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大全(24篇)

字號:

    教案的編寫應注重思維導圖、示意圖、圖表等輔助工具的運用。編寫教案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教案的編寫可以鍛煉教師的教學設計和組織能力。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一
    學習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并結合詞語的學習,理解字義,記憶字形。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理解生字詞在文中的意思,并準確運用生詞造句。
    3、引導學生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難點:教學難點是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釋課題,導入新課。
    1.師:我們的祖國邊疆遼闊,有56個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數(shù)民族?
    2.板書“潑水節(jié)”,解題。
    師: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節(jié)日那天,傣家人身穿節(jié)日的盛裝,敲著象腳鼓,劃著龍船來到聚集地。他們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沾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漏字,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2.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的字音讀準了沒有,如果沒有讀準,可以站起來給他糾正)。
    3.再讀思考:
    (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帶有生字的下面做記號。
    4.檢查初讀情況。
    5.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鳳凰花是什么顏色的?(重點理解:理解“火紅火紅”“一年一度”)。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這段告訴了我們?
    今年的潑水節(jié)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原因。
    (二)學習課文3自然段。
    1.帶著問題讀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畫出有關語句。
    (1)句子1: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抓住“四面八方、趕”字體會人們急著迎接周總理的心情。
    展示象腳鼓圖片。
    (2)句子2:人們在地上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劃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鮮紅的地毯”從而感悟到傣族人們撒花瓣獨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慶氣氛。
    抓住“一條條、一串串”與“一條、一串”的區(qū)別,讓學生領悟節(jié)日的熱鬧和喜慶。
    這句中有一個比喻,生動形象。
    (3)句子3: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抓住“歡呼”感悟人們見到周總理的激動心情。
    2.指導朗讀,你能把這熱烈的場面讀出來嗎?
    (三)看圖,細讀第四自然段。
    2.畫出描寫周總理衣著和表情的詞句并反復讀一讀。
    (四)讀、議第五自然段。
    (1)男生讀描寫周總理潑水的句子,女生讀描寫傣族人民潑水的句子。
    (2)男生扮演周總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邊潑水一邊祝愿,想想怎么說呢?
    啟發(fā)想象: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總理把水潑到年輕人身上,祝愿——。
    周總理把水潑到孩子們身上,祝愿——。
    (五)學習第六至第八自然段,總結全文。
    正因為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跟敬愛的周總理一起度過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潑水節(jié)是“幸?!钡?,是“令人難忘的”,有感情地朗讀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1.學會生字,感受課文用詞的精當。
    2.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體檢感悟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情感體驗,學生全面熱情參入。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師生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領悟傣族人民過節(jié)的歡樂心情。
    教學重難點:1.感悟用詞的精當。
    2.融情于文,與文產生情感共鳴。
    一、導入。
    1、西雙版納在哪里?課件出示。
    2、這里生活著一個少數(shù)民族--傣族。傣族有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板書“潑水節(jié)”。
    3、教學“潑”。先講讀音,再講字義:猛力倒水,使散開。最后講字形。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渡:下面,我們一起和傣族人民過節(jié)吧!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迎來了他們的潑水節(jié)。我們來體會一下這個“迎”。給“迎”組個詞。師:“迎”在字典里是“迎接”的意思。在生活中,你迎接過什么節(jié)日?你迎接客人時,穿什么衣服?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你的臉上又是什么表情呢?)。
    傣族人民迎接什么?(傣族人民穿衣服呢?又是什么心情?)。
    生:指名讀。
    師:引導學生評價:要把迎接的激動心情讀出來?!坝边@里可以高一點兒,上揚一點兒??唇處煹氖謩?,跟老師讀。再指名讀。
    師:是??!傣族人民也和你們一樣,在用這種心情迎接他們最隆重的潑水節(jié)。來,把這種高興讀出來!學生齊讀。教師評價:“一”下去,“一”上來,潑水節(jié)要說得干脆點。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
    1、自由讀課文,思考傣族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呢?
    2、下面我們來體會一下他們的高興。
    3、看第一句。你為什么這么讀?為什么要這么早來?(因為他們迫不及待了,想早點來參加這個活動。)。
    4、還有更早的人呢!他們來準備好了……(引讀)。
    5、開始潑水了?。ń處熂拥卣f。)齊讀課件出示的句子。(“開始潑水了……笑開了花?!保?。
    6、人們?yōu)槭裁匆闷昂团鑱頋娝??灌是倒進去的意思。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7、看圖說話,教師指導。用課文中的句子做例子說。
    出示:()拿瓢往()衣領里灌??磮D說一說。
    你還想說誰呢?
    是啊!參加潑水節(jié)的每一個人都是那么的高興。
    下面,我宣布:開始潑水了……笑開了花。
    笑開了花大家做的還不夠好,看老師做個表情,這就是笑開了花。大家也來表演一下把!邊笑邊讀這句話。(老人……笑開了花。)。
    8、老爺爺(小妹妹),為什么你身上濕透了,還不回家換呢?
    9、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興呢!齊讀。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潑水節(jié)除了潑水,還有哪些活動?讀第三自然段。
    1、看視頻,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員,你想回去嗎?你想去干嘛?
    四、寫字。
    潑:用習字冊分三步講:
    第二步,描第一紅字。停筆,把你描的字與范字對照,你認為很像的,請舉手。找一找哪個地方不像,怎么辦呢?再描第二個。
    第三步,仿影。對照。
    同樣的方法教學“互”。
    板書:
    20、歡樂的潑水節(jié)。
    迎
    早早地。
    笑開了花。
    不肯離去。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三
    課文熱情洋溢地敘述了1961年周總理在西雙版納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情形,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情誼??偫淼臐M面笑容、傣族人民的興奮與喜悅在作者飽滿的激情中淋漓盡致地得以展現(xiàn)。文章圖文并茂,緊扣“難忘”二字展開,內容突出“景難忘”“人難忘”“情難忘”。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重點,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層次、多種形式反復地讀課文,從而感受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時的熱烈場面和人們的興奮心情。二年級學生對潑水節(jié)的來歷、周總理與人民的關系了解不多,課前應布置他們搜集有關的資料,提高搜集、處理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四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促成的詞。
    2、看圖學文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3、學習用“先人物后背景”的方法觀察圖畫。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4個自然段。重組成的詞語,會用“四面八方”、“笑容滿面”造句。
    重點: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難點: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課文插圖,媒體資源:
    1課時。
    一、自讀識字。
    (一)、介紹相關知識,導入新課。
    潑水節(jié)是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qū)傣族人民的盛大節(jié)日,在每年的清明節(jié)前后,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潑水,互相祝福。1961年,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西雙版納的黎旺城,與傣族人民共度潑水節(jié)。
    此教學過程用課件《難忘的潑水節(jié)》中系列圖片“潑水節(jié)”及視頻“傣族的潑水節(jié)”輔助完成。
    (二)、指導看圖。
    出示大課文插圖或叫學生看課本插圖。
    (1)、圖上畫的是誰和誰?他們在干什么?(用誰和誰干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
    2)、除人物之外,圖上還畫了什么?(除了人物之外,圖上還有撒了滿地的花瓣和盛開的鮮花。)。
    (三)、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
    (2)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小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能直呼音節(jié)的,先拼讀后直呼。
    (3)指名中差生讀課文,學生聽后評議,糾正讀錯的字音。
    (4)指名認讀生字,師生共同糾正錯誤。
    二、合作交流。
    1、認讀生字詞語。
    2、讀好長句。
    (1)學生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嘗試讀好長句。
    (2)檢查自然段標序號情況。
    (3)指導讀長句,讓學生在課文中標出停頓符號。
    3、讀好感嘆句。
    (1)找出感嘆句。
    (2)指導讀好感嘆句,讓學生在課文中標出重音符號。
    4、讀重點段。
    (1)哪個自然段寫周總理來到傣族人民中間?讀一讀。
    (2)哪個自然段寫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潑水祝福?讀一讀。
    5、看課件的課文范讀視頻,進一步整體感知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閱讀《自讀課本》中27課《綠色的竹樓》,28課《關懷》。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五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3.通過看圖學文,了解周總理當年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關心少數(shù)民族,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滿面”的意思并能用這兩個詞語造句。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最后四段。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
    2.培養(yǎng)觀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著、表情及動作,體會人物的心情。
    3.練習概括每句話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三)通過看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能夠抓住人物的穿著,表情及動作體會人物的心情,了解課文的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特別是筆畫多的字。
    (二)通過看圖,了解圖意,培養(yǎng)觀察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認真觀圖,了解圖意。
    老師出示掛圖,請同學們看看圖上的人們在干什么?
    (人們和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jié)。)。
    板書:潑水節(jié)。
    (1)潑水節(jié)是哪個民族的節(jié)日?板書:(傣族)。
    (2)誰知道潑水節(jié)是怎么回事?
    (學生如果講不清,老師可補充說明:每年的清明時節(jié),也就是當鳳凰花開的時候,到了那天,人們穿上漂亮的服裝,背起象腳鼓,互相潑水祝福,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
    (3)誰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學生說不上來,老師告訴學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雙版納地區(qū)。)。
    (4)仔細觀察圖畫,圖上人們的表情什么樣?穿著什么?
    (喜氣洋洋,興高采烈,喜笑顏開。再看人們穿的衣服,色彩鮮艷、漂亮,包著頭巾,多數(shù)的衣服都沒有領子,繡著花邊,赤著腳。周總理穿著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粉紅色頭巾。)。
    (5)人們的手里拿著什么?請你們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說一完整話。(老師把句式寫在黑板上。)。
    (人們有的端著碗,有的抱著水罐子,還有的敲著象腳鼓,和周總理一起歡度潑水節(jié)。)。
    (對總理的尊敬、愛戴,像親人一般。)板書:愛戴。
    (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他心里裝著各族人民。)。
    板書:心連心。
    過渡:周總理是怎樣與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jié)的,為什么說這次潑水節(jié)難忘?下面,讓我們學習課文。首先,我們來一起掃清學習中的文字障礙。
    (二)范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三)自學生字、新詞。
    (四)檢查自學效果。
    1.字音:
    潑:念“p#”,不念“b#”。
    樂:在“歡樂”一詞中念“l(fā)8”,另一個音念“yu8”,音樂。
    2.字形:
    樂:共5畫,第二筆是豎折,不要寫成兩筆:豎、橫。
    幸:要與熟字“辛”區(qū)分字形,不要混淆?!靶摇弊值诙M最長,下面不要寫成“羊”字。
    瓣:左中右結構,兩邊是“辛”字,第一個“辛”的豎要寫成撇。中間是個西瓜的“瓜”。要與熟字“辨”區(qū)分異同。
    族:不要丟了右上邊的“臥人”。
    駛:左邊是個“馬”,右邊是歷史的“史”字,不要寫成“吏”。要與使用的“使”區(qū)別異同。
    祝福:這兩個字都是示字旁,一個“點”,不要寫成“衤”旁。
    毯:半包圍結構,里面是上下兩個“火”,最后一筆都要寫成點,“毛”的最后一筆要寫大些,把兩個“火”都包在里面,要注意寫均勻。
    3.解詞:
    花炮: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
    象腳鼓:是傣族的一種樂器,樣子像大象的腳。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演奏時斜挎在肩上,用手拍擊鼓面,多用來給舞蹈伴奏。
    4.熟讀本課生字詞。
    (五)指導學生寫生字的字頭。
    (六)作業(yè)。
    1.寫生字各一行。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講讀課文,了解周總理當年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二)做到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5~8自然段。
    (三)復習本課生字詞。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理解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
    (二)練習概括每句話和每自然段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生字詞。
    (采用各種形式讀熟,做到脫口而出。)。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請三個同學讀課文。第一個同學讀1~3自然段,第二個同學讀4~6自然段,第三個同學讀7、8自然段。其他同學注意聽他們是否讀準了字音,并且邊聽邊想每個同學讀的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讀后回答:
    (1~3)自然段寫周總理到來前的情況。
    (4~6)自然段寫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
    (7~8)自然段寫傣族人民的歡樂心情。
    (三)學習1~3自然段的內容。
    1.學習第1自然段。邊默讀邊想:
    (1)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鳳凰花開的時候,就是潑水節(jié)到來的時候。)。
    (2)鳳凰花的顏色是什么樣的?從圖上找一找。
    (火紅火紅的。圖的右下角生長著,地上鋪著花瓣。)。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邊聽邊想:
    (1)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讀一讀最后兩個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書:1961年。
    (周總理關懷著全國各族人民。)。
    3.齊讀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1)畫出人們的動作詞語。
    板書:敲起、趕來、撒滿、歡呼。
    (2)“趕來”改成“走來”意思一樣嗎?
    (不一樣?!摆s來”有急切的意思,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人們都愿意到最熱鬧的地方來歡度節(jié)日,最重要的是他們聽說敬愛的周總理要來參加今年的潑水節(jié),人們早就想親眼看一看周總理,能和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是多么幸福??!大家唯恐來晚了趕不上和總理一起聯(lián)歡,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趕來。)。
    (3)人們把鮮紅的鳳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4)畫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齊讀,說說本體、喻體、比喻詞各是什么。
    (5)人們?yōu)榱藲g迎周總理還準備了什么?讀出有關句子。
    (龍船、花炮)。
    (6)“一條條”“一串串”說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龍船駛過,很多的花炮齊放,場面熱鬧非凡。)。
    (7)“歡呼”一詞表達了人們的什么心情?讀這一句時應用什么語氣?
    (人們渴望見到周總理,今天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壓抑不住的喜悅通過歡呼聲表達出來。讀這一句時聲調要高,要表達出傣族人民激動、高興、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讀讀這一段。(個人、集體)。
    (四)學習4~6自然段。
    (第一句介紹了周總理的外貌和神態(tài)。第二句是講周總理敲著象腳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圖上周總理的服裝,他為什么要穿這樣的衣服?
    (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3.畫出這段中描寫周總理的動作詞語,說說這些動作說明了什么?
    板書:接過、敲著、踩著、跳舞。
    (說明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齊回憶學習第4自然段的方法。
    (1)這段有幾句話。
    (2)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3)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自學第5自然段,先分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一起說說討論的內容。
    (共有三句話,第一句的意思是潑水開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總理向傣族人民潑水,為人們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總理潑水,祝愿他健康長壽。描寫周總理動作的詞語有:端著、拿著、潑灑。這一段進一步說明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
    6.練習背誦第5自然段。
    (1)請三個同學每人背一句。
    (2)每個同學小聲背這一段。
    (3)全班齊背。
    7.課文的哪些段落具體描寫了圖上的內容?(4~5自然段)。
    周總理來參加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這對傣族人民來說,是天大的喜事,是雙喜臨門。傣族人民歡欣鼓舞,激動的心情無法形容。全班齊讀這兩段,一定要讀出歡樂的情緒。
    8.第6自然段描寫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歡樂場面,要讀出語氣。先自己小聲練讀,然后互讀,最后全班齊背。
    (五)學習課文最后兩段。
    1.請一個同學讀,大家想:這兩段表達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動心情。)。
    2.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幸福的,是難忘的?
    (因為周總理來到這里,他把幸福、歡樂及美好的祝愿都帶給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
    3.全班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六)作業(yè)。
    1.寫本課字詞各三遍。
    2.熟讀全文,背誦課文最后四個自然段。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重點)。
    2、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感受。(難點)。
    課件。
    一、課前導入。
    2、出示本課時教學目標。
    二、品讀釋疑。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出示: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又到了。
    “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一年舉行一次。)。
    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潑水節(jié)是哪個民族的節(jié)日?
    (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的節(jié)日。)。
    指導朗讀:要用高興、激動的語氣來讀。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為什么傣族人民在這次潑水節(jié)中特別高興?
    (因為周總理要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
    “敬愛”表現(xiàn)了什么?
    (“敬愛”表現(xiàn)了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尊敬和愛戴。)。
    指導朗讀:讀出傣族人民對總理的愛戴之情。
    3、學習第三自然段。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傣族人民是如何歡迎周總理的?
    出示句子: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從“四面八方”可以體會到來的人特別多;從“趕”可以看出人們的心情特別的激動和興奮。)。
    出示句子: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這是一個比喻句,用“鮮紅的地毯”來比喻撒滿鳳凰花的地面,表現(xiàn)出一種歡樂祥和的氣氛。)。
    指導朗讀:語調歡快,語速稍快,讀出歡樂的氣氛。
    4、學習第四自然段。
    周總理的打扮是怎樣的?
    出示: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周總理的打扮體現(xiàn)了什么?(體現(xiàn)了周總理的平易近人和對傣族人民的尊重。)。
    師講解:外貌描寫。
    概念:外貌描寫是對人物外貌(人物的容貌、體形、衣著)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
    作用:外貌描寫能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在特定環(huán)境,特定時期的內心情緒和心理活動,還可以反映人物所在的生活環(huán)境和時代特征。
    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過潑水節(jié)的?
    出示:
    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開始潑水了。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
    5、學習課文最后連個自然段。
    最后兩個自然段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最后兩個自然段抒發(fā)了作者幸福難忘的思想感情?!岸嗝葱腋!薄岸嗝措y忘”是傣族人民對1961年潑水節(jié)最直接、最具體、最真實的感受。)。
    6、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難忘的?
    (因為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的,傣族人民感受到了周總理和國家對自己深切的關懷,所以說是難忘的。)。
    【設計意圖:在逐段理解的基礎上,在總結全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升華主題?!?。
    三、課堂拓展。
    推薦閱讀兒歌《上坡度和下坡路》。
    聽讀兒歌《上坡度和下坡路》,感受周總理高超的外交智慧和幽默風趣的性格特點,學習周總理熱愛祖國,時刻維護國家形象的高尚品質。
    四、總結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么?告訴我們什么?
    這篇課文寫的是1961年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事,表現(xiàn)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五、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寫的是1961年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事,表現(xiàn)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六、主題延伸。
    你知道哪些少數(shù)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哪些風俗?
    壯族的節(jié)日有:三月三歌會、春節(jié)、脫落節(jié)、隴端節(jié)、吃立節(jié)等。三月三歌會時,壯族人們舉行對歌活動。
    蒙古族的節(jié)日比較多,有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中元節(jié)、那達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紀念節(jié)等?!澳沁_慕”大會上有賽馬、射箭、摔跤等比賽。
    七、當堂檢測。
    八、課后作業(yè)。
    成功之處:
    抓關鍵詞句理解課文。
    課文里,開篇的“火紅火紅”一詞,就明顯地顯示了傣族人民當時的心情是如此開心和幸福?!疤貏e”“敲起象腳鼓”“趕來”“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歡呼”等等,無一不體現(xiàn)人民的高興心情。學生們知道,正因為總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會這樣高興。第四自然段,課文從總理的穿著,神情和動作著筆。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水紅色頭巾”;慈祥和藹的神情“笑容滿面”;快樂的動作“接過”“敲著”“踩著”。所有的這些描寫都體現(xiàn)總理的可親。
    不足之處:規(guī)范自己的語言。說話時應該盡量簡煉,評價語應該盡量多元化。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七
    1、會認“鳳”等12個生字,會寫“龍”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感受。
    1、學生查閱有關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資料及了解一些周總理的故事。
    2、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錄象。
    看錄象,談話道導入新課。
    放一段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盛況的錄象。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課文。
    初讀,讀通課文。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可以大聲讀,和同桌一起讀,也可以離開座位找自己的好朋友去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的字音讀準了沒有,如果沒有讀準,可以站起來教教他)。
    再讀,理解課文。
    1、再次自讀課文,邊想邊讀,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一次難忘的潑水節(jié)?
    2、學生討論交流。(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
    3、學習第三段。
    帶著問題(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讀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
    2)你能用自己的話向大家介紹一下人們歡迎周總理的情景嗎?
    3)理解“四面八方”,“從四面八方趕來”,又說明了什么?
    4)指導朗讀,你能把這熱鬧的場面讀出來嗎?
    4、看圖,理解第四段。
    2)讀第四段畫出描寫周總理衣著和表情的詞句。
    3)看看圖上除了周總理,還有誰也是笑容滿面的?
    5、體會第五段。
    1)老師扮演總理,拿著銀碗和柏枝向人們潑酒,為人們祝福。
    2)啟發(fā)想象,進行說話訓練。
    3)正因為這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跟敬愛的周總理一起度過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潑水節(jié)是“幸?!钡?,是“另人難忘的”,有感情的朗讀6----8段。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八
    教學目的`與要求:
    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讀懂課文;指導學生嘗試自編小詩。
    過程與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友好相處,相親相愛,與人相處應規(guī)范自己行為。
    重點和難點:重點仿寫句子。難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法、學法;教法質疑、引導、點撥。學法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3—6自然段課文。
    (1)發(fā)生爭吵以后,陶行知校長是怎樣做的?
    (2)下面請你們自己輕聲朗讀第3—5自然段。思考:
    “我們”從中明白了什么?
    (3)再讀一坊,看看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意思。
    (4)指導:這應該怎么讀?
    輕聲地、充滿高興的情緒?!皶狻?,領會別人沒有明白表示的意思。要讀出“同學們”對那位同學的贊美和會心的笑聲。
    (5)陶行知校長這次沒有訓斥學生,而是用小詩來教育他們,收到了什么樣的效果?
    2、學習第7自然段。
    (1)這一段課文是總結全文。
    (2)指名輕聲讀最后一自然段。
    (3)讀了這一段,說說這兩首小詩為什么令孩子們終身難忘?
    3、現(xiàn)在我們來說幾句話來表達我們對陶行知校長的敬意吧。
    三、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中寫出了一件什么事?
    3、背誦課文中兩首小詩。
    四、課堂練習。
    小練筆:回憶自己與同學之間發(fā)生的事,聯(lián)系學校生活,自編一首小詩。
    五:板書設計。
    《罵人》。
    小詩相親相愛終身難忘。
    《打人》。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九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風、凰、傣、特、咖、啡、端、壽”8個字。
    2、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引導學生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講讀課文,想象當時的快樂場面來理解課文內容。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7個字。
    2、結合課文觀察圖畫。
    3、理解潑水節(jié)和傣族人民熱愛周總理的語句。
    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圖文結合,品詞析句,并通過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字詞卡片、放大插圖或幻燈投影。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寫的是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過潑水節(jié)時候的情景。
    40年過去了,傣族人民永遠忘不了這個幸福、難忘的時刻。板書“難忘的”。
    1、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的音。
    (2)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尤其是長句子)要多讀幾遍。標出有幾個自然段。
    2、檢查學習情況。
    (1)認讀生字新詞。
    (2)認讀要求認識的生字新詞。
    鳳凰花傣族咖啡色端著。
    3、指導正音。
    “瓣”,讀“ban”,在句子中讀“花瓣”時,要加兒化“花瓣兒”。
    “因為”的“為”讀wei,不讀wei。
    “那天”,“那么”的“那”讀na。
    4、教師范讀課文。
    5、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6、帶著問題自己小聲讀課文。
    (1)哪—段講的是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
    (2)哪—段講的足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
    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指名讀全文。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在什么時候過潑水節(jié)?(風凰花開了的時候,潑水節(jié)就到了。)。
    “火紅火紅”是什么顏色?什么是“一年—度”?(是像火一樣紅,很紅。一年一度就是一年一次。)。
    告訴學生:傣族是我國云南省的少數(shù)民族。每年過—次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潑水節(jié)就是傣歷的新年,在農歷4月中旬(傣歷的六、七月份),歷時三、四天。過節(jié)的時候,人們換上最漂亮的衣裳,敲著鼓,跳著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潑水祝福。
    (2)指導朗讀。
    練習讀。指名讀。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為什么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一年—次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所以傣族人民特別高興。)。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
    指名讀,齊讀。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瓣,鋪上“地毯”,江面上劃過龍船,天空中放著花炮,人們熱情地歡呼著。)。
    理解“四面八方”“趕來”“地毯”“駛過”“一條條”“—串串”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快場面和人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
    用自己的活,說說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投影圖片(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的特寫)。
    (1)提問:周總理怎樣來到人群中的,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下身穿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理解“對襟白褂”“咖啡色”“水紅色”“笑容滿面”等詞語。
    從什么地方看出周總理特別高興?先找出書上的句子讀讀,再說說。(他接過象角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瓣鋪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理解“象腳鼓”“地毯”“—起跳舞”等詞語。
    (2)指導朗讀。
    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接過象腳鼓,敲著鼓點,踩著“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總理愛人民。要讀出周總理的高興心情。
    小聲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穿著什么服裝,怎樣來到人群中的。
    5.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投影圖片(潑水節(jié)盛況)。
    (1)提問: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理解:“銀碗”“祝?!薄敖】甸L壽”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周總理對傣族人民真摯的祝福,傣族人民對總理的真誠祝愿,仿佛潑水節(jié)就在我們跟前呈現(xiàn)。讀“健康長壽”要慢些。
    老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6.指名讀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為什么那么開心?(因為今年過節(jié)與往年不同,是周總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過節(jié),心里也特別高興。)。
    “多么幸?!薄傲钊穗y忘”是什么意思?
    (指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節(jié),感到親切,非常幸福。令人難忘是使人忘不了。)。
    (2)指導朗讀。
    讀的時候,注意語氣詞“呀、哇、啊”及感嘆號所表達的語氣。
    教師范讀,學生小聲練習讀,指名讀,齊讀。
    1.指名分段讀全文。
    2.齊讀全文。
    讀的時候,注意讀好長句子,注意段與段之間的停頓。
    課題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因為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周恩來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的。)。
    1.熟讀課文。
    2.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十
    (一)講讀課文,了解周總理當年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二)做到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5~8自然段。
    (三)復習本課生字詞。
    (一)理解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
    (二)練習概括每句話和每自然段的意思。
    (一)鞏固復習生字詞。
    (采用各種形式讀熟,做到脫口而出。)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請三個同學讀課文。第一個同學讀1~3自然段,第二個同學讀4~6自然段,第三個同學讀7、8自然段。其他同學注意聽他們是否讀準了字音,并且邊聽邊想每個同學讀的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讀后回答:
    (1~3)自然段寫周總理到來前的情況。
    (4~6)自然段寫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
    (7~8)自然段寫傣族人民的歡樂心情。
    (三)學習1~3自然段的內容。
    1.學習第1自然段。邊默讀邊想:
    (1)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鳳凰花開的時候,就是潑水節(jié)到來的時候。)
    (2)鳳凰花的顏色是什么樣的?從圖上找一找。
    (火紅火紅的。圖的右下角生長著,地上鋪著花瓣。)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邊聽邊想:
    (1)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讀一讀最后兩個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書:1961年
    (周總理關懷著全國各族人民。)
    3.齊讀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1)畫出人們的動作詞語。
    板書:敲起、趕來、撒滿、歡呼。
    (2)“趕來”改成“走來”意思一樣嗎?
    (3)人們把鮮紅的鳳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表達人們對周總理的無限熱愛,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貴的客人,最親的親人時的一種禮節(jié)。由此可以看出周總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4)畫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齊讀,說說本體、喻體、比喻詞各是什么。
    (5)人們?yōu)榱藲g迎周總理還準備了什么?讀出有關句子。
    (龍船、花炮)
    (6)“一條條”“一串串”說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龍船駛過,很多的花炮齊放,場面熱鬧非凡。)
    (7)“歡呼”一詞表達了人們的什么心情?讀這一句時應用什么語氣?
    (人們渴望見到周總理,今天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壓抑不住的喜悅通過歡呼聲表達出來。讀這一句時聲調要高,要表達出傣族人民激動、高興、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讀讀這一段。(個人、集體)
    (四)學習4~6自然段。
    (第一句介紹了周總理的外貌和神態(tài)。第二句是講周總理敲著象腳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圖上周總理的服裝,他為什么要穿這樣的衣服?
    (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3.畫出這段中描寫周總理的動作詞語,說說這些動作說明了什么?
    板書:接過、敲著、踩著、跳舞
    (說明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齊回憶學習第4自然段的方法。
    (1)這段有幾句話。
    (2)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3)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自學第5自然段,先分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一起說說討論的內容。
    (共有三句話,第一句的意思是潑水開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總理向傣族人民潑水,為人們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總理潑水,祝愿他健康長壽。描寫周總理動作的詞語有:端著、拿著、潑灑。這一段進一步說明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
    6.練習背誦第5自然段。
    (1)請三個同學每人背一句。
    (2)每個同學小聲背這一段。
    (3)全班齊背。
    7.課文的哪些段落具體描寫了圖上的內容?(4~5自然段)
    周總理來參加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這對傣族人民來說,是天大的喜事,是雙喜臨門。傣族人民歡欣鼓舞,激動的心情無法形容。全班齊讀這兩段,一定要讀出歡樂的情緒。
    8.第6自然段描寫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歡樂場面,要讀出語氣。先自己小聲練讀,然后互讀,最后全班齊背。
    (五)學習課文最后兩段。
    1.請一個同學讀,大家想:這兩段表達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動心情。)[
    2.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幸福的,是難忘的?
    (因為周總理來到這里,他把幸福、歡樂及美好的祝愿都帶給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
    3.全班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六)作業(yè)。
    1.寫本課字詞各三遍。
    2.熟讀全文,背誦課文最后四個自然段。
    3.做課后作業(yè)3。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十一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風、凰、傣、特、咖、啡、端、壽”8個字。
    2、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講讀課文,想象當時的快樂場面來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7個字。
    2、結合課文觀察圖畫。
    3、理解潑水節(jié)和傣族人民熱愛周總理的語句。
    教學難點。
    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教學方法。
    圖文結合,品詞析句,并通過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放大插圖或幻燈投影。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寫的是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過潑水節(jié)時候的情景。
    40年過去了,傣族人民永遠忘不了這個幸福、難忘的時刻。板書“難忘的”。
    二、導人新課。
    1、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的音。
    (2)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尤其是長句子)要多讀幾遍。標出有幾個自然段。
    2、檢查學習情況。
    (1)認讀生字新詞。
    (2)認讀要求認識的生字新詞。
    鳳凰花傣族咖啡色端著。
    3、指導正音。
    “瓣”,讀“ban”,在句子中讀“花瓣”時,要加兒化“花瓣兒”。
    “因為”的“為”讀wei,不讀wei。
    “那天”,“那么”的“那”讀na。
    4、教師范讀課文。
    5、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6、帶著問題自己小聲讀課文。
    (1)哪—段講的是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
    (2)哪—段講的足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指名讀全文。
    二、講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在什么時候過潑水節(jié)?(風凰花開了的時候,潑水節(jié)就到了。)。
    “火紅火紅”是什么顏色?什么是“一年—度”?(是像火一樣紅,很紅。一年一度就是一年一次。)。
    告訴學生:傣族是我國云南省的少數(shù)民族。每年過—次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潑水節(jié)就是傣歷的新年,在農歷4月中旬(傣歷的六、七月份),歷時三、四天。過節(jié)的時候,人們換上最漂亮的衣裳,敲著鼓,跳著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潑水祝福。
    (2)指導朗讀。
    練習讀。指名讀。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為什么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一年—次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所以傣族人民特別高興。)。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
    指名讀,齊讀。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瓣,鋪上“地毯”,江面上劃過龍船,天空中放著花炮,人們熱情地歡呼著。)。
    理解“四面八方”“趕來”“地毯”“駛過”“一條條”“—串串”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快場面和人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
    用自己的活,說說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投影圖片(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的特寫)。
    (1)提問:周總理怎樣來到人群中的,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下身穿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理解“對襟白褂”“咖啡色”“水紅色”“笑容滿面”等詞語。
    從什么地方看出周總理特別高興?先找出書上的句子讀讀,再說說。(他接過象角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瓣鋪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理解“象腳鼓”“地毯”“—起跳舞”等詞語。
    (2)指導朗讀。
    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接過象腳鼓,敲著鼓點,踩著“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總理愛人民。要讀出周總理的高興心情。
    小聲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穿著什么服裝,怎樣來到人群中的。
    5.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投影圖片(潑水節(jié)盛況)。
    (1)提問: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理解:“銀碗”“祝?!薄敖】甸L壽”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周總理對傣族人民真摯的祝福,傣族人民對總理的真誠祝愿,仿佛潑水節(jié)就在我們跟前呈現(xiàn)。讀“健康長壽”要慢些。
    老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6.指名讀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為什么那么開心?(因為今年過節(jié)與往年不同,是周總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過節(jié),心里也特別高興。)。
    “多么幸福”“令人難忘”是什么意思?
    (指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節(jié),感到親切,非常幸福。令人難忘是使人忘不了。)。
    (2)指導朗讀。
    讀的時候,注意語氣詞“呀、哇、啊”及感嘆號所表達的語氣。
    教師范讀,學生小聲練習讀,指名讀,齊讀。
    三、練習朗讀。
    1.指名分段讀全文。
    2.齊讀全文。
    讀的時候,注意讀好長句子,注意段與段之間的停頓。
    四、總結提問:
    課題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因為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周恩來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的。)。
    五、作業(yè)練習。
    1.熟讀課文。
    2.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十二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難忘的潑水節(jié)優(yōu)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jié),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邊疆人民共同歡慶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jié)日。教學本課,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并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與快樂;積累重點詞句,并進行簡單的拓展運用。
    2、抓住重點詞句,通過激情朗讀,體會課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濃。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感受。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十三
    《難忘的潑水節(jié)》是、人教版第四冊第三組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讓學生了解祖國的遼闊、美麗,增強對祖國的認識和熱愛,激發(fā)學生了解家鄉(xiāng),贊美家鄉(xiāng)的感情。本課記敘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課文中洋溢著熱情,在人們歡迎周的場面描寫中,在周潑水的描寫中,文章的結尾,更是表達了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文中還配有一幅洋溢著熱情的插圖,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熱烈的氣氛。
    二、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潑、龍、恩、鳳、凰5個生字,能正確認讀多音字“盛”
    2、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1―4小節(jié)。
    4、初步體會傣族人民對周的敬愛之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記生字,會寫生字;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難點: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四、說設計意圖。
    (1)識字與寫字教學。
    識字過程中,我隨文識字了5個:襟、褂、鳳凰、恩為主,詞語教學時也分為2個層次,先是帶有拼音的難讀的字,重點指導平翹舌音和多音字盛。然后是課文中比較長的詞語。本課時寫了4個字、潑、鳳凰、恩,都是隨文指導,然后集中書寫。我的設計意圖是:字詞句的教學其實是一條線的,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一方面可以節(jié)省時間,另一方面還可以使自己的教學更有針對性,也讓小朋友明白我今天識字重點要讀好哪幾個。
    (2)句與段的教學。
    今天學習的重點段落是第3小節(jié),我以“人們是怎么歡迎周的”展開教學,由句子再細化為詞語的理解、運用與積累、再由句到段由局部到整體,層層引導學生明白人們趕來了,人們撒滿花瓣,人們歡呼都表達子傣族人民對周的敬愛之情。
    句與段的學習離不開朗讀的指導,朗讀的指導還要有層次性。如精讀第3小節(jié)時,我就采用了指名讀、感悟地讀、高興的讀、齊讀、男女生分組讀等形式。在指導讀“周來了!”這句感嘆句時,我又采用了提示讀,“你歡呼著:他歡呼著,大家一起歡呼著”使小朋友身臨其境。
    (3)作業(yè)設計:
    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時,還要注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我翻課后及作業(yè)本發(fā)現(xiàn)有這么幾個類型:生字抄寫、看拼音寫詞語、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我會填正克確的量詞,用“一手一手”“一邊一邊”造句。因此本課時的作業(yè)我是這樣設計的:字詞教學時穿插了多音字“盛”的教學,說話練習:用一組關聯(lián)詞:因為……所以……來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昂孟瘛痹炀渲笇W生把比喻句說得更生動,量詞的疊用:一條條、一串串要能理解疊用表示很多,并能正確運用從而能達到日積月累的效果。
    (4)課后發(fā)現(xiàn)的問題:
    1、“對襟白褂”這個詞的教學除了讀準字音,如果能以學生的衣服為實物教學明白對襟是怎么樣的,醫(yī)生穿的就是白褂,讓生字的音、形、義在潛移默化中扎實的完成了教學。
    2、語言表達: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又到了。如果能讓小朋友學習這種寫法,學會遷移,比如說:迎春花開了,春天到了。再比如:太陽升起來了,小朋友們上學了等等,讓小朋友學會運用。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十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知道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jié)的獨有的風俗習慣。
    一、導入。
    春意盎然,草長鶯飛,當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遍翡翠般綠的西雙版納時,
    傣族人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1課《歡樂的潑水節(ji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潑水節(jié)時那熱鬧歡快的場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節(jié)讀課文,評議。
    三、學文。
    (一)、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讀一讀。
    4、指導讀出高興激動的語氣。
    (二)、第二小節(jié)。
    2、交流:你從哪些地方感覺潑水節(jié)很熱鬧,很歡樂的?
    3、指導朗讀。
    4、你想親眼看看潑水節(jié)時那熱鬧的場面嗎?觀看錄象:歡樂的潑水節(jié)。
    6、質疑:為什么大家渾身濕淋淋的,臉上卻笑開了花呢?
    7、小結。小朋友說得真好。是呀,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盡情地潑,盡情地澆,不論是潑水者還是被潑者,雖然從頭到腳全身濕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樣高興,臉上也都笑開了花。大街上,歡樂的人們互相潑灑,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開,在陽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歡樂的海洋。
    8、齊讀第二小節(jié)。
    (三)、第三小節(jié)。
    1、引讀。
    3、出示。讀一讀。
    4、練習:大家唱著(的)歌,跳著(的)舞,賽起了(的)龍舟,放起了(的)煙火,直到深夜還不肯離去。
    5、指導朗讀。
    四、指導背誦。
    五、作業(yè):
    1、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56支花,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風俗和最盛大的節(jié)日。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和幾個小朋友組成一個研究小組,對此進行研究。
    2、我國最盛大的節(jié)日是什么節(jié)?請你說一說或畫一畫節(jié)日時的情景。
    本文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故事?!耙荒暌欢鹊臐娝?jié)”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而1961年的潑水節(jié),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jié)。敬愛的周總理的到來,使傣族人民沸騰了,人們“敲起象腳鼓”“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放著一串串喜慶的花炮,迎接敬愛的周總理。周總理興致勃勃地換上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銀碗與人們互相破水祝福,同慶盛大的節(jié)日。
    可是,周總理的時代離現(xiàn)在的少年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學生不容易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無法言明的感情,對課文的理解就會大打折扣。于是,我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找資料,了解周總理的生平,了解他忙碌而又光輝的一生。明白周總理為什么會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會感到如此幸福。這為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引導著孩子們去尋找傣族人民為歡迎總理所做的準備,通過朗讀感受到人們對總理無限的崇敬。然后我們從總理的穿著可以看到總理和人民挨得那么近,沒有絲毫的特殊,從而感受總理偉大的`平易近人。尤其是最后兩個自然段的朗讀,孩子們的感情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噴薄而出。
    不足的地方,我覺得對于課文的朗讀,我的示范過多,以至于孩子們通過自己的理解而生成的個性化的朗讀較少,除了最后兩個自然段的表現(xiàn)較好之外,其他地方,多數(shù)是孩子們學著我的朗讀模式進行的,另外,在課堂上,我應該采用播放記錄片的形式,將孩子們課外搜集的資料更加直觀和感性的呈現(xiàn)在孩子們的面前,這樣對于孩子們的感情鋪墊將更有效,能更好地在個性化的朗讀中發(fā)揮作用。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十五
    在漫長的暑假里,我最難忘的事情之一是傣族潑水節(jié)。
    那是在正午烈日下,我和姐姐躺在“柔軟的棉花糖”上(指柔軟的床)無聊地調著電視頻道。突然,我的妹妹突然坐起來,把我嚇到在地。我妹妹拍了拍她的頭:“啊!今天是潑水節(jié)!”
    “什么!”我尖叫著問道。
    就在這時,我姑姑沖進來說,“你準備好了嗎?已經開始了!”
    不一會兒,潑水節(jié)正式開始了。人們拿著彩色的水盆。你潑了我,我潑了你,我沒有向對方屈服。濺起的水花就像魔法一樣,而且不可能精確。這真的讓我又生氣又好笑。這潑了我一身,那潑了我一盆水,我成了一只落湯雞。這讓我哭了,笑了,唉,聽天由命了。
    有趣的潑水節(jié)結束了。此刻,我的阿姨告訴我,被潑代表著幸福和更多的歡迎。
    這時,我突然意識到...
    這件事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2、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感受。
    教學重點: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課件?掛圖?音樂《愛我中華》收集關于周總理的故事。
    教學過程:
    1、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說。
    二、談話導入。
    是的,你們看到的是居住在美麗的西雙版納的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人民最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每當潑水節(jié)到來時,傣族人民就載歌載舞地慶祝節(jié)日。今天我們再來感受傣族人民是怎樣和敬愛的周總理過潑水節(jié)的。
    二、讀課文,了解人們用怎樣的方式歡迎周總理的。
    1、生自讀第三自然段。
    2、指名讀,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3、人們如此的喜歡周總理,他們是用什么樣的方式迎接總理的,誰來把第三自然段的相關詞語找出來告訴大家并加以理解(四面八方、一條條、一串串、歡呼)。
    4、多么令人感動的場面啊!大家趕快讀讀吧。
    6、指名說關于周總理的故事。
    7、聽了這么多的故事,你認為總理是個怎樣的人?你希望見到他嗎?
    8、指名說出對周總理的認識。
    9、是的,傣族人民此時的心情和我們一樣,也非常的想見到周總理,他們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迎接總理的到來,他們是那樣的激動。此時,我們的心情和他們一樣,讓我們一起大聲的、有感情的讀讀吧!
    10、生自讀第三段。
    11、師生交替讀,重點指導最后一句話:“周總理來了!”
    三、看圖指導朗讀第4——5自然段。
    1、?瞧!傣族人民期盼以久的總理真的來到了人群中,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說(穿著、表情、動作、人物的心理活動)。
    3、大家觀察的真仔細,我們來看看書中是怎樣描寫的?
    4、自讀4、5自然段。
    5、師:剛才在讀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讀的非常投入,但是從你們的面布表情中告呶遙?忝腔褂幸陜牽?芨嫠呶衣穡?br???6、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
    8、指名說。
    9、問題解決了,我相信同學們會讀的更好。
    10、齊讀第4——5自然段。
    10、師領讀,生模仿總理做潑水的動作,想想他們會說些什么?并指名說一說。
    11、男生讀女生作動作,女生讀男生作動作。
    四、指導讀課文6——8自然段。
    2、生自讀最后三段。
    3、指名說我的發(fā)現(xiàn):三段都是感嘆句。
    4、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5、生評價。說說感嘆句怎樣讀?為什么?
    6、分組比賽讀。
    五、拓展。
    2、你還收集了哪些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趕快告訴大家。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十七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會認12個生字,會寫“恩壽鳳凰”2會正確流利地讀課文。3初步感受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快樂和幸福。教學過程:一:開門見山,引入課題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難忘的潑水節(jié)。出示潑水節(jié)課件師:想說什么?師:對呀,這就是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傣族是我國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潑水節(jié)是它一年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也是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人們在那一天多么快樂,多么開心,為什么又說難忘的潑水節(jié)呢?打開課文去讀讀。要求:(1)不認識的字多讀幾次。(2)標上小節(jié)。學生自由讀。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1)檢查生字小老師領讀音的歸類讀形的記憶義的理解(2)檢查詞語(結合圖片理解詞語)鳳凰花對襟白褂象腳鼓咖啡色水紅色火紅火紅鮮紅一年一度四面八方笑容滿面健康長壽(3)檢查句子(指名讀分小組讀)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4)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結合多音字的學習)(5)讀了課文后,誰來說說課文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誰干什么?(6)簡介周總理三:書寫指導四:作業(yè)完成課后多音字練習。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十八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潑、節(jié)、敬、瓣、鮮、毯、駛、炮、樂、祝、福、幸”12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
    2.通過看圖學文,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段。
    (二)能力訓練點:
    學習觀察圖畫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對老一輩革命家敬愛的周總理的熱愛之情。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難點:
    1.本課生字生詞。
    2.觀察圖畫。
    3.理解講傣族人民熱愛周總理的語句。
    解決辦法:通過查字典,讀講課文,觀察圖畫,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
    三、課時安排:2學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
    周總理是全國人民最愛戴的好總理,他已經去世二十幾年了,人民還懷念著他,因為他關心人民,和人民心連心,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課文《溫暖》,還記得講什么事嗎?(周總理關心清潔工人的事)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歌頌周總理的課文,這是一篇看圖學文,我們先看圖。
    (二)指導看圖,了解圖意,提出課題。
    1.出示教學掛圖從整體上了解圖意,提問:
    (1)圖上有什么人?(周總理和傣族人民)。
    (2)他們手里拿著什么?(盆、碗、瓶)。
    (3)男青年背著什么?(象腳鼓)。
    (4)他們準備做什么?(準備過潑水節(jié))。
    2.師生共同小結。
    這是周恩來總理和傣族人民1961年過潑水節(jié)時情形。那年的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特別高興,因為是周總理和他們一起過的,他們永遠忘不了這個幸福的潑水節(jié),今天我們就學習《難忘的潑水節(jié)》這一課。(板書課題)。
    (三)初讀課文。
    1.了解課文內容。
    2.動筆勾畫本課的生字,新詞。
    3.分組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字義。
    4.分段朗讀課文,糾正字音,分析字形。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2.帶著問題讀課文:課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共有幾個自然段?(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事)(共有8個自然段)。
    3.指名分段讀課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1)哪段是講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第三段)。
    (2)哪段是講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第四五段)。
    4.聽錄音磁帶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講讀課文,理解詞句的意思。
    (一)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1)教師出示傣族人民什么時候過潑水節(jié)?然后讓學生帶著這一問題再讀課文。(看圖,從人物的服裝和周圍的花兒、樹來看)。
    (2)分組討論:“火紅火紅”“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特別紅,一年一次)。
    2.教師講述:我國云南的少數(shù)民族——傣族,每年過一次盛大的節(jié)日,就是潑水節(jié)。過節(jié)的時候,人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跳著舞,互相潑水,互相祝福,過潑水節(jié)的時間是傣歷六、七月。(農歷的清明節(jié)后十日左右)(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回答下面的問題:
    (1)傣族人民為什么特別高興?
    (2)課文中哪句話是說這個問題的?
    學習讀這段的后半句“因為……一起過潑水節(jié)”。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段的意思。
    (三)學習第三段。
    1.讀第三段,理解這段主要寫什么。
    (1)讓學生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分組討論:“四面八方”“趕來”“駛過”“一條條”“一串串”
    “四面八方”:指各處,不是一地的意思。
    趕來:生怕遲到,按時趕到的意思。
    “一條條”、“一串串”課文里是形容船多、花炮多。
    2.再讀第三段,說說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從四點回答:一是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二是人們在路上撒滿了鳳凰花瓣,鋪了“地毯”,三是江面上跑龍船,天空上放花炮,四是人們歡呼。
    (四)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回答下面的問題:
    (1)周總理穿著什么服裝?(看圖,讀文以后回答)。
    重點理解“對襟褂”“咖啡色”“水紅色”等詞語。
    (2)他是怎樣來到人群中的?
    (再次看圖從圖上周總理的神態(tài)理解“笑容滿面”一詞)。
    (3)還從哪些地方看出周總理特別高興?(指名讀第二句回答)。
    2.再讀第四段,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穿著什么衣服,怎樣來到人群中的。
    (五)學習第五段。
    1.指名讀第五段,回答下面題:
    (1)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讀第二句)理解“祝?!币辉~。(祝人幸福,平安的意思)。
    (2)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愿什么?
    (讀第三句)理解“祝愿”一詞。(向人們表示良好的愿望)。
    2.指導朗讀,練習背誦。
    (1)要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朗讀,全段共三句話,第二句讀出周總理滿心歡喜地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的感情。第三句要讀出傣族人民衷心祝愿周總理健康長壽的心情。要慢讀“健康長壽”四個字。
    (2)背誦課文前,要弄清楚這段的三句話,先講什么,后講什么。
    (六)學習六、七、八段。
    1.指名讀六、七、八段,提問:
    (1)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為什么那么開心?
    (因為今年的潑水節(jié)與往年不同,周總理和他們一起過的,周總理和人民一起過節(jié),也特別高興。)。
    (2)“令人難忘”是什么意思?(使人忘不掉)。
    2.指導朗讀、背誦。
    (1)分段指名讀,注意語氣詞“呀,啊”以及感嘆號應表達的語氣。范讀,聽錄音。
    (2)齊讀,注意段與段之間的停頓。
    (3)齊背。
    (七)總結。
    讀全文,提問:
    (周總理和他們一起過節(jié))。
    2.學了這課以后,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想法?
    (知道傣族人民怎樣過潑水節(jié)。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1961年親自參加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他是人民的好總理)。
    (八)作業(yè)練習。
    1.讀課后作業(yè)第3題,注意句子所表達的情感。
    2.從句子中提出“四面八方”“笑容滿面”練習造句。
    3.讀作業(yè)練習第2題,填空。
    4.朗讀全文,背誦課文5—8段。
    (九)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一)。
    潑水節(jié)。
    敬 愛。
    花瓣。
    鮮花。
    地毯。
    駛 過。
    花炮。
    歡樂。
    祝 福。
    幸福。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十九
    暑假,我們學校舉行了“同在一片藍天下”夏令營活動,我對其中的“潑水節(jié)”印象最深。
    這一天,同學們提著桶端著盆,早早準備好了清水,等候潑水節(jié)的到來。
    一聲今下,潑水節(jié)開始了。同學們立即開始潑水了。真是天助我也,陳磊到這時還沒接好水,我馬上端了一盆水潑在他身上,陳磊就落惶而逃了。
    我又接了一盆水向韋子奇潑去,韋子奇一下就變成了“落湯雞”,頭發(fā)一縷一縷的,還滴著水珠。我對韋子奇說:“你有一頭烏黑的頭發(fā)?!表f子奇氣壞了,連忙向我潑了一大盆水。還好,我閃得快,只濕了一小塊。在我不注意時,一盆水向我潑來,我也成了“落湯雞”了。這時,韋子奇接了一大盆水又向我潑來,嚇得我撒腿就跑,韋子奇邊追邊說:“幸福水來了,幸福水來了,快快接住啊!”我急忙說:“我不要幸福水了,我夠幸福了,我受不了啦!”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二十
    本文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節(jié)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jié),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jié)。那是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邊疆人民共同歡慶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jié)日。共和國總理的到來,使傣族人民沸騰了,人們“敲起象腳鼓”“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放著一串串喜慶的花炮,迎接敬愛的周總理。周總理興致勃勃地換上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銀碗與人們互相潑水祝福,同慶盛大的民族節(jié)日。
    課文中洋溢著的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里行間。作者在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描寫中,抒發(fā)著興奮和歡悅;在周總理潑水的描寫中,潑灑著激動和幸福;在文章結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連用三個自然段四個感嘆句,表達了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
    學習課文,可先引導學生看看插圖,直觀地感受圖中洋溢的熱情,然后一遍遍地讀,從感受熱烈的氣氛,到感受每一個人心里的熱情,到感動我們的心,最后在展示讀中去表達我們心里的感動。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感受。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要求認識的12個字,有些在生活中跟學生見面的機會較少,字形比較復雜,字音難點較多。三拼音有“凰、敲、褂、端”,后鼻音有“鳳、凰”,翹舌音有“蘸、壽”,平舌音有“踩”。教學時,要努力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識字。以下引導識字的方式供參考。
    1.抓“特務”。默讀課文,圈畫生字。
    2.消滅“特務”。借助文下生字背景圖上的拼音消滅這些“特務”。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
    3.互檢“戰(zhàn)果”。兩人合作,一人讀一人聽,看看還有沒有“特務”,如果還有,幫他指出來。
    4.交流識字方法。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么認字的,向全班推薦好的方法。
    5.對號入座。聽一個人說字的特點或看同學做相應的動作,快速在字卡中找出生字,比比誰找得準,找得快。(可從字形、字義、字音三方面描述其特點,“蘸、端、踩”可用動作演示。)。
    6.寫字指導。
    本課要寫的字中有四個字是新認的(恩、壽、鳳、凰)。這四個字中,“鳳凰”二字比較難寫,可作重點指導。(1)都是半包圍結構。(2)第一筆一定要寫成豎撇,這是寫好這類字的關鍵;第二筆是“橫折彎鉤”的彎形寫法,要注意指導。(3)“鳳”字內是,要和“風”區(qū)分字形。
    此外,還應注意“恩”與“思”的區(qū)別。
    (二)朗讀感悟。
    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領會文章內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要讓學生多層次、多種形式反復地讀課文,從而感受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時的熱烈場面和人們的興奮心情。朗讀本文要始終熱情洋溢、幸??鞓?,語調可稍高。文章結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滿懷深情地朗讀,讀出無比幸福、難以忘懷的情感。
    1.要理解本文的內容并有所感悟,必須對潑水節(jié)的來歷、周總理與人民的關系有所了解。因此,最好在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傣族、潑水節(jié)和周總理的資料,在揭示課題后進行交流,并相機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讀了第二自然段你能體會到什么?(或者問:為什么傣族人民聽說周總理要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感到特別高興?)。
    (1)自讀自悟。
    (2)在小組里讀有關段落,并說說從所讀語句中體會到什么。
    (3)選代表在全班展示讀,說說感受,其他同學可參與讀或補充說感受。
    (4)教師重點指導朗讀。比如,讀第三自然段,難點是讀好最后一句:“周總理來了!”關鍵是要在讀前面幾句話時做好聲音和感情的鋪墊,讀最后這句歡呼的話,感情要充沛,聲音要自然,語氣、語調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體現(xiàn)出個性。再如,讀結尾幾個感嘆句,情緒要激動,但不能只是提高聲音,要虛實結合,讀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覺。
    3.看圖聽讀想象。
    (1)指名讀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看課文插圖,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2)從課文插圖和課文的描寫中,你感覺周總理和人民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4.再讀課文,感受、體驗傣族人民與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與快樂。
    (三)積累運用。
    1.完成課后“我會填”的練習。
    2.讀一讀,再口頭填空。
    一條條龍船一串串花炮一座座山峰。
    一條條一串串一座座。
    3.詞語積累。
    敬愛鮮紅火紅歡樂歡呼開心幸福。
    難忘水紅色咖啡色四面八方笑容滿面健康長壽。
    4.照樣子寫句子。
    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一邊……一邊……。
    (四)實踐活動。
    1.查找、搜集周總理的圖片、故事。
    2.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節(jié)日和民間習俗,開個小小介紹會。
    四、教學設計舉例。
    片斷:采用圖文對照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觀察,進行探究式閱讀。
    (一)看圖發(fā)現(xiàn)。
    看課文插圖,說說人物的表情、動作和心情。用“我發(fā)現(xiàn)……”的句式說話。
    (二)讀文體會。
    1.自主讀課文,分別找出寫人物表情、動作和心情的句子,說說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
    2.教師相機指導朗讀。比如,讀第一、二自然段,要用熱情而平穩(wěn)的語調,第一自然段適當突出“潑水節(jié)”,第二自然段適當強調“特別”、“周恩來總理”和“一起”。
    3.教師結合學生所讀詞句,給予重點提示和指導。如:
    (1)從圖中發(fā)現(xiàn),周總理穿的什么衣服?他為什么穿著傣族服裝?他的表情怎樣?理解“笑容滿面”,并練習說話。
    (2)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端、拿、蘸、潑灑、祝福、歡呼、潑水、祝福)。
    用“一邊……一邊……”練習說話。
    (三)讀中感悟。
    讀最后兩個自然段,“幸福哇”、“難忘啊”要重音輕讀。讀的速度要慢些,第二句可比第一句讀得更慢,好像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之中。
    五、資料袋。
    傣族。
    傣族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云南熱帶、亞熱帶的壩子上,聚居在西雙版納、德宏兩個自治州和耿馬、孟連及新平、元江、景谷、雙江、金平等自治縣。傣族有自己的歷法和文獻,民間文藝活動豐富多彩,著名的孔雀舞和“贊哈”(歌手)演唱民間敘事長詩、民歌,為傣族人民所喜聞樂見。
    潑水節(jié)。
    傣族潑水節(jié)(傣歷新年)為傣族重大節(jié)日,時間為傣歷六月中旬(公歷四月中旬)。節(jié)日期間,傣族男女老幼皆沐浴盛裝,拜佛誦經,并舉行賽龍舟、斗牛、丟包、潑水祝福等活動。
    象腳鼓。
    傣族樂器,樣子像大象的腳。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的鼓面。演奏時斜掛在肩上,用手拍擊鼓面,多用于給舞蹈伴奏。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二十一
    今天上午,老師吩咐我們下午帶些洗潔用品來,今天下午要搞大掃除。下午,同學們有的摩拳擦掌,有的捋胳膊挽袖子,準備大干一場……看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同學們猶如八仙過?!黠@神通。有的掃地,有的拖地,有的擦窗……我和一些同學被分配到了樓梯口。我們正熱火朝天在地干活時,一大片水滴潑下來。又過了一會兒,又一大片水嘩啦啦地潑下來,幸好我們躲得快。李卓凡再也忍不住了,單槍匹馬地上去和他們評理。誰知不幸“犧牲”——被淋了一個“落湯雞”。衣服都被淋濕了。他只好“休戰(zhàn)”。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二十二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感受。
    課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學生查閱有關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資料及了解一些周總理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
    二、看錄像,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們屬于哪個民族?(漢族)上節(jié)課我們參觀了美麗的葡萄溝,見到了勤勞勇敢、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xiāng)。那大家還想不想去看看其他的少數(shù)民族朋友呢?(想)。
    那老師就帶領大家去傣族看看吧!
    邊放錄像(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盛況),教師邊講解: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傣歷六月中旬),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節(jié)日那天,傣族人身穿節(jié)日的盛裝,敲著象腳鼓,乘著龍船來到聚集地。他們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
    今天,我們課文中描述的潑水節(jié),卻是一次與眾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懷的潑水節(jié)。它到底特殊在哪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三、讀文體會。
    1、教師范讀課文,生標出自然段。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大聲讀,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讀。(要求讀準生字,不加字漏字)。
    3、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聽他的字音讀準了沒有,如果沒有讀準,可以站起來教教他。
    4、師:在傣歷六月份,什么花開了?說明傣族的什么節(jié)日到了?
    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理解“一年一度”即一年一次。
    5、今年的潑水節(jié)與往年不一樣,因為誰要來了?(生讀第一段)答:周總理。
    為什么傣族人民聽說周總理要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感到特別高興?(生答)。
    6、師:人們又是怎樣迎接周總理的呢?(自由讀第三段)。
    a、你能用自己的話向大家描述一下人們歡迎周總理的情景嗎?
    b、理解“四面八方”,“從四面八方趕來”說明了什么?
    c、指名朗讀。你能把這熱鬧的場面讀出來嗎?
    7、那這天周總理穿的什么衣服呢?是平時經常穿的衣服嗎?(結合圖回答)。
    a、師:看!周總理來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間來了。(出示插圖)(穿著傣族服裝)他為什么穿著傣族服裝?他臉上的表情怎樣呢?理解“笑容滿面”并造句。
    b、畫出描寫周總理衣著和表情的詞句。
    c、師:看看圖上,除了周總理,還有誰也是笑容滿面的?
    師:傣族人民一個個都因為能和敬愛的周總理一起過節(jié)日而笑容滿面,現(xiàn)在也請同學們笑容滿面地讀一讀這段。
    8、(1)師: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呢?課文中又是怎樣描寫的呢?我們接著看第五段。(重點詞語:端、拿、蘸、潑灑、祝福、歡呼、潑水、祝福)。
    (2)用“一手……一手……”“一邊……一邊……”說句子。
    (3)老師扮演周總理,拿著銀碗和柏樹枝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
    (4)啟發(fā)想象,進行說話訓練。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周總理把水潑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周總理把水潑到孩子們身上,祝愿他們——————。
    (5)師:正因為這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跟敬愛的周總理一起過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潑水節(jié)是“幸福”的,是“令人難忘”的。
    (6)全班有感情地朗讀6~8自然段。
    四、分小組接讀課文。男女生賽讀課文。
    全班有感情地齊讀課文。(要求讀課文時始終要語調高、熱情洋溢、幸??鞓?;結尾讀出無比幸福、難以忘懷的情感)。
    五、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同周總理、同傣族人民一起度過了一個最幸福、最難忘的潑水節(jié)。我們知道了周總理和人民是心連心的。課后請同學們再去查閱一下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風情吧!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二十三
    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最重要而且非常隆重的節(jié)日,傣族人民也叫它浴佛節(jié),會給人們帶來幸福。民族文化村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從7月3日,到8月28日,我們全家也趕到這里來,深深地體驗了一回潑水節(jié)。
    我們進入到民族文化村后,先拍了一些紀念照片,還買了一些小玩意兒,7:30分的時候,潑水節(jié)開始了,我們換好泳褲,拿上買好了的盆子和水槍,隨著音樂得緩緩響了起,舞臺上突然噴出了五顏六色的噴泉。
    我接了一盆水,就開始潑水了,潑水用的道具非常的多,有水槍,有盆子,有桶,還有的用手潑水,人們一擁而上,不管是小孩、大人,老年人都加入到了隊伍中,有的三五個人攻擊一個人,還好我準備了游泳鏡,可是我的鼻子卻沒那么幸運。
    我猛的把水潑在一個大人身上,那個大人也向我發(fā)起了攻擊,戰(zhàn)場上一片混亂,在水里的人也更加的瘋狂,竟然潑灑岸上衣服還沒有濕了的人,讓岸上的老媽也成了落湯雞,讓他們也感受到潑水節(jié)的快樂與幸福,舞臺來了一個過著毛巾被的叔叔,臺上的主持人說,讓我們潑這位穿著毛巾被的叔叔吧!
    這位叔叔來年肯定有好運,因為潑水可以洗去他身上的霉氣。
    大家互相潑水,用潔凈的水,潑去身上的污漬,迎來吉祥的來年。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篇二十四
    1、《難忘的潑水節(jié)》是、人教版第四冊第三組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讓學生了解祖國的遼闊、美麗,增強對祖國的認識和熱愛,激發(fā)學生了解家鄉(xiāng),贊美家鄉(xiāng)的感情。本課記敘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課文中洋溢著熱情,在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描寫中,在周總理潑水的描寫中,文章的結尾,更是表達了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文中還配有一幅洋溢著熱情的插圖,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熱烈的氣氛。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潑、龍、恩、鳳、凰5個生字,能正確認讀多音字“盛”
    2、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1—4小節(jié)
    4、初步體會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
    重點:識記生字,會寫生字;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難點: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一、識字與寫字教學
    識字過程中,我隨文識字了5個:襟、褂、鳳凰、恩為主,詞語教學時也分為2個層次,先是帶有拼音的難讀的字,重點指導平翹舌音和多音字盛。然后是課文中比較長的詞語。本課時寫了4個字、潑、鳳凰、恩,都是隨文指導,然后集中書寫。我的設計意圖是:字詞句的教學其實是一條線的,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一方面可以節(jié)省時間,另一方面還可以使自己的教學更有針對性,也讓小朋友明白我今天識字重點要讀好哪幾個。
    二、句與段的教學
    今天學習的重點段落是第3小節(jié),我以“人們是怎么歡迎周總理的”展開教學,由句子再細化為詞語的理解、運用與積累、再由句到段由局部到整體,層層引導學生明白人們趕來了,人們撒滿花瓣,人們歡呼都表達子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
    句與段的學習離不開朗讀的指導,朗讀的指導還要有層次性。如精讀第3小節(jié)時,我就采用了指名讀、感悟地讀、高興的讀、齊讀、男女生分組讀等形式。在指導讀“周總理來了!”這句感嘆句時,我又采用了提示讀,“你歡呼著:他歡呼著,大家一起歡呼著”使小朋友身臨其境。
    三、作業(yè)設計:
    量詞的疊用:一條條、一串串要能理解疊用表示很多,并能正確運用從而能達到日積月累的效果。
    四、課后發(fā)現(xiàn)的問題:
    1、“對襟白褂”這個詞的教學除了讀準字音,如果能以學生的衣服為實物教學明白對襟是怎么樣的,醫(yī)生穿的就是白褂,讓生字的音、形、義在潛移默化中扎實的完成了教學。
    2、語言表達: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又到了。如果能讓小朋友學習這種寫法,學會遷移,比如說:迎春花開了,春天到了。再比如:太陽升起來了,小朋友們上學了等等,讓小朋友學會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