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范文(22篇)

字號:

    總結(jié)是對所學(xué)所得的梳理和提煉,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創(chuàng)新思維和多角度分析在總結(jié)中都很重要。如果你對總結(jié)寫作還不太熟悉,不妨看看以下這些范文,或許會有些啟發(fā)。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一
    20xx年的春節(jié)來的似乎比以往更遲些。因為爸爸媽媽工地上忙,到除夕下午還遲遲沒有回家。
    大路上,冬風(fēng)依舊,寒氣逼人,爸爸媽媽打來電話,路上堵車,估計要到初一早晨才能到家。明天就是初一了,春節(jié)到了,春天到了。你瞧:大街上將滿是喜慶的感覺,那火紅的春聯(lián)也將貼起來了,它訴說著喜悅;那火紅的燈籠也將高高的懸掛,它訴說著豐收;那火紅的鑼鼓也將敲起來了,它訴說著勝利。這紅色,歷來是中國人心中最喜氣的顏色,看在眼中,心里也泛起陣陣暖意。那火紅的日子也過起來了,它訴說著團(tuán)圓、美滿、幸福。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二
    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是我們小孩子最最盼望的日子,俗話說得好:“大人望種田啊,小孩望過年啊?!边^年最主要的是能吃餃子、放鞭炮、還有更實惠的就是可以得到壓歲錢了。
    今年過年我就學(xué)習(xí)包餃子了,我跟著媽媽到了姑媽家。媽媽首先走進(jìn)廚房興致勃勃的幫姑媽包餃子,我閑著沒事干也來到廚房學(xué)著包起了餃子。我看見媽媽把包面皮攤開放上瘦肉料然后卷起皮子,做成了一個彎彎的大餃子,我也學(xué)著她的樣子做了起來,可是我包了一個歪歪扭扭的餃子。媽媽悄悄的在我的餃子里放了一枚硬幣,我也乘著媽媽不注意也在她的餃子里放了硬幣。不一會我們就在說說笑笑中將餃子包完了。過了一會我聽見姑媽叫著:“吃餃子了”。我的姐姐妹妹們都等不及的跑過來。媽媽笑著說:“今天我要嘗嘗我兒子的餃子”。我也高聲叫起來:“我也要嘗嘗我自己的餃子”。媽媽“笑里藏刀”地笑起來了。我也咪咪地笑著。媽媽一口咬下去,我兩眼看著媽媽也一口咬下去,“哎呀”。我和媽媽異口同聲地說:“我的餃子里怎么也有硬幣???”這時可把大家都給樂壞了。
    到了晚上,姑媽說:“給壓歲錢了哦”我一聽,第一個沖了上去。姑媽給每個人都發(fā)了一個紅包,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一看里面放著一個紙條。我看了一看,條子上面寫著“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哎!”還是二爹豪爽地給了我們一個大紅包,我打開看了看,“?。∫磺г?!”可把我樂壞了。我一蹦三尺高。妹妹們最淘氣了,她們?nèi)齻€可在我家里是出了名的“淘氣三劍客”??!她們對我說:“哥哥我們也送給你一個紅包”,我想今天她們給我送紅包,可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這里面肯定有鬼,于是我想了想就把紅包對著她們一打開,突然一只只蟲子向她們面前跳過去。她們嚇得落荒而逃了,我在后邊哈哈大笑。
    你們看,這個春節(jié)夠有趣味的吧!放鞭炮、猜謎語等等活動都是在我們家里開展的,房間里一直充滿著歡聲笑語。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三
    春節(jié)繁忙的腳步走得更快了,隨著一連串紅通通的燈籠,它即將到達(dá)。
    春節(jié)是快樂的,是熱鬧的,也是靜謐,和諧的。一大早,城市還沒從沉睡中醒來,我走出家門,獨自漫步在大街上,一幅美麗的畫卷呈現(xiàn)在眼前。
    春陽普照,萬物都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金色,催促著花草樹木趕緊生長。在綠化帶那里,出現(xiàn)一個熟悉的身影,"哦!原來是可親可敬的保安叔叔。他正在掛籠呢!"身旁還有兩個淘氣的小孩,拿著幾串小燈籠揮動著,陽光照在他們紅通通的臉蛋上,顯得萬分可愛。我望了望樹上,樹上已掛滿了幾個紅紅的燈籠。我不禁暗暗贊嘆:"多美啊!"小燈籠高高掛在樹上,一陣陣暖人的春風(fēng)襲來,把人們冬天凍僵的心融化了。小燈籠隨著春風(fēng)舞動,晃來晃去,有多俏皮就有多俏皮,小燈籠那鮮紅的顏色,使我的心里仿佛點了一盞紅燈,溫暖的感覺如涓涓細(xì)流,直鉆心間。
    過了許久,保安叔叔已經(jīng)掛了一大半了,調(diào)皮的春風(fēng)把燈籠寶寶抱在地上,嚇得燈籠寶寶又是翻滾又是蹦跳,叔叔見狀,無奈地跑去抱起燈籠寶寶放在樹上,燈籠寶寶才安心下來。兩個淘氣的小孩還沒有累,清脆的笑聲回蕩在靜謐的小區(qū)中。保安掛完了最后一個燈籠,放心地回家了。那兩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似乎玩累了,汗流浹背地回到家了。只剩下掛滿紅燈籠的樹,天空還是那樣藍(lán),樹葉仍是那抹綠,花兒依是那樣紅……一切都沒有變化,只是多了那喜慶的燈籠,春風(fēng)來的時候,它又跳起了舞。
    這幅如詩如畫一般畫面,成為一幅寧靜的畫,深深地成為我記憶中一顆很亮的星星。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四
    春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一年之歲首。春節(jié)歷史悠久,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nèi)涵,在傳承發(fā)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貼春聯(lián)是春節(jié)必干的。到了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把去年的對聯(lián)撕下來,貼上新一年的春聯(lián)。貼春聯(lián)寓意著人們對新一年的愿望,是吉祥的意思。當(dāng)然,還要貼一個“?!弊?,“?!笔侨藗儗π乱荒甑淖8?。而且,不少人家還把“福”貼倒了,寓意為“福到了”,與“福倒了”諧音,所以才有了把“?!钡怪N這種貼法。
    放鞭炮——這可是那些小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了。把鞭炮點燃后,便有噼里啪啦的響聲,可有意思啦!瞧瞧那些小孩子們笑得多歡哪!說起放鞭炮,你知道它的來由來嗎?相傳很久以前,小鎮(zhèn)每到達(dá)這一天,就會有一只妖怪——夕,出來作祟,人們都很怕它。終于,有一天一個老爺爺在夕出沒之時,放起了鞭炮,將夕嚇走了。這就是“除夕”。從那以后,放鞭炮便成了這一天的習(xí)俗。
    當(dāng)然,春節(jié)的壓軸戲——吃餃子,是必不可少的。每到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聚在一起吃團(tuán)圓飯,團(tuán)圓飯的主菜就是餃子。餃子寓意著更歲交子。團(tuán)圓福祿,相傳為東漢的張仲景發(fā)明,原名為“嬌耳”。到了春節(jié),一家人圍在桌前,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談?wù)撝荒甑氖斋@和新一年的打算——真是溫馨啊!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五
    春節(jié)是一年之中最為隆重、盛大的節(jié)日,它以深厚的文化內(nèi)蘊和獨特魅力延綿千年,也以溫暖人心的家常味道和風(fēng)俗習(xí)慣創(chuàng)造出人間最美的煙火氣。汽車、火車、高鐵、飛機……在每一個歲末年初,載著無數(shù)的人間鄉(xiāng)愁,駛往那盼了一路的年味。而路上的我們,都是家鄉(xiāng)人間至味的忠實擁護(hù)者。
    春節(jié)是對一頓飯的熱情期待。
    我在太湖南岸的一個小鎮(zhèn)上長大。江南小鎮(zhèn)的春節(jié),離不開熱鬧的鞭炮聲和漫天璀璨的煙花,空氣中夾雜著的臘肉味兒招得不遠(yuǎn)處的貓咪瞪大圓溜溜的眼睛,還有小孩子稚嫩的打鬧聲……這里的春節(jié)顯得熱鬧非常。
    而最吸引小朋友的,不外乎那一桌香氣撲鼻的年夜飯了。因為除夕夜的年夜飯是異常吸引人的.。桌上會有期待已久的紅燒肘子,雞鴨魚肉也被一股腦兒端上了桌,還有很多的堅果、水果,都成了小孩子爭先恐后的最愛。大人們也會圍坐在一起,一杯茶、一盤瓜子,可能是久違的老朋友之間的碰面,聊聊工作嘮嘮家常;可能是晚輩對長輩的拜年問候,說說一年的心里話。這短暫卻又充滿人情味兒的大年,成了大家一年里最重要的期待。一張普通的飯桌和一頓豐盛的飯菜,原來也承載著這么多人間樂趣。
    春節(jié)是對團(tuán)聚在一起的翹首以盼。
    每一年的春節(jié)都如期而至,這是最重大的節(jié)日,是一年里的盛事。而春節(jié),也是離不開一頓飯的春節(jié)。小時候的春節(jié)大家在走親訪友中嘗遍各種家常,逐漸長大,于是春節(jié)成了餐館里熱鬧的煙火氣息。改變了地方,改變了一起吃飯的人,但不變的,永遠(yuǎn)是那份團(tuán)聚在一起的味道。
    至親、好友,三三倆倆相約在某個時間、地點,圍坐在一起。偶爾某位客人被路上的事情耽擱來得晚些,這家的主人也會翹首以盼。待桌上人來齊,也是差不多開席的時候了。這次飯桌上的佳肴似乎比以往來得更豐盛了些,主人也不用在廚房和客廳忙碌著兩頭招呼,聚在一起的至親好友也更多了些,身邊依舊圍繞著小朋友們的打鬧聲……原來,這也是大年里的另一種樂趣。
    心在一起就是團(tuán)圓年。
    春節(jié)對于每一個國人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朋友眼里,它是漫天的煙火和飄香四溢的滿桌美味;在大人們眼里,春節(jié)還是一年里對遠(yuǎn)道而來至親好友的殷切期盼。而于我而言,經(jīng)歷了今年非常特殊的一年,才發(fā)現(xiàn)自己對家鄉(xiāng)的人間至味更為擁護(hù),也真正讀懂余光中《鄉(xiāng)愁》一詩。
    方土異同,萬家燈火。春節(jié)是一頓飯的春節(jié),也是對家人團(tuán)聚的期盼。雖然沒來得及奔赴家鄉(xiāng)的人間至味,但短暫的分別是為了今后更長久的相聚。而在上海求學(xué)并順利留滬工作的這些年,給予了我這個外鄉(xiāng)人充分的歸屬感。無論身處何方,心在一起便是團(tuán)圓年!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六
    “今天是除夕,兒子快起床!”媽媽的叫聲驚醒了我。我立刻起床,穿好衣服。聞見香噴噴的餃子味撲面而來,饞的我一走進(jìn)廚房沒忍住就用手捏了一個放到嘴里,那叫一個香啊,“去,臭小子快洗手去”。不知道是因為今天是除夕的原因,還是媽媽的手藝見長了,平時怎么沒覺得媽媽包的餃子如此之香啊,吃著媽媽精心準(zhǔn)備的早餐,我的心早就飛到外面去了,扔下碗筷就打開門找我的好伙伴去了。我們拿著錢直奔超市去買了炮,其中有摔炮、擦炮還有花炮。找了一塊空曠的地方開始我們的放炮游戲,我們的放炮方法很多,比如:擺花陣、一字十二響、煙花六連炸……等。擺花陣:大家把花炮擺成一行,從這頭一點其他都會點燃,一排排散開的煙花就像滿天繁星還眨著眼睛。炮聲在大家的尖叫聲中結(jié)束了,大家玩的不亦悅乎,再看看一雙雙手都變成了黑爪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笑著跑過去直接涂了家輝一個大花臉,家輝追著我,我們到了小區(qū)的噴泉位置,用石頭打湖面的冰,昨天的冰還結(jié)的厚實,今天好像變得脆弱了,大概冰塊也被過年的氛圍感染了,慢慢的`變薄了,我們嬉鬧到五點,依依不舍的跑回各自的家。
    回到家,媽媽準(zhǔn)備了一大桌子的菜,那叫一個豐盛,滿桌子的美酒佳肴,加上我和我的小表弟調(diào)皮的給大伙拜個年,當(dāng)然少不了我們的壓歲錢咯。電視里播放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滿屋子的嬉笑聲、家家戶戶的炮竹聲,迎接了新的一年。除夕雖然是鼠年的最后一天,但是它也是我最開心的一天!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七
    我的家鄉(xiāng)在山西太原,這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每年進(jìn)入臘月,大人們就開始忙著采購年貨了,吃的、穿的、用的。我們小孩則是早早的盼望著新年的到來。先是臘月二十三這天稱為“小年”,人們都買糖瓜祭灶。就是大人們常說的“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睘榱俗屗f好話,于是便用糖瓜甜他的嘴。
    轉(zhuǎn)眼到了大年三十,到處洋溢著年的氣氛了,家家貼對聯(lián),掛燈籠、放鞭炮,大家都圍聚在一起包餃子、看晚會,等待著敲響新年的鐘聲。
    初一一到,爸爸媽媽就帶著我串門走親戚,嘴里還說著過年好,這類祝賀新年的話。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大街小巷都很熱鬧,白天這里有許多傳統(tǒng)的節(jié)目,比如;扭秧歌,跑旱船,舞龍,還有背棍,其中背棍是我最喜歡看的。
    背棍的人背后豎著一根鐵棍,舉著一個或兩個化好妝的小演員。隨著背棍人的步伐悠揚的搖擺起來,沿街表演很是紅火。
    我愛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八
    紅火的燈籠、喜慶的春聯(lián)、各色各樣的年貨,20xx年牛年春節(jié)如約而至。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廚房里熱火朝天,燉鍋里有雞湯、排骨湯,灶臺上有切好等待下鍋的肉絲、蔥花、豆腐……但我卻對年糕“情有獨鐘”,它香甜軟糯,是每年春節(jié)必備品。在我們當(dāng)?shù)?,年糕又名糖粿(當(dāng)?shù)胤窖缘闹C音),它不僅是一種節(jié)日美食,還因好口彩、好寓意給人帶來新的希望,頗受大家喜歡。而我對年糕“念念不忘”,更多的是記憶中的年味總與年糕緊緊相連。
    記憶中,有年糕,有忙碌。每年年底,父親就開始籌備年貨,基本的食材都是自己“加工生產(chǎn)”的',廚房總會充滿煙火,熱熱鬧鬧的,給濕冷的冬天增加了幾分暖意。父親大概在廿五開始蒸年糕,將糯米粉、米粉、紅糖倒入大陶瓷盆,不斷揉,不斷加粉,和成面團(tuán),接著倒入年糕葉中,并在表面撒上花生、紅棗端到灶上。我就會守著灶頭,聽從指令加柴火,蒸時火力要旺且平穩(wěn),防止忽大忽小,避免蒸得過度或不熟。長大后,我們雖然忙于工作,無法像小時候一樣“加工生產(chǎn)”,但總會在年底認(rèn)真挑選年貨,給孩子置辦新衣。所以,年味就是在儀式感的忙碌中愈加濃烈。
    記憶中,有年糕,有分享。父親是蒸年糕的好手,每年都要用灶頭鍋一般大的蒸籠蒸上四五籠。小時候,因為“饞”,我會當(dāng)好父親的小幫手,將一屜一屜年糕蒸熟,幫忙送到大姑、小姑、伯伯、叔叔以及鄰里依伯和依姆手中,他們也會往我口袋塞滿小零食,或者從灶頭裝些魚丸、肉燕讓我?guī)Щ丶?。而我會因為他們的夸張,或者是手中拿不下的東西,得意洋洋一整天。學(xué)會分享的我們,雖許久未見,但總會互相分享一下生活、工作的變化,盡管不懂從哪聊起這“家長里短”,但又總是“滔滔不絕”。所以,年味就是在相聚中分享喜悅而讓人懷念。
    記憶中,有年糕,有甜膩。年糕的吃法有很多種,我相對喜歡炸和煮。因為自小喜歡吃甜食,對于年糕更是百吃不厭。小時候,我根本不懂“上火”這一詞,可以吃掉小半盤炸年糕。我記得,父親將年糕切成長條,用蛋液裹著炸得金燦燦的,不僅應(yīng)景,還香酥撲鼻,讓我一口又一口吃得停不下來。而點心則是年糕煮成的小甜湯,將年糕切成片狀,有時可以再加個荷包蛋,一碗下去,甜味從舌尖直達(dá)心頭,甜得親切,甜得安穩(wěn)。如今,每次回娘家,我總問還有年糕嗎?而每次我總能吃到熟悉的甜膩味。所以,年味就是無私關(guān)愛中給予親情的溫暖。
    很多人會說年味越來越淡,沒有意思。但筆者認(rèn)為,只是我們慢慢長大,日子越來越好,錢包越來越鼓,對于春節(jié)中追求的物質(zhì)不再強烈,但盼望過年的心依舊。我們會在年底開始數(shù)著春節(jié)來臨的日子,我們依然如幼年時對過年有著道不盡的期盼和幸福。而我對濃濃年味則藏在一口又口的年糕中,希望日子甜甜的、紅紅的。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九
    過春節(jié)的感覺是快樂的,而今年在我的家鄉(xiāng)——浙江度過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更能讓我體會到這個春節(jié)的快樂,這要比在城市過節(jié)好玩多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芭f的一年過去了,換來了新的一年。在除夕夜當(dāng)然少不了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我們?nèi)胰艘积R精神抖擻地坐在電視機前一起守歲?!皠⒅t!是劉謙!”我大叫起來。這位魔術(shù)師深受大家喜愛,這次能在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看到他表演魔術(shù)算是圓了我一個夢,讓20xx年的春節(jié)更有意義了。
    “新年快樂!紅包拿來?!边@是我在春節(jié)里說的最多的話。白天里,爸爸帶我去許多親朋好友家登門拜訪拿紅包,這就是我新年里的“小任務(wù)”。對我來說,在新年時收紅包是最快樂的事。
    晚上回到家,看了會電視我就再也坐不住了,仿佛被春節(jié)的喜慶渲染似的,心里癢癢的,還想再制造多點快樂出來。于是我讓爸爸開車到街上玩耍、買煙花。我期待著,快樂向我“奔”來。
    “哇!弟弟,你看!”我興奮地說。弟弟興沖沖地坐到我這兒來說:“什么東西???……哇,是大獅子!”爸爸停下了車,我們迫不及待地下車擠進(jìn)人群看“大獅子”。那“大獅子”的表演惟妙惟肖,弟弟也跟著舞動起來。爸爸問弟弟:“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弟弟撓著腦袋說:“這是大獅子啊,好厲害的?!薄斑@才不是大獅子呢,這叫做舞獅!”我笑著說?!班蓿瓉硎俏瑾{啊?!彼f著臉上露出驚嘆和快樂。舞獅表演完了,全場都是震耳欲聾的掌聲以及回響不斷的歡呼聲。
    接下來,我們?nèi)サ搅速u煙花鞭炮的小店。
    我們左挑右選了很多不同的煙花,其中還買了兩大箱子的大型煙花,準(zhǔn)備回家放。開車回去時我還在幻想著煙花綻放時的美麗。
    到了家,我馬上催爸爸說:“爸爸!爸爸!快放煙花吧!”爸爸笑瞇瞇地說:“來了,來了!”“煙花來啦!”弟弟大聲叫喊,我期待的煙花綻放時刻終于來了。
    一個個,一桶桶五彩繽紛的煙花就在眼前綻放,我真是大飽眼福。突然天空飄揚著像一片片雪花那樣的東西,我仔細(xì)一看,原來是下雪了!但這并不阻礙我們觀賞煙花,而是雪夾著煙花看起來更美麗了,整個天空變得耀眼奪目?!按蟮亻_花”,“孔雀飛來”……這些煙花的名字和綻放之時的美麗我一直都記得。
    這是一個快樂而印象深刻的春節(jié)。它如煙花般絢麗,不停地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
    有人認(rèn)為年味是好看的新衣服、是美味的佳肴、是一個個厚厚的紅包,是窗外時不時傳來的鞭炮聲??赡晡墩娴膬H僅只是這幾個嗎?在我心中的年味是一家人溫馨的坐在一起吃著年夜飯,聊著天。
    年,是花兒一樣的味道。香,甜,每當(dāng)有花兒開的時候,春天就到了,生活就溫暖了,心也就有了幸福的感覺。
    “開飯啦!”隨著媽媽的聲音我們陸陸續(xù)續(xù)的圍坐在飯桌前。唯有在這個時候才是最開心的一個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候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聊著自己這一年的所見所聞,開心的不開心的仿佛只有在這個時刻可以傾訴出來,而家人,就是最好的傾訴者。不知不覺中,年夜飯也將接近尾聲,而在這個時刻,大人們都摸摸口袋,在不經(jīng)意間掏出了一個紅包,說著:“新年快樂,新的一年學(xué)習(xí)進(jìn)步,天天開心啊!”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中包含了長輩的關(guān)心與期盼。我們也總是會回:“謝謝(稱呼),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年夜飯過后,大人們圍坐在沙發(fā)前聊著這一年的工作生活狀況,老人和孩子們卻圍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每年都會有的春晚,時不時響起一陣陣笑聲。
    最令人激動的時候到了,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10-9-8-7-6-5-4-3-2-1“過年啦”家里頓時熱鬧起來了,每每在這個時刻,我們都低著頭給親朋好友發(fā)著祝福的短信,而媽媽卻把我拉到一旁說:“寶貝,新年快樂,在新的一年里你要成長起來了,希望你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做到自強、自立、自信、自然!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有付出就會有回報,你要努力,要上進(jìn),爭取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爸爸媽媽一直支持你!”
    “好的,媽媽,我記住了,我會做到的,新的一年,我不會再讓你們失望了,沒有更好,只有最好,我會做最棒的自己!”
    也在這個時候,我們都低頭在搶著紅包,比著誰搶的最多,誰又最少,歡聲笑語回蕩在家中。
    今年并不可以放鞭炮了,那些小朋友總是問為什么,而大人也喜歡開玩笑說“你先把錢放在那,你就可以放了。”她們便像泄了氣的氣球一下躺在地上。
    年味,是快樂的,是溫馨的,是甜蜜的,而并不是各自玩著手機,親情被互聯(lián)網(wǎng)隔離。
    年味,是愛的味道!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一
    去年剛剛踏進(jìn)臘月門,父親就開始準(zhǔn)備年貨。雖然我一再給他說超市隨時開門不用買那么多東西,夠用就好,可是他偏偏不聽,認(rèn)為過年就得多準(zhǔn)備年貨。以前日子苦,供我們姐弟倆讀書年年日子都緊緊巴巴,過年我們是不敢奢望有多少新衣服,有多少好吃的。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不發(fā)生火上澆油,雪上加霜的事就很欣慰了。這些年我和弟弟都如愿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家里的日子也漸漸殷實起來,美食新衣已不再是只有春節(jié)才盼望的奢侈品。但是“年”在父母一輩的眼里還是至關(guān)重要——像小鳥一樣飛翔的兒孫們會團(tuán)聚在他們身邊,平時寧靜的小院如鳥巢一樣嘰嘰喳喳,熱鬧非凡。
    冰箱里漸漸滿了,牛肉、羊肉、海鮮、排骨……上上下下滿滿當(dāng)當(dāng);零食柜也滿了,瓜子、花生、糖果、開心果等各種美食充盈其間,都快關(guān)不上門了。對聯(lián)也買了,父親有文化,那些大紅春聯(lián)都是他精挑細(xì)選的,富有濃濃的書香味;“默默無聞育出桃李滿天下,拳拳有志造就棟梁興中華。”,“傳道授業(yè)含辛茹苦,樹人培才鞠躬盡瘁?!薄赣H邊欣賞邊嘟囔:“等臭小子回來讓他貼……”言語中充滿驕傲和欣喜!
    母親扎著圍裙忙得像個陀螺,把每個房間里里外外打掃得一塵不染;蒸各式各樣的花糕,那些洋溢著棗香的年糕蘊含著來年的吉祥如意;蔬菜水果更不用說了,大籃小籃往家運,好像買多少都不夠過年用似的……嘴里念叨著:“過個年真累,把腰都累折了,腿都跑斷了……”但是她老人家依然快樂地忙碌著,眼角眉梢的皺紋里都藏著笑。
    臘月二十六本來是弟弟一家到家的日子,電視新聞上播報因突發(fā)新冠病毒全國告急的消息瞬間鋪天蓋地般襲來。為了人民的安危,有效防止病毒傳播,黨中央急令封城,封村,禁止走村串戶,禁止聚集拜年……舉國上下響應(yīng)黨中央號召,居家隔離,控制疫情。大部分在外工作的游子不能回家過年,弟弟一家也不例外。弟弟的一通電話讓忙碌的父母靜下來,看著一堆年貨發(fā)呆,好像瞬間丟了魂。直到我那懂事的兒子留在老家陪姥爺姥娘過春節(jié),他們臉上才泛起久違的喜悅。
    那是不平凡的一個春節(jié)啊!是所有人心中抹不去的印記。疫情擋不住時間老人前進(jìn)的步伐,今年的春節(jié)又翩翩而來。新冠病毒仿佛一個怪獸,再一次在北國掀起波瀾。為了祖國的安寧,為了人民的健康,今年應(yīng)該也是一個安靜的年。弟弟的回家夢,父母的團(tuán)圓夢又要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了。父母很樂觀:“不就是過年嗎?只要你們平平安安,在哪里過都一樣,咱聽國家的話……”聽到這些話我心里釋然。
    周末給父母買了一部新手機,超大內(nèi)存,高清視頻,極速上網(wǎng)。透過屏幕父母年里年外都能隨時看看他們的孩子,天天和孩子們團(tuán)圓!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二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一首千古傳誦的好詩,每到過年時候,小伙伴們便開始吟誦這首喜氣洋洋的詩,增添了節(jié)日的氣氛。
    大年三十,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新年——春節(jié)的前夜。按照傳統(tǒng)習(xí)俗,每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從外地趕回老家,團(tuán)聚在一起,吃頓熱熱鬧鬧的團(tuán)圓飯。瞧,媽媽和我也回到奶奶家。
    來到街口,我遠(yuǎn)遠(yuǎn)地看見到處都是紅色:家家戶戶都貼著紅對聯(lián)、紅福字;來來往往的人們有說有笑,在街上挑選年貨,買煙花爆竹……好一派熱鬧的景象!
    一到奶奶家,我們就忙里忙外,準(zhǔn)備著即將到來的年夜飯。今天,吃飯的人也比平日多了,媽媽、嬸嬸、叔叔、爺爺、奶奶都聚在一起。桌上的菜也比以前豐盛多了,雞鴨魚肉樣樣齊全。吃飯過后,大家在一起談天說地,聊聊天,喝喝茶,說說話。春節(jié)真熱鬧呀,我真想天天過春節(jié)。
    我早早地吃完了飯,跑到電視機前,拿起遙控器,準(zhǔn)備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時間還早,春晚還沒有開始呢。我拿起煙花,興致勃勃地跑出了家門。來到大門前,我們把煙花都在同一時間全部點燃。那一瞬間,猶如百花齊放,那五彩繽紛的景象把我們幾個都看呆了!那一瞬間的美麗是無與倫比的。不一會兒,煙花就被我們放得一干二凈了。
    大年初一,我們?nèi)ゴ蠊眉野菽?。臨走之前,姑姑要給我壓歲錢,我說:“不要了,我已經(jīng)這么大了,不能再要壓歲錢了?!眿寢屨f:“我長大了?!?BR>    過年也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讓我們在這新的一年里攜手并進(jìn)。新的一年,加油吧!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三
    蜜蜂可以忘記甘美的花蜜,但它們卻忘記不了蜂巢的溫暖舒適;馬兒可以忘記多汁的青草,但他們忘不了遼闊無垠的草原;小草可以忘記晶瑩剔透的露珠,但他們忘不了肥沃的土地,人也是如此。
    中華民族的兒女,無論與家鄉(xiāng)的距離有多遠(yuǎn),工作有多繁忙,都會趕回故鄉(xiāng),只為能與家人歡聚一堂。
    每年春節(jié),我和父母都會回到故鄉(xiāng),與家人團(tuán)圓。臨近春節(jié)的這段時間里,家家戶戶都開始貼春聯(lián),買年貨,我們家也不例外,忙里忙外,總算等到合家歡樂的大年三十了。
    那天我們早早的起了床,準(zhǔn)備好祭祀用品,到鄉(xiāng)下的祠堂里去祭拜祖先。到了那里。我好奇地走來走去,聽爸爸說他以前就住在這里,祠堂非常大,就是在這里舉辦宴席也沒有問題,擺好供品,點上香燭,對供桌拜三下,再把香插在香爐上。做完這些祭祀儀式也算是完成了。
    在大伯放鞭炮的時候,爸爸告訴我,據(jù)說在以前我們家族有一位在外做生意的先輩,每年回家過年的時候都會錯過小年夜的宴席,但大家為了等他在小年的時候就不擺宴席了,而是在大年初一給他補辦?!芭叮娴膯??”我感慨到,心里為我們祖先團(tuán)結(jié)和睦的精神自豪。
    晚上大家一邊吃著美味佳肴,一邊互相祝福來年可以風(fēng)調(diào)雨順,諸事順利。
    這個春節(jié)過的真有意義,因為我了解到了我們家族的一個風(fēng)俗習(xí)慣,爸爸說這也是我們家的根,我也會把這個習(xí)俗牢牢記在心里,傳承下去。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四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在每個嶄新的日子里,快樂的歡呼著。在不經(jīng)意間,碩大的燈籠早已跳到了房檐,在和煦的春風(fēng)中搖晃著他那發(fā)福的身軀,紅色的對聯(lián)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耀眼,可想而知,春節(jié)踏著輕盈的腳步到來了。
    春節(jié)是熱鬧的,家家戶戶都在一早上之間將大大的福字倒貼在院墻上意思是福到家了。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樣的大紅燈籠、對聯(lián)和窗花映入眼簾。走在熱鬧的人群中,仿佛被一股歡樂的氣氛而影響,飄飄悠悠。
    轟的一聲煙花飛上了天空在一順間炸開了,天上開滿了朵朵禮花。有的像紅色的玫瑰、有的像黃色的牡丹、還有的像金色的太陽,給天空渲染了一道美麗的光彩。扭頭一看,他們用一種怪怪的眼神看著我,我無視他們繼續(xù)放著我的煙花,看到煙花在夜空中盡情的綻放,心情也跟著舒暢了起來。
    我漫無目的的走在大街上,欣賞著路邊的美景。煙花的絢麗,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一樣,美不勝收。
    回到家中,因為一些風(fēng)俗習(xí)慣,所以我們在大年三十都會守歲,為了明年身體更加健康,也為了迎接新的一年,我們大家坐在一起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但是,我們那些年少的孩子哪會一直安靜的坐在那里看晚會,所以,在那一天我們一般都會買一些小孩玩的炮,打發(fā)那無趣的一天,雖然說那是炮,但是沒有什么威力,只是響聲較大而已??墒俏覀冎荒芊艓赘?。
    嘻嘻,大年初一,又拜年了,不過我可是在空閑的時候?qū)⒔衲甑淖8UZ都看了一遍,早就記得滾瓜爛熟了。不信我給你說一句:春節(jié)到,放鞭炮:一響鴻運照;二響憂愁拋;三響煩惱消;四響財運到;五響收入高;六響身體好;七響心情妙;八響平安罩;九響幸福繞;十響事業(yè)節(jié)節(jié)高!這是我最熟悉的了,不過我只是對姐姐們說了這句話,姐姐們都說我淘氣。即使再華麗的語言也不如一句親切的問候。
    我的春節(jié),樸實無華;我的春節(jié),多姿多彩;我的春節(jié),紅紅火火;我的春節(jié),步步高升,這就是我的春節(jié)。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五
    那時候,我記得每年的臘八過后,家鄉(xiāng)的年味就漸漸地濃了起來。鄉(xiāng)親們便開始張羅著過年的事情,孩子們更是日日盼望著新年的到來。
    大人們會早早地到集市上扯來花布,準(zhǔn)備給孩子們縫制一身新衣服。因為那時候,生活條件艱苦,只有到了新年,孩子們才能擁有一人一身新衣服。并且,這身新衣服,只有到了大年初一才能穿在身上,以圖個吉利。
    我的母親是位裁剪能手,我們姐弟三人的新衣服,都是母親親手縫制的。她還會做出許多花樣來,比如,她會設(shè)計出樣式新穎的小兜,還能用其它花布,縫成各樣美觀的圖案,來裝飾新衣服。
    我興的事情就是試穿新衣服了,因為,母親縫制的新衣服總是那樣合體。我穿上新衣服后,望著鏡中的自己,心里樂滋滋的,別提有多美啦!
    也就是臘月二十左右,村里的鄉(xiāng)親們便開始蒸白饃啦!平時,大家是不全吃白面饃的,只有到了新年,才全部換成白面饃。白面饃要蒸許多,還要蒸一些大饃,走親戚時帶上。另外,還要包一些肉包和素包等。
    蒸白饃是很辛苦的事情,我記得,我們家蒸白饃時,還要請上幾位大娘、嬸子來幫忙,總是忙碌了一整天。到了晚上,房間里飄散著誘人的香氣,那些雪白的大饃和小饃,滾落在用高粱桿編織成的“箔”上……我吃著熱騰騰的新饃,感到過年真好!
    接著是“炸油菜”,也就是炸丸子、炸豆腐、炸魚塊等等,村子里到處飄散著濃濃的香味……那些剛從油鍋里撈出來的“油菜”,金黃燦爛,讓人看了垂涎三尺。這些“油菜”,就是過新年的美味佳肴啦!吃的.時候,再配上一些白菜、芹菜、蘿卜、粉條等,在鍋里慢慢地?zé)?,出鍋后,盛了一大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等家里來了客人,又把這些“油菜”制作成一盤盤不同的菜肴,來招待客人。
    到了臘月二十八的時候,就開始煮肉啦!平時,鄉(xiāng)親們是很少吃肉的,也只有到了過年,才能好好地解解饞。
    我記得,父親從集市上割了一大塊豬肉,并把豬肉剁成許多的小塊,放進(jìn)大鍋內(nèi),慢慢地煮,直到把肉煮得又爛又軟……陣陣肉香逸散出來,直撲人的鼻腔……母親會把那些帶著肉的骨頭,分給我們吃。真香呀!我總感覺,如今的豬肉沒有那時的好吃。
    蒸饃、炸油菜、煮肉,這些完成后,還要炒花生、煮荸薺、熬紅薯糖等。所以說,過年,大人們是最辛苦的,而最幸福的是孩子們。
    到了大年三十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lián)。中午,還要煮湯圓和餃子。下午,就要包餃子啦!這些餃子,是用來大年初一早晨煮著吃的。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六
    除夕夜,家家戶戶燈火輝煌、香飄四溢,伴隨著奶奶一句:“開飯了”,我看見餐桌上擺著琳瑯滿目的美食,有雞有鴨有魚有肉……大家歡聚一堂,其樂融融。
    幾杯美酒下肚,微醺的爺爺打開了話匣子,談起了自己童年時的年夜飯。
    “那時候新中國成立不久,百廢待興,物資匱乏,我們的童年似乎都在餓肚子中度過,特別是遇上三年的自然災(zāi)害,吃飽飯都是奢望。我家兄弟姐妹多,年夜飯里能吃上幾塊肉,吃一小碗米飯都可以高興幾天。”
    “大過年的,別說那些過往的陳年舊事.”奶奶有些不滿地瞥了他一眼。
    但這并沒有阻擋爺爺話茬,爺爺又對我說道:“到了你爸爸那一輩,改革開放的春風(fēng)已經(jīng)吹來了。我們已經(jīng)分產(chǎn)到戶了,而且取消了計劃經(jīng)濟(jì),大家溫飽問題都基本解決了,那時候的年夜飯也開始豐富起來了。”
    爸爸興致也來了,站起來接起來說:“水餃、雞鴨魚是年夜飯的必備品了,但那時候的我們還沒有很多的零食,也就是過年時買點瓜子橘子之類的',一年一套的新衣服也要你奶奶從家用中節(jié)儉出來的,吃完年夜飯,放鞭炮可好玩了,我們男孩子最愛撿鞭炮……”
    真是稀奇,聽了爺爺?shù)慕榻B,我覺得我是最幸福的了,生在新時代,長在新時代。滿柜的新衣服,吃不完的零食,滿桌的珍饈佳肴,還有智能電視看春晚,十幾萬響的鞭炮、焰火遍地開花……嘖嘖,真是泡在蜜罐里,還撒一層白糖啊!
    年夜飯菜肴的變化記錄著我們老百姓生活的美好。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關(guān)于年夜飯的記憶將越來越豐富,我祝愿偉大的祖國越來越強,人民的年夜飯越來越豐盛。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七
    在我的家里,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姐姐長年在北京工作,回家甚少,于去年尋一佳人。弟弟也長期在部隊工作,春節(jié)回來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記憶里有好幾年的春節(jié)都是我和我的父母共同度過,五口之家變得少許冷清,再也沒有小時候吵吵鬧鬧的氣氛了。因此,20xx年的春節(jié),我最期待的就是一家人的相聚,吃上一桌年夜飯,團(tuán)團(tuán)圓圓地過完春節(jié)。
    記得小時候,春節(jié)是一年之中最期待的節(jié)日,因為在這一天,你可以穿著剛買的新衣,到處炫耀,好不自在;在這一天,你可以拋開學(xué)業(yè)的煩惱,恣意玩耍,好不快樂;在這一天,你可以吃上你所有最喜愛吃的東西,有紅燒肉、肉丸子、羊肉、牛肉、魚等等,好不放縱;在這一天,你可以和兩三好友,拿著父母買的煙花,看著夜空中綻放的五顏六色,好不興奮;在這一天,你也可以和父母包餃子、做包子,坐在燒得刺眼的草鍋旁,等待剛出爐時候那一口的鮮美。在這一天,你也可以和家人圍在電視機前,看著春晚一個個精彩的節(jié)目,等待著新年鐘聲的敲響。這些都是記憶中春節(jié)的模樣,甚是懷念。
    如今的春節(jié),由于經(jīng)濟(jì)的快速發(fā)展,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春節(jié)的年味仿佛比以前少了許多,春節(jié)的儀式感也淡化了不少,再也沒有小時候那種期待和興奮,新衣和大魚大肉如今也不是稀奇,春節(jié)種.種的期待仿佛被這快速發(fā)展的社會沖淡了,試問有幾個春節(jié)把春晚從頭到尾都看完了的呢?估計也寥寥無幾吧,感覺大家都在忙各自的事情,春節(jié)就這樣一嗖煙的過去了。對我而言,如今春節(jié)最期待的,就是一家人都在,熱熱鬧鬧地吃上一桌年夜飯了。
    今年的春節(jié),感覺比往常不一樣了,似乎伴隨著弟弟剛結(jié)婚的喜氣,家里的年味比以往更重了點,姐姐和姐夫也把時間調(diào)換了下,年前先請假回姐夫那邊,大年三十坐飛機回到家里,聽到這個消息,心里還是非常高興;弟弟也說道,今年和其他人換了班,大年三十和弟妹一起回來。今年,好像一家人能一起過個春節(jié)了,還增加了姐夫和弟妹,真是熱熱鬧鬧。
    “喜鵲登枝春意芳,親人相聚室增光”。每一年的春節(jié)似乎把歲月分成一段一段,它既是終點也是起點,記錄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20xx年的春節(jié)更值得期待,從五口之家到七口之家到以后的更多,家人的相聚才是這世上最幸福的事情,也希望每一個家庭都能在春節(jié)相聚相守,共同慶祝新年的到來。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八
    “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比諝v進(jìn)入臘月,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人們趕完年集、清理完屋里屋外的蛛絲煙塵,家家戶戶便開始趕制過年吃的美食。
    我的家鄉(xiāng)地處閩中,山區(qū)盛產(chǎn)稻米,鄉(xiāng)親們每日三餐以米制品豐富胃腸,卻也有滋有味。
    我們家每逢廿八就要打糍粑,廿九要做米粿祭祖。吃過年夜飯,一家人還要圍爐炸豆腐、炸糍丸。灶膛里的火種會留著慢慢燒到“第二年”,于是就有了“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這個童謠。
    米粿是用粳米打成的。把粳米蒸熟,再倒入石臼中搗爛,粳米色白如脂玉,嚼起來韌性十足。然后雙手并用搓粿丸,動作像打太極拳,小時候我們跟著大人們學(xué)得不亦樂乎。
    如果在打米粿時,加入蔥花以及被香油爆炒過的鼠曲草,那便成了咸香的綠粿。摻紅糖一起捶打,叫甜粿。把粿團(tuán)塞入錫模,拓出來的形狀如鈴鐺,再疊成寶塔樣子,名曰“蠻頭粿”。
    山里起霧了,接著又下了霜,當(dāng)太陽從陰霾里跳出,把天空的底色烤成青花瓷色時,年近了。這時,母親會跟伯母一起,把磨好的米漿壓成團(tuán),然后在篩子里搓揉,那一顆顆珍珠粉粒,便落下了篩眼,曬滿了院場。
    村里過年有互贈米粉的習(xí)俗,《清嘉錄》謂之“送年盤”。蘇軾在《饋歲》里寫過:用春出的米磨出面,做一些米面之食送給鄰里鄉(xiāng)親賀新年,這個米面就是米粉。米粉制作比米粿和珍珠粉復(fù)雜,米漿擠壓成粉團(tuán),而后蒸熟了在石臼里捶打,再把粿團(tuán)壓出粿條來,需要入鍋反反復(fù)復(fù)煮。
    民間“慶賀多尚彩聯(lián),賓宴不離紅蛋”,那酒糟染紅的雞蛋,是年節(jié)飲食的標(biāo)配。年夜飯五花八門,米粉上桌如玉縷金絲,在盤中交織纏綿。長長的細(xì)條,搭上蔥葉和佐料,色彩明快,給喜慶的家宴增添了無限溫暖。
    母親在年夜飯后生火熱油,我們兄弟姐妹圍在灶臺前,跟著炸糍丸。炸糍丸要用糯米粉拌上白糖捏成柱狀,一段段掰下來放到油鍋里,銅錢般大小的丸子炸熟后呈古銅色,寓意大富大貴。糍丸皮脆里酥,香甜可口,起鍋后甕藏,防止霉變。
    村人待客如同小說里的梁山好漢,崇尚大塊吃肉與大碗喝酒。家家戶戶自釀紅酒數(shù)缸,然后在過年時每人三碗,敬遍所有賓客,直至一屋子的人都面紅耳赤。那紅酒綿柔香醇,并且甘甜爽口,許多人飲后拍手叫絕。倘若有朋自遠(yuǎn)方來,性情豪爽的鄉(xiāng)親,就會忙不迭地開壇倒酒,那持久的凝香隨即沖天而起。那白瓷碗中春光瀲滟,火紅的瓊漿如江波映日,滌蕩胸腔。酒未入腸,人便陶醉。
    生活的習(xí)慣形成了節(jié)日文化,一道道美食筑就一個個節(jié)日的內(nèi)涵。時光在流逝,人們的生活方式在變化,但傳統(tǒng)的年味在老百姓們歡樂的笑聲中繼續(xù)拔節(jié)成長!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九
    除夕夜,家家戶戶燈火輝煌、香飄四溢,伴隨著奶奶一句:“開飯了”,我看見餐桌上擺著琳瑯滿目的美食,有雞有鴨有魚有肉……大家歡聚一堂,其樂融融。
    幾杯美酒下肚,微醺的爺爺打開了話匣子,談起了自己童年時的年夜飯。
    “那時候新中國成立不久,百廢待興,物資匱乏,我們的童年似乎都在餓肚子中度過,特別是遇上三年的自然災(zāi)害,吃飽飯都是奢望。我家兄弟姐妹多,年夜飯里能吃上幾塊肉,吃一小碗米飯都可以高興幾天。”
    “大過年的,別說那些過往的陳年舊事.”奶奶有些不滿地瞥了他一眼。
    但這并沒有阻擋爺爺話茬,爺爺又對我說道:“到了你爸爸那一輩,改革開放的春風(fēng)已經(jīng)吹來了。我們已經(jīng)分產(chǎn)到戶了,而且取消了計劃經(jīng)濟(jì),大家溫飽問題都基本解決了,那時候的年夜飯也開始豐富起來了?!?BR>    爸爸興致也來了,站起來接起來說:“水餃、雞鴨魚是年夜飯的必備品了,但那時候的我們還沒有很多的零食,也就是過年時買點瓜子橘子之類的,一年一套的新衣服也要你奶奶從家用中節(jié)儉出來的,吃完年夜飯,放鞭炮可好玩了,我們男孩子最愛撿鞭炮……”
    真是稀奇,聽了爺爺?shù)慕榻B,我覺得我是最幸福的了,生在新時代,長在新時代。滿柜的新衣服,吃不完的零食,滿桌的珍饈佳肴,還有智能電視看春晚,十幾萬響的鞭炮、焰火遍地開花……嘖嘖,真是泡在蜜罐里,還撒一層白糖啊!
    年夜飯菜肴的變化記錄著我們老百姓生活的美好。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關(guān)于年夜飯的記憶將越來越豐富,我祝愿偉大的祖國越來越強,人民的年夜飯越來越豐盛。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二十
    雪落枝頭,銀裝素裹。蠟梅傲盛,佳節(jié)臨近。
    高鐵站站臺上的人們相互寒暄,各種方言夾雜在一起,透出一股兒濃濃的年味。談笑間,高鐵已駛來,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赝T跇?biāo)志線處。人們陸續(xù)上車,將行李安置妥當(dāng),尋一處坐下,一會兒就到家了。
    以往回家,人們搭乘的是擁擠不堪的大巴或慢速火車,朝發(fā)夕至,身心俱疲。如今,你瞧啊,高鐵上行色匆匆的人正滿懷期待,風(fēng)塵仆仆者正滿心歡喜。高鐵是中國飛速發(fā)展的代表之一,它穿過長長的隧道,向著遼闊的大地駛?cè)?,駛向心中溫暖的港灣?BR>    離家三日,刮目相看。
    剛到村口,就有一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覺,近些年美麗鄉(xiāng)村的建設(shè)很是“給力”。村頭的老年活動中心好不熱鬧,公園里的健身器材煥然一新。暮色降臨,隨著音樂擺動的廣場舞大媽們,為鄉(xiāng)村增色不少。
    新年新氣象,美麗鄉(xiāng)村,好山好水好人家,好風(fēng)好景好地方,幸福掛在了村民的臉上。
    其樂融融,家味濃濃。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紅極一時,將全國各地的美食展示了個遍。年年除夕,家長里短,炊煙裊裊,最重要的是年夜飯。
    柔嫩多汁的雞,紅燒獅子頭,鮮嫩肥美的魚,……一盤盤令人唇齒生香舌根生津的美味佳肴,迅速被“洗劫一空”,甚至于仍意猶未盡。廚房里熱氣騰騰,餐桌上人聲鼎沸,那絲絲裊裊的人間煙火映著一張張如花的笑臉,直直吹到我心坎里,回味無窮。
    中國年,感受著濃濃的中國味。過著中國年,享受著中華盛世!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二十一
    在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我最喜歡的就是過年,那真是一個令人開心快樂的節(jié)日。
    進(jìn)入了十二月,在錦江這個地方就成了購年貨的狂風(fēng)模式,大街上人山人海,紅紅的燈籠高高掛起,一派過年的喜慶氣像,我和媽媽也加入這個行列,來到超市,買紙皮核桃、桃子、北京烤鴨……我大包小包地拎回家。
    那天,我和周燦燦正在玩吃雞的游戲,媽媽說:"快來。"我說:"干什么?"媽媽說:"你快掃地。"我說:"好的。"哦拿起掃把,把庭院打掃得干干凈凈,等我掃好了地,我累得滿頭大汗,游戲也結(jié)束了,周燦燦開始發(fā)邀請函,我接受了,我們開始了,我說跳皮筋,結(jié)果,我被瞬間秒殺了。
    媽媽開始貼福字了。我看見媽媽把福字貼倒了,我說:"為什么把福字貼倒呢?。"媽媽說:"你自己想。"我想了想,我和哥哥異口同聲地說:“是不是,福到了?"我的媽媽說:"你們真聰明。"。
    最讓人激動地時刻來到了。媽媽做了一桌的好吃的,看著就流口水,我們開始吃年飯啦,大家有說有笑,可開心了。之后,我洗了澡,穿上了新衣服,不一會兒,開始給壓歲錢了,媽媽把一個厚厚的紅包給了我,說是壓歲錢,我急忙拿住,連聲說:“謝謝媽媽,祝媽媽健康長壽?!眿寢屝χf:“過了一個年,孩子長大了,懂事多了?!?BR>    這就是錦江的年,令人難忘的年。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二十二
    春節(jié),是我們中國人一年當(dāng)中最重要最隆重的節(jié)日,也是承載著中國人最熱烈情緒和最美好情感的文化載體。雖然全國各地有各自不同的過年習(xí)俗,但回家團(tuán)圓,是中國人共同的儀式。
    我的父母不是土生土長的深圳人,但我從小出生在深圳,生長在深圳?!皝砹司褪巧钲谌??!辈恢獜暮螘r起,這句話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深圳,作為一座包容性極強的現(xiàn)代化都市,每年都會迎來工作的人們。而一到過年,他們都會選擇回家鄉(xiāng)過年,所以,一到過年,整個城市突然就變得空空蕩蕩的,好似這年,給這座城短暫地放了個假。
    雖然,留在深圳過年的人并不多,但過年的氛圍卻絲毫未減,依舊很濃郁。作為深圳的地標(biāo)之一的深南大道此時會換上“新衣服”,迎接來往的每一輛車和每一位顧客,路燈也掛上了中國結(jié)。站在人行天橋上,望著這一片紅紅火火的裝飾,只覺心潮澎湃。我想,或許正是因為這些鮮艷紅火的裝飾,讓人們意識到年關(guān)將至。
    一到過年,我總喜歡陪著父母做幾件有年味的事兒。
    第一件事就是去逛迎春花市。從花市的街頭走到街尾,每個攤位的花卉種類各有不同,帶給人的驚喜也不一樣。最受歡迎的還是蝴蝶蘭,專賣蝴蝶蘭的店主總會掛個小腰包,站在店門口熱情地招呼著客人進(jìn)店選購。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不絕于耳。同時,為了喜慶吉祥的意頭,人們也會買些桃花、玫瑰花和杜鵑花一并帶回去??粗泵狒[的一幕,你就能感受到迎春花市對于深圳人過年的重要意義了。我想,如果過年沒去逛迎春花市,年味怕是會少一些。
    第二件事是去購買紅燈籠、對聯(lián)等物品。張燈結(jié)彩是祖輩傳下來的習(xí)俗,所以,購買紅燈籠、對聯(lián)是過年必不可少的活動。把大紅燈籠掛在門口,對聯(lián)貼在門上,等到第二年過年的時候才會換上新的,這寓意著辭舊迎新、團(tuán)團(tuán)圓圓。
    第三件事就是大掃除。大掃除是迎接新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nèi)乙黄饎邮?,用心打掃房屋、擦洗鍋碗、拆洗被褥,干干凈凈迎接新年。同時我們還會把舊的東西,譬如衣服、鞋子等扔掉,代表著除舊迎新。
    一切都準(zhǔn)備妥當(dāng)后,過年的重頭戲就該上演了——準(zhǔn)備年夜飯。
    對我來說,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道正菜就是炸酥肉,這可是我母親的絕活。先把里脊肉切成條,用五香粉、生抽、雞蛋、孜然粉腌制,待它腌制好了就裹上一層厚厚的面糊,下油鍋炸??吹饺馄∑鹁涂梢苑妫倏吹剿秩獾念伾兂砂迭S色就可以撈出控油,這盤菜就算做好了。當(dāng)然,也少不了我愛吃的蒸螃蟹、蒜蓉粉絲扇貝和清蒸多寶魚。
    吃完年夜飯,我家開始包餃子。爸爸負(fù)責(zé)搟餃子皮,媽媽負(fù)責(zé)包,我則坐在沙發(fā)上看春晚。一般春節(jié)的餃子有兩種餡,一葷一素。大年三十晚上十二點的時候,吃素餡餃子,待到大年初一早上才能吃肉餡餃子。
    過完了年三十,就是正月初一了。這一天,深圳就沒有那么多的習(xí)俗了,我們可以約上朋友出門踏青,在公園里和朋友們一起野餐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