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精選17篇)

字號: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時間,高效地進行教學。教案的編寫要注重情感教育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良好的教案編寫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一
    透過細節(jié)描寫來敘事,或隱或顯地表現感情的寫法。
    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見大的構思技巧。
    培養(yǎng)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善待他人的美好情愫。
    1.對文中敘事中說理抒情的方法的掌握,是本文的一個重點,應讓學生反復體會文章中敘事和說理抒情的內容,從而把握敘事中抒情的方法。
    2.鑒賞課文的寫法,學習巧妙的構思。教學中應抓住文中材料運用的精到之處,領會其精妙之處。
    課件。
    作者、作品簡介。
    巴金,生于1944年,現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蕘棠,字芾甘,筆名巴金,四川新繁縣人,1928年,寫成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滅亡》。后來又寫了《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說,又發(fā)表中篇小說《寒夜》、《憩園》等,1982年曾獲“國際但丁文學獎”,巴金先后擔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等職。
    1.掌握文章在敘事中說理抒情的方法。
    2.學習文章精巧的構思和布局。
    請快速瀏覽課文,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初步提煉文章的主要內容。
    1.學生瀏覽全文后,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
    [明確]文章由一位藝術家和狗的故事引入,接著寫了自己收養(yǎng)小狗包弟、小狗包弟在自己家生活的情景及小狗被迫送走的經過,最后寫了自己的愧疚之情。
    2.[教師引導]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怎樣的?
    [學生思考,回答]這篇記敘文,通過對自己收養(yǎng)小狗包弟前后過程的敘述與描寫,表現了小狗包弟的善良、忠誠、惹人憐愛,表達了自己對不能保護小狗包弟的深深的自責,從而反映了“四人幫”時期那種不尊重人身自由、肆意踐踏人權的混亂的社會現實,啟示人們對歷史的深刻反思。
    3.[教師引導]文章開頭先寫一位藝術家和小狗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
    (1)開頭的故事是文章的引子,引出小狗包弟的故事主體;
    (2)小狗對主人的忠誠及其勇敢的精神是對小狗包弟形象的一個補充;
    (3)以小狗對主人的忠誠和勇敢的行為,來反襯自己不能保護小狗包弟,表達自己深深的自責,進而表示了作者對“四人幫”破壞人身自由、肆意踐踏人權的.憤懣和無奈。
    [學生思考,回答]充分表現小狗包弟的善良、可愛、伶俐、弱小,為后文引出被送往醫(yī)院做實驗品的悲慘結局作鋪墊,渲染了作者的自責之情,反襯了那個時代的混亂與殘酷。
    5.[教師引導]文章第十段寫到“我自己終于也變成了包弟”,對這句話該怎樣理解?
    [學生思考,回答]這句話用了借代的修辭格,這在那種惡劣政治環(huán)境中,自己也陷于了不能決定自己命運的悲慘處境,人和動物命運相同,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那個踐踏人權的混亂時期的厭惡之情。
    6.[教師引導]本文在寫作上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
    (1)善于拈取“身邊瑣事”表現深廣的內涵,以小見大,構思巧妙;
    (2)語言樸實無華,只要訴諸真情,就能生動感人。
    總結、擴展。
    寫文章不在于用了多少華麗的詞藻,而在于是否法鑄真情,本文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寫作范例,用心體會真情實感在寫文章中的作用,不斷實踐,逐步形成自己健康的文風。
    布置作業(yè)。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二
    課文通過一條小狗的遭遇,反思了一個時代,反思了人性弱點,可謂以小見大。狗的故事好理解,但學生對“文革”背景知之甚少,人性反思更是難點?;谶@一點,我在教學設計時注重了兩個方面,自覺還算有點收獲。
    首先提出了兩個問題:
    1、讀過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讀懂了什么)。
    2、對文章還有哪些疑惑?這兩個問題不僅可以統攝課堂,也符合學生的閱讀規(guī)律,更能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能讀懂的內容讓學生交流,略講;有疑惑的內容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重點講,引導學生討論。學生自己質疑有利于激發(fā)其思考探求的欲望,探求所得容易成為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再如,通過藝術家和狗的故事來講“文革”背景,給學生的不是概念上的“文革”,而是“文革”具體形象的體驗和感受。
    一節(jié)課時間講這篇課文確實很緊,只能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進行,因此課堂上給學生讀書的機會就少了些,這應該是一個遺憾。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2、品味精彩的語言,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
    教學重點:
    品味文中精彩的語言,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
    教學難點:
    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比較法。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從2003年“感動中國”對巴金的頒獎詞中導入。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默讀課文,理清思路。
    1、本文題目是“小狗包弟”,請你說一說圍繞包弟本文寫了哪些內容。
    2、找一找文眼: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再讀課文,把握情感。
    1、誦讀第3段和第5段,畫出描寫包弟動作行為的句子,請你用這樣的句式總結包弟的特性:“這是一條(特性)的小狗,因為它(舉例)?!?BR>    示例:這是一條有情義的小狗,因為它在我們不在家時,天天守在睡房門口,等我們回來,從不厭倦。
    2、用詩行的形式總結。
    3、“我”為什么沒有小狗了?是什么外界的力量使善良的一家人最終沒有保護住愛犬?
    (明確)_。教師介紹_。
    五、品讀課文,深挖主旨——分析作者“歉意”。
    1、為什么要表達歉意:
    2、怎樣表達歉意。
    誦讀第10段,畫出作者自責、表示歉意的句子,品讀之。
    六、誦讀課文,品味語言。
    學生自由賞析打動自己的字、詞、句。
    七、延伸遷移,課堂練筆。
    示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四
    上完《小狗包弟》,我長舒口氣,“我的熬煎終于結束了?!笨墒菑纳现苋詠?,我每天都會想起備課上課的點滴,想起老師們懇切細致的評課議課。想起剛剛開始的“高中語文教學生涯”,我明白了其實我只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邁出了第一步?,F將《小狗包弟》教后反思的幾個方面整理如下。
    在初中教學時,我曾有過一個困惑:為什么每一屆的教學中,我都做了一定的反思、調整,有的課文已經能夠“擺脫”教參的束縛,講出自己的特色了,而學生的掌握和落實,反而不如上一屆講得“四平八穩(wěn)”、“面面俱到”呢?回憶《小狗包弟》的備課過程,我不是不知道“反思”“悲憫情懷”“對自己的深刻解剖”“良知”是本文的情感落腳點,可我幼稚地認為這樣的經典篇目,應該上出點“新意”。而課堂結束后,我恍然大悟——為什么初中教學時學生給我“一屆不如一屆”的感覺,其實和我這次課賽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是同一個原因,我關注的是“與別人不同”、“與上一屆不同”,卻忘了對于每一屆的學生來說,這都是他們第一次接觸課文,甚至有可能是他唯一一次接觸這一篇課文,那么,我怎么能為了枝葉的一點“創(chuàng)新”,砍斫了最重要的“根本”呢?核心價值是每一篇課文設計的著力點。
    教學時,肢體語言的欠缺單一和語調的過分平穩(wěn)是我工作以來很多老師都給我提出過的問題,我也一直有意提醒自己,“投入再投入一些”,甚至“夸張再夸張一點”,說實話,和從前的自己相比,還是有一定進步的。這節(jié)課堂上,反思我自己的情感,還是處于投入和抽離的反復中。在對文字內容的解讀中,我能夠進入到課文和課堂上,可是抬頭一看到聽課老師舉起的相機,心里又會“咯噔”一下跳脫出來。自己的情緒不能自始至終沉浸在文本和課堂本身,這樣必然會影響到學生?!霸谝狻钡男那閼摲旁谡n前,課后,在課堂上,應該是一種“忘懷”。
    《小狗包弟》教學所呈現出來的課堂,深度不夠,厚度不夠,和我所提的問題過于細碎,局部,解讀不到位有很大關系。再經典的課文,終究有一個課時安排的限制,更何況一個課時完成《小狗包弟》這樣包容著語言、情感、思考極大張力和深度的經典篇目。課堂不是用來呈現我自己對課文解讀多認真,多細致的過程,而是通過教師的思考和整合,推動學生感知和思考,激發(fā)課后進一步閱讀和發(fā)現的智慧。認真閱讀,那是一名好讀者;陪伴學生發(fā)現和挖掘,才是一名教師更重要的職責。
    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平臺是新的高中課程改革所期盼和呼喚的。沒有學生參與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就不會有深層次的師生互動,更談不上學生的發(fā)展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提供合作溝通的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參與。以學生的問題和回答為帶動點,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充分發(fā)揮師生的互動性,并把它作為推進教學進程、解決課堂疑難的策略和方式。這本來是我設計時理想中的課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真心感覺到羅老師評課時說到的“學生真的不容易”。學生的發(fā)言面是很廣的,也看得出他們課前的預習仔細而充分??墒钦n后再梳理他們的發(fā)言,多數都是課前準備課堂呈現,他們努力地搜索自己的“庫存”,從里面挑選出符合我的設問的答案,滿足我這個上帝般的“顧客”。真正在這個課堂上的生成,不是沒有,但是我為了環(huán)節(jié)的流暢,并沒有很好地抓住,更缺乏相機的推進。真誠地感激這些孩子,十六歲的學生,課前的“威逼利誘”其實對他們是無用的,他們的努力配合,說膚淺些是“給我面子”,可我認為這是學生對老師的理解和支持,面對這些我甚至還叫不全名字的新鮮的面孔,心里涌起的是深深的感動,語文,真的是學生和教師兩個生命的相互成全。要對得起他們的真誠和良善,這是我最樸素和真實的心聲。
    周老師說“相逢是首歌”,衷心感謝走進我的生命,讓我收獲平靜、喜悅和充實的緣分和情義,謝謝每一位家人。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五
    1、閱讀文本,理解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感情變化及其原因。
    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講真話、敢于自責的精神。
    二、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課外搜集關于“文革”的資料,課上自主思考、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合作研討(同學之間、小組之間交流討論,共同研讀文本。)。
    三、學時安排。
    1課時。
    四、學習過程。
    (一)交流導入??。
    采用交流感染的方法導入??新課學習。先讓學生結合課前資料的搜集,介紹自己所知道的“文革”,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帶有感情地補充介紹,幫助學生進入情境:
    這場運動堪稱“十年浩劫”,多少無辜的人慘遭殺害,多少千年古跡毀于一旦。那是一個非人的瘋狂的年代,親友疏遠,人情殆盡。作家秦牧曾這樣記述“文革”期間在廣州街頭的所見:“人們咬著匕首,抬著尸體游行?!薄耙惶煸缟?,當我走回報社的時候,一路看到在樹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體,大多是被打破頭顱、鮮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見到八具這樣的尸體?!笨梢?,這是一個多么動亂的年代,人的生命賤如草芥、一錢不值,人性被扭曲變形,就連無辜的對人忠誠親近的小狗也難逃一劫。讓我們一起走進《小狗包弟》,共同感受那段歷史,感受作者巴金對往事的反思與追憶。
    (出示“學習目標”)。
    (二)整體感知。
    1、自由地放聲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變化的線索。
    2、小組合作討論。
    (2)隨著包弟經歷的發(fā)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變化?
    討論交流后,請小組代表發(fā)言,教師總結明確:
    包弟的經歷“我”的感情。
    被轉送給“我”高興。
    ||。
    與“我們”親密相處快樂。
    ||。
    被追殺憂慮。
    ||。
    被解剖歉疚。
    (三)主體研讀。
    1、教師導學。
    對于一篇文章,在整體感知后,重要的是對其精彩部分進行研讀,這樣才能對文章所表達的深刻內涵有更深入的體會。
    請學生找出自己在閱讀中感觸最深的一兩處文字做圈點批注,給大家談談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
    2、自主研讀。
    3、探討交流。
    示例:
    (1)以前看見包弟作揖,我就想笑,這些天我在機關學習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討東西吃,我卻暗暗流淚。
    (一“笑”一“流淚”,前后形成鮮明對比,更加體現了作者內心的痛苦。朗讀時,要體現出無助、痛苦的情感。)。
    (2)即使在“說謊成風”的時期,人對自己也不會講假話,何況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說: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作者于質樸簡潔的語言中,道出了自己的真情,毫無保留,毫無掩飾。這體現了他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講出真話的精神。朗讀時,“不怕”一詞要重讀,要表現出堅決、無畏的態(tài)度;“表示歉意”要讀出深深自責的情感。)。
    ……。
    (四)引導探究。
    提出問題,組織研討,感悟作者敢于講真話抒真情的精神,理解文章主旨。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教師參與討論。
    1、你認為巴金是怎樣的一個人?
    2、作者為什么要以一條小狗來反映“文革”的現實?
    各小組選派代表發(fā)言,教師總結:
    “文革”中,巴金也是受害者之一,“文革”結束后,他勇于反省,對包弟表示深深的歉意和懺悔。他嚴于解剖自己,敢于講真話,為人真誠正直,是一個值得人們敬佩的人。
    以一條小狗來反映社會現實,這樣寫一來是提醒我們,小狗雖小,卻也是一條生命,善良的生命應該獲得生存權。第二,寫一條小狗的遭遇,反映連一條狗都不能逃過劫難,更能體現“文革”時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現實。這也體現出了“以小見大”的寫作特點。另外,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歷史是分不開的,寫包弟也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心靈歷程。
    (五)隨機拓展。
    1、學生提出值得探討的問題,全班討論。
    【讓學生自主質疑,再提出來全班討論,培養(yǎng)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2、布置課外閱讀巴金《隨想錄》。
    【擴大閱讀量,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巴金的思想?!?。
    (六)及時反思。
    1、請同學們談談學了這節(jié)課后自己有什么收獲。
    【通過反思,使學生鞏固對本節(jié)課的認識,也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反思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2、教師小結。(略)。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
    2、通過合作討論,分析包弟的形象,理解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情感變化。
    2006年黑龍江省“虐貓事件”導入。(3min)。
    二、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簡介。
    1、學生活動: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資料,介紹巴金的生平經歷及主要作品。
    教師補充總結。(2min)。
    2、寫作背景(結合同步練習)(3min)。
    從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_”歷時十年。這場“_”是由毛澤東發(fā)動和領導的,被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和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的災難。在這場災難中,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擊和迫害,巴金就是其中一個。
    三、整體感知。
    1、再讀課文,理清思路。(學生合作討論,并展示成果)(6min)。
    內容情感。
    包弟的來歷快樂。
    包弟的相處高興。
    包弟的離別憂慮。
    送走包弟歉疚。
    (介紹第一自然段的作用)。
    四、品味賞析。
    1、請結合文本,完成下列表格:(20min)。
    姓名。
    包弟。
    品種。
    日本種。
    來歷。
    朋友轉送給我,此前還有一位瑞典舊主人。
    性格。
    可愛、聰明、有情義、通人性。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七
    經歷過了兩次作文課的歷練,今天又再次走上了講臺,給兩個班的同學講巴金的《小狗包弟》。兩個半四節(jié)課上下來,感慨頗多。
    首先,充足的準備是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所必須要做的。比較經典的比喻是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準備一桶水。這個比喻雖然從進行教學培訓開始就一直在聽,但絕對沒有自身經歷過后的感慨深。走上講臺,看著一雙雙看著我的眼睛,本來有點緊張的心情卻平靜下來了。第一個課時按著自己之前的教案一步步的來,沒有什么差錯,到了第二課時卻有點慌了,本來很多的內容結果只講了半個多小時。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自己沒有準備充分。雖然我把內容準備得很充分,知識點很多,比如第二課時后面的巴金懺悔的意義,以及《小狗包弟》這篇散文的寫作特點和行文風格,本來這兩個相當重要的知識點應該擴展開來,應該占到第二課時一半的時間??墒怯捎谧约涸谙旅鏈蕚涞貌粔虺浞?,時刻害怕自己講錯了,于是急匆匆的按照教案講出來了,對學生的'引導不夠。事后想起來,我可以做幾張幻燈片,將寫作手法詳細地展示在幻燈片上,這樣既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提醒自己,按照展示的思路,將文章展開來講。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印象更深刻,更好的掌握知識點,而不是聽過就算了。二來自己也更加從容。在講巴金懺悔的價值時,本來是想讓大家先討論的,結果自己的思維亂了,就忘了這個環(huán)節(jié)。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沒有講好,就是因為自己的準備不夠。語文課堂處處都是活躍的,涉及到的內容很多,作為老師應該要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只有自己儲備充足了,才能更加游刃有余。
    其次,老師上課時要注意與學生多加交流,不能使課堂成為老師的獨角戲。交流不僅是語言的交流,更有眼神的交流。交流是一個新老師經常愛遺忘的,因為多少有點緊張,害怕教學程序亂了,所以在上課的時候我經??唇贪?,有時候并不是因為不記得,而是緊張??唇贪付嗔耍屯瑢W進行眼神交流的時間自然就少了,這一點下面的同學是能感受到的。另外現在的語文課堂需要更加活躍的氣氛,老師和同學之間要多多探討,多多談論。而且高一的學生剛剛從初中進來,還沒有適應高中的課堂,活躍是他們的本性,老師應該多加利用這種特點,讓學生在交流中感受到老師的誠意,深入地接收知識,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
    每一次上課就能得到一些新的收獲,獲得新的進步,雖然老師這條路既長且堅,但是雄關漫道真如鐵,相信我們能在這條路上走出自己的風景。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
    2.通過合作討論,分析包弟的形象,理解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情感變化。
    2006年黑龍江省“虐貓事件”導入。(3min)。
    二、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簡介。
    1.學生活動: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資料,介紹巴金的生平經歷及主要作品。
    教師補充總結。(2min)。
    2.寫作背景(結合同步練習)(3min)。
    從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_”歷時十年。這場“_”是由毛澤東發(fā)動和領導的,被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和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的災難。在這場災難中,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擊和迫害,巴金就是其中一個。
    三、整體感知。
    1.再讀課文,理清思路。(學生合作討論,并展示成果)(6min)。
    內容情感。
    包弟的來歷快樂。
    包弟的相處高興。
    包弟的離別憂慮。
    (介紹第一自然段的作用)。
    四、品味賞析。
    1.請結合文本,完成下列表格:(20min)。
    姓名。
    包弟。
    品種。
    日本種。
    來歷。
    朋友轉送給我,此前還有一位瑞典舊主人。
    性格。
    可愛、聰明、有情義、通人性。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
    2.通過合作討論,分析包弟的形象,理解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情感變化。
    黑龍江省“虐貓事件”導入。(3min)。
    二、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簡介。
    1.學生活動: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資料,介紹巴金的生平經歷及主要作品。
    教師補充總結。(2min)。
    2.寫作背景(結合同步練習)(3min)。
    從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_”歷時十年。這場“_”是由毛澤東發(fā)動和領導的,被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和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的災難。在這場災難中,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擊和迫害,巴金就是其中一個。
    三、整體感知。
    1.再讀課文,理清思路。(學生合作討論,并展示成果)(6min)。
    內容情感。
    包弟的來歷快樂。
    包弟的相處高興。
    包弟的離別憂慮。
    送走包弟歉疚。
    (介紹第一自然段的作用)。
    四、品味賞析。
    1.請結合文本,完成下列表格:(20min)。
    姓名。
    包弟。
    品種。
    日本種。
    來歷。
    朋友轉送給我,此前還有一位瑞典舊主人。
    性格。
    可愛、聰明、有情義、通人性。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十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棉簽花菊花,感受用棉簽作畫的樂趣。
    2、能用畫線團的方法初步表現球狀菊花的特點。
    活動準備:
    1、畫有花枝的白紙,每人1張。
    2、花型為球狀的菊花圖片、照片或實物。
    重點難點:
    讓小朋友畫出菊花得形狀。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菊花。
    1、出示幾種不同顏色和花型的菊花,讓幼兒觀察。
    2、教師:這些菊花是什么顏色的?花瓣什么樣?像什么?
    二、教師演示用棉簽花菊花的方法。
    捏住棉簽,在顏色合里涂色,然后在花枝上畫出毛線團形的菊花。
    三、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在繪畫過程中提醒幼兒,暫時不用的棉簽要放在空的盒子里,以免棉簽被泡軟。
    2、活動結束后,教幼兒自己整理用過的棉簽,清。
    1、將幼兒的作品粘貼在主題墻上。
    2、請幼兒欣賞作品,引導幼兒說一說畫中都用了哪些顏色?畫的怎么樣的菊花等。
    活動反思:
    本節(jié)活動中幼兒幼兒都能大膽地發(fā)揮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課堂氣氛很活躍。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十一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2、品味精彩的語言,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
    品味文中精彩的語言,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
    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
    誦讀法,點撥法,比較法。
    :1課時。
    一、從2003年“感動中國”對巴金的頒獎詞中導入。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默讀課文,理清思路。
    1、本文題目是“小狗包弟”,請你圍繞包弟說一說本文寫了哪些內容。
    2、找一找文眼: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再讀課文,把握情感。
    1、誦讀第3段和第5段,畫出描寫包弟動作行為的句子,請你用這樣的句式總結包弟的特性:“這是一條(特性)的小狗,因為它(舉例)?!?BR>    示例:這是一條有情義的小狗,因為它在我們不在家時,天天守在睡房門口,等我們回來,從不厭倦。
    2、用詩行的形式總結。
    3、“我”為什么沒有小狗了?是什么外界的力量使善良的一家人最終沒有保護住愛犬?
    (明確)[]那個時期。教師介紹那個時期。
    五、品讀課文,深挖主旨——分析作者“歉意”。
    1、為什么要表達歉意:
    2、怎樣表達歉意。
    誦讀第10段,畫出作者自責、表示歉意的句子,品讀之。
    六、誦讀課文,品味語言。
    學生自由賞析打動自己的字、詞、句。
    七、延伸遷移,課堂練筆。
    張賢亮的《邢老漢和狗的故事》和巴金的《懷念蕭珊》。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十二
    引領學生了解本文寫作的相關背景。
    掌握小狗包弟一生的命運,體味作者對它的感情變化。
    讓學生深刻認識到“_”十年浩劫對中國社會的破壞程度及對人心的摧殘度。
    引領學生學會自我反思,更好地去認識自己。
    【教學重點】。
    認真體味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感情態(tài)度的前后變化。
    【教學難點】。
    深刻認識“_”對當時社會的殘害程度,讓學生學會在歷史中反思,在現實生活中反思,以求進步。
    【教學方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講述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導入語。
    _十年浩劫,一直是中國歷史上一塊不愿被提起卻又始終存在的一塊大傷疤,它對當時社會的殘害程度非常人所能想象,尤其對當時的文人作家們更是如此,之前他們引以為榮的筆桿子,如今卻極有可能成為將他們引向迫害的導火索,不僅如此,與他們切身相關的人、事、物都會因其功過而受到獎懲??上攵@是一段多么黑暗的時期。今天,我們就一起跟隨巴金先生的腳步,一起去走進那個黑暗年代,去感受當時黑暗的壓力,體會當時非人道的社會行為帶來的災難。下面,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課文學習《小狗包弟》。
    整體感知。
    問題:找到全文中心句(文眼)(學生討論完成)。
    明確: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說: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三、文本細讀。
    體味情感,作者和小狗包弟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以至于讓作者對它發(fā)出深深的歉意?
    (分組討論)。
    明確:
    “我“和包弟間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相應句段情節(jié)發(fā)展時間作者感情。
    第2自然段相見1959高興。
    第3-5自然段相處1959—1966和諧融洽。
    第7-9自然段相離1966.8糾結與不舍。
    歉意由來:(讓學生找到最能反映巴金內心感受的句子,并讀出來)。
    (1)“不能保護一條小狗,我感到羞恥;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諒自己!”(自責)。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十三
    現在,一場聲勢浩大的語文課程改革正在轟轟烈烈地進行著,高中語文教學將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應該從內容到形式充分體現新課改的新意。在本校面向全市舉行的教學開放日的活動中,我執(zhí)教《小狗包弟》這篇課文,實踐新課標。通過實踐活動,我得到兩點認識。
    第一,教學理念要新?!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以往教師在教學中過分重視的是基礎性,而忽視了人文性的培養(yǎng)?!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以往教師在教學中過分重視的是基礎性、工具性,而忽視了人文性的培養(yǎng)。在教學《小狗包弟》的活動中,我突出了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我以為,《小狗包弟》這篇課文的主要價值,首先在于它的認識作用,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十年動亂的社會現實,以及當時的人們普遍的命運窮困、人性扭曲的狀況,由此而產生課文應有的認識教育作用,包括現在的高中生在內的所有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那個年代。因此我布置學生在課前通過上網搜索,或通過報刊雜志,或從長輩們那里了解這場政治運動,并以此理解課文所反映的文革現實及巴金的行為。
    另外,課文的價值還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問的警醒人心的力量。反省、懺悔是《小狗包弟》的主題,一個受迫害的無責任的老作家居然對自己反省,對小狗包弟、對讀者、對社會表達懺悔,而那些曾經迫害過他人、制造或參加過社會動亂的人們,卻不見有多少反省和懺悔??梢姡瑖朔词≈?,懺悔之意多么缺失。老年的巴金顯示出一個正直的成熟的作家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說真話的勇氣和度量,他的懺悔行為可以引發(fā)學生對過去那個年代甚至當今時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討和拷問,這有助于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讓學生感受到了作者這種崇高的精神,這對于一個學生的人文精神是一種很好的強化和補充。我們可以把這篇文章當作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在教這篇課文時,我們不應再像以往那樣進行字詞句、段落、形象、寫法諸如此類的分析,而是引導學生透徹的把握全篇的思想內容并且使學生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提升和感情上的熏陶。
    第二,教學方法要新。改變傳統教學中以教師、教材為中心,以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模式,建立起學生主動參與、教師啟發(fā)指導,師生共同長進發(fā)展的教學模式,改變長期以來以被動接受性學習為主的語文學習方式,建立起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主導的新型學習方式。例如,讓學生課外搜索關于文革的資料以及歷史上偉人自我反省和懺悔的例子,在課上自主交流。于是,在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學生們爭先恐后的'說出自己所了解的文革中發(fā)生的事;在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同學們積極交流自己課前搜索的中外歷史上一些同樣具有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品質的偉人事例。因為時間關系,雖然有些學生因沒有機會說出自己搜索的材料而感到遺憾,但他們的參與教學活動的主體意識被激活了,同時也掌握了語文課程的學法。在推人及己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面對巴老,面對偉人們,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懺悔,反省自己的過失。這個環(huán)節(jié)一開始,學生面對幾十位同學以及幾十位聽課教師,都沉默了。在以往,我只會用激勵的語言鼓勵學生說,我只做聽眾。但在這堂課上,我首先勇敢地說出我自己心中最悔恨、最內疚的一件事,即對我老母親的在天之靈表示懺悔。我說得真誠、動情。學生被深深感染,他們紛紛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愧疚,非常成功地完成了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提升自我人生境界這一重要的教學目標。這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以為,這堂課就像一塊無形的磁鐵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的情趣,打動著學生的心靈,許多同學積極發(fā)言,甚至有的學生多次發(fā)言,形成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我也因此在新課標的實踐中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十四
    本單元是高一必修一寫人記事單元的一篇散文,《小狗包弟》是第二篇文章,雖然文題是“小狗包弟”,但作者通過自己在“”期間,不得已將“小狗包弟”送到醫(yī)院的解剖臺這件事,深入地剖析自己、解構自己,最終向小狗包弟表達自己深重的歉疚和懺悔之情。
    本課的教授的重點自然要放在對文中所流露的情感的品位、分析上,筆者首先帶領學生通過了解一條小狗的可愛、一個時代的瘋狂,最終了解一個老人無奈選擇后勇于剖析自我懺悔于人的偉大。
    在備課的過程中,筆者一次次被作者情感的流露感動,希望學生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只小狗的可愛和可悲的結局,而且可以看到的作者通過記敘一只小狗的命運所寫出得那個時代人們的恐懼、無奈、苦悶和內疚,更要看到作者在結束以后同樣作為一個受害者卻勇敢地站出來面對自己曾經的過錯,面對真實的內心,面對小狗包弟和世人深深的懺悔和歉意。
    筆者讓學生首先通過填寫表格,在文本中找出小狗包弟的可愛之處,從而讓學生了解令小狗包弟走上死亡的根本原因,是這個時代的殘酷和瘋狂。接著讓學生通過閱讀文本,提煉出描寫那個時代的文字,并且用這樣的句式概括:這是一個?搖?搖的時代,因為文本中有這樣?搖?搖的描寫,從而訓練學生提煉概括的能力,以及更細致地了解作者所描寫的那個時代的特點。當然在學生們準確概括完這個時代特點后,又通過一些圖片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了解那個時代的`非理性和殘酷。在介紹背景的過程中,筆者盡量規(guī)避在這個方面的過多的延伸,因為這是一堂語文課,一堂關于寫人記事懺悔的散文課,如果過多地講解那個時代或者批判那個時代,那么這節(jié)課的語文味就會被時政味蓋過。但是,弱化政治背景卻使得后面學生對于作者的無奈的行為或者后懺悔的舉動不理解不認同。最后一個問題是通過閱讀作者內心懺悔的文本,概括出“”時期作者的形象。換言之,就是通過作者懺悔的內容真正了解作者勇于懺悔的偉大之處,敢于剖析自己的勇敢行為。但是沒有想到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學生沒有很好地理解設題的本義,只是一味地遵從全文的思維定勢,對作者善良、勇敢、有良知的形象蓋棺定論,回避作者內心中暴露出的自己人性的弱點。調動學生沒有很好地理解作者內心的真實想法,沒有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體會他的愧疚和不堪。
    此時教學難點是學生認為作者的所作所為沒有懺悔的必要,那是在那樣一個特定年代的無奈之舉,是可以原諒和理解的,無從談到學生對于作者行為的認同和贊揚。
    在這個時刻,這本就不是一個可以選擇的話題,這個答案是唯一的,主體的道德自覺是最重要的,除非你自己愿意,沒有外在的力量可以征服你的心。我想和學生明確的就是這樣的內容,也是作者巴金老人一直念念不忘無法釋懷的原因,就算時代再瘋狂,人還是應該有控制自己的能力,并且筆者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日寇以死亡相逼的形勢下,共產黨員是不是就可以放棄理想放棄使命向日寇投降,為了保全自己或者家人而犧牲掉別的人呢?”學生對此明確了何為信仰何為良知,這些是不應該隨著外力而改變消逝的。
    在此,筆者讓學生明確何為良知,所謂良知,并不神秘,它是人承擔道德責任的內心體驗和確認。體驗得越深刻,良知在內心就越明亮。傾聽良知的聲音,確認自己為人的責任,其實每個人內心都不一樣。有的人體驗的非常強烈,有的人對良知的體驗則比較麻木。作者巴金正是因為內心良知的體驗非常強烈,他就算在那樣的特定時代做了如此不堪的選擇也痛苦半生無法釋懷。噩夢般的“作為一篇寫人記事的文章,筆者讓學生先通過文本的閱讀了解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思路上讓學生通過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描寫、對那個時代的描寫,最終看到一位老人的良知。最后在課外延伸部分通過對“華沙之跪”和“日本參拜當然在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與“”時代有一定的隔膜,所以雖然明知道送走小狗是不對的,違背人性的,但是對于這種行為表示理解,以至于最終不理解作者的愧疚因何如此深重,在人性的善惡之間搖擺不定。如果從學生對待寵物的情感入手,從最親近的人切入,就會更容易理解作者雖然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仍耿耿于懷的情感。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十五
    一、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是一篇寫人記事散文。巴金老人通過對家中的一條可愛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慘遭遇,側面為我們講述了那個瘋狂時代人性迷失、慘無人道的歷史事實。小狗的悲慘遭遇給作者的內心留下了永遠無法愈合的創(chuàng)痛,文章表達了作者深重的歉疚、懺悔及悲天憫人的情懷。
    本文的價值,首先在于發(fā)揮了其對學生的認識教育作用,它以小見大、深入淺出,從一個側面客觀地反映了命運的難堪,人性的扭曲,進而告訴我們“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本文的價值還在于,巴金在已近杖朝之年以一顆交織著愛與恨、血與淚、人性和熱誠的正直而成熟的良心,進行深刻反省、自我拷問,這種嚴于剖析自己、敢講真話的勇氣和度量,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巴金不愧為“20世紀中國的良心”。通過學習可以引發(fā)學生對過去的時代,對當今時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進行討論和深入挖掘。因此,本文有助于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整理并積累一些關于巴金及其作品的知識資料;了解一些有關“文革”期間的歷史事件及社會情況;學習借鑒文章中對比、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
    2、過程與方法:精讀課文,引導學生查閱背景資料,包括與作者巴金以及“文革”相關的作品、圖片、視頻等,通過資料的拓展,推動學生對課文的深刻的理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認識文革給人帶來的巨大的身心傷害,感悟作者敢講真話、嚴于剖析自己的精神,正確認識作者拋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這篇文章,培養(yǎng)學生的懺悔意識。
    2、學會正確評價作者拋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教學難點:學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認識文革給人的身心帶來的巨大傷害。
    三、課時、課型計劃:
    1課時自讀課。
    四、學生特征分析:
    高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基本上已經形成,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求知欲望和探索能力較強,而且注重內在的心理世界。因此,本課的教學力求占有豐富的教學資源,采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手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從學校圖書室、網絡等途徑獲得相關資料,使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及素養(yǎng)。
    五、教學方法的選擇與設計:
    1、自主學習法:
    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借助學校圖書室現有資源自主閱讀巴金的相關作品,了解巴金其人其事。借助網絡資源自主搜集查閱“文革”的相關資料,借助多媒體手段展示視頻、圖片、文字等相關資料、鏈接,豐富對文本的理解。本文在講述自己與小狗包弟的故事前追述了一段藝術家與狗的故事,為后文張本,教學中不能忽視行文結構及寫作手法對學生啟發(fā)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既要關注課文內容的同時,要加強課文構思方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寫作的構思技巧和對比的寫作手法。
    2、小組討論法:
    將學生分成六人小組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理解課文內容,分析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情感變化及其原因;借助網絡和多媒體資源,讓學生展示學習的`成果,通過看圖和上網查資料豐富本課教學資源。從而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3、拓展探究法:
    盡量借助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尤其是關于巴金的《隨想錄》內容及相關評價,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領會作者的懺悔精神。
    六、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1、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及網絡環(huán)境;
    2、教學資源:自制的ppt課件、課外搜集的資料。
    七、教學程序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2、學生展示巴金青年到老年時期的照片、巴金與妻子的照片、巴金一家的照片,以及巴金作品的相關圖片。課堂上提供相關網址鏈接,達到資源共享;同時,每個小組推舉代表分別介紹巴金的生平、巴金的經歷、巴金的作品等。
    (二)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板書課題,精讀課文,思考問題。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文章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2、理清脈絡,發(fā)現小狗包弟的遭遇變化以及作者的感情變化。
    3、深入理解,思考問題。
    (1)結合文本及文章寫作的背景資料和作者的經歷,你認為巴金是個怎樣的人?
    (2)作者為什么要以一條小狗來反映“文革”的現實?
    八、結束升華:
    巴金的這篇《小狗包弟》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惡,讓我們看到“文革”風云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幸免;同時,表現了作家嚴于解剖自己的可貴精神。請同學們在課后認真品讀,仔細體會,學習巴金老人的正義感和對比、“以小見大”的行文技巧及自然樸實的語言特點。列寧曾說,“忘記歷史則意味著背叛”。馮驥才說,“懺悔可以使人拜托魔鬼”。讓我們通過《小狗包弟》的學習,學習巴金老人的自我懺悔、嚴于剖析自己的精神,不斷地剖析歷史、剖析自我,在生活中不斷地自我完善。
    九、教學反思:
    高中生身心發(fā)展?jié)u趨成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表達能力和知識文化積累,教學中應著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發(fā)展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使他們在互相交流中產生思想的火花,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領悟,共同進步。所以,教師應設法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學習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同時,指導學生運用現代化的學習工具,擴大學習領域。
    在這節(jié)課上,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按照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學習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教學,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并進行適當點撥。教學中采用了情景導入法、問題導引法、拓展探究法、小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大大增強了學生的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和學習效率。
    雖然對教學的整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周密計劃,但是學生主動探究的內容豐富,容量較大,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引導學生篩選主要信息的能力。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2、品味精彩的語言,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
    教學重點:
    品味文中精彩的語言,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
    教學難點:
    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比較法。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從2003年“感動中國”對巴金的頒獎詞中導入。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默讀課文,理清思路。
    1、本文題目是“小狗包弟”,請你說一說圍繞包弟本文寫了哪些內容。
    2、找一找文眼: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再讀課文,把握情感。
    1、誦讀第3段和第5段,畫出描寫包弟動作行為的句子,請你用這樣的句式總結包弟的特性:“這是一條(特性)的小狗,因為它(舉例)?!?BR>    示例:這是一條有情義的小狗,因為它在我們不在家時,天天守在睡房門口,等我們回來,從不厭倦。
    2、用詩行的形式總結。
    3、“我”為什么沒有小狗了?是什么外界的力量使善良的一家人最終沒有保護住愛犬?
    (明確)_。教師介紹_。
    五、品讀課文,深挖主旨——分析作者“歉意”。
    1、為什么要表達歉意:
    2、怎樣表達歉意。
    誦讀第10段,畫出作者自責、表示歉意的句子,品讀之。
    六、誦讀課文,品味語言。
    學生自由賞析打動自己的字、詞、句。
    七、延伸遷移,課堂練筆。
    示例:
    小狗包弟教學教案篇十七
    當新課標理論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的活動中時,我們就能更充分、有效地發(fā)現了自己的亮點和不足。本篇課文總的設計的教學思路是:“整體感知(說故事)——合作探究(品故事)——拓展探討(講故事)”。首先是我給他們講一個革命中荒唐的故事,接著讓他們研讀文本,以復述故事的方式,認識小狗包弟,弄清它的遭遇,這樣學生就抓住了故事情節(jié)。在此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探究主旨,體驗情感。再用一些類似的資料進行拓展延伸探究,研讀了之后的學生自然會聯想到自己的.一些過錯,引發(fā)或喜或悲的情感是情理中事了。但在具體的施教過程中,還有點遺憾:那就是沒能更有效地組織好學生的延伸拓展環(huán)節(jié),學生的主動性還不夠;最后學生的自我反思不夠深入,流于形式。這是以后教學中必須解決的一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