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眼中的中秋節(jié)議論文900字作文篇一
正逢中秋佳節(jié),我們?nèi)页酥嚋?zhǔn)備回奶奶家過中秋節(jié),沿途一路的風(fēng)景,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久久不能忘懷。
晚上,我利用爬梯,坐在高高的瓦房上觀看者獨一無二的明月:那皎潔的明月,周圍帶著層層輕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寧靜的夜晚月朗風(fēng)輕,總會給我一種清逸嫻靜的感覺。明亮清澈如柔水般月色,清幽明凈,月色柔和而透明,輕盈而飄逸。她那銀盤似的臉蛋透過樹梢,照在人們幸福安詳?shù)哪樕?。星星也散布在月亮周圍,眨呀眨的,似乎在向人們傾訴自己的冒險經(jīng)歷,訴說月亮的美麗多姿,并祝愿人們:“中秋節(jié)快樂!”
可是有多少人不能團聚,有多少人居無定所,家人離去,有多少人遠(yuǎn)在他鄉(xiāng)思念親人卻無法回到故鄉(xiāng)。想到這里,我不禁想到一句詩:“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此事古難全”。
在圓月下我不禁想起我的太姥,那去世的太姥為我付出了多少,奉獻了多少無人知道。從我呱呱落地到幼稚無知。太姥把她最寶貴的晚年時間送給了我。當(dāng)父母忙于工作時,是她陪伴在我身邊,照顧我生活;她把姑姥們給她的零花錢全用到了我的身上,給我買衣服,買零食,買書,而當(dāng)我開始上學(xué)離開她的時候,她眼含熱淚依依不舍。而此時當(dāng)別的老人都在安享晚年,而太姥卻……。唉!早知會有今天這樣的結(jié)果,我一定始終陪在她的身邊,好好聽話讓太姥可以安心的走,到另一個世界唱歌。
我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卻不忍流下,我想此時在另一個世界的太姥也一定在思念我們這些家人吧。
時光匆匆流去,夜已深去,我扶著梯子,走下瓦房,躺在柔軟的床上,卻久久不能睡去,睡去……
我眼中的中秋節(jié)議論文900字作文篇二
盼望著,盼望著,八月十五終于來了。
月亮在今夜顯得格外美麗,仿佛像一塊玉盤掛在空中,光溫柔而皎潔,月高雅而朦朧,給人一種平安和諧的氣息。
云兒輕悠地在她的身旁飄動,與月光作伴。風(fēng)一吹,云娃娃似乎在與月兒玩耍,從左轉(zhuǎn)到右,從上飄到下。我們坐在花園里,一邊細(xì)細(xì)品嘗著月餅,一邊抬頭欣賞著這壯麗、迷人的月亮。
再看看那些美麗、散發(fā)著香氣的花朵兒,一個個都熟睡著,似乎怎樣也叫不醒,它們的睡姿如此美麗。各式各樣的、低著小腦袋的、夜中開放的,都比不過這圣潔的月亮??粗橇钊酥缘脑铝粒蚁肫鹆斯糯骷?詩人)蘇軾的一首詩——水調(diào)歌頭。在這平靜的夜晚,的確有幾分同感。
過了一會,天上的云娃娃藏起來了,天空中美麗的星星露出了亮晶晶的眼睛,時不時地還眨眨眼,呼朋引伴地閃爍著,引來了好多好多的小伙伴,它們和月亮鬧著、吵著,鋪滿了整個天空。望著望著這美麗的星空,我想起了住在月球的嫦娥姐姐,月亮有星星作伴,那她是否特別孤獨?不必?fù)?dān)心!嫦娥姐姐可以和她心愛的玉兔和桂花樹一起過中秋節(jié)。她俯視人間,人們快樂地過著節(jié),也一定不會感到寂寞了。她在看什么看得如此開心?
不錯,她在看我們是怎么過中秋節(jié)的:有些人正守著電視、捧著月餅,觀看著中秋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有些人去街上玩耍、吃美食、買商品、觀看家鄉(xiāng)的美景;有些人去公園觀看各式各樣、有創(chuàng)意、奇思妙想的花燈。我的家鄉(xiāng)在安慶,是黃梅戲的故鄉(xiāng)。我想,這個時候應(yīng)該也有很多人在欣賞看的黃梅戲吧!
那些還在加班的工作人員,他們沒有時間像我們這樣愉快地過中秋節(jié),但是,他們一看到窗外皎潔美麗的月亮,一定也很開心吧!
月亮可以代表很多的東西,月亮像穿著紗衣的姑娘,在天上跳著圣潔、高雅的舞蹈。
月亮像和藹可親的年輕阿姨,讓我們在月圓之夜過得開心,讓加班的人們心情更舒暢。
月亮還像一位細(xì)心的老師,讓我們更好地體會詩的含義……
不管怎樣,月亮總是那么圣潔、美麗與和諧。
我眼中的中秋節(jié)議論文900字作文篇三
年怕中秋,月怕十五。一年中就怕中秋節(jié),一旦過了中秋節(jié),離年關(guān)就不遠(yuǎn)了;一月就怕十五,一旦過了十五,這個月也就快要走到盡頭了。不禁讓人嘆息時光飛逝,不知不覺地就會幻想起舊事兒來。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這大概也是自古以來人們悲秋的原因之一吧!秋天是四季中最有味道的,從容大氣地展現(xiàn)著夏天枝繁葉茂后的最后輝煌,貫穿著鳳凰浴火般的凄美壯觀。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而中秋又是整個秋天的極致和精華,積聚了所有的秋意、秋韻、秋聲、秋味……
中秋節(jié)就像對秋季進行抽絲剝繭之后留下的內(nèi)核,我們可以以此為節(jié)點對這一年來一個承前啟后的總結(jié)和安排。此前是無聲孕育、碩果累累,此后將是韜光養(yǎng)晦、全身而退。先有大起,后有大落,正和了波浪式曲線的節(jié)拍。
中秋夜,一年中最亮的月光把原本漆黑的大地照耀得如同白晝,似乎把屬于秋的一切品行都升華到了頂峰。在古老的傳說里,今夜是嫦娥仙子偷食仙丹飛上月宮的時候,后來她也曾夜夜后悔吃了靈藥,這有為中秋增添了一重濃厚的悲秋色彩。
中秋佳節(jié)是中國歷史悠久的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這一天象征著團團圓圓,可總有很多很多人由于種種原因想團聚卻聚不到一起,由此引發(fā)愁思;即便是排除萬難偶見一面、共進一餐,但又會很快匆匆離去,剩下的還是數(shù)不盡的愁思。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唉!凈惹寂寥罷了!
每年中秋時節(jié),正處在秋收的掃尾階段,農(nóng)民們正忙忙碌碌地把豐收的喜悅帶回家中,可是,田地里呢,繁華落盡,滿眼都是枯萎的作物趴在光禿禿的土地上,連地塊邊的青草也要灰飛煙滅了,還有那些年年遷徙的候鳥行將遠(yuǎn)離,田地里蟄伏已久但氣數(shù)已盡的螞蚱和蟋蟀也都即將消亡,速殺、荒涼感油然而生,你不敢往下想了吧?
特別是下著雨的中秋節(jié),淅淅瀝瀝、連綿不斷的秋雨使你更加心思沉重、意亂神迷,的喜悅就是來自這個節(jié)日的稱謂??谥谐灾鹛鸬脑嘛?,心里回味著獨特的一番風(fēng)味,嘿!中秋夠毒了!像是譜寫了一首整年時光的結(jié)束曲,在這首曲調(diào)低沉的結(jié)束曲里,我們的心底在不住顫抖。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平整荒涼的田地邊,炊煙輕輕地環(huán)繞在屋脊的上空,辛勤的農(nóng)民們暫且收起了犁鏵在家里不停地摸索著,麻雀嘰嘰喳喳地掠過天空和雨絲,幽谷般的靜謐,大海般的深沉。這就是秋天最本質(zhì)的性格,憂愁和深沉。
我眼中的中秋節(jié)議論文900字作文篇四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xí)俗。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xí)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shè)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抖Y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边@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fēng)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fēng)俗于祭月,嚴(yán)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xí)。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jié)日,正式定為中秋節(jié)。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tài),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tài),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jié)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yuǎn)聞千里,嬉戲連坐至?xí)浴?《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yè),玩月游人,達旦不絕。
民間拜月
明清之后,因時代的關(guān)系,社會生活中的現(xiàn)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jié)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tǒng)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愿望構(gòu)成普通民眾中秋節(jié)俗的主要形態(tài)。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fā)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yōu)榉鸬澜蝗诘脑鹿馄兴_與搗藥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zhí)杵,藻彩精致,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并焚之?!?BR> 兔爺兒
兔兒爺?shù)钠鹪醇s在明末。明人紀(jì)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jié)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钡搅饲宕脙籂?shù)墓δ芤延杉涝罗D(zhuǎn)變?yōu)閮和闹星锕?jié)玩具。制作也日趨精致,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這兔兒爺,經(jīng)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chuàng)造,已經(jīng)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shù)裨斐山鹂鸺椎奈涫浚械尿T著獅、象等猛獸,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chuàng)造。還有一種肘關(guān)節(jié)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為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
我眼中的中秋節(jié)議論文900字作文篇一
正逢中秋佳節(jié),我們?nèi)页酥嚋?zhǔn)備回奶奶家過中秋節(jié),沿途一路的風(fēng)景,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久久不能忘懷。
晚上,我利用爬梯,坐在高高的瓦房上觀看者獨一無二的明月:那皎潔的明月,周圍帶著層層輕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寧靜的夜晚月朗風(fēng)輕,總會給我一種清逸嫻靜的感覺。明亮清澈如柔水般月色,清幽明凈,月色柔和而透明,輕盈而飄逸。她那銀盤似的臉蛋透過樹梢,照在人們幸福安詳?shù)哪樕?。星星也散布在月亮周圍,眨呀眨的,似乎在向人們傾訴自己的冒險經(jīng)歷,訴說月亮的美麗多姿,并祝愿人們:“中秋節(jié)快樂!”
可是有多少人不能團聚,有多少人居無定所,家人離去,有多少人遠(yuǎn)在他鄉(xiāng)思念親人卻無法回到故鄉(xiāng)。想到這里,我不禁想到一句詩:“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此事古難全”。
在圓月下我不禁想起我的太姥,那去世的太姥為我付出了多少,奉獻了多少無人知道。從我呱呱落地到幼稚無知。太姥把她最寶貴的晚年時間送給了我。當(dāng)父母忙于工作時,是她陪伴在我身邊,照顧我生活;她把姑姥們給她的零花錢全用到了我的身上,給我買衣服,買零食,買書,而當(dāng)我開始上學(xué)離開她的時候,她眼含熱淚依依不舍。而此時當(dāng)別的老人都在安享晚年,而太姥卻……。唉!早知會有今天這樣的結(jié)果,我一定始終陪在她的身邊,好好聽話讓太姥可以安心的走,到另一個世界唱歌。
我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卻不忍流下,我想此時在另一個世界的太姥也一定在思念我們這些家人吧。
時光匆匆流去,夜已深去,我扶著梯子,走下瓦房,躺在柔軟的床上,卻久久不能睡去,睡去……
我眼中的中秋節(jié)議論文900字作文篇二
盼望著,盼望著,八月十五終于來了。
月亮在今夜顯得格外美麗,仿佛像一塊玉盤掛在空中,光溫柔而皎潔,月高雅而朦朧,給人一種平安和諧的氣息。
云兒輕悠地在她的身旁飄動,與月光作伴。風(fēng)一吹,云娃娃似乎在與月兒玩耍,從左轉(zhuǎn)到右,從上飄到下。我們坐在花園里,一邊細(xì)細(xì)品嘗著月餅,一邊抬頭欣賞著這壯麗、迷人的月亮。
再看看那些美麗、散發(fā)著香氣的花朵兒,一個個都熟睡著,似乎怎樣也叫不醒,它們的睡姿如此美麗。各式各樣的、低著小腦袋的、夜中開放的,都比不過這圣潔的月亮??粗橇钊酥缘脑铝粒蚁肫鹆斯糯骷?詩人)蘇軾的一首詩——水調(diào)歌頭。在這平靜的夜晚,的確有幾分同感。
過了一會,天上的云娃娃藏起來了,天空中美麗的星星露出了亮晶晶的眼睛,時不時地還眨眨眼,呼朋引伴地閃爍著,引來了好多好多的小伙伴,它們和月亮鬧著、吵著,鋪滿了整個天空。望著望著這美麗的星空,我想起了住在月球的嫦娥姐姐,月亮有星星作伴,那她是否特別孤獨?不必?fù)?dān)心!嫦娥姐姐可以和她心愛的玉兔和桂花樹一起過中秋節(jié)。她俯視人間,人們快樂地過著節(jié),也一定不會感到寂寞了。她在看什么看得如此開心?
不錯,她在看我們是怎么過中秋節(jié)的:有些人正守著電視、捧著月餅,觀看著中秋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有些人去街上玩耍、吃美食、買商品、觀看家鄉(xiāng)的美景;有些人去公園觀看各式各樣、有創(chuàng)意、奇思妙想的花燈。我的家鄉(xiāng)在安慶,是黃梅戲的故鄉(xiāng)。我想,這個時候應(yīng)該也有很多人在欣賞看的黃梅戲吧!
那些還在加班的工作人員,他們沒有時間像我們這樣愉快地過中秋節(jié),但是,他們一看到窗外皎潔美麗的月亮,一定也很開心吧!
月亮可以代表很多的東西,月亮像穿著紗衣的姑娘,在天上跳著圣潔、高雅的舞蹈。
月亮像和藹可親的年輕阿姨,讓我們在月圓之夜過得開心,讓加班的人們心情更舒暢。
月亮還像一位細(xì)心的老師,讓我們更好地體會詩的含義……
不管怎樣,月亮總是那么圣潔、美麗與和諧。
我眼中的中秋節(jié)議論文900字作文篇三
年怕中秋,月怕十五。一年中就怕中秋節(jié),一旦過了中秋節(jié),離年關(guān)就不遠(yuǎn)了;一月就怕十五,一旦過了十五,這個月也就快要走到盡頭了。不禁讓人嘆息時光飛逝,不知不覺地就會幻想起舊事兒來。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這大概也是自古以來人們悲秋的原因之一吧!秋天是四季中最有味道的,從容大氣地展現(xiàn)著夏天枝繁葉茂后的最后輝煌,貫穿著鳳凰浴火般的凄美壯觀。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而中秋又是整個秋天的極致和精華,積聚了所有的秋意、秋韻、秋聲、秋味……
中秋節(jié)就像對秋季進行抽絲剝繭之后留下的內(nèi)核,我們可以以此為節(jié)點對這一年來一個承前啟后的總結(jié)和安排。此前是無聲孕育、碩果累累,此后將是韜光養(yǎng)晦、全身而退。先有大起,后有大落,正和了波浪式曲線的節(jié)拍。
中秋夜,一年中最亮的月光把原本漆黑的大地照耀得如同白晝,似乎把屬于秋的一切品行都升華到了頂峰。在古老的傳說里,今夜是嫦娥仙子偷食仙丹飛上月宮的時候,后來她也曾夜夜后悔吃了靈藥,這有為中秋增添了一重濃厚的悲秋色彩。
中秋佳節(jié)是中國歷史悠久的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這一天象征著團團圓圓,可總有很多很多人由于種種原因想團聚卻聚不到一起,由此引發(fā)愁思;即便是排除萬難偶見一面、共進一餐,但又會很快匆匆離去,剩下的還是數(shù)不盡的愁思。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唉!凈惹寂寥罷了!
每年中秋時節(jié),正處在秋收的掃尾階段,農(nóng)民們正忙忙碌碌地把豐收的喜悅帶回家中,可是,田地里呢,繁華落盡,滿眼都是枯萎的作物趴在光禿禿的土地上,連地塊邊的青草也要灰飛煙滅了,還有那些年年遷徙的候鳥行將遠(yuǎn)離,田地里蟄伏已久但氣數(shù)已盡的螞蚱和蟋蟀也都即將消亡,速殺、荒涼感油然而生,你不敢往下想了吧?
特別是下著雨的中秋節(jié),淅淅瀝瀝、連綿不斷的秋雨使你更加心思沉重、意亂神迷,的喜悅就是來自這個節(jié)日的稱謂??谥谐灾鹛鸬脑嘛?,心里回味著獨特的一番風(fēng)味,嘿!中秋夠毒了!像是譜寫了一首整年時光的結(jié)束曲,在這首曲調(diào)低沉的結(jié)束曲里,我們的心底在不住顫抖。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平整荒涼的田地邊,炊煙輕輕地環(huán)繞在屋脊的上空,辛勤的農(nóng)民們暫且收起了犁鏵在家里不停地摸索著,麻雀嘰嘰喳喳地掠過天空和雨絲,幽谷般的靜謐,大海般的深沉。這就是秋天最本質(zhì)的性格,憂愁和深沉。
我眼中的中秋節(jié)議論文900字作文篇四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xí)俗。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xí)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shè)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抖Y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边@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fēng)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fēng)俗于祭月,嚴(yán)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xí)。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jié)日,正式定為中秋節(jié)。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tài),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tài),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jié)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yuǎn)聞千里,嬉戲連坐至?xí)浴?《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yè),玩月游人,達旦不絕。
民間拜月
明清之后,因時代的關(guān)系,社會生活中的現(xiàn)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jié)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tǒng)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愿望構(gòu)成普通民眾中秋節(jié)俗的主要形態(tài)。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fā)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yōu)榉鸬澜蝗诘脑鹿馄兴_與搗藥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zhí)杵,藻彩精致,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并焚之?!?BR> 兔爺兒
兔兒爺?shù)钠鹪醇s在明末。明人紀(jì)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jié)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钡搅饲宕脙籂?shù)墓δ芤延杉涝罗D(zhuǎn)變?yōu)閮和闹星锕?jié)玩具。制作也日趨精致,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這兔兒爺,經(jīng)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chuàng)造,已經(jīng)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shù)裨斐山鹂鸺椎奈涫浚械尿T著獅、象等猛獸,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chuàng)造。還有一種肘關(guān)節(jié)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為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