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一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親友們,來賓們:
今天是一個難忘的日子。3000多名同學順利完成本科學業(yè),即將踏上新的人生之路。作為校長,我和大家一樣無比激動,在此,向你們和你們的家人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悉心指導你們的老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你們在20xx年走進了這個美麗的園子,擁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3字班。我也是3字班的,20xx年,我與你們當初一樣,滿懷憧憬和期待來到清華園。當時的清華與你們所見的大不相同,那時五道口還沒有成為“宇宙中心”,那時紫荊公寓區(qū)還一片蛙鳴,那時“三教”才剛剛建好,那時的年輕老師現(xiàn)在已兩鬢風霜。30年后,你們有機會徜徉于藝術(shù)博物館,沉浸在達·芬奇的驚才絕艷和畢加索、莫奈、吳冠中的名作之中;在新清華學堂,領(lǐng)略人文清華講壇上演講者的大師風范和深邃哲思;在“學堂在線”平臺上,探索更廣闊的知識領(lǐng)域;在icenter、lab等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平臺上,大開腦洞將創(chuàng)意變成現(xiàn)實。清華園的變化日新月異,但充滿朝氣和蓬勃向上的校園氛圍不曾改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于言”的校風,“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風格不曾改變。清華的時代華彩和文化底色共同塑造了一代代清華人的品格。
同學們,大學是現(xiàn)代社會的思想庫,傳承人類過往的文明,孕育人類未來的希望。大學是新思想的發(fā)源地,守護社會的核心價值,引領(lǐng)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培育有思想的青年人,永遠是大學的核心目標。你們在大學四年里所收獲的青春果實中,最寶貴的就是你們逐漸形成的思想。一個人能夠成為什么樣的人,關(guān)鍵在于他有著怎樣的思想。我們評論某人有思想,往往指他有自己的思考、尤其是有自己的觀點。有思想的人,不會失去目標、失去方向。有思想的人,內(nèi)心是充實而豐富的。有思想的人,自有人格的魅力。
思想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應該是你們的人生目標,但這個目標不可能在大學四年的時間里完成。思想的形成需要豐富的閱歷,需要長期的積累,需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們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思想。
思想的形成需要廣泛的閱讀,需要深入的思考。閱讀決定思想的寬度,思考決定思想的深度。你們要跨越知識的界限、文化的界限、時空的界限和自我的界限,在閱讀中與智者先賢對話,在思考中與內(nèi)心真我交流。讀到一本好書,猶如結(jié)識一位好友,讀那些能讓人掩卷長思的書,會讓你受益終生。在你們畢業(yè)之際,我想送大家一份禮物。這是一本關(guān)于思想的書,是一本清華老師寫的書。這本書就是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先生于1920年至1952年在清華大學哲學系任教?!吨袊軐W簡史》是他飲譽海內(nèi)外的著作,是影響了許多人一生的經(jīng)典。希望你們深入閱讀這本書,學習以世界和現(xiàn)代的視角看待中國文化,在思考中體會思想的魅力。這本書中有一句話:“哲學,是對于人生有系統(tǒng)的反思的思想”。希望你們不要因為碎片化信息的泛濫,而使自己的思想變得淺薄。希望你們在閱讀和思考中反思人生,沖刷思想的雜質(zhì),磨礪思想的鋒芒。
思想的形成離不開人生閱歷,離不開深入的思考。豐富的閱歷是形成思想的基礎(chǔ)和前提,閱歷沉淀的過程也是思想形成的過程。沒有引發(fā)行動的思想,不是真正的思想;沒有高尚思想指引的行動,是渺小的行動。宋代思想家朱熹說,“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坐在你們當中的新聞學院肖亞洲同學喜愛閱讀路遙、費孝通關(guān)于中國農(nóng)村的作品。他結(jié)合自身的成長經(jīng)歷,認識到?jīng)]有“滾足泥土”,“縱有造福底層的愿望,也可能背離底層福祉”。他用三個寒暑假到晉西呂梁山區(qū)石樓縣貧瘠、僻塞的村莊里,與鄉(xiāng)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形成了26萬字的著作《厚土——一個清華學子對晉西農(nóng)村的調(diào)查紀實》。希望同學們秉承實干的精神,讓思想在扎實的行動中更加堅韌、更加強大。
生活可以平淡,思想必求高遠。法國17世紀的思想家帕斯卡爾曾說,“思想形成人的偉大”。我希望,你們在體察自然、感悟生命中提升思想的境界,在成就事業(yè)、開創(chuàng)未來中彰顯思想的力量。在人生旅途上,做有思想的行者。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因為擁有屬于自己的思想而擁有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同學們,今天是一個讓人眷念的日子。我希望你們記住,清華永遠是你們溫暖的家。歡迎你們隨時回家!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要用到致辭的地方還是很多的,致辭要注意人物的身份,不能偏離說話的對象。那什么樣的致辭才是優(yōu)秀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朋友、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在這鳳凰花開、鮮紅似火的時光里,我們又迎來了既歡樂又傷感的與同學們道別的日子。今天我們在這雄偉的建南大會堂隆重舉行廈門大學20xx屆畢業(yè)典禮,歡送今天畢業(yè)的4782位本科畢業(yè)生,2565位碩士畢業(yè)生,352位博士畢業(yè)生。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圓滿畢業(yè)、即將踏上新的人生旅程的20xx屆畢業(yè)生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美好的祝福!向所有為你們的成長付出辛勞、默默奉獻的師長、親人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再過數(shù)小時,在座的各位同學就將告別這美麗的校園,投身火熱的新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面對著美麗的校園,我想每位同學此時此刻都會產(chǎn)生一股難言的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不論在座的各位同學在這美麗的校園里生活了多長時間——3年、4年、5年、7年或更長的時間,你們都把自己最寶貴的一段青春時光刻在了這座校園里,這座校園也融入了你們的血脈。你們的青春伴隨著這座校園而成長,而這座校園也因你們的青春而美麗而永遠朝氣蓬勃生機盎然!
當然,勿庸諱言,這座美麗的校園也有丑陋,也有野蠻,也有不良,這些都與我們校園格格不入,這些都令我們的同學不滿、厭惡甚至憤怒。但是,不論如何,不論你們愿意還是不愿意此時此刻你們的每個人都會深切地感覺到你們的今生今世已經(jīng)無法與這座校園分離了,你們已有這樣的預感,今后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不論你們做什么,你們的一切都會有這座校園的印記。
因此,在這寶貴而又短暫的別離時刻,我想再與親愛的同學們說的幾句話就是想與同學們一道再次品味或感悟我們的美麗校園,我希望同學們輕輕地與我們的美麗校園說聲再見,但是永遠牢牢地記著她,讓她伴隨你終生。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平實的校園。陳嘉庚選擇在海島上建校園,整個校園臥在堅實的花崗巖層上,依山面海,有山有水,歷經(jīng)風雨,榮辱不驚。這樣一座校園里培育出的學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謙虛而自信,樸實又平和。謙虛是人的一種美德,只有謙虛才會客觀地看待自己也客觀地看待別人,只有謙虛才會保持永不停滯永求進步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謙虛總是與自信相連。自信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心態(tài),或者說是最重要的人生態(tài)度。只有自信的人,才能正確地看待別人,才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與整個世界和諧相處。因此,我們這座平實的校園希望從中走出的學子應該謙虛不要驕傲,應該自信而不要自卑更不要自大。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和諧的校園。陳嘉庚在國難當頭之時為求救國而創(chuàng)辦廈門大學。九十多年來廈大人始終以救國強國為己任,歷經(jīng)艱辛,百折不饒,矢志不渝。應該是經(jīng)歷了太多的磨難,這樣的一座校園對愛、對善、對和諧有著特別的追求,因此,在這個校園里每一塊草、每一棵樹、每一棟樓、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在合適的位置上能與周邊和諧相處。從這樣一座校園里走出的學子自然也把愛與和諧作為自己的永生追求。友善與團結(jié),這是許多人對廈門大學贊美,這也是無數(shù)廈大學子的性格特征。當然,也有人擔心友善與團結(jié)是否會使得廈大學子懦弱并害怕競爭,我想我們的廈大學子絕不會把友善與團結(jié)作為我們害怕競爭、逃避競爭的一個借口。競爭是社會進步的要素之一,競爭不是對抗,競爭也是一種形式的合作。敢于接受挑戰(zhàn)、敢于參與競爭,敢于推動社會的進步,這正是大愛、大善的應有之義,也是我們實現(xiàn)和諧的必由之路。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陳嘉庚在當年是選了一個十分僻靜甚至交通不便的地方來建校園。此后,他對校園的規(guī)劃、對校園的建設(shè)、對師資的要求、給師資的待遇、對學生的關(guān)愛,都是希望廈大能有一個安逸的氛圍與條件。因為他知道只有寧靜才能致遠,只有安逸才能不浮不躁。而不浮不躁是做好學問的基本要求。得益于他的這么一種遠見,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造就了廈大人從容、淡定的品格與本色。當然,溫馨與安逸絕不能成為保守與落后的溫床,反之,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學子,應該擁有更加遠大的理想和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敢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應該成為我們始終不懈的追求。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自由而寬容的校園。陳嘉庚創(chuàng)辦廈大選擇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蔡元培先生為建?;I備委員會第一委員,我想其中的用意應該是在創(chuàng)校初始,陳嘉庚就希望這所學校能成為一所自由而寬容的學校。逾九十年來,我們的校園始終為自由和寬容所擁抱。如何為學生的成長而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如何盡一切所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由地成長,是歷任校園的管理者苦心思索的問題,這樣的一種文化得到大家的贊同與傳承。因此,廈大的學生是自由的,廈大的學生是幸福的。但是,應該說有一些學生自由和幸福到有些懶散和無羈。為此我要真誠地提醒各位,大學可能是你一生中最為自由的一個地方,在這里,你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甚至懶散、任性一點都沒有關(guān)系。這座校園會包容你。但是從今天開始,你們將真正地步入社會,社會的要求與大學的要求有諸多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社會的約束比大學要多得多、也強得多,如果你不能遵守這些約束或規(guī)則,你就一定會碰壁或失敗。因此我特別希望懶散的同學從現(xiàn)在開始就振作起來!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開放的校園。陳嘉庚為廈大擬定的辦學宗旨是:養(yǎng)成專門人才,研究高深學問,闡揚世界文化。這是一個多么開放的基調(diào),在這樣的一個基調(diào)上,我們的校園始終是中國最為開放的校園之一。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膚色的學生共聚一堂,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互相欣賞,在我們的校園里“國際化”成為建設(shè)一流大學的戰(zhàn)略舉措。但是,我們越是開放,我們越要扎根本土。我們尊重多元文化,但一個人只有在熱愛自己的文化、尊重自己的文化的基礎(chǔ)上才有可能真正地熱愛并尊重他人的文化,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文化都不尊重他怎么可能會尊重他人的文化呢?所以,愛祖國、愛人民、愛我們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這是一個廈大學子從我們的校園里應該得到的最基本的啟示。
親愛的同學們,親愛的朋友們,畢業(yè)歌已經(jīng)唱響,你們馬上就要離開這美麗的校園,有的奔赴祖國的四面八方,有的走向世界的異國他鄉(xiāng)。但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也不論你們離開多久,這美麗的校園永遠都是你的溫馨家園,都是你的心靈驛站。哪一天,當你在外奔波累了,當你想歇一歇了,請回到你的校園來,回到你的家園來,在這里坐一坐,躺一躺,靜靜地歇一下,我想這美麗的校園一定會給你以新的力量。
最后,祝愿各位鵬程萬里,一路平安!
謝謝大家!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三
尊敬的xx各位老師、各位朋友、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鳳凰花開、鮮紅似火的時光里,我們又迎來了既歡樂又傷感的與同學們道別的日子。今天我們在這雄偉的建南大會堂隆重舉行廈門大學20xx屆畢業(yè)典禮,歡送今天畢業(yè)的4782位本科畢業(yè)生,2565位碩士畢業(yè)生,352位博士畢業(yè)生。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圓滿畢業(yè)、即將踏上新的人生旅程的20xx屆畢業(yè)生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美好的祝福!向所有為你們的成長付出辛勞、默默奉獻的師長、親人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再過數(shù)小時,在座的各位同學就將告別這美麗的校園,投身火熱的新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面對著美麗的校園,我想每位同學此時此刻都會產(chǎn)生一股難言的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不論在座的各位同學在這美麗的校園里生活了多長時間3年、4年、5年、7年或更長的時間,你們都把自己最寶貴的一段青春時光刻在了這座校園里,這座校園也融入了你們的血脈。你們的青春伴隨著這座校園而成長,而這座校園也因你們的青春而美麗而永遠朝氣蓬勃生機盎然!當然,勿庸諱言,這座美麗的校園也有丑陋,也有野蠻,也有不良,這些都與我們校園格格不入,這些都令我們的同學不滿、厭惡甚至憤怒。但是,不論如何,不論你們愿意還是不愿意此時此刻你們的每個人都會深切地感覺到你們的今生今世已經(jīng)無法與這座校園分離了,你們已有這樣的預感,今后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不論你們做什么,你們的一切都會有這座校園的印記。
因此,在這寶貴而又短暫的別離時刻,我想再與親愛的同學們說的幾句話就是想與同學們一道再次品味或感悟我們的美麗校園,我希望同學們輕輕地與我們的美麗校園說聲再見,但是永遠牢牢地記著她,讓她伴隨你終生。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平實的校園。陳嘉庚選擇在海島上建校園,整個校園臥在堅實的花崗巖層上,依山面海,有山有水,歷經(jīng)風雨,榮辱不驚。這樣一座校園里培育出的學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謙虛而自信,樸實又平和。謙虛是人的一種美德,只有謙虛才會客觀地看待自己也客觀地看待別人,只有謙虛才會保持永不停滯永求進步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謙虛總是與自信相連。自信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心態(tài),或者說是最重要的人生態(tài)度。只有自信的人,才能正確地看待別人,才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與整個世界和諧相處。因此,我們這座平實的校園希望從中走出的學子應該謙虛不要驕傲,應該自信而不要自卑更不要自大。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和諧的校園。陳嘉庚在國難當頭之時為求救國而創(chuàng)辦廈門大學。九十多年來廈大人始終以救國強國為己任,歷經(jīng)艱辛,百折不饒,矢志不渝。應該是經(jīng)歷了太多的磨難,這樣的一座校園對愛、對善、對和諧有著特別的追求,因此,在這個校園里每一塊草、每一棵樹、每一棟樓、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在合適的位置上能與周邊和諧相處。從這樣一座校園里走出的學子自然也把愛與和諧作為自己的永生追求。友善與團結(jié),這是許多人對廈門大學贊美,這也是無數(shù)廈大學子的性格特征。當然,也有人擔心友善與團結(jié)是否會使得廈大學子懦弱并害怕競爭,我想我們的廈大學子絕不會把友善與團結(jié)作為我們害怕競爭、逃避競爭的一個借口。競爭是社會進步的要素之一,競爭不是對抗,競爭也是一種形式的合作。敢于接受挑戰(zhàn)、敢于參與競爭,敢于推動社會的進步,這正是大愛、大善的應有之義,也是我們實現(xiàn)和諧的必由之路。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陳嘉庚在當年是選了一個十分僻靜甚至交通不便的地方來建校園。此后,他對校園的規(guī)劃、對校園的建設(shè)、對師資的要求、給師資的待遇、對學生的關(guān)愛,都是希望廈大能有一個安逸的氛圍與條件。因為他知道只有寧靜才能致遠,只有安逸才能不浮不躁。而不浮不躁是做好學問的基本要求。得益于他的這么一種遠見,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造就了廈大人從容、淡定的品格與本色。當然,溫馨與安逸絕不能成為保守與落后的溫床,反之,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學子,應該擁有更加遠大的理想和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敢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應該成為我們始終不懈的追求。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自由而寬容的校園。陳嘉庚創(chuàng)辦廈大選擇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蔡元培先生為建?;I備委員會第一委員,我想其中的用意應該是在創(chuàng)校初始,陳嘉庚就希望這所學校能成為一所自由而寬容的學校。逾九十年來,我們的校園始終為自由和寬容所擁抱。如何為學生的成長而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如何盡一切所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由地成長,是歷任校園的管理者苦心思索的問題,這樣的一種文化得到大家的贊同與傳承。因此,廈大的學生是自由的,廈大的學生是幸福的。但是,應該說有一些學生自由和幸福到有些懶散和無羈。為此我要真誠地提醒各位,大學可能是你一生中最為自由的一個地方,在這里,你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甚至懶散、任性一點都沒有關(guān)系。這座校園會包容你。但是從今天開始,你們將真正地步入社會,社會的要求與大學的要求有諸多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社會的約束比大學要多得多、也強得多,如果你不能遵守這些約束或規(guī)則,你就一定會碰壁或失敗。因此我特別希望懶散的同學從現(xiàn)在開始就振作起來!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開放的校園。陳嘉庚為廈大擬定的辦學宗旨是:養(yǎng)成專門人才,研究高深學問,闡揚世界文化。這是一個多么開放的基調(diào),在這樣的一個基調(diào)上,我們的校園始終是中國最為開放的校園之一。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膚色的學生共聚一堂,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互相欣賞,在我們的校園里“國際化”成為建設(shè)一流大學的戰(zhàn)略舉措。但是,我們越是開放,我們越要扎根本土。我們尊重多元文化,但一個人只有在熱愛自己的文化、尊重自己的文化的基礎(chǔ)上才有可能真正地熱愛并尊重他人的文化,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文化都不尊重他怎么可能會尊重他人的文化呢?所以,愛祖國、愛人民、愛我們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這是一個廈大學子從我們的校園里應該得到的最基本的啟示。
親愛的同學們,親愛的朋友們,畢業(yè)歌已經(jīng)唱響,你們馬上就要離開這美麗的校園,有的奔赴祖國的四面八方,有的走向世界的異國他鄉(xiāng)。但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也不論你們離開多久,這美麗的校園永遠都是你的溫馨家園,都是你的心靈驛站。哪一天,當你在外奔波累了,當你想歇一歇了,請回到你的校園來,回到你的家園來,在這里坐一坐,躺一躺,靜靜地歇一下,我想這美麗的校園一定會給你以新的力量。
最后,祝愿各位鵬程萬里,一路平安!
謝謝大家!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四
畢業(yè)典禮都會有我們校長的身影,他們在畢業(yè)典禮上會有很多精彩的受益終身的致辭,演講。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歡迎閱讀。更多資訊請繼續(xù)關(guān)注畢業(yè)典禮欄目!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朋友、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鳳凰花開、鮮紅似火的時光里,我們又迎來了既歡樂又傷感的與同學們道別的日子。今天我們在這雄偉的建南大會堂隆重舉行廈門大學2019屆畢業(yè)典禮,歡送今天畢業(yè)的4782位本科畢業(yè)生,2565位碩士畢業(yè)生,352位博士畢業(yè)生。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圓滿畢業(yè)、即將踏上新的人生旅程的2019屆畢業(yè)生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美好的祝福!向所有為你們的成長付出辛勞、默默奉獻的師長、親人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再過數(shù)小時,在座的各位同學就將告別這美麗的校園,投身火熱的新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面對著美麗的校園,我想每位同學此時此刻都會產(chǎn)生一股難言的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不論在座的各位同學在這美麗的校園里生活了多長時間——3年、4年、5年、7年或更長的時間,你們都把自己最寶貴的一段青春時光刻在了這座校園里,這座校園也融入了你們的血脈。你們的青春伴隨著這座校園而成長,而這座校園也因你們的青春而美麗而永遠朝氣蓬勃生機盎然!當然,勿庸諱言,這座美麗的校園也有丑陋,也有野蠻,也有不良,這些都與我們校園格格不入,這些都令我們的同學不滿、厭惡甚至憤怒。但是,不論如何,不論你們愿意還是不愿意此時此刻你們的每個人都會深切地感覺到你們的今生今世已經(jīng)無法與這座校園分離了,你們已有這樣的預感,今后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不論你們做什么,你們的一切都會有這座校園的印記。
因此,在這寶貴而又短暫的別離時刻,我想再與親愛的同學們說的幾句話就是想與同學們一道再次品味或感悟我們的美麗校園,我希望同學們輕輕地與我們的美麗校園說聲再見,但是永遠牢牢地記著她,讓她伴隨你終生。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平實的校園。陳嘉庚選擇在海島上建校園,整個校園臥在堅實的花崗巖層上,依山面海,有山有水,歷經(jīng)風雨,榮辱不驚。這樣一座校園里培育出的學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謙虛而自信,樸實又平和。謙虛是人的一種美德,只有謙虛才會客觀地看待自己也客觀地看待別人,只有謙虛才會保持永不停滯永求進步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謙虛總是與自信相連。自信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心態(tài),或者說是最重要的人生態(tài)度。只有自信的人,才能正確地看待別人,才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與整個世界和諧相處。因此,我們這座平實的校園希望從中走出的學子應該謙虛不要驕傲,應該自信而不要自卑更不要自大。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和諧的校園。陳嘉庚在國難當頭之時為求救國而創(chuàng)辦廈門大學。九十多年來廈大人始終以救國強國為己任,歷經(jīng)艱辛,百折不饒,矢志不渝。應該是經(jīng)歷了太多的磨難,這樣的一座校園對愛、對善、對和諧有著特別的追求,因此,在這個校園里每一塊草、每一棵樹、每一棟樓、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在合適的位置上能與周邊和諧相處。從這樣一座校園里走出的學子自然也把愛與和諧作為自己的永生追求。友善與團結(jié),這是許多人對廈門大學贊美,這也是無數(shù)廈大學子的性格特征。當然,也有人擔心友善與團結(jié)是否會使得廈大學子懦弱并害怕競爭,我想我們的廈大學子絕不會把友善與團結(jié)作為我們害怕競爭、逃避競爭的一個借口。競爭是社會進步的要素之一,競爭不是對抗,競爭也是一種形式的合作。敢于接受挑戰(zhàn)、敢于參與競爭,敢于推動社會的進步,這正是大愛、大善的應有之義,也是我們實現(xiàn)和諧的必由之路。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陳嘉庚在當年是選了一個十分僻靜甚至交通不便的地方來建校園。此后,他對校園的規(guī)劃、對校園的建設(shè)、對師資的要求、給師資的待遇、對學生的關(guān)愛,都是希望廈大能有一個安逸的氛圍與條件。因為他知道只有寧靜才能致遠,只有安逸才能不浮不躁。而不浮不躁是做好學問的基本要求。得益于他的這么一種遠見,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造就了廈大人從容、淡定的品格與本色。當然,溫馨與安逸絕不能成為保守與落后的溫床,反之,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學子,應該擁有更加遠大的理想和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敢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應該成為我們始終不懈的追求。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自由而寬容的校園。陳嘉庚創(chuàng)辦廈大選擇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蔡元培先生為建校籌備委員會第一委員,我想其中的用意應該是在創(chuàng)校初始,陳嘉庚就希望這所學校能成為一所自由而寬容的學校。逾九十年來,我們的校園始終為自由和寬容所擁抱。如何為學生的成長而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如何盡一切所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由地成長,是歷任校園的管理者苦心思索的問題,這樣的一種文化得到大家的贊同與傳承。因此,廈大的學生是自由的,廈大的學生是幸福的。但是,應該說有一些學生自由和幸福到有些懶散和無羈。為此我要真誠地提醒各位,大學可能是你一生中最為自由的一個地方,在這里,你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甚至懶散、任性一點都沒有關(guān)系。這座校園會包容你。但是從今天開始,你們將真正地步入社會,社會的要求與大學的要求有諸多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社會的約束比大學要多得多、也強得多,如果你不能遵守這些約束或規(guī)則,你就一定會碰壁或失敗。因此我特別希望懶散的同學從現(xiàn)在開始就振作起來!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開放的校園。陳嘉庚為廈大擬定的辦學宗旨是:養(yǎng)成專門人才,研究高深學問,闡揚世界文化。這是一個多么開放的基調(diào),在這樣的一個基調(diào)上,我們的校園始終是中國最為開放的校園之一。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膚色的學生共聚一堂,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互相欣賞,在我們的校園里“國際化”成為建設(shè)一流大學的戰(zhàn)略舉措。但是,我們越是開放,我們越要扎根本土。我們尊重多元文化,但一個人只有在熱愛自己的文化、尊重自己的文化的基礎(chǔ)上才有可能真正地熱愛并尊重他人的文化,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文化都不尊重他怎么可能會尊重他人的文化呢?所以,愛祖國、愛人民、愛我們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這是一個廈大學子從我們的校園里應該得到的最基本的啟示。
親愛的同學們,親愛的朋友們,畢業(yè)歌已經(jīng)唱響,你們馬上就要離開這美麗的校園,有的奔赴祖國的四面八方,有的走向世界的異國他鄉(xiāng)。但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也不論你們離開多久,這美麗的校園永遠都是你的溫馨家園,都是你的心靈驛站。哪一天,當你在外奔波累了,當你想歇一歇了,請回到你的校園來,回到你的家園來,在這里坐一坐,躺一躺,靜靜地歇一下,我想這美麗的校園一定會給你以新的力量。
最后,祝愿各位鵬程萬里,一路平安!
謝謝大家!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學生的
畢業(yè)感言
:“四年的點點滴滴縈繞在眼前,徘徊在心頭,印刻在腦海,是那樣的清晰,那樣的深刻,那樣的生動。感謝師長們的鼓勵與教誨,感謝同學們的幫助與陪伴,感謝你們帶來的快樂與歡笑?!笔堑?,畢業(yè)季,感恩時,我提議,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的父母和師長,也送給你們自己!
回首四年,你們的通識課搶選都經(jīng)歷過“秒殺”,你們創(chuàng)造了讓教務處老師苦惱的“我愛選課網(wǎng)”;你們在與外校學生斗嘴時的必殺技是“我們宿舍有空調(diào)”;你們鼓勵低年級同學,用的是“舌尖上的交大”保你一月用餐不重樣;你們說“只有在菁菁堂看過世界杯,那才算是真正的球迷”。雖然“羅森”已經(jīng)變成了“快客”,但是“冰火四季”的燈光依然閃亮;雖然“第五街的咖啡”已經(jīng)不復存在,但是校車站的“甜魔”畢竟陪你們度過了一段段美妙的時光;也許明天,你們將難再品嘗“華聯(lián)”的“雞蛋灌餅”,難得再搭帳篷通宵排隊搶票,再也不必編造美麗的謊言請樓管半夜開門,但是“152167”開頭的手機號永遠屬于你,“509”開頭的學號永遠屬于你。
當前的中國,正在進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階段。大學日益成為引領(lǐng)社會發(fā)展的思想庫,科技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源頭,創(chuàng)新型領(lǐng)袖人才培養(yǎng)的高地。面向未來,大學的道德風骨將代表國家與民族的文明程度;大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決定國家與民族的發(fā)展動力。無論是“實業(yè)救國”的創(chuàng)校機緣,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院系調(diào)整,或是改革開放后的蓬勃發(fā)展,引領(lǐng)社會、服務社會、改造社會,一直是上海交大的為學之基、立身之本。當前的時代,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對創(chuàng)新和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這對上海交大學子而言,恰恰是一展身手的廣闊天地,為你們成就事業(yè)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世界在變,社會也在變,面對不可預知的前途,你們該怎么辦?很遺憾,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作為你們的師長,我想說:你們應該在成長中選擇堅守。無論時光如何變幻,我們內(nèi)心深處總要堅守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無關(guān)金錢、權(quán)力和地位,但關(guān)乎思想、精神和道德,更關(guān)乎良心、公平和正義。如果說,大學是這些人類永恒主題的守護者,那么經(jīng)過大學浸染的人應該是這些理念的堅定實踐者和追隨者!我衷心希望,上海交大的學子,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操守,心懷感恩、勇于擔當、恪守底線、慎始敬終,向著真理之光,揚帆啟航!
“你可以一無所有,只要你的精神還在”、“我們可以經(jīng)歷失敗,但我們不會失敗”。上海交通大學12019年的歷史便是對堅守、夢想、奮斗和成功的最好演繹和詮釋。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五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各位家長、各位親友、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好!
六月的廈門,陽光燦爛,萬象更新,一派生機,六月的廈大,歌聲朗朗,笑聲不斷,當然,不時也能看到因離別而不舍的淚水掛在臉頰上。六月是火紅的季節(jié),六月是畢業(yè)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在這雄偉的建南大會堂隆重舉行廈門大學2011屆畢業(yè)典禮,今年6月,共有8399位同學畢業(yè)。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圓滿畢業(yè)、即將踏上嶄新人生旅程的2011屆畢業(yè)生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美好的祝福!向所有為你們的成長付出辛勞、默默奉獻的師長、親人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2011是一個我們會永遠記住的年輪。在這一年里,我們剛剛歡慶了我們母校的九十華誕,又將迎來我們偉大的黨建黨九十周年的光輝日子;這一年是我們“十二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在座的各位親愛的同學順利畢業(yè)、奔赴社會、報效祖國的起始之年。這是吉祥的一年,勝利的一年,我想在座的同學們跟我一樣,都會永遠記住這一年。
我知道,在座一些同學再過幾個小時,多數(shù)同學再過一天、兩天或幾天就要離開這美麗的校園,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新的人生,新的輝煌。在這道別的時刻,在這每一分鐘都無限寶貴的時刻,我要跟同學們說些什么呢?這幾天我一直都在想我要跟同學們說些什么?我思緒再三,我決定我要把我們母校九十華誕慶典的主題詞——“感恩、責任、奉獻”這六個大字送給各位。在籌備母校九十華誕慶典時,在征集了師生員工上上下下多方的意見與建議之后,學校把“感恩、責任、奉獻”這六個字確定為九十大慶的主題詞,因為大家一致認為,這六個字是對廈大過去九十年艱苦而又輝煌的辦學歷程的最好概括,又是對母校下一個九十年,或下下、再下一個九十年的最高期許。九十年來,一代又一代廈大人都在默默地踐行著這六個大字,為自己的祖國,為自己的民族無私地貢獻著自己的青春、智慧、力量與生命。
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我們的校主陳嘉庚出生于1874年。那是一個多么黑暗的年代,真是令人不堪回首。1874年,臺灣被日本占領(lǐng),71年后才回到祖國。陳嘉庚出生時,他的父親已赴南洋謀生,他是母親一人含辛茹苦歷經(jīng)艱辛撫養(yǎng)長大的。1891年,他年僅十七歲,同樣為了謀生,他奉父親之命冒著生命危險遠渡重洋到新加坡去打拼??梢赃@么說,陳嘉庚的童年、少年是在國破家貧、親人離散之中渡過的,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充滿了困苦和艱辛。但既使這樣,陳嘉庚從沒有抱怨過自己的祖國,他自始至終都無比熱愛自己的祖國。在南洋艱苦奮斗數(shù)十年后,事業(yè)有成,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報效自己的祖國,如何讓自己的祖國擺脫貧困、繁榮強大。他認為中國落后挨打遭列強欺壓的根本原因在于國人愚鈍沒有教育,因此他傾自己的所有力量大力興學辦教育,他獨資創(chuàng)辦廈門大學,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人!陳嘉庚為什么能這樣?因為他懂得感恩,他知道生他養(yǎng)他的是中國人,教他育他的是中國人,不管中國有多窮,這永遠是自己的祖國。所以,他一旦有了能力,他便要傾其所有來報答自己的祖國。陳嘉庚的感恩之心感動了無數(shù)的廈大學子,在陳嘉庚的感召下,廈門大學始終是一所懂于感恩的學校,不論在哪一個年代,廈門大學都牢牢記著自己的祖國,記著自己的民族,記著所有幫助、支持過自己的人。
在座的各位也都知道,廈大在八年抗戰(zhàn)最為困難時期的校長是薩本棟。薩本棟上世紀二十年代初由清華選送美國留學,先后畢業(yè)于美國斯坦福大學和麻省伍斯特工學院,在美期間他的科研獲得諸多成果,任職于著名的西屋公司。1928年,薩本棟年僅26歲被清華聘為物理學教授回國任教。1937年7月1日,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陳嘉庚先生將廈大獻給國家,廈大從此由私立改為國立。7月6日,薩本棟被任命為國立廈門大學第一任校長。在物理學與電機工程學上造詣高深,成就卓越,已在清華任教9年的薩本棟在接到任廈大校長的任命后,曾頗感猶豫,因為此一去對他來說真是道路艱辛,成敗難測。但他最后有感于陳嘉庚愛國興學的偉大精神,有感于他要把廈大建成一所一流大學的宏愿,懷著為祖國培養(yǎng)更多一流人才的責任,毅然作出巨大的個人犧牲,到廈大就任。薩校長接受任命的第二天,中國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此后的八年,他把自己與廈大完全連在一起??箲?zhàn)八年,廈大內(nèi)遷閩西山城長汀,在常人無法想像的艱難困苦之中,薩校長奠定了廈門大學南方之強的根基,但他個人付出的代價不僅是學術(shù)而且是生命。剛到廈大時,他是個著名學者也是個優(yōu)秀網(wǎng)球運動員,而八年后離開廈大時他已是一個走路都困難的駝背老人。1949年1月離開廈大僅4年,他病逝于美國加州,年僅47歲。薩本棟為何為廈大如此漚心瀝血、九死而不悔?因為,他牢記自己的使命與責任,他說他一旦決定來廈大,就要盡自己的全力去履行自己的職責,他來廈大就是要盡到把廈大辦成一流為國家培養(yǎng)棟梁之才的責任。是責任驅(qū)使他把自己的生命耗盡。
在座的各位可能都知道,我們的蔡啟瑞院士是一位化學家,有些同學可能還知道他是一個催化學家。但可能很多同學都不知道蔡院士到了44歲人已中年才轉(zhuǎn)變自己已研究了二十年的結(jié)構(gòu)化學去專攻催化化學的。蔡院士1937年從廈大化學系畢業(yè)后即留校任教,后于1947年初赴美留學,獲博士學位后被美國政府阻撓歸國,直到1956年春才得以回到廈大任教。蔡院士從30年代開始就在研究離子晶體的單晶制備、晶體結(jié)構(gòu)和極化現(xiàn)象,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在美國近10年的學習與研究,使他的所長得到了系統(tǒng)的加強。1957年的一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一則消息,改變了他已從事二十年的研究方向,這則消息是報道說在我國松遼平原發(fā)現(xiàn)了大油田,中國急需化學工業(yè)與煉油工業(yè)的人才。石油化工的基礎(chǔ)是催化,當時我國的催化科學十分薄弱,幾乎是空白。蔡院士得知這一消息后,毅然決然改變自己的研究方向,他為了祖國的石油工業(yè),要放棄自己從事多年的已有研究從零開始轉(zhuǎn)向催化研究。這樣的一個決定,哪怕在科研手段有很大進步的今天也可以說是一個幾乎令人難以想像的決定,這意味著他要把已有的所有成就徹底放棄,重新開始對一個完全陌生領(lǐng)域的探索。
但我們的蔡啟瑞院士為了國家的需要,義無反顧地做出了這樣的抉擇。1958年秋,他與他的同事們在廈門大學化學系建立了中國高校第一個催化教研室,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廈大催化學科成為中國催化事業(yè)最重要的人才培養(yǎng)與科學研究的基地之一。他作為中國催化學科的奠基人,為我國石化工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無比重要的貢獻。蔡啟瑞院士在自己的人生關(guān)頭能作出如此重要的抉擇,源于自己他始終懷抱的`為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始終認為,國家的需要,就是科學家責無旁貸的職責,無私奉獻,是科學家應有的品格。
廈大的九十年,是感恩責任奉獻的九十年;廈大對國家對社會的感恩責任與奉獻是所有的廈大學子共同鑄成的。親愛的同學們,在你們即將離別母校踏上社會之際,我由衷地期望各位能牢記廈大的精神弘揚廈大的傳統(tǒng),為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當然,我很希望同學們的感恩能從感謝自己的父母開始,可能有同學至今還沒有給自己的父母買過一盒點心或送過一件禮物,我希望你們領(lǐng)到第一份工資時能給自己的父母買一個小小的禮物。我還希望,你們能把責任與奉獻體現(xiàn)在你們今后每一天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中。
親愛的同學,親愛的朋友!畢業(yè)歌已經(jīng)唱響,火紅的鳳凰花已掛滿枝頭,你們馬上就要出征了!在最后的一刻,我要再與各位訴說的一句話就是:朋友,請大膽而自信地投入火熱的新生活,用你滿腔的熱忱去實現(xiàn)自己的美好理想。請你們記住,當你們走出校門之后,無論你身處何方,無論你身居何職,都會有一個忠實的、可信賴的朋友站在你的身后,他默默地注視著你,當你成功時,他愿意分享你的喜悅;當你受挫時,他愿意分擔你的憂愁;特別是當你需要幫助時,他真誠地愿意助你一臂之力!這個朋友就是你的母?!獜B門大學!
最后,祝各位同學鵬程萬里,一路平安!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六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朋友、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學生的畢業(yè)感言:“四年的點點滴滴縈繞在眼前,徘徊在心頭,印刻在腦海,是那樣的清晰,那樣的深刻,那樣的生動。感謝師長們的鼓勵與教誨,感謝同學們的幫助與陪伴,感謝你們帶來的快樂與歡笑。”是的,畢業(yè)季,感恩時,我提議,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的父母和師長,也送給你們自己!
回首四年,你們的通識課搶選都經(jīng)歷過“秒殺”,你們創(chuàng)造了讓教務處老師苦惱的“我愛選課網(wǎng)”;你們在與外校學生斗嘴時的必殺技是“我們宿舍有空調(diào)”;你們鼓勵低年級同學,用的是“舌尖上的交大”保你一月用餐不重樣;你們說“只有在菁菁堂看過世界杯,那才算是真正的球迷”。雖然“羅森”已經(jīng)變成了“快客”,但是“冰火四季”的燈光依然閃亮;雖然“第五街的咖啡”已經(jīng)不復存在,但是校車站的“甜魔”畢竟陪你們度過了一段段美妙的時光;也許明天,你們將難再品嘗“華聯(lián)”的“雞蛋灌餅”,難得再搭帳篷通宵排隊搶票,再也不必編造美麗的謊言請樓管半夜開門,但是“152167”開頭的手機號永遠屬于你,“509”開頭的學號永遠屬于你。
當前的中國,正在進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階段。大學日益成為引領(lǐng)社會發(fā)展的思想庫,科技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源頭,創(chuàng)新型領(lǐng)袖人才培養(yǎng)的高地。面向未來,大學的道德風骨將代表國家與民族的文明程度;大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決定國家與民族的發(fā)展動力。無論是“實業(yè)救國”的創(chuàng)校機緣,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院系調(diào)整,或是改革開放后的蓬勃發(fā)展,引領(lǐng)社會、服務社會、改造社會,一直是上海交大的為學之基、立身之本。當前的時代,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對創(chuàng)新和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這對上海交大學子而言,恰恰是一展身手的廣闊天地,為你們成就事業(yè)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世界在變,社會也在變,面對不可預知的前途,你們該怎么辦?很遺憾,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作為你們的師長,我想說:你們應該在成長中選擇堅守。無論時光如何變幻,我們內(nèi)心深處總要堅守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無關(guān)金錢、權(quán)力和地位,但關(guān)乎思想、精神和道德,更關(guān)乎良心、公平和正義。如果說,大學是這些人類永恒主題的守護者,那么經(jīng)過大學浸染的人應該是這些理念的堅定實踐者和追隨者!我衷心希望,上海交大的學子,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操守,心懷感恩、勇于擔當、恪守底線、慎始敬終,向著真理之光,揚帆啟航!
“你可以一無所有,只要你的精神還在”、“我們可以經(jīng)歷失敗,但我們不會失敗”。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七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朋友、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鳳凰花開、鮮紅似火的時光里,我們又迎來了既歡樂又傷感的與同學們道別的日子。今天我們在這雄偉的建南大會堂隆重舉行廈門大學2019屆畢業(yè)典禮,歡送今天畢業(yè)的4782位本科畢業(yè)生,2565位碩士畢業(yè)生,352位博士畢業(yè)生。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圓滿畢業(yè)、即將踏上新的人生旅程的2019屆畢業(yè)生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美好的祝福!向所有為你們的成長付出辛勞、默默奉獻的師長、親人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再過數(shù)小時,在座的各位同學就將告別這美麗的校園,投身火熱的新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面對著美麗的校園,我想每位同學此時此刻都會產(chǎn)生一股難言的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不論在座的各位同學在這美麗的校園里生活了多長時間——3年、4年、5年、7年或更長的時間,你們都把自己最寶貴的一段青春時光刻在了這座校園里,這座校園也融入了你們的血脈。你們的青春伴隨著這座校園而成長,而這座校園也因你們的青春而美麗而永遠朝氣蓬勃生機盎然!當然,勿庸諱言,這座美麗的校園也有丑陋,也有野蠻,也有不良,這些都與我們校園格格不入,這些都令我們的同學不滿、厭惡甚至憤怒。但是,不論如何,不論你們愿意還是不愿意此時此刻你們的每個人都會深切地感覺到你們的今生今世已經(jīng)無法與這座校園分離了,你們已有這樣的預感,今后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不論你們做什么,你們的一切都會有這座校園的印記。
因此,在這寶貴而又短暫的別離時刻,我想再與親愛的同學們說的幾句話就是想與同學們一道再次品味或感悟我們的美麗校園,我希望同學們輕輕地與我們的美麗校園說聲再見,但是永遠牢牢地記著她,讓她伴隨你終生。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平實的校園。陳嘉庚選擇在海島上建校園,整個校園臥在堅實的花崗巖層上,依山面海,有山有水,歷經(jīng)風雨,榮辱不驚。這樣一座校園里培育出的學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謙虛而自信,樸實又平和。謙虛是人的一種美德,只有謙虛才會客觀地看待自己也客觀地看待別人,只有謙虛才會保持永不停滯永求進步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謙虛總是與自信相連。自信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心態(tài),或者說是最重要的人生態(tài)度。只有自信的人,才能正確地看待別人,才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與整個世界和諧相處。因此,我們這座平實的校園希望從中走出的學子應該謙虛不要驕傲,應該自信而不要自卑更不要自大。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和諧的校園。陳嘉庚在國難當頭之時為求救國而創(chuàng)辦廈門大學。九十多年來廈大人始終以救國強國為己任,歷經(jīng)艱辛,百折不饒,矢志不渝。應該是經(jīng)歷了太多的磨難,這樣的一座校園對愛、對善、對和諧有著特別的追求,因此,在這個校園里每一塊草、每一棵樹、每一棟樓、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在合適的位置上能與周邊和諧相處。從這樣一座校園里走出的學子自然也把愛與和諧作為自己的永生追求。友善與團結(jié),這是許多人對廈門大學贊美,這也是無數(shù)廈大學子的性格特征。當然,也有人擔心友善與團結(jié)是否會使得廈大學子懦弱并害怕競爭,我想我們的廈大學子絕不會把友善與團結(jié)作為我們害怕競爭、逃避競爭的一個借口。競爭是社會進步的要素之一,競爭不是對抗,競爭也是一種形式的合作。敢于接受挑戰(zhàn)、敢于參與競爭,敢于推動社會的進步,這正是大愛、大善的應有之義,也是我們實現(xiàn)和諧的必由之路。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陳嘉庚在當年是選了一個十分僻靜甚至交通不便的地方來建校園。此后,他對校園的規(guī)劃、對校園的建設(shè)、對師資的要求、給師資的待遇、對學生的關(guān)愛,都是希望廈大能有一個安逸的氛圍與條件。因為他知道只有寧靜才能致遠,只有安逸才能不浮不躁。而不浮不躁是做好學問的基本要求。得益于他的這么一種遠見,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造就了廈大人從容、淡定的品格與本色。當然,溫馨與安逸絕不能成為保守與落后的溫床,反之,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學子,應該擁有更加遠大的理想和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敢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應該成為我們始終不懈的追求。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自由而寬容的校園。陳嘉庚創(chuàng)辦廈大選擇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蔡元培先生為建?;I備委員會第一委員,我想其中的用意應該是在創(chuàng)校初始,陳嘉庚就希望這所學校能成為一所自由而寬容的學校。逾九十年來,我們的校園始終為自由和寬容所擁抱。如何為學生的成長而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如何盡一切所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由地成長,是歷任校園的管理者苦心思索的問題,這樣的一種文化得到大家的贊同與傳承。因此,廈大的學生是自由的,廈大的學生是幸福的。但是,應該說有一些學生自由和幸福到有些懶散和無羈。為此我要真誠地提醒各位,大學可能是你一生中最為自由的一個地方,在這里,你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甚至懶散、任性一點都沒有關(guān)系。這座校園會包容你。但是從今天開始,你們將真正地步入社會,社會的要求與大學的要求有諸多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社會的約束比大學要多得多、也強得多,如果你不能遵守這些約束或規(guī)則,你就一定會碰壁或失敗。因此我特別希望懶散的同學從現(xiàn)在開始就振作起來!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開放的校園。陳嘉庚為廈大擬定的辦學宗旨是:養(yǎng)成專門人才,研究高深學問,闡揚世界文化。這是一個多么開放的基調(diào),在這樣的一個基調(diào)上,我們的校園始終是中國最為開放的校園之一。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膚色的學生共聚一堂,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互相欣賞,在我們的校園里“國際化”成為建設(shè)一流大學的戰(zhàn)略舉措。但是,我們越是開放,我們越要扎根本土。我們尊重多元文化,但一個人只有在熱愛自己的文化、尊重自己的文化的基礎(chǔ)上才有可能真正地熱愛并尊重他人的文化,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文化都不尊重他怎么可能會尊重他人的文化呢?所以,愛祖國、愛人民、愛我們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這是一個廈大學子從我們的校園里應該得到的最基本的啟示。
親愛的同學們,親愛的朋友們,畢業(yè)歌已經(jīng)唱響,你們馬上就要離開這美麗的校園,有的奔赴祖國的四面八方,有的走向世界的異國他鄉(xiāng)。但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也不論你們離開多久,這美麗的校園永遠都是你的溫馨家園,都是你的心靈驛站。哪一天,當你在外奔波累了,當你想歇一歇了,請回到你的校園來,回到你的家園來,在這里坐一坐,躺一躺,靜靜地歇一下,我想這美麗的校園一定會給你以新的力量。
最后,祝愿各位鵬程萬里,一路平安!
謝謝大家!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八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學生的畢業(yè)感言:“四年的點點滴滴縈繞在眼前,徘徊在心頭,印刻在腦海,是那樣的清晰,那樣的深刻,那樣的生動。感謝師長們的鼓勵與教誨,感謝同學們的幫助與陪伴,感謝你們帶來的快樂與歡笑?!笔堑?,畢業(yè)季,感恩時,我提議,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的父母和師長,也送給你們自己!
回首四年,你們的通識課搶選都經(jīng)歷過“秒殺”,你們創(chuàng)造了讓教務處老師苦惱的“我愛選課網(wǎng)”;你們在與外校學生斗嘴時的必殺技是“我們宿舍有空調(diào)”;你們鼓勵低年級同學,用的是“舌尖上的交大”保你一月用餐不重樣;你們說“只有在菁菁堂看過世界杯,那才算是真正的球迷”。雖然“羅森”已經(jīng)變成了“快客”,但是“冰火四季”的燈光依然閃亮;雖然“第五街的咖啡”已經(jīng)不復存在,但是校車站的“甜魔”畢竟陪你們度過了一段段美妙的時光;也許明天,你們將難再品嘗“華聯(lián)”的“雞蛋灌餅”,難得再搭帳篷通宵排隊搶票,再也不必編造美麗的謊言請樓管半夜開門,但是“152167”開頭的手機號永遠屬于你,“509”開頭的學號永遠屬于你。
當前的中國,正在進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階段。大學日益成為引領(lǐng)社會發(fā)展的思想庫,科技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源頭,創(chuàng)新型領(lǐng)袖人才培養(yǎng)的高地。面向未來,大學的道德風骨將代表國家與民族的文明程度;大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決定國家與民族的發(fā)展動力。無論是“實業(yè)救國”的創(chuàng)校機緣,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院系調(diào)整,或是改革開放后的蓬勃發(fā)展,引領(lǐng)社會、服務社會、改造社會,一直是上海交大的為學之基、立身之本。當前的時代,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對創(chuàng)新和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這對上海交大學子而言,恰恰是一展身手的廣闊天地,為你們成就事業(yè)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世界在變,社會也在變,面對不可預知的前途,你們該怎么辦?很遺憾,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作為你們的師長,我想說:你們應該在成長中選擇堅守。無論時光如何變幻,我們內(nèi)心深處總要堅守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無關(guān)金錢、權(quán)力和地位,但關(guān)乎思想、精神和道德,更關(guān)乎良心、公平和正義。如果說,大學是這些人類永恒主題的守護者,那么經(jīng)過大學浸染的人應該是這些理念的堅定實踐者和追隨者!我衷心希望,上海交大的學子,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操守,心懷感恩、勇于擔當、恪守底線、慎始敬終,向著真理之光,揚帆啟航!
“你可以一無所有,只要你的精神還在”、“我們可以經(jīng)歷失敗,但我們不會失敗”。上海交通大學12019年的歷史便是對堅守、夢想、奮斗和成功的最好演繹和詮釋。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九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學生的畢業(yè)感言:“四年的點點滴滴縈繞在眼前,徘徊在心頭,印刻在腦海,是那樣的清晰,那樣的深刻,那樣的生動。感謝師長們的鼓勵與教誨,感謝同學們的幫助與陪伴,感謝你們帶來的快樂與歡笑?!笔堑?,畢業(yè)季,感恩時,我提議,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的父母和師長,也送給你們自己!
回首四年,你們的通識課搶選都經(jīng)歷過“秒殺”,你們創(chuàng)造了讓教務處老師苦惱的“我愛選課網(wǎng)”;你們在與外校學生斗嘴時的必殺技是“我們宿舍有空調(diào)”;你們鼓勵低年級同學,用的是“舌尖上的交大”保你一月用餐不重樣;你們說“只有在菁菁堂看過世界杯,那才算是真正的球迷”。雖然“羅森”已經(jīng)變成了“快客”,但是“冰火四季”的燈光依然閃亮;雖然“第五街的咖啡”已經(jīng)不復存在,但是校車站的“甜魔”畢竟陪你們度過了一段段美妙的時光;也許明天,你們將難再品嘗“華聯(lián)”的“雞蛋灌餅”,難得再搭帳篷通宵排隊搶票,再也不必編造美麗的謊言請樓管半夜開門,但是“152167”開頭的手機號永遠屬于你,“509”開頭的學號永遠屬于你。
當前的中國,正在進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階段。大學日益成為引領(lǐng)社會發(fā)展的思想庫,科技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源頭,創(chuàng)新型領(lǐng)袖人才培養(yǎng)的高地。面向未來,大學的道德風骨將代表國家與民族的文明程度;大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決定國家與民族的發(fā)展動力。無論是“實業(yè)救國”的創(chuàng)校機緣,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院系調(diào)整,或是改革開放后的蓬勃發(fā)展,引領(lǐng)社會、服務社會、改造社會,一直是上海交大的為學之基、立身之本。當前的時代,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對創(chuàng)新和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這對上海交大學子而言,恰恰是一展身手的廣闊天地,為你們成就事業(yè)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世界在變,社會也在變,面對不可預知的前途,你們該怎么辦?很遺憾,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作為你們的師長,我想說:你們應該在成長中選擇堅守。無論時光如何變幻,我們內(nèi)心深處總要堅守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無關(guān)金錢、權(quán)力和地位,但關(guān)乎思想、精神和道德,更關(guān)乎良心、公平和正義。如果說,大學是這些人類永恒主題的守護者,那么經(jīng)過大學浸染的人應該是這些理念的堅定實踐者和追隨者!我衷心希望,上海交大的學子,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操守,心懷感恩、勇于擔當、恪守底線、慎始敬終,向著真理之光,揚帆啟航!
“你可以一無所有,只要你的精神還在”、“我們可以經(jīng)歷失敗,但我們不會失敗”。上海交通大學12019年的歷史便是對堅守、夢想、奮斗和成功的最好演繹和詮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十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學生的畢業(yè)感言:“四年的點點滴滴縈繞在眼前,徘徊在心頭,印刻在腦海,是那樣的清晰,那樣的深刻,那樣的生動。感謝師長們的鼓勵與教誨,感謝同學們的幫助與陪伴,感謝你們帶來的快樂與歡笑?!笔堑?,畢業(yè)季,感恩時,我提議,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的父母和師長,也送給你們自己!
回首四年,你們的通識課搶選都經(jīng)歷過“秒殺”,你們創(chuàng)造了讓教務處老師苦惱的“我愛選課網(wǎng)”;你們在與外校學生斗嘴時的必殺技是“我們宿舍有空調(diào)”;你們鼓勵低年級同學,用的是“舌尖上的交大”保你一月用餐不重樣;你們說“只有在菁菁堂看過世界杯,那才算是真正的球迷”。雖然“羅森”已經(jīng)變成了“快客”,但是“冰火四季”的燈光依然閃亮;雖然“第五街的咖啡”已經(jīng)不復存在,但是校車站的“甜魔”畢竟陪你們度過了一段段美妙的時光;也許明天,你們將難再品嘗“華聯(lián)”的“雞蛋灌餅”,難得再搭帳篷通宵排隊搶票,再也不必編造美麗的謊言請樓管半夜開門,但是“152167”開頭的手機號永遠屬于你,“509”開頭的學號永遠屬于你。
當前的中國,正在進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階段。大學日益成為引領(lǐng)社會發(fā)展的思想庫,科技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源頭,創(chuàng)新型領(lǐng)袖人才培養(yǎng)的高地。面向未來,大學的道德風骨將代表國家與民族的文明程度;大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決定國家與民族的發(fā)展動力。無論是“實業(yè)救國”的創(chuàng)校機緣,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院系調(diào)整,或是改革開放后的蓬勃發(fā)展,引領(lǐng)社會、服務社會、改造社會,一直是上海交大的為學之基、立身之本。當前的時代,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對創(chuàng)新和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這對上海交大學子而言,恰恰是一展身手的廣闊天地,為你們成就事業(yè)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世界在變,社會也在變,面對不可預知的前途,你們該怎么辦?很遺憾,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作為你們的師長,我想說:你們應該在成長中選擇堅守。無論時光如何變幻,我們內(nèi)心深處總要堅守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無關(guān)金錢、權(quán)力和地位,但關(guān)乎思想、精神和道德,更關(guān)乎良心、公平和正義。如果說,大學是這些人類永恒主題的守護者,那么經(jīng)過大學浸染的人應該是這些理念的堅定實踐者和追隨者!我衷心希望,上海交大的學子,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操守,心懷感恩、勇于擔當、恪守底線、慎始敬終,向著真理之光,揚帆啟航!
“你可以一無所有,只要你的精神還在”、“我們可以經(jīng)歷失敗,但我們不會失敗”。上海交通大學12019年的歷史便是對堅守、夢想、奮斗和成功的最好演繹和詮釋。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十一
尊敬的林校長,親愛的各位同學們,老師們,家長們,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謝母校邀請我今天參與這么盛大隆重的典禮,一間學校,最重要的出品就是人才,今天是又一年北京大學的人才上市的日子,是個大日子,做為一個當年錯過畢業(yè)典禮的北大人,今天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參加畢業(yè)典禮,深感榮幸!然后要特別恭喜今天在座的所有15屆學弟學妹,恭喜你們學有所成,恭喜你們進入人生新階段!
從接到學校的邀請,一直忐忑,在北大的講壇上演講絕不是件輕松的事情,講得不好在我們當年是會被噓下去的。學習了很多名人的大學畢業(yè)典禮演講,包括最近解植春在黑龍江大學和雷軍同學在武漢大學畢業(yè)典禮上的講話,當然也包括最著名的我們的盧新寧師姐在中文系12屆畢業(yè)典禮上的講話,大家都講到一個共同的話題就是希望同學們在走向社會之際不要忘卻理想。但是我想對北大人這個不是問題,北大人從來不缺理想和情懷,學術(shù)如何,政商名人多少不好說,但是論理想北大絕對第一。身為北大人應該有更加高遠的志向和追求所以今天我的題目叫俠之大者。百多年以來,北大人從來都是心懷天下,以救國濟民為己任,做為一個整體,北大人堪稱俠之大者。盡管我們因此被冠以清高,狂妄的稱號,但是無所謂,在山頂?shù)娜丝偸羌拍?,對于各種羨慕嫉妒恨,北大人的態(tài)度從來都是一笑了之。
北京大學本身就是生于亂世,是戊戌變法的產(chǎn)物,京師大學堂的匾額上隱隱然有六君子的血污;自1898以降,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在100多年的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為民族之振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年是新文化運動100周年,再過幾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北大以五四為校慶日,在為國為民的擔當面前,北大人永遠都是沖在最前面,不憚以負起領(lǐng)袖的職責,甚至不惜留血犧牲,所謂俠之大者,莫過于此,絕非謬贊,北大人擔得起,也應該擔下去!
同學們,做為北大本科生,4年前從數(shù)百萬人中登堂入室進入北大本科,精英中的精英;生于90年代,成長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完全沒有經(jīng)歷短缺時代,你們正在經(jīng)歷的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不管別人說什么,你們必須相信你們自己是最好的,是這個最好的時代最杰出的精英分子,你們將是這個新時代的俠之大者;我們這些6070年代的總說你們?nèi)狈硐?,價值觀迷失,其實更多是年紀大了愛嘮叨而已,是對青春已逝的感嘆,是嫉妒你們!再過20年,當你們到了我們現(xiàn)在這個年齡,我相信北大會更好,中國會更好!自由和民主的光輝一定將普照神州!這樣的一個時代,我心深向往之,我相信我們可以一起見證!
大學畢業(yè),意味著人生的一個新階段即將開始,你們將從象牙塔走進名利場;雖然今日之校園已經(jīng)未必是純凈的象牙塔,但是今天的社會確實是名副其實的名利場。以我個人25年在這個名利場浮沉之經(jīng)驗,送給大家三個實在的建議:一是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方不至迷失目標和方向,俠之大者,義必在利之先,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問問你心中那個北大;二是堅持努力,中國古語將講能補拙,笨鳥先飛,你們都是聰明鳥,如果還能先飛,還能保持一份勤奮,一定比那頭風口上的豬飛得更高;第三是珍惜同學情誼,同學,北大同學,尤其是北大本科的同學一定是你將來最最重要的人脈圈,不管是對你的事業(yè)還是對你的內(nèi)心;學生時代的愛恨情仇將來都是你回憶中最寶貴的人生鏡頭。四載同窗,朝夕與共,這是多么難得的緣分!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屬于你們的精彩人生正在向你們招手,盡情施展你們的才華,盡情揮灑你們的青春!不管你將來是當總理還是賣肉,你頭頂上的北大人是一樣的三個字,只要你心中的三角地還在,只要你心中的未名湖還在,你就無愧于俠之大者!
謝謝大家!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十二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學生的畢業(yè)感言:“四年的點點滴滴縈繞在眼前,徘徊在心頭,印刻在腦海,是那樣的清晰,那樣的深刻,那樣的生動。感謝師長們的鼓勵與教誨,感謝同學們的幫助與陪伴,感謝你們帶來的快樂與歡笑。”是的,畢業(yè)季,感恩時,我提議,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的父母和師長,也送給你們自己!
回首四年,你們的通識課搶選都經(jīng)歷過“秒殺”,你們創(chuàng)造了讓教務處老師苦惱的“我愛選課網(wǎng)”;你們在與外校學生斗嘴時的必殺技是“我們宿舍有空調(diào)”;你們鼓勵低年級同學,用的是“舌尖上的交大”保你一月用餐不重樣;你們說“只有在菁菁堂看過世界杯,那才算是真正的球迷”。雖然“羅森”已經(jīng)變成了“快客”,但是“冰火四季”的燈光依然閃亮;雖然“第五街的咖啡”已經(jīng)不復存在,但是校車站的“甜魔”畢竟陪你們度過了一段段美妙的時光;也許明天,你們將難再品嘗“華聯(lián)”的“雞蛋灌餅”,難得再搭帳篷通宵排隊搶票,再也不必編造美麗的謊言請樓管半夜開門,但是“152167”開頭的手機號永遠屬于你,“509”開頭的學號永遠屬于你。
當前的中國,正在進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階段。大學日益成為引領(lǐng)社會發(fā)展的思想庫,科技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源頭,創(chuàng)新型領(lǐng)袖人才培養(yǎng)的高地。面向未來,大學的道德風骨將代表國家與民族的文明程度;大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決定國家與民族的發(fā)展動力。無論是“實業(yè)救國”的創(chuàng)校機緣,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院系調(diào)整,或是改革開放后的蓬勃發(fā)展,引領(lǐng)社會、服務社會、改造社會,一直是上海交大的為學之基、立身之本。當前的時代,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對創(chuàng)新和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這對上海交大學子而言,恰恰是一展身手的廣闊天地,為你們成就事業(yè)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世界在變,社會也在變,面對不可預知的前途,你們該怎么辦?很遺憾,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作為你們的師長,我想說:你們應該在成長中選擇堅守。無論時光如何變幻,我們內(nèi)心深處總要堅守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無關(guān)金錢、權(quán)力和地位,但關(guān)乎思想、精神和道德,更關(guān)乎良心、公平和正義。如果說,大學是這些人類永恒主題的守護者,那么經(jīng)過大學浸染的人應該是這些理念的堅定實踐者和追隨者!我衷心希望,上海交大的學子,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操守,心懷感恩、勇于擔當、恪守底線、慎始敬終,向著真理之光,揚帆啟航!
“你可以一無所有,只要你的精神還在”、“我們可以經(jīng)歷失敗,但我們不會失敗”。xx大學20xx年的歷史便是對堅守、夢想、奮斗和成功的最好演繹和詮釋。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校友,家長朋友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屆本科生畢業(yè)典禮。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和海內(nèi)外校友,向2016屆全體本科畢業(yè)生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為你們的成長付出心血的師長、親人和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回想起的九月,你們作為新一屆西工大人,帶著滿眼的新鮮和好奇來到了這里,你們到的時候,比我到西工大還早了整整四個月;今天,你們即將揮手告別母校。這四年,時間一晃而過,你們用燦爛的青春留下了“工大記憶”,你們用努力和拼搏續(xù)寫了“畢業(yè)達人”的故事,你們對工大美中不足的“吐槽”,飽含了對母校未來的期望。
今天,圖書館前你們親手栽種的21棵畢業(yè)樹已經(jīng)生根,校園里絡(luò)繹不絕的畢業(yè)合影充滿了你們依依不舍的師生情、同窗情。宿舍里面,你們留給下一屆新生的那一封封“家信”,相信也一定會帶給今年新的同學難忘的驚喜與感動。真心地感謝大家在最美好的時候選擇了西北工業(yè)大學!同學們即將步入社會,我希望你們早日事業(yè)有成,更希望你們能夠在歲月的淘洗和生活的磨礪中,去追求生命的意義,去品味人生的真諦。
說到這,我想給大家講三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
在1940年的夏天,有一位少年望著日軍轟炸下滿目瘡痍的國土暗自下決心:如果我們也有飛機、有空軍,日寇就不敢這么猖狂!這位少年懷著“航空救國”的愿望,先后求學于國內(nèi)外名校的航空專業(yè)。華航西遷,他一手創(chuàng)建了西北工業(yè)大學的宇航工程系。大家知道西工大歷史的話,就知道宇航工程系多次面臨被拆、被撤的**,在這些**中,他多方呼吁,為我國航天教育事業(yè)和科學研究保留了一支重要力量.
他當選院士,初心未改,仍潛心科研,培育人才;96歲高齡,病榻之上,他捐贈畢生積蓄支持學校發(fā)展——今年在首個“中國航天日”那一天,他走了。他就是西工大老前輩陳士櫓先生。陳先生為航天而生、為航天而去,一生潛心治學,奉獻而無所求,為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國防武器裝備現(xiàn)代化做出了貢獻,用一生詮釋了生命的真諦。我講這個故事是想說,追求生命的意義,首先要體現(xiàn)在堅定信念、不忘初心。
第二個故事
同學們,相信你們每個人幾乎都有在長安校區(qū)與我們校園放的那一架arj21零號試驗機的合影。今天是6月23號,如果說不變的話,四天以后,這架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新支線飛機將實現(xiàn)商業(yè)首飛。我想歷史將銘記首任總設(shè)計師吳興世、現(xiàn)任總設(shè)計師陳勇等眾多西工大校友。還有前些天刷爆西工大人朋友圈的運20大型戰(zhàn)略運輸機,它的總設(shè)計師就是我們的校友唐長紅院士。在唐長紅校友的帶領(lǐng)下,運20僅用8年時間就完成研制裝備,在建設(shè)我國戰(zhàn)略空軍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上個星期天在我們學校舉行的“長江學者西部研討會”上,現(xiàn)場座無虛席,這是我到西工大三年多以來見到的最感動的會場。很多師生或席地而坐,或連續(xù)站立三四個小時,聆聽唐長紅、吳偉仁、張立同院士的報告。這些杰出的西工大人為國防科技事業(yè)發(fā)展不斷探索、勇挑重擔、頑強攻關(guān),在航空航天助力“中國夢”的早日實現(xiàn)中,成就了精彩的人生。我講這個故事想說的是,追求生命的意義,也體現(xiàn)在勇于擔當、上下求索。
第三個故事
今年的5月25號,著名的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鐘書先生的夫人楊絳先生去世了。楊先生不是影星、歌星、球星,也不是企業(yè)家、政治家,但是她去世的消息發(fā)布之后,從網(wǎng)絡(luò)空間到現(xiàn)實空間,有著許多不同年齡、不同經(jīng)歷、不同價值追求的人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她深深的哀思與懷念。這是為什么呢?我自己在清華大學工作的時候,因為工作的機緣,有幸與楊先生有過多次直接的接觸。在與楊先生的交流中,我深切感覺到,她雖然經(jīng)歷了戰(zhàn)亂、人禍和至親骨肉離別的種.種不幸,卻能積極對待所有的災難和挫折,在獨立的人格、不懈的努力和從容的心境中,堅守了對事業(yè)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對親人的深情,所以她才活出了今天海闊天空的生命境界,更加深深地體會到生命的意義。
同學們,有人說,“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也有人說,“有些時候,我們不能改變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心態(tài)”。在以后大家的工作生活中,你們一定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也一定會面對各種選擇和糾結(jié)。我希望你們正視所有將會面臨的“生存挫折”,盡可能客觀地去看待世界,始終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人生,學會用愛和寬容去滋潤痛苦,成功時不趾高氣昂,困頓時也不沮喪郁悶,始終迎著陽光,努力向前!從這個故事當中,我想說的是,追求生命的意義,還體現(xiàn)在要理性從容、陽光生活。
同學們,生命的意義不止在于你是功勛卓著的大人物,還是默默無聞的“路人甲”,總是各有各的遭遇,各有各的精彩。無論未來你們走到哪里,母校永遠是你們堅強的后盾和溫暖的家,記得?;丶铱纯?
再見了,同學們,祝愿你們一生幸福、平安!
謝謝大家!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一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親友們,來賓們:
今天是一個難忘的日子。3000多名同學順利完成本科學業(yè),即將踏上新的人生之路。作為校長,我和大家一樣無比激動,在此,向你們和你們的家人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悉心指導你們的老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你們在20xx年走進了這個美麗的園子,擁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3字班。我也是3字班的,20xx年,我與你們當初一樣,滿懷憧憬和期待來到清華園。當時的清華與你們所見的大不相同,那時五道口還沒有成為“宇宙中心”,那時紫荊公寓區(qū)還一片蛙鳴,那時“三教”才剛剛建好,那時的年輕老師現(xiàn)在已兩鬢風霜。30年后,你們有機會徜徉于藝術(shù)博物館,沉浸在達·芬奇的驚才絕艷和畢加索、莫奈、吳冠中的名作之中;在新清華學堂,領(lǐng)略人文清華講壇上演講者的大師風范和深邃哲思;在“學堂在線”平臺上,探索更廣闊的知識領(lǐng)域;在icenter、lab等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平臺上,大開腦洞將創(chuàng)意變成現(xiàn)實。清華園的變化日新月異,但充滿朝氣和蓬勃向上的校園氛圍不曾改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于言”的校風,“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風格不曾改變。清華的時代華彩和文化底色共同塑造了一代代清華人的品格。
同學們,大學是現(xiàn)代社會的思想庫,傳承人類過往的文明,孕育人類未來的希望。大學是新思想的發(fā)源地,守護社會的核心價值,引領(lǐng)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培育有思想的青年人,永遠是大學的核心目標。你們在大學四年里所收獲的青春果實中,最寶貴的就是你們逐漸形成的思想。一個人能夠成為什么樣的人,關(guān)鍵在于他有著怎樣的思想。我們評論某人有思想,往往指他有自己的思考、尤其是有自己的觀點。有思想的人,不會失去目標、失去方向。有思想的人,內(nèi)心是充實而豐富的。有思想的人,自有人格的魅力。
思想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應該是你們的人生目標,但這個目標不可能在大學四年的時間里完成。思想的形成需要豐富的閱歷,需要長期的積累,需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們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思想。
思想的形成需要廣泛的閱讀,需要深入的思考。閱讀決定思想的寬度,思考決定思想的深度。你們要跨越知識的界限、文化的界限、時空的界限和自我的界限,在閱讀中與智者先賢對話,在思考中與內(nèi)心真我交流。讀到一本好書,猶如結(jié)識一位好友,讀那些能讓人掩卷長思的書,會讓你受益終生。在你們畢業(yè)之際,我想送大家一份禮物。這是一本關(guān)于思想的書,是一本清華老師寫的書。這本書就是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先生于1920年至1952年在清華大學哲學系任教?!吨袊軐W簡史》是他飲譽海內(nèi)外的著作,是影響了許多人一生的經(jīng)典。希望你們深入閱讀這本書,學習以世界和現(xiàn)代的視角看待中國文化,在思考中體會思想的魅力。這本書中有一句話:“哲學,是對于人生有系統(tǒng)的反思的思想”。希望你們不要因為碎片化信息的泛濫,而使自己的思想變得淺薄。希望你們在閱讀和思考中反思人生,沖刷思想的雜質(zhì),磨礪思想的鋒芒。
思想的形成離不開人生閱歷,離不開深入的思考。豐富的閱歷是形成思想的基礎(chǔ)和前提,閱歷沉淀的過程也是思想形成的過程。沒有引發(fā)行動的思想,不是真正的思想;沒有高尚思想指引的行動,是渺小的行動。宋代思想家朱熹說,“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坐在你們當中的新聞學院肖亞洲同學喜愛閱讀路遙、費孝通關(guān)于中國農(nóng)村的作品。他結(jié)合自身的成長經(jīng)歷,認識到?jīng)]有“滾足泥土”,“縱有造福底層的愿望,也可能背離底層福祉”。他用三個寒暑假到晉西呂梁山區(qū)石樓縣貧瘠、僻塞的村莊里,與鄉(xiāng)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形成了26萬字的著作《厚土——一個清華學子對晉西農(nóng)村的調(diào)查紀實》。希望同學們秉承實干的精神,讓思想在扎實的行動中更加堅韌、更加強大。
生活可以平淡,思想必求高遠。法國17世紀的思想家帕斯卡爾曾說,“思想形成人的偉大”。我希望,你們在體察自然、感悟生命中提升思想的境界,在成就事業(yè)、開創(chuàng)未來中彰顯思想的力量。在人生旅途上,做有思想的行者。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因為擁有屬于自己的思想而擁有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同學們,今天是一個讓人眷念的日子。我希望你們記住,清華永遠是你們溫暖的家。歡迎你們隨時回家!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要用到致辭的地方還是很多的,致辭要注意人物的身份,不能偏離說話的對象。那什么樣的致辭才是優(yōu)秀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朋友、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在這鳳凰花開、鮮紅似火的時光里,我們又迎來了既歡樂又傷感的與同學們道別的日子。今天我們在這雄偉的建南大會堂隆重舉行廈門大學20xx屆畢業(yè)典禮,歡送今天畢業(yè)的4782位本科畢業(yè)生,2565位碩士畢業(yè)生,352位博士畢業(yè)生。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圓滿畢業(yè)、即將踏上新的人生旅程的20xx屆畢業(yè)生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美好的祝福!向所有為你們的成長付出辛勞、默默奉獻的師長、親人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再過數(shù)小時,在座的各位同學就將告別這美麗的校園,投身火熱的新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面對著美麗的校園,我想每位同學此時此刻都會產(chǎn)生一股難言的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不論在座的各位同學在這美麗的校園里生活了多長時間——3年、4年、5年、7年或更長的時間,你們都把自己最寶貴的一段青春時光刻在了這座校園里,這座校園也融入了你們的血脈。你們的青春伴隨著這座校園而成長,而這座校園也因你們的青春而美麗而永遠朝氣蓬勃生機盎然!
當然,勿庸諱言,這座美麗的校園也有丑陋,也有野蠻,也有不良,這些都與我們校園格格不入,這些都令我們的同學不滿、厭惡甚至憤怒。但是,不論如何,不論你們愿意還是不愿意此時此刻你們的每個人都會深切地感覺到你們的今生今世已經(jīng)無法與這座校園分離了,你們已有這樣的預感,今后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不論你們做什么,你們的一切都會有這座校園的印記。
因此,在這寶貴而又短暫的別離時刻,我想再與親愛的同學們說的幾句話就是想與同學們一道再次品味或感悟我們的美麗校園,我希望同學們輕輕地與我們的美麗校園說聲再見,但是永遠牢牢地記著她,讓她伴隨你終生。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平實的校園。陳嘉庚選擇在海島上建校園,整個校園臥在堅實的花崗巖層上,依山面海,有山有水,歷經(jīng)風雨,榮辱不驚。這樣一座校園里培育出的學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謙虛而自信,樸實又平和。謙虛是人的一種美德,只有謙虛才會客觀地看待自己也客觀地看待別人,只有謙虛才會保持永不停滯永求進步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謙虛總是與自信相連。自信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心態(tài),或者說是最重要的人生態(tài)度。只有自信的人,才能正確地看待別人,才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與整個世界和諧相處。因此,我們這座平實的校園希望從中走出的學子應該謙虛不要驕傲,應該自信而不要自卑更不要自大。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和諧的校園。陳嘉庚在國難當頭之時為求救國而創(chuàng)辦廈門大學。九十多年來廈大人始終以救國強國為己任,歷經(jīng)艱辛,百折不饒,矢志不渝。應該是經(jīng)歷了太多的磨難,這樣的一座校園對愛、對善、對和諧有著特別的追求,因此,在這個校園里每一塊草、每一棵樹、每一棟樓、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在合適的位置上能與周邊和諧相處。從這樣一座校園里走出的學子自然也把愛與和諧作為自己的永生追求。友善與團結(jié),這是許多人對廈門大學贊美,這也是無數(shù)廈大學子的性格特征。當然,也有人擔心友善與團結(jié)是否會使得廈大學子懦弱并害怕競爭,我想我們的廈大學子絕不會把友善與團結(jié)作為我們害怕競爭、逃避競爭的一個借口。競爭是社會進步的要素之一,競爭不是對抗,競爭也是一種形式的合作。敢于接受挑戰(zhàn)、敢于參與競爭,敢于推動社會的進步,這正是大愛、大善的應有之義,也是我們實現(xiàn)和諧的必由之路。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陳嘉庚在當年是選了一個十分僻靜甚至交通不便的地方來建校園。此后,他對校園的規(guī)劃、對校園的建設(shè)、對師資的要求、給師資的待遇、對學生的關(guān)愛,都是希望廈大能有一個安逸的氛圍與條件。因為他知道只有寧靜才能致遠,只有安逸才能不浮不躁。而不浮不躁是做好學問的基本要求。得益于他的這么一種遠見,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造就了廈大人從容、淡定的品格與本色。當然,溫馨與安逸絕不能成為保守與落后的溫床,反之,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學子,應該擁有更加遠大的理想和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敢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應該成為我們始終不懈的追求。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自由而寬容的校園。陳嘉庚創(chuàng)辦廈大選擇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蔡元培先生為建?;I備委員會第一委員,我想其中的用意應該是在創(chuàng)校初始,陳嘉庚就希望這所學校能成為一所自由而寬容的學校。逾九十年來,我們的校園始終為自由和寬容所擁抱。如何為學生的成長而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如何盡一切所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由地成長,是歷任校園的管理者苦心思索的問題,這樣的一種文化得到大家的贊同與傳承。因此,廈大的學生是自由的,廈大的學生是幸福的。但是,應該說有一些學生自由和幸福到有些懶散和無羈。為此我要真誠地提醒各位,大學可能是你一生中最為自由的一個地方,在這里,你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甚至懶散、任性一點都沒有關(guān)系。這座校園會包容你。但是從今天開始,你們將真正地步入社會,社會的要求與大學的要求有諸多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社會的約束比大學要多得多、也強得多,如果你不能遵守這些約束或規(guī)則,你就一定會碰壁或失敗。因此我特別希望懶散的同學從現(xiàn)在開始就振作起來!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開放的校園。陳嘉庚為廈大擬定的辦學宗旨是:養(yǎng)成專門人才,研究高深學問,闡揚世界文化。這是一個多么開放的基調(diào),在這樣的一個基調(diào)上,我們的校園始終是中國最為開放的校園之一。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膚色的學生共聚一堂,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互相欣賞,在我們的校園里“國際化”成為建設(shè)一流大學的戰(zhàn)略舉措。但是,我們越是開放,我們越要扎根本土。我們尊重多元文化,但一個人只有在熱愛自己的文化、尊重自己的文化的基礎(chǔ)上才有可能真正地熱愛并尊重他人的文化,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文化都不尊重他怎么可能會尊重他人的文化呢?所以,愛祖國、愛人民、愛我們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這是一個廈大學子從我們的校園里應該得到的最基本的啟示。
親愛的同學們,親愛的朋友們,畢業(yè)歌已經(jīng)唱響,你們馬上就要離開這美麗的校園,有的奔赴祖國的四面八方,有的走向世界的異國他鄉(xiāng)。但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也不論你們離開多久,這美麗的校園永遠都是你的溫馨家園,都是你的心靈驛站。哪一天,當你在外奔波累了,當你想歇一歇了,請回到你的校園來,回到你的家園來,在這里坐一坐,躺一躺,靜靜地歇一下,我想這美麗的校園一定會給你以新的力量。
最后,祝愿各位鵬程萬里,一路平安!
謝謝大家!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三
尊敬的xx各位老師、各位朋友、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鳳凰花開、鮮紅似火的時光里,我們又迎來了既歡樂又傷感的與同學們道別的日子。今天我們在這雄偉的建南大會堂隆重舉行廈門大學20xx屆畢業(yè)典禮,歡送今天畢業(yè)的4782位本科畢業(yè)生,2565位碩士畢業(yè)生,352位博士畢業(yè)生。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圓滿畢業(yè)、即將踏上新的人生旅程的20xx屆畢業(yè)生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美好的祝福!向所有為你們的成長付出辛勞、默默奉獻的師長、親人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再過數(shù)小時,在座的各位同學就將告別這美麗的校園,投身火熱的新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面對著美麗的校園,我想每位同學此時此刻都會產(chǎn)生一股難言的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不論在座的各位同學在這美麗的校園里生活了多長時間3年、4年、5年、7年或更長的時間,你們都把自己最寶貴的一段青春時光刻在了這座校園里,這座校園也融入了你們的血脈。你們的青春伴隨著這座校園而成長,而這座校園也因你們的青春而美麗而永遠朝氣蓬勃生機盎然!當然,勿庸諱言,這座美麗的校園也有丑陋,也有野蠻,也有不良,這些都與我們校園格格不入,這些都令我們的同學不滿、厭惡甚至憤怒。但是,不論如何,不論你們愿意還是不愿意此時此刻你們的每個人都會深切地感覺到你們的今生今世已經(jīng)無法與這座校園分離了,你們已有這樣的預感,今后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不論你們做什么,你們的一切都會有這座校園的印記。
因此,在這寶貴而又短暫的別離時刻,我想再與親愛的同學們說的幾句話就是想與同學們一道再次品味或感悟我們的美麗校園,我希望同學們輕輕地與我們的美麗校園說聲再見,但是永遠牢牢地記著她,讓她伴隨你終生。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平實的校園。陳嘉庚選擇在海島上建校園,整個校園臥在堅實的花崗巖層上,依山面海,有山有水,歷經(jīng)風雨,榮辱不驚。這樣一座校園里培育出的學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謙虛而自信,樸實又平和。謙虛是人的一種美德,只有謙虛才會客觀地看待自己也客觀地看待別人,只有謙虛才會保持永不停滯永求進步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謙虛總是與自信相連。自信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心態(tài),或者說是最重要的人生態(tài)度。只有自信的人,才能正確地看待別人,才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與整個世界和諧相處。因此,我們這座平實的校園希望從中走出的學子應該謙虛不要驕傲,應該自信而不要自卑更不要自大。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和諧的校園。陳嘉庚在國難當頭之時為求救國而創(chuàng)辦廈門大學。九十多年來廈大人始終以救國強國為己任,歷經(jīng)艱辛,百折不饒,矢志不渝。應該是經(jīng)歷了太多的磨難,這樣的一座校園對愛、對善、對和諧有著特別的追求,因此,在這個校園里每一塊草、每一棵樹、每一棟樓、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在合適的位置上能與周邊和諧相處。從這樣一座校園里走出的學子自然也把愛與和諧作為自己的永生追求。友善與團結(jié),這是許多人對廈門大學贊美,這也是無數(shù)廈大學子的性格特征。當然,也有人擔心友善與團結(jié)是否會使得廈大學子懦弱并害怕競爭,我想我們的廈大學子絕不會把友善與團結(jié)作為我們害怕競爭、逃避競爭的一個借口。競爭是社會進步的要素之一,競爭不是對抗,競爭也是一種形式的合作。敢于接受挑戰(zhàn)、敢于參與競爭,敢于推動社會的進步,這正是大愛、大善的應有之義,也是我們實現(xiàn)和諧的必由之路。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陳嘉庚在當年是選了一個十分僻靜甚至交通不便的地方來建校園。此后,他對校園的規(guī)劃、對校園的建設(shè)、對師資的要求、給師資的待遇、對學生的關(guān)愛,都是希望廈大能有一個安逸的氛圍與條件。因為他知道只有寧靜才能致遠,只有安逸才能不浮不躁。而不浮不躁是做好學問的基本要求。得益于他的這么一種遠見,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造就了廈大人從容、淡定的品格與本色。當然,溫馨與安逸絕不能成為保守與落后的溫床,反之,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學子,應該擁有更加遠大的理想和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敢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應該成為我們始終不懈的追求。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自由而寬容的校園。陳嘉庚創(chuàng)辦廈大選擇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蔡元培先生為建?;I備委員會第一委員,我想其中的用意應該是在創(chuàng)校初始,陳嘉庚就希望這所學校能成為一所自由而寬容的學校。逾九十年來,我們的校園始終為自由和寬容所擁抱。如何為學生的成長而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如何盡一切所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由地成長,是歷任校園的管理者苦心思索的問題,這樣的一種文化得到大家的贊同與傳承。因此,廈大的學生是自由的,廈大的學生是幸福的。但是,應該說有一些學生自由和幸福到有些懶散和無羈。為此我要真誠地提醒各位,大學可能是你一生中最為自由的一個地方,在這里,你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甚至懶散、任性一點都沒有關(guān)系。這座校園會包容你。但是從今天開始,你們將真正地步入社會,社會的要求與大學的要求有諸多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社會的約束比大學要多得多、也強得多,如果你不能遵守這些約束或規(guī)則,你就一定會碰壁或失敗。因此我特別希望懶散的同學從現(xiàn)在開始就振作起來!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開放的校園。陳嘉庚為廈大擬定的辦學宗旨是:養(yǎng)成專門人才,研究高深學問,闡揚世界文化。這是一個多么開放的基調(diào),在這樣的一個基調(diào)上,我們的校園始終是中國最為開放的校園之一。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膚色的學生共聚一堂,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互相欣賞,在我們的校園里“國際化”成為建設(shè)一流大學的戰(zhàn)略舉措。但是,我們越是開放,我們越要扎根本土。我們尊重多元文化,但一個人只有在熱愛自己的文化、尊重自己的文化的基礎(chǔ)上才有可能真正地熱愛并尊重他人的文化,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文化都不尊重他怎么可能會尊重他人的文化呢?所以,愛祖國、愛人民、愛我們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這是一個廈大學子從我們的校園里應該得到的最基本的啟示。
親愛的同學們,親愛的朋友們,畢業(yè)歌已經(jīng)唱響,你們馬上就要離開這美麗的校園,有的奔赴祖國的四面八方,有的走向世界的異國他鄉(xiāng)。但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也不論你們離開多久,這美麗的校園永遠都是你的溫馨家園,都是你的心靈驛站。哪一天,當你在外奔波累了,當你想歇一歇了,請回到你的校園來,回到你的家園來,在這里坐一坐,躺一躺,靜靜地歇一下,我想這美麗的校園一定會給你以新的力量。
最后,祝愿各位鵬程萬里,一路平安!
謝謝大家!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四
畢業(yè)典禮都會有我們校長的身影,他們在畢業(yè)典禮上會有很多精彩的受益終身的致辭,演講。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歡迎閱讀。更多資訊請繼續(xù)關(guān)注畢業(yè)典禮欄目!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朋友、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鳳凰花開、鮮紅似火的時光里,我們又迎來了既歡樂又傷感的與同學們道別的日子。今天我們在這雄偉的建南大會堂隆重舉行廈門大學2019屆畢業(yè)典禮,歡送今天畢業(yè)的4782位本科畢業(yè)生,2565位碩士畢業(yè)生,352位博士畢業(yè)生。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圓滿畢業(yè)、即將踏上新的人生旅程的2019屆畢業(yè)生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美好的祝福!向所有為你們的成長付出辛勞、默默奉獻的師長、親人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再過數(shù)小時,在座的各位同學就將告別這美麗的校園,投身火熱的新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面對著美麗的校園,我想每位同學此時此刻都會產(chǎn)生一股難言的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不論在座的各位同學在這美麗的校園里生活了多長時間——3年、4年、5年、7年或更長的時間,你們都把自己最寶貴的一段青春時光刻在了這座校園里,這座校園也融入了你們的血脈。你們的青春伴隨著這座校園而成長,而這座校園也因你們的青春而美麗而永遠朝氣蓬勃生機盎然!當然,勿庸諱言,這座美麗的校園也有丑陋,也有野蠻,也有不良,這些都與我們校園格格不入,這些都令我們的同學不滿、厭惡甚至憤怒。但是,不論如何,不論你們愿意還是不愿意此時此刻你們的每個人都會深切地感覺到你們的今生今世已經(jīng)無法與這座校園分離了,你們已有這樣的預感,今后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不論你們做什么,你們的一切都會有這座校園的印記。
因此,在這寶貴而又短暫的別離時刻,我想再與親愛的同學們說的幾句話就是想與同學們一道再次品味或感悟我們的美麗校園,我希望同學們輕輕地與我們的美麗校園說聲再見,但是永遠牢牢地記著她,讓她伴隨你終生。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平實的校園。陳嘉庚選擇在海島上建校園,整個校園臥在堅實的花崗巖層上,依山面海,有山有水,歷經(jīng)風雨,榮辱不驚。這樣一座校園里培育出的學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謙虛而自信,樸實又平和。謙虛是人的一種美德,只有謙虛才會客觀地看待自己也客觀地看待別人,只有謙虛才會保持永不停滯永求進步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謙虛總是與自信相連。自信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心態(tài),或者說是最重要的人生態(tài)度。只有自信的人,才能正確地看待別人,才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與整個世界和諧相處。因此,我們這座平實的校園希望從中走出的學子應該謙虛不要驕傲,應該自信而不要自卑更不要自大。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和諧的校園。陳嘉庚在國難當頭之時為求救國而創(chuàng)辦廈門大學。九十多年來廈大人始終以救國強國為己任,歷經(jīng)艱辛,百折不饒,矢志不渝。應該是經(jīng)歷了太多的磨難,這樣的一座校園對愛、對善、對和諧有著特別的追求,因此,在這個校園里每一塊草、每一棵樹、每一棟樓、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在合適的位置上能與周邊和諧相處。從這樣一座校園里走出的學子自然也把愛與和諧作為自己的永生追求。友善與團結(jié),這是許多人對廈門大學贊美,這也是無數(shù)廈大學子的性格特征。當然,也有人擔心友善與團結(jié)是否會使得廈大學子懦弱并害怕競爭,我想我們的廈大學子絕不會把友善與團結(jié)作為我們害怕競爭、逃避競爭的一個借口。競爭是社會進步的要素之一,競爭不是對抗,競爭也是一種形式的合作。敢于接受挑戰(zhàn)、敢于參與競爭,敢于推動社會的進步,這正是大愛、大善的應有之義,也是我們實現(xiàn)和諧的必由之路。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陳嘉庚在當年是選了一個十分僻靜甚至交通不便的地方來建校園。此后,他對校園的規(guī)劃、對校園的建設(shè)、對師資的要求、給師資的待遇、對學生的關(guān)愛,都是希望廈大能有一個安逸的氛圍與條件。因為他知道只有寧靜才能致遠,只有安逸才能不浮不躁。而不浮不躁是做好學問的基本要求。得益于他的這么一種遠見,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造就了廈大人從容、淡定的品格與本色。當然,溫馨與安逸絕不能成為保守與落后的溫床,反之,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學子,應該擁有更加遠大的理想和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敢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應該成為我們始終不懈的追求。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自由而寬容的校園。陳嘉庚創(chuàng)辦廈大選擇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蔡元培先生為建校籌備委員會第一委員,我想其中的用意應該是在創(chuàng)校初始,陳嘉庚就希望這所學校能成為一所自由而寬容的學校。逾九十年來,我們的校園始終為自由和寬容所擁抱。如何為學生的成長而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如何盡一切所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由地成長,是歷任校園的管理者苦心思索的問題,這樣的一種文化得到大家的贊同與傳承。因此,廈大的學生是自由的,廈大的學生是幸福的。但是,應該說有一些學生自由和幸福到有些懶散和無羈。為此我要真誠地提醒各位,大學可能是你一生中最為自由的一個地方,在這里,你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甚至懶散、任性一點都沒有關(guān)系。這座校園會包容你。但是從今天開始,你們將真正地步入社會,社會的要求與大學的要求有諸多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社會的約束比大學要多得多、也強得多,如果你不能遵守這些約束或規(guī)則,你就一定會碰壁或失敗。因此我特別希望懶散的同學從現(xiàn)在開始就振作起來!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開放的校園。陳嘉庚為廈大擬定的辦學宗旨是:養(yǎng)成專門人才,研究高深學問,闡揚世界文化。這是一個多么開放的基調(diào),在這樣的一個基調(diào)上,我們的校園始終是中國最為開放的校園之一。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膚色的學生共聚一堂,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互相欣賞,在我們的校園里“國際化”成為建設(shè)一流大學的戰(zhàn)略舉措。但是,我們越是開放,我們越要扎根本土。我們尊重多元文化,但一個人只有在熱愛自己的文化、尊重自己的文化的基礎(chǔ)上才有可能真正地熱愛并尊重他人的文化,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文化都不尊重他怎么可能會尊重他人的文化呢?所以,愛祖國、愛人民、愛我們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這是一個廈大學子從我們的校園里應該得到的最基本的啟示。
親愛的同學們,親愛的朋友們,畢業(yè)歌已經(jīng)唱響,你們馬上就要離開這美麗的校園,有的奔赴祖國的四面八方,有的走向世界的異國他鄉(xiāng)。但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也不論你們離開多久,這美麗的校園永遠都是你的溫馨家園,都是你的心靈驛站。哪一天,當你在外奔波累了,當你想歇一歇了,請回到你的校園來,回到你的家園來,在這里坐一坐,躺一躺,靜靜地歇一下,我想這美麗的校園一定會給你以新的力量。
最后,祝愿各位鵬程萬里,一路平安!
謝謝大家!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學生的
畢業(yè)感言
:“四年的點點滴滴縈繞在眼前,徘徊在心頭,印刻在腦海,是那樣的清晰,那樣的深刻,那樣的生動。感謝師長們的鼓勵與教誨,感謝同學們的幫助與陪伴,感謝你們帶來的快樂與歡笑?!笔堑?,畢業(yè)季,感恩時,我提議,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的父母和師長,也送給你們自己!
回首四年,你們的通識課搶選都經(jīng)歷過“秒殺”,你們創(chuàng)造了讓教務處老師苦惱的“我愛選課網(wǎng)”;你們在與外校學生斗嘴時的必殺技是“我們宿舍有空調(diào)”;你們鼓勵低年級同學,用的是“舌尖上的交大”保你一月用餐不重樣;你們說“只有在菁菁堂看過世界杯,那才算是真正的球迷”。雖然“羅森”已經(jīng)變成了“快客”,但是“冰火四季”的燈光依然閃亮;雖然“第五街的咖啡”已經(jīng)不復存在,但是校車站的“甜魔”畢竟陪你們度過了一段段美妙的時光;也許明天,你們將難再品嘗“華聯(lián)”的“雞蛋灌餅”,難得再搭帳篷通宵排隊搶票,再也不必編造美麗的謊言請樓管半夜開門,但是“152167”開頭的手機號永遠屬于你,“509”開頭的學號永遠屬于你。
當前的中國,正在進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階段。大學日益成為引領(lǐng)社會發(fā)展的思想庫,科技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源頭,創(chuàng)新型領(lǐng)袖人才培養(yǎng)的高地。面向未來,大學的道德風骨將代表國家與民族的文明程度;大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決定國家與民族的發(fā)展動力。無論是“實業(yè)救國”的創(chuàng)校機緣,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院系調(diào)整,或是改革開放后的蓬勃發(fā)展,引領(lǐng)社會、服務社會、改造社會,一直是上海交大的為學之基、立身之本。當前的時代,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對創(chuàng)新和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這對上海交大學子而言,恰恰是一展身手的廣闊天地,為你們成就事業(yè)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世界在變,社會也在變,面對不可預知的前途,你們該怎么辦?很遺憾,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作為你們的師長,我想說:你們應該在成長中選擇堅守。無論時光如何變幻,我們內(nèi)心深處總要堅守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無關(guān)金錢、權(quán)力和地位,但關(guān)乎思想、精神和道德,更關(guān)乎良心、公平和正義。如果說,大學是這些人類永恒主題的守護者,那么經(jīng)過大學浸染的人應該是這些理念的堅定實踐者和追隨者!我衷心希望,上海交大的學子,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操守,心懷感恩、勇于擔當、恪守底線、慎始敬終,向著真理之光,揚帆啟航!
“你可以一無所有,只要你的精神還在”、“我們可以經(jīng)歷失敗,但我們不會失敗”。上海交通大學12019年的歷史便是對堅守、夢想、奮斗和成功的最好演繹和詮釋。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五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各位家長、各位親友、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好!
六月的廈門,陽光燦爛,萬象更新,一派生機,六月的廈大,歌聲朗朗,笑聲不斷,當然,不時也能看到因離別而不舍的淚水掛在臉頰上。六月是火紅的季節(jié),六月是畢業(yè)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在這雄偉的建南大會堂隆重舉行廈門大學2011屆畢業(yè)典禮,今年6月,共有8399位同學畢業(yè)。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圓滿畢業(yè)、即將踏上嶄新人生旅程的2011屆畢業(yè)生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美好的祝福!向所有為你們的成長付出辛勞、默默奉獻的師長、親人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2011是一個我們會永遠記住的年輪。在這一年里,我們剛剛歡慶了我們母校的九十華誕,又將迎來我們偉大的黨建黨九十周年的光輝日子;這一年是我們“十二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在座的各位親愛的同學順利畢業(yè)、奔赴社會、報效祖國的起始之年。這是吉祥的一年,勝利的一年,我想在座的同學們跟我一樣,都會永遠記住這一年。
我知道,在座一些同學再過幾個小時,多數(shù)同學再過一天、兩天或幾天就要離開這美麗的校園,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新的人生,新的輝煌。在這道別的時刻,在這每一分鐘都無限寶貴的時刻,我要跟同學們說些什么呢?這幾天我一直都在想我要跟同學們說些什么?我思緒再三,我決定我要把我們母校九十華誕慶典的主題詞——“感恩、責任、奉獻”這六個大字送給各位。在籌備母校九十華誕慶典時,在征集了師生員工上上下下多方的意見與建議之后,學校把“感恩、責任、奉獻”這六個字確定為九十大慶的主題詞,因為大家一致認為,這六個字是對廈大過去九十年艱苦而又輝煌的辦學歷程的最好概括,又是對母校下一個九十年,或下下、再下一個九十年的最高期許。九十年來,一代又一代廈大人都在默默地踐行著這六個大字,為自己的祖國,為自己的民族無私地貢獻著自己的青春、智慧、力量與生命。
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我們的校主陳嘉庚出生于1874年。那是一個多么黑暗的年代,真是令人不堪回首。1874年,臺灣被日本占領(lǐng),71年后才回到祖國。陳嘉庚出生時,他的父親已赴南洋謀生,他是母親一人含辛茹苦歷經(jīng)艱辛撫養(yǎng)長大的。1891年,他年僅十七歲,同樣為了謀生,他奉父親之命冒著生命危險遠渡重洋到新加坡去打拼??梢赃@么說,陳嘉庚的童年、少年是在國破家貧、親人離散之中渡過的,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充滿了困苦和艱辛。但既使這樣,陳嘉庚從沒有抱怨過自己的祖國,他自始至終都無比熱愛自己的祖國。在南洋艱苦奮斗數(shù)十年后,事業(yè)有成,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報效自己的祖國,如何讓自己的祖國擺脫貧困、繁榮強大。他認為中國落后挨打遭列強欺壓的根本原因在于國人愚鈍沒有教育,因此他傾自己的所有力量大力興學辦教育,他獨資創(chuàng)辦廈門大學,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人!陳嘉庚為什么能這樣?因為他懂得感恩,他知道生他養(yǎng)他的是中國人,教他育他的是中國人,不管中國有多窮,這永遠是自己的祖國。所以,他一旦有了能力,他便要傾其所有來報答自己的祖國。陳嘉庚的感恩之心感動了無數(shù)的廈大學子,在陳嘉庚的感召下,廈門大學始終是一所懂于感恩的學校,不論在哪一個年代,廈門大學都牢牢記著自己的祖國,記著自己的民族,記著所有幫助、支持過自己的人。
在座的各位也都知道,廈大在八年抗戰(zhàn)最為困難時期的校長是薩本棟。薩本棟上世紀二十年代初由清華選送美國留學,先后畢業(yè)于美國斯坦福大學和麻省伍斯特工學院,在美期間他的科研獲得諸多成果,任職于著名的西屋公司。1928年,薩本棟年僅26歲被清華聘為物理學教授回國任教。1937年7月1日,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陳嘉庚先生將廈大獻給國家,廈大從此由私立改為國立。7月6日,薩本棟被任命為國立廈門大學第一任校長。在物理學與電機工程學上造詣高深,成就卓越,已在清華任教9年的薩本棟在接到任廈大校長的任命后,曾頗感猶豫,因為此一去對他來說真是道路艱辛,成敗難測。但他最后有感于陳嘉庚愛國興學的偉大精神,有感于他要把廈大建成一所一流大學的宏愿,懷著為祖國培養(yǎng)更多一流人才的責任,毅然作出巨大的個人犧牲,到廈大就任。薩校長接受任命的第二天,中國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此后的八年,他把自己與廈大完全連在一起??箲?zhàn)八年,廈大內(nèi)遷閩西山城長汀,在常人無法想像的艱難困苦之中,薩校長奠定了廈門大學南方之強的根基,但他個人付出的代價不僅是學術(shù)而且是生命。剛到廈大時,他是個著名學者也是個優(yōu)秀網(wǎng)球運動員,而八年后離開廈大時他已是一個走路都困難的駝背老人。1949年1月離開廈大僅4年,他病逝于美國加州,年僅47歲。薩本棟為何為廈大如此漚心瀝血、九死而不悔?因為,他牢記自己的使命與責任,他說他一旦決定來廈大,就要盡自己的全力去履行自己的職責,他來廈大就是要盡到把廈大辦成一流為國家培養(yǎng)棟梁之才的責任。是責任驅(qū)使他把自己的生命耗盡。
在座的各位可能都知道,我們的蔡啟瑞院士是一位化學家,有些同學可能還知道他是一個催化學家。但可能很多同學都不知道蔡院士到了44歲人已中年才轉(zhuǎn)變自己已研究了二十年的結(jié)構(gòu)化學去專攻催化化學的。蔡院士1937年從廈大化學系畢業(yè)后即留校任教,后于1947年初赴美留學,獲博士學位后被美國政府阻撓歸國,直到1956年春才得以回到廈大任教。蔡院士從30年代開始就在研究離子晶體的單晶制備、晶體結(jié)構(gòu)和極化現(xiàn)象,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在美國近10年的學習與研究,使他的所長得到了系統(tǒng)的加強。1957年的一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一則消息,改變了他已從事二十年的研究方向,這則消息是報道說在我國松遼平原發(fā)現(xiàn)了大油田,中國急需化學工業(yè)與煉油工業(yè)的人才。石油化工的基礎(chǔ)是催化,當時我國的催化科學十分薄弱,幾乎是空白。蔡院士得知這一消息后,毅然決然改變自己的研究方向,他為了祖國的石油工業(yè),要放棄自己從事多年的已有研究從零開始轉(zhuǎn)向催化研究。這樣的一個決定,哪怕在科研手段有很大進步的今天也可以說是一個幾乎令人難以想像的決定,這意味著他要把已有的所有成就徹底放棄,重新開始對一個完全陌生領(lǐng)域的探索。
但我們的蔡啟瑞院士為了國家的需要,義無反顧地做出了這樣的抉擇。1958年秋,他與他的同事們在廈門大學化學系建立了中國高校第一個催化教研室,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廈大催化學科成為中國催化事業(yè)最重要的人才培養(yǎng)與科學研究的基地之一。他作為中國催化學科的奠基人,為我國石化工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無比重要的貢獻。蔡啟瑞院士在自己的人生關(guān)頭能作出如此重要的抉擇,源于自己他始終懷抱的`為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始終認為,國家的需要,就是科學家責無旁貸的職責,無私奉獻,是科學家應有的品格。
廈大的九十年,是感恩責任奉獻的九十年;廈大對國家對社會的感恩責任與奉獻是所有的廈大學子共同鑄成的。親愛的同學們,在你們即將離別母校踏上社會之際,我由衷地期望各位能牢記廈大的精神弘揚廈大的傳統(tǒng),為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當然,我很希望同學們的感恩能從感謝自己的父母開始,可能有同學至今還沒有給自己的父母買過一盒點心或送過一件禮物,我希望你們領(lǐng)到第一份工資時能給自己的父母買一個小小的禮物。我還希望,你們能把責任與奉獻體現(xiàn)在你們今后每一天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中。
親愛的同學,親愛的朋友!畢業(yè)歌已經(jīng)唱響,火紅的鳳凰花已掛滿枝頭,你們馬上就要出征了!在最后的一刻,我要再與各位訴說的一句話就是:朋友,請大膽而自信地投入火熱的新生活,用你滿腔的熱忱去實現(xiàn)自己的美好理想。請你們記住,當你們走出校門之后,無論你身處何方,無論你身居何職,都會有一個忠實的、可信賴的朋友站在你的身后,他默默地注視著你,當你成功時,他愿意分享你的喜悅;當你受挫時,他愿意分擔你的憂愁;特別是當你需要幫助時,他真誠地愿意助你一臂之力!這個朋友就是你的母?!獜B門大學!
最后,祝各位同學鵬程萬里,一路平安!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六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朋友、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學生的畢業(yè)感言:“四年的點點滴滴縈繞在眼前,徘徊在心頭,印刻在腦海,是那樣的清晰,那樣的深刻,那樣的生動。感謝師長們的鼓勵與教誨,感謝同學們的幫助與陪伴,感謝你們帶來的快樂與歡笑。”是的,畢業(yè)季,感恩時,我提議,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的父母和師長,也送給你們自己!
回首四年,你們的通識課搶選都經(jīng)歷過“秒殺”,你們創(chuàng)造了讓教務處老師苦惱的“我愛選課網(wǎng)”;你們在與外校學生斗嘴時的必殺技是“我們宿舍有空調(diào)”;你們鼓勵低年級同學,用的是“舌尖上的交大”保你一月用餐不重樣;你們說“只有在菁菁堂看過世界杯,那才算是真正的球迷”。雖然“羅森”已經(jīng)變成了“快客”,但是“冰火四季”的燈光依然閃亮;雖然“第五街的咖啡”已經(jīng)不復存在,但是校車站的“甜魔”畢竟陪你們度過了一段段美妙的時光;也許明天,你們將難再品嘗“華聯(lián)”的“雞蛋灌餅”,難得再搭帳篷通宵排隊搶票,再也不必編造美麗的謊言請樓管半夜開門,但是“152167”開頭的手機號永遠屬于你,“509”開頭的學號永遠屬于你。
當前的中國,正在進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階段。大學日益成為引領(lǐng)社會發(fā)展的思想庫,科技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源頭,創(chuàng)新型領(lǐng)袖人才培養(yǎng)的高地。面向未來,大學的道德風骨將代表國家與民族的文明程度;大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決定國家與民族的發(fā)展動力。無論是“實業(yè)救國”的創(chuàng)校機緣,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院系調(diào)整,或是改革開放后的蓬勃發(fā)展,引領(lǐng)社會、服務社會、改造社會,一直是上海交大的為學之基、立身之本。當前的時代,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對創(chuàng)新和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這對上海交大學子而言,恰恰是一展身手的廣闊天地,為你們成就事業(yè)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世界在變,社會也在變,面對不可預知的前途,你們該怎么辦?很遺憾,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作為你們的師長,我想說:你們應該在成長中選擇堅守。無論時光如何變幻,我們內(nèi)心深處總要堅守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無關(guān)金錢、權(quán)力和地位,但關(guān)乎思想、精神和道德,更關(guān)乎良心、公平和正義。如果說,大學是這些人類永恒主題的守護者,那么經(jīng)過大學浸染的人應該是這些理念的堅定實踐者和追隨者!我衷心希望,上海交大的學子,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操守,心懷感恩、勇于擔當、恪守底線、慎始敬終,向著真理之光,揚帆啟航!
“你可以一無所有,只要你的精神還在”、“我們可以經(jīng)歷失敗,但我們不會失敗”。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七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朋友、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鳳凰花開、鮮紅似火的時光里,我們又迎來了既歡樂又傷感的與同學們道別的日子。今天我們在這雄偉的建南大會堂隆重舉行廈門大學2019屆畢業(yè)典禮,歡送今天畢業(yè)的4782位本科畢業(yè)生,2565位碩士畢業(yè)生,352位博士畢業(yè)生。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圓滿畢業(yè)、即將踏上新的人生旅程的2019屆畢業(yè)生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美好的祝福!向所有為你們的成長付出辛勞、默默奉獻的師長、親人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再過數(shù)小時,在座的各位同學就將告別這美麗的校園,投身火熱的新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面對著美麗的校園,我想每位同學此時此刻都會產(chǎn)生一股難言的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不論在座的各位同學在這美麗的校園里生活了多長時間——3年、4年、5年、7年或更長的時間,你們都把自己最寶貴的一段青春時光刻在了這座校園里,這座校園也融入了你們的血脈。你們的青春伴隨著這座校園而成長,而這座校園也因你們的青春而美麗而永遠朝氣蓬勃生機盎然!當然,勿庸諱言,這座美麗的校園也有丑陋,也有野蠻,也有不良,這些都與我們校園格格不入,這些都令我們的同學不滿、厭惡甚至憤怒。但是,不論如何,不論你們愿意還是不愿意此時此刻你們的每個人都會深切地感覺到你們的今生今世已經(jīng)無法與這座校園分離了,你們已有這樣的預感,今后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不論你們做什么,你們的一切都會有這座校園的印記。
因此,在這寶貴而又短暫的別離時刻,我想再與親愛的同學們說的幾句話就是想與同學們一道再次品味或感悟我們的美麗校園,我希望同學們輕輕地與我們的美麗校園說聲再見,但是永遠牢牢地記著她,讓她伴隨你終生。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平實的校園。陳嘉庚選擇在海島上建校園,整個校園臥在堅實的花崗巖層上,依山面海,有山有水,歷經(jīng)風雨,榮辱不驚。這樣一座校園里培育出的學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謙虛而自信,樸實又平和。謙虛是人的一種美德,只有謙虛才會客觀地看待自己也客觀地看待別人,只有謙虛才會保持永不停滯永求進步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謙虛總是與自信相連。自信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心態(tài),或者說是最重要的人生態(tài)度。只有自信的人,才能正確地看待別人,才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與整個世界和諧相處。因此,我們這座平實的校園希望從中走出的學子應該謙虛不要驕傲,應該自信而不要自卑更不要自大。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和諧的校園。陳嘉庚在國難當頭之時為求救國而創(chuàng)辦廈門大學。九十多年來廈大人始終以救國強國為己任,歷經(jīng)艱辛,百折不饒,矢志不渝。應該是經(jīng)歷了太多的磨難,這樣的一座校園對愛、對善、對和諧有著特別的追求,因此,在這個校園里每一塊草、每一棵樹、每一棟樓、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在合適的位置上能與周邊和諧相處。從這樣一座校園里走出的學子自然也把愛與和諧作為自己的永生追求。友善與團結(jié),這是許多人對廈門大學贊美,這也是無數(shù)廈大學子的性格特征。當然,也有人擔心友善與團結(jié)是否會使得廈大學子懦弱并害怕競爭,我想我們的廈大學子絕不會把友善與團結(jié)作為我們害怕競爭、逃避競爭的一個借口。競爭是社會進步的要素之一,競爭不是對抗,競爭也是一種形式的合作。敢于接受挑戰(zhàn)、敢于參與競爭,敢于推動社會的進步,這正是大愛、大善的應有之義,也是我們實現(xiàn)和諧的必由之路。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陳嘉庚在當年是選了一個十分僻靜甚至交通不便的地方來建校園。此后,他對校園的規(guī)劃、對校園的建設(shè)、對師資的要求、給師資的待遇、對學生的關(guān)愛,都是希望廈大能有一個安逸的氛圍與條件。因為他知道只有寧靜才能致遠,只有安逸才能不浮不躁。而不浮不躁是做好學問的基本要求。得益于他的這么一種遠見,溫馨而安逸的校園造就了廈大人從容、淡定的品格與本色。當然,溫馨與安逸絕不能成為保守與落后的溫床,反之,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學子,應該擁有更加遠大的理想和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敢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應該成為我們始終不懈的追求。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自由而寬容的校園。陳嘉庚創(chuàng)辦廈大選擇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蔡元培先生為建?;I備委員會第一委員,我想其中的用意應該是在創(chuàng)校初始,陳嘉庚就希望這所學校能成為一所自由而寬容的學校。逾九十年來,我們的校園始終為自由和寬容所擁抱。如何為學生的成長而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如何盡一切所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由地成長,是歷任校園的管理者苦心思索的問題,這樣的一種文化得到大家的贊同與傳承。因此,廈大的學生是自由的,廈大的學生是幸福的。但是,應該說有一些學生自由和幸福到有些懶散和無羈。為此我要真誠地提醒各位,大學可能是你一生中最為自由的一個地方,在這里,你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甚至懶散、任性一點都沒有關(guān)系。這座校園會包容你。但是從今天開始,你們將真正地步入社會,社會的要求與大學的要求有諸多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社會的約束比大學要多得多、也強得多,如果你不能遵守這些約束或規(guī)則,你就一定會碰壁或失敗。因此我特別希望懶散的同學從現(xiàn)在開始就振作起來!
我們的校園是一座開放的校園。陳嘉庚為廈大擬定的辦學宗旨是:養(yǎng)成專門人才,研究高深學問,闡揚世界文化。這是一個多么開放的基調(diào),在這樣的一個基調(diào)上,我們的校園始終是中國最為開放的校園之一。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膚色的學生共聚一堂,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互相欣賞,在我們的校園里“國際化”成為建設(shè)一流大學的戰(zhàn)略舉措。但是,我們越是開放,我們越要扎根本土。我們尊重多元文化,但一個人只有在熱愛自己的文化、尊重自己的文化的基礎(chǔ)上才有可能真正地熱愛并尊重他人的文化,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文化都不尊重他怎么可能會尊重他人的文化呢?所以,愛祖國、愛人民、愛我們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這是一個廈大學子從我們的校園里應該得到的最基本的啟示。
親愛的同學們,親愛的朋友們,畢業(yè)歌已經(jīng)唱響,你們馬上就要離開這美麗的校園,有的奔赴祖國的四面八方,有的走向世界的異國他鄉(xiāng)。但不論你們走到哪里,也不論你們離開多久,這美麗的校園永遠都是你的溫馨家園,都是你的心靈驛站。哪一天,當你在外奔波累了,當你想歇一歇了,請回到你的校園來,回到你的家園來,在這里坐一坐,躺一躺,靜靜地歇一下,我想這美麗的校園一定會給你以新的力量。
最后,祝愿各位鵬程萬里,一路平安!
謝謝大家!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八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學生的畢業(yè)感言:“四年的點點滴滴縈繞在眼前,徘徊在心頭,印刻在腦海,是那樣的清晰,那樣的深刻,那樣的生動。感謝師長們的鼓勵與教誨,感謝同學們的幫助與陪伴,感謝你們帶來的快樂與歡笑?!笔堑?,畢業(yè)季,感恩時,我提議,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的父母和師長,也送給你們自己!
回首四年,你們的通識課搶選都經(jīng)歷過“秒殺”,你們創(chuàng)造了讓教務處老師苦惱的“我愛選課網(wǎng)”;你們在與外校學生斗嘴時的必殺技是“我們宿舍有空調(diào)”;你們鼓勵低年級同學,用的是“舌尖上的交大”保你一月用餐不重樣;你們說“只有在菁菁堂看過世界杯,那才算是真正的球迷”。雖然“羅森”已經(jīng)變成了“快客”,但是“冰火四季”的燈光依然閃亮;雖然“第五街的咖啡”已經(jīng)不復存在,但是校車站的“甜魔”畢竟陪你們度過了一段段美妙的時光;也許明天,你們將難再品嘗“華聯(lián)”的“雞蛋灌餅”,難得再搭帳篷通宵排隊搶票,再也不必編造美麗的謊言請樓管半夜開門,但是“152167”開頭的手機號永遠屬于你,“509”開頭的學號永遠屬于你。
當前的中國,正在進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階段。大學日益成為引領(lǐng)社會發(fā)展的思想庫,科技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源頭,創(chuàng)新型領(lǐng)袖人才培養(yǎng)的高地。面向未來,大學的道德風骨將代表國家與民族的文明程度;大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決定國家與民族的發(fā)展動力。無論是“實業(yè)救國”的創(chuàng)校機緣,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院系調(diào)整,或是改革開放后的蓬勃發(fā)展,引領(lǐng)社會、服務社會、改造社會,一直是上海交大的為學之基、立身之本。當前的時代,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對創(chuàng)新和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這對上海交大學子而言,恰恰是一展身手的廣闊天地,為你們成就事業(yè)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世界在變,社會也在變,面對不可預知的前途,你們該怎么辦?很遺憾,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作為你們的師長,我想說:你們應該在成長中選擇堅守。無論時光如何變幻,我們內(nèi)心深處總要堅守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無關(guān)金錢、權(quán)力和地位,但關(guān)乎思想、精神和道德,更關(guān)乎良心、公平和正義。如果說,大學是這些人類永恒主題的守護者,那么經(jīng)過大學浸染的人應該是這些理念的堅定實踐者和追隨者!我衷心希望,上海交大的學子,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操守,心懷感恩、勇于擔當、恪守底線、慎始敬終,向著真理之光,揚帆啟航!
“你可以一無所有,只要你的精神還在”、“我們可以經(jīng)歷失敗,但我們不會失敗”。上海交通大學12019年的歷史便是對堅守、夢想、奮斗和成功的最好演繹和詮釋。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九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學生的畢業(yè)感言:“四年的點點滴滴縈繞在眼前,徘徊在心頭,印刻在腦海,是那樣的清晰,那樣的深刻,那樣的生動。感謝師長們的鼓勵與教誨,感謝同學們的幫助與陪伴,感謝你們帶來的快樂與歡笑?!笔堑?,畢業(yè)季,感恩時,我提議,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的父母和師長,也送給你們自己!
回首四年,你們的通識課搶選都經(jīng)歷過“秒殺”,你們創(chuàng)造了讓教務處老師苦惱的“我愛選課網(wǎng)”;你們在與外校學生斗嘴時的必殺技是“我們宿舍有空調(diào)”;你們鼓勵低年級同學,用的是“舌尖上的交大”保你一月用餐不重樣;你們說“只有在菁菁堂看過世界杯,那才算是真正的球迷”。雖然“羅森”已經(jīng)變成了“快客”,但是“冰火四季”的燈光依然閃亮;雖然“第五街的咖啡”已經(jīng)不復存在,但是校車站的“甜魔”畢竟陪你們度過了一段段美妙的時光;也許明天,你們將難再品嘗“華聯(lián)”的“雞蛋灌餅”,難得再搭帳篷通宵排隊搶票,再也不必編造美麗的謊言請樓管半夜開門,但是“152167”開頭的手機號永遠屬于你,“509”開頭的學號永遠屬于你。
當前的中國,正在進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階段。大學日益成為引領(lǐng)社會發(fā)展的思想庫,科技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源頭,創(chuàng)新型領(lǐng)袖人才培養(yǎng)的高地。面向未來,大學的道德風骨將代表國家與民族的文明程度;大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決定國家與民族的發(fā)展動力。無論是“實業(yè)救國”的創(chuàng)校機緣,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院系調(diào)整,或是改革開放后的蓬勃發(fā)展,引領(lǐng)社會、服務社會、改造社會,一直是上海交大的為學之基、立身之本。當前的時代,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對創(chuàng)新和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這對上海交大學子而言,恰恰是一展身手的廣闊天地,為你們成就事業(yè)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世界在變,社會也在變,面對不可預知的前途,你們該怎么辦?很遺憾,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作為你們的師長,我想說:你們應該在成長中選擇堅守。無論時光如何變幻,我們內(nèi)心深處總要堅守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無關(guān)金錢、權(quán)力和地位,但關(guān)乎思想、精神和道德,更關(guān)乎良心、公平和正義。如果說,大學是這些人類永恒主題的守護者,那么經(jīng)過大學浸染的人應該是這些理念的堅定實踐者和追隨者!我衷心希望,上海交大的學子,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操守,心懷感恩、勇于擔當、恪守底線、慎始敬終,向著真理之光,揚帆啟航!
“你可以一無所有,只要你的精神還在”、“我們可以經(jīng)歷失敗,但我們不會失敗”。上海交通大學12019年的歷史便是對堅守、夢想、奮斗和成功的最好演繹和詮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十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學生的畢業(yè)感言:“四年的點點滴滴縈繞在眼前,徘徊在心頭,印刻在腦海,是那樣的清晰,那樣的深刻,那樣的生動。感謝師長們的鼓勵與教誨,感謝同學們的幫助與陪伴,感謝你們帶來的快樂與歡笑?!笔堑?,畢業(yè)季,感恩時,我提議,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的父母和師長,也送給你們自己!
回首四年,你們的通識課搶選都經(jīng)歷過“秒殺”,你們創(chuàng)造了讓教務處老師苦惱的“我愛選課網(wǎng)”;你們在與外校學生斗嘴時的必殺技是“我們宿舍有空調(diào)”;你們鼓勵低年級同學,用的是“舌尖上的交大”保你一月用餐不重樣;你們說“只有在菁菁堂看過世界杯,那才算是真正的球迷”。雖然“羅森”已經(jīng)變成了“快客”,但是“冰火四季”的燈光依然閃亮;雖然“第五街的咖啡”已經(jīng)不復存在,但是校車站的“甜魔”畢竟陪你們度過了一段段美妙的時光;也許明天,你們將難再品嘗“華聯(lián)”的“雞蛋灌餅”,難得再搭帳篷通宵排隊搶票,再也不必編造美麗的謊言請樓管半夜開門,但是“152167”開頭的手機號永遠屬于你,“509”開頭的學號永遠屬于你。
當前的中國,正在進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階段。大學日益成為引領(lǐng)社會發(fā)展的思想庫,科技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源頭,創(chuàng)新型領(lǐng)袖人才培養(yǎng)的高地。面向未來,大學的道德風骨將代表國家與民族的文明程度;大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決定國家與民族的發(fā)展動力。無論是“實業(yè)救國”的創(chuàng)校機緣,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院系調(diào)整,或是改革開放后的蓬勃發(fā)展,引領(lǐng)社會、服務社會、改造社會,一直是上海交大的為學之基、立身之本。當前的時代,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對創(chuàng)新和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這對上海交大學子而言,恰恰是一展身手的廣闊天地,為你們成就事業(yè)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世界在變,社會也在變,面對不可預知的前途,你們該怎么辦?很遺憾,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作為你們的師長,我想說:你們應該在成長中選擇堅守。無論時光如何變幻,我們內(nèi)心深處總要堅守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無關(guān)金錢、權(quán)力和地位,但關(guān)乎思想、精神和道德,更關(guān)乎良心、公平和正義。如果說,大學是這些人類永恒主題的守護者,那么經(jīng)過大學浸染的人應該是這些理念的堅定實踐者和追隨者!我衷心希望,上海交大的學子,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操守,心懷感恩、勇于擔當、恪守底線、慎始敬終,向著真理之光,揚帆啟航!
“你可以一無所有,只要你的精神還在”、“我們可以經(jīng)歷失敗,但我們不會失敗”。上海交通大學12019年的歷史便是對堅守、夢想、奮斗和成功的最好演繹和詮釋。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十一
尊敬的林校長,親愛的各位同學們,老師們,家長們,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謝母校邀請我今天參與這么盛大隆重的典禮,一間學校,最重要的出品就是人才,今天是又一年北京大學的人才上市的日子,是個大日子,做為一個當年錯過畢業(yè)典禮的北大人,今天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參加畢業(yè)典禮,深感榮幸!然后要特別恭喜今天在座的所有15屆學弟學妹,恭喜你們學有所成,恭喜你們進入人生新階段!
從接到學校的邀請,一直忐忑,在北大的講壇上演講絕不是件輕松的事情,講得不好在我們當年是會被噓下去的。學習了很多名人的大學畢業(yè)典禮演講,包括最近解植春在黑龍江大學和雷軍同學在武漢大學畢業(yè)典禮上的講話,當然也包括最著名的我們的盧新寧師姐在中文系12屆畢業(yè)典禮上的講話,大家都講到一個共同的話題就是希望同學們在走向社會之際不要忘卻理想。但是我想對北大人這個不是問題,北大人從來不缺理想和情懷,學術(shù)如何,政商名人多少不好說,但是論理想北大絕對第一。身為北大人應該有更加高遠的志向和追求所以今天我的題目叫俠之大者。百多年以來,北大人從來都是心懷天下,以救國濟民為己任,做為一個整體,北大人堪稱俠之大者。盡管我們因此被冠以清高,狂妄的稱號,但是無所謂,在山頂?shù)娜丝偸羌拍?,對于各種羨慕嫉妒恨,北大人的態(tài)度從來都是一笑了之。
北京大學本身就是生于亂世,是戊戌變法的產(chǎn)物,京師大學堂的匾額上隱隱然有六君子的血污;自1898以降,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在100多年的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為民族之振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年是新文化運動100周年,再過幾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北大以五四為校慶日,在為國為民的擔當面前,北大人永遠都是沖在最前面,不憚以負起領(lǐng)袖的職責,甚至不惜留血犧牲,所謂俠之大者,莫過于此,絕非謬贊,北大人擔得起,也應該擔下去!
同學們,做為北大本科生,4年前從數(shù)百萬人中登堂入室進入北大本科,精英中的精英;生于90年代,成長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完全沒有經(jīng)歷短缺時代,你們正在經(jīng)歷的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不管別人說什么,你們必須相信你們自己是最好的,是這個最好的時代最杰出的精英分子,你們將是這個新時代的俠之大者;我們這些6070年代的總說你們?nèi)狈硐?,價值觀迷失,其實更多是年紀大了愛嘮叨而已,是對青春已逝的感嘆,是嫉妒你們!再過20年,當你們到了我們現(xiàn)在這個年齡,我相信北大會更好,中國會更好!自由和民主的光輝一定將普照神州!這樣的一個時代,我心深向往之,我相信我們可以一起見證!
大學畢業(yè),意味著人生的一個新階段即將開始,你們將從象牙塔走進名利場;雖然今日之校園已經(jīng)未必是純凈的象牙塔,但是今天的社會確實是名副其實的名利場。以我個人25年在這個名利場浮沉之經(jīng)驗,送給大家三個實在的建議:一是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方不至迷失目標和方向,俠之大者,義必在利之先,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問問你心中那個北大;二是堅持努力,中國古語將講能補拙,笨鳥先飛,你們都是聰明鳥,如果還能先飛,還能保持一份勤奮,一定比那頭風口上的豬飛得更高;第三是珍惜同學情誼,同學,北大同學,尤其是北大本科的同學一定是你將來最最重要的人脈圈,不管是對你的事業(yè)還是對你的內(nèi)心;學生時代的愛恨情仇將來都是你回憶中最寶貴的人生鏡頭。四載同窗,朝夕與共,這是多么難得的緣分!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屬于你們的精彩人生正在向你們招手,盡情施展你們的才華,盡情揮灑你們的青春!不管你將來是當總理還是賣肉,你頭頂上的北大人是一樣的三個字,只要你心中的三角地還在,只要你心中的未名湖還在,你就無愧于俠之大者!
謝謝大家!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十二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學生的畢業(yè)感言:“四年的點點滴滴縈繞在眼前,徘徊在心頭,印刻在腦海,是那樣的清晰,那樣的深刻,那樣的生動。感謝師長們的鼓勵與教誨,感謝同學們的幫助與陪伴,感謝你們帶來的快樂與歡笑。”是的,畢業(yè)季,感恩時,我提議,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的父母和師長,也送給你們自己!
回首四年,你們的通識課搶選都經(jīng)歷過“秒殺”,你們創(chuàng)造了讓教務處老師苦惱的“我愛選課網(wǎng)”;你們在與外校學生斗嘴時的必殺技是“我們宿舍有空調(diào)”;你們鼓勵低年級同學,用的是“舌尖上的交大”保你一月用餐不重樣;你們說“只有在菁菁堂看過世界杯,那才算是真正的球迷”。雖然“羅森”已經(jīng)變成了“快客”,但是“冰火四季”的燈光依然閃亮;雖然“第五街的咖啡”已經(jīng)不復存在,但是校車站的“甜魔”畢竟陪你們度過了一段段美妙的時光;也許明天,你們將難再品嘗“華聯(lián)”的“雞蛋灌餅”,難得再搭帳篷通宵排隊搶票,再也不必編造美麗的謊言請樓管半夜開門,但是“152167”開頭的手機號永遠屬于你,“509”開頭的學號永遠屬于你。
當前的中國,正在進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階段。大學日益成為引領(lǐng)社會發(fā)展的思想庫,科技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源頭,創(chuàng)新型領(lǐng)袖人才培養(yǎng)的高地。面向未來,大學的道德風骨將代表國家與民族的文明程度;大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決定國家與民族的發(fā)展動力。無論是“實業(yè)救國”的創(chuàng)校機緣,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院系調(diào)整,或是改革開放后的蓬勃發(fā)展,引領(lǐng)社會、服務社會、改造社會,一直是上海交大的為學之基、立身之本。當前的時代,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對創(chuàng)新和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這對上海交大學子而言,恰恰是一展身手的廣闊天地,為你們成就事業(yè)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世界在變,社會也在變,面對不可預知的前途,你們該怎么辦?很遺憾,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作為你們的師長,我想說:你們應該在成長中選擇堅守。無論時光如何變幻,我們內(nèi)心深處總要堅守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無關(guān)金錢、權(quán)力和地位,但關(guān)乎思想、精神和道德,更關(guān)乎良心、公平和正義。如果說,大學是這些人類永恒主題的守護者,那么經(jīng)過大學浸染的人應該是這些理念的堅定實踐者和追隨者!我衷心希望,上海交大的學子,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操守,心懷感恩、勇于擔當、恪守底線、慎始敬終,向著真理之光,揚帆啟航!
“你可以一無所有,只要你的精神還在”、“我們可以經(jīng)歷失敗,但我們不會失敗”。xx大學20xx年的歷史便是對堅守、夢想、奮斗和成功的最好演繹和詮釋。
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致辭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校友,家長朋友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屆本科生畢業(yè)典禮。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和海內(nèi)外校友,向2016屆全體本科畢業(yè)生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為你們的成長付出心血的師長、親人和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回想起的九月,你們作為新一屆西工大人,帶著滿眼的新鮮和好奇來到了這里,你們到的時候,比我到西工大還早了整整四個月;今天,你們即將揮手告別母校。這四年,時間一晃而過,你們用燦爛的青春留下了“工大記憶”,你們用努力和拼搏續(xù)寫了“畢業(yè)達人”的故事,你們對工大美中不足的“吐槽”,飽含了對母校未來的期望。
今天,圖書館前你們親手栽種的21棵畢業(yè)樹已經(jīng)生根,校園里絡(luò)繹不絕的畢業(yè)合影充滿了你們依依不舍的師生情、同窗情。宿舍里面,你們留給下一屆新生的那一封封“家信”,相信也一定會帶給今年新的同學難忘的驚喜與感動。真心地感謝大家在最美好的時候選擇了西北工業(yè)大學!同學們即將步入社會,我希望你們早日事業(yè)有成,更希望你們能夠在歲月的淘洗和生活的磨礪中,去追求生命的意義,去品味人生的真諦。
說到這,我想給大家講三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
在1940年的夏天,有一位少年望著日軍轟炸下滿目瘡痍的國土暗自下決心:如果我們也有飛機、有空軍,日寇就不敢這么猖狂!這位少年懷著“航空救國”的愿望,先后求學于國內(nèi)外名校的航空專業(yè)。華航西遷,他一手創(chuàng)建了西北工業(yè)大學的宇航工程系。大家知道西工大歷史的話,就知道宇航工程系多次面臨被拆、被撤的**,在這些**中,他多方呼吁,為我國航天教育事業(yè)和科學研究保留了一支重要力量.
他當選院士,初心未改,仍潛心科研,培育人才;96歲高齡,病榻之上,他捐贈畢生積蓄支持學校發(fā)展——今年在首個“中國航天日”那一天,他走了。他就是西工大老前輩陳士櫓先生。陳先生為航天而生、為航天而去,一生潛心治學,奉獻而無所求,為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國防武器裝備現(xiàn)代化做出了貢獻,用一生詮釋了生命的真諦。我講這個故事是想說,追求生命的意義,首先要體現(xiàn)在堅定信念、不忘初心。
第二個故事
同學們,相信你們每個人幾乎都有在長安校區(qū)與我們校園放的那一架arj21零號試驗機的合影。今天是6月23號,如果說不變的話,四天以后,這架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新支線飛機將實現(xiàn)商業(yè)首飛。我想歷史將銘記首任總設(shè)計師吳興世、現(xiàn)任總設(shè)計師陳勇等眾多西工大校友。還有前些天刷爆西工大人朋友圈的運20大型戰(zhàn)略運輸機,它的總設(shè)計師就是我們的校友唐長紅院士。在唐長紅校友的帶領(lǐng)下,運20僅用8年時間就完成研制裝備,在建設(shè)我國戰(zhàn)略空軍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上個星期天在我們學校舉行的“長江學者西部研討會”上,現(xiàn)場座無虛席,這是我到西工大三年多以來見到的最感動的會場。很多師生或席地而坐,或連續(xù)站立三四個小時,聆聽唐長紅、吳偉仁、張立同院士的報告。這些杰出的西工大人為國防科技事業(yè)發(fā)展不斷探索、勇挑重擔、頑強攻關(guān),在航空航天助力“中國夢”的早日實現(xiàn)中,成就了精彩的人生。我講這個故事想說的是,追求生命的意義,也體現(xiàn)在勇于擔當、上下求索。
第三個故事
今年的5月25號,著名的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鐘書先生的夫人楊絳先生去世了。楊先生不是影星、歌星、球星,也不是企業(yè)家、政治家,但是她去世的消息發(fā)布之后,從網(wǎng)絡(luò)空間到現(xiàn)實空間,有著許多不同年齡、不同經(jīng)歷、不同價值追求的人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她深深的哀思與懷念。這是為什么呢?我自己在清華大學工作的時候,因為工作的機緣,有幸與楊先生有過多次直接的接觸。在與楊先生的交流中,我深切感覺到,她雖然經(jīng)歷了戰(zhàn)亂、人禍和至親骨肉離別的種.種不幸,卻能積極對待所有的災難和挫折,在獨立的人格、不懈的努力和從容的心境中,堅守了對事業(yè)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對親人的深情,所以她才活出了今天海闊天空的生命境界,更加深深地體會到生命的意義。
同學們,有人說,“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也有人說,“有些時候,我們不能改變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心態(tài)”。在以后大家的工作生活中,你們一定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也一定會面對各種選擇和糾結(jié)。我希望你們正視所有將會面臨的“生存挫折”,盡可能客觀地去看待世界,始終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人生,學會用愛和寬容去滋潤痛苦,成功時不趾高氣昂,困頓時也不沮喪郁悶,始終迎著陽光,努力向前!從這個故事當中,我想說的是,追求生命的意義,還體現(xiàn)在要理性從容、陽光生活。
同學們,生命的意義不止在于你是功勛卓著的大人物,還是默默無聞的“路人甲”,總是各有各的遭遇,各有各的精彩。無論未來你們走到哪里,母校永遠是你們堅強的后盾和溫暖的家,記得?;丶铱纯?
再見了,同學們,祝愿你們一生幸福、平安!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