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匯總14篇)

字號:

    人生沒有彩排,每一次的經歷都是實打實的。總結時如何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體會?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一些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一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5單元第一課口算除法p78—79。
    這節(jié)課主要學習整十或幾百幾十除以整十的口算除法。這是學生已經學習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同時學生也已經掌握了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算理及算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對于學生把整十或幾百幾十看成一位數(shù)或兩位數(shù)進行口算,第三單元中積的變化規(guī)律為學生作了鋪墊。同時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是進一步學習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一般筆算過程中試商的重要基礎。
    教材的編排:例1出示情境圖分氣球,讓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80÷20=4得出方法多樣化。延伸,對于被除數(shù)跟除數(shù)進行估算練習。例2進行拓展,讓學生探究一百幾十除以整十的算法。同時也對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進行估算練習??傮w來說,教材的特點主要是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經歷口算除法過程,得出方法多樣化,最后優(yōu)化方法。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索交流的學習方式。
    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探索口算除法的過程,同時掌握正確口算除法的方法。
    能對被除數(shù)或除數(shù)進行適當?shù)毓浪?,能運用于口算除法中。
    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1課時。
    多媒體課件。
    一,回顧舊知。
    1,出示口算練習:(開火車報答案)。
    20×360×480×530×470×840×9。
    400×5500×7110×6200×9150×3。
    2,提問:指出150×370×8400×5你是怎么算的。
    3,總結:整十或幾百幾十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讓學生回顧已經學過的乘法算法,并對算法技能進行訓練達到鞏固的作用。同時為這節(jié)課引出新知作好鋪墊,讓學生能聯(lián)系舊知解決新問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展開討論。
    (一)生活情境:
    1,出示課本情境圖:學校要準備開運動會了,在入場儀式上每個班級都要拿著氣球入場,最后一起放飛氣球,慶祝運動會開始?,F(xiàn)在就是小紅跟小明代表自己班級去總務處林老師那里領氣球。這時,林老師出了一個問題考他們:
    這里還剩80個氣球,每個班分20個,還有幾個班沒有領到氣球。
    2,提問:你們能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嗎請列出算式80÷20。
    提供生活情境,為運動會做準備,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問題。
    (二),自主探究,展示各種算法。
    1,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小組內進行交流。
    2,各組匯報:80÷20=4。
    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學情預設:a.由20×4=80,想乘法算除法,得出80÷20=4。
    b.8÷2=4,則80÷20=4(引導學生說出80看成8個10,20看成2個10,從而讓學生明白8÷2=4與80÷20=4的商的大小為什么是相等的,從而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c.80—20—20—20—20=0,這里有4個20。所以80÷20=4。
    3,學生展開評價,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說說你的理由。
    對于學生的各種算法,我先不急著進行評價哪種算法好,要讓學生自己進行評價,自己喜歡哪一種算法就選擇哪一種。因為在后面的幾百幾十除以整十的口算中學生自己會體會到用b種方法為最好。這里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xiàn)了教學的民主性。
    4,拓展進行估算:老師那里還有83根彩帶,每班也20根,可以分給幾個班。
    學情預設:a.學生進行估算,83看成80,得出83÷20≈4。
    b.83÷20=4……3(對于這種方法肯定,但是不進行引導。因為這是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二
    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shù)除法的最后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九義教材對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除法這塊內容的安排是在第六冊,其中口算除法包括三部分內容: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42÷3)、一位數(shù)除整百整十數(shù)(420÷3)、用整十數(shù)除(60÷10、150÷50)。與九義教材相比,課標教材把這內容編排在四上,比九義教材晚了一個學期,內容編排上,刪除了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42÷3)、一位數(shù)除整百整十數(shù)(420÷3)的口算,因為整體計算要求降低,對于后續(xù)學習的作用不太大。保留了用整十數(shù)除(80÷20、120÷30)的內容,并把估算內容與口算內容結合起來一并教學,這樣,既減少了課時量,又加強了口算、估算之間的聯(lián)系??谒愠ㄔ谌粘I钪薪洺S玫剑菍W生學習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除法的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因此把它安排在筆算之前。
    口算除法是一節(jié)計算課,是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這一單元中的起始課,內容主要教學整十數(shù)除整十數(shù)、整十數(shù)除幾百幾十數(shù)的口算,教材安排了一個例題,一個練習,把用整十數(shù)除與估算合在一起進行教學,旨在用口算來解決估算,重點還是對口算算理的理解與口算方法的掌握。對于新知教學則通過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寓算理于情境中,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探討口算方法,掌握用整十數(shù)除的口算方法。在口算之后,還安排了相應的除法估算,為給試商做準備。
    教材安排的一個例題有兩個小情境:
    (1)是分氣球(整十數(shù)除整十數(shù))。
    (2)是分紅旗(整十數(shù)除幾百幾十數(shù)),之后都安排相應的估算和做一做,教學的結構和方法基本一致。而兩小題學生思維水平基本處在同一層面上,分開教學意義不大,因而我重組教材,把兩部分內容置于同一情境中進行教學,集中突破80÷20的算理和算法,多給學生“說”的機會,通過“說”提升學生對口算過程的認識,通過“說”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表達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是要改變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方式,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shù)學問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獲得數(shù)學源于生活的體驗,教師就應該轉變角色,成為真正的組織者、引導者。在這一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我設計了這節(jié)課。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通過提供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小朋友們分氣球,讓學生從這一生活情境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再列式計算。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一是置計算于現(xiàn)實的情境中,把探討計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融為一體,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經歷口算除法計算方法形成的過程,還數(shù)學以本來面目。二是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解決整十數(shù)除兩位數(shù)、整十數(shù)除三位數(shù)這兩個式子,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各自的計算方法,并通過問“還有不同的算法嗎?”激發(fā)學生的求異思維來提倡算法多樣化,為學生與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數(shù)學交流提供較大的空間。再問學生“你喜歡哪種方法”使算法得到優(yōu)化。在學生基本掌握口算方法的基礎上,再通過情境信息的變換,在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明白為什么要估算。對于估算方法的處理上,則重在轉化,把估算方法轉化到口算方法上來。讓學生在表達、討論、交流中促進數(shù)學思維活動,從而使學生體驗到成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喜悅,同時數(shù)學思維品質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得到培養(yǎng),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3、鞏固算法,拓展應用。
    在學生上一階段學習成功的基礎上,再通過一定量、趣味性的練習,加強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練習口算,提高口算能力。這是一個進一步鞏固知識和熟練掌握技能的過程。算法形成后,讓學生用240元錢到體育用品超市購物,設計購物方案,目的是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營造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又為學習計算找到落腳點,算用結合。
    4、全課總結,知識升華。
    通過問“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進行及時的梳理,使所學知識在總結中進一步提升。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
    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力圖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變教師的“講”為“引”,變學生被動聽為主動探索,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學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數(shù)除整十數(shù)、整十數(shù)除幾百幾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商是一位數(shù));并學會相應的除法估算的方法。
    2、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經歷發(fā)現(xiàn)、提出數(shù)學問題、探索計算方法、解決所提數(shù)學問題的全過程。
    3、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理解并掌握整十數(shù)除整十數(shù)、整十數(shù)除幾百幾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
    經歷探索過程,掌握口算、估算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學校買了氣球來布置環(huán)境。請你仔細觀察,從圖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2、認真思考,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3、誰能夠把這些信息和問題連起來說一說。
    4、怎樣解決“可以分給幾個班?”這個問題?
    5、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1、探討80÷20的算理。
    (1)如何計算80÷20呢?
    把你的計算方法跟你的同桌同學交流交流。
    (2)反饋。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學交流交流。(反饋算理,要充分發(fā)揮課件的作用,讓算式回到圖,使數(shù)與形結合起來,支撐學生算理的理解。)。
    2、那如果是60個氣球,每班20個,可以分給幾個班?、120個、100個,那分別又可以分給幾個班呢?請你在數(shù)學本上試試。
    (1)學生小試練習。同桌互說口算方法。
    (2)反饋時重點討論:120÷20、100÷20是如何計算的?
    (3)小結揭示課題:通過分氣球,我們學習了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口算除法》。在計算這些算式時,我們把它轉換成表內除法或想乘做除的方法,然后用口訣進行計算。
    83÷20≈80÷19≈。
    4、總結。
    三、鞏固算法,拓展應用。
    1、小試身手。
    20×3=60×4=80×5=。
    60÷20=240÷60=400÷80=。
    62÷20≈240÷61≈。
    讓學生仔細觀察每組三題有什么聯(lián)系,思考“怎樣很快說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方框中可能藏著哪些算式?
    2、爭做計算小能手。
    3、應用生活。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三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通過觀察能熟練應用乘法口算。
    2、能應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結合亞運浪潮激趣導入:
    剛過去的廣州亞運會,一定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師生交流)。
    除了國球外,本屆出現(xiàn)的具有中國特色和初涉賽場的比賽項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師今天就為大家?guī)砹似渲腥齻€項目。(課件出示:乒乓球、馬術、賽龍舟)。
    二、教授新課:
    1、結合學生興趣,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讓學生自主發(fā)掘問題。
    師:在這三個項目中,有你喜歡的嗎?(教師統(tǒng)計人數(shù)并板書)。
    (課件出示:上面項目的門票價格)。
    師:下面請同學們結合票價和各項目喜好的人數(shù)來編一道跟乘法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指問,板書列式)。
    讓學生嘗試計算,教師結合反饋情況再引出課題: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乘法。
    讓學生認識到以前的加法計算跟今天學習的乘法口算的內在聯(lián)系。給學生空間去思考,去探索。
    三、鞏固練習。
    創(chuàng)設亞運主題“祥和如意樂園”情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1、“鋪橋過河”即課本71頁第一題,點名口述,其余學生評價;。
    2、“射擊比賽”利用課件呈現(xiàn)題目,學生兩兩競賽口算乘法;。
    3、“火車對開”男女生對抗賽,比誰先正確口算出車廂上的題目;。
    4、“智慧商場”憑口算乘法自由挑選各自心儀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創(chuàng)設“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爭論”讓學生來當裁判“評理”。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青島版)五年制三年級下冊。
    【教具準備】:課件口算題卡。【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從古到今農民伯伯的耕作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示課件:
    (課件分別出示四幅圖畫,展示農業(yè)科技的進步)。
    2、師:看到這四種耕作方式的變化你想說什么?生:農業(yè)科技發(fā)展啦!
    師:專家對這四種耕作方式的耕作效率作了調查和統(tǒng)計,大家看(示課件):
    耕作方式人力耕牛手扶拖拉機四輪拖拉機每小時耕地面積(平方米)66096540。
    3、師:從表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數(shù)學問題?生:我發(fā)現(xiàn):人力每小時耕地6平方米。
    耕牛每小時耕地60平方米。
    手扶拖拉機每小時耕地96平方米四輪拖拉機每小時耕地540平方米。
    四輪拖拉機每小時耕地面積是耕牛的幾倍?
    ??。
    師: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下面我們主要來解決剛才提出的這兩個問題。
    二依據情境探究算法。
    1、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1)、教學96÷6(課件示問題1:)。
    生: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用除法師:96÷6=你會算嗎?生:我會用筆算。
    (環(huán)視全班學生,學生會口算的孩子很少)。
    生3:想豎式生4:??。
    板書學生的口算方法。
    ??。
    (2)、對應練習(示題卡)師:想不想試試自己的口算水平。
    54÷448÷384÷775÷542÷3選其中兩個問口算方法再示:960÷6(學生愣住片刻,稍一會兒個別聰明的學生反映過來)。
    2、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口算(1)、教學540÷60=師:通過。
    540÷60=96個十54個十。
    三、聯(lián)系生活,鞏固練習。
    1、師:俗話說“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到了秋天很多蔬菜水果獲得了豐收,看誰收獲多!示課件:。
    選哪箱橙子更合算?
    (學生之間通過辯論,最后形成統(tǒng)一意見:選單價便宜的2號包裝,因為每千克11元)。
    3、到了冬天,農田里的活少啦.不少農民走進城里打工示課件:。
    家政公司給王阿姨推薦了兩份工作工作時間工資70元91元ab5小時7小時你認為王阿姨選哪份工作合適?為什么?(學生之間爭論,但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哪種選擇都予以肯定)。
    四、回顧全課,做好小結。
    師:同學們我們的農村之行到這里已經結束啦,說說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和感想。
    師:希望同學們能用今天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應用到我們實際生活中去!下課。
    的課堂氣氛中積極參與到問題的思考與探究中去,在合作與交流中實現(xiàn)智慧的碰撞,體驗成功的喜悅,在學習中得到有效提升。1.關注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算”和“用”有機結合。
    數(shù)學課程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歸,強調數(shù)學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計算教學更是不能只是簡單的計算,要把計算和生活應用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學有用的數(shù)學。本課以信息窗提供的農田里的數(shù)學信息用以引算,以算為用。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的有用性,它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重視算理探究過程,提倡算法多樣化。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計算教學的關鍵。教學時,老師注意讓學生主動探索口算方法,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過程,獲得新的口算方法。在理解算理的過程中,圖式結合,讓學生更清晰思考的過程。說時引導學生把過程說完整,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表達能力。算法的選擇上即尊重學生的想法,又章顯老師的意見,在尊重中尋求統(tǒng)一。
    3.尊重學生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想說的同學都有機會去說。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法,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
    4.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五
    寫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發(fā)揮每一個老師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力,老師的教案要結合本地區(qū)的特點,因材施教??煲黄饋砜纯从杏鄶?shù)的除法例1教案吧!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空間一)借助“用小棒擺三角形”的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在平均分的情況下有時會出現(xiàn)剩余;并通過表內除法與有余數(shù)的除法分的結果和橫式的對比,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
    (2)(空間二)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活動,幫助學生鞏固有余數(shù)的除法,并通過觀察與分析,引導學生感受余數(shù)的特點。
    (3)(空間三)借助“用小棒擺五邊形”的活動,結合前面擺三角形、擺正方形的活動,深入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2、過程與方法目標:
    (空間一、二、三)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觀察對比中,幫助學生積累活動經驗,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空間一、二、三)在用小棒擺圖形的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
    教學難點:明白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具:白板課件。
    學具:學具袋(12根小棒)。
    教學過程:
    空間一:借助“用小棒擺三角形”的活動,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
    (一)“用6根小棒擺三角形”,重點:復習表內除法,難點:解決除數(shù)問題。
    1、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晃焕吓笥?,它就藏在學具袋中,快打開看看它是誰呀?生:小棒。
    師:今天我們就繼續(xù)和小棒一起來學習新知識。
    師:請你用小棒擺一個三角形,比比誰擺的最快?
    生:動手擺。
    師:你擺的可真快!能告訴大家“你擺一個三角形用了幾根小棒?”你呢?
    生:我擺一個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指兩人說完整話)。
    師:也就是說:(課件出示)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
    2、用6根小棒擺三角形,復習表內除法。
    師:下面請同學們準備出這樣的6根小棒,(課件出示:依次排開的6根小棒,并在“每。
    3根擺一個三角形”前面出示“6根小棒”。)。
    師:接下來,“6根小棒,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大家趕快動手擺一擺。
    生:動手擺。
    師:誰到前面來擺一擺,并說說你是怎樣擺的?
    生:(在白板課件上操作)6根小棒,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我擺了2個三角形。師:擺完了嗎?嗯,6根小棒,擺2個三角形,正好擺完。
    師:誰能用一個算式記錄剛才擺的過程?你說呢?你再說說?
    生:6÷3=2(個)(師板書)。
    如果學生寫成6÷2=3,師:誰跟他列的不一樣,你們同意誰的?說說理由。
    師:能告訴大家你們?yōu)槭裁从贸ㄓ嬎銌?
    師:在除法算式中它們都叫什么,誰還記得?
    生:6是被除數(shù),3是除數(shù),2是商。
    師:這個算式讀作:(生齊讀:6除以3等于2。)。
    (二)“用7根小棒擺三角形”,重點:引出有余數(shù)的除法,難點:理解余數(shù)的含義。師:(課件上把小棒依次擺開,并把6改成7,同時添一根小棒)現(xiàn)在是幾根小棒?生:齊說:7根。
    師:“7根小棒”,還是“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趕快動手擺一擺。
    生:動手擺。
    師:把你擺的結果先和你的同位說一說,并商量一下,這回該用怎樣的除法算式來記錄?生:同位合作。
    師:誰愿意和大家說說?
    生:指名到白板邊操作邊說。
    預設:7根小棒,每3根擺一個三角形,能擺2個三角形,還剩1根小棒。(生如果說不全,教師要引導說全)。
    師:在除法算式中,我們知道7是被除數(shù),3是除數(shù),2是商,那這1叫什么呢?生:余數(shù)。(就是剩下沒有分完的那部分。)。
    師:重新規(guī)范板書:7÷3=2。
    師:為了區(qū)分商和余數(shù),我們在商的后面點上六個小圓點,看像什么呀?(像省略號)然后寫上余數(shù)1。這個算式讀作:7除以3等于2余1。
    生:指名讀算式。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
    設計由本站會員“林辰慕”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口算除法》教學設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shù)除整十數(shù)、幾百幾十的數(shù)(商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通過合作、交流、討論優(yōu)化算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信心,體現(xiàn)主人公的地位。
    二、教學重難點。
    探索口算方法;掌握整十數(shù)除的口算方法。
    三、
    教具、學具準備。
    有關的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點擊課件出現(xiàn)例1的情景圖)。
    (1)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請大家根據這個信息,提出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
    生:可以分給幾個班?
    師:好,誰愿意把這題完整地說給大家聽聽?
    生:學校買來80個氣球,每班分20個??梢苑纸o幾個班?
    師:很好。請看大屏幕。(同時課件出現(xiàn)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生紛紛舉手,可指名答)。
    生:用除法計算,算式是80÷20。
    師:怎樣計算80÷20呢?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組之間交流、討論,再互相之間說說口算方法。
    (3)匯報,師評析。
    生1:80÷20=4,我是這樣想的:因為20×4=80,所以80÷20=4。
    生2:對,80÷20=4。因為8÷2=4,所以80÷20=4。
    2、教學例2。(出示課件)。
    生:學校買來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梢苑纸o幾個班?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生:用除法計算,算式是:120÷30。
    師:怎樣算120÷30呢?可以小組間交流、討論,然后匯報。
    3、小結。
    4、估算。
    (1)探討估算方法。
    師:請大家看大屏幕。你們知道這幾題的要求嗎?
    想一想:83÷20≈122÷30≈。
    80÷19≈120÷28≈。
    生:用估算求商。
    師:請你選一題來試一試。將估算的方法說給同桌聽一聽。
    (2)交流,并。
    總結。
    師:現(xiàn)在我們來交流交流。誰愿意說一說?說說你的口算方法。
    生: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時,先把不是整十或幾百幾十的被除數(shù)或除數(shù)看成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shù),再用剛才我們學會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生:是,要看成和被除數(shù)或除數(shù)最近的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shù)。
    師:這樣說就清楚準確了。大家同意他的觀點嗎?
    生:同意。
    (三)鞏固練習。
    1、小試身手。
    “做一做”40÷20=143÷70≈。
    360÷40=632÷90≈。
    2、智力比拼。根據數(shù)字寫出兩道除法算式并計算。
    3、智力賽跑。三分鐘內看誰最先做完30道口算題。
    (四)全課總結。
    好了,通過這節(jié)課,最后,請你用“我學會了”談談自己的感受。
    作業(yè):p80練習十三。
    新課呈現(xiàn):
    本節(jié)課的主要課型方式是要素組合方式,輔助課型是平臺互動。由于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和口算能力,因此,從情境的創(chuàng)設到新知的探究,再到練習,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充分使用了看、聽、講、想、做、動、靜七要素,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口算方法并得到多次的強化。
    1、講、動。本節(jié)課在探究口算方法時設計了自己說一說口算方法、個別匯報,目的在于通過“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說”的機會,強化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2、“做”。除了兩個“想一想”,還設計了3個挑戰(zhàn)練習,讓學生在“做”中提高口算能力。
    3、想、動靜轉換。探究口算方法時,先讓學生靜靜的思考,再2人小組交流;練習時,學生先獨立思考、完成,再同桌交流或者自己說算法。使學生先有想法,再交流,先靜后動,動靜轉換,讓學生的每一個學習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性。
    4、聽。師生每一次的“講”就是其他同學的“聽”。
    5、看??粗黝}圖,集體訂正習題等,都用到了“看”這個要素。
    具體反思:
    1、在口算方法的及時鞏固練習中,讓他們多練習,看到不同的情況。
    2、教學中合理而有效的運用了看、聽、講、想、做、動、靜七要素,使學生掌握了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得到了多次的強化,提高了學生的口算能力。
    3、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下放給學生,創(chuàng)造小組交流的平臺,引導學生把學過的知識遷移到本節(jié)課的新知來,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
    4、在時間的調配上稍微有一點欠缺,后面的練習還沒有做完。課堂上表情可以再豐富些,語言還不夠抑揚頓挫,有時語速較慢。
    5、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講、聽訓練。如:發(fā)言人要面向大多數(shù)同學,聲音要響亮等;傾聽者要關注發(fā)言人,聽清別人說了什么等。
    《口算除法》教學設計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口算除法》教學設計范文。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七
    5月20日,在學校舉行的青年教師教學pk上,我抽簽到的是8號(挺發(fā)的數(shù)字)。定下的課文是《除三害》。
    經過一天一夜的準備,我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
    除三害。
    教學目標:
    1、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2、能在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3、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它們的內在聯(lián)系。
    教學難點:通過學文,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教具準備:簡單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我們國家是一個文明古國,文化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在老百。
    姓中流傳著一些動人的故事,我們稱為民間故事。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則民間故事《除三害》。師板書,生齊讀。
    3、讀著這個“害”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壞、害人、禍害、不好……。
    4、對呀,正是因為著害是壞的,不好的,甚至會害人,所以我。
    們要堅決地--除三害。
    5、讀著課題,你最想知道的又是什么?
    生自由交流:三害是哪三害?誰除三害?……。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去讀讀課文。在讀時要注意把帶拼音的字讀準確了,句子讀通了。
    2、讀得真投入。先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詞語你們會讀了嗎?
    橫行霸道欺侮百姓抱怨。
    上山殺虎下河剁龍潛入。
    自由讀--指名讀--指名帶感情讀第一行--全班帶感情齊讀。
    3、剛才讀了課文后,知道三害是哪三害?(生交流師板書)。
    山間的猛虎。
    河里的惡龍。
    地上的周處。
    4、這三害是誰除掉的呢?(板書:除掉)。
    生答:周處。(板書:周處)。
    5、讓我們看著板書一起來讀讀。(生齊讀)。
    周處除掉山間的猛虎。用上課文中的一個詞。(生答)上山殺虎。
    周處除掉河里的惡龍。課文中的哪個詞?(生答)下河剁龍。
    師板書:殺虎剁龍。
    6、周處除掉地上的周處?這又該怎么理解?(板書:?)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讓課文幫助自己理解。
    三、探究全文。
    1、周處除了周處,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交流。(周處把身上的缺點改掉了。)。
    2、你怎么知道的?(出示最后一段)。
    3、什么叫“痛改前非”?(把自己以前的錯誤都改正)(板書:痛改前非)。
    4、周處為什么會痛改前非呢?我覺得周處腦中產生的疑問就是問題的關鍵。請快速找出周處腦中疑問的句子,劃上“”。
    生交流句子。
    5、周處他認為自己“除害有功”,你們認為呢?文章哪兩個自然段寫他除害了?那一段詳細?讀一讀第五自然段。
    (1)一生讀。
    (2)周處下河剁龍,聽著聽著,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答案:a、不容易對付b、搏斗的時間長c、驚心動魄。
    (3)把搏斗的激烈讀出來。(師生合作讀)。
    敲鑼、打鼓、放鞭炮、鮮花、歡呼、高高舉起……。
    7、遠的不說,我們來看看我們的航天英雄回來時,大家歡迎他們的場面。(課件)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8、英雄回歸是多么榮耀的事啊!千百年來,人們一直用這些方式迎接心目中的英雄。那么,當周處這位殺虎英雄、剁龍英雄從河里爬上岸來時,人們又是怎么迎接他的呢?讀第六自然段。
    生交流:(1)點點頭,躲得遠遠的。
    (2)人們以為他死了,在喜氣洋洋地奔走相告。
    9、迎接他的有鑼聲嗎?有鼓聲嗎?鑼聲沒有、鼓聲沒有、鮮花沒有、美酒沒有,什么也沒有!
    他想找個人問一問,人們都遠遠地躲開了,甚至人們以為他死了,都在歡呼著:這下好了!猛虎死了,惡龍死了,周處也和它們同歸于盡了!
    他呆住了,他想不通:我除害有功,為什么鄉(xiāng)親們反倒希望我死呢?
    10、想不通可以不想嗎?不可能不想??!人們的舉動引起周處深深地思考、他想起,想起,想起……他終于明白了。
    學生說話訓練。
    11、根據上面內容,進行小練筆。
    12、交流小練筆。師小結:是的,正如你們所說的,周處終于明白了自己以前錯了。也和猛虎、惡龍一樣成了禍害。他如夢初醒,從此,橫行霸道的周處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四、點題升華。
    1、這就是周處除三害。課文學完了,你能說說對周處的看法嗎?
    修改板書“地上的周處”為“自己的惡習”
    2、是啊,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佛家語:人非圣賢,孰能無錯;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在這里老師根據大家所說,編成這兩句話:
    殺虎剁龍顯神通。
    痛改前非受敬重。
    五、拓展延伸。
    1、想知道周處的后來嗎?后來呀,周處立志好學,志向高遠,為官期間,他執(zhí)法公正嚴明,后來在戰(zhàn)場上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直至戰(zhàn)死沙場。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認他為平西將軍,還特地建造了周王廟來紀念他。
    2、同學們這個故事精彩嗎?像這樣精彩的民間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件)如《牛郎織女》、《孟家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四個民間故事并成為中國古代四大傳說。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去看看。
    板書:
    除三害。
    山間的猛虎。
    河里的惡龍殺虎剁龍顯神通。
    周處除掉。
    地上的周處痛改前非受敬重。
    自己的惡習。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八
    (2)42個十,90個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二、教授新課:
    出示主題圖:
    根據你的觀察,你看看這幅圖里面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識解決途中提出的問題嗎?
    1、3次就能運完這60箱,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和你小組里的同學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們手中的工具幫助你說明你的思路。
    小組匯報:解題思路。
    1、想口訣二三得六。
    2×3=66÷3=2。
    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
    第一個問題輕松解決,第二個問題也沒問題。
    2、王叔叔有600箱西紅柿,他也運3次就運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你是怎樣計算的?小組里面說說。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運240箱黃瓜,也運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運多少箱?
    240÷3=。
    這題如何考慮?
    小結: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在計算時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訣,還可以用以前學的乘法運算來思考,還可以用數(shù)的組成的知識來解決。只要能正確的計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課堂練習:做一做。
    知識介紹:除號的由來。
    作業(yè):練習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除整百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口算和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一位數(shù)除的算理,正確進行口算。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九
    1、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shù)除整十數(shù)、幾百幾十的數(shù)(商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通過合作、交流、討論優(yōu)化算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信心,體現(xiàn)主人公的地位。
    探索口算方法;掌握整十數(shù)除的口算方法。
    有關的多媒體課件。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到計算王國里游玩,愿意嗎?
    2、摘蘋果的游戲。復習舊知。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點擊課件出現(xiàn)例1的情景圖)。
    (1)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瞧,我們學校買來了什么?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生:我知道了學校買來了80個氣球,每班分20個。
    師:請大家根據這個信息,提出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生:可以分給幾個班?
    師:好,誰愿意把這題完整地說給大家聽聽?
    生:學校買來80個氣球,每班分20個??梢苑纸o幾個班?
    師:很好。請看大屏幕。(同時課件出現(xiàn)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生紛紛舉手,可指名答)。
    生:用除法計算,算式是80÷20。
    (2)探索口算方法。
    師:怎樣計算80÷20呢?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組之間交流、討論,再互相之間說說口算方法。
    (3)匯報,師評析。
    生1:80÷20=4,我是這樣想的:因為20×4=80,所以80÷20=4。
    生2;對,80÷20=4。因為8÷2=4,所以80÷20=4。
    (4)檢驗正誤。(課件出現(xiàn)結果)。
    師問:學校買來的氣球可以分給幾個班?
    齊答:4個。
    師:我們分的結果對不對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一起口答。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通過檢查正誤,既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又滲透了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2、教學例2。(出示課件)。
    (1)情境中引出問題。
    師:剛才我們順利完成了學校分氣球的任務。大家表現(xiàn)非常好!瞧,學校又買了彩旗。你從畫面上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請?zhí)岢鲇嘘P的數(shù)學問題。
    生:學校買來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梢苑纸o幾個班?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生:用除法計算,算式是:120÷30。
    (2)探索、討論口算方法。
    師:怎樣算120÷30呢?可以小組間交流、討論,然后匯報。
    (該例題的教學較上例題放得更開了,旨在培養(yǎng)學生用遷移類推的能力。)。
    (3)匯報。
    生1:120÷30=4,我想4個30是120,也就是30×4=120,所以120÷30=4。
    生2: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因為12÷3=4,所以120÷30=4。。
    師:說的很好。你還真善于總結。讓我們一起來檢查結果吧,看大家的做法對嗎?(課件演示)。
    3、小結。
    同學們,在解決分氣球和分彩旗的問題中,我們共同探討了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的方法。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用乘法做除法或用表內除法做除法。
    4、估算。
    (1)探討估算方法。
    師:請大家看大屏幕。你們知道這幾題的要求嗎?
    想一想:83÷20≈122÷30≈。
    80÷19≈120÷28≈。
    生:用估算求商。
    師:請你選一題來試一試。將估算的方法說給同桌聽一聽。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選題,并借助已有的口算與估算經驗探索除法估算的方法,實實在在地把學生推上口算的主體地位。)。
    (2)交流,并總結。
    師:現(xiàn)在我們來交流交流。誰愿意說一說?說說你的口算方法。
    師:大家真不錯,說的非常好。那么,誰愿意總結估算方法?
    生: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時,先把不是整十或幾百幾十的被除數(shù)或除數(shù)看成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shù),再用剛才我們學會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生:是,要看成和被除數(shù)或除數(shù)最近的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shù)。
    師:這樣說就清楚準確了。大家同意他的觀點嗎?
    生:同意。
    (三)鞏固練習。
    1、小試身手。
    “做一做”40÷20=143÷70≈。
    360÷40=632÷90≈。
    2、幫小動物找媽媽。課件出示題目。
    3、智力比拼。根據數(shù)字寫出兩道除法算式并計算。
    4、智力賽跑。三分鐘內看誰最先做完30道口算題。
    (四)全課總結。
    好了,通過這節(jié)課,最后,請你用“我學會了”談談自己的感受。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除整百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
    難點:理解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除整百整十數(shù)的口算算理.。
    (一)復習準備。
    1.口算.(口算卡片)。
    30÷320÷236÷3。
    60÷3600÷684÷4。
    80÷248÷4900÷3。
    360÷3240÷2440÷4。
    請一個同學說一說36÷3的口算過程.(30÷3=10,6÷3=2,10+2=12)。
    2.填空.(投影出示)讀題、口答.。
    (1)2是由()個1組成的.。
    (2)40是由()個10組成的.。
    (3)42是由()個10和()個1組成的.。
    (4)420是由()個100和()個10組成的.。
    (二)學習新課。
    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
    例1:口算42÷3.(板書)。
    指名讀算式:(42除以3)(3除42)。
    提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把4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老師逐行巡視,個別指導,做到心中有數(shù),一會兒請同學到投影儀給大家擺.。
    師:請發(fā)表不同意見,可以請不同分法的同學,也到投影儀上給大家演示.。
    同學們根據不同的分法,進行爭論,各抒己見,最后統(tǒng)一到第一種為最佳分法.。
    師:哪位同學能把這種分法簡單地用語言概括一下?
    (把42根分兩次,先分30根,再分12根)。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看口算42÷3,想一想,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兩個同學互相說一說)。
    請同學回答,老師寫在黑板上:
    42÷3=14想:30÷3=10。
    12÷3=4。
    10+4=14。
    (三)鞏固反饋。
    做一做:(投影出示)。
    32÷2=48÷3=60÷5=。
    學生獨立完成,(給幾個小黑板或投影膠片,訂正時用)老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訂正時,讓學生說出口算過程,再說得數(shù).。
    32÷2=1648÷3=1660÷5=12。
    請檢查一下口算是否正確,用什么方法?
    (可以用乘法進行驗算)。
    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數(shù)。
    例2:口算:420÷3=。
    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做這道題,怎樣想?可以和例1(42÷3)聯(lián)系起來思考.(被除數(shù)420,也就是42個十,除以3,商是14個十,也就是140)。
    (板書:例2:口算420÷3=140)。
    想:420是42個十。
    42÷3=14。
    14個十是140。
    做一做:
    450÷3=150560÷4=140900÷6=150。
    說出口算過程,再說結果.。
    鞏固練習:
    1.直接寫出得數(shù),說一說口算過程.。
    38÷2=1975÷5=1554÷3=18。
    380÷2=190750÷5=150540÷3=180。
    2.投影出示,課本練習八,第2題.。
    請同學在書上填寫,然后集體訂正.。
    3.口算搶答:
    81÷3840÷7780÷338÷296÷8。
    68÷465÷564÷487÷3650÷5。
    640÷4920÷296÷470÷5960÷4。
    4.讀題、列式、口答.(投影出示)。
    (1)被除數(shù)是84,除數(shù)是6,商是多少?
    84÷6=14。
    (2)7除910等于多少?
    910÷7=130。
    (3)把7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75÷5=15。
    (4)810里面有幾個3?
    810÷3=270。
    (5)一個數(shù)的4倍是520,這個數(shù)是多少?
    520÷4=130。
    作業(yè):看書第36頁.練習八第4,5題.。
    教學中教師還注意培養(yǎng)學生認真口算和檢查的良好學習方法和習慣.。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十一
    口算乘法的練習課(完成練習十四的相關練習)。
    一、基本練習:
    1、學生回顧上兩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2、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口算練習:
    50×1070×2040×40500×70600×80。
    12×300240×2130×290×311×30。
    選擇一部分題目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口算的。
    3、聽算練習:
    40×1030×2030×50300×10300×80。
    22×40330×2120×330×610×50。
    4、估算:
    42×1168×1032×47。
    45×1726×1836×21。
    四人小組互相說說是怎樣估算的?有多少種估算的方法?
    二、解決問題:
    1、養(yǎng)一張蠶需要桑葉約600千克,可產繭約50千克。
    (1)小明家養(yǎng)了4張蠶,可產繭多少千克?需要桑葉多少千克?
    (2)張村共養(yǎng)40張蠶,可產繭多少千克?需要桑葉多少千克?
    學生仔細讀題,理解題目意思,并弄明白兩個問題的不同。
    同桌合作完成,集體講評。
    2、果園里有28行橘子樹,每行32棵。果園里大約有多少棵果樹?
    先列出算式,想一想,是求近似值還是準確的值?該怎樣解決?
    學生獨立完成。
    三、綜合練習:
    1、獨立完成練習十四第5、6題,比一比,誰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得。
    2、分組進行“奪紅旗”比賽(練習十四第9題)。
    3、合作完成練習十四第10、12題。集體講評。
    四、學習總結:
    生生互相談收獲。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方法,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十二
    2.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遷移類推的能力.。
    3.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除數(shù)是整百數(shù)的口算除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確口算除數(shù)是整百數(shù)的除法.。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的口算除數(shù)是整百數(shù)的除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學過程。
    復習準備:
    1.說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義,并口算出結果.。
    300×5=。
    (3個500是多少)。
    7×800=。
    (800個7是多少)。
    你能根據這兩個乘法算式,試著說出兩個除法算式嗎?說說每個除法算式的意義.。
    1500÷5=。
    (把150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5600÷7=。
    (把5600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1500÷300=。
    (1500里面有幾個300)。
    5600÷800=。
    (5600里面有幾個800)。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這樣的口算除法.(板書課題:口算除法)。
    嘗試探索:
    1.以前我們學過什么樣的口算除法?請舉例說明.。
    在學生舉例之后,教師舉例:200÷5270÷9320÷10450÷50。
    說一說這些算式的意義,你是怎樣口算的?
    歸納:(1)看被除數(shù)里面有幾個除數(shù).。
    (2)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末尾都有一個0,先不看,直接用0前面的數(shù)相除.。
    2.這樣的除法你還能舉出幾個例子嗎?
    3.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教師出示例4、例5(如果學生中出現(xiàn)了這樣的例子,就可以用學生中的例子作例題.)。
    500÷100=2400÷100=1200÷400=3600÷300=。
    這些題目與剛才的題目有什么不同?(除數(shù)是整百數(shù))。
    這些除數(shù)是整百數(shù)的除法又該怎樣進行口算呢?(教師補充板書課題)。
    4.獨立試算這些題目,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500里面有幾個100;2400里有幾個100;12個百里面有幾個4百;36個百里有幾個3百.)。
    5.用你找到的方法口算:
    7200÷800=4500÷500=1200÷600=2800÷400=。
    討論交流。
    1.通過口算剛才的題目,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當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都是整百數(shù)的時候,口算的方法與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一樣.。
    把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分別劃去末尾的兩個0,用0前面的數(shù)相除.。
    鞏固練習。
    1.同桌之間互相出幾道這樣的口算題目,練一練.。
    2.700÷100800÷4005500÷500。
    400÷1005400÷6002400÷200。
    上面的口算對嗎?為什么?
    35000÷500=7。
    4.列式計算:
    (1)3600是400的幾倍?
    (2)3800與800的差是600的幾倍?
    (3)945里減去多少個300后剩45?
    質疑發(fā)展。
    1.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
    有什么問題?學生質疑解疑.。
    板書設計: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十三
    1.使學生經歷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乘法的過程,能比較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2.學會運用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算后指名任選一道題說說口算方法。
    20530647010053200。
    3200500310006232123。
    2、搶答:
    3、小結導入:以上的練習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們用這些知識做鋪墊,來學習新知識。板書:口算乘法。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郵遞員叔叔每天工作的情況。
    (1)同學們從圖中發(fā)現(xiàn)什么信息?
    (2)你能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
    2、分小組討論交流。
    3、學習例1。
    (1)指名說說你從圖中獲得什么信息?提出什么問題?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整理板書如下:
    問題a:郵遞員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要送多少封信?
    (2)你會解決這些問題嗎?怎么解決?小組討論。
    (3)生匯報交流:說說算式表示的意義,口算方法。
    2、用你喜歡的方法解決第2個問題。
    問題b:郵遞員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要送多少封信?
    (1)學生獨立解答。
    (2)小組討論后匯報口算方法:兩個因數(shù)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時只要先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再看兩個因數(shù)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三、實踐應用。
    1、生完成第58頁做一做。
    (1)看誰算的對又快。
    (2)指名匯報口算結果。并任選一題說說你的口算過程。
    2、獨立完成第60第3題,然后同桌交流。
    3、開火車口算比賽:第60頁第1、2兩題。
    四、全課總結。
    1、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嗎?
    2、全課總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口算除法例教學設計篇十四
    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的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有關“積的變化規(guī)律”。
    1、通過鞏固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口算的正確性和熟練程度。
    2、讓學生感悟積隨因數(shù)變化的情況,為后面學習“積的變化規(guī)律”埋下伏筆。
    3、在估算過程中,學會有理有據地進行表達,培養(yǎng)他們的推理能力。
    4、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5、提供獨立思考的環(huán)境,通過習題教學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
    6、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計算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進一步提高學生口算的正確性和熟練程度。
    圖、口算卡片、小黑板
    一、基礎練習
    (1)教科書47頁的第4題。
    1、教師以口算卡的形式出示算題,要求學生在充分理解算理、正確應用算法的基礎上,提高運算的正確性和速度。
    2、練習時人人參與,獨立口算。
    3、個別答和小組開火車相結合,然后在教科書上填寫結果。
    (2)教科書48頁的第5題。
    1、小黑板出示算題。
    2、口算得數(shù),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3、請認真觀察算式,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注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交流討論。)
    結合學生的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歸納出:一個因數(shù)擴大若干倍,另一個因數(shù)不變,積也擴大相同的倍數(shù)。
    (教師可利用板書進行簡要的說明。)
    二、估算練習。
    教科書48頁的第6題。
    1、小黑板呈現(xiàn)題目,學生讀題。
    2、學生獨立思考,口算結果。
    3、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三、創(chuàng)新思維練習。
    教科書48頁的第7題。
    1、板書題目。
    2、讀題,理解題意?!百I3棵送1棵”是什么意思?(付3棵的錢,得到4棵小樹)
    3、想一想,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獨立思考,交流討論。
    4、反饋討論結果,教師進行小結。引導學生認真體會,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
    5、課堂小結:今天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想知道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