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是對工作、學習等方面的成果進行整理和總結(jié)的過程。如何處理好學習與生活的平衡?以下是小編特別為大家搜索整理的一些總結(jié)范文,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示。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一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我一邊唱著歌,一邊迎接我的本命年——牛年。
一大早,我穿著喜慶的大紅色的新衣,喜氣洋洋地去向爺爺奶奶說吉祥話。爺爺是生意人,所以我一見到爺爺,便大聲說:“恭喜發(fā)財!”爺爺樂呵呵的看著我,一拍我的后腦勺,高興地說:“我的陳瀟禹什么時候這么懂事了?”我乘機調(diào)皮的對爺爺說:“爺爺,你可不要三升小麥磨了五升面粉,有了出息沒進?!睜敔?shù)牡谝环从呈谴蛭摇?勺屑毾胂?,又轉(zhuǎn)怒為喜。我趁著這工夫,去祝奶奶身體健康了。
到了晚上,我和媽媽一同來到外面,欣賞爸爸爺爺放煙花。看著看著,我的心里癢癢的。拿出“仙女棒”,開始搖擺搖擺了!結(jié)果一層黑霧包圍了我。
每逢過年我就開心。因為平時爸爸在外地工作,爺爺奶奶在廠里,只有我和媽媽在一起,也只有過年我們一家人才能團團圓圓在一起。
我期待下一年的到來!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二
料峭的寒冬讓萬物收斂,卻沒有阻止愛的蔓延。在20xx年春節(jié)來臨之際,為響應“就地過年”號召,讓未返鄉(xiāng)朋友及其留守親人安心過年,黑龍江省嫩江市推行暖心行動“六舉措”,用溫暖虹光撥開“疫”霾,凝聚起幸福過大年濃厚氛圍。
全市各部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用真心真情真愛籌備一份份沉甸甸的“春節(jié)大禮包”,以實際行動為留守親人送關懷,使未返鄉(xiāng)的朋友及其親人感受了的“家”的溫暖,切實譜寫出“隔離不隔情、阻疫不阻愛”的生動篇章。
書春聯(lián)送祝福,寒冬墨香暖人心。市委組織部老干部局離退休干部黨工委所屬書畫協(xié)會黨支部組織11位老干部為留守親人書寫春聯(lián)和“福”字;市委宣傳部聯(lián)合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市教育局邀請省市級書法家、作家協(xié)會會員、書法愛好者投身創(chuàng)作,書寫暖心春聯(lián)。一副副春聯(lián)、一張張福字滿載著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關愛,滿載著嫩江文化戰(zhàn)線的祝福和祝愿,滿載著全市人民對20xx美好生活的期盼,化作“春節(jié)大禮包”為不能返嫩人員留守親人、困難群體送上一份節(jié)日的問候和新春的祝福,愿春暖花開時“墨香飄天下,情滿嫩江城”。
愛心善款強保障,寒冬物資暖人心。市委有號召,人大有行動,在市人大常委會的宣傳和帶動下,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紛紛響應“人在遠方情在嫩江”暖心行動倡議,捐助愛心善款29萬多元,為留守親人購買豆油等生活物資,送上人大常委會的關心和人大代表的關愛。在市委、市政府的號召下,嫩江市政協(xié)委員們接力愛心,延伸為民情懷,積極主動捐款捐物,用10萬多元愛心善款為留守親人購買面粉,用真情義舉為留守親人獻上一份溫暖、用實際行動助力暖心行動在嫩江大地持續(xù)升溫。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三
今天是我國一年一度春運開啟第一天,返鄉(xiāng)大軍漸成洪流涌入陸海空各大交通樞紐,各地疫情防控壓力加大,在此提醒大家務必按照黨和政府的要求,做好個人防疫,平平安安回家、高高興興過年。
回家的路上做好防疫,平平安安歸來。國家衛(wèi)健委明確,從1月28日春運開始至3月8日春運結(jié)束共40天,三類人群(省外低風險地區(qū)返鄉(xiāng)人員、省內(nèi)中高風險區(qū)域所在設區(qū)市返鄉(xiāng)人員及省內(nèi)進口冷鏈食品從業(yè)人員、口岸直接接觸進口貨物從業(yè)人員、隔離場所工作人員、交通運輸工具從業(yè)人員等)需要持7天內(nèi)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xiāng)。同時,國務院明確要求全國各地對需要返鄉(xiāng)的人員實行鄉(xiāng)采樣、縣檢測,檢測機構(gòu)要在收到樣本后的12小時內(nèi)反饋檢測結(jié)果。拿到檢測結(jié)果為核酸陰性的人員方能返鄉(xiāng),返鄉(xiāng)后要接受當?shù)卣W(wǎng)格化管理?!盎丶业缆非f條,安全防疫第一條”,在回家路上一定要全程佩戴合格的口罩,有條件的可隨身攜帶速干手部消毒劑。要盡量避免直接接觸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共設施;避免用手接觸口眼鼻,注意咳嗽禮儀;盡量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避免與他人面對面相對;使用或接觸公用物品后,立即洗手。做好回家路上的防疫是你自身安全的保障,你的安全歸來則是全家人的安全保障。
走親訪友中做好防疫,高高興興團聚。對于低風險地區(qū),走親訪友也要做好個人防疫,要做到“三不三要”:不握手、不近談、不聚餐,要戴口罩、要一米距、要速消毒。疫情之下,沒有人會說你“矯情”,也不會因之而沖淡了友誼,反而會覺得你是對自己和他人安全負責任的,是值得信賴和靠譜的朋友。中高風險地區(qū)則不要走親訪友了,這是黨和政府的要求,千萬不要讓走訪給予病毒可乘之機,那樣會使訪友變成“害友”,使好友成了“損友”。各地政府也在提倡春節(jié)盡量別聚會,少一次親友團聚,就少一點疫情感染的風險;多聚一次餐,就徒增一次風險。各地政府也有結(jié)合地方實際提出的具體要求,大家務必遵守。農(nóng)村地區(qū)提倡“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公共場所落實好不聚集、戴口罩、勤消毒等防疫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乘坐交通工具要配合體溫檢測、掃碼查驗、對號入座、佩戴口罩,等等。春節(jié)拜年,不就是祝福親朋摯友健康幸福嗎?只要心意到了,不上門又有何妨?“少吃一頓飯情誼不會斷”,保護好彼此,就是互送最好的“福”。
過年是全國人民普遍的節(jié)日福利,讓我們在農(nóng)歷新年來臨之際,做好返鄉(xiāng)和走訪關鍵環(huán)節(jié)防疫,平平安安、高高興興地合家團聚吧!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四
過年是一首美妙的歌。
我們團聚在這兒,一起品嘗著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美食,雞鴨魚肉也都有了,還有我平日里很少吃到的鴨舌。不光房子里的氣味誘人,似乎整個小區(qū)都被浸在彌漫的香氣中,大家都認認真真地做菜,想把自己最拿手的菜讓大家品嘗。
過年前家家戶戶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有的剪窗花剪出來貼在墻上,有的寫對聯(lián),寫好的對聯(lián)掛在門上,有的買新衣,在過年那天穿上。過年了,人們就早早起來,穿上新衣,喝茶呀,打牌呀,拉家長呀,一直聊到晚上。等客人散了,就一起看一年一度的春晚,還和電視機里的主持人一起說新年倒計時“三—二—一—過年啦!”多快活!
我最愛看煙花,每當12點整,天空頓時一片通亮,就像是在白天一樣,我總是先看見好幾個黑色的煙花,快速沖向天空,然后又炸開了,看起來五光十色的,過了一兩秒我才聽見一陣巨響,是呀!聲音的傳播速度對于我們來說太快了,但聲音的音量響破云霄,好不熱鬧!
過年時小孩兒們也會給大人拜年,大人總是歡歡喜喜。古代的小孩拜年要跪下來磕頭,大人才會給紅包,而現(xiàn)在小孩子要鞠躬,或者說一句“爺爺,我給您拜年啦!”大人就會給小孩一個大大的紅包。畢竟一年只有一次嘛!我十分有成就感。
過年的確是一首歌,一首紅紅火火的歌!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五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題記。
今年的春節(jié)是快樂的,是自由的,是紅火的,也是有魅力的。
年末歲尾,街邊的燈籠三兩個三兩個的被掛在樹上,雖說還沒亮起來,但是已經(jīng)把四周都印的一片暖融融的紅。不管是哪里,都透露著春節(jié)的獨特魅力。
今年春節(jié)的空氣是自由的。每天不用早起,可以美美地睡到自然醒;不用每天趕作業(yè),完成媽媽布置的事情后就可以看自己喜歡的書。不用每天拼命鍛煉,可以在任何時間打籃球、乒乓球,還可以看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這樣的日子不喜歡才怪呢!
但今年春節(jié)最有魅力的還是包餃子吃餃子了。媽媽為了讓我們體驗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鐵下心來一定要我和姐姐親自包餃子。包餃子首先要準備餡料,其中我最愛的就屬蝦仁玉米餡。做蝦仁就需要剝蝦。只見一只只“蝦兵蝦將”張牙舞爪地向我宣戰(zhàn)。我仿佛一瞬間化身成為哪吒,披掛上陣,勇往直前,勢不可擋。只聽一陣“乒乒乓乓、稀里嘩啦”。
那只受盡嘲笑和侮辱的“餃子”被姐姐捏了起來。接著,她的臉上顯出一種難言的尷尬來,包餃子的艱巨任務最終還是交給了媽媽,她對這放在菜板上的餃子凝視了片刻,干凈利落的包出了一個漂亮又大方的餃子來。大家的贊美之詞溢于言表,餃子們被媽媽拯救了,我們對將可以吃上“正常餃子”的事情感到了無比的喜悅。
后來媽媽告訴我了一個小竅門,我經(jīng)過一遍一遍的練習,終于包出了一個個“小元寶”。餃子煮好了!看著一個個香噴噴、白胖胖的餃子,讓我的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餃子塞進嘴里:“哇!”燙得我哇哇直跳,手舞足蹈。爸爸調(diào)侃我說:“心急吃不了熱餃子?。 焙髞砦倚⌒囊硪淼芈穱L。果然鮮中帶甜,咸中帶鮮,既有蝦的鮮,又有玉米的甜。比起速凍水餃,真是無比美味。不僅吃得放心,更加吃得開心。這就是勞動的魅力!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六
初二回娘家,這是河南省東部地區(qū)春節(jié)串親戚的規(guī)矩。串親戚要帶“四樣禮”——大饃、小饃、糕點果子和油條?,F(xiàn)在,人民生活富裕了,這“四樣禮”就變成了名煙名酒和進口水果。但是禮品再豐盛,都不能少了大饃和小饃。在豫東的風俗中,大饃和小饃的象征意義就是糧食。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糧食是最重要的禮物。新年伊始,閨女、女婿帶著外孫要把最好的糧食送到親人家里,娘家人回贈的禮品中,最重要的一樣就是棗花子。
棗花子是由小麥面做成,用紅棗做點綴。我還見過一種叫做面龍的棗花饃,長長的,如盤龍樣彎曲,龍身上畫了很多符號,龍頭上鑲嵌了兩粒紅棗,十分威武。
饃好蒸,面難發(fā),酵母更難做。臨近春節(jié),氣候變冷,做酵母時,要把玉米糊放在籠屜上先蒸一下,待蒸熟了,再放進老酵頭攪拌均勻,放在鍋邊灶沿,或是蓋上一層棉被,讓其自然地發(fā)酵。等面團發(fā)得如水一樣四溢的時候,從面盆中挖出來放在案板上,摻進面粉盤成一團,軟硬適度,就可以揉饅頭劑子上鍋蒸了。
做大饃的過程非常簡單,在蒸好的饅頭上均勻敷上一層生面,在最頂端放上一顆紅棗,放入鍋中再次蒸熟就行了。如此多次重復,一層層地敷上去,一層層地蒸熟,可以根據(jù)需求蒸出大小不同的大饃來。我兒時,曾經(jīng)見過新女婿第一次上門帶的大饃,用一大塊紅綢布包裹著,大饃放在一個直徑二尺的玉米秸稈做的鍋蓋上。這種大饃另有一名,叫“饃山”,意思是把如山一樣的糧食給老岳父送來了。
因為棗花子是回贈給晚輩專用的禮物,就有了特殊的意義。我們老家有句俗話,叫“要飯的不要棗花子”,有不吃嗟來之食的意思,窮人要窮得有志氣,即使討飯也不愿做晚輩。
棗花子是一種傳統(tǒng)文化,也傳承了中華民族性格中那種不屈的犟勁!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七
我隨父母離家進城快十年了,今年回家鄉(xiāng)過年了。家鄉(xiāng)那濃郁的年味還一直讓我難以忘懷。大年三十早上,爸爸正在貼春聯(lián)。農(nóng)村的春聯(lián)大部分是村里人寫的,聞著一股墨香味,對聯(lián)的內(nèi)容有的隨口即興傳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在城里的春聯(lián),多是印刷廠成批印出來的,貼在門上,雖也好看,卻總覺得少了點年味,而且千篇一律,沒有特點。上午,我、爸爸、爺爺全家一起去祭祖,走過泥濘的田埂,我們終于到了,我們一起為祖先燒錢、磕頭,爸爸對我說:“兒子,以后你不論到了哪里,你都一定要每年回來祭祖?!蔽也惶靼装职值脑?,但我覺得爸爸想讓我不論怎么出人頭地,都不能忘了祖先,忘了自己的根。
原來,父母不辭辛苦,攜家?guī)Э?,回家鄉(xiāng)過年,不為別的,就是想重溫一下那久違的年味。其實,城里也不是沒有年味。那鋪天蓋地的年貨廣告,張燈結(jié)彩的高大建筑,精彩紛呈的春節(jié)晚會,收到的成堆賀卡,打爆的拜年電話,成千上萬條的拜年短信,五花八門的電子郵件,酒店里豐盛的年夜飯,還有滿大街的紅男綠女,不都是年味嗎?可是我魂縈夢繞,日思夜想的還是家鄉(xiāng)的年味。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八
每當臨近春節(jié),在外的人們紛紛回鄉(xiāng)過年,一場全年最大的遷徙活動開始了,這些天里人們東來西往、北上南下,這就是“春運”。從我記事起至今,春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我讀幼兒園時,春運交通工具只有擁擠的長途汽車、悶熱的綠皮火車以及昂貴的飛機。我老家在南平,距泉州約三百多公里,回老家大多選擇長途汽車,如果坐過當時的長途汽車,你才能真正理解什么叫“一票難求”!由于泉州是一個外來務工人員極多的城市,車輛運力不足,爸爸常是在出發(fā)前一周去車站“搶”票,即便如此也得排上半天的隊,外省票就更緊張了,有人甚至為了一張車票直接睡在了車站里,排上幾天隊。一大堆人扎在窗口前排隊,就像一條大河要流過一個小江口,后面推前面、前面再推前面,怎一個“擠”字了得!等到坐上車后,發(fā)現(xiàn)車里擠滿人,這是因為連“過道票”也賣了出去,人如同沙丁魚罐頭一樣擠得滿滿當當?shù)?,汽車?nèi)顯得空間特狹小、空氣質(zhì)量差,并且開起來速度很慢,三百多公里得走上七八個小時,真找不出半個優(yōu)點吶!
因為我國高速公路、鐵路發(fā)達起來,幾年間高速公路和鐵路的里程躍居全球第一!居民人均gdp也顯著提升,多數(shù)人買得起汽車、坐得起高鐵甚至飛機。春運期間,人們可以隨時出發(fā),開著車奔馳在平坦、寬闊的高速公路上,回家的路是一馬平川。除了私家車出行之外,現(xiàn)在坐高鐵出行的人最多,高鐵四通八達??空竞芏?,車內(nèi)坐椅綿軟、舒適,車廂寬敞明亮,速度極快,目前最高的速度達到300多公里。
像我回老家的時間,從坐長途汽車七八個小時縮短到坐高鐵的一個多小時,使人感覺回鄉(xiāng)之路短了不少。其實,路程沒變,人數(shù)沒變,思鄉(xiāng)的心沒變,變了的只是時代,人們不再需要拼命搶票,不再在臟亂擁擠中踏上歸家之路,科技的進步,使得生活和出行更加便捷。相信在未來,更先進的技術(shù)能給人類帶來更多福利。
春運的變化只是我國輝煌七十多年的一個縮影,在這七十多個春秋,中國人民從饑寒到溫飽到小康。作為青少年,擔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懷著一顆中國心,努力學習,將來要讓祖國攀上新的高峰,走向新的輝煌!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九
雪落枝頭,銀裝素裹。蠟梅傲盛,佳節(jié)臨近。
高鐵站站臺上的人們相互寒暄,各種方言夾雜在一起,透出一股兒濃濃的年味。談笑間,高鐵已駛來,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赝T跇酥揪€處。人們陸續(xù)上車,將行李安置妥當,尋一處坐下,一會兒就到家了。
以往回家,人們搭乘的是擁擠不堪的大巴或慢速火車,朝發(fā)夕至,身心俱疲。如今,你瞧啊,高鐵上行色匆匆的人正滿懷期待,風塵仆仆者正滿心歡喜。高鐵是中國飛速發(fā)展的代表之一,它穿過長長的隧道,向著遼闊的大地駛?cè)?,駛向心中溫暖的港灣?BR> 離家三日,刮目相看。
剛到村口,就有一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覺,近些年美麗鄉(xiāng)村的建設很是“給力”。村頭的老年活動中心好不熱鬧,公園里的健身器材煥然一新。暮色降臨,隨著音樂擺動的廣場舞大媽們,為鄉(xiāng)村增色不少。
新年新氣象,美麗鄉(xiāng)村,好山好水好人家,好風好景好地方,幸福掛在了村民的臉上。
其樂融融,家味濃濃。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紅極一時,將全國各地的美食展示了個遍。年年除夕,家長里短,炊煙裊裊,最重要的是年夜飯。
柔嫩多汁的雞,紅燒獅子頭,鮮嫩肥美的魚,……一盤盤令人唇齒生香舌根生津的美味佳肴,迅速被“洗劫一空”,甚至于仍意猶未盡。廚房里熱氣騰騰,餐桌上人聲鼎沸,那絲絲裊裊的人間煙火映著一張張如花的笑臉,直直吹到我心坎里,回味無窮。
中國年,感受著濃濃的中國味。過著中國年,享受著中華盛世!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
年味其實是無所不在的,在一年只穿幾天卻異?;鸨奶蒲b銷售中;在美容院爭相辦卡的熱鬧中;在家電賣場買大屏幕彩電的長隊中;在新車主握著方向盤,帶全家人游玩的計劃中;在置辦新年貨帶給人們的快樂中。在人們對新年的期盼里,年就這樣靜悄悄地走來了。
現(xiàn)在我知道了,長輩們給我和弟弟壓歲錢是給我們擋災避禍。雖然現(xiàn)在并沒有“祟”這個怪物,但這是長輩對晚輩的深深的愛;爸爸媽媽包紅包給爺爺奶奶,是晚輩對長輩的孝心,祈禱他們身體健康,遠離災禍。
我跑到房間包了一個紅包給爺爺,可爺爺說:“謝謝般般!爺爺心領啦!留給般般買學習用品吧!”那就等我長大吧,用我自己的努力,給我愛的家人“壓歲錢”,祈禱他們幸??鞓?!
作者:趙珈妮。
“哇,今天是二零二零年的最后一天——大年三十!”一大早我興奮得跟家人們說,但他們各個都在做自己的事。
看!爸爸正在貼春聯(lián),為了讓過去的不再回來,全力迎接新的一年,他把舊年的春聯(lián)撕下來,換上了新的春聯(lián)。上聯(lián)和下聯(lián)貼好了,“?!笨刹荒苌伲职职选案!弊值怪N,代表“福到了”。
媽媽可不是沒有事情干的。她把買來的兩串小燈籠掛在電視的左右兩邊,“呀!貼歪了!”“呀!又貼歪了!”媽媽口中不時會說。她一定要把燈籠掛得一樣高,這會兒她小心翼翼地把小燈籠掛上去,終于滿意了,本來以為要叫爸爸來才能貼好呢!
吃了好久我說:“仿佛吃到了家的味道?!眿寢屨f:“當然了,年夜飯吃得是喜悅,品的是親情,縷縷飯香中間聞到的是家的味道?!?BR> 不知不覺中春晚已經(jīng)開始了,我和外婆都是春晚的忠實觀眾。一開始我在沙發(fā)上又蹦又跳,心情好的不得了??墒?,越到后面我就越困,我對自己說:“加油!你能看到敲鐘,今年就會很牛?!苯K于等到倒計時了:五、四、三、二、一當當當……“新的一年來了!”話音剛落,我便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新的一年就在我甜甜的夢中開始了。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一
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是我們小孩子最最盼望的日子,俗話說得好:“大人望種田啊,小孩望過年啊?!边^年最主要的是能吃餃子、放鞭炮、還有更實惠的就是可以得到壓歲錢了。
今年過年我就學習包餃子了,我跟著媽媽到了姑媽家。媽媽首先走進廚房興致勃勃的幫姑媽包餃子,我閑著沒事干也來到廚房學著包起了餃子。我看見媽媽把包面皮攤開放上瘦肉料然后卷起皮子,做成了一個彎彎的大餃子,我也學著她的樣子做了起來,可是我包了一個歪歪扭扭的餃子。媽媽悄悄的在我的餃子里放了一枚硬幣,我也乘著媽媽不注意也在她的餃子里放了硬幣。不一會我們就在說說笑笑中將餃子包完了。過了一會我聽見姑媽叫著:“吃餃子了”。我的姐姐妹妹們都等不及的跑過來。媽媽笑著說:“今天我要嘗嘗我兒子的餃子”。我也高聲叫起來:“我也要嘗嘗我自己的餃子”。媽媽“笑里藏刀”地笑起來了。我也咪咪地笑著。媽媽一口咬下去,我兩眼看著媽媽也一口咬下去,“哎呀”。我和媽媽異口同聲地說:“我的餃子里怎么也有硬幣???”這時可把大家都給樂壞了。
到了晚上,姑媽說:“給壓歲錢了哦”我一聽,第一個沖了上去。姑媽給每個人都發(fā)了一個紅包,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一看里面放著一個紙條。我看了一看,條子上面寫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哎!”還是二爹豪爽地給了我們一個大紅包,我打開看了看,“?。∫磺г?!”可把我樂壞了。我一蹦三尺高。妹妹們最淘氣了,她們?nèi)齻€可在我家里是出了名的“淘氣三劍客”??!她們對我說:“哥哥我們也送給你一個紅包”,我想今天她們給我送紅包,可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啊!這里面肯定有鬼,于是我想了想就把紅包對著她們一打開,突然一只只蟲子向她們面前跳過去。她們嚇得落荒而逃了,我在后邊哈哈大笑。
你們看,這個春節(jié)夠有趣味的吧!放鞭炮、猜謎語等等活動都是在我們家里開展的,房間里一直充滿著歡聲笑語。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二
在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我最喜歡的就是過年,那真是一個令人開心快樂的節(jié)日。
進入了十二月,在錦江這個地方就成了購年貨的狂風模式,大街上人山人海,紅紅的燈籠高高掛起,一派過年的喜慶氣像,我和媽媽也加入這個行列,來到超市,買紙皮核桃、桃子、北京烤鴨……我大包小包地拎回家。
那天,我和周燦燦正在玩吃雞的游戲,媽媽說:"快來。"我說:"干什么?"媽媽說:"你快掃地。"我說:"好的。"哦拿起掃把,把庭院打掃得干干凈凈,等我掃好了地,我累得滿頭大汗,游戲也結(jié)束了,周燦燦開始發(fā)邀請函,我接受了,我們開始了,我說跳皮筋,結(jié)果,我被瞬間秒殺了。
媽媽開始貼福字了。我看見媽媽把福字貼倒了,我說:"為什么把福字貼倒呢?。"媽媽說:"你自己想。"我想了想,我和哥哥異口同聲地說:“是不是,福到了?"我的媽媽說:"你們真聰明。"。
最讓人激動地時刻來到了。媽媽做了一桌的好吃的,看著就流口水,我們開始吃年飯啦,大家有說有笑,可開心了。之后,我洗了澡,穿上了新衣服,不一會兒,開始給壓歲錢了,媽媽把一個厚厚的紅包給了我,說是壓歲錢,我急忙拿住,連聲說:“謝謝媽媽,祝媽媽健康長壽?!眿寢屝χf:“過了一個年,孩子長大了,懂事多了?!?BR> 這就是錦江的年,令人難忘的年。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三
孩童時期,最期待的節(jié)日便是春節(jié)。不單單是喜歡熱鬧,更是因為可以吃上一大桌豐盛的美味佳肴,以及收到作為孩子最為期待的壓歲錢。臨近除夕,我會幫著母親包餃子、炸糯米圓子,然后等著吃出鍋的第一顆圓子,有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除夕當天,幫著父親一起貼春聯(lián)、大掃除,而后一家人團聚一堂吃年夜飯,滿滿的喜悅。年夜飯過后,在春晚的歡聲笑語間感受春節(jié)的美好,在零點的煙花中許下對新年美好的期許,幸福不過如此。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jié)于我而言,印象最深的是貼春聯(lián),記憶中從不曾忘卻的那一抹“紅”。春聯(lián)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從風格不同、內(nèi)容豐富的對聯(lián)中,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鄉(xiāng)風民俗和濃郁的年味。從我記事起,每一年都會和父親一起貼春聯(lián),大年三十的早上,母親會早早叫我起床,她準備年夜飯,我陪父親貼對聯(lián),父親總會讓我讀春聯(lián),教我識字。紅磚綠瓦的平房是我出生并成長的地方,當時家中還是那種木門,父親將糯米飯摻熱水放在一個容器里,不停攪拌,制作貼春聯(lián)的漿糊,制作完成后,父親用一把破舊的刷子把漿糊均勻地糊在門上,小小的我將春聯(lián)遞給父親,仰望著父親高大挺直的背影,在我心中,父親是個無所不能的英雄。而后,家中蓋了新樓房,有了好看的玻璃門,父親不舍得將漿糊刷在這敞亮的大門上。于是,我們開始用膠布粘對聯(lián),我用剪刀將膠布裁成無數(shù)個小段,父親再將這些小膠布貼在春聯(lián)的邊緣,他是一個嚴謹細致的人,貼完一邊的春聯(lián)后,他總是拿出卷尺測量高度,以確定另一邊的起點,保證兩邊對聯(lián)一般高低,看到對聯(lián)十分對稱地分布在門的兩側(cè),我從心底欽佩他。
工作之后,過年待在家的時間越來越短,沒有太多時間陪伴母親置辦年貨、準備年夜飯的食材。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陪著父親貼春聯(lián)。今年,父親站在小板凳上貼對聯(lián),我如往常一樣剪著一塊一塊的膠布,看著父親岣嶁著身子,眼中突然閃過一絲淚光,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父親的背影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許是我長高了,父親卻因常年的勞作壓彎了身子,站在他的面前,我不用像以前一樣仰頭看著他,可在我的心中,他一直是我仰望的人。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時間帶給我們的是成長,留給父母的`卻是老去。過年期間獨自去影院看了《你好,李煥英》,這是賈玲為了紀念她母親而導演的一部電影。不敢?guī)е赣H一起看,怕在她面前哭,更怕看到她哭。看到影片結(jié)尾的那句話,“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jīng)也是個花季少女”,眼淚不容分說地奪眶而出。她很傻,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冬天我手腳冰涼,她會把我腳放在她肚子上取暖;對自己很吝嗇,給我買東西卻總是很大方;我很瘦,她想方設法讓我多吃點;給她買衣服她會說我亂花錢,但掩飾不住臉上的笑意……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愿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父母的負重前行換來了我們的歲月靜好。《你好,李煥英》存在的另一個意義就是點醒大家——珍惜身邊人。正如評論所說:你以為你已經(jīng)很愛媽媽了,但媽媽遠比你想象中的更愛更愛你。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多多陪伴父母,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給最愛我們的人。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四
春節(jié)繁忙的腳步走得更快了,隨著一連串紅通通的燈籠,它即將到達。
春節(jié)是快樂的,是熱鬧的,也是靜謐,和諧的。一大早,城市還沒從沉睡中醒來,我走出家門,獨自漫步在大街上,一幅美麗的畫卷呈現(xiàn)在眼前。
春陽普照,萬物都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金色,催促著花草樹木趕緊生長。在綠化帶那里,出現(xiàn)一個熟悉的身影,"哦!原來是可親可敬的保安叔叔。他正在掛籠呢!"身旁還有兩個淘氣的小孩,拿著幾串小燈籠揮動著,陽光照在他們紅通通的臉蛋上,顯得萬分可愛。我望了望樹上,樹上已掛滿了幾個紅紅的燈籠。我不禁暗暗贊嘆:"多美啊!"小燈籠高高掛在樹上,一陣陣暖人的春風襲來,把人們冬天凍僵的心融化了。小燈籠隨著春風舞動,晃來晃去,有多俏皮就有多俏皮,小燈籠那鮮紅的顏色,使我的心里仿佛點了一盞紅燈,溫暖的感覺如涓涓細流,直鉆心間。
過了許久,保安叔叔已經(jīng)掛了一大半了,調(diào)皮的春風把燈籠寶寶抱在地上,嚇得燈籠寶寶又是翻滾又是蹦跳,叔叔見狀,無奈地跑去抱起燈籠寶寶放在樹上,燈籠寶寶才安心下來。兩個淘氣的小孩還沒有累,清脆的笑聲回蕩在靜謐的小區(qū)中。保安掛完了最后一個燈籠,放心地回家了。那兩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似乎玩累了,汗流浹背地回到家了。只剩下掛滿紅燈籠的樹,天空還是那樣藍,樹葉仍是那抹綠,花兒依是那樣紅……一切都沒有變化,只是多了那喜慶的燈籠,春風來的時候,它又跳起了舞。
這幅如詩如畫一般畫面,成為一幅寧靜的畫,深深地成為我記憶中一顆很亮的星星。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五
紅火的燈籠、喜慶的春聯(lián)、各色各樣的年貨,20xx年牛年春節(jié)如約而至。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廚房里熱火朝天,燉鍋里有雞湯、排骨湯,灶臺上有切好等待下鍋的肉絲、蔥花、豆腐……但我卻對年糕“情有獨鐘”,它香甜軟糯,是每年春節(jié)必備品。在我們當?shù)?,年糕又名糖粿(當?shù)胤窖缘闹C音),它不僅是一種節(jié)日美食,還因好口彩、好寓意給人帶來新的希望,頗受大家喜歡。而我對年糕“念念不忘”,更多的是記憶中的年味總與年糕緊緊相連。
記憶中,有年糕,有忙碌。每年年底,父親就開始籌備年貨,基本的食材都是自己“加工生產(chǎn)”的',廚房總會充滿煙火,熱熱鬧鬧的,給濕冷的冬天增加了幾分暖意。父親大概在廿五開始蒸年糕,將糯米粉、米粉、紅糖倒入大陶瓷盆,不斷揉,不斷加粉,和成面團,接著倒入年糕葉中,并在表面撒上花生、紅棗端到灶上。我就會守著灶頭,聽從指令加柴火,蒸時火力要旺且平穩(wěn),防止忽大忽小,避免蒸得過度或不熟。長大后,我們雖然忙于工作,無法像小時候一樣“加工生產(chǎn)”,但總會在年底認真挑選年貨,給孩子置辦新衣。所以,年味就是在儀式感的忙碌中愈加濃烈。
記憶中,有年糕,有分享。父親是蒸年糕的好手,每年都要用灶頭鍋一般大的蒸籠蒸上四五籠。小時候,因為“饞”,我會當好父親的小幫手,將一屜一屜年糕蒸熟,幫忙送到大姑、小姑、伯伯、叔叔以及鄰里依伯和依姆手中,他們也會往我口袋塞滿小零食,或者從灶頭裝些魚丸、肉燕讓我?guī)Щ丶?。而我會因為他們的夸張,或者是手中拿不下的東西,得意洋洋一整天。學會分享的我們,雖許久未見,但總會互相分享一下生活、工作的變化,盡管不懂從哪聊起這“家長里短”,但又總是“滔滔不絕”。所以,年味就是在相聚中分享喜悅而讓人懷念。
記憶中,有年糕,有甜膩。年糕的吃法有很多種,我相對喜歡炸和煮。因為自小喜歡吃甜食,對于年糕更是百吃不厭。小時候,我根本不懂“上火”這一詞,可以吃掉小半盤炸年糕。我記得,父親將年糕切成長條,用蛋液裹著炸得金燦燦的,不僅應景,還香酥撲鼻,讓我一口又一口吃得停不下來。而點心則是年糕煮成的小甜湯,將年糕切成片狀,有時可以再加個荷包蛋,一碗下去,甜味從舌尖直達心頭,甜得親切,甜得安穩(wěn)。如今,每次回娘家,我總問還有年糕嗎?而每次我總能吃到熟悉的甜膩味。所以,年味就是無私關愛中給予親情的溫暖。
很多人會說年味越來越淡,沒有意思。但筆者認為,只是我們慢慢長大,日子越來越好,錢包越來越鼓,對于春節(jié)中追求的物質(zhì)不再強烈,但盼望過年的心依舊。我們會在年底開始數(shù)著春節(jié)來臨的日子,我們依然如幼年時對過年有著道不盡的期盼和幸福。而我對濃濃年味則藏在一口又口的年糕中,希望日子甜甜的、紅紅的。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一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我一邊唱著歌,一邊迎接我的本命年——牛年。
一大早,我穿著喜慶的大紅色的新衣,喜氣洋洋地去向爺爺奶奶說吉祥話。爺爺是生意人,所以我一見到爺爺,便大聲說:“恭喜發(fā)財!”爺爺樂呵呵的看著我,一拍我的后腦勺,高興地說:“我的陳瀟禹什么時候這么懂事了?”我乘機調(diào)皮的對爺爺說:“爺爺,你可不要三升小麥磨了五升面粉,有了出息沒進?!睜敔?shù)牡谝环从呈谴蛭摇?勺屑毾胂?,又轉(zhuǎn)怒為喜。我趁著這工夫,去祝奶奶身體健康了。
到了晚上,我和媽媽一同來到外面,欣賞爸爸爺爺放煙花。看著看著,我的心里癢癢的。拿出“仙女棒”,開始搖擺搖擺了!結(jié)果一層黑霧包圍了我。
每逢過年我就開心。因為平時爸爸在外地工作,爺爺奶奶在廠里,只有我和媽媽在一起,也只有過年我們一家人才能團團圓圓在一起。
我期待下一年的到來!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二
料峭的寒冬讓萬物收斂,卻沒有阻止愛的蔓延。在20xx年春節(jié)來臨之際,為響應“就地過年”號召,讓未返鄉(xiāng)朋友及其留守親人安心過年,黑龍江省嫩江市推行暖心行動“六舉措”,用溫暖虹光撥開“疫”霾,凝聚起幸福過大年濃厚氛圍。
全市各部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用真心真情真愛籌備一份份沉甸甸的“春節(jié)大禮包”,以實際行動為留守親人送關懷,使未返鄉(xiāng)的朋友及其親人感受了的“家”的溫暖,切實譜寫出“隔離不隔情、阻疫不阻愛”的生動篇章。
書春聯(lián)送祝福,寒冬墨香暖人心。市委組織部老干部局離退休干部黨工委所屬書畫協(xié)會黨支部組織11位老干部為留守親人書寫春聯(lián)和“福”字;市委宣傳部聯(lián)合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市教育局邀請省市級書法家、作家協(xié)會會員、書法愛好者投身創(chuàng)作,書寫暖心春聯(lián)。一副副春聯(lián)、一張張福字滿載著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關愛,滿載著嫩江文化戰(zhàn)線的祝福和祝愿,滿載著全市人民對20xx美好生活的期盼,化作“春節(jié)大禮包”為不能返嫩人員留守親人、困難群體送上一份節(jié)日的問候和新春的祝福,愿春暖花開時“墨香飄天下,情滿嫩江城”。
愛心善款強保障,寒冬物資暖人心。市委有號召,人大有行動,在市人大常委會的宣傳和帶動下,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紛紛響應“人在遠方情在嫩江”暖心行動倡議,捐助愛心善款29萬多元,為留守親人購買豆油等生活物資,送上人大常委會的關心和人大代表的關愛。在市委、市政府的號召下,嫩江市政協(xié)委員們接力愛心,延伸為民情懷,積極主動捐款捐物,用10萬多元愛心善款為留守親人購買面粉,用真情義舉為留守親人獻上一份溫暖、用實際行動助力暖心行動在嫩江大地持續(xù)升溫。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三
今天是我國一年一度春運開啟第一天,返鄉(xiāng)大軍漸成洪流涌入陸海空各大交通樞紐,各地疫情防控壓力加大,在此提醒大家務必按照黨和政府的要求,做好個人防疫,平平安安回家、高高興興過年。
回家的路上做好防疫,平平安安歸來。國家衛(wèi)健委明確,從1月28日春運開始至3月8日春運結(jié)束共40天,三類人群(省外低風險地區(qū)返鄉(xiāng)人員、省內(nèi)中高風險區(qū)域所在設區(qū)市返鄉(xiāng)人員及省內(nèi)進口冷鏈食品從業(yè)人員、口岸直接接觸進口貨物從業(yè)人員、隔離場所工作人員、交通運輸工具從業(yè)人員等)需要持7天內(nèi)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xiāng)。同時,國務院明確要求全國各地對需要返鄉(xiāng)的人員實行鄉(xiāng)采樣、縣檢測,檢測機構(gòu)要在收到樣本后的12小時內(nèi)反饋檢測結(jié)果。拿到檢測結(jié)果為核酸陰性的人員方能返鄉(xiāng),返鄉(xiāng)后要接受當?shù)卣W(wǎng)格化管理?!盎丶业缆非f條,安全防疫第一條”,在回家路上一定要全程佩戴合格的口罩,有條件的可隨身攜帶速干手部消毒劑。要盡量避免直接接觸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共設施;避免用手接觸口眼鼻,注意咳嗽禮儀;盡量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避免與他人面對面相對;使用或接觸公用物品后,立即洗手。做好回家路上的防疫是你自身安全的保障,你的安全歸來則是全家人的安全保障。
走親訪友中做好防疫,高高興興團聚。對于低風險地區(qū),走親訪友也要做好個人防疫,要做到“三不三要”:不握手、不近談、不聚餐,要戴口罩、要一米距、要速消毒。疫情之下,沒有人會說你“矯情”,也不會因之而沖淡了友誼,反而會覺得你是對自己和他人安全負責任的,是值得信賴和靠譜的朋友。中高風險地區(qū)則不要走親訪友了,這是黨和政府的要求,千萬不要讓走訪給予病毒可乘之機,那樣會使訪友變成“害友”,使好友成了“損友”。各地政府也在提倡春節(jié)盡量別聚會,少一次親友團聚,就少一點疫情感染的風險;多聚一次餐,就徒增一次風險。各地政府也有結(jié)合地方實際提出的具體要求,大家務必遵守。農(nóng)村地區(qū)提倡“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公共場所落實好不聚集、戴口罩、勤消毒等防疫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乘坐交通工具要配合體溫檢測、掃碼查驗、對號入座、佩戴口罩,等等。春節(jié)拜年,不就是祝福親朋摯友健康幸福嗎?只要心意到了,不上門又有何妨?“少吃一頓飯情誼不會斷”,保護好彼此,就是互送最好的“福”。
過年是全國人民普遍的節(jié)日福利,讓我們在農(nóng)歷新年來臨之際,做好返鄉(xiāng)和走訪關鍵環(huán)節(jié)防疫,平平安安、高高興興地合家團聚吧!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四
過年是一首美妙的歌。
我們團聚在這兒,一起品嘗著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美食,雞鴨魚肉也都有了,還有我平日里很少吃到的鴨舌。不光房子里的氣味誘人,似乎整個小區(qū)都被浸在彌漫的香氣中,大家都認認真真地做菜,想把自己最拿手的菜讓大家品嘗。
過年前家家戶戶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有的剪窗花剪出來貼在墻上,有的寫對聯(lián),寫好的對聯(lián)掛在門上,有的買新衣,在過年那天穿上。過年了,人們就早早起來,穿上新衣,喝茶呀,打牌呀,拉家長呀,一直聊到晚上。等客人散了,就一起看一年一度的春晚,還和電視機里的主持人一起說新年倒計時“三—二—一—過年啦!”多快活!
我最愛看煙花,每當12點整,天空頓時一片通亮,就像是在白天一樣,我總是先看見好幾個黑色的煙花,快速沖向天空,然后又炸開了,看起來五光十色的,過了一兩秒我才聽見一陣巨響,是呀!聲音的傳播速度對于我們來說太快了,但聲音的音量響破云霄,好不熱鬧!
過年時小孩兒們也會給大人拜年,大人總是歡歡喜喜。古代的小孩拜年要跪下來磕頭,大人才會給紅包,而現(xiàn)在小孩子要鞠躬,或者說一句“爺爺,我給您拜年啦!”大人就會給小孩一個大大的紅包。畢竟一年只有一次嘛!我十分有成就感。
過年的確是一首歌,一首紅紅火火的歌!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五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題記。
今年的春節(jié)是快樂的,是自由的,是紅火的,也是有魅力的。
年末歲尾,街邊的燈籠三兩個三兩個的被掛在樹上,雖說還沒亮起來,但是已經(jīng)把四周都印的一片暖融融的紅。不管是哪里,都透露著春節(jié)的獨特魅力。
今年春節(jié)的空氣是自由的。每天不用早起,可以美美地睡到自然醒;不用每天趕作業(yè),完成媽媽布置的事情后就可以看自己喜歡的書。不用每天拼命鍛煉,可以在任何時間打籃球、乒乓球,還可以看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這樣的日子不喜歡才怪呢!
但今年春節(jié)最有魅力的還是包餃子吃餃子了。媽媽為了讓我們體驗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鐵下心來一定要我和姐姐親自包餃子。包餃子首先要準備餡料,其中我最愛的就屬蝦仁玉米餡。做蝦仁就需要剝蝦。只見一只只“蝦兵蝦將”張牙舞爪地向我宣戰(zhàn)。我仿佛一瞬間化身成為哪吒,披掛上陣,勇往直前,勢不可擋。只聽一陣“乒乒乓乓、稀里嘩啦”。
那只受盡嘲笑和侮辱的“餃子”被姐姐捏了起來。接著,她的臉上顯出一種難言的尷尬來,包餃子的艱巨任務最終還是交給了媽媽,她對這放在菜板上的餃子凝視了片刻,干凈利落的包出了一個漂亮又大方的餃子來。大家的贊美之詞溢于言表,餃子們被媽媽拯救了,我們對將可以吃上“正常餃子”的事情感到了無比的喜悅。
后來媽媽告訴我了一個小竅門,我經(jīng)過一遍一遍的練習,終于包出了一個個“小元寶”。餃子煮好了!看著一個個香噴噴、白胖胖的餃子,讓我的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餃子塞進嘴里:“哇!”燙得我哇哇直跳,手舞足蹈。爸爸調(diào)侃我說:“心急吃不了熱餃子?。 焙髞砦倚⌒囊硪淼芈穱L。果然鮮中帶甜,咸中帶鮮,既有蝦的鮮,又有玉米的甜。比起速凍水餃,真是無比美味。不僅吃得放心,更加吃得開心。這就是勞動的魅力!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六
初二回娘家,這是河南省東部地區(qū)春節(jié)串親戚的規(guī)矩。串親戚要帶“四樣禮”——大饃、小饃、糕點果子和油條?,F(xiàn)在,人民生活富裕了,這“四樣禮”就變成了名煙名酒和進口水果。但是禮品再豐盛,都不能少了大饃和小饃。在豫東的風俗中,大饃和小饃的象征意義就是糧食。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糧食是最重要的禮物。新年伊始,閨女、女婿帶著外孫要把最好的糧食送到親人家里,娘家人回贈的禮品中,最重要的一樣就是棗花子。
棗花子是由小麥面做成,用紅棗做點綴。我還見過一種叫做面龍的棗花饃,長長的,如盤龍樣彎曲,龍身上畫了很多符號,龍頭上鑲嵌了兩粒紅棗,十分威武。
饃好蒸,面難發(fā),酵母更難做。臨近春節(jié),氣候變冷,做酵母時,要把玉米糊放在籠屜上先蒸一下,待蒸熟了,再放進老酵頭攪拌均勻,放在鍋邊灶沿,或是蓋上一層棉被,讓其自然地發(fā)酵。等面團發(fā)得如水一樣四溢的時候,從面盆中挖出來放在案板上,摻進面粉盤成一團,軟硬適度,就可以揉饅頭劑子上鍋蒸了。
做大饃的過程非常簡單,在蒸好的饅頭上均勻敷上一層生面,在最頂端放上一顆紅棗,放入鍋中再次蒸熟就行了。如此多次重復,一層層地敷上去,一層層地蒸熟,可以根據(jù)需求蒸出大小不同的大饃來。我兒時,曾經(jīng)見過新女婿第一次上門帶的大饃,用一大塊紅綢布包裹著,大饃放在一個直徑二尺的玉米秸稈做的鍋蓋上。這種大饃另有一名,叫“饃山”,意思是把如山一樣的糧食給老岳父送來了。
因為棗花子是回贈給晚輩專用的禮物,就有了特殊的意義。我們老家有句俗話,叫“要飯的不要棗花子”,有不吃嗟來之食的意思,窮人要窮得有志氣,即使討飯也不愿做晚輩。
棗花子是一種傳統(tǒng)文化,也傳承了中華民族性格中那種不屈的犟勁!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七
我隨父母離家進城快十年了,今年回家鄉(xiāng)過年了。家鄉(xiāng)那濃郁的年味還一直讓我難以忘懷。大年三十早上,爸爸正在貼春聯(lián)。農(nóng)村的春聯(lián)大部分是村里人寫的,聞著一股墨香味,對聯(lián)的內(nèi)容有的隨口即興傳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在城里的春聯(lián),多是印刷廠成批印出來的,貼在門上,雖也好看,卻總覺得少了點年味,而且千篇一律,沒有特點。上午,我、爸爸、爺爺全家一起去祭祖,走過泥濘的田埂,我們終于到了,我們一起為祖先燒錢、磕頭,爸爸對我說:“兒子,以后你不論到了哪里,你都一定要每年回來祭祖?!蔽也惶靼装职值脑?,但我覺得爸爸想讓我不論怎么出人頭地,都不能忘了祖先,忘了自己的根。
原來,父母不辭辛苦,攜家?guī)Э?,回家鄉(xiāng)過年,不為別的,就是想重溫一下那久違的年味。其實,城里也不是沒有年味。那鋪天蓋地的年貨廣告,張燈結(jié)彩的高大建筑,精彩紛呈的春節(jié)晚會,收到的成堆賀卡,打爆的拜年電話,成千上萬條的拜年短信,五花八門的電子郵件,酒店里豐盛的年夜飯,還有滿大街的紅男綠女,不都是年味嗎?可是我魂縈夢繞,日思夜想的還是家鄉(xiāng)的年味。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八
每當臨近春節(jié),在外的人們紛紛回鄉(xiāng)過年,一場全年最大的遷徙活動開始了,這些天里人們東來西往、北上南下,這就是“春運”。從我記事起至今,春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我讀幼兒園時,春運交通工具只有擁擠的長途汽車、悶熱的綠皮火車以及昂貴的飛機。我老家在南平,距泉州約三百多公里,回老家大多選擇長途汽車,如果坐過當時的長途汽車,你才能真正理解什么叫“一票難求”!由于泉州是一個外來務工人員極多的城市,車輛運力不足,爸爸常是在出發(fā)前一周去車站“搶”票,即便如此也得排上半天的隊,外省票就更緊張了,有人甚至為了一張車票直接睡在了車站里,排上幾天隊。一大堆人扎在窗口前排隊,就像一條大河要流過一個小江口,后面推前面、前面再推前面,怎一個“擠”字了得!等到坐上車后,發(fā)現(xiàn)車里擠滿人,這是因為連“過道票”也賣了出去,人如同沙丁魚罐頭一樣擠得滿滿當當?shù)?,汽車?nèi)顯得空間特狹小、空氣質(zhì)量差,并且開起來速度很慢,三百多公里得走上七八個小時,真找不出半個優(yōu)點吶!
因為我國高速公路、鐵路發(fā)達起來,幾年間高速公路和鐵路的里程躍居全球第一!居民人均gdp也顯著提升,多數(shù)人買得起汽車、坐得起高鐵甚至飛機。春運期間,人們可以隨時出發(fā),開著車奔馳在平坦、寬闊的高速公路上,回家的路是一馬平川。除了私家車出行之外,現(xiàn)在坐高鐵出行的人最多,高鐵四通八達??空竞芏?,車內(nèi)坐椅綿軟、舒適,車廂寬敞明亮,速度極快,目前最高的速度達到300多公里。
像我回老家的時間,從坐長途汽車七八個小時縮短到坐高鐵的一個多小時,使人感覺回鄉(xiāng)之路短了不少。其實,路程沒變,人數(shù)沒變,思鄉(xiāng)的心沒變,變了的只是時代,人們不再需要拼命搶票,不再在臟亂擁擠中踏上歸家之路,科技的進步,使得生活和出行更加便捷。相信在未來,更先進的技術(shù)能給人類帶來更多福利。
春運的變化只是我國輝煌七十多年的一個縮影,在這七十多個春秋,中國人民從饑寒到溫飽到小康。作為青少年,擔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懷著一顆中國心,努力學習,將來要讓祖國攀上新的高峰,走向新的輝煌!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九
雪落枝頭,銀裝素裹。蠟梅傲盛,佳節(jié)臨近。
高鐵站站臺上的人們相互寒暄,各種方言夾雜在一起,透出一股兒濃濃的年味。談笑間,高鐵已駛來,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赝T跇酥揪€處。人們陸續(xù)上車,將行李安置妥當,尋一處坐下,一會兒就到家了。
以往回家,人們搭乘的是擁擠不堪的大巴或慢速火車,朝發(fā)夕至,身心俱疲。如今,你瞧啊,高鐵上行色匆匆的人正滿懷期待,風塵仆仆者正滿心歡喜。高鐵是中國飛速發(fā)展的代表之一,它穿過長長的隧道,向著遼闊的大地駛?cè)?,駛向心中溫暖的港灣?BR> 離家三日,刮目相看。
剛到村口,就有一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覺,近些年美麗鄉(xiāng)村的建設很是“給力”。村頭的老年活動中心好不熱鬧,公園里的健身器材煥然一新。暮色降臨,隨著音樂擺動的廣場舞大媽們,為鄉(xiāng)村增色不少。
新年新氣象,美麗鄉(xiāng)村,好山好水好人家,好風好景好地方,幸福掛在了村民的臉上。
其樂融融,家味濃濃。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紅極一時,將全國各地的美食展示了個遍。年年除夕,家長里短,炊煙裊裊,最重要的是年夜飯。
柔嫩多汁的雞,紅燒獅子頭,鮮嫩肥美的魚,……一盤盤令人唇齒生香舌根生津的美味佳肴,迅速被“洗劫一空”,甚至于仍意猶未盡。廚房里熱氣騰騰,餐桌上人聲鼎沸,那絲絲裊裊的人間煙火映著一張張如花的笑臉,直直吹到我心坎里,回味無窮。
中國年,感受著濃濃的中國味。過著中國年,享受著中華盛世!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
年味其實是無所不在的,在一年只穿幾天卻異?;鸨奶蒲b銷售中;在美容院爭相辦卡的熱鬧中;在家電賣場買大屏幕彩電的長隊中;在新車主握著方向盤,帶全家人游玩的計劃中;在置辦新年貨帶給人們的快樂中。在人們對新年的期盼里,年就這樣靜悄悄地走來了。
現(xiàn)在我知道了,長輩們給我和弟弟壓歲錢是給我們擋災避禍。雖然現(xiàn)在并沒有“祟”這個怪物,但這是長輩對晚輩的深深的愛;爸爸媽媽包紅包給爺爺奶奶,是晚輩對長輩的孝心,祈禱他們身體健康,遠離災禍。
我跑到房間包了一個紅包給爺爺,可爺爺說:“謝謝般般!爺爺心領啦!留給般般買學習用品吧!”那就等我長大吧,用我自己的努力,給我愛的家人“壓歲錢”,祈禱他們幸??鞓?!
作者:趙珈妮。
“哇,今天是二零二零年的最后一天——大年三十!”一大早我興奮得跟家人們說,但他們各個都在做自己的事。
看!爸爸正在貼春聯(lián),為了讓過去的不再回來,全力迎接新的一年,他把舊年的春聯(lián)撕下來,換上了新的春聯(lián)。上聯(lián)和下聯(lián)貼好了,“?!笨刹荒苌伲职职选案!弊值怪N,代表“福到了”。
媽媽可不是沒有事情干的。她把買來的兩串小燈籠掛在電視的左右兩邊,“呀!貼歪了!”“呀!又貼歪了!”媽媽口中不時會說。她一定要把燈籠掛得一樣高,這會兒她小心翼翼地把小燈籠掛上去,終于滿意了,本來以為要叫爸爸來才能貼好呢!
吃了好久我說:“仿佛吃到了家的味道?!眿寢屨f:“當然了,年夜飯吃得是喜悅,品的是親情,縷縷飯香中間聞到的是家的味道?!?BR> 不知不覺中春晚已經(jīng)開始了,我和外婆都是春晚的忠實觀眾。一開始我在沙發(fā)上又蹦又跳,心情好的不得了??墒?,越到后面我就越困,我對自己說:“加油!你能看到敲鐘,今年就會很牛?!苯K于等到倒計時了:五、四、三、二、一當當當……“新的一年來了!”話音剛落,我便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新的一年就在我甜甜的夢中開始了。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一
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是我們小孩子最最盼望的日子,俗話說得好:“大人望種田啊,小孩望過年啊?!边^年最主要的是能吃餃子、放鞭炮、還有更實惠的就是可以得到壓歲錢了。
今年過年我就學習包餃子了,我跟著媽媽到了姑媽家。媽媽首先走進廚房興致勃勃的幫姑媽包餃子,我閑著沒事干也來到廚房學著包起了餃子。我看見媽媽把包面皮攤開放上瘦肉料然后卷起皮子,做成了一個彎彎的大餃子,我也學著她的樣子做了起來,可是我包了一個歪歪扭扭的餃子。媽媽悄悄的在我的餃子里放了一枚硬幣,我也乘著媽媽不注意也在她的餃子里放了硬幣。不一會我們就在說說笑笑中將餃子包完了。過了一會我聽見姑媽叫著:“吃餃子了”。我的姐姐妹妹們都等不及的跑過來。媽媽笑著說:“今天我要嘗嘗我兒子的餃子”。我也高聲叫起來:“我也要嘗嘗我自己的餃子”。媽媽“笑里藏刀”地笑起來了。我也咪咪地笑著。媽媽一口咬下去,我兩眼看著媽媽也一口咬下去,“哎呀”。我和媽媽異口同聲地說:“我的餃子里怎么也有硬幣???”這時可把大家都給樂壞了。
到了晚上,姑媽說:“給壓歲錢了哦”我一聽,第一個沖了上去。姑媽給每個人都發(fā)了一個紅包,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一看里面放著一個紙條。我看了一看,條子上面寫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哎!”還是二爹豪爽地給了我們一個大紅包,我打開看了看,“?。∫磺г?!”可把我樂壞了。我一蹦三尺高。妹妹們最淘氣了,她們?nèi)齻€可在我家里是出了名的“淘氣三劍客”??!她們對我說:“哥哥我們也送給你一個紅包”,我想今天她們給我送紅包,可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啊!這里面肯定有鬼,于是我想了想就把紅包對著她們一打開,突然一只只蟲子向她們面前跳過去。她們嚇得落荒而逃了,我在后邊哈哈大笑。
你們看,這個春節(jié)夠有趣味的吧!放鞭炮、猜謎語等等活動都是在我們家里開展的,房間里一直充滿著歡聲笑語。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二
在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我最喜歡的就是過年,那真是一個令人開心快樂的節(jié)日。
進入了十二月,在錦江這個地方就成了購年貨的狂風模式,大街上人山人海,紅紅的燈籠高高掛起,一派過年的喜慶氣像,我和媽媽也加入這個行列,來到超市,買紙皮核桃、桃子、北京烤鴨……我大包小包地拎回家。
那天,我和周燦燦正在玩吃雞的游戲,媽媽說:"快來。"我說:"干什么?"媽媽說:"你快掃地。"我說:"好的。"哦拿起掃把,把庭院打掃得干干凈凈,等我掃好了地,我累得滿頭大汗,游戲也結(jié)束了,周燦燦開始發(fā)邀請函,我接受了,我們開始了,我說跳皮筋,結(jié)果,我被瞬間秒殺了。
媽媽開始貼福字了。我看見媽媽把福字貼倒了,我說:"為什么把福字貼倒呢?。"媽媽說:"你自己想。"我想了想,我和哥哥異口同聲地說:“是不是,福到了?"我的媽媽說:"你們真聰明。"。
最讓人激動地時刻來到了。媽媽做了一桌的好吃的,看著就流口水,我們開始吃年飯啦,大家有說有笑,可開心了。之后,我洗了澡,穿上了新衣服,不一會兒,開始給壓歲錢了,媽媽把一個厚厚的紅包給了我,說是壓歲錢,我急忙拿住,連聲說:“謝謝媽媽,祝媽媽健康長壽?!眿寢屝χf:“過了一個年,孩子長大了,懂事多了?!?BR> 這就是錦江的年,令人難忘的年。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三
孩童時期,最期待的節(jié)日便是春節(jié)。不單單是喜歡熱鬧,更是因為可以吃上一大桌豐盛的美味佳肴,以及收到作為孩子最為期待的壓歲錢。臨近除夕,我會幫著母親包餃子、炸糯米圓子,然后等著吃出鍋的第一顆圓子,有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除夕當天,幫著父親一起貼春聯(lián)、大掃除,而后一家人團聚一堂吃年夜飯,滿滿的喜悅。年夜飯過后,在春晚的歡聲笑語間感受春節(jié)的美好,在零點的煙花中許下對新年美好的期許,幸福不過如此。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jié)于我而言,印象最深的是貼春聯(lián),記憶中從不曾忘卻的那一抹“紅”。春聯(lián)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從風格不同、內(nèi)容豐富的對聯(lián)中,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鄉(xiāng)風民俗和濃郁的年味。從我記事起,每一年都會和父親一起貼春聯(lián),大年三十的早上,母親會早早叫我起床,她準備年夜飯,我陪父親貼對聯(lián),父親總會讓我讀春聯(lián),教我識字。紅磚綠瓦的平房是我出生并成長的地方,當時家中還是那種木門,父親將糯米飯摻熱水放在一個容器里,不停攪拌,制作貼春聯(lián)的漿糊,制作完成后,父親用一把破舊的刷子把漿糊均勻地糊在門上,小小的我將春聯(lián)遞給父親,仰望著父親高大挺直的背影,在我心中,父親是個無所不能的英雄。而后,家中蓋了新樓房,有了好看的玻璃門,父親不舍得將漿糊刷在這敞亮的大門上。于是,我們開始用膠布粘對聯(lián),我用剪刀將膠布裁成無數(shù)個小段,父親再將這些小膠布貼在春聯(lián)的邊緣,他是一個嚴謹細致的人,貼完一邊的春聯(lián)后,他總是拿出卷尺測量高度,以確定另一邊的起點,保證兩邊對聯(lián)一般高低,看到對聯(lián)十分對稱地分布在門的兩側(cè),我從心底欽佩他。
工作之后,過年待在家的時間越來越短,沒有太多時間陪伴母親置辦年貨、準備年夜飯的食材。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陪著父親貼春聯(lián)。今年,父親站在小板凳上貼對聯(lián),我如往常一樣剪著一塊一塊的膠布,看著父親岣嶁著身子,眼中突然閃過一絲淚光,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父親的背影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許是我長高了,父親卻因常年的勞作壓彎了身子,站在他的面前,我不用像以前一樣仰頭看著他,可在我的心中,他一直是我仰望的人。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時間帶給我們的是成長,留給父母的`卻是老去。過年期間獨自去影院看了《你好,李煥英》,這是賈玲為了紀念她母親而導演的一部電影。不敢?guī)е赣H一起看,怕在她面前哭,更怕看到她哭。看到影片結(jié)尾的那句話,“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jīng)也是個花季少女”,眼淚不容分說地奪眶而出。她很傻,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冬天我手腳冰涼,她會把我腳放在她肚子上取暖;對自己很吝嗇,給我買東西卻總是很大方;我很瘦,她想方設法讓我多吃點;給她買衣服她會說我亂花錢,但掩飾不住臉上的笑意……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愿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父母的負重前行換來了我們的歲月靜好。《你好,李煥英》存在的另一個意義就是點醒大家——珍惜身邊人。正如評論所說:你以為你已經(jīng)很愛媽媽了,但媽媽遠比你想象中的更愛更愛你。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多多陪伴父母,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給最愛我們的人。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四
春節(jié)繁忙的腳步走得更快了,隨著一連串紅通通的燈籠,它即將到達。
春節(jié)是快樂的,是熱鬧的,也是靜謐,和諧的。一大早,城市還沒從沉睡中醒來,我走出家門,獨自漫步在大街上,一幅美麗的畫卷呈現(xiàn)在眼前。
春陽普照,萬物都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金色,催促著花草樹木趕緊生長。在綠化帶那里,出現(xiàn)一個熟悉的身影,"哦!原來是可親可敬的保安叔叔。他正在掛籠呢!"身旁還有兩個淘氣的小孩,拿著幾串小燈籠揮動著,陽光照在他們紅通通的臉蛋上,顯得萬分可愛。我望了望樹上,樹上已掛滿了幾個紅紅的燈籠。我不禁暗暗贊嘆:"多美啊!"小燈籠高高掛在樹上,一陣陣暖人的春風襲來,把人們冬天凍僵的心融化了。小燈籠隨著春風舞動,晃來晃去,有多俏皮就有多俏皮,小燈籠那鮮紅的顏色,使我的心里仿佛點了一盞紅燈,溫暖的感覺如涓涓細流,直鉆心間。
過了許久,保安叔叔已經(jīng)掛了一大半了,調(diào)皮的春風把燈籠寶寶抱在地上,嚇得燈籠寶寶又是翻滾又是蹦跳,叔叔見狀,無奈地跑去抱起燈籠寶寶放在樹上,燈籠寶寶才安心下來。兩個淘氣的小孩還沒有累,清脆的笑聲回蕩在靜謐的小區(qū)中。保安掛完了最后一個燈籠,放心地回家了。那兩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似乎玩累了,汗流浹背地回到家了。只剩下掛滿紅燈籠的樹,天空還是那樣藍,樹葉仍是那抹綠,花兒依是那樣紅……一切都沒有變化,只是多了那喜慶的燈籠,春風來的時候,它又跳起了舞。
這幅如詩如畫一般畫面,成為一幅寧靜的畫,深深地成為我記憶中一顆很亮的星星。
春節(jié)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篇十五
紅火的燈籠、喜慶的春聯(lián)、各色各樣的年貨,20xx年牛年春節(jié)如約而至。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廚房里熱火朝天,燉鍋里有雞湯、排骨湯,灶臺上有切好等待下鍋的肉絲、蔥花、豆腐……但我卻對年糕“情有獨鐘”,它香甜軟糯,是每年春節(jié)必備品。在我們當?shù)?,年糕又名糖粿(當?shù)胤窖缘闹C音),它不僅是一種節(jié)日美食,還因好口彩、好寓意給人帶來新的希望,頗受大家喜歡。而我對年糕“念念不忘”,更多的是記憶中的年味總與年糕緊緊相連。
記憶中,有年糕,有忙碌。每年年底,父親就開始籌備年貨,基本的食材都是自己“加工生產(chǎn)”的',廚房總會充滿煙火,熱熱鬧鬧的,給濕冷的冬天增加了幾分暖意。父親大概在廿五開始蒸年糕,將糯米粉、米粉、紅糖倒入大陶瓷盆,不斷揉,不斷加粉,和成面團,接著倒入年糕葉中,并在表面撒上花生、紅棗端到灶上。我就會守著灶頭,聽從指令加柴火,蒸時火力要旺且平穩(wěn),防止忽大忽小,避免蒸得過度或不熟。長大后,我們雖然忙于工作,無法像小時候一樣“加工生產(chǎn)”,但總會在年底認真挑選年貨,給孩子置辦新衣。所以,年味就是在儀式感的忙碌中愈加濃烈。
記憶中,有年糕,有分享。父親是蒸年糕的好手,每年都要用灶頭鍋一般大的蒸籠蒸上四五籠。小時候,因為“饞”,我會當好父親的小幫手,將一屜一屜年糕蒸熟,幫忙送到大姑、小姑、伯伯、叔叔以及鄰里依伯和依姆手中,他們也會往我口袋塞滿小零食,或者從灶頭裝些魚丸、肉燕讓我?guī)Щ丶?。而我會因為他們的夸張,或者是手中拿不下的東西,得意洋洋一整天。學會分享的我們,雖許久未見,但總會互相分享一下生活、工作的變化,盡管不懂從哪聊起這“家長里短”,但又總是“滔滔不絕”。所以,年味就是在相聚中分享喜悅而讓人懷念。
記憶中,有年糕,有甜膩。年糕的吃法有很多種,我相對喜歡炸和煮。因為自小喜歡吃甜食,對于年糕更是百吃不厭。小時候,我根本不懂“上火”這一詞,可以吃掉小半盤炸年糕。我記得,父親將年糕切成長條,用蛋液裹著炸得金燦燦的,不僅應景,還香酥撲鼻,讓我一口又一口吃得停不下來。而點心則是年糕煮成的小甜湯,將年糕切成片狀,有時可以再加個荷包蛋,一碗下去,甜味從舌尖直達心頭,甜得親切,甜得安穩(wěn)。如今,每次回娘家,我總問還有年糕嗎?而每次我總能吃到熟悉的甜膩味。所以,年味就是無私關愛中給予親情的溫暖。
很多人會說年味越來越淡,沒有意思。但筆者認為,只是我們慢慢長大,日子越來越好,錢包越來越鼓,對于春節(jié)中追求的物質(zhì)不再強烈,但盼望過年的心依舊。我們會在年底開始數(shù)著春節(jié)來臨的日子,我們依然如幼年時對過年有著道不盡的期盼和幸福。而我對濃濃年味則藏在一口又口的年糕中,希望日子甜甜的、紅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