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安妮日記讀后感(實用14篇)

字號:

    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后的心情、思想和感受的總結,它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所讀內容,我想我們應該寫一篇讀后感了吧。寫讀后感時要把握好文字的節(jié)奏和情感的抒發(fā),既要有起承轉合,又要有張弛有度。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欣賞。
    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一
    常常有猶太人被抓,有時會看到火光,有時會聽到槍聲,還有時會發(fā)生襲擊。
    連安妮一共有8個藏匿者,是安妮、安妮的爸爸、安妮的'媽媽、范丹先生、范丹太太、瑪戈特、彼得,他們在1944年8月4日上午10點至10點30分之間被捕,沒過多久,庫格勒和克萊曼也被捕了,只有米普和貝普沒有捕到(這些是我從后記中知道的)。
    最后只有安妮的爸爸活了下來,把安妮的日記編成了《安妮日記》......
    《安妮日記》中另我最感人的一段是:安妮生前曾經說過:“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后也繼續(xù)活著?!彼脑竿麑崿F了。這個堅強的猶太小姑娘同她的作品一起長存不朽。
    我相信,大家讀完以后也會覺得安妮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二
    伴隨著清晨鳥兒清脆的鳴叫聲,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安妮日記》,這是以猶太小女孩安妮的視角所記述的在二戰(zhàn)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安妮在這個沒有快樂、沒有陽光,只有恐懼和黑暗的密室里,用自己的筆,自己的思想記錄下來了生活的點點滴滴,訴說了自己心中的苦悶。這本日記本,跟隨著安妮度過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年時光。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覺得很奇怪,因為這本書并不像其它的書,整本都在講述一個故事或一個道理,而它是以日記的形式來記錄身邊所發(fā)生的事以及安妮對這些事的看法。這本書也沒有其它書所具有的優(yōu)美流暢的文字,但它卻有真摯的感情和少女般清純的語言。這些特點使我們讀完這本書后,不僅能從中讀到歷史和戰(zhàn)爭,也能感悟到安妮自身的那種樂觀的思想。
    在密室里躲避戰(zhàn)爭和災難的個人各自有各自的性格、習慣和行為。安妮對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并把這些看法都寫在了日記里。聰明、美麗和優(yōu)秀的姐姐瑪戈·弗蘭克;偏袒姐姐,不注重妹妹的媽媽艾蒂絲·弗蘭克;平易近人,會安慰安妮的爸爸奧托·弗蘭克;自私、只為自己著想,對安妮不滿的凡·丹夫婦;可愛、親切和溫柔的彼得以及有教養(yǎng)、親切的牙醫(yī)阿爾弗列德·杜瑟爾。作者對這些人物都描寫得很具體,寫出了每一個人屬于他自己本身的特點。這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便是安妮了,那個開朗,活潑的猶太小女孩。我喜歡她那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閱讀和學習的人生態(tài)度,也喜歡她那永遠滿懷希望、身處逆境不氣餒,不屈服的性格。我認為,我們應該像安妮學習,學習她那善于思考、敢于深刻剖析自己,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容忍別人的品質??催^這本書,我從中讀到了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yōu)點。
    這本《安妮日記》給我的感覺是緊張的,里面的密室雖然與世隔絕,但總有被發(fā)現的危險,我能感受到這八個人在如何恐懼,饑餓的狀態(tài)下生存,他們受著戰(zhàn)爭和病痛的折磨,就在這種環(huán)境下,安妮拿起筆,記錄下了這些故事。文章中講述了法西斯邪惡的戰(zhàn)爭,譴責了那毫無人性的種族歧視,寫出了戰(zhàn)爭所帶給人民的深重災難。除了這些,還有安妮對自己的情感,對別人的感覺和自己的苦悶。安妮把這本日記本取名“吉蒂”,并把它當作自己的朋友一樣,吐露自己的心事。正是這本日記,伴隨安妮走過了兩年的時間,并給予安妮心理上的安慰和情感的宣泄。
    德國法西斯是殘忍的,是邪惡的,他扼殺了一個又一個正值青春的生命。無情的轟炸,殘酷的迫害,使無數家庭無法相聚,還有那不近人情的種族歧視。這一切的一切,都把我深深震撼了,我不僅厭惡法西斯,厭惡他執(zhí)政以后,對猶太人的迫害,而且也讓我對安妮也有了更深的佩服,這個堅強,永不屈服的女孩。她在戰(zhàn)爭中成長,在困境中懂事,雖然她的生命在十五歲就終止,但她卻留下來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讀完這本《安妮日記》,我懂得了很多,明白了很多,我想,我以后也會懷著一顆永不氣餒不屈服的心,去面對人生當中未知的困難和危險!
    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三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然后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后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安妮日記》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我很是喜歡安妮日記,更喜歡安妮這一人物。我感覺她就是一個小天才,無心插柳柳成陰!在密室寫了兩年多的日記獨白,最后經過爸爸的幫助下成了一本書!
    在她的日記中,我看到的是安妮的坦率,透明,沒有裝腔作勢,沒有無病呻吟,完全把自己的心事告訴于日記朋友——kitty!或許這就是我喜歡安妮日記,喜歡安妮的理由吧!
    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安妮伴隨著淚水,耐心與歡笑,在自己身上不斷耕耘,幸福而真誠地微笑人生!我相信這微笑,即使在貝爾松,即使在她無力抗拒人類的虛妄時,也不曾失去過!有一句話就是最好的證明:只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云的天空——只要這一切還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安妮總說“紙比人更有耐心”,是的!這種說法我也感受得到,對人講一些繁多的事情還不如跟紙對話!每天以日記為發(fā)泄,傾訴!她渴望自由,快樂。在這本日記中,可以看出來安妮對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從13歲的黃毛丫頭長到成熟的15歲姑娘,再次聲明,很有毅力!
    中間也有許多的人鼓勵安妮,比如說她的姐姐瑪戈,還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讀完這本書,我非常地感動!建議大家也去看吧——你們會感受到里面的喜、怒、哀,樂。我接下來要看大仲馬的《茶花女》咯,祝大家閱讀愉快!
    當我們面對學習的時候,總是皺著眉頭嫌上學苦,作業(yè)多,壓力大,而安妮呢,在那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下,她仍能一邊自學,一邊保住自己的性命,還生活得那么快樂!她的內心,可能比我們還要愉悅,因為她有一種信念,一種樂觀的信念。
    而我們只要遇到一點點小困難,哪怕只是摔了一跤,就已經在等著大人來安慰了,根本不會去獨立完成一件事情。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愛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去看的?!蔽覀儞碛性S多愛,長輩對我們的愛,老師對我們的愛,同學朋友之間互相的愛等等等等,我們卻不曾發(fā)現這些愛。
    寒假期間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后,感覺安妮的生活很艱苦。因為安妮是個猶太人,常常有猶太人被抓,有時會看到火光,有時會聽到槍聲,還有時會發(fā)生襲擊。
    連安妮一共有8個藏匿者,是安妮、安妮的爸爸、安妮的媽媽、范丹先生、范丹太太、瑪戈特、彼得,他們在1944年8月4日上午10點至10點30分之間被捕,沒過多久,庫格勒和克萊曼也被捕了,只有米普和貝普沒有捕到(這些是我從后記中知道的)。
    最后只有安妮的爸爸活了下來,把安妮的日記編成了《安妮日記》……。
    《安妮日記》中另我最感人的一段是:安妮生前曾經說過:“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后也繼續(xù)活著?!彼脑竿麑崿F了。這個堅強的猶太小姑娘同她的作品一起長存不朽。
    我相信,大家讀完以后也會覺得安妮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我很是喜歡安妮日記,更喜歡安妮這一人物。我感覺她就是一個小天才,無心插柳柳成陰!在密室寫了兩年多的日記獨白,最后經過爸爸的幫助下成了一本書!
    在她的日記中,我看到的是安妮的坦率,透明,沒有裝腔作勢,沒有無病呻吟,完全把自己的心事告訴于日記朋友——kitty!或許這就是我喜歡安妮日記,喜歡安妮的理由吧!
    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安妮伴隨著淚水,耐心與歡笑,在自己身上不斷耕耘,幸福而真誠地微笑人生!我相信這微笑,即使在貝爾松,即使在她無力抗拒人類的虛妄時,也不曾失去過!有一句話就是最好的證明:只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云的天空——只要這一切還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放寒假的時候,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真是一本好書!通過安妮寫日記,我覺得安妮應該是一個善良、活潑、堅強而且漂亮的猶太少女。她把日記當做自己的一位朋友并常常寫信給日記(日記的名子叫基蒂)。安妮很不幸,國為是猶太人而被捕殺,沒有辦法,安妮一家中口只好離開溫暖的家,搬到爸爸公司的一間秘密小屋,同時小屋里又搬來了4個人,他們8個人每天都不能發(fā)出聲音,以免被別人發(fā)現。小屋里的8個人的性格不同,之間總會發(fā)生有趣的小事。讀完《安妮日記》我感到無比敬佩安妮,安妮16歲,卻可以寫出這樣的言語,可以看出安妮的潛質和知慧啊!可到最后,密室的8個人被別人出賣,全部被送往集中營。多么可惜啊!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沒有,如果安妮一家沒有被出賣,那安妮一定是個天才!也許她長大了還會成為著名的作家,或者思想家。安妮的文筆很好,從她的每一個字里,我看到了密室里8個人的性格,了解了他們,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安妮的內心深處。我們應該記住安妮,記住她的天真,和堅強!
    《安妮日記》這本書是一個十三歲的小女孩安妮·弗蘭克在艱苦而寂寞、恐懼的藏匿期間寫成的。日記寫于1942年,安妮那時才十三歲。由于受到納粹的迫害,她們一家被迫生活在一個地下密室,開始了暗無天日的兩年藏匿生涯。1944年,密室門被德國警察叩響,八名藏匿者全部被捕。唯一的幸存者——安妮的父親,在戰(zhàn)爭結束后,致力于傳揚女兒安妮的日記。安妮一家被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因為她們都是猶太人,歷史學家安妮·羅美的丈夫看了日記后在文章里寫道::“日記結結巴巴地道出了一個小孩子的心聲,體現了法西斯主義的可怕,連紐倫堡審判都不及它?!蔽矣X得,無論猶太人犯了多大的錯誤,都應該得到寬恕、得到原諒。安妮在藏匿生活飽嘗了艱苦的生活、寂寞的時光、恐懼的心情,但她的心中依然點亮著希望之火,她確信自己能成為一個作家、能堅持到戰(zhàn)爭硝煙散去的時刻,雖然這些只是幻想,但她心中依然充滿了希望。讀完這本書,我很佩服安妮,因為她在在納粹的迫害下,依然保持著樂觀的心情、對生存的希望、生活的期盼!
    周日去了一趟圖書館,在書架上發(fā)現了安妮日記。對其有興趣,于是寫了一篇讀后感。
    安妮是猶太人,在她13歲那年,由于納粹對猶太人的清剿,隨著家人開始了躲藏的生活。一開始,由于食物豐富,資源旺盛。安妮對這躲藏生活有點興奮。
    但是,隨著德國與英國的戰(zhàn)爭,食物開始少的可憐。安妮的保護人有的不幸被抓,此時此刻,安妮是多么需要一位傾訴者。于是她與有點自閉的男孩彼得開始聊天,最后,他們開始有了感情。當然,在安妮以前的生活中追求者有許多,但在躲藏生活中只有彼得一位年輕男孩,自然也就有了感情。
    安妮日記的真實是它獨有的吸引力,它講述著一位少女的心。最終,安妮沒有成功脫險,但她用日記獲得了永生。
    由于種族的歧視,安妮他們的逃亡生活并不好過:明天都吃爛了,變質了的食物;沒有什么合身的衣服;不能在屋內遠動;不能看見陽光與光明;不能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學習;不能發(fā)出響聲。在這些惡劣的居住環(huán)境下,他們還要時刻擔心會來小偷;因為害怕被人發(fā)現而整天提心吊膽的;被突如其來的子彈和大炮嚇到;有心事無人訴說,只能在被窩中偷偷抹眼淚。
    在如此艱苦的生活下,安妮還是十分樂觀,懷揣著希望:她相信英國很快就會打敗德國;她相信這種日子很快就要到頭了;她相信她一定可以熬到重見光明的那一天。
    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四
    我時常會在深夜獨自守著一盞暗黃的燈看安妮的書,良多的時候通常是一邊看一邊哭泣,一邊哭泣一邊歡笑,裹著毯子在破曉的時候感應感染著最深入的黑暗和孤傲。這些行動都是寂寞無聲的,因為收回任何的聲響都會破損這俏麗的黑夜。
    安妮寶貝。安妮和寶貝。本為一體。
    若是可以,請讓我學會安妮的飄逸,縱然在面對衰亡的時候仍然可以笑靨如花,毫無懼色。若是可以,請讓我學會安妮的頑強,那種在全部傷痛面前都不等閑垂頭的大義凜然。
    在悲劇的戀愛內里安妮扮演的永遠都是受傷者的抽象,這是何等的神奇,愛只是一剎時的事情。縱然是我們早就知道這場戀愛會像一場炊火,有著讓人絢爛的俏麗和無能為力的長久。安妮那愛到粉身碎骨仍然可以義無返顧的斷交神氣,萬劫不復時同樣有著最初的淺笑的這抽象不但引出了大把讀者的淚水,更重要的是征服了千萬讀者的那顆心。
    安妮,一個和我們同齡的女孩受到如此大的苦難都勇于為本身抱負而努力,生存在寧靜年代的我們?yōu)槭裁淳妥霾坏侥?所以,要是你遇到了困難,請千萬不要在窘境中沉淪,我們應該大膽地站起來,抖擻抗爭,以悲觀的心態(tài)直面窘境,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努力拼搏,并在窘境中錘煉本身,把本身檢驗得越發(fā)堅固!因為,安妮一個不曾絕望的女孩;一個永遠悲觀永遠高興的女孩;一個面對窘境卻不愿低頭的女孩正鼓勵著我們沖出窘境!
    再看看我們本身,從小就在糖水中泡大的我們就好似一個俏麗的泡泡,只管耀眼奪目,但卻經不得一點風吹草動,隨時大概破裂。因而我們每每會因為一些小小的波折而輕言保持,但相對于履歷戰(zhàn)役痛楚的安妮,我們所謂的“窘境”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敷道。
    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五
    最近我很熱衷于世界名著。后來品德書里有《安妮日記》資料,我便順便把《安妮日記》找來讀了。
    剛開始讀的時候,真的沒什么感覺。唯一的感觸也就是覺得,安妮是個很樸素很認真的女孩,她偶爾受了委屈,也能默默地忍著,但面對自己覺得不正確的現象就會勇敢地反駁。我認為安妮是個很不錯的少女。盡管她也有自己的小脾氣,但也正好反映了一個花季少女的倔強、純真與可愛。而在搬進密室后,她變得更加成熟了。當然,這是后話。
    后來繼承自己奇怪的讀書習慣,直接翻了結尾??吹健昂笥洝保液喼笔橇x憤填膺,氣憤不已。在當時納粹的侵略下,住在密室里的8人,7人死于慘無人道的集中營、監(jiān)獄等。而那幾位幫助密室住戶的幾個好心人,也被加害,或是心力交瘁而死去。安妮執(zhí)著的立場,認真的敘述,盡管只是一本普通的日記,但還是深深感動了我。
    “生活最真實的就是背叛?!睕]有誰背叛了猶太人,他們卻被命運所背棄。安妮心中所向往的正義、公平之所以是一個奢望,終究在于這個滿目瘡痍的社會。在當時的世界,公平啦、正直啦,即使有人懷著這樣的情感,但也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猶太民族是個智慧的民族,可惜智慧無法改變命運,這正可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奔热蝗绱?,所謂的正直有從何而來呢?因為血統而被殺,因為言行而被殺,因為反抗而被殺——這就是戰(zhàn)爭所帶來的殘酷和無奈。這些災難的罪魁禍首,還是戰(zhàn)爭罷了,還是野心罷了。
    我所慶幸的是,那樣一個被權利和戰(zhàn)爭所左右的年代結束了。在安妮的生命里,有著太多的不公平,假如安妮能夠看到這一切,該是多么美好。我靜靜地沉思著。
    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六
    有一本書讓我感動不已,思緒萬千。那一本關于“美好生活”的書叫做《安妮日記》。
    故事的主人公是安妮·弗蘭克,是一位德國猶太女子,安妮·弗蘭克家里并不是太富裕。
    “我常常問自己,要是沒躲起來,要是我們都遇難了,那就不會受難么多苦,不會連累那些保護我們的朋友,不是挺好的嗎”?安妮·弗蘭克是個活潑、可愛的猶太女孩,由于德國法西斯的殘暴屠殺,她不得不和父母、姐姐躲進“后屋”。在后屋里,他們白天不能開窗,晚上也不能開燈,天天說話只能低聲細語,一個月都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漸短缺,但是他們仍然堅持的活下來。
    一個個志向遠大,才智過人的猶太青年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人世。這些法西斯分子真是可惡??!
    從這本日記中,我感到,安妮也和和常人相同,有自己愛的、敬佩的、也有自己討厭的甚至厭惡的人。但是她和常人不同的是,她雖然身陷逆境,卻仍然有顆善良、愛學習、隨時約束自己的心,她做了錯事會把話說重了,自己都會認真的面對,及時糾正,還要自己反省,并為之道歉。這一切,我做的不是太好,我要努力,向她學習!
    我同情安妮,更敬佩安妮,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向安妮一樣時常自我反省,也希望世界永遠和平,快樂!
    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七
    安妮·弗蘭克是一個猶太少女,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國法蘭克福,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經營著歐佩培克公司,還有母親艾蒂斯和姐姐瑪戈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
    1933年希特勒開始對猶太人進行殘酷的迫害。安妮一家被迫移居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安妮一家在這里開始了新生活。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歲生日,一本精美的筆記本就是她的生日禮物之一。安妮還給日記本起了個名字——吉蒂。從她生日那天起,她就開始寫日記。由于納粹的迫害更殘酷。1942年7月6日,安妮一家被迫躲進父親辦公的大樓后面一些隱蔽的房屋里面,這一躲就是兩年,至1944年8月4日遭人舉報而被納粹逮捕,把他們關進集中營。只有安妮的父親生還,其余人無一幸免,安妮的父親決定將女兒的日記出版。
    安妮在日記中直言不諱,把吉蒂當成她最信任的人,最可靠的朋友,時不時地與它談心。她在隱蔽的房間中,只有日記相伴的情況下,度過了花季少年最重要的兩年。她沒有享受到一點花季的幸福、快樂和友情。只有納粹黨的丑惡在時刻刺激她緊張的神經。在這樣的條件下,她依然在自學知識,內心沒有沉淪,而是依然向著陽光。但是我們今天身處這樣好的環(huán)境之下,居然還有人不愿讀書,與勤奮的安妮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安妮,一個和我們同齡的女孩受到如此大的磨難都勇于為自己理想而努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yōu)槭裁淳妥霾坏侥兀克?,如果你遇到了困難,請千萬不要在逆境中沉淪,我們應該勇敢地站起來,奮起抗爭,以樂觀的心態(tài)直面逆境,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努力拼搏,并在逆境中錘煉自己,把自己磨練得更加堅實。以樂觀的心態(tài)將這一切化為了為自己理想而努力、奮斗的動力。
    “我能感受到百萬人遭受的苦難,我常常沮喪,但我從不絕望。我把這段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BR>    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八
    暑假里,我讀了安妮·佛蘭克寫的《安妮日記》,讓我感悟到了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是多么深重。
    《安妮日記》主要講述了一位德籍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寫的多篇日記。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安妮一家在一間密室里熬過長達兩年的隱蔽生活。1945年8月4日,待在密室里的人全部被逮捕,最終只有安妮爸爸一人逃生,爸爸為了完成安妮的夢想,出版了安妮日記。
    安妮的日記,讓我們了解了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遭遇納粹迫害的猶太人生活情況,同時也見證了安妮驚人的勇氣與毅力。
    讀了《安妮日記》,我深深體會到猶太人生活的痛苦,感悟了戰(zhàn)爭的殘酷。
    “我感覺到了千百萬人在受苦受難??墒?,我堅持仰望天空,冥冥之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書中的這句話,讓我一直銘記在心,還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小女孩對和平的呼喚,對和平的渴望。
    這本日記不會因歲月的流逝而褪去色彩。因為戰(zhàn)爭讓很多人泯滅了生命,戰(zhàn)爭帶給人們的,除了痛苦,還是痛苦,所以我們反對戰(zhàn)爭,渴望和平。
    戰(zhàn)爭是邪惡的,戰(zhàn)爭給人類的災難時深重的,戰(zhàn)爭留給人類的瘡傷是難以愈合的。戰(zhàn)爭奪去了多少人寶貴的生命,罪惡的子彈吞噬了多少嬌嫩的生命。所以我們渴求和平之神永駐人間。
    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九
    近段時間,我在看由法國佛蘭克寫的《安妮日記》。
    這本日記是安妮遇難的前兩年寫的,可以說吉蒂(安妮給這本日記起的名字)是她在密室生活的兩年中唯一的情感來源,她在日記中吐露了她與母親不斷發(fā)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在她樸實流暢的筆下,更帶著她對德國侵略軍的憎恨,所以這本書不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的內心獨白,也是對德軍占領下的猶太人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
    讀完這本書后,使我收獲頗豐,不僅學會了怎樣寫日記,而且有認識了一些書中的朋友,學會了一些知識。
    我以后要好好學習,因為從書中我好像又看到了以前的中國:很懦弱,被日本,美國等地方逼著簽喪權辱國協議,把原本屬于我們的土地讓出去,可現在不同了,我們中國正一點一點的強大起來,總有一天會把其他國家搶走我們的東西都討回來。
    從此以后,讓我們向著夢想前進,努力學習,長大之后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
    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
    眾所皆知,《安妮日記》是一個猶太女孩在二戰(zhàn)時期寫的'日記,它記錄了安妮在后屋藏身的全程,也記錄下了安妮在后屋成長蛻變的過程。
    安妮一家本在德國生活,安妮的父親是一名德籍商人,但原本和諧的生活卻被希特勒全盤打亂,由于希特勒的種族歧視,一家人為了生存,從德國流亡到了荷蘭,在一棟房子的后面,與范丹一家和牙醫(yī)杜塞爾一同秘密的生活。在日記中,這個地方被簡稱后屋。
    在安妮13歲生日時,她收到了一本日記,于是她開始用書信的形式寫日記,并假托寄給幻想女友吉蒂。安妮把自己的愛情、困惑、苦惱與思考統統寫在了信里,這讓日記本成為了她在后屋最好的朋友和精神寄托。
    日記中安妮的情緒波動也比較大,她的語氣也從開始的無憂無慮變到了后來的成熟懂事。這讓很多人認為,一個只有十幾歲的小孩是不可能寫出這樣成熟的文章的。
    我認為,可能正是后屋那不盡人意的生活,鑄就了安妮的早熟。
    設想一下,你在一個不見天日的環(huán)境下生活兩年多,并一直面對同一群人,不論誰應該都會產生厭倦之情吧。這其中,安妮還因為其行為舉止不招人喜愛,成為后屋人口中的“小丑”。這兩者使安妮提早開始思考復雜的人際關系,并不停地進行自我反省,想要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
    當你看到安妮的早熟時,不要驚訝,因為那個時代就是這樣,猶太孩子從小就見到了人性扭曲的一面,見到自己的親人被德國軍人抓走甚至殺死,戰(zhàn)爭的殘酷使那時的猶太孩子都更加成熟。不止孩子,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很多人的心理也扭曲了、崩潰了。安妮通過對后屋藏匿者們之間的種種矛盾的描寫,也側面的體現出了法西斯統治下人性所遭受的扭曲。
    這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猶太女孩的日記,但在日記里把法西斯的殘暴暴露無遺。
    最后也要講一下安妮他們的結局。在1944年8月4日,后屋全體人員都被蓋世太保逮捕,9月3日,被送達波蘭的奧斯威辛,男人和女人在那里也分開了。10月時,范丹太太、瑪戈特和安妮被送到了德國的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1945年1月6日,弗蘭克太太由于精神恍惚,死于奧斯威辛集中營。范丹先生被毒氣毒死。杜塞爾死于諾恩加梅集中營。3月時,范丹太太、瑪戈特和安妮也相繼去世。八個藏匿者中,只有奧托·弗蘭克(安妮的父親)活了下來,也是他將安妮的日記公布于世的。
    這個故事是一個悲劇,那個時代也是一個悲劇。
    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一
    “當人類開始在廢墟的土地上重建家園時,我們不會忘記,有一雙來自天堂的眼睛正默默地注視著我們,有一個微弱的聲音在召喚我們?!蔽抑溃@就是安妮·弗蘭克。
    這是一本神圣而精妙絕倫的書,一個渺小的女孩吐露了整個猶太名族的心聲。她勇敢、善良,尖銳清晰地寫出了人類精神中高貴的閃光點,在倔強高傲地保持著尊嚴時,發(fā)現了真正的自己。
    安妮有一個美好的童年,本應可以當上無憂無慮的“小公主”。直至希特勒上臺,對猶太民族開始了迫害。安詳的日子前,安妮的生日收到了一個特別的禮物——一本精致的硬皮筆記本,并從此稱呼為基蒂,并得到了一個知心的朋友,她與基蒂談心,把一切特別的事情都寫成日記。
    德國占領荷蘭,對荷蘭猶太人進行嚴重清洗,弗蘭克一家為了避免迫害,與達恩一家躲去了奧托辦公樓的一間密室。在秘密小屋里一直生活了兩年,每一天都是提心吊膽的,炮火的轟炸,人心的不安,聽著廣播里的情況,期待著營救。
    安妮在秘密小屋里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在大人的眼里,她無知調皮,口無遮攔,但只有皮特知道,安妮有感性的一面,平日里的嬉戲這是這個女孩掩飾自己孤獨寂寞的保護色,她認為沒有人能理解她的內心,這個女孩經常在被窩里獨自地哭泣,可是誰又知道呢?但是她依然以她誠懇的心活著。
    終究是逃不過命運的,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警察發(fā)現了這里,幼小的安妮帶著她破碎支離的夢一起離開了人間。不過幾年,德國也投降了。
    “有的人死了,但她還活著?!卑材莸木癫恍??!拔乙钕氯?,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BR>    她怒訴了希特勒種種的惡習,用一顆善良真誠的心去對待這世界,但又對這種黑暗無能為力。
    她的最大的夢想是當上一名記者或者作家,來發(fā)現與記錄這個世間的美。是什么力量讓她在這種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毅然決然地堅強?因為她的心中有夢,她渴望著美好的明天。
    精神多么偉大,世界多么渺小。愿逝者有她的天堂,愿生者有他的寄托。
    阿門。
    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二
    安妮-弗蘭克是一名猶太人,生活在荷蘭,他是一個活潑可愛,性子急的姑娘,在11歲那年,得到了一個生日禮物—日記本,從此變開始了寫日記的生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候,安妮一家因為德國人瘋狂的迫害猶太人,所以躲進了父親公司的一間密室,和他們一起躲進密室的還有達爾恩一家和杜薩爾先生。
    安妮從她的日記本里記錄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想法以及安妮的愛情。在密室里的生活是沒有頭的,知道大戰(zhàn)結束。在密室里他們幾乎光抱怨,吵架,同時時刻也要提高警惕,晚上8點以后不能發(fā)出一點聲音,白天講話也不能大聲,所以在密室里的生活很是痛苦難受。
    安妮非常愛彼得-達爾恩,渴望與他走進一個美麗的故事里,他們兩個相處的非常好,可一開始安妮又不肯表白,所以安妮把小甜蜜全部寫在了日記上。
    密室里不可能每一天都有著充足的食物,一開始他們還有黃油、糖、草莓醬、土豆-------,后來能吃的東西越來越少,只有些爛土豆、爛萵苣,或者是大豆、豆莢、燉草莓、煮草莓、煎草莓,食物非常單一,生活越來越困難。
    終于,在安妮15-16歲時,由于有人告發(fā),他們被抓緊了集中營,幾個月后安妮得了傷寒,離開了人世。世界第二次大戰(zhàn)結束后,安妮的父親一人生還,他整理且出版了安妮的日記,所以才有了《安妮的日記》。
    安妮,想起世界大戰(zhàn),就想起了安妮。安妮至今是一個歷史人物,他的日記,也影響了全世界。
    看完這本書,我想,安妮那么努力學習,努力寫日記,我們現在的生活要比她好100倍,我們不用像安妮一樣東躲西藏,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
    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三
    今天,我讀完安妮的日記了,老師讓我們寫讀后感,我今天才動筆,是最晚一個寫的`。
    安妮的日記里寫了她的生活和經歷,我非常同情她,但是戰(zhàn)亂時期同情是沒有用的,因為她已經過世了。戰(zhàn)亂真的非常不幸,因為戰(zhàn)亂使安妮和他人成了要被捕的人,他們四處逃走,他們找了一個十分安寧的地方住了下來。
    《安妮日記》是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在世界大戰(zhàn)中遺留下來的一本私人日記,真實記錄了安妮與家人等八個人躲避。
    納粹迫害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密室生活。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十三歲生日,她收到一個日記本,從此開始寫日記。一直寫到1944年8月,他們的密室被德國衛(wèi)軍查抄。不久,這個不滿十六歲的女孩便被傷寒。
    奪去了生命。這本日記成為人們對那場殘酷的戰(zhàn)爭進行深刻。
    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四
    上周末,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書名叫《安妮日記》。
    《安妮日記》是安妮·弗蘭克在二戰(zhàn)中寫下的一本個人日記。它真實地記錄了安妮一家和四名猶太人朋友為了逃避納粹迫害,藏匿在“密室”里度過長達兩年暗無天日的生活。
    安妮·弗蘭克一家原來居住在德國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后來搬到荷蘭避難。1942年6月12日,安妮·弗蘭克生日收到了一本父親送給她的日記本,從此,她便開始寫日記。她的日記從1942年6月12日寫到1944年8月1日,她假托給一個叫“基蒂”的朋友寫信來介紹“密室”里的逃難生活以及她的成長心事。
    日記的第一部分記錄了安妮·弗蘭克如何與同學相處,戰(zhàn)爭的殘酷,猶太人如何慘遭迫害......那時的安妮時而開心,時而憂傷。日記的后半部分主要寫的是安妮對生活的感悟,渴望回到從前的校園等等。
    最讓我感動的是,她藏匿在“密室”的兩年中還仍然不忘豐富生活,發(fā)展心智,克服種種困難,一直在刻苦學習記憶法、英、德、荷蘭語、幾何,歷史......在這樣殘酷的戰(zhàn)爭中,她有時很沮喪,但從來不絕望......因為她執(zhí)著于自己的理想,她想也許有那么一天她的理想還可以實現。
    安妮經歷了開心,隱匿,期望……的人生歷程,她勇敢、幽默、獨立,渴望自由和幸福的生活。然而不幸的是,戰(zhàn)爭最終給她帶來的卻是恐懼與死亡。而如今我們生活在美好的和平年代,感嘆祖國強大給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啊!我們不但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還可以力所能及地關心幫助有需要幫助的人,為社會盡一份力量。
    “我們都活著,可有些人卻不知為什么而活著,我們生活的目的是追求幸福,我們過著不同而又相同的生活,但是,我們得自己去爭取,爭取幸福意味著要努力學習,工作,而不是投機倒把,好吃懶做,偷懶也許看起來有吸引力,但工作才使人滿足?!弊x完《安妮日記》我覺得安妮當時的思想特別成熟,像個成年人,我想這跟她從小良好的教育,經歷,以及廣泛的閱讀分不開。
    相信日記中平凡而又真實的歷史記錄能夠引起你心靈的震撼和感情的共鳴,安妮·弗蘭克驚人的勇氣與毅力鼓舞了我。(陳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