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反思并改正過去的錯誤。總結(jié)的核心在于對過去的經(jīng)歷進行梳理和總結(jié)。推薦以下幾本書籍,對總結(jié)的寫作有很大的幫助和指導。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一
“地震”這個詞也許對2008年5月12日下午2時28分以前的人們來說還是那么遙遠。這兩個仿佛來自地獄的的字被殘酷的拼在一起后瞬間迸發(fā)出天崩地裂,地動天搖,隱天蔽日的力量。于是,上蒼的一震,震塌了千千萬萬幢房屋,震去了千千萬萬條生命,震碎了千千萬萬個美麗的夢。
那一天的汶川縣,那一天的四川省,那一天的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感受到了這個大自然的威力。但是,雖然天災無情,可是人間有情。大地震振出了人們抗震救災的勇氣,振出了人們眾志成城的精神,振出了人們血濃于水的關(guān)愛,振出了人們團結(jié)一致.不畏艱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戰(zhàn)勝災害的決心。
就在地震發(fā)生后,汶川.北川.青川.綿竹.什邡.都江堰等地成為了重災區(qū),其中很多的鄉(xiāng)鎮(zhèn)幾乎成了廢墟。無數(shù)的人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處于極度恐慌之中。但還有無數(shù)的人被那些厚重的鋼筋混泥土所掩埋。由于交通的堵?lián)p和通訊的中斷,他們與外界事情了聯(lián)系,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孤鎮(zhèn)死城。
可是救災千里之外的救援隊伍卻沒有放棄。他們夜以繼日,前赴后繼,不畏艱險,視死如歸,一心只有營救被困的群眾。人民子弟兵,消防戰(zhàn)士,武警,醫(yī)護人員,通訊人員還有全國各地的志愿者們紛紛趕往災區(qū),去援救那些被圍困的人們。
這次8.0級的大地震雖然給我們帶來了無法估計的痛苦和損失,但是這次地震也喚醒了中華民族不屈不饒的精神。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二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遭受了罕見的8級地震,震驚全國,震撼全球!無數(shù)個日夜期盼的2008,走來卻一路飄搖,人民的歡樂與夢想被災難而覆蓋,看著失去生命的家庭和無家可歸的人們,看著不斷攀升的傷亡數(shù)字,看著受災現(xiàn)場的殘垣斷壁,看著地震地區(qū)滿目瘡夷,看著傷員等待救治,我們心如刀絞,徹夜難眠。在殘酷的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風中搖擺的蘆葦,是如此的脆弱。對同胞災難中的感同身受,讓所有感性的中國人掉下了哀傷的眼淚,十三億親人為之默哀。
這次汶川大地震,在帶來災難的同時也讓我們從中找回了許多我們曾經(jīng)以為已經(jīng)失去的東西。
首先,我們找回了民族自信心。
其次,突然襲來的災難瞬時讓全國人民立即團結(jié)在一起,讓全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當那么多災民在絕境中沫濡與共,當救人不再狹隘于“小”家與“大”家,當那么多志愿者在第一時間奔赴災區(qū),當全國的、全世界的華人踴躍捐款、捐物、獻血,當物資匱缺的災民有條不紊地排長隊領(lǐng)取救災物資,當他們在險境中默默地把逃生的機會先讓給老人小孩,有在報道第一線連續(xù)工作幾天幾夜沒有合眼的挖掘人員、護士、記者,當戰(zhàn)士和老鄉(xiāng)們互相推讓著不多的食物……我們清楚地感受到了,我們并不缺少團結(jié)的.力量。
在災難中踴現(xiàn)出的無數(shù)英雄形象,讓我找回了傳統(tǒng)的、崇高的民族精神。災難中,我們看到了用自己的身軀撐住門框讓學生逃跑的老師;看到了把學生護在身底下的老師;看到了返身沖上樓要救別人的老師、學生;看到了忍著失去父母女兒之痛始終奮斗在第一線直至暈倒的女警;看到了全家29人在地震中犧牲而奮斗在搶救第一線的年輕的廣東醫(yī)生;有早在14日就帶著60臺大型挖掘機幾乎與軍隊同時趕到的民間商人;當救護人員幾天幾夜不合眼、用自扇耳光的方式讓自己清醒……可以確信的是,上述的行為都不是來自于行政命令而是發(fā)自于內(nèi)心,這是多么讓人感動的事。
同時,災難面前我們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華兒女的堅韌。中央電視臺的賑災晚會上,那個北大法學院二年級的女生的笑容格外讓人震撼:她的父親為救學生而獻身,但是,她用笑容告訴父親她會堅強。堅韌的還有那些忍著喪失親人之痛始終奮戰(zhàn)在救災第一線的英雄;有那些剛從地震的驚恐中清醒過來就在尸體和血肉中就地營救老師和同學的孩子;有那些被埋在深深的廢墟之下卻相互鼓勵甚至還打著手電看書的孩子;有無處不在沖破一切艱難險阻的戰(zhàn)士;那些轉(zhuǎn)瞬之間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失去了肢體的幸存者,并沒有失去繼續(xù)生活的信念……這些,如果沒有地震做試金石,也許我們很難相信。我們甚至不知道,我們自己也有這樣的能力。
古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彪m然這次十分嚴重的地震災害讓很多四川人失去親人,卻令全國人民空前團結(jié)。
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繼續(xù)發(fā)揚團結(jié)精神,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學習災區(qū)人民那種面對困難堅忍不拔的精神,勤勤懇懇為環(huán)保事業(yè)奉賢自己微薄的力量。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三
從2009年開始,國家將5月12日定為防震減災日。我們學校每年都會在這一天進行防震減災疏散演練,今年也不例外。
那天早上,我們正在教室里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突然,廣播里傳來了“嗚—嗚—嗚—”的警報聲,我們立即雙手護頭,躲到桌子底下。過了一會兒,廣播里又傳來了像公雞打鳴似的報警聲,我們趕緊用毛巾捂住口鼻,快速地在走廊上排成兩路縱隊,在唐老師的指揮下,弓著身子,按照指定的路線快速有序地撤離到操場上。幾分鐘后,警報聲解除了,安保處的朱華老師對這次演練進行了總結(jié)。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四
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結(jié)合自己防震演習的一些體會,總結(jié)了一下幾點防震自救常識。
一、室內(nèi)應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nèi)你千萬不要驚慌。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出不去,應立即關(guān)閉煤氣和電閘,將爐火撲滅[參見備注1],躲到結(jié)實的床、桌下,或躲進跨度較小的房間,如衛(wèi)生間或廚房,要注意保護頭部,以防異物砸傷;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體取低位;注意千萬不要跳樓,俗語說:"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因為跳窗時人在地震過程中站立行走不穩(wěn),跳樓危險性極大;不要下樓梯,不要到處跑,不要隨人流擁擠,這些地方容易崩塌垮掉、發(fā)生擠壓踩傷。根據(jù)唐山地震震害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因跳樓或逃跑而傷亡的人數(shù)在六種主要傷亡形式(直接傷亡、悶壓致死、跳樓或逃跑、躲避地點不當、重返危房、搶救或護理不正當?shù)?中占第三位。
在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可就地蹲在課桌、柜臺、排椅下或柱子邊、內(nèi)墻角處,注意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注意避開玻璃門窗、吊燈、電扇等懸掛物,決不可亂跑,否則將造成秩序混亂,相互壓擠而導致人員傷亡。1970年我國通海大地震現(xiàn)場搶救時發(fā)現(xiàn),大部分死亡者都在屋門口附近,表明地震時人們在外逃,來不及到達安全地點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無法憑自己的力量掙扎出來,其它震例也基本如此。
二、室外應急。
在行駛的車上時,要抓牢扶手,低頭,以免摔倒或碰傷;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耐心等待停車脫險。
正在室外的人員,用合適的物件罩在頭上(雙手也行),跑到空曠的地方。注意避開高大的建筑物,特別是有玻璃的,還有像煙囪、水塔、廣告牌、路燈、大吊車、立交橋、過街天橋等。在樓群中躲不開可以進入路旁大樓里,底層不容易塌掉,但有被埋的危險性。
地震時正在郊外的人員,應迅速離開山邊、河岸及高壓線、電線桿,以防滑坡、漲水等突發(fā)事件。
三、自救常識。
如果被埋在廢墟里,要盡量保持冷靜,設(shè)法移動身邊可動之物,擴大空間。用磚塊、木頭等加固支撐住可能塌落的重物,以防余震。若在室內(nèi)要用手中、衣服或衣袖等捂住口鼻,防止有天然氣煤氣泄漏或煙塵嗆悶窒息。要保存體力,創(chuàng)造生存條件,等待救援。要相信自己,相信黨!保持樂觀自信!
撤退時,要把上衣脫掉,把帶有皮帶扣的皮帶解下來,以免中途被阻礙物掛祝。
四、互救常識。
地震后救人,時間就是生命,救人應當先從最近處救起,此種做法可以節(jié)約時間,減少傷亡。要先救青壯年,救出一個青年,就等于增多一份救援力量;另外還要注意先救有呼聲的,先救容易救的人。
營救他人時應先確定傷員的頭部位置,使頭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內(nèi)的塵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應及時施以人工呼吸。在黑暗處呆的時間長的人,出來后要避免強光的刺激。長時間處于饑餓的人,不能一下子喂給過多食物。
震后初期的搶救工作,大多采取手挖肩扛,不可用利器刨挖挖掘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不要造成粉塵碎物飛揚,以致誤傷和窒息被營救者,必要時可采取灑水息塵的辦法。
五、家庭防震準備。
政府發(fā)布地震預報后,居民須做好家庭防震準備,制定一個家庭防震計劃,檢查并及時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隱患。
1、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2、準備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準備一個包括食品、水、應急燈、簡單藥品、繩索、收音機等在內(nèi)的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處。
[備注]地震的時候,關(guān)火的機會有三次:
第一次機會在大的晃動來臨之前的小的晃動之時。
在感知小的晃動的瞬間,即刻關(guān)閉正在使用的取暖爐、煤氣爐等。
第二次機會在大的晃動停息的時候。
在發(fā)生大的晃動時去關(guān)火,放在煤氣爐、取暖爐上面的水壺等滑落下來,很危險,大的晃動停息后去關(guān)火更加合理。
第三次機會在著火之后。
即便發(fā)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鐘之內(nèi),還是可以撲滅的。為了能夠迅速滅火,請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jīng)常放置在離用火場所較近的地方。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五
為了讓幼兒園的小朋友從小就了解地震的有關(guān)知識,學習地震發(fā)生時的應急避震方法,提高幼兒自救自護能力,我們開展了一次防震演練活動。
在演練之前,老師向幼兒講述了一些有關(guān)地震的知識,讓幼兒熟悉、學習并練習應急避震和安全疏散的方法。通過學習本次活動,訓練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jù)本教室的環(huán)境情況有序的安全疏散,并分布好幼兒的藏身之處,以防演練時發(fā)生不必要的碰撞事故;教育幼兒遇到地震時能聽從老師的'指揮,做出基本的自救行為;培養(yǎng)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早上9點30分隨著第一次警報響起,防震演練拉開了序幕,我們再一次向幼兒說明演練程序和演練要求,“地震警報”信號過后,立即告知幼兒“地震了,不要慌”,并指揮幼兒緊急避震,迅速躲到桌子底下,等到聽到喇叭聲說安全疏散后孩子們在老師們的帶領(lǐng)下,雙手抱頭,迅速而有序地從教室奔向我園緊急場合場地。到達集中地后,小朋友們都自覺地蹲下,雙手抱頭保護自己的頭部,以防被砸。整個演練過程急而不亂,穩(wěn)定有序,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通過這次防震演練,使我們老師以及幼兒均掌握了正確的逃生辦法,不僅可以增強孩子們的防震逃生能力、自我保護能力,而且讓孩子們增加了很實用的實踐經(jīng)驗,在撤離路線的安排上也成熟了很多,避免了擁擠堵塞的現(xiàn)象。小朋友們在演習結(jié)束后自信地說:“以后真的地震來了我也不怕,我會跑到操場安全的地方去。”通過演練,還大大增強了我們保護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識,不只是自己的生命,還有他人的生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六
地震是由于地球內(nèi)部物質(zhì)不停的運動,會產(chǎn)生一股作用于巖層巨大的力,當這股力累積倒一定程度時,巖層會變形、彎曲。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時,巖層會發(fā)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纏身強烈的震動,這就是地震地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天然地震,另一類是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包括:火山地震、陷渦地震等。
當?shù)卣鸢l(fā)生時,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內(nèi)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幸存的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nèi)的人,選擇廚房、衛(wèi)生間等空間矮小的房間、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或桌子等堅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
戶外的場合遭遇地震時,要避開高大建筑物等危險之處,護住頭,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
當大地劇烈搖晃,使人站立不穩(wěn)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么身邊的建筑物。但是你完全想錯了,這些看上去結(jié)結(jié)實實、安安全全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很危險的。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qū),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厚毛巾等物保護好頭部。地震發(fā)生后,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但是,要逃生,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于減輕地震災害,免遭不該有的損失。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并設(shè)法與外界聯(lián)系,不能可大聲哭喊,勉強行動。這樣反而傷害自己。應該盡量閉目養(yǎng)神,時間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積極參與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壯大救援隊伍,讓更多的人獲救。在發(fā)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容易產(chǎn)生動搖參觀防震減災科普展心得體會。
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jù)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
同學們,地震發(fā)生時,只要能按正確的方法去做,就不會有危險的。有時,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災難性地震還是少數(shù)。
只要沉著、冷靜地靜觀災變,就有可能躲避這次地震。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七
地殼運動過程中,地下的巖層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當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在巖層構(gòu)造比較脆弱的地方或原有斷層處就會發(fā)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巖層斷裂之處就是震源,巖層斷裂所產(chǎn)生的振動就是地震。
在家地震時要躲在比較堅固的家具下或者躲在衛(wèi)生間、火房里,用靠背捂在頭上。在學校時,應用較厚的書本護住頭,躲在課桌下,等地震小了再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地撤離教室。在戶外,迅速離開山邊、水邊等危險場地選擇開闊、穩(wěn)定地方就地避震;河邊、湖邊、海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上游水庫坍塌而漲水,或出現(xiàn)海嘯;山腳下、陡崖邊,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變壓器、高壓線下,以防觸電。
地震發(fā)生在地下,地下水埋藏于地層之中,地震前應力的變化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井水翻花、發(fā)渾或引起化學成份的變化等,都是地下水震前的異常現(xiàn)象;臨震的氣象異常種類繁多,形式多變,主要包括震前風、氣壓、地溫、氣溫等等,是非常豐富的。震前出現(xiàn)灰塵滿天,霧氣騰騰,地裂氣升,臭氣難聞等現(xiàn)象十分普遍。這些異?,F(xiàn)象一般在震前幾分鐘甚至幾天多為出現(xiàn);動物震前異常比較普遍,表現(xiàn)行為有:煩躁、驚慌、活動反常、不進圈。動物異常出現(xiàn)的時間多集中在震前幾分鐘至兩三天,以震前一天反應居多,震中區(qū)最為集中;震前植物異?,F(xiàn)象與氣溫、地溫變化有一定的關(guān)系。表現(xiàn)為在冬季果樹開花、重果,竹子開花,樹干裂縫。在夏季,如成熟南瓜重新開花,含羞草、榕花樹葉子開合時間反?!ぁぁぁぁぁぐl(fā)現(xiàn)這種異常,應立即采取措施做好防震準備。
其實,不光是地震有強大的破壞力,比如:火災、泥石流、洪水、海嘯······我們應該在戶外也注意一下,以免碰到其他災害。應該定期組織家庭和學校做防災演習,這樣可以減少受害人民。
大家一起動起來!我們一起保衛(wèi)家園!讓自然災害變得更少!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八
從2007年的南方雪災到到08年的汶川地震,從09年的南方大旱到10年的玉樹地震,似乎在這樣短短的時間里,我們目睹了太多太多的天災,面對如此巨大的災難,我們?nèi)祟愵D時顯得是那么的渺小。在天災降臨的時候,我們總是素手無策的,但是,我們真的是這樣么?我們真的只能妥協(xié)么,真的只能沉浸在無邊的痛苦中嗎?當看到南方的游子重新踏上回家的路時,當感動于在汶川地震中,有一所學?!薪h職業(yè)中專學校——全校6000余人,無一名傷亡的奇跡的瞬間。那種戰(zhàn)勝災難甚至的防范災難的自信是不是又重新點燃我們的希望呢?人們總是祈福自己能平平安安,但是我們忘記了在災難未降臨的時候,提前來保護自己。
我相信,任何災難是不會來懲罰一個有準備的人的?;蛟S是我們安于現(xiàn)狀了,沒有居安思危的念想。現(xiàn)在的我們,將更多的精力和時候放在我們學習和工作中,而忽略了一個很基本的信念——生存。是的,我們都忘記了在這樣一個多變的社會里,應該怎么樣去生存的問題。特別是對青少年,他們幾乎沒有一個很完整的自我保護的意識,這是很可怕的。道理很簡單,一個不懂得在多變社會中生存的人,又何談立足社會,爭取更好的發(fā)展呢?當然多變的社會并不僅僅局限在自然災難,還包括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安全問題。不管是哪種形式的災難,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這對社會,對家長們包括學生來說都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亟待完成的任務。
對于社會,我們應該是大力宣傳相關(guān)的信息,時刻提醒人們注意,讓他們樹立一種防災的意識,同時多進行一些相關(guān)的實踐演練,向人們演示一些簡單的能及時采用的措施,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請一些普通人參與,親身體驗,增強其印象。最好將一些必要的基本的防災知識簡化后向?qū)W校進行推廣,培養(yǎng)學生這面的能力和意識。
學校是開展這方面活動,推廣這方面影響的最好的地方,可以開設(shè)一些課程,用一種實踐與理論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教育,還可以定期舉行一些相關(guān)的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檢測一下學生學習的情況,同是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不足,以便得到及時的補充和糾正,更重要的是,可以將學習的得要訓練,是指成為一種習慣,在情況出現(xiàn)時,能很好的去應對。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教會孩子生存是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更是家長最基本的義務。在平時,家長應該將其注意力從孩子的學習中轉(zhuǎn)移一點點到孩子的基本生活上來,培養(yǎng)孩子基本的自給自足,自立自強的能力是必要的。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生存是立命之本,我們沒有理由來放棄和忽略。在日常的生活中,時刻傳授孩子,怎樣使用家電,遇到煤氣泄漏,房間失火時我們應該怎樣及時采取行動等等,家長是不能永遠守護在孩子身邊的,總有一天孩子要獨自去面對很多東西,所以我們應該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相信,防災于未然是每個人的愿望,因為它是我們美好生活的保證,但這不是一個立竿見影的行動,它是需要我們大家長期的去經(jīng)營的工程。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九
我看了“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主題活動直播,認識到了災害對生命造成了危害很大,所以我們要防災減災,珍愛生命。
災害是人們的天敵,當自然災害來臨的時候,我們怎么自救,怎么保護我們的家人。我們應該學習自然災害的基本知識,比如:在地震發(fā)生時,在家中如何進行防護?保持清醒,頭腦冷靜,不慌張,做出正確的判斷,是保障安全的關(guān)鍵。
在家中要就地避險,不可冒然外逃,可選擇床下,桌子底下躲避,住單元樓,可選擇開間小的衛(wèi)生間,廚房,儲藏室及角落躲避,同時,要關(guān)閉電源,關(guān)閉煤氣,熄滅爐火,防止發(fā)生火災和煤氣泄溢,高層住戶向下轉(zhuǎn)移時,千萬不能跳樓,不能乘電梯。當大地震發(fā)生后,利用兩次地震之間的間隙,迅速撤離。只有我們懂得這些基礎(chǔ)常識才能提高躲避災難的能力,更好的保護我們的家園。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十
周六,艷陽高照,陽光明媚,我們跟隨荊門晚報小記者團來到了我仰慕已久的市民防辦參觀、學習。
進入民防辦展廳,映入眼簾的是三防知識篇。三防指防核武器、防化學武器、防生物武器,還有防震減災篇和空襲警示篇等。除了這些災害外,自然界有許多自然災害,如泥石流、龍卷風、沙塵暴、地震等。每一種自然災害都有它的防御方法。今天,我們了解的是地震的防御方法。
地震,是一種常見而又可怕的自然災害。由于板塊之間的運動變化和相互作用造成能量的積累和地殼變形,當變形超過了地殼薄弱部分的承受能力時,就會發(fā)生破裂或錯動,這樣地震就發(fā)生了。為了避免災難發(fā)生時,我們措手不及而造成人員傷亡,市民防辦采用了一系列的檢測措施,以高科技的檢測手段防范于未然。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市地震臺吧!
荊門地震臺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它能及時測定我市震前及震后時發(fā)生的情況,及時做出地震前預測。隨后我們又參觀了荊門gnss基準站(中國大陸構(gòu)造環(huán)境監(jiān)測網(wǎng)絡和地下流體觀測站)主要分為:地下觀測網(wǎng)、地熱觀測網(wǎng)和地球化學觀測網(wǎng)。根據(jù)觀測的數(shù)據(jù)從而推算出地殼是否正常,有無地震發(fā)生??戳诉@些高科技儀器,不由地讓我們感到驚嘆。
這次參觀在一片沉思中結(jié)束了。同時,活動也讓我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要隨時準備著支持民防工作。同時防震減災也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十一
今天,我們觀看了“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主題活動直播,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知道了我們的地球會發(fā)生許多的自然災害,知道了災難來臨時應如何采取措施,保護我們的生命。
在科技館里,看著防震減災的一幅幅畫面,我腦海里不由自主的出現(xiàn)了汶川大地震的情景。那一幢幢倒坍的房屋下,有多少的家庭家破人亡,有多少個孩子成了孤兒。那一幕幕悲慘的情景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們的損失慘重啊!我們平時要學一些防震減災的知識,自然災害來臨時,我們能夠鎮(zhèn)定一些,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在地震來臨的時候,如果在教室里,我們要趕緊躲進課桌下面,如果可以跑的話,要馬上沿著墻腳跑到操場上,雙手抱頭,蹲下身子,保護好自己。
防震減災,人人有責。我們要從小做起,學習防震減災的知識,保護我們的生命,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十二
我們大家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正確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們大家要聽地震預告,學會看地震發(fā)生前的預兆,比如:動物們的異常驚飛、逃竄、狂叫等,也可以預防災害的發(fā)生,以防在先及早報告、撤離。
當?shù)卣鸢l(fā)生時,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內(nèi)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nèi)的人,選擇廚房、衛(wèi)生間等空間小的地方,還有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桌子、床下等堅固家具空間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時得用坐墊等保護好頭部,不要盲目跳樓,使用電梯等。我們大家一定用科學的方法來保護好自己和家園,共同防止災害的發(fā)生。
今天是學校防震演習的日子,全體師生都參加了。具體的情況老師已經(jīng)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們大家每個同學.“地震來了”廣播中傳來老師急促的喊聲。我們大家迅速將書包頂在頭上“嗖”地往外竄,每個同學都不想落后,發(fā)瘋似的往操場上跑去,老師則在一旁有條不紊地維持秩序和疏散學生們,全校師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全部撤離,我們大家一定要學會自救。
我們大家還要多看防震減災的書籍。把防震減災的知識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讓這些知識一傳十、十傳百,讓每個人都知道在地震來到時,人人都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減少地震給我們大家?guī)淼臑暮ΑW屵@些知識伴隨我們大家每一個人,讓我們大家每個人都有防震意識。
我們大家是祖國的建設(shè)者、保衛(wèi)者,讓我們大家快快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fā)生。“防震減災,人人有責”讓我們大家共同祝愿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十三
星期二上課的時候,張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防震減災”四個大字。正當我們在想寫這個是為什么的時候,老師開始給我們慢慢地講解起防震減災的知識。
老師首先讓我們講一講當?shù)卣饋砼R時,我們應該怎么樣安全逃離?我們爭先恐后地說:“地震來臨時首先不要驚慌,然后盡量以最快的速度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等到地震結(jié)束后,舉著東西保護好頭部,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地撤離教學樓等高大的建筑物,然后到達操場等空曠的地方等待救援,免得引起二次傷害?!边€有的同學說:“地震來臨時,先舉著板凳離開教室到達走道,然后將板凳上舉,從二樓飛下去。”另外的同學就說:“就算你地震時沒被砸到,跳下去也會摔死或摔傷了?!蹦莻€同學說:“那我不會帶個降落傘飛下去!”別人反駁到:“地震時,你哪來的降落傘呢,再說也沒有時間啊!”
解使我們明白了和掌握了一定的防震減災的知識,我要通過自己掌握的知識告訴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學習防震減災知識,使我們盡量遠離傷害,遠離危險!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十四
那一年,雪為患,阻歸途。
那一年,震為災,山河破。
那一年,雷為孽,人車毀。
……。
這些年,我們經(jīng)過了太多的風雨,受過太多的磨難。災難在冥冥之中降臨,接著便是一張張悲痛的臉龐,隨一縷白布過后,我們不得不學會堅強,學會絕處逢生。古人云:謀事在人。所以要絕處逢生,關(guān)鍵還是在人,一則在于自己,幾位“在己”,二則在于別人,即為“在人”。
首先說“在己”。風雪再強,歸家的心不滅;地震再無情,求生的欲望不倒。這就是在己,絕處逢生就要求每一個受災者都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敢于與天災人禍搏斗,不被災難嚇倒。
曾經(jīng)讀過一個小故事。一頭驢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里,它哀憐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他救出去。驢主人召集數(shù)位親鄰出謀劃策,卻想不出好辦法。大家到是認定,反正驢已經(jīng)老了,“人道毀滅”也不為過,況且,這口枯井遲早要填上。于是,人們拿起鏟子開始填井。當?shù)?鏟泥土落到井中時,他叫得更恐怖了,他顯然明白了人的意圖。又一鏟泥土落到枯井中,驢卻出乎意料的安靜了。人們發(fā)現(xiàn),此后每一鏟泥土打在他背上的時候,驢都在做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他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踩在腳下,把自己墊高一點兒。人們不斷的把泥土往枯井里鏟,驢就不停的抖落打在背上的那些泥土,使自己再升高一點。就這樣,驢慢慢的升到枯井口,在人們驚奇的目光中,瀟瀟灑灑,溜溜達達地走出了枯井。
動物姑且這樣,人就更應該積極向上了不是。當你面臨生死一線間時,當下的你所做的每一個動作將決定你的生死,積極向上的人會出于本能的尋求生的希望,而消極者則或許是坐以待斃。
一公司職工搭乘電梯,就遇上了電梯突然斷電,雖然緊急供電系統(tǒng)幾秒后就開始作用,可是電梯還是從13樓迅速往下墜。還好當時記起曾經(jīng)看過電視教的,趕快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好在電梯在五樓終于停止了...撿回一條命感覺!生活中,難免會坐到電梯,平常人或許可能產(chǎn)生一個念頭,站在電梯里隨它吧,然后也就失去了這條命。所以我們要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尋求最大的努力去搏回屬于自己的命。當然這公司職員也是萬幸。
曾看到一個電梯下墜時保護自己的非常好的急救辦法:第一、(不論有幾層樓)趕快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因為當緊急電源啟動時,電梯可以馬上停止繼續(xù)下墜。第二、如果電梯內(nèi)有手把,請一只手緊握手把,這樣可以固定你人所在的位子,以致于你不會因為重心不穩(wěn)而摔傷。第三、整個背部跟頭部緊貼電梯內(nèi)墻,呈一直線,運用電梯墻壁作為脊椎的防護。第四、膝蓋呈彎曲姿勢,以借用膝蓋彎曲來承受重擊壓力。其次說“在人”。災難總是那么無情,讓受災者總是即使求生的心再強也無力自救,就需要援助之手,這就是我說的“在人”。從小方面說,就是一只手的援助,從大的方面談,就升華為一個社會乃至一個民族的援助。雪災無情,路阻了,電斷了,全國解放軍紛紛響應,抗擊冰雪。地震來了,災區(qū)人民處于水生火熱。這時全國上下紛紛行動起來,捐錢的捐錢,捐物的捐物。如今再看那災區(qū)景象,以煥然一新。當別人處于困境時,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幫人解圍,這又何嘗不是中華文化之精髓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就是“在人”。
太多的磨難,我們成長了許多。太多的磨難讓我們知道絕境逢生要靠自己,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敢于與災難搏斗。太多的磨難讓我們知道要絕境逢生單靠自己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援助之手,一個民族的援助之手。
那一年,游子思情不曾滅,軍民同心抗冰雪。
那一年,蜀地香魂隨風散,眾志成城與天搏。
那一年,動車脫軌人心穩(wěn),上下一心齊救援。
這一年,我們在災難中成長:自己學會了在堅強中積極向上,別人學會了在悲痛中伸出援助之手。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十五
地震災害是全世界造成經(jīng)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預報不能解決人員傷亡問題下,我們要加強對地震預防知識的學習,以利于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地震是由于地球內(nèi)部物質(zhì)不停的運動,會產(chǎn)生一股作用于巖層巨大的力,當這股力累積倒一定程度時,巖層會變形、彎曲。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時,巖層會發(fā)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纏身強烈的震動,這就是地震地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天然地震,另一類是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包括:火山地震、陷渦地震等。
當?shù)卣鸢l(fā)生時,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內(nèi)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幸存的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nèi)的人,選擇廚房、衛(wèi)生間等空間矮小的房間、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或桌子等堅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戶外的場合遭遇地震時,要避開高大建筑物等危險之處,護住頭,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
當大地劇烈搖晃,使人站立不穩(wěn)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么身邊的建筑物。但是你完全想錯了,這些看上去結(jié)結(jié)實實、安安全全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很危險的。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qū),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厚毛巾等物保護好頭部。地震發(fā)生后,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但是,要逃生,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于減輕地震災害,免遭不該有的損失。
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并設(shè)法與外界聯(lián)系,不能可大聲哭喊,勉強行動。這樣反而傷害自己。應該盡量閉目養(yǎng)神,時間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積極參與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壯大救援隊伍,讓更多的人獲救。在發(fā)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容易產(chǎn)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jù)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
同學們,地震發(fā)生時,只要能按正確的方法去做,就不會有危險的。有時,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災難性地震還是少數(shù)。
只要沉著、冷靜地靜觀災變,就有可能躲避這次地震。
有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一
“地震”這個詞也許對2008年5月12日下午2時28分以前的人們來說還是那么遙遠。這兩個仿佛來自地獄的的字被殘酷的拼在一起后瞬間迸發(fā)出天崩地裂,地動天搖,隱天蔽日的力量。于是,上蒼的一震,震塌了千千萬萬幢房屋,震去了千千萬萬條生命,震碎了千千萬萬個美麗的夢。
那一天的汶川縣,那一天的四川省,那一天的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感受到了這個大自然的威力。但是,雖然天災無情,可是人間有情。大地震振出了人們抗震救災的勇氣,振出了人們眾志成城的精神,振出了人們血濃于水的關(guān)愛,振出了人們團結(jié)一致.不畏艱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戰(zhàn)勝災害的決心。
就在地震發(fā)生后,汶川.北川.青川.綿竹.什邡.都江堰等地成為了重災區(qū),其中很多的鄉(xiāng)鎮(zhèn)幾乎成了廢墟。無數(shù)的人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處于極度恐慌之中。但還有無數(shù)的人被那些厚重的鋼筋混泥土所掩埋。由于交通的堵?lián)p和通訊的中斷,他們與外界事情了聯(lián)系,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孤鎮(zhèn)死城。
可是救災千里之外的救援隊伍卻沒有放棄。他們夜以繼日,前赴后繼,不畏艱險,視死如歸,一心只有營救被困的群眾。人民子弟兵,消防戰(zhàn)士,武警,醫(yī)護人員,通訊人員還有全國各地的志愿者們紛紛趕往災區(qū),去援救那些被圍困的人們。
這次8.0級的大地震雖然給我們帶來了無法估計的痛苦和損失,但是這次地震也喚醒了中華民族不屈不饒的精神。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二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遭受了罕見的8級地震,震驚全國,震撼全球!無數(shù)個日夜期盼的2008,走來卻一路飄搖,人民的歡樂與夢想被災難而覆蓋,看著失去生命的家庭和無家可歸的人們,看著不斷攀升的傷亡數(shù)字,看著受災現(xiàn)場的殘垣斷壁,看著地震地區(qū)滿目瘡夷,看著傷員等待救治,我們心如刀絞,徹夜難眠。在殘酷的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風中搖擺的蘆葦,是如此的脆弱。對同胞災難中的感同身受,讓所有感性的中國人掉下了哀傷的眼淚,十三億親人為之默哀。
這次汶川大地震,在帶來災難的同時也讓我們從中找回了許多我們曾經(jīng)以為已經(jīng)失去的東西。
首先,我們找回了民族自信心。
其次,突然襲來的災難瞬時讓全國人民立即團結(jié)在一起,讓全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當那么多災民在絕境中沫濡與共,當救人不再狹隘于“小”家與“大”家,當那么多志愿者在第一時間奔赴災區(qū),當全國的、全世界的華人踴躍捐款、捐物、獻血,當物資匱缺的災民有條不紊地排長隊領(lǐng)取救災物資,當他們在險境中默默地把逃生的機會先讓給老人小孩,有在報道第一線連續(xù)工作幾天幾夜沒有合眼的挖掘人員、護士、記者,當戰(zhàn)士和老鄉(xiāng)們互相推讓著不多的食物……我們清楚地感受到了,我們并不缺少團結(jié)的.力量。
在災難中踴現(xiàn)出的無數(shù)英雄形象,讓我找回了傳統(tǒng)的、崇高的民族精神。災難中,我們看到了用自己的身軀撐住門框讓學生逃跑的老師;看到了把學生護在身底下的老師;看到了返身沖上樓要救別人的老師、學生;看到了忍著失去父母女兒之痛始終奮斗在第一線直至暈倒的女警;看到了全家29人在地震中犧牲而奮斗在搶救第一線的年輕的廣東醫(yī)生;有早在14日就帶著60臺大型挖掘機幾乎與軍隊同時趕到的民間商人;當救護人員幾天幾夜不合眼、用自扇耳光的方式讓自己清醒……可以確信的是,上述的行為都不是來自于行政命令而是發(fā)自于內(nèi)心,這是多么讓人感動的事。
同時,災難面前我們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華兒女的堅韌。中央電視臺的賑災晚會上,那個北大法學院二年級的女生的笑容格外讓人震撼:她的父親為救學生而獻身,但是,她用笑容告訴父親她會堅強。堅韌的還有那些忍著喪失親人之痛始終奮戰(zhàn)在救災第一線的英雄;有那些剛從地震的驚恐中清醒過來就在尸體和血肉中就地營救老師和同學的孩子;有那些被埋在深深的廢墟之下卻相互鼓勵甚至還打著手電看書的孩子;有無處不在沖破一切艱難險阻的戰(zhàn)士;那些轉(zhuǎn)瞬之間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失去了肢體的幸存者,并沒有失去繼續(xù)生活的信念……這些,如果沒有地震做試金石,也許我們很難相信。我們甚至不知道,我們自己也有這樣的能力。
古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彪m然這次十分嚴重的地震災害讓很多四川人失去親人,卻令全國人民空前團結(jié)。
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繼續(xù)發(fā)揚團結(jié)精神,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學習災區(qū)人民那種面對困難堅忍不拔的精神,勤勤懇懇為環(huán)保事業(yè)奉賢自己微薄的力量。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三
從2009年開始,國家將5月12日定為防震減災日。我們學校每年都會在這一天進行防震減災疏散演練,今年也不例外。
那天早上,我們正在教室里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突然,廣播里傳來了“嗚—嗚—嗚—”的警報聲,我們立即雙手護頭,躲到桌子底下。過了一會兒,廣播里又傳來了像公雞打鳴似的報警聲,我們趕緊用毛巾捂住口鼻,快速地在走廊上排成兩路縱隊,在唐老師的指揮下,弓著身子,按照指定的路線快速有序地撤離到操場上。幾分鐘后,警報聲解除了,安保處的朱華老師對這次演練進行了總結(jié)。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四
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結(jié)合自己防震演習的一些體會,總結(jié)了一下幾點防震自救常識。
一、室內(nèi)應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nèi)你千萬不要驚慌。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出不去,應立即關(guān)閉煤氣和電閘,將爐火撲滅[參見備注1],躲到結(jié)實的床、桌下,或躲進跨度較小的房間,如衛(wèi)生間或廚房,要注意保護頭部,以防異物砸傷;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體取低位;注意千萬不要跳樓,俗語說:"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因為跳窗時人在地震過程中站立行走不穩(wěn),跳樓危險性極大;不要下樓梯,不要到處跑,不要隨人流擁擠,這些地方容易崩塌垮掉、發(fā)生擠壓踩傷。根據(jù)唐山地震震害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因跳樓或逃跑而傷亡的人數(shù)在六種主要傷亡形式(直接傷亡、悶壓致死、跳樓或逃跑、躲避地點不當、重返危房、搶救或護理不正當?shù)?中占第三位。
在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可就地蹲在課桌、柜臺、排椅下或柱子邊、內(nèi)墻角處,注意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注意避開玻璃門窗、吊燈、電扇等懸掛物,決不可亂跑,否則將造成秩序混亂,相互壓擠而導致人員傷亡。1970年我國通海大地震現(xiàn)場搶救時發(fā)現(xiàn),大部分死亡者都在屋門口附近,表明地震時人們在外逃,來不及到達安全地點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無法憑自己的力量掙扎出來,其它震例也基本如此。
二、室外應急。
在行駛的車上時,要抓牢扶手,低頭,以免摔倒或碰傷;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耐心等待停車脫險。
正在室外的人員,用合適的物件罩在頭上(雙手也行),跑到空曠的地方。注意避開高大的建筑物,特別是有玻璃的,還有像煙囪、水塔、廣告牌、路燈、大吊車、立交橋、過街天橋等。在樓群中躲不開可以進入路旁大樓里,底層不容易塌掉,但有被埋的危險性。
地震時正在郊外的人員,應迅速離開山邊、河岸及高壓線、電線桿,以防滑坡、漲水等突發(fā)事件。
三、自救常識。
如果被埋在廢墟里,要盡量保持冷靜,設(shè)法移動身邊可動之物,擴大空間。用磚塊、木頭等加固支撐住可能塌落的重物,以防余震。若在室內(nèi)要用手中、衣服或衣袖等捂住口鼻,防止有天然氣煤氣泄漏或煙塵嗆悶窒息。要保存體力,創(chuàng)造生存條件,等待救援。要相信自己,相信黨!保持樂觀自信!
撤退時,要把上衣脫掉,把帶有皮帶扣的皮帶解下來,以免中途被阻礙物掛祝。
四、互救常識。
地震后救人,時間就是生命,救人應當先從最近處救起,此種做法可以節(jié)約時間,減少傷亡。要先救青壯年,救出一個青年,就等于增多一份救援力量;另外還要注意先救有呼聲的,先救容易救的人。
營救他人時應先確定傷員的頭部位置,使頭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內(nèi)的塵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應及時施以人工呼吸。在黑暗處呆的時間長的人,出來后要避免強光的刺激。長時間處于饑餓的人,不能一下子喂給過多食物。
震后初期的搶救工作,大多采取手挖肩扛,不可用利器刨挖挖掘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不要造成粉塵碎物飛揚,以致誤傷和窒息被營救者,必要時可采取灑水息塵的辦法。
五、家庭防震準備。
政府發(fā)布地震預報后,居民須做好家庭防震準備,制定一個家庭防震計劃,檢查并及時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隱患。
1、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2、準備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準備一個包括食品、水、應急燈、簡單藥品、繩索、收音機等在內(nèi)的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處。
[備注]地震的時候,關(guān)火的機會有三次:
第一次機會在大的晃動來臨之前的小的晃動之時。
在感知小的晃動的瞬間,即刻關(guān)閉正在使用的取暖爐、煤氣爐等。
第二次機會在大的晃動停息的時候。
在發(fā)生大的晃動時去關(guān)火,放在煤氣爐、取暖爐上面的水壺等滑落下來,很危險,大的晃動停息后去關(guān)火更加合理。
第三次機會在著火之后。
即便發(fā)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鐘之內(nèi),還是可以撲滅的。為了能夠迅速滅火,請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jīng)常放置在離用火場所較近的地方。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五
為了讓幼兒園的小朋友從小就了解地震的有關(guān)知識,學習地震發(fā)生時的應急避震方法,提高幼兒自救自護能力,我們開展了一次防震演練活動。
在演練之前,老師向幼兒講述了一些有關(guān)地震的知識,讓幼兒熟悉、學習并練習應急避震和安全疏散的方法。通過學習本次活動,訓練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jù)本教室的環(huán)境情況有序的安全疏散,并分布好幼兒的藏身之處,以防演練時發(fā)生不必要的碰撞事故;教育幼兒遇到地震時能聽從老師的'指揮,做出基本的自救行為;培養(yǎng)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早上9點30分隨著第一次警報響起,防震演練拉開了序幕,我們再一次向幼兒說明演練程序和演練要求,“地震警報”信號過后,立即告知幼兒“地震了,不要慌”,并指揮幼兒緊急避震,迅速躲到桌子底下,等到聽到喇叭聲說安全疏散后孩子們在老師們的帶領(lǐng)下,雙手抱頭,迅速而有序地從教室奔向我園緊急場合場地。到達集中地后,小朋友們都自覺地蹲下,雙手抱頭保護自己的頭部,以防被砸。整個演練過程急而不亂,穩(wěn)定有序,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通過這次防震演練,使我們老師以及幼兒均掌握了正確的逃生辦法,不僅可以增強孩子們的防震逃生能力、自我保護能力,而且讓孩子們增加了很實用的實踐經(jīng)驗,在撤離路線的安排上也成熟了很多,避免了擁擠堵塞的現(xiàn)象。小朋友們在演習結(jié)束后自信地說:“以后真的地震來了我也不怕,我會跑到操場安全的地方去。”通過演練,還大大增強了我們保護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識,不只是自己的生命,還有他人的生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六
地震是由于地球內(nèi)部物質(zhì)不停的運動,會產(chǎn)生一股作用于巖層巨大的力,當這股力累積倒一定程度時,巖層會變形、彎曲。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時,巖層會發(fā)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纏身強烈的震動,這就是地震地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天然地震,另一類是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包括:火山地震、陷渦地震等。
當?shù)卣鸢l(fā)生時,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內(nèi)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幸存的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nèi)的人,選擇廚房、衛(wèi)生間等空間矮小的房間、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或桌子等堅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
戶外的場合遭遇地震時,要避開高大建筑物等危險之處,護住頭,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
當大地劇烈搖晃,使人站立不穩(wěn)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么身邊的建筑物。但是你完全想錯了,這些看上去結(jié)結(jié)實實、安安全全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很危險的。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qū),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厚毛巾等物保護好頭部。地震發(fā)生后,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但是,要逃生,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于減輕地震災害,免遭不該有的損失。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并設(shè)法與外界聯(lián)系,不能可大聲哭喊,勉強行動。這樣反而傷害自己。應該盡量閉目養(yǎng)神,時間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積極參與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壯大救援隊伍,讓更多的人獲救。在發(fā)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容易產(chǎn)生動搖參觀防震減災科普展心得體會。
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jù)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
同學們,地震發(fā)生時,只要能按正確的方法去做,就不會有危險的。有時,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災難性地震還是少數(shù)。
只要沉著、冷靜地靜觀災變,就有可能躲避這次地震。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七
地殼運動過程中,地下的巖層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當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在巖層構(gòu)造比較脆弱的地方或原有斷層處就會發(fā)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巖層斷裂之處就是震源,巖層斷裂所產(chǎn)生的振動就是地震。
在家地震時要躲在比較堅固的家具下或者躲在衛(wèi)生間、火房里,用靠背捂在頭上。在學校時,應用較厚的書本護住頭,躲在課桌下,等地震小了再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地撤離教室。在戶外,迅速離開山邊、水邊等危險場地選擇開闊、穩(wěn)定地方就地避震;河邊、湖邊、海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上游水庫坍塌而漲水,或出現(xiàn)海嘯;山腳下、陡崖邊,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變壓器、高壓線下,以防觸電。
地震發(fā)生在地下,地下水埋藏于地層之中,地震前應力的變化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井水翻花、發(fā)渾或引起化學成份的變化等,都是地下水震前的異常現(xiàn)象;臨震的氣象異常種類繁多,形式多變,主要包括震前風、氣壓、地溫、氣溫等等,是非常豐富的。震前出現(xiàn)灰塵滿天,霧氣騰騰,地裂氣升,臭氣難聞等現(xiàn)象十分普遍。這些異?,F(xiàn)象一般在震前幾分鐘甚至幾天多為出現(xiàn);動物震前異常比較普遍,表現(xiàn)行為有:煩躁、驚慌、活動反常、不進圈。動物異常出現(xiàn)的時間多集中在震前幾分鐘至兩三天,以震前一天反應居多,震中區(qū)最為集中;震前植物異?,F(xiàn)象與氣溫、地溫變化有一定的關(guān)系。表現(xiàn)為在冬季果樹開花、重果,竹子開花,樹干裂縫。在夏季,如成熟南瓜重新開花,含羞草、榕花樹葉子開合時間反?!ぁぁぁぁぁぐl(fā)現(xiàn)這種異常,應立即采取措施做好防震準備。
其實,不光是地震有強大的破壞力,比如:火災、泥石流、洪水、海嘯······我們應該在戶外也注意一下,以免碰到其他災害。應該定期組織家庭和學校做防災演習,這樣可以減少受害人民。
大家一起動起來!我們一起保衛(wèi)家園!讓自然災害變得更少!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八
從2007年的南方雪災到到08年的汶川地震,從09年的南方大旱到10年的玉樹地震,似乎在這樣短短的時間里,我們目睹了太多太多的天災,面對如此巨大的災難,我們?nèi)祟愵D時顯得是那么的渺小。在天災降臨的時候,我們總是素手無策的,但是,我們真的是這樣么?我們真的只能妥協(xié)么,真的只能沉浸在無邊的痛苦中嗎?當看到南方的游子重新踏上回家的路時,當感動于在汶川地震中,有一所學?!薪h職業(yè)中專學校——全校6000余人,無一名傷亡的奇跡的瞬間。那種戰(zhàn)勝災難甚至的防范災難的自信是不是又重新點燃我們的希望呢?人們總是祈福自己能平平安安,但是我們忘記了在災難未降臨的時候,提前來保護自己。
我相信,任何災難是不會來懲罰一個有準備的人的?;蛟S是我們安于現(xiàn)狀了,沒有居安思危的念想。現(xiàn)在的我們,將更多的精力和時候放在我們學習和工作中,而忽略了一個很基本的信念——生存。是的,我們都忘記了在這樣一個多變的社會里,應該怎么樣去生存的問題。特別是對青少年,他們幾乎沒有一個很完整的自我保護的意識,這是很可怕的。道理很簡單,一個不懂得在多變社會中生存的人,又何談立足社會,爭取更好的發(fā)展呢?當然多變的社會并不僅僅局限在自然災難,還包括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安全問題。不管是哪種形式的災難,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這對社會,對家長們包括學生來說都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亟待完成的任務。
對于社會,我們應該是大力宣傳相關(guān)的信息,時刻提醒人們注意,讓他們樹立一種防災的意識,同時多進行一些相關(guān)的實踐演練,向人們演示一些簡單的能及時采用的措施,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請一些普通人參與,親身體驗,增強其印象。最好將一些必要的基本的防災知識簡化后向?qū)W校進行推廣,培養(yǎng)學生這面的能力和意識。
學校是開展這方面活動,推廣這方面影響的最好的地方,可以開設(shè)一些課程,用一種實踐與理論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教育,還可以定期舉行一些相關(guān)的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檢測一下學生學習的情況,同是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不足,以便得到及時的補充和糾正,更重要的是,可以將學習的得要訓練,是指成為一種習慣,在情況出現(xiàn)時,能很好的去應對。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教會孩子生存是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更是家長最基本的義務。在平時,家長應該將其注意力從孩子的學習中轉(zhuǎn)移一點點到孩子的基本生活上來,培養(yǎng)孩子基本的自給自足,自立自強的能力是必要的。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生存是立命之本,我們沒有理由來放棄和忽略。在日常的生活中,時刻傳授孩子,怎樣使用家電,遇到煤氣泄漏,房間失火時我們應該怎樣及時采取行動等等,家長是不能永遠守護在孩子身邊的,總有一天孩子要獨自去面對很多東西,所以我們應該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相信,防災于未然是每個人的愿望,因為它是我們美好生活的保證,但這不是一個立竿見影的行動,它是需要我們大家長期的去經(jīng)營的工程。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九
我看了“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主題活動直播,認識到了災害對生命造成了危害很大,所以我們要防災減災,珍愛生命。
災害是人們的天敵,當自然災害來臨的時候,我們怎么自救,怎么保護我們的家人。我們應該學習自然災害的基本知識,比如:在地震發(fā)生時,在家中如何進行防護?保持清醒,頭腦冷靜,不慌張,做出正確的判斷,是保障安全的關(guān)鍵。
在家中要就地避險,不可冒然外逃,可選擇床下,桌子底下躲避,住單元樓,可選擇開間小的衛(wèi)生間,廚房,儲藏室及角落躲避,同時,要關(guān)閉電源,關(guān)閉煤氣,熄滅爐火,防止發(fā)生火災和煤氣泄溢,高層住戶向下轉(zhuǎn)移時,千萬不能跳樓,不能乘電梯。當大地震發(fā)生后,利用兩次地震之間的間隙,迅速撤離。只有我們懂得這些基礎(chǔ)常識才能提高躲避災難的能力,更好的保護我們的家園。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十
周六,艷陽高照,陽光明媚,我們跟隨荊門晚報小記者團來到了我仰慕已久的市民防辦參觀、學習。
進入民防辦展廳,映入眼簾的是三防知識篇。三防指防核武器、防化學武器、防生物武器,還有防震減災篇和空襲警示篇等。除了這些災害外,自然界有許多自然災害,如泥石流、龍卷風、沙塵暴、地震等。每一種自然災害都有它的防御方法。今天,我們了解的是地震的防御方法。
地震,是一種常見而又可怕的自然災害。由于板塊之間的運動變化和相互作用造成能量的積累和地殼變形,當變形超過了地殼薄弱部分的承受能力時,就會發(fā)生破裂或錯動,這樣地震就發(fā)生了。為了避免災難發(fā)生時,我們措手不及而造成人員傷亡,市民防辦采用了一系列的檢測措施,以高科技的檢測手段防范于未然。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市地震臺吧!
荊門地震臺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它能及時測定我市震前及震后時發(fā)生的情況,及時做出地震前預測。隨后我們又參觀了荊門gnss基準站(中國大陸構(gòu)造環(huán)境監(jiān)測網(wǎng)絡和地下流體觀測站)主要分為:地下觀測網(wǎng)、地熱觀測網(wǎng)和地球化學觀測網(wǎng)。根據(jù)觀測的數(shù)據(jù)從而推算出地殼是否正常,有無地震發(fā)生??戳诉@些高科技儀器,不由地讓我們感到驚嘆。
這次參觀在一片沉思中結(jié)束了。同時,活動也讓我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要隨時準備著支持民防工作。同時防震減災也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十一
今天,我們觀看了“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主題活動直播,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知道了我們的地球會發(fā)生許多的自然災害,知道了災難來臨時應如何采取措施,保護我們的生命。
在科技館里,看著防震減災的一幅幅畫面,我腦海里不由自主的出現(xiàn)了汶川大地震的情景。那一幢幢倒坍的房屋下,有多少的家庭家破人亡,有多少個孩子成了孤兒。那一幕幕悲慘的情景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們的損失慘重啊!我們平時要學一些防震減災的知識,自然災害來臨時,我們能夠鎮(zhèn)定一些,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在地震來臨的時候,如果在教室里,我們要趕緊躲進課桌下面,如果可以跑的話,要馬上沿著墻腳跑到操場上,雙手抱頭,蹲下身子,保護好自己。
防震減災,人人有責。我們要從小做起,學習防震減災的知識,保護我們的生命,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十二
我們大家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正確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們大家要聽地震預告,學會看地震發(fā)生前的預兆,比如:動物們的異常驚飛、逃竄、狂叫等,也可以預防災害的發(fā)生,以防在先及早報告、撤離。
當?shù)卣鸢l(fā)生時,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內(nèi)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nèi)的人,選擇廚房、衛(wèi)生間等空間小的地方,還有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桌子、床下等堅固家具空間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時得用坐墊等保護好頭部,不要盲目跳樓,使用電梯等。我們大家一定用科學的方法來保護好自己和家園,共同防止災害的發(fā)生。
今天是學校防震演習的日子,全體師生都參加了。具體的情況老師已經(jīng)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們大家每個同學.“地震來了”廣播中傳來老師急促的喊聲。我們大家迅速將書包頂在頭上“嗖”地往外竄,每個同學都不想落后,發(fā)瘋似的往操場上跑去,老師則在一旁有條不紊地維持秩序和疏散學生們,全校師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全部撤離,我們大家一定要學會自救。
我們大家還要多看防震減災的書籍。把防震減災的知識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讓這些知識一傳十、十傳百,讓每個人都知道在地震來到時,人人都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減少地震給我們大家?guī)淼臑暮ΑW屵@些知識伴隨我們大家每一個人,讓我們大家每個人都有防震意識。
我們大家是祖國的建設(shè)者、保衛(wèi)者,讓我們大家快快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fā)生。“防震減災,人人有責”讓我們大家共同祝愿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十三
星期二上課的時候,張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防震減災”四個大字。正當我們在想寫這個是為什么的時候,老師開始給我們慢慢地講解起防震減災的知識。
老師首先讓我們講一講當?shù)卣饋砼R時,我們應該怎么樣安全逃離?我們爭先恐后地說:“地震來臨時首先不要驚慌,然后盡量以最快的速度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等到地震結(jié)束后,舉著東西保護好頭部,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地撤離教學樓等高大的建筑物,然后到達操場等空曠的地方等待救援,免得引起二次傷害?!边€有的同學說:“地震來臨時,先舉著板凳離開教室到達走道,然后將板凳上舉,從二樓飛下去。”另外的同學就說:“就算你地震時沒被砸到,跳下去也會摔死或摔傷了?!蹦莻€同學說:“那我不會帶個降落傘飛下去!”別人反駁到:“地震時,你哪來的降落傘呢,再說也沒有時間啊!”
解使我們明白了和掌握了一定的防震減災的知識,我要通過自己掌握的知識告訴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學習防震減災知識,使我們盡量遠離傷害,遠離危險!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十四
那一年,雪為患,阻歸途。
那一年,震為災,山河破。
那一年,雷為孽,人車毀。
……。
這些年,我們經(jīng)過了太多的風雨,受過太多的磨難。災難在冥冥之中降臨,接著便是一張張悲痛的臉龐,隨一縷白布過后,我們不得不學會堅強,學會絕處逢生。古人云:謀事在人。所以要絕處逢生,關(guān)鍵還是在人,一則在于自己,幾位“在己”,二則在于別人,即為“在人”。
首先說“在己”。風雪再強,歸家的心不滅;地震再無情,求生的欲望不倒。這就是在己,絕處逢生就要求每一個受災者都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敢于與天災人禍搏斗,不被災難嚇倒。
曾經(jīng)讀過一個小故事。一頭驢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里,它哀憐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他救出去。驢主人召集數(shù)位親鄰出謀劃策,卻想不出好辦法。大家到是認定,反正驢已經(jīng)老了,“人道毀滅”也不為過,況且,這口枯井遲早要填上。于是,人們拿起鏟子開始填井。當?shù)?鏟泥土落到井中時,他叫得更恐怖了,他顯然明白了人的意圖。又一鏟泥土落到枯井中,驢卻出乎意料的安靜了。人們發(fā)現(xiàn),此后每一鏟泥土打在他背上的時候,驢都在做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他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踩在腳下,把自己墊高一點兒。人們不斷的把泥土往枯井里鏟,驢就不停的抖落打在背上的那些泥土,使自己再升高一點。就這樣,驢慢慢的升到枯井口,在人們驚奇的目光中,瀟瀟灑灑,溜溜達達地走出了枯井。
動物姑且這樣,人就更應該積極向上了不是。當你面臨生死一線間時,當下的你所做的每一個動作將決定你的生死,積極向上的人會出于本能的尋求生的希望,而消極者則或許是坐以待斃。
一公司職工搭乘電梯,就遇上了電梯突然斷電,雖然緊急供電系統(tǒng)幾秒后就開始作用,可是電梯還是從13樓迅速往下墜。還好當時記起曾經(jīng)看過電視教的,趕快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好在電梯在五樓終于停止了...撿回一條命感覺!生活中,難免會坐到電梯,平常人或許可能產(chǎn)生一個念頭,站在電梯里隨它吧,然后也就失去了這條命。所以我們要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尋求最大的努力去搏回屬于自己的命。當然這公司職員也是萬幸。
曾看到一個電梯下墜時保護自己的非常好的急救辦法:第一、(不論有幾層樓)趕快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因為當緊急電源啟動時,電梯可以馬上停止繼續(xù)下墜。第二、如果電梯內(nèi)有手把,請一只手緊握手把,這樣可以固定你人所在的位子,以致于你不會因為重心不穩(wěn)而摔傷。第三、整個背部跟頭部緊貼電梯內(nèi)墻,呈一直線,運用電梯墻壁作為脊椎的防護。第四、膝蓋呈彎曲姿勢,以借用膝蓋彎曲來承受重擊壓力。其次說“在人”。災難總是那么無情,讓受災者總是即使求生的心再強也無力自救,就需要援助之手,這就是我說的“在人”。從小方面說,就是一只手的援助,從大的方面談,就升華為一個社會乃至一個民族的援助。雪災無情,路阻了,電斷了,全國解放軍紛紛響應,抗擊冰雪。地震來了,災區(qū)人民處于水生火熱。這時全國上下紛紛行動起來,捐錢的捐錢,捐物的捐物。如今再看那災區(qū)景象,以煥然一新。當別人處于困境時,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幫人解圍,這又何嘗不是中華文化之精髓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就是“在人”。
太多的磨難,我們成長了許多。太多的磨難讓我們知道絕境逢生要靠自己,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敢于與災難搏斗。太多的磨難讓我們知道要絕境逢生單靠自己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援助之手,一個民族的援助之手。
那一年,游子思情不曾滅,軍民同心抗冰雪。
那一年,蜀地香魂隨風散,眾志成城與天搏。
那一年,動車脫軌人心穩(wěn),上下一心齊救援。
這一年,我們在災難中成長:自己學會了在堅強中積極向上,別人學會了在悲痛中伸出援助之手。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活動心得篇十五
地震災害是全世界造成經(jīng)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預報不能解決人員傷亡問題下,我們要加強對地震預防知識的學習,以利于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地震是由于地球內(nèi)部物質(zhì)不停的運動,會產(chǎn)生一股作用于巖層巨大的力,當這股力累積倒一定程度時,巖層會變形、彎曲。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時,巖層會發(fā)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纏身強烈的震動,這就是地震地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天然地震,另一類是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包括:火山地震、陷渦地震等。
當?shù)卣鸢l(fā)生時,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內(nèi)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幸存的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nèi)的人,選擇廚房、衛(wèi)生間等空間矮小的房間、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或桌子等堅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戶外的場合遭遇地震時,要避開高大建筑物等危險之處,護住頭,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
當大地劇烈搖晃,使人站立不穩(wěn)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么身邊的建筑物。但是你完全想錯了,這些看上去結(jié)結(jié)實實、安安全全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很危險的。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qū),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厚毛巾等物保護好頭部。地震發(fā)生后,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但是,要逃生,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于減輕地震災害,免遭不該有的損失。
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并設(shè)法與外界聯(lián)系,不能可大聲哭喊,勉強行動。這樣反而傷害自己。應該盡量閉目養(yǎng)神,時間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積極參與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壯大救援隊伍,讓更多的人獲救。在發(fā)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容易產(chǎn)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jù)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
同學們,地震發(fā)生時,只要能按正確的方法去做,就不會有危險的。有時,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災難性地震還是少數(shù)。
只要沉著、冷靜地靜觀災變,就有可能躲避這次地震。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