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范文(17篇)

字號:

    文章的開頭是吸引讀者注意力的重要部分,我們需要注意開門見山。在總結(jié)中應客觀真實地反映自己的經(jīng)歷和體會,避免夸大或虛假。大家對總結(jié)的寫作可以參考下面的一些范文,看看如何把握重點。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一
    這幾天,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令我產(chǎn)生了許多想法。
    安妮是個出生在德國的猶太人,因為希上臺后,十分排擠猶太人,所以他們一家搬到了荷蘭。
    之后德國侵略者占領(lǐng)了荷蘭,因此,他們的生活變得十分拘束,也失去了許多自由。接著安妮上了猶太人中學,她學習成績不錯,活潑開朗,善于交流,深受同學們的歡迎。
    1942年7月,德國開始屠殺并囚禁猶太人。安妮一家在朋友的幫助下何4個猶太人一起住進了一個“秘密小屋”。
    他們過著提心吊膽、見不得人的生活。
    就這樣,他們在這個沒有陽光的秘密小屋里度過了大約910個日日夜夜。
    這本書也寫了許多安妮對人生的感想,讓我也學到了很多。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二
    上周我從爸爸那里得到了一本書——《安妮日記》,今天我終于看完了。這本書留給我太深的印象。書的作者是一位僅12歲名叫安妮·弗萊克的猶太女孩,她出生在德國的法蘭克福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一張突如其來的傳票讓安妮的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突變。由于開始了對猶太人大規(guī)模的肆意屠殺,安妮一家不得不被迫開始了躲避的生活。在安妮父親的好朋友:梅璞、伊莉、寇佛斯的幫助下,與溫達安一家、牙科醫(yī)生杜瑟爾,度過了25個月之久的密室生活。由于有人告發(fā),被抓入猶太人集中營,之后,只有安妮的父親弗萊克先生一人逃脫噩運。安妮的父親深切地懷念家人和朋友們,將收集和整理好的安妮日記公之于世。
    這是一本由安妮自己記錄下被抓前生活的日記,她非常親昵地為日記本取名為“基蒂”,在“基蒂”的記憶里,記錄著發(fā)生在密室里25個月的日日夜夜的事件,更多的向我們展示著安妮的喜怒哀樂。她在這被自己稱為“人間天堂”,又是“絕望深淵”的密室里,僅僅生活了25個月。她和姐姐瑪格在努力學習,期盼在離開密室后,找到一份工作,而她更希望成為一名作家或藝術(shù)家,為此,她充滿了信心。堅毅開明的父母,不僅帶給安妮很大的影響還有深深的關(guān)愛,即使在密不透風的密室里也不錯過任何一個歡樂的節(jié)日。
    安妮并沒有真正的離去,她活在她朋友和讀者的心里。她給我留下了她的日記,留下了她的心聲:沒有戰(zhàn)亂,世界一片和平,一切都是美好的。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三
    1942年—1944年,在歷史上上演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浩劫。也誕生了一本名著《安妮日記》。安妮是位猶太少女,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這樣破碎了。1942年7月,由于壓迫猶太人的風聲緊急,他們家和另外四名猶太人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對安妮這樣一個好動多話的13歲女孩。單調(diào)的飯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幾年不能出門、連用水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擔驚受怕。這一切差一點把安妮逼瘋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所經(jīng)歷的一切并沒有使她的心田荒蕪,那里已經(jīng)成為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她寫到:“我仰視天空,冥冥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zhuǎn),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在此同時,我必須執(zhí)著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xiàn)我這些理想!”
    這樣的一名如花少女最終還是在貝根貝爾森集中營永遠地閉上雙眼,她距自己16歲生日只差3個月。
    在看《安妮日記》的時我常想,安妮是怎樣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生存的?是的,是她心中帶著不可泯滅的希望!我又想起了她寫地那句話:“我仰視天空,冥冥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zhuǎn),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在此同時,我必須執(zhí)著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xiàn)我這些理想!”
    我相信,她有這種勇氣。就因為安妮明白,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四
    讀了《安妮日記》讓我深受感觸。安妮身在比較富裕的家庭,她原本可以過著安寧的生活,可是在那個年代里就因為她是猶太人,所以她和她的家人不得不到處躲避納粹的殺害,由此開始了一直隱居在公司大樓后面的一些隱蔽的房屋里面。
    在安妮生活的時代里,她每天白天都要提心吊膽的過著,而我們卻不用,我們什么事情都可以不管不顧,只需要舒舒服服沒心沒肺的生活著。不論做什么安妮永遠都是輕手輕腳,更別談大聲喧嘩了,這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想想我們,與她比我們過的是多么的令人羨慕,自由,安逸我們都擁有。
    從安妮的日記中,我看出了她的害怕,她將居住的房屋稱作“密室”,就這個詞我們就馬上會聯(lián)想到的就是黑暗,“密室”是四處都不透風沒有一點陽光的,住在這種地方她該有多么難過。和我們差不多的年紀,我們經(jīng)歷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她的那種害怕我們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是什么樣的感覺。她天天必須悶在家里不可以出門,隨著夜晚的降臨,偷偷瞄一眼月光也是膽戰(zhàn)心驚的事,可我們做事完全隨心所欲,出家門是最基本的,我們還有散步逛街等等活動,相比較我們便會對自己的生活感覺很滿足了。
    安妮不敢的我們統(tǒng)統(tǒng)都敢,她要是活在我們這個時候,她該會多么開心,我想她肯定會好好珍惜所有的一切,她會做很多很多自己感覺想做又有意義的事情,絕不會糟蹋這些時光——不過這些想象僅僅只是我們強加給她的,她不可能會享有這些假如,她永遠都只是生活在戰(zhàn)爭時代的女孩。她不能擁有這些假如,可是我們卻可以,也許是我們的生活太過安逸,我們身邊有那么多虛度光陰的人。
    讀完安妮的故事我開始反省,我們不該這樣的,我們應該好好的把握現(xiàn)在自己所享有的一切,多做有意義的事情,我們不該為了一點點的小事就和同學朋友發(fā)生矛盾,做事也不該永遠拖拖拉拉的浪費時間?!栋材萑沼洝罚@本書真的讓我收獲了很多,珍惜現(xiàn)在的一切,享受所有的美好時光,帶著快樂感恩的心學習成長。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五
    如果大家讀過《安妮日記》就知道安妮是一個樂觀的女孩,字里行間都透漏出她對未來的美好希望,她將溫暖帶給了周圍的每一個人。當人們都在黑暗中掙扎、絕望時,她正等待著黎明并鼓勵別人,溫暖別人。下面我們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吧。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剛過完13歲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隨家人躲藏在父親公司的頂樓上。為了不驚動別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連上廁所和用水的時間都被控制,還常常擔驚受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安妮拿起筆記錄頂樓內(nèi)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漸由一個任性的女孩變?yōu)槌墒斓纳倥?BR>    “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jié)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qū)崿F(xiàn)所有的夢想: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并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nèi)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卑材菰谌沼浝飳懙?。
    安妮想當一名記者,但這個簡單的愿望被當時的黑暗籠罩和淹沒,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遠望而無法觸碰。但她依然懷著希望,用樂觀的眼神觀望現(xiàn)在,暢想未來。
    日記本該是少年少女記錄日常,平凡而快樂的“流水賬”,而隨時受著死亡威脅的安妮卻留下了一本不一樣的日記!因為_發(fā)動的戰(zhàn)爭,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納粹集中營里,冰冷黑暗的集中營成了她人生的句點。戰(zhàn)爭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戰(zhàn)爭來臨,我只能敬佩和緬懷這位女孩,同時珍惜現(xiàn)在的時光。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六
    《安妮日記》是安妮遇難前兩年和家人及朋友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記載。作為一個小小的猶太女孩兒,她的日記吐露了與家人的沖突,對愛情的好奇,以及在種族歧視和戰(zhàn)爭迫害下?lián)@受怕的密室生活。
    看完《安妮日記》一來你會欣慰于安妮的成熟勇敢和智慧,另一方面心理更多的是難受,難受于在那段黑暗的25個月生靈涂炭僅僅是起源于愚蠢的權(quán)欲膨脹和種族優(yōu)越。
    安妮的日記后來被安妮家的一名傭工發(fā)現(xiàn),并在戰(zhàn)爭結(jié)束后轉(zhuǎn)交給了她的父親——這個家庭唯一一名在大屠殺中幸存的成員。
    安妮寫過:“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后也繼續(xù)的活著?!彼拇_做到了,即使在過去了這么多年后,人們依舊沒有遺忘。提到法西斯,提到阿姆斯特丹猶太人,我們能想到的是安妮。她留下的對于法西斯罪行的珍貴證明,是人們不忘過去,謹記歷史的重要資料。平凡而真實的歷史記錄,足以引起人們心中的震撼和共鳴。這個世界即使過去了多年,種族問題引發(fā)的戰(zhàn)爭仍在發(fā)生,但更多的安妮也在世界的角落里存在著。只是希望,在這些美麗的生命還健在,這些充滿著夢想的安妮還活著時,戰(zhàn)爭能提早停止。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七
    安妮的日記是德國猶太人安妮&米德弗蘭克的日記記錄了他藏在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歡迎品鑒!
    她是個活潑好動的女孩兒,上課的時候喜歡和別的同學嘰嘰喳喳;她是個充滿想象力的女孩兒,以后的夢想是當一個記者;她是好學的,尤其喜歡研究古代貴族家譜和讀書……就這樣的一個她,與我們普通的女孩子沒有區(qū)別的她,引起了我的思緒。
    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篇課文,有關(guān)納粹二戰(zhàn)時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無法想象,一個笑容明艷的美麗的小姑娘會和這樣殘暴的集中營有任何關(guān)系……她是安妮弗蘭克,一個多話不安分的小女孩,她在“后屋”藏了好幾年不見天日,直到納粹發(fā)現(xiàn)了她。
    身影,另一方面,我又非常不想找到她,我不相信她真的被關(guān)在了這種地方。我心里祈禱著不要找到她??墒?,除了這張照片上的人,還有400萬人死于這個集中營,死去的人太多了,安妮的母親,姐姐瑪戈,范丹一家,杜瑟爾醫(yī)生……我忍不住來回想著,這太殘忍了!我有點受不了了,納粹的行為令人發(fā)指,是平常人不敢想的。
    有很多像安妮一樣的女孩兒,她們聰明乖巧,勇敢無畏地追求夢想。可是在集中營她們受到了什么樣的折磨呢?怎樣的死去呢?沒有人知道,只有安妮把自己的一切記錄了下來。我們應該感激安妮,如果沒有她,她在后屋的日子,對納粹的控訴,就不可能被記錄下來。
    荷蘭人特意在安妮住的后屋設置了一個旅游景點,去的人絡繹不絕。我可以想象窗中一雙明亮的眸子,那是安妮在向外面張望,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她,安妮。
    回到生命本質(zhì),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值得仔細審視,其實都有屬于自己的秘密與夢想。但事實是,我們一再地為生存忙碌時,我們就會對尋找和堅持棄權(quán)。
    《安妮日記》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zhàn)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1942―1944),戰(zhàn)爭境況對德國納粹來說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也在不斷加劇。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同時還有父親的朋友萬達安一家,隨后又來了一位猶太醫(yī)生。1942年7月,安妮剛剛過完13歲生日,他們就開始了躲藏生活,8個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個月之久。白天他們不能說話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動靜包括嚴禁上廁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們只能依靠父親公司的同事供給食品生活用品,和獲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長的25個月里,安妮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下頂樓內(nèi)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上帝、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為突然處于狹小的空間,突然面對每天被發(fā)現(xiàn)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8個個性不一的人,對于繼續(xù)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現(xiàn),人在困境下的真實的表現(xiàn)——這種真實本身所傳達出的信息與意義就能讓所有人感受到一種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終被發(fā)現(xiàn)被逮捕送往納粹集中營。
    一般人總是將《安妮日記》與控訴德國納粹的暴行或是一個小女孩的成長聯(lián)系起來,但是不僅僅如此,在密室中發(fā)生的一切,“正當惡劣的環(huán)境像山一樣壓在人們頭上的時候,我們看到,特別是成年人,是立刻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想方設法順應環(huán)境,還是在這種調(diào)整中以環(huán)境壓力作為放棄理想與原則的借口?”就像萬達安先生在和平時期還能幫助初到荷蘭的弗蘭克先生,為什么在這種絕境下卻表現(xiàn)出極端的自私去偷孩子們的食物?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而13歲的安妮呢?面對死亡的陰影,她的心靈一直是平和與真摯的。安妮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jié)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qū)崿F(xiàn)所有的夢想: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并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nèi)心是善良而美好的?!?BR>    所以,在閱讀《安妮日記》時,在大的戰(zhàn)爭背景下,我們得到更多的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東西。有一種歡快溫暖的種子縈繞在每一個角落,是安妮帶給周圍的每一個人的。她說:“我必須承認,坐在天窗下面,感覺到陽光照在你的面頰上,擁抱著一個可愛的男孩,有什么比這更愉快嗎?”
    戰(zhàn)爭,是一個令人發(fā)指的名詞,每一場戰(zhàn)爭,戰(zhàn)場上的黃土下就會掩埋無數(shù)的之靈,那死神的滯留之地。因為它,帶給人類的將是國破家亡的悲劇。
    在德國法蘭克福市曾有一個猶太少女,叫安妮·弗蘭克,她曾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納粹興起之后,對猶太名族進行迫害。1942年7月6日,安妮一家由于環(huán)境所迫,躲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中,只是一個與私人辦公室相通的實驗室,后來長期閑置,漸漸被人淡忘。從此,她就與凡·丹先生一家,杜瑟爾先生在密室中生活。
    安妮把所有發(fā)生地事情都記敘在她的日記本理,這本日記是安妮13歲生日時,她受到的其中一個生日禮物。
    從此安妮使以它為友,傾訴了一個在戰(zhàn)亂中生活得少女的心聲,并且她為自己的日記取了一個名字“吉蒂”。
    安妮在日記中如是的記錄了兩年間的隱私、艱苦的生活狀況,自己的寂寞苦悶,對現(xiàn)實的恐懼、憎惡和對戰(zhàn)爭的深入思考。
    兩年后,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舉報,被納粹投入集中營。
    安妮,她是一個不幸的孩子,她的生命還是那么的年輕,朝氣蓬勃,她希望用自己的善良熱情,擁抱世界,而戰(zhàn)爭卻給她帶來的是苦難與死亡。
    安妮在日記中說過“我仰視天空,冥冥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zhuǎn),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這就是《安妮日記》。是的,“我們不要戰(zhàn)爭”這不僅是安娜的心愿,也是全球每一位孩子稚嫩的一聲呼喚。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八
    《安妮日記》是以猶太女孩安妮的視角記述二戰(zhàn)時期間住在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景。安妮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后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她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下來。
    在漫長的25個月內(nèi),按你記錄了每一天的成長經(jīng)歷,并對戰(zhàn)爭、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宗教等問題進行反思。但居住在密室里的人,最后還是被納粹逮捕,被解送到波蘭的奧希維茲集中營。他們八個人中,只有父親奧托.弗蘭克活著走出集中營,他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傳揚女兒的.日記,讓全世界人民共享。
    我認為安妮是個活潑開朗、敢作敢當?shù)呐?,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就?個人居住在密室中的人每天白天提心吊膽。有一天晚上,大家都出來活動時,聽見有小偷在偷東西。密室中的3個男人們立刻就去抓小偷了,而安妮在上面聽著下面的動靜。沒想到的是,真正的小偷跑了,他們卻變成了替罪羊。幸運的是,當警察趕到時,他們已經(jīng)跑回密室了。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九
    昨天,我在書店里看見了安妮·弗蘭克著得《安妮日記》,這個作家英年早逝,只活了16歲,這部書寫了她16年得童年生活,我看了十二分同情他們。
    這本書講述了:1929年,安妮出生在德國法蘭克福得一個猶太家庭。1933年開始瘋狂地迫害猶太人,弗蘭克一家移居荷蘭:一次,安妮過生日時,收到一本硬皮筆記本,安妮十分喜歡,給這本日記取名叫“吉蒂”她在上面寫日記,寫他得喜怒哀樂和她心中得小秘密,一切都那么美好,但在1942年6月,德軍占領(lǐng)了荷蘭,為了逃避蓋世太保得搜捕,父親帶著一家人躲進了辦公室得密室。幾天后,另一家也擠了進來。在這不隨意活動得日子里,安妮接著寫日記。時間慢慢流逝,安妮想著可以快點告別這個充滿死寂和饑餓得囚牢重返校園。后來她真得離開那里,不過去得是集中營,1944年8月4日,弗蘭克一家被發(fā)現(xiàn),后來,凡丹一家和安妮媽媽伊迪斯去世了,安妮姐姐瑪格麗特支持不住了也去世了,1945年3月,差三個月滿16歲得弗蘭克死于傷寒。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只有安妮父親一人生還。他整理出版安妮隱匿期間得日記。
    讀完之后,我十分同情他們,他們一家和凡丹一家、公司職員,真得好可憐,戰(zhàn)爭這樣無情,傷害了許多無辜得人們,我好同情他們,我和安妮一樣,渴望和平,全世界人們一起生活,從此不再有戰(zhàn)爭,讓我們化敵為友,世界一定會更加美好。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十
    安妮,她用了25個月去躲藏,卻還是沒能逃開被蓋世太保抓進集中營的命運。安妮她不過13歲,卻要放棄屬于小孩子的天真和自由這些權(quán)利,轉(zhuǎn)而背負起千萬種不幸和對命運的恐懼。而這一切都只因為安妮是猶太人。
    在書中,安妮寫道:“紙比人更有耐心”。在那漫長的25個月中,她用她的筆,她用她的夢想,刻錄下了她在密室躲藏時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
    安妮是不幸的,而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為她的愿望——我希望我死后仍會活著。她才如此幸運。
    安妮13歲開始寫日記,到她死于集中營還不到16歲。安妮從上帝那得來了寫作的天賦,她有著她自己的夢想——做一名記者和作家。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在那種惡劣的條件下,她一直在堅持寫日記。在日記中,她記下了她自己的孤獨,對戰(zhàn)爭的恐懼,對生的追求和熱愛,以及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她寫下了原來不屬于她這個年齡所應經(jīng)歷的命運。
    安妮在密室里呆了25個月,她在密室錯過了原本屬于她豆蔻年華的自由和快樂。
    安妮在密室里能認識的人是那么有限,安妮是一個正在成長期的少女,這樣的她,正是愛結(jié)交,好動,對世界,生活充滿了憧憬的年齡。在她所能活動的狹小空間里,而她幾乎是沒有同齡人相伴,也享受不到同齡人的樂趣。
    那愚蠢的戰(zhàn)爭猶如一個沉重的桎梏,把我們幸苦建設的家園就這樣囚禁于硝煙炮火中,毀于一旦。那不近人情的種族歧視,剝奪了不計其數(shù)的人的自由。
    野蠻的戰(zhàn)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摧毀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我仿佛看見了安妮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安妮一直在用著她的善良去看待這個世界,帶著她對生的渴望。
    安妮的愿望實現(xiàn)了,用令一種方式。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十一
    安妮日記這本書的作者是安妮·費蘭克。她是一位猶太女孩,安妮在十三歲時收到一個漂亮的日記本,所以她就從1942年6月的一個星期五開始寫日記。
    1942年7月剛剛過完十三歲生日的安妮·費蘭克跟隨父母姐姐和安妮父親的朋友凡·丹先生一家為了躲避納粹士兵的搜捕,搬進了一間偏僻隱蔽的閣樓里,他們?yōu)榱吮WC安全,他們白天不能隨便出來走動。在這間逼仄狹窄的閣樓里,雖然在閣樓里缺少食物和生活用品,但安妮和家人還是在閣樓里堅持閱讀與學習。
    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被人告密,很快安妮一家全部被德國警察逮捕。1945年3月安妮姐妹都死在了納粹的集中營內(nèi)。
    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出作者安妮是一個開朗樂觀善于思考,并渴望實現(xiàn)夢想與自信獨立的女孩,即使在最恐懼和最痛苦的黑暗時刻,安妮仍然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這一切苦難,她渴望自由,更渴望和平。她勇敢樂觀的面對惡劣恐怖的環(huán)境,并且運用自己的思想與智慧真實的記錄了她那短暫而又燦爛的一生,她的日記不僅記錄了她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有她對甜蜜愛情的熱烈追求,更記錄了兇狠殘暴的納粹士兵無情地屠殺猶太人的罪惡行徑。
    看完這本書,讓我對戰(zhàn)爭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戰(zhàn)爭,不僅讓無辜的人們遭受生命的涂炭,更讓很多原本擁有快樂童年的孩子從幸福的家庭逐漸走向死亡的深淵,這是一個多么令人恐懼而又殘酷的事實啊!所以我們一定要遠離戰(zhàn)爭,珍惜現(xiàn)在安定幸福的生活,只有如此,我們才會擁有快樂而又幸福的美好生活。正如我國著名的作家巴金所說,“人類的希望像是一顆永恒的星,烏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別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個理想,一個夢,它是萬人的愿望。”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十二
    《安妮日記》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zhàn)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戰(zhàn)爭境況對德國納粹來說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也在不斷加劇。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同時還有父親的朋友萬達安一家,隨后又來了一位猶太醫(yī)生和他們一起生活。他們只能依靠父親公司的同事供給食品生活用品,和獲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長的25個月里,安妮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下頂樓內(nèi)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為突然處于狹小的空間,突然面對每天被發(fā)現(xiàn)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八個個性不一的人,對于繼續(xù)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現(xiàn),人在困境下的真實的表現(xiàn)———這種真實本身所傳達出的信息與意義就能讓所有人感受到一種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終被發(fā)現(xiàn)被逮捕送往納粹集中營。
    我非常憎恨希特勒,因為他瘋狂的殺害猶太人才會讓安妮一家成為當時的情景,生活的小心翼翼不敢弄出什么動靜??墒沁@一切的罪魁禍首不就是戰(zhàn)爭嗎?因為有了戰(zhàn)爭,才有了殺害猶太人。當時的猶太人到處被追殺,也有不少猶太人逃往中國,可實際保護下來的只有5000多猶太人,現(xiàn)分布在上海和香港。和平是最重要的,至今為止還有國家在發(fā)生戰(zhàn)爭,看看那些無家可歸的孩子一個個饑腸轆轆,骨瘦如柴。每一場戰(zhàn)爭都可能傷害無數(shù)無辜的人們那都是一條條活生生的生命。如果沒有戰(zhàn)爭世界就會和平,如果沒有戰(zhàn)爭,就不會讓有家的孩子無家可歸,如果沒有了戰(zhàn)爭,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會以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每一天,再也不會提心吊膽!
    和平是我對世界最大的希望,所以希望大家記住,不管什么時候,和平都是最重要的!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十三
    媽媽給我推薦了一本書一翻開,我就喜歡上了!
    安妮·弗蘭克出身在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里。1933年,-上臺,開始了他所謂的“凈化人種”論。對猶太人大肆屠殺。為了逃避納粹的逮捕,安妮一家躲進父親的公司大樓頂上的一間秘密小屋。他們在密室里生活了25個月之久??墒沁€是沒有逃過去,1944年8月,有人告密,8個人抓進了集中營。
    在這段時間里,安妮用他的筆,記錄下了在狹小又黑暗的空間里的成長故事。恐懼、難過、忍耐、沮喪······可她對生活仍充滿期望,好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努力完成自己畢生的愿望——“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對世界做出貢獻的人!”
    轟炸聲、尖叫聲、慘哭聲······這就是戰(zhàn)爭帶給人們的。為了所謂的“目的”,開始大規(guī)模的逮捕、監(jiān)禁、屠殺······自己一時的貪婪給人民帶來了什么!一個個生命的終結(jié)。妻離子撒,家破人亡,這難道還不說明問題嗎!安妮就在這幾千萬,不,幾十億分之一里。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十四
    《安妮日記》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zhàn)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戰(zhàn)爭境況對納粹來說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也在不斷加劇。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同時還有父親的朋友萬達安一家,隨后又來了一位猶太醫(yī)生。1942年7月,安妮剛剛過完13歲生日,他們就開始了躲藏生活,8個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個月之久。白天他們不能說話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動靜包括嚴禁上廁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們只能依靠父親公司的同事供給食品生活用品,和獲知外界的一切。
    在漫長的25個月里,安妮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下頂樓內(nèi)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為突然處于狹小的空間,突然面對每天被發(fā)現(xiàn)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8個個性不一的人,對于繼續(xù)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現(xiàn),人在困境下的真實的表現(xiàn)。這種真實本身所傳達出的信息與意義就能讓所有人感受到一種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終被發(fā)現(xiàn)被逮捕送往納粹集中營。
    一般人總是將《安妮日記》與控訴納粹的暴行或是一個小女孩的成長聯(lián)系起來,但是不僅僅如此,在密室中發(fā)生的一切,“正當惡劣的環(huán)境像山一樣壓在人們頭上的時候,我們看到,特別是成年人,是立刻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想方設法順應環(huán)境,還是在這種調(diào)整中以環(huán)境壓力作為放棄理想與原則的借口?”就像萬達安先生在和平時期還能幫助初到荷蘭的弗蘭克先生,為什么在這種絕境下卻表現(xiàn)出極端的自私去偷孩子們的食物?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而13歲的安妮呢?面對死亡的陰影,她的心靈一直是平和與真摯的。安妮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jié)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qū)崿F(xiàn)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并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nèi)心是善良而美好的?!?BR>    所以,在閱讀《安妮日記》時,在大的戰(zhàn)爭背景下,我們得到更多的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東西。有一種歡快溫暖的種子縈繞在每一個角落,是安妮帶給周圍的每一個人的。她說:“我必須承認,坐在天窗下面,感覺到陽光照在你的面頰上,擁抱著一個可愛的男孩,有什么比這更愉快嗎?”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十五
    一口氣讀完《安妮日記》,我的淚在眼眶中打滾,我被安妮身上閃爍的不屈的光芒深深吸引住了。無邊的黑暗擋不住燭焰的光輝,在二戰(zhàn)的殘酷環(huán)境中,小安妮沒有失去生活的勇氣和希望,讓人倍覺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1942—1944),戰(zhàn)爭境況對德國的納粹來說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也在不斷加劇。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同時還有父親的朋友萬達安一家,隨后又來了一位猶太醫(yī)生。1942年7月,安妮剛剛過完13歲生日,他們就開始了躲藏生活,8個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個月之久。白天他們不能說話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動靜包括嚴禁上廁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們只能依靠父親公司的同事供給食品生活用品,和獲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長的25個月里,安妮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下頂樓內(nèi)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正當惡劣的環(huán)境像山一樣壓在人們頭上的時候,我們看到,特別是成年人,是立刻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想方設法順應環(huán)境,還是在這種調(diào)整中以環(huán)境壓力作為放棄理想與原則的借口?”就像萬達安先生在和平時期還能幫助初到荷蘭的弗蘭克先生,為什么在這種絕境下卻表現(xiàn)出極端的自私去偷孩子們的食物?人性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是那樣讓人不堪一擊。
    而13歲的安妮面對死亡的陰影,她的心靈一直是平和與真摯的。安妮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jié)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qū)崿F(xiàn)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并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nèi)心是善良而美好的?!?BR>    在安妮身上,我得到更多的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東西,有一種歡快溫暖的種子縈繞在每一個角落,有一種不屈不撓的支柱矗立的在每個人的心中,有一種坦然樂觀的光芒洋溢在每個人的周圍。
    戰(zhàn)爭在和平的年代似乎離我們很遠,但是我們的思考不會停止,即使身處無邊的黑暗,我們也一定要心懷不滅的理想,讓心中的燭焰發(fā)出最烈的光芒!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十六
    從這本日記中,我們看到一個純潔、率真又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少女形象。我們對她孩子氣的頑皮、倔強、焦躁、苦惱感到理解和同情;我們更為這樣一個年僅十四五歲的孩子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身處逆境卻不屈服、不沮喪,反而勤奮學習、懷抱理想的頑強性格感到欽佩。
    安妮的故事,就像是一個天然的電影劇本,它承載了人類所有的美好詞匯——樂觀、信念、感恩、勇氣和愛。
    安妮,你讓我們知道,溫暖,美好,信任,尊嚴,堅強;你讓我們知道,頹廢,空虛,迷茫,不過是糟踐自己;你讓我們懷念,你讓我們振作;你讓我們知道,要好好去愛,好好生活。
    安妮日記個人讀書心得感想篇十七
    只要我還活著,能從布滿灰塵的舊窗簾布縫里看到陽光,這無云的天空,我就不能不快樂!這樣一個樂觀、堅強、痛苦的話語來自安妮弗蘭克的筆?!栋材萑沼洝凡皇且徊刻摌?gòu)的小說,而是一個女孩寫的最真實的日記,一本感動世界的日記。
    當我打開這本書時,我有一種我讀書時從未有過的感覺。這個15歲的女孩寫的日記和一本普通的日記有什么力量感動了世界?我?guī)е闷嫘暮推诖M入了這個故事。安妮弗蘭克是一個猶太女孩。她在13歲生日那天得到了一份獨特的禮物:一本帶有格子面料封面的日記。她稱她為吉蒂,并與吉蒂分享她的想法,作為她最親密的朋友。為了避免納粹的破壞,這家人躲在一個密室里,還有其他四個人在密室里也有同樣的困難。
    密室里的生活很無聊,尤其是像安妮這樣活躍的13歲女孩。單調(diào)的食物,怪癖的伴侶,幾年不能出去,用水,上廁所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經(jīng)常害怕。所有這些都幾乎把安妮逼瘋了。但幸運的是,她所經(jīng)歷的一切并沒有讓她的心荒蕪,它已經(jīng)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希望的田野!安妮寫道:我仰望天空,覺得世界還能好轉(zhuǎn),這種殘酷會結(jié)束,和平和平會回來。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xiàn)我的理想!讀到這里,我仿佛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的密室里吶喊,帶著心中不可磨滅的希望。
    安妮幾十萬字的日記是在荷蘭阿姆斯特丹263號的密室里寫的。她毫無隱瞞地向吉蒂坦白,嘲笑饑餓,傾訴恐懼,對自己的樂觀和閃光的悲傷和失望,對愛的渴望,對青春期母女的沖突…是的,《安妮日記》最感人的地方是從一個女孩的角度觀察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尤其是青少年創(chuàng)傷。
    最終,安妮在密室里的八個人,全部因人告密而被關(guān)進集中營,安妮和姐姐瑪戈因傳染上斑疹傷寒而悲慘的死去,她沒能看到期待的一刻。
    安妮雖然長久的閉上了雙眼,而我們也再也看不到下一篇安妮日記了,但她的樂觀、勇氣、感恩于愛,長活在億萬世人的心中!《安妮日記》,它寄托了一個少女的美好愿望,記錄她對自己的思考,感動和啟迪著我和更多人。愿安妮能將這溫暖永遠留在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