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舞龍舞獅范文(19篇)

字號:

    科技是驅(qū)動社會進步和改變?nèi)祟惿畹闹匾α?。如何進行有效的辯論,讓自己的觀點更具說服力?總結(jié)范文中的案例能夠幫助我們更加直觀地理解總結(jié)的寫作要點。
    觀看舞龍舞獅篇一
    舞獅子,舞龍是我們過年要舉行的一個項目,今天我們又看到舞獅子和舞龍。
    今天,爸爸單位上組織舞獅子,舞龍,我可高興,早早地起床,刷牙,洗臉,吃飯,便和爸爸就趕到辦公大樓,正好趕上舞獅子的時間,這些“獅子”“龍”可愛極,和以前的“獅子”,“龍”不一樣?,F(xiàn)在的“龍”,“獅子”更可愛,我和爸爸一直跟著“龍”和“獅子”,越看越開心,最后在我們家那里結(jié)束。爸爸說明年他們還要來,我真希望明年快點來到!舞獅子,舞龍真好看真讓我難忘。
    觀看舞龍舞獅篇二
    舞獅子,舞龍是我們過年要舉行的一個項目,今天我們又看到了舞獅子和舞龍。
    今天,老爸單位上組織了舞獅子,舞龍,我可高興了,早早地起了床,刷了牙,洗了臉,吃了飯,便和老爸就趕到了辦公大樓,正好趕上了舞獅子的時間,這些“獅子”“龍”可愛極了,和以前的“獅子”,“龍”不一樣了?,F(xiàn)在的`“龍”,“獅子”更可愛了,我和老爸一直跟著“龍”和“獅子”,越看越開心,最后在我們家那里結(jié)束了。老爸說明年他們還要來,我真希望明年快點來到!舞獅子,舞龍真好看真讓我)(難忘。
    觀看舞龍舞獅篇三
    我又一次,有幸看到舞龍。
    那是去年的春節(jié),已好久沒去一回外婆家了。我認為那里才能找尋到這個城市僅存的年味。巷子里華燈高照,喧鑼打鼓,熱熱鬧鬧,父老鄉(xiāng)親們圍在巷口談天說地,拉扯家常。晚上八點左右,“舞龍”隊伍出動,在華燈的映照下翩然起舞:時而似灑脫長龍,藏匿云端;時而又盤龍四望,著實奪人眼球。
    小時候,我是看過幾次舞龍的。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那時的我,將這“長龍”誤以為是真正傳說中的神龍呢。外婆給我講龍?zhí)拥墓适?,讓我對這“長龍”充滿著遐想,每回都要擠在人群中觀看,邊看邊歡呼,那真叫一個“熱血沸騰”!
    阿舅是舞龍的好手。每回春節(jié),“村長”總要來請阿舅去呢。他長得并不是很高,但極壯實。小時我看過幾次阿舅舞龍的樣子,雖挺久遠了,但是還是讓我印象深刻。
    一陣敲鑼聲把我的思緒拉回來。只見一條“長龍”從人海中快速地穿了出來,勢如破竹。遠遠便看到阿舅在舞龍頭,他們高舉著明火如炬的龍,在場地里游走著。頓時,尖叫聲,拍照聲響成一片,巷子里沸騰了。阿舅賣力地抖動龍頭,“長龍”升空了,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有著一種勢不可擋,沖向夜空的氣勢。
    我霎時便看呆了,那條渾身金黃的長龍已不再是茶余飯后取樂的道具,而是人們歡度佳節(jié)的寄托,是大家團結(jié)一心的體現(xiàn),更是所有人對春節(jié)的美好期愿。而那條長龍,不正是我們蒸蒸日上的中國嗎?這龍,已不再是一條被人操控的假龍,而是一條有神、有魂、有魄的中華龍。
    舞龍仍未停止,阿舅率領(lǐng)整個舞龍隊更是健步如飛。我激動地大喊鼓掌。隨即,鼓聲一陣高過一陣。在鼓聲中,龍越升越高,終成盤龍。倏地,鼓聲戛然而止,威龍站立在天地之間,氣吞山河!
    舞龍大會精彩落幕。
    那飛揚的長龍,矯健的舞龍大師們永不謝幕。
    雖春節(jié)已過,但耳畔仍響起喧天鑼鼓!
    觀看舞龍舞獅篇四
    大年初四早上,二區(qū)圖書館前面早已聚集了愛看舞獅的人群。這里即將進行一場高樁舞獅匯演,愛看表演的,愛湊熱鬧的,全都陸陸續(xù)續(xù)聚集在這一片小廣場內(nèi)靜靜等候……我向來對舞獅不感興趣,是可看可不看的那種。不過答應了和mei過來看看然后再拍相的,所以我還是耐著性子和老少人群駐足觀看,心里則巴望著演出快點結(jié)束。
    很慶幸的是,朋友becky突然出現(xiàn)了,所以后來就是心情非常happy的和她神侃起來。大家興奮地訴說著這幾天的見聞,聊得最多的還是說看到了什么什么同學,同學又變得如何如何……一陣陣感嘆,一聲聲驚訝,一句句歡笑,帶給我的是久違的放松和快樂!因為這樣無所顧忌的談話,只屬于曾經(jīng)的我們。
    看完舞獅,我們便把最美的笑臉留在了金豬花展前!耶。
    觀看舞龍舞獅篇五
    “咚鏘咚鏘……”鑼鼓聲傳遍整個校園,全校師生興高采烈的來到操場看舞龍表演。
    兩條龍臥倒在操場上,一條是金燦燦的黃龍,一條是紅通通的赤龍,除了顏色不同,它們的外形長得一模一樣。圓圓地大腦袋上,長著像珊瑚一樣的獸角。獸角的下方,有一雙燈泡大小的黑眼睛,眼睛死死地盯著前方的龍珠。它張開血盆大口,好像要將龍珠一口吞掉,威武極了。它們長長的身體上,長滿了亮閃閃地鱗片,扁扁地尾巴,一搖一擺,煞是好看。
    一位老爺爺,身穿一身黑色衣服,鼻梁上,駕著一副金邊眼鏡,精神抖擻的站在鼓前,他兩腿叉開,雙手拿起鼓棒,手臂上下?lián)]動,用力地敲著鼓,鼓“咚咚咚……”的響,老爺爺閉著雙眼,似乎陶醉在鼓聲之中。旁邊一位老奶奶,身穿一身紅色的服裝,身體筆直的挺立著,一只手拿著一個鑼,雙手一張一合,“啪啪啪……”鑼聲響起。老奶奶瞇著雙眼,露出一副慈祥的笑容。
    操場中間,十幾位同學,高高地舉起龍,跟在龍珠后面。龍珠隨著鼓的“咚咚咚……”聲和鑼的“啪啪啪……”聲,帶領(lǐng)著兩條巨龍,時而往上,時而往下,時而往左,時而往右,時而躍起,時而盤旋,看得我們眼花繚亂。兩條巨龍一會兒纏在一起,一會兒縮成一團。鑼鼓聲漸漸平息,舞龍的同學回到了操場中間。雖然累得滿頭大汗,“呼哧呼哧”大口喘著氣,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一位小女孩,舉著龍珠,臉上笑開了花。她咧著嘴,“哈哈”大笑起來,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像一根線。眉毛彎成了一條弧線,像個小月牙。紅通通的臉蛋上,露出了兩個小酒窩。心里肯定樂壞了。
    突然,一條赤龍沖向人群,嚇得同學們驚慌失措,一步一步地往后退去。赤龍剛到同學跟前,溫順的俯下身子,用和藹的眼神看著同學們。一個大膽的同學上前一步,伸出一只手,觸摸了一下龍的尾巴,同學們看了,也爭先恐后的伸出雙手朝龍摸去。
    舞龍表演結(jié)束,大家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一下子校園又恢復了平靜。
    觀看舞龍舞獅篇六
    浦江的年,是要過得熱熱鬧鬧的,而浦江的人,大多是要照例回鄉(xiāng)下爺爺奶奶輩的地方過年的。在炮火喧天中,浦江城區(qū)類似于空城。而又隨著那一條長長的龍燈,人們陸續(xù)地歸城,為新年畫上了句號。
    每年的舞龍燈,便是全浦江人的盛會。上到八十歲老太,下到垂笤兒童,無人不期待它的到來。元宵節(jié)前一天,便是龍燈盛會,他們從孝義之家鄭義門開始,一路向城中進發(fā),整整要舞個一天。鄉(xiāng)下勞作的人們紛紛涌向縣城,觀看這場充滿年味兒的表演,為了迎接這盛會,各單位提前開始準備籌劃,忙前忙后。交警大隊也紛紛開動,封掉城區(qū)主街道,用來舞龍燈,保證觀看人群的秩序和安全。
    龍燈的各段是由浦江不同的鄉(xiāng)鎮(zhèn)在不同的特色與文化下制作的,千姿百態(tài),各具風采,再整合在一起,簡直是龍燈藝術(shù)精華的大薈萃。黃宅是最大的鎮(zhèn),燈也照例是最豪華的,金光閃閑的龍頭,中間綴著紅色的鱗片,足足有兩人高,頭上還頂著一個大皇冠,威風凜凜,身后足足有二十三米長的龍身嵌著五顏六色的鱗片,隨著舞燈人左右的跑動而在風中飛騰,活像真龍現(xiàn)世的壯觀,時而上下擺動,像龍躍梭在海中的快活,時而又交叉飛舞,玩轉(zhuǎn)新花樣,打著圈圈,畫著八字,令人嘆為觀止。
    周圍街道的人圍了一圈又一圈,遠遠望去是一片烏壓壓的人海,人聲鼎沸,鑼鼓喧天,看到這巨大的龍燈,有如此精彩的表演,人群爆發(fā)出陣陣驚嘆和喝彩,當真是熱鬧。
    后面的龍燈大多以板凳龍的形式,鄭宅鎮(zhèn)的是風流英雄燈,有手提大刀,青衣紅面的關(guān)公;有手持一壺酒,仰天長飲,衣袖飄飄的灰衫李白;有憨態(tài)可掬,肥臉大耳,令人發(fā)笑的豬八戒各式各樣,栩栩如生,讓人眼花繚亂,只能大喝一句精彩,也有前吳的迎會,會桌上盡是孩子,化妝成戲劇中小生、花旦、青衣的樣子,或綁在龍燈臺子的桿上,或直接立在柱上,做出各種造型,頗有些京劇的意味。還有一個孩子顛了半天竟睡著了,讓旁觀的眾人發(fā)出一陣陣哄笑。
    抬板凳的,不僅有身強力壯的男子,還有一隊娘子軍,都是各鎮(zhèn)里自愿參加的,即便互相不認識,但卻異常默契,沒有先前訓練過,卻憑著一腔熱情而舞著,團結(jié)且漂亮!整整一天,繞城下來而不嫌累,仍舊活力滿滿。
    在一天的熱鬧中,迎龍燈謝幕了,但龍燈的傳統(tǒng)文化并不會終止,而會一直傳承下去,因為這不僅是新年結(jié)束的標志,更寄托了浦江人民對新一年美好的愿望和全縣人民的善良、淳樸、團結(jié)。
    觀看舞龍舞獅篇七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春節(jié)舞龍燈一直是中華民族流傳許久的民間傳統(tǒng)。
    清麗雋秀的江南小鎮(zhèn),是承載著我童年回憶的地方。每逢過年,我最盼望的就是回老家,看舞龍燈,和同齡的玩伴成群結(jié)隊地吃著冰糖葫蘆、舉著棉花糖,歡快地擠在一片鑼鼓喧天中。換上喜慶彩衣的人們舉著龍,輕輕一揮,那龍便活靈活現(xiàn)地隨著他們的步伐擺動,一蹲、一起、一跑,就做出了“金龍噴水”的動作;豎起柱子,帶領(lǐng)龍身一躍,這叫“雙跳龍門”;兩條龍交錯著追逐彩球,一龍高聳騰躍,一龍低臥盤旋,便是最為經(jīng)典的“二龍戲珠”……我們跟著龍燈跑著,鬧著,大人們圍著拍手叫絕,鎮(zhèn)上的鞭炮聲和人們的歡笑聲此起彼伏。
    舞龍的熱鬧歡快景象從那時起,在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難忘的回憶。
    可是不知從何時起,舞龍的人數(shù)越來越少,人們似乎也不再熱衷于欣賞舞龍了。少了那支激情澎湃的舞龍隊,街上似乎冷清了不少,年味兒也淡了許多。
    去年春節(jié),我又聽到了那熟悉的的喝彩聲和鑼鼓聲,走近喧嚷的人群中,定睛一瞧,是表哥和一群年輕小伙在排練舞龍!他們配合默契,龍燈在他們手中變得靈動而生機勃勃,只見龍騰翔躍、蜿蜒波動,依舊是那些熟悉的招式,卻多了份朝氣與活力。這條龍活靈活現(xiàn),雙眼炯炯有神,搖擺中的長長身軀更是氣勢磅礴。一旁指導的大伯笑呵呵告訴我,“這兩年傳統(tǒng)文化成了潮流,鎮(zhèn)上的年輕人趕著來報名,他們還拍了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看我們舞龍啦,聽說咱們舞龍隊還成了網(wǎng)紅嘞……”
    透過大伯眼中閃爍的光芒和舞龍小伙們熱情的表演,我似乎看到了小鎮(zhèn)人們的美好生活,看到了民俗的傳承和發(fā)揚。舞龍的民俗代代相傳,歲歲年年傳遞著人們對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望。華美的龍燈之所以重新散發(fā)光彩,是因為年輕的力量用了一種別樣的方式,讓所有人看到,我們是龍的傳人!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舞龍燈,將不再只是回憶。
    觀看舞龍舞獅篇八
    故此每逢喜慶節(jié)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子子助慶。舞獅子子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相當盛行舞獅子子。聚居歐美的海外華人亦組成不少醒獅子會,每年的春節(jié)或重大喜慶,他們都會在世界各地舞獅子子慶祝。
    舞獅子子起源眾說不一。神話傳說是以前山中出現(xiàn)獅子子,吃掉村莊內(nèi)的村民,后來村民學會武功,格斃獅子子,村民模仿獅子子的形態(tài)而成為舞獅子子;亦有神話版本說是如來佛把獅子子引走,因此南獅子中常有”大頭佛”引領(lǐng)獅子子。亦有傳說有村民以紙紥獅子子及鑼鼓驅(qū)走年獸,演化成為舞獅子子。
    今天的舞獅子子主要分南獅子、北獅子兩種。最初北獅子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子則是流行華南,南洋及海外。近年亦有將二者溶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獅子的獅子子,北獅子的步法,稱為“南獅子北舞”。
    北獅子。
    北獅子的造型酷似真獅子,獅子頭較為簡單,全身披金黃色毛。舞獅子子者(一般二人舞一頭)的褲子,鞋都會披上毛,未舞看起來已經(jīng)是維肖維妙的獅子子。獅子頭上有紅結(jié)者為雄獅子,有綠結(jié)者為雌性。北獅子表現(xiàn)靈活的動作,與南獅子著重威猛不同。舞動則是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動作為主。
    北獅子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xiàn);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lǐng)。有時一對北獅子會配一對小北獅子,小獅子戲弄大獅子,大獅子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子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南獅子。
    南獅子南獅子又稱醒獅子,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南獅子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xiàn)出威猛的獅子子型態(tài),一般只會二人舞一頭。獅子頭以戲曲面譜作鑒,色彩艷麗,制造考究;眼簾,嘴都可動。嚴格來說,南獅子的獅子頭不太像是獅子子頭,有人甚至認為南獅子較為接近年獸。南獅子的獅子頭還有一只角,傳聞以前會用鐵做,以應付舞獅子子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武斗。傳統(tǒng)上,南獅子獅子頭有「劉備」、「關(guān)羽」、「張飛」之分。三種獅子頭,不單顏色,裝飾不同,舞法亦跟據(jù)三個古人的性格而異。
    南師的舞動造型很多,有:起勢、常態(tài)、奮起、疑進、抓癢、迎寳、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fā)威、過山、上樓臺等等;舞者透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子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xiàn)出來。故此南獅子講究的是意在和神似。南獅子有出洞、上山、巡山會獅子、采青、入洞等表演方式,。當中「采青」最為常見。相傳“采青”原來是有“反清復明”之意,現(xiàn)時一般是取其意頭,有“生猛”,生意興隆的象征?!盖唷褂玫氖巧?。把生菜及利市(紅包)懸掛起來,獅子在「青」前舞數(shù)回,表現(xiàn)猶豫,然后一躍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再把生菜「咬碎吐出」,再向大家致意。為了增加娛樂性,采青有時還會用上特技動作,例如上肩(舞獅子子頭者站在獅子尾者肩上),疊羅漢,上桿(爬上竹桿),或者過梅花椿(經(jīng)過高低不一長木椿)等等。
    舞南獅子時會配以大鑼、大鼓、大鈸。獅子的舞動要配合音樂的節(jié)奏。舞南獅子有時還會有一人扮作「大頭佛」,手執(zhí)葵扇帶領(lǐng)。
    舞獅子子之前通常還會舉行「點睛」儀式。儀式由主禮嘉賓進行,把朱砂涂在獅子的眼睛上,象征給予生命。
    觀看舞龍舞獅篇九
    舞龍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活動,各民族都有舞龍燈的習俗。
    傳說,土家族在很早以前沒有舞龍習慣。有一年,久旱不雨,禾苗枯黃,溪河斷流,來了一位能算天氣晴雨陰旱、人間禍福的鬼谷先生,對土家人說:“大家不要愁,今天午后未時排云,戌時下雨。”。他這話,被治水的金勾老龍聽到后心想,凡間有如此能人還要我管什么水?!頓生嫉妒,便賭氣將玉皇大帝命他在城內(nèi)城外的下雨量倒改過來分。結(jié)果,傾盆大雨,水淹城內(nèi),房屋倒塌,淹死了許多人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后,玉皇大帝把金勾老龍打入天牢,斬首示眾。玉皇大帝放陰劍把金勾老龍斬成九節(jié)。此后,鬼谷先生又來對土家人說:“老龍被斬,是和我賭氣而喪命,但他對民間做了不少好事,他死了,你們要為他燒點香紙?!庇谑牵良胰司椭谱骶殴?jié)金龍,到各村舞龍燈,叫人們敬奉,求老龍保佑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久之,舞龍亦成為土家族的傳統(tǒng)習俗。
    在阿姨家這個習俗也成為了每年的過春節(jié)。天一黑從遠處傳來了隆隆的鑼鼓聲和喧鬧聲。旁邊的人興奮地喊:“龍來嘍,龍來嘍!”人群頓時人聲鼎沸。我們聽到喊叫聲,連忙踮起腳,昂首東望。
    終于我見到了它的廬山真面目:金黃的龍鱗土黃色的龍身,一個大龍頭,上面有一雙閃閃發(fā)光的大眼睛,嘴巴張的老大老大,鋒利的牙齒被露了出來,穿著鎧甲的它像是剛才還在戰(zhàn)場上欲血殺敵一樣,現(xiàn)在像是在慶賀呢!
    跟在后面的是一群人。他們個個托著用板凳支起的花燈,一會兒左搖右擺,一會兒快速奔跑,一會兒橫沖直撞,一會兒……花式多的驚人。從屋頂向下看,這些成百上千的花燈組成的就像一條長龍在這兒翻飛盤旋。
    這時,讓眾多人企盼的老虎來了。它的前爪微微抬起,舌頭吐得常長長的,鋒利的牙齒讓人害怕,好像抓到了什么獵物,正準備大飽口福呢!后面跟著的當然是一個個游人了!有小孩,有老人,有婦女,還有青年們。
    我們站在三樓,默默地看著:龍燈時而左擺,時而右擺,時而向前沖,時而后退。真是讓人大飽舞龍燈眼福??!
    舞龍燈從六點持續(xù)到了十二點多,六個小時里這兒依然是人聲鼎沸。人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了。
    龍燈會一直持續(xù)了三天,這三天里都分外熱鬧,郁悶的氣氛也隨之煙消云散了。
    我喜歡舞龍燈,因為它讓人充滿了快樂與激情。你喜歡舞龍燈嗎?
    觀看舞龍舞獅篇十
    傳說在浙江金華縣有一座奇靈山,一天,縣老爺這在書房為這幾天來的怪天氣煩惱時,忽然瞥見一條大蛇,并對他說:“我原本是奇靈山的巨龍,是掌管米糧的天神。大家都把米糧丟進溪中祭拜,糟蹋了糧食,玉帝知道后大怒,要罰金華縣大旱兩年?!笨h老爺一聽,大吃一驚,連忙問說:“有沒有補救的方法呢?”大蛇說:“只要今后祭祀只用清水便可,以免玉帝動怒?!笨h老爺聽完之后,謝過大蛇之后,便下令全縣老百姓照大蛇的話去祭祀。但是,縣里還是有些人并不遵照大蛇的指示,依然用葷食祭祀。玉帝知道后,更加的震怒將靈溪巨龍斬了。后來,人們知道后都十分后悔,所以每逢正月十五便舞龍,希望巨龍的身軀能接合起來,這個習俗就一直流傳至今。
    人們相信獅子是祥瑞之獸,舞獅能夠帶來好運。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jù)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
    觀看舞龍舞獅篇十一
    國慶長假里,我和家人一齊到柳城崖山景區(qū)旅游,觀看了一場高難度的雜技表演dd梅花樁舞獅。
    一只活靈活現(xiàn)的絨獅dd由兩位專業(yè)演員扮演?!蔼{子”在一旁“抓腮撓背”,他的正前方就是由鐵柱排成的四組高低不一的梅花樁。這只“獅子”很害怕似的,在一旁轉(zhuǎn)來溜去。這時,主持人高喊:“獅子害怕了,大家掌聲給力!”。頓時,全場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獅子”最后出場了。它前腳彈起,后腳一躍,“咯噔”一聲,穩(wěn)穩(wěn)地踩在第一個最矮的梅花樁上,這時,樁上的“獅子”雄壯威武,英姿瀟灑,場下的掌聲、叫聲一浪高過一浪。在梅花樁后面的舞臺上,五位演員也在賣力地敲鼓助興,和著節(jié)奏,大喊“嘿dd”“嘿dd”,為表演增添了幾分激動人心色彩。
    梅花樁上的“獅子”既大氣,而又留意翼翼,它謹慎地踩著梅花樁,穩(wěn)穩(wěn)地行走。兩位演員的演技高超,配合渾然一體,完全看不出這“獅子”是由雙人扮演,而感覺這是一頭真真正正的雄獅正在梅花樁上行走;“獅子”踩上了鋼絲索,在鋼絲上舞蹈,場下沸騰的觀眾再一次送出了響亮的掌聲?!蔼{子”猛然一躍跳上了“梅花樁之巔”,突然,又一躍而起,在空中做了一個雄健的轉(zhuǎn)身,然后一只后腿落在梅花樁上,其他的腳卻沒碰樁,在空中懸停。這一幕讓觀眾們感到觸目驚心,紛紛站起來發(fā)出“喔dd”的驚訝聲,這時“獅子”又一次做出躍起的姿勢,臺上的五位鼓手瞬間停下來,齊喊一聲“嘿dd”,然后“獅子”一鼓作氣從梅花樁最高處翻身騰躍,空中出招,然后落到最低一處的梅花樁上,稍作遲疑,又一次翻身而下,悄然落地。這最后短短幾秒鐘時間里,全場上下不知響了多少次強烈的掌聲和高呼,似乎梅花樁都被震得搖搖晃晃。
    這梅花樁舞獅融合了民族特色與武術(shù)精髓,這是我看過的最精彩的一次雜技表演!
    觀看舞龍舞獅篇十二
    農(nóng)歷十三的晚上,我與爸爸到步行街去看舞龍表演。在路上,我們恰巧遇到一條舞龍的隊伍。長龍的前面,他們打著燈籠,扮成濟公、蚌精、船夫的模樣,挑著花籃,劃著彩船。后面,跟著一大堆看龍的人群。
    在一家店鋪的門前,隊伍停了下來。打著燈籠的“燈頭”先向主人家祝福后,主人家就將早已準備好的煙酒,放入“燈頭”的背簍中,并給每一位舞龍的小伙子敬酒。敬完酒后,舞龍表演也就正式開始了。
    頓時,鞭炮聲、鑼鼓聲,震耳欲隆。大人們不停的往場地中央扔鞭炮,小孩們點燃了手中的煙花筒,一致對準了舞動的巨龍。剎那間,整個舞龍場地,煙霧彌漫、火光四射。在鞭炮的火光與煙花筒的火焰照射下,只見那巨龍上下翻滾,時隱時現(xiàn),猶如騰云駕霧一般。
    舞龍可真是太精彩了,看得我心驚肉跳,不得不讓我佩服那些舞龍的人們,他們真的是太勇敢了。
    觀看舞龍舞獅篇十三
    “咚咚鏘,咚咚鏘。”這是哪兒傳來的鑼鼓聲響,敲的何等激烈呢?咦,怎么了發(fā)生什么大事了,馬路上的行人咋人山人海了呢?現(xiàn)在才剛到吃飯的時間,這些人都記著干嘛去呢?“?”在我的心頭油然而生,我的好奇心越來越強,我不顧上吃飯了,便放下飯碗,與外婆一起隨著人潮來到了一座廟會里,鑼鼓聲越來越響了,就在這里面。哦,我以為干什么呢,原來就是元宵快到了,“舞獅”耶!我跟著外婆慢悠悠的來到里面,哇,里面金碧輝煌,燭火通明,四面八方的村名們也都來觀看表演舞獅子。放眼望去,站在火燭前的一排大漢都是干什么的?手里拿著鑼鼓等樂器,“咚咚鏘,咚咚鏘”大漢們開始奏樂了,只見三個老頭兒,兩個穿著花花綠綠的褲子,而另一個則是手里拿著紅球,也就是獅子球。開始舞獅了,兩個穿著花褲的老頭鉆進了獅體,褲衣剛好合身成了只大獅子,鼓聲鑼聲撮合在一起成了舞獅聲,人拿著獅球吆喝了一聲,獅子就跟著獅球跑了起來,獅子好像怒火了,雙腳在地上蹬得地動山搖,接著便是前面雙腳抬了起來,然后就追著獅球奔個不停,好像在說:“這球本來就是屬于我的,快還給我!”最后就直接上去搶了,可人卻偏不給,還說:“如果還給了你,那么你就得和我好。
    于是獅子就答應了。人就牽著獅子,來到佛殿的老爺(佛)的面前拜了三拜,也不知道干什么,難道是想讓老天給他們做約定。哈哈!猜不透哦猜不透呀!
    看了這個舞獅,我想起了兒幼時與伙伴鉆在被窩下一起舞獅,那時還小也不知是啥一回事,就學著大人一起舞著舞著,轉(zhuǎn)眼間便長大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有點好笑!哈哈!
    觀看舞龍舞獅篇十四
    放假了,同學們回家的回家,玩的去玩了。唯有我們學院舞龍舞獅隊的隊員們還在每天堅持訓練,一天兩練。
    高高的條凳架在半空中,領(lǐng)師員握著繡球引導著一對霸氣十足的雄獅在兩米多高的條凳上上下竄跳,忽上忽下,時而站立,時而下俯。
    因為和我搭檔的獅頭出去比賽了,我只能在一旁看著大家訓練,心里實在是癢的厲害啊.........
    說實在的,我們可以說都是各個省、市中優(yōu)秀的運動員聚集在一起的。而龍獅隊又是從這些人選出來的優(yōu)秀者,看來練好龍獅也不容易了。這是真話,不管武術(shù)在好,兩個人要是不能把勁合到一起,個人在出色也是白練了。
    舞龍舞獅是中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其中孕育著中華文化。我越來越開始喜歡舞龍舞獅了,雖然這個假期不能全力投入到練獅子上,但是我們著對獅子一定會保持龍獅隊中的第一獅!
    觀看舞龍舞獅篇十五
    操場上,一條金龍立在中心,十分引人注目。它全身紅黃相間,在陽光的照耀下,那一片片龍鱗閃爍著金色的光澤。這條龍非常大,大概十米左右。最閃耀的便是那龍頭,龍頭上的龍角是金黃色的,似乎是黃金做的,龍角很像珊瑚,可珊瑚卻沒有龍角那么絢麗。那一雙銅鈴似的龍眼炯炯有神,雙眸如兩顆大珍珠。龍須很密、很多,在微風的吹拂下,那龍須便隨著風向往左起舞,更增添了它威武的`氣質(zhì)。
    “咚,咚,”一聲鑼鼓聲響起,舞龍開始了!只見十幾位衣著紅黃相間的表演服的老人們舉起龍,將龍慢慢舒展開。隨著鑼鼓聲,龍千姿百態(tài),擺出了各種各樣的造型:龍時而圍起來,好似“齊心協(xié)力滑龍舟”;時而上上下下,像門,好似“更上層樓跳龍門”;時而圍成花朵形,中間捧出幾束大花,好似“龍花盛開千家富”;時而時而有序地盤起來,龍頭伸出,好似“盤龍似錦節(jié)節(jié)高”;時而擺弄尾巴,又好似“神龍擺尾齊歡騰”……精彩的節(jié)目使我們目不暇接,精湛的技藝更是搏得了我們聲聲喝彩。
    這次舞龍不僅讓我感受到喜慶的氣氛,更感受到這些舞龍老人老當益壯,老有所樂。
    觀看舞龍舞獅篇十六
    舞獅,是中國民族的.一種傳統(tǒng)表演藝術(shù)。表演者在鑼鼓聲下,裝扮成獅子的模樣,作出獅子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動作,給人們展現(xiàn)出一副活靈活現(xiàn)的樣子的。
    舞獅的起源,傳說不一。神話傳說以前山中出現(xiàn)獅子,下山吃掉村民,后來有村民殺掉了獅子,模仿獅子的形態(tài)而形成了舞獅:亦有傳說是村民制作了紙扎的獅子和用鑼鼓驅(qū)走年獸,演化成了舞獅。
    而至今的舞獅主要分為南獅和北獅。近年也有將兩種獅子合二為一,主要用南獅的獅子,北獅的步法,被稱為“南獅北舞”。
    “咚咚當當”……鑼鼓聲敲響了,舞獅表演開始,只見一只紅白色的“獅子”跑了出來,先是在周圍走一轉(zhuǎn),像在跟人們迎賓,然后向前奮進,不到十秒,來了個“踩梅花樁”,跳上了樁子,接著,來了個“高臺飲水”…..看著那些驚險的動作的,我不驚為“獅子”擔心。最后,到“采青”這部重頭戲了,而“采青”象征吉祥如意,如果沒有了“采青”,那“獅子”所演的戲就沒有意義了?!蔼{子”先是眨眼和扇耳朵,隨后快速地跳上的高臺,踩上樁子取到了“采青”?!蔼{子”的精彩表演讓全場觀眾熱烈的鼓掌,而我也忍不住為“獅子”而拍掌的。
    觀看完舞獅,使我精神百倍,變得神采奕奕。而“醒獅”就是獅子一年四季都在睡覺,到春節(jié)期間,要點睛喚醒獅子,獅子醒后要敲鑼打鼓在鄉(xiāng)間行走,寓意驅(qū)趕各種害獸以及邪魔妖道,保四方平安與發(fā)達。
    舞獅的文化價值意義深遠,希望這種民族藝術(shù)能繼續(xù)傳承下去。
    觀看舞龍舞獅篇十七
    舞龍又稱耍龍燈、龍燈舞。龍是古老的圖騰,傳說龍能行云布雨、消災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獅子是祥瑞之獸,舞獅能夠帶來好運,每逢春節(jié)或其它一些慶典活動,都會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舞獅助慶祈求吉利。
    今天,大舅邀請我們?nèi)ツ锨f中學看舞龍舞獅表演,這是20xx年首屆佛山(禪城)、香港、澳門青少年舞龍舞獅邀請交流賽。為傳承與發(fā)展舞龍舞獅藝術(shù),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推動禪港澳三地龍獅運動的交流發(fā)展,給三地青少年龍獅運動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通過龍獅文化交流增進三地青少年的情感,不斷提高龍獅技藝。
    很快,觀眾臺上就坐滿了人,可是旁邊的“演員”都在打“王者榮耀”,看來他們也是信心十足;也許是為了緩解比賽的緊張氣氛。因為香港隊的學生在路上堵車了,所以比賽晚了一點時間。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在擺放道具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一壇酒、一棵樹,一塊石頭……這讓人不經(jīng)起了疑,只有表演后才會知道。
    比賽正式開始,首先由南莊中學的同學表演《智取酒青》,旁邊4個人把4對大镲敲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讓人不禁嚇了一跳。
    又到舞龍了,這一條長達28米的巨龍,由場上十幾個張槎中心小學同學們來操控,前邊還有一個拿龍珠的。他先是原地旋轉(zhuǎn),那條龍也跟著旋轉(zhuǎn),然后,他從龍的底下鉆了過去,隨后又來一個高難度動作,一個人踩在另一個人的肩上,原地盤在那里,但龍珠一直在旋轉(zhuǎn)著,接著集體再來一個穿越動作,巧妙的讓龍打了個結(jié),非常漂亮的一個造型。同學們一系列嫻熟的動作,讓觀眾看得特別過癮,掌聲雷動。
    激情四溢的賽場上,三地龍獅代表團大膽亮出各自的殺手锏,加上龍獅表演專家聲情并茂的現(xiàn)場解說,充分展現(xiàn)出了各中小學生精湛技藝,穩(wěn)重扎實的功底。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他們?yōu)榇烁冻隽硕嗌傩难?BR>    宏哥點評:楊煜同學觀察認真,描寫細致,抓住南獅特色,將龍獅比賽描寫得繪聲繪色,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出色,還恰當引用了舞獅的源起和意義,閱讀這篇文章,不僅欣賞到作者優(yōu)秀的文筆,還學到了很多民俗方面的知識。加油!你會更出色。
    作者:楊煜。
    觀看舞龍舞獅篇十八
    舞獅子,舞龍是我們過年要舉行的一個項目,今天我們又看到了舞獅子和舞龍。
    今天,爸爸單位上組織了舞獅子,舞龍,我可高興了,早早地起了床,刷了牙,洗了臉,吃了飯,便和爸爸就趕到了辦公大樓,正好趕上了舞獅子的時間,這些“獅子”“龍”可愛極了,和以前的“獅子”,“龍”不一樣了。
    現(xiàn)在的“龍”,“獅子”更可愛了,我和爸爸一直跟著“龍”和“獅子”,越看越開心,最后在我們家那里結(jié)束了。
    爸爸說明年他們還要來,我真希望明年快點來到!舞獅子,舞龍真好看真讓我難忘。
    觀看舞龍舞獅篇十九
    舞龍。
    那天是國慶節(jié),是祖國媽媽的生日。晚上,我看電視時看到一個節(jié)目叫“舞龍”。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幾聲清脆的鼓聲打完后,四條“龍”開始翩翩飛舞了!看!每兩條“龍”纏繞在一起翻滾起來,真是美極了!纏繞在一起的那些“龍”開始舞動,那兩對“龍”圍成一個圈,其中一條“龍”停在那里,另一條則圍成圈轉(zhuǎn)。隊形又不斷變換著,龍又翻滾起來,看得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只聽幾聲鼓聲打響了!“咚咚咚”節(jié)目結(jié)束了。
    “舞龍”真有意思。我真喜歡年“舞龍”。這個最有趣的好節(jié)目它為什么就不能長一點呢?唉,真可惜!我愿天天都是國慶節(jié)!
    舞龍。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爸爸媽媽要帶我去蕭山看舞龍。到了蕭山,我看見家家戶戶都掛上了大紅燈籠。
    你看,街上車水馬龍,大家喜氣洋洋,笑容滿面,扶老攜幼地出來看熱鬧。突然,我聽到有敲鑼打鼓聲,原來是舞龍隊來了。在一陣陣鞭炮聲中大搖大擺的舞過來,它張著大嘴,眼睛瞪著像海碗,樣子可威風了。這條龍還不停地扭動著身軀,時而回首搖擺,時而上下翻滾,真像一條飛龍。
    舞龍真有意思,我在這歡笑聲和鞭炮聲中度過一個愉快的一天。
    舞龍。
    東陽在元宵節(jié)有一個習俗就是舞龍。他們親手用宣紙,竹條做的龍,在宣紙上畫一些油畫,五彩繽紛非常精美,里面再放一些燈泡,中心放發(fā)電機。這樣一只威武的龍就完成了。
    人們都叫它龍燈。傍晚把龍燈搬出來了,群眾們歡呼雀躍,當然伴奏隊也早早準備好了在一旁?!疤美?,太好啦!”我非常激動,因為在伴奏隊伍中有我外公,我終于可以看外公吹喇叭的樣子了?!氨?,蹦,蹦?!?,這是什么聲音啊,震耳欲聾?哦,原來是鞭炮聲哪,這個聲音拉開了舞龍的帷幕。接著音樂也隨著響起來了,龍頭是六個身材魁梧的壯漢抬著,龍身是村民們自己家做的板燈,上面兩個燈罩是用竹子和紅紙做成,里面可以放蠟燭,一頭有腳支撐,另外一頭是栓子可以跟下家結(jié)合,還沒有開始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數(shù)過,足足有一百五十節(jié)呢,在大會堂門前圍了四圈。這個時候龍尾就藏在最中間。鞭炮聲一放完龍頭就開始舞動了,天也慢慢暗下來,所有的燈和蠟燭都亮起來,好漂亮。龍頭快,龍身就跟著快,龍頭慢,后面也跟著慢。龍頭一會兒在外面,一會兒就舞到了中間,這個時候龍尾巴就在最外面了。六個壯漢把龍頭抬的高高的在中間轉(zhuǎn)起來,圍觀的群眾都拍手叫好,歡呼一片,龍頭舞的更帶勁了。慢慢的龍頭舞出來了,準備舞到別的村去,很多人這個時候都去鉆龍頭,因為鉆了龍頭今年一年都會很順利,只是個傳說,我跟姐姐覺得吉利也去鉆,好緊張,就怕撞到頭,但又好刺激。
    外公村里的燈龍走了,馬上另一個村的龍燈就進來了,他們的龍燈也很漂亮很精美,它還發(fā)出了五顏六色的光芒。在場上也是一陣敲鑼打鼓,惹得大家一直在那叫好,后面又看了好幾個村的燈龍……。都是各有特色,回味無窮。
    舞龍。
    今天下午,我聽哥哥說今晚有人要來這里舞龍,得知這一消息的我興奮的又蹦又跳,很不得一下子就到晚上。
    好容易熬到了晚上,舞龍就快要開始了。我和哥哥風卷殘云的吃完晚飯后,便一起向舞龍的始發(fā)地跑去。當我們趕到那里時,表演舞龍的人正在一幫小孩子當中挑選幾個舉火把的男生,我的哥哥很榮幸被選到了,可我卻沒有交到好運,不過,我看著哥哥舉著火把在舞龍隊伍中神氣十足的。樣子,我的心里還是十分高興。
    舞龍隊伍剛開始舞龍的時候,雷鳴般的鑼鼓聲在人群中爆發(fā)出來,在舞龍隊員們手中的那條平靜的“龍”忽然動了起來,兩只眼睛直射出兩道光束,繞著火把在空地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時而忽上,時而忽下,猶如真龍在云彩中上下飛舞。過了十來分鐘,舞龍隊伍便從空地中走了出來,這時,我仔細地看了一下他們的裝扮,???他們個個戴著草帽,圍著口罩,穿著厚實的衣服和褲子,腳還套著靴子??磥砜慈?,怎么看都不像是舞龍的人。我?guī)е闹械囊苫?,繼續(xù)跟隨在舞龍隊伍的后面。
    我跟著舞龍隊伍,一直來到了街上,在這里,我心中的疑惑終于解開了。原來,每當舞龍隊物經(jīng)過一個家門口,那家的人就會出來在自家門口放鞭炮,而舞龍的隊員們就在這些鞭炮中跳來跳去,誰家的鞭炮越響,“龍”就往哪家的門口跑,祝福那家人辛福安康,財源滾滾。
    今天的舞龍表演不僅給我?guī)砹丝鞓?,也讓我學到了一些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真是一舉兩得!
    來源。
    分享本站內(nèi)容,請保留文章來源信息和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