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本書,每個階段都需要總結和回顧。如何更好地管理個人財務是每個人都需要關注的問題。希望大家能夠對這些范文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借鑒其中的優(yōu)點,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一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是個大數;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掌握數位順序,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億以內的數。
3、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學習等形式,使學生獲得正確讀數的成功體驗;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或實物投影儀、計算器等。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多媒體課件演示主題圖中的中國6個省、市、自治區(qū)的地理、文化的圖片,伴音介紹我國國情,然后通過特寫鏡頭推出6個?。ㄊ?、自治區(qū))的人口數。由學生提出問題,得到了那些信息?發(fā)現了什么?揭求課題:億以內數的讀法。
二、探究交流,獲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數為例,先讓學生嘗試讀一讀13819000這個數。
2、計數器操作,認識計數單位。
問題:在這個計數器上,你發(fā)現了什么?
用計數器數數:撥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數,一直數到九千,再撥上一千。
問題: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滿十要怎樣?
認識十個一千就是一萬。(板書“萬”。)
讓學生在計數器上一萬一萬地數,一直數到九萬,再加一萬,是多少?認識十個一萬是十萬,板書“十萬”。用同樣方法,完成一百萬、一千萬、一億的認識,分別板書:百萬、千萬、億。
3、小組討論學習計數單位間的關系。
4、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表
(1)學習數位。將13819000按數位順序寫出。說出每個數字所占的數位名稱、計數單位,表示有多少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2)同桌學生互相說一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3)學習“數級”。介紹我國計數的四位分級法。
5、鞏固練習,完成第4頁“做一做”。
6、學習讀數。
(1)投影出示含兩級的數位表,并在相應的數位下面分別呈現教材上的4個數,讓學生讀一讀,并寫出讀作多少。
(2)小組討論:
a、含兩級的數怎么讀?
b、萬級的數和個級的數在讀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數位上出現0又該怎么讀?
(3)反饋交流討論信息,由學生總結,并訂正例題呈現的數的讀法。
三、鞏固練習,完成第5頁“做一做”。
四、小結本課學習內容,讓學生談談學習體會、收獲。
五、布置課堂作業(yè):完成練習一的第1~5題。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二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知道生活中有比萬大的數。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類推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知道數級、數位。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揭示各計數單位間的關系的過程,掌握數位順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大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信息的意識和能力。
熱愛祖國。
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
掌握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間安排。
復習導入。
1、我們以前都認識過哪些數?
2、數數:
1)從689一個一個的數到712。
2)從420一十一十的數到540。
3)從910一十一十的數到1000。
4)從200一十一十的數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比較大的數?
4、出示圖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我們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請學生試著讀一讀。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更大的數,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認識。
學生自由談。
以組為單位按要求數數。
學生自由匯報,課前收集的數。
觀察圖片,試著讀數。
二、探究新知。
強調:千位上的10個珠子怎么辦?
2、請學生10個10個地數,當數到10個一萬時問:是多少。
利用計數器問:怎么表示10個一萬?
3、照這樣繼續(xù)數下去。
10個十萬是多少?
10個一百萬是多少?
10個一千萬是多少?
學生在計數器上數數[10個十萬是多少?
10個一百萬是多少?
這兩個問題可以讓隨讀生回答。]。
師: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都是計數單位。
想一想: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什么關系?
4、把所學數位按數位順序表排列起來。
億級萬級個級。
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萬萬萬。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
表示8個十萬。
每個計數單位都要占一個位置,按照我國計數的習慣,每4個數位是一級。
說一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10個一千是一萬。
撥回去,在萬位上撥一個珠子。
10個一萬是十萬。
在十萬位上撥1個珠子。
同桌互相數數。
10個十萬是一百萬。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10個一千萬是一億。
全班交流。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十進關系。
數級說出數位順序表。
數位。
學生說出數位上的數表示什么。20。
三、鞏固新知。
做一做的1題數數。
做一做的2題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萬以上的數。
3、練習一的第1題9。
四、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學生兩人一組,按要求數數,互相檢查。
學生舉例說明3。
五、作業(yè):
做一個數位順序表3。
六、板書設計。
億級萬級個級。
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萬萬萬。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個十萬。
七、課后反思(結合經驗、問題、學生表現以及改進意見進行反思)。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2、在探究的過程中,通過遷移掌握萬級的數的讀法,培養(yǎng)遷移能力。
3、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大數的用途,培養(yǎng)數感。
教學重點:
含有兩級數的讀法。
教學難點:
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揭示課題。
(一)讀一讀下面的信息。
1、課件出示:
師: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學生讀信息。
2、師:再讀一讀信息中的數,想一想,萬以內數怎么讀。(從高位讀起,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上是幾就讀幾百,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都沒有就讀零)。
(二)點明課題。
1、課件出示:
2、師:在生活中,還有比萬更大的數,這樣的數又怎么讀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整萬數的讀法。
1、2496寫在個級上。
提問:讀出這個數。(二千四百九十六)。
2、把2496寫在萬級上,個級補上4個0。
師:這個數你會讀嗎?讀一讀。(二千四百九十六萬或二千萬四百萬九十萬六萬)。
師:這兩種讀法,哪種簡便?再用這種方法讀一讀。
3、試一試:
師:這兩個數怎么讀?
4、比較。
(1)師:萬級數的讀法與個級數的讀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讀法相同,只是數在萬級時后面加一個萬字)。
(2)師:萬級上的數怎么讀?(讀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5、練習:讀出下面每組數。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二)含有兩級數的讀法。
1、出示:
師:這個數怎么讀?讀一讀。(五萬四千六百二十一)。
2、出示:
(1)師:這些數怎么讀?讀一讀。(六百四十萬七千、一千零三萬零四十、六十五萬零六、三千四百萬零六十九)。
(2)師:這幾個數中都有0,有些0我們就讀出來了,有些0就沒有讀出來。我們再讀一讀,邊讀邊找,哪些0讀出來了,哪些0沒有讀出來。(教師把讀出來的0描紅:)。
(3)師:想一想,0什么時候不讀?什么時候要讀?怎么讀?(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不讀,其他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師:我們知道萬級上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那么個級哪兒的0不讀,萬級哪兒的0就不讀,也就是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而其他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3、練習:做一做第2題。
師:讀出這些數,注意每個數里的0,要怎么讀?
(三)總結讀法。
師:再把這些數讀一讀。
2、小組討論:含有兩級的數怎么讀。
3、匯報:
(1)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2)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3)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三、鞏固練習。
(一)基本練習。
1、練習:做一做第3題。
(1)師:讀一讀這些數?
(2)師:你怎么知道的最高位是萬位?(可以從個位開始數,也可以分級)。
(3)師: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快?
(4)師:對,通過分級我們可以很快地確定最高位,從而讀出這個數,分級時我們一般在個級和萬級之間用豎虛線分開。
(5)師:用這種分級的方法,先分級再讀出這些數。
2、教材第8頁第3題。
(二)提高練習:教材第10頁第14題。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四
教科書第2~5頁的例1,例2,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中的習題p1-5。
師準備計數器。
學生每人收集現實生活中有關萬以內的及比萬大的數的信息各兩條。
一、復習
1.請學生說說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師將其中的數據進行記錄。
2.考考你:這些數你會讀嗎?(在萬以內數據中選擇4條:一般數、中間有0的數,末尾有0的數、中間、末尾都有0的數,讓學生嘗試讀數)
3.說說你是怎么讀的?小結萬以內的數的讀法。
4.關于萬以內的數,你還知道什么知識?
(1)計數單位:一(個)、十、百、千。
(2)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如: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3)數位: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4)組成:例8030是由8個千和3個十組成的。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我們還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屏幕上隨即展示我國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及北京人口等有關數據。)
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讀法
三、教學億以內數的認識
通過預習課文,你了解了億以內數的哪些新知識?
先四人小組討論,在匯報,師在黑板上作簡要記錄。
1.數位名稱: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億位。
2.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
3.計數方法:
用萬作單位,一萬一萬地數,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由此得出: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要求學生在小組里撥珠數一數,然后請學生代表在全班進行示范。
4.分級方法:從個位起每四個數位都是一級。
(1)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是個級,表示的是多少個一。
(2)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是萬級,表示的是多少個萬。
(3)億位和億位以上的數位是億級,表示的是多少個億。
6.總結:把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他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一個數字所占的數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數的大小也不同。
7.練一練:
(1)一萬一萬地數,從九十六萬數到一百零三萬。
(2)十萬十萬地數,從七十萬數到一百萬。
(3)一千萬一千萬地數,從八千萬數到一億。(指名讀,全班讀。)
(4)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萬以上的數。(分小組讀一讀本小組成員收集的信息數據。)
四、數學億以內數的讀法。
看來大家對億以內數的知識了解得真不少,那么這些億以內的數你們會不會讀呢?
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1.學生試讀。
2.全班交流。
(1)在出現不同答案時,鼓勵學生各抒己見,闡明理由。教師適當點撥,指正。
(2)把每個數的讀法用漢字記錄下來,開展小組討論:讀數時有哪些規(guī)則?
(3)小組推薦代表發(fā)言,其他同學補充,修正,最后進行歸納: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讀萬級時,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后面加讀一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試一試:讀出下面各數。
569000 24600 708000
(5)向讀得又對又快的同學取經,看怎樣讀起來更方便?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幾種方法:
數出最高位后,按照數位順序往下讀;
先分級,用虛線把萬級和個級隔開,先讀萬級,再讀個級;(可以進一步詢問:為什么用虛線隔開呢?)
標上數位再讀。
肯定學生的方法,然后征求意見:你們會選用哪種方法呢?
五、鞏固聯系
1.課本第9頁的第5題:你能正確地讀出第2頁上的數嗎?(先個別讀,再同桌互讀。)
2.課本第8頁的第2題:讀出下面每組數。(重點是準確讀出每一級中間,末尾有0的數。)
六、課堂小結
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問質疑。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五
師:古人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由此可見名字的重要性,不僅人有名字,一所學校,一個村子,一個數它都有名字,叫對它們的名字,是對它們最基本的尊重,所以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
二:新授。
生:二千四百九十六。
師:接下來請出第二位朋友,你還會叫它的名字嘛?
生1:二千萬四百萬九十萬六萬。
生2:二千四百九十六萬。
師:這兩種讀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相同點:都有萬字。
不同點:第一種讀法中每個數字中都有一個萬字,而第二種讀法中只有最后面才有一個萬字。
師:請同學們再試著讀一讀第三位朋友(3080000)和第四位朋友(40500000)的名字,可以讀給同桌聽。
師:誰愿意來讀一讀?
生:相同點:萬級的數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
不同點:讀萬級的數時,要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師:整萬的數我們已經會讀了,如果老師任意給你們一個億以內的數,你們還會讀嗎?好,我們再來看三個數。同桌之間相互讀一讀。(54621;6407000;10030040)。
師:交流好了嘛?現在老師請三位同學來黑板上寫一寫。小明同學,小紅同學,小蘭同學,你們三位來寫一寫吧。
生1:先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分一級,先讀萬級,再讀個級。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一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0.
師:你總結的非常到位,真是個愛思考的好孩子??磥泶蠹叶家呀浾莆樟藘|以內數的讀法。接下來,讓我們翻到書本上的做一做,再讀幾個數練練手。
三:總結收獲。
2.先分級,比較容易讀。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內容:
教材第5、6頁例2、例3、做一做及按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2、在探究的過程中通過遷移掌握萬級的數的讀法培養(yǎng)遷移能力。]。
3、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大數的用途培養(yǎng)數感。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揭示課。
讀一讀下面的信息。
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學生讀信息。
2、師:再讀一讀信息中的數,想一想,萬以內數怎么讀?
二點明課題。
1、課件出示。
2、師:在生活中還有比萬更大的數這樣的數又怎么讀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
二、探究新知。
1、2496寫在個級上。
提問讀出這個數。二千四百九十六。
2、把2496寫在萬級上個級補上4個0。
師這個數你會讀嗎。
讀一讀。二千四百九十六萬或二千萬四百萬九十萬六萬。
師這兩種讀法哪種簡便再用這種方法讀一讀。
3、試一試308000040500000。
師這兩個數怎么讀。
4、比較。
(1)、師萬級數的讀法與個級數的讀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讀法相同,只是數在萬級時后面加一個萬字。
(2)、師萬級上的.數怎么讀?
讀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5、練習讀出下面每組數。
1、出示54621。
師:這個數怎么讀。五萬四千六百二十一。
2、出示64070001003004065000634000069。
64070001003004065000634000069。
(4)、師我們知道萬級上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那么個級哪兒的0不讀萬級哪兒的0就不讀也就是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而其他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3、練習做一做第2題。
三、總結讀法。
師:再把這些數讀一讀。
2、小組討論含有兩級的數怎么讀。
3、匯報。
(1)、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2)、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3)、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七
1、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法,能正確地按數級讀數。
2、在探究的過程中,通過遷移掌握萬級的數的讀法,培養(yǎng)遷移能力。
3、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大數的用途,培養(yǎng)數感。
含有兩級數的讀法。
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課件
1、課件出示:
師: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學生讀信息。
2、師:再讀一讀信息中的數,想一想,萬以內數怎么讀。(從高位讀起,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上是幾就讀幾百,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都沒有就讀零)
1、課件出示:
2、師:在生活中,還有比萬更大的數,這樣的數又怎么讀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
1、2496寫在個級上
提問:讀出這個數。(二千四百九十六)
2、把2496寫在萬級上,個級補上4個0
師:這個數你會讀嗎?讀一讀。(二千四百九十六萬或二千萬四百萬九十萬六萬)
師:這兩種讀法,哪種簡便?再用這種方法讀一讀。
3、試一試:
師:這兩個數怎么讀?
4、比較
(1)師:萬級數的讀法與個級數的讀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讀法相同,只是數在萬級時后面加一個萬字)
(2)師:萬級上的數怎么讀?(讀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5、練習:讀出下面每組數。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1、出示:
師:這個數怎么讀?讀一讀。(五萬四千六百二十一)
2、出示:
(1)師:這些數怎么讀?讀一讀。(六百四十萬七千、一千零三萬零四十、六十五萬零六、三千四百萬零六十九)
(2)師:這幾個數中都有0,有些0我們就讀出來了,有些0就沒有讀出來。我們再讀一讀,邊讀邊找,哪些0讀出來了,哪些0沒有讀出來。(教師把讀出來的0描紅:)
(3)師:想一想,0什么時候不讀?什么時候要讀?怎么讀?(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不讀,其他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師:我們知道萬級上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那么個級哪兒的0不讀,萬級哪兒的0就不讀,也就是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而其他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3、練習:做一做第2題
師:讀出這些數,注意每個數里的0,要怎么讀?
師:再把這些數讀一讀。
2、小組討論:含有兩級的數怎么讀。
3、匯報:
(1)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2)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3)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1、練習:做一做第3題
(1)師:讀一讀這些數?
(2)師:你怎么知道的最高位是萬位?(可以從個位開始數,也可以分級)
(3)師: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快?
(4)師:對,通過分級我們可以很快地確定最高位,從而讀出這個數,分級時我們一般在個級和萬級之間用豎虛線分開。
(5)師:用這種分級的方法,先分級再讀出這些數。
2、教材第8頁第3題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八
學生讀正確,t:真了不起,這么大的數你都會讀。
學生讀錯誤,t:沒關系,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這些數的知識。二.新授。
1.認識數位順序表。
t:誰能告訴老師在數位順序表表的右邊第一位是什么?從右往左依次是什么位?(板書數位順序表)。
t:千億位的左邊還有別的數位嗎?
t:在千億位的左邊確實還有很多別的數位,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常用到這么大的數,所以我們用省略號來表示,暫時不學習。
t:這里的個位,十位,百位,···,千億位,我們統(tǒng)稱為數位。
t: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數位的排列有規(guī)律嗎?
t:正如同學們所發(fā)現的那樣,個位,十位,百位,千位組成了一級,稱為個級(畫虛線)。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組成一級,稱為萬級。億位,十億位,百億位,千億位組成了一級,稱為億級。這里的個級,萬級,億級我們把它們統(tǒng)稱為數級。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就按照四位一級進行劃分,形成了四位一級的計數習慣,方便我們計數,讀數。
2.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
t:仔細看,這是一個計數器。這是幾?這里的一顆珠子就表示?我再網上撥一顆珠子,現在是幾了?再撥一顆,(三萬)····(九萬),再加一萬是多少?(十萬)。
t:十萬可以怎么表示呢?(課件演示)。
t:我們剛剛是怎么數到十萬的呢?(一萬一萬的數)t:一萬一萬的數,十個一萬是十萬。那如果我們十萬十萬的數會是多少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演示)十萬···九十萬,九十萬再加十萬就是?(一百萬)一百萬我們可以怎么表示呢?(演示)那也就是,十萬十萬的.數,十個十萬是一百萬。
t:接下來,誰能大膽的猜一猜一百萬一百萬的數,十個一百萬會是多少?(一千萬)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t:一千萬一千萬的數,十個一千萬是?(一億)真棒,我們跟著計數器,一起來撥一撥,數一數。(演示)。
t:這里的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都是什么?(計數單位)我們已經學習了這么多的計數單位,這些計數單位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把你的發(fā)現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討論,匯報)。
t: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t:為什么不是十?
t:這是北京的人口數,老師把它寫在數位順序表上。誰能來說一說,這里的8表示什么意思?那其它數位上的數字又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我們看到這里有兩個相同的數字,1,這兩個1有什么不同呢?也就是說,同樣是1,但是它們所在的數位不同,表示的意義也是不同的。
t:這個數你會讀嗎?請你與同桌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比較好的方法來讀這個數呢?(a.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幾種方法:
1.數出最高位后,按照數位順序往下讀。
t:我們有這么多的方法,那你們覺得哪種方法比較好呢?
b.學生未提出用虛線把萬級和個級分開的方法。
t:老師聽到有的同學是這樣讀的,先從右往左數四個數,畫上虛線,把個級和萬級分開,然后先讀萬級,再度個級。你們覺得他這個方法好不好呢?)t:那現在我們用畫虛線的方法來讀一讀其他城市的人口數。
t:誰來讀讀這些數?
4075。
40750000。
4075000000003500。
35000000。
3500000000003040。
30400000。
304000000000。
16451645。
323020300260702010000。
60700000201107070。
1070070t:你發(fā)現了什么?
t:誰來說說看,我們在讀這些大數時,都是怎么讀的呢?
總結:1.讀數時,我們是從高位讀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2.億級,萬級的數都是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后面加讀一個“億”字或著“萬”字。3.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零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零”或連續(xù)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九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
2.理解多位數的讀法,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多位數,體會并能闡述多位數讀數的規(guī)律。
3.結合現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內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4.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自我評價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1.重點:教學讀萬級的數。
3.關鍵:讓學生熟練掌握數位順序表。掌握數位的名稱、順序,進率關系。四位分級法以及數的組成等知識。并以萬以內數的讀法為基礎,把個級讀的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地讀億以內的數。
師準備計數器。
學生每人收集現實生活中有關萬以內的及比萬大的數的信息各兩條。
一、復習。
1.請學生說說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師將其中的數據進行記錄。
2.考考你:這些數你會讀嗎?(在萬以內數據中選擇4條:一般數、中間有0的數,末尾有0的數、中間、末尾都有0的數,讓學生嘗試讀數)。
4.關于萬以內的數,你還知道什么知識?
(1)計數單位:一(個)、十、百、千。
(2)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如: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3)數位: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4)組成:例8030是由8個千和3個十組成的。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
1.通過計算使學生加深加減法的含義,提高20以內進位加法的熟練程度。
2.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師生共同體驗數學就在身邊,提高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20以內加法(進位加)脫口而出。
三.教學過程。
(一)對口令。
2.口答。
6個一和1個十組成,1個十和2個1組成()。
(二)基本練習。
數學游戲。
1.教師將1——10的兩組卡片,打亂順序,分放在兩個紙盒里。
2.一個學生抽出兩張卡片,較快說出得數,如果算對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錯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個學生抽卡片,算出得數,這樣輪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為優(yōu)勝者。
3.看圖寫出一圖四式。
(三)指導練習。
(1)把學生分成三人一組,一個學生出示口算題卡片,并做裁判,另外兩個學生搶答,看誰又對又快,給得勝的學生發(fā)紅花,然后,三個學生交換角色,再玩。
(2)視算:7+52+95+87+46+6。
2.口算下列各題。
3+2=7+4=5+3=7+8=6+6=8+0=9+0=。
5+7=1+6=4+7=4+5=2+7=9+4=5+5=。
1+3=2+3=3+3=4+4=6+6=7+7=8+8=。
3.填空。
()+3=65+()=810-()=7。
()+4=97+()=10()-4=3。
()-5=29-()=7。
總結方法:若出現進位加法算式,可使用湊十法完成。先湊十位,再湊個位。
小結:說一說你這節(jié)課收獲了什么?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一
1、在理解應用題三要素的基礎上,學習口編10以內連加應用題。
2、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及語言表述能力。
3、訓練幼兒的傾聽、分析、理解、判斷等思維能力。
2、10以內加法算式若干,場景布置成超市。
3、人手一個小籃子、10元錢,找零的錢。
師:我的火車就要開,幼:幾點開?老師出示一算式卡片:請你猜猜看?幼:1+6=7你的火車7點開。
游戲時速度由慢到快,由集體游戲到小組、個人游戲。
今天,小朋友們的火車開的真好,下面老師獎勵你們10元錢,請你們去超市購物。要求一個區(qū)只能買一樣你喜歡的東西,總數加起來不能超過10元錢。
幼兒排隊有序的去超市按要求購物。
1、教師示范:今天老師也去超市購物了,我買了一只鋼筆花了5元錢,我買了一個蘋果花了2元錢,今天老師一共花了幾元錢?小朋友來幫我一起算一算吧!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我們先來想想我說了一件什么事情?先怎么樣?后怎么樣?出現過幾次數字?最后問題是什么?)。
2、引出應用題的3個條件:(邊提問邊在黑板上操作,記錄5+2=7)。
3、教師和幼兒歸納總結什么叫加法應用題?師:合起來或一共有多少的題目是加法應用題。
4、請幼兒按照所買物品編應用題。(分組討論后由組長回答)。
5、請幼兒把剛才所編的應用題用算式列出。展示幼兒的算式。
1、教師示范:第一組有3個女孩子,5個男孩子,請問第一組一共有多少人?
2、引導幼兒結合身邊的事口編10以內的應用題。(可與家長商量討論)并做好記錄。
3、展示幼兒口編的應用題。
今天我們學習了口編10以內的加法應用題。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編成應用題,只要你平時仔細觀察就能變得更加聰明。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二
1.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到“小猴摘桃”的數學活動中,并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幫助幼兒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提高計算能力。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思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通過數學游戲化,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引導幼兒積極參加活動,遵守游戲規(guī)則,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掌握運算方法,提高運算能力。
運算中能靈活運用運算方法,思維靈活。
場景設置:自制一棵桃樹(桃樹上結滿了桃子)、石塊(泡沫墊子)、皺紙(溪水)、小猴頭飾若干、自制籃子若干。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興趣。
師:“小猴子們,猴外婆打來電話說院子里的桃子熟了,叫我們小猴子們去摘桃,高興嗎?(高興)好!那我們就出發(fā)吧!外婆家離我們比較遠,我們可要勇敢呦!不怕困難?!?BR> 二、小猴去摘桃。
1過小溪:
(1)“猴媽媽”(老師)帶著“小猴子”(小朋友)去摘桃,可有一條小溪擋住了去路,小溪里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塊。小溪邊還有一塊牌子(請你踩著石塊走,只能踩算出來得數是10的石塊,踩錯了要掉進水里的)。
(2)師:“趕快找找能踩的石塊吧,哪塊石頭可以踩?為什么?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3)幼兒進行相應的計算:4+6、3+7、8+2等,并說出運算過程。
(4)找出后,幼兒一個一個過小溪。
2租籃子:
(1)總算安全地過了小溪,小猴們繼續(xù)往前走,咦?路邊還有個出租屋,專門出租籃子,真好。正好可以把籃子借給我們用。出租屋的外面還有一塊牌子呢(只出租10號籃子,請你看清楚三個數,相加是10,這只籃子就租給你)。
(2)師:“小猴們趕快找找哪些是10號籃子,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算”?(又快又準確)。
(3)幼兒進行相應的.運算:3+3+4、2+3+5、1+4+5等。
三、小猴摘桃:
師生:哇!又大又紅的桃子真多呀!
小猴準備摘桃。
(1)老師講明要求:有的桃子上有算式,有的桃子上有數字(4、6、或2、3、5)。
(2)只摘相加得數是10的桃子。
四、慶豐收:
(1)老師播放歡快的音樂,小猴們歡天喜地分享勞動的收獲與喜悅。
(2)老師播放輕松的音樂,小猴們穩(wěn)定情緒,休息吃“桃子”。
五、課后延伸:游戲“賣桃子”。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三
“5以內減法”是學生在學習了5以內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目的讓學生初步理解減法的意義,并能正確進行5以內減法計算。從整體上說,教材沒有給出具體詳細的算法,教學時我不點明哪種算法好,或要求學生用哪種算法。
教學中,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算法都是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chuàng)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fā)散性思維訓練。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四
《5以內的減法》這一課是主要的基本減法運算,要求學生在理解掌握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而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我還是先讓學生從基本出發(fā),從認識減法的意義出發(fā),讓孩子自己通過理解來說出為什么用減法來計算?什么時候要用減法來計算?在教學過程中,在黑板上畫出“樹上原來5只小鳥,后來飛走了兩只”和“樹上有5個大蘋果,給風吹下了一個”等等這樣的情境,讓孩子們看圖來說一說他們看到的,進一步讓他們去理解,“飛走了、掉下來了、開走了”等等要用減法來計算,滲透減法的意義。當孩子們把減法的意義理解了,計算起來就會明白多了。
口算是計算的基礎,所以在小學數學中必須十分重視口算訓練,特別是低年級階段,“20以內的加減法”是必須要熟練過關的,而“5以內的加減法”就是其中的基石,這基石越穩(wěn)對下面的學習就越輕松。在本單元的教學中,發(fā)現口算方法不是難點,而口算的正確率和速度是重點。因此,要把重點放在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上。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各種競賽等手段來進行,在教學中,利用口算卡片,采用搶答、開火車、小組比賽、男女擂臺賽等游戲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其中,讓學生在比賽中提高了口算速度。而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須多練。另外,要與家長配合,每天讓家長給孩子練習一定數量的與教學內容同步的口算題。
如果這樣去落實的話,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肯定可以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五
一、教材內容:
二、單元分析: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單元內容是在學習了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學習。
本單元在原有兩位數加減法基礎上學習萬以內加減法,其中包括例題1不進位加,例題2一次進位加且結果為四位數的豎式加法,例題3連續(xù)進位加,并且嘗試口算的方法和交換加數位置驗算的方法。
減法內容涉及例題1不退位減,例題2連續(xù)退位減,例題3連續(xù)被減數數位中有零的退位減及驗算,例題4解決問題。最后是本單元的整理和復習。
整個單元的以計算教學為主,重點使學生在學習中正確掌握萬以內的加減計算方法,同時教學中更要將加減計算的意義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不斷訓練學生思維,為今后進一步解決問題構建思維模式。
三、單元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yǎng)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3、讓學生經歷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在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優(yōu)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學生能結合實際情境選擇計算策略,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估算意識和能力。
四、單元教學重點:
能正確計算三位數的加減。
五、單元教學難點:
能正確計算連續(xù)退位減法及驗算。
六、教學時間:9課時。
1、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筆算(例題1、2,練習八1、2、3)。
2、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xù)進位加法(例題3,練習八4、5、6)。
3、練習課(練習八7、8、9、10)。
4、三位數減兩、三位數(一)(例題1、2,練習九1、2、3)。
5、三位數減兩、三位數(二)(例題3,練習九4、5、6)。
6、練習課(練習九7、8、9、10、11)。
7、解決問題(例題4,練習九12、13、14)。
8、整理和復習(一)(p471、2,練習十1、2、3、5)。
9、整理和復習(二)(p473,練習十4、5、6、7)。
第1課時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筆算。
教學內容:例題1、2,練習八1、2、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能用豎式計算和在1000以內進位和不進位的三位數加法。
2、使學生比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3、讓學生感知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4、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
能應用加法法則準確地計算三位數加兩、三位數進位和不進位的加法題。教學難點:
理解筆算加法的算理。
教學步驟:
一、復習鋪墊。
1、口算下面各題。
71+4524+4335+47。
52+2032+5953+28。
2、筆算。
430+260570+380。
提問:筆算時要注意什么?
3、引入新課。
談話:通過練習,我們知道不管口算還是筆算,在計算時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才可以相加,滿十要進一,這節(jié)課我們將要根據這個規(guī)律開始學習三位數和兩、三位數相加的不進位、進位加法。(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頁的圖片以及“中國濕地部分動物種類”的統(tǒng)計表。讓學生說一說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數加三位數的不進位加法。(教學例1)。
(2)板書:271+122。
(3)探索算法。
學生嘗試寫豎式,教師巡視指導,然后板書:
271+122()。
3、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進位加法。(教學例2)。
(1)提問:根據表中的信息,求濕地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一共多少種怎么列算式?
(2)板書:271+31。
(3)提問:這是一道三位數加兩位數的算式,怎么計算呢?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然后板書:
271+31()。
師:個位上寫幾?(1+1=2,寫2)。
師: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樣寫?(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寫0,同時滿十向百位進1。)。
師:百位上是多少?(2+1=3)為什么要加上1?
(4)想一想:271+903,怎樣計算?
師:與例2的算式相比,這是一道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算式,請同學們根據我們掌握的加法法則嘗試筆算。
學生獨立思考后,教師板書:
271+903()74。
生:向百位的上一位(千位)進一,百位上寫1,千位上寫1.
3、小組討論:計算萬以內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1)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37頁“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做題,指名板演。然后校對訂正,注意在豎式計算時容易出錯的地方。
2、完成“練習八”第1題。
在豎式中相應的位置寫下結果,然后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八”第3題。
先計算出每兩片樹葉上的和,然后與得數相等的花朵相連,學生獨立做題,連一連。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yè)設計。
1、123+361456+533。
2、367+626426+382516+703。
六、板書設計:
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筆算。
271+122271+31271+903。
第2課時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xù)進位加法。
教學內容:例題3,練習八4、5、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進行萬以內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
2、經歷自主探索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xù)進位加法的過程,掌握計算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的思想,幫助學生形成認真細心地進行計算的習慣。教學重點:
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三位數連續(xù)進位的加法題。
教學難點:
掌握三位數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76+84。
指名說一說它的計算方法。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3.
1、列算式。
提問: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怎么列算式?
板書:445+298=。
比較:445+298與復習題76+84有什么不同?
(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
2、口算。
提問:在用豎式進行計算之前,請同學們嘗試口算一下結果應該是多少?同位討論并全班交流。
匯報過程: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來口算。先計算445+300=745,再計算745-2=743。
3、筆算。
學生嘗試列豎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導,然后板書:
445+298()。
提問:
(1)個位上相加是幾?(5+8=13)個位上怎么寫?(寫3,向前一位進1,為了不遺漏進上的1,在十位上寫一個小一點的“1”)。
(2)十位上相加是幾?(4+9+1=14)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數相加后也滿十,該怎么辦?(繼續(xù)向百位進1,在百位上也寫一個小一點的1)十位上應該寫幾?(4)。
(3)百位上寫幾?(2+4+1=7)。
板書:
445+21918743。
4、思考:三位數連續(xù)進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進位、進位加法有什么聯系?
5、驗算。
師: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對了?我們用什么方法來進行驗證呢?(先讓學生探究交流)。
生:用驗算的方法。
生:可以交換加數的位置。
老師在黑板上演示驗算的過程,提示學生注意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298+41415743。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后,選最后一題講解計算過程。
2、完成“練習八”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八”第2題。
先估計結果再列式計算。
4、完成“練習八”第9題。
教師先給予學生知道,然后讓他們獨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并訂正。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內容?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xù)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五、作業(yè)設計。
1、練習八第3-8題.
2、筆算并驗算。
348+564457+293881+139。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六
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教科書62頁例1及相關內容。
本課教學是學生基本掌握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數的組成,以及整十數加、減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有了這些知識儲備,對于整十數加、減法算理的理解會相對容易些。新授內容的計算方法同10以內數的加、減法基本相同,只是計數單位是以“十”為計數單位的,運用舊知遷移,直觀操作等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學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為后面學習任意兩個數相加、減奠定扎實基礎。
可能會有教師提出:對于單元主題圖在第一課時是否有必要進行認識,分析?
單元主題圖是對本單元所學知識提供一條主線下的各種情境圖,為各課時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現,體現生活與數學的緊密聯系,也有知識間層次推進,從編排上來看:(發(fā)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寫大字)兩位數加、減;(剪五角星)理解小括號的意義,都離不開情境的支撐。單元主題圖的認識是遵循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為學生學習數學提高興激發(fā)探究欲望。整體情境內容與第一課時關聯不大。放在第一課時進行認識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撐,也為后面課時學習奠定基礎。
1.經歷在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方法,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2.在觀察、比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和獨立思考的意識,體驗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喜悅,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課件、小棒、計數器。
一、舊知復習,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新知學習找準生長點。
(課件出示)。
(一)說一說。
1.10、20、30、()、()。
2.80里面有()個十,()個十是50。
3.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撥一撥。
1.撥出8,1個1個地撥,撥到10,再10個10個地撥,撥到40.。
2.先撥出20,再20個20個撥,撥到80。
3.先撥到60,十位上撥去一個珠子是幾十,再撥去一個是幾十。
(三)算一算。(讓學生做在練習卡上)。
3+5=2+7=5+4。
30+5=20+7=50+4=。
讓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輪流匯報結果,教師給予鼓勵。
二、聯系生活,在情境圖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信息,發(fā)現和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課件出示圖片)。
(一)談話過渡,出示單元主題圖。
從這幅圖中你了解到什么?
學生觀察單元主題圖,說自己觀察并分析的信息。
(二)匯報交流,完整表述相關情境中的數學信息。
教師引導學生把圖上內容分成幾個部分(發(fā)書、寫大字、剪五角星)進行觀察,了解相關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
三、主題定位,經歷刪選、操作、感悟、明確“理清法明”的探究過程。
教師:我們一起去了解在發(fā)書過程中有哪些數學信息?
(課件出示主題圖)。
(一)主題定位,信息重組。
學生匯報信息,教師選擇性進行板書。
可能有:共有30本;(學生直觀感受)10本10本地數。
教師引導追問:
1.這些書是怎樣擺放的?
2.為什么是10本10地數?
左邊10本,右邊有20本,一共有30本。
學生列式,教師板書:20+10=。
(二)自主探究,直觀操作。
學具操作,嘗試驗證。學生匯報過程,可能會出現:
1.小棒擺放。
左邊2捆小棒,右邊1捆,共3捆,就是30根。
2.計數器撥數。
先再十位上撥出2個珠子,再在十位上撥出1個珠子,十位上共有3個珠子,就是30;
3.直接數數。
10個10個地數,數到30.。
4.舊知遷移。
因為1+2=3,所以10+20=30.。
(三)感悟算理,促進對計數單位“十”的理解。
學生感悟,突出對整十數的計數單位“十”理解,計數單位相同的數可以直接相加。
(四)算法多樣,算理明確。
學生匯報結果,讓學生說出思考過程,體現用多種方法理解算理。
課件出示小棒圖,附一圖三式。請學生口答補充完整。
2.口算搶答。
3+2=4+5=6-4=7-3=。
四、鞏固應用,深化對整十數加、減算法的理解。
(一)奪紅旗。(教材63頁第2題)課件出示。
學生完成在書上,指名匯報。
(二)購物。(教材63頁第2題)課件出示。
學生嘗試練習,解決問題。
(三)拓展延伸。(教材63頁思考題)。
1.合作交流,探索方法。
2.匯報分析,方法多樣,明確解題策略。
五、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在這節(jié)課中,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七
本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較好,在教學被減數中間有0的減法的計算方法時,先讓學生討論,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仔細觀察習慣,以及學會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初步進行小組合作,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也有少數同學計算時,不能很好的進行退位。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減法的計算法則。通過學生的獨立練習,找出了存在的問題,訂正了錯誤,并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從練習中我發(fā)現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這是以后教學中應注意重點培養(yǎng)的問題。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八
1.使學生經歷與同伴交流5以內減法的算法過程,會用適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確計算5以內減法。
2.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可用減法計算,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含義,感受與同伴交流想法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和興趣。
4.結合課堂教學滲透環(huán)保教育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九
1、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
2、讓學生結合現實情境,初步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就在身邊,初步培養(yǎng)問題意識。
1、理解加法的意義2、學會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
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師:課件,游戲的信封和郵箱。
學生:5根小棒。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花果山可漂亮了,今天我們就跟著孫悟空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嗎?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讓學生仔細看圖,學會敘述圖中的數學信息。
2、出示猴子的畫面。
(1)、讓學生敘述猴子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一共有幾只小猴?”
(2)、借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一共有幾只小猴?”的意思。
(3)通過擺小棒,讓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
(4)學習加法算式3+2=5,認識“+”,學會讀寫加法算式,并理解每部分的含義。
3、出示小鳥的畫面。
5、課間操。
6、小結:把兩個數合起來,可以用加法計算。
三、練習。
1、先說圖意,再寫算式。
讓學生先練習用三句話來敘述圖意,再寫出算式。
2、先照樣子畫一畫,再填空。
3、游戲:小小郵遞員。
先要讓全體學生都要練習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游戲,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中掌握今天的知識。
四、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得開心嗎?你學到了什么?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一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是個大數;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掌握數位順序,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億以內的數。
3、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學習等形式,使學生獲得正確讀數的成功體驗;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或實物投影儀、計算器等。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多媒體課件演示主題圖中的中國6個省、市、自治區(qū)的地理、文化的圖片,伴音介紹我國國情,然后通過特寫鏡頭推出6個?。ㄊ?、自治區(qū))的人口數。由學生提出問題,得到了那些信息?發(fā)現了什么?揭求課題:億以內數的讀法。
二、探究交流,獲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數為例,先讓學生嘗試讀一讀13819000這個數。
2、計數器操作,認識計數單位。
問題:在這個計數器上,你發(fā)現了什么?
用計數器數數:撥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數,一直數到九千,再撥上一千。
問題: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滿十要怎樣?
認識十個一千就是一萬。(板書“萬”。)
讓學生在計數器上一萬一萬地數,一直數到九萬,再加一萬,是多少?認識十個一萬是十萬,板書“十萬”。用同樣方法,完成一百萬、一千萬、一億的認識,分別板書:百萬、千萬、億。
3、小組討論學習計數單位間的關系。
4、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表
(1)學習數位。將13819000按數位順序寫出。說出每個數字所占的數位名稱、計數單位,表示有多少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2)同桌學生互相說一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3)學習“數級”。介紹我國計數的四位分級法。
5、鞏固練習,完成第4頁“做一做”。
6、學習讀數。
(1)投影出示含兩級的數位表,并在相應的數位下面分別呈現教材上的4個數,讓學生讀一讀,并寫出讀作多少。
(2)小組討論:
a、含兩級的數怎么讀?
b、萬級的數和個級的數在讀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數位上出現0又該怎么讀?
(3)反饋交流討論信息,由學生總結,并訂正例題呈現的數的讀法。
三、鞏固練習,完成第5頁“做一做”。
四、小結本課學習內容,讓學生談談學習體會、收獲。
五、布置課堂作業(yè):完成練習一的第1~5題。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二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知道生活中有比萬大的數。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類推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知道數級、數位。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揭示各計數單位間的關系的過程,掌握數位順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大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信息的意識和能力。
熱愛祖國。
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
掌握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間安排。
復習導入。
1、我們以前都認識過哪些數?
2、數數:
1)從689一個一個的數到712。
2)從420一十一十的數到540。
3)從910一十一十的數到1000。
4)從200一十一十的數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比較大的數?
4、出示圖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我們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請學生試著讀一讀。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更大的數,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認識。
學生自由談。
以組為單位按要求數數。
學生自由匯報,課前收集的數。
觀察圖片,試著讀數。
二、探究新知。
強調:千位上的10個珠子怎么辦?
2、請學生10個10個地數,當數到10個一萬時問:是多少。
利用計數器問:怎么表示10個一萬?
3、照這樣繼續(xù)數下去。
10個十萬是多少?
10個一百萬是多少?
10個一千萬是多少?
學生在計數器上數數[10個十萬是多少?
10個一百萬是多少?
這兩個問題可以讓隨讀生回答。]。
師: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都是計數單位。
想一想: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什么關系?
4、把所學數位按數位順序表排列起來。
億級萬級個級。
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萬萬萬。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
表示8個十萬。
每個計數單位都要占一個位置,按照我國計數的習慣,每4個數位是一級。
說一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10個一千是一萬。
撥回去,在萬位上撥一個珠子。
10個一萬是十萬。
在十萬位上撥1個珠子。
同桌互相數數。
10個十萬是一百萬。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10個一千萬是一億。
全班交流。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十進關系。
數級說出數位順序表。
數位。
學生說出數位上的數表示什么。20。
三、鞏固新知。
做一做的1題數數。
做一做的2題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萬以上的數。
3、練習一的第1題9。
四、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學生兩人一組,按要求數數,互相檢查。
學生舉例說明3。
五、作業(yè):
做一個數位順序表3。
六、板書設計。
億級萬級個級。
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萬萬萬。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個十萬。
七、課后反思(結合經驗、問題、學生表現以及改進意見進行反思)。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2、在探究的過程中,通過遷移掌握萬級的數的讀法,培養(yǎng)遷移能力。
3、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大數的用途,培養(yǎng)數感。
教學重點:
含有兩級數的讀法。
教學難點:
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揭示課題。
(一)讀一讀下面的信息。
1、課件出示:
師: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學生讀信息。
2、師:再讀一讀信息中的數,想一想,萬以內數怎么讀。(從高位讀起,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上是幾就讀幾百,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都沒有就讀零)。
(二)點明課題。
1、課件出示:
2、師:在生活中,還有比萬更大的數,這樣的數又怎么讀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整萬數的讀法。
1、2496寫在個級上。
提問:讀出這個數。(二千四百九十六)。
2、把2496寫在萬級上,個級補上4個0。
師:這個數你會讀嗎?讀一讀。(二千四百九十六萬或二千萬四百萬九十萬六萬)。
師:這兩種讀法,哪種簡便?再用這種方法讀一讀。
3、試一試:
師:這兩個數怎么讀?
4、比較。
(1)師:萬級數的讀法與個級數的讀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讀法相同,只是數在萬級時后面加一個萬字)。
(2)師:萬級上的數怎么讀?(讀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5、練習:讀出下面每組數。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二)含有兩級數的讀法。
1、出示:
師:這個數怎么讀?讀一讀。(五萬四千六百二十一)。
2、出示:
(1)師:這些數怎么讀?讀一讀。(六百四十萬七千、一千零三萬零四十、六十五萬零六、三千四百萬零六十九)。
(2)師:這幾個數中都有0,有些0我們就讀出來了,有些0就沒有讀出來。我們再讀一讀,邊讀邊找,哪些0讀出來了,哪些0沒有讀出來。(教師把讀出來的0描紅:)。
(3)師:想一想,0什么時候不讀?什么時候要讀?怎么讀?(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不讀,其他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師:我們知道萬級上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那么個級哪兒的0不讀,萬級哪兒的0就不讀,也就是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而其他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3、練習:做一做第2題。
師:讀出這些數,注意每個數里的0,要怎么讀?
(三)總結讀法。
師:再把這些數讀一讀。
2、小組討論:含有兩級的數怎么讀。
3、匯報:
(1)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2)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3)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三、鞏固練習。
(一)基本練習。
1、練習:做一做第3題。
(1)師:讀一讀這些數?
(2)師:你怎么知道的最高位是萬位?(可以從個位開始數,也可以分級)。
(3)師: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快?
(4)師:對,通過分級我們可以很快地確定最高位,從而讀出這個數,分級時我們一般在個級和萬級之間用豎虛線分開。
(5)師:用這種分級的方法,先分級再讀出這些數。
2、教材第8頁第3題。
(二)提高練習:教材第10頁第14題。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四
教科書第2~5頁的例1,例2,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中的習題p1-5。
師準備計數器。
學生每人收集現實生活中有關萬以內的及比萬大的數的信息各兩條。
一、復習
1.請學生說說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師將其中的數據進行記錄。
2.考考你:這些數你會讀嗎?(在萬以內數據中選擇4條:一般數、中間有0的數,末尾有0的數、中間、末尾都有0的數,讓學生嘗試讀數)
3.說說你是怎么讀的?小結萬以內的數的讀法。
4.關于萬以內的數,你還知道什么知識?
(1)計數單位:一(個)、十、百、千。
(2)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如: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3)數位: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4)組成:例8030是由8個千和3個十組成的。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我們還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屏幕上隨即展示我國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及北京人口等有關數據。)
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讀法
三、教學億以內數的認識
通過預習課文,你了解了億以內數的哪些新知識?
先四人小組討論,在匯報,師在黑板上作簡要記錄。
1.數位名稱: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億位。
2.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
3.計數方法:
用萬作單位,一萬一萬地數,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由此得出: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要求學生在小組里撥珠數一數,然后請學生代表在全班進行示范。
4.分級方法:從個位起每四個數位都是一級。
(1)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是個級,表示的是多少個一。
(2)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是萬級,表示的是多少個萬。
(3)億位和億位以上的數位是億級,表示的是多少個億。
6.總結:把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他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一個數字所占的數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數的大小也不同。
7.練一練:
(1)一萬一萬地數,從九十六萬數到一百零三萬。
(2)十萬十萬地數,從七十萬數到一百萬。
(3)一千萬一千萬地數,從八千萬數到一億。(指名讀,全班讀。)
(4)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萬以上的數。(分小組讀一讀本小組成員收集的信息數據。)
四、數學億以內數的讀法。
看來大家對億以內數的知識了解得真不少,那么這些億以內的數你們會不會讀呢?
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1.學生試讀。
2.全班交流。
(1)在出現不同答案時,鼓勵學生各抒己見,闡明理由。教師適當點撥,指正。
(2)把每個數的讀法用漢字記錄下來,開展小組討論:讀數時有哪些規(guī)則?
(3)小組推薦代表發(fā)言,其他同學補充,修正,最后進行歸納: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讀萬級時,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后面加讀一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試一試:讀出下面各數。
569000 24600 708000
(5)向讀得又對又快的同學取經,看怎樣讀起來更方便?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幾種方法:
數出最高位后,按照數位順序往下讀;
先分級,用虛線把萬級和個級隔開,先讀萬級,再讀個級;(可以進一步詢問:為什么用虛線隔開呢?)
標上數位再讀。
肯定學生的方法,然后征求意見:你們會選用哪種方法呢?
五、鞏固聯系
1.課本第9頁的第5題:你能正確地讀出第2頁上的數嗎?(先個別讀,再同桌互讀。)
2.課本第8頁的第2題:讀出下面每組數。(重點是準確讀出每一級中間,末尾有0的數。)
六、課堂小結
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問質疑。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五
師:古人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由此可見名字的重要性,不僅人有名字,一所學校,一個村子,一個數它都有名字,叫對它們的名字,是對它們最基本的尊重,所以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
二:新授。
生:二千四百九十六。
師:接下來請出第二位朋友,你還會叫它的名字嘛?
生1:二千萬四百萬九十萬六萬。
生2:二千四百九十六萬。
師:這兩種讀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相同點:都有萬字。
不同點:第一種讀法中每個數字中都有一個萬字,而第二種讀法中只有最后面才有一個萬字。
師:請同學們再試著讀一讀第三位朋友(3080000)和第四位朋友(40500000)的名字,可以讀給同桌聽。
師:誰愿意來讀一讀?
生:相同點:萬級的數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
不同點:讀萬級的數時,要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師:整萬的數我們已經會讀了,如果老師任意給你們一個億以內的數,你們還會讀嗎?好,我們再來看三個數。同桌之間相互讀一讀。(54621;6407000;10030040)。
師:交流好了嘛?現在老師請三位同學來黑板上寫一寫。小明同學,小紅同學,小蘭同學,你們三位來寫一寫吧。
生1:先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分一級,先讀萬級,再讀個級。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一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0.
師:你總結的非常到位,真是個愛思考的好孩子??磥泶蠹叶家呀浾莆樟藘|以內數的讀法。接下來,讓我們翻到書本上的做一做,再讀幾個數練練手。
三:總結收獲。
2.先分級,比較容易讀。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內容:
教材第5、6頁例2、例3、做一做及按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2、在探究的過程中通過遷移掌握萬級的數的讀法培養(yǎng)遷移能力。]。
3、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大數的用途培養(yǎng)數感。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揭示課。
讀一讀下面的信息。
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學生讀信息。
2、師:再讀一讀信息中的數,想一想,萬以內數怎么讀?
二點明課題。
1、課件出示。
2、師:在生活中還有比萬更大的數這樣的數又怎么讀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
二、探究新知。
1、2496寫在個級上。
提問讀出這個數。二千四百九十六。
2、把2496寫在萬級上個級補上4個0。
師這個數你會讀嗎。
讀一讀。二千四百九十六萬或二千萬四百萬九十萬六萬。
師這兩種讀法哪種簡便再用這種方法讀一讀。
3、試一試308000040500000。
師這兩個數怎么讀。
4、比較。
(1)、師萬級數的讀法與個級數的讀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讀法相同,只是數在萬級時后面加一個萬字。
(2)、師萬級上的.數怎么讀?
讀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5、練習讀出下面每組數。
1、出示54621。
師:這個數怎么讀。五萬四千六百二十一。
2、出示64070001003004065000634000069。
64070001003004065000634000069。
(4)、師我們知道萬級上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那么個級哪兒的0不讀萬級哪兒的0就不讀也就是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而其他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3、練習做一做第2題。
三、總結讀法。
師:再把這些數讀一讀。
2、小組討論含有兩級的數怎么讀。
3、匯報。
(1)、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2)、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3)、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七
1、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法,能正確地按數級讀數。
2、在探究的過程中,通過遷移掌握萬級的數的讀法,培養(yǎng)遷移能力。
3、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大數的用途,培養(yǎng)數感。
含有兩級數的讀法。
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課件
1、課件出示:
師: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學生讀信息。
2、師:再讀一讀信息中的數,想一想,萬以內數怎么讀。(從高位讀起,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上是幾就讀幾百,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都沒有就讀零)
1、課件出示:
2、師:在生活中,還有比萬更大的數,這樣的數又怎么讀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
1、2496寫在個級上
提問:讀出這個數。(二千四百九十六)
2、把2496寫在萬級上,個級補上4個0
師:這個數你會讀嗎?讀一讀。(二千四百九十六萬或二千萬四百萬九十萬六萬)
師:這兩種讀法,哪種簡便?再用這種方法讀一讀。
3、試一試:
師:這兩個數怎么讀?
4、比較
(1)師:萬級數的讀法與個級數的讀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讀法相同,只是數在萬級時后面加一個萬字)
(2)師:萬級上的數怎么讀?(讀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5、練習:讀出下面每組數。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1、出示:
師:這個數怎么讀?讀一讀。(五萬四千六百二十一)
2、出示:
(1)師:這些數怎么讀?讀一讀。(六百四十萬七千、一千零三萬零四十、六十五萬零六、三千四百萬零六十九)
(2)師:這幾個數中都有0,有些0我們就讀出來了,有些0就沒有讀出來。我們再讀一讀,邊讀邊找,哪些0讀出來了,哪些0沒有讀出來。(教師把讀出來的0描紅:)
(3)師:想一想,0什么時候不讀?什么時候要讀?怎么讀?(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不讀,其他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師:我們知道萬級上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那么個級哪兒的0不讀,萬級哪兒的0就不讀,也就是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而其他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3、練習:做一做第2題
師:讀出這些數,注意每個數里的0,要怎么讀?
師:再把這些數讀一讀。
2、小組討論:含有兩級的數怎么讀。
3、匯報:
(1)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2)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3)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1、練習:做一做第3題
(1)師:讀一讀這些數?
(2)師:你怎么知道的最高位是萬位?(可以從個位開始數,也可以分級)
(3)師: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快?
(4)師:對,通過分級我們可以很快地確定最高位,從而讀出這個數,分級時我們一般在個級和萬級之間用豎虛線分開。
(5)師:用這種分級的方法,先分級再讀出這些數。
2、教材第8頁第3題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八
學生讀正確,t:真了不起,這么大的數你都會讀。
學生讀錯誤,t:沒關系,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這些數的知識。二.新授。
1.認識數位順序表。
t:誰能告訴老師在數位順序表表的右邊第一位是什么?從右往左依次是什么位?(板書數位順序表)。
t:千億位的左邊還有別的數位嗎?
t:在千億位的左邊確實還有很多別的數位,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常用到這么大的數,所以我們用省略號來表示,暫時不學習。
t:這里的個位,十位,百位,···,千億位,我們統(tǒng)稱為數位。
t: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數位的排列有規(guī)律嗎?
t:正如同學們所發(fā)現的那樣,個位,十位,百位,千位組成了一級,稱為個級(畫虛線)。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組成一級,稱為萬級。億位,十億位,百億位,千億位組成了一級,稱為億級。這里的個級,萬級,億級我們把它們統(tǒng)稱為數級。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就按照四位一級進行劃分,形成了四位一級的計數習慣,方便我們計數,讀數。
2.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
t:仔細看,這是一個計數器。這是幾?這里的一顆珠子就表示?我再網上撥一顆珠子,現在是幾了?再撥一顆,(三萬)····(九萬),再加一萬是多少?(十萬)。
t:十萬可以怎么表示呢?(課件演示)。
t:我們剛剛是怎么數到十萬的呢?(一萬一萬的數)t:一萬一萬的數,十個一萬是十萬。那如果我們十萬十萬的數會是多少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演示)十萬···九十萬,九十萬再加十萬就是?(一百萬)一百萬我們可以怎么表示呢?(演示)那也就是,十萬十萬的.數,十個十萬是一百萬。
t:接下來,誰能大膽的猜一猜一百萬一百萬的數,十個一百萬會是多少?(一千萬)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t:一千萬一千萬的數,十個一千萬是?(一億)真棒,我們跟著計數器,一起來撥一撥,數一數。(演示)。
t:這里的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都是什么?(計數單位)我們已經學習了這么多的計數單位,這些計數單位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把你的發(fā)現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討論,匯報)。
t: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t:為什么不是十?
t:這是北京的人口數,老師把它寫在數位順序表上。誰能來說一說,這里的8表示什么意思?那其它數位上的數字又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我們看到這里有兩個相同的數字,1,這兩個1有什么不同呢?也就是說,同樣是1,但是它們所在的數位不同,表示的意義也是不同的。
t:這個數你會讀嗎?請你與同桌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比較好的方法來讀這個數呢?(a.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幾種方法:
1.數出最高位后,按照數位順序往下讀。
t:我們有這么多的方法,那你們覺得哪種方法比較好呢?
b.學生未提出用虛線把萬級和個級分開的方法。
t:老師聽到有的同學是這樣讀的,先從右往左數四個數,畫上虛線,把個級和萬級分開,然后先讀萬級,再度個級。你們覺得他這個方法好不好呢?)t:那現在我們用畫虛線的方法來讀一讀其他城市的人口數。
t:誰來讀讀這些數?
4075。
40750000。
4075000000003500。
35000000。
3500000000003040。
30400000。
304000000000。
16451645。
323020300260702010000。
60700000201107070。
1070070t:你發(fā)現了什么?
t:誰來說說看,我們在讀這些大數時,都是怎么讀的呢?
總結:1.讀數時,我們是從高位讀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2.億級,萬級的數都是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后面加讀一個“億”字或著“萬”字。3.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零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零”或連續(xù)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九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
2.理解多位數的讀法,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多位數,體會并能闡述多位數讀數的規(guī)律。
3.結合現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內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4.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自我評價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1.重點:教學讀萬級的數。
3.關鍵:讓學生熟練掌握數位順序表。掌握數位的名稱、順序,進率關系。四位分級法以及數的組成等知識。并以萬以內數的讀法為基礎,把個級讀的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地讀億以內的數。
師準備計數器。
學生每人收集現實生活中有關萬以內的及比萬大的數的信息各兩條。
一、復習。
1.請學生說說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師將其中的數據進行記錄。
2.考考你:這些數你會讀嗎?(在萬以內數據中選擇4條:一般數、中間有0的數,末尾有0的數、中間、末尾都有0的數,讓學生嘗試讀數)。
4.關于萬以內的數,你還知道什么知識?
(1)計數單位:一(個)、十、百、千。
(2)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如: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3)數位: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4)組成:例8030是由8個千和3個十組成的。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
1.通過計算使學生加深加減法的含義,提高20以內進位加法的熟練程度。
2.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師生共同體驗數學就在身邊,提高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20以內加法(進位加)脫口而出。
三.教學過程。
(一)對口令。
2.口答。
6個一和1個十組成,1個十和2個1組成()。
(二)基本練習。
數學游戲。
1.教師將1——10的兩組卡片,打亂順序,分放在兩個紙盒里。
2.一個學生抽出兩張卡片,較快說出得數,如果算對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錯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個學生抽卡片,算出得數,這樣輪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為優(yōu)勝者。
3.看圖寫出一圖四式。
(三)指導練習。
(1)把學生分成三人一組,一個學生出示口算題卡片,并做裁判,另外兩個學生搶答,看誰又對又快,給得勝的學生發(fā)紅花,然后,三個學生交換角色,再玩。
(2)視算:7+52+95+87+46+6。
2.口算下列各題。
3+2=7+4=5+3=7+8=6+6=8+0=9+0=。
5+7=1+6=4+7=4+5=2+7=9+4=5+5=。
1+3=2+3=3+3=4+4=6+6=7+7=8+8=。
3.填空。
()+3=65+()=810-()=7。
()+4=97+()=10()-4=3。
()-5=29-()=7。
總結方法:若出現進位加法算式,可使用湊十法完成。先湊十位,再湊個位。
小結:說一說你這節(jié)課收獲了什么?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一
1、在理解應用題三要素的基礎上,學習口編10以內連加應用題。
2、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及語言表述能力。
3、訓練幼兒的傾聽、分析、理解、判斷等思維能力。
2、10以內加法算式若干,場景布置成超市。
3、人手一個小籃子、10元錢,找零的錢。
師:我的火車就要開,幼:幾點開?老師出示一算式卡片:請你猜猜看?幼:1+6=7你的火車7點開。
游戲時速度由慢到快,由集體游戲到小組、個人游戲。
今天,小朋友們的火車開的真好,下面老師獎勵你們10元錢,請你們去超市購物。要求一個區(qū)只能買一樣你喜歡的東西,總數加起來不能超過10元錢。
幼兒排隊有序的去超市按要求購物。
1、教師示范:今天老師也去超市購物了,我買了一只鋼筆花了5元錢,我買了一個蘋果花了2元錢,今天老師一共花了幾元錢?小朋友來幫我一起算一算吧!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我們先來想想我說了一件什么事情?先怎么樣?后怎么樣?出現過幾次數字?最后問題是什么?)。
2、引出應用題的3個條件:(邊提問邊在黑板上操作,記錄5+2=7)。
3、教師和幼兒歸納總結什么叫加法應用題?師:合起來或一共有多少的題目是加法應用題。
4、請幼兒按照所買物品編應用題。(分組討論后由組長回答)。
5、請幼兒把剛才所編的應用題用算式列出。展示幼兒的算式。
1、教師示范:第一組有3個女孩子,5個男孩子,請問第一組一共有多少人?
2、引導幼兒結合身邊的事口編10以內的應用題。(可與家長商量討論)并做好記錄。
3、展示幼兒口編的應用題。
今天我們學習了口編10以內的加法應用題。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編成應用題,只要你平時仔細觀察就能變得更加聰明。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二
1.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到“小猴摘桃”的數學活動中,并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幫助幼兒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提高計算能力。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思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通過數學游戲化,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引導幼兒積極參加活動,遵守游戲規(guī)則,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掌握運算方法,提高運算能力。
運算中能靈活運用運算方法,思維靈活。
場景設置:自制一棵桃樹(桃樹上結滿了桃子)、石塊(泡沫墊子)、皺紙(溪水)、小猴頭飾若干、自制籃子若干。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興趣。
師:“小猴子們,猴外婆打來電話說院子里的桃子熟了,叫我們小猴子們去摘桃,高興嗎?(高興)好!那我們就出發(fā)吧!外婆家離我們比較遠,我們可要勇敢呦!不怕困難?!?BR> 二、小猴去摘桃。
1過小溪:
(1)“猴媽媽”(老師)帶著“小猴子”(小朋友)去摘桃,可有一條小溪擋住了去路,小溪里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塊。小溪邊還有一塊牌子(請你踩著石塊走,只能踩算出來得數是10的石塊,踩錯了要掉進水里的)。
(2)師:“趕快找找能踩的石塊吧,哪塊石頭可以踩?為什么?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3)幼兒進行相應的計算:4+6、3+7、8+2等,并說出運算過程。
(4)找出后,幼兒一個一個過小溪。
2租籃子:
(1)總算安全地過了小溪,小猴們繼續(xù)往前走,咦?路邊還有個出租屋,專門出租籃子,真好。正好可以把籃子借給我們用。出租屋的外面還有一塊牌子呢(只出租10號籃子,請你看清楚三個數,相加是10,這只籃子就租給你)。
(2)師:“小猴們趕快找找哪些是10號籃子,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算”?(又快又準確)。
(3)幼兒進行相應的.運算:3+3+4、2+3+5、1+4+5等。
三、小猴摘桃:
師生:哇!又大又紅的桃子真多呀!
小猴準備摘桃。
(1)老師講明要求:有的桃子上有算式,有的桃子上有數字(4、6、或2、3、5)。
(2)只摘相加得數是10的桃子。
四、慶豐收:
(1)老師播放歡快的音樂,小猴們歡天喜地分享勞動的收獲與喜悅。
(2)老師播放輕松的音樂,小猴們穩(wěn)定情緒,休息吃“桃子”。
五、課后延伸:游戲“賣桃子”。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三
“5以內減法”是學生在學習了5以內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目的讓學生初步理解減法的意義,并能正確進行5以內減法計算。從整體上說,教材沒有給出具體詳細的算法,教學時我不點明哪種算法好,或要求學生用哪種算法。
教學中,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算法都是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chuàng)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fā)散性思維訓練。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四
《5以內的減法》這一課是主要的基本減法運算,要求學生在理解掌握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而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我還是先讓學生從基本出發(fā),從認識減法的意義出發(fā),讓孩子自己通過理解來說出為什么用減法來計算?什么時候要用減法來計算?在教學過程中,在黑板上畫出“樹上原來5只小鳥,后來飛走了兩只”和“樹上有5個大蘋果,給風吹下了一個”等等這樣的情境,讓孩子們看圖來說一說他們看到的,進一步讓他們去理解,“飛走了、掉下來了、開走了”等等要用減法來計算,滲透減法的意義。當孩子們把減法的意義理解了,計算起來就會明白多了。
口算是計算的基礎,所以在小學數學中必須十分重視口算訓練,特別是低年級階段,“20以內的加減法”是必須要熟練過關的,而“5以內的加減法”就是其中的基石,這基石越穩(wěn)對下面的學習就越輕松。在本單元的教學中,發(fā)現口算方法不是難點,而口算的正確率和速度是重點。因此,要把重點放在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上。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各種競賽等手段來進行,在教學中,利用口算卡片,采用搶答、開火車、小組比賽、男女擂臺賽等游戲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其中,讓學生在比賽中提高了口算速度。而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須多練。另外,要與家長配合,每天讓家長給孩子練習一定數量的與教學內容同步的口算題。
如果這樣去落實的話,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肯定可以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五
一、教材內容:
二、單元分析: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單元內容是在學習了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學習。
本單元在原有兩位數加減法基礎上學習萬以內加減法,其中包括例題1不進位加,例題2一次進位加且結果為四位數的豎式加法,例題3連續(xù)進位加,并且嘗試口算的方法和交換加數位置驗算的方法。
減法內容涉及例題1不退位減,例題2連續(xù)退位減,例題3連續(xù)被減數數位中有零的退位減及驗算,例題4解決問題。最后是本單元的整理和復習。
整個單元的以計算教學為主,重點使學生在學習中正確掌握萬以內的加減計算方法,同時教學中更要將加減計算的意義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不斷訓練學生思維,為今后進一步解決問題構建思維模式。
三、單元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yǎng)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3、讓學生經歷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在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優(yōu)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學生能結合實際情境選擇計算策略,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估算意識和能力。
四、單元教學重點:
能正確計算三位數的加減。
五、單元教學難點:
能正確計算連續(xù)退位減法及驗算。
六、教學時間:9課時。
1、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筆算(例題1、2,練習八1、2、3)。
2、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xù)進位加法(例題3,練習八4、5、6)。
3、練習課(練習八7、8、9、10)。
4、三位數減兩、三位數(一)(例題1、2,練習九1、2、3)。
5、三位數減兩、三位數(二)(例題3,練習九4、5、6)。
6、練習課(練習九7、8、9、10、11)。
7、解決問題(例題4,練習九12、13、14)。
8、整理和復習(一)(p471、2,練習十1、2、3、5)。
9、整理和復習(二)(p473,練習十4、5、6、7)。
第1課時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筆算。
教學內容:例題1、2,練習八1、2、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能用豎式計算和在1000以內進位和不進位的三位數加法。
2、使學生比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3、讓學生感知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4、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
能應用加法法則準確地計算三位數加兩、三位數進位和不進位的加法題。教學難點:
理解筆算加法的算理。
教學步驟:
一、復習鋪墊。
1、口算下面各題。
71+4524+4335+47。
52+2032+5953+28。
2、筆算。
430+260570+380。
提問:筆算時要注意什么?
3、引入新課。
談話:通過練習,我們知道不管口算還是筆算,在計算時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才可以相加,滿十要進一,這節(jié)課我們將要根據這個規(guī)律開始學習三位數和兩、三位數相加的不進位、進位加法。(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頁的圖片以及“中國濕地部分動物種類”的統(tǒng)計表。讓學生說一說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數加三位數的不進位加法。(教學例1)。
(2)板書:271+122。
(3)探索算法。
學生嘗試寫豎式,教師巡視指導,然后板書:
271+122()。
3、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進位加法。(教學例2)。
(1)提問:根據表中的信息,求濕地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一共多少種怎么列算式?
(2)板書:271+31。
(3)提問:這是一道三位數加兩位數的算式,怎么計算呢?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然后板書:
271+31()。
師:個位上寫幾?(1+1=2,寫2)。
師: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樣寫?(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寫0,同時滿十向百位進1。)。
師:百位上是多少?(2+1=3)為什么要加上1?
(4)想一想:271+903,怎樣計算?
師:與例2的算式相比,這是一道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算式,請同學們根據我們掌握的加法法則嘗試筆算。
學生獨立思考后,教師板書:
271+903()74。
生:向百位的上一位(千位)進一,百位上寫1,千位上寫1.
3、小組討論:計算萬以內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1)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37頁“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做題,指名板演。然后校對訂正,注意在豎式計算時容易出錯的地方。
2、完成“練習八”第1題。
在豎式中相應的位置寫下結果,然后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八”第3題。
先計算出每兩片樹葉上的和,然后與得數相等的花朵相連,學生獨立做題,連一連。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yè)設計。
1、123+361456+533。
2、367+626426+382516+703。
六、板書設計:
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筆算。
271+122271+31271+903。
第2課時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xù)進位加法。
教學內容:例題3,練習八4、5、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進行萬以內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
2、經歷自主探索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xù)進位加法的過程,掌握計算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的思想,幫助學生形成認真細心地進行計算的習慣。教學重點:
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三位數連續(xù)進位的加法題。
教學難點:
掌握三位數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76+84。
指名說一說它的計算方法。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3.
1、列算式。
提問: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怎么列算式?
板書:445+298=。
比較:445+298與復習題76+84有什么不同?
(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
2、口算。
提問:在用豎式進行計算之前,請同學們嘗試口算一下結果應該是多少?同位討論并全班交流。
匯報過程: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來口算。先計算445+300=745,再計算745-2=743。
3、筆算。
學生嘗試列豎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導,然后板書:
445+298()。
提問:
(1)個位上相加是幾?(5+8=13)個位上怎么寫?(寫3,向前一位進1,為了不遺漏進上的1,在十位上寫一個小一點的“1”)。
(2)十位上相加是幾?(4+9+1=14)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數相加后也滿十,該怎么辦?(繼續(xù)向百位進1,在百位上也寫一個小一點的1)十位上應該寫幾?(4)。
(3)百位上寫幾?(2+4+1=7)。
板書:
445+21918743。
4、思考:三位數連續(xù)進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進位、進位加法有什么聯系?
5、驗算。
師: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對了?我們用什么方法來進行驗證呢?(先讓學生探究交流)。
生:用驗算的方法。
生:可以交換加數的位置。
老師在黑板上演示驗算的過程,提示學生注意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298+41415743。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后,選最后一題講解計算過程。
2、完成“練習八”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八”第2題。
先估計結果再列式計算。
4、完成“練習八”第9題。
教師先給予學生知道,然后讓他們獨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并訂正。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內容?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xù)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五、作業(yè)設計。
1、練習八第3-8題.
2、筆算并驗算。
348+564457+293881+139。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六
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教科書62頁例1及相關內容。
本課教學是學生基本掌握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數的組成,以及整十數加、減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有了這些知識儲備,對于整十數加、減法算理的理解會相對容易些。新授內容的計算方法同10以內數的加、減法基本相同,只是計數單位是以“十”為計數單位的,運用舊知遷移,直觀操作等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學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為后面學習任意兩個數相加、減奠定扎實基礎。
可能會有教師提出:對于單元主題圖在第一課時是否有必要進行認識,分析?
單元主題圖是對本單元所學知識提供一條主線下的各種情境圖,為各課時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現,體現生活與數學的緊密聯系,也有知識間層次推進,從編排上來看:(發(fā)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寫大字)兩位數加、減;(剪五角星)理解小括號的意義,都離不開情境的支撐。單元主題圖的認識是遵循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為學生學習數學提高興激發(fā)探究欲望。整體情境內容與第一課時關聯不大。放在第一課時進行認識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撐,也為后面課時學習奠定基礎。
1.經歷在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方法,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2.在觀察、比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和獨立思考的意識,體驗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喜悅,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課件、小棒、計數器。
一、舊知復習,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新知學習找準生長點。
(課件出示)。
(一)說一說。
1.10、20、30、()、()。
2.80里面有()個十,()個十是50。
3.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撥一撥。
1.撥出8,1個1個地撥,撥到10,再10個10個地撥,撥到40.。
2.先撥出20,再20個20個撥,撥到80。
3.先撥到60,十位上撥去一個珠子是幾十,再撥去一個是幾十。
(三)算一算。(讓學生做在練習卡上)。
3+5=2+7=5+4。
30+5=20+7=50+4=。
讓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輪流匯報結果,教師給予鼓勵。
二、聯系生活,在情境圖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信息,發(fā)現和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課件出示圖片)。
(一)談話過渡,出示單元主題圖。
從這幅圖中你了解到什么?
學生觀察單元主題圖,說自己觀察并分析的信息。
(二)匯報交流,完整表述相關情境中的數學信息。
教師引導學生把圖上內容分成幾個部分(發(fā)書、寫大字、剪五角星)進行觀察,了解相關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
三、主題定位,經歷刪選、操作、感悟、明確“理清法明”的探究過程。
教師:我們一起去了解在發(fā)書過程中有哪些數學信息?
(課件出示主題圖)。
(一)主題定位,信息重組。
學生匯報信息,教師選擇性進行板書。
可能有:共有30本;(學生直觀感受)10本10本地數。
教師引導追問:
1.這些書是怎樣擺放的?
2.為什么是10本10地數?
左邊10本,右邊有20本,一共有30本。
學生列式,教師板書:20+10=。
(二)自主探究,直觀操作。
學具操作,嘗試驗證。學生匯報過程,可能會出現:
1.小棒擺放。
左邊2捆小棒,右邊1捆,共3捆,就是30根。
2.計數器撥數。
先再十位上撥出2個珠子,再在十位上撥出1個珠子,十位上共有3個珠子,就是30;
3.直接數數。
10個10個地數,數到30.。
4.舊知遷移。
因為1+2=3,所以10+20=30.。
(三)感悟算理,促進對計數單位“十”的理解。
學生感悟,突出對整十數的計數單位“十”理解,計數單位相同的數可以直接相加。
(四)算法多樣,算理明確。
學生匯報結果,讓學生說出思考過程,體現用多種方法理解算理。
課件出示小棒圖,附一圖三式。請學生口答補充完整。
2.口算搶答。
3+2=4+5=6-4=7-3=。
四、鞏固應用,深化對整十數加、減算法的理解。
(一)奪紅旗。(教材63頁第2題)課件出示。
學生完成在書上,指名匯報。
(二)購物。(教材63頁第2題)課件出示。
學生嘗試練習,解決問題。
(三)拓展延伸。(教材63頁思考題)。
1.合作交流,探索方法。
2.匯報分析,方法多樣,明確解題策略。
五、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在這節(jié)課中,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七
本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較好,在教學被減數中間有0的減法的計算方法時,先讓學生討論,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仔細觀察習慣,以及學會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初步進行小組合作,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也有少數同學計算時,不能很好的進行退位。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減法的計算法則。通過學生的獨立練習,找出了存在的問題,訂正了錯誤,并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從練習中我發(fā)現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這是以后教學中應注意重點培養(yǎng)的問題。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八
1.使學生經歷與同伴交流5以內減法的算法過程,會用適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確計算5以內減法。
2.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可用減法計算,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含義,感受與同伴交流想法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和興趣。
4.結合課堂教學滲透環(huán)保教育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篇十九
1、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
2、讓學生結合現實情境,初步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就在身邊,初步培養(yǎng)問題意識。
1、理解加法的意義2、學會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
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師:課件,游戲的信封和郵箱。
學生:5根小棒。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花果山可漂亮了,今天我們就跟著孫悟空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嗎?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讓學生仔細看圖,學會敘述圖中的數學信息。
2、出示猴子的畫面。
(1)、讓學生敘述猴子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一共有幾只小猴?”
(2)、借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一共有幾只小猴?”的意思。
(3)通過擺小棒,讓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
(4)學習加法算式3+2=5,認識“+”,學會讀寫加法算式,并理解每部分的含義。
3、出示小鳥的畫面。
5、課間操。
6、小結:把兩個數合起來,可以用加法計算。
三、練習。
1、先說圖意,再寫算式。
讓學生先練習用三句話來敘述圖意,再寫出算式。
2、先照樣子畫一畫,再填空。
3、游戲:小小郵遞員。
先要讓全體學生都要練習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游戲,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中掌握今天的知識。
四、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得開心嗎?你學到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