩出一行行堅實的足跡。對于這些孩子來說,高考已不足百日,這是嚴冬過后春天般的考驗。從那堅實、奮進的腳步里,我知道他們已經(jīng)準備好了。那些美好的希望或許在她們的內(nèi)心里早已春暖花開了。
    天是灰色的,地是白色的,我知道這樣的日子不會太久。雪停后迎來的定是春的暖陽,在陽光溫暖的普照下冰雪就會消融,匯聚成溪流,流過山坡,流過田野,流過所有的溝溝壑壑,以最美的姿態(tài)融入春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