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大全(17篇)

字號:

    總結是前進的動力,也是成功的秘訣。"寫一篇完美的總結需要我們觸類旁通,將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發(fā)展結合起來。"以下是一些寫作優(yōu)秀的總結范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和指導。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一
    理解首位不能整除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筆算首位不能整除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過程與方法】。
    在探究首位不能整除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提升運算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利用除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導入新課。
    學生列式:52÷2。
    復習提問:應用最近所學的什么知識?能否解決?
    分析算式52÷2,引導學生發(fā)現和之前遇到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區(qū)別,即出現了余數。
    (二)講解新知。
    根據問題特點,師生借鑒之前學習經驗提出利用小棒探究或解釋計算過程。教師明確:1筒羽毛球為1捆小棒,1只羽毛球為1根小棒。
    組織小組活動,嘗試表示將52只羽毛球平均分成2份。
    小組代表反饋,教師引導輔以學生闡釋,展示將剩余1捆拆開與2根合為12根再平均分的過程。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剩余1捆”、“2根”、“12根”、“平均分”等在除法算式中分別代表什么含義,并讓學生獨立完成除法豎式計算。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乘法進行驗算。
    (三)課堂練習。
    想想做做:(1)78÷3(2)70÷5。
    (四)小結作業(yè)。
    課堂小結:首位不能整除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注意要點及驗算方法。
    課后作業(yè):想想做做剩余題目,嘗試先估算,再計算。
    (略)。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8——9頁。
    教學目標:
    1、在計算過程中,學生探索在“四舍”法試商的基礎上,學會調商的方法。并能運用這種方法進行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是一位數的計算。
    2、讓學生在不斷調商的過程中,養(yǎng)成主動探索、互動合作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意志。
    3、在對自己和他人的計算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增強辨析、歸納的能力。
    4、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進一步體會感受到計算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能學會用四舍的方法試商后進行調商。
    教具、學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片段:
    一、出示對比題,在辨析中掌握新的方法。
    1、四(1)班有43人,到圖書館共借書262本。平均每人借書多少本?
    2、四(1)班有34人,到圖書館共借書272本。平均每人借書多少本?
    (1)小黑板出示兩題,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列式解答。
    (2)在學生獨立解題的同時,教師巡視,及時掌握情況。
    (3)集體討論:學生提出疑惑,全班分析解疑。
    重點:解答272÷34的`過程中,第一次試出來的商乘除數所得到的積比被除數大,無法繼續(xù)計算,需要進行調商。
    (4)比較262÷43和272÷34,計算過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解答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計算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這里的兩道題目的設置就是為了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但又能體會到知識之間的聯系。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發(fā)現。教師要在這里鼓勵學生不要在試商的過程中急躁,要耐心細致地進行調商,使得計算能夠正確。并多表揚認真計算的同學,通過這里引領式的評價方式讓所有的學生樹立良好的計算態(tài)度,形成良好的計算品質。試商和調商的過程對學生的口算能力要求較高,可以教學生在草稿上做一些簡單的記錄,幫助他們進行口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三
    1、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尾不能整除)筆算方法的過程,恩能夠正確地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維能力。
    理解首位除時有余的處理方法,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筆算。
    一、解決被除數首位除完有余數的問題。
    1、出示50÷2=,用小棒分。
    4、總結,被除數的首位除不盡的時候我們是怎樣處理的?化整為零繼續(xù)分。
    二、出示例題。
    1、看圖,在圖上看見哪些信息?
    2、如何解決這個問題?52÷2=。
    3、誰能說說用小棒該怎樣分?“先把5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十,再化整為零,和2合起來繼續(xù)除,把12個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是26”
    4、重點訓練“合起來繼續(xù)除”
    5、教學生書寫的格式,教師板書,指導算法。強調十位上余下1怎么辦?接著用幾除以除數?邊講邊寫。
    6、學生自己在書上把剩下的式子寫完,之后并且驗算一下。
    三、筆算針對練習。
    1、完成第一題的四道題,一個組完成一題;
    2、學生上黑板板演,并且全班講解,糾錯;
    3、統(tǒng)計學生做對的人數,給予表揚。
    四、對比練習。
    2、呈現75÷3和77÷3,讓學生先計算,再比較它們在計算上有什么不同,引導出一個沒有余數,一個有余數。
    五、解決實際問題。
    1、出示第四題,學生自己觀察,看圖;
    2、學生敘述,在圖上看見哪些信息?幾位學生把圖上的信息說完。
    3、學生自己完成后講評。60÷4、60÷5。
    4、出示第五題,看圖,在圖上有哪些信息?(語言:xx的單價)。
    5、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6、有選擇的計算,不支持過于簡單的問題。
    六、估算教學。
    1、出示題目,并且讓學生去估計;
    2、說清楚估計的方法,學生自己說;
    3、引導學生總結:只需要用被除數十位上的數去除以除數就行了‘。
    4、語言:一十多、二十多、三十多......
    七、全課總結。
    1、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2、課堂作業(yè)補p6。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四
    1、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筆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地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2、使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進一步體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維能力。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用豎式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豎式計算時十位上余數的處理。
    1、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注重在現實的情景中開發(fā)學生的潛力。
    2、主動探索,積極動手,合作交流中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一、復習。
    鋪墊。
    1、用豎式計算:
    42÷2=。
    2、談話導入:
    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指名板演,并說出計算的方法。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題:
    討論列式:52÷2=。
    2、操作探究:
    (1)提問:如果我們用小棒代替羽球,應該先擺多少根小棒?
    (2)同桌討論交流分的方法。
    把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根呢?
    (每班先分2捆,是20根,余下的每班再分和6根,每班分到26根(個)。
    (3)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演示分的方法。
    3、教學筆算:
    (1)根據剛才擺小棒的過程,52÷2的筆算該怎么樣呢?
    (板書:252)。
    (2)十位上有余數怎么辦呢?接下去該怎樣算?
    交流后在書上完成堅式計算。
    (3)哪位同學告訴大家,剛才是怎樣計算的?
    (4)驗算一下,看看算得對不對。
    (5)比一比,522和復習題422在計算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練一練:
    (1)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前兩題反饋的提問:當十位上有余數時,接下。
    學生看情境圖,說出題意、并列式。
    生擺出5捆帶2根的小棒。
    動手操作,交流分的方法。
    學生復述分的方法。
    學生說十位上的計算方法。
    互相說一說十位上有余數了,怎么辦,在書上計算。
    指名復述。
    生驗算。
    生互相說一說。
    向全班匯報交流的結果。
    2人板演,其余的學生在書上完成。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去要怎樣算?
    (2)獨立完成后兩題,同桌校對。
    學生練習,集體訂正。
    三、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3題:
    分組練習,每組同學做兩題,反饋:每組上、下兩題在計算上有什么不同?
    2、想想做做第4、5題:
    我們用今天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
    第5題讓同桌相互說一說,再計算。
    3、想想做做第6題:
    通過以上一些題目的計算,你能不能不筆算,估算下面這些題的商是幾十多?
    學生說說自己在比較中發(fā)現了什么。
    列式計算。
    全班集體交流。
    說是怎么樣的。
    四、全課。
    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在擺擺、說說算,你有什么樣的收獲?
    小組里交流、匯報。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五
    (一)知識與能力:
    1、鞏固估算方法,熟練地加以應用,并檢驗除法的估算。
    2、發(fā)展學生的靈活估算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生活情境,引起學生探討的興趣。
    2、根據學習的估算方法,探討除法估算的一般情況。
    3、從小組合作探討中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研究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4、總結估算的方法,并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營造生活情境,發(fā)展學生的估算意識。
    2、利用估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一般簡單問題。
    3、通過組織學生合作、討論、交流,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估算的意識。
    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估算。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靈活估算是把兩位數看作整十數后再除以一位數的估算方法延伸,更突出估算的現實意義。學生先通過自出估算題目,從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小組交流探討出靈活估算的方法,在掌握鞏固估算方法的基礎上,再突出估算在檢驗除法中的作用,并利用估算解決生活現實問題。充分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動手做,并大膽說,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意識。
    (一)教師活動。
    1、帶領學生復習鞏固估算方法,并用估算檢驗除法的計算。
    2、組織學生課堂活動,鍛煉學生的估算,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意識。
    3、總結課堂活動,鼓勵學生的大膽探究。
    4、布置學生完成課堂練習,小結本節(jié)內容。
    (二)學生活動:
    1、加強練習,鞏固估算的一般方法。
    3、自我小結,積極發(fā)言。
    4、積極完成練習,對本節(jié)進行小結。
    (一)復習估算方法,用估算檢驗除法。(約5分鐘)。
    1、教師活動:
    (1)在黑板上出示兩道題目(61÷378÷4),讓學生先用豎式計算,再用估算檢驗結果。
    (2)請部分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過程,引導評價。
    2、學生活動:
    (1)先利用豎式計算,再用估算檢驗是否正確。(2人板演)。
    (2)說出計算方法,積極進行講評。
    (二)進行課堂活動。(約20分鐘)。
    1、教師活動:
    (1)出示課堂活動情境,讓學生仔細閱讀題目要求,說出活動內容。
    (2)肯定學生回答,提醒學生注意他們說的算式是什么算式。
    (3)鼓勵學生估算,并和小女孩比較,檢驗她估算對嗎?
    (4)組織學生課堂活動:4人一小組,一人說算式,另三人估算出結果,并要求:算式必須是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估算結果應說成大約是多少。如有疑問請告訴老師。
    (5)及時表揚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問題,并及時提出問題,小組討論: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廣泛存在,你認為該怎么辦?根據原有經驗,如69÷6,把69看作70后除以6并不能除盡,仍有余數,可以把被除數看作與它最接近的并能被一位數整除的數后再計算,即把69÷6換成66÷6,把95÷8換成96÷8,如果換算后口算仍有困難,可一邊估算一邊進行豎式幫助估算出結果。
    (6)總結:學生在生活中遇到數學問題要大膽說、動手做、通過組織討論解決。
    (7)讓學生自主說算式,全班估算。
    2、學生活動:
    (1)閱讀要求,匯報內容:一人說算式,一人說出估算結果。
    (3)積極估算、比較。
    (4)按照老師的要求,每4人一組開展活動,積極估算并及時發(fā)現問題,然后匯報給老師。如:99÷695÷873÷4。
    (5)討論,質疑,認真聽取同學意見,教師講解。加深估算的認識和理解。積極發(fā)言、練習。大膽運用新學到的靈活估算方法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
    (6)說出你通過小組交流討論后有什么想法。
    (7)認真聽、爭取快速匯報估算9結果。
    (三)完成課堂練習、小結本節(jié)內容。(約15分鐘)。
    1、教師活動:
    (1)布置學生完成練習十二中剩下的題,讓學生選擇適當的方法解決、引導題中的新知識。
    (2)組織學生完成思考題,用集體的智慧討論解決,作必要的指導。
    (3)帶領學生總結本節(jié)的知識點:估算方法。
    2、學生活動:
    (1)完成練習十二的6、7題,6題為準確計算,并用估算檢驗,7題為估算。
    (2)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合作探究,鍛煉思維。
    (3)小結本節(jié)估算設計理念:本課主要為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靈活估算,讓學生先自己出題估算。發(fā)現了如果把兩位數看作整十數后再除以一位數的方法在許多情況下并不適用,從而明白估算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計算方法,達到估算目的,發(fā)展估算意識。還可以用估算來檢驗除法的計算,提高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能力和準確度。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探究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生興趣,體會成功的快樂,讓學生輕松、快樂學數學,把學習數學、解決數學問題與活動結合起來,改變枯燥的學習形式,讓學生喜歡,走近、走進數學。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
    重點難點:
    根據算題特點,合理選擇算法,逐步增強算法選擇的針對性和自覺性,同時溝通不同算法的聯系,體會其內在的一致性,從而在更高層次上理解算法,提高靈活運用不同算法進行計算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導入。
    二、基本題練習。
    1、做p11(1)。
    先看懂要求再獨立完成。盡可能用口算完成,集體訂正。
    2、做p11(2)。
    先估計得數是幾十多,寫一寫。
    選擇幾題,指名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再用豎式算出結果,做第一組。
    根據估計檢驗筆算結果是否合理;根據筆算判斷估計的結果是否正確。
    3、做p11(3)。
    先看懂題目,獨立完成填表。
    再觀察表格,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
    交流自己的`發(fā)現,使同學們體會到錢的總數不變,能買的本數和單價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
    訓練的語言:總錢數不變,筆記本的單價越貴,買的本書越少;總錢數不變,筆記本的單價越便宜,買的本書越多。
    三、講解思考題。
    先看懂題。
    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提問:為什么男孩會多付8角錢?
    這8角錢是幾本本子的價錢?
    那么也就是說:多買幾本練習本多付8角呢?
    四、布置作業(yè)二次備課。
    板書設計: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五冊第7、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筆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地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2、使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進一步體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用豎式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教學難點:
    豎式計算時十位上余數的處理。
    教學理念:
    1、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注重在現實的情景中開發(fā)學生的潛力。
    2、主動探索,積極動手,合作交流中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教學設計:
    學生活動過程。
    一、復習。
    鋪墊。
    1、用豎式計算:
    42÷2=。
    2、談話導入:
    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指名板演,并說出計算的方法。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題:
    討論列式:52÷2=。
    2、操作探究:
    (1)提問:如果我們用小棒代替羽球,應該先擺多少根小棒?
    (2)同桌討論交流分的方法。
    把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根呢?
    (每班先分2捆,是20根,余下的每班再分和6根,每班分到26根(個)。
    (3)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演示分的方法。
    3、教學筆算:
    (1)根據剛才擺小棒的過程,52÷2的筆算該怎么樣呢?
    (板書:252)。
    (2)十位上有余數怎么辦呢?接下去該怎樣算?
    交流后在書上完成堅式計算。
    (3)哪位同學告訴大家,剛才是怎樣計算的?
    (4)驗算一下,看看算得對不對。
    (5)比一比,522和復習題422在計算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練一練:
    (1)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前兩題反饋的提問:當十位上有余數時,接下。
    學生看情境圖,說出題意、并列式。
    生擺出5捆帶2根的小棒。
    動手操作,交流分的方法。
    學生復述分的方法。
    學生說十位上的計算方法。
    互相說一說十位上有余數了,怎么辦,在書上計算。
    指名復述。
    生驗算。
    生互相說一說。
    向全班匯報交流的結果。
    2人板演,其余的學生在書上完成。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去要怎樣算?
    (2)獨立完成后兩題,同桌校對。
    學生練習,集體訂正。
    三、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3題:
    分組練習,每組同學做兩題,反饋:每組上、下兩題在計算上有什么不同?
    2、想想做做第4、5題:
    我們用今天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
    第5題讓同桌相互說一說,再計算。
    3、想想做做第6題:
    通過以上一些題目的計算,你能不能不筆算,估算下面這些題的商是幾十多?
    學生說說自己在比較中發(fā)現了什么。
    列式計算。
    全班集體交流。
    說是怎么樣的。
    四、全課。
    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在擺擺、說說算,你有什么樣的收獲?
    小組里交流、匯報。
    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教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重點解決首位除時有余數應該如何處理,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幾點:
    1、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自己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較好地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難點:
    2、在教學中多次進行了比較,有利于學生能對新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3、注意對學生估算,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體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用數學的意識。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進一步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筆算以及驗算的方法,溝通知識間的聯系,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
    教學重難點:熟練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的口算、筆算方法以及驗算的方法;在計算時對各種情況進行比較,弄清聯系和區(qū)別,加深理解,組建良好的知識結構。
    教學過程:
    1、做p12(1)直接寫出結果。
    集體訂正。
    選擇幾道題要求說說口算方法。
    2、做p12(2)做第一組。
    強調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
    先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
    做完集體訂正。說說上下兩題在計算方法上的區(qū)別和聯系。
    3、做p12(3)做兩題。
    做完后說說驗算方法。
    4、做p12(4)看懂題意。說說單價的意思。
    直接填在書上。
    集體訂正。
    5、做p12(5)先看圖,說說從圖中看到些什么。
    小組交流,試著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并進行解答。
    6、課堂作業(yè):p12(2)后兩組,p12(3)剩下兩題。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筆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地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2、使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進一步體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用豎式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教學難點:
    豎式計算時十位上余數的處理。
    教學理念:
    1、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注重在現實的情景中開發(fā)學生的潛力。
    2、主動探索,積極動手,合作交流中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教學步驟。
    一、復習。
    鋪墊。
    1、用豎式計算:
    42÷2=。
    2、談話導入:
    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指名板演,并說出計算的方法。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題:
    討論列式:52÷2=。
    2、操作探究:
    (1)提問:如果我們用小棒代替羽球,應該先擺多少根小棒?
    (2)同桌討論交流分的方法。
    把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根呢?
    (每班先分2捆,是20根,余下的每班再分和6根,每班分到26根(個)。
    (3)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演示分的方法。
    3、教學筆算:
    (1)根據剛才擺小棒的過程,52÷2的筆算該怎么樣呢?
    (板書:252)。
    (2)十位上有余數怎么辦呢?接下去該怎樣算?
    交流后在書上完成堅式計算。
    (3)哪位同學告訴大家,剛才是怎樣計算的?
    (4)驗算一下,看看算得對不對。
    (5)比一比,522和復習題422在計算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練一練:
    (1)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前兩題反饋的提問:當十位上有余數時,接下。
    學生看情境圖,說出題意、并列式。
    生擺出5捆帶2根的小棒。
    動手操作,交流分的方法。
    學生復述分的方法。
    學生說十位上的計算方法。
    互相說一說十位上有余數了,怎么辦,在書上計算。
    指名復述。
    生驗算。
    生互相說一說。
    向全班匯報交流的結果。
    2人板演,其余的學生在書上完成。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去要怎樣算?
    (2)獨立完成后兩題,同桌校對。
    學生練習,集體訂正。
    三、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3題:
    分組練習,每組同學做兩題,反饋:每組上、下兩題在計算上有什么不同?
    2、想想做做第4、5題:
    我們用今天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
    第5題讓同桌相互說一說,再計算。
    3、想想做做第6題:
    通過以上一些題目的計算,你能不能不筆算,估算下面這些題的商是幾十多?
    學生說說自己在比較中發(fā)現了什么。
    列式計算。
    全班集體交流。
    說是怎么樣的。
    四、全課。
    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在擺擺、說說算,你有什么樣的收獲?
    小組里交流、匯報。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尾不能整除)筆算方法的過程,恩能夠正確地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首位除時有余的`處理方法,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筆算。
    教學流程。
    一、解決被除數首位除完有余數的問題。
    1、出示50÷2=,用小棒分。
    4、總結,被除數的首位除不盡的時候我們是怎樣處理的?化整為零繼續(xù)分。
    二、出示例題。
    1、看圖,在圖上看見哪些信息?
    2、如何解決這個問題?52÷2=。
    3、誰能說說用小棒該怎樣分?“先把5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十,再化整為零,和2合起來繼續(xù)除,把12個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是26”
    4、重點訓練“合起來繼續(xù)除”
    5、教學生書寫的格式,教師板書,指導算法。強調十位上余下1怎么辦?接著用幾除以除數?邊講邊寫。
    6、學生自己在書上把剩下的式子寫完,之后并且驗算一下。
    三、筆算針對練習。
    1、完成第一題的四道題,一個組完成一題;
    2、學生上黑板板演,并且全班講解,糾錯;
    3、統(tǒng)計學生做對的人數,給予表揚。
    四、對比練習。
    2、呈現75÷3和77÷3,讓學生先計算,再比較它們在計算上有什么不同,引導出一個沒有余數,一個有余數。
    五、解決實際問題。
    1、出示第四題,學生自己觀察,看圖;
    2、學生敘述,在圖上看見哪些信息?幾位學生把圖上的信息說完。
    3、學生自己完成后講評。60÷4、60÷5。
    4、出示第五題,看圖,在圖上有哪些信息?(語言:xx的單價)。
    5、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6、有選擇的計算,不支持過于簡單的問題。
    六、估算教學。
    1、出示題目,并且讓學生去估計;
    2、說清楚估計的方法,學生自己說;
    3、引導學生總結:只需要用被除數十位上的數去除以除數就行了‘。
    4、語言:一十多、二十多、三十多......
    七、全課總結。
    1、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2、課堂作業(yè)補p6。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5頁例2、做一做,練習十六第1、2題。
    教學目標: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具準備:多媒體(有下圍棋的錄像或畫面);
    多個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張上一個算式)。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呈現下圍棋的錄像或畫面,介紹有關圍棋賽的事例(或戰(zhàn)績)。
    放大棋盤,讓學生觀察棋盤結構。使學生了解到:圍棋的棋盤面由縱橫19道線交叉組成。
    接著,把棋子放在縱橫線的交叉點上,引出問題:“棋盤上一共有多少個交叉點?”
    請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討計算方法。
    1.各組討論:怎樣計算19×19。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2.組織交流。
    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說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3.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教師對學生發(fā)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使學生了解每一種算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約有400個交叉點,但它不能滿足解決問題的要求。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筆算過程。在此基礎上,夸贊學生:能用剛學過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解決今天的新問題。并且,能正確解決乘的過程中的進位問題。你們真棒!
    三、練習。
    1.嘗試練習。
    用豎式計算第65頁“做一做”中的4道題??梢宰寧讉€組的學生做前2道,另幾個組的'學生做后2道題。
    完成計算后,組織交流。說出筆算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筆算過程的了解。
    2.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
    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根據班上出現錯題的情況,和學生一起討論錯誤的原因,請學生訂正錯題。請學生注意: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3.解決問題。
    請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3、4題。
    完成后,請學生向全班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4.游戲。
    貼出寫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語言描述菜園里收南瓜的情境,請同學們幫助菜農收南瓜。
    讓學生自由選擇卡片,算對的就收獲了這個南瓜。
    完成后,先檢查是不是算對了,再比一比哪組學生收獲的南瓜多。獎勵優(yōu)勝組。
    四、總結。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并交流。
    2.教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每次乘得的數的末位應該和那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2、體會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首位除時有余的情況應如何處理。
    教學難點:十位上余下的數與各位數合起來再除。
    教學對策:創(chuàng)設情景,并讓學生在操作中獲得直接經驗,從而突破難點。
    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引新。
    1、出示準備題:把40個羽毛球,平均分給2個班每班能分到多少個?
    2、指名列式計算。說一說口算和豎式計算方法。
    二、新授例題。
    1、把準備題改成例題:把52個羽毛球,平均分給2個班每班能分到多少個?
    2、列式并討論計算方法。
    (1)借助學具擺一擺。
    a、分法一:體會到先分整筒的,分給每班2筒,余下的一筒要和單個的合起來再分。
    b、分法二:先把5筒平均分成2份,每份2筒,剩下1筒;再把一筒散開,平均分成5只;再把2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只;最后得到每份26只。
    (2)引導比較分法,形成統(tǒng)一認識。
    (3)學生復述分的過程。
    (4)用豎式計算。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78÷384÷692÷280÷5。
    2、想想做做:第3題。
    (1)先讓學生自行練習。
    (2)再通過比較,溝通每組兩題之間的聯系。
    3、想想做做:第5題。
    (1)熱水瓶的價錢是一幅畫的幾倍?
    56÷4=14。
    (2)熱水瓶的價錢是茶杯的幾倍?
    56÷2=28。
    (3)一幅畫的價錢是茶杯的幾倍?
    4÷2=2。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十三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1—2頁。
    1.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整十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每一位都能整除)的口算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整十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
    2.使學生在探索算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能運用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進行簡單的估算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積極參與解決問題的活動,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模擬購物。
    談話:快開學了,幾位小朋友結伴到文具店購買鉛筆。(教師扮營業(yè)員,幾名學生上來購買)。
    2.提出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出如下的幾個問題:
    (1)女孩、男孩一共買了多少枝鉛筆?
    (2)女孩比男孩多買多少枝鉛筆?
    (3)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鉛筆?
    (4)平均每個女孩買多少枝鉛筆?
    表揚學生愛動腦筋,能主動提出問題。在解決了前兩個問題后,重點啟發(fā)學生解決后面兩個問題。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探究40÷2的口算方法。
    (1)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算出結果。有困難的可以借助小棒,動手分一分,看看結果是多少。
    (2)引導學生根據分小棒的過程和結果,說說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3)計算“想想做做”第1題。
    先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題組比較,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系。
    2.探究46÷2的口算方法。
    (1)借助實物操作,形成表象。
    先讓學生獨自分小棒,再到講臺前展示不同分法。
    學生可能會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先分6根,每人3根;再分4捆,每人2捆,合起來2捆3根。
    第二種:先分4捆,每人2捆;再分6根,每人3根,合起來是2捆3根。
    教師相機增加1捆小棒,讓學生分,使學生在具體操作中體會到先分整捆較合理,從而為后面學習筆算除法的順序打下基礎。
    (2)引導學生結合分小棒的過程,說說46÷2的口算方法。(同桌互相說)。
    (4)口算練習:26÷269÷384÷4。
    3.學習46÷2的豎式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聯系分小棒的過程,嘗試用豎式計算。
    (2)展示學生的豎式計算的不同寫法,通過交流明確正確寫法。
    (3)反思:2為什么寫在商的十位上?用自己的話說說筆算除法的方法是什么。
    (4)計算“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注意糾正錯誤的寫法。
    三、遷移推理,拓展新知。
    計算“想想做做”第3題。引導學生比較在計算過程中發(fā)現了什么,體會有余數除法豎式的寫法。
    四、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先出示場景圖,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鼓勵學生用估計的方法解決問題:楊樹苗每棵十幾元,松樹苗每棵二十幾元,所以,松樹苗貴一些。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十四
    上午,自己我剛上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一課。下午,又聽了一節(jié)同題課,感觸很多,下面把好的精彩的片斷摘錄下來與大家共享:
    片斷:教學例題“52÷2”
    師:拿出2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學生分小棒)每份幾根?(11根)算式怎么列?(22÷2=11)。
    師:拿出4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學生分小棒)每份幾根?(21根)算式怎么列?(42÷2=21)。
    師:每份21根你是怎樣得到的?
    生:先把4捆分成2份,每份2捆也就是20根,再把零頭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1根,合在一起就是21根。
    師:拿出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學生分小棒)每份多少根?(26根)算式呢?(52÷2=26)。
    師:說說你是怎么分的?
    生1:先拿2捆,再拿6根。
    師:你一下子就知道這樣分嗎?
    思考:這里教者最好不要用這樣的口氣去問學生,當時那個學生就什么也說不上來了,“先拿2捆,再拿6根”,學生這樣拿是有可能的,有可能學生數感較好一眼就能看出可以這樣來分,最好再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拿,即使不是這樣,我們也應該鼓勵她。
    生2:先拿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5根。再把零頭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1根,合在一起就是26根。
    思考:當時我一聽,多么好的思路??!可是教者的引導令我有點疑惑,“你是這樣想的嗎?,板書:50÷2=25,先用40除以2等于20,再用余下10除以2等于5,合在一起是25。”當時那個學生也相應地點了點頭。我就想為什么不能就是先把50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5,雖然課本上還沒學“商末尾有0”的除法,但這并不表示所有的學生就不會計算“50÷2”?。∷晕矣X得教師在讓學生說思路時應該盡量讓學生自己表達真實的想法,不要替他去過多解釋。因為學生的想法有時是讓我們異想不到的。
    生3: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0根,再用1捆和2根合成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合在一起就是26根。
    生4:先拿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0根,再把1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5根,最后把2根平均分成2份,用20+5+1=26根。
    生5:……。
    思考:這里非常佩服教者,能引導學生說出這么多種不同的思路,我在我兩個班的教學中沒有聽到學生有這么多想法,看來是我引導的.不恰當。我想這是因為教者在教學“52÷2”這個例題前作了很好的鋪墊,以及學具的使用,使得大多數學生學習新知有很好的“幫手”。
    我是這樣教學這一部分的:
    師:你能估計出下面的商是幾十多嗎?(“想想做做”的第6題)。
    64÷585÷395÷491÷2。
    (目的讓學生感受估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而且溝通估算與筆算的聯系)。
    生:52÷2=26。
    師:你是怎么知道結果是26的?
    生1:先拿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0根,再用1捆和2根合成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合在一起就是26根。
    (板書:40÷2=2012÷2=620+6=26)。
    生2:用豎式計算。
    (學生說分法)。
    師:豎式中的“12”從哪里來的,你知道嗎?(重點理解)。
    ……。
    思考:上完課后總覺得自己的課上的有些亂,也不夠嚴謹。確實,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那就必須在課前認真專研教材,了解學生。也唯有此,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下是引用快樂蝦在-9-820:59:18的發(fā)言:
    感謝“快樂蝦”的參與!
    當時,我也意識到學生這樣分不符合筆算的思路,但是這畢竟是他真實的想法所以當時我沒有給予,我想在下面方法優(yōu)化上環(huán)節(jié)上讓他自己進行自我糾正。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十五
    教學目標:
    2、鞏固估算的方法,培養(yǎng)估算的意識。
    3、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練習6、7、8、9題及聰明小屋。
    1、第六題: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試著完成,交流時重點讓學生說商的位數,是怎樣判斷的,引導學生掌握判斷的方法,還可以適當補充類似的練習進行鞏固。
    2、第七題:注意對解題思路的'引導,讓學生體會計算的必要性,又滲透解決問題策略的學習。
    3、第八題: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洗相片付錢的問題??梢韵茸寣W生了解一些有關沖洗相片的常識,再解決有關的問題。問題應由學生自己提出自己解答。
    4、“聰明小屋”是一個重疊問題。對學生出現的情況,可通過操作學具或畫示意圖的辦法幫助學生弄明白,為什么是36棵而不是40棵。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整十數或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比較熟練的進行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通過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小學數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復習教學設計篇十七
    一、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鞏固估算方法,熟練地加以應用,并檢驗除法的估算。
    2、發(fā)展學生的靈活估算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生活情境,引起學生探討的興趣。
    2、根據學習的估算方法,探討除法估算的一般情況。
    3、從小組合作探討中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研究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4、總結估算的方法,并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營造生活情境,發(fā)展學生的估算意識。
    2、利用估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一般簡單問題。
    3、通過組織學生合作、討論、交流,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三、教學重點: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估算的意識。
    四、教學難點:
    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估算。
    五、教學突破: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靈活估算是把兩位數看作整十數后再除以一位數的估算方法延伸,更突出估算的現實意義。學生先通過自出估算題目,從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小組交流探討出靈活估算的方法,在掌握鞏固估算方法的基礎上,再突出估算在檢驗除法中的作用,并利用估算解決生活現實問題。充分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動手做,并大膽說,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意識。
    六、教學步驟:
    (一)教師活動。
    1、帶領學生復習鞏固估算方法,并用估算檢驗除法的計算。
    2、組織學生課堂活動,鍛煉學生的估算,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意識。
    3、總結課堂活動,鼓勵學生的大膽探究。
    4、布置學生完成課堂練習,小結本節(jié)內容。
    (二)學生活動:
    1、加強練習,鞏固估算的一般方法。
    3、自我小結,積極發(fā)言。
    4、積極完成練習,對本節(jié)進行小結。
    七、教學具體進程:
    (一)復習估算方法,用估算檢驗除法。(約5分鐘)。
    1、教師活動:
    (1)在黑板上出示兩道題目(61÷378÷4),讓學生先用豎式計算,再用估算檢驗結果。
    (2)請部分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過程,引導評價。
    2、學生活動:
    (1)先利用豎式計算,再用估算檢驗是否正確。(2人板演)。
    (2)說出計算方法,積極進行講評。
    (二)進行課堂活動。(約20分鐘)。
    1、教師活動:
    (1)出示課堂活動情境,讓學生仔細閱讀題目要求,說出活動內容。
    (2)肯定學生回答,提醒學生注意他們說的算式是什么算式。
    (3)鼓勵學生估算,并和小女孩比較,檢驗她估算對嗎?
    (4)組織學生課堂活動:4人一小組,一人說算式,另三人估算出結果,并要求:算式必須是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估算結果應說成大約是多少。如有疑問請告訴老師。
    (5)及時表揚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問題,并及時提出問題,小組討論: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廣泛存在,你認為該怎么辦?根據原有經驗,如69÷6,把69看作70后除以6并不能除盡,仍有余數,可以把被除數看作與它最接近的并能被一位數整除的數后再計算,即把69÷6換成66÷6,把95÷8換成96÷8,如果換算后口算仍有困難,可一邊估算一邊進行豎式幫助估算出結果。
    (6)總結:學生在生活中遇到數學問題要大膽說、動手做、通過組織討論解決。
    (7)讓學生自主說算式,全班估算。
    2、學生活動:
    (1)閱讀要求,匯報內容:一人說算式,一人說出估算結果。
    (3)積極估算、比較。
    (4)按照老師的要求,每4人一組開展活動,積極估算并及時發(fā)現問題,然后匯報給老師。如:99÷695÷873÷4。
    (5)討論,質疑,認真聽取同學意見,教師講解。加深估算的認識和理解。積極發(fā)言、練習。大膽運用新學到的靈活估算方法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
    (6)說出你通過小組交流討論后有什么想法。
    (7)認真聽、爭取快速匯報估算9結果。
    (三)完成課堂練習、小結本節(jié)內容。(約15分鐘)。
    1、教師活動:
    (1)布置學生完成練習十二中剩下的題,讓學生選擇適當的方法解決、引導題中的新知識。
    (2)組織學生完成思考題,用集體的智慧討論解決,作必要的指導。
    (3)帶領學生總結本節(jié)的知識點:估算方法。
    2、學生活動:
    (1)完成練習十二的6、7題,6題為準確計算,并用估算檢驗,7題為估算。
    (2)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合作探究,鍛煉思維。
    (3)小結本節(jié)估算設計理念:本課主要為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靈活估算,讓學生先自己出題估算。發(fā)現了如果把兩位數看作整十數后再除以一位數的方法在許多情況下并不適用,從而明白估算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計算方法,達到估算目的,發(fā)展估算意識。還可以用估算來檢驗除法的計算,提高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能力和準確度。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探究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生興趣,體會成功的快樂,讓學生輕松、快樂學數學,把學習數學、解決數學問題與活動結合起來,改變枯燥的學習形式,讓學生喜歡,走近、走進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