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減教學教案范文(17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備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指導教學的進行。教案設計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主動學習能力。請大家在設計教案時,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運用,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調整。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教學重點: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探討“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鉛筆、投影。
    教學過程:
    一、模擬表演,提出問題。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1、想一想,猜一猜,還剩多少支鉛筆呢?
    2、2、列出算式,15-9。
    三、討論15-9的算法。
    1、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題。
    2、小組討論:你是怎樣算的?
    3、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減。
    (2)、15分成10和5,10-9=11+5=6。
    (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4)、9+6=1515-9=6……。
    4、嘗試練習。
    (1)、讓學生拿出學具擺一擺,計算試一試各題。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鞏固算法。
    1、基本練習(練一練第1題)。
    (1)、讓學生獨立計算。
    (2)、選3題跟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摘蘋果(練一練第2題)。
    在游戲中進行計算。
    3、3、發(fā)展練習,(練一練教學游戲)。
    (1)、讓學生自由看圖描述故事,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
    (2)、交流。
    五、總結。
    板書:買鉛筆。
    (1)15-9=6(2)15-9=6(3)15-9。
    因為9+6=。
    10-9=115-5=10所以15-9=6。
    1+5=610-4=6……。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二
    單元學習目標:
    1、使學生從實際情景中理解計算20以內進位加和退位減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yǎng)探究、思考的意識能力。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初步培養(yǎng)數(shù)學應用的意識。
    單元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難點:理解計算20以內進位加和退位減的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p78例題,試一試,p78~79“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1、經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9加幾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9加幾。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fā)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能比較熟練地計算9加幾。
    教學難點:理解9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媒體:電腦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學生互相說圖意。
    全班交流,提出:一共有多少個的問題。
    應怎樣計算呢?
    根據(jù)回答板書:9+4=□。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實物操作。
    講述:假如用圓片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2、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算法。
    3、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
    4、啟發(fā):怎樣能清楚看出一共是十幾?
    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9+4=13。
    13。
    10。
    邊演示邊講述:盒子里有9個桃,放進1個是10個。先把盒外的4個桃分成1和3,然后把1個桃放進盒子里裝滿了10個,9個和1湊成10,10再加剩下的3就是13,這中方法就是“湊十法”。
    5、試一試。
    書上p78試一試中為你們準備了兩道題,你能根據(jù)提示來計算嗎?
    提示:先用小棒擺擺再填得數(shù)。
    學生做完后,小組內互相檢查,統(tǒng)計做對的人數(shù),指導做錯的學生更正。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后同伴交流。
    (2)引導加深理解“湊十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搶答:再引導學生比較每組式子的特點,使學生認識“湊十法”就是按上面的連加式子來計算。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游戲“闖關”:同桌間合作口算。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游戲“奪冠軍”: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某種聯(lián)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shù)。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1)看圖說三句話。
    (2)應該怎樣列式。
    (3)小組互相說想法。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師:想一想,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這些知識你是怎樣學到的?先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9加幾)。
    五、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p80例題,試一試,p80~81“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1、經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fā)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教學媒體:電腦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學生互相說圖意。
    全班交流,提出:還剩多少個的問題。
    應怎樣計算呢?
    根據(jù)回答板書:13-9=□。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實物操作。
    講述:假如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2、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13個怎樣減去9個?
    3、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
    4、結合學生的回答用課件演示不同的算法。
    5、怎樣算最快?(想加算減)。
    6、試一試。
    書上p80試一試中也為你們準備了兩道題,請你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提示:先用小棒擺擺再填得數(shù)。
    學生做完后,小組內互相檢查,交流算法,指導做錯的學生更正。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引導學生看圖,說圖意。
    (2)先獨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先計算,再比較。使學生加深認識“想加算減”的方法。但不要求統(tǒng)一算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游戲“闖關”:同桌間合作口算。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游戲“奪冠軍”: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某種聯(lián)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shù)。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1)根據(jù)圖意在()里填數(shù)。
    (2)看圖說圖意。
    (3)怎樣列式計算?
    (4)小組互相說想法。
    (5)全班交流。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師:想一想,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這些知識你是怎樣學到的?先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十幾減9)。
    五、教學后記: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獨立探究和合作學習,使學生主動獲取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意識,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3、初步滲透“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的實際意義,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正確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
    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口算并且正確率高,理解“破十法”。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溝通聯(lián)系。
    師:請同學們看口算卡片,老師找同學口算,其他同學評價。下面開始:
    15—9=14—9=18—9=13—9=12—9=16—9=17—9=11—9=。
    指生口算。(可隨機指生說出計算方法)。
    今天怎們繼續(xù)研究十幾減幾的減法。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星期天小花和菲菲從美麗的五彩池里釣回了好多金魚,并把金魚放在了一個魚缸里??粗利惖慕痿~在魚缸里快樂的玩耍,它們高興極了。小花說:“瞧,我釣的魚的多!”菲菲搶著說:“不!是我釣的魚多!”它倆越爭越厲害,小花說:“這里共有13條金魚,我釣的是8條花的,你釣了幾條黑的?”菲菲說:“有13條金魚,我釣了5條黑的,算一算你釣了幾條花的?”
    可是金魚游得太快,小朋友們,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幫它們算一算好嗎!”
    2、獨立算法,合作探索。
    求黑的有幾條,算式怎么列?求花的有幾條,算式怎么列?(板書)。
    (用減法計算,已知總數(shù)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
    列式:13—8=13—5=。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兩道算式怎么計算。
    先自己想一想,再跟你的同桌討論一下。
    3、交流匯報算法。
    誰愿意來匯報?
    學生匯報的算法可能有:
    (1)、用“破十法”算出答案。
    先用13中的10減去8,等于2,再把2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來就等于8,所以13—8=5(條),黑的有5條。
    同理:先用13中的10減去5,等于5,再把5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來就等于8,所以13—5=8(條),花的有8條。
    (2)、見減想減,算出答案。
    因為看到這兩個減法算式,可以同時想到一個加法算式,即:
    8+5=13,13—8=5。13—5=8。
    (3)、13—3=10,10—5=5。哦,那你是分兩步減。那13—5呢?13—3=10,10—2=8。
    把5看成10,13—10=3,3+5=8。為什么要加5?(因為原來是減5,我們剛才是減10,多減了5,所以要反過來加5)。
    4、小結。
    同學們用了好幾種簡便的方法解決了這兩道算式。那我們再來總結一下是哪幾種方法?師生一起總結。(一種是想加算減,一種是先用十去減,也就是破十法,還有的是分兩步減,還有把一個數(shù)看成另一個數(shù),這是為了計算簡便)。
    這么多種方法,你們喜歡哪一種?
    計算時你們可以選用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三、鞏固算法,口算練習。
    1、好,請同學們翻開書第15頁,思考第一題上下兩道題有什么關系?完成這道題。請一位同學把你做的結果展示給大家看一下。(對嗎?)說一說上下兩題有什么關系?以第一組兩道題說明一下。(在計算11—5的時候可以利用5+6=11來計算。那后面呢?也是這樣。點一下。其實就是想加算減。)。
    2、再看下一道,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計算。(課件出示)。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有哪些收獲?你可以講學到什么知識,也可以講用了哪些方法來解決?(其實都是用前面學過的十幾減九的方法),這節(jié)課我們用學過的十幾減九的方法解決了其他的十幾減幾的計算。也就是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四
    教學內容: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練習三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十幾減幾”的算理,學會“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正確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
    2、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和探索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掌握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正確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
    教學難點:能夠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口算并且正確率高。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溝通聯(lián)系。
    出示口算:
    (全班齊練,集體訂正)。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出示“魚缸內金魚的畫面。首先請學生說明看到了什么,讓學生描述這一情景,調動學生的興趣。
    2、同學們發(fā)現(xiàn)左邊小貓嘴邊有“13條金魚,花的8條,黑的有幾條?”的文字。同時右邊小貓嘴邊也有“13條金魚,黑的5條,花的有幾條?”的文字。
    3、引導學生講述兩只小貓對話的意思,明確要解決的問題。
    4、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意和要解決的問題,想想自己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
    5、組織小組討論,廣泛發(fā)表自己意見。
    6、組織全班同學交流,對各種方法進行評議。
    在各組討論的基礎上,廣泛反映出各種方法。教師要表揚同學想的方法多,能獨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然后,請同學們就出自己在解決問題時喜歡哪種方法,并說明理由。
    7、有導向性的小結。
    教師以參與者的語言,表明自己根據(jù)大家的發(fā)言很受啟發(fā),樂意運用“想加算減”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減”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鞏固計算方法。
    1、先在書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題,請同學講一講上下兩題有什么關系,并舉幾個例子口頭考考其他同學。一方面擴大練習的量,另一方面提高興趣。
    2、為變化方式,把“做一做”第2題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說加法題后說減法題,互相練習,活躍氣氛,提高練習速度。
    四、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
    練習三第1、2題完全放給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分別說說解題時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組,由組長組織同學們交流,交流時要照顧到每一個同學,特別是差一點的同學。教師老師應加強巡視,主動參與一些小組的交流,了解情況,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我們發(fā)現(xiàn)用“破十法”和“想加算減”的方法比較簡便。
    板書設計:十幾減幾。
    例213-8=(5)條13-5=(8)條。
    310310。
    25。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五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0~81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從實際情境里理解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并能夠正確計算十幾減9。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yǎng)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在獨立的基礎上加強與同學的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棒、數(shù)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二、復習鋪墊。
    口算練習。
    9+7=9+4=9+8=9+5=。
    9+()=119+()=129+()=159+()=18。
    三、加強操作,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例題。(出示掛圖)。
    2、加強操作、理解算理。
    (1)學生獨立操作,邊操作邊說。
    (2)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根據(jù)學生交流的情況,演示拿桃子的過程,并出示相應的計算過程。
    四、自選算法,交流體會。
    1、“試一試”:12–9=()16–9=()。
    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做。能算的小朋友嘗試做,有困難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小棒擺一擺,再算。做好后,任選一題跟好朋友交流算法。接著班內交流。(自己喜歡用什么方法做就用什么方法做。)。
    五、鞏固與拓寬。
    1、“想想做做”的第1題。2、第2題。
    3、分組游戲:(1)鉆山洞(2)白兔搬家(3)螞蟻找窩(4)大象摘椰子。
    4、做“想想做做”的第4題。
    六、全課總結。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六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熟練退位減法的方法,形成一種學習經驗。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黑板、數(shù)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知。
    1、教學十幾減8的例題。先聯(lián)系實際問題引出15–8,再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主動探究,并交流自己的算法,算出得數(shù)。然后把不同繁榮想法在班內交流,使學生主動探究,并交流自己的算法,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要引導學生把對實物的操作抽象成數(shù)的運算,特別是喜歡用“破十法”的學生,要抽象成連續(xù)的兩步計算。鼓勵算法多樣化,但不再提倡一個一個減。對計算有困難的學生,應該指導他們用學具擺一擺,探究算法。
    2、教學“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題??磮D解題。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題,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
    3、做想想做做的其余題目。
    4、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形式,訓練學生的計算。
    四、課堂總結。
    五、能力檢測。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七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十二單元《加和減(二)》中第二課時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經歷從日常生活過程中抽象數(shù)的過程,了解加減法的關系,掌握十幾減9的運算技能。
    2.能用生活經驗解決問題,并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十幾減9這一數(shù)學問題的大致過程。
    3.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4.在學生交流合作的過程中,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5.在他人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shù)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故事導入:春天到了,天氣暖洋洋的,鸚鵡弟弟一大早就挎著小籃子上街去了,走著,走著,正好白云姐姐經過,白云姐姐說:“鸚鵡弟弟,你到哪里去呀?”鸚鵡弟弟對著天空說:“白云姐姐,今天是馬戲團的小丑刺猬哥哥過生日,我去給小刺猬買禮物呢!”說完,就繼續(xù)往前走,鸚鵡弟弟來到水果超市,看到又大又紅的蘋果,開心極了,就對藍貓先生說:“藍貓先生,我想買一些蘋果?!彼{貓先生說:“可愛的鸚鵡,我只剩下一箱蘋果和這3個蘋果了。你想買幾個蘋果呀!”鸚鵡弟弟說:“藍貓先生,我想買9個蘋果?!保ń處熯呏v故事,邊演示故事情節(jié))。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3-9。
    繼續(xù)提問:那么13-9等于幾呢?該怎樣計算呢?
    二、主動探索知識。體會形成過程。
    第一層次:個體操作,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1.學生操作:先擺10個蘋果,再擺3個蘋果。
    2.教師提問:在13個蘋果中去掉9個蘋果,該怎么算呢?你能為藍貓先生想想辦法嗎?看誰想的方法最多。
    3.學生獨立開始動手操作。
    第二層次:同桌交流,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
    同桌開始交流,邊操作邊說出13個蘋果中減去9個的操作過程。
    第三層次:師生交流,尋求各種解決方法。
    教師提問:你為藍貓先生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呢?
    誰愿意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呢?(邊說邊演示)。
    此時,學生感情投入,積極性很高,教師抓住機會,指幾名學生回答,讓學生邊說邊演示操作過程,若學生操作過程說得不完整,教師可作引導。
    在學生的回答中可能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想法:
    想法一:從13個蘋果里一個一個地去減,1、2、3……9,最后還剩4個。
    想法二:先從10個蘋果里減去9個蘋果,還剩1個蘋果,再把1個蘋果和箱子外面的3個蘋果合起來是4個蘋果。
    (10和3),板書:13-9=4。
    /\。
    103。
    先算幾減幾呢?再算幾加幾呢?完成板書:13-9=4。
    /\。
    103。
    那么13-9等于幾?
    老師了解一下,有哪些學生是用這種方法算的,教師給予鼓勵性的評價。
    教師小結:小朋友的想法很好,從13個蘋果中減去9個蘋果,可以先從10個蘋果中減去9個蘋果,還剩1個,再把1個蘋果和箱子外面的3個蘋果合起來是4個蘋果,所以13-9可以這樣想,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9=1,再算1+3=4(邊說邊演示)。
    想法三:箱子外面有3個蘋果,因此先減去3個蘋果,然后減去箱子里面6個蘋果,這樣一共減去9個蘋果,最后還剩4個蘋果。
    也就是把9分成幾和幾?(3和6)板書:
    13-9=4。
    /\。
    36。
    為什么要把9分成3和6呢?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那么13-9等于幾呢?完成板書:
    13-9=4。
    /\。
    36。
    想法四:把13個蘋果分成9個蘋果和4個蘋果,因為9個蘋果和4個蘋果是13個蘋果,所以13個蘋果減去9個蘋果等于4個蘋果。
    教師。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八
    講講我對教材的理解:
    十幾減七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第一單元(二十以內的退位減法)中的一節(jié)。內容包括:準備題、例1、例2、例3及“做一做”。
    本課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十幾減九、減八,初步感知了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十幾減七的計算方法,鞏固20以內的進位加,進一步滲透加減法之間的互逆關系,為今后學生學習10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數(shù)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是要改變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方式,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shù)學問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規(guī)律,獲得數(shù)學源于生活的體驗,教師就應該轉變角色,成為真正的組織者、引導者。在這一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我設計了這節(jié)課。
    談談我確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依據(jù)大綱要求和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是這樣確立的: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
    1.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善于動腦的認知感以及思維的邏輯美感,樹立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表露技能,能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性。
    知識點目標:
    1.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其提供實際情境引出計算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動手操作,探索出多種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十幾減7。
    2.引導學生從依靠操作和實物思考到脫離實物思考,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小組和全班同學的交流、合作,體驗到十幾減7方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識。
    教學難點: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分析問題的思路,掌握十幾減七的計算方法。
    說說我的教學思路:
    1.通過動手操作和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興趣,提出數(shù)學問題;
    3.在認知形成的過程中組織討論交流、合作學習,體驗成功、增強自信,提升合作意識。
    聊聊我的教學設計與分析:
    一、誘發(fā)情感,導入新課。
    這一部分由課前談話與復習舊知組成。針對一年級小朋友喜歡動物的特點我設計了讓學生參與到小動物的計算比賽當中去。首先出現(xiàn)的是之前學習過的口算題,即復習舊知。然后與學生談話:獅子王又給動物們出了一道題,可是動物們卻遇到了困難,他們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特別聰明,想讓你們幫助他們,你們愿意嗎?這時學生的興趣已被調動,激起了他們“想?yún)⑴c”及積極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意識。
    二、提高情感,自主探究。
    1.問題引思。
    出現(xiàn)動物們感覺困難的題目,即例1。讓學生先用小棒擺擺看,
    先拿出1捆又2根,想一想,要從中拿走7根,有哪些拿法?
    2.自學探究,討論質疑。
    學生分小組討論得出了以下想法:
    (3)想:7加幾等于12,7加5等于12所以12-7=5。算式:7+(5)=12,12-7=5,這是通過想加算減得出的。
    學生每說出一種想法教師都給予了肯定和鼓勵。
    3.揭示課題,引導歸納。
    出示例2,讓學生獨立計算。
    提問:剛才我們計算的這些題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從而歸納出被減數(shù)都是十幾,減數(shù)都是7。教師揭示課題:十幾減7。
    讓學生自己想一想還有哪些十幾減7的算式,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得數(shù)。出示例三。
    教師通過讓學生擺小棒,自己主動探索,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計算12-7,打破了以往的“想加法算減法”的唯一思路,培養(yǎng)了學生敢于探索的精神與大膽嘗試的能力,開拓了學生的思路。
    三、增添情感,實踐反思。
    1.跳一跳,摘蘋果。
    將教科書第12頁的做一做中的題目放在蘋果樹的蘋果上,讓學生跳一跳,摘蘋果。誰回答對了蘋果上的題目,這個蘋果就獎給誰。
    練習中采用了“獎勵法”的形式,學生的參與勁頭濃厚,同時又鞏固了新知識,并對學生的計算速度有了一個新的要求。
    2.數(shù)學小游戲。
    以上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變教師的“講”為“引”,變學生被動的聽為主動的探索,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附:教學進程設計。
    一、誘發(fā)情感,導入新知。
    師:同學們,你喜歡動物嗎?你喜歡哪些小動物?(生:小白兔、小松鼠、獅子……)。
    師:這天,森林里舉行計算比賽,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遇到了什么題目,好嗎?
    出法小黑板:
    小朋友們會不會做?和小動物們一起做吧!
    生:(愿意)。
    二、提高情感,探究新知。
    1.問題引思。
    2.自學探究。
    師:從你們的學具盒中用最快的速度拿出12根小棒,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拿的?(生:1捆又2根)12-7也就是從12根小棒中拿出7根,想一想,有哪些拿法?同桌兩個一起拿拿看(同桌討論)。
    師:誰愿意到前面來,邊擺邊說你的想法?
    生:我從12根里一根一根的拿,拿走7根,就是從11根里減1,減1……一共減7個1。
    師列式:12c1c1c1c1c1c1c1。
    生:我先從1捆中拿走7根,剩3根,再把加兩根加上。
    師:(1)指名說是怎樣想的?這種拿法真不錯,很有創(chuàng)新?
    (2)還有誰是這樣想的?再指名說一說。
    (3)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生:我想7加幾等于12,7加5等于12所以12c7=5。
    師列式:7+(5)=1212c7=5。
    師:這位小朋友能聯(lián)系剛剛學過的知識,通過加法想減法,真了不起,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生:從1捆又2根中先拿走2根,再從1捆中拿走7根,剩3根,再把另兩根加上。
    師列式:10c7+2=5。
    師:(1)指名說是怎樣想的?這種拿法真不錯,很有創(chuàng)新?
    (2)還有誰是這樣想的?再指名說一說。
    (3)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生:我想7加幾等于12,7加5等于12所以12c7=5。
    師列式:7+(5)=1212c7=5。
    師:這位小朋友能聯(lián)系剛剛學過的知識,通過加法想減法,真了不起,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生:從1捆又2根中先拿走2根,再從1捆中拿走5根,還剩5根。
    師列式:12c2c5。
    生:從12根中拿走10根,多拿走了3根,再加上2根,是5根。
    師列式:12c10+3。
    3.討論質疑。
    生:老師,我還有一種方法,12c7=5我的想法是用減數(shù)7減2得5,10減5得5。
    學生上前擺小棒,邊擺邊說想法。
    4.提示課題,引導歸納。
    師:你們認為哪一種方法計算得比較快?小組討論,得出。
    (1)7+(5)=1212c7=5。
    (2)(10c7)+2=5這兩種方法比較簡便。
    師:以后同學們再做這類題就可以用你喜歡的,而且最快的方法來解答了。
    師板書:14c7。
    師:14c7你們會算嗎?請你用一種最快的方法來計算。(指名回答,說思路)。
    師出示:11c716c7讓學生獨立計算。
    師:剛才我們計算的這些題有什么共同特點?(生:被減數(shù)都是十幾,減數(shù)是7,師出示課題:十幾減7)。
    師:你能不能再出幾道十幾減7的題?(學生出題,其他同學回答,師同時板書)。
    三、增添情感,鞏固新知。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九
    1、以“風車”“金魚”為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提出并解決問題,初步滲透“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十幾減8、7、6”的算理,能正確計算“十幾減8、7、6”。
    教學難點。
    用破十法計算十幾減8、7、6的算理與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十幾減九,那么十幾減8、7、6又是怎樣計算的呢?下面我們一同來學習。
    一、復習:
    1、(1)17-7-3=12-2-5=()。
    (2)10-9+6=()10-5+5=()。
    (3)9+()=136+()=13。
    2、問:1)從12朵花里拿走9朵,你想怎么拿?為什么?
    2)還剩多少朵?
    設計意圖:1是為了讓學生會計算拆數(shù),為十幾減8、7、6的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做準備。
    2是讓學生再次加深破十和連減的算理,讓生有意識的明白計算的`多樣性,從而在講8和7、6時,學生自然就會多樣去想算法,主要培養(yǎng)學生遷移能力。
    二、自主探究、比較算理并優(yōu)化。
    1)讓學生主動向全班匯報他的想法,師結合也可以適時引導生。
    2)讓生自己說說:哪種方法更好?你更喜歡哪種?
    3)師小結:破十法、連減法和想加算減法,都有他的優(yōu)勢,小朋友覺得哪種方法更快就用哪種。
    4)挑一種喜歡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十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8。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喚醒舊知。
    (一)擊鼓傳花游戲。
    (二)動手試一試。
    二、學習新知,自主探究。
    (一)收集信息,回答問題。
    問題:1.在圖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能到前面邊指邊說嗎?
    2.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3.你能完整地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嗎?
    4.要求“還剩幾個”你能解答嗎?12-8=4。
    5.這個4是怎么得到的啊?把你們的算法和同桌的小朋友。
    說一說,也可以用學具擺一擺。
    (二)自主探究,暴露資源。
    用學具擺一擺。
    (三)同桌互查,鞏固算法。
    同桌互相出兩道關于十幾減8的題,并說出自己是怎么算的。
    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種方法比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減”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采用這種思考方法。
    三、運用新知,自主練習。
    1.圈一圈,算一算。
    2.算一算。
    問題:(1)邊算邊思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你能照樣子再出三組題嗎?說給同桌聽一聽。
    3.看誰算得快。
    問題:算得快的同學,你有什么竅門嗎。
    布置作業(yè):第13頁“做一做”第3題。
    板書設計:
    作業(yè)設計:
    課后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十一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8。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一、游戲引入,喚醒舊知。
    (一)擊鼓傳花游戲。
    (二)動手試一試。
    二、學習新知,自主探究。
    (一)收集信息,回答問題。
    問題:1.在圖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能到前面邊指邊說嗎?
    2.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3.你能完整地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嗎?
    4.要求“還剩幾個”你能解答嗎?12-8=4。
    5.這個4是怎么得到的???把你們的算法和同桌的小朋友。
    說一說,也可以用學具擺一擺。
    (二)自主探究,暴露資源。
    用學具擺一擺。
    (三)同桌互查,鞏固算法。
    同桌互相出兩道關于十幾減8的題,并說出自己是怎么算的。
    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種方法比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減”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采用這種思考方法。
    三、運用新知,自主練習。
    1.圈一圈,算一算。
    2.算一算。
    問題:(1)邊算邊思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你能照樣子再出三組題嗎?說給同桌聽一聽。
    3.看誰算得快。
    問題:算得快的同學,你有什么竅門嗎。
    布置作業(yè):第13頁“做一做”第3題。
    板書設計:
    作業(yè)設計:
    課后記: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十二
    :教材10頁例1。
    1.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活動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用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是多樣的。
    3.培養(yǎng)學生用獨立思考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的意識。
    :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及算理。
    教具學具:課間。
    一、講故事,溫舊知。
    小朋友都看過西游記嗎?你們喜歡里面的誰?。?BR>    老師最喜歡孫悟空,而且最喜歡看孫悟空和小猴子們玩耍,如果這節(jié)課老師變成孫悟空,那咱們班的小朋友變成什么了?(小猴子)孫悟空可以把猴毛變成小猴子,想讓他們回來的時候只要說一聲“收”。老師現(xiàn)在是孫悟空,想把玩耍的小朋友叫回來坐好認真聽課也可以說“收”!咱們來試一試吧。
    都說小猴子聰明又機靈,下面我們就去展示一下吧。
    二、觀察思考、探究新知。
    1、帶了15個桃子,吃了9個,誰能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
    生:還剩幾個桃子?
    2、要求還剩幾個桃子,怎樣列式?
    3、你是怎么想的?(學生先思考再說算法)。
    方法一:想加算減法。
    根據(jù)以前學過的知識,我們知道9+6=15;所以15-9=6。
    方法二:破十法。
    15可以分成10和5,10-9=1,1+5=6。
    4、小結計算方法,讓學生說一說例題里的計算過程,并在練習中體驗不同的算法。
    三、課堂練習、鞏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
    2、想一想,說一說,算一算。
    3、直接計算。
    16-9=11-9=。
    4、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
    18-9=13-9=15-9=17-9=。
    5、看圖列示。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和大家說說。
    五、課后作業(yè)。
    1、完成課本10頁的做一做。
    2、和同桌說說自己的計算過程。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十三
    練習二7、8題,課堂鞏固練習。
    鞏固所學十幾減九的內容。熟練掌握十幾減九的內容。
    學生能根據(jù)第8題提出多個問題。
    口算卡片。
    9+=129+()=189+()=15。
    9+()=119+()=139+()=16。
    9+()=149+()=179+()=19。
    14-9=18-9=15-9=。
    17-9=11-9=16-9=。
    1、第7題。
    (1)明確要求:快速寫出得數(shù),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學生自己練習。
    (3)全班一起訂正。
    2、第8題。
    (1)引導學生看圖,明確圖意。
    (2)學生自己根據(jù)圖意提出數(shù)學問題。
    (3)學生根據(jù)自己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列算式解答(口頭)。
    (4)學生在書上填寫。
    (5)全班一起訂正答案。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復習了有關十幾減九的內容,做了很多練習。下面請談一談你的收獲。
    作業(yè)布置:
    板書設計:
    2、12-9=36、16-9=7(個)。
    15-9=6。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十四
    1、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和操作進一步經歷十幾減9的計算過程,比較熟練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計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十幾減9的算式,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能用“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解決現(xiàn)實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
    重點: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解決現(xiàn)實問題。
    難點:經歷探究計算十幾減9的思維過程。
    一、熱身賽
    8+9= 15—9= 17—9= 6+7= 13—9=
    7+9= 18—9= 9+5= 14—9= 11—9=
    (1)集體訂正。
    (2)評講:請你說說17—9你是怎樣計算的?
    (3)指名學生說自己的算法,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4)師:剛才我們一起復習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幾減9的幾種方法,那么老師希望大家在后面學習過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題。好,下面就進入我們今天的十幾減9的練習課。
    (板書課題:十幾減9的練習課)
    二、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喜羊羊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很喜歡,今天喜羊羊他們來到我們的課堂了,大家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生:你們好。
    生:有!
    師:好,下面就進入我們的闖關活動。
    1、速度大作戰(zhàn)
    師:我們來和喜羊羊比一比誰的速度快吧
    12—9 = 16—9 = 14—9 = 18—9 =
    17—9 = 11—9 = 16—9 = 13—9 =
    用你最喜歡的算法算算:18-9= ()。
    2、力氣大作戰(zhàn)
    師:同學們,大力士泰哥要和我們比力氣呢。(在圓圈里填上大于號,小于號或者等于號。)
    4+3 〇 17—9 15—9 〇 5+9 7+8 〇 9+6
    4—9 〇 15—5 16—9 〇 13—9 12—9 〇 9+4
    3、地雷大作戰(zhàn)(想加算減)
    師:同學們要小心了,可不要踩到地雷哦
    9+( )=12 9+( )=18 9+( )=15 9+( )=11
    12—9 = ( ) 18—9 = ( ) 15—9 = ( ) 11—9 = ( )
    4、看圖講故事
    師:我們安全的走過了雷區(qū),現(xiàn)在休息一下來講故事吧。
    三、活動
    師:同學們,在你們聰明才智的幫助下,喜羊羊他們順利的奪回了寶藏,看,他們來向我們表示感謝了呢!為了慶祝一下,他們邀請我們一起跳舞,大家準備好了嗎?(音樂:找朋友)
    四、師:喜羊羊他們完成了任務,要回羊村去復命了,他們想買一些禮品帶給大家,現(xiàn)在請大家一起去自選商場幫他們挑選禮物吧!
    (1)媽媽給了你16元錢,你最想買什么,還剩多少錢?
    (2)如果可以買兩樣,你想買什么?還剩多少錢?
    六、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師:大家這節(jié)課學會了講故事,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等很多東西。還利用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推理出了如何計算十幾減八和十幾減七這些我們下節(jié)課將要學習的內容。
    七、師:你喜歡灰太狼嗎?
    生:不喜歡,他老做壞事。
    師:對,灰太狼總喜歡搞破壞,但是老師覺得灰太狼有一個優(yōu)點,他雖然每次都失敗,但是卻從未放棄,這一點我們應該向他學習。那這節(jié)課靠我們大家的智慧,喜羊羊他們一次次戰(zhàn)勝灰太狼,灰太狼一次次失敗,我們勝利了,我們就是喜羊羊!
    最后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大屏幕出示)。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十五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8。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一、游戲引入,喚醒舊知
    (一)擊鼓傳花游戲
    (二)動手試一試
    二、學習新知,自主探究
    (一)收集信息,回答問題
    問題:1. 在圖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能到前面邊指邊說嗎?
    2. 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3. 你能完整地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嗎?
    4. 要求“還剩幾個”你能解答嗎?12-8=4
    5. 這個4是怎么得到的啊?把你們的算法和同桌的小朋友
    說一說,也可以用學具擺一擺。
    (二)自主探究,暴露資源
    用學具擺一擺。
    (三)同桌互查,鞏固算法
    同桌互相出兩道關于十幾減8的題,并說出自己是怎么算的。
    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種方法比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減”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采用這種思考方法。
    三、運用新知,自主練習
    1. 圈一圈,算一算。
    2. 算一算。
    問題:(1)邊算邊思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你能照樣子再出三組題嗎?說給同桌聽一聽。
    3. 看誰算得快。
    問題:算得快的同學,你有什么竅門嗎
    布置作業(yè):第13頁“做一做”第3題。
    板書設計:
    作業(yè)設計:
    課后記: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十六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12頁。
    1。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活動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用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是多樣的。在多種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3。培養(yǎng)學生用獨立思考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的意識。
    課件,展示平臺,16根零散的計數(shù)棒。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游園活動嗎?
    生:喜歡。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參加一個有趣的游園活動。
    (課件出示情境1:書上10至11頁的主題圖)。
    師:看,這些同學玩得多開心呀!誰來說說他們在做些什么?(買氣球、買風車、猜謎語、套圈圈)。
    師:有趣的游園活動中,有很多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你想不想來解決這里面的數(shù)學問題?
    生:想。
    (課件出示情境2:買賣風車的場景,稍做修改)。
    師:首先,我們到賣風車的地方去看一看。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畫面。
    師:告訴老師,你們看懂了什么?
    生:原來有12個風車,小明要買9個風車。
    師:從你看到的信息中,你能解決什么問題?
    生:還剩下幾個風車?
    師:這個問題提得真好!還有誰想來說說你想解決的.問題?
    生:還剩幾個風車?
    生:我也想知道還剩幾個風車。
    師:還有哪些小朋友也想解決這個問題?(幾乎全班舉手)。
    師: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師:你們可以通過什么辦法知道還剩幾個風車?
    生:數(shù)一數(shù)。(教師給予肯定)。
    生:用小棒擺一擺。
    師:可以。但是你要用多少根小棒來擺呢?
    生:用12根小棒來擺。
    生:我們可以看看書上。
    師:你很會利用手中的書本來學習。
    生:我們可以和同學們討論討論,還可以問問老師。
    師:真棒!
    生:我們還可以列出算式算一算。
    師:好辦法!誰能列出解決這個問題的算式?
    生:列式是12—9=。
    師:你們的桌上已經有你們解決問題需要的用具,現(xiàn)在你們就可以用你們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了。
    (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時間,教師巡視,注意發(fā)現(xiàn)不同的解決方法,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
    師:誰來向大家介紹你的方法,告訴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十幾減教學教案篇十七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頁的例1及做一做的內容。
    教材分析:
    1、在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通過活動促使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誘發(fā)數(shù)學意識,產生數(shù)學問題,迸發(fā)出解決問題的激情和欲望,為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營造氛圍。
    2、在合作中迸發(fā)出新知慧,建立十幾減9的多種算法,通過小組學習交流各自的學習方案和計算策略,增進對新知識的理解。
    3、結合生活實際,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借助游戲的形式創(chuàng)設豐富的學習情境和學習素材,克服小學生注意力持久性差、興趣的維持程度弱等缺陷。
    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通過觀察、操作與討論,感悟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掌握一二種不同的算法。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分析和解答相關的實際事例。
    2、方法與過程:通過看看、想想、擺擺、畫畫、圈圈、算算等學習過程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視圖能力、初步的抽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擺實物或圖片的方法解釋算理和算法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實際應用等活動,體驗20以內退位減法源于生活,感受數(shù)學的生活美。通過對不同算法的理解、比較 ,感悟數(shù)學計算的多樣性和異曲同工之妙。
    教學重點:
    1、 初步掌握射界十及減9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
    2 、理解破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法學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紅花、黃花、小棒。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15分鐘)
    1、口算(填未知加數(shù))
    9+( )=11 9+( )=13
    9+( )=17 9+( )=16
    讓學生說出填未知加數(shù)的方法。
    感知十幾減9的生活原型、根據(jù)課本演示圖中的情節(jié)展開活動,在活動中感悟十幾減9的算理和算法??梢宰寣W生自主選擇其中的一種算法。引導學生根據(jù)課題提問。
    預設問題
    (1)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算式有幾道?
    (2)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算式怎樣口算?
    (3)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算式有幾種口算方法?
    1、請你用三句話說出圖意?
    2、跟據(jù)圖意怎樣列出算式?
    3、怎樣算出得數(shù)?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4、說一說你有幾種求得數(shù)的方法?
    先引導學生看圖,獨立探究出以上問題的答案.
    二、解疑合探(12分鐘)
    1、自探結束后,讓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自探結果。學困生匯報,中等生補充,優(yōu)等生評判。
    2、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在自探過程中有困難的問題,可以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如果合作也不能解決的問題可組織全班學生共同解決.
    3、學生匯報后,師重點強調:一是點數(shù)結果;二是想加算減。
    板書例1如下
    例1、 12-9=3 想: 9+( )=12
    也可以想: 10-9=1 1+(2)=3
    4、 做一做的第1題可以用多種學具擺,可以多出幾道題擺擺。也可以同桌互相命題擺擺算算。講清算法,盡可能地演練多種算法。
    5、做一做的第2題,圈實物圖要讓學生獨立進行,然后展開交流,在交流中完成從實物圖抽象出十幾減9的第一次抽象。
    6、做一做的第3題,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直接算出得數(shù)。脫離實物和圖形利用先前建立的表象來支持思維,考察學生對知識塑造的程度。完成十幾減9的二次抽象。
    三、質疑再探(5分鐘)
    回顧課前提出的問題是否已解決?學了這節(jié)課,你還有什么疑問或不明白的地方,請舉手提問。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預設問題
    1、十幾減9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十幾減9計算方法哪種最方便?
    3、十幾減8、7怎樣算?
    四、拓展運用。(8分鐘)
    1、可以適當加入同桌互相編題練習。說一說計算方法。
    13-9=( )
    15-9=( )
    2、練習二第1、計算方法2題。 鼓勵學生使用不同的計算方法計算。學生做完后說說計算方法。
    3、學生談學習收獲。
    教師:本節(jié)課上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請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
    4、教師歸納總結
    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后,教師再進行強調總結,引導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tǒng)的認識。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例1、 12-9=3 想: 9+( )=12
    也可以想: 10-9=1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