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精選17篇)

字號:

    教案需要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如何編寫一份高質量的教案是每位教師都需要思考的問題。這些教案呈現(xiàn)了不同學科和年級的教學實踐,涵蓋了各種教學內容和形式。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理解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方法。
    2、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方法。
    難點:除數擴大幾倍,被除數也要擴大幾倍。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準備題:
    計算:0.45÷912.25÷5。
    b、引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小數的除法。
    c、講授新課:
    例6:一根鋼筋長3.6米,如果把它截成0.4米長的小段??梢越爻蓭锥危?BR>    1、要求學生用自己想的方法獨立完成。(有兩種可能)。
    a、3.6米=36分米0.4米=4分米。
    36÷4=9(段)。
    b、3.6÷0.4=9(段)。
    2、說一說兩題的解題思路。
    3、你從以上兩種方法計算中,你覺得這兩種方法有什么共同點?
    4、說一說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可以怎么算?
    師生小結: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再計算。
    例7:0.065÷0.05=。
    1、除數是0.05,在計算中該怎么辦?
    2、學生獨立計算,一生板演。
    3、讓學生說說解題過程。
    4、討論:商的小數點要和什么對齊?
    d、鞏固練習:
    0.72÷0.40.096÷0.80.051÷0.03。
    1、先說一說把每題除數轉化整數的除法。
    2、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3、學生講評,說一說錯的原因。
    e、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與除數是整數除法有什么不同?
    f、強化練習:
    1、p-32口算訓練第二題,校對。
    在口算過程中,因注意哪些方面?
    2、p-32第三題第一排。
    g、布置作業(yè):p-32第三題余下三道。
    課后小結:本課內容,我用不同的方式上了兩次,第一節(jié)課我是按照教案上所寫的過程上下來的。在第一個例題中用一種很強硬的方式讓學生接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但對為什么不轉化成整數除法,學生還不是很清楚。第二個例題就對剛才的'結論進行應用。整節(jié)課下來,覺得學生的主動性體現(xiàn)的不夠,教學不夠開放。為此,在另一班的教學中,我進行了改動,出示第一個例題后,[內容來于淘-教_案-網]讓學生用以前的知識嘗試解決,得到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可以轉化,很多學生都認為轉化成整數除法,接著,教師拋出第二個例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指名不同做法的同學板演,通過討論分析,知道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只要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觸發(fā)就可以了,然后讓學生說說轉化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對這種方法進行強化。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究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學生學得也很有興趣!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二
    教學難點:
    理解豎式的'算理、延伸除的過程、體會商里必須有整數部分。
    教學準備:
    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小明媽媽到農貿市場買魚。
    甲商販:二塊八一斤。
    乙商販:10元錢四斤。
    問:你認為小明的媽媽應該到哪個商販處買魚?為什么?
    小結:有關小數的計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進行新課。
    1、創(chuàng)設情境。
    媽媽去超市買水果,購買情況如下表:
    品種數量/千克總價/元。
    梨子26。
    蘋果39.6。
    香蕉512。
    橘子65.7。
    2、問:看了上表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3、讓學生自由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追問怎樣列式,師相機板書橫式)。
    4、問:對于9.6÷3的結果你有什么看法?
    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5、那么對于12÷5、5.7÷6的結果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6、探索算法。
    (1)9.6÷3你會列豎式計算嗎?試試看。
    生試算,師巡視。選擇典型情況讓學生板演。
    (2)集體評議。
    問:a、看了黑板上同學做的,你有什么想說的?(注意評價的內容和方式)。
    b、你有什么疑問?
    c、讓板演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引發(fā)爭議,重點突出商的小數點為什么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d、閱讀課本p72頁。
    e、想一想:你有什么辦法知道本題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3)讓學生試做12÷5,5.6÷7。
    a、學生獨立試做。
    b、有選擇地指名板演。
    c、評議(就重點問題展開討論)。
    (4)問:做了這幾道小數除法的計算你有什么體會?你明白了什么?
    (5)小結:
    三、知識運用。
    1、計算下面各題。
    0.2÷53÷1512。02÷4。
    做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體會。
    2、診斷性練習(p73頁練一練)。
    3、解決問題。
    (1)回應課始,現(xiàn)在你覺得小明的媽媽應到哪個商販處買魚?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2)資料顯示每1000千克的菠菜中含鈣660克,1千克菠菜中含鈣多少克?
    (生獨立解答,問:對于這題的計算你有什么猜測)。
    四、本課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通過練習引導學生體會被除數(除數)變化,除數(被除數)不變,商也隨著變化的規(guī)律。
    3、培養(yǎng)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進一步鞏固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4.8÷2=7.2÷9=3.5÷5=0.56÷7=。
    4.8÷8=7.2÷6=0.35÷5=0.56÷4=。
    學生先心算,在指名口算。
    二、計算練習。
    1、完成練習十二第9題。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及時了解學生計算中的錯誤,并幫助其分析原因,及時糾正。
    2、完成練習十二第10題。
    學生獨立計算并驗算。
    全班交流訂正。
    3、完成練習十二第11題。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匯報結果。
    觀察每一組算式的被除數、除數和商,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三、解決實際問題。
    1、出示練習十二第12題表格。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十二第13題。
    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響介紹給大家。
    五、作業(yè)練習十二12、14和思考題。
    板書設計。
    小數除法練習。
    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縮小),商也隨著擴大(縮?。?。
    被除數不變,除數縮?。〝U大),商也隨著縮?。〝U大)。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四
    授課課題小數乘整數。
    教學。
    基本內容教科書第68~69頁例1、“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教學目的。
    和要求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
    及難點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教學方法。
    及手段比較,類推。
    學法指導比較,概括。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
    2、出示例題的場景圖,提問:從圖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導:根據圖中的信息,要求“夏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這個問題,你會列式嗎?“0.8×3”是求幾個0.8相加的和?這個乘法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習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個因數是小數)。
    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探索計算方法。
    1、啟發(fā):你能用以前學過的知識算出“0.8×3”的得數嗎?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學生各自思考、計算,師巡視,了解學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誰先來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算出的結果是多少?
    學生回答后繼續(xù)提問:誰還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豎式計算.
    板書豎式:
    討論:誰能看著豎式,說說用豎式計算“0.8×3”的過程?
    比較:0.8是幾位小數?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豎式計算,再列乘法豎式計算。
    學生按要求獨立進行計算。
    2.35是幾位小數?2.35×3的積是幾位小數?
    6、猜想:如果用一個三位小數乘3,積會是幾位小數?如果用一個四位小數乘3呢?
    三、教學“試一試”歸納計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積是幾位小數,再用計算器驗證。
    3、小結:計算小數乘整數時,一般可以先按整數乘法算,再看因數里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并點上小數點。
    四、指導練習。
    完成練一練第1題。
    集體交流、糾正。
    小結:如果積是小數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進行化簡。
    提問:剛才計算的四道題中,還有哪些題目的計算結果需要化簡的?
    2、指導完成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根據要求在教科書上填一填。
    指名交流。
    五、課堂作業(yè)。
    要求學生在作業(yè)本上計算練習十一第1,2,3題。
    板書設計。
    執(zhí)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課程教案。
    年級五年級主備人趙群備課時間2010年10月14日。
    周次10課次2。
    授課課題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
    基本內容教科書第69~70頁例2,例3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二第4~7題。
    教學目的。
    和要求1、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能應用規(guī)律口算一個數乘10、100、1000……的積,并能用以解決名數化法之類的實際問題。
    2、在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
    3、在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良好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
    及難點理解并掌握由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方法。
    及手段自主探索總結概括。
    學法指導觀察,比較,歸納。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一、復習鋪墊,揭示課題。
    1、聽算幾道計算題。
    5×1024×10。
    5×10024×100。
    5×100024×1000。
    談話:你們怎么那么快算出了它們的結果?
    追問:那么一個小數乘10、100、1000呢?
    2、出示:4.053、40.53、405.3。
    談話:這幾個小數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那么這種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
    揭示課題。
    二、引導探究,得出規(guī)律。
    1、教學例2。
    (1)出示例2:5.04分別乘10、100、1000各是多少?用計算器計算,并觀察小數點位置的變化情況。
    (2)指導交流。
    談話:誰來說說5.04乘幾,和原數比較小數點向哪邊移動了幾位?
    根據學生交流板書:
    5.4×10=504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
    5.04×100=504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
    5.04×1000=5040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
    (4)驗證。
    交流結果。
    (5)歸納:通過計算,你認為我們剛才的猜想運對不對?誰能用一句話說說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2、教學例3。
    (1)出示例3,提問:從表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不理解的?
    講述:蛋白質是一些食品中含有的成分,人們吃下食物后,這種成分能被人體吸收,以增進人的健康。
    (2)出示:每千克黃豆中蛋白質的含量是多少克?
    提問: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讓我們做一件什么事?
    板書:0.351千克=()克。
    提問:誰來說說用什么方法計算?
    三、鞏固練習,靈活運用。
    三、1、教學“試一試”。
    (1)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提問:0.03千克=()千克,你是怎樣想的?
    2、做“練一練”第1題。
    3、做“練一練”第2題。
    板書:8.009×()=80.09,
    提問:看到這個算式你會怎樣想?一個小數乘幾它的小數點才會向右移動一位?
    小結規(guī)律。
    4、做練習十二第6題。
    四、回顧所學,總結延伸。
    談話: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我們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有什么用?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二第4、5、7題。
    板書設計。
    執(zhí)行情況與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課程教案。
    年級五年級主備人趙群備課時間2010年10月14日。
    周次10課次3。
    授課課題小數除以整數。
    教學。
    基本內容教科書第72~73頁例,“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三第1~3題。
    教學目的。
    和要求1、在具體情景中探索并初步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2、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
    及難點理解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理解上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教學方法。
    及手段轉化。
    學法指導觀察,比較,概括。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一、引入課題。
    小明媽媽到農貿市場買魚。
    甲商販:二塊八一斤。
    乙商販:10元錢四斤。
    問:你認為小明的媽媽應該到哪個商販處買魚?為什么?
    小結:有關小數的計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例題,探索算法。
    1、創(chuàng)設情境。
    2、問:看了上表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3、你能求出媽媽買的蘋果的單價嗎?
    4、這道算式是什么數除以什么數?(生答后師板書)。
    5、你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想辦法計算嗎?
    6、問:對于9.6÷3的結果你有什么看法?
    7、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8、那么對于12÷5、5.7÷6的結果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9、探索算法。
    (1)9.6÷3你會列豎式計算嗎?試試看。
    (2)集體評議。
    問:a、看了黑板上同學做的,你有什么想說的?(注意評價的內容和方式)。
    b、你有什么疑問?
    c、讓板演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引發(fā)爭議,重點突出商的小數點為什么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d、閱讀課本p72頁。
    e、想一想:你有什么辦法知道本題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3)讓學生試做12÷5,5.6÷7。
    評議(就重點問題展開討論)。
    (4)問:做了這幾道小數除法的計算你有什么體會?你明白了什么?
    (5)小結。
    三、知識運用。
    1、計算下面各題。
    0.2÷53÷1512.02÷4。
    做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體會。
    2、診斷性練習(p73頁練一練)。
    3、解決問題。
    (1)回應課始,現(xiàn)在你覺得小明的媽媽應到哪個商販處買魚?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2)資料顯示每1000千克的菠菜中含鈣660克,1千克菠菜中含鈣多少克?
    提問:對于這題的計算你有什么猜測?
    四、本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
    設計。
    執(zhí)行。
    情況。
    與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課程教案。
    年級五年級主備人趙群備課時間2010年10月14日。
    周次10課次4。
    授課課題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
    基本內容教科書第74~75頁,練習十三第4~5題。
    教學目的。
    和要求1、使學生借助計算器探索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能夠應用規(guī)律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中,經歷觀察、比較、猜想、歸納、驗證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體驗探索數學規(guī)律、發(fā)現(xiàn)數學結論的基本方法,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學會與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與人合作的習慣和意識。
    教學重點。
    及難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數點向做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方法。
    及手段觀察、比較、猜想、歸納、驗證。
    學法指導借助計算器探索。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一、回顧引新。
    3.揭示課題:如果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小數的大小變化又會具有怎樣的規(guī)律呢?這樣的規(guī)律又可以使我們很方便地解決什么樣的實際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一問題。
    板書課題: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二、探索規(guī)律。
    1.提出猜想。
    出示例5:21.5除以10、100、1000的商各是多少?
    2.驗證猜想。
    (1)初步驗證。
    提問:這樣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呢?我們可以怎樣去驗證?(引導學生想到可以逐一計算出每題的商,并將它與被除數進行比較)。
    組織交流,并引導學生具體分析每一題得數小數點的變化情況。
    組織學生結合上面的計算結果,具體說明猜想正確與否。
    小結:經過實際計算,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一組題目符合我們的猜想。
    (2)舉例驗證。
    提問:剛才我們計算的一組題目,符合同學們提出的猜想,是不是就可以認為這個猜想一定是正確的?(引導學生想到所研究的例子還很少,要是任意舉出的例子都符合這一要求,我們才能確認猜想是對的)。
    要求:下面就請每個同學任意再找一些小數,分別除以10、100、1000,用計算器計算,看看是不是仍然有這樣的規(guī)律。要注意所舉的算式不要超過計算器的計數范圍。
    (3)確認猜想。
    談話: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將所舉的算式放到一起進行觀察,并互相說一說自己舉例驗證的情況。
    反饋:你們所舉的例子是不是都符合剛才的猜想?
    確認:對于剛才的猜想,你有什么想法?()。
    3.小結:通過剛才的探索,你發(fā)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規(guī)律?能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說說嗎?
    追問:能說說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這一規(guī)律的嗎?
    三、應用規(guī)律。
    1.教學例6。
    出示例6中的表格,讓學生說說從表格中知道了什么。
    提問:長頸鹿的體重是多少噸?怎樣解決這樣的問題?
    組織交流,著重引導學生理解:把500千克改寫成用“噸”作單位的數,可以用500÷1000,計算500÷1000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得到0.500,再化簡成0.5。
    2.指導完成“試一試”。
    出示題目后,讓學生獨立完成。
    3.拓展延伸。
    談話:想一想,運用這個規(guī)律還可以使哪些計算簡便?(引導學生想到把低級單位轉化成高級單位都可以運用這一規(guī)律使計算簡便)。
    練習:完成練習十三第5題。
    小結:將低級單位轉化成高級單位,只需根據進率將小數點向左移動相應的位數。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重點引導學生交流0.8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分別是怎樣思考的。
    2.完成“練一練”第2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后,讓學生先說一說,括號里要填的數與什么有關,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讓學生說說怎么看出從10到0.1,小數點向左移動了幾位。
    3.完成“練一練”第3題。
    五提問: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全課小結。
    引導學生交流:(1)經過探索你發(fā)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規(guī)律?
    (2)我們是怎樣探索出這個規(guī)律的?
    (3)應用這個規(guī)律可以方便地解決什么樣的問題?
    (4)與同學之間的合作愉快嗎?
    六、課堂作業(yè)。
    板書設計。
    執(zhí)行情況與教學反思。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五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p68—69頁例4、“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景中探索并初步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2、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六
    本次練習安排了五個項目,內容包括語文與生活,誦讀與積累,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和學寫毛毛字。教學的重點是語文與生活、誦讀與積累。
    二、學情分析:
    誦讀積累十二個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有關的詞語,學會在遇到被別人誤會的時候、冷靜、誠懇地解釋。認識、了解俗語,懂得具體俗語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解釋時要態(tài)度誠懇,心平氣和,說明原委。
    三、教學要求:
    了解俗語,懂得具體俗語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誦讀積累十二個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有關的詞語。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學習寫毛筆字。學會在遇到被別人誤會的時候、冷靜、誠懇地解釋。
    四、教學重難點:
    學會在遇到被別人誤會的時候、冷靜、誠懇地解釋。
    五、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了解俗語,懂得具體俗語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學生讀題,問:這句俗話是什么意思?
    (2)學生根據自己在日常生活獲得的知識來回答?
    (3)教師提問: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用的多不多?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生讀五個俗語,看看各自是講什么的。
    (2)師提問:這些俗語分布很廣,你們聽說過嗎?
    (3)試著說出他們的意思。
    3、教學第三部分。
    (1)教師由上一部分的教學到導入俗語的地域性。
    (2)要求學生當堂回憶生活中的俗語。
    (3)指名說一說。
    (4)教師拓展: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把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養(yǎng)成時時學,處處學的好習慣。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積累)。
    1、誦讀詞語。
    (1)出示詞語學生自由認讀。
    (2)全班交流,教師示范讀,指導讀準字音。
    (3)同位每條詞語的大概意思。
    (4)學生練習說這些詞語的意思。
    (5)通過讀講詞語故事,引導學生學習分類積累詞語。
    (6)學生練習背誦。
    2、積累反饋。
    (1)指名讀,集體練習讀。
    (2)集體一齊背誦,指名背。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誦讀積累十二個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有關的詞語。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學習寫毛筆字。學會在遇到被別人誤會的時候、冷靜、誠懇地解釋。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
    1.指導。
    (1)指名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姥姥的剪紙》。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格式。
    (4)讓學生說出哪些字與相連的字相差大。
    (5)教師重點指導。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根據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2)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二、教學第五題。學習寫毛筆字。
    1.學寫毛筆字。
    2.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字。
    3.指導。
    (1)學生細心觀察著兩個筆畫比較簡單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方法。
    (3)學生初練,教師及時指導。
    4.練習。
    5.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教學后記。
    俗語的積累主要是在平時的,通過本課的學習,一些同學積累俗語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
    第三課時。
    說話:學會做解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2、每個學生任選一條認真讀題,做好演練準備。
    3、提示學生想清這樣幾個問題:
    (1)向誰解釋,注意稱呼和禮貌用語。
    (2)解釋什么,這是說話的主體部分,要針對對方的誤會,說明原委。
    (3)怎樣解釋,也就是解釋要注意方式方法,尋找適當時機。
    (4)解釋時還要注意態(tài)度,要使對方愿意聽你解釋,以求得好的效果。
    4、想好后先低聲練說。
    5、同桌互說。
    6、當眾演練,師生評議。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景中探索并初步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2、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比較、分析和歸納等思維能力,以及類比、遷移的學習能力,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同學們,在買東西時顧客經常討價還價,下面是一個關于還價的真實的事情:
    商販在賣蘋果,一個人問:“老板,多少錢一斤?”
    “一塊五一斤”
    “太貴了,這樣吧,5塊錢3斤賣不賣?”
    聽到這里,你有什么想法?類似這樣的購物問題,既可以用小數乘法解決問題,也可以用小數除法解決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小數除法。
    二、教學例題。
    1、創(chuàng)設情境:
    一位女士說:“我買4盒牛奶?!?BR>    營業(yè)員說:“一共6.8元?!?BR>    師:看了剛才的鏡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王老師只有2元,買一瓶牛奶夠嗎?
    引導理解6.8÷4就是用總價除以數量求單價的方法。
    2、估算單價。
    你是怎么算出是1元多一些的呢?
    買3塊月餅共用8.7元,平均每塊月餅幾元多一些?
    買5條同樣的牙膏共用52.5元,每條牙膏幾元多一些?
    這兩個問題,你能估算出它的結果嗎?
    3、獨立探索。
    看來2元是夠的,還要找錢,要知道找多少錢,必須先算出什么?
    你能自己想辦法算出6.8÷4的商嗎?學生試算。
    可能會有以下幾種情況:
    (1)把6.8元改寫成68角去計算,用68÷4,結果是17角,就是1.7元。
    (2)把6.8看成68去計算,被除數擴大10倍,再把商17縮小10倍。應用了商的變化規(guī)律。
    (3)。
    (4)。
    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比較第3種情況和第4種情況,讓學生體會小數除以整數可以按照整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去除。
    4、驗算結果。
    結果都是1.7元,確信嗎?
    引導學生利用單價乘數量等于總價進行驗算。
    5、理解算理。
    你能利用計數單位幫助你思考、計算5.847÷3嗎?豎式計算5.847÷3。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情況:
    (1)對第1種情況,請同學利用計數單位講解小數除以整數的算理。
    (2)對第2種情況,指出豎式中的錯誤,并對兩種豎式進行比較。
    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
    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每次除得的余數都要和被除數下一位的數合起來繼續(xù)往下除。
    三、課堂練習。
    1、鞏固練習。
    (1)計算下列各題。
    9.42÷694.2÷687.64÷7876.4÷7。
    (2)改錯(豎式略)。
    94.2÷33.34÷2。
    (3)根據5823÷3=1941,口算下列各題。
    58.23÷3=5.823÷3=582.3÷3=。
    2、解決問題。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八
    2.通過運用遷移的方法學會新知識,培養(yǎng)類推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
    本節(jié)課分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指名板演。(用豎式計算)65×5=976×14=訂正時,可讓學生說說整數乘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2.口答。(出示投影片)。
    (1)填空。5.6擴大倍是56。9.76擴大()倍是976。
    (2)去掉下面各數的小數點后,分別擴大多少倍?3.24.780.0370.06。
    (3)下面各數分別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后各是多少?485853450。
    3.填表,并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出示投影片)。
    訂正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先從左向右觀察: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積也隨著擴大10倍、100倍、1000倍。
    再引導學生從右向左觀察發(fā)現(xiàn):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縮小10倍、100倍、1000倍,積也隨著縮小10倍、100倍、1000倍。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0倍、100倍、1000倍……,積也隨著擴大(或縮?。?0倍、100倍、1000倍……。
    剛才我們復習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及因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規(guī)律,這些知識都是為今天學習新知識做準備。下面我們運用這些知識一起研究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意圖:讓學生充分回憶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進行遷移做好準備。教師要注意讓全體學生參與,動口、動手、動腦。
    (二)運用遷移,學習新知。
    花布每米6.5元,買5米要用多少元?
    讀題后,請學生列出加法算式并板書:
    6.5+6.5+6.5+6.5+6.5。
    (幾個加數相同,都是小數。求n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提問: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想一想它的意義是什么呢?
    (6.5×5,表示5個6.5相加是多少,或6.5的5倍是多少)。
    6.5×5。
    出示思考題,并組織學生討論。
    (2)它們有什么不同?(小數乘以整數中的幾個相同加數是小數,而整數乘法中的幾個相同加數僅限于整數)。
    討論后概括出: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練一練,說出下列各題的意義。0.9×463×68.4×15(4個0.9相加的和是多少?6個63相加的和是多少?15個8.4相加的和是多少?)。
    教師:我們學習了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下面繼續(xù)研究它的計算方法。同學們可聯(lián)系前面復習的知識,認真思考,積極發(fā)言。
    出示思考題,組織學生討論,并試做。
    (1)怎樣把6.5×5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
    (2)把6.5×5轉化為整數乘法后,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3)要想使積不變,應該怎么辦?
    討論后,教師指名回答,并板書學生的思考過程。
    答:買5米要用32.5元。
    教學意圖:讓學生初步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采用的方法是讓學生在舊有知識的基礎上運用遷移的方法,通過討論、嘗試,自己探索新知。
    (三)反饋調節(jié),歸納方法。
    1.反饋調節(jié)。
    (1)完成“做一做”。(指名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14個9.76是多少?練習時,要注意行間巡視;訂正時,根據學生的問題及時調節(jié)。
    (2)計算。0.86×70.375×124(指名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訂正時,要讓學生說一說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2.歸納方法。觀察并討論:例題和練習題每題的積的小數位數與被乘數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是什么?(積的小數位數和被乘數小數位數相同)。
    總結計算方法:小數乘以整數,先按整數乘法法則算出積,再看被乘數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總結后,組織看課本,讓學生提問題。
    教學意圖:在練習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算理,并通過學生觀察、討論,自己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總結計算方法。
    (四)鞏固練習,孕伏發(fā)展。
    1.說出下面各式的意義。0.8×43.5×719.6×12。
    5.計算。0.45×1081.056×25(可分組進行)。
    訂正:0.45×108=48.6,1.056×25=26.4,這兩題的積的末尾是0,應先數好積的小數位數,點上小數點,再消去“0”。
    6.小明看到遠處打閃以后,經過4秒鐘聽到雷聲,已知雷聲在空氣中每秒傳播0.33千米,打閃的地方離小明多遠?(從打閃起到看到閃電的時間略去不算)解題前,要向學生說明看見的閃電是光,光在空氣中的速度是每秒傳播30萬千米,遠遠大于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因此從打閃起到看到閃電的時間可略去不記。訂正:0.33×4=1.32(千米)。
    7.課堂小結。小結前,可先讓學生提出問題,解疑后,再總結。
    8.孕伏發(fā)展。
    計算6.5×0.56.5×0.82。
    教師:你們知道這兩個算式的意義嗎?應該怎樣計算呢?這是下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同學們如有興趣,課后可以想一想。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九
    師:前幾天五年級同學對我們平時所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了調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級兩個班級的調查匯報情況。(課件出示教材情境圖)。
    師:從這個調查匯報情況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五年級1班匯報信息:一個人4周可產生30.8千克生活垃圾。五年級2班匯報信息:一個小區(qū)周一到周五共產生生活垃圾3.5噸,周末每天產生生活垃圾1.3噸。
    師:看到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
    二、探究新知。
    1、研究連除、乘除混合運算。
    學生閱讀題目后,教師提問:“要想求出一個人平均每天產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書籍條件?題目中是否直接給出?用什么方法計算?”學生獨立思考計算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組匯報,學生可能會呈現(xiàn)的方法。
    一種方法:先計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產生多少垃圾。
    另一種方法:先算每周產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產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運算。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要引導列分步算式的同學試著列出綜合算式,根據其中的數量關系,運算出結果。
    3、總結規(guī)律。
    引導學生面容兩題中的三個綜合算式,再一次得出結論: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相同,整數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17頁算一算。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十
    1、使學生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會用“四舍五入”法,結合實際情況用“進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數,初步認識循環(huán)小數、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
    3、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探索計算規(guī)律,能應用探索出的規(guī)律進行小數乘除法的計算。
    4、使學生體會解決有關小數除法的簡單實際問題,體會小數除法的應用價值。
    ——商大于1。
    :p16例1、做一做,p19練習三第1、2題。
    1、掌握比較容易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用這種方法計算相應的小數除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體驗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理解并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理解商的小數點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一、復習準備:
    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24÷4=416÷32=1380÷15=。
    二、導入新課:
    出示例1:王鵬堅持晨練。他計劃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應跑多少千米?教師:求平均每周應跑多少千米,怎樣列式?(22.4÷4)。
    觀察這道算式和前面學習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板書課題:“小數除以整數”。
    三。教學新課:
    教師:想一想,被除數是小數該怎么除呢?小組討論。分組交流討論情況:
    (2)還可以列豎式計算。
    教師:請同學們試著用豎式計算。計算完后,交流自己計算的方法。
    教師:請學生將自己計算的豎式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出來,具體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追問:24表示什么?
    商的小數點位置與被除數小數點的位置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理解后回答“因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說,被除數和商的相同數位是對齊了的,只有把小數點對齊了,相同數位才對齊了,所以商的小數點要對著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怎樣計算小數除以整數?(按整數除法的方法除,計算時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教師:同學們贊同這種說法嗎?(贊同)老師也贊同他的分析。
    教師:大家會用這種方法計算嗎?(會)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算一算。
    四、鞏固練習。
    完成“做一做”:25.2÷634.5÷15。
    五、課堂作業(yè):練習三的第1、2題。
    課后反思:
    學生們在前一天的預習后共提出四個問題:
    1,被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怎樣計算?(熊佳豪)。
    2,為什么在計算時先要擴大,最后又要將結果縮小?(鄭揚)。
    3,小數除以整數怎樣確定小數點的位置?(梅家順)。
    4,為什么小數點要打在被除數小數點的上面?
    特別是第4個問題很有深度,有研究的價值。在這四個問題的帶動下,學生們一直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學習的全過程,教學效果相當好。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十一
    (一)說出下列各式的意義。
    0.9x463x68.4x15。
    (二)列出乘法算式,再算出來。
    14個9.76的和是多少?
    5個2.05的和是多少?
    4.95的7倍是多少?
    (三)根據填結果。
    ()()。
    ()()。
    ()x()。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十二
    1.8x3950.45x1081.056x25。
    (二)小明看見遠處打閃以后,經過4秒聽到雷聲。已知雷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每秒0.33千米,打閃的地方離小明有多遠?(從打閃起到看見閃光的時間略去不算)。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十三
    (二)討論:
    1、用加法怎樣列式?用乘法怎樣列式?
    2、13.5x5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3、你覺得哪個算式比較簡便?
    4、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有什么聯(lián)系?
    (三)教師提問:小數乘整數該怎樣計算呢?
    教師提示:
    1、能不能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呢?
    2、能不能用前面復習中得到的規(guī)律來解決呢?
    (四)演示動畫:小數乘整數—例1。
    教師提問:為什么要把675縮小10倍呢?
    (五)請學生看書學習今天的內容第1頁,覺得重要的地方畫下來。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十四
    3、體驗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帶來的學習樂趣。
    學習重點:掌握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計算方法。
    學習難點:小數乘以整數的積的小數點的位置確定方法。
    1、填一填。
    0.8分米=()厘米2.6元=()角650千克=()噸。
    2、根據算式38×7=266直接寫出下列各題的結果。
    38×70=3800×7=380×70=。
    閱讀教材主題圖,理解圖意。
    一個燕子風箏3.5元。小明想買3個這樣的風箏,請你幫他算一算應付多少錢?
    1、我買的是個單價是的風箏,要花的錢(列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計算);
    2、如何計算呢?
    我發(fā)現(xiàn):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就是求()。
    3、嘗試計算0.72×5。
    整理的豎式算法:先將()擴大到它的(),變成(),計算出()×()的積后,再將積縮小到原來的(),就得到0.72×5的積。
    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先將,再按的法則進行計算,最后。注意積中小數末尾的0。
    1、根據42×8=336,直接寫出下列得數。
    4.2×8=0.42×8=0.042×8=。
    2、1.23×8的積中有()位小數;2.7×18的積中有()位小數。
    3、列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0.68×7=0.97×5=3.5×26=。
    4、《當代小學生》(月刊)每本4.80元,小明打算訂一年的,要花多少錢?
    通過探究學習,我的收獲是。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十五
    在小黑板上出示教科書上的復習題(表格)。
    讓一名學生到在小黑板上填寫,其余同學打開課本自己獨立填寫,教師巡視。做完后帶領學生總結: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0倍、100倍、1000倍??,積也擴大(或縮?。┫嗤谋稊怠?BR>    二、新授。
    1、教學例1。
    在黑板上出示:花布每米元,求買5米要用多少元?
    提問:誰能用加法列出算式?++++乘法算式又怎么列?學生列出算式后,教師再提問:×5表示什么意思?答:5個是多少。還表示什么?答:的5倍是多少。
    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嗎?
    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想一想:能不能把這些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引導學生比較總結列出豎式。
    最后強調:豎式的末位對齊。
    2、練習。
    做相應的“做一做”習題。
    計算出得數后指名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1、根據115×12=1380你一定能直接說出下面的積。
    2、×12=。
    ×12=。
    ×12=。
    三、鞏固練習。
    做練習三的第1、2、3、4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教師行間巡視對差生進行輔導。
    四、小結。
    對照豎式總結:小數乘以整數,先按照整數乘法法則算出積,再看被乘數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十六
    1、(第5題)單位換算。指名把上節(jié)課做的得數讀一讀。如果有問題再指出思考方法。
    2、第6題。讀題后再強調問題問“每杯可裝果汁多少升?”用“升除以杯”學生列式算出結果,注意書寫格式的規(guī)范。
    3、第7題。讀題后交流不同的列式及每步的算理。
    注意:1000÷10=100(千克),這里的單位是“倍”不用寫,寫成“千克”就是錯誤。
    建議學生用綜合算式來表示。
    4、第8題??谒?。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并交流得數。
    5、第12題。讀題后說說做這題要注意哪幾點:
    (1)要看清楚誰是誰的幾倍?順序不能顛倒。
    (2)單位名稱“倍”不用寫。
    6、第13題。讀題后指名說說算式以及每一步算式的意義。
    兩種方法:153÷6÷15,153÷15÷6。
    如果出現(xiàn):153÷(15×6)也請學生說說想法。指出:這種做法不妥當,還是用前面兩種為好。
    7、第14題。說說如何求平均體重?平均體重應該在哪個范圍內?為什么?
    8、思考題:說說讀題后你有什么想法?
    明確:甲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正好等于乙數,說明甲數和乙數是10倍的關系,一共是11倍。16.5÷11=1.5,甲數是1.5,乙數是15。
    小數乘整數教學教案篇十七
    同學們,秋天到了,好多水果都成熟了,你們肯定都很喜歡吃水果吧!讓我們一起去大統(tǒng)華的水果超市逛逛吧!(課件出示帶標價的水果圖)。
    蘋果每千克3元。
    甘蔗每千克0.9元。
    現(xiàn)在就請你來買一種你喜歡的水果吧!
    學生選擇,然后全班交流。
    老師先買了2千克蘋果,算算老師花了多少錢?
    后來又買了3千克甘蔗,你知道老師花了多少錢嗎?
    請同學們4人一小組,先自己計算,然后和同伴交流,你是怎樣算的?
    小組發(fā)言:
    (2)0.9元就是9角,3個9角是27角,就是2元7角,也就是2.7元。
    (3)也可以向整數一樣列豎式計算。
    比較:加法和乘法的豎式計算更簡單一些。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愛吃水果引入生活情景,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自然連接起來,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2千克蘋果的價錢,學生很容易計算,緊接著拋出3千克甘蔗,也就是0.9×3,是學生沒有遇見過的,這時就產生了認知上的沖突,而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這個沖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突破,因為它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索與交流,了解可以有多種辦法來算出0.9×3的結果。感受到了算法的多樣化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多樣化。
    二、主動參與,體驗過程。
    1、同學們,今天超市西瓜特價,每千克只要2.35元,小明的媽媽要買3千克西瓜,她一共要付多少錢?(先用加法計算,再用乘法計算)(課件出示圖片)。
    學生列式,師板書:2.35×3你能自己計算嗎?學生在書上完成。
    設計意圖:進一步把方法簡化成加法和乘法,并通過小數加法的計算和小數乘法的計算,感知小數乘整數它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相同,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那如果我們要購買的不是3千克西瓜,而是32千克西瓜,該付多少錢呢?
    學生列式2.35×32該怎樣計算呢?動手試一試,然后把你的計算方法和你的同伴交流。
    設計意圖:此時,學生的認知再次產生了沖突,用加法來計算,顯然不夠簡便,用乘法豎式顯然是的辦法。這樣,學生就從多種計算方法中體驗到乘法的化。
    2、試一試。
    用計算器計算下面各題,看看積和因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聯(lián)系。
    4.72×122.8×53103×0.25。
    告訴同伴,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全班交流,揭示小數和整數相乘的計算法則,并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借助計算器這個計算工具,學生能很快發(fā)現(xiàn)積和因數的小數位數之間的關系,這也是新課程中提倡的利用計算工具幫助學生尋找規(guī)律的很好體現(xiàn)。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快拳出擊。
    (1)根據148×23=3404,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積。
    14.8×23=148×2.3=148×0.23=1.48×23=。
    學生直接在書上完成,然后交流。
    設計意圖:這是針對積和因數的小數位數之間聯(lián)系而設計的基本練習,通過這組練習,學生能進一步感知小數乘法與整數乘法在計算方法上的相通之處,還能進一步鞏固計算方法,明確因數共有幾位小數,它的積就有幾位小數,為以后學習小數乘小數做好鋪墊。
    (2)練一練。
    同學們,讓我們比一比誰的計算本領強。請同學們在書上完成。
    校對時,說說是怎樣對位的,積的小數位數是怎樣確定的。
    設計意圖:在這組練習中,學生除了要能夠正確的進行計算外,還要能正確的確定積的小數位數,還要能了解小數乘整數的豎式的對位及寫法,即按整數乘法的方法對位并計算,最后點上小數點。這對以后的計算是非常重要的。
    (3)同學們,你能自己列豎式計算出下面的結果嗎?
    0.68×93.24×6532×1.954×0.411.05×240.217×1。
    請一、二組的同學做第一行,三、四組的同學做第二行,6人板演。
    做完以后,同桌的同學交換檢查,并檢查板演是否正確。
    設計意圖:此項練習是在學生已經明確列豎式計算的要求、書寫格式以后進行的,有助于進一步鞏固計算法則,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而且相互檢查,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和合作意識,以及評價的能力。
    2、大挑戰(zhàn)。
    設計意圖:學生能根據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自己列出乘法算式,并正確計算出它的結果。在這里加法變的非常困難,而乘法卻顯示出它獨特的優(yōu)越性,學生從中體驗到雖然算法多樣化,但我們還要選擇的、最適合的方法,這就是多樣化基礎上的化。而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可以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
    3、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1)同學們,知道世界上什么物體的速度最快嗎?
    對,是光。它的速度有多快呢?
    出示:小華看見遠處打閃后,經過3秒聽到雷聲。已知雷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每秒0.33千米,打閃的地方離小華有多遠?(從打閃起到看見閃電的時間略去不算)。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并交流。
    設計意圖:打雷是生活中經常遇見的自然現(xiàn)象,學生對此是非常熟悉的,運用今天所學的小數乘法能計算出閃電離我們有多遠,這讓學生感到非常的新奇,在不知不覺中又再次鞏固了計算方法,并很好的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在數學與生活之間架設起一座橋梁,增進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學生發(fā)表意見。
    那怎么才能知道高老師到底有沒有在路上加油呢?
    通過計算就能知道,如果25×6.8大于200說明不用加油,如果小于200就要加油!
    學生通過計算證明自己的觀點。
    設計意圖:這同樣是一個生活中經常碰見的問題,通過先猜測,再計算,最后驗證,學生經歷了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這也是我本節(jié)課所要體現(xiàn)的理念之一。
    (3)我當小管家。
    同學們,平時都是爸爸媽媽買菜作飯,今天想不想自己來當回小管家?下面是今日菜場的部分菜價:(元/斤)。
    場的部分菜價:(元/斤)。
    豬肉。
    青菜。
    鯽魚。
    蝦子。
    蘿卜。
    雞肉。
    卷心菜。
    7.5。
    2.5。
    8
    15.5。
    2.8。
    6.4。
    1.5。
    請你和同伴設計一份既經濟又營養(yǎng)的菜單,并計算出你們所需要的金額。比一比誰的菜單最合理。然后星期天自己去動手實踐,做一個能干的小當家。(如時間來不及,可課后完成)設計理念:這是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是問題,學生通過選擇,計算,既鞏固了所學新知,又培養(yǎng)了實踐能力,增強數學的實用性。
    四、總結全課,課后延伸。
    同學們,今天有什么收獲?
    可別忘了回家當一次小管家哦!下次,去買東西,可要自己算一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