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大全(15篇)

字號:

    方案的制定有助于我們明確目標和任務。制定方案時,要充分了解目標受眾的需求和期望,以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制定方案需要綜合考慮經濟、社會和環(huán)境等因素。
    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篇一
    月,國務院決定從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zhàn)略遠見,有助于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文化遺產日,為中國大陸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目的是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從2016年起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當今的時代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蘊涵著豐富的歷史資源、文化資源、經濟資源、教育資源、科學資源,是世界各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珍貴記憶,對于人類生存與發(fā)展具有獨特的價值與意義。在國際組織的相關文件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做了直接或間接的描述。千姿百態(tài)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基石,是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是國家和民族賴以生存在的基礎和人們象征,是人們進行創(chuàng)造的源泉,是人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具有無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從而形成了多維度、多層次的價值體系。
    二、活動目的。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寶貴的文化財富,包括以物質形態(tài)存在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以及歷史文化名城(街區(qū)、村鎮(zhèn))等;也包括以非物質形態(tài)存在的世代口頭傳說、傳統(tǒng)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jié)慶和手工技藝等,其種類繁多、形式之多樣、內容之豐富,為世界少有。中華民族的這些文化遺產以獨特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各族人民的思想觀念,以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揚向上的活力維系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綿延不斷,這是中國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是我國的世界上引以為榮的寶貴財富,所以我們應當視其為傳家寶,世世代代傳承并光大下去。為了讓我校同學認識和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領悟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成為自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公民,以“宣傳、認識、保護、弘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以提高當代大學生自身素質為目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校園”系列活動,掀起我校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潮。
    三、活動意義。
    1、文化遺產教育青年:強調它的精神意義,設法使公眾成為這一天的主人,成為主動的參與者,使國家文化遺產日成為全民的文化遺產日,使國家舉措轉化為每一公民自覺的文化行為。
    2、遺產日是一個純文化的主題日,所有活動都應是公益活動。文化機構的工作要在遺產日充分發(fā)揮作用,積極進行遺產內涵與保護意識的普及工作。教育界利用這一天,培養(yǎng)下一代人的中華文化的情懷。
    四、活動主題。
    五、物資需要。
    1、多媒體教室一間,文化遺產知識的光碟及多媒體。
    2、桌椅若干張、宣傳板、橫幅若干(盡量多),音響兩個、麥克風兩個、瓶裝飲水一箱(招待重要人士)。
    六、宣傳形式。
    以海報、圖片展覽及學校廣播等形式進行宣傳。
    七、活動內容。
    講座內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溯源、歷史的發(fā)展興衰,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形成的不同以及當代大學生如何宣傳、認識、保護、弘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
    講座時間:6月6日上午10點。
    講座地點:
    講座對象:全專業(yè)學生,歡迎更多愛好者前來。
    2、問卷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當代大學生對文化遺產是否有了解和認識。
    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篇二
    今年6月14日,是我國第xx個“文化遺產日”。根據市文廣新局的安排部署,為慶祝我國第xx個文化遺產日,組織開展好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特制定我縣的宣傳活動方案。
    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圍繞“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的主題,切實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著力提高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充分發(fā)揮文化遺產在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先進文化和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
    以“文化遺產日”為契機,以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為重點,積極組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進一步擴大文化遺產保護、文物保護在社會公眾中的影響,營造全社會關注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強化文化遺產保護的社會影響力。
    時間:6月14日。
    圖片的形式立體地展示我縣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在全縣各個鄉(xiāng)鎮(zhèn)懸掛文物保護條幅,在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懸掛相關條幅,加大文物保護宣傳力度,切實提高群眾文物保護意識。
    (二)文字資料宣傳:活動日期間在東環(huán)廣場現場向群眾發(fā)放文化遺產宣傳資料1000份,讓群眾了解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知識。
    (一)精心策劃,周密組織。切實加強領導,制定“6.14”文化遺產日宣傳方案,有效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宣傳活動落到實處。
    (二)圍繞主題,突出重點。緊緊圍繞“讓文化遺產活起來”這一主題,引導公眾關注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緊密結合實際,突出我縣文化遺產事業(yè)發(fā)展的喜人局面。
    (三)面向社會,形成聲勢。充分利用電視等大眾媒體,專欄、專版等形式,開展廣泛深入的宣傳活動。
    (四)加強協(xié)調,密切配合。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主動性,加強與媒體的聯系,暢通信息渠道,及時宣傳報道活動事項和工作進程,提高社會輿論,增強群眾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和自覺意識。
    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篇三
    20xx年6月11日是我國第xx個文化遺產日。為在全社會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宣傳,倡導文化遺產保護理念,提高全民參與意識,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按照《文化部辦公廳關于xx年文化遺產日前后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的通知》(x非遺函〔20xx年文化遺產日活動的通知》(辦政函〔xx年文化遺產日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tǒng)工藝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
    (二)舉辦主場活動。20xx年6月11日上午,自治區(qū)文化廳、固原市人民政府主辦,固原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承辦,在固原市區(qū)博物館廣場舉辦全區(qū)xx年文化遺產日主場活動,活動主要內容有:對全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督查情況進行通報;表彰非遺保護先進單位、先進工作者,資助優(yōu)秀傳承人和傳承基地;固原市級非遺傳承人授牌及發(fā)放以獎代補經費;文化遺產特色藝術演出;文化遺產法律法規(guī)及《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fā)〔xx〕17號)的宣傳、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圖片展;代表性傳承人技藝表演展示;文物基礎知識講解、品鑒等。
    (三)舉辦分場活動。各市、縣(區(qū))文化局,xx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xx博物館、固原博物館等單位,要根據行業(yè)特點和區(qū)域特色,在文化遺產日期間設立活動分場,認真組織開展宣傳、展演、講座、咨詢、走訪調研等系列活動。
    (一)固原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和其他市、縣(區(qū))文化局要緊扣本次文化遺產日主題,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方式,分別制定并實施好主場和分場活動方案。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充分發(fā)揮社會文化組織和文化志愿者的積極作用,嚴格落實安全保障措施,確保活動順利開展。請固原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于6月3日前分別將主場活動方案報自治區(qū)文化廳公共文化與非遺處和自治區(qū)文物局。
    (二)請五市文廣局分別推薦4名非遺保護先進工作者,2個先進保護單位(文化館、非遺中心),2個優(yōu)秀傳承基地(自治區(qū)級),于6月3日前將推薦表報自治區(qū)文化廳公共文化與非遺處。
    (三)各市、縣(區(qū))要把文化遺產法律法規(guī)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宣傳作為文化遺產日活動的重要內容,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采取開設專欄、制播專題片、采訪報道、印發(fā)資料、傳送信息等方式做好宣傳工作。
    (四)請各市、縣(區(qū))文化局,xx文化館、xx博物館、固原博物館、xx考古研究所、xx巖畫中心于5月27日前將確定的活動統(tǒng)計表分別報文化廳公共文化與非遺處、自治區(qū)文物局。
    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篇四
    為響應“20__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活動主題:“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文明,呵護文化遺產講好中國故事,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共享時代美好生活,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揮博物館社會教育職能,在文化遺產日期間,洛陽博物館將于20__年6月9日期間開展文化遺產日主題系列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1、環(huán)境氛圍營造:
    制作以文化遺產日宣傳口號為內容的靜態(tài)頁面,在洛陽博物館南門大屏幕、聶泰路口大屏幕循環(huán)播放。
    時間:6月8日起。
    2、志愿服務——講解員、志愿者定時免費講解。
    洛陽博物館宣教部講解員與洛陽博物館志愿者在遺產日當天將為觀眾提供定時的免費講解,使觀眾更詳細的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時間:6月9日全天。
    地點:洛陽博物館一樓大廳集合。
    3、網絡直播“我從哪里來之二里頭珍寶篇”
    采用傳播能力更強的網絡直播形式進行“我從哪里來之二里頭珍寶篇”制作播放,由社科院二里頭工作隊趙海濤隊長和洛陽博物館高級講解員組成的團隊,帶領網上觀眾深入二里頭遺址探秘、欣賞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并解答網友關心的問題,公眾可關注洛陽博物館新浪“洛陽博物館1958”并收看在線直播。
    時間:6月9日上午9:00。
    直播地點:二里頭遺址與洛陽博物館。
    收看途徑:洛陽博物館新浪“洛陽博物館1958”
    4、流動博物館宣講走進云集圖書館。
    云集圖書館是一家集書店、生活美學、飲品甜點、文化交流為一體的復合空間,安靜的環(huán)境中藏著大量書籍并擁有書友群體。洛陽博物館宣講團將外派高級講解員走進云集圖書館以“文化遺產守護者”的身份進行文物精品的宣講。
    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篇五
    今年6月11日是我國第11個“文化遺產日”,為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宣傳__文化遺產,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良好氛圍,我們將舉辦__區(qū)20__年“中國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一、活動主題。
    二、活動時間。
    20__年5月18日——7月15日。
    三、活動地點。
    全區(qū)各鎮(zhèn)、街、場、區(qū)級相關文化部門。
    四、活動內容。
    (一)“守望家園“__區(qū)20__非物質文化進校園啟動儀式。
    時間:20__年6月1日。
    地點:__區(qū)樓塔鎮(zhèn)巖山小學。
    (二)跨湖橋文化“十大之最”圖片展。
    時間:20__年6月1日——6月5日。
    地點:__跨湖橋遺址博物館一樓大廳。
    (三)《探秘彩陶王國——新石器時期馬家窯文化珍品展》開幕式。
    時間:20__年6月6日上午10:00整。
    地點:__跨湖橋遺址博物館。
    (二)《探秘彩陶王國——新石器時期馬家窯文化珍品展》。
    時間:20__年6月6日——9月6日;
    地點:__跨湖橋遺址博物館。
    (三)專題講座。
    坎座名稱:《青海彩陶賞析》。
    主講:中國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館長、研究員王國林。
    時間:20__年6月6下午2:30時。
    地點:__跨湖橋遺址博物館二樓報告廳。
    (四)專題講座。
    坎座名稱:《原始瓷》。
    主講: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陳元甫。
    時間:20__年6月9下午2:30時。
    地點:__博物館一樓報告廳。
    (六)《山棲越魂——柴嶺山商周土墩墓考古發(fā)掘成果展》暨考古報告首發(fā)式。
    時間:20__年6月9日上午10:00時。
    地點:__博物館。
    (七)__區(qū)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圖版展、博物館館藏精品圖版展、館藏錢幣展。
    時間:20__年6月9日——7月8日。
    地點:__博物館。
    (九)《舟行天下——中國古代船舶知識圖片展》。
    時間:20__年6月6日——7月6日。
    地點:__跨湖橋遺址博物館一樓。
    (十)義務鑒定文物、文物咨詢、有獎知識問答等系列宣傳活動。
    時間:20__年6月9日10:00—15:00時。
    地點:__博物館。
    整個活動全部對外免費開放,歡迎社會各界、市民群眾前往參觀。
    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篇六
    《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發(fā)(201x)42號)規(guī)定,從2019年起,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文化遺產日”。為貫徹國務院通知精神,搞好我國第11個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制定本方案。
    以“保護文化遺產、傳承人類文明”為主題,以“文明的福祉,全民的盛事”為主線,以宣傳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知識為內容,通過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增進公民對文化遺產的認識了解和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推動文化遺產保護社會化進程。
    圍繞主題,突出重點;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統(tǒng)籌安排,分工協(xié)作;熱烈隆重,節(jié)儉效能;平安運作,確保安全。
    山西省文物局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政府。
    2019年6月1日至6月10日。
    (一)6月3日前,制作完成我市1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電視專題片,6月4日起在太原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每天播出兩集,每集10-15分鐘。(由市廣電局、市文物局負責)。
    (二)6月7日,安排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xié)四大班子領導視察我市文化遺產王家峰徐顯秀墓并車馬坑。(由市政府辦公廳、市文物局負責)。
    (三)6月8日,就有關文化遺產保護專題電視專訪省委常委。(由市廣電局、市文物局負責)(四)6月10日,在報紙上刊發(fā)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兵生同志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的署名文章。(由市新聞中心、太原日報社、市政府政研室、市文物局負責)。
    (五)6月8日,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以省內專家為主),在晉祠博物館多功能廳召開有關文化遺產保護座談會。(由市政府辦公廳、市文物局、市廣電局負責)。
    (六)6月5日至10日,每日在太原電視臺太原新聞前后播出文化遺產保護公益廣告。(由市廣電局、市文物局負責)。
    (七)6月9日至11日,在府東街、府西街、新建路、迎澤大街、機場路、晉祠路懸掛宣傳標語(府東、府西街各3條;新建路至迎澤大街4條,市委、市政府門前各2條;迎澤大街、火車站兩面4條,至廣場2條,至青年路2條,至大南門2條,至新建路2條,至桃園路2條,至晉祠路口2條;機場路15條;晉祠路15條;賓館路至晉祠公園10條;晉祠公園、晉祠博物館中軸線10條。共80條)。(由市文物局、市規(guī)劃局、市市政局負責)。
    (八)6月10日,在晉祠公園中軸線(靠近西牌樓)舉辦文化遺產保護書畫筆會,在晉祠公園中軸線舉辦山西歷史名人畫展,舉行文化遺產保護志愿者簽名活動。(由市文物局負責)。
    1、參加人員省、市四大班子及有關部門領導;省、市文博系統(tǒng)干部職工約300人;中央駐晉新聞單位、省城主流新聞單位記者約100人;武警官兵、社會團體人員、大中專學生和鑼鼓隊表演人員各300人。
    2、活動議程省有關領導講話,為山西省文化遺產保護模范頒獎,為山西省第六批國保單位授牌,山西省第一個“文化遺產日”紀念封揭幕,文化遺產保護志愿者宣讀。
    倡議書。
    文化遺產保護文藝宣傳演出省、市領導參觀晉祠公園和晉祠博物館。
    3、職責分工6月10日會場布置由市文物局負責;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負責邀請與會領導;市新聞中心負責邀請中央駐晉新聞單位、省城主流新聞單位記者(24人);市雙擁辦負責組織武警官兵;市文化局負責組織社會團體人員;市教育局負責組織大中專學生;團市委負責組織青年志愿者維持會場秩序;市公安局負責會場及周邊治安管理、車輛引導及交通疏導;晉源區(qū)政府負責晉祠周邊環(huán)境及小攤小販的整治,晉祠公園東大門廣場停車場清理,專用停車場管理。
    (十)6月10日,根據省文物局統(tǒng)一安排,全市文物系統(tǒng)各文物景區(qū)、景點(晉祠博物館除外)向社會免費開放。(由市文物局、市公安局負責)。
    組長:張兵生(市委副書記、市長)。
    副組長:范世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袁高鎖(副市長)。
    成員:薛東曉(市政府副秘書長)。
    吳國榮(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白晉虎(市委宣傳部助理調研員)。
    孟德東(太原日報社社長)。
    張慧林(市廣電局局長)。
    李毓玲(市教育局局長)。
    燕和平(市公安局局長)。
    王立斌(市文化局局長)。
    段洪(市市政局副局長)。
    李鋼(市文物局局長)。
    高波(團市書記)。
    李福章(市雙擁辦主任)。
    魏民(晉源區(qū)區(qū)長)。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宣傳報道組、文藝活動組、安全保衛(wèi)組。
    (一)辦公室設在市政府辦公廳,主任薛東曉。負責整體活動的組織協(xié)調工作。辦公室下設接待組、中心會場組、資料組(設在市文物局)。
    接待組組長趙乃仁。負責接待國家、省、市有關領導。
    中心會場組組長郝寶清。負責6月10日中心會場的整體布置和會場組織工作。
    資料組組長趙樹忠。負責整個活動所需資料的草擬、印發(fā)工作。
    (二)宣傳報道組設在市新聞中心,組長吳國榮。負責與中央、省、市主要新聞媒體聯絡、協(xié)調及活動宣傳報道工作。
    (三)文藝活動組設在市文化局,組長王立斌。負責6月10日文藝演出工作。
    (四)安全保衛(wèi)組設在市公安局,組長燕和平。負責6月10日活動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
    各部門一定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文化遺產日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加強領導,從人力、財力、物力上創(chuàng)造條件,積極配合,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各承辦單位要根據活動內容要求,結合實際,盡快制定各自的。
    工作方案。
    并指定專人負責確保活動安全、圓滿、順利開展。
    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篇七
    今年6月13日,是我國第十個“文化遺產日”。根據市文廣新局的安排部署,為隆重慶祝我國第十個文化遺產日,組織開展好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特制定我市的宣傳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黨的十七屆六_精神為重點,圍繞“活態(tài)傳承,重在落實”的主題,切實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著力提高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充分發(fā)揮文化遺產在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
    二、活動主題。
    以“文化遺產日”為契機,以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為重點,積極組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進一步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社會公眾中的影響,營造全社會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社會影響力。
    三、活動時間。
    時間:20__年__月__日—__月__日。
    (一)版面宣傳、成果圖片展:制作文化遺產宣傳版面及多塊非遺圖片板塊,活動日期間在皇城廣場展出,用文字、圖片的形式立體地展示我市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二)文字資料宣傳:活動日期間在皇城廣場現場向群眾發(fā)放文化遺產宣傳資料2000份,讓群眾了解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知識。
    (三)媒體宣傳:“文化遺產日”活動期間,在__電視臺開辟專版宣傳__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是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以及文化遺產保護申報工作對提升文化遺產保護整體水平的重要意義。
    (四)“__市非物質文化歷史遺存”專題講座。
    時間:20__年__月__日18:00點。
    地點:__市文化館。
    地點:。
    時間:
    五、活動要求。
    (一)精心策劃,周密組織。切實加強領導,制定“6.13”文化遺產日宣傳方案,有效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宣傳活動落到實處。
    (二)圍繞主題,突出重點。緊緊圍繞“活態(tài)傳承,重。
    在落實”這一主題,引導公眾關注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緊密結合實際,突出我市文化遺產事業(yè)發(fā)展的喜人局面。
    (三)面向社會,形成聲勢。充分利用電視等大眾媒體,專欄、專版等形式,開展廣泛深入的宣傳活動。
    (四)加強協(xié)調,密切配合。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主動性,加強與媒體的聯系,暢通信息渠道,及時宣傳報道活動事項和工作進程,提高社會輿論,增強群眾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和自覺意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篇八
    xxxx年6月11日是我國第xx個文化遺產日。為在全社會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宣傳,倡導文化遺產保護理念,提高全民參與意識,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按照《文化部辦公廳關于xx年文化遺產日前后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的通知》(x非遺函〔xx年文化遺產日活動的通知》(辦政函〔xx年文化遺產日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tǒng)工藝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
    (二)舉辦主場活動。xx年6月11日上午,自治區(qū)文化廳、固原市人民政府主辦,固原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承辦,在固原市區(qū)博物館廣場舉辦全區(qū)xx年文化遺產日主場活動,活動主要內容有:對全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督查情況進行通報;表彰非遺保護先進單位、先進工作者,資助優(yōu)秀傳承人和傳承基地;固原市級非遺傳承人授牌及發(fā)放以獎代補經費;文化遺產特色藝術演出;文化遺產法律法規(guī)及《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fā)〔xx〕17號)的宣傳、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圖片展;代表性傳承人技藝表演展示;文物基礎知識講解、品鑒等。
    (三)舉辦分場活動。各市、縣(區(qū))文化局,xx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xx博物館、固原博物館等單位,要根據行業(yè)特點和區(qū)域特色,在文化遺產日期間設立活動分場,認真組織開展宣傳、展演、講座、咨詢、走訪調研等系列活動。
    (一)固原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和其他市、縣(區(qū))文化局要緊扣本次文化遺產日主題,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方式,分別制定并實施好主場和分場活動方案。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充分發(fā)揮社會文化組織和文化志愿者的積極作用,嚴格落實安全保障措施,確?;顒禹樌_展。請固原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于6月3日前分別將主場活動方案報自治區(qū)文化廳公共文化與非遺處和自治區(qū)文物局。
    (二)請五市文廣局分別推薦4名非遺保護先進工作者,2個先進保護單位(文化館、非遺中心),2個優(yōu)秀傳承基地(自治區(qū)級),于6月3日前將推薦表報自治區(qū)文化廳公共文化與非遺處。
    (三)各市、縣(區(qū))要把文化遺產法律法規(guī)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宣傳作為文化遺產日活動的重要內容,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采取開設專欄、制播專題片、采訪報道、印發(fā)資料、傳送信息等方式做好宣傳工作。
    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篇九
    20xx年6月13日是我國第x個“文化遺產日”。為切實做好各項宣傳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展示活動,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增強全社會的保護意識,營造全民共同參與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覺、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和促進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做出積極貢獻。
    今年文化遺產日活動的主題是:“保護文化遺產,促進科學發(fā)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活動的主題是:“弘揚民族藝術,延續(xù)中華文脈”。
    20xx年6月9日至6月20日。
    (一)召開市文博考古學會年會和全市從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30年老同志座談會。
    時間:6月9日-10日。
    地點:市會議中心會議室、市陽光大廈五樓會議室。
    內容:開展學術研討和學會換屆會員會議,頒發(fā)榮譽證書,回顧總結座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二)舉辦焦作市慶祝第10個全國“文化遺產日”暨全市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儀式。
    時間:6月13日上午8:30。
    地點:東方紅廣場中心舞臺。
    內容:擬請市領導頒發(fā)第二批國家級、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匾牌和第二批國家級、第一批省級、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獎牌及證書。儀式前組織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各縣市區(qū)主管領導,文化局局長、分管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副局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等參加儀式。在東方紅廣場西側舉行焦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現場發(fā)放宣傳單、咨詢)。
    (三)舉辦第x個全國“文化遺產日”文物陳列及圖片展覽。
    時間:6月13日至13日(9:00—17:00)。
    地點:市博物館及各縣市開放博物館、紀念館。
    內容:組織觀眾參觀“配合基本建設出土文物精品展”;發(fā)放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品;開展文物鑒定項目服務活動,由市博物館負責組織文物專家免費對文物進行鑒定,增強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
    (四)召開慶祝全國第x個“文化遺產日”暨表彰xx年度焦作市區(qū)優(yōu)秀業(yè)余文物保護小組、優(yōu)秀業(yè)余文物保護員大會。
    時間:6月13日上午9:30—12:00。
    地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老君廟戲樓。
    (五)召開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現場會。
    時間:6月13日上午10:00。
    地點:武陟縣大封鎮(zhèn)駕部村。
    內容:總結前段時間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工作,武陟縣和駕部村做典型發(fā)言。與會人員觀看駕部村文藝演出。各縣(市)區(qū)文化局主管副局長、文化館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參加。
    (六)全市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有條件開放的文化遺產景區(qū)優(yōu)惠或免費開放。
    時間:6月13日至13日。
    內容:焦作市博物館《文物精品展》及石刻藝術展、沁陽市博物館、朱載堉紀念館免費開放;武陟縣嘉應觀、孟州市韓園、博愛縣月山寺、市區(qū)藥王廟等將對社會優(yōu)惠或免費開放。
    (七)啟動高新區(qū)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田野調查工作。
    (八)啟動省保單位許衡墓、北朱村民居維修保護工作。
    (九)會同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省文物局、陜西省古跡遺址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重走焦作大運河段,考察勘察編制規(guī)劃。
    (十)在《焦作日報》開辟文化遺產、“文物普查成果”或“大運河申遺考古新發(fā)現”專欄,采取發(fā)表署名文章、答記者問等一系列方式進行宣傳。
    (十一)出動宣傳車進行巡回宣傳。
    印制彩色宣傳冊和宣傳資料;制作宣傳版面和宣傳標語。
    (一)各縣市文化(文物)局、市直文博單位要切實加強對本地區(qū)、本部門宣傳活動的領導,結合新中國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認真制定本地區(qū)、本單位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并有效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宣傳活動落到實處。
    (二)各縣市文化(文物)局、市直文博單位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大眾媒體,開展特色突出、形式新穎的宣傳活動。要加強宣傳形式和手段的創(chuàng)新,不斷增強文化遺產宣傳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進一步調動地方政府和社會各方面參與文化遺產日活動的積極性。各級文化、文物系統(tǒng)干部職工要盡職盡責,以高漲的熱情和務實的作風,扎實開展好各項活動。
    (三)各縣市文化(文物)局、市直文博單位要高度重視“文化遺產日”期間文物安全保衛(wèi)工作,制定突發(fā)事件的應急預案,采取有力措施,確?;顒悠陂g群眾人身安全和文物安全。
    (四)各縣市文化(文物)局要對活動情況進行總結,并在活動結束后一周內將活動情況分別上報市文物局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篇十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保護重要論述精神,圍繞“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的成就,宣傳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惠及民生的實踐,提高全民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文化遺產保護。
    二、活動主題及宣傳口號。
    (一)活動主題。
    保護成果全民共享。
    (二)宣傳口號。
    1.像愛惜自己生命一樣保護文化遺產。
    3.文化遺產千秋傳承保護弘揚萬代受益。
    4.珍惜定格的歷史愛護不朽的文明。
    5.心與夢的石刻你和我的大足。
    三、時間安排。
    201x年4月下旬到6月下旬。
    四、活動安排。
    (一)文化部將在河南省召開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座談會,開展書香中國——文房四寶制作技藝展、傳統(tǒng)戲劇展演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講座月、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作品展、啟動“中國非物質遺產傳承人群研修、培訓計劃”試點等活動(具體活動安排見附件)。
    (二)國家文物局將組織開展重慶市大足區(qū)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全國文物保護工程成果展、中國傳統(tǒng)村落攝影展、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先進典型事例推介等活動(具體活動安排見附件)。
    請各地圍繞上述活動主題和宣傳口號,結合當地實際,參照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的相關活動安排,加強策劃組織,豐富文化遺產日活動的內容與形式。
    五、有關要求。
    (一)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各地文化文物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文化遺產日宣傳工作,及早制定本地區(qū)、本部門的`文化遺產日活動方案和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方案。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要求,突出主題、講實際、重實效。文化文物系統(tǒng)的領導干部要面向基層、深入一線,加強指導、統(tǒng)籌謀劃,落實安全措施,確保文化遺產日活動安全順利開展。
    (二)傳播理念,積極引導。各地要充分利用文化遺產宣傳平臺,借助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廣泛征集宣傳口號,設置宣傳專欄???,張貼宣傳海報,印發(fā)宣傳材料,傳播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要將文化遺產日活動與群眾生產生活相結合,努力使文化遺產日主題和文化遺產保護理念深入人心,激勵公眾自覺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實踐。
    (三)貼近實際,講求效果。各地要注重結合當地實際,充分展示地方政府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行動和工作成果,大力宣傳文化遺產保護服務社會、推動發(fā)展、惠及民生所采取的舉措和取得的成效,大力宣傳文化遺產保護志愿者的先進事跡,強化價值導向,注重宣傳效果。要善于借助各種媒體的力量,提高正面引導能力,切實增強宣傳活動的輻射效應。
    (四)多方合作,協(xié)調聯動。各地要增強工作的主動性,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主動加強與宣傳、教育、出版、廣電、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的聯系,聯合開展宣傳活動。要充分發(fā)揮文化遺產保護社會組織和志愿者的作用,積極參與相關宣傳活動。
    請各地文化文物行政部門于5月25日前報送201x年“文化遺產日”活動安排,并于6月22日前報送本地區(qū)“文化遺產日”活動總結。
    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篇十一
    20__年6月13日是我國第__個“文化遺產日”。為切實做好各項宣傳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宗旨。
    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展示活動,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增強全社會的保護意識,營造全民共同參與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覺、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和促進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做出積極貢獻。
    二、活動主題。
    今年文化遺產日活動的主題是:“保護文化遺產,促進科學發(fā)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活動的主題是:“弘揚民族藝術,延續(xù)中華文脈”。
    三、時間安排。
    20__年6月9日至6月20日。
    四、活動內容。
    (一)召開市文博考古學會年會和全市從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30年老同志座談會。
    時間:6月9日—10日。
    地點:市會議中心會議室、市陽光大廈五樓會議室。
    內容:開展學術研討和學會換屆會員會議,頒發(fā)榮譽證書,回顧總結座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二)舉辦焦作市慶祝第__個全國“文化遺產日”暨全市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儀式。
    時間:6月13日上午8:30。
    地點:東方紅廣場中心舞臺。
    內容:擬請市領導頒發(fā)第二批國家級、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匾牌和第二批國家級、第一批省級、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獎牌及證書。儀式前組織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各縣市區(qū)主管領導,文化局局長、分管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副局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等參加儀式。在東方紅廣場西側舉行焦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現場發(fā)放宣傳單、咨詢)。
    (三)舉辦第_個全國“文化遺產日”文物陳列及圖片展覽。
    時間:6月13日至13日(9:00—17:00)。
    地點:市博物館及各縣市開放博物館、紀念館。
    內容:組織觀眾參觀“配合基本建設出土文物精品展”;發(fā)放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品;開展文物鑒定項目服務活動,由市博物館負責組織文物專家免費對文物進行鑒定,增強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
    (四)召開慶祝全國第__個“文化遺產日”暨表彰__年度焦作市區(qū)優(yōu)秀業(yè)余文物保護小組、優(yōu)秀業(yè)余文物保護員大會。
    時間:6月13日上午9:30—12:00。
    地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老君廟戲樓。
    (五)召開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現場會。
    時間:6月13日上午10:00。
    地點:武陟縣大封鎮(zhèn)駕部村。
    內容:總結前段時間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工作,武陟縣和駕部村做典型發(fā)言。與會人員觀看駕部村文藝演出。各縣(市)區(qū)文化局主管副局長、文化館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參加。
    (六)全市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有條件開放的文化遺產景區(qū)優(yōu)惠或免費開放。
    時間:6月13日至13日。
    內容:焦作市博物館《文物精品展》及石刻藝術展、沁陽市博物館、朱載堉紀念館免費開放;武陟縣嘉應觀、孟州市韓園、博愛縣月山寺、市區(qū)藥王廟等將對社會優(yōu)惠或免費開放。
    (七)啟動高新區(qū)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田野調查工作。
    (八)啟動省保單位許衡墓、北朱村民居維修保護工作。
    (九)會同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省文物局、陜西省古跡遺址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重走焦作大運河段,考察勘察編制規(guī)劃。
    (十)在《焦作日報》開辟文化遺產、“文物普查成果”或“大運河申遺考古新發(fā)現”專欄,采取發(fā)表署名文章、答記者問等一系列方式進行宣傳。
    (十一)出動宣傳車進行巡回宣傳。
    五、宣傳材料。
    印制彩色宣傳冊和宣傳資料;制作宣傳版面和宣傳標語。
    六、工作要求。
    (一)各縣市文化(文物)局、市直文博單位要切實加強對本地區(qū)、本部門宣傳活動的領導,認真制定本地區(qū)、本單位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并有效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宣傳活動落到實處。
    (二)各縣市文化(文物)局、市直文博單位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大眾媒體,開展特色突出、形式新穎的宣傳活動。要加強宣傳形式和手段的創(chuàng)新,不斷增強文化遺產宣傳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進一步調動地方政府和社會各方面參與文化遺產日活動的積極性。各級文化、文物系統(tǒng)干部職工要盡職盡責,以高漲的熱情和務實的作風,扎實開展好各項活動。
    (三)各縣市文化(文物)局、市直文博單位要高度重視“文化遺產日”期間文物安全保衛(wèi)工作,制定突發(fā)事件的應急預案,采取有力措施,確?;顒悠陂g群眾人身安全和文物安全。
    (四)各縣市文化(文物)局要對活動情況進行總結,并在活動結束后一周內將活動情況分別上報市文物局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篇十二
    12月,國務院決定從20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zhàn)略遠見,有助于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文化遺產日,為中國大陸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目的是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從年起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當今的時代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蘊涵著豐富的歷史資源、文化資源、經濟資源、教育資源、科學資源,是世界各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珍貴記憶,對于人類生存與發(fā)展具有獨特的價值與意義。在國際組織的相關文件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做了直接或間接的描述。千姿百態(tài)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基石,是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是國家和民族賴以生存在的基礎和人們象征,是人們進行創(chuàng)造的源泉,是人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具有無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從而形成了多維度、多層次的價值體系。
    二、活動目的。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寶貴的文化財富,包括以物質形態(tài)存在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以及歷史文化名城(街區(qū)、村鎮(zhèn))等;也包括以非物質形態(tài)存在的世代口頭傳說、傳統(tǒng)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jié)慶和手工技藝等,其種類繁多、形式之多樣、內容之豐富,為世界少有。中華民族的這些文化遺產以獨特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各族人民的思想觀念,以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揚向上的活力維系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綿延不斷,這是中國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是我國的世界上引以為榮的寶貴財富,所以我們應當視其為傳家寶,世世代代傳承并光大下去。為了讓我校同學認識和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領悟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成為自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公民,以“宣傳、認識、保護、弘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以提高當代大學生自身素質為目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校園”系列活動,掀起我校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潮。
    三、活動意義。
    1、文化遺產教育青年:強調它的精神意義,設法使公眾成為這一天的主人,成為主動的參與者,使國家文化遺產日成為全民的文化遺產日,使國家舉措轉化為每一公民自覺的文化行為。
    2、遺產日是一個純文化的主題日,所有活動都應是公益活動。文化機構的工作要在遺產日充分發(fā)揮作用,積極進行遺產內涵與保護意識的普及工作。教育界利用這一天,培養(yǎng)下一代人的中華文化的情懷。
    四、活動主題。
    五、物資需要。
    1、多媒體教室一間,文化遺產知識的光碟及多媒體。
    2、桌椅若干張、宣傳板、橫幅若干(盡量多),音響兩個、麥克風兩個、瓶裝飲水一箱(招待重要人士)。
    六、宣傳形式。
    以海報、圖片展覽及學校廣播等形式進行宣傳。
    七、活動內容。
    講座內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溯源、歷史的發(fā)展興衰,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形成的不同以及當代大學生如何宣傳、認識、保護、弘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
    講座時間:6月6日上午10點。
    講座地點:
    講座對象:全專業(yè)學生,歡迎更多愛好者前來。
    2、問卷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當代大學生對文化遺產是否有了解和認識。
    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篇十三
    今年6月xx日是我國第xx個“文化遺產日”。今年“文化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的主題是“非遺保護與城鎮(zhèn)化同行”,主題口號為“非遺傳承,人人參與”。為推進非遺保護和傳承,大力弘揚我省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充分展示近年來我省非遺保護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提高全社會的保護意識,促進城鎮(zhèn)化進程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廣大社區(qū)和民眾中更好地傳承發(fā)展,現就組織好xx年“文化遺產日”非遺宣傳活動通知如下:
    “文化遺產日”期間,省文化廳將舉辦一系列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進社區(qū);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xx年度山東省非遺保護十大亮點工作、十大模范傳承人頒證授牌;系列展演展示活動;專家講座等。各地文化行政部門要根據省里的通知要求,積極做好參加省文化廳組織的各項調演活動的準備工作。相關活動方案另行通知。
    “文化遺產日”期間,各地文化行政部門要以宣傳貫徹《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為重點,圍繞“非遺保護與城鎮(zhèn)化同行”的主題,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精心謀劃,創(chuàng)新方式,積極發(fā)動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機構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究機構、保護機構及文藝表演團體,舉辦形式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演、論壇、講座、咨詢等活動,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進校園;利用報刊雜志、廣播電臺、電視臺、網絡等新聞媒體,并通過印發(fā)宣傳材料、粘貼宣傳海報等方式,集中、全面、深入地宣傳非遺保護與城鎮(zhèn)化的密切關系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讓人民群眾了解、認知我省瑰麗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覺參與非遺保護工作。
    各地組織“文化遺產日”相關活動,要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好相關工作方案;要突出主題,注重效果,充分發(fā)揮各級代表性傳承人和社會組織、民間團體、廣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志愿者的積極作用,增強群眾的廣泛參與性;要認真落實各項安全保障措施,確?;顒影踩_展。
    為做好今年“文化遺產日”的宣傳工作,請各市文廣新局于5月15日前將本市“文化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活動總體方案及活動情況(見附件)以電子版的形式發(fā)送至指定郵箱。省里將對各市活動進行梳理,對重點活動將通過《大眾日報》等主流媒體進行發(fā)布、宣傳,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篇十四
    各地文化行政部門要圍繞貫徹落實《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黨的__大精神,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tǒng)工藝”為主題,精心策劃,創(chuàng)新方式,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倡議因地制宜開展非遺項目的展示、展演活動;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江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的宣傳活動;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qū),組織非遺專題講座、競賽等知識普及活動。
    要充分發(fā)揮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及文藝表演團體等的作用,在城鎮(zhèn)街區(qū)、鄉(xiāng)村邊寨、校園廣場等舉辦各具特色的活動,讓人們感受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利用報刊雜志、廣播電臺、電視臺、網絡等媒體,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報道,彰顯人民群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主體地位,營造全社會關注和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
    二、有關要求。
    1、請各設區(qū)市力爭使“文化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在全省有個普遍效應。
    2、各地組織“文化遺產日”活動要貫徹落實黨和國務院的相關精神及八項規(guī)定相關要求,突出主題,講實際、重實效,嚴禁鋪張浪費;認真落實各項安全保衛(wèi)措施,確?;顒影踩樌_展。
    3、各設區(qū)市文廣新局于5月25日前將本設區(qū)市“文化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情況匯總表(見附件1)報送至省文化廳社文處?;顒咏Y束后,各設區(qū)市將“文化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情況、亮點和經驗反饋至文化廳社文處。
    4、為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特殊作用,做好傳承人的保護與服務工作,促進非遺的保護和傳承。省文化廳20_年6月將繼續(xù)開展非遺傳承人關愛工程,組織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體檢活動(詳見附件2),以此提升傳承人和民族民間藝術家對自身健康的認知,建立傳承人身體健康狀況檔案,讓他們能夠及時發(fā)現病癥,對癥治療,為傳承人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更好地為非遺保護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方案篇十五
    作者:李華誠、許金峰、秦中倫、李華誠。
    作者:張國維。
    3、保護文化遺產發(fā)展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
    作者:程德明。
    作者:王仲林。
    5、保護好文化遺產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
    作者:黃大鵬。
    6、文化遺產不可再生加強保護刻不容緩。
    作者:傅一鳴、竇中冬。
    作者:徐適。
    8、給自己多點責任給后代多些財富!
    作者:李旭升。
    9、新農村建設必須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作者:竇亞平。
    10、文化遺產保護是最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政績工程。
    作者:竇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