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可以幫助我們回顧過去,規(guī)劃未來。注重自我激勵,樹立積極的心態(tài)是寫一篇完美總結(jié)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在這里,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總結(jié)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一
岳飛這首《滿江紅》,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為什么滿江紅·寫懷第一句就寫“怒發(fā)沖冠”,表現(xiàn)出如此強烈的憤怒的感情?這并不是偶然的,這是岳飛的理想與現(xiàn)實發(fā)生尖銳激烈的矛盾的結(jié)果。因此,必須對這個問題有所了解,才能正確理解滿江紅·寫懷的思想內(nèi)容。岳飛在少年時代,家鄉(xiāng)就被金兵占領(lǐng)。他很有民族氣節(jié),毅然從軍。他指揮的隊伍,英勇善戰(zhàn),接連獲勝,屢立戰(zhàn)功。敵人最怕他的隊伍,稱之為“岳爺爺軍”,并且傳言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乘勝追擊金兵,直至朱仙鎮(zhèn),距離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金兵元氣大傷,準備逃歸,還有不少士卒紛紛來降。岳飛看到這樣大好的抗戰(zhàn)形勢,非常高興,決心乘勝猛追,收復中原。就在這關(guān)鍵的時刻,當時的宰相秦檜,為了和金人議和,一日連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飛班師回朝。岳飛悲憤萬分,說“十年之力,廢于一旦!”秦檜把岳飛看成是他投降陰謀的主要障礙,又捏造說,岳飛受詔逗留,抵制詔令,以“莫須有”(也許有)的罪名,將他害死。岳飛被害時,才三十九歲。了解了這些情況,對滿江紅·寫懷中充滿的強烈感情,就不難理解了。
上片寫岳飛要為國家建立功業(yè)的急切心情。開頭這幾句寫在瀟瀟的雨聲停歇的時候,他倚著高樓上的欄桿,抬頭遙望遠方,仰天放聲長嘯,“壯懷激烈”!嘯是蹙口發(fā)出的叫聲?!皦褢选保瑠^發(fā)圖強的志向。他面對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氣憤填膺,“怒發(fā)沖冠”?!芭l(fā)沖冠”是藝術(shù)夸張,是說由于異常憤怒,以致頭發(fā)豎起,把帽子也頂起來了。“三十功名塵與土”,表現(xiàn)岳飛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戰(zhàn)的思想。三十歲左右正當壯年,古人認為這時應(yīng)當有所作為,可是,岳飛悔恨自己功名還與塵土一樣,沒有什么成就?!鞍饲Ю锫吩坪驮隆?,是說不分陰晴,轉(zhuǎn)戰(zhàn)南北,在為收復中原而戰(zhàn)斗?!澳乳e、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岳飛積極進取的精神。這對當時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的斗爭,顯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與主張議和,偏安江南,茍延殘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等閑”,作隨便解釋。“空悲切”,即白白的痛苦。下片寫了三層意思:對金貴族掠奪者的深仇大恨;統(tǒng)一祖國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國的赤誠之心?!熬缚怠笔撬螝J宗趙桓的年號?!熬缚祼u”,指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京城汴京和中原地區(qū)淪陷,徽宗、欽宗兩個皇帝被金人俘虜北去的奇恥大辱?!蔼q未雪”,指還沒有報仇雪恨。由于沒有雪“靖康”之恥,所以,岳飛發(fā)出了心中的恨何時才能消除(“臣子恨,何時滅”)的感慨。這也是他要“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原因。古代的戰(zhàn)車叫“長車”。賀蘭山,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西北邊。
有一種說法,認為滿江紅·寫懷不是岳飛寫的,理由之一就是根據(jù)上面這句話。因為岳飛講“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即渡過黃河向東北進軍,不會向西北進軍的?!榜{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不是岳飛的進軍路線。因為對這句詞的解釋牽涉到滿江紅·寫懷是不是岳飛寫的問題,因而顯得更為重要了。原來這是用典?!段髑逶娫挕份d姚嗣宗《崆峒山》詩:“踏碎賀蘭石,掃清西海塵?!边@兩句詩是針對西夏講的,所以用“賀蘭石”。姚嗣宗是北宋人,岳飛借用這個典故,借用他要打敗西夏的.壯志來表達他要打敗金兵的豪情,所以這句詞沒有問題?!吧饺薄?,指山口?!皦阎攫嚥秃斎?,笑談渴飲匈奴血”,充分表達了岳飛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和報仇雪恥的決心?!皦阎尽保改贻p時的理想?!昂敗笔枪糯鷮ξ覈狈缴贁?shù)民族侮辱性的稱呼?!疤敗?,指俘虜。這里所謂的“胡虜”、“匈奴”,皆代指金貴族掠奪者。最后“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兩句說,等到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時候,就去報捷。“舊山河”,指淪陷區(qū)。“闕”,宮殿。”天闕”,指朝廷。我國古代進步的知識分子,往往都把忠于朝廷看作愛國的表現(xiàn)。在封建社會里,尤其在民族矛盾激化,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時期,“忠于朝廷”與愛國常常是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因此,岳飛在滿江紅·寫懷中所表露的忠于朝廷的思想,是跟渴望殺盡敵人、保衛(wèi)祖國疆土的壯志,密切結(jié)合著的。
從藝術(shù)上看,滿江紅·寫懷感情激蕩,氣勢磅礴,風格豪放,結(jié)構(gòu)嚴謹,一氣呵成,有著強烈的感染力。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二
岳飛工詩詞,雖留傳極少,但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深為人們所喜愛,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岳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這首的上片,“怒發(fā)沖冠,……空悲切”。意思說,我滿腔熱血,報國之情,再也壓不住了,感到怒發(fā)沖冠,在庭院的欄桿邊,望著瀟瀟秋雨下到停止。抬頭遠望,又對天長嘯,急...
作者介紹。
岳飛。
岳飛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xiāng)孝悌里(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zhàn)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岳飛是南宋最杰出的統(tǒng)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jié)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葬于西湖畔棲霞嶺。...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三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就會想到已在天國的外婆,心中不免難過,淚水涌上眼眶,我永遠忘不了外婆親切的笑容。
外婆在世的時候,十分疼愛我。每當我不高興時,她便摸摸我的頭和我聊天,天南地北無所不談;當我生病時,她老人家就緊張得要命,日夜不休息的照顧我、安慰我,直到我的病好了,她才放心的露出笑容,但是外婆自己卻消瘦了。
我最喜歡聽外婆講故事了,外婆似乎有講不完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那?精采有趣,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纏著外婆不放。而外婆也總是高興的摟著我喊:「心肝寶貝」,每當我想到這?,就不禁淚流滿面。
我經(jīng)常和外婆一起游山玩水,看著大自然的美景;也曾經(jīng)和外婆漫步沙灘,欣賞滿天的彩霞??墒?,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可能了,那?疼愛我的外婆就這樣走了,怎?不叫人心痛!我永遠忘不了疼我的外婆。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四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一首流傳了千年的滿江紅在如今已朗朗上口,而這首詞的作者岳飛正是一位愛國志士不錯哦你也可以投稿,這首詞也便成了我最喜愛的詞之一。
這首詞誕生在岳飛于紹興十年七月下旬奉詔被迫班師到入獄之間的一年多時間里,岳飛帶著豪情萬丈,立志收復故土的心情寫下了這首詞。岳飛的這首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箲?zhàn)期間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中華兒女。
這首詞中包含的愛國之情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岳飛即便是在監(jiān)獄中也有著這樣的豪情壯志,讓我們充分的體驗到了岳飛對“精忠報國”這四個字的忠誠。而我最喜歡這首詞的“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用夸張的手法將岳飛對南宋和北宋共同的'敵人—金軍的憎恨都表達了出來,我想這就是我喜歡它的最重要的原因。
從北宋到南宋,岳飛從金軍對宋朝的侵略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恥辱,他永遠只有一個敵人-金軍。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岳飛才對金軍如此憎恨,也讓他成為了“抗金大英雄”。
愛國,是一件簡單的事,也是一件困難的事。
經(jīng)典,是一樣被遺失了的寶物,它召喚人們找到它。
歷史,雖是過去,也值得品味。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五
“生命的快樂,來自生活的點點滴滴”、“萬物靜觀皆自得,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里可以學習的對象與事物俯拾皆是,只要用心觀察、用心生活,就能發(fā)現(xiàn)平凡里的不平凡。一本伊索寓言或許在您眼中不值得一看,但在看完后的發(fā)噱一笑中,卻提供了我們更多的省思,一則新聞報導或許一閃即過,但就在那幾秒內(nèi),卻引起人伸出手去助人的善念。人生的成敗,常常因為一個人、一件事,甚至一句話,尤其是對人有用的一句話,更是讓人深受感動、有所改變,而豁然開朗。一句話,像一條溪流滋潤我心田;一句話,像一場春雨澆灌我心田;一句話,像一縷春天的陽光溫暖我心田;一句話,讓我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心中的悲傷!這就是一句話的魅力。
古人說“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梁啟超先生曾說:“學校之外,讀一卷書,翻一部史,到處都見良師?!彼允罴倨陂g我常會沉浸圖書館里,因為“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乏味?!痹诒姸鄷?,乞丐囝仔如此深深沖擊、震撼著我的心弦,“他像逆風飛翔的風箏,超越艱困的.環(huán)境,為自己掙得一片廣闊的天空?!币痪溏H鏘有力的破題,一段發(fā)人深省的經(jīng)典。人生,有許多挫折;人生,有許多考驗;人生這條路也有許多人能闖出一片天,賴東進先生就有過挫折、有過考驗,但是,他最后憑著一股“不服輸”的意志,向世人證明,乞丐囝仔也有出頭的一天!作者阿進曾經(jīng)是人人嘲笑的小乞丐,父親是瞎子,母親與大弟精神異常又重度智障,他在墳?zāi)沟乩锼耸?,忍受了二十年的諷刺、恥笑與鄙視,作者還是不斷努力向上,他不計較邊行乞邊做功課,因為只要能讓他上學,要他做什么他都愿意,與其生氣不如爭氣,與其認命不如拼命,此時我眼淚早已奪眶而出,想想自己更當在順境中心存感恩,在逆境中依然心存喜樂,認真把握當下。
“天無絕人之路”,阿進做了最好的印證,一件事情、一項困難、一次挑戰(zhàn),都樂觀面對,堅持到最后。感謝賴東進先生的啟示:黑夜過去,必能迎向曙光;寒冬過去,必能擁抱暖春。想想自己暑假中學游泳常因不會換氣與吃水,而想放棄,讀了這本書后,告訴自己“有為者亦若是”,不斷練習,雖然常精疲力盡,還是不放棄,終于皇天不負苦心人,可以游25公尺了。還有在準備演說時,常常文思枯槁,但是有了師長與家人的鼓勵,我還是要盡心,因為“要怎么收獲必先那么栽”,先不問結(jié)果,相信過程中必有自我成長的收獲。當我讀到書上寫:“幸福的滋味,就是不挨餓、不受凍,全家人平安在一起?!?,這令我最感動的一句話,我又哭了,莫名的感動涌上心頭,雖然只是小小的希望,賴東進先生全家卻是要挑戰(zhàn)命運、沖破難關(guān)、接受考驗。想想自己生活無憂無慮,卻常因為一些小事而生氣,真的感到慚愧。想到“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順、二是行善”,此時的我應(yīng)該更孝順父母、敬老尊賢,每天提醒自己“做一件好事”、“說一句好話”,不因善小而不為,讓生命充滿行善的喜悅。
想起昨天因與弟弟搶玩具,還對父母生氣,說父母偏袒弟弟……?!靶腋5淖涛?,就是不挨餓、不受凍,全家人平安在一起?!边@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由我腦海中響起——雖然家是我的避風港,家人是我相依偎的對象,有血緣關(guān)系的感情叫“親情”,親情縱是天生,卻也需要“后天”努力經(jīng)營與維系,才能更加濃郁,不要因為我的任性,而忽略了“幸?!本驮陔x我最近的地方,舉手可得。等一下我要幫媽媽端菜、幫爸爸搥背、教弟弟功課,…生活因為關(guān)心而更豐富;生命因為付出而更充實,追求幸福就是這么簡單。最后我由衷感謝賴東進先生,因為您的故事,讓我修正自己、反思自己,讓我更能體會生命的意義。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六
不知為什么,每次讀到岳飛《滿江紅》中“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句詞時,便會想起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的句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BR> 11出生的岳飛,是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他堅決抗金,要求收復失地,統(tǒng)一中原的忠義之舉,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世人的崇敬;他因奸佞所害,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毒死于臨安**亭的悲壯結(jié)局,令人扼腕嘆息。
讀詞的第一句“怒發(fā)沖冠”,可謂氣蓋山河,極盡其勢。為什么會有如此的沖冠怒氣?還得從頭說起:1136年,岳飛再次帥軍從襄陽出發(fā),一路北進,所向披靡,攻下洛陽附近的一些州縣,前鋒逼近黃河,準備收復開封后,橫渡黃河,向北挺進。此時的'岳飛,可謂躊躇滿志。他激動地對手下的將士們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意思是,這次一定要打到黃龍府去,到那時我將和各位一起痛飲。黃龍府是金國最早的根據(jù)地,“直搗黃龍”意思是,一直打到金兵的老巢??墒?,當時的宋高宗趙構(gòu)和奸臣秦檜各懷鬼胎,一心求和。所以在岳飛乘勝追擊、直搗黃龍之時,不僅不派增兵,也不給糧草,還出人意料地連發(fā)十二道金牌,命岳飛退兵。無奈之下,岳飛只得撤回武昌,旋即被免去軍職。在一個雨后初晴的日子里,岳飛在武昌登高憑欄遠眺,胸中的慷慨激昂之氣再也壓抑不住,于是噴涌而出,寫下這首《滿江紅》。
寫到此,壯懷激烈之情,噴薄而出。靖康之恥,實指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蒙難,在金國受盡*辱,終不得還之事,這也是臣子們抱恨無窮的事情。此恨何時得解?三十已過,華發(fā)已生,卻只能“空悲切”。此種痛楚,更與何人說!沉痛之筆,刺痛我們每個人的內(nèi)心。
接下來的兩句“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語)的豪邁畫面:賀蘭山,在西北,與東北的黃龍府,相隔甚遠。這里的“賀蘭山”只是一種藝術(shù)的表達,極言其征戰(zhàn)之遠。其實,岳家軍最遠打到朱仙鎮(zhèn),距離北宋舊都開封不過幾十里。在這里,岳飛大破金國統(tǒng)帥兀術(shù)的“鐵浮屠”和“拐子馬”。然后想象著,吃他們的肉,喝他們的血,也只有如此,方解亡國之愁、臣子之恨。
詞的最后一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一腔悲憤,丹心碧血,讓人心生怎樣的感慨?又獲得怎樣的鼓舞?可是,如果我們把岳飛的故事繼續(xù)往下讀:1142年8月,宋高宗和秦檜派人向金求和,兀術(shù)對岳飛又恨又怕,故要求“必先殺岳飛,方可議和”,意思是,必須先殺掉岳飛,然后才能談議和之事。于是,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和其妻王氏、萬俟l、張俊等人,對岳飛施予酷刑。同年12月29日,岳飛被毒死于臨安**亭,時年三十九歲。掬一捧英雄淚,請再聽一曲“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七
讀過一些古詩詞,最讓我感動的就是著名軍事學家岳飛寫的《滿江紅》,它是一首氣壯山河,傳頌千古的名篇。表現(xiàn)了岳飛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洋溢著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泵棵坷收b完這首詞后,我仿佛看到岳飛怒發(fā)沖冠,獨自登上亮憑欄,狂風驟雨已然停下,他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對天長嘯,以表達報國之情。仿佛聽到岳飛在吶喊: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yè),不要白白將青春消磨,等到年老時后悔。又仿佛身臨其境的,看到岳飛駕著戰(zhàn)車向賀蘭山進攻的情景,要把賀蘭山夷為平地的決心。
這首詞抒發(fā)了岳飛“精忠報國,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也讓我感受到中華兒女在報效祖國表現(xiàn)出的大無畏的精神。讀了這首詞以后,使人體會到,只有胸懷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寫出如此感人的詞句。在岳飛的這首詞中,詞里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xiàn)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
我要學習岳飛的精神,要像男子漢一樣有骨氣,要有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我是華夏兒女,也是炎黃子孫,我會要時刻記住這氣勢磅礴的詩句,記住鼓舞人心的詩句,記住這激勵著無數(shù)中華兒女的詩句,我也要成為祖國的守衛(wèi)者,時時刻刻準備著為報效祖國而努力!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八
從我開端教走路的時候父母終日沒往干活,只有姐姐在家陪同我。
度日如年,一擺我就到我讀書的年紀??墒蔷驮谖易x書的這年,姐姐得了病,很重大。父母隨時為他費心,我也很難功。記得有一地早上,下著大雨,我涼得直發(fā)抖,決議不去上學了。姐姐曉得后,狠狠的罵了我一頓,而后姐姐說:“我向你去?!苯憬阏f著,就背訖了我。我硬要下去,姐姐說:“還怕姐姐腹不動你,別說這么小,就是到七十歲,你須要姐姐違,姐姐照樣背,你永遙是姐姐的美弟兄?!蔽覠o話可說,只好讓姐姐背我。一路上,姐姐不停的說:“你把傘返后擊點,姐姐淋濕會生病的.?!蔽疑埔馓畚业慕憬?!他本身難保,可她還要這樣的關(guān)懷我,我真的好打動。
到了學校姐姐望我淋濕了,嚴正地說:“不是鳴你把本人維護賴嗎?”姐姐的話叫我畢生難記,多佳的姐姐?。?BR> 當初我長大了每遇下雨我就會想伏姐姐罵我的情景。我惡激動!我也要向姐姐學習,多替他人著想,實的是一種快活。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九
今年是汶川大地震x周年,雖然地震發(fā)生的時間早已過去,但我還能清醒的記得地震發(fā)生時的情況,當時,由于我還小,也不知道什么是地震,從媒體的電視新聞報道中看見很多難以忘記的畫面。
記得當搶救人員到處搜救的時候,在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的一個人,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jīng)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里面沒有任何回應(yīng)。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筑物的時候,救援人員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尸體前,花了很大的力才把手伸進那個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還活著”。經(jīng)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他母親用身體保護著那個孩子,他毫發(fā)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在救援現(xiàn)場的醫(y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fā)現(xiàn)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y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fā)現(xiàn)屏幕上是一條已經(jīng)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y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我想,可能是他媽媽在快要死去的那刻用手機編寫的信息,是為了留給孩子長大了記得他的生命是他的媽媽用生命換來的。
在大的災(zāi)難面前,母愛,孕育了一個奇跡!我看到了災(zāi)難面前母親的偉大,她感動了我,也一定感動了世界!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翻譯。
我憤怒得頭發(fā)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zhuǎn)戰(zhàn)八千里,經(jīng)過多少風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yè),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zhàn)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注釋。
怒發(fā)沖冠:氣得頭發(fā)豎起,以至于將帽子頂起。形容憤怒至極,冠是指帽子而不是頭發(fā)豎起。
瀟瀟:形容雨勢急驟。
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fā)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一種抒情舉動。
三十功名塵與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過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戰(zhàn)、路途遙遠、披星戴月。
等閑:輕易,隨便。
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
賀蘭山:賀蘭山脈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交界處。
朝天闕:朝見皇帝。天闕:本指宮殿前的樓觀,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賞析。
岳飛(1103――1142,又說1101――1141)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宋代抗金名將。因堅持抗敵,不附和議,被權(quán)臣秦檜誣陷下獄而死,年僅39歲。岳飛在戎馬倥傯中寫作了不少洋溢著愛國激情的詩文,收為《岳忠武王文集》(或《岳武穆集》)。今人唐圭璋主編的《全宋詞》錄其三首。最有名的一首是表現(xiàn)壯志難酬的《小重山》,另一篇便是千古傳唱的《滿江紅怒發(fā)沖冠》。岳飛在紹興三年(1133年)9月奉朝見高宗,賞賜優(yōu)厚,這年他剛好30歲。因榮獲重任,身受殊榮,感動深切,于是寫下這首壯懷激烈的詞章。
一、激蕩的愛國思想。
上闋,通過壯志未酬、歲月空逝的悲憤,表達出建功立業(yè)的迫切心態(tài)。詞一開心,作者拔地而起,憤怒的情感像長江大河洶涌的波濤一瀉而出,他怒發(fā)沖冠,仰天長嘯,怒的是金兵一次次的野蠻人侵,宋王朝拋家棄國的積極投降和消極抗戰(zhàn);嘆的是自幼就培養(yǎng)起的“精忠報國”的決心和希望無法實現(xiàn)。“抬望眼”似乎看到了掙扎在侵略者鐵蹄下的中原父老,望眼欲穿盼王師;似乎看到了在岳家軍面前兵敗如山倒的金兵,在稱叔臣的投降派面前的獰笑。英雄欲死無戰(zhàn)場,只能“可憐白發(fā)生”!接下去,作者在激憤中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以救國濟民為已任的岳飛,三十年來空懷報國壯志,屢遭朝廷冷落,但他視往昔轉(zhuǎn)戰(zhàn)所建立的功名若“塵與土”,看重的是抗金的路還漫長,不知還要南征北戰(zhàn)幾千里,還要在征途中度過多少“云和月”??墒菚r光易逝,特別是抗金的最佳電動機一時錯過就永不復返,而立之年的岳飛深知時間寶貴,任重道遠,北伐大業(yè),刻不容緩。必須抓緊時間,趁少壯之年為國立功。于是不無感慨地嘆到“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表面是對自己的勉勵、敦促,實際上卻飽含十分復雜凝重的情感:既有對“遺民”的深深的愛,又有對南宋王朝偏安茍且,不思北伐的隱隱的憤懣。若不是他們的百般阻撓,岳飛豈能在危難之秋憑欄長嘯!
下闋,寫收復失地、重整河山的決心和壯志?!熬缚抵畞y”是宋王朝歷史上的廳恥大辱。一開心,作者便耿耿于懷于雪恥滅恨,報仇伸冤。聚渾身力量、全部熱血于筆端,吼出了“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錚錚誓言!從古至今,凡稍具有血性的炎黃子孫,每讀至此,無不為之心弦震動,激情澎湃。緊接著,作者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扛大廈于將傾的恢宏氣魄和“朝天闋”的必勝信念終結(jié)全篇,一錘定音,猶如開篇的憑欄而起,把中華民族對國家的愛和對侵略者的恨表達得酣暢淋漓。
二、獨到的藝術(shù)技巧。
全詞自首至末,語言粗獷剛健,音調(diào)鏗鏘激越,氣勢磅礴奔涌,風格悲壯豪放,慷慨激昂,一氣呵成,磅礴的氣勢逼人奮發(fā),催人上進,是偉大的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于此同時,悲壯的基調(diào)又時時相隨,撼人心魄,催人淚下,時時激發(fā)起人們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節(jié)奏強烈有力,急劇跳躍,很能體現(xiàn)作者“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的性格、氣魄和膽略?!疤て啤薄梆嚥汀薄翱曙嫛?,似乎讓人聽到了人喊叫,馬嘶鳴,刀槍叮當。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的英雄情緒最集中表現(xiàn)出來。
另外,動作、景物、思緒、情感水乳交融,在藝術(shù)上也為詞錦上添花。
三、深遠的歷史影響。
《滿江紅》是宋詞音樂的一支曲牌。岳飛選用此曲,最能表達自己慷慨激昂的愛國思潮,最能體現(xiàn)氣吞山河的英雄形象。若選用像《沁園春》、《念奴嬌》|、《聲聲慢》等柔情似水的詞牌,全詞要表達的宏大意境和偉大豪情將會大為失色。正由于詞、詞牌、內(nèi)容的完美結(jié)合,所以很早就有配以古調(diào)(如《金陵懷古》)誦唱,其音樂基調(diào)悲壯雄偉,詞曲貼切契合,人們傳唱至今。岳飛的孫子岳珂寫有一首《祝英臺近北固亭》,詞風上繼承了祖父的風格,思想內(nèi)容上也一脈相承。
《滿江紅》是高等教育公共課程《大學語文》的入選宋詞。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典范,也曾入選中學語文教材,后來因為一些人對詞作者和詞的結(jié)尾表達的忠君思想有疑議,一度從教學內(nèi)容中取消了。而今教材改革擴大了學生的閱讀范圍,該詞再次步入閱讀教材的殿堂,可見中華民族在愛國主義情感上的共鳴。爭論、結(jié)論并不重要,這終究是一首充滿愛國豪情的詩篇,是一首氣吞山河的英雄主義戰(zhàn)歌,是一篇聲討投降派和侵略者的檄文。千百年來,每當外敵入寇,不知激勵過多少志士報國殺敵,清代名評家陳廷焯說:“千載后讀之,凜凜有生氣焉”(《白雨齋詞話》)?!稘M江紅》所表達的愛國主義情感將永遠在中華民族中傳承。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一
中華五千年,歷史悠久,文化瑰寶燦爛輝煌,像《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經(jīng)典文學作品都令我百讀不厭、而今年假期我讀了《宋詞三百首》,這些詞很多都表現(xiàn)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其中岳飛寫的《滿江紅》更使我倍受感動。
民族英雄岳飛,每當想起國家受到外族的侵略,便痛心疾首、怒發(fā)沖冠,他為自己多年征戰(zhàn)而未收復河山,發(fā)出了“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感慨,并立下了“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誓言。短短數(shù)語,岳飛將軍的一愛一國之情躍然紙上。當我讀完這首詞,我認為這不僅僅是作為國人閱讀的'文學作品,而應(yīng)該是一篇激勵我們少年兒童有一顆一愛一國之心的詩篇;也是一篇激勵我們中華民族共同抵抗外來侵略的詩篇;更是一篇向世界證明我們炎黃子孫自古以來就有著不屈不撓一精一神的傳世之作。
如果今天,岳飛將軍還活著,他一定會為我們?nèi)缃竦膹娛⒍牢俊kx開祖國很久的香港和澳門,于和相繼回到了祖**親的懷抱。12月11日我國正式加入世貿(mào)組織、8月我國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我們又廣邀世界賓朋,共同迎來了上海世博會。如今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戰(zhàn)勝了非典,戰(zhàn)勝了汶川、玉樹大地震。相信不久的將來,海峽兩岸一定會和平統(tǒng)一。
目前,我們的國家更加欣欣向榮,正逐漸由貧窮落后走向繁榮富強,我們廣開門戶,各種思想涌一入我國,此時岳飛將軍的的這種一愛一國一精一神越發(fā)顯得重要。只要全國人民都有岳飛將軍的這種一愛一國報復和雄心壯志,我們的祖國一定會日益強大,成為讓世界敬仰的東方巨人。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二
海倫。凱勒是我最敬佩的人,她的一生讓我感到了一股強烈的生命力量。在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時光的柔弱女子。然而,正是這個生活在盲聾啞世界里的平凡女子,卻創(chuàng)造出了不平凡的人生。
生來既聾又盲的海倫。凱勒早年生活在與常人隔離的孤寂境況中,在家庭教師沙利文的熱情關(guān)懷、精心輔導下,她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學習數(shù)學、自然、法語、德語,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哈佛大學女子學院。她一生完成了14部著作。她曾經(jīng)寫過一本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記載了她經(jīng)歷過的痛苦與幸福,讓人們對她有了無論殘疾還是健全,只要有勇氣,就可以戰(zhàn)勝命運,戰(zhàn)勝自己!
評語:海倫、凱勒的生命力量讓我們敬佩,對生命產(chǎn)生的思考會讓我們更加珍惜生命。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三
辛棄疾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撫時感事的愛國主義詞章,以詞風豪邁雄大著稱于世,但“稼軒詞,中調(diào)、小令亦間作嫵媚語”。(鄒祗謨:《遠志齋詞衷》)在這些“作嫵媚語”的作品中,也不乏優(yōu)秀篇章,這篇《滿江紅》就屬這類作品。
這是一首寫離人痛苦的詞。
起始三句,是“紗窗外,風搖翠竹,敲碎離愁”的倒裝,把“敲碎離愁”寫在首句,不僅是韻腳的需要,也起到開篇點明題旨,扣住讀者心弦的作用?!扒谩弊质谷梭w會到,主人公的心靈受到撞擊,“碎”是“敲”的結(jié)果。也就是說,主人公本來就因為與情人離別而憂愁的心緒,被風搖動翠竹的聲音攪得更加煩亂了。“人去后,吹簫聲斷,倚樓人獨?!睂懗霏h(huán)境的靜寂,也描繪出主人公在情人走后形只影單,獨守空房,百無聊賴的情景?!皾M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暮春三月,已是落花時節(jié),“不堪”似是傷春,實際上仍是思人,言思念之極,無法忍受;“已覺千山綠”,是說在憂愁苦悶中登山高樓,不知不覺中發(fā)現(xiàn)漫山遍野已經(jīng)“綠”了。這兩句承上啟下,烘托氣氛。閨中人因思念外出人而無精打彩的情景歷歷在目。“但試將、一紙寄來書,從頭讀?!彼寄钋槿?,不能見面,于是反復把他的來信閱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經(jīng)常有的,詞人把這種生活現(xiàn)象直接用白話寫入詞中,讀來分外親切。蘇軾有一首《沁園春》,其中有這樣幾句話:“料到伊行,時時開看,一看一回和淚收?!边@是說寫信人估計收信人會“時時開看”;辛詞則直接寫收信人把不知讀了多少遍的信“從頭讀”。兩位詞人描寫的角度不同,但意境相,或者是兩位巨匠的思路共通,不謀而合;或者是稼軒受東坡的影響。
下片繼續(xù)寫相思之苦?!跋嗨甲?,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遍喿x遠方來信,表達相思之情的字“盈幅”,也就是現(xiàn)在口語說,“寫滿了紙”,但人卻不能見面,那分離的痛苦仍舊不得解脫,終至是滿把淚水,濕透羅襟。用“足”字說明離恨綿綿無期,用“掬”夸張地形容淚水之多,皆是傳神之筆。以上幾句極力渲染情人不能見面的痛苦。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芳草”句很容易使人想起蘇軾的名句“天涯何處無芳草”(《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此處反其意而用之,是說異地他鄉(xiāng)的“芳草”,并不能使“行客”迷途忘返,言外之意說他終究是要歸來的;后句說楊柳的枝條阻礙了視線(因此閨中人極目遠望也無法看到自己的情人);這就形象地寫出她盼望行人歸來,望眼欲穿的情景?!白羁嗍?、立盡黃昏月,欄桿曲?!苯Y(jié)尾二句夸張地說因為天天等到月下黃昏,倚著欄桿翹首以望,以致把欄桿也壓彎了,這當然讓人“最苦”的。結(jié)尾與上片“倚樓人獨”相呼應(yīng),照應(yīng)題目,寫盡離愁。
這篇抒寫離情別緒而陷于苦悶的詞作,無疑是南宋社會的動蕩中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祖國南北分裂,無數(shù)家庭離散,備受親人傷離的痛苦。辛棄疾本人也遠離故鄉(xiāng),對這種現(xiàn)象也深刻了解,頗有體驗,因此在他筆下才出現(xiàn)了這樣抒寫兒女之情,表達離人痛苦的詞章。無須穿鑿附會、望文生義地去尋找什么政治寄托,只就真實生動地反映社會生活來說,也應(yīng)充分認識到它的文學價值。
創(chuàng)作背景。
《滿江紅·敲碎離愁》大致可系于宋寧趙擴慶元三年(1197)春,是時作者隱居瓢泉。有的`著者說,看語氣此詞為思念歌姬之作。其實思念某一歌姬之作可能能是它的寫作契機,而詞的主人公則是一個思婦。她所思念的不是別人,正是她心愛的而又遠行的丈夫。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四
這首詞從語氣看像是出于女性所作,很有可能是作者設(shè)想中情人對自己的懷念。上闋“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寫晝長天暖之時,閨房內(nèi)外,十分寂靜,甚至只有窗前輕風吹動翠竹的聲音,才會驚動閨中的人,中斷她的凝思,敲碎她的離愁。環(huán)境的幽美,襯托出主人公的孤寂、愁悶?!扒盟椤奔润w現(xiàn)了靜中之動,又以動襯靜:“離”字點出了詞中之情。
這兩句景情結(jié)合,以景為主,雖是開頭,但在全詞中卻寫得最細膩?!叭巳ズ螅岛嵚晹?,倚樓人獨”,寫出主人公的生活狀況:所愛之人去了,自己孤獨無伴,只好常常倚樓遙望,由于無人欣賞,所以也就無心去吹簫了。“人去”、“人獨”,是“倚樓”、“吹簫”的原因。第一個“人”字是對方,是主人公想念的人;第二個“人”字是主人公本人?!皾M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背小耙袠恰本?,寫登樓所見的風景,又點出了時令?!扒骄G”雖然可愛,但“三月暮”卻又意味著春光消逝、好花凋謝,對于愛惜青春的女性來說,便有“滿眼不堪”之感。這表現(xiàn)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性格特點。“但試把一紙寄來書,從頭讀”上面寫的,是日常的一般生活;這兩句寫的是一個特殊的細節(jié)。主人公不斷地把情人寄來的信,從頭細讀,這進一步表現(xiàn)她的孤獨無聊,也開始深入地揭示了她思念情人的深切感情。這是通過行動來寫情的,是事中之情。
上闋寫景寫事,沒有直接抒情。下闋“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直接抒情:情人寄來的信,滿紙寫著“相思”之字,說明他沒有忘記自己,信中的字,不能安慰、滿足自己的“相思”之意,也包含自己沒有機會向情人傾吐相思、取得補償之意。
思念情人除了空讀來信之外,還設(shè)法安慰自己,但仍不免“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小珠般的點點眼淚,輕輕地、不斷地滴在羅衣上,不但染衣,而且?guī)缀酢坝洹?。這兩句再以事寫情,體現(xiàn)了身份、性格特點,最可看出主人公是個女性?!胺疾莶幻孕锌吐?,垂楊只礙離人目”,又接著以景補充抒情?!胺疾荨本?,意本于《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而又有發(fā)展。對比辛詞《摸魚兒》“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或本作“無歸路”,意同),則此說“不迷”者,便有盼望他能夠回來和歸程并不艱難的意思:“垂楊”句,指暮春楊柳長得濃密,卻礙人眼界,使人不能遠望。二句分寫兩邊,而意自關(guān)聯(lián)。因上句有盼望游人能歸意,故倚樓望其或即翩然來歸;但“垂楊只礙離人目”,“只”字有怪怨的感情色彩,怪垂楊別的作用不起,“只”起礙人望遠的作用。兩句將樓頭思婦的細微感情,曲曲傳出。
“最苦是、立盡月黃昏,闌干曲。”最后歸結(jié),仍從事中寫情。第一句從早到晚,第二句呼應(yīng)上闋的“倚樓”。垂楊遮眼,盡管望不到天涯行人的去處,但是仍然站在樓上闌桿旁邊,直到黃昏月亮出來。因此用“最苦”兩上字來充分地修飾,不僅詳盡地表達了這兩句,而且是詳盡地表達了全詞之情。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五
原文: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欄通:闌)。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壯志一作:壯士;蘭山缺一作:蘭山闕)。
譯文。
我憤怒得頭發(fā)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zhuǎn)戰(zhàn)八千里,經(jīng)過多少風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yè),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zhàn)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注釋。
怒發(fā)沖冠:氣得頭發(fā)豎起,以至于將帽子頂起。形容憤怒至極,冠是指帽子而不是頭發(fā)豎起。
瀟瀟:形容雨勢急驟。
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fā)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一種抒情舉動。
三十功名塵與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過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戰(zhàn)、路途遙遠、披星戴月。
等閑:輕易,隨便。
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
賀蘭山:賀蘭山脈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交界處。
朝天闕:朝見皇帝。天闕:本指宮殿前的樓觀,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六
作者:岳飛。
原文: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欄通:闌)。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壯志一作:壯士;蘭山缺一作:蘭山闕)。
譯文及注釋。
譯文二。
參考賞析。
創(chuàng)作背景。
賞析。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七
萬灶貔貅,便直欲、掃清關(guān)洛。長淮路、夜亭警燧,曉營吹角。綠鬢將軍思飲馬,黃頭奴子驚聞鶴。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狂鯢剪,於菟縛;單于命,春冰薄。政人人自勇,翹關(guān)還槊。旗幟倚風飛電影、戈鋌射月明霜鍔。且莫令、榆柳塞門秋,悲搖落。
這是一首宣揚精忠報國、收復失土的愛國詞篇。全篇采用對比手法,長自己志氣,滅敵人威風,愛國之心,溢于言表。這首詞作于金亡的前一年。這年(1233)南宋與蒙古軍合圍蔡州(今河南汝南),次年城陷金亡。
詞的上片,寫南宋精兵,長驅(qū)北上,金兵毫無斗志,中原父老也都知道金國必然滅亡,形勢與前大不相同。前半片,寫南宋軍營整齊,斗志旺盛?!叭f灶貔貅,便直欲、掃清關(guān)洛?!鼻к娙f馬,精兵強將,斗志昂揚。“長淮路、夜亭警燧,曉營吹角?!被春右粠У膷復ぷ樱估镉惺勘送?,一有警報,便點燃烽火告警。天剛破曉便可以聽到軍營嘹亮號角聲。而金兵呢?“綠鬢將軍思飲馬,黃頭奴子驚聞鶴?!蹦贻p的軍官,黃頭女真,已無斗志,準備逃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聞鶴的典故出自《晉書·謝玄傳》,淝水之戰(zhàn),苻堅部下士兵潰逃,“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晉)師?!敝性娜嗣瘢耙研闹?,今非昨。”今昔不同,金國已成強弩之末,即將覆亡。
上片由南宋寫到金國,形成顯明的對照。下片,又由金國寫到南宋,進一步進行對比。“狂鯢剪,於菟縛。單于命,春冰薄?!薄翱聆F”,大魚,借指殘暴的敵人;“於菟”,虎,借指虎狼之國;單于,指金國君主,都是指的金國。金國國勢,危在旦夕,象春冰一樣,即將瓦解崩潰。相反,宋國“政人人自勇,翹關(guān)還槊。”將軍士兵,人人奮勇,能扛鼎舉關(guān),舞弄長矛;“旗幟倚風飛電影”,軍旗獵獵,高高飄揚;“戈鋌射月明霜鍔”,刀鋒雪亮,武器精良。又一次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比。最后,“且莫令、榆柳塞門秋,悲搖落。”奉勸朝廷勿失時機,一舉收復失地,不要使邊塞秋老,人民失望,這才是本詞的主旨,是詞人的用心所在!
黃機的愛國思想是一貫的。除這首詞外,他還曾作《乳燕飛》詞,寄給辛棄疾;又與岳珂以長調(diào)唱和,內(nèi)容亦十分悲壯激昂。這些都同本詞的主旨是一致的!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八
作者:蒲壽宬朝代:宋體裁:詞樓倚虛空。覺人世、不知何處。人縹緲、半檐星斗,一窗風露。潮退沙平鳧雁靜,夜深月黑魚龍怒。把清樽、獨自笑馀生,成何事。塵埃外,談高趣。煙波上,題詩句。這美景良宵,且休虛度。夢覺宦情甜似蠟,老來況味酸如醋。念兒曹、南北幾時歸,情朝暮。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九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谕ǎ宏@)。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壯志一作:壯士;蘭山缺一作:蘭山闕)。
注釋。
1、怒發(fā)沖冠:氣得頭發(fā)豎起,以至于將帽子頂起。形容憤怒至極,冠是指帽子而不是頭發(fā)豎起。
2、瀟瀟:形容雨勢急驟。
3、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fā)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一種抒情舉動。
4、三十功名塵與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過很微不足道。
5、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戰(zhàn)、路途遙遠、披星戴月。
6、等閑:輕易,隨便。
7、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
8、賀蘭山:賀蘭山脈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交界處。
9、朝天闕:朝見皇帝。天闕:本指宮殿前的樓觀,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譯文。
我憤怒得頭發(fā)豎了起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抬頭望眼四望遼闊一片,仰天長聲嘯嘆。壯懷激烈,三十年勛業(yè)如今成塵土,征戰(zhàn)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虛度年華白了少年頭,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恥尚未洗雪,臣子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只想駕御著一輛輛戰(zhàn)車踏破賀蘭山敵人營壘。壯志同仇餓吃敵軍的肉,笑談蔑敵渴飲敵軍的血。我要從頭再來收復舊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闕。
賞析。
岳飛的詩詞,雖留傳極少,但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深為人們所喜愛,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岳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這首的上片,“怒發(fā)沖冠,……空悲切”。意思說,我滿腔熱血,報國之情,再也壓不住了,感到怒發(fā)沖冠,在庭院的欄桿邊,望著瀟瀟秋雨下到停止。抬頭遠望,又對天長嘯,急切盼望實現(xiàn)自己的志愿。三十多歲的人了,功名還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塵土一樣,都是不足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么東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戰(zhàn),我要不停的去戰(zhàn)斗,只要這征途上的白云和明月作伴侶。不能等了,讓少年頭輕易地變白了,到那時只空有悲憤。這一段表現(xiàn)了岳飛急于立功報國的'宏愿。
下片,“靖康恥,……朝天闕?!本缚刀甑膰鴲u還沒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時候才能夠消除呢?我要駕乘著戰(zhàn)車踏破敵人的巢穴,肚子餓了,我要吃敵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敵人的血。我有雄心壯志,我相信笑談之間就可以做到這些。等待收復了山河的時候,再向朝庭皇帝報功吧!這一段表現(xiàn)了岳飛對“還我河山”的決心和信心。
這首詞,代表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表現(xiàn)出一種浩然正氣、英雄氣質(zhì),表現(xiàn)了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皦阎攫嚥秃斎猓φ効曙嬓倥??!薄笆虖念^、收拾舊山河”。把收復山河的宏愿,把艱苦的征戰(zhàn),以一種樂觀主義精神表現(xiàn)出來,讀了這首詞,使人體會,只有胸懷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寫出感人的詞句。在岳飛的這首詞中,詞里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xiàn)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
從“怒發(fā)沖冠”到“仰天長嘯”,先是寫在家里庭院中的情況,他憑觀欄雨,按說這是一種很愜意的生活,可是卻按不住心頭之恨而怒發(fā)沖冠。一句“仰天長嘯”,道出了精忠報國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說明了岳飛高尚的人生觀,兩句話把作者的愛與恨,追求與厭惡,說得清清楚楚。岳飛在這里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塵與土”;“云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觀點,既形象又很有詩意。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边@兩句話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著上面表達出的壯烈胸懷,急切期望早日為國家收復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頭,那悲傷都來不及了。它有力地結(jié)束詞的上片所表達的作者心情。
下片一開始就是,“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把全詩的中心突出來,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懷壯志,就因為靖康之恥,幾句話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具體化了。從“駕長車”到“笑談渴飲匈奴血”都以夸張的手法表達了對兇殘敵人的憤恨之情,同時表現(xiàn)了英勇的信心和無畏的樂觀精神。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以此收尾,既表達要勝利的信心,也說了對朝庭和皇帝的忠誠。岳飛在這里不直接說凱旋、勝利等,而用了“收拾舊山河”,顯得有詩意又形象。
創(chuàng)作背景。
第一種說法:岳飛第一次北伐,即岳飛30歲出頭時所作。如鄧廣銘先生就持此說。
第二種說法:公元1136年(紹興六年)。紹興六年,岳飛第二次出師北伐,攻占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qū)。但岳飛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鎮(zhèn)守鄂州時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
第三種說法:《滿江紅》創(chuàng)作的具體時間應(yīng)該是在岳飛入獄前不久。
岳飛簡介。
岳飛,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xiāng)孝悌里(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zhàn)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岳飛是南宋最杰出的統(tǒng)帥,岳飛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jié)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他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二十
王夫人名為清惠,是宋朝后宮中的昭儀。南宋滅亡時,她跟隨宋恭帝作為俘虜北上,在汴京驛壁上題詞《滿江紅》。文天祥囚居金陵,偶然讀到這詞,認為詞中“問嫦娥,于我肯從容,同圓缺,”可以商酌,寫了這首和詞。
“燕子樓中,又捱過、幾番秋色。”燕字暗指自己被囚于燕京的歲月。回憶起年輕時中狀元出仕宋王朝的青年美事,正如美人乘鸞上仙闕。幾年牢獄生涯,生活突遭變化,肌玉暗消,以淚洗面,為了國家,品嘗這青燈獨對的苦味。高臺曲池二句,借用桓譚《新論》所載雍門周說孟嘗君的話:“千秋萬歲后,高臺既已傾,曲池又已平。”高臺曲池的變滅,卻是王朝覆亡的縮影,但自己對祖國不渝的`忠貞,恰如美人向舊主的墓阡中傾瀉千行的斑斑血淚。漢代原涉自署墓道為“南陽阡”。這詞是自己擬定于《妾薄命》的。
所在乃是:“世態(tài)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在淪桑變化以后,不少人侍奉新朝,而天祥卻精忠不事二主,在元朝的淫威之下,寧折不彎。樂昌公主由陳入隋,因破銅鏡,終與附馬徐德言“破鏡重圓”。事見唐人韋述《兩京新記》、孟棨《本事詩》。
但是對那般像樂昌公主一樣逞風流的新貴們,文天祥只能投以輕蔑的目光,破鏡雖得重圓,但已不復為原鏡了?!耙皇ё愠汕Ч藕?,再回頭是百年身”。和緩的語氣中,透出一股凜然正氣,不可侵犯。動人的美人形象,表現(xiàn)出昂揚的愛國熱情,形象而生動。
作為豪放派詞人的文天祥,這首“婉約”的詞風,顯示了其藝術(shù)風格的多變。古代詩詞中常以美人香草寄托國家大事,天祥此詞,就是蘊含此意。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二十一
岳飛這首《滿江紅》,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為什么這首詞第一句就寫“怒發(fā)沖冠”,表現(xiàn)出如此強烈的憤怒的感情?這并不是偶然的,這是作者的理想與現(xiàn)實發(fā)生尖銳激烈的矛盾的結(jié)果。因此,必須對這個問題有所了解,才能正確理解這首詞的思想內(nèi)容。岳飛在少年時代,家鄉(xiāng)就被金兵占領(lǐng)。他很有民族氣節(jié),毅然從軍。他指揮的軍隊,英勇善戰(zhàn),接連獲勝,屢立戰(zhàn)功。敵人最怕他的軍隊,稱之為“岳爺爺軍”,并且傳言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乘勝追擊金兵,直至朱仙鎮(zhèn),距離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金兵元氣大傷,準備逃歸,還有不少士卒紛紛來降。岳飛看到這樣大好的抗戰(zhàn)形勢,非常高興,決心乘勝猛追,收復中原。就在這關(guān)鍵的時刻,當時的宰相秦檜,為了和金人議和,一日連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飛班師回朝。岳飛悲憤萬分,說“十年之力,廢于一旦!”秦檜把岳飛看成是他投降陰謀的主要障礙,又捏造說,岳飛受詔逗留,抵制詔令,以“莫須有”(也許有)的罪名,將他害死。岳飛被害時,才三十九歲。了解了這些情況,對這首詞中充滿的強烈感情,就不難理解了。
上片寫作者要為國家建立功業(yè)的急切心情。開頭這幾句寫在瀟瀟的雨聲停歇的時候,他倚著高樓上的欄桿,抬頭遙望遠方,仰天放聲長嘯,“壯懷激烈”!嘯是蹙口發(fā)出的叫聲?!皦褢选?,奮發(fā)圖強的志向。他面對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氣憤填膺,“怒發(fā)沖冠”?!芭l(fā)沖冠”是藝術(shù)夸張,是說由于異常憤怒,以致頭發(fā)豎起,把帽子也頂起來了?!叭γ麎m與土”,表現(xiàn)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戰(zhàn)的思想。三十歲左右正當壯年,古人認為這時應(yīng)當有所作為,可是,岳飛悔恨自己功名還與塵土一樣,沒有什么成就。“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說不分陰晴,轉(zhuǎn)戰(zhàn)南北,在為收復中原而戰(zhàn)斗。“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積極進取的精神。這對當時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的斗爭,顯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與主張議和,偏安江南,茍延殘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暗乳e”,作隨便解釋?!翱毡小?,即白白的痛苦。下片寫了三層意思:對金貴族掠奪者的深仇大恨;統(tǒng)一祖國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國的赤誠之心?!熬缚怠笔撬螝J宗趙桓的年號。“靖康恥”,指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京城汴京和中原地區(qū)淪陷,徽宗、欽宗兩個皇帝被金人俘虜北去的奇恥大辱。“猶未雪”,指還沒有報仇雪恨。由于沒有雪“靖康”之恥,所以,岳飛發(fā)出了心中的恨何時才能消除(“臣子恨,何時滅”)的感慨。這也是他要“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原因。古代的戰(zhàn)車叫“長車”。賀蘭山,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西北邊。
有一種說法,認為這首詞不是岳飛寫的,理由之一就是根據(jù)上面這句話。因為岳飛講“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即渡過黃河向東北進軍,不會向西北進軍的。“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不是岳飛的進軍路線。因為對這句詞的解釋牽涉到這首詞是不是岳飛寫的問題,因而顯得更為重要了。原來這是用典?!段髑逶娫挕份d姚嗣宗《崆峒山》詩:“踏碎賀蘭石,掃清西海塵?!边@兩句詩是針對西夏講的,所以用“賀蘭石”。姚嗣宗是北宋人,岳飛借用這個典故,借用他要打敗西夏的壯志來表達他要打敗金兵的豪情,所以這句詞沒有問題?!吧饺薄?,指山口?!皦阎攫嚥秃斎?,笑談渴飲匈奴血”,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和報仇雪恥的決心?!皦阎尽?,指年輕時的理想?!昂敗笔枪糯鷮ξ覈狈缴贁?shù)民族侮辱性的稱呼?!疤敗?,指俘虜。這里所謂的“胡虜”、“匈奴”,皆代指金貴族掠奪者。最后“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兩句說,等到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時候,就去報捷。“舊山河”,指淪陷區(qū)?!瓣I”,宮殿?!碧礻I”,指朝廷。我國古代進步的知識分子,往往都把忠于朝廷看作愛國的表現(xiàn)。在封建社會里,尤其在民族矛盾激化,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時期,“忠于朝廷”與愛國常常是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因此,岳飛在這首詞中所表露的忠于朝廷的思想,是跟渴望殺盡敵人、保衛(wèi)祖國疆土的壯志,密切結(jié)合著的。
從藝術(shù)上看,這首詞感情激蕩,氣勢磅礴,風格豪放,結(jié)構(gòu)嚴謹,一氣呵成,有著強烈的感染力。
譯文二。
我怒發(fā)沖冠,靠在欄桿處,一場急驟而來的雨剛剛停歇。抬頭望眼,向著天空大聲呼叫,豪壯的胸懷激動劇烈,三十年功績名位成了塵土,征戰(zhàn)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虛度年華,白了少年頭,獨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恥辱,尚未洗去。作為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只想駕著戰(zhàn)車,踏破賀蘭山敵人的營壘。壯士們打仗餓了就吃匈奴的肉,談笑渴了就飲匈奴的血。我要重新,收復舊日國家的疆土,再回京闕向皇帝報捷。
賞析。
岳飛此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抗戰(zhàn)期間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中華兒女。
前四字,即司馬遷寫藺相如“怒發(fā)上沖冠”的妙,表明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緣獨上高樓,自倚闌干,縱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熱血滿懷沸騰激昂?!藭r秋霖乍止,風澄煙凈,光景自佳,翻助郁勃之懷,于是仰天長嘯,以抒此萬斛英雄壯志。著“瀟瀟雨歇”四字,筆致不肯一瀉直下,方見氣度淵靜,便知有異于狂夫叫囂之浮詞矣。
開頭凌云壯志,氣蓋山河,寫來氣勢磅礴。再接下去,倘是庸手,有意聳聽,必定搜索劍拔弩張之文辭,以引動浮光掠影之耳目——而乃于是卻道出“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個字,真?zhèn)€令人迥出意表,怎不為之拍案叫絕!此十四字,微微唱嘆,如見將軍撫膺自理半生悲緒,九曲剛腸,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可為見證。功名是我所期,豈與塵土同輕;馳驅(qū)何足言苦,堪隨云月共賞。(此功名即勛業(yè)義,因音律而用,宋詞屢見)試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識見!
過片前后,一片壯懷,噴薄傾吐:靖康之恥,指徽欽兩帝被擄,猶不得還;故下言臣子抱恨無窮,此是古代君臣觀念之必然反映,莫以現(xiàn)代之國家觀念解釋千年往事。此恨何時得解?功名已委于塵土,三十已去,至此,將軍自將上片歇拍處“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之痛語,說與天下人體會。沉痛之筆,字字擲地有聲!
以下出奇語,寄壯懷,英雄忠憤氣概,凜凜猶若神明。蓋金人猖獗,荼毒中原,止畏岳家軍,不啻聞風喪膽,故自將軍而言,“匈奴”實不難滅,踏破“賀蘭”,黃龍直搗,并非夸飾自欺之大言也?!梆嚥汀?、“渴飲”一聯(lián)微嫌合掌;然不如此亦不足以暢其情、盡其勢。未至有復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氣在。
有論者設(shè):賀蘭山在西北,與東北之黃龍府,千里萬里,有何交涉?那克敵制勝的抗金名臣老趙鼎,他作《花心動》詞,就說:“西北欃槍未滅,千萬鄉(xiāng)關(guān),夢遙吳越。”那忠義慷慨寄敬胡銓的張元干,他作《虞美人》詞,也說:“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這都是南宋初期的愛國詞作,他們說到金兵時,均用“西北”、“樓蘭”(漢之西域鄯善國,傅介子計斬樓蘭王,典出《漢書·西域傳》),可見岳飛用“賀蘭山”和“匈奴”,是無可非議的。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滿腔忠憤,丹心碧血,傾出肺腑。即以文學家眼光論之,收拾全篇,神完氣足,無復毫發(fā)遺憾,誦之令人神旺,令人起舞!然而岳飛頭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人讒害,宋皇朝自棄戰(zhàn)敗?!澳氂小鼻Ч牌嬖?,聞?wù)甙l(fā)指,豈復可望眼見他率領(lǐng)十萬貔貅,與中原父老齊來朝拜天闕哉?悲夫。
此種詞原不應(yīng)以文字論長短,然即以文字論,亦當擊賞其筆力之沉厚,脈絡(luò)之條鬯,情致之深婉,皆不同凡響,倚聲而歌,乃振興中華之必修音樂藝術(shù)課也。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二十二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
花徑里、一番風雨,一番狼藉。
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
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
庭院靜,空相憶。無處說,閑悉極。
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處也,彩云依舊無蹤跡。
謾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chǔ)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后人遂以“蘇辛”并稱。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詞寫閨中懷人。光陰荏苒,歲月如流,這位年輕的婦女于暮春時節(jié)看到:風雨無情,落紅狼藉,艷紅的花瓣隨水流去,漸漸地濃陰匝地了?!坝诌^了、清明寒食”,一個“又”字暗示離別時間之久。寒食在清明節(jié)前一日或二日?!吨芏Y"司烜氏》:“中(仲)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二月禁火為周的舊制。宗懔《荊楚歲時記》:“去冬節(jié)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寒食,禁火三日,選餳大麥粥”。又,相傳晉文帝(重耳)為悼念介之推抱木焚死,定于是日禁火寒食。連用兩個“一番”,見風雨之多,狼藉之甚,因此而有下二句春光逐漸遠去的描寫。再用美麗的.刺桐花每年都在這“寒無力”的時節(jié)落盡而示春殘?!澳昴辍?,應(yīng)“又”字,正見年復一年,景色、閑愁,無不一如過去的暮春??傊毓庖资牛啻弘y駐,那么人何以堪呢?看似純寫景,實際“語有全不及情而情自無限者”(王夫之《古詩選評》卷九)。只是字面上并未說破,而可于風雨送春,狼藉殘紅,刺桐花盡等一片撩亂的景物中見之。
下片徑直抒情。“庭院靜”四個三字句直傾衷愫:落寞的庭院里一片寂靜,我枉自陷入苦苦的憶念;相思之情向誰傾訴,閑愁萬種也無人理會。雖愁云慘霧,哀怨無窮,但頓挫有力,誦之則金聲玉振,這正是辛棄疾寫情的不同處。于是再進一層:“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既欲訴無人,又怕鶯燕窺知心事。這是經(jīng)過一番心理活動后而產(chǎn)生的畏懼(“怕”),那么她曾經(jīng)想過一些什么呢?含蓄蘊藉,令人尋味無窮。如此,只能把刻骨的相思深埋心底了。但人的心緒難以寧靜,不由地又生出:“尺素如今何處也,彩云依舊無蹤跡?!薄俺咚亍?,指書信。古樂。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二十三
仙姥來時,正一望、千頃翠瀾。旌旗共、亂云俱下,依約前山。命駕群龍金作軛,相從諸娣玉為冠。向夜深、風定悄無人,聞佩環(huán)。神奇處,君試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電,別守東關(guān)。卻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又怎知、人在小紅樓,簾影間。
《滿江紅》,宋以來作者多以柳永格為準,大都用仄韻。像岳飛“怒發(fā)沖冠”一片,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可是這首《滿江紅》卻改作平韻,聲情遂發(fā)生較大的變化。詞乃作于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春初,前有小序,詳細地敘述了改作的原委:
《滿江紅》舊調(diào)用仄韻,多不協(xié)律。如末句云“無心撲”三字,歌者將“心”字融入去聲,方諧音律。予欲以平韻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聞遠岸簫鼓聲,問之舟師,云:“居人為此湖神姥壽也?!庇枰蜃T唬骸暗靡幌L徑至居巢,當以平韻《滿江紅》為迎送神曲?!毖杂?,風與筆俱駛,頃刻而成。末句云“聞佩環(huán)”,則協(xié)律矣。書以綠箋,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歲六月,復過祠下,因刻之柱間。有客來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輒能歌引詞?!卑床懿僦铃毧?,孫權(quán)遺操書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辈僭弧皩O權(quán)不欺孤”,乃撤軍還。濡須口與東關(guān)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歸其功于姥云。
小序中所舉“無心撲”一例,見于周邦彥《滿江紅》“晝?nèi)找脐帯币黄?,原作“最苦是蝴蝶滿園飛,無心撲?!备枵邔ⅰ靶摹弊秩谌肴ヂ?,用的是“融字法”即如沈括《夢溪筆談》卷五所云:“古之善歌者有語,謂當使‘聲中無字,字中有聲’?!鐚m聲字而曲合用商聲,則能轉(zhuǎn)宮為商歌之。此‘字中有聲’也?!毕某袪c以為“宋詞‘融字’,正謂此耳”(見《姜白石詞編年箋校》卷三)。為了免去融字的麻煩,以求協(xié)律,所以詞人改仄為平。其實改仄為平,非僅白石一例。賀鑄曾改《憶秦娥》為平韻,葉夢得、張元干、陳允平亦改《念奴嬌》為平韻。……可見這是宋詞中重要一格。仄韻《滿江紅》多押入聲字,即使音譜失傳,至今讀起來猶覺聲情激越豪壯;然而此詞改為平韻,頓感從容和緩,婉約清疏,宜其被巢湖一帶的善男信女用作迎送神曲而刻之楹柱了。
詞中塑造了一位巢湖仙姥的形象,使人感到可敬可親。她沒有男性神仙常有的那種凜凜威嚴,而是帶有雍容華貴的姿態(tài),瀟灑出塵的風范。她也沒有一般神仙那樣具有呼風喚雨的本領(lǐng),卻能鎮(zhèn)守一方,保境安民。這是詞人理想中的英雄人物,但也遵守了中國的神話傳統(tǒng)。因為在傳統(tǒng)神話中常常記載著我國的名山大川由女神來主宰。從昆侖山的西王母到巫山瑤姬,從江妃到洛神,這些形形色色的山川女神,大抵是母系社會的遺留。巢湖仙姥當是山川女神群像中的一位。
詞的上片是詞人從巢湖上的自然風光幻想出仙姥來時的神奇境界。它分三層寫:先是湖面風來,綠波千頃,前山亂云滾滾,從云中似乎隱約出現(xiàn)無數(shù)旌旗,這就把仙姥出行的氣勢作了盡情的渲染。特別是“旌旗共、亂云俱下”一句更為精采:一面是亂云翻滾,一面是旌旗亂舞,景象何其壯麗!從句法來講,頗似王勃《滕王閣賦》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而各極其妙。這是一層。接著寫仙姥前有群龍駕車,后有諸娣簇擁,甚至連群龍的金軛、諸娣的玉冠也發(fā)出熠熠的光彩。至于仙姥本身的形象,詞人雖未著一字,然而從華貴的侍御的烘托中,已令人想見她的儀態(tài)和風范。這些當然是出于詞人的想象,但也有一定的現(xiàn)實根據(jù)。原詞在“相從諸娣玉為冠”句下有自注云:“廟中列坐如夫人者十三人?!边@十三位仙姥廟中的塑像,便是詞人據(jù)以創(chuàng)作的素材。此為第二層。最后是寫夜深風定,湖面波平如鏡,偶而畫外傳來清脆的丁當聲,仿佛是仙姥乘風歸去時的環(huán)珮余音。在《疏影》一詞中,詞人曾寫王昭君云:“想珮環(huán)、月夜歸來……”把讀者帶入悠遠的意境。此云湖上悄然無人,惟聞珮環(huán),境亦杳渺,啟人遐想。此為第三層。通過這三層描寫,巢湖仙姥的形象幾乎呼之欲出了。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一
岳飛這首《滿江紅》,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為什么滿江紅·寫懷第一句就寫“怒發(fā)沖冠”,表現(xiàn)出如此強烈的憤怒的感情?這并不是偶然的,這是岳飛的理想與現(xiàn)實發(fā)生尖銳激烈的矛盾的結(jié)果。因此,必須對這個問題有所了解,才能正確理解滿江紅·寫懷的思想內(nèi)容。岳飛在少年時代,家鄉(xiāng)就被金兵占領(lǐng)。他很有民族氣節(jié),毅然從軍。他指揮的隊伍,英勇善戰(zhàn),接連獲勝,屢立戰(zhàn)功。敵人最怕他的隊伍,稱之為“岳爺爺軍”,并且傳言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乘勝追擊金兵,直至朱仙鎮(zhèn),距離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金兵元氣大傷,準備逃歸,還有不少士卒紛紛來降。岳飛看到這樣大好的抗戰(zhàn)形勢,非常高興,決心乘勝猛追,收復中原。就在這關(guān)鍵的時刻,當時的宰相秦檜,為了和金人議和,一日連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飛班師回朝。岳飛悲憤萬分,說“十年之力,廢于一旦!”秦檜把岳飛看成是他投降陰謀的主要障礙,又捏造說,岳飛受詔逗留,抵制詔令,以“莫須有”(也許有)的罪名,將他害死。岳飛被害時,才三十九歲。了解了這些情況,對滿江紅·寫懷中充滿的強烈感情,就不難理解了。
上片寫岳飛要為國家建立功業(yè)的急切心情。開頭這幾句寫在瀟瀟的雨聲停歇的時候,他倚著高樓上的欄桿,抬頭遙望遠方,仰天放聲長嘯,“壯懷激烈”!嘯是蹙口發(fā)出的叫聲?!皦褢选保瑠^發(fā)圖強的志向。他面對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氣憤填膺,“怒發(fā)沖冠”?!芭l(fā)沖冠”是藝術(shù)夸張,是說由于異常憤怒,以致頭發(fā)豎起,把帽子也頂起來了。“三十功名塵與土”,表現(xiàn)岳飛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戰(zhàn)的思想。三十歲左右正當壯年,古人認為這時應(yīng)當有所作為,可是,岳飛悔恨自己功名還與塵土一樣,沒有什么成就?!鞍饲Ю锫吩坪驮隆?,是說不分陰晴,轉(zhuǎn)戰(zhàn)南北,在為收復中原而戰(zhàn)斗?!澳乳e、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岳飛積極進取的精神。這對當時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的斗爭,顯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與主張議和,偏安江南,茍延殘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等閑”,作隨便解釋。“空悲切”,即白白的痛苦。下片寫了三層意思:對金貴族掠奪者的深仇大恨;統(tǒng)一祖國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國的赤誠之心?!熬缚怠笔撬螝J宗趙桓的年號?!熬缚祼u”,指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京城汴京和中原地區(qū)淪陷,徽宗、欽宗兩個皇帝被金人俘虜北去的奇恥大辱?!蔼q未雪”,指還沒有報仇雪恨。由于沒有雪“靖康”之恥,所以,岳飛發(fā)出了心中的恨何時才能消除(“臣子恨,何時滅”)的感慨。這也是他要“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原因。古代的戰(zhàn)車叫“長車”。賀蘭山,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西北邊。
有一種說法,認為滿江紅·寫懷不是岳飛寫的,理由之一就是根據(jù)上面這句話。因為岳飛講“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即渡過黃河向東北進軍,不會向西北進軍的?!榜{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不是岳飛的進軍路線。因為對這句詞的解釋牽涉到滿江紅·寫懷是不是岳飛寫的問題,因而顯得更為重要了。原來這是用典?!段髑逶娫挕份d姚嗣宗《崆峒山》詩:“踏碎賀蘭石,掃清西海塵?!边@兩句詩是針對西夏講的,所以用“賀蘭石”。姚嗣宗是北宋人,岳飛借用這個典故,借用他要打敗西夏的.壯志來表達他要打敗金兵的豪情,所以這句詞沒有問題?!吧饺薄?,指山口?!皦阎攫嚥秃斎?,笑談渴飲匈奴血”,充分表達了岳飛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和報仇雪恥的決心?!皦阎尽保改贻p時的理想?!昂敗笔枪糯鷮ξ覈狈缴贁?shù)民族侮辱性的稱呼?!疤敗?,指俘虜。這里所謂的“胡虜”、“匈奴”,皆代指金貴族掠奪者。最后“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兩句說,等到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時候,就去報捷。“舊山河”,指淪陷區(qū)。“闕”,宮殿。”天闕”,指朝廷。我國古代進步的知識分子,往往都把忠于朝廷看作愛國的表現(xiàn)。在封建社會里,尤其在民族矛盾激化,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時期,“忠于朝廷”與愛國常常是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因此,岳飛在滿江紅·寫懷中所表露的忠于朝廷的思想,是跟渴望殺盡敵人、保衛(wèi)祖國疆土的壯志,密切結(jié)合著的。
從藝術(shù)上看,滿江紅·寫懷感情激蕩,氣勢磅礴,風格豪放,結(jié)構(gòu)嚴謹,一氣呵成,有著強烈的感染力。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二
岳飛工詩詞,雖留傳極少,但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深為人們所喜愛,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岳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這首的上片,“怒發(fā)沖冠,……空悲切”。意思說,我滿腔熱血,報國之情,再也壓不住了,感到怒發(fā)沖冠,在庭院的欄桿邊,望著瀟瀟秋雨下到停止。抬頭遠望,又對天長嘯,急...
作者介紹。
岳飛。
岳飛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xiāng)孝悌里(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zhàn)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岳飛是南宋最杰出的統(tǒng)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jié)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葬于西湖畔棲霞嶺。...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三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就會想到已在天國的外婆,心中不免難過,淚水涌上眼眶,我永遠忘不了外婆親切的笑容。
外婆在世的時候,十分疼愛我。每當我不高興時,她便摸摸我的頭和我聊天,天南地北無所不談;當我生病時,她老人家就緊張得要命,日夜不休息的照顧我、安慰我,直到我的病好了,她才放心的露出笑容,但是外婆自己卻消瘦了。
我最喜歡聽外婆講故事了,外婆似乎有講不完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那?精采有趣,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纏著外婆不放。而外婆也總是高興的摟著我喊:「心肝寶貝」,每當我想到這?,就不禁淚流滿面。
我經(jīng)常和外婆一起游山玩水,看著大自然的美景;也曾經(jīng)和外婆漫步沙灘,欣賞滿天的彩霞??墒?,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可能了,那?疼愛我的外婆就這樣走了,怎?不叫人心痛!我永遠忘不了疼我的外婆。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四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一首流傳了千年的滿江紅在如今已朗朗上口,而這首詞的作者岳飛正是一位愛國志士不錯哦你也可以投稿,這首詞也便成了我最喜愛的詞之一。
這首詞誕生在岳飛于紹興十年七月下旬奉詔被迫班師到入獄之間的一年多時間里,岳飛帶著豪情萬丈,立志收復故土的心情寫下了這首詞。岳飛的這首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箲?zhàn)期間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中華兒女。
這首詞中包含的愛國之情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岳飛即便是在監(jiān)獄中也有著這樣的豪情壯志,讓我們充分的體驗到了岳飛對“精忠報國”這四個字的忠誠。而我最喜歡這首詞的“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用夸張的手法將岳飛對南宋和北宋共同的'敵人—金軍的憎恨都表達了出來,我想這就是我喜歡它的最重要的原因。
從北宋到南宋,岳飛從金軍對宋朝的侵略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恥辱,他永遠只有一個敵人-金軍。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岳飛才對金軍如此憎恨,也讓他成為了“抗金大英雄”。
愛國,是一件簡單的事,也是一件困難的事。
經(jīng)典,是一樣被遺失了的寶物,它召喚人們找到它。
歷史,雖是過去,也值得品味。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五
“生命的快樂,來自生活的點點滴滴”、“萬物靜觀皆自得,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里可以學習的對象與事物俯拾皆是,只要用心觀察、用心生活,就能發(fā)現(xiàn)平凡里的不平凡。一本伊索寓言或許在您眼中不值得一看,但在看完后的發(fā)噱一笑中,卻提供了我們更多的省思,一則新聞報導或許一閃即過,但就在那幾秒內(nèi),卻引起人伸出手去助人的善念。人生的成敗,常常因為一個人、一件事,甚至一句話,尤其是對人有用的一句話,更是讓人深受感動、有所改變,而豁然開朗。一句話,像一條溪流滋潤我心田;一句話,像一場春雨澆灌我心田;一句話,像一縷春天的陽光溫暖我心田;一句話,讓我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心中的悲傷!這就是一句話的魅力。
古人說“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梁啟超先生曾說:“學校之外,讀一卷書,翻一部史,到處都見良師?!彼允罴倨陂g我常會沉浸圖書館里,因為“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乏味?!痹诒姸鄷?,乞丐囝仔如此深深沖擊、震撼著我的心弦,“他像逆風飛翔的風箏,超越艱困的.環(huán)境,為自己掙得一片廣闊的天空?!币痪溏H鏘有力的破題,一段發(fā)人深省的經(jīng)典。人生,有許多挫折;人生,有許多考驗;人生這條路也有許多人能闖出一片天,賴東進先生就有過挫折、有過考驗,但是,他最后憑著一股“不服輸”的意志,向世人證明,乞丐囝仔也有出頭的一天!作者阿進曾經(jīng)是人人嘲笑的小乞丐,父親是瞎子,母親與大弟精神異常又重度智障,他在墳?zāi)沟乩锼耸?,忍受了二十年的諷刺、恥笑與鄙視,作者還是不斷努力向上,他不計較邊行乞邊做功課,因為只要能讓他上學,要他做什么他都愿意,與其生氣不如爭氣,與其認命不如拼命,此時我眼淚早已奪眶而出,想想自己更當在順境中心存感恩,在逆境中依然心存喜樂,認真把握當下。
“天無絕人之路”,阿進做了最好的印證,一件事情、一項困難、一次挑戰(zhàn),都樂觀面對,堅持到最后。感謝賴東進先生的啟示:黑夜過去,必能迎向曙光;寒冬過去,必能擁抱暖春。想想自己暑假中學游泳常因不會換氣與吃水,而想放棄,讀了這本書后,告訴自己“有為者亦若是”,不斷練習,雖然常精疲力盡,還是不放棄,終于皇天不負苦心人,可以游25公尺了。還有在準備演說時,常常文思枯槁,但是有了師長與家人的鼓勵,我還是要盡心,因為“要怎么收獲必先那么栽”,先不問結(jié)果,相信過程中必有自我成長的收獲。當我讀到書上寫:“幸福的滋味,就是不挨餓、不受凍,全家人平安在一起?!?,這令我最感動的一句話,我又哭了,莫名的感動涌上心頭,雖然只是小小的希望,賴東進先生全家卻是要挑戰(zhàn)命運、沖破難關(guān)、接受考驗。想想自己生活無憂無慮,卻常因為一些小事而生氣,真的感到慚愧。想到“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順、二是行善”,此時的我應(yīng)該更孝順父母、敬老尊賢,每天提醒自己“做一件好事”、“說一句好話”,不因善小而不為,讓生命充滿行善的喜悅。
想起昨天因與弟弟搶玩具,還對父母生氣,說父母偏袒弟弟……?!靶腋5淖涛?,就是不挨餓、不受凍,全家人平安在一起?!边@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由我腦海中響起——雖然家是我的避風港,家人是我相依偎的對象,有血緣關(guān)系的感情叫“親情”,親情縱是天生,卻也需要“后天”努力經(jīng)營與維系,才能更加濃郁,不要因為我的任性,而忽略了“幸?!本驮陔x我最近的地方,舉手可得。等一下我要幫媽媽端菜、幫爸爸搥背、教弟弟功課,…生活因為關(guān)心而更豐富;生命因為付出而更充實,追求幸福就是這么簡單。最后我由衷感謝賴東進先生,因為您的故事,讓我修正自己、反思自己,讓我更能體會生命的意義。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六
不知為什么,每次讀到岳飛《滿江紅》中“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句詞時,便會想起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的句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BR> 11出生的岳飛,是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他堅決抗金,要求收復失地,統(tǒng)一中原的忠義之舉,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世人的崇敬;他因奸佞所害,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毒死于臨安**亭的悲壯結(jié)局,令人扼腕嘆息。
讀詞的第一句“怒發(fā)沖冠”,可謂氣蓋山河,極盡其勢。為什么會有如此的沖冠怒氣?還得從頭說起:1136年,岳飛再次帥軍從襄陽出發(fā),一路北進,所向披靡,攻下洛陽附近的一些州縣,前鋒逼近黃河,準備收復開封后,橫渡黃河,向北挺進。此時的'岳飛,可謂躊躇滿志。他激動地對手下的將士們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意思是,這次一定要打到黃龍府去,到那時我將和各位一起痛飲。黃龍府是金國最早的根據(jù)地,“直搗黃龍”意思是,一直打到金兵的老巢??墒?,當時的宋高宗趙構(gòu)和奸臣秦檜各懷鬼胎,一心求和。所以在岳飛乘勝追擊、直搗黃龍之時,不僅不派增兵,也不給糧草,還出人意料地連發(fā)十二道金牌,命岳飛退兵。無奈之下,岳飛只得撤回武昌,旋即被免去軍職。在一個雨后初晴的日子里,岳飛在武昌登高憑欄遠眺,胸中的慷慨激昂之氣再也壓抑不住,于是噴涌而出,寫下這首《滿江紅》。
寫到此,壯懷激烈之情,噴薄而出。靖康之恥,實指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蒙難,在金國受盡*辱,終不得還之事,這也是臣子們抱恨無窮的事情。此恨何時得解?三十已過,華發(fā)已生,卻只能“空悲切”。此種痛楚,更與何人說!沉痛之筆,刺痛我們每個人的內(nèi)心。
接下來的兩句“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語)的豪邁畫面:賀蘭山,在西北,與東北的黃龍府,相隔甚遠。這里的“賀蘭山”只是一種藝術(shù)的表達,極言其征戰(zhàn)之遠。其實,岳家軍最遠打到朱仙鎮(zhèn),距離北宋舊都開封不過幾十里。在這里,岳飛大破金國統(tǒng)帥兀術(shù)的“鐵浮屠”和“拐子馬”。然后想象著,吃他們的肉,喝他們的血,也只有如此,方解亡國之愁、臣子之恨。
詞的最后一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一腔悲憤,丹心碧血,讓人心生怎樣的感慨?又獲得怎樣的鼓舞?可是,如果我們把岳飛的故事繼續(xù)往下讀:1142年8月,宋高宗和秦檜派人向金求和,兀術(shù)對岳飛又恨又怕,故要求“必先殺岳飛,方可議和”,意思是,必須先殺掉岳飛,然后才能談議和之事。于是,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和其妻王氏、萬俟l、張俊等人,對岳飛施予酷刑。同年12月29日,岳飛被毒死于臨安**亭,時年三十九歲。掬一捧英雄淚,請再聽一曲“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七
讀過一些古詩詞,最讓我感動的就是著名軍事學家岳飛寫的《滿江紅》,它是一首氣壯山河,傳頌千古的名篇。表現(xiàn)了岳飛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洋溢著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泵棵坷收b完這首詞后,我仿佛看到岳飛怒發(fā)沖冠,獨自登上亮憑欄,狂風驟雨已然停下,他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對天長嘯,以表達報國之情。仿佛聽到岳飛在吶喊: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yè),不要白白將青春消磨,等到年老時后悔。又仿佛身臨其境的,看到岳飛駕著戰(zhàn)車向賀蘭山進攻的情景,要把賀蘭山夷為平地的決心。
這首詞抒發(fā)了岳飛“精忠報國,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也讓我感受到中華兒女在報效祖國表現(xiàn)出的大無畏的精神。讀了這首詞以后,使人體會到,只有胸懷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寫出如此感人的詞句。在岳飛的這首詞中,詞里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xiàn)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
我要學習岳飛的精神,要像男子漢一樣有骨氣,要有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我是華夏兒女,也是炎黃子孫,我會要時刻記住這氣勢磅礴的詩句,記住鼓舞人心的詩句,記住這激勵著無數(shù)中華兒女的詩句,我也要成為祖國的守衛(wèi)者,時時刻刻準備著為報效祖國而努力!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八
從我開端教走路的時候父母終日沒往干活,只有姐姐在家陪同我。
度日如年,一擺我就到我讀書的年紀??墒蔷驮谖易x書的這年,姐姐得了病,很重大。父母隨時為他費心,我也很難功。記得有一地早上,下著大雨,我涼得直發(fā)抖,決議不去上學了。姐姐曉得后,狠狠的罵了我一頓,而后姐姐說:“我向你去?!苯憬阏f著,就背訖了我。我硬要下去,姐姐說:“還怕姐姐腹不動你,別說這么小,就是到七十歲,你須要姐姐違,姐姐照樣背,你永遙是姐姐的美弟兄?!蔽覠o話可說,只好讓姐姐背我。一路上,姐姐不停的說:“你把傘返后擊點,姐姐淋濕會生病的.?!蔽疑埔馓畚业慕憬?!他本身難保,可她還要這樣的關(guān)懷我,我真的好打動。
到了學校姐姐望我淋濕了,嚴正地說:“不是鳴你把本人維護賴嗎?”姐姐的話叫我畢生難記,多佳的姐姐?。?BR> 當初我長大了每遇下雨我就會想伏姐姐罵我的情景。我惡激動!我也要向姐姐學習,多替他人著想,實的是一種快活。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九
今年是汶川大地震x周年,雖然地震發(fā)生的時間早已過去,但我還能清醒的記得地震發(fā)生時的情況,當時,由于我還小,也不知道什么是地震,從媒體的電視新聞報道中看見很多難以忘記的畫面。
記得當搶救人員到處搜救的時候,在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的一個人,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jīng)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里面沒有任何回應(yīng)。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筑物的時候,救援人員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尸體前,花了很大的力才把手伸進那個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還活著”。經(jīng)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他母親用身體保護著那個孩子,他毫發(fā)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在救援現(xiàn)場的醫(y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fā)現(xiàn)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y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fā)現(xiàn)屏幕上是一條已經(jīng)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y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我想,可能是他媽媽在快要死去的那刻用手機編寫的信息,是為了留給孩子長大了記得他的生命是他的媽媽用生命換來的。
在大的災(zāi)難面前,母愛,孕育了一個奇跡!我看到了災(zāi)難面前母親的偉大,她感動了我,也一定感動了世界!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翻譯。
我憤怒得頭發(fā)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zhuǎn)戰(zhàn)八千里,經(jīng)過多少風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yè),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zhàn)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注釋。
怒發(fā)沖冠:氣得頭發(fā)豎起,以至于將帽子頂起。形容憤怒至極,冠是指帽子而不是頭發(fā)豎起。
瀟瀟:形容雨勢急驟。
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fā)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一種抒情舉動。
三十功名塵與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過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戰(zhàn)、路途遙遠、披星戴月。
等閑:輕易,隨便。
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
賀蘭山:賀蘭山脈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交界處。
朝天闕:朝見皇帝。天闕:本指宮殿前的樓觀,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賞析。
岳飛(1103――1142,又說1101――1141)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宋代抗金名將。因堅持抗敵,不附和議,被權(quán)臣秦檜誣陷下獄而死,年僅39歲。岳飛在戎馬倥傯中寫作了不少洋溢著愛國激情的詩文,收為《岳忠武王文集》(或《岳武穆集》)。今人唐圭璋主編的《全宋詞》錄其三首。最有名的一首是表現(xiàn)壯志難酬的《小重山》,另一篇便是千古傳唱的《滿江紅怒發(fā)沖冠》。岳飛在紹興三年(1133年)9月奉朝見高宗,賞賜優(yōu)厚,這年他剛好30歲。因榮獲重任,身受殊榮,感動深切,于是寫下這首壯懷激烈的詞章。
一、激蕩的愛國思想。
上闋,通過壯志未酬、歲月空逝的悲憤,表達出建功立業(yè)的迫切心態(tài)。詞一開心,作者拔地而起,憤怒的情感像長江大河洶涌的波濤一瀉而出,他怒發(fā)沖冠,仰天長嘯,怒的是金兵一次次的野蠻人侵,宋王朝拋家棄國的積極投降和消極抗戰(zhàn);嘆的是自幼就培養(yǎng)起的“精忠報國”的決心和希望無法實現(xiàn)。“抬望眼”似乎看到了掙扎在侵略者鐵蹄下的中原父老,望眼欲穿盼王師;似乎看到了在岳家軍面前兵敗如山倒的金兵,在稱叔臣的投降派面前的獰笑。英雄欲死無戰(zhàn)場,只能“可憐白發(fā)生”!接下去,作者在激憤中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以救國濟民為已任的岳飛,三十年來空懷報國壯志,屢遭朝廷冷落,但他視往昔轉(zhuǎn)戰(zhàn)所建立的功名若“塵與土”,看重的是抗金的路還漫長,不知還要南征北戰(zhàn)幾千里,還要在征途中度過多少“云和月”??墒菚r光易逝,特別是抗金的最佳電動機一時錯過就永不復返,而立之年的岳飛深知時間寶貴,任重道遠,北伐大業(yè),刻不容緩。必須抓緊時間,趁少壯之年為國立功。于是不無感慨地嘆到“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表面是對自己的勉勵、敦促,實際上卻飽含十分復雜凝重的情感:既有對“遺民”的深深的愛,又有對南宋王朝偏安茍且,不思北伐的隱隱的憤懣。若不是他們的百般阻撓,岳飛豈能在危難之秋憑欄長嘯!
下闋,寫收復失地、重整河山的決心和壯志?!熬缚抵畞y”是宋王朝歷史上的廳恥大辱。一開心,作者便耿耿于懷于雪恥滅恨,報仇伸冤。聚渾身力量、全部熱血于筆端,吼出了“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錚錚誓言!從古至今,凡稍具有血性的炎黃子孫,每讀至此,無不為之心弦震動,激情澎湃。緊接著,作者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扛大廈于將傾的恢宏氣魄和“朝天闋”的必勝信念終結(jié)全篇,一錘定音,猶如開篇的憑欄而起,把中華民族對國家的愛和對侵略者的恨表達得酣暢淋漓。
二、獨到的藝術(shù)技巧。
全詞自首至末,語言粗獷剛健,音調(diào)鏗鏘激越,氣勢磅礴奔涌,風格悲壯豪放,慷慨激昂,一氣呵成,磅礴的氣勢逼人奮發(fā),催人上進,是偉大的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于此同時,悲壯的基調(diào)又時時相隨,撼人心魄,催人淚下,時時激發(fā)起人們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節(jié)奏強烈有力,急劇跳躍,很能體現(xiàn)作者“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的性格、氣魄和膽略?!疤て啤薄梆嚥汀薄翱曙嫛?,似乎讓人聽到了人喊叫,馬嘶鳴,刀槍叮當。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的英雄情緒最集中表現(xiàn)出來。
另外,動作、景物、思緒、情感水乳交融,在藝術(shù)上也為詞錦上添花。
三、深遠的歷史影響。
《滿江紅》是宋詞音樂的一支曲牌。岳飛選用此曲,最能表達自己慷慨激昂的愛國思潮,最能體現(xiàn)氣吞山河的英雄形象。若選用像《沁園春》、《念奴嬌》|、《聲聲慢》等柔情似水的詞牌,全詞要表達的宏大意境和偉大豪情將會大為失色。正由于詞、詞牌、內(nèi)容的完美結(jié)合,所以很早就有配以古調(diào)(如《金陵懷古》)誦唱,其音樂基調(diào)悲壯雄偉,詞曲貼切契合,人們傳唱至今。岳飛的孫子岳珂寫有一首《祝英臺近北固亭》,詞風上繼承了祖父的風格,思想內(nèi)容上也一脈相承。
《滿江紅》是高等教育公共課程《大學語文》的入選宋詞。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典范,也曾入選中學語文教材,后來因為一些人對詞作者和詞的結(jié)尾表達的忠君思想有疑議,一度從教學內(nèi)容中取消了。而今教材改革擴大了學生的閱讀范圍,該詞再次步入閱讀教材的殿堂,可見中華民族在愛國主義情感上的共鳴。爭論、結(jié)論并不重要,這終究是一首充滿愛國豪情的詩篇,是一首氣吞山河的英雄主義戰(zhàn)歌,是一篇聲討投降派和侵略者的檄文。千百年來,每當外敵入寇,不知激勵過多少志士報國殺敵,清代名評家陳廷焯說:“千載后讀之,凜凜有生氣焉”(《白雨齋詞話》)?!稘M江紅》所表達的愛國主義情感將永遠在中華民族中傳承。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一
中華五千年,歷史悠久,文化瑰寶燦爛輝煌,像《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經(jīng)典文學作品都令我百讀不厭、而今年假期我讀了《宋詞三百首》,這些詞很多都表現(xiàn)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其中岳飛寫的《滿江紅》更使我倍受感動。
民族英雄岳飛,每當想起國家受到外族的侵略,便痛心疾首、怒發(fā)沖冠,他為自己多年征戰(zhàn)而未收復河山,發(fā)出了“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感慨,并立下了“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誓言。短短數(shù)語,岳飛將軍的一愛一國之情躍然紙上。當我讀完這首詞,我認為這不僅僅是作為國人閱讀的'文學作品,而應(yīng)該是一篇激勵我們少年兒童有一顆一愛一國之心的詩篇;也是一篇激勵我們中華民族共同抵抗外來侵略的詩篇;更是一篇向世界證明我們炎黃子孫自古以來就有著不屈不撓一精一神的傳世之作。
如果今天,岳飛將軍還活著,他一定會為我們?nèi)缃竦膹娛⒍牢俊kx開祖國很久的香港和澳門,于和相繼回到了祖**親的懷抱。12月11日我國正式加入世貿(mào)組織、8月我國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我們又廣邀世界賓朋,共同迎來了上海世博會。如今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戰(zhàn)勝了非典,戰(zhàn)勝了汶川、玉樹大地震。相信不久的將來,海峽兩岸一定會和平統(tǒng)一。
目前,我們的國家更加欣欣向榮,正逐漸由貧窮落后走向繁榮富強,我們廣開門戶,各種思想涌一入我國,此時岳飛將軍的的這種一愛一國一精一神越發(fā)顯得重要。只要全國人民都有岳飛將軍的這種一愛一國報復和雄心壯志,我們的祖國一定會日益強大,成為讓世界敬仰的東方巨人。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二
海倫。凱勒是我最敬佩的人,她的一生讓我感到了一股強烈的生命力量。在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時光的柔弱女子。然而,正是這個生活在盲聾啞世界里的平凡女子,卻創(chuàng)造出了不平凡的人生。
生來既聾又盲的海倫。凱勒早年生活在與常人隔離的孤寂境況中,在家庭教師沙利文的熱情關(guān)懷、精心輔導下,她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學習數(shù)學、自然、法語、德語,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哈佛大學女子學院。她一生完成了14部著作。她曾經(jīng)寫過一本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記載了她經(jīng)歷過的痛苦與幸福,讓人們對她有了無論殘疾還是健全,只要有勇氣,就可以戰(zhàn)勝命運,戰(zhàn)勝自己!
評語:海倫、凱勒的生命力量讓我們敬佩,對生命產(chǎn)生的思考會讓我們更加珍惜生命。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三
辛棄疾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撫時感事的愛國主義詞章,以詞風豪邁雄大著稱于世,但“稼軒詞,中調(diào)、小令亦間作嫵媚語”。(鄒祗謨:《遠志齋詞衷》)在這些“作嫵媚語”的作品中,也不乏優(yōu)秀篇章,這篇《滿江紅》就屬這類作品。
這是一首寫離人痛苦的詞。
起始三句,是“紗窗外,風搖翠竹,敲碎離愁”的倒裝,把“敲碎離愁”寫在首句,不僅是韻腳的需要,也起到開篇點明題旨,扣住讀者心弦的作用?!扒谩弊质谷梭w會到,主人公的心靈受到撞擊,“碎”是“敲”的結(jié)果。也就是說,主人公本來就因為與情人離別而憂愁的心緒,被風搖動翠竹的聲音攪得更加煩亂了。“人去后,吹簫聲斷,倚樓人獨?!睂懗霏h(huán)境的靜寂,也描繪出主人公在情人走后形只影單,獨守空房,百無聊賴的情景?!皾M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暮春三月,已是落花時節(jié),“不堪”似是傷春,實際上仍是思人,言思念之極,無法忍受;“已覺千山綠”,是說在憂愁苦悶中登山高樓,不知不覺中發(fā)現(xiàn)漫山遍野已經(jīng)“綠”了。這兩句承上啟下,烘托氣氛。閨中人因思念外出人而無精打彩的情景歷歷在目。“但試將、一紙寄來書,從頭讀?!彼寄钋槿?,不能見面,于是反復把他的來信閱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經(jīng)常有的,詞人把這種生活現(xiàn)象直接用白話寫入詞中,讀來分外親切。蘇軾有一首《沁園春》,其中有這樣幾句話:“料到伊行,時時開看,一看一回和淚收?!边@是說寫信人估計收信人會“時時開看”;辛詞則直接寫收信人把不知讀了多少遍的信“從頭讀”。兩位詞人描寫的角度不同,但意境相,或者是兩位巨匠的思路共通,不謀而合;或者是稼軒受東坡的影響。
下片繼續(xù)寫相思之苦?!跋嗨甲?,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遍喿x遠方來信,表達相思之情的字“盈幅”,也就是現(xiàn)在口語說,“寫滿了紙”,但人卻不能見面,那分離的痛苦仍舊不得解脫,終至是滿把淚水,濕透羅襟。用“足”字說明離恨綿綿無期,用“掬”夸張地形容淚水之多,皆是傳神之筆。以上幾句極力渲染情人不能見面的痛苦。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芳草”句很容易使人想起蘇軾的名句“天涯何處無芳草”(《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此處反其意而用之,是說異地他鄉(xiāng)的“芳草”,并不能使“行客”迷途忘返,言外之意說他終究是要歸來的;后句說楊柳的枝條阻礙了視線(因此閨中人極目遠望也無法看到自己的情人);這就形象地寫出她盼望行人歸來,望眼欲穿的情景?!白羁嗍?、立盡黃昏月,欄桿曲?!苯Y(jié)尾二句夸張地說因為天天等到月下黃昏,倚著欄桿翹首以望,以致把欄桿也壓彎了,這當然讓人“最苦”的。結(jié)尾與上片“倚樓人獨”相呼應(yīng),照應(yīng)題目,寫盡離愁。
這篇抒寫離情別緒而陷于苦悶的詞作,無疑是南宋社會的動蕩中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祖國南北分裂,無數(shù)家庭離散,備受親人傷離的痛苦。辛棄疾本人也遠離故鄉(xiāng),對這種現(xiàn)象也深刻了解,頗有體驗,因此在他筆下才出現(xiàn)了這樣抒寫兒女之情,表達離人痛苦的詞章。無須穿鑿附會、望文生義地去尋找什么政治寄托,只就真實生動地反映社會生活來說,也應(yīng)充分認識到它的文學價值。
創(chuàng)作背景。
《滿江紅·敲碎離愁》大致可系于宋寧趙擴慶元三年(1197)春,是時作者隱居瓢泉。有的`著者說,看語氣此詞為思念歌姬之作。其實思念某一歌姬之作可能能是它的寫作契機,而詞的主人公則是一個思婦。她所思念的不是別人,正是她心愛的而又遠行的丈夫。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四
這首詞從語氣看像是出于女性所作,很有可能是作者設(shè)想中情人對自己的懷念。上闋“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寫晝長天暖之時,閨房內(nèi)外,十分寂靜,甚至只有窗前輕風吹動翠竹的聲音,才會驚動閨中的人,中斷她的凝思,敲碎她的離愁。環(huán)境的幽美,襯托出主人公的孤寂、愁悶?!扒盟椤奔润w現(xiàn)了靜中之動,又以動襯靜:“離”字點出了詞中之情。
這兩句景情結(jié)合,以景為主,雖是開頭,但在全詞中卻寫得最細膩?!叭巳ズ螅岛嵚晹?,倚樓人獨”,寫出主人公的生活狀況:所愛之人去了,自己孤獨無伴,只好常常倚樓遙望,由于無人欣賞,所以也就無心去吹簫了。“人去”、“人獨”,是“倚樓”、“吹簫”的原因。第一個“人”字是對方,是主人公想念的人;第二個“人”字是主人公本人?!皾M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背小耙袠恰本?,寫登樓所見的風景,又點出了時令?!扒骄G”雖然可愛,但“三月暮”卻又意味著春光消逝、好花凋謝,對于愛惜青春的女性來說,便有“滿眼不堪”之感。這表現(xiàn)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性格特點。“但試把一紙寄來書,從頭讀”上面寫的,是日常的一般生活;這兩句寫的是一個特殊的細節(jié)。主人公不斷地把情人寄來的信,從頭細讀,這進一步表現(xiàn)她的孤獨無聊,也開始深入地揭示了她思念情人的深切感情。這是通過行動來寫情的,是事中之情。
上闋寫景寫事,沒有直接抒情。下闋“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直接抒情:情人寄來的信,滿紙寫著“相思”之字,說明他沒有忘記自己,信中的字,不能安慰、滿足自己的“相思”之意,也包含自己沒有機會向情人傾吐相思、取得補償之意。
思念情人除了空讀來信之外,還設(shè)法安慰自己,但仍不免“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小珠般的點點眼淚,輕輕地、不斷地滴在羅衣上,不但染衣,而且?guī)缀酢坝洹?。這兩句再以事寫情,體現(xiàn)了身份、性格特點,最可看出主人公是個女性?!胺疾莶幻孕锌吐?,垂楊只礙離人目”,又接著以景補充抒情?!胺疾荨本?,意本于《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而又有發(fā)展。對比辛詞《摸魚兒》“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或本作“無歸路”,意同),則此說“不迷”者,便有盼望他能夠回來和歸程并不艱難的意思:“垂楊”句,指暮春楊柳長得濃密,卻礙人眼界,使人不能遠望。二句分寫兩邊,而意自關(guān)聯(lián)。因上句有盼望游人能歸意,故倚樓望其或即翩然來歸;但“垂楊只礙離人目”,“只”字有怪怨的感情色彩,怪垂楊別的作用不起,“只”起礙人望遠的作用。兩句將樓頭思婦的細微感情,曲曲傳出。
“最苦是、立盡月黃昏,闌干曲。”最后歸結(jié),仍從事中寫情。第一句從早到晚,第二句呼應(yīng)上闋的“倚樓”。垂楊遮眼,盡管望不到天涯行人的去處,但是仍然站在樓上闌桿旁邊,直到黃昏月亮出來。因此用“最苦”兩上字來充分地修飾,不僅詳盡地表達了這兩句,而且是詳盡地表達了全詞之情。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五
原文: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欄通:闌)。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壯志一作:壯士;蘭山缺一作:蘭山闕)。
譯文。
我憤怒得頭發(fā)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zhuǎn)戰(zhàn)八千里,經(jīng)過多少風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yè),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zhàn)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注釋。
怒發(fā)沖冠:氣得頭發(fā)豎起,以至于將帽子頂起。形容憤怒至極,冠是指帽子而不是頭發(fā)豎起。
瀟瀟:形容雨勢急驟。
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fā)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一種抒情舉動。
三十功名塵與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過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戰(zhàn)、路途遙遠、披星戴月。
等閑:輕易,隨便。
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
賀蘭山:賀蘭山脈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交界處。
朝天闕:朝見皇帝。天闕:本指宮殿前的樓觀,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六
作者:岳飛。
原文: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欄通:闌)。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壯志一作:壯士;蘭山缺一作:蘭山闕)。
譯文及注釋。
譯文二。
參考賞析。
創(chuàng)作背景。
賞析。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七
萬灶貔貅,便直欲、掃清關(guān)洛。長淮路、夜亭警燧,曉營吹角。綠鬢將軍思飲馬,黃頭奴子驚聞鶴。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狂鯢剪,於菟縛;單于命,春冰薄。政人人自勇,翹關(guān)還槊。旗幟倚風飛電影、戈鋌射月明霜鍔。且莫令、榆柳塞門秋,悲搖落。
這是一首宣揚精忠報國、收復失土的愛國詞篇。全篇采用對比手法,長自己志氣,滅敵人威風,愛國之心,溢于言表。這首詞作于金亡的前一年。這年(1233)南宋與蒙古軍合圍蔡州(今河南汝南),次年城陷金亡。
詞的上片,寫南宋精兵,長驅(qū)北上,金兵毫無斗志,中原父老也都知道金國必然滅亡,形勢與前大不相同。前半片,寫南宋軍營整齊,斗志旺盛?!叭f灶貔貅,便直欲、掃清關(guān)洛?!鼻к娙f馬,精兵強將,斗志昂揚。“長淮路、夜亭警燧,曉營吹角?!被春右粠У膷復ぷ樱估镉惺勘送?,一有警報,便點燃烽火告警。天剛破曉便可以聽到軍營嘹亮號角聲。而金兵呢?“綠鬢將軍思飲馬,黃頭奴子驚聞鶴?!蹦贻p的軍官,黃頭女真,已無斗志,準備逃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聞鶴的典故出自《晉書·謝玄傳》,淝水之戰(zhàn),苻堅部下士兵潰逃,“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晉)師?!敝性娜嗣瘢耙研闹?,今非昨。”今昔不同,金國已成強弩之末,即將覆亡。
上片由南宋寫到金國,形成顯明的對照。下片,又由金國寫到南宋,進一步進行對比。“狂鯢剪,於菟縛。單于命,春冰薄?!薄翱聆F”,大魚,借指殘暴的敵人;“於菟”,虎,借指虎狼之國;單于,指金國君主,都是指的金國。金國國勢,危在旦夕,象春冰一樣,即將瓦解崩潰。相反,宋國“政人人自勇,翹關(guān)還槊。”將軍士兵,人人奮勇,能扛鼎舉關(guān),舞弄長矛;“旗幟倚風飛電影”,軍旗獵獵,高高飄揚;“戈鋌射月明霜鍔”,刀鋒雪亮,武器精良。又一次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比。最后,“且莫令、榆柳塞門秋,悲搖落。”奉勸朝廷勿失時機,一舉收復失地,不要使邊塞秋老,人民失望,這才是本詞的主旨,是詞人的用心所在!
黃機的愛國思想是一貫的。除這首詞外,他還曾作《乳燕飛》詞,寄給辛棄疾;又與岳珂以長調(diào)唱和,內(nèi)容亦十分悲壯激昂。這些都同本詞的主旨是一致的!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八
作者:蒲壽宬朝代:宋體裁:詞樓倚虛空。覺人世、不知何處。人縹緲、半檐星斗,一窗風露。潮退沙平鳧雁靜,夜深月黑魚龍怒。把清樽、獨自笑馀生,成何事。塵埃外,談高趣。煙波上,題詩句。這美景良宵,且休虛度。夢覺宦情甜似蠟,老來況味酸如醋。念兒曹、南北幾時歸,情朝暮。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十九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谕ǎ宏@)。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壯志一作:壯士;蘭山缺一作:蘭山闕)。
注釋。
1、怒發(fā)沖冠:氣得頭發(fā)豎起,以至于將帽子頂起。形容憤怒至極,冠是指帽子而不是頭發(fā)豎起。
2、瀟瀟:形容雨勢急驟。
3、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fā)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一種抒情舉動。
4、三十功名塵與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過很微不足道。
5、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戰(zhàn)、路途遙遠、披星戴月。
6、等閑:輕易,隨便。
7、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
8、賀蘭山:賀蘭山脈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交界處。
9、朝天闕:朝見皇帝。天闕:本指宮殿前的樓觀,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譯文。
我憤怒得頭發(fā)豎了起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抬頭望眼四望遼闊一片,仰天長聲嘯嘆。壯懷激烈,三十年勛業(yè)如今成塵土,征戰(zhàn)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虛度年華白了少年頭,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恥尚未洗雪,臣子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只想駕御著一輛輛戰(zhàn)車踏破賀蘭山敵人營壘。壯志同仇餓吃敵軍的肉,笑談蔑敵渴飲敵軍的血。我要從頭再來收復舊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闕。
賞析。
岳飛的詩詞,雖留傳極少,但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深為人們所喜愛,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岳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這首的上片,“怒發(fā)沖冠,……空悲切”。意思說,我滿腔熱血,報國之情,再也壓不住了,感到怒發(fā)沖冠,在庭院的欄桿邊,望著瀟瀟秋雨下到停止。抬頭遠望,又對天長嘯,急切盼望實現(xiàn)自己的志愿。三十多歲的人了,功名還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塵土一樣,都是不足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么東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戰(zhàn),我要不停的去戰(zhàn)斗,只要這征途上的白云和明月作伴侶。不能等了,讓少年頭輕易地變白了,到那時只空有悲憤。這一段表現(xiàn)了岳飛急于立功報國的'宏愿。
下片,“靖康恥,……朝天闕?!本缚刀甑膰鴲u還沒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時候才能夠消除呢?我要駕乘著戰(zhàn)車踏破敵人的巢穴,肚子餓了,我要吃敵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敵人的血。我有雄心壯志,我相信笑談之間就可以做到這些。等待收復了山河的時候,再向朝庭皇帝報功吧!這一段表現(xiàn)了岳飛對“還我河山”的決心和信心。
這首詞,代表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表現(xiàn)出一種浩然正氣、英雄氣質(zhì),表現(xiàn)了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皦阎攫嚥秃斎猓φ効曙嬓倥??!薄笆虖念^、收拾舊山河”。把收復山河的宏愿,把艱苦的征戰(zhàn),以一種樂觀主義精神表現(xiàn)出來,讀了這首詞,使人體會,只有胸懷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寫出感人的詞句。在岳飛的這首詞中,詞里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xiàn)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
從“怒發(fā)沖冠”到“仰天長嘯”,先是寫在家里庭院中的情況,他憑觀欄雨,按說這是一種很愜意的生活,可是卻按不住心頭之恨而怒發(fā)沖冠。一句“仰天長嘯”,道出了精忠報國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說明了岳飛高尚的人生觀,兩句話把作者的愛與恨,追求與厭惡,說得清清楚楚。岳飛在這里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塵與土”;“云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觀點,既形象又很有詩意。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边@兩句話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著上面表達出的壯烈胸懷,急切期望早日為國家收復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頭,那悲傷都來不及了。它有力地結(jié)束詞的上片所表達的作者心情。
下片一開始就是,“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把全詩的中心突出來,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懷壯志,就因為靖康之恥,幾句話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具體化了。從“駕長車”到“笑談渴飲匈奴血”都以夸張的手法表達了對兇殘敵人的憤恨之情,同時表現(xiàn)了英勇的信心和無畏的樂觀精神。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以此收尾,既表達要勝利的信心,也說了對朝庭和皇帝的忠誠。岳飛在這里不直接說凱旋、勝利等,而用了“收拾舊山河”,顯得有詩意又形象。
創(chuàng)作背景。
第一種說法:岳飛第一次北伐,即岳飛30歲出頭時所作。如鄧廣銘先生就持此說。
第二種說法:公元1136年(紹興六年)。紹興六年,岳飛第二次出師北伐,攻占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qū)。但岳飛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鎮(zhèn)守鄂州時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
第三種說法:《滿江紅》創(chuàng)作的具體時間應(yīng)該是在岳飛入獄前不久。
岳飛簡介。
岳飛,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xiāng)孝悌里(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zhàn)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岳飛是南宋最杰出的統(tǒng)帥,岳飛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jié)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他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二十
王夫人名為清惠,是宋朝后宮中的昭儀。南宋滅亡時,她跟隨宋恭帝作為俘虜北上,在汴京驛壁上題詞《滿江紅》。文天祥囚居金陵,偶然讀到這詞,認為詞中“問嫦娥,于我肯從容,同圓缺,”可以商酌,寫了這首和詞。
“燕子樓中,又捱過、幾番秋色。”燕字暗指自己被囚于燕京的歲月。回憶起年輕時中狀元出仕宋王朝的青年美事,正如美人乘鸞上仙闕。幾年牢獄生涯,生活突遭變化,肌玉暗消,以淚洗面,為了國家,品嘗這青燈獨對的苦味。高臺曲池二句,借用桓譚《新論》所載雍門周說孟嘗君的話:“千秋萬歲后,高臺既已傾,曲池又已平。”高臺曲池的變滅,卻是王朝覆亡的縮影,但自己對祖國不渝的`忠貞,恰如美人向舊主的墓阡中傾瀉千行的斑斑血淚。漢代原涉自署墓道為“南陽阡”。這詞是自己擬定于《妾薄命》的。
所在乃是:“世態(tài)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在淪桑變化以后,不少人侍奉新朝,而天祥卻精忠不事二主,在元朝的淫威之下,寧折不彎。樂昌公主由陳入隋,因破銅鏡,終與附馬徐德言“破鏡重圓”。事見唐人韋述《兩京新記》、孟棨《本事詩》。
但是對那般像樂昌公主一樣逞風流的新貴們,文天祥只能投以輕蔑的目光,破鏡雖得重圓,但已不復為原鏡了?!耙皇ё愠汕Ч藕?,再回頭是百年身”。和緩的語氣中,透出一股凜然正氣,不可侵犯。動人的美人形象,表現(xiàn)出昂揚的愛國熱情,形象而生動。
作為豪放派詞人的文天祥,這首“婉約”的詞風,顯示了其藝術(shù)風格的多變。古代詩詞中常以美人香草寄托國家大事,天祥此詞,就是蘊含此意。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二十一
岳飛這首《滿江紅》,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為什么這首詞第一句就寫“怒發(fā)沖冠”,表現(xiàn)出如此強烈的憤怒的感情?這并不是偶然的,這是作者的理想與現(xiàn)實發(fā)生尖銳激烈的矛盾的結(jié)果。因此,必須對這個問題有所了解,才能正確理解這首詞的思想內(nèi)容。岳飛在少年時代,家鄉(xiāng)就被金兵占領(lǐng)。他很有民族氣節(jié),毅然從軍。他指揮的軍隊,英勇善戰(zhàn),接連獲勝,屢立戰(zhàn)功。敵人最怕他的軍隊,稱之為“岳爺爺軍”,并且傳言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乘勝追擊金兵,直至朱仙鎮(zhèn),距離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金兵元氣大傷,準備逃歸,還有不少士卒紛紛來降。岳飛看到這樣大好的抗戰(zhàn)形勢,非常高興,決心乘勝猛追,收復中原。就在這關(guān)鍵的時刻,當時的宰相秦檜,為了和金人議和,一日連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飛班師回朝。岳飛悲憤萬分,說“十年之力,廢于一旦!”秦檜把岳飛看成是他投降陰謀的主要障礙,又捏造說,岳飛受詔逗留,抵制詔令,以“莫須有”(也許有)的罪名,將他害死。岳飛被害時,才三十九歲。了解了這些情況,對這首詞中充滿的強烈感情,就不難理解了。
上片寫作者要為國家建立功業(yè)的急切心情。開頭這幾句寫在瀟瀟的雨聲停歇的時候,他倚著高樓上的欄桿,抬頭遙望遠方,仰天放聲長嘯,“壯懷激烈”!嘯是蹙口發(fā)出的叫聲?!皦褢选?,奮發(fā)圖強的志向。他面對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氣憤填膺,“怒發(fā)沖冠”?!芭l(fā)沖冠”是藝術(shù)夸張,是說由于異常憤怒,以致頭發(fā)豎起,把帽子也頂起來了?!叭γ麎m與土”,表現(xiàn)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戰(zhàn)的思想。三十歲左右正當壯年,古人認為這時應(yīng)當有所作為,可是,岳飛悔恨自己功名還與塵土一樣,沒有什么成就。“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說不分陰晴,轉(zhuǎn)戰(zhàn)南北,在為收復中原而戰(zhàn)斗。“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積極進取的精神。這對當時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的斗爭,顯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與主張議和,偏安江南,茍延殘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暗乳e”,作隨便解釋?!翱毡小?,即白白的痛苦。下片寫了三層意思:對金貴族掠奪者的深仇大恨;統(tǒng)一祖國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國的赤誠之心?!熬缚怠笔撬螝J宗趙桓的年號。“靖康恥”,指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京城汴京和中原地區(qū)淪陷,徽宗、欽宗兩個皇帝被金人俘虜北去的奇恥大辱。“猶未雪”,指還沒有報仇雪恨。由于沒有雪“靖康”之恥,所以,岳飛發(fā)出了心中的恨何時才能消除(“臣子恨,何時滅”)的感慨。這也是他要“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原因。古代的戰(zhàn)車叫“長車”。賀蘭山,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西北邊。
有一種說法,認為這首詞不是岳飛寫的,理由之一就是根據(jù)上面這句話。因為岳飛講“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即渡過黃河向東北進軍,不會向西北進軍的。“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不是岳飛的進軍路線。因為對這句詞的解釋牽涉到這首詞是不是岳飛寫的問題,因而顯得更為重要了。原來這是用典?!段髑逶娫挕份d姚嗣宗《崆峒山》詩:“踏碎賀蘭石,掃清西海塵?!边@兩句詩是針對西夏講的,所以用“賀蘭石”。姚嗣宗是北宋人,岳飛借用這個典故,借用他要打敗西夏的壯志來表達他要打敗金兵的豪情,所以這句詞沒有問題?!吧饺薄?,指山口?!皦阎攫嚥秃斎?,笑談渴飲匈奴血”,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和報仇雪恥的決心?!皦阎尽?,指年輕時的理想?!昂敗笔枪糯鷮ξ覈狈缴贁?shù)民族侮辱性的稱呼?!疤敗?,指俘虜。這里所謂的“胡虜”、“匈奴”,皆代指金貴族掠奪者。最后“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兩句說,等到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時候,就去報捷。“舊山河”,指淪陷區(qū)?!瓣I”,宮殿?!碧礻I”,指朝廷。我國古代進步的知識分子,往往都把忠于朝廷看作愛國的表現(xiàn)。在封建社會里,尤其在民族矛盾激化,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時期,“忠于朝廷”與愛國常常是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因此,岳飛在這首詞中所表露的忠于朝廷的思想,是跟渴望殺盡敵人、保衛(wèi)祖國疆土的壯志,密切結(jié)合著的。
從藝術(shù)上看,這首詞感情激蕩,氣勢磅礴,風格豪放,結(jié)構(gòu)嚴謹,一氣呵成,有著強烈的感染力。
譯文二。
我怒發(fā)沖冠,靠在欄桿處,一場急驟而來的雨剛剛停歇。抬頭望眼,向著天空大聲呼叫,豪壯的胸懷激動劇烈,三十年功績名位成了塵土,征戰(zhàn)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虛度年華,白了少年頭,獨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恥辱,尚未洗去。作為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只想駕著戰(zhàn)車,踏破賀蘭山敵人的營壘。壯士們打仗餓了就吃匈奴的肉,談笑渴了就飲匈奴的血。我要重新,收復舊日國家的疆土,再回京闕向皇帝報捷。
賞析。
岳飛此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抗戰(zhàn)期間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中華兒女。
前四字,即司馬遷寫藺相如“怒發(fā)上沖冠”的妙,表明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緣獨上高樓,自倚闌干,縱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熱血滿懷沸騰激昂?!藭r秋霖乍止,風澄煙凈,光景自佳,翻助郁勃之懷,于是仰天長嘯,以抒此萬斛英雄壯志。著“瀟瀟雨歇”四字,筆致不肯一瀉直下,方見氣度淵靜,便知有異于狂夫叫囂之浮詞矣。
開頭凌云壯志,氣蓋山河,寫來氣勢磅礴。再接下去,倘是庸手,有意聳聽,必定搜索劍拔弩張之文辭,以引動浮光掠影之耳目——而乃于是卻道出“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個字,真?zhèn)€令人迥出意表,怎不為之拍案叫絕!此十四字,微微唱嘆,如見將軍撫膺自理半生悲緒,九曲剛腸,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可為見證。功名是我所期,豈與塵土同輕;馳驅(qū)何足言苦,堪隨云月共賞。(此功名即勛業(yè)義,因音律而用,宋詞屢見)試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識見!
過片前后,一片壯懷,噴薄傾吐:靖康之恥,指徽欽兩帝被擄,猶不得還;故下言臣子抱恨無窮,此是古代君臣觀念之必然反映,莫以現(xiàn)代之國家觀念解釋千年往事。此恨何時得解?功名已委于塵土,三十已去,至此,將軍自將上片歇拍處“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之痛語,說與天下人體會。沉痛之筆,字字擲地有聲!
以下出奇語,寄壯懷,英雄忠憤氣概,凜凜猶若神明。蓋金人猖獗,荼毒中原,止畏岳家軍,不啻聞風喪膽,故自將軍而言,“匈奴”實不難滅,踏破“賀蘭”,黃龍直搗,并非夸飾自欺之大言也?!梆嚥汀?、“渴飲”一聯(lián)微嫌合掌;然不如此亦不足以暢其情、盡其勢。未至有復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氣在。
有論者設(shè):賀蘭山在西北,與東北之黃龍府,千里萬里,有何交涉?那克敵制勝的抗金名臣老趙鼎,他作《花心動》詞,就說:“西北欃槍未滅,千萬鄉(xiāng)關(guān),夢遙吳越。”那忠義慷慨寄敬胡銓的張元干,他作《虞美人》詞,也說:“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這都是南宋初期的愛國詞作,他們說到金兵時,均用“西北”、“樓蘭”(漢之西域鄯善國,傅介子計斬樓蘭王,典出《漢書·西域傳》),可見岳飛用“賀蘭山”和“匈奴”,是無可非議的。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滿腔忠憤,丹心碧血,傾出肺腑。即以文學家眼光論之,收拾全篇,神完氣足,無復毫發(fā)遺憾,誦之令人神旺,令人起舞!然而岳飛頭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人讒害,宋皇朝自棄戰(zhàn)敗?!澳氂小鼻Ч牌嬖?,聞?wù)甙l(fā)指,豈復可望眼見他率領(lǐng)十萬貔貅,與中原父老齊來朝拜天闕哉?悲夫。
此種詞原不應(yīng)以文字論長短,然即以文字論,亦當擊賞其筆力之沉厚,脈絡(luò)之條鬯,情致之深婉,皆不同凡響,倚聲而歌,乃振興中華之必修音樂藝術(shù)課也。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二十二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
花徑里、一番風雨,一番狼藉。
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
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
庭院靜,空相憶。無處說,閑悉極。
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處也,彩云依舊無蹤跡。
謾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chǔ)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后人遂以“蘇辛”并稱。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詞寫閨中懷人。光陰荏苒,歲月如流,這位年輕的婦女于暮春時節(jié)看到:風雨無情,落紅狼藉,艷紅的花瓣隨水流去,漸漸地濃陰匝地了?!坝诌^了、清明寒食”,一個“又”字暗示離別時間之久。寒食在清明節(jié)前一日或二日?!吨芏Y"司烜氏》:“中(仲)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二月禁火為周的舊制。宗懔《荊楚歲時記》:“去冬節(jié)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寒食,禁火三日,選餳大麥粥”。又,相傳晉文帝(重耳)為悼念介之推抱木焚死,定于是日禁火寒食。連用兩個“一番”,見風雨之多,狼藉之甚,因此而有下二句春光逐漸遠去的描寫。再用美麗的.刺桐花每年都在這“寒無力”的時節(jié)落盡而示春殘?!澳昴辍?,應(yīng)“又”字,正見年復一年,景色、閑愁,無不一如過去的暮春??傊毓庖资牛啻弘y駐,那么人何以堪呢?看似純寫景,實際“語有全不及情而情自無限者”(王夫之《古詩選評》卷九)。只是字面上并未說破,而可于風雨送春,狼藉殘紅,刺桐花盡等一片撩亂的景物中見之。
下片徑直抒情。“庭院靜”四個三字句直傾衷愫:落寞的庭院里一片寂靜,我枉自陷入苦苦的憶念;相思之情向誰傾訴,閑愁萬種也無人理會。雖愁云慘霧,哀怨無窮,但頓挫有力,誦之則金聲玉振,這正是辛棄疾寫情的不同處。于是再進一層:“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既欲訴無人,又怕鶯燕窺知心事。這是經(jīng)過一番心理活動后而產(chǎn)生的畏懼(“怕”),那么她曾經(jīng)想過一些什么呢?含蓄蘊藉,令人尋味無窮。如此,只能把刻骨的相思深埋心底了。但人的心緒難以寧靜,不由地又生出:“尺素如今何處也,彩云依舊無蹤跡?!薄俺咚亍?,指書信。古樂。
最讓我感動的詩詞滿江紅篇二十三
仙姥來時,正一望、千頃翠瀾。旌旗共、亂云俱下,依約前山。命駕群龍金作軛,相從諸娣玉為冠。向夜深、風定悄無人,聞佩環(huán)。神奇處,君試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電,別守東關(guān)。卻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又怎知、人在小紅樓,簾影間。
《滿江紅》,宋以來作者多以柳永格為準,大都用仄韻。像岳飛“怒發(fā)沖冠”一片,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可是這首《滿江紅》卻改作平韻,聲情遂發(fā)生較大的變化。詞乃作于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春初,前有小序,詳細地敘述了改作的原委:
《滿江紅》舊調(diào)用仄韻,多不協(xié)律。如末句云“無心撲”三字,歌者將“心”字融入去聲,方諧音律。予欲以平韻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聞遠岸簫鼓聲,問之舟師,云:“居人為此湖神姥壽也?!庇枰蜃T唬骸暗靡幌L徑至居巢,當以平韻《滿江紅》為迎送神曲?!毖杂?,風與筆俱駛,頃刻而成。末句云“聞佩環(huán)”,則協(xié)律矣。書以綠箋,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歲六月,復過祠下,因刻之柱間。有客來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輒能歌引詞?!卑床懿僦铃毧?,孫權(quán)遺操書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辈僭弧皩O權(quán)不欺孤”,乃撤軍還。濡須口與東關(guān)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歸其功于姥云。
小序中所舉“無心撲”一例,見于周邦彥《滿江紅》“晝?nèi)找脐帯币黄?,原作“最苦是蝴蝶滿園飛,無心撲?!备枵邔ⅰ靶摹弊秩谌肴ヂ?,用的是“融字法”即如沈括《夢溪筆談》卷五所云:“古之善歌者有語,謂當使‘聲中無字,字中有聲’?!鐚m聲字而曲合用商聲,則能轉(zhuǎn)宮為商歌之。此‘字中有聲’也?!毕某袪c以為“宋詞‘融字’,正謂此耳”(見《姜白石詞編年箋校》卷三)。為了免去融字的麻煩,以求協(xié)律,所以詞人改仄為平。其實改仄為平,非僅白石一例。賀鑄曾改《憶秦娥》為平韻,葉夢得、張元干、陳允平亦改《念奴嬌》為平韻。……可見這是宋詞中重要一格。仄韻《滿江紅》多押入聲字,即使音譜失傳,至今讀起來猶覺聲情激越豪壯;然而此詞改為平韻,頓感從容和緩,婉約清疏,宜其被巢湖一帶的善男信女用作迎送神曲而刻之楹柱了。
詞中塑造了一位巢湖仙姥的形象,使人感到可敬可親。她沒有男性神仙常有的那種凜凜威嚴,而是帶有雍容華貴的姿態(tài),瀟灑出塵的風范。她也沒有一般神仙那樣具有呼風喚雨的本領(lǐng),卻能鎮(zhèn)守一方,保境安民。這是詞人理想中的英雄人物,但也遵守了中國的神話傳統(tǒng)。因為在傳統(tǒng)神話中常常記載著我國的名山大川由女神來主宰。從昆侖山的西王母到巫山瑤姬,從江妃到洛神,這些形形色色的山川女神,大抵是母系社會的遺留。巢湖仙姥當是山川女神群像中的一位。
詞的上片是詞人從巢湖上的自然風光幻想出仙姥來時的神奇境界。它分三層寫:先是湖面風來,綠波千頃,前山亂云滾滾,從云中似乎隱約出現(xiàn)無數(shù)旌旗,這就把仙姥出行的氣勢作了盡情的渲染。特別是“旌旗共、亂云俱下”一句更為精采:一面是亂云翻滾,一面是旌旗亂舞,景象何其壯麗!從句法來講,頗似王勃《滕王閣賦》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而各極其妙。這是一層。接著寫仙姥前有群龍駕車,后有諸娣簇擁,甚至連群龍的金軛、諸娣的玉冠也發(fā)出熠熠的光彩。至于仙姥本身的形象,詞人雖未著一字,然而從華貴的侍御的烘托中,已令人想見她的儀態(tài)和風范。這些當然是出于詞人的想象,但也有一定的現(xiàn)實根據(jù)。原詞在“相從諸娣玉為冠”句下有自注云:“廟中列坐如夫人者十三人?!边@十三位仙姥廟中的塑像,便是詞人據(jù)以創(chuàng)作的素材。此為第二層。最后是寫夜深風定,湖面波平如鏡,偶而畫外傳來清脆的丁當聲,仿佛是仙姥乘風歸去時的環(huán)珮余音。在《疏影》一詞中,詞人曾寫王昭君云:“想珮環(huán)、月夜歸來……”把讀者帶入悠遠的意境。此云湖上悄然無人,惟聞珮環(huán),境亦杳渺,啟人遐想。此為第三層。通過這三層描寫,巢湖仙姥的形象幾乎呼之欲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