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人的教學反思(精選18篇)

字號:

    愛與關心是人們最基本的需要,要珍惜和維護好自己的人際關系。寫總結的時候要注意把握好篇幅,既不要太短以至于關鍵信息不足,也不要太長以至于讀者疲勞。這是一份精心挑選的總結范文,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恍﹩l(fā)和幫助。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一
    通過這次習作我對寫人的作文有了初步的設想:
    第一步:審題選材,理順寫的思路。
    1.指導學生認真讀習作要求,一邊讀一邊劃出關鍵詞語:身邊、熟悉的人、值得寫的事。
    3.讀讀自己的小練筆,選擇一件最符合本次習作要求的事,定出題目。
    4.寫好自己的寫作思路。
    例如:《媽媽關心我》寫作思路。這次作文要求我們寫寫身邊熟悉的人。我身邊熟悉的人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外公、外婆、老師、同學等。我的媽媽美麗善良,又最關心我,我決定寫媽媽。我打算這樣寫:先簡單介紹媽媽的外貌漂亮和心底善良,還有非常關心、疼愛我。然后通過媽媽照顧生病的我來告訴大家:我的媽媽最關心我。最后我要寫出怎樣做來報答媽媽對我的關心和無私的付出。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二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作文教學應該樹立大語文觀,努力做到生活作文化、作文生活化,積極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關注生活,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周圍的世界,然后將自己觀察、感受、所得付諸于語言文字。教學要遵循“從學生生活出發(fā),內容貼近學生生活”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留心關注生活的意識,能文從字順地記錄自己的見聞、感受,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寫一個印象深刻的人”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第十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習作。這一單元緊緊圍繞“作家筆下的人物”鋪展開來,使學生感受了各具特點的鮮活人物形象。本次習作要求“運用課文中一些寫人的方法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對于寫人,學生并不陌生,關鍵是要突出人物的特點,而捕獲人物特點的,正是自己心靈的感動、激動,甚至沖動。因此,只有那些平時留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積累生活的孩子,才能獲得生活的賜予。怎樣讓學生找到足以激發(fā)自己表達欲望的素材呢?這是我在執(zhí)教這次習作指導時重點考慮的問題。
    在這節(jié)作文指導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索:
    1、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蹦壳埃枚鄬W生都害怕作文,一提到作文,他們就“頭疼”,不知從何下手。如何讓學生喜歡作文,并且樂于表達?這就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節(jié)課教學伊始我讓學生先玩一個“人物競猜”游戲,學生的興趣便來了。我讓學生聽我的語言描述,猜課本中或生活中他們看到或聽到的人物。因為感興趣,學生聽得很仔細,也因為我的語言描述中抓住了人物的身份、外貌、工作等鮮明獨特的特點,所以學生一下子就猜出所指的人物來了。我順勢追問他們猜對的秘訣,滲透成功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為這節(jié)課的作文指導奠定了基礎,也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參與興趣,獲得初步感悟。
    2、確定寫作內容是寫好作文的關鍵。
    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校長曾經強調:作文教學要注重六個“重要”,其第一重要就是:寫什么永遠要比該怎樣寫重要。因此,在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后,我揭示了習作任務:讓學生自由讀第七單元的習作提示,用圈畫關鍵詞的方法自主審題,在學生匯報時及時點撥。教會學生抓住關鍵詞進行審題的技巧,突破審題關,從“習作對象、習作要求、修改要求”三方面明確本次習作要求,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任務。為學生寫好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3、說寫訓練有效結合是寫好作文的妙方。
    我們的好多學生講起話來頭頭是道,滔滔不絕,但“寫”起文章來就不怎么樣了。因為“說話”在生活中再普遍不過了,有充分的實踐機會,而“寫”的實踐的機會就很少了。因此,我們的作文教學應遵循從說到寫的原則。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三
    通過這次習作我對寫人的作文有了初步的設想:
    1、指導學生認真讀習作要求,一邊讀一邊劃出關鍵詞語:身邊、熟悉的人、值得寫的事。
    3、讀讀自己的小練筆,選擇一件最符合本次習作要求的事,定出題目。
    4、寫好自己的寫作思路。
    例如:《媽媽關心我》寫作思路。這次作文要求我們寫寫身邊熟悉的人。我身邊熟悉的人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外公、外婆、老師、同學等。我的'媽媽美麗善良,又最關心我,我決定寫媽媽。我打算這樣寫:先簡單介紹媽媽的外貌漂亮和心底善良,還有非常關心、疼愛我。然后通過媽媽照顧生病的我來告訴大家:我的媽媽最關心我。最后我要寫出怎樣做來報答媽媽對我的關心和無私的付出。
    1、按寫作思路修改小練筆
    2、謄寫在作文本上,完成本次習作練習。
    3、自評修改。(讀作文,數(shù)字數(shù)、改錯別字、句子是否通順)
    4、讀給家長聽,修改,家長寫簡單的評語,
    5、老師評。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四
    寫人作文是最常見的作文題目之一。表面上看,寫人作文是一種類型的文章,但是它卻是貫穿了整個中學階段各種類型中。只有將人物寫好了,其他類型的文章才能更加的深入。
    首先,我講了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外貌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幾種描寫形式。我將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放在怎樣安排人物的外貌描寫。在這一點上,初中生和小學生是不一樣的,小學強調五官描寫,而初中更注重細節(jié)描寫。
    我總結了初中作文外貌描寫中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1、描寫要細致,即用放大鏡來寫人,將人物外貌的細微之處寫出來。
    在這里我重點將小學和初中對人物描寫做了對比。打個比方:小學生寫人物外貌就像是畫漫畫:鼻子、眼睛、嘴巴、耳朵畫出大概的輪廓就可以了,從人物外貌很難推測人物經歷。初中生寫人物外貌就像是畫素描,對畫畫的功底又有了進一步的要求:人物臉上的皺紋,胡須等輪廓要進行細致的描寫,人物衣著和身上附著物都要進行仔細的刻畫。這樣,我們可以從這幅畫上面看出人物的年齡,猜出他的職業(yè)甚至他的某些不為人知的經歷。
    2、對人物有特色的地方,需要進行具體且詳細的描寫,一些與文章主題關系不是很大的其他地方可以忽略不寫。外貌描寫主要是為了突出人物性格和隱藏人物經歷等與主題密切相關的東西。
    3、人物外貌描寫安排詳略要得當。我舉了一個例子,就比如說魯迅所寫的《孔乙己》多次提到他的那件襯衫,而對于其他地方則一帶而過。我們在寫的時候也可以讓同樣的描寫貫穿到文章的各個地方,使之成為文章主題的一條線索。
    為了加強學生的寫作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我專門讓學生任選一個人物(班級內),還給學生展示了卡通人物,將其外貌寫出來。大家猜猜看他寫的是誰。這樣,學生就會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去寫,刻畫出來的人物也往往比較成功。
    這樣,通過精心的準備和積極的引導,學生寫人物的興趣和欲望不知不覺就被激發(fā)出來了。通過這種授課方法,不僅能讓學生學會寫人的方法和技巧,更能讓他們體會到寫作的樂趣,真正寓教于樂。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五
    本節(jié)課內容是人的生殖,有學生提前問我這節(jié)課是不是自學,我肯定的告訴他這節(jié)課老師帶領大家共同學習。原來學生都已經知道這節(jié)課要上什么內容了,心理既害羞又很好奇。
    一上課我就直接入主題,人的繁衍要依靠生殖,生殖就要依靠生殖系統(tǒng),那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如何,生殖過程又是如何完成的?學生開始在下面就有點議論了,頑皮的嬉笑。 這節(jié)課要他們歸納出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統(tǒng)結構及其功能。我在大屏幕出示相應圖片,這個時候學生們就沉不住氣了,嬉笑的有,害羞的有,驚奇的也有……我告訴他們生殖系統(tǒng)每個正常的人都有,我們要正確認識這些結構,漸漸的學生能夠進入學習狀態(tài)并能在我提出問題時回答出“精子”“睪丸”……等詞。
    男生比較大膽活躍,帶動了學習氣氛。我將男生殖系統(tǒng)簡單說一下,將重點結構和其功能板書,然后再介紹女性生殖器官結構和其功能并將重點板書。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了解了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然后就是了解生殖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點。由于前面預習時間控制不好,所以到這里時間有些緊迫,我讓他們先預習生殖過程,了解了生殖過程還想給他們看一個視頻的只能留到下節(jié)課了。
    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還教育學生:
    1、珍愛生命,知道新生命的孕育和誕生充滿著冒險和挑戰(zhàn),每一個人能夠降生都是非常幸運的,我們應該珍惜生命。
    2、慎重對異性之間的深度交往,生殖器官尚未發(fā)育完全,不能孕育健康優(yōu)質的新生命;流產等通過外力終止孕育生命的過程,常常還會對生育能力造成嚴重的影響,導致不育的遺憾。
    3、尊重和感謝父母,尤其是母親。母親孕育和生育我們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重負,我們要感謝父母的愛心和責任心所創(chuàng)造的生命的奇跡。
    4、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煙、酒、藥物等都會導致胎兒畸形,所以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和堅持,是對新生命的承諾??傊?,本節(jié)課在教學中不但讓學生對生殖過程有全面、科學、準確的把握,而且引發(fā)了學生之間的討論和感悟,珍惜生命、愛戴父母以及良好的習慣行為的養(yǎng)成等情感教育。不但有知識主線——人類生殖的過程,而且還有一條情感的線路清晰可見,即感悟新生命的誕生。如精子和卵細胞形成的過程的感悟,母親孕育孩子過程的感悟,整個孕育過程中意外因素對生殖影響的感悟等,貫穿始終。使得教學活動時對學生的影響成為點點滴滴的滲透和感悟。但在時間的安排上還需把握。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六
    習作《我敬佩的一個人》是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習作訓練,這是一篇寫人的習作,初看題目感覺并不是很難寫,因為對同學們來說,寫人的作文,他們并不陌生,基本上都能抓住寫人的要點,如:外貌、動作、心理、神態(tài)、性格、品質等。但要寫出好文章來,那還是要多動腦筋。
    這次習作教學完成后,我覺得還要從這幾個方面努力:
    1.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找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的事件展開教學,從而表達出真情實感?!段揖磁宓囊粋€人》范疇很廣,本單元圍繞執(zhí)著追求這個品質,寫出了自己的敬佩之情。我在習作指導中也讓學生抓這個品質寫,但因學生平時缺少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不了表現(xiàn)同學這種品質的典型事例,整堂課下來,總感覺是老師牽著學生在走。
    2.要上好一堂作文課,不僅要關注本單元的訓練重點,還要吃透小學語文整個系列的作文要求。寫自己敬佩的人,要有側重點。
    3.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生在習作中自由表達,讓學生“我手寫我口,我口述我心”。但要真正打開學生的思路,讓他們想說、樂說實在太難。每一次的試教,總是這么幾個學生在唱主角,更多的學生則是低頭不語,生怕老師叫道他。另外,我們的學生寫的.能力比說的能力要強,也導致了作文課的沉默。以后,如何將作文的寫法指導與學生的自由表達統(tǒng)一起來,是我在習作指導中需深入研究的問題。
    4.作文教學中,教師的鼓勵性、引導性評價語非常重要,我還要在這個方面多做一些思考。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七
    教師的業(yè)務成長是在不斷的實踐、學習、總結、反思以及再實踐的過程中實現(xiàn)的,而這種總結和反思反過來又對自己的教學實踐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階段性的教學活動完成后,如果能夠及時進行回頭看的反思,可以使教學經驗理論化、教學方法系統(tǒng)化,教學問題直觀化,在課堂教學實踐后及時反思,使教師直觀,具體地總結教學中的長處,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原因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學生,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而且是將實踐經驗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過程,有利于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認識能上升到一個新的理論高度。
    1、小節(jié)性反思。
    通過階段性的教學活動,一方面總結自己在課堂實踐中的經驗,并將這種經驗進行提煉,形成自己教學理論和教學風格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學中的問題,分析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思考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
    2、案例型反思。
    結合某一節(jié)讓你印象最深的課進行反思,這節(jié)課或許是你最滿意的,也可能是你覺得有頗多遺憾,也或許是學生在這節(jié)課上有不同尋常的表現(xiàn),對這些地方進行思考,從一個案例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對自己以后的教學產生具有普遍性的指導意義。
    3、探索型反思。
    個人通過理論學習、教研活動、聽課等形式,發(fā)現(xiàn)新的教學理論或者教學方法,并有意識地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將應用過程中的體會經驗和收獲進行分析,使這種新的方法或理論融入自己的教學風格。
    1、記成功之舉。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shù)拇胧?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等等,詳細得當?shù)赜涗浵聛恚┮院蠼虒W時參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記“敗筆”之處。
    3、記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fā)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fā)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令人遺憾不已。
    4、記學生見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后豐富教學的材料養(yǎng)分。
    5、記再教設計。
    一節(jié)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guī)律;教法上有哪些創(chuàng)新;知識點上有什么發(fā)現(xiàn);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qū)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總之,寫課后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zhí)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記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
    四、反思中應注意的問題。
    1、以課改思想為指導。將自己的教學實踐同課改思想相對照,從對師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等方面來進行反思,有意識的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自己教學實踐的束縛,為自己的教學活動確立正確的導向。
    2、以教學實踐為基礎。脫離了教學實踐而空談理論的反思不具備對今后實踐的指導意義,教學反思必須要以課堂教學為核心,通過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來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理論認識。
    3、關注學生,關注細節(jié)。
    教學與反思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反應,在反思中依然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課堂反應、接受效果中來反思自己教學設計的得失。從細節(jié)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反思切忌大而全,因為大而全往往陷入大而空。每篇教學反思要從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課改思想的大處著眼,但是更要從教學活動的細節(jié)入手,課堂情境的設置、學生活動的表現(xiàn)、作業(yè)難易的安排、教學語言的運用都可成為反思的角度。
    4、結合理論,深入思考。
    反思時,教師要重視理論對分析的價值,教師雖然要結合具體問題進行分析,但是不能單純憑經驗分析問題。反思時,教師要重視理論對制定解決方案的價值,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為制定解決方案的重要參考。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八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組課文有四篇,都是寫人的一些課文,這組習作內容也自然是寫人了。這節(jié)課是側重的寫作方法的指導,指導學生學會寫文章的開頭,寫文章的重點內容,寫文章的結尾,文章的結構方式。同時我以指導學生學會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方面而突出人物的個性特點作為重點。主要結合本組課文里寫人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句子來分析判斷,哪是人物的動作、哪是人物的語言,哪樣的是人物的神態(tài),讓學生明確如何去寫描寫。
    為什么要這么詳細地設計?因為三年級作文剛起步,在寫作格式、結構方式上還沒有一個模式,之前我也看過他們曾經寫過的作文,內容籠統(tǒng),該分段的沒分,不該分段的卻分了,有的一段寫下來。所以我用一個大眾結構“總、分、總”的結構方式來引導學生怎樣寫總述,怎樣寫分述。
    在講寫文章的開頭時,我以本單元的第七課《奇怪的大石頭》中“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引人出場”來開頭;第七課《小攝影師》是高爾基撿到一個紙團-----“以一件小物件”來開頭。隨后學生以“引人出場”開頭表述還不錯。同時以人物的外貌、環(huán)境等出場的就簡短地說了一下。
    在講分述的內容里,以一件典型的事例來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如我在講如何寫人物的語言時,結合《灰雀》里的“孩子,你知道那只胸脯是粉紅色的灰雀哪去了嗎?、、、、、、一定是飛走了?!弊髡邽槭裁催@樣寫?作者是通過語言,讓我們明白列寧的愛心,列寧愛鳥,但更愛孩子的品質。又如《小攝影師》中的“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作者通過語言,讓讀者體會到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關心、愛護的品質?!镀婀值拇笫^》中的高爾基多次提問的語言,突出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通過這些例句,讓學生知道語言的重要性。關于動作、神態(tài)也是這樣找例句分析,讓學生明白,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的描寫能體現(xiàn)人物的思想,個性特點。
    這節(jié)課按我的設計,一節(jié)課內容是完成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課堂上講的,多于學生動的,學生沒有練筆的時間。這節(jié)課是借班上課,沒能跟隨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但我能估計效果差。
    一節(jié)課下來,給我的感覺是,這節(jié)課上得很失敗:一是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沒調動起來,師生互動不是那么融洽,學生動口的始終只有那幾個人,因而課堂氣氛不活躍;二是知識教得死板,這種框架式的文章結構也許很傳統(tǒng);三是沒達到預期的效果??傊@節(jié)課既沒有特點,也沒有閃光點。
    今后,這作文教學還得多向有經驗的老師、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老師請教,認真領會新課程理念,進一步充實自己,優(yōu)化教學。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九
    通過這次習作我對寫人的作文有了初步的設想:
    第一步:審題選材,理順寫的思路。
    1、指導學生認真讀習作要求,一邊讀一邊劃出關鍵詞語:身邊、熟悉的人、值得寫的事。
    3、讀讀自己的小練筆,選擇一件最符合本次習作要求的事,定出題目。
    4、寫好自己的寫作思路。
    例如:《媽媽關心我》寫作思路。這次作文要求我們寫寫身邊熟悉的人。我身邊熟悉的人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外公、外婆、老師、同學等。我的'媽媽美麗善良,又最關心我,我決定寫媽媽。我打算這樣寫:先簡單介紹媽媽的外貌漂亮和心底善良,還有非常關心、疼愛我。然后通過媽媽照顧生病的我來告訴大家:我的媽媽最關心我。最后我要寫出怎樣做來報答媽媽對我的關心和無私的付出。
    第二步:寫作文,評作文,修改作文。
    1、按寫作思路修改小練筆。
    2、謄寫在作文本上,完成本次習作練習。
    3、自評修改。(讀作文,數(shù)字數(shù)、改錯別字、句子是否通順)。
    4、讀給家長聽,修改,家長寫簡單的評語,
    5、老師評。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十
    突出主體性,把課堂教學的過程變成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已學習的過程,本案例的整個教學過程力求讓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力求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俗學習,自得學習”,注重層次性,即“引導學生一層深一層地理解課文?!崩缭诮虒W1~2節(jié)時,讓學生找出描寫“窮”的語句,再找出你是從哪個詞中感受到的,然后指導朗讀,讀出家里很窮,從“感知”到“揣摩”,再到“吟誦”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閱讀過程,引導學生沿著這條思維途徑,一步一步地閱讀理解。
    教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沒有丟開課文語言搞騰云駕霧式的內容分析,也沒有脫離內容搞支離破碎的語言訓練,而是有機地把兩者統(tǒng)一起來,教師在解讀課文的過程中,研究“溫暖”、“舒適”這兩個詞語,首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理解“溫暖、舒適”,然后再看圖,從圖上看出桑娜家的“溫暖、舒適”,最后回到課文,從文中進一步體會“溫暖”指什么?“舒適”指什么?此時,學生的回答中已不僅僅是孤零零的描寫小屋的語言文字了,還有描寫小屋外的呼嘯怒吼的寒風,洶涌澎湃的大海的語言文字,還有對在這兩種不同的環(huán)境中的人的處境和感受的聯(lián)想,從而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窮人雖窮但心不窮。這樣,詞義的內涵拓展了,學生的精神空間擴大了,看問題的視野也開闊了。
    《語文課程標準》中說:“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
    《窮人》的教學中,教師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充分讓學生自讀,比賽讀,評讀。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說出感受,讀出感受,有的說怕丈夫回來,要讀得非常緊張,有的說怕丈夫回來責怪,要讀得害怕、擔心……教學中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讀,使學生從讀中體會到桑娜的善良,達到情感陶治,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體現(xiàn)了審美價值的個性化。
    尊重個性就是尊重生命,在閱讀教學中,構建富有個性化的閱讀教學,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自由飛揚。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十一
    語文學科是一門情感豐富的學科,言語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言語的內蘊。正因為漢語具有很強的人文性的特點,因而,我們所接觸的漢語言文字其本身就是一首詩,一幅畫,包含著豐富的情愫,可見,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就其實質是融人的言語情感、言語體驗和言語實踐于一體的活動?;诖耍楦屑仁墙虒W的目標之一,又是教學的手段之一,在學生的言語實踐中顯示了其獨特的功能。
    言語實踐的過程是對活躍于言語對象中的思想情感的.感應過程,它伴隨著強烈的主觀心理感受和情緒體驗。積極的情感不僅能調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需要與愿望,更為主體帶來直覺的體驗。
    由于言語是具體的聽覺、視覺形象與抽象概括的意義的統(tǒng)一,,一旦情感作用于個體,他就有效的把視聽主體的感受表象、聯(lián)想、理解等糅合在一起,從無意中喚醒,凝聚為意向,以達成意義的形象化和形象的意義化的統(tǒng)一?!?*的愛》這篇文章飽含深情地用詩歌的形式講述了媽媽為兒女做的三件事。文章生動形象。在教學中我以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把媽媽對我的愛動情地講給學生聽,把學生帶入母愛的情海中。接著在一遍一遍的朗讀中把文中母親對孩子的愛與孩子們在生活中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融合在一起,達到感情的共鳴。接著讓學生拿起筆做個小詩人。不到五分鐘愛的情感在孩子們的筆下流淌。我們班的皮猴子一邊哭一邊讀著《**的愛》一個很涼很涼的夜晚,我從夢中醒來。媽媽輕輕地對我說:“你發(fā)燒了?!眿寢尠丫凭脕恚灰娝谖疑砩喜?。媽媽一夜都沒合眼。啊,**的愛是退燒的酒精。
    一個很熱很熱的夜晚,媽媽病了。我忙給媽媽拿來涼毛巾,敷在他的額頭上,媽媽感覺舒服多了。啊,我的愛是涼涼的毛巾。
    孩子們把自己對**的愛痛快的抒發(fā)出來,全班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哭著讀完的,那情景,那感情是發(fā)自內心的。從小皇帝、小公主身上的確看到了他們深藏在心中的情感。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十二
    課堂上孩子們的反映更是印證了我的想法,在孩子們的朗讀中他們的直覺非常準確,他們喜歡的地方也恰是我們所欣賞的那些地方。所以我說快樂是相同的,他們抓住“腳底板生風”感受到了鄉(xiāng)下孩子的那種渴望,那種急切的心情。他們從“驚奇”感受到了鄉(xiāng)下孩子們的那種充滿疑惑。他們從“瞪圓雙眼,恨不得翹開他的嘴”看到了自己。他們從“好奇”感受到了我也是這樣的,就想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對于孩子們精彩的發(fā)言,我心情激動。永遠也不能小看這些孩子們吧,千萬不要我們的眼光,我們的思維去看待他們吧!我還想說快樂是相同的,孩子們用他們稚嫩的`眼光,用他們靈動的心,就在他們的閱讀中自然的與這些鄉(xiāng)下的孩子門走在了一起。
    是的,我的童年也已經早過去了,可是在今天的這節(jié)課上,孩子們精彩的語言卻時時在把我?guī)Щ氐酵?,盡管那時很貧窮,可是依然是快樂的童年。所以,我仍然還說:快樂是不分年代的,是一樣的,要不怎么有:快樂著你的快樂,幸福著你的幸福呢!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十三
    昨天把第一課結束了,在教學中我采用了老師引導,學生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其效果還算不錯。
    在學習課文第一部分時,在我的引導下,學生知道了,作者首先寫了稻草人的結構。作者是從稻草人的骨架子、皮膚、帽子、臉等幾方面寫的。還知道作者接著寫了稻草人的盡職和忠誠。
    學習第二部分時,我采用了小組合作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學生在小組內都積極發(fā)言。提出問題,共同理解。然后老師抽查。有幾個小組都提出了很有價值的問題,如:
    1、隨著稻草人的搖扇子動作的變化,可以體會出稻草人怎樣的心情?
    2、你能從文中畫出相應的語句嗎?
    通過自己提問題,在小組內解決,這樣,學生學的既認真又踏實,教學效果很明顯。
    我感覺這節(jié)課上得還是很成功的。我沒有多講,而是通過學生自己的讀、小組的合作,完成了教學任務。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十四
    七年級下冊生物主要講的是生物圈中的人,當學生拿到新書時,看的最癡迷的就是第二節(jié)《人的生殖》,甚至有學生經常問我說:“老師,第二節(jié)講不講?。≡趺粗v??!”。我知道這個年齡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人的生殖感到既新鮮神秘,急切想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但又羞于啟齒,不好意思詢問。因此,為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每次我們都要花一節(jié)課的時間來講解這節(jié)課,甚至還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求,讓學生坦然地認識自己。
    首先,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讓學生上課坦然對待,不要有什么羞恥感。所以,在導課時,我先出示了一朵漂亮的花朵問:“你們看,這朵花漂亮嗎?你喜歡看嗎?”學生們大喊:“漂亮,喜歡!”緊接著我說,這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我們看的時候從來沒有感到害羞,所以認識自己的生殖器官,我們也不應該感到害羞,要坦然面對,就像對待我們的鼻子、眼睛一樣。從而巧妙地打破尷尬的學習氛圍,使學生順利地進入本節(jié)課。
    對于“人的生殖系統(tǒng)”這部分教學內容,我采用學生自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結合課本內容欣賞視頻,形象直觀地認識男女生殖系統(tǒng);然后,出示人生殖系統(tǒng)示意圖,讓學生明確各個生殖器官的名稱和功能;最后,教師強調重點識記的器官。通過學習使學生對性器官有一個科學的認識,打破對性的神秘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的人生觀。
    對于“人的生殖過程”這部分教學內容,我在要求學生掌握人的生殖過程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更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在教學時,我以人的生殖過程的知識點為主線,一步步補充生活化知識、滲透進情感、價值觀教育。
    1.在講受精過程時,我們講到了精子如何進入女性體內,宮外孕是怎么回事,早孕的危害等等,雖然這些問題課上講比較敏感,是一些負面的消息,但是學生覺得新奇,想知道怎么回事。通過教師講解使學生知道青春期的他們應該怎么做,不要怎么做,做了后會有什么危害,從而使學生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
    2.男性一次生殖活動中可以產生數(shù)億個精子,正常情況下,女性每個月只排出一枚卵細胞。每一個人的生命都起始于受精卵,受精卵是一個精子和卵細胞相結合形成的,這就說明我們每一個人的形成就是當時那個最優(yōu)秀的精子和卵細胞結合了。從而體會到每一個人能夠降生都是非常幸運和不容易的,學會尊重、珍愛生命。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要不負生命的意義與美好,勤奮努力,爭取做一個最優(yōu)秀人。
    3.通過了解胎兒的發(fā)育過程,拓展了相關的生活化知識,比如:羊水的作用、胎兒血和母體血會融合嗎,融合后的危害是什么,媽媽的體型變化等等。同時,同學們知道了母親孕育和生育過程中,生理和心理上所承受的重負。孕懷胎十月,母親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泌尿系統(tǒng)等負擔都加重;最后在分娩的時候,母親又忍受著劇烈的難以忍受的陣痛。體會到母親為孕育生命所做出的奉獻和犧牲,要學會尊重和感謝母親。
    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就是母愛,母親的偉大,在于孕育了生命,在于哺育了生命,養(yǎng)育了生命,更在于教育了生命熱愛生命。生命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有母親的愛,最后在《燭光里的媽媽》背景音樂聲中,按照我的預期目標順利地完成了這節(jié)課的知識講授。課后,教師要求孩子們利用周末幫母親做家務,并在三八婦女節(jié)來臨之際,給自己的母親寫了一封信,表達了對母親節(jié)日的祝福,同時也表達對母親愛和感謝。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十五
    學生已經通過性健康課,對人類的生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學生的了解僅限于對生理過程的認知。在這樣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將認識進行提高和升華,將生理課擴充為感悟生命的誕生,落腳點置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是本節(jié)課一個突出的亮點。教師的有效引導,使得學生能夠以正確的態(tài)度來討論和面對生殖過程中的種種問題,課堂氣氛活躍,討論充分,思維活動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生殖過程本身的順序,就是上課的思路,脈絡清晰,知識落實到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滲透達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另外比較好地運用了數(shù)據資料,給學生較強的沖擊,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思考和討論。
    引發(fā)教師深入思考的幾個問題。
    1、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教師在本節(jié)課中對此做了一些努力,但是當學生提出問題的同時,教師問:“為什么你想知道這個問題?你這個問題是怎么想出來的?你怎么想出這個問題的?”等,學生不一定要說清楚這些,但是這樣可以引發(fā)學生對生活中的現(xiàn)象作深入思考,真正做到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2、新課程倡導探究。探究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種多樣的,也不是每節(jié)課都是完整的探究活動,可以在每節(jié)課上進行其中的某些環(huán)節(jié)的訓練。本節(jié)課中的探究活動,不但是新發(fā)現(xiàn)和再發(fā)現(xiàn)的過程,也是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紙上隨時記下自己的假設,或者對要探究問題的理解,看完錄像或資料后,再解決問題。
    3、教師要適時對學生所做的解答進行一定的梳理和歸類,如母親在孕期所承擔的壓力可以有來自心理上的、身體上的等等,生活習慣的影響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過類,這樣能帶給學生一個比較清晰的印象。
    4、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是新課程倡導的理念之一。如為什么要珍惜生命?為什么要愛戴父母?這是學生一生中要不斷思索的問題,教師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將這樣的思維活動變成一種習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十六
    總體來說,對于這堂課,我自己還是滿意的,畢竟完成了教學任務,畢竟讓我的學生感受到了稻草人的善良與盡職??墒侵粫M足是沒有進步的!課后,我確實感到給學生朗讀的'機會少了,也沒能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的像稻草人這樣的人,以至于課堂教學結束得有些突然,讓人遺憾。生活是一個永遠也讓人學不夠的大課堂,我們的教育課堂也讓我們永遠學不夠。同志們,讓我們永遠為之奮斗吧!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十七
    《窮人》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寫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艱難貧窮的情況下,收養(yǎng)因病去世的鄰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舊俄時代人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的善良。本文對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細膩,感人至深。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托爾斯泰的這句話“如果忘記了自己而愛別人,會獲得安靜幸福和高尚?!睘橹黧w線索,以理解《窮人》的“物質貧窮”以及“精神富足”這兩大部分為思路,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抓住環(huán)境描寫、人物語言、心理描寫的句子去分析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品質,去學習作者抒發(fā)美好情感的寫作方法。兩節(jié)課下來,孩子們收獲多多。
    第二課時,我們進行了組內交流和全班交流,在品味“物質窮苦”的部分上,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體會窮人的“窮”。從學生的回答上看,學生能夠從生活條件、工作環(huán)境中體會桑娜一家的窮苦,并由環(huán)境描寫中確實地體會到了作為窮人的那種悲慘的境地。為了達到更透徹了解窮人的境況,營造悲涼的氣氛,我再讓學生從描寫寡婦西蒙的句子延伸開去,想象一下作為殘缺的窮人家庭的生活會如何更加的凄慘。
    對“物質貧窮”的品味越到位就越能達到表現(xiàn)“精神富足”的目的。其實,在品味環(huán)境描寫的過程中,學生不但體會出生存環(huán)境的惡劣,同時也體會到窮人在困境中保持的那種美好的品質。對窮人的善良、勤勞的品質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品味精神富足部分,重頭戲在于品味人物的語言以及心理的描寫。在此環(huán)節(jié)上,主要抓住桑娜的復雜心理,我們反復朗讀、反復品味,去體會桑娜的忐忑不安以及矛盾心理中的堅定,去體會桑娜那種義無反顧地幫助窮人的愛心與同情心,去體會兩人對話中體現(xiàn)出的善良的本性。尤其是結尾的對話“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嗎,別等他們醒來”對這個“熬”字,孩子們有了自己更深刻的理解,認為漁夫是一個善良寧可吃苦也要助人的人。當我們說到結尾這段話:
    但桑娜坐著一動不動。
    “你怎么了?不愿意嗎?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們在這里啦?!鄙D壤_了帳子。
    我朗讀,讓生想象著這個畫面,孩子們仿佛感覺到了桑娜因與丈夫的不謀而合而表現(xiàn)出的那種激動、興奮和快慰,看到了桑娜拉開帳子后夫婦二人相視一笑的溫馨場景,感受到了“如果忘記了自己而愛別人,會獲得安靜幸福和高尚”的境界。
    “太有收獲了”六年一班的周松情不自禁地大聲說道。
    寫人的教學反思篇十八
    學生已經通過性健康課,對人類的生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學生的了解僅限于對生理過程的認知。在這樣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將認識進行提高和升華,將生理課擴充為感悟生命的誕生,落腳點置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是本節(jié)課一個突出的亮點。教師的有效引導,使得學生能夠以正確的態(tài)度來討論和面對生殖過程中的種種問題,課堂氣氛活躍,討論充分,思維活動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生殖過程本身的順序,就是上課的思路,脈絡清晰,知識落實到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滲透達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另外比較好地運用了數(shù)據資料,給學生較強的沖擊,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思考和討論。
    引發(fā)教師深入思考的幾個問題。
    1、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教師在本節(jié)課中對此做了一些努力,但是當學生提出問題的同時,教師問:“為什么你想知道這個問題?你這個問題是怎么想出來的?你怎么想出這個問題的?”等,學生不一定要說清楚這些,但是這樣可以引發(fā)學生對生活中的現(xiàn)象作深入思考,真正做到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2、新課程倡導探究。探究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種多樣的,也不是每節(jié)課都是完整的探究活動,可以在每節(jié)課上進行其中的某些環(huán)節(jié)的訓練。本節(jié)課中的探究活動,不但是新發(fā)現(xiàn)和再發(fā)現(xiàn)的過程,也是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紙上隨時記下自己的假設,或者對要探究問題的理解,看完錄像或資料后,再解決問題。
    3、教師要適時對學生所做的解答進行一定的梳理和歸類,如母親在孕期所承擔的壓力可以有來自心理上的、身體上的等等,生活習慣的影響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過類,這樣能帶給學生一個比較清晰的印象。
    4、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是新課程倡導的理念之一。如為什么要珍惜生命?為什么要愛戴父母?這是學生一生中要不斷思索的問題,教師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將這樣的思維活動變成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