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的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總結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案,具有積極的價值和意義。要寫好一篇心得體會,首先需要明確總結的對象和范圍。可以選擇一個具體的學習項目、工作任務或生活經(jīng)歷作為總結的主題,然后按照一定的結構和順序進行敘述和歸納。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分析自己的收獲和成果,總結自己的經(jīng)驗和教訓,同時也要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的表現(xiàn),并提出進一步提高的建議和計劃。此外,寫心得體會時還要注意語言簡明扼要、邏輯清晰,通過生動的事例和體會來增加文章的可讀性和說服力。心得體會是從某個經(jīng)歷中汲取教訓的心得體會,讓我收獲頗多。寫心得體會時,我們可以先回憶事情的經(jīng)過和細節(jié)。以下是一些我總結的心得體會,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一
今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開始對我同胞實施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多萬人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文明滅絕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全世界人民也不會忘記,法西斯暴行早已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南京大屠殺中的慘絕人寰,愛好和平的人們記憶猶新、永生難忘。歷史記載: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殘忍地進行殺人比賽——兩人從無錫的橫林鎮(zhèn),殺到常州的火車站、鎮(zhèn)江的句容城、南京的紫金山下,一個殺了106人,另一個殺了105人;由于分不清誰先殺到100人,于是兩人以殺150人為新的比賽目標……聽到這樣的故事,回憶慘痛的歷史,每個人都會強烈譴責侵略者對人權野蠻的踐踏。
國家檔案局公布的最新資料片《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中,有幾位普通人面對大屠殺的表現(xiàn)令人敬佩,也令人深思:南京一家照相館的小學徒羅瑾,冒著生命危險,拷貝日軍軍官送來沖洗的罪行照片,秘藏在寺廟當中,輾轉同學吳旋之手,終于保存到抗戰(zhàn)勝利,成為南京軍事法庭審判的一號證據(jù);金陵女大收容所的程瑞芳,白天不停工作,為難民撐起千瘡百孔的“保護傘”,晚上就著昏暗的燈光,含淚記錄侵略者暴行,掙扎寫下心路歷程,成為中國版“安妮日記”……這些珍貴資料片,記錄了中華民族心靈上永遠的創(chuàng)傷,更讓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無可辯駁。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忘記歷史就會在靈魂上生病。然而,確有人得了健忘癥,確有人的靈魂已經(jīng)生?。罕热纾毡居乙矸肿邮冀K在遇難者“30萬”這一數(shù)字上大做文章,以此為突破口否認南京大屠殺;又如,日本篡改教科書,聲稱“南京大屠殺是20世紀謊言”……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絕不容許否認歷史和任意篡改!
《人民日報》今天(12月12日)刊發(fā)的《重溫歷史記憶,不忘砥礪前行》一文指出:國家公祭,意味著公祭活動將從個體記憶、家庭記憶、城市記憶,上升到國家記憶、民族記憶、世界記憶。把家殤、城殤變?yōu)閲鴼懀褪菫榱吮砻髦袊嗣窭斡浨致詰?zhàn)爭曾經(jīng)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忘卻苦難的歷史,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zhàn)爭、捍衛(wèi)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確實如此,國家公祭日警示世人別在靈魂上生病,已經(jīng)生病的必須趕緊治療,切莫諱疾忌醫(yī),一條黑路走到底。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二
本次活動進行了愛國主義宣傳,增強國民的愛國主義情感,讓國民時刻謹記愛我中華,勿忘國恥。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愛國只是每個人都應當自覺履行的責任和義務,此次活動充分體現(xiàn)了當代大學生,青年志愿者以及各階層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感,這次活動主題鮮明,刻骨銘心,深深鼓舞的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操,手持水筆認真簽名的成人,瘦手不停顫抖的老人一臉稚氣的天真孩子全都加入到中這場簽名活動中,形形色色的人群但不變的是都是龍的傳人,都是三十萬死難者的同胞,都有一顆愛過的心。
在這次活動中有一位老人講述了他的親身經(jīng)歷,老人眼里流露出的悲傷和痛恨讓每個青年志愿者都難以忘記,只可惜的是這次活動持續(xù)時間較短,沒能更加深刻地激起中國人民的愛國心理,甚至沒能融化部分人心里的麻木冰峰,但值得肯定的是這次活動是成功的,是發(fā)人深省的。
本次活動以“勿忘國恥,愛我中環(huán)”為主題,充分踐行了“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這以社會榮辱觀。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個中國人民不僅要牢記歷史,不忘國恥,還應在新時期,培養(yǎng)和弘揚新的民族精神。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三
今年的12月13日是全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本周,我校在全校師生中開展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系列教育活動,引導師生銘記歷史,正視民族發(fā)展歷程,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學校利用周一升旗儀式時向全校師生宣講了公祭日的由來,介紹相關活動安排。各班自主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班會活動,追憶歷史歲月,感悟今日幸福生活。在學校組織的相關主題征文活動中,參賽同學闡述歷史觀和價值觀,通過對戰(zhàn)爭的探尋及反思表達著為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而奮發(fā)努力的思想。
學校表示:在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學校組織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就是為了強化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學校還將在12月13日通過校園之聲廣播向全校師生解讀《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部分內(nèi)容,引導大家知史明理,愛家愛國。
為讓廣大青少年進一步了解抗日戰(zhàn)爭歷史,弘場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內(nèi)容的偉大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勵學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12月10日,在學校德育處的統(tǒng)一安排下,各年級各班利用下午活動課時間召開班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班會課上,各班班主任老師從設立國家公祭日的目的意義、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國軍民奮力抗擊侵略并取得偉大勝利以及抗日戰(zhàn)爭偉大勝利對國內(nèi)外的深遠意義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深入淺出地解說。副校長張尤勝參加七1班班會時重點給同學們講了甲午戰(zhàn)爭、九一八變、西安事變、七七盧溝橋變、南京大屠殺等大事件,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在我國進行慘無人道的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讓中國人民遭受深重災難,和中國物質(zhì)、文化等財產(chǎn)受到嚴重損失。通過此次班會活動,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認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的滔天罪行,了解中國軍民奮力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勝利,和革命烈士可歌可泣英勇戰(zhàn)斗跡,激起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憤恨,進一步增強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自覺性,也讓廣大同學感悟到:“落后就要挨打”,“國家富強才不會被欺負”的道理。
通過此次主題班會活動的開展,提醒學生不能忘記歷史,要肩負起振興中華民族的重任,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練好本領,早日報效祖國。同學們紛紛表示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不忘國恥,在新年到來之際,總結沉淀、暢想未來,努力把個人的夢想、成長成才融入到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中。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四
一個無辜的聲音在絕望中呼喊著,地上灑滿了鮮紅的熱血,天空已沒有之前那么碧藍,花草也沒有之前那么芳香??諝庵袕浡趶椉?zhàn)過的硝煙味,濃烈的尸臭與血腥味,一個悲慘的世界浮現(xiàn)在眼前。
1937年12月13日,想必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今天吧!這天是我們中國人的恥辱,日軍攻擊南京城。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進南京城,燒殺搶奪,無惡不作。他們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不忍睹的大規(guī)模屠殺,還將南京民眾以鉛絲捆綁,先用機槍掃射,再用刺刀亂戳,最后澆以煤油,縱火焚燒。看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心幾乎走向崩潰的邊緣,胸中熱血沸騰,掀起陣陣心潮,似乎有千言萬語,卻一言難盡。我仿佛身在那個世界里,眼睜睜地看著南京青年被殺害,小孩被無情的日軍用炸彈炸死,而我卻無能為力。
南京大屠殺,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當時舉起屠刀這些惡魔已經(jīng)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如今我們可以告慰那些死難的同胞:中國人民從血與火中站起來了!東方的巨龍已經(jīng)飛起來了,我們的民族正在實現(xiàn)復興的理想,我們的祖國正在走向繁榮富強!但是這場血的教訓,會永遠銘記心上,以史為鑒,照亮未來!
南京大屠殺,斬不斷中華兒女的愛國意志,殺不完炎黃子孫的愛國熱情。歷史不倒退,悲劇不再現(xiàn),看我神州崛起的飛天夢,下水的猛蛟龍,為中華的騰飛,為銘記歷史的可悲,奮斗吧!每一個愛國的公民。
南京大屠殺,使我們胸中裝有一顆愛國心,我愿為國奉獻生命,腦里存有一份愛國情,我愿為國浴血奮戰(zhàn),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不忘國恥,攥緊拳頭向祖國宣誓:保衛(wèi)領土,捍衛(wèi)祖國,我們責無旁貸!
讓燃燒的燭光化作和平的白鴿,讓祈禱的眼眸化作歲月的警鐘,讓揮動的武器聽得到人們心底的呼喚,讓黑色的戰(zhàn)爭記憶看的到人心真誠的渴望,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讓世界鑄劍為犁,讓和平的炊煙氤氳人間,讓我們銘記歷史,拒絕戰(zhàn)爭,銘記歷史,呼喚和平!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五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zhàn)征程;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八國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筑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志士仁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zhàn)勝了帝國主義。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括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
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吁在古老版圖上回蕩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于古人,后無愧于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六
人們或許會控訴鬼子的殘暴,人們或許會悲憫民族的苦難,但望著那幾十萬束手就擒的軍隊,望著那一張張絕望而麻木的面孔,悲憤之余,我眼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濃黑的沉默!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BR> 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以奪志,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是共產(chǎn)黨八路軍最終肩負起了拯救中國的使命,因為,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對民族深沉的熱愛,他們始終堅持著對這個民族美好的憧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他的物質(zhì)的首都可以被敵人占據(jù),但是,他們的精神首都沒有被敵人所攻破!
此時,我想起了紀伯倫的《淚與笑》其中寫到的:“云的一生就是悲歡離合的一生,人也是如此,一旦失掉崇高的靈魂,就成了存在于物質(zhì)世界的行尸走肉?!蔽蚁?,對于國家也是如此,只有擁有國魂,才能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們要告訴世界,我們不僅有著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我們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明,我們還要擁有一群有志氣的熱血國民。
我們不能忘記歷史,因為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不要讓時間為庸人們所設計,不要讓殷紅的鮮血只剩下淡淡的殘夢。血已經(jīng)流了,但不能讓他白流。南京的大慘案依然歷歷在目,我們需要的不僅是黯然至于泣下,更應該正視這刻骨銘心的苦痛。因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面淋漓的鮮血,魯迅的擔憂依舊沒有過時,一個民族的精神首都仍要我們?nèi)ソ嬇c呵護。
我們就在這樣的小事中構筑精神上堅不可摧的首都,試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做到了這些,我們的國家怎能不強大?外敵,又怎敢在我們的面前揮刀動武?像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慘案還會在中華大地上發(fā)生嗎?不會的,永遠不會!
讓我們攜手奮斗吧,青年朋友,相信銘記歷史的你今天定將愈加努力奮發(fā)!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七
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設定每年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首次以國家名義悼念大屠殺死難者。
在第六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81年前古城南京發(fā)生的那場慘絕人寰的慘案,仍是讓人不忍卒讀。和平來之不易,國恥勿忘,歷史必須銘記!南京大屠殺帶來的傷痛從未被時間抹去,人們對國家公祭日這個紀念日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緬懷過去、扶慰民心、順應民意的措施。同時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是中國與世界更好地在溝通,在向全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態(tài)度,在向全世界表達我們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與責任。就如歐洲一年一度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死難者一樣,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歷史告訴我們,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是多么重要。國恥難忘,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國家強大、民族振興,才是對侵略者最好的回擊。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悲痛會隨時間久遠而湮沒,但歷史的啟示不會。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銘記歷史、喚醒記憶、開創(chuàng)未來的舉措。促使人類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tài),而避免出現(xiàn)哪怕是片刻的忘卻與麻木,共同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一起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促進共同發(fā)展和時代進步。如果說南京大屠殺是近代悲劇的極致,那么當歷史翻開這一頁,我們最終看到黑暗的離去和光明的到來。筑夢中國,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歷史使命。我們當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以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為己任,把愛國奉獻的熱情轉化為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的不竭動力。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八
12月13日是第-個國家公祭日,是國家為了紀念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人民而設立的,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死難的國民,增強現(xiàn)代人對國家遭受戰(zhàn)爭災難歷史的記憶。飲水思源,不忘來路。國家公祭日、抗戰(zhàn)勝利日、烈士紀念日等紀念活動,充分反映了黨和國家不忘歷史、銘記英烈的價值坐標。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庇⑿凼敲褡宓募沽海墙?jīng)過沉淀的歷史符號。他們身上展現(xiàn)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他們理應得到最高尊崇,值得后人永遠緬懷。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便懹洑v史、緬懷先烈需要儀式,也需要載體。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抗戰(zhàn)勝利日等紀念日的設立,就搭建了這樣的載體,以一個國家的名義緬懷遇難人民,致敬烈士英雄,讓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英烈永遠受到后來者的緬懷和敬仰。每一個紀念日的背后,都是銘刻在民族記憶里的光輝歷史,挺立在民族身軀里的不屈脊梁,流淌在民族血脈里的源源動力。每一個紀念日的到來,都是一次圣潔的悼念,一次記憶的喚醒,更是一次國民意志的激勵。設立紀念日,并不意味著僅僅把紀念局限在某一天,而是為了世世代代不能忘卻紀念,就像春節(jié)團聚、清明祭祖一樣,一代代人的傳承,積淀下的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認同和接續(xù)使命。銘記英烈,同樣是每一代人不能忘卻的歷史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說,紀念日猶如一座豐碑,樹立在每一個人心中,時刻不忘今日的幸福生活從何而來;紀念日也是一座燈塔,照亮前方的道路,提醒人們唯有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是對英烈精神最好的弘揚,對英烈遺志最好的繼承,對英烈遺愿最好的反饋。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zhàn)英雄在內(nèi)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焙推侥甏?,我們雖然遠離了戰(zhàn)火與硝煙,不需要隨時面臨生與死的考驗,但卻時刻面臨著信仰與理想的考驗,面臨著時代與變革的考驗。因此,和平年代依然需要英雄,更需要英雄的大無畏和甘愿犧牲精神來影響和激勵著一代代的中國人,激發(fā)他們奮發(fā)有為的愛國欲望,來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拋頭顱灑熱血。鄧稼先、黃大年、王成龍等一批批榜樣的涌現(xiàn),就是革命英烈精神在和平年代的傳承和體現(xiàn),他們是英雄烈士的“新時代版本”,讓我們感受到了英雄楷模的力量。對他們的認同,就是對正確價值觀的認可;對他們的弘揚,就是對偉大精神和正能量的頌揚。我們紀念他們,就是要熔鑄信仰與傳承精神,就是給自己以自尊、給民族以自信、給國家以尊嚴。
“輝煌中國慰英靈,復興偉業(yè)奏凱歌。”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舉世矚目,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勢不可擋。我們昂首闊步跨入新時代,站在“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歷史交匯點,要居安思危、初心不渝,要秉承英烈遺志,發(fā)揚英烈精神,從英烈們身上汲取奮發(fā)的力量,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讓我們在思想的指引下,踏著英烈們的足跡,繼續(xù)堅持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唱響中國聲音。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九
祭是對于逝者表達致敬哀悼的儀式。國家公祭就是國家設祭,向逝者鄭重表達致敬致哀的莊嚴儀式。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_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標志著在南京_中遇難的三十多萬同胞,從此獲得國家給予的規(guī)格的公祭,預示著這段錐心痛史將成為中華民族綿久的心靈刻度。
國家公祭南京_死難者,首先是為了銘記暴日侵華的罪惡歷史。日本乃中國近鄰,與中國交往歷史悠久,先承中國文化啟蒙,完成封建化;進入近代,脫亞入歐,學習西方,早于中國完成工業(yè)化,獲得優(yōu)于中國的綜合國力,但是國家卻步入軍國主義道路。受其_本質(zhì)的驅使,不僅沒有利用先發(fā)優(yōu)勢造福人類,反而危害世界,蹂躪亞洲,侵略中國。鐵蹄所到,獸性畢露,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毒難盡。南京_更是慘絕人寰,人神共憤,盡管如此,也不過是其無邊罪惡中的一個縮影而已。
民族的歷史必須被民族記憶。南京_更不應該隨著歷史時空的變遷而淡出歷史。往事已矣,必須銘記,銘記歷史才能以史為鑒,前事不忘乃為后事之師。忘卻歷史,意味背叛,輕淡罪惡,易蹈覆轍,企圖掩蓋歷史罪惡,決不是對歷史價值的無知,而是巨奸大惡心懷叵測文章國家公祭日有感--銘記痛史,復興中華。南京_的制造國,現(xiàn)在處心積慮地淡化乃至否定這樁人類歷史中的滔天大罪,其別有用心恰恰警示我們一定要勿忘痛史。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
設立國家公祭日,舉行國家公祭儀式,對內(nèi)對外的意義是多重的。
其一,沉重打擊日本右翼試圖歪曲、抹殺歷史的“翻案”企圖。
一個民族不怕犯錯誤、甚至犯罪,但最怕無視歷史、歪曲歷史、褻瀆歷史。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鐵證如山,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中國南京審判戰(zhàn)犯軍事法庭對此作出了莊嚴的審判。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有侵華日軍各級指揮機構當時的命令和日本官兵的記錄為證,有中國幸存者的血淚控訴為證,有《拉貝日記》《魏特琳日記》等國際人士提供的證言和美國牧師約翰·馬吉1937年拍攝的電影膠片為證。然而,一段時間以來,日本國內(nèi)政界學界媒體各種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言論卻甚囂塵上。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讓人們銘記這段血凝的歷史,對于凝聚中華民族的力量,反擊日本右翼勢力否定侵略與加害史實的言行具有重要意義。
其二,彰顯對生命的敬畏、對人權的尊重。
30多萬,不是一個冰冷的數(shù)字,而是一個個曾經(jīng)鮮活的中國人的生命。這些死難者的背后,是一個個曾經(jīng)溫暖的家庭。中國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體現(xiàn)的是對人權的尊重、對生命的敬畏、對和平的向往。日本右翼分子打著“尊重死者”的幌子,托詞“死者為大”“死者即神”,不顧國際社會的一再譴責,一意孤行參拜供奉有甲級戰(zhàn)犯靈位的靖國神社。既然“死者即神”,那么被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屠殺的南京30萬生靈,應該不應該得到稍有良心的日本人的最起碼的懺悔和尊重?日本號稱已經(jīng)進入現(xiàn)代民主社會,動不動就打出“尊重人權”的口號,要尊重人權,就應從尊重別國國民最起碼的生存權做起,就該老老實實地到侵華日軍實施屠殺的地方去謝罪。
其三,牢記戰(zhàn)爭悲劇,追求共同和平。
殘忍、嗜血是人類扭曲的變態(tài)心理,是阻礙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毒瘤,理應受到全人類的唾棄。因此,世界許多國家都以設立紀念日的形式,提醒人們勿忘歷史,警惕噩夢重演。例如,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紀念日、德國的大屠殺受害者紀念日、俄羅斯的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以色列的大屠殺紀念日、美國的珍珠港事件紀念日等。中國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與上述紀念日具有內(nèi)在的一致性,將使南京大屠殺成為世界人民集體記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人們牢記戰(zhàn)爭悲劇、追求共同和平的重要歷史資源。
其四,反思歷史教訓,激揚民族精神。
短短六個星期之內(nèi),30萬骨肉同胞生靈涂炭,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殘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時中國國力軍力的孱弱。國民政府指揮無方,一些國民黨部隊臨陣脫逃,而民眾則毫無組織,散沙一盤。更有甚者,充當“帶路黨”,引領日本侵略者指認已經(jīng)解除武裝的中國軍人。30多萬中國人的生命付出,非但沒有換來日本人的同情,反而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的恥笑、羞辱。公祭死難者,也是在警示當代國人,追求和平不能放棄武備,面對外敵的侵略,我們只能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硝煙已經(jīng)散盡,警鐘仍需長鳴。牢記國恥,勿忘國殤,富國強軍,銳意進取,居安思危,常備不懈,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絕不讓歷史重演,這就是設立國家公祭日和舉行國家公祭儀式的意義所在。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一
今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開始對我同胞實施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多萬人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文明滅絕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全世界人民也不會忘記,法西斯暴行早已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南京大屠殺中的慘絕人寰,愛好和平的人們記憶猶新、永生難忘。歷史記載: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殘忍地進行殺人比賽——兩人從無錫的橫林鎮(zhèn),殺到常州的火車站、鎮(zhèn)江的句容城、南京的紫金山下,一個殺了106人,另一個殺了105人;由于分不清誰先殺到100人,于是兩人以殺150人為新的比賽目標……聽到這樣的故事,回憶慘痛的歷史,每個人都會強烈譴責侵略者對人權野蠻的踐踏。
國家檔案局公布的最新資料片《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中,有幾位普通人面對大屠殺的表現(xiàn)令人敬佩,也令人深思:南京一家照相館的小學徒羅瑾,冒著生命危險,拷貝日軍軍官送來沖洗的罪行照片,秘藏在寺廟當中,輾轉同學吳旋之手,終于保存到抗戰(zhàn)勝利,成為南京軍事法庭審判的一號證據(jù);金陵女大收容所的程瑞芳,白天不停工作,為難民撐起千瘡百孔的“保護傘”,晚上就著昏暗的燈光,含淚記錄侵略者暴行,掙扎寫下心路歷程,成為中國版“安妮日記”……這些珍貴資料片,記錄了中華民族心靈上永遠的創(chuàng)傷,更讓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無可辯駁。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忘記歷史就會在靈魂上生病。然而,確有人得了健忘癥,確有人的靈魂已經(jīng)生?。罕热?,日本右翼分子始終在遇難者“30萬”這一數(shù)字上大做文章,以此為突破口否認南京大屠殺;又如,日本篡改教科書,聲稱“南京大屠殺是20世紀謊言”……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絕不容許否認歷史和任意篡改!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二
身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更應該以史為鑒、警鐘長鳴。列寧告誡過我們: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侵華戰(zhàn)爭給中國記憶留下一個“敗”字,烙下一個“恥”字,刻下一個“警”字。以史為鑒,我們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也需要認清落后必亡的道理。我們清醒的認識到,一味地退讓不會帶來和平,祖國發(fā)展也不會一帆風順,我們必須在深刻的歷史教訓基礎上保持高度警醒,以史為鑒、警鐘長鳴。
身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更應該勿忘國恥、牢記使命。中國任人欺侮的一頁雖然徹底翻過去了,但是過往的傷痛和不屈的抗爭會時刻警醒著我們:這強大,來之不易;這和平,來之不易!我們應承擔起維護世界和平、反對戰(zhàn)爭的歷史重任。居安思危、牢記使命,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腳踏實地穩(wěn)步前進,為實現(xiàn)凝聚了幾代中國人夙愿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身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更應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中國一步步壯大起來,再也不是那個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中國。有如此強大的國家做后盾,我們倍加珍惜、倍感自豪。如今,我們需以放眼世界的戰(zhàn)略思維,在涉及我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要敢于劃出紅線,亮出底線。我們不主動惹事,但遇事也不能怕事。能戰(zhàn)方能止戰(zhàn),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祖國的強大是我們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我們將用畢生的心力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三
2、少年強則中國強,國強__安,歷史不能改寫,恥辱不能忘記!
3、紀念,是為了不忘卻。傷疤可以愈合,傷痛可以淡忘,但歷史的傷痕值得被紀念,愿國家安定祥和。
4、那年亂世如麻,愿你們來世擁有錦繡年華。
5、勿忘浩劫血歷史,犯我中華雖遠必誅!哀祭!
6、即便當下陽光明媚,勿忘昔日黑暗沉沉。
7、今天,我們以國之名祭奠,愿逝者安息,和__永存。
9、不忘歷史,熱愛祖國,振興中華。
10、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
11、不忘國恥,捍衛(wèi)祖國的強大。
12、舉國之殤,永志不忘!
13、歷史屈辱,警醒世代的華人。
14、勿忘國恥。以國之名,悼死撫傷,民暢其意,國聚其力。
15、血淋淋的歷史在滴血,活生生的生命受摧殘,惡狠狠的日寇大屠殺,千萬萬的國民赴九泉,南京大屠殺公祭日,不忘國恥,發(fā)憤圖強,愿祖國更繁榮!
16、怎能忘,南京城中房屋烈火燒;怎能忘,無辜百姓被活埋;怎能忘,山河破碎血一片;怎能忘,三十萬父老成冤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牢記國恥,奮發(fā)圖強。騰飛中國,屹立世界,永無外侮!
17、敲響警鐘,把恥辱牢記,不要讓這段屈辱的歷史被__忘記;發(fā)憤圖強,力圖振興,自信自強屹立于世界東方;祈求和__,消除戰(zhàn)爭,讓悲劇不再上演。南京大屠殺公祭日,不要忘記那段歷史。
18、南京大屠殺公祭日,紀念歷史,告慰亡魂,祭奠先烈,以史為鑒,讓白骨得以入殮,讓冤魂能夠安眠,把屠刀化為警鐘,把逝者名字刻作史鑒,讓孩童不再恐懼,讓母親不再悲泣,讓戰(zhàn)爭遠離人類,讓和__灑滿人間,一切愛好和__的團體和人士團結起來,為建設一個和__、和諧的新世界共同努力、一起奮斗!
19、浴火重生,才是驕傲的`鳳凰;臥薪嘗膽,成就一代的霸主;經(jīng)歷坎坷,塑造偉大的民族;歷史屈辱,警醒世代的華人;不忘國恥,捍衛(wèi)祖國的強大。南京大屠殺公祭日,銘記歷史,為中國的崛起而奮斗!
20、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
21、讓我們靜靜的追思,深深地緬懷,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這鮮花中,讓它陪伴在先烈的左右。
22、“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
23、在中國這方熱土上,有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__、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篇篇悲壯激越的歷史篇章。
24、在烈士墓前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陵園。烈士陵園里的樹木高大威猛,四季常青。那一棵棵樹木就代表著一位位戰(zhàn)士,贊揚了他們就不屈服,為了革命的斗爭事業(yè),寧愿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他們就像這些樹,無論經(jīng)歷多少嚴寒酷暑,都還是一動不動的屹立著。
25、沒有人能動搖他們堅強的意志,他們是偉大的,崇敬的,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26、炮聲隆隆、硝煙洋溢,一個個戰(zhàn)士奮勇爭先地跟敵人拼命、時間如流水,一下子就愉到了拂曉,只見一個身影剛強地向火力點爬去,就在那最后一刻,他張開雙臂,向炎力點猛撲從前,用本人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時光就定格在這一霎時,他是誰?他就是——黃繼光。
27、烈士們啊!你們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鼓勵著我們前進,讓我們每個人都布滿著為祖國不懈盡力的信念。
28、沒有他們,哪來如今的美好的家園,哪業(yè)如今的富裕生活,他們是創(chuàng)使者,他們尊敬他們是理所當然的。
29、多少年來,有多少人贊揚過他們,他們百折不撓,奉獻生命,為了革命的斗爭而光榮殉職,總之,一句話——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30、偉大的革命先烈們,你們的斗爭勝利了,我們青一代少年將再次繼承你們努力開辟下來的光輝道路,我們將要去建設祖國的明天,我會認真的學__,學好本領,長在后再繼續(xù)工作——建設祖國,你們安歇吧!
31、面對極其野蠻、極其殘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偉大愛國主義精神的中國人民沒有屈服。
32、痛心疾首念國恥,三十萬同胞慘消逝,前事不忘后事師,興我中華當前事,宵小東洋小鬼子,絕不容爾再放肆,中華崛起在今日,誓雪心痛舊日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勿忘國恥,強我中華!
33、日軍鐵蹄踐踏我中國,屠殺同胞血流成河;雖成歷史心痛不想說,此辱在心激勵你我;踏實工作機會別錯過,堅決保釣驚心動魄;動蕩年代共期望白鴿,和平之花世界種播!
34、12.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讓我們永遠銘記這個黑色的日子,30余萬生靈被日寇屠殺!銘記歷史,反省歷史!只有自己強大了,才不會重蹈覆轍,才不會讓歷史悲劇重演!記住“弱肉強食”教訓,團結起來,全體中國人團結起來!“團結就是力量”!中國雄起!
35、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銘記災難,愛我中華,發(fā)憤圖強,揚我國威!
36、穿越歷史,走進1937.12.13南京的那段黑色日子。依然能聽到揚子江的咆哮,依然可聽到雨花臺的呻吟...30余萬中華民族的傷疤依然在隱隱作痛,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被塵埃掩蓋的'歷史。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擦干血淚,凝聚力量,自強不息,愛我中華!
37、1937年12.13,日本鬼子,攻陷南京,群魔亂舞,肆意狂屠,血淌成河,骨堆成山,天也慘慘,地也淡淡。黑暗歲月,慘絕人寰!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銘記歷史,不忘國難,以史為鑒,放眼未來,團結奮發(fā),強我中華!
38、歷史如果淡忘,必將重演,因為懸崖不會因為閉眼而消失,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身體上的30余萬傷疤,時至今日仍隱隱作痛,銘記歷史,勿忘屈辱,團結一致,振興中華,祝祖國更強!
39、追憶歷史是為了和平的未來,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欣欣向榮的景象,而不再看見滿目瘡痍、戰(zhàn)火紛飛,當我們渴望和平的橄欖枝時,發(fā)展正是摘取橄欖枝的最好工具!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警鐘長鳴,祈愿和平,美好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
40、六朝古都曾經(jīng)血流成河,歌舞升平難掩屈辱歲月。三十萬亡魂提醒勿忘國恥,五千年歷史期待盛世華章。今天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讓我們奮發(fā)圖強,祝福祖國,繁榮昌盛,走向輝煌。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四
國家公祭日是國家為了紀念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祭日。二戰(zhàn)后,主要參戰(zhàn)國政府紛紛推出國家級哀悼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現(xiàn)代人對國家遭受戰(zhàn)爭災難歷史的記憶,目前已成為國際慣例。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大屠殺紀念館、美國的珍珠港事件紀念館、俄羅斯衛(wèi)國戰(zhàn)爭紀念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原爆紀念館等,每年都舉行國家公祭。
公祭當天,國家元首、議會議長、各大黨派領袖都到場獻花圈,并公開發(fā)表講話。同時,公眾的參與度也相當高,參加公祭的人數(shù)少則萬人以上,多則10多萬人。
十二屆全國人大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分別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意義。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緬懷過去,更是扶慰民心、順應民意的措施,同時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是中國與世界更好地在溝通,在向全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態(tài)度,在向全世界表達我們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與責任。就如歐洲一年一度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死難者一樣,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
以國家名義進行正式紀念與公祭,其世界意義在于,促使人類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tài),而避免出現(xiàn)哪怕是片刻的忘卻與麻木,共同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一起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促進共同發(fā)展和時代進步。
影響。
國家公祭日是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xiàn),體現(xiàn)的是對群眾的尊重,是對生命的敬畏。而以國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國家已經(jīng)擬人化,國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與普通人情相融,因此,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表明國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體現(xiàn)了政治文明的進步。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五
這一天,我們等得太久,但是我們還是等到了,國家公祭日,看了之后,感慨萬分,而作為現(xiàn)代大學生的我們,更是肩負重任。這一天我深深感受到我們不忘血淚史的同時,不是讓我們延續(xù)民族仇恨轉移日益積累的國內(nèi)各種問題,而是應該發(fā)憤圖強改善民生,提高國力,真正做到國富民強.更應該學習他國先進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等好的事物為我所用.相信這屆領導人有足夠的智慧與能力,讓中國夢這艘航船斬波劈浪早日抵達彼岸.
當南京全城響起警笛,當南京市民駐足默哀,此刻的南京回到了1937年那個痛苦的時刻。數(shù)十年過去了,我們依然忘卻不了當年的血腥,數(shù)十年過去了,死難的同胞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祭日。當年日軍攻占南京,展開了一個多月的無恥暴行,屠殺無辜平民,搶奪,焚燒破壞,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30萬平民被無辜殺害,南京城被毀三分之一。我們現(xiàn)在接觸到的數(shù)字就讓我們驚心,更不要說當年身臨其境的遭遇。因此我們不能忘記,更忘記不了,我們記住的不是仇恨,而是弱肉強食的教訓與警示。
當然除了教訓,我們更加銘記的是先輩們在武器裝備落后的不利情勢下奮勇不屈的精神。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直接財產(chǎn)損失與戰(zhàn)爭消耗5600余億美元,這對當時貧瘠的中國不可謂不重創(chuàng)。但令我們振奮的是,在這些不堪的數(shù)字背后,是數(shù)以萬計的革命先烈奮勇抗戰(zhàn),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中華民族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甚至很多先烈都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他們用自己的身軀支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筑起了鋼鐵長城。今天,他們中的很多人沒有留下姓名,但卻給我們留下了靈魂,民族的魂。
作為中華兒女,已經(jīng)在這片熱血土地上成長了27載,卻沒有去真正了解認識那一天,那段歷史,對于我而言這是羞怯的,慚愧的。“江邊流水盡為之赤,城內(nèi)外所有河渠,溝壑無不填滿尸體”這是《遠東國際法庭判決書》描寫南京屠殺的一句話,可想而知,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倒下,尸橫遍野,血流成河,那種場景,對于生活在和平幸福環(huán)境下的我們是不可想象的。那么面對這段血腥場景,血腥歷史,現(xiàn)在的我們應該去做點什么,去思考點什么?對,設立國家公祭日,這是需要我們?nèi)w中華兒女去祭奠,去緬懷的一天。歷史不容抹去,不容忘卻,前車之鑒,后事之師,這是需要我們?nèi)ド钏嫉囊惶臁?BR> 假如有時間機器,坐在電腦桌前的你,是否敢于到那段歷史之中,去浴血奮戰(zhàn),守護家園,歷史,未來,不容我去胡思亂想。
居安思危。我們離開那場硝煙已有一段時間了,現(xiàn)在的中國相比于那時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今天的我們卻沒有資格揮霍青春與肆意妄為,因為身邊的警報從未解除。遠處的西方的敵對勢力試圖遏制中國的發(fā)展,近處的鄰國也不斷挑釁著中國的神經(jīng)。日本右翼否認戰(zhàn)爭歷史,釣魚島主權還未收復,越南、菲律賓侵犯我南海主權,美國的航母在亞太游弋。等等這些,都不容我們再次大意,先輩的魂更告誡我們需要防范。我們走的是和平路線,但不是屈辱的步伐,我們可以原諒犯錯的人,卻會給試圖犯我之人最嚴厲的打擊。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帶我們重回那段艱苦的歲月,讓我們銘記死難同胞的悲劇。但更為重要的是,讓我們在日益富足的生活中,重溫先輩們不屈的精神,在民族之魂的引領下,走出輝煌的未來。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六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在1937年12月13日南京被日軍占據(jù),松井石根。
帶著毫無人性的日軍對這個城市開始了六個月的荼毒,短短六周內(nèi),30多萬中國軍民慘遭槍殺、活埋、火燒等一系列無情的殺害。
有多少孩子趴在血淋淋的父母尸體上哭,有多少老人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兒女們被日軍奪去生命,有多少戰(zhàn)士為了保衛(wèi)我們的祖國為之付出生命……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持續(xù)了六周,每12秒,就有一個無辜的生命消失。
山河破碎,生靈涂炭。那段時間整個南京城總是充斥著刺鼻的血腥味。
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見一灘灘的鮮血和一具具尸體,血流成河,尸骨成山。每一處都在痛斥著日軍的罪行!
--年過去了,城垣被繁華覆蓋,枯骨被塵土掩埋,記憶被時光深藏。但痛苦永遠橫亙在這個城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肌膚之上。靈魂之中痛徹心扉,痛入骨髓。
一名名叫夏淑琴的老人勇敢地站出來講述當年的慘痛,一隊日本兵沖進家門后把他的父親用槍打死,她的母親和兩個姐姐也慘遭奸殺,她被刺中三刀后昏迷過去不省人事,醒來后只有她和四歲的妹妹還殘活,其余七口人全被日軍殺害。
這種經(jīng)歷絕非個例,在大屠殺紀念館中,每幾秒就會有一滴水從高空落下。旁邊的墻上就會有一位遇難者遺像的燈同時亮起后又熄滅,記錄下每12秒就有一個生命離開,每12秒有一盞生命的燈熄滅,每12秒斷絕一家人的希望。
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但今日的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一個具有保衛(wèi)人民和平生活和強大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今日之人民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轉變。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任何時候唯有銘記歷史,才能開創(chuàng)未來。我們以國家的名義祭奠,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和平與正義長存,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愿逝者安息和平永存。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七
今天上午我們泗陽百名年輕干部集訓隊整隊去參觀南京事件紀念館,說實話,我基本每年都會帶孩子來南京游玩,但從來沒有去過事件紀念館,因為覺得看了心情會沉重,可是我今天還是懷著沉重的心情去參觀了。
還沒進正式的大門,就被門口的幾座雕塑吸引了,其中有一座雕塑是一位被殺的母親躺在地上,可身邊的孩子還趴在媽媽的胸前吮吸著乳汁,也許面對這殘不忍睹的事件,唯有媽媽的乳汁是孩子心靈最美的慰藉。我的眼眶濕潤了,我也是一位母親,這是多么殘忍的一幕。隨著進入展廳,那在電視上經(jīng)??匆姷囊荒荒谎鹊膱雒嬖谖已矍奥赃^,墻上成千上萬被殺的同胞的姓名躍然眼前,那被殺的全家老少,那被日軍殘害的婦女,……,一幅幅記錄場面的照片深深的印在我腦海中。
看著萬人坑的遺址,那瘦瘦小小的遺骸分明是未成年的孩子,一層層的壓著,那是一場什么樣的血腥殘害呀!真的是一場人類的浩劫!我們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更不能忘記這慘痛的歷史!看到一幕幕中國同胞被殘害的場面,我心如刀絞,讓我不禁想起在集訓營訓練時的抱怨,比起這些慘痛,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們更應該倍加珍惜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好好工作,好好教育下一代,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把這慘痛的歷史變成我們前進的動力!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八
今天,是第7個國家公祭日,國家公祭日是一個國家為了紀念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祭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人們對戰(zhàn)爭災難的痛恨,對和平生活的珍惜。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是南京人不應忘卻的歷史,更是我們國人應該謹記的歷史。
時間不能撫平所有的悲傷,記憶依舊是如此的深刻而痛楚,所以,我們需要一個莊重的儀式,祭奠逝者,撫慰生者,來凝聚勇氣直面歷史,把悲傷化作前行的動力。以國家的高度,以立法的形式,設立公祭日,悼念死難同胞,恰好契合了民眾的意愿。在這一天,我們感念逝者,還生命以尊嚴。唯其不可忘卻,他們才能在民族記憶和歷史長河中成為永恒。
為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實現(xiàn)中國夢的歷史責任。我們每個黨員都要在工作中發(fā)揮出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發(fā)揚共產(chǎn)黨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革命精神,把滿腔愛國之情化為發(fā)憤工作的強大動力,成為民族復興的有力建設者。每一個中國人都要銘記歷史,不忘國恥,發(fā)奮圖強,開拓創(chuàng)新,做好本職工作,建設好自己的家園,讓中國永遠立足于世界之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一
今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開始對我同胞實施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多萬人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文明滅絕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全世界人民也不會忘記,法西斯暴行早已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南京大屠殺中的慘絕人寰,愛好和平的人們記憶猶新、永生難忘。歷史記載: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殘忍地進行殺人比賽——兩人從無錫的橫林鎮(zhèn),殺到常州的火車站、鎮(zhèn)江的句容城、南京的紫金山下,一個殺了106人,另一個殺了105人;由于分不清誰先殺到100人,于是兩人以殺150人為新的比賽目標……聽到這樣的故事,回憶慘痛的歷史,每個人都會強烈譴責侵略者對人權野蠻的踐踏。
國家檔案局公布的最新資料片《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中,有幾位普通人面對大屠殺的表現(xiàn)令人敬佩,也令人深思:南京一家照相館的小學徒羅瑾,冒著生命危險,拷貝日軍軍官送來沖洗的罪行照片,秘藏在寺廟當中,輾轉同學吳旋之手,終于保存到抗戰(zhàn)勝利,成為南京軍事法庭審判的一號證據(jù);金陵女大收容所的程瑞芳,白天不停工作,為難民撐起千瘡百孔的“保護傘”,晚上就著昏暗的燈光,含淚記錄侵略者暴行,掙扎寫下心路歷程,成為中國版“安妮日記”……這些珍貴資料片,記錄了中華民族心靈上永遠的創(chuàng)傷,更讓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無可辯駁。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忘記歷史就會在靈魂上生病。然而,確有人得了健忘癥,確有人的靈魂已經(jīng)生?。罕热纾毡居乙矸肿邮冀K在遇難者“30萬”這一數(shù)字上大做文章,以此為突破口否認南京大屠殺;又如,日本篡改教科書,聲稱“南京大屠殺是20世紀謊言”……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絕不容許否認歷史和任意篡改!
《人民日報》今天(12月12日)刊發(fā)的《重溫歷史記憶,不忘砥礪前行》一文指出:國家公祭,意味著公祭活動將從個體記憶、家庭記憶、城市記憶,上升到國家記憶、民族記憶、世界記憶。把家殤、城殤變?yōu)閲鴼懀褪菫榱吮砻髦袊嗣窭斡浨致詰?zhàn)爭曾經(jīng)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忘卻苦難的歷史,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zhàn)爭、捍衛(wèi)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確實如此,國家公祭日警示世人別在靈魂上生病,已經(jīng)生病的必須趕緊治療,切莫諱疾忌醫(yī),一條黑路走到底。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二
本次活動進行了愛國主義宣傳,增強國民的愛國主義情感,讓國民時刻謹記愛我中華,勿忘國恥。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愛國只是每個人都應當自覺履行的責任和義務,此次活動充分體現(xiàn)了當代大學生,青年志愿者以及各階層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感,這次活動主題鮮明,刻骨銘心,深深鼓舞的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操,手持水筆認真簽名的成人,瘦手不停顫抖的老人一臉稚氣的天真孩子全都加入到中這場簽名活動中,形形色色的人群但不變的是都是龍的傳人,都是三十萬死難者的同胞,都有一顆愛過的心。
在這次活動中有一位老人講述了他的親身經(jīng)歷,老人眼里流露出的悲傷和痛恨讓每個青年志愿者都難以忘記,只可惜的是這次活動持續(xù)時間較短,沒能更加深刻地激起中國人民的愛國心理,甚至沒能融化部分人心里的麻木冰峰,但值得肯定的是這次活動是成功的,是發(fā)人深省的。
本次活動以“勿忘國恥,愛我中環(huán)”為主題,充分踐行了“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這以社會榮辱觀。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個中國人民不僅要牢記歷史,不忘國恥,還應在新時期,培養(yǎng)和弘揚新的民族精神。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三
今年的12月13日是全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本周,我校在全校師生中開展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系列教育活動,引導師生銘記歷史,正視民族發(fā)展歷程,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學校利用周一升旗儀式時向全校師生宣講了公祭日的由來,介紹相關活動安排。各班自主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班會活動,追憶歷史歲月,感悟今日幸福生活。在學校組織的相關主題征文活動中,參賽同學闡述歷史觀和價值觀,通過對戰(zhàn)爭的探尋及反思表達著為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而奮發(fā)努力的思想。
學校表示:在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學校組織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就是為了強化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學校還將在12月13日通過校園之聲廣播向全校師生解讀《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部分內(nèi)容,引導大家知史明理,愛家愛國。
為讓廣大青少年進一步了解抗日戰(zhàn)爭歷史,弘場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內(nèi)容的偉大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勵學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12月10日,在學校德育處的統(tǒng)一安排下,各年級各班利用下午活動課時間召開班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班會課上,各班班主任老師從設立國家公祭日的目的意義、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國軍民奮力抗擊侵略并取得偉大勝利以及抗日戰(zhàn)爭偉大勝利對國內(nèi)外的深遠意義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深入淺出地解說。副校長張尤勝參加七1班班會時重點給同學們講了甲午戰(zhàn)爭、九一八變、西安事變、七七盧溝橋變、南京大屠殺等大事件,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在我國進行慘無人道的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讓中國人民遭受深重災難,和中國物質(zhì)、文化等財產(chǎn)受到嚴重損失。通過此次班會活動,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認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的滔天罪行,了解中國軍民奮力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勝利,和革命烈士可歌可泣英勇戰(zhàn)斗跡,激起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憤恨,進一步增強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自覺性,也讓廣大同學感悟到:“落后就要挨打”,“國家富強才不會被欺負”的道理。
通過此次主題班會活動的開展,提醒學生不能忘記歷史,要肩負起振興中華民族的重任,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練好本領,早日報效祖國。同學們紛紛表示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不忘國恥,在新年到來之際,總結沉淀、暢想未來,努力把個人的夢想、成長成才融入到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中。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四
一個無辜的聲音在絕望中呼喊著,地上灑滿了鮮紅的熱血,天空已沒有之前那么碧藍,花草也沒有之前那么芳香??諝庵袕浡趶椉?zhàn)過的硝煙味,濃烈的尸臭與血腥味,一個悲慘的世界浮現(xiàn)在眼前。
1937年12月13日,想必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今天吧!這天是我們中國人的恥辱,日軍攻擊南京城。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進南京城,燒殺搶奪,無惡不作。他們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不忍睹的大規(guī)模屠殺,還將南京民眾以鉛絲捆綁,先用機槍掃射,再用刺刀亂戳,最后澆以煤油,縱火焚燒。看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心幾乎走向崩潰的邊緣,胸中熱血沸騰,掀起陣陣心潮,似乎有千言萬語,卻一言難盡。我仿佛身在那個世界里,眼睜睜地看著南京青年被殺害,小孩被無情的日軍用炸彈炸死,而我卻無能為力。
南京大屠殺,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當時舉起屠刀這些惡魔已經(jīng)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如今我們可以告慰那些死難的同胞:中國人民從血與火中站起來了!東方的巨龍已經(jīng)飛起來了,我們的民族正在實現(xiàn)復興的理想,我們的祖國正在走向繁榮富強!但是這場血的教訓,會永遠銘記心上,以史為鑒,照亮未來!
南京大屠殺,斬不斷中華兒女的愛國意志,殺不完炎黃子孫的愛國熱情。歷史不倒退,悲劇不再現(xiàn),看我神州崛起的飛天夢,下水的猛蛟龍,為中華的騰飛,為銘記歷史的可悲,奮斗吧!每一個愛國的公民。
南京大屠殺,使我們胸中裝有一顆愛國心,我愿為國奉獻生命,腦里存有一份愛國情,我愿為國浴血奮戰(zhàn),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不忘國恥,攥緊拳頭向祖國宣誓:保衛(wèi)領土,捍衛(wèi)祖國,我們責無旁貸!
讓燃燒的燭光化作和平的白鴿,讓祈禱的眼眸化作歲月的警鐘,讓揮動的武器聽得到人們心底的呼喚,讓黑色的戰(zhàn)爭記憶看的到人心真誠的渴望,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讓世界鑄劍為犁,讓和平的炊煙氤氳人間,讓我們銘記歷史,拒絕戰(zhàn)爭,銘記歷史,呼喚和平!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五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zhàn)征程;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八國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筑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志士仁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zhàn)勝了帝國主義。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括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
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吁在古老版圖上回蕩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于古人,后無愧于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六
人們或許會控訴鬼子的殘暴,人們或許會悲憫民族的苦難,但望著那幾十萬束手就擒的軍隊,望著那一張張絕望而麻木的面孔,悲憤之余,我眼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濃黑的沉默!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BR> 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以奪志,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是共產(chǎn)黨八路軍最終肩負起了拯救中國的使命,因為,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對民族深沉的熱愛,他們始終堅持著對這個民族美好的憧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他的物質(zhì)的首都可以被敵人占據(jù),但是,他們的精神首都沒有被敵人所攻破!
此時,我想起了紀伯倫的《淚與笑》其中寫到的:“云的一生就是悲歡離合的一生,人也是如此,一旦失掉崇高的靈魂,就成了存在于物質(zhì)世界的行尸走肉?!蔽蚁?,對于國家也是如此,只有擁有國魂,才能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們要告訴世界,我們不僅有著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我們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明,我們還要擁有一群有志氣的熱血國民。
我們不能忘記歷史,因為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不要讓時間為庸人們所設計,不要讓殷紅的鮮血只剩下淡淡的殘夢。血已經(jīng)流了,但不能讓他白流。南京的大慘案依然歷歷在目,我們需要的不僅是黯然至于泣下,更應該正視這刻骨銘心的苦痛。因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面淋漓的鮮血,魯迅的擔憂依舊沒有過時,一個民族的精神首都仍要我們?nèi)ソ嬇c呵護。
我們就在這樣的小事中構筑精神上堅不可摧的首都,試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做到了這些,我們的國家怎能不強大?外敵,又怎敢在我們的面前揮刀動武?像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慘案還會在中華大地上發(fā)生嗎?不會的,永遠不會!
讓我們攜手奮斗吧,青年朋友,相信銘記歷史的你今天定將愈加努力奮發(fā)!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七
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設定每年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首次以國家名義悼念大屠殺死難者。
在第六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81年前古城南京發(fā)生的那場慘絕人寰的慘案,仍是讓人不忍卒讀。和平來之不易,國恥勿忘,歷史必須銘記!南京大屠殺帶來的傷痛從未被時間抹去,人們對國家公祭日這個紀念日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緬懷過去、扶慰民心、順應民意的措施。同時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是中國與世界更好地在溝通,在向全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態(tài)度,在向全世界表達我們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與責任。就如歐洲一年一度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死難者一樣,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歷史告訴我們,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是多么重要。國恥難忘,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國家強大、民族振興,才是對侵略者最好的回擊。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悲痛會隨時間久遠而湮沒,但歷史的啟示不會。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銘記歷史、喚醒記憶、開創(chuàng)未來的舉措。促使人類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tài),而避免出現(xiàn)哪怕是片刻的忘卻與麻木,共同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一起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促進共同發(fā)展和時代進步。如果說南京大屠殺是近代悲劇的極致,那么當歷史翻開這一頁,我們最終看到黑暗的離去和光明的到來。筑夢中國,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歷史使命。我們當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以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為己任,把愛國奉獻的熱情轉化為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的不竭動力。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八
12月13日是第-個國家公祭日,是國家為了紀念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人民而設立的,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死難的國民,增強現(xiàn)代人對國家遭受戰(zhàn)爭災難歷史的記憶。飲水思源,不忘來路。國家公祭日、抗戰(zhàn)勝利日、烈士紀念日等紀念活動,充分反映了黨和國家不忘歷史、銘記英烈的價值坐標。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庇⑿凼敲褡宓募沽海墙?jīng)過沉淀的歷史符號。他們身上展現(xiàn)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他們理應得到最高尊崇,值得后人永遠緬懷。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便懹洑v史、緬懷先烈需要儀式,也需要載體。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抗戰(zhàn)勝利日等紀念日的設立,就搭建了這樣的載體,以一個國家的名義緬懷遇難人民,致敬烈士英雄,讓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英烈永遠受到后來者的緬懷和敬仰。每一個紀念日的背后,都是銘刻在民族記憶里的光輝歷史,挺立在民族身軀里的不屈脊梁,流淌在民族血脈里的源源動力。每一個紀念日的到來,都是一次圣潔的悼念,一次記憶的喚醒,更是一次國民意志的激勵。設立紀念日,并不意味著僅僅把紀念局限在某一天,而是為了世世代代不能忘卻紀念,就像春節(jié)團聚、清明祭祖一樣,一代代人的傳承,積淀下的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認同和接續(xù)使命。銘記英烈,同樣是每一代人不能忘卻的歷史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說,紀念日猶如一座豐碑,樹立在每一個人心中,時刻不忘今日的幸福生活從何而來;紀念日也是一座燈塔,照亮前方的道路,提醒人們唯有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是對英烈精神最好的弘揚,對英烈遺志最好的繼承,對英烈遺愿最好的反饋。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zhàn)英雄在內(nèi)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焙推侥甏?,我們雖然遠離了戰(zhàn)火與硝煙,不需要隨時面臨生與死的考驗,但卻時刻面臨著信仰與理想的考驗,面臨著時代與變革的考驗。因此,和平年代依然需要英雄,更需要英雄的大無畏和甘愿犧牲精神來影響和激勵著一代代的中國人,激發(fā)他們奮發(fā)有為的愛國欲望,來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拋頭顱灑熱血。鄧稼先、黃大年、王成龍等一批批榜樣的涌現(xiàn),就是革命英烈精神在和平年代的傳承和體現(xiàn),他們是英雄烈士的“新時代版本”,讓我們感受到了英雄楷模的力量。對他們的認同,就是對正確價值觀的認可;對他們的弘揚,就是對偉大精神和正能量的頌揚。我們紀念他們,就是要熔鑄信仰與傳承精神,就是給自己以自尊、給民族以自信、給國家以尊嚴。
“輝煌中國慰英靈,復興偉業(yè)奏凱歌。”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舉世矚目,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勢不可擋。我們昂首闊步跨入新時代,站在“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歷史交匯點,要居安思危、初心不渝,要秉承英烈遺志,發(fā)揚英烈精神,從英烈們身上汲取奮發(fā)的力量,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讓我們在思想的指引下,踏著英烈們的足跡,繼續(xù)堅持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唱響中國聲音。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九
祭是對于逝者表達致敬哀悼的儀式。國家公祭就是國家設祭,向逝者鄭重表達致敬致哀的莊嚴儀式。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_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標志著在南京_中遇難的三十多萬同胞,從此獲得國家給予的規(guī)格的公祭,預示著這段錐心痛史將成為中華民族綿久的心靈刻度。
國家公祭南京_死難者,首先是為了銘記暴日侵華的罪惡歷史。日本乃中國近鄰,與中國交往歷史悠久,先承中國文化啟蒙,完成封建化;進入近代,脫亞入歐,學習西方,早于中國完成工業(yè)化,獲得優(yōu)于中國的綜合國力,但是國家卻步入軍國主義道路。受其_本質(zhì)的驅使,不僅沒有利用先發(fā)優(yōu)勢造福人類,反而危害世界,蹂躪亞洲,侵略中國。鐵蹄所到,獸性畢露,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毒難盡。南京_更是慘絕人寰,人神共憤,盡管如此,也不過是其無邊罪惡中的一個縮影而已。
民族的歷史必須被民族記憶。南京_更不應該隨著歷史時空的變遷而淡出歷史。往事已矣,必須銘記,銘記歷史才能以史為鑒,前事不忘乃為后事之師。忘卻歷史,意味背叛,輕淡罪惡,易蹈覆轍,企圖掩蓋歷史罪惡,決不是對歷史價值的無知,而是巨奸大惡心懷叵測文章國家公祭日有感--銘記痛史,復興中華。南京_的制造國,現(xiàn)在處心積慮地淡化乃至否定這樁人類歷史中的滔天大罪,其別有用心恰恰警示我們一定要勿忘痛史。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
設立國家公祭日,舉行國家公祭儀式,對內(nèi)對外的意義是多重的。
其一,沉重打擊日本右翼試圖歪曲、抹殺歷史的“翻案”企圖。
一個民族不怕犯錯誤、甚至犯罪,但最怕無視歷史、歪曲歷史、褻瀆歷史。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鐵證如山,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中國南京審判戰(zhàn)犯軍事法庭對此作出了莊嚴的審判。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有侵華日軍各級指揮機構當時的命令和日本官兵的記錄為證,有中國幸存者的血淚控訴為證,有《拉貝日記》《魏特琳日記》等國際人士提供的證言和美國牧師約翰·馬吉1937年拍攝的電影膠片為證。然而,一段時間以來,日本國內(nèi)政界學界媒體各種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言論卻甚囂塵上。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讓人們銘記這段血凝的歷史,對于凝聚中華民族的力量,反擊日本右翼勢力否定侵略與加害史實的言行具有重要意義。
其二,彰顯對生命的敬畏、對人權的尊重。
30多萬,不是一個冰冷的數(shù)字,而是一個個曾經(jīng)鮮活的中國人的生命。這些死難者的背后,是一個個曾經(jīng)溫暖的家庭。中國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體現(xiàn)的是對人權的尊重、對生命的敬畏、對和平的向往。日本右翼分子打著“尊重死者”的幌子,托詞“死者為大”“死者即神”,不顧國際社會的一再譴責,一意孤行參拜供奉有甲級戰(zhàn)犯靈位的靖國神社。既然“死者即神”,那么被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屠殺的南京30萬生靈,應該不應該得到稍有良心的日本人的最起碼的懺悔和尊重?日本號稱已經(jīng)進入現(xiàn)代民主社會,動不動就打出“尊重人權”的口號,要尊重人權,就應從尊重別國國民最起碼的生存權做起,就該老老實實地到侵華日軍實施屠殺的地方去謝罪。
其三,牢記戰(zhàn)爭悲劇,追求共同和平。
殘忍、嗜血是人類扭曲的變態(tài)心理,是阻礙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毒瘤,理應受到全人類的唾棄。因此,世界許多國家都以設立紀念日的形式,提醒人們勿忘歷史,警惕噩夢重演。例如,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紀念日、德國的大屠殺受害者紀念日、俄羅斯的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以色列的大屠殺紀念日、美國的珍珠港事件紀念日等。中國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與上述紀念日具有內(nèi)在的一致性,將使南京大屠殺成為世界人民集體記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人們牢記戰(zhàn)爭悲劇、追求共同和平的重要歷史資源。
其四,反思歷史教訓,激揚民族精神。
短短六個星期之內(nèi),30萬骨肉同胞生靈涂炭,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殘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時中國國力軍力的孱弱。國民政府指揮無方,一些國民黨部隊臨陣脫逃,而民眾則毫無組織,散沙一盤。更有甚者,充當“帶路黨”,引領日本侵略者指認已經(jīng)解除武裝的中國軍人。30多萬中國人的生命付出,非但沒有換來日本人的同情,反而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的恥笑、羞辱。公祭死難者,也是在警示當代國人,追求和平不能放棄武備,面對外敵的侵略,我們只能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硝煙已經(jīng)散盡,警鐘仍需長鳴。牢記國恥,勿忘國殤,富國強軍,銳意進取,居安思危,常備不懈,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絕不讓歷史重演,這就是設立國家公祭日和舉行國家公祭儀式的意義所在。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一
今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開始對我同胞實施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多萬人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文明滅絕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全世界人民也不會忘記,法西斯暴行早已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南京大屠殺中的慘絕人寰,愛好和平的人們記憶猶新、永生難忘。歷史記載: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殘忍地進行殺人比賽——兩人從無錫的橫林鎮(zhèn),殺到常州的火車站、鎮(zhèn)江的句容城、南京的紫金山下,一個殺了106人,另一個殺了105人;由于分不清誰先殺到100人,于是兩人以殺150人為新的比賽目標……聽到這樣的故事,回憶慘痛的歷史,每個人都會強烈譴責侵略者對人權野蠻的踐踏。
國家檔案局公布的最新資料片《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中,有幾位普通人面對大屠殺的表現(xiàn)令人敬佩,也令人深思:南京一家照相館的小學徒羅瑾,冒著生命危險,拷貝日軍軍官送來沖洗的罪行照片,秘藏在寺廟當中,輾轉同學吳旋之手,終于保存到抗戰(zhàn)勝利,成為南京軍事法庭審判的一號證據(jù);金陵女大收容所的程瑞芳,白天不停工作,為難民撐起千瘡百孔的“保護傘”,晚上就著昏暗的燈光,含淚記錄侵略者暴行,掙扎寫下心路歷程,成為中國版“安妮日記”……這些珍貴資料片,記錄了中華民族心靈上永遠的創(chuàng)傷,更讓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無可辯駁。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忘記歷史就會在靈魂上生病。然而,確有人得了健忘癥,確有人的靈魂已經(jīng)生?。罕热?,日本右翼分子始終在遇難者“30萬”這一數(shù)字上大做文章,以此為突破口否認南京大屠殺;又如,日本篡改教科書,聲稱“南京大屠殺是20世紀謊言”……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絕不容許否認歷史和任意篡改!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二
身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更應該以史為鑒、警鐘長鳴。列寧告誡過我們: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侵華戰(zhàn)爭給中國記憶留下一個“敗”字,烙下一個“恥”字,刻下一個“警”字。以史為鑒,我們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也需要認清落后必亡的道理。我們清醒的認識到,一味地退讓不會帶來和平,祖國發(fā)展也不會一帆風順,我們必須在深刻的歷史教訓基礎上保持高度警醒,以史為鑒、警鐘長鳴。
身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更應該勿忘國恥、牢記使命。中國任人欺侮的一頁雖然徹底翻過去了,但是過往的傷痛和不屈的抗爭會時刻警醒著我們:這強大,來之不易;這和平,來之不易!我們應承擔起維護世界和平、反對戰(zhàn)爭的歷史重任。居安思危、牢記使命,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腳踏實地穩(wěn)步前進,為實現(xiàn)凝聚了幾代中國人夙愿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身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更應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中國一步步壯大起來,再也不是那個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中國。有如此強大的國家做后盾,我們倍加珍惜、倍感自豪。如今,我們需以放眼世界的戰(zhàn)略思維,在涉及我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要敢于劃出紅線,亮出底線。我們不主動惹事,但遇事也不能怕事。能戰(zhàn)方能止戰(zhàn),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祖國的強大是我們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我們將用畢生的心力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三
2、少年強則中國強,國強__安,歷史不能改寫,恥辱不能忘記!
3、紀念,是為了不忘卻。傷疤可以愈合,傷痛可以淡忘,但歷史的傷痕值得被紀念,愿國家安定祥和。
4、那年亂世如麻,愿你們來世擁有錦繡年華。
5、勿忘浩劫血歷史,犯我中華雖遠必誅!哀祭!
6、即便當下陽光明媚,勿忘昔日黑暗沉沉。
7、今天,我們以國之名祭奠,愿逝者安息,和__永存。
9、不忘歷史,熱愛祖國,振興中華。
10、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
11、不忘國恥,捍衛(wèi)祖國的強大。
12、舉國之殤,永志不忘!
13、歷史屈辱,警醒世代的華人。
14、勿忘國恥。以國之名,悼死撫傷,民暢其意,國聚其力。
15、血淋淋的歷史在滴血,活生生的生命受摧殘,惡狠狠的日寇大屠殺,千萬萬的國民赴九泉,南京大屠殺公祭日,不忘國恥,發(fā)憤圖強,愿祖國更繁榮!
16、怎能忘,南京城中房屋烈火燒;怎能忘,無辜百姓被活埋;怎能忘,山河破碎血一片;怎能忘,三十萬父老成冤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牢記國恥,奮發(fā)圖強。騰飛中國,屹立世界,永無外侮!
17、敲響警鐘,把恥辱牢記,不要讓這段屈辱的歷史被__忘記;發(fā)憤圖強,力圖振興,自信自強屹立于世界東方;祈求和__,消除戰(zhàn)爭,讓悲劇不再上演。南京大屠殺公祭日,不要忘記那段歷史。
18、南京大屠殺公祭日,紀念歷史,告慰亡魂,祭奠先烈,以史為鑒,讓白骨得以入殮,讓冤魂能夠安眠,把屠刀化為警鐘,把逝者名字刻作史鑒,讓孩童不再恐懼,讓母親不再悲泣,讓戰(zhàn)爭遠離人類,讓和__灑滿人間,一切愛好和__的團體和人士團結起來,為建設一個和__、和諧的新世界共同努力、一起奮斗!
19、浴火重生,才是驕傲的`鳳凰;臥薪嘗膽,成就一代的霸主;經(jīng)歷坎坷,塑造偉大的民族;歷史屈辱,警醒世代的華人;不忘國恥,捍衛(wèi)祖國的強大。南京大屠殺公祭日,銘記歷史,為中國的崛起而奮斗!
20、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
21、讓我們靜靜的追思,深深地緬懷,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這鮮花中,讓它陪伴在先烈的左右。
22、“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
23、在中國這方熱土上,有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__、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篇篇悲壯激越的歷史篇章。
24、在烈士墓前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陵園。烈士陵園里的樹木高大威猛,四季常青。那一棵棵樹木就代表著一位位戰(zhàn)士,贊揚了他們就不屈服,為了革命的斗爭事業(yè),寧愿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他們就像這些樹,無論經(jīng)歷多少嚴寒酷暑,都還是一動不動的屹立著。
25、沒有人能動搖他們堅強的意志,他們是偉大的,崇敬的,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26、炮聲隆隆、硝煙洋溢,一個個戰(zhàn)士奮勇爭先地跟敵人拼命、時間如流水,一下子就愉到了拂曉,只見一個身影剛強地向火力點爬去,就在那最后一刻,他張開雙臂,向炎力點猛撲從前,用本人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時光就定格在這一霎時,他是誰?他就是——黃繼光。
27、烈士們啊!你們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鼓勵著我們前進,讓我們每個人都布滿著為祖國不懈盡力的信念。
28、沒有他們,哪來如今的美好的家園,哪業(yè)如今的富裕生活,他們是創(chuàng)使者,他們尊敬他們是理所當然的。
29、多少年來,有多少人贊揚過他們,他們百折不撓,奉獻生命,為了革命的斗爭而光榮殉職,總之,一句話——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30、偉大的革命先烈們,你們的斗爭勝利了,我們青一代少年將再次繼承你們努力開辟下來的光輝道路,我們將要去建設祖國的明天,我會認真的學__,學好本領,長在后再繼續(xù)工作——建設祖國,你們安歇吧!
31、面對極其野蠻、極其殘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偉大愛國主義精神的中國人民沒有屈服。
32、痛心疾首念國恥,三十萬同胞慘消逝,前事不忘后事師,興我中華當前事,宵小東洋小鬼子,絕不容爾再放肆,中華崛起在今日,誓雪心痛舊日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勿忘國恥,強我中華!
33、日軍鐵蹄踐踏我中國,屠殺同胞血流成河;雖成歷史心痛不想說,此辱在心激勵你我;踏實工作機會別錯過,堅決保釣驚心動魄;動蕩年代共期望白鴿,和平之花世界種播!
34、12.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讓我們永遠銘記這個黑色的日子,30余萬生靈被日寇屠殺!銘記歷史,反省歷史!只有自己強大了,才不會重蹈覆轍,才不會讓歷史悲劇重演!記住“弱肉強食”教訓,團結起來,全體中國人團結起來!“團結就是力量”!中國雄起!
35、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銘記災難,愛我中華,發(fā)憤圖強,揚我國威!
36、穿越歷史,走進1937.12.13南京的那段黑色日子。依然能聽到揚子江的咆哮,依然可聽到雨花臺的呻吟...30余萬中華民族的傷疤依然在隱隱作痛,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被塵埃掩蓋的'歷史。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擦干血淚,凝聚力量,自強不息,愛我中華!
37、1937年12.13,日本鬼子,攻陷南京,群魔亂舞,肆意狂屠,血淌成河,骨堆成山,天也慘慘,地也淡淡。黑暗歲月,慘絕人寰!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銘記歷史,不忘國難,以史為鑒,放眼未來,團結奮發(fā),強我中華!
38、歷史如果淡忘,必將重演,因為懸崖不會因為閉眼而消失,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身體上的30余萬傷疤,時至今日仍隱隱作痛,銘記歷史,勿忘屈辱,團結一致,振興中華,祝祖國更強!
39、追憶歷史是為了和平的未來,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欣欣向榮的景象,而不再看見滿目瘡痍、戰(zhàn)火紛飛,當我們渴望和平的橄欖枝時,發(fā)展正是摘取橄欖枝的最好工具!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警鐘長鳴,祈愿和平,美好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
40、六朝古都曾經(jīng)血流成河,歌舞升平難掩屈辱歲月。三十萬亡魂提醒勿忘國恥,五千年歷史期待盛世華章。今天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讓我們奮發(fā)圖強,祝福祖國,繁榮昌盛,走向輝煌。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四
國家公祭日是國家為了紀念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祭日。二戰(zhàn)后,主要參戰(zhàn)國政府紛紛推出國家級哀悼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現(xiàn)代人對國家遭受戰(zhàn)爭災難歷史的記憶,目前已成為國際慣例。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大屠殺紀念館、美國的珍珠港事件紀念館、俄羅斯衛(wèi)國戰(zhàn)爭紀念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原爆紀念館等,每年都舉行國家公祭。
公祭當天,國家元首、議會議長、各大黨派領袖都到場獻花圈,并公開發(fā)表講話。同時,公眾的參與度也相當高,參加公祭的人數(shù)少則萬人以上,多則10多萬人。
十二屆全國人大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分別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意義。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緬懷過去,更是扶慰民心、順應民意的措施,同時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是中國與世界更好地在溝通,在向全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態(tài)度,在向全世界表達我們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與責任。就如歐洲一年一度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死難者一樣,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
以國家名義進行正式紀念與公祭,其世界意義在于,促使人類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tài),而避免出現(xiàn)哪怕是片刻的忘卻與麻木,共同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一起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促進共同發(fā)展和時代進步。
影響。
國家公祭日是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xiàn),體現(xiàn)的是對群眾的尊重,是對生命的敬畏。而以國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國家已經(jīng)擬人化,國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與普通人情相融,因此,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表明國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體現(xiàn)了政治文明的進步。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五
這一天,我們等得太久,但是我們還是等到了,國家公祭日,看了之后,感慨萬分,而作為現(xiàn)代大學生的我們,更是肩負重任。這一天我深深感受到我們不忘血淚史的同時,不是讓我們延續(xù)民族仇恨轉移日益積累的國內(nèi)各種問題,而是應該發(fā)憤圖強改善民生,提高國力,真正做到國富民強.更應該學習他國先進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等好的事物為我所用.相信這屆領導人有足夠的智慧與能力,讓中國夢這艘航船斬波劈浪早日抵達彼岸.
當南京全城響起警笛,當南京市民駐足默哀,此刻的南京回到了1937年那個痛苦的時刻。數(shù)十年過去了,我們依然忘卻不了當年的血腥,數(shù)十年過去了,死難的同胞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祭日。當年日軍攻占南京,展開了一個多月的無恥暴行,屠殺無辜平民,搶奪,焚燒破壞,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30萬平民被無辜殺害,南京城被毀三分之一。我們現(xiàn)在接觸到的數(shù)字就讓我們驚心,更不要說當年身臨其境的遭遇。因此我們不能忘記,更忘記不了,我們記住的不是仇恨,而是弱肉強食的教訓與警示。
當然除了教訓,我們更加銘記的是先輩們在武器裝備落后的不利情勢下奮勇不屈的精神。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直接財產(chǎn)損失與戰(zhàn)爭消耗5600余億美元,這對當時貧瘠的中國不可謂不重創(chuàng)。但令我們振奮的是,在這些不堪的數(shù)字背后,是數(shù)以萬計的革命先烈奮勇抗戰(zhàn),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中華民族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甚至很多先烈都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他們用自己的身軀支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筑起了鋼鐵長城。今天,他們中的很多人沒有留下姓名,但卻給我們留下了靈魂,民族的魂。
作為中華兒女,已經(jīng)在這片熱血土地上成長了27載,卻沒有去真正了解認識那一天,那段歷史,對于我而言這是羞怯的,慚愧的。“江邊流水盡為之赤,城內(nèi)外所有河渠,溝壑無不填滿尸體”這是《遠東國際法庭判決書》描寫南京屠殺的一句話,可想而知,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倒下,尸橫遍野,血流成河,那種場景,對于生活在和平幸福環(huán)境下的我們是不可想象的。那么面對這段血腥場景,血腥歷史,現(xiàn)在的我們應該去做點什么,去思考點什么?對,設立國家公祭日,這是需要我們?nèi)w中華兒女去祭奠,去緬懷的一天。歷史不容抹去,不容忘卻,前車之鑒,后事之師,這是需要我們?nèi)ド钏嫉囊惶臁?BR> 假如有時間機器,坐在電腦桌前的你,是否敢于到那段歷史之中,去浴血奮戰(zhàn),守護家園,歷史,未來,不容我去胡思亂想。
居安思危。我們離開那場硝煙已有一段時間了,現(xiàn)在的中國相比于那時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今天的我們卻沒有資格揮霍青春與肆意妄為,因為身邊的警報從未解除。遠處的西方的敵對勢力試圖遏制中國的發(fā)展,近處的鄰國也不斷挑釁著中國的神經(jīng)。日本右翼否認戰(zhàn)爭歷史,釣魚島主權還未收復,越南、菲律賓侵犯我南海主權,美國的航母在亞太游弋。等等這些,都不容我們再次大意,先輩的魂更告誡我們需要防范。我們走的是和平路線,但不是屈辱的步伐,我們可以原諒犯錯的人,卻會給試圖犯我之人最嚴厲的打擊。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帶我們重回那段艱苦的歲月,讓我們銘記死難同胞的悲劇。但更為重要的是,讓我們在日益富足的生活中,重溫先輩們不屈的精神,在民族之魂的引領下,走出輝煌的未來。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六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在1937年12月13日南京被日軍占據(jù),松井石根。
帶著毫無人性的日軍對這個城市開始了六個月的荼毒,短短六周內(nèi),30多萬中國軍民慘遭槍殺、活埋、火燒等一系列無情的殺害。
有多少孩子趴在血淋淋的父母尸體上哭,有多少老人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兒女們被日軍奪去生命,有多少戰(zhàn)士為了保衛(wèi)我們的祖國為之付出生命……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持續(xù)了六周,每12秒,就有一個無辜的生命消失。
山河破碎,生靈涂炭。那段時間整個南京城總是充斥著刺鼻的血腥味。
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見一灘灘的鮮血和一具具尸體,血流成河,尸骨成山。每一處都在痛斥著日軍的罪行!
--年過去了,城垣被繁華覆蓋,枯骨被塵土掩埋,記憶被時光深藏。但痛苦永遠橫亙在這個城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肌膚之上。靈魂之中痛徹心扉,痛入骨髓。
一名名叫夏淑琴的老人勇敢地站出來講述當年的慘痛,一隊日本兵沖進家門后把他的父親用槍打死,她的母親和兩個姐姐也慘遭奸殺,她被刺中三刀后昏迷過去不省人事,醒來后只有她和四歲的妹妹還殘活,其余七口人全被日軍殺害。
這種經(jīng)歷絕非個例,在大屠殺紀念館中,每幾秒就會有一滴水從高空落下。旁邊的墻上就會有一位遇難者遺像的燈同時亮起后又熄滅,記錄下每12秒就有一個生命離開,每12秒有一盞生命的燈熄滅,每12秒斷絕一家人的希望。
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但今日的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一個具有保衛(wèi)人民和平生活和強大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今日之人民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轉變。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任何時候唯有銘記歷史,才能開創(chuàng)未來。我們以國家的名義祭奠,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和平與正義長存,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愿逝者安息和平永存。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七
今天上午我們泗陽百名年輕干部集訓隊整隊去參觀南京事件紀念館,說實話,我基本每年都會帶孩子來南京游玩,但從來沒有去過事件紀念館,因為覺得看了心情會沉重,可是我今天還是懷著沉重的心情去參觀了。
還沒進正式的大門,就被門口的幾座雕塑吸引了,其中有一座雕塑是一位被殺的母親躺在地上,可身邊的孩子還趴在媽媽的胸前吮吸著乳汁,也許面對這殘不忍睹的事件,唯有媽媽的乳汁是孩子心靈最美的慰藉。我的眼眶濕潤了,我也是一位母親,這是多么殘忍的一幕。隨著進入展廳,那在電視上經(jīng)??匆姷囊荒荒谎鹊膱雒嬖谖已矍奥赃^,墻上成千上萬被殺的同胞的姓名躍然眼前,那被殺的全家老少,那被日軍殘害的婦女,……,一幅幅記錄場面的照片深深的印在我腦海中。
看著萬人坑的遺址,那瘦瘦小小的遺骸分明是未成年的孩子,一層層的壓著,那是一場什么樣的血腥殘害呀!真的是一場人類的浩劫!我們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更不能忘記這慘痛的歷史!看到一幕幕中國同胞被殘害的場面,我心如刀絞,讓我不禁想起在集訓營訓練時的抱怨,比起這些慘痛,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們更應該倍加珍惜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好好工作,好好教育下一代,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把這慘痛的歷史變成我們前進的動力!
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心得體會篇十八
今天,是第7個國家公祭日,國家公祭日是一個國家為了紀念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祭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人們對戰(zhàn)爭災難的痛恨,對和平生活的珍惜。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是南京人不應忘卻的歷史,更是我們國人應該謹記的歷史。
時間不能撫平所有的悲傷,記憶依舊是如此的深刻而痛楚,所以,我們需要一個莊重的儀式,祭奠逝者,撫慰生者,來凝聚勇氣直面歷史,把悲傷化作前行的動力。以國家的高度,以立法的形式,設立公祭日,悼念死難同胞,恰好契合了民眾的意愿。在這一天,我們感念逝者,還生命以尊嚴。唯其不可忘卻,他們才能在民族記憶和歷史長河中成為永恒。
為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實現(xiàn)中國夢的歷史責任。我們每個黨員都要在工作中發(fā)揮出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發(fā)揚共產(chǎn)黨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革命精神,把滿腔愛國之情化為發(fā)憤工作的強大動力,成為民族復興的有力建設者。每一個中國人都要銘記歷史,不忘國恥,發(fā)奮圖強,開拓創(chuàng)新,做好本職工作,建設好自己的家園,讓中國永遠立足于世界之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