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記錄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心路歷程,讓自己的閱讀更加深入和有意義。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需要全面地了解書籍的內(nèi)容和主題。這些讀后感范文或許與你的觀點相似,或許能給你帶來全新的思考。
讀后感繪本篇一
今天第一節(jié)課,我們?nèi)ノ鍢锹犂L本,繪本的名字叫:《蘋果樹》。
這里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男孩,還有一棵蘋果樹。那個男孩好愛蘋果樹,非常愛。有時他在大樹上拽著樹枝蕩秋千,有時摘蘋果吃,有時爬到樹干上玩耍。過了一段時間,小男孩長大了,因為每天要干其他的事情,好長時間都沒有到過蘋果樹的身邊,蘋果樹好孤獨啊。又過了一段時間,小男孩終于來了,蘋果樹好開心啊。它說:“來吧孩子,爬上我的樹干,抓住我的樹枝蕩秋千吧?!毙∧泻⒄f:“不,我已經(jīng)長大了,我不要玩耍和蕩秋千了,我要買點東西,你能給我一點錢嗎?”蘋果樹說:“抱歉,我沒有錢,我只有蘋果和樹枝,你把我的蘋果拿去賣,這樣你就有錢了。那個小男孩把蘋果樹上的蘋果統(tǒng)統(tǒng)都拿去賣了。又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那個小男孩一直沒有回來,()大樹好孤獨,最后小男孩又回來了,大樹高興地說不出話來了。這次小男孩想要一座房子,大樹說:”你把我的樹干砍下來造房子吧?!靶∧泻⒂职褬涓珊蜆渲诚聛砜缸吡?。又過了一段日子,小男孩又來了。這時他已經(jīng)很老了。大樹說:”我沒有什么可送給你了?!澳莻€男孩說:”我很累,我想坐在你的樹樁上休息一下?!按髽浜每鞓费剑∷挚梢耘缮嫌脠隽?。
讀了這篇文章,我很高興,奉獻的同時也就享受了快樂。
讀后感繪本篇二
《地球》是《幼眼看世界》里面的一本,是美國作家陶德。帕爾的作品,也是最受美國孩子和家長歡迎的作品之一。這套書有著非常豐富開放的主題,有孩子的自我認知和接納,有對親人和家庭的認知和接納,還有對世界的認知和探索,是深受美國孩子歡迎的情商素養(yǎng)養(yǎng)成書。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地球愛護地球人人有責。這本書的閱讀方法就是采用我和女兒一問一答的方法來進行的。由于書的字數(shù)比較少,女兒自己翻看一下也能明白是講述什么的了。下面和大家具體的分享。
我寫字的時候,紙的正反兩面都用(為了節(jié)約紙,不要浪費。紙是樹木做成的,做紙需要很多樹木的,所以要節(jié)約不能浪費)我去超市的時候,帶著自己的'購物袋,因為……(塑料袋是白色垃圾要少用)刷牙的時候,我會關(guān)上水龍頭(水是要付錢的,要節(jié)約水不能浪費)我坐校車上學(xué),并且騎自行車,因為……(大家都自己開車排放的尾氣多,污染空氣)我好好吃飯,并且留下剩飯和剩菜,因為……(剩飯和剩菜可以給狗狗吃)我記得關(guān)燈,為了節(jié)約能源。我還關(guān)上冰箱的門,因為……(開著冰箱浪費電)我希望可以光著腳走在草皮上,我可不希望搬到火星上去住。最重要的是,我關(guān)愛地球,因為……我希望所有人都健康快樂。
這本書不但語言通俗易懂,畫畫也有著鮮明的特色,彎彎曲曲的黑色線條和大面積多彩填色的設(shè)計讓畫面充滿了童趣,象極了小孩子畫的涂鴉。用孩子的語言講述孩子的世界,作者就是用這種方式將愛、自信、親情、和平等等應(yīng)常駐孩子心中,能帶給孩子一生幸福的主題闡釋給孩子聽。讓孩子深深的懂得,地球是我們大家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參與到保護地球的活動中來,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只有我們關(guān)愛了地球,地球才會反過來關(guān)愛我們大家,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這套書共15冊,包括:《感覺真棒》《沒有什么大不了》《讀書讓你感覺很棒》《和平》《跟著感覺走》《我不害怕了》《沒關(guān)系》《我愛你》《爺爺》《奶奶》《我們在一起》《地球》《家庭》《媽媽》《爸爸》,女兒看過《奶奶》和《地球》這兩本,從簡單的繪本里學(xué)習(xí)到大的道理,這就是這本書帶給孩子的巨大幫助。
讀后感繪本篇三
好書是適合捧在手上一讀再讀的,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星期天,媽媽給我買了美國作家伯納德韋伯的《勇氣》。這是一本繪本,漂亮的插圖,簡單的文字,其中所蘊涵的道理卻很多很多。我反復(fù)咀嚼書中的文字,看似簡單的文字卻讓人回味。
勇氣是什么呢?作者對勇氣作了詮釋:
書中,35種可貴的勇氣,有的令人敬畏,有的平平常常。馬戲團里“空中飛人”的表演,這是令人敬畏的勇氣;上探太空,下探深海,這也是令人敬畏的勇氣。而改掉小小的壞習(xí)慣,這是平平常常的勇氣??傊还苁悄囊环N,勇氣就是勇氣。
《勇氣》帶給我許多的感觸和共鳴,讓我不斷的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
當我第一次作為升旗手上臺演講時,我的心別提有多緊張了。是臺下一千多名同學(xué)贊賞的目光給了我無比的.自豪和自信。我被授予升旗手緞帶,望著胸前鮮紅的緞帶,我的心中也升騰起一團火焰。我向前跨了一步,在熱烈的掌聲中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演講。這就是勇氣。
在生活中,勇氣無處不在。“5.12”地震時,林浩不顧自己的安危,從地震廢墟中背出兩名同學(xué)這是令人敬畏的勇氣;“11.15”膠州路火災(zāi)中,消防員叔叔奮不顧身,沖向火場,救出了許多居民,這是令人敬畏的的勇氣;撿到錢包抑制住誘惑還給失主,這是平平常常的勇氣。
讀后感繪本篇四
書中的內(nèi)容可能寶寶們還看不懂!但是作為媽媽的我們看完后真的會心酸!特別是公主們的媽媽!看完真的是很心酸?。≡谧x這本繪本之前,我給兒子寫啦一封信,信的內(nèi)容是《寫給25年后的陽仔》但是畫這本繪本的的作者比我更用心,她用畫筆簡單的描繪啦她對女兒的成長包括女兒慢慢成為媽媽和變老的記憶!作者在繪畫時候的心態(tài)真的`更讓作為媽媽的我心疼!
世界上最偉大的就是母愛!請各位媽媽們不要再把全部的精力投注到孩子身上啦!也要回頭去愛自己的媽媽吧媽媽辛苦了!我愛您,我的媽媽!
讀后感繪本篇五
今天下午第二節(jié)課去四樓上課,到了那里老師說:“我們來這里是看一個小故事,小故事的名字叫《猜猜我有多愛你》,但是有個條件,誰不聽話以后就不讓來這兒看了?!?BR> 故事開始了,一只小兔子該睡覺了,小兔子使勁兒拽住大兔子的耳朵不松,它讓大兔子好好聽一聽自己有多愛她,小兔子說:“猜猜我有多愛你,你舉起手臂有多長,我的愛就有多長……”我知道小兔子很愛很愛媽媽,可媽媽更愛她。今后我要像小兔子一樣愛媽媽,而且我的愛要比小兔子的愛更深!
讀后感繪本篇六
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說理,卻能啟發(fā)孩子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大笑。
《小小聰明豆繪本--晚安!》內(nèi)容適合1-3歲嬰兒和父母親一起親子閱讀。《小小聰明豆繪本:晚安!》講述了小兔和小豬一起去野外露營,這是他們的第一次露營。拿到這本書,首先就被封面的漫畫所吸引。小豬和小兔手拉著多么友愛啊!他們的故事也一定會很精彩。
翻開第一頁是兒童閱讀推廣人蔡冬青的推薦兒童詩,讀著朗朗上口,蠻有故事情趣的。最后一句:你給我安慰,我為你鼓勁兒,手握著手的溫暖友情,美得像夜空里最閃亮的星星??斓酵砩狭?,我等不及要開始我們的第一次露營了!多么急切的盼望呀,露營中會發(fā)生一些什么事情呢?這些我可都沒有想。第一次出來玩,有的.只是信息和盼望。
有那么強烈了。他們小心地觀察這個怪物,哎?怎么這么像我呀!小豬感覺有些好笑,害怕的心情瞬間又消失了不少。也許是我的兄弟呢?小豬走進細看,哈哈,原來就是我自己嗎!你看,我動他也動,我停他也停。我再扮個鬼臉,他也跟著我裝酷。
我也有影子呢!他們開始歡樂地找影子,剛才的害怕消失得無影無蹤?,F(xiàn)在就算是有怪獸我也不會再害怕了,我還要做個非常嚇人的鬼臉來嚇唬他呢。撓撓怪獸的鼻子,沖他大吼一聲,還要邀請他到我們的床上睡覺。
天逐漸黑了,害怕又開始來了。
讀后感繪本篇七
嗚嘿嘿啊哈哈是一個大犀牛,11只貓和它對戰(zhàn)。
一天,11只貓去旅行,看見一些樹、一些花,花很多很好看,旁邊有個牌子,上面寫著“禁止摘花”,他們卻說:“只摘一朵怕啥”?虎貓隊長也弄了一朵,他們都插在頭上,他們繼續(xù)走著,走著走著看見一個橋,上面寫著“危險,禁止上橋”,他們卻說“管它呢,我們鼓起勇氣,走,怕啥?”。過了橋,他們看見一棵大樹,旁邊卻寫著“禁止上樹”。他們卻偏偏在坐在樹上吃飯,他們看見一個袋子,旁邊寫著“禁止鉆進袋子”,他們一個一個都鉆進去了,等鉆進去了以后,嗚嘿嘿啊哈哈把袋子口扎起來,把他們帶進城堡了,讓他們在這里干苦力——拉碾子,晚上讓他們睡在籠子里,白天繼續(xù)干活,11只貓要想辦法出去呀。這一天,他們一邊說說笑笑一邊干活,嗚嘿嘿啊哈哈說“你們笑什么呢?”11只貓說“拉碾很好玩”,嗚嘿嘿啊哈哈說:“那讓我玩會兒吧”11只貓把碾子給嗚嘿嘿啊哈哈系好,嗚嘿嘿啊哈哈也覺得挺好玩,不過它轉(zhuǎn)身一看,11只貓不見了,它知道上當了,趕緊找,在拐角處看見一個水桶,旁邊寫著“禁止鉆進水桶”,它想,他們一定在水桶里,結(jié)果嗚嘿嘿啊哈哈一頭鉆進水桶里,虎貓隊長說,兄弟們快找來一個棍子呀,他們一下子把木桶推下山谷里了。11只貓也下城堡,他們看見旁邊有個牌子上寫著“禁止橫穿馬路”,他們這次沒有橫穿馬路,從旁邊的天橋安安全全地走過去了。
事實教育了他們,一定要有規(guī)矩,不能壞了規(guī)矩。
讀后感繪本篇八
前天晚上臨下班時,終于收到了傳說中的樂科繪本《最美味的蛋糕》。
晚上回家,就迫不及待的與寶寶進行了分享,剛拿出來,盼盼看到封面第一眼說,媽媽,巧虎。
我說寶寶你看清楚,他是巧虎嗎。他搖搖頭說,大貓,呵呵,看出來是貓咪了。我說這是樂樂貓,樂樂貓這個詞盼盼是第一次聽說,所以跟著我重復(fù)了好幾次。封面看起來很是親切,既有熟悉的貌似巧虎的摸樣,還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內(nèi)容上,樂科的產(chǎn)品比巧虎多了更多的互動,里面的人物形象也更豐富。此外,繪本中,講到的感恩的故事也非常的好。里面的'小動物分別展示了自己的特長,拿出了自己心愛的東西與樂樂貓進行分享。而樂樂貓則將這些東西,做成了一個大大的蛋糕送給了媽媽和爸爸??吹阶詈笠豁?,媽媽陶醉的樣子,爸爸的表情很是溫馨。她教會了寶寶懂得感恩,懂得與別人分享好的東西。
《最美味的蛋糕》這本書,不僅讓寶寶認識了動物,知道了他們的特長,還進行了互動。畫面精美,感情細膩,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繪本。
讀后感繪本篇九
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書的名字是《中國寓言繪本》,這里面的故事很新奇,是我從來沒讀過的。媽媽說這些是寓言故事,可是我只會讀這些故事,根本不懂其中的意思,于是媽媽就給我解釋了每個故事背后隱藏的意思。
比如《畫蛇添足》主要是講了一個人與別人比賽畫蛇,他最先畫好,可是蛇本來就沒有腳,而他非要給蛇添上四只腳。本來他可以贏得比賽,結(jié)果卻輸了。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實事求是,不要賣弄小聰明,節(jié)外生枝。否則,非但沒能把事情做好,反倒會把事情辦的更糟!
再比如《濫竽充數(shù)》這個故事是說: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shù)。可是當讓他們一個個演奏的時候,他就嚇得溜之大吉了!這則寓言比喻沒有真才實學(xué)的人混在內(nèi)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像南郭處士這樣不學(xué)無術(shù),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的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會因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xué)習(xí),只有練就一身真本領(lǐng),才能抵擋住一切困難、挫折和考驗。
總之,這本書里的故事都是告訴我們,不要像故事里的主人公們學(xué)習(xí),他們這樣做都是不對的,我們都應(yīng)該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努力學(xué)習(xí),做個正直的人。
讀后感繪本篇十
《打開繪本之眼》是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的大作,讀完以后印象深刻的是第1章和第6章。
第1章里闡述了“首先要去感知”的重要性:
1通過體驗通過感知去學(xué)習(xí)語言;
2不斷培養(yǎng)孩子的感性,感受越深思考越深,語言也與生動;
3只有耕耘好感性的土壤,才能培養(yǎng)出敏銳捕捉實物本質(zhì)的心理能力;
4通過視覺、聽覺,將印象、聲音和語言融為一體。
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及本章的其他內(nèi)容其實是告訴家長為什么進行繪本共讀,當然美好的親子共讀體驗才是松居直老師最推薦的原因,借用老師的一句話“歡樂就是生命,就是生存的力量”。
第6章我覺得是很實用的一部分,這些教會我們這些新手爸媽如何去共讀,共讀不是簡單的拿起一本書念給寶寶們就行了,在開始共讀之前,家長要對即將共讀的繪本進行仔細研讀,首先自己對繪本有深刻的感受,才能在閱讀時用豐富的富有感情的生動語言去講述,才能把這種美好體驗傳遞給孩子(那種教育性的說教繪本除外哦)。具體的方法在第6章都有詳細的說明,這里簡單的記一個自己體會到的方法的outline:
1首先先讀圖,不要去看文字。
b)注意圖章的細節(jié),捕捉細節(jié);
c)注意觀察畫面的流暢性,就是觀察畫面間的連續(xù)性和變化,是否保證了故事的完整性,是否具有戲劇性效果。(一本好繪本,光看圖就能讀懂故事)。
2以上方法讀完圖,再來閱讀文字。要一個字一個字大聲朗讀。讀文字也要注意故事情節(jié)和結(jié)構(gòu),通過這個兩個要素判斷繪本的適應(yīng)年齡(故事長短不能作為依據(jù))。文字也要足夠生動(留意文的敘述效果是否像用眼睛看那樣生動),如果不能始終做到這一點,孩子腦海中的影響會中斷,孩子也會有理到故事世界之外。(說明性的文字是繪本的大忌)。
讀后感繪本篇十一
優(yōu)美的圖畫,簡單有趣的文字給吸引住了。只不過不同的人讀出的感覺不同而已。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本名叫《狐狐》的繪本。
《狐狐》講述的是一只名叫“狐狐”的小狐貍的故事。小狐狐從“靜悄悄”的家走抽進喧鬧的世界,自然界的各種聲響在它的眼里像是一首美妙的大合唱,于是它開始模仿、演唱,嘰嘰嘰喳喳喳,嗡嗡嗡嚶嚶嚶一聲清脆,一聲低鳴,一陣低沉,一陣高亢。每每讀到這,正在學(xué)說話的女兒便會不厭其煩的重復(fù)一遍又一遍。而它的行為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全家再也捕捉不到獵物。這時故事情節(jié)出現(xiàn)第一個懸念:圣誕節(jié)的夜晚,狐爸爸帶著全家去雞窩,會一無所獲還是滿載而歸?這時,作者以極其幽默的想象設(shè)計了故事的情節(jié)——爸爸媽媽用繩子捆住了小狐狐的嘴巴,順利地捉到了食物。第二個懸念則是在狐狐全家被獵人抓住之后產(chǎn)生的:狐狐一家的命運將何去何從?作者再一次用超乎常人的想象讓故事得以延續(xù),狐狐用特別的方式救出了全家人,并從此一舉成名,過上了另一種生活。
《狐狐》這個故事中有趣的畫面更是讓人愛不釋手,每一個細節(jié)都透露著作者的精巧構(gòu)思。比如小狐狐家中的浴缸、爸爸的搖椅,甚至抽水馬桶上拉繩的'吊環(huán)都是可愛的小鴨子造型;在描寫小狐狐全家肚子餓得“咕咕”叫時,畫面中并沒有出現(xiàn)狐狐全家,只是很形象地在馬桶里畫上了蜘蛛網(wǎng);狐狐演唱感動獵人時,作者直接將狐狐放到了月亮上,深藍色的背景,閃爍的星星,讓人仿佛聽到了寂靜的夜空中傳來的歌聲。像這樣的畫面還有很多,每一幅都可以帶給人無窮想象的空間。而女兒總是不厭其煩的要求我再講一遍,再講一遍......
這是一個崇尚包容和特性發(fā)展的故事,給孩子最好的發(fā)展就是給與他最廣闊的空間。而我們作為教師,就是要用一雙慧眼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每個獨一無二的孩子!
讀后感繪本篇十二
當我第一眼看到《驢小弟變石頭》這本書時,心里便充滿了好奇,這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一個驢子為什么變成了石頭?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驢小弟是一頭快樂的小驢子,他和爸爸媽媽生活在燕麥谷的松果路上,他有一個很大的愛好,就是收集樣子特別的小石子。故事從他找到一顆火紅的,閃閃發(fā)光的小石子開始,那天下著雨,他在雨中找到了這個小石子,雨順著他的背滑下來,于是他說“真希望不要下雨了。”他話音剛落,雨立刻的停了下來,太陽也出來了,所有的東西都是干的,像沒下過一點雨一樣,驢小弟覺的這一定是小石子的魔法,為了證明,他把小石子放到地上說:“希望再下雨?!苯Y(jié)果什么也沒發(fā)生,于是驢小弟把它拿起來,又說了一遍,這次天空立刻烏云遍布下起了傾盆大雨,原來這真是個有魔力的石子。他可高興了,他想著這石子太神奇了,要什么有什么,帶回家爸媽一定很高興,誰知道半路上遇到頭獅子,驢小弟情急下把自己變成了石頭,獅子走了,沒有危險了,可是驢小弟不能回家了,他變成了石頭,驢小弟的爸媽可急壞了,到處的找他,怎么也找不到他,他的爸爸媽媽盡力想讓生活和以前一樣,可是以前的生活里面有驢小弟,現(xiàn)在失去了他,是不會一樣的。過了一年,驢小弟的爸媽去野餐,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驢小弟,在小石子的魔力下,驢小弟變了回來。驢爸把小石子放進了保險箱,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覺驢小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很強,一追到底,反復(fù)的驗證石頭的魔力,這種精神可以用在學(xué)習(xí)上,對不明白的事,不會的`題,反復(fù)研究。鉆研,但是驢小弟遇到危險時不冷靜,在關(guān)鍵時刻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把自己變成了石頭,讓父母焦急萬分,擔心受怕。如果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考慮全面,不會化解了一個危險又來了另一個。這也讓我看到了父母的愛,他們是那么的在意我們,那么的愛我們,盡管驢小弟都走了一年多了,他們還是念念不忘,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我們走哪兒,父母的掛念就在哪兒,我以后不能光想著自己,也關(guān)心我的父母,注重他們的感受,不能像驢小弟這樣。
讀后感繪本篇十三
《中國神話繪本》是由歪歪兔童書館出品的一套關(guān)于史前中國大致全貌的神話作品。神話是原始先民綜合性意識形態(tài)的產(chǎn)物。
神話,展現(xiàn)中國古代人們對天地萬物天真,樸素,真誠,美好的藝術(shù)想象,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神話的意義通常顯示為對某種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的解釋,表達了先民征服自然,變革社會的愿望(以上摘自《中國神話故事》)。
這套中國神話繪本線索清晰,系統(tǒng)而調(diào)理的讓孩子們了解了史前中國的大致全貌。本書匯集了幾代神話研究者神話學(xué)者對中國神話的研究,結(jié)合了張文綺碩士傳統(tǒng)繪畫風格與現(xiàn)代繪畫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融合,通過表情細節(jié)刻畫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及心理,是一套不可多得的適合孩子們閱讀的中國神話繪本。本書非常有心的規(guī)避了血腥,殘忍的兒童不宜的細節(jié),更適合三到六歲的孩子親子共讀,也適合七歲以上的兒童獨立閱讀。《中國神話繪本》這一套書一共是由十個單冊組成,我就我收到的兩本《舜的磨難》和《大禹治水》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套繪本。
《大禹治水》是人教版小學(xué)二年級語文課標中的一課。我們曾經(jīng)一起搜尋過關(guān)于大禹治水的故事。這本書里的內(nèi)容更有神話色彩,讓故事的進程,也更具有合理性。關(guān)于一個長著人臉,和一個魚身子的河精,還有一個長著人臉,和一個蛇身子的山精,這兩個形象都對孩子來說是新的元素。說中的應(yīng)龍,烏龜,毛頭鷹等動物的出現(xiàn),不僅豐滿了故事的內(nèi)容,還讓故事變得更加流暢生動。希望大家能在二年級學(xué)這篇課文之前讓孩子們都能讀到這個大禹治水的故事。
《舜的磨難》這一本,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繪畫中人物神態(tài)的逼真生動。就拿封面來說,舜在谷倉的頂上害怕,擔憂,驚恐萬分的`樣子,他的弟弟象狡詐陰險地搬走梯子的樣子,旁邊放火的是舜的后媽,她幸災(zāi)樂禍的樣子,都讓我們感到通過表情細節(jié)我們就能猜測出人物的性格。谷倉上邊是心地好,非常孝順,有愛的舜,谷倉下邊是歹毒,陰險,居心叵測的后媽,象母子二人。通過這些人物的表情,面部栩栩如生的細節(jié),我們就能夠呼應(yīng)故事中的內(nèi)容。書中的插畫,能夠幫助孩子更生動地展開想象。這也是我對這套中國神話繪本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繪者的創(chuàng)作非常有特色。原來我們看到的很多古代人物畫像都是非常臉譜化的。而這套繪本中的人物畫的非常的夸張,很有特色,孩子非常喜歡看。我們家靜怡對中國的神話故事,非常喜歡。因為我們古代神話也是我們在人類社會幼年時期的產(chǎn)物。這些蒙昧?xí)r代的遠古人民對世界的認知水平,和現(xiàn)在的小朋友的思想非常契合。
而這些神話故事的美妙解釋和奇特想象,對于開發(fā)孩子文學(xué)方面的想象力,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長大以后再來看這些故事,很難產(chǎn)生像小朋友那樣的代入感和想象力。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享受我們璀璨文化遺產(chǎn)中神話故事。
讀后感繪本篇十四
我最喜歡巴巴爸爸系列繪本,巴巴爸爸一家是彩色的,每個人一種顏色,巴巴伯和別人都不一樣,他是黑色,身上長滿了毛。他們都會變身,什么樣子都會變,什么地方都能去。變身的時候他們都會說:“克里克里克里巴巴變”。巴巴布拉伯喜歡鍛煉,巴巴利波喜歡看書,巴巴貝爾是個臭美的女生,巴巴祖最喜歡動物,巴巴布萊特喜歡制作東西,巴巴伯是個畫家,巴巴拉拉精通樂器。
巴巴爸爸系列有一集是巴巴爸爸一家在農(nóng)場,他們種上了自己喜歡的水果和蔬菜,并且制做了過冬吃的罐頭和果醬,巴巴媽媽和巴巴祖還造了一個玻璃溫室,讓怕冷的植物不被凍壞。巴巴布萊特總在大家忙碌的時候偷懶,瞧,他正在和小狗呼呼大睡。
巴巴爸爸一家都很聰明,他們經(jīng)常會發(fā)明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他們根據(jù)需要變出想要的東西,比如垃圾清理器、橋梁、帳篷、桌子、交通信號燈等等。如果給我一次能變身的機會,我會變成黑鳥偵查機,不讓別國軍隊侵犯我們國家的領(lǐng)土。
讀后感繪本篇十五
《有一天》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繪本。講述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是一本令人動容的親子讀物。
我每天都會給孩子講述睡前故事,偶然間看到《有一天》,立刻被題目吸引過來。作者用畫筆簡單的描繪她對女兒的成長包括女兒慢慢成為媽媽和變老的記憶!作者在繪畫時候的心態(tài)真的更讓作為媽媽的我心疼!看完后心里酸酸的!特別是公主們的媽媽!看完真的是很心酸啊!
這不僅是給孩子讀的繪本,我覺得更多的是給天下的爸爸媽媽讀的繪本,特別適合家有女兒的父母細細品讀。文中深深的母愛無需用華麗的詞藻就能描寫的生動感人。越是簡單質(zhì)樸,越是讓人回味。當我讀到最后的畫面,開頭親吻孩子手指的母親化為窗口花瓶旁的一幅照片時,心中沉沉的?!坝幸惶?,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你的頭發(fā)也會在太陽底下閃著銀光。”“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親愛的,你會想念我?!碑斘覀儩M頭銀發(fā)的時候,才會想起曾經(jīng)那個帶我們學(xué)會走路母親時,是怎樣的一種傷感啊!
繪本像詩一樣優(yōu)美,感傷的語句,簡單柔和的線條畫面,結(jié)合在一起充滿了愛和真摯的情感。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喜歡,讓我想起自己的媽媽辛苦養(yǎng)育我長大,現(xiàn)在自己也身為人母,當自己的孩子長大的時候,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曾經(jīng)聽老人常說,女人只有做了母親之后才能體會到母親的艱辛和偉大,我現(xiàn)在對這句話深信不疑。我此時也像作者一樣看著熟睡的女兒,展望展望孩子的人生,同樣我隱隱聽著旁邊臥室傳來我的母親打鼾的聲音回顧著自己的人生,回憶著年輕時她的樣子。
當女兒爬過來要求我給她講這個故事時,她聽得很安靜。
有一天,女兒也許會有像我一樣的心情。
讀后感繪本篇十六
本周我在網(wǎng)上看了兩本繪本,故事都比較有深意,我很喜歡!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很多快樂!
第一本繪本,《活了100萬次的貓》,第一遍閱讀由孩子自己完成。她可以看懂貓在國王身邊,在主人身邊,騎在壞蛋身上,還可以看出這只貓遇到了一只白貓——善良的白貓!并主動向白貓示好!并且說他們兩個生了好多小貓,小貓去玩了,貓爸爸跟貓媽媽呆在家,多幸福??!孩子理解的程度超越了我的預(yù)料!經(jīng)過多次反復(fù)閱讀,她了解到了貓爸爸失去貓媽媽的痛苦!讓孩子理解:沒有樂趣、沒有意義的生存100萬次,也不如真正意義的為自己以及自己的所愛好好活一世來的.快樂、滿足!
第二本繪本,《今天運氣怎么這么好》,孩子可以看出大灰狼去找好朋友玩,他們一起吃東西,吃完又找另一個朋友,又吃東西,吃完走啦,吃完又走啦!還帶了東西回家自己吃!吃的好開心!至于小豬那一段,似乎沒有看明白!想一想,讓我明白一個道理:人可以做很多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讓自己得到快樂與滿足,大灰狼開始的目標是吃掉美味的小豬!可是最后并沒有吃小豬,而它同樣快樂滿足地過了一天!這樣不是很好!其實得到快樂的方式有很多,如果得到自己的快樂而代價是傷害別人,那么得到的不會是真正的快樂!這樣多好,大家都很滿足地度過了快樂的一天!要讓孩子在閱讀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理解感悟能力在一天天提高!效果很不錯!
讀后感繪本篇十七
我很喜歡馮燕老師推薦的繪本故事《殼斗村的面包店》繪本封面看起來十分有趣,于是我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
原來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殼斗村的一家面包店里。每天,天不亮沛沛和豆豆的爸爸媽媽就早早起來做面包了,他們做的面包很好吃,而且花樣很多,怎么吃都吃不膩!最近爸爸媽媽一直忙著研制新面包,沒時間帶沛沛和豆豆去游樂場玩,后來兩兄妹晚上偷偷的幫爸爸媽媽做面包,做了一個超級大的`面包,然后爸爸有了靈感,第二天他們一家人全部動手做出了新面包殼斗面包。
故事的結(jié)尾溫馨而充滿回味:原來,融入一家人的愛心,才是最美好的創(chuàng)意!
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每個人在家里的責任,雖然爸爸媽媽工作很忙碌,但是我知道爸爸媽媽非常愛我。我也要像沛沛和豆豆一樣,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多多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事情,這樣爸爸媽媽就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我,和我一起去做一些快樂有意義的事情,一想到這里我心里特別開心。我有許許多多的心里話想要告訴爸爸媽媽:只要我們一家人一起用愛心去做一件事情,一定也會迸發(fā)出美好的創(chuàng)意!
讀后感繪本篇十八
《爺爺一定有辦法》是書香流動活動張云鵬借到的第一本繪本。這本書張云鵬曾在4歲時通過“繪本小屋”借閱過,只是他對此已無印象了。
我們是通過如下方式進行閱讀的:第一晚由爸爸給張云鵬閱讀,讓他對此書的內(nèi)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晚由媽媽給張云鵬閱讀,他對此書中的.附屬小故事——老鼠一家產(chǎn)生了深厚的興趣,這就是孩子與眾不同的欣賞角度;第三晚由張云鵬給爸爸、媽媽閱讀,讓他對故事的內(nèi)容有了自己的理解。
《爺爺一定有辦法》故事內(nèi)容簡潔、易懂,整個故事中濃濃的愛貫穿著始終,讓人情不自禁的感嘆:“?。≡瓉磉@就是幸福!”布滿星星、月亮的蘭面料在爺爺手中演繹的如此神奇,爺爺用心為約瑟想出的一個個辦法感動著我們的心,這就是愛的力量。
讀后感繪本篇十九
貝塔閱讀分享會的本期主題是“我是誰”。
這是一個很神奇的組織……在全國各地的線上讀書分享會做得如火如荼,各創(chuàng)始人圈錢圈到手軟的時候,貝塔還在這樣慢慢的,只做線下,不收費,看“無用”之書。
好了,廣告時間結(jié)束。
今天本著“閱讀實踐”的原則,給各位大朋友們安利了一本繪本《佩澤提諾》。
“佩澤提諾”源自意大利語pezzettino,意思是“小片、小塊”;而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小小的一塊橙色方塊。
可是因為它的朋友們都好像是大個子,所以它常常懷疑,自己是某個大個子身上的一小塊,而不是它自己。
它問遍了身邊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大塊頭,自己是不是它們其中任何一個的一部分,大家都說不是。直到佩澤提諾去了砰砰島,一不小心摔成了很多小小的碎塊,它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和大塊頭們沒什么不同,也是有很多小小塊組成的。
這本書除了“發(fā)現(xiàn)自我”這個本身的主題外,其實還有了點科學(xué)和哲學(xué)的韻味。
在科學(xué)家的世界里,萬事萬物的構(gòu)成都是分子、原子、質(zhì)子、中子、電子……。
在哲學(xué)家的世界里,萬事萬物的形態(tài)根本都離不開“唯物”、“唯心”的爭論。
在人類認知學(xué)中,缺陷最大的盲點是關(guān)于自我認知的盲點。
在我們出生以后接受的教育里,不單是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這樣,我們接受的都是去認知外界事物,從來沒有接受過對于自我認識的教育,從來沒有人教過你是誰,也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如何學(xué)習(xí)才能成為“自己”。
我們所有的自我認知都是一種感覺和感觸得出的結(jié)論,所以很多時候就會因為所接觸的外界環(huán)境,身邊的人和發(fā)生的事故等等讓我們產(chǎn)生“迷失”。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么,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這才是自我。
我們生于這樣一個處境中——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去往何方,也不清楚我是誰。
現(xiàn)實不能給我們?nèi)魏未鸢?。我們熱切地想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到何處去,但唯一可觀察的只有身處的這個環(huán)境。這就是為什么人類如此急切地竭盡全力去尋找答案。這就是科學(xué)、學(xué)問和知識,這就是人類所有精神追求的真正源泉。對我們所置身的時空環(huán)境,我們總是盡可能想知道更多。當努力尋找答案時,我們樂在其中,并且發(fā)現(xiàn)它引人入勝(或許這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所在?)。
讀后感繪本篇一
今天第一節(jié)課,我們?nèi)ノ鍢锹犂L本,繪本的名字叫:《蘋果樹》。
這里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男孩,還有一棵蘋果樹。那個男孩好愛蘋果樹,非常愛。有時他在大樹上拽著樹枝蕩秋千,有時摘蘋果吃,有時爬到樹干上玩耍。過了一段時間,小男孩長大了,因為每天要干其他的事情,好長時間都沒有到過蘋果樹的身邊,蘋果樹好孤獨啊。又過了一段時間,小男孩終于來了,蘋果樹好開心啊。它說:“來吧孩子,爬上我的樹干,抓住我的樹枝蕩秋千吧?!毙∧泻⒄f:“不,我已經(jīng)長大了,我不要玩耍和蕩秋千了,我要買點東西,你能給我一點錢嗎?”蘋果樹說:“抱歉,我沒有錢,我只有蘋果和樹枝,你把我的蘋果拿去賣,這樣你就有錢了。那個小男孩把蘋果樹上的蘋果統(tǒng)統(tǒng)都拿去賣了。又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那個小男孩一直沒有回來,()大樹好孤獨,最后小男孩又回來了,大樹高興地說不出話來了。這次小男孩想要一座房子,大樹說:”你把我的樹干砍下來造房子吧?!靶∧泻⒂职褬涓珊蜆渲诚聛砜缸吡?。又過了一段日子,小男孩又來了。這時他已經(jīng)很老了。大樹說:”我沒有什么可送給你了?!澳莻€男孩說:”我很累,我想坐在你的樹樁上休息一下?!按髽浜每鞓费剑∷挚梢耘缮嫌脠隽?。
讀了這篇文章,我很高興,奉獻的同時也就享受了快樂。
讀后感繪本篇二
《地球》是《幼眼看世界》里面的一本,是美國作家陶德。帕爾的作品,也是最受美國孩子和家長歡迎的作品之一。這套書有著非常豐富開放的主題,有孩子的自我認知和接納,有對親人和家庭的認知和接納,還有對世界的認知和探索,是深受美國孩子歡迎的情商素養(yǎng)養(yǎng)成書。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地球愛護地球人人有責。這本書的閱讀方法就是采用我和女兒一問一答的方法來進行的。由于書的字數(shù)比較少,女兒自己翻看一下也能明白是講述什么的了。下面和大家具體的分享。
我寫字的時候,紙的正反兩面都用(為了節(jié)約紙,不要浪費。紙是樹木做成的,做紙需要很多樹木的,所以要節(jié)約不能浪費)我去超市的時候,帶著自己的'購物袋,因為……(塑料袋是白色垃圾要少用)刷牙的時候,我會關(guān)上水龍頭(水是要付錢的,要節(jié)約水不能浪費)我坐校車上學(xué),并且騎自行車,因為……(大家都自己開車排放的尾氣多,污染空氣)我好好吃飯,并且留下剩飯和剩菜,因為……(剩飯和剩菜可以給狗狗吃)我記得關(guān)燈,為了節(jié)約能源。我還關(guān)上冰箱的門,因為……(開著冰箱浪費電)我希望可以光著腳走在草皮上,我可不希望搬到火星上去住。最重要的是,我關(guān)愛地球,因為……我希望所有人都健康快樂。
這本書不但語言通俗易懂,畫畫也有著鮮明的特色,彎彎曲曲的黑色線條和大面積多彩填色的設(shè)計讓畫面充滿了童趣,象極了小孩子畫的涂鴉。用孩子的語言講述孩子的世界,作者就是用這種方式將愛、自信、親情、和平等等應(yīng)常駐孩子心中,能帶給孩子一生幸福的主題闡釋給孩子聽。讓孩子深深的懂得,地球是我們大家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參與到保護地球的活動中來,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只有我們關(guān)愛了地球,地球才會反過來關(guān)愛我們大家,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這套書共15冊,包括:《感覺真棒》《沒有什么大不了》《讀書讓你感覺很棒》《和平》《跟著感覺走》《我不害怕了》《沒關(guān)系》《我愛你》《爺爺》《奶奶》《我們在一起》《地球》《家庭》《媽媽》《爸爸》,女兒看過《奶奶》和《地球》這兩本,從簡單的繪本里學(xué)習(xí)到大的道理,這就是這本書帶給孩子的巨大幫助。
讀后感繪本篇三
好書是適合捧在手上一讀再讀的,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星期天,媽媽給我買了美國作家伯納德韋伯的《勇氣》。這是一本繪本,漂亮的插圖,簡單的文字,其中所蘊涵的道理卻很多很多。我反復(fù)咀嚼書中的文字,看似簡單的文字卻讓人回味。
勇氣是什么呢?作者對勇氣作了詮釋:
書中,35種可貴的勇氣,有的令人敬畏,有的平平常常。馬戲團里“空中飛人”的表演,這是令人敬畏的勇氣;上探太空,下探深海,這也是令人敬畏的勇氣。而改掉小小的壞習(xí)慣,這是平平常常的勇氣??傊还苁悄囊环N,勇氣就是勇氣。
《勇氣》帶給我許多的感觸和共鳴,讓我不斷的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
當我第一次作為升旗手上臺演講時,我的心別提有多緊張了。是臺下一千多名同學(xué)贊賞的目光給了我無比的.自豪和自信。我被授予升旗手緞帶,望著胸前鮮紅的緞帶,我的心中也升騰起一團火焰。我向前跨了一步,在熱烈的掌聲中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演講。這就是勇氣。
在生活中,勇氣無處不在。“5.12”地震時,林浩不顧自己的安危,從地震廢墟中背出兩名同學(xué)這是令人敬畏的勇氣;“11.15”膠州路火災(zāi)中,消防員叔叔奮不顧身,沖向火場,救出了許多居民,這是令人敬畏的的勇氣;撿到錢包抑制住誘惑還給失主,這是平平常常的勇氣。
讀后感繪本篇四
書中的內(nèi)容可能寶寶們還看不懂!但是作為媽媽的我們看完后真的會心酸!特別是公主們的媽媽!看完真的是很心酸?。≡谧x這本繪本之前,我給兒子寫啦一封信,信的內(nèi)容是《寫給25年后的陽仔》但是畫這本繪本的的作者比我更用心,她用畫筆簡單的描繪啦她對女兒的成長包括女兒慢慢成為媽媽和變老的記憶!作者在繪畫時候的心態(tài)真的`更讓作為媽媽的我心疼!
世界上最偉大的就是母愛!請各位媽媽們不要再把全部的精力投注到孩子身上啦!也要回頭去愛自己的媽媽吧媽媽辛苦了!我愛您,我的媽媽!
讀后感繪本篇五
今天下午第二節(jié)課去四樓上課,到了那里老師說:“我們來這里是看一個小故事,小故事的名字叫《猜猜我有多愛你》,但是有個條件,誰不聽話以后就不讓來這兒看了?!?BR> 故事開始了,一只小兔子該睡覺了,小兔子使勁兒拽住大兔子的耳朵不松,它讓大兔子好好聽一聽自己有多愛她,小兔子說:“猜猜我有多愛你,你舉起手臂有多長,我的愛就有多長……”我知道小兔子很愛很愛媽媽,可媽媽更愛她。今后我要像小兔子一樣愛媽媽,而且我的愛要比小兔子的愛更深!
讀后感繪本篇六
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說理,卻能啟發(fā)孩子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大笑。
《小小聰明豆繪本--晚安!》內(nèi)容適合1-3歲嬰兒和父母親一起親子閱讀。《小小聰明豆繪本:晚安!》講述了小兔和小豬一起去野外露營,這是他們的第一次露營。拿到這本書,首先就被封面的漫畫所吸引。小豬和小兔手拉著多么友愛啊!他們的故事也一定會很精彩。
翻開第一頁是兒童閱讀推廣人蔡冬青的推薦兒童詩,讀著朗朗上口,蠻有故事情趣的。最后一句:你給我安慰,我為你鼓勁兒,手握著手的溫暖友情,美得像夜空里最閃亮的星星??斓酵砩狭?,我等不及要開始我們的第一次露營了!多么急切的盼望呀,露營中會發(fā)生一些什么事情呢?這些我可都沒有想。第一次出來玩,有的.只是信息和盼望。
有那么強烈了。他們小心地觀察這個怪物,哎?怎么這么像我呀!小豬感覺有些好笑,害怕的心情瞬間又消失了不少。也許是我的兄弟呢?小豬走進細看,哈哈,原來就是我自己嗎!你看,我動他也動,我停他也停。我再扮個鬼臉,他也跟著我裝酷。
我也有影子呢!他們開始歡樂地找影子,剛才的害怕消失得無影無蹤?,F(xiàn)在就算是有怪獸我也不會再害怕了,我還要做個非常嚇人的鬼臉來嚇唬他呢。撓撓怪獸的鼻子,沖他大吼一聲,還要邀請他到我們的床上睡覺。
天逐漸黑了,害怕又開始來了。
讀后感繪本篇七
嗚嘿嘿啊哈哈是一個大犀牛,11只貓和它對戰(zhàn)。
一天,11只貓去旅行,看見一些樹、一些花,花很多很好看,旁邊有個牌子,上面寫著“禁止摘花”,他們卻說:“只摘一朵怕啥”?虎貓隊長也弄了一朵,他們都插在頭上,他們繼續(xù)走著,走著走著看見一個橋,上面寫著“危險,禁止上橋”,他們卻說“管它呢,我們鼓起勇氣,走,怕啥?”。過了橋,他們看見一棵大樹,旁邊卻寫著“禁止上樹”。他們卻偏偏在坐在樹上吃飯,他們看見一個袋子,旁邊寫著“禁止鉆進袋子”,他們一個一個都鉆進去了,等鉆進去了以后,嗚嘿嘿啊哈哈把袋子口扎起來,把他們帶進城堡了,讓他們在這里干苦力——拉碾子,晚上讓他們睡在籠子里,白天繼續(xù)干活,11只貓要想辦法出去呀。這一天,他們一邊說說笑笑一邊干活,嗚嘿嘿啊哈哈說“你們笑什么呢?”11只貓說“拉碾很好玩”,嗚嘿嘿啊哈哈說:“那讓我玩會兒吧”11只貓把碾子給嗚嘿嘿啊哈哈系好,嗚嘿嘿啊哈哈也覺得挺好玩,不過它轉(zhuǎn)身一看,11只貓不見了,它知道上當了,趕緊找,在拐角處看見一個水桶,旁邊寫著“禁止鉆進水桶”,它想,他們一定在水桶里,結(jié)果嗚嘿嘿啊哈哈一頭鉆進水桶里,虎貓隊長說,兄弟們快找來一個棍子呀,他們一下子把木桶推下山谷里了。11只貓也下城堡,他們看見旁邊有個牌子上寫著“禁止橫穿馬路”,他們這次沒有橫穿馬路,從旁邊的天橋安安全全地走過去了。
事實教育了他們,一定要有規(guī)矩,不能壞了規(guī)矩。
讀后感繪本篇八
前天晚上臨下班時,終于收到了傳說中的樂科繪本《最美味的蛋糕》。
晚上回家,就迫不及待的與寶寶進行了分享,剛拿出來,盼盼看到封面第一眼說,媽媽,巧虎。
我說寶寶你看清楚,他是巧虎嗎。他搖搖頭說,大貓,呵呵,看出來是貓咪了。我說這是樂樂貓,樂樂貓這個詞盼盼是第一次聽說,所以跟著我重復(fù)了好幾次。封面看起來很是親切,既有熟悉的貌似巧虎的摸樣,還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內(nèi)容上,樂科的產(chǎn)品比巧虎多了更多的互動,里面的人物形象也更豐富。此外,繪本中,講到的感恩的故事也非常的好。里面的'小動物分別展示了自己的特長,拿出了自己心愛的東西與樂樂貓進行分享。而樂樂貓則將這些東西,做成了一個大大的蛋糕送給了媽媽和爸爸??吹阶詈笠豁?,媽媽陶醉的樣子,爸爸的表情很是溫馨。她教會了寶寶懂得感恩,懂得與別人分享好的東西。
《最美味的蛋糕》這本書,不僅讓寶寶認識了動物,知道了他們的特長,還進行了互動。畫面精美,感情細膩,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繪本。
讀后感繪本篇九
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書的名字是《中國寓言繪本》,這里面的故事很新奇,是我從來沒讀過的。媽媽說這些是寓言故事,可是我只會讀這些故事,根本不懂其中的意思,于是媽媽就給我解釋了每個故事背后隱藏的意思。
比如《畫蛇添足》主要是講了一個人與別人比賽畫蛇,他最先畫好,可是蛇本來就沒有腳,而他非要給蛇添上四只腳。本來他可以贏得比賽,結(jié)果卻輸了。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實事求是,不要賣弄小聰明,節(jié)外生枝。否則,非但沒能把事情做好,反倒會把事情辦的更糟!
再比如《濫竽充數(shù)》這個故事是說: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shù)。可是當讓他們一個個演奏的時候,他就嚇得溜之大吉了!這則寓言比喻沒有真才實學(xué)的人混在內(nèi)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像南郭處士這樣不學(xué)無術(shù),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的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會因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xué)習(xí),只有練就一身真本領(lǐng),才能抵擋住一切困難、挫折和考驗。
總之,這本書里的故事都是告訴我們,不要像故事里的主人公們學(xué)習(xí),他們這樣做都是不對的,我們都應(yīng)該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努力學(xué)習(xí),做個正直的人。
讀后感繪本篇十
《打開繪本之眼》是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的大作,讀完以后印象深刻的是第1章和第6章。
第1章里闡述了“首先要去感知”的重要性:
1通過體驗通過感知去學(xué)習(xí)語言;
2不斷培養(yǎng)孩子的感性,感受越深思考越深,語言也與生動;
3只有耕耘好感性的土壤,才能培養(yǎng)出敏銳捕捉實物本質(zhì)的心理能力;
4通過視覺、聽覺,將印象、聲音和語言融為一體。
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及本章的其他內(nèi)容其實是告訴家長為什么進行繪本共讀,當然美好的親子共讀體驗才是松居直老師最推薦的原因,借用老師的一句話“歡樂就是生命,就是生存的力量”。
第6章我覺得是很實用的一部分,這些教會我們這些新手爸媽如何去共讀,共讀不是簡單的拿起一本書念給寶寶們就行了,在開始共讀之前,家長要對即將共讀的繪本進行仔細研讀,首先自己對繪本有深刻的感受,才能在閱讀時用豐富的富有感情的生動語言去講述,才能把這種美好體驗傳遞給孩子(那種教育性的說教繪本除外哦)。具體的方法在第6章都有詳細的說明,這里簡單的記一個自己體會到的方法的outline:
1首先先讀圖,不要去看文字。
b)注意圖章的細節(jié),捕捉細節(jié);
c)注意觀察畫面的流暢性,就是觀察畫面間的連續(xù)性和變化,是否保證了故事的完整性,是否具有戲劇性效果。(一本好繪本,光看圖就能讀懂故事)。
2以上方法讀完圖,再來閱讀文字。要一個字一個字大聲朗讀。讀文字也要注意故事情節(jié)和結(jié)構(gòu),通過這個兩個要素判斷繪本的適應(yīng)年齡(故事長短不能作為依據(jù))。文字也要足夠生動(留意文的敘述效果是否像用眼睛看那樣生動),如果不能始終做到這一點,孩子腦海中的影響會中斷,孩子也會有理到故事世界之外。(說明性的文字是繪本的大忌)。
讀后感繪本篇十一
優(yōu)美的圖畫,簡單有趣的文字給吸引住了。只不過不同的人讀出的感覺不同而已。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本名叫《狐狐》的繪本。
《狐狐》講述的是一只名叫“狐狐”的小狐貍的故事。小狐狐從“靜悄悄”的家走抽進喧鬧的世界,自然界的各種聲響在它的眼里像是一首美妙的大合唱,于是它開始模仿、演唱,嘰嘰嘰喳喳喳,嗡嗡嗡嚶嚶嚶一聲清脆,一聲低鳴,一陣低沉,一陣高亢。每每讀到這,正在學(xué)說話的女兒便會不厭其煩的重復(fù)一遍又一遍。而它的行為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全家再也捕捉不到獵物。這時故事情節(jié)出現(xiàn)第一個懸念:圣誕節(jié)的夜晚,狐爸爸帶著全家去雞窩,會一無所獲還是滿載而歸?這時,作者以極其幽默的想象設(shè)計了故事的情節(jié)——爸爸媽媽用繩子捆住了小狐狐的嘴巴,順利地捉到了食物。第二個懸念則是在狐狐全家被獵人抓住之后產(chǎn)生的:狐狐一家的命運將何去何從?作者再一次用超乎常人的想象讓故事得以延續(xù),狐狐用特別的方式救出了全家人,并從此一舉成名,過上了另一種生活。
《狐狐》這個故事中有趣的畫面更是讓人愛不釋手,每一個細節(jié)都透露著作者的精巧構(gòu)思。比如小狐狐家中的浴缸、爸爸的搖椅,甚至抽水馬桶上拉繩的'吊環(huán)都是可愛的小鴨子造型;在描寫小狐狐全家肚子餓得“咕咕”叫時,畫面中并沒有出現(xiàn)狐狐全家,只是很形象地在馬桶里畫上了蜘蛛網(wǎng);狐狐演唱感動獵人時,作者直接將狐狐放到了月亮上,深藍色的背景,閃爍的星星,讓人仿佛聽到了寂靜的夜空中傳來的歌聲。像這樣的畫面還有很多,每一幅都可以帶給人無窮想象的空間。而女兒總是不厭其煩的要求我再講一遍,再講一遍......
這是一個崇尚包容和特性發(fā)展的故事,給孩子最好的發(fā)展就是給與他最廣闊的空間。而我們作為教師,就是要用一雙慧眼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每個獨一無二的孩子!
讀后感繪本篇十二
當我第一眼看到《驢小弟變石頭》這本書時,心里便充滿了好奇,這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一個驢子為什么變成了石頭?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驢小弟是一頭快樂的小驢子,他和爸爸媽媽生活在燕麥谷的松果路上,他有一個很大的愛好,就是收集樣子特別的小石子。故事從他找到一顆火紅的,閃閃發(fā)光的小石子開始,那天下著雨,他在雨中找到了這個小石子,雨順著他的背滑下來,于是他說“真希望不要下雨了。”他話音剛落,雨立刻的停了下來,太陽也出來了,所有的東西都是干的,像沒下過一點雨一樣,驢小弟覺的這一定是小石子的魔法,為了證明,他把小石子放到地上說:“希望再下雨?!苯Y(jié)果什么也沒發(fā)生,于是驢小弟把它拿起來,又說了一遍,這次天空立刻烏云遍布下起了傾盆大雨,原來這真是個有魔力的石子。他可高興了,他想著這石子太神奇了,要什么有什么,帶回家爸媽一定很高興,誰知道半路上遇到頭獅子,驢小弟情急下把自己變成了石頭,獅子走了,沒有危險了,可是驢小弟不能回家了,他變成了石頭,驢小弟的爸媽可急壞了,到處的找他,怎么也找不到他,他的爸爸媽媽盡力想讓生活和以前一樣,可是以前的生活里面有驢小弟,現(xiàn)在失去了他,是不會一樣的。過了一年,驢小弟的爸媽去野餐,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驢小弟,在小石子的魔力下,驢小弟變了回來。驢爸把小石子放進了保險箱,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覺驢小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很強,一追到底,反復(fù)的驗證石頭的魔力,這種精神可以用在學(xué)習(xí)上,對不明白的事,不會的`題,反復(fù)研究。鉆研,但是驢小弟遇到危險時不冷靜,在關(guān)鍵時刻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把自己變成了石頭,讓父母焦急萬分,擔心受怕。如果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考慮全面,不會化解了一個危險又來了另一個。這也讓我看到了父母的愛,他們是那么的在意我們,那么的愛我們,盡管驢小弟都走了一年多了,他們還是念念不忘,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我們走哪兒,父母的掛念就在哪兒,我以后不能光想著自己,也關(guān)心我的父母,注重他們的感受,不能像驢小弟這樣。
讀后感繪本篇十三
《中國神話繪本》是由歪歪兔童書館出品的一套關(guān)于史前中國大致全貌的神話作品。神話是原始先民綜合性意識形態(tài)的產(chǎn)物。
神話,展現(xiàn)中國古代人們對天地萬物天真,樸素,真誠,美好的藝術(shù)想象,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神話的意義通常顯示為對某種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的解釋,表達了先民征服自然,變革社會的愿望(以上摘自《中國神話故事》)。
這套中國神話繪本線索清晰,系統(tǒng)而調(diào)理的讓孩子們了解了史前中國的大致全貌。本書匯集了幾代神話研究者神話學(xué)者對中國神話的研究,結(jié)合了張文綺碩士傳統(tǒng)繪畫風格與現(xiàn)代繪畫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融合,通過表情細節(jié)刻畫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及心理,是一套不可多得的適合孩子們閱讀的中國神話繪本。本書非常有心的規(guī)避了血腥,殘忍的兒童不宜的細節(jié),更適合三到六歲的孩子親子共讀,也適合七歲以上的兒童獨立閱讀。《中國神話繪本》這一套書一共是由十個單冊組成,我就我收到的兩本《舜的磨難》和《大禹治水》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套繪本。
《大禹治水》是人教版小學(xué)二年級語文課標中的一課。我們曾經(jīng)一起搜尋過關(guān)于大禹治水的故事。這本書里的內(nèi)容更有神話色彩,讓故事的進程,也更具有合理性。關(guān)于一個長著人臉,和一個魚身子的河精,還有一個長著人臉,和一個蛇身子的山精,這兩個形象都對孩子來說是新的元素。說中的應(yīng)龍,烏龜,毛頭鷹等動物的出現(xiàn),不僅豐滿了故事的內(nèi)容,還讓故事變得更加流暢生動。希望大家能在二年級學(xué)這篇課文之前讓孩子們都能讀到這個大禹治水的故事。
《舜的磨難》這一本,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繪畫中人物神態(tài)的逼真生動。就拿封面來說,舜在谷倉的頂上害怕,擔憂,驚恐萬分的`樣子,他的弟弟象狡詐陰險地搬走梯子的樣子,旁邊放火的是舜的后媽,她幸災(zāi)樂禍的樣子,都讓我們感到通過表情細節(jié)我們就能猜測出人物的性格。谷倉上邊是心地好,非常孝順,有愛的舜,谷倉下邊是歹毒,陰險,居心叵測的后媽,象母子二人。通過這些人物的表情,面部栩栩如生的細節(jié),我們就能夠呼應(yīng)故事中的內(nèi)容。書中的插畫,能夠幫助孩子更生動地展開想象。這也是我對這套中國神話繪本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繪者的創(chuàng)作非常有特色。原來我們看到的很多古代人物畫像都是非常臉譜化的。而這套繪本中的人物畫的非常的夸張,很有特色,孩子非常喜歡看。我們家靜怡對中國的神話故事,非常喜歡。因為我們古代神話也是我們在人類社會幼年時期的產(chǎn)物。這些蒙昧?xí)r代的遠古人民對世界的認知水平,和現(xiàn)在的小朋友的思想非常契合。
而這些神話故事的美妙解釋和奇特想象,對于開發(fā)孩子文學(xué)方面的想象力,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長大以后再來看這些故事,很難產(chǎn)生像小朋友那樣的代入感和想象力。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享受我們璀璨文化遺產(chǎn)中神話故事。
讀后感繪本篇十四
我最喜歡巴巴爸爸系列繪本,巴巴爸爸一家是彩色的,每個人一種顏色,巴巴伯和別人都不一樣,他是黑色,身上長滿了毛。他們都會變身,什么樣子都會變,什么地方都能去。變身的時候他們都會說:“克里克里克里巴巴變”。巴巴布拉伯喜歡鍛煉,巴巴利波喜歡看書,巴巴貝爾是個臭美的女生,巴巴祖最喜歡動物,巴巴布萊特喜歡制作東西,巴巴伯是個畫家,巴巴拉拉精通樂器。
巴巴爸爸系列有一集是巴巴爸爸一家在農(nóng)場,他們種上了自己喜歡的水果和蔬菜,并且制做了過冬吃的罐頭和果醬,巴巴媽媽和巴巴祖還造了一個玻璃溫室,讓怕冷的植物不被凍壞。巴巴布萊特總在大家忙碌的時候偷懶,瞧,他正在和小狗呼呼大睡。
巴巴爸爸一家都很聰明,他們經(jīng)常會發(fā)明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他們根據(jù)需要變出想要的東西,比如垃圾清理器、橋梁、帳篷、桌子、交通信號燈等等。如果給我一次能變身的機會,我會變成黑鳥偵查機,不讓別國軍隊侵犯我們國家的領(lǐng)土。
讀后感繪本篇十五
《有一天》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繪本。講述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是一本令人動容的親子讀物。
我每天都會給孩子講述睡前故事,偶然間看到《有一天》,立刻被題目吸引過來。作者用畫筆簡單的描繪她對女兒的成長包括女兒慢慢成為媽媽和變老的記憶!作者在繪畫時候的心態(tài)真的更讓作為媽媽的我心疼!看完后心里酸酸的!特別是公主們的媽媽!看完真的是很心酸啊!
這不僅是給孩子讀的繪本,我覺得更多的是給天下的爸爸媽媽讀的繪本,特別適合家有女兒的父母細細品讀。文中深深的母愛無需用華麗的詞藻就能描寫的生動感人。越是簡單質(zhì)樸,越是讓人回味。當我讀到最后的畫面,開頭親吻孩子手指的母親化為窗口花瓶旁的一幅照片時,心中沉沉的?!坝幸惶?,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你的頭發(fā)也會在太陽底下閃著銀光。”“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親愛的,你會想念我?!碑斘覀儩M頭銀發(fā)的時候,才會想起曾經(jīng)那個帶我們學(xué)會走路母親時,是怎樣的一種傷感啊!
繪本像詩一樣優(yōu)美,感傷的語句,簡單柔和的線條畫面,結(jié)合在一起充滿了愛和真摯的情感。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喜歡,讓我想起自己的媽媽辛苦養(yǎng)育我長大,現(xiàn)在自己也身為人母,當自己的孩子長大的時候,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曾經(jīng)聽老人常說,女人只有做了母親之后才能體會到母親的艱辛和偉大,我現(xiàn)在對這句話深信不疑。我此時也像作者一樣看著熟睡的女兒,展望展望孩子的人生,同樣我隱隱聽著旁邊臥室傳來我的母親打鼾的聲音回顧著自己的人生,回憶著年輕時她的樣子。
當女兒爬過來要求我給她講這個故事時,她聽得很安靜。
有一天,女兒也許會有像我一樣的心情。
讀后感繪本篇十六
本周我在網(wǎng)上看了兩本繪本,故事都比較有深意,我很喜歡!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很多快樂!
第一本繪本,《活了100萬次的貓》,第一遍閱讀由孩子自己完成。她可以看懂貓在國王身邊,在主人身邊,騎在壞蛋身上,還可以看出這只貓遇到了一只白貓——善良的白貓!并主動向白貓示好!并且說他們兩個生了好多小貓,小貓去玩了,貓爸爸跟貓媽媽呆在家,多幸福??!孩子理解的程度超越了我的預(yù)料!經(jīng)過多次反復(fù)閱讀,她了解到了貓爸爸失去貓媽媽的痛苦!讓孩子理解:沒有樂趣、沒有意義的生存100萬次,也不如真正意義的為自己以及自己的所愛好好活一世來的.快樂、滿足!
第二本繪本,《今天運氣怎么這么好》,孩子可以看出大灰狼去找好朋友玩,他們一起吃東西,吃完又找另一個朋友,又吃東西,吃完走啦,吃完又走啦!還帶了東西回家自己吃!吃的好開心!至于小豬那一段,似乎沒有看明白!想一想,讓我明白一個道理:人可以做很多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讓自己得到快樂與滿足,大灰狼開始的目標是吃掉美味的小豬!可是最后并沒有吃小豬,而它同樣快樂滿足地過了一天!這樣不是很好!其實得到快樂的方式有很多,如果得到自己的快樂而代價是傷害別人,那么得到的不會是真正的快樂!這樣多好,大家都很滿足地度過了快樂的一天!要讓孩子在閱讀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理解感悟能力在一天天提高!效果很不錯!
讀后感繪本篇十七
我很喜歡馮燕老師推薦的繪本故事《殼斗村的面包店》繪本封面看起來十分有趣,于是我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
原來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殼斗村的一家面包店里。每天,天不亮沛沛和豆豆的爸爸媽媽就早早起來做面包了,他們做的面包很好吃,而且花樣很多,怎么吃都吃不膩!最近爸爸媽媽一直忙著研制新面包,沒時間帶沛沛和豆豆去游樂場玩,后來兩兄妹晚上偷偷的幫爸爸媽媽做面包,做了一個超級大的`面包,然后爸爸有了靈感,第二天他們一家人全部動手做出了新面包殼斗面包。
故事的結(jié)尾溫馨而充滿回味:原來,融入一家人的愛心,才是最美好的創(chuàng)意!
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每個人在家里的責任,雖然爸爸媽媽工作很忙碌,但是我知道爸爸媽媽非常愛我。我也要像沛沛和豆豆一樣,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多多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事情,這樣爸爸媽媽就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我,和我一起去做一些快樂有意義的事情,一想到這里我心里特別開心。我有許許多多的心里話想要告訴爸爸媽媽:只要我們一家人一起用愛心去做一件事情,一定也會迸發(fā)出美好的創(chuàng)意!
讀后感繪本篇十八
《爺爺一定有辦法》是書香流動活動張云鵬借到的第一本繪本。這本書張云鵬曾在4歲時通過“繪本小屋”借閱過,只是他對此已無印象了。
我們是通過如下方式進行閱讀的:第一晚由爸爸給張云鵬閱讀,讓他對此書的內(nèi)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晚由媽媽給張云鵬閱讀,他對此書中的.附屬小故事——老鼠一家產(chǎn)生了深厚的興趣,這就是孩子與眾不同的欣賞角度;第三晚由張云鵬給爸爸、媽媽閱讀,讓他對故事的內(nèi)容有了自己的理解。
《爺爺一定有辦法》故事內(nèi)容簡潔、易懂,整個故事中濃濃的愛貫穿著始終,讓人情不自禁的感嘆:“?。≡瓉磉@就是幸福!”布滿星星、月亮的蘭面料在爺爺手中演繹的如此神奇,爺爺用心為約瑟想出的一個個辦法感動著我們的心,這就是愛的力量。
讀后感繪本篇十九
貝塔閱讀分享會的本期主題是“我是誰”。
這是一個很神奇的組織……在全國各地的線上讀書分享會做得如火如荼,各創(chuàng)始人圈錢圈到手軟的時候,貝塔還在這樣慢慢的,只做線下,不收費,看“無用”之書。
好了,廣告時間結(jié)束。
今天本著“閱讀實踐”的原則,給各位大朋友們安利了一本繪本《佩澤提諾》。
“佩澤提諾”源自意大利語pezzettino,意思是“小片、小塊”;而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小小的一塊橙色方塊。
可是因為它的朋友們都好像是大個子,所以它常常懷疑,自己是某個大個子身上的一小塊,而不是它自己。
它問遍了身邊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大塊頭,自己是不是它們其中任何一個的一部分,大家都說不是。直到佩澤提諾去了砰砰島,一不小心摔成了很多小小的碎塊,它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和大塊頭們沒什么不同,也是有很多小小塊組成的。
這本書除了“發(fā)現(xiàn)自我”這個本身的主題外,其實還有了點科學(xué)和哲學(xué)的韻味。
在科學(xué)家的世界里,萬事萬物的構(gòu)成都是分子、原子、質(zhì)子、中子、電子……。
在哲學(xué)家的世界里,萬事萬物的形態(tài)根本都離不開“唯物”、“唯心”的爭論。
在人類認知學(xué)中,缺陷最大的盲點是關(guān)于自我認知的盲點。
在我們出生以后接受的教育里,不單是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這樣,我們接受的都是去認知外界事物,從來沒有接受過對于自我認識的教育,從來沒有人教過你是誰,也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如何學(xué)習(xí)才能成為“自己”。
我們所有的自我認知都是一種感覺和感觸得出的結(jié)論,所以很多時候就會因為所接觸的外界環(huán)境,身邊的人和發(fā)生的事故等等讓我們產(chǎn)生“迷失”。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么,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這才是自我。
我們生于這樣一個處境中——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去往何方,也不清楚我是誰。
現(xiàn)實不能給我們?nèi)魏未鸢?。我們熱切地想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到何處去,但唯一可觀察的只有身處的這個環(huán)境。這就是為什么人類如此急切地竭盡全力去尋找答案。這就是科學(xué)、學(xué)問和知識,這就是人類所有精神追求的真正源泉。對我們所置身的時空環(huán)境,我們總是盡可能想知道更多。當努力尋找答案時,我們樂在其中,并且發(fā)現(xiàn)它引人入勝(或許這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