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shù)是人類靈魂的表達,我們應該重視和推廣藝術(shù)教育。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學習和生活?下面的總結(jié)范文都是經(jīng)典之作,其中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和感悟,歡迎大家參考。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一
1、學會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初步感受愛因斯坦從小做事認真,肯花力氣,不怕失敗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理清課文的脈絡。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簡介愛因斯坦的生平。
2、讀題,學習“凳”
二、學習生字新詞。
自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自己分析理解。
全班交流自學生字情況。
三、理清按事情發(fā)展順序?qū)懙囊欢卧挕?BR> 1、自己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是課文的第幾段告訴我們的?
2、出示一段排列錯亂的話(把課文第三段順序打亂),讓學生讀讀通不通。
3、讓學生排列次序,說說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4、讀第二、三段,給短語排列次序:
()老師生氣。
()同學們不再笑。
()愛因斯坦說明情況。
()愛因斯坦交板凳。
5、完成作業(yè)本第五題。
四、作業(yè):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愛因斯坦認真、努力、不怕失敗、不怕嘲笑的品質(zhì)。
2、能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子補充完整。
3、能正確朗讀不同語氣的句子。
教學重點、難點:
反問句的學習。人物的評價。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說說二、三段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摹?BR> 二、學習二、三段,質(zhì)疑問難。
1、學習老師的話,理解“糟糕”,找一找,還有哪些詞也是說明“糟糕”的?
比較句子。
你們誰見過這么糟糕的板凳?
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糟糕的板凳嗎?
你們誰也沒見過這么糟糕的板凳。
世界上沒有比這更糟糕的板凳了。
2、學習愛因斯坦的話。
想想這三辦小板凳是怎么做出來的?你感覺到愛因斯坦是個怎樣的人?
朗讀愛因斯坦的話。
3、學習同學們的表現(xiàn)。
三、學習一、四段。
1、第四段:從此指從什么事以后?改變在這兒指什么發(fā)生了變化?
2、第一段:
這段話換種說法嗎?訓練用“因為……所以……”說話。
四、小結(jié)。
五、作業(yè)指導,完成作業(yè)。
收集科學家小時候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故事。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二
讀完《三只小板凳》一文,一想再想,深深感于樹立自信觀念的重要??梢哉f:沒有自信就沒有就沒有成功。然而,越是在逆境中,就越發(fā)閃射出她那奇麗鮮艷的光彩,成為人步入成功的階梯。
《三只小板凳》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世界聞明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上小學的故事:有一次上勞作課,下課后同學們紛紛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猴、布娃娃……就愛因斯坦沒交。第二天才交上一只粗陋的小板凳,老師十分生氣,說沒有比這更加簡陋的板凳了,可愛因斯坦拿出了兩只板凳,告訴老師,這是前兩次做的,雖然交的這只板凳丑陋了,但總比前兩只好。
喪失信念,喪失勇氣,等于喪失了一切。愛因斯坦不是因為就他沒有交上作業(yè)而傷心,也沒有為老師的'差評二自餒,就是因為他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當年連小板凳都做不好的“笨小孩”,現(xiàn)在成為了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也可以說,自信可以決定人生的道路。
人,是要有的精神的。而這精神正在不斷激勵我們向上進取的能源。吧這能源灑在祖國富饒的大地上,讓花朵開花、結(jié)果……祖國的明天會因我們更加美好!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二、開展讀書“展示會”活動。
1、“我會認”??ㄆ樽x生字詞。
2、“我會讀”。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了解讀書情況,相機糾正字音。
3、“我想讀”。誰想讀誰就站起來讀。(側(cè)重指導對話的朗讀。)。
三、朗讀課文,感悟交流。
1、建議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全文。
2、學生自讀自悟:愛因斯坦為什么做了三個小板凳?
3、交流討論。
(1)“我來告訴你!”學生將自己找的答案和閱讀感受講給同學聽,同時解疑。
(2)“我要請教你!”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的?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幫助解答。
4、分角色朗讀,表現(xiàn)人物。
(1)小組內(nèi)分配好角色,討論一下愛因斯坦和老師的對話該怎樣讀,然后分角色朗讀,并互相評議。
(2)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好。
四、指導書寫。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詞。
2、指導生字書寫。
教學重、難點:
正確掌握本課生字,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學生自學生字。(先說它是什么結(jié)構(gòu),是什么和什么組成的(獨體字除外),它的筆順是什么,共有幾筆,組詞是什么。
3、學生交流如何記憶字形。
三、指導書寫。
1、指名說記字的方法。
2、教師范寫。
3、學生描紅。
指導寫字,看清每一筆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寫排頭字。
4、作業(yè)展示。
四、復習鞏固。
1、朗讀全文。
2、完成課后第二題。
五、拓展練習,引導實踐。
1、摘抄本課中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其他人聽。
3、收集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因、交、作、布、兩、左、右、它”8個字,會認“板、勞、第、世、界、更、能”8個字。認識新部首“點橫頭”、“巾字底”。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不怕困難,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讀懂課文,理解重點詞句,使學生明白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不怕困難,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課文。
(介紹愛因斯坦)。
二、初讀課文。
三、多種形式認讀田字格、雙橫線生字。
四、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設疑:愛因斯坦為什么要做三只小板凳呢?
五、學會寫“作、兩、交、它”四個字,學會新偏旁(點橫頭)。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激趣導入。
1、復習生字詞(田字格、雙橫線)。
2、自由讀全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讀中體會。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指名讀。
學習第一句話;
1、出示第一自然段中重要的詞語。
2、引導學生讀好詞語。
3、通過讀好詞,引導學生讀好句子。
4、相機理解“作品”
學習第二句話;
1、指名讀第2句話。
2、他指誰?
3、這是一只怎樣的小板凳?(相機引導學生讀出愛因斯坦作品交得很晚、小板凳樣子很丑)。
4、齊讀。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讀中感悟。
1、師范讀第2自然段。
2、問題提出:老師對愛因斯坦的小板凳滿意嗎?
學習老師的話;
1、出示老師說的話,引導學生讀出老師的很不滿意。
過渡:聽到老師很不滿意的評價,愛因斯坦又是怎么做的,怎樣說的呢?
2、讀一讀,找出愛因斯坦動作和語言,做上記號。
3、同桌互相說一說劃線的句子。
4、師出示描寫愛因斯坦的動作和語言的句子。齊讀。
相機理解:不慌不忙。
5、引導學生看插圖。
6、學生交流比較。
7、討論:愛因斯坦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相機理解“強一些”)。
8、你認為愛因斯坦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9、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四、學寫四個字(因、右、左、布)。
1、觀察這四個字,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
2、師范寫“布”(認識新偏旁“巾字底”)。
3、生練寫。
第一次。
第三次。
堅持、認真......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五
今晚學好國際象棋,我的心情糟透了,因為我連輸三盤?;貋淼穆飞?,我一句話也不想說,車里顯得特別悶熱。到家的時候,剛好碰到媽媽從書店回來,媽媽說給我買了一本書,書名是《激勵孩子勤勉上進的好故事》。
我翻開散發(fā)著油墨清香的書,目錄里有很多故事在向我招手。我挑選了“第三只小板凳”的故事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故事講述了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故事。他小時候不怎么聰明,在一次手工課上老師教她做一只木板凳。第一天他交不出來。第二天,滿懷希望的女老師看到一只制作很粗陋的.小木板凳,生氣地挖苦道:“我想,世界上不會有比這更壞的凳子了?!苯淌依镆魂嚭逄么笮?。愛因斯坦走回自己的座位,從書桌下拿出兩個更為粗陋的木板凳說:“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剛才交給老師的是第三只凳子。雖然它并不使人滿意,可是比起前兩只總要強一些?!蓖瑢W們紛紛向他投來敬佩和贊許的目光。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失敗并不可怕,但失敗了還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才是最可貴的。跟愛因斯坦相比,我還差一點,但是我會努力做到坦然地面對失敗和嘲笑。我放下書本,緊緊地抱住了媽媽,剛才的煩惱一下子全拋到九霄云外了。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六
在教學本課課文時,我按“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方法,首先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整體感知課文,聽聽課文錄音,想想“愛因斯坦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看課文動畫、聽課文錄音、通過各種形式反復朗讀課文讓學生去體悟。在學習課文重點段落時,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老師和愛因斯坦的對話,抓住“生氣、小聲”等關(guān)鍵詞語引導學生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再抓住“老師開始為什么生氣,后來為什么很感動?”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后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在討論中感悟理解課文。最后又回到整體,讓學生說一說“在愛因斯坦身上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學習的?”,從而懂得做事要不怕失敗,肯下功夫的道理。
做事有恒心,不怕失敗,所以長大后成了有名的科學家,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讓我們來看一看他對人類作出了哪些成就?!彪S后就讓學生看我從網(wǎng)上下載的一些有關(guān)介紹愛因斯坦為人類作出文字和圖片資料??粗鴮W生們看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閃爍著求知的光芒。有些學生還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聲:“愛因斯坦真了不起!”“我好佩服他呀!”當我再出示:()的愛因斯坦這個填空時,學生的答案更多了。我想:在課堂中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和贊賞、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多很重要,這是達到較好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的8個生字和9個詞語,認識“鶴、剩、留、朝”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是哪只白鶴找到了魚,懂得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啟發(fā)學生遇事要根據(jù)實際多動腦筋,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變化。
教學重點:
1.讀準生字和詞語的讀音。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是哪只白鶴找到了魚,并懂得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
3.使學生懂得遇事要多動腦筋,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變化。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
2.使學生懂得遇事要動腦筋,注意事物之間的變化和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趣。
1.教師板書課題:三只白鶴。
齊讀課題。
2.指名讀“鶴”,從字形上你知道鶴屬于動物中的哪一類呢?
3.出示“白鶴”圖,你能講講白鶴的樣子嗎?你知道它們生活在哪里?最愛吃什么?
4.有一天,三只白鶴之間發(fā)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朗讀課文,要求大家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一邊讀一邊用筆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畫出的生字和會認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并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出序號。
3.電腦出示生字、詞,檢查自學情況。
(1)電腦出示生字:
(2)電腦出示會認的字:
(3)電腦出示詞語。
中午明天抬頭記住地下。
天空白云剛剛旁邊。
(4)電腦出示詞語。
白鶴吃飽剩下埋在記住。
請學生選擇上面詞語說一句話。(可以選擇1個詞或2、3個詞語進行說話練習)(如:三只白鶴吃飽了,把剩下的魚,埋在地里,留著明天再吃。)。
第一只白鶴記住在大魚埋在太陽底下。
第二只白鶴記住大魚埋在白云下面。
第三只白鶴記住大魚埋在柳樹旁邊。
4.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其他同學聽聽他們的讀音是否正確?讀后學生糾正讀音。
5.看看課文有幾幅插圖,說說每幅圖各與哪些自然段相對應。
三、學習課文內(nèi)容。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圖。
提問:誰在干什么?
什么時間?誰在干什么?
板書:一天中午埋魚。
2.他們最愛吃魚,為什么把魚埋在地里呢?出聲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后請同學說一說。
3.三只白鶴把魚埋到了什么地方?
(畫大樹)。
4.緊扣“抓到了許多魚”、“吃得飽飽的”、“剩下的一條”引導學生理解,使學生懂得“許多、飽飽、剩下”是三只白鶴埋魚的原因。
5.指導學生讀好這一段。
(1)學生自己練習讀。
(2)教師指導學生讀好這段,教師范讀。
(3)學生練讀。
(4)指名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魚埋好了,三只白鶴在干什么呢?
1.學生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劃出三只白鶴各自找了一個什么事物來記住埋魚的地點的?用“橫線”劃下來。
2.指名回答,學生邊說教師邊板畫:
[詳見第一課時板書]。
3.電腦出示:請你用這樣一句話說一說。
_______把_______作為找魚的記號。
4.第一只白鶴為什么抬頭看太陽?這是什么時候?(中午)。
第二只白鶴為什么抬頭看白云?
第三只白鶴為什么看了看河邊的大柳樹?
(三)學習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2.電腦出示:
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三只白鶴都醒來了,他們都準備去找回那條埋在地里的大魚。
第一只白鶴想:__________他就朝________飛去。
第二只白鶴想:__________他就朝________飛去。
第三只白鶴想:__________他就朝________飛去。
3.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表示什么時候?(早上)早上太陽在哪個方向?(東邊)。
(學生把太陽圖往左邊移動。)。
4.電腦出示填空,讓學生說一說。
早晨,太陽從升起。中午,太陽在我們的()。晚上從()落下。
學生邊說教師邊點擊鼠標。
點擊1:出示東方。
點擊1:出示頭頂上。
點擊1:出示西方。
第一只白鶴能找到魚嗎?為什么?
5.第二只白鶴以什么作標志找的?(指板書)所以他朝白云飛去,他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嗎?為什么?(聯(lián)系《謎語》一課,“云兒見他讓路”,理解白云在天空中是飄浮不定的。)。
6.第一、二只白鶴為什么都找不到魚?
(因為太陽,白云在天空中的位置在不停地變化,所以,以太陽和白云作標記是永遠也找不到魚。)。
7.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從河邊的柳樹作標記的第三只白鶴能不能找到大魚。
看圖(二):第三只白鶴落在柳樹旁邊,柳樹的位置會改變嗎?那么,他能找到大魚嗎?(柳樹的位置不會改變,所以第三只白鶴能找到大魚。)。
8.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教師指導讀好這句話。
哪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呢?(第三只白鶴)為什么?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話。
9.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大魚,會怎么想?怎么做?
10.這三只白鶴中你最喜歡哪一只?為什么?假如你是它,你想對另外兩只鶴說什么呢?
(四)總結(jié)全文。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明白了什么?(做事要多動腦筋,要符合實際,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變化。)。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3.復述課文。
以“埋魚——定標志——找魚”的順序復述課文。
附板書:
一天中午埋魚定標記找魚。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八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已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說話能力。這一活動能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表現(xiàn)的機會,激發(fā)他們的說話欲望,發(fā)展他們的求導思維。
活動目的:
1、能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想法,學說完整的語句。
2、培養(yǎng)想象力。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四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一、二,讓幼兒完整地描述圖片內(nèi)容。
1、這兩張圖片想要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情,誰能把它說出來?
2、這三只小老鼠你們喜歡嗎?它們是三只什么樣的小老鼠呢?
(在描述圖片內(nèi)容時,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圖片上的小老鼠很聰明,顯得很高興)。
二、對半個西瓜皮進行聯(lián)想。
(對于幼兒的大膽想象,老師以鼓勵、贊同為主,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三、出示圖片三、四,讓幼兒繼續(xù)描述圖片內(nèi)容。
1、小老鼠從來沒有乘過船,現(xiàn)在,它們坐在西瓜船上,心里會感到怎么樣?你們是從圖片上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讓幼兒描述小老鼠高興、得意等心態(tài))。
2、一高興,小老鼠的壞毛病暴露出來了,小老鼠有什么壞毛病呀?(啃東西)。
3、啃破了西瓜船,會有什么后果呢?
四、共同討論不讓西瓜船沉下去的方法。
1、幼兒自由結(jié)伴討論。啟發(fā)幼兒多想幾個辦法,比一比哪個辦法比較好。
2、幼兒講述自己的想象,對幼兒的想法教師持鼓勵態(tài)度;教師可以綜合幼兒的想法,匯集成幾個辦法。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九
《第三個小板凳》是北師大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十一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本單元以“努力”為主題,意在引導學生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挫折、煩惱,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本課緊扣主題講述了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面對困難毫不氣餒,不斷努力的故事。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書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教育學生行事要認真、要堅持到底,不懈努力。
教學重難點:
1、認讀9個生字,書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愛因斯坦的努力,明白做任何事情只要不懈努力,不放棄就會成功的道理。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9個生字,書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認識人物,導入新課。
二、自讀課文,完成要求。
1、自讀要求。
2、學生根據(jù)提示,自讀課文。
3、自讀反饋。
三、學習生字。
1、出示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生自由認讀識字。
3、指名讀詞。
4、教師重點強調(diào)。
5、介紹識字方法。
四、書寫生字。
1、認讀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教師重點指導。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愛因斯坦的努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1、出示生字卡測讀。
2、出示文中幾個重要句子測。
二、學習課文。
2、引讀課文:這第三個小板凳是誰做的?作的怎樣?。
3、教師導讀。
4、討論:老師為什么改變了對愛因斯坦的態(tài)度?
三、總結(jié)全文。
1、有感情地分角色齊讀全文。
2、說說愛因斯坦小時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四、布置作業(yè)。
1、找愛因斯坦的其他故事讀一讀。
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十
1、理解故事內(nèi)容,記清主要情節(jié),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2、傾聽童話故事,感受故事中三只小豬團結(jié)互助的美好感情。
3、樂于探究房子結(jié)實的原因,知道做事不圖省力。
1、實物草、木頭、磚。
1、兒歌導入。
手指操《小白兔蓋新房》導入。
提問:小兔子蓋了一間怎樣的房子?你還見過什么樣的房子?
2、
展開。
播放幻燈片,講述故事內(nèi)容。
(1)故事中有誰?它們用什么樣的材料蓋了一間怎樣的房子?
(2)蓋好房子之后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3)為什么大灰狼摧毀了大哥二哥的房子?
(4)大灰狼有沒有把轉(zhuǎn)房子吹倒?后來它想到了什么辦法進入轉(zhuǎn)房子?結(jié)果怎樣?
(5)小朋友們想一想,用什么材料建的房子最牢固,才不會被大灰狼破壞掉呢?
3、出示實物與幼兒談話。
(1)讓幼兒說出實物名稱:“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
(2)猜一猜:“這三種材料如果拿來蓋房子,哪種材料蓋的`房子最結(jié)實?”
(3)分析實物稻草、木頭、磚。
請幼兒上臺來摸一摸、捏一捏、掂一掂,并說出感受,教師演示:折斷稻草,用釘釘木頭和磚,分清三種實物的硬度,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小結(jié):“在這三種材料里,稻草最輕,木頭較重,磚最重;稻草又細又軟容易折斷,木頭雖不易折斷,但是較軟,磚頭最硬最結(jié)實,所以,用結(jié)實的材料蓋出來的房子才結(jié)實?!?BR> (4)教育幼兒做事不圖省力。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十一
1、通過欣賞歌曲《三只小豬》了解故事情節(jié),能用律動表現(xiàn)音樂,掌握主題樂句并能哼唱。
3、通過欣賞《三只小豬》培養(yǎng)學生勤勞、團結(jié)、勇敢的美德。
能熟練掌握主旋律,感受故事情節(jié)。
學生跟旋律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1、初聽音樂,完整聆聽音樂。
師:今天沈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三只小豬》的故事(播放音樂,師開始邊講故事邊表演。)。
2、欣賞前半部分音樂。
(1)多媒體動畫片導入:第2遍。
師:聽完音樂讓我們一起參與到故事中,幫助小豬們打敗大灰狼。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三只小豬是怎么樣造房子的,請同學們注意聽一聽三只小豬在造房子的時候說了些什么。生:回答。
師讓學生跟著老師按節(jié)奏念一念。注意小豬們很開心地在造房子,所以節(jié)奏比較快,我們聲音要有彈性,“造房子”的“子”后面不能停頓太久。否則跟不上下一句。(2)律動三只小豬造房子和演奏器樂。
師:同學們有沒有注意觀察三只小豬是怎么樣造它們的房子的,他們除了造房子,還有沒有做別的事情?(律動豬大寶學造稻草房子,除了造房子他還吹笛子了,學習吹笛;豬二寶造木頭房子,除了造房子他還拉小提琴了,學拉小提琴;豬小寶造磚頭房子,他勤勤懇懇除了造房子啥都沒做,律動砌磚頭。)。
(3)欣賞前段部分音樂,師示范做動作:第3遍師:看老師來模仿三只小豬造房子吧。
(4)多媒體分段出示節(jié)奏:學生分段學習朗讀三只小豬造房。第4遍。
師: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來學一學三只小豬造房子吧。沈老師念一句,同學們念一句。
師:接下來老師請同學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表演一下三只小豬造房子。
3、欣賞主旋律部分。
(1)多媒體出示大灰狼來了。
師:正當三只小豬開心地造完房子的時候,大灰狼來了。他想要吃小豬們,他把豬大寶的稻草房子吹走了,又把豬二寶的木頭房子吹走了,小豬們跑到豬小寶家里,大灰狼也追來了。我們來聽一聽會發(fā)生些什么呢。
(2)學生欣賞后半部分主旋律音樂。第6遍。
師:三只小豬團結(jié)在一起,一點都不害怕大灰狼,當大灰狼再來敲門的.時候,三只小豬唱起了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老師播放音樂唱主旋律。)。
(3)模仿小豬說一說節(jié)奏。(小豬們都不害怕大灰狼,我們會害怕嗎?那我們也來告訴大灰狼,模仿小豬們說一說節(jié)奏吧。)。
學習節(jié)奏:我們才不怕大灰狼。師:我們也來輕松地來唱一唱吧。
(4)生學唱主旋律歌譜。(師彈一句,生學一句。)。
(5)學唱主旋律。(師彈一句,生學一句。)。
(6)聽音樂,請學生回答主旋律出現(xiàn)了幾次?第7遍師:請同學們認真聽一聽音樂里面我們學過的主旋律一共出現(xiàn)了幾次。請同學們拿出手指來數(shù)一數(shù)。
聽完學生回答。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到底幾次。請同學們在聽到學過的旋律的時候跟著唱一唱。
(8)學生表演(一個學生表演大灰狼,其余學生表演三只小豬。多媒體出示動畫片“大灰狼逃跑的視頻”
(9)學生觀看大灰狼逃跑的視頻。
師:三只小豬齊心協(xié)力,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大灰狼趕跑了。小豬們可開心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4、完整表演故事情節(jié)。
(1)全班學生一起表演。第9遍。
師:請第一組同學表演豬大寶、第二組表演豬二寶、第三組表演豬小寶,我們一起來演一演三只小豬的故事吧。。
從今天的故事中你學到了什么?
生:要學習豬小寶的勤勞、三只小豬的團結(jié)、勇敢、用智慧打敗大灰狼。在音樂中結(jié)束全課。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要求:
1.認讀詞語,讀懂課文。
2.教育學生“只有自己勤奮學習,不懈地努力才能出績?!?BR> 3.進行朗讀訓練,學會用不同的語氣讀句子。
4.用“……是因為……”這個句式練習說話。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具: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通課文,熟讀詞語。
2.學習一二兩段。
教學過程?:
1.定向。(自讀課文,提出要求)。
(1)讀準詞語,讀通課文。
(2)誰干什么?
(3)給文章分段。
2.自學課文,要求劃出生字、新詞。
3.字、詞、句的訓練。
(1)出示生字卡片:
坦tan凳deng雖sui糟zao偉wei。
拼讀生字。
(2)讀詞語,強調(diào)“糟糕、小板凳、雖然”的瀆音。
(他從小喜歡鉆研問題,做那些需動腦筋、花氣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4)給自然段標號。
4.讀講1—2段。
(1)讀第一段,用“因為……所以”進行說話訓練,因為愛因斯坦從小……,所以長大后他成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2)讀第二段,填空練習。(愛因斯坦很喜歡鉆研問題。)。
(4)讀1、2兩段。
5.作業(yè)?。
熟讀課文,認讀詞語,完成“讀一讀,練一練。”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研究3、4段,學習愛因斯坦不怕困難的品質(zhì)。
2.朗讀訓練。
3.會用反問句說話,并能將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教學過程?:
1.段的訓練:哪兩段是講愛因斯坦做小板凳的?
2.讀講第三段。
(2)練習對話,朗讀訓練。師:我們學學老師的樣子來讀第三段中的兩個句子。
(3)句子訓練。
出示反問句:你們誰見過這么糟糕的小板凳?
師:你們見過嗎?
生:我們沒見過。
師:那還可以怎么說?
(我們誰也沒見過這么糟糕的板凳。)。
(4)小結(jié)。
同樣一個意思我們可以用兩種不同的語氣說。
(5)讀讀演演。
愛因斯坦的話——小聲說:“有的”。
3、讀講第四段。
(1)讀愛因斯坦的話,完成填空練習。
第一次做的和第二次做的比第三次做的()。
(2)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話,說清楚其它小朋友都做了什么?提高要求,前面可總的說一下,后面可以評價一下“小朋友們做了許多手工作品,有的小朋友做泥鴨子,有的……,他們都做得很好?!?BR> (3)思維訓練。
師:愛因斯坦做特別難做的小板凳,傻嗎?劃下答案,讀第一段。
(4)用“因為……所以”訓練說話,將愛因斯坦為什么做小板凳的理由說清楚。
(6)繼續(xù)用“……是因為……”說話,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練習。
師:他們班里的同學、老師喜歡他嗎?
(7)詞語訓練。
研究“從此”一詞。師:從哪件事之后,老師改變了對他的態(tài)度?
(8)再用“因為……所以”說話。
(9)讀第四段。
4.小結(jié)。
師:“學愛因斯坦做小板凳”對嗎?我們向他學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作業(yè)?:
有表情朗讀課文,抄寫詞語。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要求讀準,會寫、記住。
注意:“需、糟、糕、態(tài)”的書寫。
二、聽寫。
三、朗讀課文。
1、給句子換一種說法:
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糟糕的小板凳嗎?()。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用“……因為……”說話。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一
1、學會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初步感受愛因斯坦從小做事認真,肯花力氣,不怕失敗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理清課文的脈絡。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簡介愛因斯坦的生平。
2、讀題,學習“凳”
二、學習生字新詞。
自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自己分析理解。
全班交流自學生字情況。
三、理清按事情發(fā)展順序?qū)懙囊欢卧挕?BR> 1、自己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是課文的第幾段告訴我們的?
2、出示一段排列錯亂的話(把課文第三段順序打亂),讓學生讀讀通不通。
3、讓學生排列次序,說說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4、讀第二、三段,給短語排列次序:
()老師生氣。
()同學們不再笑。
()愛因斯坦說明情況。
()愛因斯坦交板凳。
5、完成作業(yè)本第五題。
四、作業(yè):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愛因斯坦認真、努力、不怕失敗、不怕嘲笑的品質(zhì)。
2、能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子補充完整。
3、能正確朗讀不同語氣的句子。
教學重點、難點:
反問句的學習。人物的評價。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說說二、三段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摹?BR> 二、學習二、三段,質(zhì)疑問難。
1、學習老師的話,理解“糟糕”,找一找,還有哪些詞也是說明“糟糕”的?
比較句子。
你們誰見過這么糟糕的板凳?
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糟糕的板凳嗎?
你們誰也沒見過這么糟糕的板凳。
世界上沒有比這更糟糕的板凳了。
2、學習愛因斯坦的話。
想想這三辦小板凳是怎么做出來的?你感覺到愛因斯坦是個怎樣的人?
朗讀愛因斯坦的話。
3、學習同學們的表現(xiàn)。
三、學習一、四段。
1、第四段:從此指從什么事以后?改變在這兒指什么發(fā)生了變化?
2、第一段:
這段話換種說法嗎?訓練用“因為……所以……”說話。
四、小結(jié)。
五、作業(yè)指導,完成作業(yè)。
收集科學家小時候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故事。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二
讀完《三只小板凳》一文,一想再想,深深感于樹立自信觀念的重要??梢哉f:沒有自信就沒有就沒有成功。然而,越是在逆境中,就越發(fā)閃射出她那奇麗鮮艷的光彩,成為人步入成功的階梯。
《三只小板凳》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世界聞明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上小學的故事:有一次上勞作課,下課后同學們紛紛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猴、布娃娃……就愛因斯坦沒交。第二天才交上一只粗陋的小板凳,老師十分生氣,說沒有比這更加簡陋的板凳了,可愛因斯坦拿出了兩只板凳,告訴老師,這是前兩次做的,雖然交的這只板凳丑陋了,但總比前兩只好。
喪失信念,喪失勇氣,等于喪失了一切。愛因斯坦不是因為就他沒有交上作業(yè)而傷心,也沒有為老師的'差評二自餒,就是因為他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當年連小板凳都做不好的“笨小孩”,現(xiàn)在成為了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也可以說,自信可以決定人生的道路。
人,是要有的精神的。而這精神正在不斷激勵我們向上進取的能源。吧這能源灑在祖國富饒的大地上,讓花朵開花、結(jié)果……祖國的明天會因我們更加美好!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二、開展讀書“展示會”活動。
1、“我會認”??ㄆ樽x生字詞。
2、“我會讀”。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了解讀書情況,相機糾正字音。
3、“我想讀”。誰想讀誰就站起來讀。(側(cè)重指導對話的朗讀。)。
三、朗讀課文,感悟交流。
1、建議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全文。
2、學生自讀自悟:愛因斯坦為什么做了三個小板凳?
3、交流討論。
(1)“我來告訴你!”學生將自己找的答案和閱讀感受講給同學聽,同時解疑。
(2)“我要請教你!”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的?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幫助解答。
4、分角色朗讀,表現(xiàn)人物。
(1)小組內(nèi)分配好角色,討論一下愛因斯坦和老師的對話該怎樣讀,然后分角色朗讀,并互相評議。
(2)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好。
四、指導書寫。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詞。
2、指導生字書寫。
教學重、難點:
正確掌握本課生字,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學生自學生字。(先說它是什么結(jié)構(gòu),是什么和什么組成的(獨體字除外),它的筆順是什么,共有幾筆,組詞是什么。
3、學生交流如何記憶字形。
三、指導書寫。
1、指名說記字的方法。
2、教師范寫。
3、學生描紅。
指導寫字,看清每一筆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寫排頭字。
4、作業(yè)展示。
四、復習鞏固。
1、朗讀全文。
2、完成課后第二題。
五、拓展練習,引導實踐。
1、摘抄本課中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其他人聽。
3、收集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因、交、作、布、兩、左、右、它”8個字,會認“板、勞、第、世、界、更、能”8個字。認識新部首“點橫頭”、“巾字底”。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不怕困難,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讀懂課文,理解重點詞句,使學生明白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不怕困難,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課文。
(介紹愛因斯坦)。
二、初讀課文。
三、多種形式認讀田字格、雙橫線生字。
四、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設疑:愛因斯坦為什么要做三只小板凳呢?
五、學會寫“作、兩、交、它”四個字,學會新偏旁(點橫頭)。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激趣導入。
1、復習生字詞(田字格、雙橫線)。
2、自由讀全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讀中體會。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指名讀。
學習第一句話;
1、出示第一自然段中重要的詞語。
2、引導學生讀好詞語。
3、通過讀好詞,引導學生讀好句子。
4、相機理解“作品”
學習第二句話;
1、指名讀第2句話。
2、他指誰?
3、這是一只怎樣的小板凳?(相機引導學生讀出愛因斯坦作品交得很晚、小板凳樣子很丑)。
4、齊讀。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讀中感悟。
1、師范讀第2自然段。
2、問題提出:老師對愛因斯坦的小板凳滿意嗎?
學習老師的話;
1、出示老師說的話,引導學生讀出老師的很不滿意。
過渡:聽到老師很不滿意的評價,愛因斯坦又是怎么做的,怎樣說的呢?
2、讀一讀,找出愛因斯坦動作和語言,做上記號。
3、同桌互相說一說劃線的句子。
4、師出示描寫愛因斯坦的動作和語言的句子。齊讀。
相機理解:不慌不忙。
5、引導學生看插圖。
6、學生交流比較。
7、討論:愛因斯坦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相機理解“強一些”)。
8、你認為愛因斯坦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9、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四、學寫四個字(因、右、左、布)。
1、觀察這四個字,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
2、師范寫“布”(認識新偏旁“巾字底”)。
3、生練寫。
第一次。
第三次。
堅持、認真......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五
今晚學好國際象棋,我的心情糟透了,因為我連輸三盤?;貋淼穆飞?,我一句話也不想說,車里顯得特別悶熱。到家的時候,剛好碰到媽媽從書店回來,媽媽說給我買了一本書,書名是《激勵孩子勤勉上進的好故事》。
我翻開散發(fā)著油墨清香的書,目錄里有很多故事在向我招手。我挑選了“第三只小板凳”的故事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故事講述了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故事。他小時候不怎么聰明,在一次手工課上老師教她做一只木板凳。第一天他交不出來。第二天,滿懷希望的女老師看到一只制作很粗陋的.小木板凳,生氣地挖苦道:“我想,世界上不會有比這更壞的凳子了?!苯淌依镆魂嚭逄么笮?。愛因斯坦走回自己的座位,從書桌下拿出兩個更為粗陋的木板凳說:“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剛才交給老師的是第三只凳子。雖然它并不使人滿意,可是比起前兩只總要強一些?!蓖瑢W們紛紛向他投來敬佩和贊許的目光。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失敗并不可怕,但失敗了還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才是最可貴的。跟愛因斯坦相比,我還差一點,但是我會努力做到坦然地面對失敗和嘲笑。我放下書本,緊緊地抱住了媽媽,剛才的煩惱一下子全拋到九霄云外了。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六
在教學本課課文時,我按“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方法,首先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整體感知課文,聽聽課文錄音,想想“愛因斯坦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看課文動畫、聽課文錄音、通過各種形式反復朗讀課文讓學生去體悟。在學習課文重點段落時,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老師和愛因斯坦的對話,抓住“生氣、小聲”等關(guān)鍵詞語引導學生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再抓住“老師開始為什么生氣,后來為什么很感動?”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后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在討論中感悟理解課文。最后又回到整體,讓學生說一說“在愛因斯坦身上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學習的?”,從而懂得做事要不怕失敗,肯下功夫的道理。
做事有恒心,不怕失敗,所以長大后成了有名的科學家,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讓我們來看一看他對人類作出了哪些成就?!彪S后就讓學生看我從網(wǎng)上下載的一些有關(guān)介紹愛因斯坦為人類作出文字和圖片資料??粗鴮W生們看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閃爍著求知的光芒。有些學生還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聲:“愛因斯坦真了不起!”“我好佩服他呀!”當我再出示:()的愛因斯坦這個填空時,學生的答案更多了。我想:在課堂中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和贊賞、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多很重要,這是達到較好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的8個生字和9個詞語,認識“鶴、剩、留、朝”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是哪只白鶴找到了魚,懂得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啟發(fā)學生遇事要根據(jù)實際多動腦筋,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變化。
教學重點:
1.讀準生字和詞語的讀音。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是哪只白鶴找到了魚,并懂得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
3.使學生懂得遇事要多動腦筋,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變化。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
2.使學生懂得遇事要動腦筋,注意事物之間的變化和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趣。
1.教師板書課題:三只白鶴。
齊讀課題。
2.指名讀“鶴”,從字形上你知道鶴屬于動物中的哪一類呢?
3.出示“白鶴”圖,你能講講白鶴的樣子嗎?你知道它們生活在哪里?最愛吃什么?
4.有一天,三只白鶴之間發(fā)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朗讀課文,要求大家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一邊讀一邊用筆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畫出的生字和會認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并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出序號。
3.電腦出示生字、詞,檢查自學情況。
(1)電腦出示生字:
(2)電腦出示會認的字:
(3)電腦出示詞語。
中午明天抬頭記住地下。
天空白云剛剛旁邊。
(4)電腦出示詞語。
白鶴吃飽剩下埋在記住。
請學生選擇上面詞語說一句話。(可以選擇1個詞或2、3個詞語進行說話練習)(如:三只白鶴吃飽了,把剩下的魚,埋在地里,留著明天再吃。)。
第一只白鶴記住在大魚埋在太陽底下。
第二只白鶴記住大魚埋在白云下面。
第三只白鶴記住大魚埋在柳樹旁邊。
4.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其他同學聽聽他們的讀音是否正確?讀后學生糾正讀音。
5.看看課文有幾幅插圖,說說每幅圖各與哪些自然段相對應。
三、學習課文內(nèi)容。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圖。
提問:誰在干什么?
什么時間?誰在干什么?
板書:一天中午埋魚。
2.他們最愛吃魚,為什么把魚埋在地里呢?出聲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后請同學說一說。
3.三只白鶴把魚埋到了什么地方?
(畫大樹)。
4.緊扣“抓到了許多魚”、“吃得飽飽的”、“剩下的一條”引導學生理解,使學生懂得“許多、飽飽、剩下”是三只白鶴埋魚的原因。
5.指導學生讀好這一段。
(1)學生自己練習讀。
(2)教師指導學生讀好這段,教師范讀。
(3)學生練讀。
(4)指名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魚埋好了,三只白鶴在干什么呢?
1.學生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劃出三只白鶴各自找了一個什么事物來記住埋魚的地點的?用“橫線”劃下來。
2.指名回答,學生邊說教師邊板畫:
[詳見第一課時板書]。
3.電腦出示:請你用這樣一句話說一說。
_______把_______作為找魚的記號。
4.第一只白鶴為什么抬頭看太陽?這是什么時候?(中午)。
第二只白鶴為什么抬頭看白云?
第三只白鶴為什么看了看河邊的大柳樹?
(三)學習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2.電腦出示:
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三只白鶴都醒來了,他們都準備去找回那條埋在地里的大魚。
第一只白鶴想:__________他就朝________飛去。
第二只白鶴想:__________他就朝________飛去。
第三只白鶴想:__________他就朝________飛去。
3.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表示什么時候?(早上)早上太陽在哪個方向?(東邊)。
(學生把太陽圖往左邊移動。)。
4.電腦出示填空,讓學生說一說。
早晨,太陽從升起。中午,太陽在我們的()。晚上從()落下。
學生邊說教師邊點擊鼠標。
點擊1:出示東方。
點擊1:出示頭頂上。
點擊1:出示西方。
第一只白鶴能找到魚嗎?為什么?
5.第二只白鶴以什么作標志找的?(指板書)所以他朝白云飛去,他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嗎?為什么?(聯(lián)系《謎語》一課,“云兒見他讓路”,理解白云在天空中是飄浮不定的。)。
6.第一、二只白鶴為什么都找不到魚?
(因為太陽,白云在天空中的位置在不停地變化,所以,以太陽和白云作標記是永遠也找不到魚。)。
7.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從河邊的柳樹作標記的第三只白鶴能不能找到大魚。
看圖(二):第三只白鶴落在柳樹旁邊,柳樹的位置會改變嗎?那么,他能找到大魚嗎?(柳樹的位置不會改變,所以第三只白鶴能找到大魚。)。
8.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教師指導讀好這句話。
哪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呢?(第三只白鶴)為什么?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話。
9.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大魚,會怎么想?怎么做?
10.這三只白鶴中你最喜歡哪一只?為什么?假如你是它,你想對另外兩只鶴說什么呢?
(四)總結(jié)全文。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明白了什么?(做事要多動腦筋,要符合實際,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變化。)。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3.復述課文。
以“埋魚——定標志——找魚”的順序復述課文。
附板書:
一天中午埋魚定標記找魚。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八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已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說話能力。這一活動能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表現(xiàn)的機會,激發(fā)他們的說話欲望,發(fā)展他們的求導思維。
活動目的:
1、能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想法,學說完整的語句。
2、培養(yǎng)想象力。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四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一、二,讓幼兒完整地描述圖片內(nèi)容。
1、這兩張圖片想要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情,誰能把它說出來?
2、這三只小老鼠你們喜歡嗎?它們是三只什么樣的小老鼠呢?
(在描述圖片內(nèi)容時,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圖片上的小老鼠很聰明,顯得很高興)。
二、對半個西瓜皮進行聯(lián)想。
(對于幼兒的大膽想象,老師以鼓勵、贊同為主,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三、出示圖片三、四,讓幼兒繼續(xù)描述圖片內(nèi)容。
1、小老鼠從來沒有乘過船,現(xiàn)在,它們坐在西瓜船上,心里會感到怎么樣?你們是從圖片上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讓幼兒描述小老鼠高興、得意等心態(tài))。
2、一高興,小老鼠的壞毛病暴露出來了,小老鼠有什么壞毛病呀?(啃東西)。
3、啃破了西瓜船,會有什么后果呢?
四、共同討論不讓西瓜船沉下去的方法。
1、幼兒自由結(jié)伴討論。啟發(fā)幼兒多想幾個辦法,比一比哪個辦法比較好。
2、幼兒講述自己的想象,對幼兒的想法教師持鼓勵態(tài)度;教師可以綜合幼兒的想法,匯集成幾個辦法。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九
《第三個小板凳》是北師大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十一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本單元以“努力”為主題,意在引導學生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挫折、煩惱,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本課緊扣主題講述了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面對困難毫不氣餒,不斷努力的故事。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書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教育學生行事要認真、要堅持到底,不懈努力。
教學重難點:
1、認讀9個生字,書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愛因斯坦的努力,明白做任何事情只要不懈努力,不放棄就會成功的道理。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9個生字,書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認識人物,導入新課。
二、自讀課文,完成要求。
1、自讀要求。
2、學生根據(jù)提示,自讀課文。
3、自讀反饋。
三、學習生字。
1、出示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生自由認讀識字。
3、指名讀詞。
4、教師重點強調(diào)。
5、介紹識字方法。
四、書寫生字。
1、認讀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教師重點指導。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愛因斯坦的努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1、出示生字卡測讀。
2、出示文中幾個重要句子測。
二、學習課文。
2、引讀課文:這第三個小板凳是誰做的?作的怎樣?。
3、教師導讀。
4、討論:老師為什么改變了對愛因斯坦的態(tài)度?
三、總結(jié)全文。
1、有感情地分角色齊讀全文。
2、說說愛因斯坦小時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四、布置作業(yè)。
1、找愛因斯坦的其他故事讀一讀。
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十
1、理解故事內(nèi)容,記清主要情節(jié),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2、傾聽童話故事,感受故事中三只小豬團結(jié)互助的美好感情。
3、樂于探究房子結(jié)實的原因,知道做事不圖省力。
1、實物草、木頭、磚。
1、兒歌導入。
手指操《小白兔蓋新房》導入。
提問:小兔子蓋了一間怎樣的房子?你還見過什么樣的房子?
2、
展開。
播放幻燈片,講述故事內(nèi)容。
(1)故事中有誰?它們用什么樣的材料蓋了一間怎樣的房子?
(2)蓋好房子之后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3)為什么大灰狼摧毀了大哥二哥的房子?
(4)大灰狼有沒有把轉(zhuǎn)房子吹倒?后來它想到了什么辦法進入轉(zhuǎn)房子?結(jié)果怎樣?
(5)小朋友們想一想,用什么材料建的房子最牢固,才不會被大灰狼破壞掉呢?
3、出示實物與幼兒談話。
(1)讓幼兒說出實物名稱:“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
(2)猜一猜:“這三種材料如果拿來蓋房子,哪種材料蓋的`房子最結(jié)實?”
(3)分析實物稻草、木頭、磚。
請幼兒上臺來摸一摸、捏一捏、掂一掂,并說出感受,教師演示:折斷稻草,用釘釘木頭和磚,分清三種實物的硬度,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小結(jié):“在這三種材料里,稻草最輕,木頭較重,磚最重;稻草又細又軟容易折斷,木頭雖不易折斷,但是較軟,磚頭最硬最結(jié)實,所以,用結(jié)實的材料蓋出來的房子才結(jié)實?!?BR> (4)教育幼兒做事不圖省力。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十一
1、通過欣賞歌曲《三只小豬》了解故事情節(jié),能用律動表現(xiàn)音樂,掌握主題樂句并能哼唱。
3、通過欣賞《三只小豬》培養(yǎng)學生勤勞、團結(jié)、勇敢的美德。
能熟練掌握主旋律,感受故事情節(jié)。
學生跟旋律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1、初聽音樂,完整聆聽音樂。
師:今天沈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三只小豬》的故事(播放音樂,師開始邊講故事邊表演。)。
2、欣賞前半部分音樂。
(1)多媒體動畫片導入:第2遍。
師:聽完音樂讓我們一起參與到故事中,幫助小豬們打敗大灰狼。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三只小豬是怎么樣造房子的,請同學們注意聽一聽三只小豬在造房子的時候說了些什么。生:回答。
師讓學生跟著老師按節(jié)奏念一念。注意小豬們很開心地在造房子,所以節(jié)奏比較快,我們聲音要有彈性,“造房子”的“子”后面不能停頓太久。否則跟不上下一句。(2)律動三只小豬造房子和演奏器樂。
師:同學們有沒有注意觀察三只小豬是怎么樣造它們的房子的,他們除了造房子,還有沒有做別的事情?(律動豬大寶學造稻草房子,除了造房子他還吹笛子了,學習吹笛;豬二寶造木頭房子,除了造房子他還拉小提琴了,學拉小提琴;豬小寶造磚頭房子,他勤勤懇懇除了造房子啥都沒做,律動砌磚頭。)。
(3)欣賞前段部分音樂,師示范做動作:第3遍師:看老師來模仿三只小豬造房子吧。
(4)多媒體分段出示節(jié)奏:學生分段學習朗讀三只小豬造房。第4遍。
師: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來學一學三只小豬造房子吧。沈老師念一句,同學們念一句。
師:接下來老師請同學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表演一下三只小豬造房子。
3、欣賞主旋律部分。
(1)多媒體出示大灰狼來了。
師:正當三只小豬開心地造完房子的時候,大灰狼來了。他想要吃小豬們,他把豬大寶的稻草房子吹走了,又把豬二寶的木頭房子吹走了,小豬們跑到豬小寶家里,大灰狼也追來了。我們來聽一聽會發(fā)生些什么呢。
(2)學生欣賞后半部分主旋律音樂。第6遍。
師:三只小豬團結(jié)在一起,一點都不害怕大灰狼,當大灰狼再來敲門的.時候,三只小豬唱起了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老師播放音樂唱主旋律。)。
(3)模仿小豬說一說節(jié)奏。(小豬們都不害怕大灰狼,我們會害怕嗎?那我們也來告訴大灰狼,模仿小豬們說一說節(jié)奏吧。)。
學習節(jié)奏:我們才不怕大灰狼。師:我們也來輕松地來唱一唱吧。
(4)生學唱主旋律歌譜。(師彈一句,生學一句。)。
(5)學唱主旋律。(師彈一句,生學一句。)。
(6)聽音樂,請學生回答主旋律出現(xiàn)了幾次?第7遍師:請同學們認真聽一聽音樂里面我們學過的主旋律一共出現(xiàn)了幾次。請同學們拿出手指來數(shù)一數(shù)。
聽完學生回答。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到底幾次。請同學們在聽到學過的旋律的時候跟著唱一唱。
(8)學生表演(一個學生表演大灰狼,其余學生表演三只小豬。多媒體出示動畫片“大灰狼逃跑的視頻”
(9)學生觀看大灰狼逃跑的視頻。
師:三只小豬齊心協(xié)力,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大灰狼趕跑了。小豬們可開心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4、完整表演故事情節(jié)。
(1)全班學生一起表演。第9遍。
師:請第一組同學表演豬大寶、第二組表演豬二寶、第三組表演豬小寶,我們一起來演一演三只小豬的故事吧。。
從今天的故事中你學到了什么?
生:要學習豬小寶的勤勞、三只小豬的團結(jié)、勇敢、用智慧打敗大灰狼。在音樂中結(jié)束全課。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要求:
1.認讀詞語,讀懂課文。
2.教育學生“只有自己勤奮學習,不懈地努力才能出績?!?BR> 3.進行朗讀訓練,學會用不同的語氣讀句子。
4.用“……是因為……”這個句式練習說話。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具: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通課文,熟讀詞語。
2.學習一二兩段。
教學過程?:
1.定向。(自讀課文,提出要求)。
(1)讀準詞語,讀通課文。
(2)誰干什么?
(3)給文章分段。
2.自學課文,要求劃出生字、新詞。
3.字、詞、句的訓練。
(1)出示生字卡片:
坦tan凳deng雖sui糟zao偉wei。
拼讀生字。
(2)讀詞語,強調(diào)“糟糕、小板凳、雖然”的瀆音。
(他從小喜歡鉆研問題,做那些需動腦筋、花氣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4)給自然段標號。
4.讀講1—2段。
(1)讀第一段,用“因為……所以”進行說話訓練,因為愛因斯坦從小……,所以長大后他成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2)讀第二段,填空練習。(愛因斯坦很喜歡鉆研問題。)。
(4)讀1、2兩段。
5.作業(yè)?。
熟讀課文,認讀詞語,完成“讀一讀,練一練。”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研究3、4段,學習愛因斯坦不怕困難的品質(zhì)。
2.朗讀訓練。
3.會用反問句說話,并能將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教學過程?:
1.段的訓練:哪兩段是講愛因斯坦做小板凳的?
2.讀講第三段。
(2)練習對話,朗讀訓練。師:我們學學老師的樣子來讀第三段中的兩個句子。
(3)句子訓練。
出示反問句:你們誰見過這么糟糕的小板凳?
師:你們見過嗎?
生:我們沒見過。
師:那還可以怎么說?
(我們誰也沒見過這么糟糕的板凳。)。
(4)小結(jié)。
同樣一個意思我們可以用兩種不同的語氣說。
(5)讀讀演演。
愛因斯坦的話——小聲說:“有的”。
3、讀講第四段。
(1)讀愛因斯坦的話,完成填空練習。
第一次做的和第二次做的比第三次做的()。
(2)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話,說清楚其它小朋友都做了什么?提高要求,前面可總的說一下,后面可以評價一下“小朋友們做了許多手工作品,有的小朋友做泥鴨子,有的……,他們都做得很好?!?BR> (3)思維訓練。
師:愛因斯坦做特別難做的小板凳,傻嗎?劃下答案,讀第一段。
(4)用“因為……所以”訓練說話,將愛因斯坦為什么做小板凳的理由說清楚。
(6)繼續(xù)用“……是因為……”說話,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練習。
師:他們班里的同學、老師喜歡他嗎?
(7)詞語訓練。
研究“從此”一詞。師:從哪件事之后,老師改變了對他的態(tài)度?
(8)再用“因為……所以”說話。
(9)讀第四段。
4.小結(jié)。
師:“學愛因斯坦做小板凳”對嗎?我們向他學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作業(yè)?:
有表情朗讀課文,抄寫詞語。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要求讀準,會寫、記住。
注意:“需、糟、糕、態(tài)”的書寫。
二、聽寫。
三、朗讀課文。
1、給句子換一種說法:
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糟糕的小板凳嗎?()。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用“……因為……”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