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說課稿一等獎(精選8篇)

字號: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手指說課稿一等獎篇一
    1.借助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 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體會作者寫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點,用了什么表達方法,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一課時
    1.猜謎語
    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勞動不說話。(手)
    3.學生回憶生活,想一想,說一說。
    4.過渡導入:關于手指,同學們想說的還真不少。是啊,手長在每個人手上,時時看到,常常用到。著名作家、漫畫家豐子愷曾經寫過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長的文章——《手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篇文章吧!
    1.簡介作者。
    2.默讀閱讀提示,標出閱讀要求并指名回答。
    3.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指名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5. 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6. 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別具體寫( ),最后總結寫( )。
    7. 請學生根據(jù)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tài),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根據(jù)課文內容完成表格,匯報交流。
    手指名稱優(yōu)點缺點
    大拇指最肯吃苦。姿態(tài)不美
    無名指風光無限能力薄弱
    小指小巧玲瓏能力薄弱
    4.感受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的特點,所運用的表達方法。
    1.準備一支筆,一塊磚,指名學生上臺配合做游戲。
    (團結就是力量)
    2.做了這個游戲后,你認為和文中哪段文字相符找出來讀一讀。
    3.指名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明確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
    小練筆: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么?試著寫一寫。
    手指說課稿一等獎篇二
    本文為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課文,通過學文讓學生明白每個手指的特點和作用,讓學生懂得人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教師以猜謎語的游戲導入本課,然后通過播放彈鋼琴時手部特寫視頻、手影視頻,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讓學生認識手指的藝術之美及作用。接下來老師對課前預習進行檢查,采用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明白文意并及時正音,在本部分教師特別安排,讓學生相互解答不明白的`問題,這充分體現(xiàn)了學習的獨立性、主動性,老師適時點撥。在課文學習部分,讓學生認真閱讀對每一個手指的描寫文段,與學生一起分析譴辭造句,既讓學生明白了手指的作用特點,又讓學生學得了描寫方法,本部分安排學生仿寫句子做得非常的到位。
    本堂課老師對ppt運用恰到好處,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們展示了一些抽象的內容。學生學習較積極主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很快掌握目標內容。
    本堂課教學部分是成功的,但課前準備略顯不足,對多媒體的調試戰(zhàn)時較多,浪費了較多的教學時間,個別學生紀律性較差,老師也。沒有給予指正。希望老師在今后的教學當中,首先要求學生要遵守課堂紀律,這才是真正一堂好課的最基本保障。
    手指說課稿一等獎篇三
    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tài)和性格。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tài)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tài)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認識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啟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達方法。
    教學這篇課文,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表現(xiàn)這些特點的。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
    教學目標:
    1.借助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體會作者寫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點?用了什么表達方式?
    課前準備:
    1.課前選讀關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試著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學題的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說,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學們的說法各一,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么。
    板題:手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已讀一遍課文,讀不準的字問問周圍的同學,把字音讀準。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三、自學感悟,讀文明理
    出示自學討論題,先自學再和小組同學交流
    1.自讀課文,填表格。
    手指名稱優(yōu)點缺點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無名指
    小指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體,同人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BR>    3、通過以上的對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嗎?
    4.有感情地把課文朗讀兩遍。
    5.小組內分角色扮演五個手指,賦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據(jù)你要表達的意圖,編個課本劇表演一下。
    四、檢查自學,深化理解
    1.學生匯報對自學題中前三題的理解。
    2.指幾個小組到前面表演課本劇,其他同學評價表演,教師根據(jù)表演情況點撥,指導重點是學生劇本中蘊含的道理是否正確。
    五、拓展延伸,啟迪思維
    六、作業(yè)設計:
    1、照樣子,寫詞語
    隨時隨地有聲有色掏掏耳朵抹抹鼻涕
    手指說課稿一等獎篇四
    首先我要感謝省教研室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們有一次展示自我和互相學習的機會。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有趣的手指畫》,本次說課我將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即一、說教材;二、說教法、學法;三、說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手指畫》是贛美版小學美術二年級下冊中的第5課,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領域,目的是通過看看、印印、想想、畫畫等活動,引導學生學會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通過對指印和手印的聯(lián)想,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想象力和審美能力。
    (二)教學目標
    依據(jù)新課標精神,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1、讓學生認識手指畫,了解創(chuàng)作手指畫的基本方法。
    2、學會用手的不同部位壓印、擦刮出不同的圖形,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聯(lián)想,添畫成有趣的形象,再以合作的形式創(chuàng)作一幅完整的手指畫作品。
    3、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手指畫的愿望,體驗其創(chuàng)作的喜悅,從而熱愛繪畫,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體驗印制,聯(lián)想和添畫的樂趣。
    教學難點:對指印、手印的聯(lián)想及畫面的合理布局。
    教學中根據(jù)低年級兒童好奇好動的特點,我把學法與教法有機結合起來,采用欣賞法、比較法、觀察法、發(fā)現(xiàn)法、聯(lián)想法,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經歷創(chuàng)作過程,體驗成功樂趣。
    (1)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為活躍氣氛,我借助多媒體播放了一首兒童歌曲《我有一雙勤勞的手》,孩子們在愉快的歌聲中,跟著節(jié)奏做拍手游戲,課堂氣氛一下子變得熱烈起來,接著我借助多媒體播放課件,讓學生通過課件認識指腹、指尖、掌心等部位,為后面的教學作了輔墊。
    (2)欣賞作品、提示課題
    《課標》明確指出,教師可借助各種形象的教學手段,增加學生的直觀感受,提高其審美能力。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先借助兒化語言,激起學生思考,激發(fā)其探究欲望,“手不拿筆能畫畫嗎?”接著我又借助多媒體,播放精美的手指畫課件,把學生帶入到一個美的情境中,這樣就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學習探究欲望,為后面的學習打開了情感目標的大門,并作了扎實的鋪墊。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進入了新課。
    (3)嘗試壓印、體驗樂趣
    在帶領學生進入新課后,我首先讓學生在視覺上獲得對指印的感受。于是,我一邊在指腹上涂上顏色,壓印在紙上,示范給學生看,一邊告訴他們涂色,壓印時需注意的問題。為了讓學生了解手的其它部位也能壓印和擦刮出不同的圖形,我把問題拋給學生:“除了用指腹,還能用什么地方印?不同部位印出的形狀是怎樣的?用手指按一按會出現(xiàn)指印,那用手指來擦一擦,刮一刮又會是怎樣的呢?”接著讓學生主動探究,嘗試用手的不同部位通過按、擦、刮等方法在紙上隨意造型,讓他們在五顏六色中體驗用筆無法獲得的樂趣。這其中學生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例如:調色時,水放多了,以致于印出來的造型不清晰,多種顏料混在一起導致畫面色彩灰暗等。這時,我把這些問題擺在學生面前,讓他們找出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明白正確的方法,為后面的創(chuàng)作奠定基礎。
    (4)啟發(fā)聯(lián)想,小組創(chuàng)作
    為拓展學生的思路,讓他們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我拿出一張學生已印好的各種圖形問學生,看到這些不同的形狀,你會想到什么?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聯(lián)想進行添畫,把它們變成各種有趣的形象,讓學生眼前一亮,達到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目的。因這些形象彼此之間無聯(lián)系,擺在一起又比較零亂,畫面沒有整體美感。此時,我再提出疑問:“它們就這樣擺在一起,美不美?”學生回答:“不美!”于是我就讓他們去找不美的原因,并出示了幾張完整的示范畫,通過比較,他們很快就得出了結論:畫面的合理安排和色彩的有機搭配,才能組成美的畫面。這正應驗了《新課標》中的一句話:美術課程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習。接著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讓他們分小組進行合作,這種小組合作的方式,加強了他們之間的交流,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并將集體的力量轉化為智慧的結晶,他們創(chuàng)作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這些作品都充分地展示了孩子的豐富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本環(huán)節(jié)這樣設計既突破了本課的難點,又亮出了教學精彩的一面。
    (5)展評作品,促進交流
    在《課標》中有這樣一句話:沒有評價,就無法客觀、公正地判斷課程目標是否達成,就不能有目的地改進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展評作品中,我采用了學生自評、互評和師評的方式,每小組選派一名學生對本組的作品進行介紹,觀察他們在作業(yè)中能否較好地表現(xiàn)出自己的創(chuàng)意及想法,并讓學生相互評價,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并講出喜歡的原因。之后,教師再給予綜合評價,在評價過程中達到發(fā)現(xiàn)并糾正問題的目的。最后,我和大家一起評出最佳合作獎,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色彩獎。
    本課的教學活動,從聽一聽到評一評,從教師的步步引導到學生的主動探索,無不體現(xiàn)了教與學的相輔相成,學生從體驗中獲得快樂,收獲了成功!
    以上是我的說課設計,不足之處敬請專家評委指正!
    手指說課稿一等獎篇五
    你有沒有印過手指畫呢?今天,秦老師就帶著我們來印手指畫了。
    一上課,晴老師先面帶著微笑地對我們說:“拿到印泥后可以前后左右互相借?!比缓笏贿吔o我們發(fā)紙,一邊給我們發(fā)印泥。我一拿到印泥,就驚喜地發(fā)現(xiàn),我的印泥是粉色的!于是我打算印一只小兔。首先,我用小拇指往印泥里輕輕地摁了兩下后我把小拇指抬起來一看:哈哈,我的小拇指就像一朵小花一樣啦!然后,我小心翼翼地往白紙上摁了兩下,白紙上出現(xiàn)了兩個橢圓形。接著,我精挑細選了一個紫色的印泥后用大拇指輕輕地摁了一下后再往白紙上摁了一下。這樣一來就印出了一個大橢圓形。然后我再用黃色印泥來印它的四肢,用綠色的來印它的身體。最后,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在我的手中誕生啦!
    看著可愛的小兔,我心里樂開了花。媽媽看到這幅畫后,連忙夸獎我說:“這真是一幅美麗的手指畫?。 ?BR>    《有趣的手指畫》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手指說課稿一等獎篇六
    活動目標:
    1、了解手的作用及五個手指各自的名稱和用途。
    2、愿意大膽參與嘗試手指印畫,能在單個手指印畫的基礎上,進行多個手印的組合印畫。
    3、能發(fā)揮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點,添畫出各種不同生動有趣的形象。
    活動重點:
    愿意大膽參與嘗試手指印畫,能在單個手指印畫的基礎上,進行多個手印的組合印畫。
    能發(fā)揮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點,添畫出各種不同生動有趣的形象。
    活動準備:
    1、大手教具一個、教師范例畫(單個的手指印畫和手指組合印畫)
    2、幼兒用紙、顏料、抹布、鉛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以猜謎游戲,導入活動。
    教師: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謎語,想不想猜一猜?
    教師: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來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勞動人人夸。(手)
    2、師幼共同討論:“我的小手真能干”
    (教師出示一只大手的圖片)
    教師:這是手媽媽,看一看她有幾個手指寶寶?
    教師:你知道這幾個手指寶寶的名字嗎?(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
    教師:你最喜歡那個手指寶寶?你能用它做什么?
    3、討論“手指王國”
    (教師出示“手指印畫”的范例)
    教師:今天一群生活在手指王國的人要舉行盛大的聚會了,看看都有誰來參加了?(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說說畫面上的內容。)
    教師:你想?yún)⒓訂?那你會代表誰來參加?(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為下一步的創(chuàng)作打下基礎。)
    4、示范與講解
    教師向幼兒示范手指印畫的步驟、方法及注意事項。
    步驟:
    (1)用任意一指蘸顏料,在合適的位置用力按。
    (注意手指蘸的顏料要覆蓋整個指肚。若顏料太稀,注意在顏料盒旁邊刮一下;若顏料太干,注意盡量讓顏料覆蓋整個指肚;可以嘗試分別用五個手指進行印畫,注意一個手指盡量蘸一種顏色的顏料。)
    (2)待顏料干后,用鉛筆在按出的形狀上進行添畫、創(chuàng)意。
    (鼓勵幼兒嘗試用多個手印進行組合創(chuàng)意。)
    二、基本部分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嘗試將手印添畫出印各種各樣的形象,提醒幼兒將手印進行大膽組合。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指導,對能力強的幼兒還可以進一步引導他們對作品進行大膽創(chuàng)意。)
    三、結束部分
    幼兒作品展示,讓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的作品,啟發(fā)幼兒相互評價作品。
    手指說課稿一等獎篇七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江西美術出版社,第三冊第5課的內容《有趣的手指畫》,我準備分五個步驟來說。
    首先是對教材的分析和認識
    手指畫是采用壓印、聯(lián)想、添畫的方法來創(chuàng)作的。在欣賞感受手指和手形變化的基礎上,嘗試用手蘸色,通過沾、按、添等方法創(chuàng)作出更多造型。
    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分為兩點:
    1、引導學生用藝術的角度去觀察自己的手指和手形。
    2、學會用手指印畫,通過聯(lián)想、加工,組合成有趣的圖形。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利用手指、添畫創(chuàng)作出有趣的作品。
    難點在于:指紋的輕重、圖形的設計以及畫面整體效果的`處理很難掌握。
    美術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審美能力,尋找生活中的美。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視頻激趣法、演示法、示范直觀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通過范例的欣賞,感受美的過程,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學生通過觀看大量實例產生“記憶”與“聯(lián)想”,進一步認識指紋和手形的變化。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多媒體課件、水粉顏料、水彩筆、勾線筆等進行教學。
    第一環(huán)節(jié)、視頻激趣,強化手形特征
    俗話說“情感產生興趣”。動畫視頻能激發(fā)低年級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了使學生產生對手型的聯(lián)想,我出示手影表演導入新課,然后問學生:看了精彩的手影表演,你覺得我們的手指神奇嗎?它還可以用來做什么呢?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學生對下面的學習充滿了好奇。于是出示手指畫作品讓學生欣賞,并問學生:你知道這些畫是怎么畫出來的嗎?趁學生有了創(chuàng)作的沖動,告訴學生這些畫都是用手指印出來的,讓學生再次感受手指的神奇。這時,我將印畫的步驟展示出來。比如畫一個蘿卜,先用一只手指沾上你喜歡的顏色印在紙上,作為蘿卜的外形,再用勾線筆給它添上葉子、根、表面的紋理,一個營養(yǎng)豐富的蘿卜就畫好了。接著我又出示其它手指畫的作畫步驟給學生作參考。然后問學生,一個手指印可以畫出這么多圖形,多個手指印又能畫出什么呢?出示課件原來多個手指印可以創(chuàng)作出更多有趣的畫。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手指印畫步驟,于是請一位同學上臺與我參與示范。
    有了課件的展示與作畫步驟的示范后,我和學生一起總結手指印畫的方法,并把印畫步驟通過課件展示出來。
    第一步:沾顏料這時,我指導學生用手指均勻地沾上顏料。
    第二步:按圖形告訴學生將沾好顏料的手指輕輕地按在紙上。
    第三步:添畫這一步,我會請學生注意將印好的圖形晾干后再進行添畫。經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對作畫步驟有了基本的了解。
    第三環(huán)節(jié)、手指畫創(chuàng)作出示課件
    針對這節(jié)課內容的特殊性,我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提供給學生合作鍛煉的機會。在作畫前,叫學生先商量好畫什么,并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開始創(chuàng)作。之后,我邊巡視邊指導,讓孩子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張揚個性。當學生創(chuàng)作到了一定階段,我會指點學生注意背景的處理,讓學生懂得一幅優(yōu)秀的作品一定要畫面完整。
    第四環(huán)節(jié)、展一展、評一評
    評價,既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能鞏固所學的知識。當學生創(chuàng)作完后,讓他們把作品展示出來,大膽地介紹自己的作品,再讓學生展開互評,全班互動。這時,我也會肯定學生作品的創(chuàng)意和表現(xiàn)技法。
    第五環(huán)節(jié)、歸納總結,課后延伸
    在上面教學的基礎上,我將進行課堂小結。并請學生來說說今天學的手指印畫的步驟。之后再進行課后延伸:原來我們的手指可以印出這么美麗的畫呀!回家后再和父母一起玩玩手指印畫的游戲吧!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帶到生活中,與家人進行情感交流。
    一個好的板書設計能在教學過程中起向導作用。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與于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板書與作畫過程相配合,與多媒體課件相對應,做到和諧一致。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出示課件把作畫步驟板書出來,并在每一個步驟旁貼上作畫步驟圖。
    手指說課稿一等獎篇八
    《手指印畫》是浙教版美術第二冊教材,是通過用手掌或手指沾上各色顏料印在紙上,然后添畫完成作業(yè)。唐老師用童話的形式,多媒體的方式引入課題,更加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好的開頭、是課程連貫成功的一半。
    陳維仕老師運用了“開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能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去觀察、去體驗、去表現(xiàn)事物獨特的美!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參與、欣賞、討論、研究,并以故事的引導形式,談感受,加上老師的簡單示范,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興趣和愛好完成自己喜愛的藝術作品。給一年級的學生上課,對話比老師長篇大論的講演有效。課堂上唐教師的提問并不很深奧,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非常踴躍,他們思維活躍、跳動性強,這恰好說明了學生想象力豐富。在《手指印畫》一課中,孩子們能從欣賞作品中了解到作品的制作方法。它是用手印的,用指印的,添畫的……就是孩子的.思維,能在欣賞的過程中激發(fā)他們的相象力。在這課上陳老師提出思維要求,讓學生思考用自己的小手印什么內容時,孩子們的思維也是非常活躍的,如我要用我的小手印大象、孔雀、小雞、大樹等.陳老師能適當?shù)慕o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并積極引導和啟發(fā),讓學生在大的主題下調動發(fā)散思維,展開想象的翅膀,在創(chuàng)造的天空里翱翔。
    孩子們的想象力是天真浪漫的,孩子們的語言是天真浪漫的,孩子們眼中的世界、孩子們心中的感受,也應該是天真浪漫的,在美術教學中如何更加充分的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怎樣引導和鼓勵他們自主觀察、自主構思,各展所長、大膽創(chuàng)新,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課程設計上有所側重,在這課中,陳唐老師設計了大量的參與與體驗環(huán)節(jié),在講授新課時,運用了參與的方法,參與式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實踐活動,在合作、交往基礎上主動構建知識,主動發(fā)展自我的過程。參與式教學基本主張包括:全體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全程;積極參與小組交往合作活動;自主承擔個人責任并獨立開展學習活動;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獲得差異發(fā)展;強化參與教學中的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在實踐與活動基礎上通過參與式教學交往活動,實現(xiàn)每一個學生實實在在的發(fā)展;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陳老師就能充分調動全班的氣氛,引導學生的思維,使其能更加的活躍,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學生制作階段,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創(chuàng)造性地對教育情景進行體驗,并且在體驗中學會避免、戰(zhàn)勝和轉化消極的情感和錯誤認識,發(fā)展、享受和利用積極的情感與正確的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蘊藏于這種教學活動中的歡樂與愉悅,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的目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陳老師在輔導中充分重視了差異,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了差異教學的方法,使得每個學生在課上都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像,都能在課后向別人自豪的展示自己的作品,我覺得,這才是我們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