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方向。寫一篇完美的總結,要注重文字的精練和表達的清晰。最后,希望大家能喜歡這些總結范文,并能從中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和收獲。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一
說起元宵,最讓我深刻的就是辛棄疾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017年元宵節(jié)的讀者公園,也如千年前的臨安一樣“花市燈如晝”,讓我仿佛穿越到了游人如織的古代。
讀者公園元宵活動,以鬧為主,分別是“金雞鳴春·鬧花燈”、“金雞起舞·鬧海享”、“金雞賜喜·鬧福星”、“金雞奪魁·鬧燈謎”。
一進公園門口,映入眼簾的就是四只獅子,二紅二黃,神氣十足。公園中,到處都掛上了大紅燈籠。這些燈籠千姿百態(tài),“龍銜火樹千種焰”,到處紅紅火火,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一排紅彤彤的燈籠,散發(fā)著喜慶的光芒,倒映在湖水中,真是“花燈湖水相映紅”呀!這就是“金雞鳴春·鬧花燈”。
看,那邊的越劇上演了!臺上,各色人物輪番登場,錦衣華服,婉轉動聽,精彩絕倫。臺下,比肩接踵,時不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就是“金雞起舞·鬧海享”。
舞臺旁,還站了三個人:“?!?、“祿”、“壽”?!案!鳖^戴官帽,手持玉如意,象征著幸福、美滿。“祿”也是頭戴官帽,手捧一綻黃金,寓意著升官、進財?!皦邸睘槟蠘O仙翁,手持龍頭杖,捧著壽桃,身旁還陪著仙鶴,寓意長壽、延年。這就是“金雞賜喜·鬧福星”。
這時,傳來一陣歡呼聲,原來是猜燈謎呀!“九九歸一打一詞語。”“我知道,我知道,是百合?!薄耙辉缕呷沾蛞蛔?。”“是脂,脂肪的脂?!蔽冶晃诉^去,也去搶到了一個謎面,“名列前茅打一字”。哦,這我知道,就是把“茅”字的“矛”換成“名”,組合成“茗”。猜中的人還有小獎品呢!這就是“金雞奪魁·鬧燈謎”。
歡樂、祥和的時光總是過的飛快,在這里,讓我過了一個活潑、熱鬧、喜慶的元宵佳節(jié)。我希望“年年歲歲元宵節(jié),一年燈勝一年紅”!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二
在我們眾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元宵節(jié)也是其中之一。元宵中的“元”字,表示開始的意思,一年之始為圓月?!跋弊质侵敢埂K哉f“元宵”的含義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元宵節(jié)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與道教有關。道教信奉“三官神”傳說“三官神”各有自己的生日。其中“天官”的生日是正月十五。據(jù)說:天官主管向人間賜福,于是人們便興高采烈地在這一天給“天官神”過生日,祈求“天官賜?!?。
在元宵節(jié),家家都吃元宵,元宵又稱湯圓,傳說起源于春秋末期。元宵的種類很多,味道有香甜、酸、辣、咸五種。其做法有包元宵和搖元宵兩種。食用的方法為煮、炸、蒸三種。
令我最興奮的是可以看到舞龍燈的過程,這項活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在長期的發(fā)展演變中,耍龍燈形成了很多樣式,通常這種龍是竹蔑扎成的。在剛剛過去的元宵節(jié)上,我還特地跑到城市廣場去看舞龍燈,看舞龍的人可謂是人山人海,“龍”在鑼鼓聲的伴奏中翩翩起舞,氣勢雄偉壯觀。我看著看著也情不自禁的舞了起來。
元宵時還有劃旱船的節(jié)目,據(jù)民間傳說,這項活動是為了紀念大禹治水而興趣的。所謂旱船就是用薄木板和竹筍扎成類似船形的轎子,然后再蒙上彩布裝飾。劃船人多是姑娘,她們坐在船中,手里拿著槳,做出劃船的動作,邊劃邊唱些地方歌曲。另有一些男子畫成丑角模樣,扮成船客,以各種滑稽動作逗笑觀眾。劃旱船在我國很多地區(qū)流行。
有燈無耳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三
正月十五是農歷的元月節(jié),古人把“夜”稱之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在元宵節(jié),有許多習俗,比如說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等許多習俗。
元宵節(jié),是一個特別溫馨的節(jié)日。我家過元宵節(jié),做元宵是最讓人興奮的事情了!
我認為做元宵太容易了,親身經歷之后,才發(fā)現(xiàn)其實還挺難的。
一切準備就緒,我們要開始最關鍵的包元宵的環(huán)節(jié)!這可是最難、并且最重要的一步啊!我們把芝麻餡放入攤平的元宵皮上,一邊轉一邊將元宵皮裹起來,最后變成了一個圓球。我連試了三次,都失敗了。我問奶奶怎么辦?奶奶說:“是你包的芝麻餡太多了,而你的皮太小了。只需要控制好比例就沒問題啦!”我恍然大悟??磥砟棠套鲈慕涷炓呀洜t火純青了。按照奶奶的指點,我連續(xù)成功做了五個,一個個堪稱完美。最后,我們把做完的元宵放到鍋里煮十分鐘。煮熟后,我們一起開心地品嘗起來,真的太美味了啊!尤其是自己親手做的,吃起來更是香甜。
這就是我家的元宵節(jié)。做元宵不但讓我學到了制作手工食品的經驗,也讓我們一家人在元宵佳節(jié),歡聚一堂,其樂融融,享受到了春節(jié)過后又一次合家團圓的.美好。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四
說起元宵,最讓我深刻的就是辛棄疾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0xx年元宵節(jié)的讀者公園,也如千年前的臨安一樣“花市燈如晝”,讓我仿佛穿越到了游人如織的古代。
讀者公園元宵活動,以鬧為主,分別是“金雞鳴春·鬧花燈”、“金雞起舞·鬧海享”、“金雞賜喜·鬧福星”、“金雞奪魁·鬧燈謎”。
一進公園門口,映入眼簾的就是四只獅子,二紅二黃,神氣十足。公園中,到處都掛上了大紅燈籠。這些燈籠千姿百態(tài),“龍銜火樹千種焰”,到處紅紅火火,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一排紅彤彤的燈籠,散發(fā)著喜慶的光芒,倒映在湖水中,真是“花燈湖水相映紅”呀!這就是“金雞鳴春·鬧花燈”。
看,那邊的越劇上演了!臺上,各色人物輪番登場,錦衣華服,婉轉動聽,精彩絕倫。臺下,比肩接踵,時不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就是“金雞起舞·鬧海享”。
舞臺旁,還站了三個人:“?!薄ⅰ暗摗?、“壽”?!案!鳖^戴官帽,手持玉如意,象征著幸福、美滿?!暗摗币彩穷^戴官帽,手捧一綻黃金,寓意著升官、進財?!皦邸睘槟蠘O仙翁,手持龍頭杖,捧著壽桃,身旁還陪著仙鶴,寓意長壽、延年。這就是“金雞賜喜·鬧福星”。
這時,傳來一陣歡呼聲,原來是猜燈謎呀!“九九歸一打一詞語。”“我知道,我知道,是百合?!薄耙辉缕呷沾蛞蛔??!薄笆侵镜闹?。”我被吸引了過去,也去搶到了一個謎面,“名列前茅打一字”。哦,這我知道,就是把“茅”字的“矛”換成“名”,組合成“茗”。猜中的人還有小獎品呢!這就是“金雞奪魁·鬧燈謎”。
歡樂、祥和的時光總是過的飛快,在這里,讓我過了一個活潑、熱鬧、喜慶的元宵佳節(jié)。我希望“年年歲歲元宵節(jié),一年燈勝一年紅”!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五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這一天早上,街道上便“咚、鏘”地響起了鑼鼓聲,人們陸陸續(xù)續(xù)在街道上匯集,很快便人山人海了。敲鑼打鼓的隊伍中還涌現(xiàn)了《三國演義》、《西游記》等諸多人物,他們載歌載舞,跟著節(jié)奏,踏著鼓點,跳著舞,為節(jié)日增添了一份快活與熱鬧,隊伍中的孫悟空還和小朋友們一起拍照留念。元宵節(jié)中不光有歌舞表演,還有傳統(tǒng)的猜燈謎活動,這是考驗一個人智力的傳統(tǒng)項目。有的猜出謎底,歡呼雀躍;有的抓耳撓腮,半天猜不出來;有的則被其他人那不著邊的'謎底逗得哈哈大笑。大部分的紙條都被撕了下來,被猜出謎底的人拿去換獎品了,人們都沉浸在歡樂中去了。
既然是元宵節(jié),當然不能忘了吃元宵,家家做著元宵,皮不厚餡不少,吃在嘴里剛剛好。元宵節(jié)是幸福生活的過渡,元宵節(jié)寓意新一年的到來與新一年的幸福!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六
春節(jié)剛過,一年一夜的元宵節(jié)就來臨啦。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這幾天可熱鬧啦!
古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边€沒到正月十五,人們就早早地開始扎花燈,作燈頭,準備元宵節(jié)的舞龍活動。正月十三那天,從早到晚,你都能聽到大街小巷里傳來“哐——哐——哐——”的鑼鼓聲,這是在告訴大家“今天晚上要開始迎龍燈了。”民間也叫“起燈”。于是,家家戶戶都行動起來,在大門上方掛上兩盞喜氣洋洋的大紅燈,準備好煙花爆竹,有些大戶人家還要準備幾個大紅包,好在晚上龍燈迎過來的時候包給舞龍隊。
天色剛暗,就有龍燈開始出村,村民們做的龍燈式樣很多,有板凳龍,就是在一條板凳上固定好兩盞描著精美圖案的燈籠,把這樣幾十條板凳連在一起,加上龐大綴滿精美小燈籠的“龍頭”,就成了一條漂亮的龍燈;有的每人舉一根木桿,木桿頂端是一節(jié)圓圓的布滿“龍鱗”的紅燈籠,再用紅色拉花把幾十節(jié)“龍身”連在一起,就成了一條活靈活現(xiàn)的龍;還有的龍燈是用布做成的。隨著天色漸漸黑下來,越來越多的龍燈迎出來了。
小孩子興奮地舉著自家的小燈籠,呼朋引伴,跟著龍燈走。龍燈時而在大街小巷穿梭,時而在廣場上進行精彩表演。龍燈迎到哪里,哪里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鑼鼓聲聲,鞭炮聲震耳欲聾,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人人歡呼雀躍……龍燈一直要迎到正月十五才結束。正月十六的夜晚,人們要把龍燈舞到溪河邊或有水的溝邊,把龍放在地上,進行燒龍儀式。把龍燃燒完后,將燈龍殘骸送入水中,澆水沖去,意為送龍歸海。這樣,元宵舞龍燈才算真正結束。
在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晚上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元宵我們也叫“湯圓”, 用糯米粉搓成圓形,里面常用豆沙、肉作餡,有團圓美滿意。
元宵節(jié)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別提有多美了!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真熱鬧。我喜歡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七
今天是我們中國最隆重的節(jié)日之一—元宵節(jié),晚上,我戴著紅彤彤的“小_角”發(fā)夾,左手提著用紙做的小燈籠,右手拿著帶燈的魔法棒,快樂的穿梭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
一個個煙花帶著紅紅的火星竄上天空,只聽得“嘶、嘶”幾聲,夜空中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紫色的牽?;?,有的更像是從銀河上落下的繁星……真是絢麗多彩!
“咚咚嗆、咚咚嗆”,震天的鑼鼓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我們跟著人群來到鑼鼓隊的旁邊,“哇!”只見他們穿著彩綢的表演服,用毛巾扎成兩個小_角,濃妝艷抹的好精神呀!震耳欲聾的鑼鼓聲,歡快優(yōu)美的秧歌舞,生龍活虎的舞龍隊,給這個元宵節(jié)帶來了歡快的氣氛。人們擠來擠去,爭著要看他們的風采呢!人群中不時發(fā)出驚嘆聲和鼓掌聲,大街小巷到處閃爍著“小_角”的光芒,看來今年真是“_氣沖天”呀!
今年又增加了一個慶祝元宵節(jié)的時尚項目———放孔明燈。你看!伴隨著五彩繽紛的煙花,一盞盞“紅燈籠”“黃燈籠”“白燈籠”冉冉升起,飛向高空。傳說孔明燈又叫許愿燈,可以幫助人們實現(xiàn)愿望,我?guī)е槐K紅色的孔明燈來到醫(yī)院,為住院的爺爺放飛我們的祝愿,希望爺爺早日康復!
我們來到樓下,拆開包裝,把紙制燈籠張開,寫上祝福爺爺?shù)男脑福缓簏c燃蠟燭的四個角,熱氣立即充滿燈內,孔明燈帶著我們的祝愿,隨風飄到城市高空,猶如星星點綴天空,真是好看!
我看見爺爺在窗口對我笑呢!
這真是難忘的一氣沖天的元宵節(jié)呀!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八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阿姨準備教我搓湯圓,我信心滿滿,沖動不已。
說干就干,阿姨挖了兩勺雪白的面粉,輕輕放入碗中,再倒入適量的溫水,便使勁地揉搓起來。我也在一旁躍躍欲試,一臉期待地望著阿姨。阿姨真是善解人意,捏了一團給我。
我接過面團,也像模像樣地揉起來?!鞍选?〞我邊揉邊哼,滿心歡喜。不一會兒,“面團小弟〞便被我揉了個“落花流水〞,“乖乖投降〞。
心里早已經樂開了花兒。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九
眾所周知,元宵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我們學校每年都要舉辦關于元宵節(jié)的活動。
“元夕”等,它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日期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元宵節(jié)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它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tǒng)民俗活動。該節(jié)日被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元宵節(jié)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據(jù)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jié)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之后節(jié)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jié)”。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xù)的慶?;顒油葡蛴忠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元宵在早期節(jié)慶構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jié)。在國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festival而為人所知。
好了,這就是我國的元宵節(jié),你有什么了解嗎,快告訴我們吧。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
春節(jié)過后,很快就到了元宵節(jié)。每當我聽到電視機里《賣湯圓》這首歌,我就很想煮一次湯圓,就算給爸爸媽媽一個新年禮物。
說干就干。我先往鍋子里倒了一些水,等水燒開后,再把從冰箱里拿出的湯圓一個個地放入鍋中,并用勺子不停地攪湯圓,讓湯圓不粘鍋。湯圓浮上來后,再加入一點冷水,這樣可以讓湯圓熟地更透。燒了一會兒后,就可以撈起來,放進溫水中,使湯圓不粘在一起。
這樣,煮湯圓便大功告成了!圓圓的湯圓冒著熱氣,很是誘人。我先盛了幾個湯圓給爸爸媽媽,他們連聲說好。我也給自己盛了幾個,一口咬下去,芝麻立刻從湯圓中流出來。嗯,不甜不膩,味道真好!
以后我會一直記得今年的元宵節(jié),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煮湯圓。
元宵節(jié)是我國最古老的節(jié)日,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盞盞紅燈點燃了人們心中的喜氣和期盼。
飯后,我與爸爸媽媽來到街道上。在街道口,二十多個身穿紅色衣裳的奶奶,腰間掛著鼓,扭起了秧歌。兩旁各有一面“?!弊謮鸵慌胖袊?jié)式的路燈;墻上、屋檐下、道路旁,已被一串串小燈籠占據(jù)。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紅通通的,好似一片燈的海洋,成千上萬的燈籠在風中輕輕的搖擺著,眼里全是點點紅色,紅色的燈光、紅色的街巷、紅色的笑臉……忽然,天上升起了一顆顆彩色的“小火球”,在天空中爆出美麗的“花朵”。這時,雨嘩嘩的下了起來,但這并沒影響大家的興致,市民們撐著雨傘在雨中行走。有的沒有傘,只好冒著與行走。瞧!黑夜里的那幾條“金龍”,火紅的“龍皮”被燈光照得通體發(fā)亮。張開的龍爪,飛舞的龍須,舞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這樣,60多萬市民度過了一個紅紅火火的元宵節(jié)。
剛剛送走喜氣洋洋的春節(jié),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又如期而至。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有著吃湯圓,掛紅燈的傳統(tǒng)習俗。這時,家家戶戶都要游街和觀燈。
元宵節(jié),城市里的所有高樓大廈都掛起彩燈,廣場也掛起了木偶燈。這個節(jié)日里,無論是樹上,地上,門前,還是樓頂上,都是五彩繽紛;就連小轎車和玻璃上,也不肯放過。
元宵節(jié)是團圓的象征,是美好的象征,是花好月兒圓的象征,我喜歡過元宵節(jié)!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一
明天就是元宵節(jié)了,怎么樣才能讓元宵節(jié)過得有意義呢?我和媽媽做出了一致的決定——自己動手包湯圓。
媽媽先把花生和核桃仁切成小碎塊,又拿了幾塊巧克力,也切成碎塊。把一部分花生、核桃仁放進巧克力里,攪了幾下,?。≌嫦?。我吃了一點,又香又脆,還有巧克力的甜味,真好吃呀!
開始和面了。媽媽把糯米粉放進盆里,倒入涼水,開始揉,可揉了半天,面一點也不粘,和普通的面粉沒有什么不同。上網一查才知道,要用開水和面才行??稍趺囱a救呢?媽媽想出了好主意,把一小塊面放進熱水里一燙,再和其他的面放一塊和,便粘了。
包湯圓了,媽媽拿起一塊面,壓扁后放進一些餡,捏一捏,團一團,就包好了一個。可我的手老不聽使喚,包不好。媽媽包的皮薄餡大,我包的皮不薄餡不大,還很硬,而且外面還有漏出來的餡。怎么辦呢?終于,我發(fā)現(xiàn)了“秘訣”,皮要捏薄一點,餡要多放一點,捏、團的時候要輕,要不然會很硬的。我又包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
媽媽為了“檢驗”一下湯圓的味道,先煮了幾個讓我吃。我吃著自己包的湯圓,心里甜滋滋的。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二
今天是元宵節(jié),下午的時候,我的`舅舅要給我送湯圓,我很高興。我把舅舅請到我們家的客廳,我給舅舅吃水果,還給舅舅沏茶喝。舅舅說:“你真懂事,真得長大了?!?BR> 舅舅坐了一會兒就走了,我和爸爸一起送舅舅,舅舅出門時,還祝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三
“十五看夜燈,出出晤平樣”。元宵佳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稱“燈節(jié)”。
為什么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呢?原來聽爸爸說,每年的元宵節(jié)晚上,家家戶戶點著燈籠,大人,小孩提著花燈,到大街小巷鬧花燈。有的孩子甚至還成群結隊地到寬闊的地方放孔明燈。所以,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
去年的元宵節(jié)晚上,我和家人來到潮州的濱江長廊鬧花燈。在去濱江長廊的路上,我和弟弟妹妹有說有笑???,妹妹那高興勁兒,還唱起了歌呢!到了濱江長廊,“哇,好多人??!”我不由得發(fā)出驚嘆。只見每個人都提著一盞精致的花燈,一些哥哥姐姐還在一旁放孔明燈呢!我馬上也從包里拿出一盞花燈,并點燃燈里的蠟燭,在那兒跑來跑去。我望著遠處,“好美??!一盞盞五光十色的花燈亮了起來,濱江長廊的夜景真美!
突然,天空中出現(xiàn)了“瀑布“似的星光。煙花”呯呯呯“地從船上升到了天空,在夜空中錠放成各種美麗的形狀,放出璀璨的光芒。望著這金燦燦的煙花,我不禁吟起蘇道的《正月十五夜》,詩云: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開樹千光照,明月逐來人。只有這首詩才足以表達我在此時的感受。
看啊,天上那一閃一閃地眨著眼的星星也在慶祝元宵節(jié)的來到。月亮也露出大半個笑臉,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走遠了。我們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回了家,今年的元宵節(jié),我玩得真快樂,我永遠也忘不了。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四
元宵節(jié)有很多習俗:吃元宵、猜燈謎、賞月,最令人不想錯過的就是賞花燈。在元宵節(jié)前夕,爸爸媽媽帶我一起去了“小雁塔燈會”欣賞各種各樣美麗的花燈。
還沒進入大門,就看見一連串拱形的長燈,上面爬著各樣姿態(tài)各異的可愛小龍,它們有的互相嬉戲,有的爬上爬下,有的對我們微笑,有的向我們朝手,歡迎我們的到來!
大門正對面,有一個醒目的很大的照壁彩燈,上面寫著兩個兩個黃燦燦的大字:薦福,看上去非常喜慶,吉祥。
再往前走,是一群魚燈在乘風破浪,它們踏著洶涌的波濤前進,而前進的方向正是燈火輝煌的寶塔——小雁塔。
遠遠的,聽到了“嘎嘎”的叫聲,走進一看,在夜色中一群白天鵝在湖中悠閑的游著,然而使我震驚的是湖中的景象,八條巨大的龍燈在湖中蜿蜒盤旋,龍頭朝外,尾朝內,它們以一個白色的“龍珠燈”為中心,個個猶如神龍下凡,體態(tài)矯健、龍爪雄健好像將要飛騰于宇宙之間,湖中的倒影使龍燈更加燦爛奪目,氣勢恢宏,整個湖面都熠熠發(fā)光。
繼續(xù)前行,當我還在沉靜在龍燈所帶來的震撼中,沒回過神來,眼前又出現(xiàn)了一條閃閃發(fā)光的白龍,這條龍做的十分精致,胡須、角、尾巴、龍爪樣樣不少,奇怪的是龍里面這條龍沒有燈,走近一看,原來是由能反光的白瓷藍花的大大小小的盤子、酒杯拼建而成的。呵,真有創(chuàng)意啊!
我和爸爸、媽媽漫步在這燈的世界,細細地觀賞,這一切都讓我流連忘返,每個花燈都預祝我們在鼠年里吉祥、快樂!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五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一陣陣鞭炮聲中,我們又將迎來新的一年——中國人最喜愛的鼠年。在這舉家歡慶的日子里,當然少不了湯圓。這不,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媽媽學起了包湯圓。
這湯圓,又名湯團,寓意團團圓圓。只見媽媽拿起了一個面團,在桌子上揉了揉,然后舀了一勺豆沙,放入那個面團內,最后又揉了一揉,一個湯圓就這樣出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動作熟練又神速!我不禁對媽媽多了些敬佩之情??墒牵@敬佩之情馬上就化為烏有了:這有什么稀奇,不就是把面團揉圓嗎?我也行。于是,我滿懷信心地開始了嘗試。我小心翼翼地拿了一個面團,輕輕揉了揉,又舀了一勺豆沙,真是太順利了,我沾沾自喜,又將豆沙放入了面團中??墒?,這豆沙好像不聽我的'使喚,雖說放進去了,可怎么也揉不圓。好不容易揉圓了,餡呢,卻流出來了。我看著流出來的餡,心生一計。我拿起那個失敗的半成品,又揉了揉,最后又將它揉了揉,這樣,“嵇氏餃子湯圓”就誕生了。媽媽見狀,再也不讓我包了,我只好將我滿滿的期望寄托在了那“四不像”上,希望它能不讓我失望。
“哦!出鍋嘍!”我飛快地向廚房奔過去,想一睹我那“嵇氏餃子湯圓”,可是,我傻眼了,我那“四不像”不但沒熟,還“破相”了。哎,只好餓一個上午了。
不過,雖然我沒吃上湯圓,但是,“嵇氏餃子湯圓”卻讓我過了一把包湯圓的癮,更體會到了包湯圓的樂趣。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六
元宵節(jié)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日期是農歷正月十五,已經有兩千年多年的歷史了。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真是熱鬧,你只要到南后街每年一度的傳統(tǒng)燈展上去感受一下,就知道我所言不假。聽大人說,福州的花燈在全國都是有名的,你看那花燈上的圖案,有歷史故事,也有花鳥魚蟲,有的看起來就像是真的一樣;你看那色彩,五顏六色的,或濃或淡,十分好看;更要說一說的還是那形狀,有傳統(tǒng)的球形燈、柱狀燈,還有六角燈、八角燈,更有動物造型的鯉魚燈、生肖燈等,真是讓人看都看不過來。有一些花燈還會轉動,畫在燈上的花鳥魚蟲跟著轉動起來,就像活了過來似的。還有一些花燈一邊轉動一邊還播放動聽的音樂,讓人聽著聽著都忘了還要繼續(xù)往前走!
猜燈謎也是元宵節(jié)一項有趣的活動,千奇百怪的問題總是吸引很多的人來猜,他們中好多人口里念念有詞、搖頭晃腦,但就是想不出答案。
賞完花燈,大家肚子都有點餓了,回家煮上一鍋熱騰騰的湯圓,真是不錯的點心。福州的湯圓種類有不少,有包芝麻的,有包花生的,還有包肉的。包芝麻的和包花生的都很甜,包肉的卻是咸的,我更愛吃包芝麻的湯圓。吃湯圓的時候,我們也還會在繼續(xù)討論那些沒有被猜出來的燈謎。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七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我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按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jié)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jié)起源于漢朝,據(jù)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后,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后,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jié)。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歷"中就把元宵節(jié)列為重大節(jié)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jié)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jié)的年糕,端午節(jié)的粽子一樣,都是節(jié)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jié)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jié),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jié),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jié)。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jié)要燃燈。元宵節(jié)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jié)倍加重視;在元宵節(jié)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jié)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jié)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jié)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jié)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xiàn)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jié)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中學生作文《我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作文》。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jié)除了慶?;顒油猓€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jié)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jié)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我曾落淚過的鄉(xiāng)度:
我看著你朝我走來,在微露的灰暗色中,明晰了輪廓。
呵,我落淚過的鄉(xiāng)度,你踏著那兒的宏光道一路延伸而蔓,沿途的碧草,枝葉上清明的雨滴。我似望見了你的輝煌,那集薈萃于一身,覽奇觀望蕓生的樂清啊。
我一轉身,瞬逝回到4000多年前,在東歐廣土上閃爍的智慧,那石斧,那石錛,那石矛,那石犁,還有那石墜。
這濃郁的墨土上,有過南宋開科狀元王十朋,元朝一代文豪李孝光,明代杰出兵器家趙士楨。
我仿佛從他們的偉業(yè)中明晰地望見了所有人自豪的表情。前進必定擁有激浪,而你懷下的兒女們懷著他們的執(zhí)著,堅定不移地破浪。我們扮演著“弄潮兒”的角色,以敢為天下先而聞名四方。
我靜默著你縱身躍入時代潮流的前沿,悄然崛起于東海之濱。我默然看著兒時奔跑的石礫路,不知在何時變得寬闊而平坦;我曾站在倒塌的古木屋前惋嘆,可轉眼間已成高樓。歲月并不是玩笑,發(fā)展可以帶走太多。我漠然穿梭在兩旁不可高低的樓房中,才頓悟原來渺小早已無存。
眼前的霓虹燈刺亮了我的視線,我才恍然發(fā)現(xiàn)曾經的荒土已是燈光閃爍。來往的車輛,水似的穿梭,匆匆忙忙。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太幼稚,原來一切的一切可以改變得如此快。
像獨自推著行李,曾走過的歲月,回眸萬千瞬息。
對于雁蕩山,我懷有深厚的鄉(xiāng)情。我愛這片美麗的土地,像我的淚融于了它靈秀的土壤?!板局薪^勝”的“東海第一山”,完完全全的天然韻味,清純得不受任何沾染。
你,因人而美;而我們,因你而傲。如果10年前的你還是一葉扁舟,那么,今日的你如似快艇;如果10年前的你是一只不知名的鳥兒,那么,今日的你可堪稱翱翔的雄鷹;如果10年前的你只是一片平凡的土地,那么,今日我可以堅定地用輝煌來贊美你。
你用你懷下簇擁的林木,清淌的溪流,高聳的碧山,無聲地述說著你原有的一切天然的物種。無論這世界再多么惡劣,在你的鄉(xiāng)度里,總有一種源于原始的清新。
我不知該用怎樣的言語來傾城我們的濃厚。你的山山水水,你的城城鎮(zhèn)鎮(zhèn),你的條條油柏路,排排大高樓,家家小企業(yè),個個漁港灣。
在我閉眼的當兒,似如泉涌激漾著我惟有的靈魂。當我的足跡踏過你的土壤時,我會深深吶喊,我最幸福。
此刻,我傲然地屹立在你的懷抱中,我高揚著頭,泰然地環(huán)視著你的一切,飽含著你的柔美,溫情,堅毅與執(zhí)著的土地,當我的淚融入你的土壤時,我看見那一方有流星劃過。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八
這天是2017年的元宵節(jié),也是我盼望已久的節(jié)日,因為這一天我可以吃元宵,放爆竹,看煙花。“吃元宵啦!”媽媽手里端著熱氣騰騰的元宵,嘴里高興地叫著,元宵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生活像是元宵一樣蜜甜,我嚼著綿綿的、沙沙的黑芝麻元宵,真是美在碗里,甜在心里。
吃過元宵,我們一家人便歡快的來到街上看煙花,街上的人真多呀,就像是潮水一樣從四面八方涌來,各個臉上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悅,我們隨著人流來到文化廣場,這里是看煙花的好地方,只聽見“嗖”的一聲,一朵大菊花在空中驟然開放,從花芯中綻放出無數(shù)個色彩斑斕的花瓣,頓時把美麗的夜空裝飾得更加絢麗多彩,人們不約而同的.發(fā)出贊嘆聲;緊接著一朵朵色彩各異的梨花在空中競先開放,爭奇斗艷;又聽見“砰”的一聲,一個小圓點爆裂,迸出無數(shù)個小圓點,接著無數(shù)個小圓點變成無數(shù)個小蘑菇,它們像一個個小傘兵從空中飄落下來,一會兒消失在深邃的夜空中,人們陶醉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
看完煙花,我們隨著人流開始觀花燈,街上的燈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燈、如來佛燈、觀音燈、豬八戒燈、米老鼠燈、臉譜燈、神六飛天燈、奧運福娃燈……加上霓虹燈,把整個臨澤城裝扮得更加美麗。2010年是虎年,花燈的主角是福娃與十二生肖中的虎,一個個金虎顯得神采奕奕,它那股勁真讓人好笑,它們好像是在說:我老虎今天也該揚眉吐氣!彩燈綻放著絢爛的色彩,好像是在為國慶加油呢。最引人注目的是縣政府門前的兩條巨龍燈,它是那么的雄偉壯觀,引來無數(shù)攝影愛好者。
正在這時,爸爸叫我去放爆竹,點著爆竹,嗖嗖從竹筒中飛出一個個“流星”,就像是天女散花,就像是火樹銀花,就像是流星飛滾,我的夢也想隨“流星”飛向藍天,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許多知識,實現(xiàn)我的嫦娥飛天夢!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一
說起元宵,最讓我深刻的就是辛棄疾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017年元宵節(jié)的讀者公園,也如千年前的臨安一樣“花市燈如晝”,讓我仿佛穿越到了游人如織的古代。
讀者公園元宵活動,以鬧為主,分別是“金雞鳴春·鬧花燈”、“金雞起舞·鬧海享”、“金雞賜喜·鬧福星”、“金雞奪魁·鬧燈謎”。
一進公園門口,映入眼簾的就是四只獅子,二紅二黃,神氣十足。公園中,到處都掛上了大紅燈籠。這些燈籠千姿百態(tài),“龍銜火樹千種焰”,到處紅紅火火,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一排紅彤彤的燈籠,散發(fā)著喜慶的光芒,倒映在湖水中,真是“花燈湖水相映紅”呀!這就是“金雞鳴春·鬧花燈”。
看,那邊的越劇上演了!臺上,各色人物輪番登場,錦衣華服,婉轉動聽,精彩絕倫。臺下,比肩接踵,時不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就是“金雞起舞·鬧海享”。
舞臺旁,還站了三個人:“?!?、“祿”、“壽”?!案!鳖^戴官帽,手持玉如意,象征著幸福、美滿。“祿”也是頭戴官帽,手捧一綻黃金,寓意著升官、進財?!皦邸睘槟蠘O仙翁,手持龍頭杖,捧著壽桃,身旁還陪著仙鶴,寓意長壽、延年。這就是“金雞賜喜·鬧福星”。
這時,傳來一陣歡呼聲,原來是猜燈謎呀!“九九歸一打一詞語。”“我知道,我知道,是百合?!薄耙辉缕呷沾蛞蛔?。”“是脂,脂肪的脂?!蔽冶晃诉^去,也去搶到了一個謎面,“名列前茅打一字”。哦,這我知道,就是把“茅”字的“矛”換成“名”,組合成“茗”。猜中的人還有小獎品呢!這就是“金雞奪魁·鬧燈謎”。
歡樂、祥和的時光總是過的飛快,在這里,讓我過了一個活潑、熱鬧、喜慶的元宵佳節(jié)。我希望“年年歲歲元宵節(jié),一年燈勝一年紅”!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二
在我們眾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元宵節(jié)也是其中之一。元宵中的“元”字,表示開始的意思,一年之始為圓月?!跋弊质侵敢埂K哉f“元宵”的含義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元宵節(jié)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與道教有關。道教信奉“三官神”傳說“三官神”各有自己的生日。其中“天官”的生日是正月十五。據(jù)說:天官主管向人間賜福,于是人們便興高采烈地在這一天給“天官神”過生日,祈求“天官賜?!?。
在元宵節(jié),家家都吃元宵,元宵又稱湯圓,傳說起源于春秋末期。元宵的種類很多,味道有香甜、酸、辣、咸五種。其做法有包元宵和搖元宵兩種。食用的方法為煮、炸、蒸三種。
令我最興奮的是可以看到舞龍燈的過程,這項活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在長期的發(fā)展演變中,耍龍燈形成了很多樣式,通常這種龍是竹蔑扎成的。在剛剛過去的元宵節(jié)上,我還特地跑到城市廣場去看舞龍燈,看舞龍的人可謂是人山人海,“龍”在鑼鼓聲的伴奏中翩翩起舞,氣勢雄偉壯觀。我看著看著也情不自禁的舞了起來。
元宵時還有劃旱船的節(jié)目,據(jù)民間傳說,這項活動是為了紀念大禹治水而興趣的。所謂旱船就是用薄木板和竹筍扎成類似船形的轎子,然后再蒙上彩布裝飾。劃船人多是姑娘,她們坐在船中,手里拿著槳,做出劃船的動作,邊劃邊唱些地方歌曲。另有一些男子畫成丑角模樣,扮成船客,以各種滑稽動作逗笑觀眾。劃旱船在我國很多地區(qū)流行。
有燈無耳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三
正月十五是農歷的元月節(jié),古人把“夜”稱之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在元宵節(jié),有許多習俗,比如說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等許多習俗。
元宵節(jié),是一個特別溫馨的節(jié)日。我家過元宵節(jié),做元宵是最讓人興奮的事情了!
我認為做元宵太容易了,親身經歷之后,才發(fā)現(xiàn)其實還挺難的。
一切準備就緒,我們要開始最關鍵的包元宵的環(huán)節(jié)!這可是最難、并且最重要的一步啊!我們把芝麻餡放入攤平的元宵皮上,一邊轉一邊將元宵皮裹起來,最后變成了一個圓球。我連試了三次,都失敗了。我問奶奶怎么辦?奶奶說:“是你包的芝麻餡太多了,而你的皮太小了。只需要控制好比例就沒問題啦!”我恍然大悟??磥砟棠套鲈慕涷炓呀洜t火純青了。按照奶奶的指點,我連續(xù)成功做了五個,一個個堪稱完美。最后,我們把做完的元宵放到鍋里煮十分鐘。煮熟后,我們一起開心地品嘗起來,真的太美味了啊!尤其是自己親手做的,吃起來更是香甜。
這就是我家的元宵節(jié)。做元宵不但讓我學到了制作手工食品的經驗,也讓我們一家人在元宵佳節(jié),歡聚一堂,其樂融融,享受到了春節(jié)過后又一次合家團圓的.美好。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四
說起元宵,最讓我深刻的就是辛棄疾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0xx年元宵節(jié)的讀者公園,也如千年前的臨安一樣“花市燈如晝”,讓我仿佛穿越到了游人如織的古代。
讀者公園元宵活動,以鬧為主,分別是“金雞鳴春·鬧花燈”、“金雞起舞·鬧海享”、“金雞賜喜·鬧福星”、“金雞奪魁·鬧燈謎”。
一進公園門口,映入眼簾的就是四只獅子,二紅二黃,神氣十足。公園中,到處都掛上了大紅燈籠。這些燈籠千姿百態(tài),“龍銜火樹千種焰”,到處紅紅火火,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一排紅彤彤的燈籠,散發(fā)著喜慶的光芒,倒映在湖水中,真是“花燈湖水相映紅”呀!這就是“金雞鳴春·鬧花燈”。
看,那邊的越劇上演了!臺上,各色人物輪番登場,錦衣華服,婉轉動聽,精彩絕倫。臺下,比肩接踵,時不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就是“金雞起舞·鬧海享”。
舞臺旁,還站了三個人:“?!薄ⅰ暗摗?、“壽”?!案!鳖^戴官帽,手持玉如意,象征著幸福、美滿?!暗摗币彩穷^戴官帽,手捧一綻黃金,寓意著升官、進財?!皦邸睘槟蠘O仙翁,手持龍頭杖,捧著壽桃,身旁還陪著仙鶴,寓意長壽、延年。這就是“金雞賜喜·鬧福星”。
這時,傳來一陣歡呼聲,原來是猜燈謎呀!“九九歸一打一詞語。”“我知道,我知道,是百合?!薄耙辉缕呷沾蛞蛔??!薄笆侵镜闹?。”我被吸引了過去,也去搶到了一個謎面,“名列前茅打一字”。哦,這我知道,就是把“茅”字的“矛”換成“名”,組合成“茗”。猜中的人還有小獎品呢!這就是“金雞奪魁·鬧燈謎”。
歡樂、祥和的時光總是過的飛快,在這里,讓我過了一個活潑、熱鬧、喜慶的元宵佳節(jié)。我希望“年年歲歲元宵節(jié),一年燈勝一年紅”!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五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這一天早上,街道上便“咚、鏘”地響起了鑼鼓聲,人們陸陸續(xù)續(xù)在街道上匯集,很快便人山人海了。敲鑼打鼓的隊伍中還涌現(xiàn)了《三國演義》、《西游記》等諸多人物,他們載歌載舞,跟著節(jié)奏,踏著鼓點,跳著舞,為節(jié)日增添了一份快活與熱鬧,隊伍中的孫悟空還和小朋友們一起拍照留念。元宵節(jié)中不光有歌舞表演,還有傳統(tǒng)的猜燈謎活動,這是考驗一個人智力的傳統(tǒng)項目。有的猜出謎底,歡呼雀躍;有的抓耳撓腮,半天猜不出來;有的則被其他人那不著邊的'謎底逗得哈哈大笑。大部分的紙條都被撕了下來,被猜出謎底的人拿去換獎品了,人們都沉浸在歡樂中去了。
既然是元宵節(jié),當然不能忘了吃元宵,家家做著元宵,皮不厚餡不少,吃在嘴里剛剛好。元宵節(jié)是幸福生活的過渡,元宵節(jié)寓意新一年的到來與新一年的幸福!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六
春節(jié)剛過,一年一夜的元宵節(jié)就來臨啦。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這幾天可熱鬧啦!
古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边€沒到正月十五,人們就早早地開始扎花燈,作燈頭,準備元宵節(jié)的舞龍活動。正月十三那天,從早到晚,你都能聽到大街小巷里傳來“哐——哐——哐——”的鑼鼓聲,這是在告訴大家“今天晚上要開始迎龍燈了。”民間也叫“起燈”。于是,家家戶戶都行動起來,在大門上方掛上兩盞喜氣洋洋的大紅燈,準備好煙花爆竹,有些大戶人家還要準備幾個大紅包,好在晚上龍燈迎過來的時候包給舞龍隊。
天色剛暗,就有龍燈開始出村,村民們做的龍燈式樣很多,有板凳龍,就是在一條板凳上固定好兩盞描著精美圖案的燈籠,把這樣幾十條板凳連在一起,加上龐大綴滿精美小燈籠的“龍頭”,就成了一條漂亮的龍燈;有的每人舉一根木桿,木桿頂端是一節(jié)圓圓的布滿“龍鱗”的紅燈籠,再用紅色拉花把幾十節(jié)“龍身”連在一起,就成了一條活靈活現(xiàn)的龍;還有的龍燈是用布做成的。隨著天色漸漸黑下來,越來越多的龍燈迎出來了。
小孩子興奮地舉著自家的小燈籠,呼朋引伴,跟著龍燈走。龍燈時而在大街小巷穿梭,時而在廣場上進行精彩表演。龍燈迎到哪里,哪里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鑼鼓聲聲,鞭炮聲震耳欲聾,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人人歡呼雀躍……龍燈一直要迎到正月十五才結束。正月十六的夜晚,人們要把龍燈舞到溪河邊或有水的溝邊,把龍放在地上,進行燒龍儀式。把龍燃燒完后,將燈龍殘骸送入水中,澆水沖去,意為送龍歸海。這樣,元宵舞龍燈才算真正結束。
在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晚上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元宵我們也叫“湯圓”, 用糯米粉搓成圓形,里面常用豆沙、肉作餡,有團圓美滿意。
元宵節(jié)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別提有多美了!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真熱鬧。我喜歡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七
今天是我們中國最隆重的節(jié)日之一—元宵節(jié),晚上,我戴著紅彤彤的“小_角”發(fā)夾,左手提著用紙做的小燈籠,右手拿著帶燈的魔法棒,快樂的穿梭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
一個個煙花帶著紅紅的火星竄上天空,只聽得“嘶、嘶”幾聲,夜空中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紫色的牽?;?,有的更像是從銀河上落下的繁星……真是絢麗多彩!
“咚咚嗆、咚咚嗆”,震天的鑼鼓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我們跟著人群來到鑼鼓隊的旁邊,“哇!”只見他們穿著彩綢的表演服,用毛巾扎成兩個小_角,濃妝艷抹的好精神呀!震耳欲聾的鑼鼓聲,歡快優(yōu)美的秧歌舞,生龍活虎的舞龍隊,給這個元宵節(jié)帶來了歡快的氣氛。人們擠來擠去,爭著要看他們的風采呢!人群中不時發(fā)出驚嘆聲和鼓掌聲,大街小巷到處閃爍著“小_角”的光芒,看來今年真是“_氣沖天”呀!
今年又增加了一個慶祝元宵節(jié)的時尚項目———放孔明燈。你看!伴隨著五彩繽紛的煙花,一盞盞“紅燈籠”“黃燈籠”“白燈籠”冉冉升起,飛向高空。傳說孔明燈又叫許愿燈,可以幫助人們實現(xiàn)愿望,我?guī)е槐K紅色的孔明燈來到醫(yī)院,為住院的爺爺放飛我們的祝愿,希望爺爺早日康復!
我們來到樓下,拆開包裝,把紙制燈籠張開,寫上祝福爺爺?shù)男脑福缓簏c燃蠟燭的四個角,熱氣立即充滿燈內,孔明燈帶著我們的祝愿,隨風飄到城市高空,猶如星星點綴天空,真是好看!
我看見爺爺在窗口對我笑呢!
這真是難忘的一氣沖天的元宵節(jié)呀!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八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阿姨準備教我搓湯圓,我信心滿滿,沖動不已。
說干就干,阿姨挖了兩勺雪白的面粉,輕輕放入碗中,再倒入適量的溫水,便使勁地揉搓起來。我也在一旁躍躍欲試,一臉期待地望著阿姨。阿姨真是善解人意,捏了一團給我。
我接過面團,也像模像樣地揉起來?!鞍选?〞我邊揉邊哼,滿心歡喜。不一會兒,“面團小弟〞便被我揉了個“落花流水〞,“乖乖投降〞。
心里早已經樂開了花兒。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九
眾所周知,元宵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我們學校每年都要舉辦關于元宵節(jié)的活動。
“元夕”等,它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日期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元宵節(jié)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它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tǒng)民俗活動。該節(jié)日被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元宵節(jié)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據(jù)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jié)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之后節(jié)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jié)”。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xù)的慶?;顒油葡蛴忠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元宵在早期節(jié)慶構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jié)。在國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festival而為人所知。
好了,這就是我國的元宵節(jié),你有什么了解嗎,快告訴我們吧。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
春節(jié)過后,很快就到了元宵節(jié)。每當我聽到電視機里《賣湯圓》這首歌,我就很想煮一次湯圓,就算給爸爸媽媽一個新年禮物。
說干就干。我先往鍋子里倒了一些水,等水燒開后,再把從冰箱里拿出的湯圓一個個地放入鍋中,并用勺子不停地攪湯圓,讓湯圓不粘鍋。湯圓浮上來后,再加入一點冷水,這樣可以讓湯圓熟地更透。燒了一會兒后,就可以撈起來,放進溫水中,使湯圓不粘在一起。
這樣,煮湯圓便大功告成了!圓圓的湯圓冒著熱氣,很是誘人。我先盛了幾個湯圓給爸爸媽媽,他們連聲說好。我也給自己盛了幾個,一口咬下去,芝麻立刻從湯圓中流出來。嗯,不甜不膩,味道真好!
以后我會一直記得今年的元宵節(jié),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煮湯圓。
元宵節(jié)是我國最古老的節(jié)日,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盞盞紅燈點燃了人們心中的喜氣和期盼。
飯后,我與爸爸媽媽來到街道上。在街道口,二十多個身穿紅色衣裳的奶奶,腰間掛著鼓,扭起了秧歌。兩旁各有一面“?!弊謮鸵慌胖袊?jié)式的路燈;墻上、屋檐下、道路旁,已被一串串小燈籠占據(jù)。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紅通通的,好似一片燈的海洋,成千上萬的燈籠在風中輕輕的搖擺著,眼里全是點點紅色,紅色的燈光、紅色的街巷、紅色的笑臉……忽然,天上升起了一顆顆彩色的“小火球”,在天空中爆出美麗的“花朵”。這時,雨嘩嘩的下了起來,但這并沒影響大家的興致,市民們撐著雨傘在雨中行走。有的沒有傘,只好冒著與行走。瞧!黑夜里的那幾條“金龍”,火紅的“龍皮”被燈光照得通體發(fā)亮。張開的龍爪,飛舞的龍須,舞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這樣,60多萬市民度過了一個紅紅火火的元宵節(jié)。
剛剛送走喜氣洋洋的春節(jié),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又如期而至。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有著吃湯圓,掛紅燈的傳統(tǒng)習俗。這時,家家戶戶都要游街和觀燈。
元宵節(jié),城市里的所有高樓大廈都掛起彩燈,廣場也掛起了木偶燈。這個節(jié)日里,無論是樹上,地上,門前,還是樓頂上,都是五彩繽紛;就連小轎車和玻璃上,也不肯放過。
元宵節(jié)是團圓的象征,是美好的象征,是花好月兒圓的象征,我喜歡過元宵節(jié)!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一
明天就是元宵節(jié)了,怎么樣才能讓元宵節(jié)過得有意義呢?我和媽媽做出了一致的決定——自己動手包湯圓。
媽媽先把花生和核桃仁切成小碎塊,又拿了幾塊巧克力,也切成碎塊。把一部分花生、核桃仁放進巧克力里,攪了幾下,?。≌嫦?。我吃了一點,又香又脆,還有巧克力的甜味,真好吃呀!
開始和面了。媽媽把糯米粉放進盆里,倒入涼水,開始揉,可揉了半天,面一點也不粘,和普通的面粉沒有什么不同。上網一查才知道,要用開水和面才行??稍趺囱a救呢?媽媽想出了好主意,把一小塊面放進熱水里一燙,再和其他的面放一塊和,便粘了。
包湯圓了,媽媽拿起一塊面,壓扁后放進一些餡,捏一捏,團一團,就包好了一個。可我的手老不聽使喚,包不好。媽媽包的皮薄餡大,我包的皮不薄餡不大,還很硬,而且外面還有漏出來的餡。怎么辦呢?終于,我發(fā)現(xiàn)了“秘訣”,皮要捏薄一點,餡要多放一點,捏、團的時候要輕,要不然會很硬的。我又包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
媽媽為了“檢驗”一下湯圓的味道,先煮了幾個讓我吃。我吃著自己包的湯圓,心里甜滋滋的。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二
今天是元宵節(jié),下午的時候,我的`舅舅要給我送湯圓,我很高興。我把舅舅請到我們家的客廳,我給舅舅吃水果,還給舅舅沏茶喝。舅舅說:“你真懂事,真得長大了?!?BR> 舅舅坐了一會兒就走了,我和爸爸一起送舅舅,舅舅出門時,還祝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三
“十五看夜燈,出出晤平樣”。元宵佳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稱“燈節(jié)”。
為什么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呢?原來聽爸爸說,每年的元宵節(jié)晚上,家家戶戶點著燈籠,大人,小孩提著花燈,到大街小巷鬧花燈。有的孩子甚至還成群結隊地到寬闊的地方放孔明燈。所以,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
去年的元宵節(jié)晚上,我和家人來到潮州的濱江長廊鬧花燈。在去濱江長廊的路上,我和弟弟妹妹有說有笑???,妹妹那高興勁兒,還唱起了歌呢!到了濱江長廊,“哇,好多人??!”我不由得發(fā)出驚嘆。只見每個人都提著一盞精致的花燈,一些哥哥姐姐還在一旁放孔明燈呢!我馬上也從包里拿出一盞花燈,并點燃燈里的蠟燭,在那兒跑來跑去。我望著遠處,“好美??!一盞盞五光十色的花燈亮了起來,濱江長廊的夜景真美!
突然,天空中出現(xiàn)了“瀑布“似的星光。煙花”呯呯呯“地從船上升到了天空,在夜空中錠放成各種美麗的形狀,放出璀璨的光芒。望著這金燦燦的煙花,我不禁吟起蘇道的《正月十五夜》,詩云: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開樹千光照,明月逐來人。只有這首詩才足以表達我在此時的感受。
看啊,天上那一閃一閃地眨著眼的星星也在慶祝元宵節(jié)的來到。月亮也露出大半個笑臉,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走遠了。我們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回了家,今年的元宵節(jié),我玩得真快樂,我永遠也忘不了。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四
元宵節(jié)有很多習俗:吃元宵、猜燈謎、賞月,最令人不想錯過的就是賞花燈。在元宵節(jié)前夕,爸爸媽媽帶我一起去了“小雁塔燈會”欣賞各種各樣美麗的花燈。
還沒進入大門,就看見一連串拱形的長燈,上面爬著各樣姿態(tài)各異的可愛小龍,它們有的互相嬉戲,有的爬上爬下,有的對我們微笑,有的向我們朝手,歡迎我們的到來!
大門正對面,有一個醒目的很大的照壁彩燈,上面寫著兩個兩個黃燦燦的大字:薦福,看上去非常喜慶,吉祥。
再往前走,是一群魚燈在乘風破浪,它們踏著洶涌的波濤前進,而前進的方向正是燈火輝煌的寶塔——小雁塔。
遠遠的,聽到了“嘎嘎”的叫聲,走進一看,在夜色中一群白天鵝在湖中悠閑的游著,然而使我震驚的是湖中的景象,八條巨大的龍燈在湖中蜿蜒盤旋,龍頭朝外,尾朝內,它們以一個白色的“龍珠燈”為中心,個個猶如神龍下凡,體態(tài)矯健、龍爪雄健好像將要飛騰于宇宙之間,湖中的倒影使龍燈更加燦爛奪目,氣勢恢宏,整個湖面都熠熠發(fā)光。
繼續(xù)前行,當我還在沉靜在龍燈所帶來的震撼中,沒回過神來,眼前又出現(xiàn)了一條閃閃發(fā)光的白龍,這條龍做的十分精致,胡須、角、尾巴、龍爪樣樣不少,奇怪的是龍里面這條龍沒有燈,走近一看,原來是由能反光的白瓷藍花的大大小小的盤子、酒杯拼建而成的。呵,真有創(chuàng)意啊!
我和爸爸、媽媽漫步在這燈的世界,細細地觀賞,這一切都讓我流連忘返,每個花燈都預祝我們在鼠年里吉祥、快樂!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五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一陣陣鞭炮聲中,我們又將迎來新的一年——中國人最喜愛的鼠年。在這舉家歡慶的日子里,當然少不了湯圓。這不,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媽媽學起了包湯圓。
這湯圓,又名湯團,寓意團團圓圓。只見媽媽拿起了一個面團,在桌子上揉了揉,然后舀了一勺豆沙,放入那個面團內,最后又揉了一揉,一個湯圓就這樣出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動作熟練又神速!我不禁對媽媽多了些敬佩之情??墒牵@敬佩之情馬上就化為烏有了:這有什么稀奇,不就是把面團揉圓嗎?我也行。于是,我滿懷信心地開始了嘗試。我小心翼翼地拿了一個面團,輕輕揉了揉,又舀了一勺豆沙,真是太順利了,我沾沾自喜,又將豆沙放入了面團中??墒?,這豆沙好像不聽我的'使喚,雖說放進去了,可怎么也揉不圓。好不容易揉圓了,餡呢,卻流出來了。我看著流出來的餡,心生一計。我拿起那個失敗的半成品,又揉了揉,最后又將它揉了揉,這樣,“嵇氏餃子湯圓”就誕生了。媽媽見狀,再也不讓我包了,我只好將我滿滿的期望寄托在了那“四不像”上,希望它能不讓我失望。
“哦!出鍋嘍!”我飛快地向廚房奔過去,想一睹我那“嵇氏餃子湯圓”,可是,我傻眼了,我那“四不像”不但沒熟,還“破相”了。哎,只好餓一個上午了。
不過,雖然我沒吃上湯圓,但是,“嵇氏餃子湯圓”卻讓我過了一把包湯圓的癮,更體會到了包湯圓的樂趣。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六
元宵節(jié)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日期是農歷正月十五,已經有兩千年多年的歷史了。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真是熱鬧,你只要到南后街每年一度的傳統(tǒng)燈展上去感受一下,就知道我所言不假。聽大人說,福州的花燈在全國都是有名的,你看那花燈上的圖案,有歷史故事,也有花鳥魚蟲,有的看起來就像是真的一樣;你看那色彩,五顏六色的,或濃或淡,十分好看;更要說一說的還是那形狀,有傳統(tǒng)的球形燈、柱狀燈,還有六角燈、八角燈,更有動物造型的鯉魚燈、生肖燈等,真是讓人看都看不過來。有一些花燈還會轉動,畫在燈上的花鳥魚蟲跟著轉動起來,就像活了過來似的。還有一些花燈一邊轉動一邊還播放動聽的音樂,讓人聽著聽著都忘了還要繼續(xù)往前走!
猜燈謎也是元宵節(jié)一項有趣的活動,千奇百怪的問題總是吸引很多的人來猜,他們中好多人口里念念有詞、搖頭晃腦,但就是想不出答案。
賞完花燈,大家肚子都有點餓了,回家煮上一鍋熱騰騰的湯圓,真是不錯的點心。福州的湯圓種類有不少,有包芝麻的,有包花生的,還有包肉的。包芝麻的和包花生的都很甜,包肉的卻是咸的,我更愛吃包芝麻的湯圓。吃湯圓的時候,我們也還會在繼續(xù)討論那些沒有被猜出來的燈謎。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七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我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按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jié)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jié)起源于漢朝,據(jù)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后,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后,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jié)。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歷"中就把元宵節(jié)列為重大節(jié)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jié)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jié)的年糕,端午節(jié)的粽子一樣,都是節(jié)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jié)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jié),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jié),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jié)。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jié)要燃燈。元宵節(jié)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jié)倍加重視;在元宵節(jié)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jié)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jié)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jié)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jié)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xiàn)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jié)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中學生作文《我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作文》。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jié)除了慶?;顒油猓€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jié)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jié)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我曾落淚過的鄉(xiāng)度:
我看著你朝我走來,在微露的灰暗色中,明晰了輪廓。
呵,我落淚過的鄉(xiāng)度,你踏著那兒的宏光道一路延伸而蔓,沿途的碧草,枝葉上清明的雨滴。我似望見了你的輝煌,那集薈萃于一身,覽奇觀望蕓生的樂清啊。
我一轉身,瞬逝回到4000多年前,在東歐廣土上閃爍的智慧,那石斧,那石錛,那石矛,那石犁,還有那石墜。
這濃郁的墨土上,有過南宋開科狀元王十朋,元朝一代文豪李孝光,明代杰出兵器家趙士楨。
我仿佛從他們的偉業(yè)中明晰地望見了所有人自豪的表情。前進必定擁有激浪,而你懷下的兒女們懷著他們的執(zhí)著,堅定不移地破浪。我們扮演著“弄潮兒”的角色,以敢為天下先而聞名四方。
我靜默著你縱身躍入時代潮流的前沿,悄然崛起于東海之濱。我默然看著兒時奔跑的石礫路,不知在何時變得寬闊而平坦;我曾站在倒塌的古木屋前惋嘆,可轉眼間已成高樓。歲月并不是玩笑,發(fā)展可以帶走太多。我漠然穿梭在兩旁不可高低的樓房中,才頓悟原來渺小早已無存。
眼前的霓虹燈刺亮了我的視線,我才恍然發(fā)現(xiàn)曾經的荒土已是燈光閃爍。來往的車輛,水似的穿梭,匆匆忙忙。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太幼稚,原來一切的一切可以改變得如此快。
像獨自推著行李,曾走過的歲月,回眸萬千瞬息。
對于雁蕩山,我懷有深厚的鄉(xiāng)情。我愛這片美麗的土地,像我的淚融于了它靈秀的土壤?!板局薪^勝”的“東海第一山”,完完全全的天然韻味,清純得不受任何沾染。
你,因人而美;而我們,因你而傲。如果10年前的你還是一葉扁舟,那么,今日的你如似快艇;如果10年前的你是一只不知名的鳥兒,那么,今日的你可堪稱翱翔的雄鷹;如果10年前的你只是一片平凡的土地,那么,今日我可以堅定地用輝煌來贊美你。
你用你懷下簇擁的林木,清淌的溪流,高聳的碧山,無聲地述說著你原有的一切天然的物種。無論這世界再多么惡劣,在你的鄉(xiāng)度里,總有一種源于原始的清新。
我不知該用怎樣的言語來傾城我們的濃厚。你的山山水水,你的城城鎮(zhèn)鎮(zhèn),你的條條油柏路,排排大高樓,家家小企業(yè),個個漁港灣。
在我閉眼的當兒,似如泉涌激漾著我惟有的靈魂。當我的足跡踏過你的土壤時,我會深深吶喊,我最幸福。
此刻,我傲然地屹立在你的懷抱中,我高揚著頭,泰然地環(huán)視著你的一切,飽含著你的柔美,溫情,堅毅與執(zhí)著的土地,當我的淚融入你的土壤時,我看見那一方有流星劃過。
我們的元宵節(jié)初中篇十八
這天是2017年的元宵節(jié),也是我盼望已久的節(jié)日,因為這一天我可以吃元宵,放爆竹,看煙花。“吃元宵啦!”媽媽手里端著熱氣騰騰的元宵,嘴里高興地叫著,元宵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生活像是元宵一樣蜜甜,我嚼著綿綿的、沙沙的黑芝麻元宵,真是美在碗里,甜在心里。
吃過元宵,我們一家人便歡快的來到街上看煙花,街上的人真多呀,就像是潮水一樣從四面八方涌來,各個臉上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悅,我們隨著人流來到文化廣場,這里是看煙花的好地方,只聽見“嗖”的一聲,一朵大菊花在空中驟然開放,從花芯中綻放出無數(shù)個色彩斑斕的花瓣,頓時把美麗的夜空裝飾得更加絢麗多彩,人們不約而同的.發(fā)出贊嘆聲;緊接著一朵朵色彩各異的梨花在空中競先開放,爭奇斗艷;又聽見“砰”的一聲,一個小圓點爆裂,迸出無數(shù)個小圓點,接著無數(shù)個小圓點變成無數(shù)個小蘑菇,它們像一個個小傘兵從空中飄落下來,一會兒消失在深邃的夜空中,人們陶醉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
看完煙花,我們隨著人流開始觀花燈,街上的燈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燈、如來佛燈、觀音燈、豬八戒燈、米老鼠燈、臉譜燈、神六飛天燈、奧運福娃燈……加上霓虹燈,把整個臨澤城裝扮得更加美麗。2010年是虎年,花燈的主角是福娃與十二生肖中的虎,一個個金虎顯得神采奕奕,它那股勁真讓人好笑,它們好像是在說:我老虎今天也該揚眉吐氣!彩燈綻放著絢爛的色彩,好像是在為國慶加油呢。最引人注目的是縣政府門前的兩條巨龍燈,它是那么的雄偉壯觀,引來無數(shù)攝影愛好者。
正在這時,爸爸叫我去放爆竹,點著爆竹,嗖嗖從竹筒中飛出一個個“流星”,就像是天女散花,就像是火樹銀花,就像是流星飛滾,我的夢也想隨“流星”飛向藍天,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許多知識,實現(xiàn)我的嫦娥飛天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