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匯總19篇)

字號:

    對于個人的職業(yè)發(fā)展和學習提升至關(guān)重要。論證是總結(jié)文章中通過邏輯推理和證據(jù)支持論點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善良是我們應(yīng)該努力追求的目標,它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正能量。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一
    1、知道詩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強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古詩問文高度概括、精練含蓄的特點,以及時代的變遷,造成了學生理解上的困難。
    課件。
    一、激情導入。
    1、用一個詞來形容荷花或荷葉。(課件出示:荷花、荷葉)。
    2、同學們說得多美呀,我們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課件出示:荷花錄象)。
    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最想干什么?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詩人楊萬里和你們一樣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詩,膾炙人口,傳誦至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古詩)。
    二、學習古詩。
    1、自讀古詩,讀正確。
    2、指名讀古詩。(男女各一)。
    3、那些詞語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4、還有那些不明白的我們一起來討論。
    我們第一次和這首詩親密接觸,就有不小的收獲,再來讀讀,我們的收獲會更大。
    三、再次學習交流。
    再讀讀這首詩,說說詩的大致意思。(三個)。
    在知道詩的大致意思后,我們也只是知道了個大概,學了點皮毛,假如我們再深入研究,會有很多新的發(fā)現(xiàn)。
    四、深入研究學習。
    1、你還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詩人在什么情況下寫的?心情怎樣?
    2、就近找學習伙伴討論。
    反饋交流。
    詩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沒有敘友誼,更沒有抒發(fā)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婉轉(zhuǎn)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同學們你就是楊萬里,在送別時,讀給你的朋友林子方聽。那些詞句寫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讀得特別好,那些詞句寫出了對友人的眷戀,也把它讀好。同桌試試吧。
    3、看著這滿湖的荷花,你楊萬里還會對朋友林子方說些什么?
    4、整首詩美美的,又帶有一絲淡淡的離愁的讀一讀。(配樂)。
    5、背下來行嗎?試試吧!
    自背兩人比賽背男女生對抗賽。
    五、以前也曾學過一首寫荷花的詩是什么?(課件出示:小池)]。
    1、這兩首詩有什么不一樣?
    2、你喜歡那一首,為什么?
    七、這些詩是我們古代先輩為我們留下的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今天也來學學古人,用我們自己手中的筆,來夸夸我們的杭州西湖,寫一兩句詩。老師已經(jīng)拍下了幾張西湖的照片,一起來欣賞。(課件出示:照片)。
    選其中的一幅照片寫,五言或七言都可。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反饋交流。
    八、總結(jié):愿我們杭州西湖越來越美。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創(chuàng)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lǐng)悟一些創(chuàng)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yǎng)讀背古詩的興趣。
    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在創(chuàng)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lǐng)悟一些創(chuàng)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課文情境圖;搜集有關(guān)詩人及詩的資料。
    入境激情,師生聯(lián)句。
    1、今天,老師要先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1、聽朗誦,想象作畫傾聽老師帶來的一段文字,發(fā)揮你的想象,在頭腦中揮筆作畫。
    師誦讀譯文: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哇!風光和平時迥然不同??茨?!清波蕩漾,浩淼無際,蓮葉挨挨擠擠,那怡人的綠色,無邊無垠,遠接天際。那么水靈!
    2、誰來說說你的畫中有什么?2、說話訓練,描述頭腦中的畫面。
    4、“吟詩”,是個好點子!今天,讓我們做回詩人,來一次龍虎師生觀荷塘美景即興聯(lián)句如何?4、即興聯(lián)句。寫在白紙上,注明作者,大聲朗讀,貼于黑板。
    師范句:
    綠衣一片云中來。
    艷賽朝陽送暖香。
    人楊萬里也曾置身此情此景,并隨即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寫的。
    1、出示古詩。范讀。1、聽范讀。
    2、學生練讀。
    師: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美妙的讀書聲?
    3、研讀古詩。3、結(jié)合課前搜集的資。
    師:同學們一下子就把詩句讀得這么流暢,真料和工具書,自學古。
    是好樣的!接下來,請大家?guī)е蕾p、探究的詩。(質(zhì)疑、欣賞)。
    眼光,利用手中現(xiàn)有的資料,研讀詩句,看看。
    能讀懂什么,碰到的問題,可以在小組中討論,
    解決不了的等會在全班討論解決。
    4、交流自讀收獲4、交流。
    師:請大家交流一下各自的閱讀收獲,以及想理解詩意,描述楊萬里和伙伴們一起討論解決的疑惑之處!在送別林子方時,到底看到了什么。在質(zhì)疑討論中,加深理解。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師:把你們各自的感受用動情的朗讀,恰當?shù)?、練讀-個讀-齊讀。
    身體語言表達出來吧!
    西湖的夏日美景,讓楊萬里的一首佳作渾然天。
    成,今天,就著大詩人激起的豪情,讓我們也1、欣賞圖畫,在前面聯(lián)。
    寫詩填詞吧,黑板上的詩句可以選用。的基礎(chǔ)上完成自己的創(chuàng)。
    1、指導學生在音樂中創(chuàng)作。作詩。
    2、交流創(chuàng)作。
    師:有些同學已有佳作初成,不管你完成了2、實物投示學生詩作,
    幾句,我們都渴望分享你的喜悅!小作者朗讀簡介。
    3、比較感悟。
    師:有比較才有進步。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某3、比較感悟(可小組討。
    同學的詩,再讀讀詩人的詩,以公正的眼光論,從對仗、壓韻、用。
    說說它們優(yōu)于對方或遜于對方之處。詞的準確優(yōu)美等方面比。
    較,感受古詩的藝術(shù)美、意境美和技巧。)。
    激勵學生,回歸詩作。
    大家說得很有道理,課后都試著把自己的詩作與詩人的詩作比較一下,然后寫一寫你的。
    4、起立,背誦《曉》詩啟發(fā)和收獲,自古“長江后浪推前浪”在吸取古人營養(yǎng)的基礎(chǔ)上,我們的同學一定能寫出更優(yōu)秀的作品,相信新一代的“李白”“杜甫”將在你們中誕生!最后,讓我們再次領(lǐng)略楊萬里這首詩的美妙吧!
    同學們,驕陽似火中吟詩,它是你解渴的一。
    杯清茶;月圓人歡時吟詩,它是你抒情的一。
    枝好花;煩惱縈繞時吟詩,它是你消愁的一。
    曲笙歌。就讓我們在詩文化的浸潤中茁壯成長,營造出屬于自己的碧海藍天!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三
    一、導入新課,解讀課題。
    1、我們讀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我們讀過,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我們讀過,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從這流傳千古的送別佳句中,我們讀出了濃濃的友情、親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送別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齊讀課題。
    2、讀了這個詩題,你從中了解了什么?
    送別的時間是早晨,從“曉”字中可以看出;
    送別的地點是凈慈寺外;
    送別的人是林子方。連起來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3、說詩人:好像缺了個主語,誰在送林子方?
    凈慈寺,是西湖邊上的一座寺廟。林子方,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個朋友。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楊萬里在西湖邊上送別他。楊萬里的詩寫得好,尤其擅長寫景。因為啊,他常常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善于從中發(fā)現(xiàn)別人不易察覺的美(板書完成:眼中有景),山川、河流、春風、秋雨、夏荷、冬雪等等都被他寫成詩,以至于他的朋友跟他說了這樣一句玩笑話:處處山川怕見君。你看,這些山水一碰到你,就被你寫到詩里,連它們都怕了。
    我們曾學過的——《小池》就是他寫的。誰來背背?(課件出示《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先讀讀這首詩,讀上兩三遍,注意讀準生字,把詩讀通讀順。(生自由讀)2.誰來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讀準了沒有。(指名兩生,師生正音)3.古詩還要讀出節(jié)奏韻律,像這樣(范讀全詩),誰再來讀讀?(指名兩生,評價)4.齊讀,讓我們一起讀出詩的節(jié)奏韻律。
    三、自學古詩,理解大意。
    1.詩讀正確了,那這首詩的意思呢?輕聲讀,可以借助注釋,也可以想象畫面,看看讀懂了什么?和同桌說一說,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面做個記號。
    2.有不懂的字詞先提出來。(交流重點字詞)。
    畢竟:到底。
    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本詩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時候。
    接天:與天相接。
    映日:映照著太陽。本詩中映照的是朝陽。(從題目的“曉”字中可以看出)。
    別樣:特別。
    3.理解了重點詞語,誰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的大概意思,前兩句和后兩句分別寫的是什么?(交流古詩大意,兩生左右,鼓勵用自己的語言連貫地描述)。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時節(jié),此時的風光與其他時候相比確實不同。與天相接的蓮葉綠得無邊無際,映照著陽光的荷花顯得特別的鮮紅。
    4.理解了詩的大意,相信我們能讀得更好了,誰來試試?注意讀出詩的味道。(指名評價)怎樣才能讀得更有感情呢?讓我們品詩、賞詩,走入詩境。
    四、品讀詩境,感受畫面。
    1.你讀懂了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嗎?(整理歸納為:西湖的荷葉與荷花)。
    詩人見到的是(接天,無窮碧)的蓮葉。詩人見到的是(映日,別樣紅)的荷花。理解詞義,別樣紅,紅得怎么樣?(鮮艷,通透)指導朗讀,特別是“無窮”、“別樣”。指名先讀詞,再齊讀。
    2、這兩句詩,是千古名句,你覺得寫得美不美?美在哪里?
    (1)從哪個詞讀出了這種美?
    “無窮碧”會是怎樣的?指名說。指導朗讀。
    (2)體會“多”
    從這一行里你還感受到了什么美?從哪里體會出來的?
    “接天”是怎樣的一幅景象?能讀出來嗎?
    分組讀,齊讀。
    (1)體會“紅”
    那是怎樣的紅呀?指名說,讀出來。
    想做其中的一朵嗎?男生讀,女生讀。
    4、這么綠的荷葉,這么紅的荷花,想去看看嗎?出示圖片。
    5、看哪,無窮的碧,別樣的紅,組成了一幅一碧萬頃、連接天日的畫卷,這就是西湖六月的荷塘美景。引讀第二句。
    6、配上音樂,靜靜地走進西湖美景。自由讀、指名讀、分男女生讀。
    7、荷葉田田,荷花朵朵,難怪詩人發(fā)出這樣的贊嘆!出示第一句,師范讀。
    8、誰也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嘆一下。自由練讀,誰來當當小詩人夸夸西湖?
    9、西湖其他季節(jié)也很美,但每個季節(jié)的美卻各有不同。出示圖片。(師配樂介紹)。
    10、在你們眼里,西湖的夏天是怎樣的呢?(那綠色的.蓮葉,極目一望,無邊無際;那艷麗的荷花,嬌艷嫵媚,輝映朝陽。)。
    11、西湖一年四節(jié)都美如畫卷,但又各有不同的景致。而詩人在送林子方時正好看到的是夏天的西湖美景,所以是人發(fā)出這樣的贊嘆。師生合作讀第一句。
    12、看哪,你能通過朗讀,把這樣的美景留在每個人的心中嗎?
    (1)同桌讀。
    (2)指名讀。
    (3)分角色讀:男讀葉,女讀花。
    (4)齊讀。
    五、背誦古詩。
    同學們,楊萬里是南宋最著名的四個詩人之一,他的一些寫景抒情的小詩特別有名?!稌猿鰞舸人滤土肿臃健肥且皇着c眾不同的送別詩,這首詩告訴我們,離別可以是一幅明朗的畫,可以是一個動人的微笑,可以是一片廣闊的美景。讓我們把這與眾不同的送別詩記下來吧!
    生自由背誦,指名背(2-3生),齊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四
    1、理解“畢竟”、“映日”在詩句中的意思。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悟詩情,感悟祖國山河的美好。
    教學難點。
    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境。
    教具準備。
    應(yīng)用現(xiàn)代遠程教育資源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采取措施。
    1、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強化教學。
    2、結(jié)合“樂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達到課堂教學“學中樂”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如畫。從白雪皚皚的北國到詩情畫意的江南,從蒼茫無限的草原,到郁郁蔥蔥的林海,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請同學們欣賞圖片。(出示課件中的祖國風景圖)。
    1、請同學們看著大屏幕背誦以下詩句。(出示《山行》、《小池》、《敕勒歌》、《望廬山瀑布》四首古詩及動畫)。
    2、這幾首古詩有什么共同之處?
    這幾首古詩都是寫景的,都歌頌了祖國壯麗的山河。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的古詩。(板書課題)應(yīng)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祖國風景的美好,激發(fā)學習興趣。應(yīng)用課件中的動畫,以圖釋義,回憶以前學過的寫景的古詩,導入新課。
    二、知詩人,解詩題。
    1、齊讀詩題。
    2、介紹作者。
    3、解詩題。
    這首詩寫了哪里的景色?從哪個字眼可以看出來?
    介紹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古往今來,人們用最美好的語言贊頌西湖,又用最凝練的語言對它的風景作出了不同的概括。其中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是西湖十景。(出示課件中的西湖十景圖)。
    同學們,西湖美嗎?看過如此美麗的西湖,此時此刻,你想對西湖說點什么呢?(同學們談感受)。
    作者楊萬里為我們介紹的.西湖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在詩句中找一找吧!用多媒體展示西湖美,激發(fā)學生學習這首古詩的興趣。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讀詩句,識新詞。
    1、自由讀。
    2、指名讀。
    3、齊讀。
    畢竟:到底。
    四時:四季,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節(jié)。
    接天: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映日:陽光照射。
    讓學生通過讀,體會詩句。
    四、抓字眼,明詩意。
    “詩情畫意”,我們要融入詩情,感悟畫意,先要把詩讀懂。怎樣才能把詩讀懂呢?要學會“抓字眼,明詩意”。請同學們看注釋,想想每句詩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話說給小組的同學。
    1、學習小組展開合作學習。
    2、匯報自學情況。
    3、師講詩意,生答詩句。
    4、讀全詩,體會每句話的意思。
    詩是最凝練的語言,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走進西湖,看一看詩句的風光吧!(出示古詩的動畫)讓同學們根據(jù)課件中的注釋,理解詩句。再通過課件中的動畫,體驗詩人的感情,進一步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五、想畫面,入詩境。
    我們在西湖的一只游船上,在朝陽輝映下,這無邊無際的特別紅艷的荷花和這一眼望不到邊的碧綠蓮葉,真是美不勝收,妙不可言呀!真是“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出示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
    1、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詩的前兩句用感嘆句表達了作者當時的心情,同學們能不能根據(jù)詩意用感嘆句來表達一下你的心情。
    3、說話練習:
    (1)西湖太美了,不僅……而且……。
    (2)無論是……還是……,西湖都……。
    生閉上眼,假想在西湖的一只游船上伴隨著輕快的音樂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師讀本段話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更進一步感悟詩情,感悟祖國山河的美好。讓學生通過語言表達詩句的意思。感悟詩境。
    六、感情讀,悟詩情。
    風光迷人的西湖,孕育了這千古流傳的詩句,這首詩的流傳,給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美麗的西湖景美、詩更美。請同學們伴隨著輕快的音樂讀一讀詩句吧!學生配樂(課件中的音樂)讀全詩感悟詩情。
    七、拓展延伸。
    讓我們再來欣賞兩首描寫西湖的名詩。(出示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樓醉書五首》的讀音和圖片)。
    我們的祖國,江山如此多嬌,讓我們用最美的語言描述她,用最美的詩句吟誦她,用最美的歌歌唱她吧!(出示祖國風景圖,伴音樂,師讀本句話,結(jié)束本節(jié)課)通過課件中的讀音、圖片和歌曲,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西湖的美、祖國更美。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五
    1、理解詩意,體會“無窮碧”和“別樣紅”的豐富。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創(chuàng)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lǐng)悟一些創(chuàng)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yǎng)讀背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理解重點詞語“無窮碧”和“別樣紅”的意思。
    2、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學難點:
    在創(chuàng)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lǐng)悟一些創(chuàng)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課文情境圖;搜集有關(guān)詩人及詩的資料。
    一、復(fù)習導入,理解詩題。
    1、“相見時難別亦難”,同學們,有人說,離別是詩,離別是歌,離別是淚水。
    我們讀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我們讀過,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我們讀過,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2、讀著詩題,你知道了送別的什么?
    送別的時間是早晨,從“曉”字中可以看出;
    送別的地點是凈慈寺外;
    送別的人是林子方。
    (離愁別緒、臨別囑托、牽掛不舍……)。
    4、過渡:那么同學們猜得對不對呢?就讓我們來走進這首詩吧。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先讀讀這首詩,讀上兩三遍,注意讀準生字,把詩讀通讀順。(生自由讀)。
    2、誰來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讀準了沒有。(指名兩生,師生正音)。
    3、古詩還要讀出節(jié)奏韻律,像這樣(范讀首句),誰再來讀讀?(指名兩生,評價)。
    4、齊讀,讓我們一起讀出詩的節(jié)奏韻律。
    三、自學古詩,理解大意。
    1、詩讀正確了,那這首詩的意思呢?輕聲讀,可以借助注釋,也可以想象畫面,看看讀懂了什么?和同桌說一說,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面做個記號。
    2、有不懂的字詞先提出來。(交流重點字詞)。
    畢竟:到底。
    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本詩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時候。
    接天:與天相接。
    映日:映照著太陽。本詩中映照的是朝陽。(從題目的“曉”字中可以看出)。
    別樣:特別。
    3、理解了重點詞語,誰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的大概意思,前兩句和后兩句分別寫的是什么?(交流古詩大意,兩生左右,鼓勵用自己的語言連貫地描述)。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時節(jié),此時的風光與其他時候相比確實不同。與天相接的蓮葉綠得無邊無際,映照著陽光的荷花顯得特別的鮮紅。
    4、理解了詩的大意,相信我們能讀得更好了,誰來試試?注意讀出詩的味道。(指名評價)怎樣才能讀得更有感情呢?讓我們品詩、賞詩,走入詩境。
    四、品讀詩境,感受畫面。
    (1)重點理解:無窮碧。
    理解一:照應(yīng)接天,指范圍廣。
    理解二:指綠的程度。很綠很綠,綠得難以形容。
    理解三:也許是指有很多很多種不同層次的綠:深綠、淺綠、淡綠、草綠、濃綠……。
    (2)想不想欣賞一下這樣的美景?課件欣賞(遠景),讀好“接天蓮葉無窮碧”。
    師小結(jié):是啊,滿池的葉啊,滿眼的綠呀,遠遠地伸向天邊,與藍天相接。
    (可以說說荷花在陽光下的'照耀下的顏色、姿態(tài)等。)。
    (1)重點理解:別樣紅。
    理解一:特別的紅,不一般的紅。
    理解二:紅的有層次,有變化。
    (3)誰能通過朗讀讓大家體會到這一美景?
    (1)同桌讀。
    (2)指名讀。
    (3)分角色讀:男讀葉,女讀花。
    (4)齊讀。
    6、荷葉田田,荷花朵朵,難怪詩人說——(引讀,課件)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這是詩人由衷地贊美,誰來贊一贊?你能用自己的話贊一贊嗎?(先試一試再指名說,注意贊嘆)。
    五、感悟詩情,深度理解。
    前兩句說六月中的西湖,景色與其他季節(jié)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詩人認為他與林子方的感情與其他人是不一樣的。后兩句說滿湖的荷葉一直綠到天邊,荷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特別嬌艷紅潤。也就是說詩人與朋友林子方的感情就像滿湖的荷葉一樣,友誼一直連到天邊,像荷花一樣在陽光的照射下紅得發(fā)亮、紅得似火。
    總結(jié):說得真好,有道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這首詩在景色中寄予了詩人的感情,這種手法叫:以景寄情(板書)。
    2、請同學們再靜靜地讀讀這首詩,閉上眼睛想想送別的畫面,然后談?wù)勛约鹤x到的是詩人一份怎樣的情。(學生自由朗讀、品味)。
    預(yù)設(shè):
    祝愿你前程如接天的蓮葉一樣無窮碧,事業(yè)像映日的荷花一般別樣紅。(我感受到了祝福之情)。
    你前程似錦,我真為你高興。(我感受到了高興之情)。
    西湖的景色這么美,你還是再逗留幾天,好好地欣賞這西湖的美景吧。(我感受到了眷戀之情)。
    六月西湖的景色在是這樣美,你要記住這滿湖荷花,記住今天的送別之情。(我感受到了惜別之情)。
    六、背誦古詩,演唱古詩。
    同學們,楊萬里是南宋最著名的四個詩人之一,他的一些寫景抒情的小詩特別有名?!稌猿鰞舸人滤土肿臃健肥且皇着c眾不同的送別詩,這首詩告訴我們,離別可以是一幅明朗的畫,可以是一個動人的微笑,可以是一片廣闊的美景。讓我們把這與眾不同的送別詩記下來吧!
    1、生自由背誦,指名背(2—3生),齊背。
    2、詩可以讀、可以誦,還以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詩譜成的歌曲吧。聽一遍,學唱一遍。
    七、聯(lián)系生活,學寫詩句。
    1、老師相信,我們心中也有一片美麗的風景,你最喜歡哪個地方的景色?
    內(nèi)容:選取典型景物。
    形式:對仗、押韻。
    總結(jié):我們哪一個季節(jié)的景色都可以寫,但注意,一定要選取出最有特色的景物來寫,如果能對仗和押韻更好,不能的話也不要緊,但注意要把景色寫美了。
    3、仿寫優(yōu)美句子。選其中的一幅照片寫,教師巡視。
    出示:
    畢竟太倉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畢竟中,
    風光不與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反饋交流。
    美美地讀一讀。
    5、總結(jié)全詩。
    同學們,“一切景語皆情語”,千年以來,人們已經(jīng)漸漸不知道林子方是一個怎樣的人,但是,人們卻永遠記住了楊萬里送別他那天西湖上的景色,記住了楊萬里和他之間的情分,記住了這開闊優(yōu)美的詩句——(指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板書設(shè)計】。
    無窮碧以景寄情。
    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六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通過比較閱讀了解本詩特點(“詩中有畫”、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等)。
    3、通過文本細讀,想象畫面,并嘗試將體悟到的`畫意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2、熟讀,爭取上課前能夠做到接近背誦的程度;
    3、對不理解意思的字與詞,查一查工具書;
    4、若有條件,可在網(wǎng)上百度網(wǎng)站中分別輸入“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賞析”(中間是空格)以及“誠齋體”,有選擇地查閱一兩篇對這兩首詩的鑒賞文章。結(jié)合著對重點詞語的圈點,選擇最重要的詞句賞析,直接摘錄在課本空白處。對感興趣的,以及你認為特別精彩的賞析語句,可作摘抄。
    5、制作一張簡單的表格,比較一下這兩首詩的異同,可從時間、地點、顏色、景物、詩人當時心情等你認為值得比較的方面來進行。
    第一板塊——利用比較閱讀簡析本詩,兼鞏固前詩,初讀本詩。
    用表格對前面一課所學的詩歌《望湖樓醉書》進行簡單分析。
    朗讀詩歌《曉出》。(抽加齊讀)。
    解決重點字詞,相互解釋詩句,全班交流。
    交流預(yù)習表,比較兩首詩的異同。
    第二板塊——分析古詩“詩中有畫”的特點。
    明示“詩中有畫”,告知這是中國相當部分古詩的典型特點。
    欣賞詩——出示畫《江雪》;
    欣賞畫——出示本詩。
    討論:這是一幅怎樣的畫?你看到了什么?
    在討論中,將對詩句的理解融為一個整體。并嘗試將體悟到的畫意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第三板塊——了解本詩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的寫法特點。
    通過和《飲湖上初晴后雨》比較,了解本詩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的寫法特點,這也是本詩流傳千古的原因之一;通過和《望湖樓醉書》比較了解本詩夸張手法的運用。
    第四板塊——精細化朗讀詩歌。
    教師出示一些提示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對本詩的朗讀;
    個人揣摩朗讀;
    小組交流朗讀;
    全班交流朗讀——要說出如此朗讀的理由。
    第五板塊——作業(yè)。
    可以搜集描寫西湖和荷花的詩歌,嘗試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進行賞析。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七
    (蘇教版語文第七冊)。
    顧惠芬。
    古詩內(nèi)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教學目標:1、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創(chuàng)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lǐng)悟一些創(chuàng)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yǎng)讀背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學難點:在創(chuàng)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lǐng)悟一些創(chuàng)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課前準備:課文情境圖;搜集有關(guān)詩人及詩的資料。
    教學過程:
    入境激情,師生聯(lián)句。
    1、今天,老師要先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1、聽朗誦,想象作畫。
    傾聽老師帶來的一段文字,發(fā)揮你的想象,在頭。
    腦中揮筆作畫。
    師誦讀譯文: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哇!風光和。
    平時迥然不同。看哪!清波蕩漾,浩淼無際,蓮葉。
    挨挨擠擠,那怡人的綠色,無邊無垠,遠接天際。
    一朵朵荷花,向著初升的太陽,紅得那么鮮亮,
    那么水靈!
    2、誰來說說你的畫中有什么?2、說話訓練,描述頭。
    腦中的畫面。
    3、出示荷塘美景圖以及譯文。師:再讀這精彩的3、自由暢說:吟詩、
    文字,觀賞這美麗的風景,同學們想干些啥呢?唱歌,拍照……。
    4、“吟詩”,是個好點子!今天,讓我們做回詩。
    人,來一次龍虎師生觀荷塘美景即興聯(lián)句如何?4、即興聯(lián)句。寫在白。
    紙上,注明作者,大聲朗讀,貼于黑板。
    師范句:
    綠衣一片云中來。
    艷賽朝陽送暖香。
    二、質(zhì)疑欣賞,理解古詩。
    過渡:大家競相聯(lián)句,真是“荷塘美景現(xiàn)眼前,
    便引詩情到碧霄”啊!說來也巧,宋朝著名詩。
    人楊萬里也曾置身此情此景,并隨即寫了一首。
    詩,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寫的。
    1、出示古詩。范讀。1、聽范讀。
    2、學生練讀。
    師: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美妙的讀書聲?
    3、研讀古詩。3、結(jié)合課前搜集的資。
    師:同學們一下子就把詩句讀得這么流暢,真料和工具書,自學古。
    是好樣的!接下來,請大家?guī)е蕾p、探究的詩。(質(zhì)疑、欣賞)。
    眼光,利用手中現(xiàn)有的資料,研讀詩句,看看。
    能讀懂什么,碰到的問題,可以在小組中討論,
    解決不了的等會在全班討論解決。
    4、交流自讀收獲4、交流。
    師:請大家交流一下各自的閱讀收獲,以及想理解詩意,描述楊萬里。
    和伙伴們一起討論解決的疑惑之處!在送別林子方時,到底。
    看到了什么。在質(zhì)疑討。
    論中,加深理解。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師:把你們各自的感受用動情的朗讀,恰當?shù)?、練讀-個讀-齊讀。
    身體語言表達出來吧!
    三、完成創(chuàng)作,比較感悟。
    西湖的夏日美景,讓楊萬里的一首佳作渾然天。
    成,今天,就著大詩人激起的豪情,讓我們也1、欣賞圖畫,在前面聯(lián)。
    寫詩填詞吧,黑板上的詩句可以選用。的基礎(chǔ)上完成自己的創(chuàng)。
    1、指導學生在音樂中創(chuàng)作。作詩。
    2、交流創(chuàng)作。
    師:有些同學已有佳作初成,不管你完成了2、實物投示學生詩作,
    幾句,我們都渴望分享你的喜悅!小作者朗讀簡介。
    3、比較感悟。
    師:有比較才有進步。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某3、比較感悟(可小組討。
    同學的詩,再讀讀詩人的詩,以公正的眼光論,從對仗、壓韻、用。
    說說它們優(yōu)于對方或遜于對方之處。詞的準確優(yōu)美等方面比。
    較,感受古詩的藝術(shù)美、意境美和技巧。)。
    激勵學生,回歸詩作。
    大家說得很有道理,課后都試著把自己的詩。
    作與詩人的詩作比較一下,然后寫一寫你的4、起立,背誦《曉》詩。
    啟發(fā)和收獲,自古“長江后浪推前浪”在吸。
    取古人營養(yǎng)的基礎(chǔ)上,我們的同學一定能寫。
    出更優(yōu)秀的作品,相信新一代的“李白”“。
    杜甫”將在你們中誕生!最后,讓我們再次。
    領(lǐng)略楊萬里這首詩的美妙吧!
    總結(jié)談話,拓展延伸。
    同學們,驕陽似火中吟詩,它是你解渴的一。
    杯清茶;月圓人歡時吟詩,它是你抒情的一。
    枝好花;煩惱縈繞時吟詩,它是你消愁的一。
    曲笙歌。就讓我們在詩文化的浸潤中茁壯成。
    長,營造出屬于自己的碧海藍天!
    (在xx年6月獲《語文教學研究》全國語文教師四項全能競賽教學方案項一等獎)。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八
    1、理解“畢竟”、“映日”在詩句中的意思。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感悟詩情,感悟祖國山河的美好。
    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境。
    應(yīng)用現(xiàn)代遠程教育資源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1、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強化教學。
    2、結(jié)合“樂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達到課堂教學“學中樂”
    一課時。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如畫。從白雪皚皚的北國到詩情畫意的江南,從蒼茫無限的草原,到郁郁蔥蔥的林海,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請同學們欣賞圖片。(出示課件中的祖國風景圖)。
    1、請同學們看著大屏幕背誦以下詩句。(出示《山行》、《小池》、《敕勒歌》、《望廬山瀑布》四首古詩及動畫)。
    2、這幾首古詩有什么共同之處?
    這幾首古詩都是寫景的,都歌頌了祖國壯麗的山河。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的古詩。(板書課題)應(yīng)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祖國風景的美好,激發(fā)學習興趣。應(yīng)用課件中的動畫,以圖釋義,回憶以前學過的寫景的古詩,導入新課。
    1、齊讀詩題。
    2、介紹作者。
    3、解詩題。
    這首詩寫了哪里的景色?從哪個字眼可以看出來?
    介紹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古往今來,人們用最美好的語言贊頌西湖,又用最凝練的語言對它的風景作出了不同的概括。其中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是西湖十景。(出示課件中的西湖十景圖)。
    同學們,西湖美嗎?看過如此美麗的西湖,此時此刻,你想對西湖說點什么呢?(同學們談感受)。
    作者楊萬里為我們介紹的西湖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在詩句中找一找吧!用多媒體展示西湖美,激發(fā)學生學習這首古詩的興趣。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1、自由讀。
    2、指名讀。
    3、齊讀。
    畢竟:到底。
    四時:四季,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節(jié)。
    接天: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映日:陽光照射。
    讓學生通過讀,體會詩句。
    “詩情畫意”,我們要融入詩情,感悟畫意,先要把詩讀懂。怎樣才能把詩讀懂呢?要學會“抓字眼,明詩意”。請同學們看注釋,想想每句詩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話說給小組的同學。
    1、學習小組展開合作學習。
    2、匯報自學情況。
    3、師講詩意,生答詩句。
    4、讀全詩,體會每句話的意思。
    詩是最凝練的語言,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走進西湖,看一看詩句的風光吧?。ǔ鍪竟旁姷膭赢嫞┳屚瑢W們根據(jù)課件中的注釋,理解詩句。再通過課件中的動畫,體驗詩人的感情,進一步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我們在西湖的一只游船上,在朝陽輝映下,這無邊無際的特別紅艷的荷花和這一眼望不到邊的碧綠蓮葉,真是美不勝收,妙不可言呀!真是“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保ǔ鍪靖枨蹲屛覀兪幤痣p槳》,)。
    1、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詩的前兩句用感嘆句表達了作者當時的心情,同學們能不能根據(jù)詩意用感嘆句來表達一下你的心情。
    3、說話練習:
    (1)西湖太美了,不僅……而且……。
    (2)無論是……還是……,西湖都……。
    生閉上眼,假想在西湖的一只游船上伴隨著輕快的音樂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師讀本段話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更進一步感悟詩情,感悟祖國山河的美好。讓學生通過語言表達詩句的意思。感悟詩境。六、感情讀,悟詩情。
    風光迷人的西湖,孕育了這千古流傳的詩句,這首詩的流傳,給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美麗的西湖景美、詩更美。請同學們伴隨著輕快的音樂讀一讀詩句吧!學生配樂(課件中的音樂)讀全詩感悟詩情。
    讓我們再來欣賞兩首描寫西湖的名詩。(出示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樓醉書五首》的讀音和圖片)。
    我們的祖國,江山如此多嬌,讓我們用最美的語言描述她,用最美的詩句吟誦她,用最美的歌歌唱她吧!(出示祖國風景圖,伴音樂,師讀本句話,結(jié)束本節(jié)課)通過課件中的讀音、圖片和歌曲,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西湖的美、祖國更美。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九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wù)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科書第十冊中的一首古詩。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希望對大家有用。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五年級下冊
     1.理解詩意,體會“無窮碧”和“別樣紅”的豐富內(nèi)涵。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創(chuàng)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lǐng)悟一些創(chuàng)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yǎng)讀背古詩的興趣。
    
     1.理解重點詞語“無窮碧”和“別樣紅”的意思。
     2.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在創(chuàng)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lǐng)悟一些創(chuàng)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課文情境圖;搜集有關(guān)詩人及詩的資料。
     一、復(fù)習導入,理解詩題
     1.“相見時難別亦難”,同學們,有人說,離別是詩,離別是歌,離別是淚水。
     我們讀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我們讀過,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我們讀過,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2.讀著詩題,你知道了送別的什么?
     送別的時間是早晨,從“曉”字中可以看出;
     送別的地點是凈慈寺外;
     送別的人是林子方。
     (離愁別緒、臨別囑托、牽掛不舍……)
     4.過渡:那么同學們猜得對不對呢?就讓我們來走進這首詩吧。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先讀讀這首詩,讀上兩三遍,注意讀準生字,把詩讀通讀順。(生自由讀)
     2.誰來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讀準了沒有。(指名兩生,師生正音)
     3.古詩還要讀出節(jié)奏韻律,像這樣(范讀首句),誰再來讀讀?(指名兩生,評價)
     4.齊讀,讓我們一起讀出詩的節(jié)奏韻律。
     三、自學古詩,理解大意
     1.詩讀正確了,那這首詩的意思呢?輕聲讀,可以借助注釋,也可以想象畫面,看看讀懂了什么?和同桌說一說,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面做個記號。
     2.有不懂的字詞先提出來。(交流重點字詞)
     畢竟:到底。
     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本詩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時候。
     接天:與天相接。
     映日:映照著太陽。本詩中映照的是朝陽。(從題目的“曉”字中可以看出)
     別樣:特別。
     3.理解了重點詞語,誰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的大概意思,前兩句和后兩句分別寫的是什么?(交流古詩大意,兩生左右,鼓勵用自己的語言連貫地描述)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時節(jié),此時的風光與其他時候相比確實不同。與天相接的蓮葉綠得無邊無際,映照著陽光的荷花顯得特別的鮮紅。
     4.理解了詩的大意,相信我們能讀得更好了,誰來試試?注意讀出詩的味道。(指名評價)怎樣才能讀得更有感情呢?讓我們品詩、賞詩,走入詩境。
     四、品讀詩境,感受畫面
     (1)重點理解:無窮碧
     理解一:照應(yīng)接天,指范圍廣。
     理解二:指綠的程度。很綠很綠,綠得難以形容。
     理解三:也許是指有很多很多種不同層次的綠:深綠、淺綠、淡綠、草綠、濃綠……
     (2)想不想欣賞一下這樣的美景?課件欣賞(遠景),讀好“接天蓮葉無窮碧”。
     師小結(jié):是啊,滿池的葉啊,滿眼的.綠呀,遠遠地伸向天邊,與藍天相接。
     (可以說說荷花在陽光下的照耀下的顏色、姿態(tài)等。)
     (1)重點理解:別樣紅
     理解一:特別的紅,不一般的紅。
     理解二:紅的有層次,有變化。
     (3)誰能通過朗讀讓大家體會到這一美景?
     (1)同桌讀。
     (2)指名讀。
     (3)分角色讀:男讀葉,女讀花。
     (4)齊讀。
     6.荷葉田田,荷花朵朵,難怪詩人說——(引讀,課件)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這是詩人由衷地贊美,誰來贊一贊?你能用自己的話贊一贊嗎?(先試一試再指名說,注意贊嘆)
     五、感悟詩情,深度理解。
     前兩句說六月中的西湖,景色與其他季節(jié)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詩人認為他與林子方的感情與其他人是不一樣的。后兩句說滿湖的荷葉一直綠到天邊,荷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特別嬌艷紅潤。也就是說詩人與朋友林子方的感情就像滿湖的荷葉一樣,友誼一直連到天邊,像荷花一樣在陽光的照射下紅得發(fā)亮、紅得似火。
     總結(jié):說得真好,有道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這首詩在景色中寄予了詩人的感情,這種手法叫:以景寄情(板書)
     2.請同學們再靜靜地讀讀這首詩,閉上眼睛想想送別的畫面,然后談?wù)勛约鹤x到的是詩人一份怎樣的情。(學生自由朗讀、品味)
     預(yù)設(shè):
     祝愿你前程如接天的蓮葉一樣無窮碧,事業(yè)像映日的荷花一般別樣紅。(我感受到了祝福之情)
     你前程似錦,我真為你高興。(我感受到了高興之情)
     西湖的景色這么美,你還是再逗留幾天,好好地欣賞這西湖的美景吧。(我感受到了眷戀之情)
     六月西湖的景色在是這樣美,你要記住這滿湖荷花,記住今天的送別之情。(我感受到了惜別之情)
     六、背誦古詩,演唱古詩
     同學們,楊萬里是南宋最著名的四個詩人之一,他的一些寫景抒情的小詩特別有名?!稌猿鰞舸人滤土肿臃健肥且皇着c眾不同的送別詩,這首詩告訴我們,離別可以是一幅明朗的畫,可以是一個動人的微笑,可以是一片廣闊的美景。讓我們把這與眾不同的送別詩記下來吧!
     1.生自由背誦,指名背(2-3生),齊背。
     2.詩可以讀、可以誦,還以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詩譜成的歌曲吧。聽一遍,學唱一遍。
     七、聯(lián)系生活,學寫詩句
     1.老師相信,我們心中也有一片美麗的風景,你最喜歡哪個地方的景色?
     內(nèi)容:選取典型景物
     形式:對仗、押韻
     總結(jié):我們哪一個季節(jié)的景色都可以寫,但注意,一定要選取出最有特色的景物來寫,如果能對仗和押韻更好,不能的話也不要緊,但注意要把景色寫美了。
     3.仿寫優(yōu)美句子。選其中的一幅照片寫,教師巡視。
     出示:
     (一)
     畢竟太倉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
     畢竟中,
     風光不與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反饋交流。
     美美地讀一讀。
     5.總結(jié)全詩
     同學們,“一切景語皆情語”,千年以來,人們已經(jīng)漸漸不知道林子方是一個怎樣的人,但是,人們卻永遠記住了楊萬里送別他那天西湖上的景色,記住了楊萬里和他之間的情分,記住了這開闊優(yōu)美的詩句——(指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無窮碧以景寄情
     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十
    一、復(fù)習導入新課。
    2、今天,讓我們走近南宋詩人楊萬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又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二、悟詩情。
    1、這首詩里沒有一個生字,你能把它讀好嗎?(指名讀)。
    2、課前大家都預(yù)習了這首詩,能不能說一說你的預(yù)習所得?先在小組里議一議,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來匯報。(作者、寫作背景、詞語、詩句意思)。
    3、播放視頻,談感受。(美、壯觀)。
    4、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這種情景嗎?
    出示詞語積累:荷葉――挨挨擠擠、錯落有致、隨風搖曳碧盤滾珠。
    荷花――亭亭玉立,暗香浮動、嫩蕊凝珠輕搖曼舞。
    5、試試看,怎樣能讀出這種美呢?讀出你不同的感受來。自由讀、指名讀(配樂)。
    6、孩子們,如果你就是楊萬里,當你和友人暢談一夜從寺中走出時,一副清秀幽雅的荷花圖躍入眼簾,你會吟誦――(學生朗誦古詩)。
    當你和友人漫步岸邊、與友人依依惜別時,陣陣荷香迎面飄來、沁人心脾,你會不由自主地吟誦――(學生朗誦古詩)。
    當你和友人蕩舟湖中,從層層疊疊的荷葉中穿梭而過依依話別時,忽見陽光下的荷花竟如此晶瑩剔透,你會情不自禁的吟誦――(學生朗誦古詩)。
    8、播放課件――西湖六月一望無垠的荷花盛開景色。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如此壯觀的景象是否給予了你心靈的震撼。面對此情此景,楊萬里寫下了千古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此時的你又該如何表達自己心中的感受呢?請同學們每人寫兩句詩,寫出你此時的所見及所想。(指名上黑板板書。)。
    三、拓展。
    1、孩子們,同樣是寫西湖的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有什么不同之處呢?出示表格。
    2、小組討論,匯報。
    3、楊萬里的這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成了寫荷花的千古絕唱,其實他還有一首寫荷花的詩也是膾炙人口。知道是哪一首嗎?出示《小池》。大家比較一下,這兩首同樣寫荷花,又有什么不同之處呢?送荷花詩。
    4、詩題中一個“送”字,不由讓我們想到了不少學過的送別詩,誰能背誦幾句?
    5、這首詩題為送別,可詩中卻一字未提,你怎樣理解?
    6、總結(jié):同學們,驕陽似火中吟詩,它是你解渴的一杯清茶;月圓人歡時吟詩,它是你抒情的一枝好花;煩惱縈繞時吟詩,它是你消愁的一曲笙歌。就讓我們在詩文化的浸潤中茁壯成長,營造出屬于自己的碧海藍天!
    四、作業(yè):
    2、繼續(xù)收集關(guān)于描寫西湖的詩,描寫荷花的詩,送別詩,比較異同。
    3、推薦閱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十一
    1、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寫了很多描寫荷花的詩詞,能背出兩首嗎?(荷——君子,出淤泥而不染)。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荷花的古詩。
    二、出示課題。
    1、齊讀課題。
    2、師:“曉”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題的意思嗎?(早晨,楊萬里走出凈慈寺去送別林子方。)。
    3、從詩題能看出這是一首?(生答:送別詩)。
    三、課件出示全詩。
    1、自由讀,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讀,注意糾正“凈、寺、竟、映”的讀音。
    3、師:我們知道,古詩文都是非常有韻味的,讀起來瑯瑯上口。請同學們大聲誦讀,試著讀出詩的節(jié)奏來。
    4、相機標出詩的節(jié)奏,生配樂誦讀。
    四、學習古詩。
    1、課件出示后兩行。(板書:蓮葉無窮碧荷花別樣紅)。
    2、理解“無窮碧、別樣紅”和后兩句詩的意思。
    3、師:同學們,閉上眼睛,此時此刻,你也來到了西湖邊,你也和楊萬里、林子方一起站在西湖邊,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課件播放音樂)。
    4、生交流匯報。
    5、齊讀后兩行。
    過渡:這滿湖的荷葉挨挨擠擠,青翠欲滴;這朝陽照射下的荷花又是如此的嬌艷、動人。難怪詩人發(fā)出感嘆: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1、理解“畢竟”和詩句的意思。
    2、師:誰能像楊萬里一樣對著美景發(fā)出感嘆。(配樂誦讀)。
    3、師:這風光不與四時同,究竟不同在哪?(生齊讀后兩句詩。)。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五、探究離別之情:
    1、師出示背景資料。
    2、生交流匯報。
    3、師:分別就在眼前,詩人楊萬里又會對朋友說些什么?林子方呢?拿出筆寫下來吧,等會我們來交流。
    六、小結(jié):
    送別詩我們學過很多,有桃花潭水深千尺,——。有海內(nèi)存知己,——。有勸君更盡一杯酒,——。有莫愁前路無知己,——。不過,今天的這首送別詩卻與眾不同,詩人巧妙地借助對西湖美景的描寫,抒發(fā)了他對友人的祝福,贊美了他們之間的真摯友情!
    七、課外作業(yè)。
    1、請你也當回小詩人,拿出筆來,模仿本詩寫一首送別詩。
    2、拿出筆畫下西湖的美景。
    板書設(shè)計。
    楊萬里(宋)。
    蓮葉無窮碧。
    荷花別樣紅。
    教后記:
    這是一首送別詩。不過,詩人楊萬里沒有直接抒寫和友人之間的離別之情,而是借助于對西湖美景的描寫,巧妙地借景抒情,表達了他對友人的美好祝福,希望他的事業(yè)有如這蓮葉一般無窮碧,有如這荷花一樣別樣紅。
    教學本課時,我先從后兩句詩入手,引導學生在理解“無窮碧、別樣紅”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課件的展示,讓他們感受到那無窮無盡的綠,那分外紅艷的荷是如此的美麗,如此的動人。進而引出詩人的感慨: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這樣,學生對本首詩的學習也應(yīng)該是水到渠成了。在此基礎(chǔ)上,再去感悟詩人的離別情也就容易多了。不過,對古詩文的教學,更應(yīng)該注重入情入境的誦讀,這一點,在本課的教學中,還顯得不夠充分。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十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小學語文第十冊第23課《古詩兩首》中的后一首。這是一首送別詩,作者抓住了那滿湖的荷花荷葉作為寫作對象,前兩句議論,后兩句寫景,抒發(fā)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嘆熱愛之情。整首詩口語成詩,景色醉人,韻味十足。特別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句,意境廣闊,給人無盡的喜悅和想象。
    (一)知識目標:學習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結(jié)合畫面,理解詩句的意思,品味重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二)能力目標:在理解感悟詩的過程中,能通過想象詩歌呈現(xiàn)的畫面和朗讀了解詩意。
    (三)情感目標:能感悟古詩內(nèi)容、意境,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引導學生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體會古詩所描寫的意境。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法: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六月西湖的美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并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古詩表達的感情和描寫的意境。
    2.情感誦讀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并達到當堂背誦的程度,讓學生在讀中明義,在讀中悟情。
    3.想象理解法:通過鼓勵學生想象詩人當時的神態(tài)、心情以及和老朋友的對話,加深學生對于古詩的理解和對所表達感情的領(lǐng)悟。
    (一)激興趣、導新課。
    1.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如畫。從白雪皚皚的北國到詩情畫意的江南,從茫茫無垠的草原,到郁郁蔥蔥的林海,每一幅山水都是一副美麗的畫。
    3.這幾首詩都是寫景的,都歌頌了壯麗的山河。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的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二)知詩人、解詩題。
    1.齊讀詩題。
    2.介紹作者。
    楊萬里:字廷秀,吉水人。他平時力主抗金,秉性剛直,立朝廉潔,遇事感言。他作詩主張師法自然,構(gòu)思新穎奇特,筆調(diào)幽默詼諧,語言通俗活潑,風格爽朗輕快,人稱“誠齋體”。他工于奇絕,以寫景詠物見長,著有《誠齋集》。
    3.解詩題。
    (三)讀詩句、識新詞。
    1.自由朗讀。
    2.小組理解詞語的意思后集體反饋:
    畢竟:到底。
    四時:四季,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節(jié)。
    接天: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映日:陽光照射。
    在教學時,我先安排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本詩中的詞語,然后,再讓學生把不理解的`詞在班上提出來,由師生共同解決。這樣做,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一教學理念。
    (四)抓字眼、明詩意。
    1.“詩情畫意”——我們要融入詩情,感悟畫意,先要把詩讀懂,請同學們看注釋,想象每句詩的意思,再和同學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
    3.匯報自學情況。
    到底是西湖的夏日,風景與其他季節(jié)完全不同。遠遠望去,在陽光照射下,滿湖碧綠的荷葉,襯托著鮮艷的荷花,真是美麗極了!
    4.讀全詩,體會每句詩的意思。
    5.詩是最凝練的語言,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看一看詩句的風光吧!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重要一環(huán),教學的重點、難點都要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得到解決。由于古詩詞的教學,忌逐句講解。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小組討論,全班討論交流來解決。同時教給學生抓住字詞進行讀議的方法,使學生在合作探究時既有的放矢又有法可依,使學生饒有興趣的積極的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
    (五)想畫面、入詩境。
    引導學生感受詩歌描寫的意境,在學生充分掌握了古詩的內(nèi)容之后,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默寫。從而使本課的教學目標一步步得到實現(xiàn)。
    執(zhí)教這節(ji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時,我遵從了從整體感知到品讀悟情,再到感情誦讀的教學規(guī)律。在教學中,我力求做到教學從學生出發(fā),在讀詩題(凈慈寺、林子方)、明題意、明詩意、品詩境、悟詩情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上都一一落實。上完這節(jié)課,我也知道了自己還需改進的地方:
    1、課堂上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及時調(diào)整教案,真正做到學定教。
    在教學“接天蓮葉無窮碧”這句時,當我提問“蓮葉怎么就接到天了呢?”學生都說蓮葉很多,這時我反問他們“難道是蓮葉長得很高,一直長到天上去了?”如果此時,我能及時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在他們說蓮葉多時順勢引導他們向遠處看,你們看到了什么?再向遠處看,看到了什么?學生可能就會頓悟不僅蓮葉多,而且面積廣,給人一碧萬頃的感覺!
    2、課堂上“寫”的落實。
    整節(jié)課教學下來,學生讀了,誦了,背了,但學生卻沒能拿起筆寫一寫。語文教學要扎實聽說讀寫的訓練,學生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書寫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內(nèi)化都離不開寫!如果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能安排3——5分鐘的時間,學生或?qū)懝旁?,或?qū)⒆约簭倪@首詩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景象動筆寫下來,這樣學生的能力又會有一個新的提升!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十三
    出得西湖月尚殘,荷花蕩里柳行間。紅香世界清涼國,行了南山卻北山。
    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4.預(yù)設(shè):
    大家自由讀讀這兩首詩。
    把兩手是詩起來看,詩人寫送別了嗎寫了集中在第一首里面。
    詩人與友人感情深嗎從哪里看出與友人難舍難分,送了一程又一程;月尚殘就出來,一直到太陽東升。
    a楊萬里不想讓友人傷感,勉強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好一個豁達的楊萬里啊,堪與王勃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备哌m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相媲美。
    b楊萬里借荷花預(yù)示他與友人的友誼。好高妙的寫法呀。
    詩人真正想表達什么,我們今天可以讀,明天還可以讀,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有更別樣得體驗。
    4.背誦古詩。
    同學們,假如你就是楊萬里。當你和友人從凈慈寺出來,執(zhí)手相送,一程又一程,突然荷風拂面,清新的荷花映入眼簾,你不由自主放聲吟誦……(指名朗讀全詩)當你和友人漫步岸邊柳下,與友人互相祝福勉勵時,陣陣荷香迎面飄來,你會情不自禁地深情吟誦……(指名學生讀全詩)。
    (學生齊聲吟誦全詩)。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意,體會“無窮碧”和“別樣紅”的豐富內(nèi)涵。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創(chuàng)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lǐng)悟一些創(chuàng)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yǎng)讀背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重點詞語“無窮碧”和“別樣紅”的意思。
    2.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學難點:
    在創(chuàng)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lǐng)悟一些創(chuàng)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課前準備】。
    課文情境圖;搜集有關(guān)詩人及詩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入,理解詩題。
    1.“相見時難別亦難”,同學們,有人說,離別是詩,離別是歌,離別是淚水。
    我們讀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我們讀過,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我們讀過,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2.讀著詩題,你知道了送別的什么?
    送別的時間是早晨,從“曉”字中可以看出;
    送別的地點是凈慈寺外;
    送別的人是林子方。
    (離愁別緒、臨別囑托、牽掛不舍……)。
    4.過渡:那么同學們猜得對不對呢?就讓我們來走進這首詩吧。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先讀讀這首詩,讀上兩三遍,注意讀準生字,把詩讀通讀順。(生自由讀)。
    2.誰來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讀準了沒有。(指名兩生,師生正音)。
    3.古詩還要讀出節(jié)奏韻律,像這樣(范讀首句),誰再來讀讀?(指名兩生,評價)。
    4.齊讀,讓我們一起讀出詩的節(jié)奏韻律。
    三、自學古詩,理解大意。
    1.詩讀正確了,那這首詩的意思呢?輕聲讀,可以借助注釋,也可以想象畫面,看看讀懂了什么?和同桌說一說,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面做個記號。
    2.有不懂的字詞先提出來。(交流重點字詞)。
    畢竟:到底。
    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本詩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時候。
    接天:與天相接。
    映日:映照著太陽。本詩中映照的是朝陽。(從題目的“曉”字中可以看出)。
    別樣:特別。
    3.理解了重點詞語,誰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的大概意思,前兩句和后兩句分別寫的是什么?(交流古詩大意,兩生左右,鼓勵用自己的語言連貫地描述)。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時節(jié),此時的風光與其他時候相比確實不同。與天相接的蓮葉綠得無邊無際,映照著陽光的荷花顯得特別的鮮紅。
    4.理解了詩的大意,相信我們能讀得更好了,誰來試試?注意讀出詩的味道。(指名評價)怎樣才能讀得更有感情呢?讓我們品詩、賞詩,走入詩境。
    四、品讀詩境,感受畫面。
    (1)重點理解:無窮碧。
    理解一:照應(yīng)接天,指范圍廣。
    理解二:指綠的程度。很綠很綠,綠得難以形容。
    理解三:也許是指有很多很多種不同層次的綠:深綠、淺綠、淡綠、草綠、濃綠……。
    (2)想不想欣賞一下這樣的美景?課件欣賞(遠景),讀好“接天蓮葉無窮碧”。
    師小結(jié):是啊,滿池的葉啊,滿眼的綠呀,遠遠地伸向天邊,與藍天相接。
    (可以說說荷花在陽光下的照耀下的顏色、姿態(tài)等。)。
    (1)重點理解:別樣紅。
    理解一:特別的`紅,不一般的紅。
    理解二:紅的有層次,有變化。
    (3)誰能通過朗讀讓大家體會到這一美景?
    (1)同桌讀。
    (2)指名讀。
    (3)分角色讀:男讀葉,女讀花。
    (4)齊讀。
    6.荷葉田田,荷花朵朵,難怪詩人說――(引讀,課件)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這是詩人由衷地贊美,誰來贊一贊?你能用自己的話贊一贊嗎?(先試一試再指名說,注意贊嘆)。
    五、感悟詩情,深度理解。
    前兩句說六月中的西湖,景色與其他季節(jié)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詩人認為他與林子方的感情與其他人是不一樣的。后兩句說滿湖的荷葉一直綠到天邊,荷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特別嬌艷紅潤。也就是說詩人與朋友林子方的感情就像滿湖的荷葉一樣,友誼一直連到天邊,像荷花一樣在陽光的照射下紅得發(fā)亮、紅得似火。
    總結(jié):說得真好,有道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這首詩在景色中寄予了詩人的感情,這種手法叫:以景寄情(板書)。
    2.請同學們再靜靜地讀讀這首詩,閉上眼睛想想送別的畫面,然后談?wù)勛约鹤x到的是詩人一份怎樣的情。(學生自由朗讀、品味)。
    預(yù)設(shè):
    祝愿你前程如接天的蓮葉一樣無窮碧,事業(yè)像映日的荷花一般別樣紅。(我感受到了祝福之情)。
    你前程似錦,我真為你高興。(我感受到了高興之情)。
    西湖的景色這么美,你還是再逗留幾天,好好地欣賞這西湖的美景吧。(我感受到了眷戀之情)。
    六月西湖的景色在是這樣美,你要記住這滿湖荷花,記住今天的送別之情。(我感受到了惜別之情)。
    六、背誦古詩,演唱古詩。
    同學們,楊萬里是南宋最著名的四個詩人之一,他的一些寫景抒情的小詩特別有名?!稌猿鰞舸人滤土肿臃健肥且皇着c眾不同的送別詩,這首詩告訴我們,離別可以是一幅明朗的畫,可以是一個動人的微笑,可以是一片廣闊的美景。讓我們把這與眾不同的送別詩記下來吧!
    1.生自由背誦,指名背(2-3生),齊背。
    2.詩可以讀、可以誦,還以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詩譜成的歌曲吧。聽一遍,學唱一遍。
    七、聯(lián)系生活,學寫詩句。
    1.老師相信,我們心中也有一片美麗的風景,你最喜歡哪個地方的景色?
    內(nèi)容:選取典型景物。
    形式:對仗、押韻。
    總結(jié):我們哪一個季節(jié)的景色都可以寫,但注意,一定要選取出最有特色的景物來寫,如果能對仗和押韻更好,不能的話也不要緊,但注意要把景色寫美了。
    3.仿寫優(yōu)美句子。選其中的一幅照片寫,教師巡視。
    出示:
    (一)。
    畢竟太倉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
    畢竟中,
    風光不與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反饋交流。
    美美地讀一讀。
    5.總結(jié)全詩。
    同學們,“一切景語皆情語”,千年以來,人們已經(jīng)漸漸不知道林子方是一個怎樣的人,但是,人們卻永遠記住了楊萬里送別他那天西湖上的景色,記住了楊萬里和他之間的情分,記住了這開闊優(yōu)美的詩句――(指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板書設(shè)計】。
    無窮碧以景寄情。
    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背誦古詩。
    2、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映示圖片)。
    即使是同樣的風、同樣的雨、同樣的花,在不同的詩人眼里也是不盡相同的。有位名叫楊萬里的詩人,一天早晨從凈慈寺出來送林子方,看到西湖的美景,不禁贊嘆道:(師讀詩)。
    (映示詩句)。
    二、學詩。
    1.試讀。
    同學也想來讀讀這首詩吧?好,那就大聲地自由讀幾遍這首詩,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檢查。
    指名讀古詩,相機正音。
    2.細品。
    想進一步讀讀,把它讀懂嗎?
    我們要讀懂古詩,可以(映示四步法:1、釋詩題2、知詩人3、明詩意4、悟詩情)。
    請同學們參照這樣的方法自學古詩,把讀懂的記在心里,不懂的地方作個記號。
    學生自學。
    小組合作:把你不懂的地方在小組中提出來,討論解決。
    交流:通過自學討論,你知道了什么?
    [詩題:早晨,從凈慈寺出來送林子方。
    詩人:楊萬里南宋詩人,字廷秀,好誠齋,世稱“誠齋先生”,一生寫了兩萬多首詩,著有《誠齋集》、《小池》、《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等。
    詩意:
    (1)相機映示:“接天蓮葉無窮碧”
    讀了這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荷葉多:“連天”、“無窮”
    顏色綠:“碧”
    指導朗讀。
    (2)詩人看到了無窮無盡碧綠的荷葉,還看到了什么?
    映示:“映日荷花別樣紅。”
    細細品味這句詩,你讀懂了什么?
    你能用朗讀來告訴大家,你已經(jīng)讀懂這句詩了嗎?
    指名讀、齊讀。
    多美啊,真想到西湖邊親眼看一下荷花,可是西湖太遠了,
    別急!老師這有一些荷花的照片呢?(播放)。
    你能用個詞或一句話來描述一下你看到的荷花嗎?
    交流。
    這樣婀娜多姿,顏色鮮艷的荷花在陽光的映照下,真正是“別樣紅”。
    讀句。
    讀詩下兩行,邊讀邊想,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情景?
    再讀,要求邊讀邊想象。
    六月的西湖除了有“接天的蓮葉”、“映日的荷花”,還可能有些什么美景?
    交流。
    (3)六月的西湖波光粼粼,魚兒在蓮葉間自由嬉戲,在陽光的映照下,亭亭玉立的荷花顯得特別紅潤,這樣的景色真是與其他季節(jié)截然不同呀!難怪詩人會發(fā)出這樣的贊嘆:“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掃除詞語意思。
    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夸夸西湖美景嗎?
    誰也愿意學學詩人來贊一贊?(指名讀)。
    (4)讀詩。
    多么美的景色,多么美的詩呀!如果有優(yōu)美的樂曲來配一配那就更美了。老師這里有段優(yōu)美的音樂,很適合這首詩,請你欣賞一下,并配上樂曲練習朗誦這首詩。
    指名朗誦。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讀通詩句,理解詩句意思,能形象感受語中描繪的景色之美。
    2、熟讀成誦,感悟詩句意境,理解詩人對友人含蓄的眷戀之情。
    3、感受詩句的語言美,初步學習吟誦。
    教學重難點:
    1、用語言形象描述詩句內(nèi)容。
    2、感受詩句中作者隱含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揭題解題。
    2、讀了這個詩題,你從中了解了什么?
    (時間:曉,早上。地點:凈慈寺,在西湖邊上,是西湖歷史上四大名剎之一。人物:林子方,事情:送)連起來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3、說詩人:好像缺了個主語,誰在送林子方?學過楊萬里的詩嗎?誰來背兩句。發(fā)現(xiàn)這些詩都是寫什么的?(板書:景)。
    楊萬里的詩寫得好,尤其擅長寫景。因為啊,他常常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善于從中發(fā)現(xiàn)別人不易察覺的美(板書完成:眼中有景),山川、河流、春風、秋雨、夏荷、冬雪等等都被他寫成詩,以至于他的朋友跟他說了這樣一句玩笑話:處處山川怕見君。你看,這些山水一碰到你,就被你寫到詩里,連它們都怕了。
    過渡:現(xiàn)在,我們來讀讀這首詩,看看這首詩寫的是什么?
    二、初讀古詩,理解詩意。
    1、自由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多人讀,(適當評價語速,節(jié)奏,押韻、音樂的美感)。
    3、a.下面,請你們來讀前四個字,我來讀后三個字,一起找一找詩歌特有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b.調(diào)換,我來讀前四個字,你們來讀后三個字。
    c.我來讀題,你們讀詩句。
    4、整體感知:剛才,同學們反復(fù)讀了好幾遍詩,讀得很美。
    5、你讀懂了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嗎?(整理歸納為:西湖的荷葉與荷花)。
    6、了解西湖:是啊,如果說杭州是人間天堂,那么西湖就是天堂里最美的一顆明珠,其中,西湖十景尤其美。哪十景呢?(師細數(shù))。能看出這首詩寫的是哪一景嗎?(曲院風荷)。
    (此時是六月,盛夏,其它的地方還無法看到最美的景色,只有西湖那一池荷花開得正盛。)。
    詩人見到的是(接天,無窮碧)的蓮葉。詩人見到的是(映日,別樣紅)的荷花。
    理解詞義,別樣紅,紅得怎么樣?(鮮艷,通透)指導朗讀,特別是“無窮”、“別樣”。指名先讀詞,再齊讀。
    8、這兩句詩,是千古名句,你覺得寫得美不美?美在哪里?
    a、詩的對仗美。評價:你關(guān)注到了詩句的'結(jié)構(gòu),是的,對仗使得詩歌更有節(jié)奏感。
    b、詩的色彩美、視覺美(醒目,亮麗)。評價:你注意到了作者的遣詞造句。c、詩的場面美(大氣磅礴的美、壯美)。評價:你很有想像力。
    9、指導朗讀。
    語言訓練:你看……(可以觀察圖中荷葉的顏色、形態(tài)、整體到局部、修辭運用、優(yōu)美詞語、引用學過的課文語句等)。
    11、正是這綠葉紅花,讓詩人深深陶醉其中,不禁發(fā)出這樣的贊嘆:出示前句。
    你覺得這句詩中,哪個詞飽含著作者的贊嘆?是啊,遍覽山川的楊萬里只到過西湖嗎?但“畢竟”是西湖的風光最美啊?只有西湖六月有蓮葉荷花嗎?但“畢竟”是西湖六月的荷花最美啊。來,讀好它。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
    2.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3.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自然的美,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
    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
    (放西湖風景幻燈投影)。
    師旁白:同學們,你們到過美麗的.杭州西湖嗎?它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被譽為人間天堂。不管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們,還是匆匆而過的游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而贊嘆。南宋詩人楊萬里來到這里,看到這樣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吟誦起詩來……(放朗誦錄音)。
    2.導入課題。
    二、自主探究,
    1.出示學習要求:
    讀一讀。(讀通全詩)。
    說一說。(說說你對古詩的理解)。
    議一議。(不明白的地方)。
    2.學生自學。
    (引導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可以查找工具書或有關(guān)資料,也可以借助課后的注釋自己學習這首詩理解詩的大意,在小組內(nèi)進行質(zhì)疑、釋疑)。
    3.自由交流。
    4.質(zhì)疑、釋疑。
    三、匯報自學收獲。
    1.讀通詩句。
    2.學生點評。
    (師隨機提示:我們在朗誦一首詩時,不但要讀準詩句中每個字的音,還要注意詩的停頓,把握詩的節(jié)奏,讀出詩的韻律。)。
    3.讀懂詩句。
    (引導學生自由闡述對這首詩或?qū)δ尘湓姷睦斫猓?BR>    4.質(zhì)疑。
    四、創(chuàng)設(shè)意境,體會感情。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想象意境。
    2、自由發(fā)言,描述意境。
    3、自主創(chuàng)作,描繪意境。
    4、展示交流,表達感情。
    五、感情朗讀并背誦。
    六、總結(jié)。
    引導學生談體會。
    七、課外延伸。
    同學們?nèi)园凑兆约合矚g的學習方法,學習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這首古詩。
    六、布置作業(yè)。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十八
    2、今天,讓我們走近南宋詩人楊萬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又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1、這首詩里沒有一個生字,你能把它讀好嗎?(指名讀)。
    2、課前大家都預(yù)習了這首詩,能不能說一說你的預(yù)習所得?先在小組里議一議,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來匯報。(作者、寫作背景、詞語、詩句意思)。
    3、播放視頻,談感受。(美、壯觀)。
    4、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這種情景嗎?
    出示詞語積累:荷葉——挨挨擠擠、錯落有致、隨風搖曳碧盤滾珠。
    荷花——亭亭玉立,暗香浮動、嫩蕊凝珠輕搖曼舞。
    5、試試看,怎樣能讀出這種美呢?讀出你不同的感受來。自由讀、指名讀(配樂)。
    6、孩子們,如果你就是楊萬里,當你和友人暢談一夜從寺中走出時,一副清秀幽雅的荷花圖躍入眼簾,你會吟誦——(學生朗誦古詩)。
    當你和友人漫步岸邊、與友人依依惜別時,陣陣荷香迎面飄來、沁人心脾,你會不由自主地吟誦——(學生朗誦古詩)。
    當你和友人蕩舟湖中,從層層疊疊的荷葉中穿梭而過依依話別時,忽見陽光下的荷花竟如此晶瑩剔透,你會情不自禁的吟誦——(學生朗誦古詩)。
    8、播放課件——西湖六月一望無垠的荷花盛開景色。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如此壯觀的景象是否給予了你心靈的震撼。面對此情此景,楊萬里寫下了千古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此時的你又該如何表達自己心中的感受呢?請同學們每人寫兩句詩,寫出你此時的.所見及所想。(指名上黑板板書。)。
    1、孩子們,同樣是寫西湖的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有什么不同之處呢?出示表格。
    2、小組討論,匯報。
    3、楊萬里的這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成了寫荷花的千古絕唱,其實他還有一首寫荷花的詩也是膾炙人口。知道是哪一首嗎?出示《小池》。大家比較一下,這兩首同樣寫荷花,又有什么不同之處呢?送荷花詩。
    4、詩題中一個“送”字,不由讓我們想到了不少學過的送別詩,誰能背誦幾句?
    5、這首詩題為送別,可詩中卻一字未提,你怎樣理解?
    6、總結(jié):同學們,驕陽似火中吟詩,它是你解渴的一杯清茶;月圓人歡時吟詩,它是你抒情的一枝好花;煩惱縈繞時吟詩,它是你消愁的一曲笙歌。就讓我們在詩文化的浸潤中茁壯成長,營造出屬于自己的碧海藍天!
    2、繼續(xù)收集描寫西湖的詩,描寫荷花的詩,送別詩,比較異同。
    3、推薦閱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shè)計篇十九
    風光不與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反饋交流。
    美美地讀一讀。
    5、總結(jié)全詩。
    同學們,“一切景語皆情語”,千年以來,人們已經(jīng)漸漸不知道林子方是一個怎樣的人,但是,人們卻永遠記住了楊萬里送別他那天西湖上的.景色,記住了楊萬里和他之間的情分,記住了這開闊優(yōu)美的詩句——(指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