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確保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教案應該合理安排時間,確保教學進度的緊湊性。這些范文涵蓋了不同階段和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可以滿足不同教師的需求和要求。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一
課題。
2、研究溫度計。
備課日期前學期的電腦備課
上課日期9月19日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研究溫度計的構造和原理,使學生理解液體都具有受熱體積膨脹、受冷體積縮小的性質。
2、指導學生初步學會做液體熱脹冷縮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
準備。
1、裝有醬油、酒精的模擬溫度計各一支,水槽2個,冷熱水水槽各一個,橡皮圈2個(做標記用)。
2、演示溫度計1支,每實驗小組攝氏溫度計1支。
3、學生課前搜集各種各樣的溫度計。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1、水和其他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指導學生了解溫度計的測量標準。
3、教師總結結束本課。
1、談話:溫度計放到熱水中,紅色液柱上升,放在冷水中紅色液柱下降了。溫度計的液柱為什么會上升或下降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溫度計的'科學。(板書課題)。
2、提問:進行科學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實驗)。
(2)學生分組實驗:把模擬溫度計分別放入裝有熱水和冷水的兩個槽中,觀察液柱的變化。
(3)討論:瓶中的水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液柱卻上升或下降,這是怎么回事呢?
(4)學生討論、匯報。
(5)小結:水受熱體積會膨脹,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體積縮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這種性質,我們把它叫做“水的熱脹冷縮性質”。
(6)提問:其他液體有沒有這種性質呢?同學們能不能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
(7)學生實驗并討論、匯報。(參照課本第6頁進行)。
(8)師生小結:液體都有受熱體積膨脹,受冷體積收縮的性質,可以推斷,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溫度計就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1)學生看課本第7頁閱讀部分。
(2)提問:攝氏溫度測量標準是誰制定的?刻度標準是怎樣規(guī)定的?
(3)學生討論、匯報。
(4)小結:同學們要注意,在不同的地區(qū)水燒開的溫度并非都是100攝氏度,水結冰也不絕對都是0攝氏度,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去探索其中的奧秘。
課后感受。
通過實驗研究,同學們對于溫度計的原理有了一定的認識,了解了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二
1、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知識的應用。
2、通過學習課本內容,觀察有關的實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利用方面的知識。
3、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聲音在信息方面和傳遞能量方面的利用。
2、難點:學生對能量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觀看有關視頻資料,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視頻,猜測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播放視頻)。
師:女高音歌唱家為什么會這么厲害呢?要想知道答案,那么請認真學習本節(jié)內容:聲的利用。
(打開幻燈片)。
師: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知識的應用。
2、新授環(huán)節(jié)。
(1)讓學生自學課本聲與信息部分的知識,完成導學案自學指導1。
(在大屏幕上打出:1、聲與信息。)。
師: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部分內容:聲與信息。
師:下面請同學們完成導學案自學指導1。
提問學生回答導學案1-4題。重點讓學生舉出幾個聲傳遞信息的例子。
生:……。
師:大家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來看大屏幕上的幾個例子。
(大屏幕展示圖片等)。
總結第一部分內容。
師:那么以上這些共同說明了?
生:……。
(2)聲與能量。(通過展示實驗和閱讀課本聲與能量方面的知識,了解聲在傳遞能量方面的應用)。
實驗展示,總結出聲能傳遞能量。
師:接下來我們學習第二部分內容:聲與能量。
(在屏幕上顯示2、聲與能量)。
師:我們先來做兩個小實驗。
(展示第一個實驗,介紹實驗器材)。
師:同學們,你們有什么辦法能使蠟燭熄滅?
生:用嘴吹或用手扇。
師:不管是嘴吹還是用手扇,我們都消耗了能量,這個能量使蠟燭熄滅。
生:是。
師:同學們,我用另外一種方法也可以使蠟燭熄滅,請注意觀察。
(展示實驗1)。
師:誰給蠟燭施加的能量呢?很明顯是它,……這個實驗就說明了聲可以傳遞能量。
(展示實驗2)。
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誰能說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現象,那么這個現象又說明了什么問題?
讓學生自學課本聲與能量部分的知識,完成導學案自學指導2。
師:下面請同學們完成自學指導2。
(提問回答5-7題)。
讓學生分組完成合作探究。
(老師適當給予提示,并找學生舉出例子)。
師:這個例子非常好。
展示一些聲傳遞能量的例子,并總結第二部分內容。
師:以上這些例子說明了?
生:聲可以傳遞能量。
(3)本節(jié)小結。
(讓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
師:請總結一下我們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主要內容。
生:……。
(展示幻燈片小結部分)。
3、當堂訓練。
師:快速完成9-16題。
(5分鐘后讓學生交換試卷,看大屏幕核對答案,進行批改,把試卷還給本人)。
師:8道題全對的請舉手。錯一個的請舉手。
(老師及時對結果進行評價)。
師:出錯的同學下去再認真思考一下。
4、作業(yè)布置。
p41動手動腦學物理1、2、3。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三
班級:化學工程與工藝1班姓名:楊皓辰學號:3013207024。
關于家鄉(xiāng)太陽能建筑規(guī)劃與構想。
我的家鄉(xiāng)是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爺爺奶奶家都來自農村。河南省位于中原地帶,安陽地區(qū)位于黃河北部,大部屬于平原地帶,接受太陽輻射條件良好,但相比于西部地區(qū),太陽輻射量卻略顯不足。河南省是全國農業(yè)大省,農村土地面積廣大,農村人口眾多,但人均gdp在全國排名較為靠后,尤其是農村地區(qū)。
河南是全國人口第一大省,同時也是能源大省,河南人口約占全國的6.88%,生產總值占5.65%,能源消耗占6.31%,原煤消耗占7.54%,單位gdp耗煤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河南省在能源結構上以煤炭為主,同時也是煤炭生產大省,原煤產量位居全國第四位,其他資源以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為主,水能、風能資源不足,核電處于空白,因此能源結構明顯不合理。
煤炭屬于化石能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河南省煤炭資源的加速開采帶來的社會問題環(huán)境問題日益突出,大力發(fā)展可再生資源是解決能源問題的必然選擇。太陽能技術是如今新興能源產業(yè)中最具有發(fā)展?jié)摿Φ姆种АO旅?,我將針對家鄉(xiāng)的房屋建筑與太陽能技術的結合,談一些我的設想和理念。
在中部平原地區(qū),太陽輻射量不是十分充足,為了取得更好的集熱效果,我們主要采取主動式太陽能建筑設計的方略。主動式太陽能建筑利用集熱器、蓄熱器、管道、風機及泵等設備來蓄存、收集、輸配太陽能,系統(tǒng)中各部分均可通過自動化控制達到所需的溫度。
在設計農村房屋的太陽能建筑一體化過程中,首先討論房屋表皮問題,包括屋頂、墻體和地面,這些方面關系到建筑物整體的集熱蓄熱、儲能和保溫。
屋頂是離太陽最近且有效接受面積最大的部分,是集熱元件最重要的部分。屋頂應有一面朝向南面,設計角度應為當地緯度加十五度,安陽市內黃縣大約為北緯36°,故屋頂設計傾角應為51°。另外,屋頂還應具備保溫和蓄熱的性能,我們在屋頂設計一定的綠化。綠化帶中,土壤在冬天變得干燥,具有保溫功能;而在夏天,土壤中的水分蒸發(fā),帶走一定的熱量,能使室溫下降。綠化的屋頂和水池還能起到美觀作用,讓住戶的心情愉悅。
太陽能主要是用于集熱系統(tǒng),如太陽能熱水器,太陽灶等,利用聚集的太陽能產熱代替原先使用的煤炭或是火力發(fā)電的電能。
太陽能集熱器的安裝需要一定的坡度,恰好可以安裝在有一定坡度的屋頂,同時利用坡屋頂樓面下的吊頂空間,橫向安裝管路,因此可以比較靈活地布置太陽能集熱器的平面位置。在屋頂安裝太陽能集熱器一般遵循以下幾點規(guī)則:
2、太陽能集熱器應安裝在向陽的坡屋頂;
3、坡屋頂的坡度設計應當結合太陽能集熱器的集熱需求,使其盡量多的接收太陽輻射;
5、設置太陽能集熱器的坡屋面應當考慮到太陽能集熱器的載荷。
墻體主要起到集熱和保溫的功能。向南的墻體主要起到集熱作用,東西向的墻體起到保溫作用。首先,顏色應選用集熱效果較好的深暗色。材料選用雙層玻璃,透光材料既可以允許短波輻射照射在集熱面上,還能夠減少向外輻射以減小熱損失。墻體蓄熱利用的是墻體熱容量和傳熱時間的滯后性,使得室內的溫度不受外界太陽輻射的影響。
南側的墻面設計成太陽能墻面。墻板是在鋼板和鋁板的表面鍍上一層具有高換熱效率的涂層,并且在板上穿一些微小孔隙,然后經特殊處理加工制得。室外空氣,經過太陽能墻加熱后,在置換室內污濁空氣的同時,并且起到對室內空間供暖的效果,這樣達到了供暖和換氣的雙重功效。太陽能墻維持了室內良好的通風,利用太陽能加熱空氣,降低了建筑墻體的熱損失,消除了暖空氣在天花板上聚集的現象,減少了冷空氣侵入墻體,既降低了房屋的能耗又提升了室內空氣的質量。在冬季白天陽光充足,太陽能墻系統(tǒng)可以使流入其間的空氣溫度提高15~39℃。在多云天中,系統(tǒng)可以提供熱量預熱空氣,提供部分建筑物能耗。除了直接吸收太陽輻射外,系統(tǒng)還能吸收反射和散射的太陽輻射能。太陽能墻系統(tǒng)安裝較為方便,材料和設備使用較少,而且成本回收快。
地面,設計成地暖型的。河南省廣大農村地區(qū)仍然處于較為落后的取暖局面,五年前的冬天,只有在堂屋火炕用于取暖,在一般屋子里沒有任何取暖設施。火炕燒的是濕煤,利用率不高。后來開始燒花生皮,燃燒特別不充分,對室內空氣造成了嚴重污染,特別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近幾年逐漸開始使用電熱扇和電暖氣。地暖是近年來新興的取暖方式,普遍應用于城市的小區(qū)之內。將太陽能技術與地暖結合,利用于農村家庭的取暖,既節(jié)約了能源又可以取得良好的取暖效果。將地面安裝內外兩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連接到屋頂和墻體的集熱系統(tǒng)。太陽能熱水運行到有效供暖最低溫度時,由外循環(huán)運行自動切換內循環(huán)運行,與此同時啟動輔助加熱直接進入終端散熱。太陽能熱水有效利用而提高輔助加熱的熱利用率,達到“雙循環(huán)節(jié)能”。我們根據需要,切換高低兩種室內溫度,家里無人時,切換到低溫檔。高低溫度的使用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進行遠程控制,稱為“人為因素控制節(jié)能”??刂乒┡绞接袦囟取r間、手機三種。溫控是利用室內溫度控制供熱24小時保持人體所需要溫度為舒適型采暖。時控,是利用時間來控制供熱24小時可任意設置供熱次數和供熱時間長短,適于上班家庭以及晚間低谷用電的使用為經濟型采暖。手機遠程遙控室內高低溫度的運行等被稱為“智能控制運行節(jié)能”。
管路與設備的安排與布局也應講究一定的規(guī)則。管線布置合理有序的安排走向,安全第一,并且便于維修,還不能影響建筑功能及外觀形貌。豎向的管線布置在豎向管道中,在穿越維護結構時,要預埋套管,明穿暗敷。農村地區(qū)以平房為主,所以可以采用分戶式系統(tǒng),儲水箱等系統(tǒng)設備的空間有條件單獨設計,但也可以利用屋頂下的空間。充分考慮到防水措施以及結構的載荷力,輔助設備(如水溫調節(jié)控制器、水溫顯示表、泵和閘門)與水箱位置應靠近以保證提供熱源,并且為將來維修留出一定的空間。
除了集熱外,太陽能利用的另外一大領域便是發(fā)電。太陽能發(fā)電是指無需通過熱過程,直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發(fā)電方式。包括光伏發(fā)電、光化學發(fā)電、光感發(fā)電和光生物發(fā)電。光伏發(fā)電是利用太陽能及半導體電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陽光輻射能,并使之轉化成電能的直接發(fā)電方式,為太陽能發(fā)電的主流。
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是利用太陽能電池中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輻射直接轉化為電能的發(fā)電系統(tǒng)。一套基本的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包括:太陽光伏電池板、防反充二極管、充電控制器、逆變器、測量設備和蓄電池。
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與建筑一體化的設計不僅是將光伏組件融入到建筑材料中來,而在結構和外觀上達到統(tǒng)一,而且包括如蓄電池組、逆向換流器等相關電流設備,需要綜合考慮組織和安排。例如:蓄電池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微量的氫氣,所以蓄電池組應被放置在較為干燥且通風的地方,以防對造成爆炸等危險意外事故。系統(tǒng)光電板應安裝在采光較好的南面,在廣大平原農村地區(qū)無大型建筑物干擾遮擋,有利于光電板采光。由于單晶硅和多晶硅等半導體材料在20℃左右效率最高,所以光電板的背面應保持良好通風。由于農村大多數為土路,對太陽能電池板應采取一定的防塵措施,院子里的地面可以鋪成石磚面,除此之外光電板設計一定的角度,不僅有利于光線照射,而且利于雨水沖刷保持潔凈。最后,太陽能電池板應安裝在較為寬敞的地方,一面有人碰損,而且易對人員造成意外傷害。
建筑中的太陽能發(fā)電裝置主要是屋頂和院落中的太陽能電池板,少量以太陽能墻,窗戶存在。主要提供室內的正常用用電器用電,另外還有一部分儲備,當天氣不好時,太陽能集熱系統(tǒng)無法正常運行,可以利用電能維持房屋各部分的正常運行,進行電加熱。
我有一個想法,利用仿生技術實現太陽能的利用。希望能夠找到一種轉化太陽能的生物,提取其中能夠利用太陽能的酶或其他活性物質,進行人工化批量生產。將這些物質運用于屋頂和墻體上吸收太陽輻射能,直接轉化成所需要的各種形式的能量。這樣既節(jié)約了成本,又避免了一些因設備儀器所帶來的污染,更加的綠色環(huán)保。
太陽能建筑是未來發(fā)展的一個趨勢,如果能在廣大農村地區(qū)推行,改變現在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會是中國的能源利用方面一次革命性的進展。望國家能夠加大投入,進行相關的科學研究,使一些高端的科技前沿性理念,能夠盡早走入尋常百姓家。
參考文獻:
2011(5)。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四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太陽能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
2、指導學生制作太陽能熱水器。
3、教師總結結束本課。
談話:同學們都知道,太陽對于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太陽的光和熱,太陽發(fā)出的光和熱是一種能源,我們把它叫做太陽能。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太陽能的利用。(析書課題)。
(1)提問:請同學們討論,我們在生產和生活中是如何利用太陽能的?(學生充分討論后回答())。
結合學生的回答,通過掛圖或投影,顯示學生回答內容的情景,并作簡要講解。
(2)小結:人們曬糧食、制鹽、曬衣服、用塑料大棚種菜都是直接利用太陽能。人們還利用太陽能制造出了熱水器、電池、發(fā)電廠等。
(3)提問:同學們想了解一下剛才你們提到的利用太陽能的裝置嗎?讓我們通過觀察來了解它們的'基本構造及工作原理。
教師用掛圖、投影或實物展示太陽能裝置,并作講解。
(4)談話:太陽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來源。由于煤、石油、天然氣等有限能源的減少,人們正在大力開發(fā)太陽能。不少地方已建立了太陽能發(fā)電站、太陽能汽車、太陽能居室,用太陽能取暖、供水、制冷、照明、燒飯等。太陽能發(fā)電衛(wèi)星也正在研制中。
(5)學習觀察課本第16頁幾種利用太陽能的裝置。
教師對其工作原理作簡單說明。
(2)講解:怎樣來制作太陽能熱水器呢?我們首先應該搞清制作的方法和步驟,看課本第17頁圖示制作步驟,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和老師、同學們研究。(學生閱讀并提問)(具體步驟可閱參考資料)。
(3)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4)談話:制作好的同學就可以把這個裝置放到陽光下去試驗效果了,注意試驗的時候,盒面應該適當傾斜,使陽光能直射玻璃面上。(學生到室外試驗效果)。
(5)匯報試驗結果。
課后感受。
本課主要是使學生了解人類是如何是利用太陽能的。大多數同學對太陽能的利用有了一定的認識。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五
課題。
備課日期前學期的電腦備課
上課日期10月17日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太陽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能量,了解人類是如何開發(fā)利用太陽能的。
2、指導學生制作簡易太陽能熱水器或簡易太陽灶,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制作能力。
教學。
準備。
1、人們直接和間接利用太陽能的掛圖或投影片若干。
2、內部涂上黑包的皮鞋盒、玻璃板、染上深色并曬干的棉花東泡沫塑料、食品袋、細棉線、水、膠帶紙、黑紙。(學生課前備好)。
3、大碗、鋁箔、剪刀、膠水(或雙面膠)、塑料吸盤掛鉤、馬鈴薯(或其他塊狀食物)。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太陽能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
2、指導學生制作太陽能熱水器。
3、教師總結結束本課。
談話:同學們都知道,太陽對于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太陽的光和熱,太陽發(fā)出的光和熱是一種能源,我們把它叫做太陽能。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太陽能的利用。(析書課題)。
(1)提問:請同學們討論,我們在生產和生活中是如何利用太陽能的?(學生充分討論后回答)。
結合學生的回答,通過掛圖或投影,顯示學生回答內容的情景,并作簡要講解。
(2)小結:人們曬糧食、制鹽、曬衣服、用塑料大棚種菜都是直接利用太陽能。人們還利用太陽能制造出了熱水器、電池、發(fā)電廠等。
(3)提問:同學們想了解一下剛才你們提到的.利用太陽能的裝置嗎?讓我們通過觀察來了解它們的基本構造及工作原理。
教師用掛圖、投影或實物展示太陽能裝置,并作講解。
(4)談話:太陽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來源。由于煤、石油、天然氣等有限能源的減少,人們正在大力開發(fā)太陽能。不少地方已建立了太陽能發(fā)電站、太陽能汽車、太陽能居室,用太陽能取暖、供水、制冷、照明、燒飯等。太陽能發(fā)電衛(wèi)星也正在研制中。
(5)學習觀察課本第16頁幾種利用太陽能的裝置。
教師對其工作原理作簡單說明。
(2)講解:怎樣來制作太陽能熱水器呢?我們首先應該搞清制作的方法和步驟,看課本第17頁圖示制作步驟,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和老師、同學們研究。(學生閱讀并提問)(具體步驟可閱參考資料)。
(3)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4)談話:制作好的同學就可以把這個裝置放到陽光下去試驗效果了,注意試驗的時候,盒面應該適當傾斜,使陽光能直射玻璃面上。(學生到室外試驗效果)。
(5)匯報試驗結果。
課后感受。
本課主要是使學生了解人類是如何是利用太陽能的。大多數同學對太陽能的利用有了一定的認識。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六
1、新課引入。先從幽默新奇的“獅吼功”到引起學生驚嘆的《聲音擊碎玻璃杯》再到醫(yī)學上的《超聲波碎石》,既讓學生感到新奇,又讓學生信服,自然感受到聲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運用,使學生認識到必須要對耳熟能詳的聲要做深入的學習。
2、大量新奇視頻資料的使用,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眼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課后還津津樂道。
3、靈活運用教材,突出重點,突出能力培養(yǎng)。(1)把幽默新奇的“獅吼功”和能引起學生驚嘆的《聲音擊碎玻璃杯》前置;(2)把聲和聲音的區(qū)別放到學生自學“聲與信息”中去思考發(fā)現,不作為知識點獨立學習,這樣既注意了易混點的辨析,又沒沖淡重點知識的學習,還培養(yǎng)了學生閱讀文本的能力;(3)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對聲傳遞信息進行分類,較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分析歸納能力。(4)加上一個回聲定位的計算題既強化了重點知識,又范了解題行為(新修訂的教材對解題規(guī)范性要求提高)。(5)變教師演示實驗為學生演示實驗,增加可信度。
注意:(1)了解視頻時間,把握好課堂節(jié)奏。(2)揚聲器要用大功率的,放大聲音,離燭焰距離要小于5厘米。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七
1、人們直接和間接利用太陽能的掛圖或投影片若干。
2、內部涂上黑包的皮鞋盒、玻璃板、染上深色并曬干的棉花東泡沫塑料、食品袋、細棉線、水、膠帶紙、黑紙。(學生課前備好)。
3、大碗、鋁箔、剪刀、膠水(或雙面膠)、塑料吸盤掛鉤、馬鈴薯(或其他塊狀食物)。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八
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l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l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生活中利用聲的例子。
多媒體電腦。
閱讀自學法、討論法。
學生活動。
(1)自由說出所了解的利用聲的現象;
(2)觀看相關的錄像;
(3)討論對以上的應用例子怎樣歸類。
在此基礎上,老師綜合學生所舉的例子和初步的分類方法,進行總結性的講解。
1、聲與信息。
計算:小明向較遠的.高山大喊一聲,經過1.2s聽到回聲,請問:小明距離高山多遠?(當時氣溫是15℃)。
學生算出結果后,清楚回聲可以測出距離。
(1)介紹蝙蝠采用回聲定位來確定目標的位置。
(2)介紹聲吶技術產生的背景以及現代聲吶技術的應用方面。
(3)介紹b超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4)超聲波測出金屬內部的傷痕。
2、聲與能量。
介紹超聲波清洗精細機械;超聲振動除結石。
課堂小結:聲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九
1948年,一艘名為“烏蘭格梅奇號”的荷蘭貨船,在通過馬六甲海峽時,突然遇到海上風暴,當救助人員趕到時,船上所有人員都莫明其妙地死了。后經科學家們調查,才發(fā)現造成這場海難的罪魁是風暴與海面驚濤引起的次聲波。
4月28日,至少有400只海豚的尸體被海水沖到了坦桑尼亞東北部桑給巴爾島北岸海灘邊。專家們懷疑是美軍潛艇發(fā)出的聲吶導致了海豚的大面積死亡。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德國潛水艇擊沉了協(xié)約國大量戰(zhàn)艦、船只,幾乎中斷了橫跨大西洋的海上運輸線。當時潛水艇潛在水下,看不見,摸不著,一時橫行無敵。于是利用水聲設備搜尋潛艇和水雷就成了關鍵。法國著名物理學家郎之萬等人研究并造出了第一部主動式聲吶,19在地中海首次接收到2~3km以外的潛艇回波。這種聲吶可以向水中發(fā)射各種形式的聲信號,碰到需要定位的目標時產生反射回波,接收回來后進行信號分析、處理,除掉干擾,從而顯示出目標所在的方位和距離。
情景導入。
推進新課。
一、聲與信息。
1.從異常聲音中獲取信息。
轟隆隆的雷聲——預示下雨。
聽診器聽心跳聲——診斷心臟的情況。
聽敲鐵軌的聲音——判斷螺栓松動。
汽車修理師聽汽車發(fā)動機的聲音——判斷故障。
小結:聲音能夠傳遞信息。
2.次聲波傳遞信息。
閱讀課本并思考問題:
次聲波能不能傳遞信息呢?次聲波一般在什么情況下產生?
答案:能海嘯、地震、火山噴發(fā)。
次聲波預測地震、臺風:地震爆發(fā)前,許多動物往往有異常反應,如老鼠逃出洞,牛馬不入圈,雞犬不寧等。這主要是由地震爆發(fā)前潛伏在我們身邊的強烈的次聲波引起的。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
1、知道聲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
2、辨別實際事例屬于哪方面的應用。
3、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聲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
聲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
2、蝙蝠飛行時發(fā)出,這些碰到墻壁或昆蟲時回,根據回聲到來的和,蝙蝠第一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這種方法叫做,科學家根據這個原理發(fā)明了。
3、b超向病人體內發(fā)射,同時接收體內臟器的,超聲探傷對人體傷害。
4、超聲波清洗精密儀器時,超聲波穿過液體并引起激烈的,把物體上的污垢敲擊下來而不會損壞被洗的物體,使用超聲波是因為它產生的振動比可聞波更加;外科醫(yī)生利用除去人體內的結石。
提問:深海底的深度怎樣測出?
測量方法:
1、通過這說明聲音是可以傳遞的。
如:(1)醫(yī)生通過聽診器來了解病人的病情,利用了聲音;。
(2)小明向較遠的高山大喊一聲,經過1.2s聽到回聲,則小明距離高山m遠?(當時氣溫是15℃)。
2、演示課本聲波傳遞能量的實驗,學生自主學習聲波傳遞能量的實際應用。
1、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根據敲打物體發(fā)出的聲音來鑒別物體的質量,以下做法用以達到這一目的的是()。
a.鐵匠用小錘敲打燒紅的毛坯;。
b.瓜農用手拍打西瓜;。
c.顧客用手輕輕敲打瓷器;。
d.瓦匠用瓦刀敲打紅磚;。
2、海豚有完善的聲納系統(tǒng),它們能在黑暗的海水中準確而快速的`捕捉食物,避開敵害,遠遠優(yōu)于現代的無線電定位系統(tǒng)。
(1)它利用了自身發(fā)出的()。
a.沖擊波b.水波c.次聲波d.超聲波。
(2)海豚的聲納系統(tǒng)遠遠優(yōu)于無線電定位系統(tǒng),你認為這在于海豚發(fā)出的波比無線電波()。
a.速度快。
b.抗干擾能力強。
c.發(fā)出的能量大,傳播的遠。
d.在水中傳播的能量損失小,傳播的遠。
3、2008年5月12日,我國汶川發(fā)生了8.0級的大地震,給人民群眾造成了重大損失,因為地震產生的聲波屬于(填次聲波或超聲波),所以地震前人們并沒有感覺到,倒塌的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員,通過敲擊物體使其產生聲音而及時獲救。
4、超聲波清洗及超聲啐石是利用聲能的性質工作的,而回聲定位則是利用了聲能的性質。
5、下列哪些信息不是通過聲音獲得的()。
a.古代戰(zhàn)爭中的偵查員把耳朵貼在地面上,可以判斷是否有敵人的騎兵來偷襲;。
b.救護車急促的鳴笛聲,是行人讓出一條通道。
c.蝙蝠的回聲定位。
d.看見閃電,就知道有可能有一場大雨。
6、某人對高山喊話,0.2秒后聽到回聲,問該人據山有多遠?
略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一
太陽是一座巨大的能源寶庫,它向地球提供了巨大的能源。如果能充分利用太陽能來發(fā)電,就能得到比現在全球發(fā)電總量大幾萬倍的電力。目前,利用太陽能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把太陽光聚集起來直接轉換為熱能,如太陽能熱水器就是把太陽光轉換成熱能,使水升溫的。另一種就是把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如太陽能發(fā)電站、太陽能電動汽車等就是利用了這一原理工作的。
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我們隨處可見民居樓頂上裝著的一排排太陽能熱水器,它們不僅給城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還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更重要的是,使用它們能夠節(jié)約能源?;蛟S有人會說:使用太陽能熱水器,一戶居民一天能節(jié)約多少電、多少天然氣呀?但我卻要說:“一戶人家節(jié)約一點點,全國有十三億人,日積月累,那就會形成一個龐大的數字。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可以節(jié)約能源,它的作用不可小覷!
爸爸曾經送給我一個太陽能跑車的模型。這輛跑車的中心有一塊黑色的太陽能板,這塊板直接連著底部的馬達。當太陽光照射到太陽能板上時,馬達就會開始工作,一對后輪便會轉動起來,進而帶動前輪旋轉,這樣,跑車就可以跑起來了。我把它放在陽光強烈的地方時,跑車就風馳電掣地跑了起來。我想:若能將現有的汽車全部替換成太陽能電動汽車的話,那么,不僅可以節(jié)省石油資源,而且不排放汽車尾氣,不污染環(huán)境,這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BR> 夜晚,我進入了夢鄉(xiāng)。在夢中,我坐上了開往上海的太陽能電動汽車,它快速地奔馳在崇啟大橋上,我不禁樂得笑出了聲。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2.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調查火災情況、對“酸雨”的探究。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充分燃燒的意義、樹立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的意識。
重點:
1。燃燒條件、滅火原理。
3.使用和開發(fā)清潔燃料及各種能源的重要性。
難點:
1.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和意義。
2.常用滅火方法及使用范圍。
3.對“酸雨”的探究。
教學手段:
課件。
教學過程:
[提問]: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講解]:化學變化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
當今社會,人類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學反應產生的。最常見的就是燃料的使用,利用它們燃燒放出的'熱量。
[提問]: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的燃料有哪些?
[總結]:常用燃料(不同場合使用不同的燃料)。
[提問]:要使燃料燃燒為我所用,應滿足哪些條件?怎樣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燒?
[講解]:燃燒的三個條件同時滿足,缺一不可。
如果我們破壞了某一燃燒的條件,燃燒便停止了。我們也正是這個原理來滅火的。
考考大家的消防知識。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三
1、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知識的應用。
2、通過學習課本內容,觀察有關的實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利用方面的知識。
3、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1、重點:了解聲音在信息方面和傳遞能量方面的.利用。
2、難點:學生對能量的理解。
1、引入新課。(觀看有關視頻資料,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視頻,猜測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播放視頻。)。
師:女高音歌唱家為什么會這么厲害呢?要想知道答案,那么請認真學習本節(jié)內容:聲的利用。
(打開幻燈片。)。
師: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知識的應用。
2、新授環(huán)節(jié)。
1讓學生自學課本聲與信息部分的知識,完成導學案自學指導1。
(在大屏幕上打出:1、聲與信息。)。
師: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部分內容:聲與信息。
師:下面請同學們完成導學案自學指導1。
2提問學生回答導學案1——4題。重點讓學生舉出幾個聲傳遞信息的例子。
生:……。
師:大家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來看大屏幕上的幾個例子。
(大屏幕展示圖片等)。
師:……。
生:……。
3總結第一部分內容。
師:那么以上這些共同說明了?
生:……。
聲與能量。(通過展示實驗和閱讀課本聲與能量方面的知識,了解聲在傳遞能量方面的應用)。
1實驗展示,總結出聲能傳遞能量。
師:接下來我們學習第二部分內容:聲與能量。
(在屏幕上顯示2、聲與能量)。
師:我們先來做兩個小實驗。
(展示第一個實驗,介紹實驗器材)。
師:同學們,你們有什么辦法能使蠟燭熄滅?
生:用嘴吹或用手扇。
師:不管是嘴吹還是用手扇,我們都消耗了能量,這個能量使蠟燭熄滅。
生:是。
師:同學們,我用另外一種方法也可以使蠟燭熄滅,請注意觀察。
(展示實驗1)。
師:誰給蠟燭施加的能量呢?很明顯是它,……這個實驗就說明了聲可以傳遞能量。
(展示實驗2)。
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誰能說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現象,那么這個現象又說明了什么問題?
2讓學生自學課本聲與能量部分的知識,完成導學案自學指導2。
師:下面請同學們完成自學指導2。
(提問回答5——7題)。
3讓學生分組完成合作探究。
(老師適當給予提示,并找學生舉出例子)。
師:這個例子非常好。
4展示一些聲傳遞能量的例子,并總結第二部分內容。
師:以上這些例子說明了?
生:聲可以傳遞能量。
5本節(jié)小結。
(讓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
師:請總結一下我們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主要內容。
生:…….
(展示幻燈片小結部分)。
3、當堂訓練。
師:快速完成9——16題。
(5分鐘后讓學生交換試卷,看大屏幕核對答案,進行批改,把試卷還給本人)。
師:8道題全對的請舉手。錯一個的請舉手。……。
(老師及時對結果進行評價)。
師:出錯的同學下去再認真思考一下。
4、作業(yè)布置。
p41動手動腦學物理1、2、3。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四
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
二、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參觀或者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三、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
同學們好,在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有趣的聲現象,知道了聲的概念,包括聲音(人耳能感覺到的那部分聲)、超聲(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和次聲(頻率低于20hz的聲)。聲在生活實際、工農業(yè)生產和現代科技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請同學們說出所了解的利用聲的實例。(學生舉例后教師總結)遠處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古代霧中航行的水手通過號角的回聲能夠判斷懸崖的距離,這些都是聲傳遞信息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工業(yè)生產、現代科學技術與聲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聲的利用。
1.中醫(yī)診病通過望、聞、問、切四個途徑,其中聞就是聽,這是利用聲音診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醫(yī)生向病人體內發(fā)射超聲波,同時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攜帶的信息通過處理后顯示在屏幕上。超聲探查對人體沒有傷害,可以利用超聲波為孕婦作常規(guī)檢查,從而確定胎兒發(fā)育狀況。
3.藥液霧化器。
對于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藥力很難達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聲波的高能量將藥液破碎成小霧滴,讓病人吸入,能夠增進療效。
4.利用超聲波的高能量可將人體內的結石擊碎成細小的粉末,從而可以順暢地排出體外。
(二)超聲波在工業(yè)上的應用。
1.利用超聲波對鋼鐵、陶瓷、寶石、金剛石等堅硬物體進行鉆孔和切削加工,這種加工的精度和光潔度很高。
2.在工業(yè)生產中常常運用超聲波透射法對產品進行無損探測。超聲波發(fā)生器發(fā)射出的超聲波能夠透過被檢測的樣品,被對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樣品內部有缺陷,超聲波就會在缺陷處發(fā)生反射,這時對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發(fā)生器發(fā)射出的超聲波信號。這樣就可以在不損傷被檢測樣品的前提下,檢測出樣品內部有無缺陷,這種方法叫做超聲波探傷。
3.在工業(yè)上用超聲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聲波,清洗液的劇烈振動沖擊物品上的污垢,能夠很快清洗干凈。
1.現代的無線電定位器雷達,就是仿照蝙蝠的超聲波定位系統(tǒng)設計制造的。
很多動物都有完善的發(fā)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器官。蝙蝠通常只在夜間出來覓食、活動,但它們從來不會撞到墻壁、樹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確度確認目標。它們的這些絕技靠的是什么?原來蝙蝠在飛行時會發(fā)出超聲波,這些聲波碰到墻壁或昆蟲時會反射回來,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蝙蝠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2.聲納。
根據回聲定位的原理,科學家們發(fā)明了聲納,利用聲納系統(tǒng),人們可以探測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播放動畫利用聲納探測海洋)。
1.超聲波加濕器。
理論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條件下,一個物體振動的能量跟振動頻率的二次方成正比。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質點振動的頻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國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聲波通入水罐中,劇烈的振動會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許多小霧滴,再用小風扇把霧滴吹入室內,就可以增加室內空氣的濕度。這就是超聲波加濕器的原理。
2.超聲波測速儀。
超聲波測速儀是利用超聲波測定運動物體速度的儀器,超聲波測速儀固定在道路旁,向著駛來的車輛發(fā)射一定頻率的超聲波,超聲波遇到車輛后會被車輛反射回來再被測速儀接收到,而接收到的超聲波的頻率已經改變了,根據頻率的變化,就能確定車輛行駛速度的快慢了。測速儀除利用超聲波外,還可利用電磁波,如雷達測速儀就是利用電磁波測定運動物體速度。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五
介紹海嘯死亡人數和其強大的破壞力。
印度洋海嘯發(fā)生在12月26日,這次地震發(fā)生的范圍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爾代夫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在印度奪去約10000人性命,斯里蘭卡40000余人遇難,而印尼的死傷人數為23萬人之多。這可能是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可是,大多數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次聲波的傳播速度要比風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水母才能提前收到風暴的“預告”,迅速采取躲避措施。
水母耳風暴預測儀相當精確地模擬了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使人們能夠提前知道將到來的風暴,并做好相應的準備。現廣泛運用于航海事業(yè)。把這種儀器安裝在艦船的前甲板上,當接收到風暴的次聲波時,可令旋轉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讀數即可告知風暴的強度。這種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yè)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3.超聲波傳遞信息。
閱讀課本并思考問題:
(1)蝙蝠是怎么確認目標的?它采用的方法叫做什么?
(2)受蝙蝠的啟發(fā),科學家發(fā)明了什么?主要應用在什么方面?
歸納總結:(1)回聲定位: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2)蝙蝠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fā)現昆蟲,人們利用這個現象研制了聲吶。
討論:根據聲吶測海底深度需測哪些量?
a.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v。
b.聲音在海水中的往返時間t。
c.計算公式:s=12vt。
(3)應用:利用聲吶探測海洋深度、利用聲吶探測魚群、探測敵方潛艇等。
思考問題:“b超”是利用什么獲得人體內部疾病信息的?
醫(yī)生用b型超聲波診斷儀向病人體內發(fā)射超聲波,然后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攜帶的信息經過處理后顯示在屏幕上,可以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六
教學重點:三種重要的化石燃料。
教學過程:
老師:上課!
學生:起立,敬禮!
老師:請坐!
展示圖片:釣魚島事件:日本的領土范圍本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通過《開羅宣言》。
和《波茨坦公告》加以確定,但“二戰(zhàn)”以后日本在釣魚島問題。
上沒有停止動作。先是毀掉島上的中國標記,再對諸島重新命。
名,在島上修建機場等設施。
南沙群島問題: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越、菲、馬等國以軍事手段占領南。
沙群島部分島礁,在南沙群島附近海域進行大規(guī)模的資源開發(fā)。
活動并提出主權要求。
要能源,它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種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不僅是重要的能源,而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這節(jié)課,我們就以“化石燃料”為題,共同來討論、學習、了解化石燃料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七
本節(jié)利用多媒進行授課,授課過程中,我認為有兩方面做得比較好:
1、課堂引入是通過介紹超音速飛機低空飛行時對建筑物的破壞引入的,學生對生活及物理現象有興趣,有探索的欲望,使學生更好認識了聲可以傳遞信息和聲可以傳遞能量。在今后教學中,要根據授課內容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更好的課堂導入方式。
2、在指導學生觀察圖片活動,引導學生分析聲是怎樣利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主動去尋求知識。
本節(jié)課中我認為以下做得不夠好:課堂中給學生舉例子時,沒有留過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而是急于給出學生答案,沒有發(fā)揮學生團結協(xié)作精神。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一
課題。
2、研究溫度計。
備課日期前學期的電腦備課
上課日期9月19日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研究溫度計的構造和原理,使學生理解液體都具有受熱體積膨脹、受冷體積縮小的性質。
2、指導學生初步學會做液體熱脹冷縮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
準備。
1、裝有醬油、酒精的模擬溫度計各一支,水槽2個,冷熱水水槽各一個,橡皮圈2個(做標記用)。
2、演示溫度計1支,每實驗小組攝氏溫度計1支。
3、學生課前搜集各種各樣的溫度計。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1、水和其他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指導學生了解溫度計的測量標準。
3、教師總結結束本課。
1、談話:溫度計放到熱水中,紅色液柱上升,放在冷水中紅色液柱下降了。溫度計的液柱為什么會上升或下降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溫度計的'科學。(板書課題)。
2、提問:進行科學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實驗)。
(2)學生分組實驗:把模擬溫度計分別放入裝有熱水和冷水的兩個槽中,觀察液柱的變化。
(3)討論:瓶中的水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液柱卻上升或下降,這是怎么回事呢?
(4)學生討論、匯報。
(5)小結:水受熱體積會膨脹,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體積縮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這種性質,我們把它叫做“水的熱脹冷縮性質”。
(6)提問:其他液體有沒有這種性質呢?同學們能不能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
(7)學生實驗并討論、匯報。(參照課本第6頁進行)。
(8)師生小結:液體都有受熱體積膨脹,受冷體積收縮的性質,可以推斷,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溫度計就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1)學生看課本第7頁閱讀部分。
(2)提問:攝氏溫度測量標準是誰制定的?刻度標準是怎樣規(guī)定的?
(3)學生討論、匯報。
(4)小結:同學們要注意,在不同的地區(qū)水燒開的溫度并非都是100攝氏度,水結冰也不絕對都是0攝氏度,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去探索其中的奧秘。
課后感受。
通過實驗研究,同學們對于溫度計的原理有了一定的認識,了解了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二
1、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知識的應用。
2、通過學習課本內容,觀察有關的實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利用方面的知識。
3、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聲音在信息方面和傳遞能量方面的利用。
2、難點:學生對能量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觀看有關視頻資料,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視頻,猜測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播放視頻)。
師:女高音歌唱家為什么會這么厲害呢?要想知道答案,那么請認真學習本節(jié)內容:聲的利用。
(打開幻燈片)。
師: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知識的應用。
2、新授環(huán)節(jié)。
(1)讓學生自學課本聲與信息部分的知識,完成導學案自學指導1。
(在大屏幕上打出:1、聲與信息。)。
師: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部分內容:聲與信息。
師:下面請同學們完成導學案自學指導1。
提問學生回答導學案1-4題。重點讓學生舉出幾個聲傳遞信息的例子。
生:……。
師:大家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來看大屏幕上的幾個例子。
(大屏幕展示圖片等)。
總結第一部分內容。
師:那么以上這些共同說明了?
生:……。
(2)聲與能量。(通過展示實驗和閱讀課本聲與能量方面的知識,了解聲在傳遞能量方面的應用)。
實驗展示,總結出聲能傳遞能量。
師:接下來我們學習第二部分內容:聲與能量。
(在屏幕上顯示2、聲與能量)。
師:我們先來做兩個小實驗。
(展示第一個實驗,介紹實驗器材)。
師:同學們,你們有什么辦法能使蠟燭熄滅?
生:用嘴吹或用手扇。
師:不管是嘴吹還是用手扇,我們都消耗了能量,這個能量使蠟燭熄滅。
生:是。
師:同學們,我用另外一種方法也可以使蠟燭熄滅,請注意觀察。
(展示實驗1)。
師:誰給蠟燭施加的能量呢?很明顯是它,……這個實驗就說明了聲可以傳遞能量。
(展示實驗2)。
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誰能說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現象,那么這個現象又說明了什么問題?
讓學生自學課本聲與能量部分的知識,完成導學案自學指導2。
師:下面請同學們完成自學指導2。
(提問回答5-7題)。
讓學生分組完成合作探究。
(老師適當給予提示,并找學生舉出例子)。
師:這個例子非常好。
展示一些聲傳遞能量的例子,并總結第二部分內容。
師:以上這些例子說明了?
生:聲可以傳遞能量。
(3)本節(jié)小結。
(讓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
師:請總結一下我們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主要內容。
生:……。
(展示幻燈片小結部分)。
3、當堂訓練。
師:快速完成9-16題。
(5分鐘后讓學生交換試卷,看大屏幕核對答案,進行批改,把試卷還給本人)。
師:8道題全對的請舉手。錯一個的請舉手。
(老師及時對結果進行評價)。
師:出錯的同學下去再認真思考一下。
4、作業(yè)布置。
p41動手動腦學物理1、2、3。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三
班級:化學工程與工藝1班姓名:楊皓辰學號:3013207024。
關于家鄉(xiāng)太陽能建筑規(guī)劃與構想。
我的家鄉(xiāng)是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爺爺奶奶家都來自農村。河南省位于中原地帶,安陽地區(qū)位于黃河北部,大部屬于平原地帶,接受太陽輻射條件良好,但相比于西部地區(qū),太陽輻射量卻略顯不足。河南省是全國農業(yè)大省,農村土地面積廣大,農村人口眾多,但人均gdp在全國排名較為靠后,尤其是農村地區(qū)。
河南是全國人口第一大省,同時也是能源大省,河南人口約占全國的6.88%,生產總值占5.65%,能源消耗占6.31%,原煤消耗占7.54%,單位gdp耗煤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河南省在能源結構上以煤炭為主,同時也是煤炭生產大省,原煤產量位居全國第四位,其他資源以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為主,水能、風能資源不足,核電處于空白,因此能源結構明顯不合理。
煤炭屬于化石能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河南省煤炭資源的加速開采帶來的社會問題環(huán)境問題日益突出,大力發(fā)展可再生資源是解決能源問題的必然選擇。太陽能技術是如今新興能源產業(yè)中最具有發(fā)展?jié)摿Φ姆种АO旅?,我將針對家鄉(xiāng)的房屋建筑與太陽能技術的結合,談一些我的設想和理念。
在中部平原地區(qū),太陽輻射量不是十分充足,為了取得更好的集熱效果,我們主要采取主動式太陽能建筑設計的方略。主動式太陽能建筑利用集熱器、蓄熱器、管道、風機及泵等設備來蓄存、收集、輸配太陽能,系統(tǒng)中各部分均可通過自動化控制達到所需的溫度。
在設計農村房屋的太陽能建筑一體化過程中,首先討論房屋表皮問題,包括屋頂、墻體和地面,這些方面關系到建筑物整體的集熱蓄熱、儲能和保溫。
屋頂是離太陽最近且有效接受面積最大的部分,是集熱元件最重要的部分。屋頂應有一面朝向南面,設計角度應為當地緯度加十五度,安陽市內黃縣大約為北緯36°,故屋頂設計傾角應為51°。另外,屋頂還應具備保溫和蓄熱的性能,我們在屋頂設計一定的綠化。綠化帶中,土壤在冬天變得干燥,具有保溫功能;而在夏天,土壤中的水分蒸發(fā),帶走一定的熱量,能使室溫下降。綠化的屋頂和水池還能起到美觀作用,讓住戶的心情愉悅。
太陽能主要是用于集熱系統(tǒng),如太陽能熱水器,太陽灶等,利用聚集的太陽能產熱代替原先使用的煤炭或是火力發(fā)電的電能。
太陽能集熱器的安裝需要一定的坡度,恰好可以安裝在有一定坡度的屋頂,同時利用坡屋頂樓面下的吊頂空間,橫向安裝管路,因此可以比較靈活地布置太陽能集熱器的平面位置。在屋頂安裝太陽能集熱器一般遵循以下幾點規(guī)則:
2、太陽能集熱器應安裝在向陽的坡屋頂;
3、坡屋頂的坡度設計應當結合太陽能集熱器的集熱需求,使其盡量多的接收太陽輻射;
5、設置太陽能集熱器的坡屋面應當考慮到太陽能集熱器的載荷。
墻體主要起到集熱和保溫的功能。向南的墻體主要起到集熱作用,東西向的墻體起到保溫作用。首先,顏色應選用集熱效果較好的深暗色。材料選用雙層玻璃,透光材料既可以允許短波輻射照射在集熱面上,還能夠減少向外輻射以減小熱損失。墻體蓄熱利用的是墻體熱容量和傳熱時間的滯后性,使得室內的溫度不受外界太陽輻射的影響。
南側的墻面設計成太陽能墻面。墻板是在鋼板和鋁板的表面鍍上一層具有高換熱效率的涂層,并且在板上穿一些微小孔隙,然后經特殊處理加工制得。室外空氣,經過太陽能墻加熱后,在置換室內污濁空氣的同時,并且起到對室內空間供暖的效果,這樣達到了供暖和換氣的雙重功效。太陽能墻維持了室內良好的通風,利用太陽能加熱空氣,降低了建筑墻體的熱損失,消除了暖空氣在天花板上聚集的現象,減少了冷空氣侵入墻體,既降低了房屋的能耗又提升了室內空氣的質量。在冬季白天陽光充足,太陽能墻系統(tǒng)可以使流入其間的空氣溫度提高15~39℃。在多云天中,系統(tǒng)可以提供熱量預熱空氣,提供部分建筑物能耗。除了直接吸收太陽輻射外,系統(tǒng)還能吸收反射和散射的太陽輻射能。太陽能墻系統(tǒng)安裝較為方便,材料和設備使用較少,而且成本回收快。
地面,設計成地暖型的。河南省廣大農村地區(qū)仍然處于較為落后的取暖局面,五年前的冬天,只有在堂屋火炕用于取暖,在一般屋子里沒有任何取暖設施。火炕燒的是濕煤,利用率不高。后來開始燒花生皮,燃燒特別不充分,對室內空氣造成了嚴重污染,特別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近幾年逐漸開始使用電熱扇和電暖氣。地暖是近年來新興的取暖方式,普遍應用于城市的小區(qū)之內。將太陽能技術與地暖結合,利用于農村家庭的取暖,既節(jié)約了能源又可以取得良好的取暖效果。將地面安裝內外兩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連接到屋頂和墻體的集熱系統(tǒng)。太陽能熱水運行到有效供暖最低溫度時,由外循環(huán)運行自動切換內循環(huán)運行,與此同時啟動輔助加熱直接進入終端散熱。太陽能熱水有效利用而提高輔助加熱的熱利用率,達到“雙循環(huán)節(jié)能”。我們根據需要,切換高低兩種室內溫度,家里無人時,切換到低溫檔。高低溫度的使用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進行遠程控制,稱為“人為因素控制節(jié)能”??刂乒┡绞接袦囟取r間、手機三種。溫控是利用室內溫度控制供熱24小時保持人體所需要溫度為舒適型采暖。時控,是利用時間來控制供熱24小時可任意設置供熱次數和供熱時間長短,適于上班家庭以及晚間低谷用電的使用為經濟型采暖。手機遠程遙控室內高低溫度的運行等被稱為“智能控制運行節(jié)能”。
管路與設備的安排與布局也應講究一定的規(guī)則。管線布置合理有序的安排走向,安全第一,并且便于維修,還不能影響建筑功能及外觀形貌。豎向的管線布置在豎向管道中,在穿越維護結構時,要預埋套管,明穿暗敷。農村地區(qū)以平房為主,所以可以采用分戶式系統(tǒng),儲水箱等系統(tǒng)設備的空間有條件單獨設計,但也可以利用屋頂下的空間。充分考慮到防水措施以及結構的載荷力,輔助設備(如水溫調節(jié)控制器、水溫顯示表、泵和閘門)與水箱位置應靠近以保證提供熱源,并且為將來維修留出一定的空間。
除了集熱外,太陽能利用的另外一大領域便是發(fā)電。太陽能發(fā)電是指無需通過熱過程,直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發(fā)電方式。包括光伏發(fā)電、光化學發(fā)電、光感發(fā)電和光生物發(fā)電。光伏發(fā)電是利用太陽能及半導體電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陽光輻射能,并使之轉化成電能的直接發(fā)電方式,為太陽能發(fā)電的主流。
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是利用太陽能電池中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輻射直接轉化為電能的發(fā)電系統(tǒng)。一套基本的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包括:太陽光伏電池板、防反充二極管、充電控制器、逆變器、測量設備和蓄電池。
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與建筑一體化的設計不僅是將光伏組件融入到建筑材料中來,而在結構和外觀上達到統(tǒng)一,而且包括如蓄電池組、逆向換流器等相關電流設備,需要綜合考慮組織和安排。例如:蓄電池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微量的氫氣,所以蓄電池組應被放置在較為干燥且通風的地方,以防對造成爆炸等危險意外事故。系統(tǒng)光電板應安裝在采光較好的南面,在廣大平原農村地區(qū)無大型建筑物干擾遮擋,有利于光電板采光。由于單晶硅和多晶硅等半導體材料在20℃左右效率最高,所以光電板的背面應保持良好通風。由于農村大多數為土路,對太陽能電池板應采取一定的防塵措施,院子里的地面可以鋪成石磚面,除此之外光電板設計一定的角度,不僅有利于光線照射,而且利于雨水沖刷保持潔凈。最后,太陽能電池板應安裝在較為寬敞的地方,一面有人碰損,而且易對人員造成意外傷害。
建筑中的太陽能發(fā)電裝置主要是屋頂和院落中的太陽能電池板,少量以太陽能墻,窗戶存在。主要提供室內的正常用用電器用電,另外還有一部分儲備,當天氣不好時,太陽能集熱系統(tǒng)無法正常運行,可以利用電能維持房屋各部分的正常運行,進行電加熱。
我有一個想法,利用仿生技術實現太陽能的利用。希望能夠找到一種轉化太陽能的生物,提取其中能夠利用太陽能的酶或其他活性物質,進行人工化批量生產。將這些物質運用于屋頂和墻體上吸收太陽輻射能,直接轉化成所需要的各種形式的能量。這樣既節(jié)約了成本,又避免了一些因設備儀器所帶來的污染,更加的綠色環(huán)保。
太陽能建筑是未來發(fā)展的一個趨勢,如果能在廣大農村地區(qū)推行,改變現在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會是中國的能源利用方面一次革命性的進展。望國家能夠加大投入,進行相關的科學研究,使一些高端的科技前沿性理念,能夠盡早走入尋常百姓家。
參考文獻:
2011(5)。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四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太陽能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
2、指導學生制作太陽能熱水器。
3、教師總結結束本課。
談話:同學們都知道,太陽對于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太陽的光和熱,太陽發(fā)出的光和熱是一種能源,我們把它叫做太陽能。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太陽能的利用。(析書課題)。
(1)提問:請同學們討論,我們在生產和生活中是如何利用太陽能的?(學生充分討論后回答())。
結合學生的回答,通過掛圖或投影,顯示學生回答內容的情景,并作簡要講解。
(2)小結:人們曬糧食、制鹽、曬衣服、用塑料大棚種菜都是直接利用太陽能。人們還利用太陽能制造出了熱水器、電池、發(fā)電廠等。
(3)提問:同學們想了解一下剛才你們提到的利用太陽能的裝置嗎?讓我們通過觀察來了解它們的'基本構造及工作原理。
教師用掛圖、投影或實物展示太陽能裝置,并作講解。
(4)談話:太陽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來源。由于煤、石油、天然氣等有限能源的減少,人們正在大力開發(fā)太陽能。不少地方已建立了太陽能發(fā)電站、太陽能汽車、太陽能居室,用太陽能取暖、供水、制冷、照明、燒飯等。太陽能發(fā)電衛(wèi)星也正在研制中。
(5)學習觀察課本第16頁幾種利用太陽能的裝置。
教師對其工作原理作簡單說明。
(2)講解:怎樣來制作太陽能熱水器呢?我們首先應該搞清制作的方法和步驟,看課本第17頁圖示制作步驟,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和老師、同學們研究。(學生閱讀并提問)(具體步驟可閱參考資料)。
(3)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4)談話:制作好的同學就可以把這個裝置放到陽光下去試驗效果了,注意試驗的時候,盒面應該適當傾斜,使陽光能直射玻璃面上。(學生到室外試驗效果)。
(5)匯報試驗結果。
課后感受。
本課主要是使學生了解人類是如何是利用太陽能的。大多數同學對太陽能的利用有了一定的認識。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五
課題。
備課日期前學期的電腦備課
上課日期10月17日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太陽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能量,了解人類是如何開發(fā)利用太陽能的。
2、指導學生制作簡易太陽能熱水器或簡易太陽灶,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制作能力。
教學。
準備。
1、人們直接和間接利用太陽能的掛圖或投影片若干。
2、內部涂上黑包的皮鞋盒、玻璃板、染上深色并曬干的棉花東泡沫塑料、食品袋、細棉線、水、膠帶紙、黑紙。(學生課前備好)。
3、大碗、鋁箔、剪刀、膠水(或雙面膠)、塑料吸盤掛鉤、馬鈴薯(或其他塊狀食物)。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太陽能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
2、指導學生制作太陽能熱水器。
3、教師總結結束本課。
談話:同學們都知道,太陽對于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太陽的光和熱,太陽發(fā)出的光和熱是一種能源,我們把它叫做太陽能。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太陽能的利用。(析書課題)。
(1)提問:請同學們討論,我們在生產和生活中是如何利用太陽能的?(學生充分討論后回答)。
結合學生的回答,通過掛圖或投影,顯示學生回答內容的情景,并作簡要講解。
(2)小結:人們曬糧食、制鹽、曬衣服、用塑料大棚種菜都是直接利用太陽能。人們還利用太陽能制造出了熱水器、電池、發(fā)電廠等。
(3)提問:同學們想了解一下剛才你們提到的.利用太陽能的裝置嗎?讓我們通過觀察來了解它們的基本構造及工作原理。
教師用掛圖、投影或實物展示太陽能裝置,并作講解。
(4)談話:太陽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來源。由于煤、石油、天然氣等有限能源的減少,人們正在大力開發(fā)太陽能。不少地方已建立了太陽能發(fā)電站、太陽能汽車、太陽能居室,用太陽能取暖、供水、制冷、照明、燒飯等。太陽能發(fā)電衛(wèi)星也正在研制中。
(5)學習觀察課本第16頁幾種利用太陽能的裝置。
教師對其工作原理作簡單說明。
(2)講解:怎樣來制作太陽能熱水器呢?我們首先應該搞清制作的方法和步驟,看課本第17頁圖示制作步驟,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和老師、同學們研究。(學生閱讀并提問)(具體步驟可閱參考資料)。
(3)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4)談話:制作好的同學就可以把這個裝置放到陽光下去試驗效果了,注意試驗的時候,盒面應該適當傾斜,使陽光能直射玻璃面上。(學生到室外試驗效果)。
(5)匯報試驗結果。
課后感受。
本課主要是使學生了解人類是如何是利用太陽能的。大多數同學對太陽能的利用有了一定的認識。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六
1、新課引入。先從幽默新奇的“獅吼功”到引起學生驚嘆的《聲音擊碎玻璃杯》再到醫(yī)學上的《超聲波碎石》,既讓學生感到新奇,又讓學生信服,自然感受到聲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運用,使學生認識到必須要對耳熟能詳的聲要做深入的學習。
2、大量新奇視頻資料的使用,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眼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課后還津津樂道。
3、靈活運用教材,突出重點,突出能力培養(yǎng)。(1)把幽默新奇的“獅吼功”和能引起學生驚嘆的《聲音擊碎玻璃杯》前置;(2)把聲和聲音的區(qū)別放到學生自學“聲與信息”中去思考發(fā)現,不作為知識點獨立學習,這樣既注意了易混點的辨析,又沒沖淡重點知識的學習,還培養(yǎng)了學生閱讀文本的能力;(3)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對聲傳遞信息進行分類,較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分析歸納能力。(4)加上一個回聲定位的計算題既強化了重點知識,又范了解題行為(新修訂的教材對解題規(guī)范性要求提高)。(5)變教師演示實驗為學生演示實驗,增加可信度。
注意:(1)了解視頻時間,把握好課堂節(jié)奏。(2)揚聲器要用大功率的,放大聲音,離燭焰距離要小于5厘米。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七
1、人們直接和間接利用太陽能的掛圖或投影片若干。
2、內部涂上黑包的皮鞋盒、玻璃板、染上深色并曬干的棉花東泡沫塑料、食品袋、細棉線、水、膠帶紙、黑紙。(學生課前備好)。
3、大碗、鋁箔、剪刀、膠水(或雙面膠)、塑料吸盤掛鉤、馬鈴薯(或其他塊狀食物)。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八
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l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l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生活中利用聲的例子。
多媒體電腦。
閱讀自學法、討論法。
學生活動。
(1)自由說出所了解的利用聲的現象;
(2)觀看相關的錄像;
(3)討論對以上的應用例子怎樣歸類。
在此基礎上,老師綜合學生所舉的例子和初步的分類方法,進行總結性的講解。
1、聲與信息。
計算:小明向較遠的.高山大喊一聲,經過1.2s聽到回聲,請問:小明距離高山多遠?(當時氣溫是15℃)。
學生算出結果后,清楚回聲可以測出距離。
(1)介紹蝙蝠采用回聲定位來確定目標的位置。
(2)介紹聲吶技術產生的背景以及現代聲吶技術的應用方面。
(3)介紹b超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4)超聲波測出金屬內部的傷痕。
2、聲與能量。
介紹超聲波清洗精細機械;超聲振動除結石。
課堂小結:聲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九
1948年,一艘名為“烏蘭格梅奇號”的荷蘭貨船,在通過馬六甲海峽時,突然遇到海上風暴,當救助人員趕到時,船上所有人員都莫明其妙地死了。后經科學家們調查,才發(fā)現造成這場海難的罪魁是風暴與海面驚濤引起的次聲波。
4月28日,至少有400只海豚的尸體被海水沖到了坦桑尼亞東北部桑給巴爾島北岸海灘邊。專家們懷疑是美軍潛艇發(fā)出的聲吶導致了海豚的大面積死亡。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德國潛水艇擊沉了協(xié)約國大量戰(zhàn)艦、船只,幾乎中斷了橫跨大西洋的海上運輸線。當時潛水艇潛在水下,看不見,摸不著,一時橫行無敵。于是利用水聲設備搜尋潛艇和水雷就成了關鍵。法國著名物理學家郎之萬等人研究并造出了第一部主動式聲吶,19在地中海首次接收到2~3km以外的潛艇回波。這種聲吶可以向水中發(fā)射各種形式的聲信號,碰到需要定位的目標時產生反射回波,接收回來后進行信號分析、處理,除掉干擾,從而顯示出目標所在的方位和距離。
情景導入。
推進新課。
一、聲與信息。
1.從異常聲音中獲取信息。
轟隆隆的雷聲——預示下雨。
聽診器聽心跳聲——診斷心臟的情況。
聽敲鐵軌的聲音——判斷螺栓松動。
汽車修理師聽汽車發(fā)動機的聲音——判斷故障。
小結:聲音能夠傳遞信息。
2.次聲波傳遞信息。
閱讀課本并思考問題:
次聲波能不能傳遞信息呢?次聲波一般在什么情況下產生?
答案:能海嘯、地震、火山噴發(fā)。
次聲波預測地震、臺風:地震爆發(fā)前,許多動物往往有異常反應,如老鼠逃出洞,牛馬不入圈,雞犬不寧等。這主要是由地震爆發(fā)前潛伏在我們身邊的強烈的次聲波引起的。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
1、知道聲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
2、辨別實際事例屬于哪方面的應用。
3、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聲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
聲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
2、蝙蝠飛行時發(fā)出,這些碰到墻壁或昆蟲時回,根據回聲到來的和,蝙蝠第一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這種方法叫做,科學家根據這個原理發(fā)明了。
3、b超向病人體內發(fā)射,同時接收體內臟器的,超聲探傷對人體傷害。
4、超聲波清洗精密儀器時,超聲波穿過液體并引起激烈的,把物體上的污垢敲擊下來而不會損壞被洗的物體,使用超聲波是因為它產生的振動比可聞波更加;外科醫(yī)生利用除去人體內的結石。
提問:深海底的深度怎樣測出?
測量方法:
1、通過這說明聲音是可以傳遞的。
如:(1)醫(yī)生通過聽診器來了解病人的病情,利用了聲音;。
(2)小明向較遠的高山大喊一聲,經過1.2s聽到回聲,則小明距離高山m遠?(當時氣溫是15℃)。
2、演示課本聲波傳遞能量的實驗,學生自主學習聲波傳遞能量的實際應用。
1、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根據敲打物體發(fā)出的聲音來鑒別物體的質量,以下做法用以達到這一目的的是()。
a.鐵匠用小錘敲打燒紅的毛坯;。
b.瓜農用手拍打西瓜;。
c.顧客用手輕輕敲打瓷器;。
d.瓦匠用瓦刀敲打紅磚;。
2、海豚有完善的聲納系統(tǒng),它們能在黑暗的海水中準確而快速的`捕捉食物,避開敵害,遠遠優(yōu)于現代的無線電定位系統(tǒng)。
(1)它利用了自身發(fā)出的()。
a.沖擊波b.水波c.次聲波d.超聲波。
(2)海豚的聲納系統(tǒng)遠遠優(yōu)于無線電定位系統(tǒng),你認為這在于海豚發(fā)出的波比無線電波()。
a.速度快。
b.抗干擾能力強。
c.發(fā)出的能量大,傳播的遠。
d.在水中傳播的能量損失小,傳播的遠。
3、2008年5月12日,我國汶川發(fā)生了8.0級的大地震,給人民群眾造成了重大損失,因為地震產生的聲波屬于(填次聲波或超聲波),所以地震前人們并沒有感覺到,倒塌的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員,通過敲擊物體使其產生聲音而及時獲救。
4、超聲波清洗及超聲啐石是利用聲能的性質工作的,而回聲定位則是利用了聲能的性質。
5、下列哪些信息不是通過聲音獲得的()。
a.古代戰(zhàn)爭中的偵查員把耳朵貼在地面上,可以判斷是否有敵人的騎兵來偷襲;。
b.救護車急促的鳴笛聲,是行人讓出一條通道。
c.蝙蝠的回聲定位。
d.看見閃電,就知道有可能有一場大雨。
6、某人對高山喊話,0.2秒后聽到回聲,問該人據山有多遠?
略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一
太陽是一座巨大的能源寶庫,它向地球提供了巨大的能源。如果能充分利用太陽能來發(fā)電,就能得到比現在全球發(fā)電總量大幾萬倍的電力。目前,利用太陽能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把太陽光聚集起來直接轉換為熱能,如太陽能熱水器就是把太陽光轉換成熱能,使水升溫的。另一種就是把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如太陽能發(fā)電站、太陽能電動汽車等就是利用了這一原理工作的。
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我們隨處可見民居樓頂上裝著的一排排太陽能熱水器,它們不僅給城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還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更重要的是,使用它們能夠節(jié)約能源?;蛟S有人會說:使用太陽能熱水器,一戶居民一天能節(jié)約多少電、多少天然氣呀?但我卻要說:“一戶人家節(jié)約一點點,全國有十三億人,日積月累,那就會形成一個龐大的數字。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可以節(jié)約能源,它的作用不可小覷!
爸爸曾經送給我一個太陽能跑車的模型。這輛跑車的中心有一塊黑色的太陽能板,這塊板直接連著底部的馬達。當太陽光照射到太陽能板上時,馬達就會開始工作,一對后輪便會轉動起來,進而帶動前輪旋轉,這樣,跑車就可以跑起來了。我把它放在陽光強烈的地方時,跑車就風馳電掣地跑了起來。我想:若能將現有的汽車全部替換成太陽能電動汽車的話,那么,不僅可以節(jié)省石油資源,而且不排放汽車尾氣,不污染環(huán)境,這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BR> 夜晚,我進入了夢鄉(xiāng)。在夢中,我坐上了開往上海的太陽能電動汽車,它快速地奔馳在崇啟大橋上,我不禁樂得笑出了聲。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2.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調查火災情況、對“酸雨”的探究。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充分燃燒的意義、樹立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的意識。
重點:
1。燃燒條件、滅火原理。
3.使用和開發(fā)清潔燃料及各種能源的重要性。
難點:
1.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和意義。
2.常用滅火方法及使用范圍。
3.對“酸雨”的探究。
教學手段:
課件。
教學過程:
[提問]: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講解]:化學變化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
當今社會,人類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學反應產生的。最常見的就是燃料的使用,利用它們燃燒放出的'熱量。
[提問]: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的燃料有哪些?
[總結]:常用燃料(不同場合使用不同的燃料)。
[提問]:要使燃料燃燒為我所用,應滿足哪些條件?怎樣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燒?
[講解]:燃燒的三個條件同時滿足,缺一不可。
如果我們破壞了某一燃燒的條件,燃燒便停止了。我們也正是這個原理來滅火的。
考考大家的消防知識。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三
1、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知識的應用。
2、通過學習課本內容,觀察有關的實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利用方面的知識。
3、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1、重點:了解聲音在信息方面和傳遞能量方面的.利用。
2、難點:學生對能量的理解。
1、引入新課。(觀看有關視頻資料,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視頻,猜測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播放視頻。)。
師:女高音歌唱家為什么會這么厲害呢?要想知道答案,那么請認真學習本節(jié)內容:聲的利用。
(打開幻燈片。)。
師: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知識的應用。
2、新授環(huán)節(jié)。
1讓學生自學課本聲與信息部分的知識,完成導學案自學指導1。
(在大屏幕上打出:1、聲與信息。)。
師: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部分內容:聲與信息。
師:下面請同學們完成導學案自學指導1。
2提問學生回答導學案1——4題。重點讓學生舉出幾個聲傳遞信息的例子。
生:……。
師:大家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來看大屏幕上的幾個例子。
(大屏幕展示圖片等)。
師:……。
生:……。
3總結第一部分內容。
師:那么以上這些共同說明了?
生:……。
聲與能量。(通過展示實驗和閱讀課本聲與能量方面的知識,了解聲在傳遞能量方面的應用)。
1實驗展示,總結出聲能傳遞能量。
師:接下來我們學習第二部分內容:聲與能量。
(在屏幕上顯示2、聲與能量)。
師:我們先來做兩個小實驗。
(展示第一個實驗,介紹實驗器材)。
師:同學們,你們有什么辦法能使蠟燭熄滅?
生:用嘴吹或用手扇。
師:不管是嘴吹還是用手扇,我們都消耗了能量,這個能量使蠟燭熄滅。
生:是。
師:同學們,我用另外一種方法也可以使蠟燭熄滅,請注意觀察。
(展示實驗1)。
師:誰給蠟燭施加的能量呢?很明顯是它,……這個實驗就說明了聲可以傳遞能量。
(展示實驗2)。
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誰能說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現象,那么這個現象又說明了什么問題?
2讓學生自學課本聲與能量部分的知識,完成導學案自學指導2。
師:下面請同學們完成自學指導2。
(提問回答5——7題)。
3讓學生分組完成合作探究。
(老師適當給予提示,并找學生舉出例子)。
師:這個例子非常好。
4展示一些聲傳遞能量的例子,并總結第二部分內容。
師:以上這些例子說明了?
生:聲可以傳遞能量。
5本節(jié)小結。
(讓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
師:請總結一下我們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主要內容。
生:…….
(展示幻燈片小結部分)。
3、當堂訓練。
師:快速完成9——16題。
(5分鐘后讓學生交換試卷,看大屏幕核對答案,進行批改,把試卷還給本人)。
師:8道題全對的請舉手。錯一個的請舉手。……。
(老師及時對結果進行評價)。
師:出錯的同學下去再認真思考一下。
4、作業(yè)布置。
p41動手動腦學物理1、2、3。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四
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
二、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參觀或者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三、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
同學們好,在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有趣的聲現象,知道了聲的概念,包括聲音(人耳能感覺到的那部分聲)、超聲(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和次聲(頻率低于20hz的聲)。聲在生活實際、工農業(yè)生產和現代科技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請同學們說出所了解的利用聲的實例。(學生舉例后教師總結)遠處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古代霧中航行的水手通過號角的回聲能夠判斷懸崖的距離,這些都是聲傳遞信息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工業(yè)生產、現代科學技術與聲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聲的利用。
1.中醫(yī)診病通過望、聞、問、切四個途徑,其中聞就是聽,這是利用聲音診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醫(yī)生向病人體內發(fā)射超聲波,同時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攜帶的信息通過處理后顯示在屏幕上。超聲探查對人體沒有傷害,可以利用超聲波為孕婦作常規(guī)檢查,從而確定胎兒發(fā)育狀況。
3.藥液霧化器。
對于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藥力很難達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聲波的高能量將藥液破碎成小霧滴,讓病人吸入,能夠增進療效。
4.利用超聲波的高能量可將人體內的結石擊碎成細小的粉末,從而可以順暢地排出體外。
(二)超聲波在工業(yè)上的應用。
1.利用超聲波對鋼鐵、陶瓷、寶石、金剛石等堅硬物體進行鉆孔和切削加工,這種加工的精度和光潔度很高。
2.在工業(yè)生產中常常運用超聲波透射法對產品進行無損探測。超聲波發(fā)生器發(fā)射出的超聲波能夠透過被檢測的樣品,被對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樣品內部有缺陷,超聲波就會在缺陷處發(fā)生反射,這時對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發(fā)生器發(fā)射出的超聲波信號。這樣就可以在不損傷被檢測樣品的前提下,檢測出樣品內部有無缺陷,這種方法叫做超聲波探傷。
3.在工業(yè)上用超聲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聲波,清洗液的劇烈振動沖擊物品上的污垢,能夠很快清洗干凈。
1.現代的無線電定位器雷達,就是仿照蝙蝠的超聲波定位系統(tǒng)設計制造的。
很多動物都有完善的發(fā)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器官。蝙蝠通常只在夜間出來覓食、活動,但它們從來不會撞到墻壁、樹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確度確認目標。它們的這些絕技靠的是什么?原來蝙蝠在飛行時會發(fā)出超聲波,這些聲波碰到墻壁或昆蟲時會反射回來,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蝙蝠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2.聲納。
根據回聲定位的原理,科學家們發(fā)明了聲納,利用聲納系統(tǒng),人們可以探測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播放動畫利用聲納探測海洋)。
1.超聲波加濕器。
理論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條件下,一個物體振動的能量跟振動頻率的二次方成正比。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質點振動的頻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國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聲波通入水罐中,劇烈的振動會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許多小霧滴,再用小風扇把霧滴吹入室內,就可以增加室內空氣的濕度。這就是超聲波加濕器的原理。
2.超聲波測速儀。
超聲波測速儀是利用超聲波測定運動物體速度的儀器,超聲波測速儀固定在道路旁,向著駛來的車輛發(fā)射一定頻率的超聲波,超聲波遇到車輛后會被車輛反射回來再被測速儀接收到,而接收到的超聲波的頻率已經改變了,根據頻率的變化,就能確定車輛行駛速度的快慢了。測速儀除利用超聲波外,還可利用電磁波,如雷達測速儀就是利用電磁波測定運動物體速度。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五
介紹海嘯死亡人數和其強大的破壞力。
印度洋海嘯發(fā)生在12月26日,這次地震發(fā)生的范圍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爾代夫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在印度奪去約10000人性命,斯里蘭卡40000余人遇難,而印尼的死傷人數為23萬人之多。這可能是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可是,大多數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次聲波的傳播速度要比風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水母才能提前收到風暴的“預告”,迅速采取躲避措施。
水母耳風暴預測儀相當精確地模擬了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使人們能夠提前知道將到來的風暴,并做好相應的準備。現廣泛運用于航海事業(yè)。把這種儀器安裝在艦船的前甲板上,當接收到風暴的次聲波時,可令旋轉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讀數即可告知風暴的強度。這種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yè)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3.超聲波傳遞信息。
閱讀課本并思考問題:
(1)蝙蝠是怎么確認目標的?它采用的方法叫做什么?
(2)受蝙蝠的啟發(fā),科學家發(fā)明了什么?主要應用在什么方面?
歸納總結:(1)回聲定位: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2)蝙蝠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fā)現昆蟲,人們利用這個現象研制了聲吶。
討論:根據聲吶測海底深度需測哪些量?
a.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v。
b.聲音在海水中的往返時間t。
c.計算公式:s=12vt。
(3)應用:利用聲吶探測海洋深度、利用聲吶探測魚群、探測敵方潛艇等。
思考問題:“b超”是利用什么獲得人體內部疾病信息的?
醫(yī)生用b型超聲波診斷儀向病人體內發(fā)射超聲波,然后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攜帶的信息經過處理后顯示在屏幕上,可以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六
教學重點:三種重要的化石燃料。
教學過程:
老師:上課!
學生:起立,敬禮!
老師:請坐!
展示圖片:釣魚島事件:日本的領土范圍本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通過《開羅宣言》。
和《波茨坦公告》加以確定,但“二戰(zhàn)”以后日本在釣魚島問題。
上沒有停止動作。先是毀掉島上的中國標記,再對諸島重新命。
名,在島上修建機場等設施。
南沙群島問題: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越、菲、馬等國以軍事手段占領南。
沙群島部分島礁,在南沙群島附近海域進行大規(guī)模的資源開發(fā)。
活動并提出主權要求。
要能源,它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種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不僅是重要的能源,而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這節(jié)課,我們就以“化石燃料”為題,共同來討論、學習、了解化石燃料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太陽能的利用教案篇十七
本節(jié)利用多媒進行授課,授課過程中,我認為有兩方面做得比較好:
1、課堂引入是通過介紹超音速飛機低空飛行時對建筑物的破壞引入的,學生對生活及物理現象有興趣,有探索的欲望,使學生更好認識了聲可以傳遞信息和聲可以傳遞能量。在今后教學中,要根據授課內容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更好的課堂導入方式。
2、在指導學生觀察圖片活動,引導學生分析聲是怎樣利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主動去尋求知識。
本節(jié)課中我認為以下做得不夠好:課堂中給學生舉例子時,沒有留過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而是急于給出學生答案,沒有發(fā)揮學生團結協(xié)作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