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小學生作文 冬至的小作文(六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的小學生作文 冬至的小作文篇一
    冬至是什么?冬至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jié)日,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水餃?!笆乱?,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边@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今天早上,雖然外面寒風陣陣,但我們班里卻熱鬧極了。一到班里,大家就開始準備材料:有的人把拌好的餃子餡拿出來,有的人把活好的面放在菜板上。
    這時,老師宣布:“大家開始吧!”
    大家齊心合力,把精心包好的餃子下進鍋里,耐心的等待著餃子成熟。餃子成熟后,我們吃的很香,也很開心——雖然我沒吃多少。最后,我們評選了包餃子時哪組最安靜,哪組在包餃子是最干凈和哪組在包餃子是最有序,雖然我們組沒有獲得榮譽稱號,可我們還是很開心。
    讓我印象比較深的事就:我和杜芊樺在包餃子,抱著抱著,我有點累了,沒有剛開始那么專心了。突然,我剛包好的餃子破了個大洞,我這才回過神來,慌忙“救助”我的餃子,當我絕望時,突然想起了爸爸教我的絕活,趁別人沒發(fā)現,我就把餃子皮輕輕的捏到了一塊,成了一個包子的形狀。這是,杜芊樺看見了我放在菜板上的“包子”,也學我包起包子來。后來,我們有發(fā)明了饅頭、鮮花、大餅等形狀的餃子。程翔還問:“這些是什么?我都不敢吃了!是毒藥嗎?”回想起來就令人發(fā)笑。
    雖然這次包餃子活動結束了,可當時的場景卻一直留在我的心里。
    餃子在媽媽的教導下,似像似不像的都包好了,最后終于吃上了,我自己包的餃子。
    冬至的小學生作文 冬至的小作文篇二
    今天是冬至的前一天,大家期盼已久的冬至包餃子活動如期舉行,同學們一個個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但我的想法卻鶴立雞群——我更在意文化知識與天文知識的解說。
    楊老師給我們講到;“相傳,在東漢末年,‘醫(yī)圣’張仲景在返鄉(xiāng)路上見許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被凍爛了,于是親自調制了‘祛寒矯耳湯’他把羊肉,辣椒等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煮熟,然后再把這些東西撈出,切碎,用面皮包成餃子狀的‘嬌耳’下過煮熟后分給病人食用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暖和,兩耳發(fā)熱。半個月過后,凍傷的耳朵全都好了。為了紀念這位‘醫(yī)圣’張仲景,人們每年冬至無論如何都要吃一頓餃子”
    冬至的來歷呢?冬至的來歷還和天文有關。郭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起來:“冬至是24節(jié)氣之一,也是最早被人們發(fā)現的一個節(jié)氣。由于地球的斜軸,咱們看到的太陽的軌道是不一樣的,夏至的時候,地球是最向東傾斜的,所以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相反,冬至這天地球是最向西傾斜的,正好是一年中白晝時間最短的一天?!惫湃司尤辉趲浊昵熬屯ㄟ^簡陋的儀器測算出來。原來一個小小的節(jié)慶蘊含這這么多知識??!
    接下來,同學們終于如愿以償滿心歡喜的去包餃子了?;顒邮依铮瑢W們看著五顏六色的餃子皮,馬不停蹄的包了起來。
    一個同學舀好了餡,從中間一點一點的向兩邊捏去,捏到最邊上,然后使勁一捏,將食指放在中間,把兩個角拉到一起,用是指與大拇指壓緊,在把餃子從手指上取下來,一個小銅錢餃子就好了。
    我也有我自己的方法:我先舀好餡,把餃子皮對折,然后把中間捏住,再把另外兩邊向內折,接著把折上來的兩邊的褶皺捏緊,再檢查一下有沒有開口的地方,一個“骨頭”餃子就做好了。大家都在認真的包著,桌子上擺滿了每個人的作品,有正方形的餃子,有三角形的餃子,有半圓形的餃子,有……
    餃子出鍋了,大家“走街串巷”的到處品嘗。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畢竟,這是大家辛勤勞動的成果??!
    冬至的小學生作文 冬至的小作文篇三
    冬至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節(jié)日,每個地方的習俗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包餃子,有的是做冬至圓。今夜是冬至夜。叁九嚴寒,外面寒氣徹骨。我家里卻溫暖如春,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
    “吃了湯圓大一歲”。今晚要吃湯圓了,這是冬至的傳統習俗,而且母親又特赦,批準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湯圓。我們高興得在大廳里歡呼雀躍。
    只見母親先打來幾勺白花花的湯圓粉,接著加了些溫水與湯圓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湯圓和成了一團。我用手一捏,覺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軟滑有彈性。我們照著母親和奶奶的樣子,有模有樣地揪些小面團,先把小面團搓成一長條,接著把長條分成寸長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兩手輕輕揉搓,一個小圓子的湯圓就誕生了。
    水開了,我們把一個個潔白的小圓子放進鍋里,一個個湯圓像愛睡的小娃娃靜靜地躺在鍋底。不一會兒,水又開了,湯圓像一個個打著哈欠、調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來。母親連忙把火力關小,個個湯圓在鍋里不斷地翻滾著。又過了一會兒,湯圓皮軟了,熟了。
    在冬至,天氣變得更冷,而人們的心卻會走得更近。心與心的溫暖,讓整個冬季從冬至開始溫馨。所以,我喜歡冬至。每一年的冬至都是如此,每一年的冬至都相同快樂。在冬至,我們收獲得很多,同時,我們也收獲了一份等待,等待春天的到來。
    冬至的小學生作文 冬至的小作文篇四
    今天是冬至,是24節(jié)氣中重要的一個節(jié)氣。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冬至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風俗。傳說這個風俗是為了紀念醫(yī)圣張仲景治病救人而流傳下來的。
    今天我們全家想包三鮮餡的餃子吃。中午,我和媽媽先把韭菜擇干凈又用水洗干凈放在籃子里晾干,用泡上了木耳和凍蝦。下午放學的時候發(fā)現木耳大得填過了碗,他變得可真快!大大的木耳有的像我們的耳朵一樣。
    在媽媽的指導下開始了準備工作之一——和面。我一邊用左手加水,一邊用右手和面。不一會兒,干干的面成了一個個小濕面團。我又左右手開攻把面往一個方向揉終于和成了一個大面團。媽媽高興地說:“兒子,你學會和面了!”
    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又拿了兩個雞蛋打在碗里,我一敲它就碎了,黃澄澄的蛋黃流了出來。我拿著筷子使勁攪拌,媽媽在鍋里放上了油,我倒了進去,用筷子攪拌了一下就好了。原來雞蛋就是這樣炒出來的呀!
    木耳、蝦仁在我的刀下粉身碎骨,媽媽在盆里把所有的餡放到一起加上了油、鹽調好了餡。準備包餃子了,媽媽搟皮,我包餃子。我先把面皮平攤在左手掌上,用勺子把先放到中間,再兩面對折,把邊捏嚴實就好了。看著媽媽包的餃子又圓又鼓,我包的又瘦又小我不甘心又連續(xù)包了十來個??粗麄円粋€個站好隊排在那里,好像要急著下鍋呢!
    鍋里的水等得不耐煩了,咕咚咕咚翻起了滾兒。我和媽媽把餃子一個個放到水里,蓋上鍋蓋,等了幾分鐘水開了,餃子也在快樂的跳舞。媽媽說:“接一勺涼水倒進去,等水開了,餃子就可以出鍋了?!庇谑俏揖鸵勒者@樣,餃子被我盛到了盤子里。
    吃著自己包的餃子真香??!
    冬至的小學生作文 冬至的小作文篇五
    每年冬至節(jié)氣來臨的時候,媽媽就會說起這么一句諺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今年冬至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令人興奮的活動,就是所有師生一起動手包餃子。因為我們要親手包餃子過冬至,也讓今年的冬至顯得很特別,所有的同學內心都有一種按捺不住的激動!
    “同學們都去洗手去!”隨著老師的一聲吆喝,我們都歡呼起來。“快!你拿香皂!”“好好好!”同學們彼此嚷嚷著。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有秩序的以最快最干凈的方法,洗干凈了小手。
    洗完手之后,老師指揮我們分成了兩個小組:男生女生各一組。女生由段老師帶領,男生由張老師帶領。
    現在,我們女生已經開始包了,有搟餃子皮的,有揉面的,有包餃子的,真是快樂極了。可是包著包著,好像沒有人再按照自己的分工干了,自己搟餃子皮,自己包餃子,把包餃子的過程全都個人體驗了,嘿嘿。同學們的臉上、身上、手上很快都沾上了白白的面粉,包出的餃子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樣的都有,我當然也包了呀,四個,不多吧,望著滿桌包好的餃子感到真的好有趣,嘻嘻。
    “一個兩個三個……”有同學開始查數了,“五十二個!耶!女生包了五十二個”。同學又去查男生包的餃子的數量“二十多個!”可能因為餡兒不夠的原因沒有我們女生包的多吧。啊哈!完工了!我們望著桌上一排排各式各樣的餃子,心里別提多開心了。
    這次冬至包餃子的活動真好,不但讓我擁有了一個和大家一起歡快包餃子的經歷,還品嘗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也讓我們所有同學從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了團結的偉大力量!
    冬至的小學生作文 冬至的小作文篇六
    冬至的由來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中國不同的地區(qū)在冬至都會有不一樣的習俗。在這一天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冬至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于該節(jié)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
    冬至的習俗:古代紀念
    冬至節(jié)亦稱冬節(jié)、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冬至的習俗: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冬至的習俗:臺灣民俗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后,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倍凉?jié)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的習俗:現代民俗
    很多地區(qū)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如江浙、閩南一帶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
    另外民間有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與來到的先后,來預測往后的天氣。俗語說:“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這是依據冬至日到來的早晚,推測寒流到來的早晚);俗語也說:“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是:冬至這天如果沒有太陽,那么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