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教學設計(實用18篇)

字號:

    在總結(jié)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找到改進的方向。在總結(jié)時,可以用單詞、短語或圖表來梳理思路。請看以下作品,它們或許對你的寫作有所幫助。
    絕句教學設計篇一
    1、知識目標:
    學習《絕句》,理解古詩的含義,理解詩句中“鳴”、“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積累背誦一些描寫春天的古詩。
    3、情感目標:
    通過對古詩的學習,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難點: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理解。
    (一)導語揭題,激發(fā)興趣
    (出示《草》、《宿新市徐公店》的圖片,請學生根據(jù)出示的圖片背誦描寫春天的古詩。)
    2、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生:春天)春天是美麗的、多彩的。有許多人歌頌過春天,有許多人贊美過春天,為我們留下了一篇篇優(yōu)美的詩作。今天,讓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吧。
    它的題目是《絕句》(課件出示)
    (板書:絕句,老師在田字格里書寫,生跟著老師書空)
    課件出示:絕句是一種古詩的體裁,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
    4、師:請同學們翻到課本第78頁,看看杜甫所寫的這首絕句是幾言絕句。
    (學生看后回答)
    (二)初讀古詩,嘗試感悟
    1、學生自由讀古詩: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古詩,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
    2、檢查生字:要讀好杜甫的《絕句》,必須穿過一個美麗的生字花園,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生字和拼音,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3、師:(課件出示節(jié)奏)讀詩不僅要讀準,還要讀出詩的節(jié)奏,詩的韻味,這也是絕句的一個重要的特點,讓我們通過一個游戲體會一下。
    4、對對子游戲。
    師:對對子,同學們都對過吧,和老師一起來對對子!
    師:兩個、對生:一行
    師:黃鸝、對生:白鷺
    師:鳴翠柳、對生:上青天
    師:兩個黃鸝鳴翠柳、對生:一行白鷺上青天
    (下兩句同上)
    師生合作,師1、3句,生2、4句。
    男女生合作,男生1、3句,女生2、4句。
    5、師:好了,同學們,讀得快樂吧?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去欣賞詩中的美景吧。
    1、同學們快看,多么美麗的風景?。空l來跟大家說說你看到了哪些景物?。?BR>    黃鸝、翠柳
    白鷺、青天
    千秋雪
    萬里船(板書)
    2、感悟詩中的色彩。
    師:美麗的風景之所以打動人心,肯定少不了漂亮的色彩。你能找道這些景物的色彩嗎?
    現(xiàn)在,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這些美麗的風景。
    3、感悟前兩句。
    (1)師:今天老師介紹兩個新伙伴給大家認識一下,它們來了。(課件出示黃鸝翠柳的圖片)
    師:誰來說說你看見了什么?
    (生:我看見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唱歌。如果學生沒有說的很完整,比方說漏掉“兩只”“翠綠”,就提醒他們說完整。
    提示:小鳥叫,可以用哪個字?(鳴,板書)
    師質(zhì)疑:兩個?!爸弧痹诠糯鷿h語里不做量詞用。
    師:你能找到藏在這幅畫中的詩句嗎?(課件出示詩句)
    (2)指導朗讀。
    師:兩只小黃鸝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話呢,它們在說些什么啊?
    隨機采訪:小黃鸝,你在說些什么?。磕悄愕男那樵趺礃??(指導朗讀“兩個黃鸝鳴翠柳”。
    (3)師:近處的柳樹上有歡樂歌唱的黃鸝,那么遠處的藍色的天空中有什么???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藍天白鷺圖)。
    師:你看到什么了?(生:我看見了一行白鷺在天上飛。)一行:橫著排叫行,豎著排叫列。
    (隨機出示詩句)
    師:白鷺在藍天飛翔,作者用了一個“上”字?你有什么感覺?請你來讀一讀?哪位同學能讓白鷺再往上飛高一點?(請學生朗讀)
    (一行行同學賽讀,理解一行的意思。)
    (4)朗讀前兩句詩。
    師: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這是多么清新自然的一張畫??!多么美麗的一張畫啊,你們喜歡嗎?(生:喜歡)此時,大家已經(jīng)和詩人心意相通了,詩人也很喜歡這風景,讓我們用朗讀讀出你們的喜歡吧。
    4、感悟后兩句。
    (1)師:看過高飛的白鷺,詩人的視線開始往下移,另一番景色出現(xiàn)在他眼前,這美麗的景色就在這兩句詩中。一起讀一讀。(課件出示: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3)師:對于這兩句詩,同學們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生質(zhì)疑,再讓其他知道的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絕句教學設計篇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了解李清照和項羽,體會其性格特點。
    3.通過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賞析,使學生明確做人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音樂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喜歡聽歌曲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赘枨对聺M西樓》,可要認真聽哦!
    課件播放歌曲。
    歌曲聽完了,誰來說一說你的感受?指生交流。
    2、這首歌柔美、清幽,你知道它的歌詞是誰寫的嗎?
    指名交流后,根據(jù)學生回答適時出示資料: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省濟南市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著有《易安居士文集》。
    李清照的詞成就最高,多是離愁別緒,婉約纏綿。她也寫詩,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宋代才女——李清照,一起走近她的這首千古絕唱:夏日絕句(板書課題)
    二、誦讀古詩,悟情入境
    課件展示: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出詩的節(jié)奏和停頓。
    生自由練讀,指生展示讀。
    讀得流暢,字正腔圓,也讀出了節(jié)奏和美感。她之所以讀得這樣美,原來他注意了停頓。
    課件展示: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指生展讀。
    2、讀著讀著,在這首詩中有沒有一個人物躍入你的眼簾?
    生交流:項羽
    知道項羽這個人嗎?誰來談一談你的了解?指生交流。
    課件展示:
    項羽:秦朝末年著名的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曾領(lǐng)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后被劉邦打敗,不愿屈服投降、茍且偷生,在烏江邊自刎而死。
    生:思
    李清照為什么“思”項羽?指生交流。
    誰能用詩句來回答?
    生: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4、項羽這位亂世英雄,一生有很多傳奇的故事呢?其中《霸王別姬》被拍成了電影,下面我們一起欣賞!
    課件播放:《霸王別姬》片段
    誰來談談自己的感受?指生交流。
    好一個“不肯過江東”!其實他本可以渡過烏江來逃生的,可是他不愿茍且偷生,最終選擇烏江自刎,死也死得如此慘烈。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抉。項羽這位叱咤風云的西楚霸王,放棄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這就是“士可殺而不可辱”的英雄氣概,這就是“死不懼而辱不受”的壯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贊頌他。來,咱們一起來贊頌項羽:齊讀古詩。
    5、楚漢戰(zhàn)爭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李清照,一個柔弱的女子為什么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敗的英雄呢?這和她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有直接的關(guān)系。下面我們回到民不聊生的南宋!
    課件展示: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擄走徽、欽二帝,正值國家危亡的時刻,但是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身為知府,沒有奮勇抗敵,卻臨陣逃跑。李清照為丈夫的行為感到羞恥,同時腐敗無能的宋統(tǒng)治者也使李清照憤慨,于是在行至烏江時,有感于項羽的悲壯,寫下了這首詩。
    國破家亡,風雨飄搖,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tǒng)治者卻整日飲酒作樂,歌舞升平,不思恢復中原。面對這樣的統(tǒng)治者,李清照,大聲呼喊:齊誦《夏日絕句》!
    短短的這么一首五言絕句,里面卻藏著三個典故呢?因為時間的關(guān)系,我們以后再講。
    三、融會貫通感情升華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是李清照做人的標準,那就是:有正氣、有骨氣、有氣節(jié)。讓我們讀出她豪邁的情懷吧!
    絕句教學設計篇三
    1.通過朗讀,感知詩歌的大意。
    2.結(jié)合寫作背景及相關(guān)典故,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解讀詩歌的主題。
    重點:通過朗讀,感知詩歌的大意。
    難點:結(jié)合寫作背景及相關(guān)典故,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解讀詩歌中的主題。
    一、聽——誰在吟唱?
    【師吟誦詩歌,引出課題、作者】
    在中國古典文學的閬苑中,有這樣一位才女,她的一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電影,演繹著屬于她自己的悲歡離合。“婉約詞宗”“千古第一才女”等美稱向我們證明著她的滿腹才情。今天,讓我們和她一起駐足烏江河畔,傾聽她在亂世里的吟唱。(ppt出示課題,播放錄音,學生聆聽)
    同學們,李清照為何會在烏江河畔有這么深沉的感慨呢?是誰觸發(fā)了她心中的情思呢?讓我們從詩歌中尋找答案。
    二、問——為誰而歌?
    1.古語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接下來請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詩歌,了解一下詩歌的大意。
    《夏日絕句》.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詩歌大意】在生時應當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直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茍且偷生,退回江東。
    過渡語:詩人為誰而歌?項羽。
    最后兩句提到了項羽的故事,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典故——烏江自刎。大家都聽過吧?項羽本是西楚霸王,但在楚漢之爭中輸給了劉邦,了解這個故事的人都知道,他是有機會翻盤的,但是他的自尊和氣節(jié)不允許他這樣做,所以他寧死不降,最后在烏江自刎。就這一點以及項羽本人來說,世人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說他傻,認為他不該放棄......
    三、探----為何而歌
    2.同學們:這首詩中作者對項羽的情感態(tài)度是怎樣的呢?(高度贊揚?贊揚他什么?請從詩歌中找到答案(前兩句)
    確定:在詩人眼中,項羽乃人中豪杰、頂天立地英雄男兒。前兩句就已經(jīng)定下感情基調(diào);贊揚/敬佩、思念。
    同學們知道前兩句詩中的“人杰”和“鬼雄”最初的意思嗎?
    引出典故
    【請看典故】:漢高祖劉邦曾稱贊張良、蕭何、韓信等三人為“人杰”,自愧在謀略運籌,政治經(jīng)濟管理,率兵作戰(zhàn)等方面不及他們,但同時指出自己能夠使用這些人材,因而取得政權(quán)。后因用為詠人杰之典。
    鬼雄:指鬼中的剛強有力者。楚.屈原《九歌?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焙笥靡灾杆蓝粶绲膭傄憔?。
    請同學們看完下邊的材料,或許能明白詩人的心境。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擄走徽、欽二帝,趙宋王朝被迫南逃。李清照之夫趙明誠出任建康知府。后城中爆發(fā)叛亂,趙明誠不思平叛,反而臨陣脫逃。再看整個南宋朝廷,一片投降聲。(補充背景)
    明確: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此刻路過烏江,有感于項羽的悲壯,心潮澎湃,壓抑在心中的情感終于噴薄而出:生當作人杰。老師起個頭,同學們再齊讀詩歌)
    四、悟--
    同學們;能體會出詩人借憑吊項羽抒發(fā)了。什么情感嗎?
    明確:氣壯山河英雄豪情。濃濃的報國壯志,讓人肅然起敬。(板書:贊英雄,言己志,抒豪情)
    小結(jié):對于詩人來說,項羽用生命換來的抉擇之筆,書寫著一種忠貞:他忠貞于英雄之名,忠貞于大丈夫之氣。有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慷慨氣節(jié)、悲壯正氣。在當時的背景下,項羽的這種氣節(jié)與昏君及無能之輩的懦夫行為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這里詩人在贊美歷史名將不朽氣節(jié)的同時,也諷刺了南宋當權(quán)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這是作者創(chuàng)作此詩歌的意圖之一。(板書:贊名將,諷昏君)
    四、小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在李清照引領(lǐng)下,漫步烏江河畔,靜靜地聆聽了這位婉約凄美、嬌峙文壇的女子生命里的吟唱,何謂做人風骨,何謂做人氣節(jié)。我想這節(jié)課大家應該找到了答案。接下來讓我們在朗誦中再次體會一下我們這位文壇大腕的豪情壯志吧!(在朗誦中結(jié)束課堂)
    絕句教學設計篇四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以及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還要引導學生體會古詩意境,了解古詩大意。
    教學目標
    1、識字與寫字:認識古詩中的生字,會寫本課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春天的勃勃生機。
    3、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古詩是中國文學藝術(shù)的瑰寶,流傳千古,家喻戶曉的古詩有很多,比如我們看到這些圖片的時候就會想到(李白的就《靜夜思》),那么李白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名叫杜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杜甫的這首《絕句》。
    二、解詩題
    三、認識作者
    師:那大家對杜甫了解多少呢?我們一起再來補充一些杜甫的相關(guān)知識吧!(補充詩圣 詩仙 詩豪等知識)
    四.精析古詩
    1、讀通古詩,糾正易錯字
    重點糾正“獨”“鴛”“鴦”三個字
    2.讀出節(jié)奏
    先由學生自己劃分節(jié)奏,教師糾正,學生自由
    練習。
    3.分析大意
    (2)這些都是作者看到的,那作者聞到什么?氣味是誰送來的?春風是什么感覺?
    (3)美麗的春天還吸引了很多小動物,是誰呢?它們在干什么?
    4.總結(jié)感情
    作者都對春天什么感情?(喜愛、贊美)
    絕句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積累詠春的詩句。
    4.巧妙記憶生字,有感情地讀課文。
    5.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古詩的喜愛。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準備:錄音帶、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本課是一首古詩,作者是孟浩然,“春曉”指春天拂曉的情景。那春天拂曉在作者筆下是。
    樣的情景呢?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這些古詩。
    二、學習古詩中的生字。
    1.學生試讀古詩,找出課文中的生字。
    知曉眠聞落。
    2.根據(jù)拼音試讀生字,學生自己指出在讀音時應注意的問題。
    3.檢查認字情況。(從不同層次的學生中抽出學生讀。
    4.只認識這些字還不夠,還要記住字形。在記字形時要講究方法,同學們有哪些好方法請說出來。
    5.記往了這些字形,那就要會寫這些字。教師在黑板上寫這些字,學生仔細觀察。要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以下生字的筆順要注意:
    曉、聞、眠、落、三、朗讀指導。
    2.在朗讀時,語速成稍慢,學生跟著朗讀詩歌。
    四、擴展活動。
    永春的詩不少,學完《春曉》后,請再積累幾句寫春的詩句。
    等閑視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第二課時。
    一、導語。
    我們剛學了一首寫春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再學一首寫春天美麗景色的唐詩《絕句》。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出示課文插圖。
    同學們,你們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
    3.學生試讀課文,體會詩歌中所描寫的景物,并找出其中的生字。
    三、學習本課生字。
    1.自學生字。
    2.檢查自學效果。
    (1)應特別注意哪幾個字的讀音?
    麗泥沙暖。
    (2)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的?
    3.認讀并練寫這幾個字。
    4.老師指導在田字格中練寫。
    四、指導朗讀,背誦。
    1.剛才同學們從畫面上就看出了本首詩描寫了春天美麗的景色,那么就應該帶著什么樣的感情來讀?(喜歡、贊美)。
    2.還要注意詩的節(jié)奏。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五、總結(jié)課文。
    1.這首詩中寫了哪些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
    春風花草、凍土、燕子鴛鴦。
    2.從詩中你體會到了怎樣的感情?
    熱愛春天的感情。
    絕句教學設計篇六
    1會認鷺等六個字,會寫絕鳴兩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培養(yǎng)學習古詩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揭題
    小朋友們,春天來了,你們眼中的春天是怎樣的呢?能用一些四個字的詞語來描述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積累詞語。
    我從你們可愛的小嘴巴里聽出了春天的美麗,春天多好呀!唐代詩人杜甫也特別喜歡春天,他還把他看到的春景寫成了一首詩呢: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自由讀詩,字字讀準,句句讀通順。
    2、指名讀,正音,隨機識字。
    3、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2、根據(jù)學生匯報,結(jié)合課件,相機理解每一句詩意,指導朗讀。
    (預設一:我好像聽到了在黃鸝叫)
    你怎么知道黃鸝在叫呢?理解“鳴”,相機指導寫“鳴”。想聽聽她的歌聲嗎?黃鸝在歌唱什么呢?你喜歡這樣的黃鸝嗎?那你把這一句詩讀一讀。還有誰也想讀?齊讀。
    (預設二:我好像看到了白鷺)
    哦?白鷺在干嗎呢?你看,他們排著多整齊的隊伍,在蔚藍的天空中快活的飛翔,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想不想做其中的一只小白鷺呢,那你把這句詩讀一讀!
    (預設三:我還看到了雪)
    真的嗎?雪在哪?你看,這千年不化的積雪給春天又增添了不一樣的美!誰來讀?這句詩中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學生可能質(zhì)疑:“窗含”是什么意思?通過動作理解。
    (預設四:我看到了船)
    看到船的時候,你在想什么呢?指導朗讀“門泊東吳萬里船.”
    四品讀詩歌感悟詩情
    你們看到了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還有雪﹑船,這多像一幅美美的畫呀!我們一起美美地讀出來吧!要是男生和女生分開來讀,那會是怎樣的情景呢?男女生賽讀.
    你們讀得這么好,讓我感覺這么快樂,獎勵你們?nèi)ギ嬛杏我挥伟?
    (課件)欣賞動畫.
    我給你們配上美美的音樂,就當自己是大詩人杜甫,再來一次吧!
    五背誦詩歌
    這么美的詩,你們把他記在心理了嗎?誰把前面兩句記住了?有沒有全部都記住了的?
    六拓展延伸
    其實我們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多彩多姿的畫,一首生機勃勃的詩,看看,這樣的畫面,會讓你想起哪句詩呢?(課件出示畫面,和相應的詩句,最后一幅畫,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可以去查資料﹑請教老師或者自己學著寫詩)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生活無處不是畫,無處不是詩!
    絕句教學設計篇七
    學習《絕句》,理解古詩的含義,理解詩句中“鳴”、“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積累背誦一些描寫春天的古詩。
    通過對古詩的學習,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難點: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理解。
    (一)導語揭題,激發(fā)興趣
    (出示《草》、《宿新市徐公店》的圖片,請學生根據(jù)出示的圖片背誦描寫春天的古詩。)
    2、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生:春天)春天是美麗的'、多彩的。有許多人歌頌過春天,有許多人贊美過春天,為我們留下了一篇篇優(yōu)美的詩作。今天,讓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吧。
    它的題目是《絕句》(課件出示)
    (板書:絕句,老師在田字格里書寫,生跟著老師書空)
    課件出示:絕句是一種古詩的體裁,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
    4、師:請同學們翻到課本第78頁,看看杜甫所寫的這首絕句是幾言絕句。
    (學生看后回答)
    (二)初讀古詩,嘗試感悟
    1、學生自由讀古詩: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古詩,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
    2、檢查生字:要讀好杜甫的《絕句》,必須穿過一個美麗的生字花園,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生字和拼音,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3、師:(課件出示節(jié)奏)讀詩不僅要讀準,還要讀出詩的節(jié)奏,詩的韻味,這也是絕句的一個重要的特點,讓我們通過一個游戲體會一下。
    4、對對子游戲。
    師:對對子,同學們都對過吧,和老師一起來對對子!
    師:兩個 對 生:一行
    師:黃鸝 對 生:白鷺
    師:鳴翠柳 對 生:上青天
    師:兩個黃鸝鳴翠柳 對 生:一行白鷺上青天
    (下兩句同上)
    師生合作,師1、3句,生2、4句。
    男女生合作,男生1、3句,女生2、4句。
    5(來自: 海達 范文 網(wǎng):)、師:好了,同學們,讀得快樂吧?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去欣賞詩中的美景吧。
    三、看圖說話,領(lǐng)悟全詩。
    1、同學們快看,多么美麗的風景???誰來跟大家說說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啊?
    黃鸝 翠柳
    白鷺 青天
    千秋雪
    萬里船(板書)
    2、感悟詩中的色彩。
    師:美麗的風景之所以打動人心,肯定少不了漂亮的色彩。你能找道這些景物的色彩嗎?
    現(xiàn)在,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這些美麗的風景。
    3、感悟前兩句。
    (1)師:今天老師介紹兩個新伙伴給大家認識一下,它們來了。(課件出示黃鸝翠柳的圖片)
    師:誰來說說你看見了什么?
    (生:我看見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唱歌。如果學生沒有說的很完整,比方說漏掉“兩只”“翠綠”,就提醒他們說完整。
    提示:小鳥叫,可以用哪個字?(鳴,板書)
    師質(zhì)疑:兩個?!爸弧痹诠糯鷿h語里不做量詞用。
    師:你能找到藏在這幅畫中的詩句嗎?(課件出示詩句)
    (2)指導朗讀。
    師:兩只小黃鸝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話呢,它們在說些什么???
    隨機采訪:小黃鸝,你在說些什么???那你的心情怎么樣?(指導朗讀“兩個黃鸝鳴翠柳”。
    (3)師:近處的柳樹上有歡樂歌唱的黃鸝,那么遠處的藍色的天空中有什么???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藍天白鷺圖)。
    師:你看到什么了? (生:我看見了一行白鷺在天上飛。) 一行:橫著排叫行,豎著排叫列。
    (隨機出示詩句)
    師:白鷺在藍天飛翔,作者用了一個“上”字?你有什么感覺?請你來讀一讀?哪位同學能讓白鷺再往上飛高一點?(請學生朗讀)
    (一行行同學賽讀,理解一行的意思。)
    (4)朗讀前兩句詩。
    師: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這是多么清新自然的一張畫?。《嗝疵利惖囊粡埉嫲?,你們喜歡嗎?(生:喜歡)此時,大家已經(jīng)和詩人心意相通了,詩人也很喜歡這風景,讓我們用朗讀讀出你們的喜歡吧。
    4、感悟后兩句。
    (1)師:看過高飛的白鷺,詩人的視線開始往下移,另一番景色出現(xiàn)在他眼前,這美麗的景色就在這兩句詩中。一起讀一讀。 (課件出示: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3)師:對于這兩句詩,同學們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質(zhì)疑,再讓其他知道的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絕句教學設計篇八
    1.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感受數(shù)字在詩中的獨特含義:兩個、一行、千秋、萬里。
    2.培養(yǎng)幼兒根據(jù)古詩的韻律有表情的朗誦,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圖片:黃鸝、白鷺。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引導幼兒觀察認識,白鷺、黃鸝。
    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看,經(jīng)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
    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jīng)常是排成一行。
    二、理解古詩內(nèi)容。
    1.結(jié)合圖片提問。
    (1)小朋友看一看有幾個黃鸝鳥呀?(兩個黃鸝)。
    再看看有多少白鷺呢?
    2.老師朗誦。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窗含西嶺千秋雪”。
    西嶺:一個地方的名字;。
    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
    窗含:從窗戶里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
    (3)“門泊東吳萬里船”。
    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里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里;。
    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
    門外停著將要駛向幾萬里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船。
    三、學習古詩。
    1.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2.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
    上:飛上;。
    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
    泊:停泊、??俊?BR>    3.啟發(fā)幼兒學習用古詩的韻味有表情的朗誦。
    4.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
    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作者是誰?他為什么要寫這首古詩?
    5.幼兒欣賞配音朗誦,學會有表情的跟誦。
    四、結(jié)束。
    幼兒兩人之間相互朗誦,感受古詩韻律。
    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教學設計篇九
    常規(guī)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本,學會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3、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二維目標:
    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說話寫話的能力。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
    愉悅之情。
    理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guān)詩句。
    的意思。
    情境導入法、朗讀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學法指導。
    讀一讀、議一議、想一想、畫一畫。
    教學準備。
    鼓勵學生圖文對照,自讀自悟,合作解疑來理解詩歌內(nèi)容,通過。
    朗讀、想象來體會詩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談話激趣,揭題解題。
    1、談話導入:現(xiàn)在什么季節(jié)?春天是什么樣的?
    2、是呀,春天萬物復蘇、繁花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同學們都積累了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指名背誦。
    3、師板書課題,解釋“絕句”
    4、學生交流詩人杜甫的資料,師補充。
    二、自讀自悟,學習古詩。
    (一)繪一幅彩畫。
    1、初讀全詩,要求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
    2、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游戲識字,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識記生字。
    3、字正腔圓地讀給自己聽,指名讀古詩,正音。
    4、讀詞語。
    5、小組合作,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那些疑問。
    6、質(zhì)疑,交流對這首詩的疑問。帶著疑問再讀古詩。解決一些疑問。
    7、師解說詩句的意思,生接詩句。
    8、古人說:“詩不離畫,畫不離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再讀古詩并思考給這首詩配一幅畫,你認為都應該畫上哪些景物?關(guān)鍵是要說明自己的理由。
    (二)品一幅彩畫。
    1、用波浪線畫出詩中描寫顏色的詞語,從中體會詩中所描繪的亮麗色彩。
    2、用單橫線畫出詩中描寫動作的詞語,從中體會動態(tài)畫面的美。
    3、用雙橫線畫出詩中出現(xiàn)的數(shù)量詞。
    4、指導朗讀,看動畫聽錄音范讀,指名讀,挑戰(zhàn)讀。
    5、試著背誦這首詩。
    (三)展一片天地。
    1、杜甫的詩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2、比較閱讀。出示杜甫的另一首《絕句》,為學生展一片天地。自由試讀。
    3、師小結(jié)。
    三、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絕句》。
    2、給古詩配一幅畫。
    3、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4、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春天的詩作,準備參加“春之聲”賽詩會。
    學生說說春天的發(fā)現(xiàn)。
    學生展示課前搜集到杜甫的資料。
    自由讀全詩,要求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
    檢查生字預習情況,并給生字組詞。
    同桌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并和其他同學分享。
    開火車讀詞語。
    先讀古詩,和小組同學討論交流,回報。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創(chuàng)新發(fā)展。
    (唐)杜甫。
    情:愉悅、熱愛大自然。
    畫意:彩畫:黃翠白青。
    動畫:鳴上。
    教學反思:
    絕句教學設計篇十
    《絕句》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開篇之作。本單元的主題都是通過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督^句》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悅,意蘊暢達,表達了詩人愉快的心情和對和平的向往。
    新課程強調(diào)教師的職能不再是“教學生念書”而是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本節(jié)課充分體現(xiàn)以生為本,以讀為本,讓學生學習了本詩的色彩美,結(jié)構(gòu)美,意境美。
    1、認讀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理解“含”的妙用,了解詩的對子對照格式。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依據(jù)詩句展開想象,通過想象畫面,領(lǐng)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心情。
    3、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從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誦全詩,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領(lǐng)悟詩的意境。
    四、教學過程:
    葉老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的語文課一定要教學生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古詩的學習方法很多,本節(jié)課我教給學生最基本的學習方法,那就是: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
    本課的教學,我力求把詩歌的美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整個教學程序我設計了5個環(huán)節(jié)。
    激情導入——讓學生期待美。
    初讀古詩——讓學生根據(jù)本課認讀的生字讀準古詩正音。
    再讀古詩——讓學生領(lǐng)悟本詩的結(jié)構(gòu)美。
    品讀古詩——讓學生感受本詩的意境美。
    指導書寫——寫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變化”、寫好左中右結(jié)構(gòu)的“柳”。
    (一)激情導入——讓學生期待美。
    新課伊始,我精心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詩仙”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人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今天我們又要讓李白的好友——“詩圣”杜甫帶領(lǐng)我們到四川草堂去領(lǐng)略那里的美景,你們愿意去嗎?不過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大詩人及他的大作[課件出示杜甫簡介,絕句簡介](這樣設計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二)初讀古詩——讓學生根據(jù)本課認讀的生字讀準古詩正音。
    讀一首好詩,要注意始終個別重點難字的讀音,因此在講授認讀生字中,采用我校識字方法,帶拼音讀字——帶拼音讀詞——去拼音讀詞——去拼音讀字(開火車)——闖關(guān)小游戲。在這五個字中,其中“鷺”是學生難識字,先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最后總結(jié)“鷺”是形聲字,我們可以通過它的聲旁形旁加深對它的認識。并試圖讓學生找一找除了“鷺”,本科還有哪個字也是形聲字呢?激發(fā)學生在此識字的興趣。
    (三)再讀古詩——讓學生領(lǐng)悟本詩的結(jié)構(gòu)美。
    在熟讀了古詩的基礎上,我會問學生:如何能讀好一首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通過想象畫面、讀好詩的停頓和語氣。
    我讓學生再讀古詩,逐句展開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兩個/黃鸝/鳴翠柳,“你看到了什么?”學生會踴躍說“兩只黃鸝、翠柳”在學生說完想象之后再出示圖片,并試圖讓學生猜測,“這是什么季節(jié)呢?”“春天”“春天很美,讓我們用歡快的心情再讀一遍”。
    本詩中有很多數(shù)量詞。這首詩巧妙地將數(shù)字運用于形象思維領(lǐng)域,使詩在結(jié)構(gòu)上渾然一體,散發(fā)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該詩被奉為千百年來的蒙學讀物,數(shù)量詞不可不講。除了第一句的“兩個”在第二行還有“一行”,我注重讓學生展開想象,一行白鷺是幾只呢?他們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同學學生用手比劃,體現(xiàn)出白鷺排列有序、漸行漸遠。
    頭兩句講完,問孩子“你喜歡對對子嗎”通過教師引導“兩個對一行”讓孩子自己說出其他的對子“黃鸝對白鷺、鳴對上、翠柳對青天”,學生便會感嘆說原來詩不僅美,而且上下倆句還很工整,體會詩的對照形式。
    本詩中有很多表示顏色的詞:白、青、翠、黃。詩人展開語言的調(diào)色板,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chǎn)生了誘人的魅力。本詩除了看到的景象,作者還讓我們聽到了,哪個詞體現(xiàn)的?學生會快速說第一句的“鳴”字,教師可以播放黃麗得叫聲,讓學生感受黃鸝歡快美麗、嘰嘰咋咋、一唱一和的叫聲。最后讓學生頭腦想象著畫面,齊讀這兩句描寫春天美麗景象的句子。
    第三句重點講授“含”字的用意,窗含/西嶺/千秋雪,通過激發(fā)學生回答出“雪是從窗戶外看到的?”要突破這個難點。教師采取反問學生“作者為什么不用窗前、而是選擇窗含”,這時有些孩子就會說出“這千秋雪好像一副畫印在了窗戶上,所以含用的好”,這樣學生通過體會“含”字,能夠真切的感受詩的美!
    (四)品讀古詩——讓學生感受本詩的意境美。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引導學生先閉上眼睛,想象畫面,伴隨著古箏聲,根據(jù)自己的想象作畫配詩。這樣的設計意圖主要是引導學生感悟詩的意境美。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有聲有色,構(gòu)成了新鮮而優(yōu)美的意境。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窗雖小,因“含”著,千年積雪而讓人感受到時間的久遠;更顯示出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向往和平的抱負!。
    (五)指導書寫——寫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變化”、寫好左中右結(jié)構(gòu)的“柳”。
    出示“含、吳、鳴”,寫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字的共同特征都有一個“口”,但隨著“口”的位置不同,寫的大小胖瘦大相徑庭。通過學生發(fā)現(xiàn)總結(jié)出“口在上下時,要寫的扁胖一些;口在左邊時,占格往上一些,寫的小一些”
    “柳”是左中右結(jié)構(gòu),因此觀察好三部分高矮很重要。要注意中間的撇是豎撇,想彎彎的柳枝一樣。右邊是單耳不是雙耳。
    伴隨梅花三弄古箏聲讓孩子書寫。最后展示兩位同學的作品并評價。
    總結(jié):這首詩雖短,但其境無窮。四句詩,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山有水,色彩明麗,春意盎然。引導學生通過齊讀領(lǐng)悟詩中意境。
    絕句。
    形聲字:鷺、嶺含吳鳴柳。
    絕句教學設計篇十一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鸝”“鷺”,能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門泊”、“萬里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絕句》。
    3、借助貼圖,難詞質(zhì)疑,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的感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4、通過本課學習,激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并提高鑒賞能力,同時引發(fā)學生萌動詩情,動手嘗試寫一寫關(guān)于春天的詩。
    二、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愉悅之情。
    三、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guān)詩句的意思。
    2、品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和重音,引導學生體會語感。
    一、談話激趣,揭題解題。
    1、談話導入:現(xiàn)在什么季節(jié)?春天是什么樣的?
    2、是呀,春天萬物復蘇、繁華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一首關(guān)于春天的詩,這就是――(揭題齊讀)。
    3、引導學生解題,介紹絕句與杜甫的資料。
    4、教師簡介寫作背景。
    二、初讀詩句,讀準字音、學會生字。
    過渡:同學們,聽了老師的介紹,你們想讀一讀杜甫的這首即興之作嗎?
    1、學生按要求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學會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鸝”“鷺”。指名讀,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學生描紅。
    (2)指名讀詩正音。
    三、精讀詩句,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一)借助貼圖,理解詩意。
    1、學生默讀,用筆畫出詩中寫到的景物。
    2、匯報交流,教師出示景物圖。
    3、指名學生貼圖,說說理由,以引導學生理解詩句含意。
    4、出示整圖,引導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二)引導質(zhì)疑,突破難點。
    1、引導質(zhì)疑:讀到這兒,古詩中還有那些地方,你們弄不懂的?
    2、交流釋疑。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窗含”、“千秋雪”、“萬里船”。
    “萬里船”:為什么說是萬里?
    3、理解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指名說。
    4、教師小結(jié):詩人正是透過窗戶看到了近處的――,遠處的――(相機板書:近景、遠景)。
    (三)誦讀詩句,體會語感。
    1、既然是古詩,就要讀出古詩的韻味。誰能說說怎樣才能讀出韻味?
    2、同桌誦讀詩句,體會語感,嘗試用斜線畫出詩句中的停頓。
    3、指名同桌匯報:一生讀,一生板演。其他學生點評。
    4、男女生按標記賽讀、背誦。
    5、配樂齊背古詩。
    四、拓展練習,嘗試作詩。
    1、引導學生背誦其他春天的古詩,并試著說說古詩寫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引導詩歌寫法:這些春天的詩告訴我們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寫出春天的蓬勃生機。
    3、出示有關(guān)春景圖二幅。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春天,你們看――(貼圖)。
    這是――這是――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圖,想想還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讓我們拿起筆來當名小詩人,寫一寫我們身邊的春天,好嗎?可以寫兒歌這類現(xiàn)代詩,也可以模仿絕句寫一寫古體詩,題目自定。
    4、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樂)。
    五、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自選兩項。
    1、背誦并默寫《絕句》。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早晨會的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絕句教學設計篇十二
    1、能讀懂古詩《絕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結(jié)合詩句理解含、千秋、泊等詞語。
    3、會背誦、默寫《絕句》。
    4、初步感受古詩中所描繪的景x。
    一、揭示課題。
    (1)說說學古詩的基本方法。
    (2)揭題,板書:古詩二首。
    (3)教師范讀。
    思考:這兩首詩寫哪個季節(jié)的景x?寫了哪些景物?
    1、解題:絕句是舊詩體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有的古詩按詩的內(nèi)容列題目,這首詩就用舊詩體裁做題目。
    2、介紹作者:杜甫,唐代詩人。這是他重返成都時寫的。他自幼好學,七歲就會吟詩,他的詩很有名。
    3、初讀古詩。
    (1)自由讀,拼讀生字音節(jié),觀察x圖,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讀懂。
    (2)檢查自學效果。認讀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讀古詩,說說哪些地方學懂了。
    4、再讀古詩,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問:鳴是什么意思?翠柳指什么?鳴翠柳怎么理解?
    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黃鸝,鳥的名稱,又叫黃鸝,這句的意思是:兩只黃鸝在翠綠x的柳叢中一唱一和地叫著。
    (2)理解第2句。
    問:一行是什么意思?青天指什么?上青天怎樣理解?
    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白鷺是一種頸和腿都很長的白x水鳥。青天:藍x的天空。這句詩的意思是:一群白鷺在藍x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飛翔。
    (3)理解第3句。
    問:窗含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指什么?
    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窗含,從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著。也就是窗柜里圍著的景物。千秋指好多年。這句詩的意思是:從窗口可以看見岷山終年不化的積雪。
    (4)理解第4句。
    問:泊是什么意思?萬里船指什么?
    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泊是船在岸邊??康囊馑?。東吳是指古代吳國所在地,指長x中下游一帶,在我國東部。這句的意思是:門外x邊停靠著遠航東吳,行程萬里的船只。
    5、自由讀古詩,同桌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
    6、指名朗讀古詩,說說詩句的意思。
    三、朗讀、背誦。
    四、默寫《絕句》,完成《作業(yè)本》第6題。
    五、完成《作業(yè)本》第2、3、5題。
    課后反思:
    在古詩的教學中,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即:讓學生讀古詩理解古詩中一些詞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讀、背整首詩。往往忽視了課文中x圖的作用。課文中的x圖我仔細觀察和古詩的意思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在教學中,我利用課文x圖讓學生自己先理解古詩的意思,然后再理解。發(fā)現(xiàn)有些不用教師講解,學生就能理解。因此在教學古詩時千萬別忘記x圖的作用。
    絕句教學設計篇十三
    常規(guī)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本,學會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3、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二維目標:
    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說話寫話的能力。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
    愉悅之情。
    理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guān)詩句
    的意思。
    情境導入法、朗讀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學法指導
    讀一讀、議一議、想一想、畫一畫。
    教學課件
    鼓勵學生圖文對照,自讀自悟,合作解疑來理解詩歌內(nèi)容,通過
    朗讀、想象來體會詩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創(chuàng)新發(fā)展
    1、談話導入:現(xiàn)在什么季節(jié)?春天是什么樣的?
    2、是呀,春天萬物復蘇、繁花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同學們都積累了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指名背誦。
    3、師板書課題,解釋“絕句”
    4、學生交流詩人杜甫的資料,師補充。
    (一)繪一幅彩畫
    1、初讀全詩,要求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
    2、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游戲識字,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識記生字。
    3、字正腔圓地讀給自己聽,指名讀古詩,正音。
    4、讀詞語。
    5、小組合作,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那些疑問。
    6、質(zhì)疑,交流對這首詩的疑問。帶著疑問再讀古詩。解決一些疑問。
    7、師解說詩句的意思,生接詩句。
    8、古人說:“詩不離畫,畫不離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痹僮x古詩并思考給這首詩配一幅畫,你認為都應該畫上哪些景物?關(guān)鍵是要說明自己的理由。
    (二)品一幅彩畫
    1、用波浪線畫出詩中描寫顏色的詞語,從中體會詩中所描繪的亮麗色彩。
    2、用單橫線畫出詩中描寫動作的詞語,從中體會動態(tài)畫面的美。
    3、用雙橫線畫出詩中出現(xiàn)的數(shù)量詞。
    4、指導朗讀,看動畫聽錄音范讀,指名讀,挑戰(zhàn)讀。
    5、試著背誦這首詩。
    (三)展一片天地
    1、杜甫的詩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2、比較閱讀。出示杜甫的另一首《絕句》,為學生展一片天地。自由試讀。
    3、師小結(jié)
    1、背誦并默寫《絕句》。
    2、給古詩配一幅畫。
    3、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4、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春天的詩作,準備參加“春之聲”賽詩會。
    學生說說春天的發(fā)現(xiàn)
    學生展示課前搜集到杜甫的資料
    自由讀全詩,要求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
    檢查生字預習情況,并給生字組詞。
    同桌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并和其他同學分享
    開火車讀詞語。
    先讀古詩,和小組同學討論交流,回報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創(chuàng)新發(fā)展
    板書設計:絕句
    (唐)杜甫
    情: 愉悅、熱愛大自然
    畫意: 彩畫:黃 翠 白 青
    動畫:鳴 上
    絕句教學設計篇十四
    1.會認5個字,注意多音字“見”。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jié)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
    朗讀古詩,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詩所描寫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1.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課件出示:大草原圖片并配樂)。
    2.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
    3.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贊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說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jié)合注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廬籠罩見。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由學生說出大意即可。
    師:詩中哪句是描寫圖中的內(nèi)容?
    指名朗誦。
    在圖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學生質(zhì)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好i大家看圖,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誰愿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評: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
    示范讀第1、1句。
    師評: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示范讀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讀讀最后3句。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
    從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愿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訃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小結(jié)。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罩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絕句。
    1.使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中的5個生字及新詞。
    3.會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學生要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展現(xiàn)詩句所描繪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絕句》所描寫的景色。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1.朗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2.自讀詩歌,要求學生找出詩歌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黃鸝翠柳。
    白鷺青天。
    千秋雪。
    萬里船。
    3.理解上述詞語的意思,逐句詩句的內(nèi)容。
    黃鸝------也叫黃鶯,一種益鳥。身體呈黃色,嘴淡紅,在春天經(jīng)常啼唱,聲音很好聽。
    翠柳------翠,就是新綠。翠柳就是指處春時節(jié)剛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鷺------一種水鳥,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鳴------鳴叫。
    句意: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
    一行白鷺飛上了蔚藍色的天空。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nèi)容,教師糾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這樣相稱。千秋就是千年。
    萬里船------萬里指遙遠。萬里船指從很遠的地方來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點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導學生體會畫面的意境。
    句意:從窗口可以看見西嶺長年不化的積雪,
    門外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船只。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nèi)容,教師糾正。
    4.理解詩句的意思時同時用簡筆畫的形式加以表現(xiàn),使學生有更直觀的了解和體會。
    5.川聯(lián)詩句內(nèi)容,要求學生獨立說出譯文。
    6.結(jié)合圖畫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意境。
    近景-------兩個黃鸝鳴翠柳,
    遠景-------一行白鷺上青天。數(shù)量。
    遠景-------窗含西嶺千秋雪,色彩。
    近景-------門泊東吳萬里船。
    7.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知道朗讀,背誦。
    8.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1)知詩人。
    (2)解詩題。
    (3)明詩意。
    (4)悟詩情。
    9.“知詩人”--------唐朝詩人杜甫。
    10.“解詩題”--------絕句: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補充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進一步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和情境。
    11.學生自由為作者加詩題。
    進一步體會“絕句”為題的好處,體會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激情。
    12.“悟詩情”-------在體會背景和詩題的情況下,自然領(lǐng)悟到詩人是情感:
    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讀全詩。
    絕句教學設計篇十五
    1、認識9個生字,會寫7個字,認識“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反復誦讀。
    有感情的誦讀古詩。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感受古詩的魅力,產(chǎn)生熱愛古詩詞的感情。
    1、認識本課中的9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舟”字旁。
    2、有感情的誦讀古詩。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
    情景教學法、設疑導思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課時
    境導入
    借助情景引入課文。
    二、解詩題
    板書詩題,領(lǐng)讀。解釋題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范讀。(配樂)
    生自由讀。(注意把生字的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指名讀。
    三、隨文識字,理解古詩內(nèi)容,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一句(課件:“兩個黃鸝鳴翠柳”。)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兩個黃鸝在樹梢上鳴叫。)
    2、文中哪句詩描寫了這個情景。(指讀)
    3、學習“鸝”、“鳴”、“翠” “鸝”怎么記住、造字法、圖片
    “鳴”怎么記住、字謎鳥兒把口張,叫聲真響亮兩只黃鸝站在柳枝上會說些什么。
    “翠”怎么記住、綠的意思、觀察上半部分的羽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書空)
    4、看吧,兩只活潑可愛的黃鸝鳥在翠綠的柳梢間鳴叫。他們是春的使者,給人以希望和向往。誰愿意用朗讀表現(xiàn)這種春的生機呢?(指讀、齊讀)
    (二)學習第二句(課件)
    1、正當詩人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你猜,這白色的弧線會是什么?(白鷺)
    2、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指讀)(行的多音字)
    3、學習“鷺”,講一講這個字、造字法、圖片
    4、白是表示顏色的詞,詩中還有表示顏色的詞嗎?(翠、白、黃、青)青是什么顏色。
    5、真美啊!仰望青天,一行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又是一幅多么高遠而開闊的美呀!誰愿意讀讀這句詩?(指讀)
    6、誰能把前兩句詩一起來讀?(指讀、齊讀)
    (三)學習第三句
    1、到處鶯歌燕舞,滿眼綠柳垂絲,怎不令詩人陶醉,此時他透過窗戶,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遠處的西嶺雪山吸引住了。)
    2、誰知道這是哪句詩?誰愿意把這句詩讀給同學們聽?(指讀)
    3、瞧,又有兩個生字朋友跳出來了,看看這兩個小淘氣誰認識呢?(字卡:“嶺”)
    “嶺”去掉“山字旁”,你還認識它嗎?為了更好的學習嶺我們先學習令字。
    認識“令”字,怎么記住、字理圖(古人端坐在大傘下面,用手指著前方,他向下面的人發(fā)布命令)
    4.那這個“令”字加上“山字旁”就念??,很顯然這個字的造字法是??。令是它的??,山是它的??山是它的形旁說明它的意思和什么有關(guān)。組詞。對這就是山嶺的嶺。
    5.如果是“金字旁”加“令”字,與什么有關(guān),念什么?如果是“羊字旁”加“令”字,與什么有關(guān),念什么?如果是“令”字加“頁字旁”,與什么有關(guān),念什么???(相機出示:嶺鈴羚領(lǐng)等一串字)
    7.小結(jié):看來漢字的構(gòu)字是非常有規(guī)律,學習起來也是非常有趣的。
    那我們再學一個字,出示字卡“含”字。怎樣記住它?8.教師再出示“令”字,讓學生觀察它是怎么變成“含”字的。
    引導學生分析“含”字——令字一點被咬下,放在口中不咽下。
    (四)學習第四句
    1、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船,我們看詩人還看到了什么?(萬里船)
    這是要開往哪里的客船呢?
    2、學習“吳”怎樣記住它?東吳:指長江下游的江蘇一帶
    3、吳與吞對比。
    4、東吳遠不遠啊,從那個詞看出來的。
    4、同學們,戰(zhàn)亂過后江河暢通,萬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詩人看到此情此景,心里高不高興???(愉快)
    5、讓我們讀出作者愉快的心情吧。(指讀)
    6、后兩句詩指讀齊讀。
    四、詩畫一體,配樂朗讀,感悟詩意
    五、鞏固識字認讀生字
    六、拓展講解押韻、對仗。
    七、熟讀成誦,這首詩你被下來了嗎?(試背)
    絕句教學設計篇十六
    1.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內(nèi)容,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認識9個生字,認識“舟”字旁。
    理解詩的意境,認識生字。
    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一.我們以前曾學過杜甫的詩,你們給大家背一首嗎?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他的詩。板書課題。
    二.品讀感悟。
    1.師范讀古詩,聽字音,聽語調(diào)和停頓。
    2.自由讀,注意要讀準字音。
    3.指名讀詩,聽聽誰讀得好。
    4.再讀。
    5.指名讀,分行讀,齊讀。
    6.看圖上的景物,結(jié)合詩句,想想古詩的意境。
    7.說說每一行詩的意思,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說出自己的理解,不足之處教師點撥指導。
    8.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體會意境美。
    9.認讀生字,介紹“舟”字旁,指讀生字,開火車讀,擴詞。
    三.總結(jié)。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光秀麗,希望有一天同學們能走出去,領(lǐng)略一下詩人筆下的大好河山壯美。
    絕句教學設計篇十七
    1.會認5個字,注意多音字“見”。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jié)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朗讀古詩,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詩所描寫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1課時。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1.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課件出示:大草原圖片并配樂)
    2.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
    3.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贊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說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jié)合注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廬籠罩見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由學生說出大意即可。
    師:詩中哪句是描寫圖中的內(nèi)容?
    指名朗誦
    在圖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學生質(zhì)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好i大家看圖,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誰愿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評: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
    示范讀第1、1句。
    師評: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罩四野?!?BR>    示范讀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讀讀最后3句。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
    從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愿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訃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小結(jié)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板書設計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罩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絕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中的5個生字及新詞。
    3.會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學生要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展現(xiàn)詩句所描繪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絕句》所描寫的景色。
    教學過程: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1.朗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2.自讀詩歌,要求學生找出詩歌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黃鸝翠柳
    白鷺青天
    千秋雪
    萬里船
    3.理解上述詞語的意思,逐句詩句的內(nèi)容。
    黃鸝------也叫黃鶯,一種益鳥。身體呈黃色,嘴淡紅,在春天經(jīng)常啼唱,聲音很好聽。
    翠柳------翠,就是新綠。翠柳就是指處春時節(jié)剛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鷺------一種水鳥,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鳴------鳴叫。
    句意: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
    一行白鷺飛上了蔚藍色的天空。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nèi)容,教師糾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這樣相稱。千秋就是千年。
    萬里船------萬里指遙遠。萬里船指從很遠的地方來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點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導學生體會畫面的意境。
    句意:從窗口可以看見西嶺長年不化的積雪,
    門外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船只。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nèi)容,教師糾正。
    4.理解詩句的意思時同時用簡筆畫的形式加以表現(xiàn),使學生有更直觀的了解和體會。
    5.川聯(lián)詩句內(nèi)容,要求學生獨立說出譯文。
    6.結(jié)合圖畫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意境。
    近景-------兩個黃鸝鳴翠柳,
    遠景-------一行白鷺上青天。數(shù)量
    遠景-------窗含西嶺千秋雪,色彩
    近景-------門泊東吳萬里船。
    7.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知道朗讀,背誦。
    8.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1)知詩人
    (2)解詩題
    (3)明詩意
    (4)悟詩情
    9.“知詩人”--------唐朝詩人杜甫。
    10.“解詩題”--------絕句: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補充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進一步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和情境。
    11.學生自由為作者加詩題。
    進一步體會“絕句”為題的好處,體會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激情。
    12.“悟詩情”-------在體會背景和詩題的情況下,自然領(lǐng)悟到詩人是情感:
    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讀全詩。
    絕句教學設計篇十八
    《絕句》是唐代著名“詩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色彩明快,意境開闊。在教學時我遵循教學的整體性原則,教學層次清晰,從激趣引題到感知全詩到逐句講解到學生扮演詩人呤誦詩句,層層展開構(gòu)成了一個由淺入深,步步深入體會詩境的良好教學結(jié)構(gòu)。在教學中我還注意通過聽配樂誦讀,想象畫面,展開畫面,貼圖豐富畫面的五步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走近詩人,體會詩人作詩的情形并以此作為教學線索,貫穿整個教學情境,幫助學生領(lǐng)悟詩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學重點。在指導學生理解關(guān)鍵字詞的教學過程 中,我設計用簡筆畫讓學生直觀感受“含”字的意思,融聽、思、畫、說為一體,使學生領(lǐng)悟到“含”字的比喻寫法,同時對“含”字作替換比較分析,不僅幫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學生在潛意識中領(lǐng)悟到“擬人”這種修辭形式對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動性以及表現(xiàn)詩意的特定作用,從而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學難點 。
    [教學目標 ]
    1、通過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弄清詩句的含義,在解詞理句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的大意。重點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依據(jù)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畫面,領(lǐng)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教學準備]
    大幅彩貼畫、錄音帶(機)、小黑板、大黑板上板書好全詩。
    [教學間時]
    一課時。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透景悟情,通過圖畫再現(xiàn)詩人作詩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歡快心情;理解詩句大意,領(lǐng)悟“含”字意思。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揭題,激發(fā)興趣
    1、導入 :同學們,我們知道唐代有兩位著名詩人,一位享有“詩仙”的美稱,是----李白,另一位則被稱為“詩圣”,他是誰?。?---杜甫。杜甫的詩在唐代詩作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杜甫寫的一首絕句。[齊讀課題]絕句是舊詩的一種體裁,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就稱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就稱七言絕句。這一首詩就是一首幾言絕句?(七言絕句)這首七言絕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時所作的《絕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安史之亂“終于被平息,憂國憂民的杜甫聽到這一消息,心境由沉悶變得開朗,詩人重返舊居,看到進姓又過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門前浣花溪邊生機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悅,情不自禁地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沒有事先擬好題目,就用絕句這種詩的體載名稱作了詩題。下面請同學們各自把詩句讀一讀,生字要讀準。
    2、學生自讀。
    3、復習生字。在這首詩里有三個生字,我們一齊來復習一下。
    4、指名讀詩:同學們會讀這首詩嗎?老師請四位同學一人讀一句,開火車,誰愿意?(請兩組)
    二,范讀創(chuàng)設情境
    1學習第一句
    (2)用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聽著這充滿感情地誦讀,我們仿佛走近了詩人,也來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圍的景色真是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出示畫)(語言引導學生看圖入情境):此時正是三月天氣,日光柔和,微風徐徐。一日清晨,詩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讀詩文,忽然聽到屋外傳來一陣陣清脆婉轉(zhuǎn)的鳥鳴聲,詩人循聲望去,看到了什么?(黃鸝)黃鸝有同學知道嗎?(貼黃鸝)
    (3)介紹黃鸝。黃鸝是一種很美麗又會唱歌的小鳥,羽毛大部分是黃色的。
    (4)學習“翠”、“鳴”。那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兒在哪兒鳴叫呢?(柳樹枝間)怎樣的柳樹呢,詩人是用哪個字來形容柳樹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綠、翠綠的意思)可見此時正是什么時節(jié)?(早春時節(jié))那么你們想,美麗的黃鸝鳥兒會在翠綠的柳樹間怎樣地鳴叫呢?(歡快地、自由自在地)
    (5)讀第一句詩。讓我們一齊用歡快的語調(diào),讀一讀第一句詩,注意七言絕句的(2、-2、-3)的節(jié)奏。
    (6)說句意。第一句詩的意思同學們理解嗎,誰能說說。(兩只活潑可愛的黃鸝鳥兒在翠綠的柳枝間歡快的鳴叫著。)
    2、學習第二句詩
    (1)描繪情境。詩人正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么?(白鷺)貼白鷺。
    (2)介紹白鷺:白鷺是一種水鳥,渾身羽毛潔白,腿腳細長,在天空飛翔的身姿十分優(yōu)美。
    (3)講“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鷺嗎?(不是)詩中哪能個詞告訴你的?(一行)這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哪兒?(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藍的天空)這里的青是碧藍、瓦藍的意思。
    (4)說句意。那么二句詩的意思同學們會說嗎?(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蔚藍的天空)
    (5)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樣的畫面可真美啊,讓我們齊讀第二句詩,讀出畫面的美來。
    3、體會詩境
    (1)詩人作詩用語凝煉明快,僅僅兩句詩就已使我們浮想聯(lián)翩,畫面里的色彩,詩中都體現(xiàn)出來了,你找到了詩中描寫色彩的字嗎?老師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用著重號點出來。(黃、白、青、藍)
    (2)詩人用黃綠相映,青白對照,用色彩鮮明的字寫出春天景物的獨特鮮艷的色彩特征。我們在讀這兩句詩時就覺得仿佛有這樣一幅早春美景圖展現(xiàn)于我們眼前。同學們能不能看著畫面,結(jié)合詩句,試著用自己美好語言描繪畫面,同學們可以按這樣的句式來說:
    出示句式: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樹,黃鸝,白鷺。詩人覺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學們描繪得真美啊,讓我們把一、二兩句詩聯(lián)起來讀一讀,讀出畫面的美來。
    4、學習第三句
    (2)講解“千秋”、“含”。西嶺是位于成都西邊的岷山,那詩人說:“西嶺千秋雪”,可以怎樣解釋?(西嶺上覆蓋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時間長久)詩人是從哪兒看到覆蓋積雪的西嶺山的?(詩人從窗口向遠望),畫(囗),你理解“窗含西嶺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嗎?含就著銜著、鑲嵌的意思。同學們覺得這句詩中的“含”字用得好嗎?這樣我們不妨用其他的字來換換,可以用哪些字來換?(有、里、內(nèi)、前)我們選兩個字換上讀讀看,比較比較,體會體會。“窗有西嶺千秋雪”,你們覺得怎么樣?(太一般了)“窗嵌西嶺千秋雪”,(嵌字寫出西嶺雪山像一幅畫鑲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靜態(tài)的畫。)可是,我們一般說人才含著什么,這兒用了“含”字還好像把窗框?qū)懟盍?,寫出畫面的動態(tài)之美,更有了動感,詩中靜動結(jié)合,充滿生機。這個“含”字用得真妙,讓我們一齊讀第三句詩,突出“含”字。
    (3)說詩句大意。(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景色像銜在窗框里一樣)
    5、學習第四句詩
    (1)詩人憑窗遠眺岷山雪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贊嘆不已,不知不覺,筆已經(jīng)拿在手里很長時間了,詩人想起要寫下詩句,一低頭,卻又看見門前的什么?(門前??吭诎哆叺拇唬┻呝N船只邊敘述:船只不在航行嗎?你從哪個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東吳是指長江下游,江蘇一帶建立東吳政權(quán),所以詩又用東吳指代長江下游,江蘇一帶的地方。
    (2)你會解釋東吳萬里船的意思嗎?(從遙遠的東吳航行來的船只)那“萬里”在這里是指什么?(路途遙遠)現(xiàn)在同學們能解釋這句詩的大意嗎?(門前的岸邊停靠著千里迢迢航行而來的船只),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峽,一路暢行無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環(huán)境里才會出現(xiàn),詩人看到這種情景,心情會是怎樣的?(歡快、愉悅、舒暢)
    (3)讓我們一起用愉快的語氣讀第四句詩。
    6、體會詩情
    (1)此時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亂”得以平定的第二年,詩人心情愉悅,才會有閑情逸致抬頭遠眺西嶺雪景,俯首感受鳥語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詩三/四句就寫了詩人遠望近觀的情形,同學們能不能按這樣的句式來說說:
    詩人抬頭向遠處看,只見,低頭看近處,只見,看到這番情景,詩人心中。
    (2)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把三、四兩句聯(lián)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四、表演情境
    1、剛才通過想象畫面,我們理解了每句詩的大意,走近了詩人,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現(xiàn)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做大詩人杜甫,把詩人作詩的情景給大家表演表演?,F(xiàn)在黑板上的這幅畫,正無限的擴大、擴大……于是,我們這兒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畫。此時,正是陽春三月,陽光柔和,微風徐徐。一日清晨,詩人正在桌案前研讀詩文,忽聽屋外傳來一陣陣清脆悅耳的鳥鳴聲,循聲望去,詩人看到草堂附近怎樣的一幅春景圖,可以先向我們介紹介紹,而后詩人揮毫潑墨,并為我們高聲呤誦所作的詩。先請大家在座位上討論討論,練習練習。
    2、學生表演
    3、真是一首好詩啊,如此佳作,我們怎能不呤誦呤誦。
    4、齊誦全詩。
    五、小結(jié)
    這堂課我們一齊走近詩人,體會詩人作詩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詩的意思,還想象畫面,感受詩的意境。全詩描寫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達了詩人愉悅,歡快的心情。課后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背誦全詩并抄寫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