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信是向他人表示歉意并尋求諒解的一種書面形式。如何有效應(yīng)對壓力和挫折總結(jié)范文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建議和思考的方向。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一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在我們家就有這樣一個孝老、愛老的好榜樣,他就是我的弟弟——李文釗。弟弟是華山旅游公司華山自來水廠的一名普通職工,1976年出生,現(xiàn)年37歲。他用真愛勾勒了傾注與付予的光環(huán),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孝老愛親的美德。近兩年來如一日,不辭辛勞孝敬長輩,無微不至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父親,盡心竭力贍養(yǎng)年長的母親,他用真情無私的付出在我們家和單位同事及體委家屬區(qū)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面對困難勇于擔當。
2012年6月30日早,父親突發(fā)腦溢血住院,醫(yī)生說父親腦出血位置不好,壓迫了右側(cè)肢體不能動,也說不了話。父親生病時63歲,身體一直很硬朗,剛退休,正是享受晚年幸福的時候怎么說病就病成這個樣子了!全家人都無法接受這個殘苦的現(xiàn)實,但又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接受事實。生病住院期間,弟弟精心照顧父親,親力親為,每天給他變著花樣做飯菜,學習腦出血病人護理知識,從生活、精神等多方面對父親照顧的無微不至。父親的病恢復的較好,15天后就能在家人的協(xié)助下下地活動、自己用勺子吃飯和我們正常交流。就在醫(yī)院決定讓第二天出院的前一天晚上,父親精神很差,晚上睡不著覺,一晚上都很緊張,汗出的不停,但意識還清楚,第二天早上做ct檢查后診斷同位置對應(yīng)的右側(cè)又出血了,而且比第一次出血量多,這對我們家人來說就是一個晴天霹靂,感覺天都塌了下來。父親睡在病床上和植物人一樣,眼睛連眨都不眨一下,高燒近39度,每天嗜睡,不能和我們交流,神志和意識也不清。此時,我們只祈求老天保佑父親躲過這一劫,早日醒過來。這個時候最可憐的就是母親了,她整日以淚洗面,給我們說:“你爸剛退休,正是享福的時候,他病后,我現(xiàn)在看著家里的所有東西都感覺是多余的”。醫(yī)生告訴弟弟,父親的情況不好,要有思想準備。拿著病危通知單,弟弟化悲痛為力量,他說:“只要有一線希望,絕不放棄治療,就是把賣房子賣了也要給父親看病”。他還開導母親說:“我爸雖然有病了,但咱家的生活還得繼續(xù),不能因我爸有病而影響咱家的正常生活,凡事都有我呢,你不用擔心,你每天該鍛煉就去鍛煉,該逛街就去逛街,把你自己身體搞好是最重要的了”。
積極籌錢全力醫(yī)治。
近兩年來,先后在華陰市人民醫(yī)院、西安西京醫(yī)院icu重癥監(jiān)護室、陜西省中醫(yī)院、陜西省榮復軍人康復醫(yī)院、唐都醫(yī)院、交大一附屬醫(yī)院給父親醫(yī)治。弟弟在網(wǎng)上查,到處打聽什么藥物能讓父親恢復快些,得知神經(jīng)節(jié)甘脂對腦神經(jīng)好時,他要求醫(yī)生給父親打營養(yǎng)神經(jīng)的神經(jīng)節(jié)甘脂,這個藥不在醫(yī)保促銷范圍,一支就200多,他沒說一句嫌藥費高的話。醫(yī)生叮囑,腦神經(jīng)被破壞后,想要修復是很困難的,主要還在于病人自己加強鍛煉和家屬后期護理。為防止褥瘡,他給父親買了氣墊床;為了不讓腳變形,給父親買了矯正鞋;還買了康復器材(站床、腳蹬車)、能看到視頻的隨身聽、專用洗腳盆、泡腳的中藥、理發(fā)工具、刮痧板等,只要父親說想吃什么,弟弟從不算計花錢多少就給父親買,凡是對父親病好的藥物或是康復治療他都讓醫(yī)生給父親做。每到一家醫(yī)院都得花費不少的費用,都得付出很大的心血。但弟弟沒讓母親和我擔憂,也從沒有怨言和不滿話。他四處籌錢給父親看病,親朋好友知道父親的病后,他們既出錢又出力,幫我家度過了這個難關(guān)。從父親病危到現(xiàn)在能正常同我們交流,表達自己的意愿,這是一個多么不易的過程啊!從父親去年生病到現(xiàn)在已1年多了,這期間,弟弟承受著精神與身體的雙重壓力,來回奔波于醫(yī)院和家之間,他瘦了好多?;叵肫鸶赣H生病所度過的日日夜夜,真不敢想像是怎么挺過來的。在全家人的不離不棄、相互鼓勵支持和親朋好友的關(guān)心與幫助下,父親終于過了鬼門關(guān)。這是上蒼在眷顧我們,給我們孝敬父親的機會啊!
不遺余力精心照顧。
父親生病后,弟弟放棄了單位給他提升的機會,一下班就回到家陪父親鍛煉,全身心都用到父親身上。他總說“行孝要及時,百善孝為先,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新聞和報紙上經(jīng)常講有些人長期伺候長年癱瘓在床和自己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再別說這是咱們的親生父親呀”!
在父親病重用鼻飼時,每天為了保證父親有足夠的營養(yǎng),弟弟專門從網(wǎng)上買了鐵棍山藥,母親做了山藥小米粥,蔬菜湯、魚湯、水果汁,再用豆?jié){機打成糊狀,他用針管一管一管給父親推進去;怕醫(yī)院的飯菜不合父親的胃口,弟弟和弟媳總給父親帶上他們親自做的父親喜歡吃的飯菜。父親后半夜休息不好,醫(yī)生開的安眠藥,弟弟嫌有副作用就沒讓父親服,他整晚上就不睡覺陪父親,他從不讓父親受一點委曲。還常給母親講,照料父親就得順著他,如果父親睡不著,我們不陪他反而睡著了,那還照料什么。所以,父親無論是大便或是小便弄到褲子上了,他都會說:“沒事,洗一下就好了,不必在意”。每次,父親蹲在馬桶上大便完后,他都要把大便認真研究一翻,看是干還是軟,多還是少,顏色正不正等,以便在飲食上給他調(diào)節(jié)。父親住院期間,同病房的人看到我和父親聊這聊那,給父親擦洗身上時就說:“還是女兒好,要是兒子的話不一定能做到這一點?!备赣H驕傲和自豪地說:“我兒子比女兒做的還好?!蓖》康膭⒉姷降芟苯o父親倒尿,還以為女兒,知道是兒媳后說:“你這當兒媳的真好,沒見過兒媳能給公公倒尿的?!钡芟毙χf:“誰都有老的時候?!币蜷L期臥床,父親便秘,怕他大便時用力傷身,我老公就用手一把一把地給父親摳大便。劉伯感動地給父親說:“老弟,你值呀,你兒媳和女婿都能這樣侍候你,你應(yīng)該知足啊!”在弟弟孝心的感染和帶動下,全家人齊心協(xié)力,各盡所能,不厭其煩地照顧父親。一生開朗樂觀、風趣幽默、思維敏捷的父親一年來被病痛折磨的像個小孩,喜怒無常,說話含糊不清,大小便失禁,因肌張力高,四肢不靈活,一著急手就發(fā)抖(這是腦出血后遺癥)。在醫(yī)院,好多病人家屬為了方便,都用保鮮袋接尿,弟弟堅持用尿壺接,雖然接不好了總會尿濕床單,但他寧可多洗些床單也不愿意讓父親下身捂在保鮮袋內(nèi)。他常給父親跳舞、說笑話、扮鬼臉逗父親開心。父親雖說有病在身,但和沒病時是一樣的,每天刮胡須、堅持勤洗澡、勤換衣服、勤清理鼻孔、勤剪指甲、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掏耳朵……每天晚上堅持給父親擦洗身子,用艾葉和紅花煮水給父親泡腳。
堅持每天給父親全身做按摩。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父親現(xiàn)在身體比以前硬朗多了,也胖了,臉上氣色看上去也好多了,這一切可喜的變化,家人很欣慰也很高興,看到父親一天天在好轉(zhuǎn),我們的心情也都隨著好了起來,對治療父親的病更有信心了。父親現(xiàn)每天坐在輪椅上自己能吃飯、喝水、扣扣子、用筷子夾菜,更值得家人欣慰的是,父親記憶力還好、能唱歌、唱秦腔、迷胡戲、吟詩、猜謎語、算數(shù)等等。父親雖然有病了,但他還是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有時我們說的不對的地方他還及時給我們糾正,聽到我們表揚他耳聰目明、記性好,腦子聰明時,父親像個小孩子一樣樂得合不攏嘴。醫(yī)院的護士和醫(yī)生看到父親現(xiàn)在的樣子都說:“你父親能恢復到現(xiàn)在這個樣子是個奇跡呀”!親朋好友也說父親恢復的比想象中要好的多。這一切都傾注了弟弟更多的心血,也讓全家人欣慰和動容??吹降艿芗纫疹櫢赣H還要上班,好多人都建議找個保姆來照料父親,但弟弟卻怕保姆掌握不住父親的喜好,照顧不好;怕父親心理上有被家人遺棄的感覺。
所以他就是再苦再累也不提找保姆的事?,F(xiàn)在照顧父親近兩年了,一天不見父親他心中就會不安,只要有時間就陪父親說話,變著法地逗他開心。父親1.76米的個子,上下樓很費勁,但這都是弟弟的差事。天氣暖和時,弟弟不嫌費事,每天推著父親出去轉(zhuǎn),讓他呼吸新鮮空氣,接觸外面的人和物,培養(yǎng)他的自信心。弟弟還買了拔罐的儀器,每周給父親做一次拔罐,他還說要學會針灸,自己親自給父親進行針灸治療。
沒有豪言壯語,也沒用華麗的辭藻,但正是這樸實簡單的話語卻卻蘊含著大道理。飲水思源,回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是中華兒女的美德,讓老人安度晚年是每個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上行下效,老人撫養(yǎng)好子女,子女贍養(yǎng)好老人,尊老愛幼的風氣就能一代代傳承下去,只有這樣中華民族的這一傳統(tǒng)美德才能發(fā)揚光大。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二
小蕓,女,現(xiàn)年十二歲,伊春市上甘嶺區(qū)第一小學六年一班。她愛好廣泛、品學兼優(yōu)、樂于助人、熱愛集體、積極爭章。她小小年紀,卻以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全面發(fā)展的綜合素質(zhì)。成為同學中的佼佼者。
在學習上,她刻苦好學,勤于動腦。從一年級到現(xiàn)在,各科成績一直在年級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讀書是她課余的一大樂事,從童話故事到歷史讀本,從自然科學到天文知識,她都讀的津津有味。廣泛的閱讀開闊了她的眼界,同時也提高了她的寫作水平。
平日她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愛勞動,經(jīng)常參加義務(wù)勞動,當?shù)厣嫌泄ぜ埿紩r,她都會很主動的撿起來,遵守并弘揚社會公德。在班上,事事以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學習勤奮刻苦,成績優(yōu)秀,是同學們的好榜樣;她熱愛集體,從小學一年級到現(xiàn)在,她總是默默無聞地去做好老師交辦的工作,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怨言。她尊敬師長,團結(jié)同學,遵守校規(guī)校紀,對人講禮貌,自覺遵守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社會公德,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在學校,她有一顆真誠的愛心。對于困難同學,她總是樂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為樂,真誠奉獻,看見同學的東西掉了,就幫撿起來,看到同學沒帶文具就主動借給他。有時同學忘了帶課本回家,她知道后總是趕緊做完作業(yè)把課本借給同學使用。對于學習上的后進生,她也是及時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對于博大復雜的世界,她有一顆天真的童心,小小心靈裝滿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有一次放學后,她在自家的樓下玩耍,突然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個黑黑的東西,走進一看,是一個鼓鼓囊囊的錢包,她把錢包拾起來,心想丟錢包的人一定很著急,于是她站在原地等待失主前來認領(lǐng)。那天特別冷,凍的直打哆嗦。可是等了半天也不見有人來認領(lǐng)。她想這樣等下去也不是辦法,還是交給社區(qū)的保衛(wèi)部門讓他們幫忙找到失主。當她將錢包交到保衛(wèi)人員的手中時,失主也正巧趕來保衛(wèi)室求助,原來失主的錢包中不僅有各種證件和現(xiàn)金,還有他的手機也在里面,當他拿到手機后非常的高興,一個勁的夸她是個難得的好孩子,還非得要給她買好吃的東西不可,這些都被她一一謝絕了,她認為這是每個新時期的少年兒童都應(yīng)該做到的。
她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有人說,金子是最純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靈。小蕓同學有一顆潔白無暇、善良真誠的心靈,她心地善良、追求純真、無私無邪。在家里,對待親人,關(guān)注親人的冷暖,經(jīng)常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活,打掃衛(wèi)生,摘菜洗菜、洗衣服。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家里就剩下她和媽媽了,媽媽躺在床上直咳嗽,臉色發(fā)白,一看好像就是在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她看了急的直掉眼淚。她一看這樣的情況,心想,爸爸不在家,只有她能幫助媽媽度過這個難關(guān)了,于是她趕緊到廚房燒上熱水給媽媽喝,到衣柜里拿來毛毯讓媽媽蓋上,幫助媽媽發(fā)汗。為了讓媽媽安心的休息,所有的學習任務(wù)她都不用媽媽操心。爸爸回到家直夸有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女兒。對待鄰里,她文明禮貌、與人為善,休息時間絕不會制造噪音影響鄰里的休息,深得鄰里喜愛。
“向上”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力量源泉,小蕓同學的身上有著一股強烈“向上”的追求。她追求思想向上。從呀呀學語到接受家庭啟蒙和幼兒、小學教育,初諳世事的她就一直在追求著思想的向上:“做個好孩子,做個好學生”。她尊敬長輩和師長,團結(jié)同學,遵守校規(guī)校紀,對人講禮貌,自覺遵守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社會公德,深得鄰居、家長、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進入小學校園不久,通過學習,當她知道了少先隊組織是少年兒童的先進組織后,她每時每刻就把自己置于組織的約束之下,嚴格要求自己,身體力行少先隊員的先進性;她追求學習向上。對待學習,她一絲不茍,并有一股可貴的鉆勁兒和韌勁兒,語文、數(shù)學、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她追求全面發(fā)展,她興趣廣泛,除認真學習課本知識外,她還特別喜歡看書、繪畫、舞蹈、英語和音樂。
一個好學生的標準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一直以來這都是她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小學的六年里,她一步步地朝這個目標在前進,在努力,全面認識自己,提高自己,不斷在學習中增長知識,在人生旅途中陶冶情操,在社會實踐中磨練意志,爭取更大的進步,成為祖國有用的人才。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三
游曉莉,女現(xiàn)年32歲,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筠連縣鎮(zhèn)舟小學教師。作為教師,我把所有的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哪個孩子掉淚,總要上前問個“為什么?”“怎么啦?”竭盡全力幫孩子解決困難。在工作上,兢兢業(yè)業(yè),處處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工作成績突出。在生活中又是那么正直、善良、堅強,滿懷深情,無私奉獻,盡力扮演好做母親、做妻子、做教師、做親人、做朋友的角色。工作十多年來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擔,用自己的愛心彰顯出母愛的偉大,用不盡的愛為女兒撐起生的希望。面對年過八旬的(丈夫的)外公外婆,以孝為先,積極主動照顧其生活;面對家庭和社會以“愛”字裝心。
我先后帶著女兒輾轉(zhuǎn)奔波在筠連醫(yī)院、宜賓醫(yī)院、華西醫(yī)院、成都皮膚研究中心、xx兒童醫(yī)院、xx皮膚研究中心……凡是聽說好的醫(yī)生、好的醫(yī)院我們都去,結(jié)果得到的答案幾乎一樣:現(xiàn)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慢性皮膚病,不能徹底根治,只能靠藥物控制病情。見到女兒兩年來全身百分之八十的皮膚潰爛,一天換洗數(shù)次,衣服上照樣血跡斑斑,有時脫衣服時,皮膚和衣服連在一起,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讓我心都快碎了。
孩子長期的煎熬,病情反反復復的惡化,盡管這樣過了倆年多,但困難沒有壓倒做母親的我,反而使我變得更加堅強,勇敢地面對。母愛,是母愛的力量使我沒有放棄對孩子的醫(yī)治,聽說哪個醫(yī)生好,再遠的路,再難的泥濘小道我們也帶著孩子去求醫(yī)尋藥。特別是20xx年在巡司醫(yī)治長達半年,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工作,耽誤孩子們的學業(yè),我上午上完課后坐車帶著女兒去輸液,第二天清早帶著孩子輸液,輸完液后馬上趕回學校上課……當看到女兒病情有所好轉(zhuǎn)的時候,驚喜的淚水會情不自禁地掉下來。
經(jīng)過四年多的漫長治療,在我和丈夫的努力下,孩子總算躲過了“敗血癥”這一劫,親戚、朋友、鄰居見到女兒后沒有誰不說:如果沒有父母的精心照顧,細心呵護,早就沒有這個孩子啦!
處理。作為農(nóng)村父母最愁的是農(nóng)忙,但不管是插秧,還是豐收時節(jié),我都會帶上自己的丈夫去幫忙,我不怕苦不怕累,栽秧、打谷、收玉米、燒飯、喂豬、割草,樣樣活都干。在生活上,父母需要啥,我會盡力盡快給他們買,隔三差五割點肉、買點菜、買些水果帶上全家回娘家聚一聚。每逢父母生日或過節(jié),總是先為父母考慮,給他們物質(zhì)上的滿足,精神上的慰藉。每當父母生病時,還是我們護送看病,我們照顧,丈夫在我的影響下也特別孝敬我父母。如今我的父母終于從沒有兒子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過著幸福的生活。村子里不少人羨慕我爸媽,常說:“你們多福氣,有這樣的一個女兒!”
我的父母生活在農(nóng)村,整個大家庭上下幾代只有我,而且是女孩靠自己的拼搏擁有幸福的家庭,因此得到了長輩們的好評,當然有啥事也是找我商量,找我出主意。
寧愿拿錢讓她做生意結(jié)婚也不愿出錢讓其上大學!沒辦法,堂妹考上了xx大學,學費是一大難題,怎么辦?“沒關(guān)系,只要考上大學就是好事!”我召集老爺、伯父、堂叔一起想辦法,為妹妹籌集了一萬五千元的學費,妹妹終于走進了自己理想的學府深造。
我老爺倆女兒一兒子,倆女兒讀書特別努力,成績優(yōu)異,可老爺受封建思想,愛兒恨女,加之家庭貧窮,就是不讓女孩讀書,為此我把剛上班的第一個月的工資給了她們上學,最后女兒讀職高畢業(yè),精通電腦,如今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還隨時寄錢給他們,倆老人特別感激我,這姑娘逢時過節(jié)都不忘給我們(寄)捎點禮物,不忘當年的恩情。
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只要她們需要幫助,只要找到我,我都會盡心盡力幫助他們。比如村子里的楊江燕,是智殘兒童,父母忽視她的教育,見此情景我主動與其父母聯(lián)系,交談,想辦法與縣殘聯(lián)聯(lián)系辦殘疾證,與聾啞校聯(lián)系。
總之,我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不管是親戚,還是。
黨員,我應(yīng)該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增磚添瓦,“尊老愛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是我們社會的美德,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應(yīng)該更好地繼承、發(fā)揚!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四
王xx,開城鎮(zhèn)都督村人,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nóng)家媳婦。七年如一日服侍患有心臟病的公公和孝敬尚在人間的婆婆。無微不至,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傳遍六店街道。自與丈夫結(jié)婚以來,她和公婆的和諧程度如同自己的親生父母,公婆一直把她視如己出,從未把她當作兒媳看待,有些話寧愿對她說也不愿意告訴自己的女兒們,xx成了他們生活中的貼心人。
20xx年,身患心臟病的公公在南京市鼓樓醫(yī)院做了心臟搭橋手術(shù),在眾多的子女中,是和老人關(guān)系最融洽的三兒媳婦王xx主動去醫(yī)院照料公公,她沒有在丈夫的三個姐姐和兩個嫂子面前說一句抱怨的話。多年來,身患疾病的公公和年邁體弱的婆婆一直住在xx家。公公自手術(shù)后,老年病纏身不能起床正常活動,連吃飯都要人喂,這些年來吃喝拉撒睡全靠兒媳xx一人照料。xx對一雙公婆真是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生活上多方照顧,夏天買回夏裝,冬天買回毛衣、羽絨服。婆婆經(jīng)常腰、腿痛,xx就給婆婆尋醫(yī)問藥,擦腰洗腳或陪送醫(yī)院診治,就像女兒照顧母親一樣。
丈夫—因工作需要經(jīng)常不在家,xx不僅悉心照料公婆,還特別重視一對兒女的學習,把這個家操持得美滿溫馨,從不讓丈夫多操心,她既是一個孝順的媳婦,又是一個賢惠的妻子,還是一個善良的母親。
鄰居都羨慕徐家有一個像女兒一樣好的兒媳婦。王xx的事跡不但在六店街道而且在周圍村莊也傳為佳話,沒有誰不夸她的。都說:“有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媳婦!”
經(jīng)典國學《弟子規(guī)》中說:“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王xx用自己切實的行動詮釋了“孝”的真諦。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今天,在越來越文明的新農(nóng)村里,這樣的好媳婦就是我們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杰出代表!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五
我是—校區(qū)三年級五班的班主任李xx。自從踏進保師附校的大門,我聽到一個最多的詞那就是“家人”。從此讓我知道在工作中也能找到像家一樣的感覺。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家庭。
我有一個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全家人相互關(guān)愛,老人愛護包容子女,我們做子女的更是對老人傾注了全部的愛心來孝敬老人。我們的家鄉(xiāng)是阜平老區(qū),每個家庭成員骨子里都帶著山區(qū)人民的勤勞和樸實。公公是干了一輩子的老教師,現(xiàn)已退休。曾榮獲過“市級優(yōu)秀勞動模范”獎,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深知在山區(qū),要想讓孩子們有出息,再苦再累也得讓他們上學?!币簿驮谒麄兡莻€文革的年代,別人都不讓孩子上學,這位老人卻用每月一兩塊錢的工資,供出了四個大學生。現(xiàn)在的每個孩子都在縣城和市區(qū)工作。也正因為此,兒女們非常孝順,敬重父母。在當村也是出了名的幸福家庭。正因為父母的勤勞,影響著這個大家庭的每個成員。
對待工作,我一直是勤勤懇懇、努力工作。把教室布置成像“家”一樣溫馨。對待學生,就像對自己的孩子們一樣,教他們做人,希望他們成才。對領(lǐng)導分給的每一項任務(wù),盡全力做好。我是20xx年來附校的,曾接待過市教科所的聽課,受到領(lǐng)導們的好評,去年接受學校臨時派給的《愛牙護齒》主題班隊會,獲得優(yōu)秀主題班隊會獎。今年的11月份我校迎接各縣校長團的聽評課活動,我被臨時受命。因時間緊,任務(wù)急,來聽課的60多名校長均是各縣教育界的專家,我倍感壓力重重。但經(jīng)過幾天幾夜的備課,再加上附校語文大教研組這個堅強后盾,我們頂住了壓力,在當天呈現(xiàn)了一節(jié)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小組互助展示課堂。贏得了當場聽課老師們陣陣掌聲。孩子們的成果更是喜人,自這學期起開始正式寫作文,到目前為止,我班已經(jīng)有11名同學的作品被編入《全國優(yōu)秀小學生作文選》中,其中一名同學的《有趣的課間活動》榮膺“語文周報杯”第四屆全國語文素養(yǎng)大賽的三等獎,我也被授予“全國寫作教學成果銅牌獎”“優(yōu)秀輔導教師”的稱號。
在生活中,我深刻地認識到,父母對孩子影響是非常大的`。平時我們對待父母,好東西一定留給老人一份,吃飯時讓長輩先吃,我們再動筷子等等,讓孩子耳濡目染,學會尊重長輩。我女兒在附校南校區(qū)一年級一班學習,她性格開朗活潑,對待學習是個非常認真的小姑娘。每天放學到家就得6:30,我開始做飯,孩子就到學習桌前忙著她的作業(yè)了。吃過晚飯后,我們就都找學習桌報到了,一起檢查作業(yè),討論問題。每天我和孩子的必修課就是書法描紅,爸爸當裁判,誰的字好,孩子就會到墻上的打分表上加分。最后一項必修課就是讀書,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通常孩子做完作業(yè)后,我們都會坐到她身旁看自己的書。孩子性格活潑好動,開始時坐不住,一會兒爸爸這個啦,一會兒媽媽那個了,我們總會示意她選自己喜歡的書去讀。逐漸的她也能模仿大人和我們一起暢游書海。我家是一個小型的圖書館,我愛人是高中的老師,我們留給孩子最多的就是書,屋里有三個書架,擺滿了各種書籍,樓下還有一個小書庫。孩子自小就在書里長大,從撕書開始到拿著書玩,再到看著書樂。孩子最讓我感動的時候也有,有一次該睡覺的時候,孩子忽然告訴我:“媽媽,今天我們數(shù)學做了個小測試,我錯的挺多的,不過已經(jīng)都改過了,我想再做一張小卷子?!蔽艺f:“明天再做吧,太晚了?!痹诤⒆拥膱猿窒?,我聽著她讀題的聲音睡著了。醒來后,看到她卷子做完了,燈也不知什么時候關(guān)的。更讓我感動的是,每當我接一項講公開課任務(wù)時,家里就成了我最好的備課場所,孩子就當我的學生回答問題,我愛人在一旁當聽課專家,評價我的課堂。就說剛剛結(jié)束的校長團來我校聽課,我準備的是《23課美麗的小興安嶺》,用我?guī)煾盗河绖倮蠋煹囊痪湓捳f,“課講得非常成功,讓他們挑不出大的漏洞?!背晒Φ谋澈蟪嗽趯W校一遍又一遍的試講,在家里也是一遍又一遍的演練,包括我的每一句話的語氣聲調(diào),我愛人也幫我揣摩到位,當我講完這一課后,不僅學生掌握的牢,就連我家的小姑娘,也能把小興安嶺四季的美說得頭頭是道。
每當周六日的時候,就是女兒最開心的時候。我家住在高開區(qū),樓下就是名暢園廣場,廣場內(nèi)植被非常多,孩子就可以自由的擁抱大自然了。對于家庭教育,我曾反復讀過《卡爾。維特的教育》、《蒙臺梭利的教育》、還有孫瑞雪老師的《捕捉兒童的敏感區(qū)》。深知幼兒早期教育尤其是0到六歲前的教育對孩子的一生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也知道,大自然能教給孩子很多東西,所以我們經(jīng)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比如,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她就對著小花產(chǎn)生興趣,她低頭看著花,問我們花的中間是什么?上面的小粉又是什么?花的結(jié)構(gòu),就在我們聊天中教給孩子了。另外,趕上放假,女兒大概在不到兩歲就跟著我們爬很遠的山下地,每天最少往返一次。小家伙開始是讓大人換著抱,后來,鍛煉的她都是自己上山,下山。到了深山里,捉蝴蝶,捉螞蚱,山間的小溪里捉泥鰍,看小魚,都是她的最愛。所以孩子有一個非常棒的身體!不但動作敏捷,力氣大,而且大山還鍛煉了女兒有一個堅強而不服輸?shù)男愿瘛?BR>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和愛人和眭相處,互相尊重體貼。在精神生活上給老人家體貼和安慰,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享受到晚年之福的樂趣。兩位老人在老家阜平,家有上千棵棗樹,幾百棵核桃樹,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工作,誰也沒在他們身邊。也曾多少次說過,把樹包出去,不種了。老人舍不得這一輩子積攢的樹,總在說:“趁我們現(xiàn)在還能動,不給孩子們找麻煩,等實在動不了了再說吧?!蔽覀円簿兔銖娡饬?,其實這二老已年過七旬。所以趕上農(nóng)活忙時,我們每周五開完會后就驅(qū)車趕往阜平老家下地干農(nóng)活。都說當老師的節(jié)假日最多,按說放假應(yīng)該去旅旅游,好好玩玩,我們很少去,一放假,尤其是寒暑假,我們肯定在老家的棗樹林里忙活著。有人曾問我婆媳關(guān)系最不好處了,你是怎么做的呢?按我婆婆的話說,“親近還親不夠呢,哪還有時間拌嘴??!”老人們非常明事理,什么事都給我們做好了榜樣!所以我們也為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樣。為了使女兒能夠更加健康快樂成長,我們夫婦二人一方面潔身自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做出榜樣,生活儉樸。在物質(zhì)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jié)約,精打細算,用之有度。嚴于律己。以言行影響女兒,為女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氛圍。
一個家庭加上豐富的文化生活則是一種文明。不管是收入多還是收入少,不管是學歷高還是學歷低,只要大家在一起和睦相處,心疼每一個親人,這就是開心家庭。我們遵紀守法,在社會是好公民,在單位是好員工,在家里就是好父母。如果對家庭,下一個定義那就是一句話:“家和才能萬事興”!也希望我們這個和諧的家庭為社會獻出一定的正能量!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六
小唐,女,1979年9月5日生,系祁陽縣下馬渡鎮(zhèn)六合堂村農(nóng)民。1999年11月與本鎮(zhèn)中渡町村4組村民謝海榮結(jié)婚,于2000年8月8日生育一男孩。2006年因感情不和離婚。離婚后她一直居住在下馬渡鎮(zhèn)六合堂村,與80多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同心協(xié)力、竭盡所能照顧患有腦梗塞的父親、精神病且有一級殘疾常年癱瘓在床的姐姐和孤寡叔叔。兩年后奶奶自然死亡,她主動撐起了這個家。
面對感情的破裂、家庭的變故、親人的離去,她傷心過、痛苦過,曾一度還患有精神分裂癥。她久經(jīng)風吹日曬、繁重的農(nóng)事,雖衣著樸素,但依稀能看得出她那清秀的面容,富有彈性的皮膚,因而經(jīng)常有人上門來給她介紹對象。作為女人,她也想有個依靠,有人疼,有人愛,有人遮風擋雨,為她撐起一片艷陽天。然而,為了孝親敬老,她毅然放棄了自己的幸福,勇敢堅強地面對,犧牲小我,成就大我,女人為愛不再是半邊天,而是撐起整片天空。
作為女兒,她無微不至地悉心照料單親年老的爸爸(父母在她2歲時就離婚),每當天氣突變的時候,她都會盡早提醒父親多加衣服,當父親有些頭痛感冒時,她總能第一時間到父親身邊問寒問暖,端水遞藥;老年人需要多休息,她就時常囑咐父親要早睡,保證良好的睡眠;為治療父親的腦梗塞、胃病,她經(jīng)常陪父親去醫(yī)院治療、買藥;每當父親外出時,她都會囑咐父親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作為妹妹,她用那瘦弱的肩膀挑起家里的重擔外,還要照顧患有精神病、一級殘疾常年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一直未嫁的姐姐。在服侍姐姐期間,她不怕苦、不怕累,堅持每天給姐姐擦身翻背、洗臉、洗腳、端屎端尿。就這樣,一下來就是十幾個年頭。好心就會有好報,鄰居被小唐的孝心所感動,換取了對小唐及其家人的疼愛之情,每當她有事很忙的時候,鄰居們總能想盡辦法給他們燒好開水、做好飯菜,照顧好她姐姐。有時鄰居、朋友也勸她說:“你只是妹妹,這樣做值得嗎?”小唐說:“姊妹情,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姐姐現(xiàn)在這樣,作為妹妹,照顧姐姐是我的義務(wù)”。
作為侄女,她勝似女兒照顧叔叔。叔叔一直單身,是一位孤寡老人,無人照顧??尚√普J為,讓老人單獨生活,是她這個做侄女的不孝,村里人要戳脊梁骨的!于是她主動把叔叔接到自己家里來,照顧叔叔的飲食起居。記得那年叔叔發(fā)生車禍,她急得眼淚直流,到處籌錢,日夜守護,將叔叔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每天奔波家里和醫(yī)院之間,幾個月下來,人都瘦了十多斤,叔叔看著既心疼又欣慰,逢人就說,他這個侄女可好了,自己生的親閨女沒準也比不上。
她是一名細心孝順的女兒、侄女,也是一名體貼入微的妹妹;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靈慰藉,為老人排解憂慮,分擔愁苦,與老人默契溝通;她是家中姐姐的細心家長,知已摯友,對姐姐真心呵護,倍至關(guān)懷;她用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女性崇高道德和博大的情懷,為老人營造了一個安享晚年的生活環(huán)境,為姐姐打造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而默默奉獻,是當之無愧的“好女兒”、“好妹妹”。
她用真愛勾勒了善良賢惠的光環(huán),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孝親敬老的美德,她用愛撐起了一片艷陽天!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七
以加強未成年人道德素質(zhì)建設(shè)為重點,我校開展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評選表彰了我們身邊的典型,鼓勵我們?nèi)w學子增強道德意識,踐行道德規(guī)范,養(yǎng)成良好品格,在家中為長輩盡孝心,在學校為同學送關(guān)心,在社會為他人獻愛心,引導我們?nèi)w學生從身邊事情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促使文明自覺踐行道德規(guī)范,增強道德意識,養(yǎng)成良好習慣,爭做富有理想、品德高尚、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新一代馬家人。
我是一個性格開朗、獨立自強的陽光男孩。從踏進學校的第一天,便勤奮向上,積極學習,友好待人,團結(jié)互助,文明有禮,贏得了老師的稱贊和同學的尊重。從小,老師就教我們什么是孝老愛親,孝老愛親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同學,關(guān)愛親人。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仁者愛人”,仁者首先要有一顆善良的博愛之心;“愛人”就是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這是傳統(tǒng)美德的核心。人需要愛,世界應(yīng)當充滿愛,“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從親情之孝延伸到關(guān)愛他人,奉獻社會的大孝大愛,形成新的美德。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要把這種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光大。
八歲讓梨者孔融,九歲為父溫席者黃香等等。這些經(jīng)典我們從一年級就開始誦讀了,從小我就學會為爺爺,奶奶捎上最愛吃的糕點,有好吃的零食為爺爺,奶奶留著,給奶奶裂了口子的雙手搽潤手霜,為爺爺擦汗,拿毛巾,找拖鞋,餓了自己煮面條吃,自己燒開水+6。干得最多的是擦桌子,媽媽每次都稱贊我,因為我擦過桌子,抹布我都洗得干干凈凈的。能幫媽媽分擔家務(wù),我很開心,十分自豪。
碰到鄰居,我都會主動打招呼。我愛和李老師用英語打招呼,因為他每次都會耐心地糾正我的口語,我很愛鄰居的小妹妹,幾次甚至想抱起她,都被媽媽阻止了,媽媽說我力氣太小,怕摔壞了妹妹。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媽媽買了很多菜,回家時,我堅持要幫媽媽提,回家后,我看見自己手上的勒痕,心想媽媽平時提那么多東西,該多累。以后只要我和媽媽一起出門,我都會堅持幫媽媽提東西。
我愛幫老師拿拿東西,為同學們抱抱本子,能成為老師的小助手是我最有成就的事,我一定謹記老師的教導,尊師重友,遵守紀律,刻苦學習,不驕不躁,以一個孝老愛親的文明美德少年為準繩嚴格要求自己。我是班上的小干部,為了讓學校有一個整潔的學習環(huán)境,我任勞任怨,不怕吃苦,臟活累活我都搶著干,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培養(yǎng)了同學們熱愛勞動的品質(zhì),同時也是老師的小助手。只要同學向我尋求幫助時,我都耐心解答。我和同學們一起互相學習,共同進步,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一起進取;與同學們在交流探求中,學習、借鑒,共同提高。
每年的暑假寒假,我都自告奮勇地和爺爺去放羊,雜草叢生的山路,我不得不手腳并用,爺爺總是用木棍子推開路邊荊棘,讓我走,回來的時候我已經(jīng)到了爺爺背上,有個蚊子落到了爺爺脖子上,準備偷襲爺爺,我眼疾手快,“啪”地消滅了它。不明情況的爺爺拍拍我的屁股說:“調(diào)皮佬!”中途,爺爺特地把我?guī)У搅艘豢脳棙湎?,棗子樹梢高枝細。我踩在爺爺?shù)募珙^,一手抓著樹枝,專挑大個的'棗子摘下來,給爺爺,爺爺再把棗子扔進竹籃里。突然我看見爺爺額頭已經(jīng)布滿了豆大的汗珠,就說:“爺爺,今天就摘這些吧!”爺爺問我:“我的小寶貝是不是累了呀?”“我怕踩疼您了。”“那行,回家吧?!钡郊伊?,我挑了些紅透了的棗子洗干凈了,遞給爺爺和奶奶先吃,然后自己才吃。爺爺和奶奶都說我摘的棗子真甜。
可惡的頸錐病從爺爺奶奶脖子上爬到了媽媽肩頭,天晴或下雨的時候,就會很疼很難受。這時候,我就偎在媽媽身邊,給媽媽捶捶肩,揉揉脖子,媽媽說這招最管用了。
一天放學回家,媽媽不在家。肚子已經(jīng)開始唱空城記了,不如幫媽媽做飯吧。我巡視了一遍冰箱,最后決定煮湯圓。先把鍋里加上水,等水燒到冒泡泡時,就從冰箱里拿出湯圓,小心翼翼地一個個放進鍋里,再拿鍋鏟輕輕地在水里劃動幾下,蓋上鍋蓋,等湯圓都浮到水面上了,就火關(guān)小,再稍微煮一下,松軟可口的湯圓就可以吃了。我吃了一碗,給媽媽留了一碗,等媽媽回家時,端上我親手煮的湯圓給媽媽,我看見吃湯圓的媽媽心底里都是笑盈盈的,哪怕還有幾個湯圓煮破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深深地體會到,孝老愛親是溫情、是動力、更是一種美德,是一座人與人之間架起的愛心橋梁。我會以此為起點,更加努力,使自己成為一位孝老愛親的美德少年。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八
xxx,女,現(xiàn)年xx歲,是一名普通工作者。名孝道、知榮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大力提倡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以孝道為榮,以奉獻為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女、為人妻的高貴品質(zhì),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作為一名兒女,在贍養(yǎng)老人問題上,對丈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父母親苦了一輩子,孝敬老人、贍養(yǎng)父母是為人子女最起碼的標準,人人都要有一顆孝敬父母的心。孝順不僅僅要記在心里,更要落實在行動上?!彼沁@樣說,也是這樣做的。逢年過節(jié),向云艷哪怕再忙再累,也要帶著子女陪伴在父母身邊,總要給父母里里外外換個新,老人家嘴上說不要亂花錢,但心里卻樂開了花。都說媳婦難做,可向云艷卻用自己的行動默默的詮釋著“孝道”的真諦,讓婆婆覺得這個兒媳婦比自己的親生女兒還要好,婆婆常說“有這樣的好兒媳,是我前世修來的福!”
古稀之年的四位老人,由于長期的辛苦操勞身體落下了多種疾病,只要父母身體感到不適,總是第一時間趕到他們身邊,跑上跑下陪著父母去醫(yī)院做各項化驗檢查。父母住院期間,穿衣、洗漱、喂飯、按摩、燙腳、倒大小便這些勞累繁瑣而又必須的日常護理工作總是親力親為,任勞任怨。因為患病,老人們胃口不好,總是費盡心思,迎合老人們的口味,不重樣地給老人們做飯菜,讓老人們吃好。家住農(nóng)村的老父親幾次大病,病危通知書前,淚眼婆娑的一次次懇求醫(yī)生將老父親從死亡邊緣拉回。在精心照料下老父親安享天倫之樂,但終敵不過歲月的年輪,20xx年底的一場大病,在縣人民醫(yī)院放棄治療后,望著病榻上奄奄一息的父親,不愿放棄那一絲生的希望,強忍著淚水堅持將老父親送往邵陽中心醫(yī)院救治。那一年,帶著家人陪著老人在醫(yī)院度過了他人生最后一個春節(jié)。辦完父親的喪事,懷著悲痛的心情,立碼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化悲痛為力量,勤勤懇懇、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完成領(lǐng)導交辦的各項事務(wù)。
作為一位妻子,深知妻子是一所學校,她能培養(yǎng)出優(yōu)雅成功的男人,也能催生出邋蹋失敗的男人,妻子的好壞決定了婚后男人下半輩子的生活,一個男人選擇了什么樣的女人就等于選擇了什么樣的人生。1982年,和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30多年來,她默默無聞地為這個家任勞任怨地奉獻著,丈夫的工作異常的繁忙,為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好丈夫的工作,義無反顧的挑起照顧家庭的重任,做飯洗衣,照顧老人、料理孩子她任勞任怨、無怨無悔。作為一位母親,她深知知識和做人的重要性,因此即使再忙再累,也從不放松對兒子的教育。她時常教育兒子學習工作要踏踏實實、生活要簡樸、對人要和善、對長輩要尊敬、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誠信,并在很多方面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勝于言教,在她的影響下,兒子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小小年紀就充滿了孝心、愛心、上進心,在學校是老師眼里的好學生,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已成長為一名有教養(yǎng)、有禮貌、講文明、有素質(zhì)的新時代優(yōu)秀青年,得到單位領(lǐng)導、同事和廣大鄰里的一致好評。丈夫常說,我的畢生榮譽有一半是我老婆的。
知天命之年的誠信熱情,敬老愛幼,樂于助人,不僅對家人這樣,對親戚鄰居也是如此。這位普通的家庭婦女,普通的工作干部,用自己最年輕的時光,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愛情、親情和真情,她愛老人、愛丈夫、愛事業(yè),她多年如一日,將自己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這個家庭,用自己那顆最善良的心懷溫暖著老人和丈夫,誰能算得清她付出了多少心血、流過多少汗水,正是象她這樣一些勤勞、善良、純樸的家庭婦女們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女性傳統(tǒng)美德,正是她們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多少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兒女孝敬老人、夫妻和睦、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積極樂觀、勇?lián)熑蔚膬?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她用自己的愛心、孝心、責任心構(gòu)筑了一個和諧的家庭,雖然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跡,可她卻在平凡用實際行動展示了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展示了她孝老愛親,愛崗敬業(yè)的高尚品德。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九
xx,今年13歲,是xx區(qū)xx小學六年級二班的學生。在校他尊敬師長勤奮好學,是一個獨立自強的一名好學生;在家里他替媽媽分擔家務(wù)照顧弟妹,是個有擔當?shù)暮脙鹤印?BR> xx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妹妹上三年級,弟弟上二年級,母親靠打零工來維持生活,而父親在幾年前的車禍中失去了生命。從小圓璋就是大人眼里最為懂事的孩子。當鄰居家的小朋友還整天在媽媽懷里撒嬌哭鬧時,他就在許多方面學會了自理自立。從三四歲起,他就學會自己洗腳,以后就從不用爸爸媽媽幫他洗腳。上幼兒園后,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他卻從不哭鬧,還會幫老師哄其他小朋友。每次去接他回家老師都給媽媽夸他一番。在家里,他總是幫媽媽照顧著弟弟妹妹。大人給他的小食品他從來都舍不得吃,有一次媽媽收拾他的小抽屜,看見里面有一些吃的,媽媽問他:"你怎么都沒有吃,把吃的放到抽屜里干啥?"他說:"媽媽我不想吃,弟弟妹妹不聽話的時候我拿吃的可以哄他們",聽了這番話,媽媽心里一陣酸楚一陣感動,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替媽媽分擔這些。
上小學后的他更加懂事了。由于爸爸一直忙著做生意,家里所有的活都媽媽承擔。媽媽除了接送弟弟妹妹上下學還要買菜做飯,洗衣拖地,還要輔導圓璋的功課,很是辛苦。懂事的小圓璋每天一放學回家就認真地做作業(yè),不讓媽媽操心。做完作業(yè)就開始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洗菜,掃地,收拾房間,帶妹妹弟弟玩。晚上,媽媽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他就給媽媽端來洗腳水讓媽媽泡腳,泡好了他又幫媽媽捏腳,讓媽媽的勞累因為有了他的關(guān)心而減輕了許多。每次,媽媽生病了,他總帶著弟弟妹妹守在媽媽跟前給媽媽拿藥倒水。
這樣的生活雖然清貧簡單倒也甜蜜。而幾年前的一場事故,徹底讓這個家庭遭受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故,小圓璋的爸爸離開了。人們都說爸爸是天,現(xiàn)在這片天沒了,媽媽工作更加辛苦了,每天天不亮上班,晚上很晚才回家,因此,照顧弟弟、妹妹的任務(wù)就落在了xx圓璋的身上。每天早上起床要給弟弟和妹妹做早點,帶著弟弟、妹妹上學,中午放學在校門口接弟弟、妹妹回家,回家后還要給兩個孩子做午飯,家里的家務(wù)他全部包攬了,這樣媽媽才能更有精力工作。然而,xx圓璋其實也不過是一個13歲的孩子而已,父親去世對他的打擊很大,可是他卻不能將悲痛顯示在臉上,因為媽媽、弟弟和妹妹還需要他。他說:"我是家里的男人,我得照顧家里的女人和小孩"。這樣一句話從13歲的孩子口中說出來,讓人有幾分心酸和心疼,而就是這么一句簡單的話,卻顯示出這個孩子的堅強和擔當。
媽媽一天要工作將近十二個小時,晚上回家后累的腰都直不起來了,xx圓璋總是很晚才睡,他要等媽媽回家,幫媽媽準備熱水洗臉、洗腳,幫媽媽捶背捏腰,鍋里也總是給媽媽熱著晚飯,等媽媽吃了晚飯,洗臉洗腳睡著之后,他幫媽媽洗工衣、洗襪子,然后才睡覺。周末的時候,媽媽還要上班,他在家監(jiān)督弟弟、妹妹寫作業(yè),打掃衛(wèi)生、洗衣做飯,中午做好飯帶著弟弟、妹妹去給媽媽送飯,晚上會在家門口等媽媽下班。有時候下雪、下雨了,他會帶著傘去接媽媽下班。姥姥身體一直不好,總是腿疼,媽媽工作很忙,不能經(jīng)常照顧姥姥。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圓璋就幫姥姥洗衣服,收拾屋子,還會最好飯菜給姥姥送去。
xx生活是忙碌的,每天六點鐘起床,晚上十一點左右才能睡,雖然要從早忙到晚,但家庭的重擔并沒有壓垮他,在生活中她仍能保持微笑。他曾說,他的微笑能讓媽媽看到希望,也能讓自己不絕望。對于這個13歲的少年來說,微笑背后承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悲傷和苦楚。畢竟,這樣的年齡原本不應(yīng)該承受這么磨難。
有一次他問大姨,小孩到了多大年齡就可以打工,大姨隨口說,十八歲就可以了,他說如果是十四歲就好了,大姨問他為啥十四歲就好了,他說如果是十四歲,他在放假的時候就可以打工了,可以幫媽媽分擔一些壓力了,可以給妹妹交舞蹈費。大姨聽了對他說,你有這些想法是對的,但是你現(xiàn)在的任務(wù)就是就好好學習,等你長大了,有了好的工作就可以幫媽媽分擔了。他說他一定好好學習,將來自己考上好的學校,他就會找到好的工作,就可以掙很多的錢,給媽媽,還能給妹妹交舞蹈費,可以幫妹妹完成她的夢想。他的這些話,讓媽媽和大姨聽了都感動不已。
在學校里,xx圓璋是個開朗樂觀的孩子,成績雖然不是班里的拔尖,但是每節(jié)課他都認真聽講,作業(yè)也很認真的做,雖然每天寫作業(yè)總是在夜深人靜時,但是他從來沒有拖拉不交作業(yè)。班里的同學都很喜歡他,因為他對待每一個同學都友善,總是幫助同學們,這樣一個開朗的少年背后卻是繁重的家庭負擔,誰能想象就是這樣一個個子不高,有點瘦弱的孩子在幫助媽媽支撐著家庭的重擔;又有誰能想象這樣的生活壓力堆積在一個13歲少年身上是怎么樣的艱難。
人生的道路總是充滿坎坷和艱難,xx人生才剛剛踏出第一步,他的人生還很長很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他,相信一定會更加堅韌,將來的他不一定能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但一定是一個有擔當、堅強、不屈不撓的具有高尚品質(zhì)的人。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
xxx,女,1984年出生,大專文憑,現(xiàn)任山西xxxx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收費站監(jiān)控員。
作為一個普通的高速公路工作人員,xxx在心里始終相信一句話:“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庭穩(wěn)定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chǔ),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家庭和諧,既是一種生活目標,更是一種生活境界。恩愛和睦、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灣,是事業(yè)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諧社會是由許許多多的和諧家庭構(gòu)成的,和諧家庭不能沒有“孝”字。作為一個社會公民,在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當今社會人人以孝當先,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孝不僅是你贍養(yǎng)著父母,你們家的馬和狗你都養(yǎng)著它們,能說“孝”嗎?若不尊敬父母那和養(yǎng)牲口有什么區(qū)別?即“孝之至,莫大于尊親”——《孟子〃萬章上》。真正意義上漢傳統(tǒng)文化里面的孝是以“敬”為前提的。
xxx在家庭生活中就是以敬為原則。成親后因丈夫家里的經(jīng)濟情況不好,小兩口沒有自己的獨立住房,還是和長輩住在一起,對此她沒有一句怨言,還是和丈夫相親相愛,孝敬公婆。因家庭與工作單位相距有100多公里,平時不能經(jīng)常回家,她便一到休息時間便往家中跑,回家后便操持家務(wù),總想著自己多干點活,好讓老人休息一下,休息結(jié)束后盡量將幾天內(nèi)的蔬菜采購好,讓老人能夠方便一點。有了孩子后因經(jīng)濟原因孩子,只能放在家中由老人帶,她更是一點自己的時間都沒有了,一到休息就是回家?guī)Ш⒆印⒆黠?,許多同事、同學想邀請她參加各種旅游、聚會她都謝決了,因為她要回家照顧老人和孩子。
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要切實履行好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的職責義務(wù),孝敬父母,讓他們安度晚年,呵護孩子,與丈夫白頭到老,精心養(yǎng)育子女,言傳身教,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應(yīng)當把生活的重心從自我擴展到家庭,多關(guān)心丈夫、尊重老人,不斷增強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讓家人在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享受天倫之樂。她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孝敬老人的事跡在當?shù)貍鳛榧言挕K男⑿纳l(fā)著火熱的光芒,感染了周圍的每一個人,讓家庭充滿了溫馨與和睦。與她相識的人們每次提起她都是贊不絕口,說她是孝敬老人、關(guān)愛家庭、團結(jié)鄰里的好楷模。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對她更加信任,以她為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愿意讓她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樂融融的環(huán)境中。
3年來,xxx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擺在第一位。一定要讓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說,千難萬難難不過給爹媽一個好臉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但這樣的情況在xxx家是看不到的,無論遇到什么難心事,她從不在老人面前表現(xiàn)出來,她面對老人時永遠是一張笑臉。
xxx常說:“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現(xiàn)在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兒女才會孝敬我。”xxx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她經(jīng)常說:她覺得:孝敬老人,照顧丈夫,讓全家人幸福,她自己才幸??鞓?。
這位普通的高速公路員工,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愛情、親情和真情,她愛老人、愛丈夫。她用他那顆善良的心懷溫暖著老人,誰能算得清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她這樣一些勤勞、善良、純樸的人們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美德,正是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多少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一
韓xx,今年13歲,是xx區(qū)xx小學六年級二班的學生。在校他尊敬師長勤奮好學,是一個獨立自強的一名好學生;在家里他替媽媽分擔家務(wù)照顧弟妹,是個有擔當?shù)暮脙鹤印?BR> 韓xx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妹妹上三年級,弟弟上二年級,母親靠打零工來維持生活,而父親在幾年前的車禍中失去了生命。從小圓璋就是大人眼里最為懂事的孩子。當鄰居家的小朋友還整天在媽媽懷里撒嬌哭鬧時,他就在許多方面學會了自理自立。從三四歲起,他就學會自己洗腳,以后就從不用爸爸媽媽幫他洗腳。上幼兒園后,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他卻從不哭鬧,還會幫老師哄其他小朋友。每次去接他回家老師都給媽媽夸他一番。在家里,他總是幫媽媽照顧著弟弟妹妹。大人給他的小食品他從來都舍不得吃,有一次媽媽收拾他的小抽屜,看見里面有一些吃的,媽媽問他:“你怎么都沒有吃,把吃的放到抽屜里干啥?”他說:“媽媽我不想吃,弟弟妹妹不聽話的時候我拿吃的可以哄他們”,聽了這番話,媽媽心里一陣酸楚一陣感動,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替媽媽分擔這些。
上小學后的他更加懂事了。由于爸爸一直忙著做生意,家里所有的活都媽媽承擔。媽媽除了接送弟弟妹妹上下學還要買菜做飯,洗衣拖地,還要輔導圓璋的功課,很是辛苦。懂事的小圓璋每天一放學回家就認真地做作業(yè),不讓媽媽操心。做完作業(yè)就開始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洗菜,掃地,收拾房間,帶妹妹弟弟玩。晚上,媽媽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他就給媽媽端來洗腳水讓媽媽泡腳,泡好了他又幫媽媽捏腳,讓媽媽的勞累因為有了他的關(guān)心而減輕了許多。每次,媽媽生病了,他總帶著弟弟妹妹守在媽媽跟前給媽媽拿藥倒水。
這樣的生活雖然清貧簡單倒也甜蜜。而幾年前的一場事故,徹底讓這個家庭遭受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故,小圓璋的爸爸離開了。人們都說爸爸是天,現(xiàn)在這片天沒了,媽媽工作更加辛苦了,每天天不亮上班,晚上很晚才回家,因此,照顧弟弟、妹妹的任務(wù)就落在了韓圓璋的身上。每天早上起床要給弟弟和妹妹做早點,帶著弟弟、妹妹上學,中午放學在校門口接弟弟、妹妹回家,回家后還要給兩個孩子做午飯,家里的家務(wù)他全部包攬了,這樣媽媽才能更有精力工作。然而,韓圓璋其實也不過是一個13歲的孩子而已,父親去世對他的打擊很大,可是他卻不能將悲痛顯示在臉上,因為媽媽、弟弟和妹妹還需要他。他說:“我是家里的男人,我得照顧家里的女人和小孩”。這樣一句話從13歲的孩子口中說出來,讓人有幾分心酸和心疼,而就是這么一句簡單的話,卻顯示出這個孩子的堅強和擔當。
媽媽一天要工作將近十二個小時,晚上回家后累的腰都直不起來了,韓圓璋總是很晚才睡,他要等媽媽回家,幫媽媽準備熱水洗臉、洗腳,幫媽媽捶背捏腰,鍋里也總是給媽媽熱著晚飯,等媽媽吃了晚飯,洗臉洗腳睡著之后,他幫媽媽洗工衣、洗襪子,然后才睡覺。周末的時候,媽媽還要上班,他在家監(jiān)督弟弟、妹妹寫作業(yè),打掃衛(wèi)生、洗衣做飯,中午做好飯帶著弟弟、妹妹去給媽媽送飯,晚上會在家門口等媽媽下班。有時候下雪、下雨了,他會帶著傘去接媽媽下班。姥姥身體一直不好,總是腿疼,媽媽工作很忙,不能經(jīng)常照顧姥姥。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圓璋就幫姥姥洗衣服,收拾屋子,還會最好飯菜給姥姥送去。
韓xx的生活是忙碌的,每天六點鐘起床,晚上十一點左右才能睡,雖然要從早忙到晚,但家庭的重擔并沒有壓垮他,在生活中她仍能保持微笑。他曾說,他的微笑能讓媽媽看到希望,也能讓自己不絕望。對于這個13歲的少年來說,微笑背后承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悲傷和苦楚。畢竟,這樣的年齡原本不應(yīng)該承受這么磨難。
有一次他問大姨,小孩到了多大年齡就可以打工,大姨隨口說,十八歲就可以了,他說如果是十四歲就好了,大姨問他為啥十四歲就好了,他說如果是十四歲,他在放假的時候就可以打工了,可以幫媽媽分擔一些壓力了,可以給妹妹交舞蹈費。大姨聽了對他說,你有這些想法是對的,但是你現(xiàn)在的任務(wù)就是就好好學習,等你長大了,有了好的工作就可以幫媽媽分擔了。他說他一定好好學習,將來自己考上好的學校,他就會找到好的工作,就可以掙很多的錢,給媽媽,還能給妹妹交舞蹈費,可以幫妹妹完成她的夢想。他的這些話,讓媽媽和大姨聽了都感動不已。
在學校里,韓圓璋是個開朗樂觀的孩子,成績雖然不是班里的拔尖,但是每節(jié)課他都認真聽講,作業(yè)也很認真的做,雖然每天寫作業(yè)總是在夜深人靜時,但是他從來沒有拖拉不交作業(yè)。班里的同學都很喜歡他,因為他對待每一個同學都友善,總是幫助同學們,這樣一個開朗的少年背后卻是繁重的家庭負擔,誰能想象就是這樣一個個子不高,有點瘦弱的孩子在幫助媽媽支撐著家庭的重擔;又有誰能想象這樣的生活壓力堆積在一個13歲少年身上是怎么樣的艱難。
人生的道路總是充滿坎坷和艱難,韓xx的人生才剛剛踏出第一步,他的人生還很長很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他,相信一定會更加堅韌,將來的他不一定能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但一定是一個有擔當、堅強、不屈不撓的具有高尚品質(zhì)的人。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二
徐xx,女,今年17歲,共青團員。家住新縣新集鎮(zhèn)艾洼居委會,就讀于新縣高中本部高三(2)班。該同學學習刻苦認真,思想品德端正,孝老愛親事跡典型。
小時候的徐力維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大家庭:有和藹可親的爺爺奶奶,有對自己關(guān)懷備至的爸爸媽媽,有聰明活潑的弟弟,一家人雖不富裕,但其樂融融。
2009年秋天,徐力維同學的爸爸徐斌突患腦溢血,當時她僅僅是初二學生,弟弟才上六年級,爺爺奶奶年近80,都有老年癡呆癥。爸爸一病,媽媽要去醫(yī)院照顧病人,就把整個家丟下了。沒辦法,徐力維只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她既要在學校搞好學習,還要回家照顧爺爺洗臉,穿衣吃飯,幫助奶奶做飯、掃地、做家務(wù)等等,不幸的遭遇讓她過早體味了生活的貧困與艱辛,但她總是說:“再苦再累,我都要堅持,不能讓媽媽擔心?!边@一挑就是123天。直到幾個月后父親從醫(yī)院回家。
徐力維母親李本麗身體也很不好,前幾年肝臟做過切除手術(shù),不能做太多的事情,所以在父親回家后的大部分家務(wù)仍是要她做:洗衣做飯,加上爸爸的尿布,還要幫媽媽給爸爸做康復運動。那時她爸爸被確診為植物人,整天臥床不起。即使這么辛苦,徐力維仍毫無怨言。爸爸病后,家里生活相當困難,她正值青春年少,沒有去與人家比吃比穿的,穿的都是好心人給的舊衣服,吃的是最便宜的飯菜。其他同學一星期要花費100元錢,而他們兄妹倆每月一共才用100元錢,媽媽有時對她說:“孩子啊!真是苦了你了!現(xiàn)在你是家里的頂梁柱了?!蓖鴭寢屻俱驳拿婵缀皖^上出現(xiàn)的銀絲,徐力維含著淚點點頭,她下定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媽媽照顧好家人。
從此,不管春夏秋冬,徐力維每天早上五點就準時起床了,她總要先幫爸爸洗臉刷牙,穿好衣服,再趁媽媽做飯的時候讀讀書,自己有時候都顧不得吃上一口就得背上書包飛快地趕到學校上課,放學鈴聲一響又飛快的跑回家?guī)蛬寢屪鑫顼?。除了學習,做家務(wù)、照顧爸爸的飲食起居,成了徐力維每天必須做的事,她的少年便是在這樣的忙碌辛勞中一天天度過的。
臨近中考,她的學習任務(wù)也變得繁重起來,但她依然堅持每天臨上學前把吃的喝的給爸爸準備好放在床邊,中午回家給爸爸喂飯、擦洗身子,晚上回家后給爸爸洗臉、洗腳、做身體按摩,給爸爸講自己一天的收獲,看到爸爸笑,徐力維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周圍好心的大叔大嬸們有時候也會過來看看她們一家,問她有哪些地方需要幫忙的,但徐力維都會婉言謝絕,因為她覺得,這么多年來大家對她們的幫助已經(jīng)夠多了,現(xiàn)在她長大了,就要憑自己的能力撐起這個家了。這么艱苦的家庭條件,她沒有放棄學習,刻苦努力,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在升高中時,她原本打算放棄縣高去職高的,因為職高學生有補助,可以減輕家庭負擔,可以讓弟弟更好的學習。她的這一舉動感動了好心人,有社會愛心人士資助她上高中,她知道求學的不易,珍惜上學的機會,克服了一切困難,努力學習,成績始終優(yōu)秀。
進入高中之后,學習任務(wù)更繁重了,但臥病在床的爸爸依然是徐力維最大的牽掛,她甚至想到過放棄學業(yè)回家一心一意幫媽媽照顧爸爸,可每次都會被媽媽罵:“孩子啊,這么多年的艱辛我們都走過來了,爸爸有我照顧,你要好好學,再堅持三年,你考上大學就好了”。聽了媽媽的話,徐力維飽含著淚水,繼續(xù)回到學校努力讀書,她在心里激勵自己:“我要堅強,我不能向生活低頭”。幾年來,徐力維精心照顧爸爸的孝心感動了周圍的許多人,大家都對這個善良質(zhì)樸的女孩豎起了大拇指。
走過了艱辛的成長之路,徐力維沒有享受快樂幸福的少年時光,她勇敢地幫媽媽承擔起贍養(yǎng)老人,照顧爸爸的義務(wù),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未來的路依然漫長,但徐力維卻毫不畏懼,她在日記中寫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我要與那雛鷹一樣,用大自然生存的殘酷歷練心智,以鳳凰涅槃的精神堅定信仰。我堅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自己不放棄努力,笑對生活,殘缺的家庭也會充滿愛的溫暖,也能收獲美好的明天!”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三
常xx,女,現(xiàn)年55歲,是太仆寺旗寶昌鎮(zhèn)向陽村農(nóng)民,在向陽村婦聯(lián)工作。明孝道、知榮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大力提倡樹社會主義榮辱觀,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常xx以孝道為榮,以奉獻為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子、為人妻、為人母的高貴品質(zhì),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常xx結(jié)婚后生有兩個兒子,丈夫在婚后的第四年頭得了“骨髓空洞”癥,不能下地勞動,因此農(nóng)村沒完沒了農(nóng)活就全部落在了她的肩上,每天被繁重的農(nóng)活、家務(wù)折騰的腰酸背痛。盡管如此,她沒有任何怨言,心想只要一家子在一起好好生活就好,再苦再累都無所謂。但房漏偏遇連陰雨,不幸的事又降臨在這個家中,她的婆婆患腦溢血,又臥床不起了。照顧婆婆的任務(wù)又得由她來包攬,婆婆無法自理,從晨起開始每一件事都需要她幫助,處理大、小便,洗漱,擦身等等都得由她來做。有時她有事情早晨起床外出后,家婆便把大便拉到了房間里面或者褲子內(nèi)面。她回家后便默默地把家婆的房間打掃干凈,把衣物洗干凈,這樣的工作她一做就是兩年。一邊照顧婆婆,一邊照顧丈夫,還要干農(nóng)活家務(wù),盡管常xx付出這么多的艱辛,承受這么多的苦難,然而婆婆還是于20xx年離開了他們。在婆婆去世后,智障的小姑子抱住她淚流滿面,常xx哄著她:“別哭了,嫂子就是娘!”她又當起了“嫂娘”,對小姑子又是百般照顧,在20xx年小姑子因抽搐過度也走了,家里親人不斷離去,令常xx夫婦悲痛至急。
——丈夫更是倍受打擊,病日益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呼吸靠氧氣,她看在眼里,痛在心中,默默無聞的照料老公,直到20xx年7月,老公也丟下她離開了。一個女人的傷心艱辛無處訴說!不幸接二連三,公公在兒子走后的一周臥床不起,她又帶公公求醫(yī),皮膚癌到了公公眉心間,無錢醫(yī)治回家后,她每天都要一口一口喂飯,為他洗衣服,晚上不間斷的上藥。為死去丈夫贍養(yǎng)父親,20xx年11月公公又走了,十年間她送走了四位親人,村里人都說:“她這回沒牽掛了,該去兒子家安度余生了。”不料她沒走,她又把丈夫的無兒無女四叔接回家,她要替張家獨苗的'丈夫贍養(yǎng)完最后一位親人,她才能踏踏實實的去兒家享清福。
——常xx深懷愛老之心,恪守夫妻之德,力行孝敬之舉,以責任去體現(xiàn)孝道,從點滴小事做起,踐行傳統(tǒng)美德,為老人送溫暖,對丈夫不離不棄、患難與共。在常xx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許多中華兒女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孝敬老人、誠實守信、無私奉獻、勇于擔當。她用自己的愛心、孝心、責任心構(gòu)筑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是常人所無法做到的,何況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我們?yōu)樗c贊。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四
馬俊喜,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家婦女,在特殊家庭狀況下,用一雙辛勤的手和她那顆善良的心,積極弘揚家庭美德,受到了民眾的好評。
每天清晨或黃昏,在馬城村的鄉(xiāng)間小路上,常常會看到一年輕女子攙扶著一個步履有些蹣跚的青年在散步。她就是馬俊喜,每天都會攙扶著自己的丈夫——馬城村小伙兒劉亮散步。
提起這個姑娘,知情的人都豎起大拇指,發(fā)出由衷贊嘆。馬俊喜和丈夫劉亮有著極其不平凡的戀愛經(jīng)歷。20xx年,劉亮從部隊復員后,到天津塘沽區(qū)康師傅集團打工,與同在該廠打工的馬俊喜相識相愛,兩人情投意合很快談婚論嫁。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xx年11月2日,劉亮遭遇嚴重的車禍,由于傷勢過重,醫(yī)生告訴馬俊喜,劉亮可能成為植物人。這晴天霹靂給熱戀中的俊喜以極大的打擊。這是個倔強而堅強的姑娘,她經(jīng)過深思熟慮,擦干眼淚,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辭去了月工資20xx多元的工作,到醫(yī)院照顧劉亮。從那以后,馬俊喜肩負起了照顧劉亮的責任。從出事后,劉亮就人事不省,在醫(yī)院接受治療期間,馬俊喜省吃儉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戀人身旁,每天早上5點,她便準時起床,以打果汁、煮粥作為一天的開始,在晨曦中帶著做好的果汁和粥趕到醫(yī)院,為劉亮洗臉、刷牙、按摩、擦拭身體、喂食……她每天都跟劉亮說話,呼喚著戀人意識深處的覺醒。兩個月不離不棄,精心呵護,無怨無悔。功夫不負有心人,奇跡出現(xiàn)了!兩個月后,劉亮蘇醒了!俊喜和家人欣喜若狂,此后又住院兩個多月,劉亮的父母為給他治傷,變賣了所有值錢的家產(chǎn),還負債近30萬元。俊喜也花去了自己3萬多元的積蓄。
四個多月后,俊喜陪劉亮回到了家鄉(xiāng)馬城村。在俊喜的精心照顧下,他慢慢地能下床走路了。俊喜每天攙著劉亮進行鍛煉,由慢到快,由近及遠,持之以恒。純潔高尚的愛給了劉亮強大的精神力量,漸漸地他能自己單獨行走了。如今,劉亮已基本康復,仍然天天堅持鍛煉,俊喜用瘦弱的雙肩承擔起家庭的重擔,變著花樣給劉亮做好吃的增加營養(yǎng)。20xx年春節(jié)前,善良的俊喜與劉亮在馬城村舉行了婚禮。鄉(xiāng)親們都趕到婚禮現(xiàn)場祝福這對有情人。
婚后夫妻二人一直與家里老人在一起生活。馬俊喜對老兩口非常孝順。從過門到現(xiàn)在三年了,她從沒有跟老人頂過嘴、吵過架、耍過脾氣、紅過臉,不管是大事小事都主動征求老人的意見。劉亮行動不便,她就無怨無悔地扛起了照顧公婆的任務(wù)。20xx年他們有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養(yǎng)育兒子、操持家務(wù)的重擔也落在了俊喜的肩上,無論春夏秋冬,每天早上起來,馬俊喜總是先想到丈夫、兒子、公婆,幫丈夫穿衣、洗臉,把公婆服侍好了,又去做早飯,讓家人吃好、喝好,一日三餐做飯洗碗、洗衣拖地而無怨言!全家人的衣褲被褥,她總是拆洗得干干凈凈。一年四季,春種秋收,她起早貪黑,既要照顧家里,又要下地干活,左鄰右舍都說馬俊喜是一個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媳婦!
小病都拖成了大病,老倆口天天與藥打交道。多虧了我們家兒媳婦,要不是她在飲食上變換著口味,在生活中無微不至的照顧,我這把老骨頭早就散架了!”
別人問她累不累時,她總是樂呵呵地說:“怎么能不累呀,可人都有老的時候,孝敬老人是我們應(yīng)盡的責任。俗話說:生兒才知育兒苦,養(yǎng)兒才知報母恩。自己的言傳身教都是孩子的榜樣,我們也有老時,我們也有兒女。所以說孝敬老人就是善待自己。”不管富貴,或者貧賤,這輩子她都會全心全意為了這個家忙碌。
哎,說起她的好,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五
她叫x,今年48周歲,是一名從事二十八年的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共有兩個子女,女兒患先天性精神發(fā)育不全,今年二十一歲,生活不能自理。結(jié)婚二十四年來,她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家庭和睦,婆媳之間相處非常好,她的家庭曾先后3次被評為本村”文明示范樣板戶“。她在照顧好自己先天殘疾的女兒同時,她還把贍養(yǎng)老人作為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動力,竭盡全力用真情去幫助老人,用仁愛去伺候老人,用愛心去善待老人,大愛無疆,真愛無言,二十四年來,她用博大的胸懷和仁厚的摯愛,換來了人間至純至愛、至善至孝。
婆婆患有高血壓、心臟病,還有多年的寒腿病,生活不便,也給家人帶來痛苦。二十四年來,她一邊工作一邊不厭其煩的陪著婆婆住院看病、伺候老人的生活。王老師深知:贍養(yǎng)老人,孝敬老人的責任重大,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有付出沒有回報。那是20xx年4月26日,婆婆又因腮腺炎手術(shù)住南梁鎮(zhèn)醫(yī)院。困難來了怎么辦?王老師白天上課托付醫(yī)生看液,放學再去醫(yī)院照顧。跑前跑后半個月,出院后第三天,婆婆又因昏迷送進縣醫(yī)院,檢查結(jié)果是貧血和小腦大面積堵塞,醫(yī)生說很嚴重需要轉(zhuǎn)院。她將婆婆送到慶陽市醫(yī)院。甭提王老師多難受了,婆婆需要照顧,學生需要上課。急得她不知所措,既舍不了學生,又放心不下婆婆。沒辦法只有周六周日看望她老人家了。半個月過去了,病情稍有好轉(zhuǎn),由于腦堵塞老人記憶力嚴重衰退,已不能像正常人那樣生活了。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俗話說:七分病三分養(yǎng)。她每天像呵護小孩一樣照顧她,從不嫌麻煩,每到吃飯時,先把圍裙給婆婆圍上,吃過后再摘下來,晚上睡在一起。然而,好景不長,20xx年春季婆婆又患上偏癱,右身子和右手不靈了,需要輸液。這又是個難題,王老師白天不能耽誤課呀,只能利用放學后的時間,一邊做飯一邊看護。一天、兩天、二十天過去了,婆婆的手腳還是不靈活,生活不能自理。怎么辦?她先讓老人練習抓核桃,再抓玉米粒。為了不讓老人寂寞,她抽時間坐在炕上哄,給老人唱歌,和老人一起打撲克,逗老人笑。親戚朋友說:”你真是太孝敬老人了,你比親閨女還親呀!“??伤耄耗茏尷先丝鞓凡攀亲约赫嬲目鞓贰?BR> 去年放暑假,王老師原本想好好休息一下,不料婆母突然病情加劇,不會說話、不會走路、連吃飯都吃不下去,更不用說大小便自理了。王老師心如刀絞一般,她與婆婆的真情已到了無法割舍的地步,她不甘心婆婆的病情,又把婆婆送到縣醫(yī)院做檢查。這次她真的失望了,醫(yī)生說治不了,連藥都沒開,就讓送回家。面對婆婆嚴重的病情,她祈禱著,暗暗下著決心,一定要讓婆婆在有生之年快快樂樂生活。暑假的50多天里她盡量讓婆婆吃好。每天五餐,食品搭配講求營養(yǎng),定時定量。每天攙扶婆婆在地上轉(zhuǎn),沒等坐穩(wěn)就又得起來。為了讓老人減少痛苦,她每天這樣反反復復,那付出的汗水就可想而知了。除此之外,她還要洗衣服、搞衛(wèi)生。王老師知道,照顧老人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吃喝拉撒睡你都要考慮周全。如果十天八天、一個月兩個月還好,可時間長了,一年、兩年……,伺候一位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給老人洗臉、換衣服、喂飯、洗衣服、吃藥要付出多少。日夜的勞累和操勞她見瘦了很多,但她心中只有一個目標,擔起照顧婆婆的重擔,自己只有選擇堅強,堅強就是家中的希望。她堅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自己的決定就是婆婆的生命,這是一種孝心,更是一種責任。這也是一個為人師表的人民教師光輝形象的真實寫照。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六
xx是已退休10年的老蒙醫(yī)。他退休不退志、退休不退職,發(fā)揮余熱受到各界群眾的好評,同時也將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時刻放在心上,體現(xiàn)在行動中。
退休之前他是一名蒙醫(yī),是搞專業(yè)技術(shù)工作的。退休之后他深深感到黨和國家的大事與自己息息相關(guān)。因此他每年花幾百元訂閱報刊雜志,每天花大量時間讀書看報,把學習與思考當做一種樂趣。有人說:“你退休了還看報學習,花那么多精力干什么”。他說:“人退了工作,但思想不能退,要走好人生之路,就要活到老學到老”。幾年來,他勤奮學習的同時還向報刊撰寫了近百篇文章他用蒙文寫了許多科普文章和文學作品,發(fā)表于《xx日報》等,受到了報刊、讀者好評。xx年又在青海的《柴達木報》上發(fā)表了《作者簡介》,向廣大讀者介紹了他的情況。
他是我縣高級職稱,資歷深厚的老蒙醫(yī)。他退休之后好多牧民及城鎮(zhèn)居民都找他看病,讓他得不到片刻休息。但他顧不上休息,病人隨來隨診,對老、弱、病殘者,他到病人家里去看病,但從來不收任何出診費用,都是義務(wù)看病。他雖然退休了,依然關(guān)心單位的.發(fā)展。給單位寫了許多有關(guān)民族醫(yī)藥方面的材料,幫助解決了青年蒙醫(yī)解決不了的問題。去年他又寫了《肅北蒙古族自治縣蒙醫(yī)藥志》一書,不收任何稿費。
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他一直與各鄰居及社區(qū)居民友好、和睦相處。他的二兒子是縣上領(lǐng)導干部,兒媳也是黨城派出所科級干部,他們平時的工作很忙。但是二位老人沒有任何怨言,給他們做飯看孩子,讓他們放心工作,同時又照顧雙方的老人。雙方有兩位高齡老人,妻子的母親92歲,已經(jīng)臥床不起兩年多了,自己的母親現(xiàn)年97歲在孩子家住。他們老兩口每天兩頭忙,細心照料老人,盡心侍候,為二位老人洗衣做飯。二位老母親體老多病,因此,在飲食方面,即要注重食物搭配又要注意營養(yǎng)補給。晚上能使老人睡個安穩(wěn)覺,他們平均一宿起床查看三四次,全身心的照顧母親是他們老兩口生活的全部。他們夫妻二人為尊重母親的生活習慣,讓老人們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生活,他們盡量去配合。老年人喜歡回憶過去,一件件事情老母親總是喜歡重復訴說,每次他們都用心傾聽,耐心安慰,使老人感受到子女的關(guān)愛,因此,他們家的2位老人成為全縣少有的高齡老人。
他平常除了照顧90多歲的兩位老人外,還幫自己的子女看管孫子,更對周圍鄰居關(guān)懷備至。他家住的樓房沒有搞衛(wèi)生,他就主動打掃,樓道燈容易壞,他為了方便大家,經(jīng)常更換壞了的燈泡,鄰居忘了帶鑰匙出門,進不了家門,他就請進自己家坐坐,等他們回來。他們住的樓房門前沒有曬被褥的地方,他主動拿起鐵絲和木棒在樓門口搭起曬桿,方便居民們。冬天下了雪,他就早早起床,主動掃雪,給居民通行帶來方便。這些事雖是一件件一幢幢小事,卻受到居民們的贊揚,受到鄰居們的尊重。好多居民說:“現(xiàn)在哪里還有這樣的好心腸的人,經(jīng)常為別人辦好事,不求任何回報”。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七
王立梅,開城鎮(zhèn)都督村人,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nóng)家媳婦。七年如一日服侍患有心臟病的'公公和孝敬尚在人間的婆婆。無微不至,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傳遍六店街道。自與丈夫結(jié)婚以來,她和公婆的和諧程度如同自己的親生父母,公婆一直把她視如己出,從未把她當作兒媳看待,有些話寧愿對她說也不愿意告訴自己的女兒們,立梅成了他們生活中的貼心人。
2005年,身患心臟病的公公在南京市鼓樓醫(yī)院做了心臟搭橋手術(shù),在眾多的子女中,是和老人關(guān)系最融洽的三兒媳婦王立梅主動去醫(yī)院照料公公,她沒有在丈夫的三個姐姐和兩個嫂子面前說一句抱怨的話。多年來,身患疾病的公公和年邁體弱的婆婆一直住在立梅家。公公自手術(shù)后,老年病纏身不能起床正?;顒?,連吃飯都要人喂,這些年來吃喝拉撒睡全靠兒媳立梅一人照料。立梅對一雙公婆真是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生活上多方照顧,夏天買回夏裝,冬天買回毛衣、羽絨服。婆婆經(jīng)常腰、腿痛,立梅就給婆婆尋醫(yī)問藥,擦腰洗腳或陪送醫(yī)院診治,就像女兒照顧母親一樣。
丈夫徐魯生因工作需要經(jīng)常不在家,立梅不僅悉心照料公婆,還特別重視一對兒女的學習,把這個家操持得美滿溫馨,從不讓丈夫多操心,她既是一個孝順的媳婦,又是一個賢惠的妻子,還是一個善良的母親。
鄰居都羨慕徐家有一個像女兒一樣好的兒媳婦。王立梅的事跡不但在六店街道而且在周圍村莊也傳為佳話,沒有誰不夸她的。都說:“有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媳婦!”
經(jīng)典國學《弟子規(guī)》中說:“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王立梅用自己切實的行動詮釋了“孝”的真諦。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今天,在越來越文明的新農(nóng)村里,這樣的好媳婦就是我們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杰出代表!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八
xx,女,1944年2月出生,小學文化程度,xx鎮(zhèn)xx村村民,1957年任xx市糧村蘭家塔村大隊長、婦女主任26年。xx年被評為xx市孝老愛親道德模范。
擔任村大隊長、婦女主任期間,xx犧牲小我,顧全大局,起到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她牽頭計劃,逐門逐戶走訪群眾,改變婦女思想,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為全村的計劃生育工作順利開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她積極發(fā)動全村婦女投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為村上發(fā)展奉獻自己的力量,帶領(lǐng)婦女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tǒng)作物,為當時村上爭取糧食3000多公斤,同時,xx改變傳統(tǒng)種植,帶頭發(fā)展養(yǎng)兔場,為村發(fā)展開闊了思路,她積極宣傳法律法規(guī)知識,身體力行踐行愛崗、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正能量,用自己的言行宣傳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成為全村效仿的榜樣。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xx堅持自力更生,對美好生活充滿著無限向往,依靠自己的精致手工,為整個家撐起了一方天地。她擅長傳統(tǒng)手工制作,利用農(nóng)閑時間制作老虎枕頭、手工鞋墊、老式布鞋等,同時,結(ji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帶頭剪紙,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傳承傳統(tǒng)藝術(shù),帶領(lǐng)村民向美好生活前進,累計制作老虎枕頭3000余個,老式布鞋8000余雙,鞋墊600余雙,依靠制作手工賺錢,建起了自住的3間窯洞。與此同時,xx主動給村上姐妹們現(xiàn)場指導手工制作及傳統(tǒng)剪紙,把自己的`手工技術(shù)和經(jīng)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們。在她的幫助和帶動下,村里向上向美的人多了,群眾更加堅信依靠自己辛勤勞動能過上好日子。xx在平凡的生活中彰顯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她的帶動下,全村游手好閑、賭博斗毆的不良風氣逐漸改善。
1974年xx回到xx村,在自己已經(jīng)生有一女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收養(yǎng)了出生70天生來癱瘓的兒子xx,至今已照顧50年。xx由于生來智障自己無法吃飯,他的一日三餐都靠xx親手喂飯,并且每日給他梳洗,同時,由于xx無法移動,自己無力大小便,張愛珍時刻注意定時幫助他上廁所,每月4次定期擦拭身體,多年以來,xx的胳膊在她的精心照顧下,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做簡單的動作,同時還能自己簡單的進食。1972年xx丈夫身患肝癌,患病期間,嘔吐不止。她每日為丈夫擦拭身體2次,定期給他換衣服,飲食上也盡量顧忌丈夫的口味,丈夫行動不便,她又在床前伺候他大小便,從未讓丈夫身著濕衣,丈夫身患重病5個多月,她盡心服侍從未有過半句怨言。丈夫去逝后,迫于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xx年xx選擇了再婚,婚后xx又承擔起照顧了年幼繼子的重任,照顧起居飲食外,直到其成年結(jié)婚,現(xiàn)在自己已經(jīng)年邁且患有腿疾,丈夫因生病而喪失勞動能力,兒子離異孫子無人照顧的情況下,她靠傳統(tǒng)手工,供養(yǎng)倆個小孫子上學,可謂盡心竭力,但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倆年前,小孫子因為一場車禍住進了醫(yī)院,xx在頂著巨大經(jīng)濟壓力的情況下,盡心照顧小孫子,錢不夠了,她四處奔走籌錢,小孫子哪疼了,她必定第一個沖上前去詢問,沒日沒夜照顧了2個多月。這種不是親人卻勝似至親的愛,感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贏得了周圍群眾的一致稱贊。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九
走近她,你一定會感受到她的溫柔、賢惠和體貼,作為一個女人特有的優(yōu)雅。她敬老愛老的事跡廣為傳頌,所在的三口堰村無人不曉,所住xx鎮(zhèn)無人不知。在街坊鄰居眼中,xx既是一個好母親,又是一個持家的好妻子,更是一個孝順婆婆的好兒媳。
大成人,老兩口可以安享晚年了。然而,20xx年5月的一天,一場突然的變故改變了這個平靜而美滿的家庭。
幾年來,xx堅持無微不至地照顧偏癱的婆婆。說起媳婦,婆婆總是樂得合不攏嘴:“人人都夸我們家有個好媳婦,真不知道是哪輩子修來的福氣?!闭f話間,婆婆的眼里已經(jīng)噙滿了淚水:“都這么大歲數(shù)了還拖累你們。”xx一邊給婆婆擦眼淚一邊安慰:“媽,您老千萬別這么說,從小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們拉扯大,現(xiàn)在我們做這些也是應(yīng)該的?!?BR> 扭轉(zhuǎn)婆婆的心情,xx總是說著開心的話語給老人聽,讓她的心情一天天開朗、樂觀起來。經(jīng)過xx細心照顧,丈夫很快就康復了,婆婆隨之也露出了久違的笑臉。
親情無價。婆婆陳大姐說:“媳婦xx是我們家的福星。”對此,xx只有樸實的話語:“玉喜的母親將玉喜養(yǎng)育大,付出了許多心血。不管是自己的母親還是丈夫的母親,都是自己的親人,照顧長輩是晚輩應(yīng)該做的?!薄拔覀兠總€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希望下一代對我也是這樣。我尊敬老人也是支持丈夫的工作,同時也要做好表率,讓下一代懂得尊敬老人,繼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一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在我們家就有這樣一個孝老、愛老的好榜樣,他就是我的弟弟——李文釗。弟弟是華山旅游公司華山自來水廠的一名普通職工,1976年出生,現(xiàn)年37歲。他用真愛勾勒了傾注與付予的光環(huán),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孝老愛親的美德。近兩年來如一日,不辭辛勞孝敬長輩,無微不至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父親,盡心竭力贍養(yǎng)年長的母親,他用真情無私的付出在我們家和單位同事及體委家屬區(qū)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面對困難勇于擔當。
2012年6月30日早,父親突發(fā)腦溢血住院,醫(yī)生說父親腦出血位置不好,壓迫了右側(cè)肢體不能動,也說不了話。父親生病時63歲,身體一直很硬朗,剛退休,正是享受晚年幸福的時候怎么說病就病成這個樣子了!全家人都無法接受這個殘苦的現(xiàn)實,但又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接受事實。生病住院期間,弟弟精心照顧父親,親力親為,每天給他變著花樣做飯菜,學習腦出血病人護理知識,從生活、精神等多方面對父親照顧的無微不至。父親的病恢復的較好,15天后就能在家人的協(xié)助下下地活動、自己用勺子吃飯和我們正常交流。就在醫(yī)院決定讓第二天出院的前一天晚上,父親精神很差,晚上睡不著覺,一晚上都很緊張,汗出的不停,但意識還清楚,第二天早上做ct檢查后診斷同位置對應(yīng)的右側(cè)又出血了,而且比第一次出血量多,這對我們家人來說就是一個晴天霹靂,感覺天都塌了下來。父親睡在病床上和植物人一樣,眼睛連眨都不眨一下,高燒近39度,每天嗜睡,不能和我們交流,神志和意識也不清。此時,我們只祈求老天保佑父親躲過這一劫,早日醒過來。這個時候最可憐的就是母親了,她整日以淚洗面,給我們說:“你爸剛退休,正是享福的時候,他病后,我現(xiàn)在看著家里的所有東西都感覺是多余的”。醫(yī)生告訴弟弟,父親的情況不好,要有思想準備。拿著病危通知單,弟弟化悲痛為力量,他說:“只要有一線希望,絕不放棄治療,就是把賣房子賣了也要給父親看病”。他還開導母親說:“我爸雖然有病了,但咱家的生活還得繼續(xù),不能因我爸有病而影響咱家的正常生活,凡事都有我呢,你不用擔心,你每天該鍛煉就去鍛煉,該逛街就去逛街,把你自己身體搞好是最重要的了”。
積極籌錢全力醫(yī)治。
近兩年來,先后在華陰市人民醫(yī)院、西安西京醫(yī)院icu重癥監(jiān)護室、陜西省中醫(yī)院、陜西省榮復軍人康復醫(yī)院、唐都醫(yī)院、交大一附屬醫(yī)院給父親醫(yī)治。弟弟在網(wǎng)上查,到處打聽什么藥物能讓父親恢復快些,得知神經(jīng)節(jié)甘脂對腦神經(jīng)好時,他要求醫(yī)生給父親打營養(yǎng)神經(jīng)的神經(jīng)節(jié)甘脂,這個藥不在醫(yī)保促銷范圍,一支就200多,他沒說一句嫌藥費高的話。醫(yī)生叮囑,腦神經(jīng)被破壞后,想要修復是很困難的,主要還在于病人自己加強鍛煉和家屬后期護理。為防止褥瘡,他給父親買了氣墊床;為了不讓腳變形,給父親買了矯正鞋;還買了康復器材(站床、腳蹬車)、能看到視頻的隨身聽、專用洗腳盆、泡腳的中藥、理發(fā)工具、刮痧板等,只要父親說想吃什么,弟弟從不算計花錢多少就給父親買,凡是對父親病好的藥物或是康復治療他都讓醫(yī)生給父親做。每到一家醫(yī)院都得花費不少的費用,都得付出很大的心血。但弟弟沒讓母親和我擔憂,也從沒有怨言和不滿話。他四處籌錢給父親看病,親朋好友知道父親的病后,他們既出錢又出力,幫我家度過了這個難關(guān)。從父親病危到現(xiàn)在能正常同我們交流,表達自己的意愿,這是一個多么不易的過程啊!從父親去年生病到現(xiàn)在已1年多了,這期間,弟弟承受著精神與身體的雙重壓力,來回奔波于醫(yī)院和家之間,他瘦了好多?;叵肫鸶赣H生病所度過的日日夜夜,真不敢想像是怎么挺過來的。在全家人的不離不棄、相互鼓勵支持和親朋好友的關(guān)心與幫助下,父親終于過了鬼門關(guān)。這是上蒼在眷顧我們,給我們孝敬父親的機會啊!
不遺余力精心照顧。
父親生病后,弟弟放棄了單位給他提升的機會,一下班就回到家陪父親鍛煉,全身心都用到父親身上。他總說“行孝要及時,百善孝為先,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新聞和報紙上經(jīng)常講有些人長期伺候長年癱瘓在床和自己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再別說這是咱們的親生父親呀”!
在父親病重用鼻飼時,每天為了保證父親有足夠的營養(yǎng),弟弟專門從網(wǎng)上買了鐵棍山藥,母親做了山藥小米粥,蔬菜湯、魚湯、水果汁,再用豆?jié){機打成糊狀,他用針管一管一管給父親推進去;怕醫(yī)院的飯菜不合父親的胃口,弟弟和弟媳總給父親帶上他們親自做的父親喜歡吃的飯菜。父親后半夜休息不好,醫(yī)生開的安眠藥,弟弟嫌有副作用就沒讓父親服,他整晚上就不睡覺陪父親,他從不讓父親受一點委曲。還常給母親講,照料父親就得順著他,如果父親睡不著,我們不陪他反而睡著了,那還照料什么。所以,父親無論是大便或是小便弄到褲子上了,他都會說:“沒事,洗一下就好了,不必在意”。每次,父親蹲在馬桶上大便完后,他都要把大便認真研究一翻,看是干還是軟,多還是少,顏色正不正等,以便在飲食上給他調(diào)節(jié)。父親住院期間,同病房的人看到我和父親聊這聊那,給父親擦洗身上時就說:“還是女兒好,要是兒子的話不一定能做到這一點?!备赣H驕傲和自豪地說:“我兒子比女兒做的還好?!蓖》康膭⒉姷降芟苯o父親倒尿,還以為女兒,知道是兒媳后說:“你這當兒媳的真好,沒見過兒媳能給公公倒尿的?!钡芟毙χf:“誰都有老的時候?!币蜷L期臥床,父親便秘,怕他大便時用力傷身,我老公就用手一把一把地給父親摳大便。劉伯感動地給父親說:“老弟,你值呀,你兒媳和女婿都能這樣侍候你,你應(yīng)該知足啊!”在弟弟孝心的感染和帶動下,全家人齊心協(xié)力,各盡所能,不厭其煩地照顧父親。一生開朗樂觀、風趣幽默、思維敏捷的父親一年來被病痛折磨的像個小孩,喜怒無常,說話含糊不清,大小便失禁,因肌張力高,四肢不靈活,一著急手就發(fā)抖(這是腦出血后遺癥)。在醫(yī)院,好多病人家屬為了方便,都用保鮮袋接尿,弟弟堅持用尿壺接,雖然接不好了總會尿濕床單,但他寧可多洗些床單也不愿意讓父親下身捂在保鮮袋內(nèi)。他常給父親跳舞、說笑話、扮鬼臉逗父親開心。父親雖說有病在身,但和沒病時是一樣的,每天刮胡須、堅持勤洗澡、勤換衣服、勤清理鼻孔、勤剪指甲、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掏耳朵……每天晚上堅持給父親擦洗身子,用艾葉和紅花煮水給父親泡腳。
堅持每天給父親全身做按摩。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父親現(xiàn)在身體比以前硬朗多了,也胖了,臉上氣色看上去也好多了,這一切可喜的變化,家人很欣慰也很高興,看到父親一天天在好轉(zhuǎn),我們的心情也都隨著好了起來,對治療父親的病更有信心了。父親現(xiàn)每天坐在輪椅上自己能吃飯、喝水、扣扣子、用筷子夾菜,更值得家人欣慰的是,父親記憶力還好、能唱歌、唱秦腔、迷胡戲、吟詩、猜謎語、算數(shù)等等。父親雖然有病了,但他還是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有時我們說的不對的地方他還及時給我們糾正,聽到我們表揚他耳聰目明、記性好,腦子聰明時,父親像個小孩子一樣樂得合不攏嘴。醫(yī)院的護士和醫(yī)生看到父親現(xiàn)在的樣子都說:“你父親能恢復到現(xiàn)在這個樣子是個奇跡呀”!親朋好友也說父親恢復的比想象中要好的多。這一切都傾注了弟弟更多的心血,也讓全家人欣慰和動容??吹降艿芗纫疹櫢赣H還要上班,好多人都建議找個保姆來照料父親,但弟弟卻怕保姆掌握不住父親的喜好,照顧不好;怕父親心理上有被家人遺棄的感覺。
所以他就是再苦再累也不提找保姆的事?,F(xiàn)在照顧父親近兩年了,一天不見父親他心中就會不安,只要有時間就陪父親說話,變著法地逗他開心。父親1.76米的個子,上下樓很費勁,但這都是弟弟的差事。天氣暖和時,弟弟不嫌費事,每天推著父親出去轉(zhuǎn),讓他呼吸新鮮空氣,接觸外面的人和物,培養(yǎng)他的自信心。弟弟還買了拔罐的儀器,每周給父親做一次拔罐,他還說要學會針灸,自己親自給父親進行針灸治療。
沒有豪言壯語,也沒用華麗的辭藻,但正是這樸實簡單的話語卻卻蘊含著大道理。飲水思源,回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是中華兒女的美德,讓老人安度晚年是每個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上行下效,老人撫養(yǎng)好子女,子女贍養(yǎng)好老人,尊老愛幼的風氣就能一代代傳承下去,只有這樣中華民族的這一傳統(tǒng)美德才能發(fā)揚光大。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二
小蕓,女,現(xiàn)年十二歲,伊春市上甘嶺區(qū)第一小學六年一班。她愛好廣泛、品學兼優(yōu)、樂于助人、熱愛集體、積極爭章。她小小年紀,卻以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全面發(fā)展的綜合素質(zhì)。成為同學中的佼佼者。
在學習上,她刻苦好學,勤于動腦。從一年級到現(xiàn)在,各科成績一直在年級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讀書是她課余的一大樂事,從童話故事到歷史讀本,從自然科學到天文知識,她都讀的津津有味。廣泛的閱讀開闊了她的眼界,同時也提高了她的寫作水平。
平日她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愛勞動,經(jīng)常參加義務(wù)勞動,當?shù)厣嫌泄ぜ埿紩r,她都會很主動的撿起來,遵守并弘揚社會公德。在班上,事事以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學習勤奮刻苦,成績優(yōu)秀,是同學們的好榜樣;她熱愛集體,從小學一年級到現(xiàn)在,她總是默默無聞地去做好老師交辦的工作,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怨言。她尊敬師長,團結(jié)同學,遵守校規(guī)校紀,對人講禮貌,自覺遵守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社會公德,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在學校,她有一顆真誠的愛心。對于困難同學,她總是樂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為樂,真誠奉獻,看見同學的東西掉了,就幫撿起來,看到同學沒帶文具就主動借給他。有時同學忘了帶課本回家,她知道后總是趕緊做完作業(yè)把課本借給同學使用。對于學習上的后進生,她也是及時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對于博大復雜的世界,她有一顆天真的童心,小小心靈裝滿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有一次放學后,她在自家的樓下玩耍,突然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個黑黑的東西,走進一看,是一個鼓鼓囊囊的錢包,她把錢包拾起來,心想丟錢包的人一定很著急,于是她站在原地等待失主前來認領(lǐng)。那天特別冷,凍的直打哆嗦。可是等了半天也不見有人來認領(lǐng)。她想這樣等下去也不是辦法,還是交給社區(qū)的保衛(wèi)部門讓他們幫忙找到失主。當她將錢包交到保衛(wèi)人員的手中時,失主也正巧趕來保衛(wèi)室求助,原來失主的錢包中不僅有各種證件和現(xiàn)金,還有他的手機也在里面,當他拿到手機后非常的高興,一個勁的夸她是個難得的好孩子,還非得要給她買好吃的東西不可,這些都被她一一謝絕了,她認為這是每個新時期的少年兒童都應(yīng)該做到的。
她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有人說,金子是最純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靈。小蕓同學有一顆潔白無暇、善良真誠的心靈,她心地善良、追求純真、無私無邪。在家里,對待親人,關(guān)注親人的冷暖,經(jīng)常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活,打掃衛(wèi)生,摘菜洗菜、洗衣服。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家里就剩下她和媽媽了,媽媽躺在床上直咳嗽,臉色發(fā)白,一看好像就是在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她看了急的直掉眼淚。她一看這樣的情況,心想,爸爸不在家,只有她能幫助媽媽度過這個難關(guān)了,于是她趕緊到廚房燒上熱水給媽媽喝,到衣柜里拿來毛毯讓媽媽蓋上,幫助媽媽發(fā)汗。為了讓媽媽安心的休息,所有的學習任務(wù)她都不用媽媽操心。爸爸回到家直夸有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女兒。對待鄰里,她文明禮貌、與人為善,休息時間絕不會制造噪音影響鄰里的休息,深得鄰里喜愛。
“向上”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力量源泉,小蕓同學的身上有著一股強烈“向上”的追求。她追求思想向上。從呀呀學語到接受家庭啟蒙和幼兒、小學教育,初諳世事的她就一直在追求著思想的向上:“做個好孩子,做個好學生”。她尊敬長輩和師長,團結(jié)同學,遵守校規(guī)校紀,對人講禮貌,自覺遵守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社會公德,深得鄰居、家長、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進入小學校園不久,通過學習,當她知道了少先隊組織是少年兒童的先進組織后,她每時每刻就把自己置于組織的約束之下,嚴格要求自己,身體力行少先隊員的先進性;她追求學習向上。對待學習,她一絲不茍,并有一股可貴的鉆勁兒和韌勁兒,語文、數(shù)學、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她追求全面發(fā)展,她興趣廣泛,除認真學習課本知識外,她還特別喜歡看書、繪畫、舞蹈、英語和音樂。
一個好學生的標準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一直以來這都是她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小學的六年里,她一步步地朝這個目標在前進,在努力,全面認識自己,提高自己,不斷在學習中增長知識,在人生旅途中陶冶情操,在社會實踐中磨練意志,爭取更大的進步,成為祖國有用的人才。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三
游曉莉,女現(xiàn)年32歲,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筠連縣鎮(zhèn)舟小學教師。作為教師,我把所有的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哪個孩子掉淚,總要上前問個“為什么?”“怎么啦?”竭盡全力幫孩子解決困難。在工作上,兢兢業(yè)業(yè),處處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工作成績突出。在生活中又是那么正直、善良、堅強,滿懷深情,無私奉獻,盡力扮演好做母親、做妻子、做教師、做親人、做朋友的角色。工作十多年來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擔,用自己的愛心彰顯出母愛的偉大,用不盡的愛為女兒撐起生的希望。面對年過八旬的(丈夫的)外公外婆,以孝為先,積極主動照顧其生活;面對家庭和社會以“愛”字裝心。
我先后帶著女兒輾轉(zhuǎn)奔波在筠連醫(yī)院、宜賓醫(yī)院、華西醫(yī)院、成都皮膚研究中心、xx兒童醫(yī)院、xx皮膚研究中心……凡是聽說好的醫(yī)生、好的醫(yī)院我們都去,結(jié)果得到的答案幾乎一樣:現(xiàn)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慢性皮膚病,不能徹底根治,只能靠藥物控制病情。見到女兒兩年來全身百分之八十的皮膚潰爛,一天換洗數(shù)次,衣服上照樣血跡斑斑,有時脫衣服時,皮膚和衣服連在一起,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讓我心都快碎了。
孩子長期的煎熬,病情反反復復的惡化,盡管這樣過了倆年多,但困難沒有壓倒做母親的我,反而使我變得更加堅強,勇敢地面對。母愛,是母愛的力量使我沒有放棄對孩子的醫(yī)治,聽說哪個醫(yī)生好,再遠的路,再難的泥濘小道我們也帶著孩子去求醫(yī)尋藥。特別是20xx年在巡司醫(yī)治長達半年,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工作,耽誤孩子們的學業(yè),我上午上完課后坐車帶著女兒去輸液,第二天清早帶著孩子輸液,輸完液后馬上趕回學校上課……當看到女兒病情有所好轉(zhuǎn)的時候,驚喜的淚水會情不自禁地掉下來。
經(jīng)過四年多的漫長治療,在我和丈夫的努力下,孩子總算躲過了“敗血癥”這一劫,親戚、朋友、鄰居見到女兒后沒有誰不說:如果沒有父母的精心照顧,細心呵護,早就沒有這個孩子啦!
處理。作為農(nóng)村父母最愁的是農(nóng)忙,但不管是插秧,還是豐收時節(jié),我都會帶上自己的丈夫去幫忙,我不怕苦不怕累,栽秧、打谷、收玉米、燒飯、喂豬、割草,樣樣活都干。在生活上,父母需要啥,我會盡力盡快給他們買,隔三差五割點肉、買點菜、買些水果帶上全家回娘家聚一聚。每逢父母生日或過節(jié),總是先為父母考慮,給他們物質(zhì)上的滿足,精神上的慰藉。每當父母生病時,還是我們護送看病,我們照顧,丈夫在我的影響下也特別孝敬我父母。如今我的父母終于從沒有兒子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過著幸福的生活。村子里不少人羨慕我爸媽,常說:“你們多福氣,有這樣的一個女兒!”
我的父母生活在農(nóng)村,整個大家庭上下幾代只有我,而且是女孩靠自己的拼搏擁有幸福的家庭,因此得到了長輩們的好評,當然有啥事也是找我商量,找我出主意。
寧愿拿錢讓她做生意結(jié)婚也不愿出錢讓其上大學!沒辦法,堂妹考上了xx大學,學費是一大難題,怎么辦?“沒關(guān)系,只要考上大學就是好事!”我召集老爺、伯父、堂叔一起想辦法,為妹妹籌集了一萬五千元的學費,妹妹終于走進了自己理想的學府深造。
我老爺倆女兒一兒子,倆女兒讀書特別努力,成績優(yōu)異,可老爺受封建思想,愛兒恨女,加之家庭貧窮,就是不讓女孩讀書,為此我把剛上班的第一個月的工資給了她們上學,最后女兒讀職高畢業(yè),精通電腦,如今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還隨時寄錢給他們,倆老人特別感激我,這姑娘逢時過節(jié)都不忘給我們(寄)捎點禮物,不忘當年的恩情。
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只要她們需要幫助,只要找到我,我都會盡心盡力幫助他們。比如村子里的楊江燕,是智殘兒童,父母忽視她的教育,見此情景我主動與其父母聯(lián)系,交談,想辦法與縣殘聯(lián)聯(lián)系辦殘疾證,與聾啞校聯(lián)系。
總之,我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不管是親戚,還是。
黨員,我應(yīng)該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增磚添瓦,“尊老愛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是我們社會的美德,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應(yīng)該更好地繼承、發(fā)揚!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四
王xx,開城鎮(zhèn)都督村人,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nóng)家媳婦。七年如一日服侍患有心臟病的公公和孝敬尚在人間的婆婆。無微不至,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傳遍六店街道。自與丈夫結(jié)婚以來,她和公婆的和諧程度如同自己的親生父母,公婆一直把她視如己出,從未把她當作兒媳看待,有些話寧愿對她說也不愿意告訴自己的女兒們,xx成了他們生活中的貼心人。
20xx年,身患心臟病的公公在南京市鼓樓醫(yī)院做了心臟搭橋手術(shù),在眾多的子女中,是和老人關(guān)系最融洽的三兒媳婦王xx主動去醫(yī)院照料公公,她沒有在丈夫的三個姐姐和兩個嫂子面前說一句抱怨的話。多年來,身患疾病的公公和年邁體弱的婆婆一直住在xx家。公公自手術(shù)后,老年病纏身不能起床正常活動,連吃飯都要人喂,這些年來吃喝拉撒睡全靠兒媳xx一人照料。xx對一雙公婆真是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生活上多方照顧,夏天買回夏裝,冬天買回毛衣、羽絨服。婆婆經(jīng)常腰、腿痛,xx就給婆婆尋醫(yī)問藥,擦腰洗腳或陪送醫(yī)院診治,就像女兒照顧母親一樣。
丈夫—因工作需要經(jīng)常不在家,xx不僅悉心照料公婆,還特別重視一對兒女的學習,把這個家操持得美滿溫馨,從不讓丈夫多操心,她既是一個孝順的媳婦,又是一個賢惠的妻子,還是一個善良的母親。
鄰居都羨慕徐家有一個像女兒一樣好的兒媳婦。王xx的事跡不但在六店街道而且在周圍村莊也傳為佳話,沒有誰不夸她的。都說:“有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媳婦!”
經(jīng)典國學《弟子規(guī)》中說:“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王xx用自己切實的行動詮釋了“孝”的真諦。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今天,在越來越文明的新農(nóng)村里,這樣的好媳婦就是我們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杰出代表!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五
我是—校區(qū)三年級五班的班主任李xx。自從踏進保師附校的大門,我聽到一個最多的詞那就是“家人”。從此讓我知道在工作中也能找到像家一樣的感覺。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家庭。
我有一個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全家人相互關(guān)愛,老人愛護包容子女,我們做子女的更是對老人傾注了全部的愛心來孝敬老人。我們的家鄉(xiāng)是阜平老區(qū),每個家庭成員骨子里都帶著山區(qū)人民的勤勞和樸實。公公是干了一輩子的老教師,現(xiàn)已退休。曾榮獲過“市級優(yōu)秀勞動模范”獎,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深知在山區(qū),要想讓孩子們有出息,再苦再累也得讓他們上學?!币簿驮谒麄兡莻€文革的年代,別人都不讓孩子上學,這位老人卻用每月一兩塊錢的工資,供出了四個大學生。現(xiàn)在的每個孩子都在縣城和市區(qū)工作。也正因為此,兒女們非常孝順,敬重父母。在當村也是出了名的幸福家庭。正因為父母的勤勞,影響著這個大家庭的每個成員。
對待工作,我一直是勤勤懇懇、努力工作。把教室布置成像“家”一樣溫馨。對待學生,就像對自己的孩子們一樣,教他們做人,希望他們成才。對領(lǐng)導分給的每一項任務(wù),盡全力做好。我是20xx年來附校的,曾接待過市教科所的聽課,受到領(lǐng)導們的好評,去年接受學校臨時派給的《愛牙護齒》主題班隊會,獲得優(yōu)秀主題班隊會獎。今年的11月份我校迎接各縣校長團的聽評課活動,我被臨時受命。因時間緊,任務(wù)急,來聽課的60多名校長均是各縣教育界的專家,我倍感壓力重重。但經(jīng)過幾天幾夜的備課,再加上附校語文大教研組這個堅強后盾,我們頂住了壓力,在當天呈現(xiàn)了一節(jié)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小組互助展示課堂。贏得了當場聽課老師們陣陣掌聲。孩子們的成果更是喜人,自這學期起開始正式寫作文,到目前為止,我班已經(jīng)有11名同學的作品被編入《全國優(yōu)秀小學生作文選》中,其中一名同學的《有趣的課間活動》榮膺“語文周報杯”第四屆全國語文素養(yǎng)大賽的三等獎,我也被授予“全國寫作教學成果銅牌獎”“優(yōu)秀輔導教師”的稱號。
在生活中,我深刻地認識到,父母對孩子影響是非常大的`。平時我們對待父母,好東西一定留給老人一份,吃飯時讓長輩先吃,我們再動筷子等等,讓孩子耳濡目染,學會尊重長輩。我女兒在附校南校區(qū)一年級一班學習,她性格開朗活潑,對待學習是個非常認真的小姑娘。每天放學到家就得6:30,我開始做飯,孩子就到學習桌前忙著她的作業(yè)了。吃過晚飯后,我們就都找學習桌報到了,一起檢查作業(yè),討論問題。每天我和孩子的必修課就是書法描紅,爸爸當裁判,誰的字好,孩子就會到墻上的打分表上加分。最后一項必修課就是讀書,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通常孩子做完作業(yè)后,我們都會坐到她身旁看自己的書。孩子性格活潑好動,開始時坐不住,一會兒爸爸這個啦,一會兒媽媽那個了,我們總會示意她選自己喜歡的書去讀。逐漸的她也能模仿大人和我們一起暢游書海。我家是一個小型的圖書館,我愛人是高中的老師,我們留給孩子最多的就是書,屋里有三個書架,擺滿了各種書籍,樓下還有一個小書庫。孩子自小就在書里長大,從撕書開始到拿著書玩,再到看著書樂。孩子最讓我感動的時候也有,有一次該睡覺的時候,孩子忽然告訴我:“媽媽,今天我們數(shù)學做了個小測試,我錯的挺多的,不過已經(jīng)都改過了,我想再做一張小卷子?!蔽艺f:“明天再做吧,太晚了?!痹诤⒆拥膱猿窒?,我聽著她讀題的聲音睡著了。醒來后,看到她卷子做完了,燈也不知什么時候關(guān)的。更讓我感動的是,每當我接一項講公開課任務(wù)時,家里就成了我最好的備課場所,孩子就當我的學生回答問題,我愛人在一旁當聽課專家,評價我的課堂。就說剛剛結(jié)束的校長團來我校聽課,我準備的是《23課美麗的小興安嶺》,用我?guī)煾盗河绖倮蠋煹囊痪湓捳f,“課講得非常成功,讓他們挑不出大的漏洞?!背晒Φ谋澈蟪嗽趯W校一遍又一遍的試講,在家里也是一遍又一遍的演練,包括我的每一句話的語氣聲調(diào),我愛人也幫我揣摩到位,當我講完這一課后,不僅學生掌握的牢,就連我家的小姑娘,也能把小興安嶺四季的美說得頭頭是道。
每當周六日的時候,就是女兒最開心的時候。我家住在高開區(qū),樓下就是名暢園廣場,廣場內(nèi)植被非常多,孩子就可以自由的擁抱大自然了。對于家庭教育,我曾反復讀過《卡爾。維特的教育》、《蒙臺梭利的教育》、還有孫瑞雪老師的《捕捉兒童的敏感區(qū)》。深知幼兒早期教育尤其是0到六歲前的教育對孩子的一生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也知道,大自然能教給孩子很多東西,所以我們經(jīng)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比如,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她就對著小花產(chǎn)生興趣,她低頭看著花,問我們花的中間是什么?上面的小粉又是什么?花的結(jié)構(gòu),就在我們聊天中教給孩子了。另外,趕上放假,女兒大概在不到兩歲就跟著我們爬很遠的山下地,每天最少往返一次。小家伙開始是讓大人換著抱,后來,鍛煉的她都是自己上山,下山。到了深山里,捉蝴蝶,捉螞蚱,山間的小溪里捉泥鰍,看小魚,都是她的最愛。所以孩子有一個非常棒的身體!不但動作敏捷,力氣大,而且大山還鍛煉了女兒有一個堅強而不服輸?shù)男愿瘛?BR>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和愛人和眭相處,互相尊重體貼。在精神生活上給老人家體貼和安慰,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享受到晚年之福的樂趣。兩位老人在老家阜平,家有上千棵棗樹,幾百棵核桃樹,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工作,誰也沒在他們身邊。也曾多少次說過,把樹包出去,不種了。老人舍不得這一輩子積攢的樹,總在說:“趁我們現(xiàn)在還能動,不給孩子們找麻煩,等實在動不了了再說吧?!蔽覀円簿兔銖娡饬?,其實這二老已年過七旬。所以趕上農(nóng)活忙時,我們每周五開完會后就驅(qū)車趕往阜平老家下地干農(nóng)活。都說當老師的節(jié)假日最多,按說放假應(yīng)該去旅旅游,好好玩玩,我們很少去,一放假,尤其是寒暑假,我們肯定在老家的棗樹林里忙活著。有人曾問我婆媳關(guān)系最不好處了,你是怎么做的呢?按我婆婆的話說,“親近還親不夠呢,哪還有時間拌嘴??!”老人們非常明事理,什么事都給我們做好了榜樣!所以我們也為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樣。為了使女兒能夠更加健康快樂成長,我們夫婦二人一方面潔身自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做出榜樣,生活儉樸。在物質(zhì)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jié)約,精打細算,用之有度。嚴于律己。以言行影響女兒,為女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氛圍。
一個家庭加上豐富的文化生活則是一種文明。不管是收入多還是收入少,不管是學歷高還是學歷低,只要大家在一起和睦相處,心疼每一個親人,這就是開心家庭。我們遵紀守法,在社會是好公民,在單位是好員工,在家里就是好父母。如果對家庭,下一個定義那就是一句話:“家和才能萬事興”!也希望我們這個和諧的家庭為社會獻出一定的正能量!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六
小唐,女,1979年9月5日生,系祁陽縣下馬渡鎮(zhèn)六合堂村農(nóng)民。1999年11月與本鎮(zhèn)中渡町村4組村民謝海榮結(jié)婚,于2000年8月8日生育一男孩。2006年因感情不和離婚。離婚后她一直居住在下馬渡鎮(zhèn)六合堂村,與80多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同心協(xié)力、竭盡所能照顧患有腦梗塞的父親、精神病且有一級殘疾常年癱瘓在床的姐姐和孤寡叔叔。兩年后奶奶自然死亡,她主動撐起了這個家。
面對感情的破裂、家庭的變故、親人的離去,她傷心過、痛苦過,曾一度還患有精神分裂癥。她久經(jīng)風吹日曬、繁重的農(nóng)事,雖衣著樸素,但依稀能看得出她那清秀的面容,富有彈性的皮膚,因而經(jīng)常有人上門來給她介紹對象。作為女人,她也想有個依靠,有人疼,有人愛,有人遮風擋雨,為她撐起一片艷陽天。然而,為了孝親敬老,她毅然放棄了自己的幸福,勇敢堅強地面對,犧牲小我,成就大我,女人為愛不再是半邊天,而是撐起整片天空。
作為女兒,她無微不至地悉心照料單親年老的爸爸(父母在她2歲時就離婚),每當天氣突變的時候,她都會盡早提醒父親多加衣服,當父親有些頭痛感冒時,她總能第一時間到父親身邊問寒問暖,端水遞藥;老年人需要多休息,她就時常囑咐父親要早睡,保證良好的睡眠;為治療父親的腦梗塞、胃病,她經(jīng)常陪父親去醫(yī)院治療、買藥;每當父親外出時,她都會囑咐父親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作為妹妹,她用那瘦弱的肩膀挑起家里的重擔外,還要照顧患有精神病、一級殘疾常年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一直未嫁的姐姐。在服侍姐姐期間,她不怕苦、不怕累,堅持每天給姐姐擦身翻背、洗臉、洗腳、端屎端尿。就這樣,一下來就是十幾個年頭。好心就會有好報,鄰居被小唐的孝心所感動,換取了對小唐及其家人的疼愛之情,每當她有事很忙的時候,鄰居們總能想盡辦法給他們燒好開水、做好飯菜,照顧好她姐姐。有時鄰居、朋友也勸她說:“你只是妹妹,這樣做值得嗎?”小唐說:“姊妹情,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姐姐現(xiàn)在這樣,作為妹妹,照顧姐姐是我的義務(wù)”。
作為侄女,她勝似女兒照顧叔叔。叔叔一直單身,是一位孤寡老人,無人照顧??尚√普J為,讓老人單獨生活,是她這個做侄女的不孝,村里人要戳脊梁骨的!于是她主動把叔叔接到自己家里來,照顧叔叔的飲食起居。記得那年叔叔發(fā)生車禍,她急得眼淚直流,到處籌錢,日夜守護,將叔叔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每天奔波家里和醫(yī)院之間,幾個月下來,人都瘦了十多斤,叔叔看著既心疼又欣慰,逢人就說,他這個侄女可好了,自己生的親閨女沒準也比不上。
她是一名細心孝順的女兒、侄女,也是一名體貼入微的妹妹;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靈慰藉,為老人排解憂慮,分擔愁苦,與老人默契溝通;她是家中姐姐的細心家長,知已摯友,對姐姐真心呵護,倍至關(guān)懷;她用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女性崇高道德和博大的情懷,為老人營造了一個安享晚年的生活環(huán)境,為姐姐打造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而默默奉獻,是當之無愧的“好女兒”、“好妹妹”。
她用真愛勾勒了善良賢惠的光環(huán),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孝親敬老的美德,她用愛撐起了一片艷陽天!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七
以加強未成年人道德素質(zhì)建設(shè)為重點,我校開展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評選表彰了我們身邊的典型,鼓勵我們?nèi)w學子增強道德意識,踐行道德規(guī)范,養(yǎng)成良好品格,在家中為長輩盡孝心,在學校為同學送關(guān)心,在社會為他人獻愛心,引導我們?nèi)w學生從身邊事情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促使文明自覺踐行道德規(guī)范,增強道德意識,養(yǎng)成良好習慣,爭做富有理想、品德高尚、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新一代馬家人。
我是一個性格開朗、獨立自強的陽光男孩。從踏進學校的第一天,便勤奮向上,積極學習,友好待人,團結(jié)互助,文明有禮,贏得了老師的稱贊和同學的尊重。從小,老師就教我們什么是孝老愛親,孝老愛親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同學,關(guān)愛親人。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仁者愛人”,仁者首先要有一顆善良的博愛之心;“愛人”就是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這是傳統(tǒng)美德的核心。人需要愛,世界應(yīng)當充滿愛,“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從親情之孝延伸到關(guān)愛他人,奉獻社會的大孝大愛,形成新的美德。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要把這種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光大。
八歲讓梨者孔融,九歲為父溫席者黃香等等。這些經(jīng)典我們從一年級就開始誦讀了,從小我就學會為爺爺,奶奶捎上最愛吃的糕點,有好吃的零食為爺爺,奶奶留著,給奶奶裂了口子的雙手搽潤手霜,為爺爺擦汗,拿毛巾,找拖鞋,餓了自己煮面條吃,自己燒開水+6。干得最多的是擦桌子,媽媽每次都稱贊我,因為我擦過桌子,抹布我都洗得干干凈凈的。能幫媽媽分擔家務(wù),我很開心,十分自豪。
碰到鄰居,我都會主動打招呼。我愛和李老師用英語打招呼,因為他每次都會耐心地糾正我的口語,我很愛鄰居的小妹妹,幾次甚至想抱起她,都被媽媽阻止了,媽媽說我力氣太小,怕摔壞了妹妹。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媽媽買了很多菜,回家時,我堅持要幫媽媽提,回家后,我看見自己手上的勒痕,心想媽媽平時提那么多東西,該多累。以后只要我和媽媽一起出門,我都會堅持幫媽媽提東西。
我愛幫老師拿拿東西,為同學們抱抱本子,能成為老師的小助手是我最有成就的事,我一定謹記老師的教導,尊師重友,遵守紀律,刻苦學習,不驕不躁,以一個孝老愛親的文明美德少年為準繩嚴格要求自己。我是班上的小干部,為了讓學校有一個整潔的學習環(huán)境,我任勞任怨,不怕吃苦,臟活累活我都搶著干,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培養(yǎng)了同學們熱愛勞動的品質(zhì),同時也是老師的小助手。只要同學向我尋求幫助時,我都耐心解答。我和同學們一起互相學習,共同進步,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一起進取;與同學們在交流探求中,學習、借鑒,共同提高。
每年的暑假寒假,我都自告奮勇地和爺爺去放羊,雜草叢生的山路,我不得不手腳并用,爺爺總是用木棍子推開路邊荊棘,讓我走,回來的時候我已經(jīng)到了爺爺背上,有個蚊子落到了爺爺脖子上,準備偷襲爺爺,我眼疾手快,“啪”地消滅了它。不明情況的爺爺拍拍我的屁股說:“調(diào)皮佬!”中途,爺爺特地把我?guī)У搅艘豢脳棙湎?,棗子樹梢高枝細。我踩在爺爺?shù)募珙^,一手抓著樹枝,專挑大個的'棗子摘下來,給爺爺,爺爺再把棗子扔進竹籃里。突然我看見爺爺額頭已經(jīng)布滿了豆大的汗珠,就說:“爺爺,今天就摘這些吧!”爺爺問我:“我的小寶貝是不是累了呀?”“我怕踩疼您了。”“那行,回家吧?!钡郊伊?,我挑了些紅透了的棗子洗干凈了,遞給爺爺和奶奶先吃,然后自己才吃。爺爺和奶奶都說我摘的棗子真甜。
可惡的頸錐病從爺爺奶奶脖子上爬到了媽媽肩頭,天晴或下雨的時候,就會很疼很難受。這時候,我就偎在媽媽身邊,給媽媽捶捶肩,揉揉脖子,媽媽說這招最管用了。
一天放學回家,媽媽不在家。肚子已經(jīng)開始唱空城記了,不如幫媽媽做飯吧。我巡視了一遍冰箱,最后決定煮湯圓。先把鍋里加上水,等水燒到冒泡泡時,就從冰箱里拿出湯圓,小心翼翼地一個個放進鍋里,再拿鍋鏟輕輕地在水里劃動幾下,蓋上鍋蓋,等湯圓都浮到水面上了,就火關(guān)小,再稍微煮一下,松軟可口的湯圓就可以吃了。我吃了一碗,給媽媽留了一碗,等媽媽回家時,端上我親手煮的湯圓給媽媽,我看見吃湯圓的媽媽心底里都是笑盈盈的,哪怕還有幾個湯圓煮破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深深地體會到,孝老愛親是溫情、是動力、更是一種美德,是一座人與人之間架起的愛心橋梁。我會以此為起點,更加努力,使自己成為一位孝老愛親的美德少年。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八
xxx,女,現(xiàn)年xx歲,是一名普通工作者。名孝道、知榮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大力提倡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以孝道為榮,以奉獻為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女、為人妻的高貴品質(zhì),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作為一名兒女,在贍養(yǎng)老人問題上,對丈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父母親苦了一輩子,孝敬老人、贍養(yǎng)父母是為人子女最起碼的標準,人人都要有一顆孝敬父母的心。孝順不僅僅要記在心里,更要落實在行動上?!彼沁@樣說,也是這樣做的。逢年過節(jié),向云艷哪怕再忙再累,也要帶著子女陪伴在父母身邊,總要給父母里里外外換個新,老人家嘴上說不要亂花錢,但心里卻樂開了花。都說媳婦難做,可向云艷卻用自己的行動默默的詮釋著“孝道”的真諦,讓婆婆覺得這個兒媳婦比自己的親生女兒還要好,婆婆常說“有這樣的好兒媳,是我前世修來的福!”
古稀之年的四位老人,由于長期的辛苦操勞身體落下了多種疾病,只要父母身體感到不適,總是第一時間趕到他們身邊,跑上跑下陪著父母去醫(yī)院做各項化驗檢查。父母住院期間,穿衣、洗漱、喂飯、按摩、燙腳、倒大小便這些勞累繁瑣而又必須的日常護理工作總是親力親為,任勞任怨。因為患病,老人們胃口不好,總是費盡心思,迎合老人們的口味,不重樣地給老人們做飯菜,讓老人們吃好。家住農(nóng)村的老父親幾次大病,病危通知書前,淚眼婆娑的一次次懇求醫(yī)生將老父親從死亡邊緣拉回。在精心照料下老父親安享天倫之樂,但終敵不過歲月的年輪,20xx年底的一場大病,在縣人民醫(yī)院放棄治療后,望著病榻上奄奄一息的父親,不愿放棄那一絲生的希望,強忍著淚水堅持將老父親送往邵陽中心醫(yī)院救治。那一年,帶著家人陪著老人在醫(yī)院度過了他人生最后一個春節(jié)。辦完父親的喪事,懷著悲痛的心情,立碼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化悲痛為力量,勤勤懇懇、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完成領(lǐng)導交辦的各項事務(wù)。
作為一位妻子,深知妻子是一所學校,她能培養(yǎng)出優(yōu)雅成功的男人,也能催生出邋蹋失敗的男人,妻子的好壞決定了婚后男人下半輩子的生活,一個男人選擇了什么樣的女人就等于選擇了什么樣的人生。1982年,和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30多年來,她默默無聞地為這個家任勞任怨地奉獻著,丈夫的工作異常的繁忙,為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好丈夫的工作,義無反顧的挑起照顧家庭的重任,做飯洗衣,照顧老人、料理孩子她任勞任怨、無怨無悔。作為一位母親,她深知知識和做人的重要性,因此即使再忙再累,也從不放松對兒子的教育。她時常教育兒子學習工作要踏踏實實、生活要簡樸、對人要和善、對長輩要尊敬、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誠信,并在很多方面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勝于言教,在她的影響下,兒子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小小年紀就充滿了孝心、愛心、上進心,在學校是老師眼里的好學生,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已成長為一名有教養(yǎng)、有禮貌、講文明、有素質(zhì)的新時代優(yōu)秀青年,得到單位領(lǐng)導、同事和廣大鄰里的一致好評。丈夫常說,我的畢生榮譽有一半是我老婆的。
知天命之年的誠信熱情,敬老愛幼,樂于助人,不僅對家人這樣,對親戚鄰居也是如此。這位普通的家庭婦女,普通的工作干部,用自己最年輕的時光,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愛情、親情和真情,她愛老人、愛丈夫、愛事業(yè),她多年如一日,將自己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這個家庭,用自己那顆最善良的心懷溫暖著老人和丈夫,誰能算得清她付出了多少心血、流過多少汗水,正是象她這樣一些勤勞、善良、純樸的家庭婦女們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女性傳統(tǒng)美德,正是她們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多少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兒女孝敬老人、夫妻和睦、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積極樂觀、勇?lián)熑蔚膬?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她用自己的愛心、孝心、責任心構(gòu)筑了一個和諧的家庭,雖然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跡,可她卻在平凡用實際行動展示了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展示了她孝老愛親,愛崗敬業(yè)的高尚品德。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九
xx,今年13歲,是xx區(qū)xx小學六年級二班的學生。在校他尊敬師長勤奮好學,是一個獨立自強的一名好學生;在家里他替媽媽分擔家務(wù)照顧弟妹,是個有擔當?shù)暮脙鹤印?BR> xx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妹妹上三年級,弟弟上二年級,母親靠打零工來維持生活,而父親在幾年前的車禍中失去了生命。從小圓璋就是大人眼里最為懂事的孩子。當鄰居家的小朋友還整天在媽媽懷里撒嬌哭鬧時,他就在許多方面學會了自理自立。從三四歲起,他就學會自己洗腳,以后就從不用爸爸媽媽幫他洗腳。上幼兒園后,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他卻從不哭鬧,還會幫老師哄其他小朋友。每次去接他回家老師都給媽媽夸他一番。在家里,他總是幫媽媽照顧著弟弟妹妹。大人給他的小食品他從來都舍不得吃,有一次媽媽收拾他的小抽屜,看見里面有一些吃的,媽媽問他:"你怎么都沒有吃,把吃的放到抽屜里干啥?"他說:"媽媽我不想吃,弟弟妹妹不聽話的時候我拿吃的可以哄他們",聽了這番話,媽媽心里一陣酸楚一陣感動,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替媽媽分擔這些。
上小學后的他更加懂事了。由于爸爸一直忙著做生意,家里所有的活都媽媽承擔。媽媽除了接送弟弟妹妹上下學還要買菜做飯,洗衣拖地,還要輔導圓璋的功課,很是辛苦。懂事的小圓璋每天一放學回家就認真地做作業(yè),不讓媽媽操心。做完作業(yè)就開始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洗菜,掃地,收拾房間,帶妹妹弟弟玩。晚上,媽媽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他就給媽媽端來洗腳水讓媽媽泡腳,泡好了他又幫媽媽捏腳,讓媽媽的勞累因為有了他的關(guān)心而減輕了許多。每次,媽媽生病了,他總帶著弟弟妹妹守在媽媽跟前給媽媽拿藥倒水。
這樣的生活雖然清貧簡單倒也甜蜜。而幾年前的一場事故,徹底讓這個家庭遭受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故,小圓璋的爸爸離開了。人們都說爸爸是天,現(xiàn)在這片天沒了,媽媽工作更加辛苦了,每天天不亮上班,晚上很晚才回家,因此,照顧弟弟、妹妹的任務(wù)就落在了xx圓璋的身上。每天早上起床要給弟弟和妹妹做早點,帶著弟弟、妹妹上學,中午放學在校門口接弟弟、妹妹回家,回家后還要給兩個孩子做午飯,家里的家務(wù)他全部包攬了,這樣媽媽才能更有精力工作。然而,xx圓璋其實也不過是一個13歲的孩子而已,父親去世對他的打擊很大,可是他卻不能將悲痛顯示在臉上,因為媽媽、弟弟和妹妹還需要他。他說:"我是家里的男人,我得照顧家里的女人和小孩"。這樣一句話從13歲的孩子口中說出來,讓人有幾分心酸和心疼,而就是這么一句簡單的話,卻顯示出這個孩子的堅強和擔當。
媽媽一天要工作將近十二個小時,晚上回家后累的腰都直不起來了,xx圓璋總是很晚才睡,他要等媽媽回家,幫媽媽準備熱水洗臉、洗腳,幫媽媽捶背捏腰,鍋里也總是給媽媽熱著晚飯,等媽媽吃了晚飯,洗臉洗腳睡著之后,他幫媽媽洗工衣、洗襪子,然后才睡覺。周末的時候,媽媽還要上班,他在家監(jiān)督弟弟、妹妹寫作業(yè),打掃衛(wèi)生、洗衣做飯,中午做好飯帶著弟弟、妹妹去給媽媽送飯,晚上會在家門口等媽媽下班。有時候下雪、下雨了,他會帶著傘去接媽媽下班。姥姥身體一直不好,總是腿疼,媽媽工作很忙,不能經(jīng)常照顧姥姥。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圓璋就幫姥姥洗衣服,收拾屋子,還會最好飯菜給姥姥送去。
xx生活是忙碌的,每天六點鐘起床,晚上十一點左右才能睡,雖然要從早忙到晚,但家庭的重擔并沒有壓垮他,在生活中她仍能保持微笑。他曾說,他的微笑能讓媽媽看到希望,也能讓自己不絕望。對于這個13歲的少年來說,微笑背后承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悲傷和苦楚。畢竟,這樣的年齡原本不應(yīng)該承受這么磨難。
有一次他問大姨,小孩到了多大年齡就可以打工,大姨隨口說,十八歲就可以了,他說如果是十四歲就好了,大姨問他為啥十四歲就好了,他說如果是十四歲,他在放假的時候就可以打工了,可以幫媽媽分擔一些壓力了,可以給妹妹交舞蹈費。大姨聽了對他說,你有這些想法是對的,但是你現(xiàn)在的任務(wù)就是就好好學習,等你長大了,有了好的工作就可以幫媽媽分擔了。他說他一定好好學習,將來自己考上好的學校,他就會找到好的工作,就可以掙很多的錢,給媽媽,還能給妹妹交舞蹈費,可以幫妹妹完成她的夢想。他的這些話,讓媽媽和大姨聽了都感動不已。
在學校里,xx圓璋是個開朗樂觀的孩子,成績雖然不是班里的拔尖,但是每節(jié)課他都認真聽講,作業(yè)也很認真的做,雖然每天寫作業(yè)總是在夜深人靜時,但是他從來沒有拖拉不交作業(yè)。班里的同學都很喜歡他,因為他對待每一個同學都友善,總是幫助同學們,這樣一個開朗的少年背后卻是繁重的家庭負擔,誰能想象就是這樣一個個子不高,有點瘦弱的孩子在幫助媽媽支撐著家庭的重擔;又有誰能想象這樣的生活壓力堆積在一個13歲少年身上是怎么樣的艱難。
人生的道路總是充滿坎坷和艱難,xx人生才剛剛踏出第一步,他的人生還很長很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他,相信一定會更加堅韌,將來的他不一定能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但一定是一個有擔當、堅強、不屈不撓的具有高尚品質(zhì)的人。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
xxx,女,1984年出生,大專文憑,現(xiàn)任山西xxxx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收費站監(jiān)控員。
作為一個普通的高速公路工作人員,xxx在心里始終相信一句話:“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庭穩(wěn)定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chǔ),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家庭和諧,既是一種生活目標,更是一種生活境界。恩愛和睦、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灣,是事業(yè)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諧社會是由許許多多的和諧家庭構(gòu)成的,和諧家庭不能沒有“孝”字。作為一個社會公民,在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當今社會人人以孝當先,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孝不僅是你贍養(yǎng)著父母,你們家的馬和狗你都養(yǎng)著它們,能說“孝”嗎?若不尊敬父母那和養(yǎng)牲口有什么區(qū)別?即“孝之至,莫大于尊親”——《孟子〃萬章上》。真正意義上漢傳統(tǒng)文化里面的孝是以“敬”為前提的。
xxx在家庭生活中就是以敬為原則。成親后因丈夫家里的經(jīng)濟情況不好,小兩口沒有自己的獨立住房,還是和長輩住在一起,對此她沒有一句怨言,還是和丈夫相親相愛,孝敬公婆。因家庭與工作單位相距有100多公里,平時不能經(jīng)常回家,她便一到休息時間便往家中跑,回家后便操持家務(wù),總想著自己多干點活,好讓老人休息一下,休息結(jié)束后盡量將幾天內(nèi)的蔬菜采購好,讓老人能夠方便一點。有了孩子后因經(jīng)濟原因孩子,只能放在家中由老人帶,她更是一點自己的時間都沒有了,一到休息就是回家?guī)Ш⒆印⒆黠?,許多同事、同學想邀請她參加各種旅游、聚會她都謝決了,因為她要回家照顧老人和孩子。
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要切實履行好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的職責義務(wù),孝敬父母,讓他們安度晚年,呵護孩子,與丈夫白頭到老,精心養(yǎng)育子女,言傳身教,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應(yīng)當把生活的重心從自我擴展到家庭,多關(guān)心丈夫、尊重老人,不斷增強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讓家人在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享受天倫之樂。她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孝敬老人的事跡在當?shù)貍鳛榧言挕K男⑿纳l(fā)著火熱的光芒,感染了周圍的每一個人,讓家庭充滿了溫馨與和睦。與她相識的人們每次提起她都是贊不絕口,說她是孝敬老人、關(guān)愛家庭、團結(jié)鄰里的好楷模。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對她更加信任,以她為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愿意讓她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樂融融的環(huán)境中。
3年來,xxx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擺在第一位。一定要讓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說,千難萬難難不過給爹媽一個好臉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但這樣的情況在xxx家是看不到的,無論遇到什么難心事,她從不在老人面前表現(xiàn)出來,她面對老人時永遠是一張笑臉。
xxx常說:“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現(xiàn)在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兒女才會孝敬我。”xxx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她經(jīng)常說:她覺得:孝敬老人,照顧丈夫,讓全家人幸福,她自己才幸??鞓?。
這位普通的高速公路員工,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愛情、親情和真情,她愛老人、愛丈夫。她用他那顆善良的心懷溫暖著老人,誰能算得清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她這樣一些勤勞、善良、純樸的人們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美德,正是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多少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一
韓xx,今年13歲,是xx區(qū)xx小學六年級二班的學生。在校他尊敬師長勤奮好學,是一個獨立自強的一名好學生;在家里他替媽媽分擔家務(wù)照顧弟妹,是個有擔當?shù)暮脙鹤印?BR> 韓xx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妹妹上三年級,弟弟上二年級,母親靠打零工來維持生活,而父親在幾年前的車禍中失去了生命。從小圓璋就是大人眼里最為懂事的孩子。當鄰居家的小朋友還整天在媽媽懷里撒嬌哭鬧時,他就在許多方面學會了自理自立。從三四歲起,他就學會自己洗腳,以后就從不用爸爸媽媽幫他洗腳。上幼兒園后,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他卻從不哭鬧,還會幫老師哄其他小朋友。每次去接他回家老師都給媽媽夸他一番。在家里,他總是幫媽媽照顧著弟弟妹妹。大人給他的小食品他從來都舍不得吃,有一次媽媽收拾他的小抽屜,看見里面有一些吃的,媽媽問他:“你怎么都沒有吃,把吃的放到抽屜里干啥?”他說:“媽媽我不想吃,弟弟妹妹不聽話的時候我拿吃的可以哄他們”,聽了這番話,媽媽心里一陣酸楚一陣感動,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替媽媽分擔這些。
上小學后的他更加懂事了。由于爸爸一直忙著做生意,家里所有的活都媽媽承擔。媽媽除了接送弟弟妹妹上下學還要買菜做飯,洗衣拖地,還要輔導圓璋的功課,很是辛苦。懂事的小圓璋每天一放學回家就認真地做作業(yè),不讓媽媽操心。做完作業(yè)就開始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洗菜,掃地,收拾房間,帶妹妹弟弟玩。晚上,媽媽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他就給媽媽端來洗腳水讓媽媽泡腳,泡好了他又幫媽媽捏腳,讓媽媽的勞累因為有了他的關(guān)心而減輕了許多。每次,媽媽生病了,他總帶著弟弟妹妹守在媽媽跟前給媽媽拿藥倒水。
這樣的生活雖然清貧簡單倒也甜蜜。而幾年前的一場事故,徹底讓這個家庭遭受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故,小圓璋的爸爸離開了。人們都說爸爸是天,現(xiàn)在這片天沒了,媽媽工作更加辛苦了,每天天不亮上班,晚上很晚才回家,因此,照顧弟弟、妹妹的任務(wù)就落在了韓圓璋的身上。每天早上起床要給弟弟和妹妹做早點,帶著弟弟、妹妹上學,中午放學在校門口接弟弟、妹妹回家,回家后還要給兩個孩子做午飯,家里的家務(wù)他全部包攬了,這樣媽媽才能更有精力工作。然而,韓圓璋其實也不過是一個13歲的孩子而已,父親去世對他的打擊很大,可是他卻不能將悲痛顯示在臉上,因為媽媽、弟弟和妹妹還需要他。他說:“我是家里的男人,我得照顧家里的女人和小孩”。這樣一句話從13歲的孩子口中說出來,讓人有幾分心酸和心疼,而就是這么一句簡單的話,卻顯示出這個孩子的堅強和擔當。
媽媽一天要工作將近十二個小時,晚上回家后累的腰都直不起來了,韓圓璋總是很晚才睡,他要等媽媽回家,幫媽媽準備熱水洗臉、洗腳,幫媽媽捶背捏腰,鍋里也總是給媽媽熱著晚飯,等媽媽吃了晚飯,洗臉洗腳睡著之后,他幫媽媽洗工衣、洗襪子,然后才睡覺。周末的時候,媽媽還要上班,他在家監(jiān)督弟弟、妹妹寫作業(yè),打掃衛(wèi)生、洗衣做飯,中午做好飯帶著弟弟、妹妹去給媽媽送飯,晚上會在家門口等媽媽下班。有時候下雪、下雨了,他會帶著傘去接媽媽下班。姥姥身體一直不好,總是腿疼,媽媽工作很忙,不能經(jīng)常照顧姥姥。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圓璋就幫姥姥洗衣服,收拾屋子,還會最好飯菜給姥姥送去。
韓xx的生活是忙碌的,每天六點鐘起床,晚上十一點左右才能睡,雖然要從早忙到晚,但家庭的重擔并沒有壓垮他,在生活中她仍能保持微笑。他曾說,他的微笑能讓媽媽看到希望,也能讓自己不絕望。對于這個13歲的少年來說,微笑背后承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悲傷和苦楚。畢竟,這樣的年齡原本不應(yīng)該承受這么磨難。
有一次他問大姨,小孩到了多大年齡就可以打工,大姨隨口說,十八歲就可以了,他說如果是十四歲就好了,大姨問他為啥十四歲就好了,他說如果是十四歲,他在放假的時候就可以打工了,可以幫媽媽分擔一些壓力了,可以給妹妹交舞蹈費。大姨聽了對他說,你有這些想法是對的,但是你現(xiàn)在的任務(wù)就是就好好學習,等你長大了,有了好的工作就可以幫媽媽分擔了。他說他一定好好學習,將來自己考上好的學校,他就會找到好的工作,就可以掙很多的錢,給媽媽,還能給妹妹交舞蹈費,可以幫妹妹完成她的夢想。他的這些話,讓媽媽和大姨聽了都感動不已。
在學校里,韓圓璋是個開朗樂觀的孩子,成績雖然不是班里的拔尖,但是每節(jié)課他都認真聽講,作業(yè)也很認真的做,雖然每天寫作業(yè)總是在夜深人靜時,但是他從來沒有拖拉不交作業(yè)。班里的同學都很喜歡他,因為他對待每一個同學都友善,總是幫助同學們,這樣一個開朗的少年背后卻是繁重的家庭負擔,誰能想象就是這樣一個個子不高,有點瘦弱的孩子在幫助媽媽支撐著家庭的重擔;又有誰能想象這樣的生活壓力堆積在一個13歲少年身上是怎么樣的艱難。
人生的道路總是充滿坎坷和艱難,韓xx的人生才剛剛踏出第一步,他的人生還很長很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他,相信一定會更加堅韌,將來的他不一定能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但一定是一個有擔當、堅強、不屈不撓的具有高尚品質(zhì)的人。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二
徐xx,女,今年17歲,共青團員。家住新縣新集鎮(zhèn)艾洼居委會,就讀于新縣高中本部高三(2)班。該同學學習刻苦認真,思想品德端正,孝老愛親事跡典型。
小時候的徐力維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大家庭:有和藹可親的爺爺奶奶,有對自己關(guān)懷備至的爸爸媽媽,有聰明活潑的弟弟,一家人雖不富裕,但其樂融融。
2009年秋天,徐力維同學的爸爸徐斌突患腦溢血,當時她僅僅是初二學生,弟弟才上六年級,爺爺奶奶年近80,都有老年癡呆癥。爸爸一病,媽媽要去醫(yī)院照顧病人,就把整個家丟下了。沒辦法,徐力維只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她既要在學校搞好學習,還要回家照顧爺爺洗臉,穿衣吃飯,幫助奶奶做飯、掃地、做家務(wù)等等,不幸的遭遇讓她過早體味了生活的貧困與艱辛,但她總是說:“再苦再累,我都要堅持,不能讓媽媽擔心?!边@一挑就是123天。直到幾個月后父親從醫(yī)院回家。
徐力維母親李本麗身體也很不好,前幾年肝臟做過切除手術(shù),不能做太多的事情,所以在父親回家后的大部分家務(wù)仍是要她做:洗衣做飯,加上爸爸的尿布,還要幫媽媽給爸爸做康復運動。那時她爸爸被確診為植物人,整天臥床不起。即使這么辛苦,徐力維仍毫無怨言。爸爸病后,家里生活相當困難,她正值青春年少,沒有去與人家比吃比穿的,穿的都是好心人給的舊衣服,吃的是最便宜的飯菜。其他同學一星期要花費100元錢,而他們兄妹倆每月一共才用100元錢,媽媽有時對她說:“孩子啊!真是苦了你了!現(xiàn)在你是家里的頂梁柱了?!蓖鴭寢屻俱驳拿婵缀皖^上出現(xiàn)的銀絲,徐力維含著淚點點頭,她下定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媽媽照顧好家人。
從此,不管春夏秋冬,徐力維每天早上五點就準時起床了,她總要先幫爸爸洗臉刷牙,穿好衣服,再趁媽媽做飯的時候讀讀書,自己有時候都顧不得吃上一口就得背上書包飛快地趕到學校上課,放學鈴聲一響又飛快的跑回家?guī)蛬寢屪鑫顼?。除了學習,做家務(wù)、照顧爸爸的飲食起居,成了徐力維每天必須做的事,她的少年便是在這樣的忙碌辛勞中一天天度過的。
臨近中考,她的學習任務(wù)也變得繁重起來,但她依然堅持每天臨上學前把吃的喝的給爸爸準備好放在床邊,中午回家給爸爸喂飯、擦洗身子,晚上回家后給爸爸洗臉、洗腳、做身體按摩,給爸爸講自己一天的收獲,看到爸爸笑,徐力維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周圍好心的大叔大嬸們有時候也會過來看看她們一家,問她有哪些地方需要幫忙的,但徐力維都會婉言謝絕,因為她覺得,這么多年來大家對她們的幫助已經(jīng)夠多了,現(xiàn)在她長大了,就要憑自己的能力撐起這個家了。這么艱苦的家庭條件,她沒有放棄學習,刻苦努力,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在升高中時,她原本打算放棄縣高去職高的,因為職高學生有補助,可以減輕家庭負擔,可以讓弟弟更好的學習。她的這一舉動感動了好心人,有社會愛心人士資助她上高中,她知道求學的不易,珍惜上學的機會,克服了一切困難,努力學習,成績始終優(yōu)秀。
進入高中之后,學習任務(wù)更繁重了,但臥病在床的爸爸依然是徐力維最大的牽掛,她甚至想到過放棄學業(yè)回家一心一意幫媽媽照顧爸爸,可每次都會被媽媽罵:“孩子啊,這么多年的艱辛我們都走過來了,爸爸有我照顧,你要好好學,再堅持三年,你考上大學就好了”。聽了媽媽的話,徐力維飽含著淚水,繼續(xù)回到學校努力讀書,她在心里激勵自己:“我要堅強,我不能向生活低頭”。幾年來,徐力維精心照顧爸爸的孝心感動了周圍的許多人,大家都對這個善良質(zhì)樸的女孩豎起了大拇指。
走過了艱辛的成長之路,徐力維沒有享受快樂幸福的少年時光,她勇敢地幫媽媽承擔起贍養(yǎng)老人,照顧爸爸的義務(wù),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未來的路依然漫長,但徐力維卻毫不畏懼,她在日記中寫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我要與那雛鷹一樣,用大自然生存的殘酷歷練心智,以鳳凰涅槃的精神堅定信仰。我堅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自己不放棄努力,笑對生活,殘缺的家庭也會充滿愛的溫暖,也能收獲美好的明天!”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三
常xx,女,現(xiàn)年55歲,是太仆寺旗寶昌鎮(zhèn)向陽村農(nóng)民,在向陽村婦聯(lián)工作。明孝道、知榮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大力提倡樹社會主義榮辱觀,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常xx以孝道為榮,以奉獻為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子、為人妻、為人母的高貴品質(zhì),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常xx結(jié)婚后生有兩個兒子,丈夫在婚后的第四年頭得了“骨髓空洞”癥,不能下地勞動,因此農(nóng)村沒完沒了農(nóng)活就全部落在了她的肩上,每天被繁重的農(nóng)活、家務(wù)折騰的腰酸背痛。盡管如此,她沒有任何怨言,心想只要一家子在一起好好生活就好,再苦再累都無所謂。但房漏偏遇連陰雨,不幸的事又降臨在這個家中,她的婆婆患腦溢血,又臥床不起了。照顧婆婆的任務(wù)又得由她來包攬,婆婆無法自理,從晨起開始每一件事都需要她幫助,處理大、小便,洗漱,擦身等等都得由她來做。有時她有事情早晨起床外出后,家婆便把大便拉到了房間里面或者褲子內(nèi)面。她回家后便默默地把家婆的房間打掃干凈,把衣物洗干凈,這樣的工作她一做就是兩年。一邊照顧婆婆,一邊照顧丈夫,還要干農(nóng)活家務(wù),盡管常xx付出這么多的艱辛,承受這么多的苦難,然而婆婆還是于20xx年離開了他們。在婆婆去世后,智障的小姑子抱住她淚流滿面,常xx哄著她:“別哭了,嫂子就是娘!”她又當起了“嫂娘”,對小姑子又是百般照顧,在20xx年小姑子因抽搐過度也走了,家里親人不斷離去,令常xx夫婦悲痛至急。
——丈夫更是倍受打擊,病日益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呼吸靠氧氣,她看在眼里,痛在心中,默默無聞的照料老公,直到20xx年7月,老公也丟下她離開了。一個女人的傷心艱辛無處訴說!不幸接二連三,公公在兒子走后的一周臥床不起,她又帶公公求醫(yī),皮膚癌到了公公眉心間,無錢醫(yī)治回家后,她每天都要一口一口喂飯,為他洗衣服,晚上不間斷的上藥。為死去丈夫贍養(yǎng)父親,20xx年11月公公又走了,十年間她送走了四位親人,村里人都說:“她這回沒牽掛了,該去兒子家安度余生了。”不料她沒走,她又把丈夫的無兒無女四叔接回家,她要替張家獨苗的'丈夫贍養(yǎng)完最后一位親人,她才能踏踏實實的去兒家享清福。
——常xx深懷愛老之心,恪守夫妻之德,力行孝敬之舉,以責任去體現(xiàn)孝道,從點滴小事做起,踐行傳統(tǒng)美德,為老人送溫暖,對丈夫不離不棄、患難與共。在常xx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許多中華兒女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孝敬老人、誠實守信、無私奉獻、勇于擔當。她用自己的愛心、孝心、責任心構(gòu)筑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是常人所無法做到的,何況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我們?yōu)樗c贊。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四
馬俊喜,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家婦女,在特殊家庭狀況下,用一雙辛勤的手和她那顆善良的心,積極弘揚家庭美德,受到了民眾的好評。
每天清晨或黃昏,在馬城村的鄉(xiāng)間小路上,常常會看到一年輕女子攙扶著一個步履有些蹣跚的青年在散步。她就是馬俊喜,每天都會攙扶著自己的丈夫——馬城村小伙兒劉亮散步。
提起這個姑娘,知情的人都豎起大拇指,發(fā)出由衷贊嘆。馬俊喜和丈夫劉亮有著極其不平凡的戀愛經(jīng)歷。20xx年,劉亮從部隊復員后,到天津塘沽區(qū)康師傅集團打工,與同在該廠打工的馬俊喜相識相愛,兩人情投意合很快談婚論嫁。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xx年11月2日,劉亮遭遇嚴重的車禍,由于傷勢過重,醫(yī)生告訴馬俊喜,劉亮可能成為植物人。這晴天霹靂給熱戀中的俊喜以極大的打擊。這是個倔強而堅強的姑娘,她經(jīng)過深思熟慮,擦干眼淚,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辭去了月工資20xx多元的工作,到醫(yī)院照顧劉亮。從那以后,馬俊喜肩負起了照顧劉亮的責任。從出事后,劉亮就人事不省,在醫(yī)院接受治療期間,馬俊喜省吃儉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戀人身旁,每天早上5點,她便準時起床,以打果汁、煮粥作為一天的開始,在晨曦中帶著做好的果汁和粥趕到醫(yī)院,為劉亮洗臉、刷牙、按摩、擦拭身體、喂食……她每天都跟劉亮說話,呼喚著戀人意識深處的覺醒。兩個月不離不棄,精心呵護,無怨無悔。功夫不負有心人,奇跡出現(xiàn)了!兩個月后,劉亮蘇醒了!俊喜和家人欣喜若狂,此后又住院兩個多月,劉亮的父母為給他治傷,變賣了所有值錢的家產(chǎn),還負債近30萬元。俊喜也花去了自己3萬多元的積蓄。
四個多月后,俊喜陪劉亮回到了家鄉(xiāng)馬城村。在俊喜的精心照顧下,他慢慢地能下床走路了。俊喜每天攙著劉亮進行鍛煉,由慢到快,由近及遠,持之以恒。純潔高尚的愛給了劉亮強大的精神力量,漸漸地他能自己單獨行走了。如今,劉亮已基本康復,仍然天天堅持鍛煉,俊喜用瘦弱的雙肩承擔起家庭的重擔,變著花樣給劉亮做好吃的增加營養(yǎng)。20xx年春節(jié)前,善良的俊喜與劉亮在馬城村舉行了婚禮。鄉(xiāng)親們都趕到婚禮現(xiàn)場祝福這對有情人。
婚后夫妻二人一直與家里老人在一起生活。馬俊喜對老兩口非常孝順。從過門到現(xiàn)在三年了,她從沒有跟老人頂過嘴、吵過架、耍過脾氣、紅過臉,不管是大事小事都主動征求老人的意見。劉亮行動不便,她就無怨無悔地扛起了照顧公婆的任務(wù)。20xx年他們有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養(yǎng)育兒子、操持家務(wù)的重擔也落在了俊喜的肩上,無論春夏秋冬,每天早上起來,馬俊喜總是先想到丈夫、兒子、公婆,幫丈夫穿衣、洗臉,把公婆服侍好了,又去做早飯,讓家人吃好、喝好,一日三餐做飯洗碗、洗衣拖地而無怨言!全家人的衣褲被褥,她總是拆洗得干干凈凈。一年四季,春種秋收,她起早貪黑,既要照顧家里,又要下地干活,左鄰右舍都說馬俊喜是一個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媳婦!
小病都拖成了大病,老倆口天天與藥打交道。多虧了我們家兒媳婦,要不是她在飲食上變換著口味,在生活中無微不至的照顧,我這把老骨頭早就散架了!”
別人問她累不累時,她總是樂呵呵地說:“怎么能不累呀,可人都有老的時候,孝敬老人是我們應(yīng)盡的責任。俗話說:生兒才知育兒苦,養(yǎng)兒才知報母恩。自己的言傳身教都是孩子的榜樣,我們也有老時,我們也有兒女。所以說孝敬老人就是善待自己。”不管富貴,或者貧賤,這輩子她都會全心全意為了這個家忙碌。
哎,說起她的好,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五
她叫x,今年48周歲,是一名從事二十八年的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共有兩個子女,女兒患先天性精神發(fā)育不全,今年二十一歲,生活不能自理。結(jié)婚二十四年來,她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家庭和睦,婆媳之間相處非常好,她的家庭曾先后3次被評為本村”文明示范樣板戶“。她在照顧好自己先天殘疾的女兒同時,她還把贍養(yǎng)老人作為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動力,竭盡全力用真情去幫助老人,用仁愛去伺候老人,用愛心去善待老人,大愛無疆,真愛無言,二十四年來,她用博大的胸懷和仁厚的摯愛,換來了人間至純至愛、至善至孝。
婆婆患有高血壓、心臟病,還有多年的寒腿病,生活不便,也給家人帶來痛苦。二十四年來,她一邊工作一邊不厭其煩的陪著婆婆住院看病、伺候老人的生活。王老師深知:贍養(yǎng)老人,孝敬老人的責任重大,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有付出沒有回報。那是20xx年4月26日,婆婆又因腮腺炎手術(shù)住南梁鎮(zhèn)醫(yī)院。困難來了怎么辦?王老師白天上課托付醫(yī)生看液,放學再去醫(yī)院照顧。跑前跑后半個月,出院后第三天,婆婆又因昏迷送進縣醫(yī)院,檢查結(jié)果是貧血和小腦大面積堵塞,醫(yī)生說很嚴重需要轉(zhuǎn)院。她將婆婆送到慶陽市醫(yī)院。甭提王老師多難受了,婆婆需要照顧,學生需要上課。急得她不知所措,既舍不了學生,又放心不下婆婆。沒辦法只有周六周日看望她老人家了。半個月過去了,病情稍有好轉(zhuǎn),由于腦堵塞老人記憶力嚴重衰退,已不能像正常人那樣生活了。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俗話說:七分病三分養(yǎng)。她每天像呵護小孩一樣照顧她,從不嫌麻煩,每到吃飯時,先把圍裙給婆婆圍上,吃過后再摘下來,晚上睡在一起。然而,好景不長,20xx年春季婆婆又患上偏癱,右身子和右手不靈了,需要輸液。這又是個難題,王老師白天不能耽誤課呀,只能利用放學后的時間,一邊做飯一邊看護。一天、兩天、二十天過去了,婆婆的手腳還是不靈活,生活不能自理。怎么辦?她先讓老人練習抓核桃,再抓玉米粒。為了不讓老人寂寞,她抽時間坐在炕上哄,給老人唱歌,和老人一起打撲克,逗老人笑。親戚朋友說:”你真是太孝敬老人了,你比親閨女還親呀!“??伤耄耗茏尷先丝鞓凡攀亲约赫嬲目鞓贰?BR> 去年放暑假,王老師原本想好好休息一下,不料婆母突然病情加劇,不會說話、不會走路、連吃飯都吃不下去,更不用說大小便自理了。王老師心如刀絞一般,她與婆婆的真情已到了無法割舍的地步,她不甘心婆婆的病情,又把婆婆送到縣醫(yī)院做檢查。這次她真的失望了,醫(yī)生說治不了,連藥都沒開,就讓送回家。面對婆婆嚴重的病情,她祈禱著,暗暗下著決心,一定要讓婆婆在有生之年快快樂樂生活。暑假的50多天里她盡量讓婆婆吃好。每天五餐,食品搭配講求營養(yǎng),定時定量。每天攙扶婆婆在地上轉(zhuǎn),沒等坐穩(wěn)就又得起來。為了讓老人減少痛苦,她每天這樣反反復復,那付出的汗水就可想而知了。除此之外,她還要洗衣服、搞衛(wèi)生。王老師知道,照顧老人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吃喝拉撒睡你都要考慮周全。如果十天八天、一個月兩個月還好,可時間長了,一年、兩年……,伺候一位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給老人洗臉、換衣服、喂飯、洗衣服、吃藥要付出多少。日夜的勞累和操勞她見瘦了很多,但她心中只有一個目標,擔起照顧婆婆的重擔,自己只有選擇堅強,堅強就是家中的希望。她堅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自己的決定就是婆婆的生命,這是一種孝心,更是一種責任。這也是一個為人師表的人民教師光輝形象的真實寫照。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六
xx是已退休10年的老蒙醫(yī)。他退休不退志、退休不退職,發(fā)揮余熱受到各界群眾的好評,同時也將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時刻放在心上,體現(xiàn)在行動中。
退休之前他是一名蒙醫(yī),是搞專業(yè)技術(shù)工作的。退休之后他深深感到黨和國家的大事與自己息息相關(guān)。因此他每年花幾百元訂閱報刊雜志,每天花大量時間讀書看報,把學習與思考當做一種樂趣。有人說:“你退休了還看報學習,花那么多精力干什么”。他說:“人退了工作,但思想不能退,要走好人生之路,就要活到老學到老”。幾年來,他勤奮學習的同時還向報刊撰寫了近百篇文章他用蒙文寫了許多科普文章和文學作品,發(fā)表于《xx日報》等,受到了報刊、讀者好評。xx年又在青海的《柴達木報》上發(fā)表了《作者簡介》,向廣大讀者介紹了他的情況。
他是我縣高級職稱,資歷深厚的老蒙醫(yī)。他退休之后好多牧民及城鎮(zhèn)居民都找他看病,讓他得不到片刻休息。但他顧不上休息,病人隨來隨診,對老、弱、病殘者,他到病人家里去看病,但從來不收任何出診費用,都是義務(wù)看病。他雖然退休了,依然關(guān)心單位的.發(fā)展。給單位寫了許多有關(guān)民族醫(yī)藥方面的材料,幫助解決了青年蒙醫(yī)解決不了的問題。去年他又寫了《肅北蒙古族自治縣蒙醫(yī)藥志》一書,不收任何稿費。
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他一直與各鄰居及社區(qū)居民友好、和睦相處。他的二兒子是縣上領(lǐng)導干部,兒媳也是黨城派出所科級干部,他們平時的工作很忙。但是二位老人沒有任何怨言,給他們做飯看孩子,讓他們放心工作,同時又照顧雙方的老人。雙方有兩位高齡老人,妻子的母親92歲,已經(jīng)臥床不起兩年多了,自己的母親現(xiàn)年97歲在孩子家住。他們老兩口每天兩頭忙,細心照料老人,盡心侍候,為二位老人洗衣做飯。二位老母親體老多病,因此,在飲食方面,即要注重食物搭配又要注意營養(yǎng)補給。晚上能使老人睡個安穩(wěn)覺,他們平均一宿起床查看三四次,全身心的照顧母親是他們老兩口生活的全部。他們夫妻二人為尊重母親的生活習慣,讓老人們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生活,他們盡量去配合。老年人喜歡回憶過去,一件件事情老母親總是喜歡重復訴說,每次他們都用心傾聽,耐心安慰,使老人感受到子女的關(guān)愛,因此,他們家的2位老人成為全縣少有的高齡老人。
他平常除了照顧90多歲的兩位老人外,還幫自己的子女看管孫子,更對周圍鄰居關(guān)懷備至。他家住的樓房沒有搞衛(wèi)生,他就主動打掃,樓道燈容易壞,他為了方便大家,經(jīng)常更換壞了的燈泡,鄰居忘了帶鑰匙出門,進不了家門,他就請進自己家坐坐,等他們回來。他們住的樓房門前沒有曬被褥的地方,他主動拿起鐵絲和木棒在樓門口搭起曬桿,方便居民們。冬天下了雪,他就早早起床,主動掃雪,給居民通行帶來方便。這些事雖是一件件一幢幢小事,卻受到居民們的贊揚,受到鄰居們的尊重。好多居民說:“現(xiàn)在哪里還有這樣的好心腸的人,經(jīng)常為別人辦好事,不求任何回報”。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七
王立梅,開城鎮(zhèn)都督村人,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nóng)家媳婦。七年如一日服侍患有心臟病的'公公和孝敬尚在人間的婆婆。無微不至,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傳遍六店街道。自與丈夫結(jié)婚以來,她和公婆的和諧程度如同自己的親生父母,公婆一直把她視如己出,從未把她當作兒媳看待,有些話寧愿對她說也不愿意告訴自己的女兒們,立梅成了他們生活中的貼心人。
2005年,身患心臟病的公公在南京市鼓樓醫(yī)院做了心臟搭橋手術(shù),在眾多的子女中,是和老人關(guān)系最融洽的三兒媳婦王立梅主動去醫(yī)院照料公公,她沒有在丈夫的三個姐姐和兩個嫂子面前說一句抱怨的話。多年來,身患疾病的公公和年邁體弱的婆婆一直住在立梅家。公公自手術(shù)后,老年病纏身不能起床正?;顒?,連吃飯都要人喂,這些年來吃喝拉撒睡全靠兒媳立梅一人照料。立梅對一雙公婆真是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生活上多方照顧,夏天買回夏裝,冬天買回毛衣、羽絨服。婆婆經(jīng)常腰、腿痛,立梅就給婆婆尋醫(yī)問藥,擦腰洗腳或陪送醫(yī)院診治,就像女兒照顧母親一樣。
丈夫徐魯生因工作需要經(jīng)常不在家,立梅不僅悉心照料公婆,還特別重視一對兒女的學習,把這個家操持得美滿溫馨,從不讓丈夫多操心,她既是一個孝順的媳婦,又是一個賢惠的妻子,還是一個善良的母親。
鄰居都羨慕徐家有一個像女兒一樣好的兒媳婦。王立梅的事跡不但在六店街道而且在周圍村莊也傳為佳話,沒有誰不夸她的。都說:“有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媳婦!”
經(jīng)典國學《弟子規(guī)》中說:“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王立梅用自己切實的行動詮釋了“孝”的真諦。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今天,在越來越文明的新農(nóng)村里,這樣的好媳婦就是我們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杰出代表!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八
xx,女,1944年2月出生,小學文化程度,xx鎮(zhèn)xx村村民,1957年任xx市糧村蘭家塔村大隊長、婦女主任26年。xx年被評為xx市孝老愛親道德模范。
擔任村大隊長、婦女主任期間,xx犧牲小我,顧全大局,起到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她牽頭計劃,逐門逐戶走訪群眾,改變婦女思想,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為全村的計劃生育工作順利開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她積極發(fā)動全村婦女投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為村上發(fā)展奉獻自己的力量,帶領(lǐng)婦女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tǒng)作物,為當時村上爭取糧食3000多公斤,同時,xx改變傳統(tǒng)種植,帶頭發(fā)展養(yǎng)兔場,為村發(fā)展開闊了思路,她積極宣傳法律法規(guī)知識,身體力行踐行愛崗、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正能量,用自己的言行宣傳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成為全村效仿的榜樣。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xx堅持自力更生,對美好生活充滿著無限向往,依靠自己的精致手工,為整個家撐起了一方天地。她擅長傳統(tǒng)手工制作,利用農(nóng)閑時間制作老虎枕頭、手工鞋墊、老式布鞋等,同時,結(ji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帶頭剪紙,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傳承傳統(tǒng)藝術(shù),帶領(lǐng)村民向美好生活前進,累計制作老虎枕頭3000余個,老式布鞋8000余雙,鞋墊600余雙,依靠制作手工賺錢,建起了自住的3間窯洞。與此同時,xx主動給村上姐妹們現(xiàn)場指導手工制作及傳統(tǒng)剪紙,把自己的`手工技術(shù)和經(jīng)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們。在她的幫助和帶動下,村里向上向美的人多了,群眾更加堅信依靠自己辛勤勞動能過上好日子。xx在平凡的生活中彰顯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她的帶動下,全村游手好閑、賭博斗毆的不良風氣逐漸改善。
1974年xx回到xx村,在自己已經(jīng)生有一女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收養(yǎng)了出生70天生來癱瘓的兒子xx,至今已照顧50年。xx由于生來智障自己無法吃飯,他的一日三餐都靠xx親手喂飯,并且每日給他梳洗,同時,由于xx無法移動,自己無力大小便,張愛珍時刻注意定時幫助他上廁所,每月4次定期擦拭身體,多年以來,xx的胳膊在她的精心照顧下,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做簡單的動作,同時還能自己簡單的進食。1972年xx丈夫身患肝癌,患病期間,嘔吐不止。她每日為丈夫擦拭身體2次,定期給他換衣服,飲食上也盡量顧忌丈夫的口味,丈夫行動不便,她又在床前伺候他大小便,從未讓丈夫身著濕衣,丈夫身患重病5個多月,她盡心服侍從未有過半句怨言。丈夫去逝后,迫于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xx年xx選擇了再婚,婚后xx又承擔起照顧了年幼繼子的重任,照顧起居飲食外,直到其成年結(jié)婚,現(xiàn)在自己已經(jīng)年邁且患有腿疾,丈夫因生病而喪失勞動能力,兒子離異孫子無人照顧的情況下,她靠傳統(tǒng)手工,供養(yǎng)倆個小孫子上學,可謂盡心竭力,但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倆年前,小孫子因為一場車禍住進了醫(yī)院,xx在頂著巨大經(jīng)濟壓力的情況下,盡心照顧小孫子,錢不夠了,她四處奔走籌錢,小孫子哪疼了,她必定第一個沖上前去詢問,沒日沒夜照顧了2個多月。這種不是親人卻勝似至親的愛,感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贏得了周圍群眾的一致稱贊。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篇十九
走近她,你一定會感受到她的溫柔、賢惠和體貼,作為一個女人特有的優(yōu)雅。她敬老愛老的事跡廣為傳頌,所在的三口堰村無人不曉,所住xx鎮(zhèn)無人不知。在街坊鄰居眼中,xx既是一個好母親,又是一個持家的好妻子,更是一個孝順婆婆的好兒媳。
大成人,老兩口可以安享晚年了。然而,20xx年5月的一天,一場突然的變故改變了這個平靜而美滿的家庭。
幾年來,xx堅持無微不至地照顧偏癱的婆婆。說起媳婦,婆婆總是樂得合不攏嘴:“人人都夸我們家有個好媳婦,真不知道是哪輩子修來的福氣?!闭f話間,婆婆的眼里已經(jīng)噙滿了淚水:“都這么大歲數(shù)了還拖累你們。”xx一邊給婆婆擦眼淚一邊安慰:“媽,您老千萬別這么說,從小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們拉扯大,現(xiàn)在我們做這些也是應(yīng)該的?!?BR> 扭轉(zhuǎn)婆婆的心情,xx總是說著開心的話語給老人聽,讓她的心情一天天開朗、樂觀起來。經(jīng)過xx細心照顧,丈夫很快就康復了,婆婆隨之也露出了久違的笑臉。
親情無價。婆婆陳大姐說:“媳婦xx是我們家的福星。”對此,xx只有樸實的話語:“玉喜的母親將玉喜養(yǎng)育大,付出了許多心血。不管是自己的母親還是丈夫的母親,都是自己的親人,照顧長輩是晚輩應(yīng)該做的?!薄拔覀兠總€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希望下一代對我也是這樣。我尊敬老人也是支持丈夫的工作,同時也要做好表率,讓下一代懂得尊敬老人,繼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