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指讀者在閱讀完畢后,對所讀書籍的主題、情節(jié)等方面進行的思考和總結。那么,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首先,我們應該明確書籍內(nèi)容的要點和核心思想,抓住關鍵細節(jié)進行分析和解讀。其次,我們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思考,將所讀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思考其對自己的啟示和影響。此外,讀后感應該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觀點,不僅要表達對內(nèi)容的理解,還需要展示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維。最后,讀后感需要有條理和邏輯,通過合理的組織和文筆的優(yōu)化,使讀者能夠清晰地理解我們的思想和觀點。閱讀讓我對故事中的人物產(chǎn)生了深刻的共鳴。如何寫出一個有深度和觀點的讀后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選的讀后感范文,請大家參考。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一
利用周末讀了一下《弟子規(guī)》,雖然只有080個字,但卻讓我獲益匪淺。這本書作為古代圣賢的智慧結晶,它利用古代大家們的思想光輝指引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前進與成長,是教育子弟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yǎng)?!兜茏右?guī)》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后,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guī)》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百善孝為先,現(xiàn)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不起父母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認為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有時候,父母過于關心自己,啰嗦了幾句話,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為人子女,應按《弟子規(guī)》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yǎng)自己成人的父母。遲早有一天我們要長大,因為現(xiàn)實社會必須要學會獨立,這樣你才能立足于社會,不會被淘汰。要時刻銘記: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關心長輩,在日常生活中,給父母多分擔一些,讓他們在辛苦的同時,更多一份欣慰。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在每個人生活交際圈內(nèi),除了父母,就是朋友同學。但是,年少時期的.我們,只知道為朋友兩肋插刀,這就是我們所認為的哥們義氣,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允許我們這么做,而且我們也不能這么做,如果是真正的好朋友,當他發(fā)現(xiàn)你做錯事時,他會即時阻住你,在與好朋友相處時,要做到: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如果你想別人尊重你,幫助你,那你就必須學會尊重他人,幫助他人,將心比心。當朋友身處困境的時候,你要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幫助好朋友走出困境。在與朋友同學相處中,凡事不要太斤斤計較,這樣會讓彼此產(chǎn)生隔閡,失去知心的朋友。好好珍惜眼前青澀寶貴的友情。
常有"做事先做人".人與人相處講究一個誠信。凡出言,信為先。詐與焉。見人惡,即內(nèi)省。有則改,無加警。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這樣你才會有更多伙伴朋友。現(xiàn)實社會中,我們生活在形形色色的環(huán)境下,避免不了不了說一些無謂的謊言,但是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避免犯錯誤。我們已經(jīng)步入社會,很快就會明白一諾千金的真正含義,當你在事業(yè)上需要與別人合作時,別人首先關心的是你的誠信度。因為誠信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你連最根本的誠信都沒有,那你只能是失敗的一個人。
另外,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這幾句話,感觸很深。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時領導布置做的工作,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研究或查閱資料,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經(jīng)常犯的,這樣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領導批評。在讀過了《弟子規(guī)》后,我明白了我的短處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說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會更上一層樓。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二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我正在大聲讀《弟子規(guī)》一書,感悟里面的精華所在。
《弟子規(guī)》是一本寫道德禮儀崇孝上進的書。在這本書中,每一段話都配有一個相關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蘊涵著一個道理,而這些道理就是這本書的精華。
我最記憶深刻的就是“對飲食,勿揀擇,食可適,勿過則?!?BR> 這句話的意思是:吃飯的時候,不要挑食,否則會營養(yǎng)不良;吃東西還要適可而止,不要暴飲暴食,吃飯過量就會損傷身體。我身邊正好有一對例子:我有兩個朋友,一個從小嬌生慣養(yǎng),愛挑食,假設有一盤帶有蔥的菜給她吃,她能用筷子一個一個把蔥挑出來再吃;另一個特別能吃,只要有好吃的她就一口氣吃完,所以肥嘟嘟的。而我正好,不挑食也不暴飲暴食。
《弟子規(guī)》還有一個過人之處,就是簡練。此書把內(nèi)容容納概括為三字,讀起來流暢而壓韻,真實精妙絕倫??!
我愛讀書,愛讀《弟子規(guī)》,愛它的每一個道理,讀完后,我自然也會用實際行動來崇孝,做一個孝女。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三
三字經(jīng)。
》、《。
弟子規(guī)。
》可真是兩篇寶貴的好文章??!今日我讀了一遍,才知其中蘊含著天地間的哲理是我們這些“90后的青年男女”所不懂的。今天,我就把我看過的《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的感受寫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父母、老師。
父母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是啟蒙老師,而老師則是父母之后的又一重要人物,他們教我們讀書,教我們算術,教我們孝敬父母,教我們明理。他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無時無刻地鞭策你,督促你,讓你擁有一顆明智的心和聰慧的大腦,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會讓你擁有純潔、高尚的靈魂。老師是我們心中最美的太陽。
孝親、敬長。
在學校應該好好學習,這不僅是一種尊敬師長的表現(xiàn),更是一種孝敬父母的表現(xiàn),好好學習不僅回報父母,還回報了社會、國家。老師賦予了我們許多,我們更應好好對待他們。有的學生總是和老師對著干,唱反調(diào),上課起哄,無故曠課。你們怎么不用大腦想想,你們這樣做對得起老師么?老師一心只想叫同學們學好,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更應尊敬老師啊!首先見到老師要問好,這是最起碼的、一個高中生必備的禮貌和涵養(yǎng)。我們更要為老師著想,將心比心。別看老師平時對我們嚴厲,但要明白嚴也是愛,嬌慣反而是害!對于以上的父母、老師,我們都應當把他們看做圣人,用圣人的眼光和方式去對待自己的父母、老師??!
學習、刻苦。
文化、差異。
我們是“90的青年男女。”雷鋒精神在許多青年心目中已被淡化,焦裕祿的形象或許大多數(shù)青年已經(jīng)從記憶上抹去,取而代之的卻是“月光族”和“韓流”。路邊常常有人行乞,可現(xiàn)在的青年又有誰去關心一下他們呢?青年們已經(jīng)忘記了本國的一些節(jié)日和文化,反而去追逐那些“非主流文化”??!不禁教我寒心在非主流的世界里所有的人都是十分怪異,講話怪異,造型怪異,著裝更怪異,一切都怪異到了極點,真不知道現(xiàn)在的青年男女到底在想什么??!看看我,多么單純、樸素、老實,真的可以為《弟子規(guī)》做形象代言了!
道德、修養(yǎng)。
一人隨便往地上吐了一口痰,一口痰事小,傳染疾病事大,更影響市容!難道真的就以為吐一口痰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么?錯了!很多人不只是往地上吐一口痰,而且用臟話罵人,隨地小便,這樣的事屢見不鮮,屢禁不止,難道我們的世界就應被那些沒道德,沒修養(yǎng)的人糟蹋?唉!或許只是由于地點不同罷了!他們并沒有把外界當做自己的家,他們再沒有修養(yǎng)也不可能在自己家里吐痰、大聲罵人和便溺的!他們并沒有想過該怎么融入這個社會,一個人的修養(yǎng)總是會在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來的。
仁義、禮智。
仁義、禮智是儒家所宣揚的傳統(tǒng),唉!只可惜現(xiàn)在社會中的仁義、禮智已經(jīng)在青年男女中淡化了,自私愚昧卻淡淡表現(xiàn)在了青年男女的身上,撿到別人財物會主動歸還失主的畢竟是少數(shù),這少數(shù)人還有些良知,而那些沒有良知的,早將財物揮霍一空。同學中有人受欺負了,同學們頂多會關心安慰一下,又有誰去想過為那個受欺負的學生討回公道呢?我總會趕緊向老師報告或者去找那個欺負學生的學生,去找他理論,要相信人間有正義,公平尚存?。∫袗坌?,要仁愛啊,同學們!
誠實、守信。
做人要誠實,有信譽,別人才會信得起你,我們有許多人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好,古人就遵循著誠信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到了我們這代反而讓這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淡化了!平日里我們總是不能按時參加約會,這讓舉辦約會的人很尷尬,所以我們必須按時,古人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我們不能否認,做人守信到永遠是一個人必備的品德??!誰也不能將這一品德淡化,要知道一個人無信譽,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
“90后的青年男女”希望你們看了本人這篇。
讀后感。
可以反省一下,改變一下自己。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四
上學期剛開學,學校就發(fā)了本《弟子規(guī)》,還要全文背誦。剛開始,我只是應付著讀讀。后來,讀著讀著,我學會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特別是《弟子規(guī)》中的《入則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讀了《入則孝》后,讓我感到十分慚愧。我原以為為父母做幾件家務事就是“孝”了,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其實什么是“孝”,我一點都不懂。而父母對我百依百順,照顧入微,我想要的東西他們會想方設法地滿足我,那時的我還覺得父母為自己做的是理所當然,有時候甚至會煩他們對我的擔心。想起這些,我覺得自己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于是,每天清晨我會給他們一個最美最甜的微笑,每晚入睡前我會向他們輕輕地道一聲“晚安”,每當他們勞累時我會為他們?nèi)嗳嗨嵬吹募绨颍f上一杯清茶,每當有空我會主動與家務“親密接觸”……我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臉上的笑容多了,而我好像“忙碌”了好多卻快樂了好多。
我在《弟子規(guī)》的教導下,一點點地改變著,一步步地成長著,一次次地感受著。愛,原來可以這么簡單!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五
說來慚愧,因為孩子的原因,我才接觸到《弟子規(guī)》,在與女兒一起閱讀學習《弟子規(guī)》的過程中有一點點感悟和體會,在此與大家分享。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是清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后來清朝賈存仁進行了修改,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的文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全文包括總敘、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共有360句、1080個字。具體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學習上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
百善孝為先?!兜茏右?guī)》告訴我們在家要孝敬父母,“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弊鋈藨懈卸髦模卸魇且环N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有了感恩的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將會變得更加親近、和諧,生命也將得到滋潤。而孝敬父母則是心存感恩的起碼表現(xiàn)。
《弟子規(guī)》還告訴我們做人要誠信,“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誠信”被視為人的第二張“身份證”,是為人之道,立身處事之本?!兜茏右?guī)》還教導我們要有博愛的胸懷,“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對待大眾要有仁慈、關愛之心?!靶懈哒?,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指做人要注重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而非外表容貌;確實才學豐厚,威望自然就高,而不是靠自吹自擂。
《弟子規(guī)》不僅教我們做人的道理,還教我們?nèi)绾巫鰧W問,如何學習?!安涣π校珜W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告訴我們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又要注重身體力行,知行并重?!白x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則告訴我們讀書學習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同時,做學問要專一,不能一門學問沒搞懂,又想搞其他學問;“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又告訴我們在制定讀書學習計劃的時候可以設一個適當寬松的期限,但在實際執(zhí)行時卻要加緊用功,不可懈怠,日積月累地功夫到了,困頓疑惑的地方便迎刃而解。學習過程中如有疑問,要隨時記錄,以便在有機會時向良師益友請教,求取正確答案。
《弟子規(guī)》還在與人交往、個人穿戴儀容乃至飲食、衛(wèi)生等方面有明確的規(guī)范要求?!盎蝻嬍?,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
《弟子規(guī)》集孔子道德教育之大成,是我國璀璨文化的結晶,雖時過數(shù)百年,依然不失為當今人之行為典范。需要注意的是,“弟子規(guī)”中的“弟子”應做廣義理解,他可以是子女、學生,也可以指公司的員工、社會之公民,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
學習了《弟子規(guī)》,我被它所蘊藏的深厚內(nèi)涵所打動,其中的禮儀規(guī)范正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擁有一顆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才是一個真正有益于社會的人。
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是肩負著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育有德之人的重任,有責任和義務在正確理解古老地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將這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而傳承《弟子規(guī)》的關鍵在于身體力行,因此,需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從與身邊的朋友、同事相處做起,從我們班級教育的一點一滴做起,愛崗敬業(yè)、謙虛友愛、關愛每一名學生,共建和諧校園,共育國之棟梁!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六
深刻,同時也學習到了許多新知識。
在這本書里講了許多故事,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讀書的方法講究三到:就是心到,用心地想;眼到,仔細地看;口到,專心地讀.仔細想想這句話可真是太有道理了,結合我平時的日常學習去體會這句話確實也是如此,就比如說我在學習電子琴的時候,真的需要用心記譜,用眼睛仔細的看樂譜,手彈的同時又要大聲讀譜,這樣練進步是非常大的。又比如說背單詞需要我先看書,反復聽磁帶,同時大聲朗讀,這樣才能真正地把單詞記在心里。
其次,這本書講述了日常起居的行為規(guī)范。比如,"衣貴潔,不貴華",穿的衣服干凈整潔就可以了,不需要高檔、華麗,更不能互相攀比,看誰的衣服及用具是名牌、貴重,這都是不正確的行為。"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是說吃飯時不能挑食,這不吃,那不吃,造成營養(yǎng)不良。更不能夠愛吃的就暴飲暴食,這樣會對身體造成危害。讀了這本書以后,我改掉了挑食的壞習慣,爸爸媽媽都夸我長大了,懂事了!
這本書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在思想道德方面,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讓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做好事摒棄不良行為,學會做人,做一個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珍惜時間、誠實守信、認真學習的人。我會時刻用這本書鞭策自己,它將像一座燈塔一樣照亮我的漫漫人生路,讓我健康快樂的成長。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七
_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guī)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guī)》的意思。我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guī)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guī)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后的感受吧!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yǎng)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yǎng)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guī)里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彼囊馑际牵翰还芨改浮⒂H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币馑际牵盒值芘笥岩ハ嘧鹁?,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謹〉,我們生活中做什么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閑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后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現(xiàn)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盡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于別人怎么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我已經(jīng)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
怎么才能做呢?學知識。怎么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我覺得《弟子規(guī)》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八
《弟子規(guī)·千家詩》是一本將《弟子規(guī)》與《千家詩》編合在一起的國學書籍,其中包含《弟子規(guī)》部分經(jīng)典語句的解讀分析以及《千家詩》中詩歌的賞析。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整本書中“孝悌、謹信、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的觀念,為學生制定了行為規(guī)范?!肚Ъ以姟肥敲髑鍍沙瘞в袉⒌闲再|的格律詩選本,所選詩歌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名家名篇,包含“七絕、七律、五絕、五律”四卷。
這本書《弟子規(guī)》部分對于提升人的品德修養(yǎng)、普及禮儀常識很有幫助,《千家詩》部分則給人以韻律、精神上的審美愉悅。
《千家詩》部分中,有幾首詩讓我隨詩文游覽了四季變換、西湖美景。
如南宋詩僧志南的《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詩寫了詩人駕舟游春的情景。本為春雨,卻以爛漫的“杏花雨”代替,本為春風,卻以柔情的“楊柳風”代替,細雨沾襟、清風拂面的春之美感從詩句中一下了迸發(fā)了出來。又如唐末高駢的《山亭夏日》“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這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首句看似平平無華,仔細品味,卻又不得不停留在“陰濃”二字感嘆詩人的深意。陰濃,不光是樹葉茂盛以至樹蔭濃郁,更給人夏天烈日當空,全被遮擋在樹葉之外的感覺。將波光滟瀲的池塘水面比喻成水晶簾,更因簾動而驟覺微風,聞得一院的花香,夏日雖酷烈,卻因這微風、清香而使人覺得舒爽、心醉。真想前往這千年多前的山亭當中度過苦夏呀!再如宋朝劉翰的《立秋》“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庇衿量眨箍杖缦?,玉色空明。這秋夜的天空,這皎潔的月光,美如玉色屏風。這秋意何處尋覓?落滿臺階的梧桐葉映著月光,原來就在眼前、身邊。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边@首南宋林升的《題臨安邸》政治意味或許多過景色描寫,但只一句“山外青山樓外樓”便將西湖的山水樓臺青山疊翠、樓宇繁華的樣貌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再加上重讀了為人們所熟知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真不禁讓人對西湖心生向往之意。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九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弟子規(guī)》。
它主要講的是:圣人對學生的訓示,包括我們要孝敬父母、關愛別人、禮貌待人以及如何為人處事等內(nèi)容,每句話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道理。
《弟子規(guī)》的開頭是這樣寫的:“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彼逃覀兪紫纫闹杏袗?,要孝敬父母。當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時,我不禁聯(lián)想到了自己。父母為了我每天辛苦工作,還要無微不至地照顧我。而我呢,卻不知回報。我知道我理應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我平時卻連自己的小衣服都不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覺得理所應當。學習了《弟子規(guī)》,我感到很慚愧,今后我一定要改變自己,盡可能的為父母多分擔一些。
當讀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從”時,我更是后悔極了。平時我愛貪玩,練琴時間很少,能拖就拖,因此媽媽總是說我,給我講道理,可我卻嫌她嘮叨,總是不耐煩地敷衍,甚至頂撞她??戳恕兜茏右?guī)》,我才知道她是為了我好,明白了媽媽對我的期盼和寄托。
書中像這樣富有人生哲理又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還很多,如:“寬為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通。”教育我們學習、工作不能拖拉,要抓緊?!靶挠幸桑S札記;就人問,求確意?!苯逃覀冇龅讲欢膯栴},要記錄下來,向別人請教。
現(xiàn)在,有些話我都能背下來了,今后我還會繼續(xù)讀《弟子規(guī)》,并細細品味做人處事的道理,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
我們從08汶川地震中看到了光明,文明是大愛;
我們從08奧運的成功舉辦中看到了希望和未來,文明是尊重、服務、責任……。
這一切,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身邊的每個人有信心讓文明的春風刮得更新!更真!更純!讓它變成參天大樹,撐起片片綠蔭!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
一年級開始,我們班同學冼哲賢的姑姑給我們每人捐贈一本書,叫《弟子規(guī)》,從那以后我們的莫老師每天都要求我們朗讀《弟子規(guī)》。
弟子就是學生,規(guī)就叫規(guī)范?!兜茏右?guī)》總共有67頁,我們現(xiàn)在學到了34頁“泛愛眾”,“謹”里面說了:如果是無意中做了錯事,那就叫“錯”,如果是故意去做的,那就叫“惡”。如果錯了還不改,還要極力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我爸爸經(jīng)常說:“有了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錯還不改?!?BR> 我們的《弟子規(guī)》分八個不同的部分,分別是:總敘、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這八個部分,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一年級的時候我雖然背得流利,不過總是很慢,但現(xiàn)在我不僅背得快,還流利。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我不禁想起了自己,那一次,我正在沙發(fā)上津津有味地看電視,在看《超獸武裝》,媽媽就叫我去擦桌子,我說:“等一下,等一下,我馬上就去擦桌子,再等一下就播完了!”
可是我過了很久,我仍然坐在那里無動于衷,媽媽再三催促了好幾次,我才懶洋洋的坐了起來,還滿臉不高興,現(xiàn)在想起來還有一點慚愧呢!
還有一次,星期天的時候,我去普羅旺斯表演拉丁舞,我一直覺得那件衣服很難看,而且緊,又不舒服,于是我一直大聲抗議,媽媽說:“能穿就行了,干嘛那么挑剔呢?”我轉念一想:“《弟子規(guī)》上面說“衣貴潔,不貴華”,意思是穿的衣服在于整潔大方,而不在于華麗?!毕氲竭@里,我終于不再挑剔了!
《弟子規(guī)》就像一面鏡子,使我看到了我生活中的缺點和不足,也知道了莫老師讓我們讀《弟子規(guī)》的用意了,因為它可以教我們怎樣學習,怎樣生活,怎樣做人!《弟子規(guī)》真是一本好書!我喜歡!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一
在我牙牙學語的時候,爸爸常?!皳u頭晃腦”的讀《弟子規(guī)》給我聽。爸爸說,那時候我經(jīng)??摁[,每當他讀《弟子規(guī)》的時候,我就睜大眼睛定定看著他,仿佛很入神的樣子。想來也許是爸爸搖頭晃腦的`樣子吸引了我,小小的我聽爸爸讀著那朗朗上口的音律,像童謠一樣好聽。
在我上小學前,我已經(jīng)可以完整的背誦《弟子規(guī)》了,每每家里來了客人,我就和爸爸一同“搖頭晃腦”的表演起來。我們并排坐著大聲誦讀,脖子一會從左轉到右,一會又從右轉到左。因常常博得到客人的歡笑和夸獎,我對《弟子規(guī)》更加喜愛起來。在不知不覺中,它已在我心中悄悄的扎根結果了。
記得我六歲的時候,有一次和幾個小伙伴在小區(qū)里玩電動玩具車,我們都很喜歡那個玩具,不一會便爭搶起來。隔壁的剛子打了我的頭,我踹了樓下亮亮的屁股,我們很快就扭打在一起。旁邊的大人趕忙把我們分開,又找來家長把我們分別帶回家。我本以為爸爸一定會臭揍我一頓,沒想到他讓我站在客廳中央背十遍《弟子規(guī)》。這次,他沒有和我一起“搖頭晃腦”,而是很嚴肅的皺著眉頭,不錯眼珠的看著我背書。我有些害怕,老老實實的背完。爸爸嚴厲的問我:“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你說說是什么意思?”我低頭著頭,小聲地說:“是說兄弟之間要和平友好,不能打架。兄弟之間和睦,就是孝順了?!薄澳悄銥槭裁催€打架?”爸爸臉上陰云密布,沒有了往日的親切?!翱墒恰蔽倚÷暤泥洁熘?,“可是他們也不是我的弟弟呀,咱們家就我一個孩子,我沒有哥哥和弟弟?!卑职诸D了許久,然后把我拉到他面前,一字一句的說:“孩子,你們這一代都是獨生子女,也許一直都沒有兄弟姐妹。正是因為這樣,才更要和小伙伴和睦相處,這樣你將來就有很多兄弟,很多親人了?!蔽宜贫嵌狞c了點頭。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默默把《弟子規(guī)》裝到心里,不再“搖頭晃腦”的到處表演了。
轉眼我已經(jīng)成為五年級的大孩子了,對《弟子規(guī)》已從不甚了了到漸明大義,從單純的表演背誦到逐步理解、身體力行?!案改负魬鹁徃改该形饝小备嬲]我要尊重孝敬父母;“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讓我懂得要禮讓長者;“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教我讀書時要心到、眼到、口到,才能取得好成績……《弟子規(guī)》伴隨我的童年一起成長,讓像雨露滋潤我的心田,像清風愛撫我的面頰,更像爸爸的愛濃濃地裹在我身邊。
在我提交這篇作文之前,我問爸爸為什么小時候要一直讀《弟子規(guī)》給我聽?爸爸笑笑說:“我小時候,你爺爺就是這樣做的?!苯?jīng)典是一句一句反復誦讀的,愛是一代一代濃烈傳遞的。我愛永不退色的經(jīng)典,更愛“搖頭晃腦”的親愛的爸爸!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二
轉眼間女兒已長有三歲,上了幼兒園。忽一日回家,傳達老師的要求:家長陪同誦讀經(jīng)典。我在記憶的深處搜尋了好幾遍,終于憶起似乎有這么一本書,好一會兒翻箱倒柜后,《弟子規(guī)》那本金色的小書,靜靜地躺在了我們的面前。從此,我們開始和這本小小的書結緣了。
我很好奇在眾多的古典書籍中,老師為何選擇這本做為孩子的啟蒙讀物。與女兒一起誦讀一段時間之后,終于明白其中的道理。《弟子規(guī)》總敘中寫道:“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總敘告訴我們做為一個人,首先應做到的就是孝順父母。
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幼時讀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總會想象出在孟郊將要千里趕考前,深夜的油燈下,頭發(fā)花白的孟母正凝神為兒子縫補著衣裳,一針又一針,把對兒子無限的愛都縫進了衣裳里。
長大后漸漸明白,我的母親何嘗不是“孟母”,深深地愛著她的兒。兒時的我是一個從不與母親分離的小家雀兒,母親走到哪兒,我都拉著她的衣角,躲在她的身影里。長大后,離母親越來越遠,開始是求學,而后是工作。離家越遠,母親的愛,感受越深。每次回家,母親總能變戲法似的弄出一大桌子我愛吃的菜,席間再一次次的把菜夾到我的碗里,碗里的菜堆得似小山;母親好像每次都積攢了說不完的話,聊聊親戚們的生活,說說地里的莊稼……時間就這樣溫馨而美好的流逝,母親就像幼時的我粘著她一樣,一直守在我身邊,看著我睡下,幫我拉一拉被子,躡手躡腳地滅了燈,帶著滿足的笑關上了門。
“養(yǎng)兒才知父母恩”,真是一點不假。從女兒呱呱墜地那刻起,我也榮升為人母,頓時感到肩上的擔子沉重。每一夜每一次的哺乳,換尿片,洗澡,穿衣,直至修剪指甲……再到一粥一飯,一言一語,哪一樣都得放在心上;到了小女兒降生,事情更是成倍的增加。每每累得抓狂的時候,總會想到:要干沉重的農(nóng)活,要做無盡的家務的母親,還成功的養(yǎng)育了我們?nèi)置茫堑枚嗬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蹦赣H的愛,母親對我無微不的至關心,我如何能報答一二呀!
《弟子規(guī)》,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母愛,讓我更加懂得了孝順父母的重要;感恩《弟子規(guī)》,讓我找到了教育孩子的良方,找到了傳續(xù)愛的妙法。和女兒一起誦讀《弟子規(guī)》,我想在她小小的心靈,種下愛的種子:讓她學會愛父母,愛家人,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我相信有一顆善良仁慈心的女兒,一定會孝順父母,努力學習,有益于社會,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為愛而讀,讓愛傳續(xù),我們將繼續(xù)!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三
近來這些天讀了《弟子規(guī)》,感觸良多。《弟子規(guī)》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承載了古人先賢對于人在社會中為人處事的標準:孝順、友悌、嚴謹、誠信、愛心、仁義和好學。我從身邊的實際出發(fā),寫下了這篇讀后感。
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是對弟子規(guī)的總述。
入則孝,這是弟子規(guī)對我們的第一個要求。百善孝為先,行孝是為人子的本分。圣賢教導我們,要從內(nèi)心深愛、感恩我們的父母,因為對我們恩德最大的,莫過于自己的父母,懷胎的辛勞,生育、教育的付出。父母的恩德,我們一生都無法報的了。對于我們這種長期出門在外的打工仔,雖然不能呆在父母身邊以盡孝道,但我們可以盡自己的努力,替父母分擔一些,多打電話回家和爸爸媽媽聊聊天就是對他們最基本的孝道。
出則悌,是圣賢教導我們,首先要友愛兄弟姐妹,多照顧幫助兄弟姐妹,對長輩要尊敬,其次出外要友愛朋友以及一切和我們身邊相處的人。出門在外,朋友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多團結朋友,多關心身邊的人。就像現(xiàn)在我們酒店一樣,大家聚在一起上班,這是一種緣分,大家都是出門在外,都不容易,我們要互相幫助,相互團結。大家應該團結一致,共同把工作做好。同時作為下屬,我們對我們的上司、領導要尊敬,見面要主動讓行、打招呼,處處要謙虛禮讓,要恭敬禮貌,見到長輩要恭敬問候。這是我們能否在一個公司、集體站穩(wěn)腳跟,有所發(fā)展的基本條件。我們必須要做到,而且要做到最好。
謹,我們要時時刻刻關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會幫助我們免掉許多壞的習慣,并逐步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圣人們告訴我們這個“謹”,就是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時刻保持嚴謹?shù)膽B(tài)度。在酒店的工作上要做到對待工作認真嚴謹,要小心行事,在做工作時先想想該怎么做,怎樣做才不會犯錯誤。俗話說的好:先思而后行。要做到以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待每一位顧客,做到讓每一位顧客滿意。在生活上也一樣,同樣要保持嚴謹?shù)膽B(tài)度。自己的起居飲食要有規(guī)律,對自己的日常行為多進行檢點,逐漸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爭取做個優(yōu)秀員工。
信。俗話說的:人無信則不立。一個沒有信用的人很難在社會立足。在現(xiàn)在這個普遍沒有信用的社會,我們要立志做圣賢,做他人的榜樣,去掉以往的虛偽、不誠實,以誠實守信,仁義道德來處世,來感化周圍的人。在生活中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要言而有信,言而必行,與他人坦誠相處。
泛愛眾,其實就是前面說到了的要與他人和睦相處,團結一致。在現(xiàn)實生活中處處以恭敬、謙卑為原則,做到不自私自利。不去巴結富人,不看不起窮人,以平等心待人接物。同時在工作生活過程中,不說人是非,不揭人短處,要尊重同事朋友。我要努力學會去從真心里愛別人。我要不斷歷事煉心、不斷努力。仁慈、悲憫一切眾生,是圣人、菩薩的境界,我要從弟子規(guī)的基礎開始,從做一個標準的好人開始,立志向、學圣賢,做菩薩。盡可能的去幫助別人,關心別人,讓我們這個集體更加團結、和諧。打造優(yōu)秀集體,從我做起。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四
弟子規(guī)是國學啟蒙經(jīng)典,也是對小學生啟蒙教育中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熏陶,學習最重要的事情不光是刻苦勤奮的付出,還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閱讀弟子規(guī),從中獲取國學素養(yǎng)和思想,大有裨益。
一直想閱讀弟子規(guī),但總是不得空閑,今天我閱讀了《弟子規(guī)》中的“謹而信,泛愛眾”這一句,特別有感觸,謹而信告訴我們不僅在做事的時候要謹慎一些,不能麻痹大意,讓我們學會從細節(jié)著手,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而且還要懂得誠信,誠信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我們從小就要學會做一個誠信的人,這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
平時,我們也常說中國人缺乏信仰,也成為了一個社會話題,的確,我們對國學和傳統(tǒng)文化的不重視導致了這個結果,因此復興國學是多么重要。而“泛愛眾”就是告訴我們要有博愛之心,可見,缺失信仰只是我們沒有繼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罷了,并不是自古至今就如此。因此,我們要學會關愛同學,推己及人,讓自己具有博愛之心,愛自己,也愛他人,做一個有愛心的學生。
讀弟子規(guī),就是要傳承和學習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汲取精華,剔除糟粕,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富強,社會更加和諧美好,因為:少年強,則國強??梢?,閱讀弟子規(guī)不僅是為了學習,更是對國家的復興有積極的意義。
在這里,我推薦每個人都閱讀弟子規(guī),尤其是處于啟蒙階段的小學生,領悟國學的奧義,為復興國學文化做出一份貢獻!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五
我經(jīng)常聽說《弟子規(guī)》是封建糟粕,不要給小孩子讀。我小時候其實也沒有讀過這本書,今天趁著周末空閑,我找到這本書來讀了一下。
一看到這本書,就為這個短短的文章所吸引。全文基本上采用的是說教的形式,比如其中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就是要告訴孩子們,要尊重父母,愛惜父母。
在現(xiàn)在我們教育小孩子,一般比較推崇西方的教育方法,很少用我們自己的祖先留下的方法。小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相信現(xiàn)在每個家長都應該知道。
首先,《弟子規(guī)》的原名叫做《訓蒙文》作者是一個清朝的秀才,后來因為各種原因被改成了《弟子規(guī)》。這本書的目的是啟蒙養(yǎng)正。里面確實有很多內(nèi)容對現(xiàn)在小孩子有不利的因素,甚至有人說這本書對后來的中國走向衰弱也多了一份“貢獻”。
但是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我們現(xiàn)在讀的《弟子規(guī)》是經(jīng)過修訂的,已經(jīng)去除了很多不好的東西。所以,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可以引導孩子的正確的世界觀有一點用。一個人為人處世畢竟要尊崇一定的原則,孩子可以解放天性,但是不能任其自由發(fā)展。為人父母在教育小孩的時候也應該注意。
經(jīng)過幾千年的發(fā)展,中華文化已經(jīng)發(fā)展的非常成熟,許多優(yōu)秀的東西已經(jīng)吸引了世界。教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我們面對孩子教育問題時要特別重視。學習好的東西永遠沒有錯。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六
前幾天,我們班主任程老師讓同學們閱讀、背誦《弟子規(guī)》,并且要求我們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這不,我馬上就運用上了。
昨天晚上,已經(jīng)十點多了,爸爸依然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里精彩的節(jié)目,我就對他說:“爸爸,天太晚了,您也該休息了吧!”爸爸笑咪咪的說:“一會兒,再看十分鐘?!笔昼姾芸炀瓦^去了,但是老爸還是坐在沙發(fā)上穩(wěn)如泰山,一點想關電視的意思也沒有。我正要跟老爸發(fā)脾氣,突然想到《弟子規(guī)》里的一句話,“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于是,我就小聲地說:“爸爸,天太晚了,不及時睡覺會對身體不好的?!崩习挚戳丝次?,對我笑著說:“好吧!這就關機?!闭f著,爸爸就關掉了電視……還有一次我也用到了《弟子規(guī)》。
那天晚上臨睡前,媽媽讓我自己去洗腳,我正想說不想洗的時候,又讓我想起《弟子規(guī)》里一句,“父母命,行勿懶?!蔽揖蛯寢屨f“好吧!我馬上去洗腳?!眿寢屵€夸我真懂事!
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我感覺好處真多呀!以后我會每天堅持閱讀、背誦《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七
今天是星期六,作業(yè)都寫完了,閑著沒事順手拿了弟子規(guī)看,一翻開就看到:
親所好,力為具。
親所惡,謹為去。
我不太明白這是什么意思,看到下面有注解,我急急忙忙的朝下方看,哦!原來是這個意思:爸爸、媽媽喜歡的一切,應該盡自己的能力來為爸爸媽媽準備好;爸爸、媽媽所不喜歡的,應該謹慎地替爸爸媽媽除去。
是啊,我們應該報答爸爸、媽媽,他們做的一切都是為我們好。爸爸、媽媽養(yǎng)育了我們,我們應該跟他們說聲謝謝!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一
利用周末讀了一下《弟子規(guī)》,雖然只有080個字,但卻讓我獲益匪淺。這本書作為古代圣賢的智慧結晶,它利用古代大家們的思想光輝指引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前進與成長,是教育子弟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yǎng)?!兜茏右?guī)》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后,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guī)》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百善孝為先,現(xiàn)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不起父母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認為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有時候,父母過于關心自己,啰嗦了幾句話,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為人子女,應按《弟子規(guī)》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yǎng)自己成人的父母。遲早有一天我們要長大,因為現(xiàn)實社會必須要學會獨立,這樣你才能立足于社會,不會被淘汰。要時刻銘記: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關心長輩,在日常生活中,給父母多分擔一些,讓他們在辛苦的同時,更多一份欣慰。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在每個人生活交際圈內(nèi),除了父母,就是朋友同學。但是,年少時期的.我們,只知道為朋友兩肋插刀,這就是我們所認為的哥們義氣,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允許我們這么做,而且我們也不能這么做,如果是真正的好朋友,當他發(fā)現(xiàn)你做錯事時,他會即時阻住你,在與好朋友相處時,要做到: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如果你想別人尊重你,幫助你,那你就必須學會尊重他人,幫助他人,將心比心。當朋友身處困境的時候,你要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幫助好朋友走出困境。在與朋友同學相處中,凡事不要太斤斤計較,這樣會讓彼此產(chǎn)生隔閡,失去知心的朋友。好好珍惜眼前青澀寶貴的友情。
常有"做事先做人".人與人相處講究一個誠信。凡出言,信為先。詐與焉。見人惡,即內(nèi)省。有則改,無加警。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這樣你才會有更多伙伴朋友。現(xiàn)實社會中,我們生活在形形色色的環(huán)境下,避免不了不了說一些無謂的謊言,但是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避免犯錯誤。我們已經(jīng)步入社會,很快就會明白一諾千金的真正含義,當你在事業(yè)上需要與別人合作時,別人首先關心的是你的誠信度。因為誠信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你連最根本的誠信都沒有,那你只能是失敗的一個人。
另外,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這幾句話,感觸很深。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時領導布置做的工作,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研究或查閱資料,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經(jīng)常犯的,這樣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領導批評。在讀過了《弟子規(guī)》后,我明白了我的短處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說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會更上一層樓。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二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我正在大聲讀《弟子規(guī)》一書,感悟里面的精華所在。
《弟子規(guī)》是一本寫道德禮儀崇孝上進的書。在這本書中,每一段話都配有一個相關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蘊涵著一個道理,而這些道理就是這本書的精華。
我最記憶深刻的就是“對飲食,勿揀擇,食可適,勿過則?!?BR> 這句話的意思是:吃飯的時候,不要挑食,否則會營養(yǎng)不良;吃東西還要適可而止,不要暴飲暴食,吃飯過量就會損傷身體。我身邊正好有一對例子:我有兩個朋友,一個從小嬌生慣養(yǎng),愛挑食,假設有一盤帶有蔥的菜給她吃,她能用筷子一個一個把蔥挑出來再吃;另一個特別能吃,只要有好吃的她就一口氣吃完,所以肥嘟嘟的。而我正好,不挑食也不暴飲暴食。
《弟子規(guī)》還有一個過人之處,就是簡練。此書把內(nèi)容容納概括為三字,讀起來流暢而壓韻,真實精妙絕倫??!
我愛讀書,愛讀《弟子規(guī)》,愛它的每一個道理,讀完后,我自然也會用實際行動來崇孝,做一個孝女。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三
三字經(jīng)。
》、《。
弟子規(guī)。
》可真是兩篇寶貴的好文章??!今日我讀了一遍,才知其中蘊含著天地間的哲理是我們這些“90后的青年男女”所不懂的。今天,我就把我看過的《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的感受寫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父母、老師。
父母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是啟蒙老師,而老師則是父母之后的又一重要人物,他們教我們讀書,教我們算術,教我們孝敬父母,教我們明理。他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無時無刻地鞭策你,督促你,讓你擁有一顆明智的心和聰慧的大腦,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會讓你擁有純潔、高尚的靈魂。老師是我們心中最美的太陽。
孝親、敬長。
在學校應該好好學習,這不僅是一種尊敬師長的表現(xiàn),更是一種孝敬父母的表現(xiàn),好好學習不僅回報父母,還回報了社會、國家。老師賦予了我們許多,我們更應好好對待他們。有的學生總是和老師對著干,唱反調(diào),上課起哄,無故曠課。你們怎么不用大腦想想,你們這樣做對得起老師么?老師一心只想叫同學們學好,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更應尊敬老師啊!首先見到老師要問好,這是最起碼的、一個高中生必備的禮貌和涵養(yǎng)。我們更要為老師著想,將心比心。別看老師平時對我們嚴厲,但要明白嚴也是愛,嬌慣反而是害!對于以上的父母、老師,我們都應當把他們看做圣人,用圣人的眼光和方式去對待自己的父母、老師??!
學習、刻苦。
文化、差異。
我們是“90的青年男女。”雷鋒精神在許多青年心目中已被淡化,焦裕祿的形象或許大多數(shù)青年已經(jīng)從記憶上抹去,取而代之的卻是“月光族”和“韓流”。路邊常常有人行乞,可現(xiàn)在的青年又有誰去關心一下他們呢?青年們已經(jīng)忘記了本國的一些節(jié)日和文化,反而去追逐那些“非主流文化”??!不禁教我寒心在非主流的世界里所有的人都是十分怪異,講話怪異,造型怪異,著裝更怪異,一切都怪異到了極點,真不知道現(xiàn)在的青年男女到底在想什么??!看看我,多么單純、樸素、老實,真的可以為《弟子規(guī)》做形象代言了!
道德、修養(yǎng)。
一人隨便往地上吐了一口痰,一口痰事小,傳染疾病事大,更影響市容!難道真的就以為吐一口痰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么?錯了!很多人不只是往地上吐一口痰,而且用臟話罵人,隨地小便,這樣的事屢見不鮮,屢禁不止,難道我們的世界就應被那些沒道德,沒修養(yǎng)的人糟蹋?唉!或許只是由于地點不同罷了!他們并沒有把外界當做自己的家,他們再沒有修養(yǎng)也不可能在自己家里吐痰、大聲罵人和便溺的!他們并沒有想過該怎么融入這個社會,一個人的修養(yǎng)總是會在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來的。
仁義、禮智。
仁義、禮智是儒家所宣揚的傳統(tǒng),唉!只可惜現(xiàn)在社會中的仁義、禮智已經(jīng)在青年男女中淡化了,自私愚昧卻淡淡表現(xiàn)在了青年男女的身上,撿到別人財物會主動歸還失主的畢竟是少數(shù),這少數(shù)人還有些良知,而那些沒有良知的,早將財物揮霍一空。同學中有人受欺負了,同學們頂多會關心安慰一下,又有誰去想過為那個受欺負的學生討回公道呢?我總會趕緊向老師報告或者去找那個欺負學生的學生,去找他理論,要相信人間有正義,公平尚存?。∫袗坌?,要仁愛啊,同學們!
誠實、守信。
做人要誠實,有信譽,別人才會信得起你,我們有許多人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好,古人就遵循著誠信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到了我們這代反而讓這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淡化了!平日里我們總是不能按時參加約會,這讓舉辦約會的人很尷尬,所以我們必須按時,古人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我們不能否認,做人守信到永遠是一個人必備的品德??!誰也不能將這一品德淡化,要知道一個人無信譽,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
“90后的青年男女”希望你們看了本人這篇。
讀后感。
可以反省一下,改變一下自己。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四
上學期剛開學,學校就發(fā)了本《弟子規(guī)》,還要全文背誦。剛開始,我只是應付著讀讀。后來,讀著讀著,我學會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特別是《弟子規(guī)》中的《入則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讀了《入則孝》后,讓我感到十分慚愧。我原以為為父母做幾件家務事就是“孝”了,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其實什么是“孝”,我一點都不懂。而父母對我百依百順,照顧入微,我想要的東西他們會想方設法地滿足我,那時的我還覺得父母為自己做的是理所當然,有時候甚至會煩他們對我的擔心。想起這些,我覺得自己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于是,每天清晨我會給他們一個最美最甜的微笑,每晚入睡前我會向他們輕輕地道一聲“晚安”,每當他們勞累時我會為他們?nèi)嗳嗨嵬吹募绨颍f上一杯清茶,每當有空我會主動與家務“親密接觸”……我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臉上的笑容多了,而我好像“忙碌”了好多卻快樂了好多。
我在《弟子規(guī)》的教導下,一點點地改變著,一步步地成長著,一次次地感受著。愛,原來可以這么簡單!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五
說來慚愧,因為孩子的原因,我才接觸到《弟子規(guī)》,在與女兒一起閱讀學習《弟子規(guī)》的過程中有一點點感悟和體會,在此與大家分享。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是清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后來清朝賈存仁進行了修改,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的文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全文包括總敘、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共有360句、1080個字。具體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學習上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
百善孝為先?!兜茏右?guī)》告訴我們在家要孝敬父母,“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弊鋈藨懈卸髦模卸魇且环N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有了感恩的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將會變得更加親近、和諧,生命也將得到滋潤。而孝敬父母則是心存感恩的起碼表現(xiàn)。
《弟子規(guī)》還告訴我們做人要誠信,“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誠信”被視為人的第二張“身份證”,是為人之道,立身處事之本?!兜茏右?guī)》還教導我們要有博愛的胸懷,“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對待大眾要有仁慈、關愛之心?!靶懈哒?,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指做人要注重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而非外表容貌;確實才學豐厚,威望自然就高,而不是靠自吹自擂。
《弟子規(guī)》不僅教我們做人的道理,還教我們?nèi)绾巫鰧W問,如何學習?!安涣π校珜W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告訴我們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又要注重身體力行,知行并重?!白x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則告訴我們讀書學習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同時,做學問要專一,不能一門學問沒搞懂,又想搞其他學問;“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又告訴我們在制定讀書學習計劃的時候可以設一個適當寬松的期限,但在實際執(zhí)行時卻要加緊用功,不可懈怠,日積月累地功夫到了,困頓疑惑的地方便迎刃而解。學習過程中如有疑問,要隨時記錄,以便在有機會時向良師益友請教,求取正確答案。
《弟子規(guī)》還在與人交往、個人穿戴儀容乃至飲食、衛(wèi)生等方面有明確的規(guī)范要求?!盎蝻嬍?,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
《弟子規(guī)》集孔子道德教育之大成,是我國璀璨文化的結晶,雖時過數(shù)百年,依然不失為當今人之行為典范。需要注意的是,“弟子規(guī)”中的“弟子”應做廣義理解,他可以是子女、學生,也可以指公司的員工、社會之公民,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
學習了《弟子規(guī)》,我被它所蘊藏的深厚內(nèi)涵所打動,其中的禮儀規(guī)范正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擁有一顆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才是一個真正有益于社會的人。
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是肩負著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育有德之人的重任,有責任和義務在正確理解古老地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將這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而傳承《弟子規(guī)》的關鍵在于身體力行,因此,需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從與身邊的朋友、同事相處做起,從我們班級教育的一點一滴做起,愛崗敬業(yè)、謙虛友愛、關愛每一名學生,共建和諧校園,共育國之棟梁!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六
深刻,同時也學習到了許多新知識。
在這本書里講了許多故事,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讀書的方法講究三到:就是心到,用心地想;眼到,仔細地看;口到,專心地讀.仔細想想這句話可真是太有道理了,結合我平時的日常學習去體會這句話確實也是如此,就比如說我在學習電子琴的時候,真的需要用心記譜,用眼睛仔細的看樂譜,手彈的同時又要大聲讀譜,這樣練進步是非常大的。又比如說背單詞需要我先看書,反復聽磁帶,同時大聲朗讀,這樣才能真正地把單詞記在心里。
其次,這本書講述了日常起居的行為規(guī)范。比如,"衣貴潔,不貴華",穿的衣服干凈整潔就可以了,不需要高檔、華麗,更不能互相攀比,看誰的衣服及用具是名牌、貴重,這都是不正確的行為。"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是說吃飯時不能挑食,這不吃,那不吃,造成營養(yǎng)不良。更不能夠愛吃的就暴飲暴食,這樣會對身體造成危害。讀了這本書以后,我改掉了挑食的壞習慣,爸爸媽媽都夸我長大了,懂事了!
這本書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在思想道德方面,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讓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做好事摒棄不良行為,學會做人,做一個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珍惜時間、誠實守信、認真學習的人。我會時刻用這本書鞭策自己,它將像一座燈塔一樣照亮我的漫漫人生路,讓我健康快樂的成長。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七
_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guī)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guī)》的意思。我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guī)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guī)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后的感受吧!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yǎng)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yǎng)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guī)里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彼囊馑际牵翰还芨改浮⒂H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币馑际牵盒值芘笥岩ハ嘧鹁?,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謹〉,我們生活中做什么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閑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后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現(xiàn)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盡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于別人怎么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我已經(jīng)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
怎么才能做呢?學知識。怎么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我覺得《弟子規(guī)》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八
《弟子規(guī)·千家詩》是一本將《弟子規(guī)》與《千家詩》編合在一起的國學書籍,其中包含《弟子規(guī)》部分經(jīng)典語句的解讀分析以及《千家詩》中詩歌的賞析。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整本書中“孝悌、謹信、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的觀念,為學生制定了行為規(guī)范?!肚Ъ以姟肥敲髑鍍沙瘞в袉⒌闲再|的格律詩選本,所選詩歌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名家名篇,包含“七絕、七律、五絕、五律”四卷。
這本書《弟子規(guī)》部分對于提升人的品德修養(yǎng)、普及禮儀常識很有幫助,《千家詩》部分則給人以韻律、精神上的審美愉悅。
《千家詩》部分中,有幾首詩讓我隨詩文游覽了四季變換、西湖美景。
如南宋詩僧志南的《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詩寫了詩人駕舟游春的情景。本為春雨,卻以爛漫的“杏花雨”代替,本為春風,卻以柔情的“楊柳風”代替,細雨沾襟、清風拂面的春之美感從詩句中一下了迸發(fā)了出來。又如唐末高駢的《山亭夏日》“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這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首句看似平平無華,仔細品味,卻又不得不停留在“陰濃”二字感嘆詩人的深意。陰濃,不光是樹葉茂盛以至樹蔭濃郁,更給人夏天烈日當空,全被遮擋在樹葉之外的感覺。將波光滟瀲的池塘水面比喻成水晶簾,更因簾動而驟覺微風,聞得一院的花香,夏日雖酷烈,卻因這微風、清香而使人覺得舒爽、心醉。真想前往這千年多前的山亭當中度過苦夏呀!再如宋朝劉翰的《立秋》“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庇衿量眨箍杖缦?,玉色空明。這秋夜的天空,這皎潔的月光,美如玉色屏風。這秋意何處尋覓?落滿臺階的梧桐葉映著月光,原來就在眼前、身邊。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边@首南宋林升的《題臨安邸》政治意味或許多過景色描寫,但只一句“山外青山樓外樓”便將西湖的山水樓臺青山疊翠、樓宇繁華的樣貌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再加上重讀了為人們所熟知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真不禁讓人對西湖心生向往之意。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九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弟子規(guī)》。
它主要講的是:圣人對學生的訓示,包括我們要孝敬父母、關愛別人、禮貌待人以及如何為人處事等內(nèi)容,每句話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道理。
《弟子規(guī)》的開頭是這樣寫的:“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彼逃覀兪紫纫闹杏袗?,要孝敬父母。當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時,我不禁聯(lián)想到了自己。父母為了我每天辛苦工作,還要無微不至地照顧我。而我呢,卻不知回報。我知道我理應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我平時卻連自己的小衣服都不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覺得理所應當。學習了《弟子規(guī)》,我感到很慚愧,今后我一定要改變自己,盡可能的為父母多分擔一些。
當讀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從”時,我更是后悔極了。平時我愛貪玩,練琴時間很少,能拖就拖,因此媽媽總是說我,給我講道理,可我卻嫌她嘮叨,總是不耐煩地敷衍,甚至頂撞她??戳恕兜茏右?guī)》,我才知道她是為了我好,明白了媽媽對我的期盼和寄托。
書中像這樣富有人生哲理又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還很多,如:“寬為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通。”教育我們學習、工作不能拖拉,要抓緊?!靶挠幸桑S札記;就人問,求確意?!苯逃覀冇龅讲欢膯栴},要記錄下來,向別人請教。
現(xiàn)在,有些話我都能背下來了,今后我還會繼續(xù)讀《弟子規(guī)》,并細細品味做人處事的道理,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
我們從08汶川地震中看到了光明,文明是大愛;
我們從08奧運的成功舉辦中看到了希望和未來,文明是尊重、服務、責任……。
這一切,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身邊的每個人有信心讓文明的春風刮得更新!更真!更純!讓它變成參天大樹,撐起片片綠蔭!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
一年級開始,我們班同學冼哲賢的姑姑給我們每人捐贈一本書,叫《弟子規(guī)》,從那以后我們的莫老師每天都要求我們朗讀《弟子規(guī)》。
弟子就是學生,規(guī)就叫規(guī)范?!兜茏右?guī)》總共有67頁,我們現(xiàn)在學到了34頁“泛愛眾”,“謹”里面說了:如果是無意中做了錯事,那就叫“錯”,如果是故意去做的,那就叫“惡”。如果錯了還不改,還要極力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我爸爸經(jīng)常說:“有了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錯還不改?!?BR> 我們的《弟子規(guī)》分八個不同的部分,分別是:總敘、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這八個部分,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一年級的時候我雖然背得流利,不過總是很慢,但現(xiàn)在我不僅背得快,還流利。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我不禁想起了自己,那一次,我正在沙發(fā)上津津有味地看電視,在看《超獸武裝》,媽媽就叫我去擦桌子,我說:“等一下,等一下,我馬上就去擦桌子,再等一下就播完了!”
可是我過了很久,我仍然坐在那里無動于衷,媽媽再三催促了好幾次,我才懶洋洋的坐了起來,還滿臉不高興,現(xiàn)在想起來還有一點慚愧呢!
還有一次,星期天的時候,我去普羅旺斯表演拉丁舞,我一直覺得那件衣服很難看,而且緊,又不舒服,于是我一直大聲抗議,媽媽說:“能穿就行了,干嘛那么挑剔呢?”我轉念一想:“《弟子規(guī)》上面說“衣貴潔,不貴華”,意思是穿的衣服在于整潔大方,而不在于華麗?!毕氲竭@里,我終于不再挑剔了!
《弟子規(guī)》就像一面鏡子,使我看到了我生活中的缺點和不足,也知道了莫老師讓我們讀《弟子規(guī)》的用意了,因為它可以教我們怎樣學習,怎樣生活,怎樣做人!《弟子規(guī)》真是一本好書!我喜歡!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一
在我牙牙學語的時候,爸爸常?!皳u頭晃腦”的讀《弟子規(guī)》給我聽。爸爸說,那時候我經(jīng)??摁[,每當他讀《弟子規(guī)》的時候,我就睜大眼睛定定看著他,仿佛很入神的樣子。想來也許是爸爸搖頭晃腦的`樣子吸引了我,小小的我聽爸爸讀著那朗朗上口的音律,像童謠一樣好聽。
在我上小學前,我已經(jīng)可以完整的背誦《弟子規(guī)》了,每每家里來了客人,我就和爸爸一同“搖頭晃腦”的表演起來。我們并排坐著大聲誦讀,脖子一會從左轉到右,一會又從右轉到左。因常常博得到客人的歡笑和夸獎,我對《弟子規(guī)》更加喜愛起來。在不知不覺中,它已在我心中悄悄的扎根結果了。
記得我六歲的時候,有一次和幾個小伙伴在小區(qū)里玩電動玩具車,我們都很喜歡那個玩具,不一會便爭搶起來。隔壁的剛子打了我的頭,我踹了樓下亮亮的屁股,我們很快就扭打在一起。旁邊的大人趕忙把我們分開,又找來家長把我們分別帶回家。我本以為爸爸一定會臭揍我一頓,沒想到他讓我站在客廳中央背十遍《弟子規(guī)》。這次,他沒有和我一起“搖頭晃腦”,而是很嚴肅的皺著眉頭,不錯眼珠的看著我背書。我有些害怕,老老實實的背完。爸爸嚴厲的問我:“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你說說是什么意思?”我低頭著頭,小聲地說:“是說兄弟之間要和平友好,不能打架。兄弟之間和睦,就是孝順了?!薄澳悄銥槭裁催€打架?”爸爸臉上陰云密布,沒有了往日的親切?!翱墒恰蔽倚÷暤泥洁熘?,“可是他們也不是我的弟弟呀,咱們家就我一個孩子,我沒有哥哥和弟弟?!卑职诸D了許久,然后把我拉到他面前,一字一句的說:“孩子,你們這一代都是獨生子女,也許一直都沒有兄弟姐妹。正是因為這樣,才更要和小伙伴和睦相處,這樣你將來就有很多兄弟,很多親人了?!蔽宜贫嵌狞c了點頭。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默默把《弟子規(guī)》裝到心里,不再“搖頭晃腦”的到處表演了。
轉眼我已經(jīng)成為五年級的大孩子了,對《弟子規(guī)》已從不甚了了到漸明大義,從單純的表演背誦到逐步理解、身體力行?!案改负魬鹁徃改该形饝小备嬲]我要尊重孝敬父母;“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讓我懂得要禮讓長者;“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教我讀書時要心到、眼到、口到,才能取得好成績……《弟子規(guī)》伴隨我的童年一起成長,讓像雨露滋潤我的心田,像清風愛撫我的面頰,更像爸爸的愛濃濃地裹在我身邊。
在我提交這篇作文之前,我問爸爸為什么小時候要一直讀《弟子規(guī)》給我聽?爸爸笑笑說:“我小時候,你爺爺就是這樣做的?!苯?jīng)典是一句一句反復誦讀的,愛是一代一代濃烈傳遞的。我愛永不退色的經(jīng)典,更愛“搖頭晃腦”的親愛的爸爸!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二
轉眼間女兒已長有三歲,上了幼兒園。忽一日回家,傳達老師的要求:家長陪同誦讀經(jīng)典。我在記憶的深處搜尋了好幾遍,終于憶起似乎有這么一本書,好一會兒翻箱倒柜后,《弟子規(guī)》那本金色的小書,靜靜地躺在了我們的面前。從此,我們開始和這本小小的書結緣了。
我很好奇在眾多的古典書籍中,老師為何選擇這本做為孩子的啟蒙讀物。與女兒一起誦讀一段時間之后,終于明白其中的道理。《弟子規(guī)》總敘中寫道:“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總敘告訴我們做為一個人,首先應做到的就是孝順父母。
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幼時讀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總會想象出在孟郊將要千里趕考前,深夜的油燈下,頭發(fā)花白的孟母正凝神為兒子縫補著衣裳,一針又一針,把對兒子無限的愛都縫進了衣裳里。
長大后漸漸明白,我的母親何嘗不是“孟母”,深深地愛著她的兒。兒時的我是一個從不與母親分離的小家雀兒,母親走到哪兒,我都拉著她的衣角,躲在她的身影里。長大后,離母親越來越遠,開始是求學,而后是工作。離家越遠,母親的愛,感受越深。每次回家,母親總能變戲法似的弄出一大桌子我愛吃的菜,席間再一次次的把菜夾到我的碗里,碗里的菜堆得似小山;母親好像每次都積攢了說不完的話,聊聊親戚們的生活,說說地里的莊稼……時間就這樣溫馨而美好的流逝,母親就像幼時的我粘著她一樣,一直守在我身邊,看著我睡下,幫我拉一拉被子,躡手躡腳地滅了燈,帶著滿足的笑關上了門。
“養(yǎng)兒才知父母恩”,真是一點不假。從女兒呱呱墜地那刻起,我也榮升為人母,頓時感到肩上的擔子沉重。每一夜每一次的哺乳,換尿片,洗澡,穿衣,直至修剪指甲……再到一粥一飯,一言一語,哪一樣都得放在心上;到了小女兒降生,事情更是成倍的增加。每每累得抓狂的時候,總會想到:要干沉重的農(nóng)活,要做無盡的家務的母親,還成功的養(yǎng)育了我們?nèi)置茫堑枚嗬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蹦赣H的愛,母親對我無微不的至關心,我如何能報答一二呀!
《弟子規(guī)》,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母愛,讓我更加懂得了孝順父母的重要;感恩《弟子規(guī)》,讓我找到了教育孩子的良方,找到了傳續(xù)愛的妙法。和女兒一起誦讀《弟子規(guī)》,我想在她小小的心靈,種下愛的種子:讓她學會愛父母,愛家人,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我相信有一顆善良仁慈心的女兒,一定會孝順父母,努力學習,有益于社會,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為愛而讀,讓愛傳續(xù),我們將繼續(xù)!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三
近來這些天讀了《弟子規(guī)》,感觸良多。《弟子規(guī)》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承載了古人先賢對于人在社會中為人處事的標準:孝順、友悌、嚴謹、誠信、愛心、仁義和好學。我從身邊的實際出發(fā),寫下了這篇讀后感。
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是對弟子規(guī)的總述。
入則孝,這是弟子規(guī)對我們的第一個要求。百善孝為先,行孝是為人子的本分。圣賢教導我們,要從內(nèi)心深愛、感恩我們的父母,因為對我們恩德最大的,莫過于自己的父母,懷胎的辛勞,生育、教育的付出。父母的恩德,我們一生都無法報的了。對于我們這種長期出門在外的打工仔,雖然不能呆在父母身邊以盡孝道,但我們可以盡自己的努力,替父母分擔一些,多打電話回家和爸爸媽媽聊聊天就是對他們最基本的孝道。
出則悌,是圣賢教導我們,首先要友愛兄弟姐妹,多照顧幫助兄弟姐妹,對長輩要尊敬,其次出外要友愛朋友以及一切和我們身邊相處的人。出門在外,朋友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多團結朋友,多關心身邊的人。就像現(xiàn)在我們酒店一樣,大家聚在一起上班,這是一種緣分,大家都是出門在外,都不容易,我們要互相幫助,相互團結。大家應該團結一致,共同把工作做好。同時作為下屬,我們對我們的上司、領導要尊敬,見面要主動讓行、打招呼,處處要謙虛禮讓,要恭敬禮貌,見到長輩要恭敬問候。這是我們能否在一個公司、集體站穩(wěn)腳跟,有所發(fā)展的基本條件。我們必須要做到,而且要做到最好。
謹,我們要時時刻刻關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會幫助我們免掉許多壞的習慣,并逐步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圣人們告訴我們這個“謹”,就是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時刻保持嚴謹?shù)膽B(tài)度。在酒店的工作上要做到對待工作認真嚴謹,要小心行事,在做工作時先想想該怎么做,怎樣做才不會犯錯誤。俗話說的好:先思而后行。要做到以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待每一位顧客,做到讓每一位顧客滿意。在生活上也一樣,同樣要保持嚴謹?shù)膽B(tài)度。自己的起居飲食要有規(guī)律,對自己的日常行為多進行檢點,逐漸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爭取做個優(yōu)秀員工。
信。俗話說的:人無信則不立。一個沒有信用的人很難在社會立足。在現(xiàn)在這個普遍沒有信用的社會,我們要立志做圣賢,做他人的榜樣,去掉以往的虛偽、不誠實,以誠實守信,仁義道德來處世,來感化周圍的人。在生活中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要言而有信,言而必行,與他人坦誠相處。
泛愛眾,其實就是前面說到了的要與他人和睦相處,團結一致。在現(xiàn)實生活中處處以恭敬、謙卑為原則,做到不自私自利。不去巴結富人,不看不起窮人,以平等心待人接物。同時在工作生活過程中,不說人是非,不揭人短處,要尊重同事朋友。我要努力學會去從真心里愛別人。我要不斷歷事煉心、不斷努力。仁慈、悲憫一切眾生,是圣人、菩薩的境界,我要從弟子規(guī)的基礎開始,從做一個標準的好人開始,立志向、學圣賢,做菩薩。盡可能的去幫助別人,關心別人,讓我們這個集體更加團結、和諧。打造優(yōu)秀集體,從我做起。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四
弟子規(guī)是國學啟蒙經(jīng)典,也是對小學生啟蒙教育中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熏陶,學習最重要的事情不光是刻苦勤奮的付出,還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閱讀弟子規(guī),從中獲取國學素養(yǎng)和思想,大有裨益。
一直想閱讀弟子規(guī),但總是不得空閑,今天我閱讀了《弟子規(guī)》中的“謹而信,泛愛眾”這一句,特別有感觸,謹而信告訴我們不僅在做事的時候要謹慎一些,不能麻痹大意,讓我們學會從細節(jié)著手,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而且還要懂得誠信,誠信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我們從小就要學會做一個誠信的人,這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
平時,我們也常說中國人缺乏信仰,也成為了一個社會話題,的確,我們對國學和傳統(tǒng)文化的不重視導致了這個結果,因此復興國學是多么重要。而“泛愛眾”就是告訴我們要有博愛之心,可見,缺失信仰只是我們沒有繼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罷了,并不是自古至今就如此。因此,我們要學會關愛同學,推己及人,讓自己具有博愛之心,愛自己,也愛他人,做一個有愛心的學生。
讀弟子規(guī),就是要傳承和學習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汲取精華,剔除糟粕,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富強,社會更加和諧美好,因為:少年強,則國強??梢?,閱讀弟子規(guī)不僅是為了學習,更是對國家的復興有積極的意義。
在這里,我推薦每個人都閱讀弟子規(guī),尤其是處于啟蒙階段的小學生,領悟國學的奧義,為復興國學文化做出一份貢獻!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五
我經(jīng)常聽說《弟子規(guī)》是封建糟粕,不要給小孩子讀。我小時候其實也沒有讀過這本書,今天趁著周末空閑,我找到這本書來讀了一下。
一看到這本書,就為這個短短的文章所吸引。全文基本上采用的是說教的形式,比如其中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就是要告訴孩子們,要尊重父母,愛惜父母。
在現(xiàn)在我們教育小孩子,一般比較推崇西方的教育方法,很少用我們自己的祖先留下的方法。小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相信現(xiàn)在每個家長都應該知道。
首先,《弟子規(guī)》的原名叫做《訓蒙文》作者是一個清朝的秀才,后來因為各種原因被改成了《弟子規(guī)》。這本書的目的是啟蒙養(yǎng)正。里面確實有很多內(nèi)容對現(xiàn)在小孩子有不利的因素,甚至有人說這本書對后來的中國走向衰弱也多了一份“貢獻”。
但是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我們現(xiàn)在讀的《弟子規(guī)》是經(jīng)過修訂的,已經(jīng)去除了很多不好的東西。所以,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可以引導孩子的正確的世界觀有一點用。一個人為人處世畢竟要尊崇一定的原則,孩子可以解放天性,但是不能任其自由發(fā)展。為人父母在教育小孩的時候也應該注意。
經(jīng)過幾千年的發(fā)展,中華文化已經(jīng)發(fā)展的非常成熟,許多優(yōu)秀的東西已經(jīng)吸引了世界。教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我們面對孩子教育問題時要特別重視。學習好的東西永遠沒有錯。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六
前幾天,我們班主任程老師讓同學們閱讀、背誦《弟子規(guī)》,并且要求我們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這不,我馬上就運用上了。
昨天晚上,已經(jīng)十點多了,爸爸依然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里精彩的節(jié)目,我就對他說:“爸爸,天太晚了,您也該休息了吧!”爸爸笑咪咪的說:“一會兒,再看十分鐘?!笔昼姾芸炀瓦^去了,但是老爸還是坐在沙發(fā)上穩(wěn)如泰山,一點想關電視的意思也沒有。我正要跟老爸發(fā)脾氣,突然想到《弟子規(guī)》里的一句話,“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于是,我就小聲地說:“爸爸,天太晚了,不及時睡覺會對身體不好的?!崩习挚戳丝次?,對我笑著說:“好吧!這就關機?!闭f著,爸爸就關掉了電視……還有一次我也用到了《弟子規(guī)》。
那天晚上臨睡前,媽媽讓我自己去洗腳,我正想說不想洗的時候,又讓我想起《弟子規(guī)》里一句,“父母命,行勿懶?!蔽揖蛯寢屨f“好吧!我馬上去洗腳?!眿寢屵€夸我真懂事!
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我感覺好處真多呀!以后我會每天堅持閱讀、背誦《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初中生篇十七
今天是星期六,作業(yè)都寫完了,閑著沒事順手拿了弟子規(guī)看,一翻開就看到:
親所好,力為具。
親所惡,謹為去。
我不太明白這是什么意思,看到下面有注解,我急急忙忙的朝下方看,哦!原來是這個意思:爸爸、媽媽喜歡的一切,應該盡自己的能力來為爸爸媽媽準備好;爸爸、媽媽所不喜歡的,應該謹慎地替爸爸媽媽除去。
是啊,我們應該報答爸爸、媽媽,他們做的一切都是為我們好。爸爸、媽媽養(yǎng)育了我們,我們應該跟他們說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