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他人的觀點是促進和諧共處的基礎。在寫總結時,我們應該盡量突出重點,不要泛泛而談,保持內(nèi)容的精煉和有力。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體會,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摘錄筆記,積累帶“手”的成語。
2、實踐初顯身手,閱讀〈〈手指〉〉,體會手指的用途。
3、習作。
教學重點:
通過積累,了解更多關于手的知識。
教學難點:
學會審題、會分析作文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摘錄筆記。
1、出示書中的例子。
2、交流你這一單元的摘錄筆記。
3、指導學生在筆記中加入適當?shù)牟鍒D。
二、讀讀成語。
1、觀察一下成語的特點。
2、你理解他們中的那些詞?
3、選你理解的詞語造句。
4、你還知道哪些帶“手”字的成語。
三、初顯身手。
1、分小組,選擇一種有趣的游戲。
2、合作完成游戲,另選一個有條理地記錄下游戲的過程。
3、組員共同思考,用簡單的、準確的詞語概括每一步。
第二課時。
一、學習金鑰匙的內(nèi)容。
1、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記下不懂得問題,做簡單的歸納概括,這些都是做批注筆記。
2、回憶這一單元此方法的運用過程。
二、用批注的方法學習“手指”
1、讀文,用批注的方法自學。
2、交流學習體會。
3、朗讀好詞佳句。
4、這篇短文讓你懂得了什么?
三、排演課本劇。
要求:以短文為依據(jù),進行再創(chuàng)造,形式不限。
五、收集更多有關手的資料。
第三課時。
一、審題。
*―――的手。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二、分析題目。
題目一:
1、可補的題目范圍很多。
2、思路。
題目二: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jīng)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注意:想象要合理,要蘊涵一定的道理。
三、學生習作。
板書設計:
*―――的手。
選定題目――描述手的特點――選擇事例加以說明――總結手的特點。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jīng)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二
1、復習鞏固摘錄筆記的寫法。
2、練習閱讀復述短文。
一、從這一學期開始,我們將要重點學習摘錄筆記,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學習第一課時,我們是怎樣摘錄筆記的。
學生交流回憶,并展示自己的讀書筆記,小組內(nèi)推薦一名寫得好的同學參加班內(nèi)的展評。教師找出寫得符合要求的同學進行講評。
二、自讀短文《爸爸的老師》。
1.引疑:爸爸的老師是誰?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生讀課文解疑。
3.引疑:“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他的老師,心情有些什么變化呢?想象當時的情景。
4.生再讀課文,邊讀邊圈點。
5.全班匯報交流。
6.指名生讀短文,評議朗讀情況。
7.試著將短文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綜合學習活動:自制賀卡,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敬意。
1.借用教師節(jié)到來的契機,讓學生自制賀卡,并給老師寫幾句話。
2.制定活動計劃。
與學生討論如何根據(jù)自己的設想制定制作計劃,大致如下:
(1)9月6日--9月7日找材料(選擇材料時要注意環(huán)保、簡單,不能給家庭增加經(jīng)濟負擔。)。
(2)9月8日--9月9日制作賀卡(畫面要簡潔,把精力用在創(chuàng)意上,讓老師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3)9月10日贈送(同學們可以討論贈送活動的形式。)。
提醒學生制定制作計劃時要注意突出創(chuàng)意。
3.動手實踐,同學間相互交流,相互提出建議。
4.辦展報。
1、通過對《一位影響了我一生的老師》的朗讀品味,培養(yǎng)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2、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師生間真正情意,并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
一、自讀短文《一位影響了我一生的老師》。
1、導語: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老師,他們?yōu)槲覀兦斑M的道路點亮明燈,為我們的健康成長嘔心瀝血。請大家自瀆短文《一位影響了我一生的老師》。
2.自讀短文,邊讀邊圈點。
3.全班交流:影響作者一生的老師是誰?你認為它是怎樣的人?為什么?
4.引導學生理解布魯克斯先生與“我”的簡樸交往滲透著他的良苦用心,從而給“我”以巨大影響。
5.將田老師與布魯克斯先生相比較,他們在對待學生方面有什么共同點?說說你對他們的看法。
6.讀、背格言警句:
過渡:“能發(fā)人深省者,莫過于格言?!备裱跃涫莻€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結晶,使人們生活經(jīng)驗的`深刻總結。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幾條格言警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t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边@句話表明了孔子對身邊人的態(tài)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這句話表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相長”的特征,鼓勵學生獨立學習。
3〉、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此句鼓勵學生學習時不唯師是從,要積極思考。
二、口語表達:說說我們的老師。
1.過渡:古今中外,有許多老師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的記憶中,一定也有讓你印象深刻的老師,向同學介紹一下他(她)吧!
(出示)提示:
a:可以說本校的老師,也可說學校外的老師。
b:不僅可以說現(xiàn)在的老師,還可以說以前的老師。
c:如果自己的親人又當老師的,也可以說一說。
(出示)要求:
1〉在表達時語言要流暢并富有感染力,表情要大方。
2〉簡單的介紹這位老師的外貌特征,要抓住他(她)與眾不同之處。
3〉簡單介紹他(她)在什么時候?給你上過什么課?
4〉詳細介紹你與他(她)之間發(fā)生的至今令你難忘的故事,或者是介紹他(她)的感人事跡。
2.結合金鑰匙內(nèi)容進行此次說話訓練,學習作重點發(fā)言人,要做好準備,想好先說什么,怎樣說。
3.小組內(nèi)進行說話訓練,同學互相評議。
三、總結。
評選本次活動的最佳表現(xiàn)者。
要求:語言流利清楚,內(nèi)容真實可信,富有真情實感。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三
生花。這些練習內(nèi)容比較靈活,不僅讓學生鞏固了學過的字,而且鍛煉了學生組詞、用詞造句的能力。
1.針對景物思路嚴整地提問方法。
2.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式搜集資料,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4課時。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馬背上的小學》。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采用學到的各種方法。
圍繞“馬背上的小學”寫了哪些內(nèi)容?
2、讀課文之后,有什么疑問提出來。
3、小組交流。
正確的引導,對于那些提問比較有意義的同學進行及時表揚。
4、全班討論。
5、全班進行朗讀,分小組朗讀,自己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
二、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短文的意思。
1、運用掌握的學習方法再次閱讀短文《馬背上的小學》。
2、劃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3、短文有幾個自然段?
4、逐段指名讀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么?對較難歸納的自然段,教師加以指導。
分小組朗讀。
第二課時。
一、暢所欲言。
1.課前搜集民間傳說,生動、流利地講述有關馬的成語故事。
2.引導學生介紹、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簡潔明了的學習方式。
3.小組交流。
4.全班圍繞“馬”這一主題進行成語故事會。
二、初顯身手。
1.通過課前預習,你都搜集到那些有關馬的作品?誰愿意展示給同學們看一看?
2.你對其中的那些作品最感興趣?為什么?
3.評選最佳小騎手。
第三課時。
筆下生花。
馬曾經(jīng)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你選一個題目寫一寫馬。
1.要寫好有關馬的作文,你認為需要注意些什么?
2.你打算如何來寫這篇作文?
3.小組交流,共同完成協(xié)作提綱。
4.全班交流協(xié)作提綱。
第四課時。
學生謄寫教師認真巡視指導。
課后札記: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四
做游戲讀生字:該、階、石、刻、名、字、臺。
二、新授:
1、描一描,寫一寫。
(該刻留畫)讓學生說說這幾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點什么?
2、學生描寫,教師巡視。
3、拼一拼,抄一抄。
這一部分有五組音節(jié),注意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拼讀,在抄寫時注意各音節(jié)在拼音格中所占的位置。
4、照樣子說句子。
高興快樂溫暖。
美麗珍貴。
這部分的練習主要是同意詞練習,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說出意思相近的詞。
5、填一填。
____________的桃花。
____________的桑葉。
____________的小草。
____________的紀念。
____________的柳枝。
____________的作業(yè)。
做這部分的練習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來填寫。
6、比一比。
刻該作昨摘滴。
讓學生說說這六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道題由于平時上課有過這樣的練習,所以可以放手讓學生在小組中練習。
第二課時。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都去過公園嗎?你們都見過哪些小動物或植物?請同學說說。
二、看圖請同學說說圖上都畫有什么?
1、分組討論,說說我們應該怎樣愛護公園里的動植物?
2、分組討論,根據(jù)圖上的畫面,請同學說說我們應該在木板上寫句什么話?
3、教師點評。
4、放錄音聽故事《大皮鞋的故事》。
把故事《大皮鞋的故事》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三課時。
古詩《鳥》。
一、請同學背誦學過或會背的古詩。
二、出示投影儀看圖讓學生初步感受古詩大意。
1、聽古詩《鳥》的錄音。
2、看書讓學生自己讀古詩,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小組討論。
正音:群、性命、一般、勸、莫、巢中。
3、做游戲:用字拼古詩,看哪一個小組拼的快。
4、全班讀古詩,注意有感情朗讀。分組讀,男、女生分讀。
5、請同學背誦古詩。
6、出示投影片:他(搬)來一塊石頭。讓學生猜猜這個字讀什么?小組討論。
7、教師講評。
背誦古詩《鳥》。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學習日積月累、初顯身手。
學習開卷有益,明確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練習習作。
教學重點:
進行字詞、句子的積累。
教學難點:
懂得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教法學法:
講授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繼續(xù)指導學生做摘錄筆記的方法。
觀察詞語的特點。
摘錄的方法二:可按不同的類型積累。
根據(jù)不同的類型積累詞語。
二、讀一讀。
初顯身手。
小組合作玩游戲“傳口令”。
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三、制定規(guī)則。
依照規(guī)則重新做游戲,繼續(xù)修改規(guī)則中的不足。
感悟規(guī)則的好處。
四、課堂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諾言》。
根據(jù)課題提出問題。
1.什么事諾言?誰說的諾言?說了什么諾言?
2.分角色讀對話。
3.按照要求做摘錄筆記。
4.交流筆記。
5.拓展練習。
6.實踐作業(yè):編排課本劇。
二、習作。
1.為你喜歡的游戲寫規(guī)則和玩法說明。
2.考察我們的校園生活,你覺得那些地方需要建立規(guī)則?和同學們討論,制定規(guī)則。
3.學生交流,并進行習作。
板書設計:
注意:(1)觀察游戲的過程。
(2)介紹時,語言要簡潔,敘述要清楚。
(3)寫后,思考有無遺漏。
第三課時。
一、習作訓練。
【習作要求】。
國有國法,家有家法,有了規(guī)則,遵守規(guī)則,人們才能和諧有序的生活,選擇以下一種情況寫一寫。
在規(guī)則面前,我……。
為你喜歡的游戲寫玩法說明和游戲規(guī)則。
二、導入習作主題。
本單元的學習中圍繞的'主題是什么?(規(guī)則),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是寫規(guī)則。
三、引領審題,打開思路。
指導構思,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全班討論。
四、完成習作。
教師點評。
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學生開始習作。
修改習作。
謄抄習作。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六
1、通過學寫摘錄筆記和閱讀名句格言等學習積累詞句的方法。
2、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等環(huán)節(jié)練習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農(nóng)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nóng)民的勤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對農(nóng)民要關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視。
3、通過習作練習,體會“有耕耘,就會有收獲”的含義,分享成功的喜悅。
活頁卡課件。
三年級時,我們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詞語,但只這樣還不夠,本學期,我們還要進行摘抄的練習,而且還要學會摘抄優(yōu)美的句子,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板書:寫摘錄筆記)。
在課外閱讀中作摘錄筆記要把題目、作者、書名和日期寫下來,以備查閱。
1、問:上面摘錄了哪些內(nèi)容?為什么要摘錄這些詞句?
2、齊讀摘錄的詞句。
3、指讀里面的句子,請查資料的學生講講這幾句話的意思。
1自由讀一讀。
2教師簡單介紹諺語、古詩文的意思。
3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讀、背誦。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憶。今天,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到它的童年時光中去看看她的收獲。(板書:柚子樹下)。
1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2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劃上記號。
1再讀課文第三部分,劃出描寫心理變化的句子。
2說說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劃盆采菱?
3在水塘里采菱時,發(fā)生了生么事,我的心理先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4此時,我又怎樣的收獲?
5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
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注意把自己的想象寫進去。
有感情地的朗讀課文。
本單元的主題是收獲,其實就是勞動,是對勞動和農(nóng)民的尊敬。農(nóng)民伯伯的勤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描寫農(nóng)民的詩。
(板書課題:一個農(nóng)民,在田邊走著……)。
1、讀準字音。
2、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文中的空白地方。
3、劃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1、指名朗讀,注意正音。
2、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從課外閱讀中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
2、做“小記者”去采訪身邊的農(nóng)民,為下節(jié)課做準備。
通過本單元《拾穗》、《一個老農(nóng),在田邊走著……》我們知道農(nóng)民的普通、平反,但農(nóng)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nóng)民的吃苦、耐勞等優(yōu)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的生活與農(nóng)民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們。
教師要適時評點,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1、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收獲)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有三個,大家從中任選一個。
2、四人一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說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
4、教師點評。
5、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6、引導確定習作的主題。
7、學生開始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七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能抓住關鍵詞,感情朗讀詩歌,在讀中理解詩歌內(nèi)容。
2、通過學習,懂得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必要性,養(yǎng)成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
3、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進行仿寫練習。
通過討論,了解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仿照課文,續(xù)寫詩歌。
多媒體電教
一、提問導入,引出課題。同學們,昨天老師讓大家到生活中尋找規(guī)則,誰能把自己收集到的規(guī)則說出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生紛紛匯報收集到的規(guī)則。)原來規(guī)則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社會生活有規(guī)則,學校生活有規(guī)則,家庭生活也有規(guī)則,規(guī)則與我們密不可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小詩――《誰說沒有規(guī)則》。
二、初讀詩歌,學習生字。
1、自由讀詩歌,可以大聲朗讀、小聲地讀,也可以默讀,遇到生字多讀兩遍,用喜歡的方式學會它。
2、“開火車”檢測學生掌握生字詞的情況。
3、抓住重點字詞(如“餅”“喂”“瞪”)理解字義,引導學生說說記字方法。
三、再讀詩歌,領悟詩意。
2、小組發(fā)言人匯報本組學習情況。(教師相機抓住“回頭一笑”、“滿不在乎”、“不好意思”、“瞪起眼睛”等關鍵詞語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各小節(jié)詩歌,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
3、師生感情朗讀詩歌。
四、拓展學習,發(fā)散思維。
1、四人小組說說:你發(fā)現(xiàn)校園里、大街上有哪些不守規(guī)則的不良現(xiàn)象?
2、根據(jù)觀察到的不良現(xiàn)象,依照詩歌寫一段。
3、大組活動:交流作品,推薦佳作。
4、作品展示。
五、總結延伸,培養(yǎng)興趣。
1、學生談學小詩后的感受。
2、布置活動,課后延伸。規(guī)則與我們密不可分,如果大家為了貪圖方便和一時痛快而不遵守規(guī)則,我們的生活將一片混亂,所以我們要自覺遵守規(guī)則,從現(xiàn)在做起,從遵守身邊的小規(guī)則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了把遵守規(guī)則落實到實際中,我建議同學們從今天開始開展“做守規(guī)則的小學生”活動,人人充當監(jiān)督員,爭做守規(guī)則的小學生,學期結束評出班中“最守規(guī)則的小學生”。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完成知識教學,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語文教學應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體驗成功,感受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在本次教學設計中,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指導朗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讀得多是這節(jié)課的亮點之一,我的做法是以讀促講,讓學生通過讀來充分感知詩歌的內(nèi)容。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有朗讀、默讀、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開火車”讀、男女生比賽讀等。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在讀的過程中積累了語言材料,形成了一定的語感,為仿寫詩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創(chuàng)設氛圍,努力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首小詩通俗易懂,我采取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的方式,選擇喜歡的小節(jié)學習,創(chuàng)設“讀――議――創(chuàng)――評”的氛圍,引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通過布置后續(xù)作業(yè)引導學生課后開展“做守規(guī)則的小學生”,讓學生互評互學,互相監(jiān)督,通過競賽評比,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八
1、朗讀課文。
2、口語交際“改掉壞習慣”。
3、學改錯字。
重點:
1、口語交際。
2、改錯字。
難點:
1、口語交際。
2、改錯字。
(一)朗讀課文《不懂就問》、《字典大樓》。
1、自由讀課文。
2、小組同學一起讀課文。
(二)改掉壞習慣。
出示圖:1、同學發(fā)言時,我老是插話,這是不好的習慣。
2、我愛挑食,我想請媽媽提醒我改正。
3、我要改掉寫字時咬鉛筆桿的習慣。
小組一起討論怎樣改這些壞習慣。
全班交流。
說一說自己有哪些不好的習慣,打算怎樣去改。
(三)出示“金鑰匙”:學改錯字。
我有一個好習慣。我用一個小本子,把自己寫的錯別字改正,記下來,經(jīng)常翻看。
這又是一個學習生字的好方法。
學生交流自己記生字的好方法,怎樣改錯字。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九
本單元安排了一篇神話故事,寫了九色鹿冒著生命危險搶救一個落水者,卻被落水者出賣,最后忘恩負義受到懲罰的故事,贊揚了九色鹿救助別人不求回報的優(yōu)秀品質,譴責了落水者忘恩負義的可恥行徑。
語文天地中圍繞著真誠設計了測測你的真誠度和寫一篇文章贊美別人或感激別人或勸告別人等。
1、了解神話故事的內(nèi)容,通過讀懂課文,體會其中人物的不同品質,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懂得真誠這一品質對人對社會的重要性。
3、能通過具體的事情來贊美別人或感激勸告他人。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 2課時
板書設計
九色鹿 真誠
舍身救人 不求回報 是人最可貴的品質
落水者:恩將仇報 忘恩負義
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學習有關真誠的課文,真誠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我們生活的周圍處處都能發(fā)生著真誠或不真誠的事情。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篇神話故事,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雖然淺顯易懂,但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1、自由讀課文,思考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
3、檢查生字詞。
2、小組整理答案。進行集體交流。
3、集體交流:
分別對九色鹿和落水者進行評價,并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來說明。
4、寫一寫:這騙課文讓我們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1、招待客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承認錯誤時真誠敷衍虛假
贊美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感謝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勸告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2、懷著真誠的態(tài)度來填寫。
3、思考:真誠對于生活的影響。
4、討論并交流。
5、辯論:做什么事情都應該真誠嗎?
談出自己的觀點,有根據(jù),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6、教師總結發(fā)言。
同學們,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人和事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地贊美他們,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地感激他們,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的勸告他們?請回憶一下,選擇自己想寫的一個方面構思。
如果選擇的是要真誠地贊美一個人。
1、要想一想你要贊美他的哪一個或哪幾個方面。
2、選擇怎樣的事例去贊美他?
3、這件事情如何寫具體、寫感人呢?
這是寫作的重點,在敘述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抓住事情當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來進行細致的刻畫。
對話描寫要注意不同的語言形式,避免重復單調。
4、注意開頭和結尾的寫法,力求體現(xiàn)簡潔明了,采用別具心裁的開頭和結尾形式,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注意起一個合適的題目。
起題目的方法多種多樣:點明中心式以事件為題
以一件特殊的事物為題含蓄式等等
從本文的教學重點出發(fā),從內(nèi)容到思想,滲透優(yōu)秀的品質教育。領悟做人的道理。
引導學生圍繞中心去選材,要注意引導學生將事情寫具體,這是教學的重點。
1、繼續(xù)完成本次的大作文。
2、完成《九色鹿》的部分練習題。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寫摘錄筆記和閱讀名句格言等學習積累詞句的方法。
2、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等環(huán)節(jié)練習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農(nóng)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nóng)民的勤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對農(nóng)民要關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視。
3、通過習作練習,體會“有耕耘,就會有收獲”的含義,分享成功的喜悅。
課前準備:
活頁卡課件。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三年級時,我們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詞語,但只這樣還不夠,本學期,我們還要進行摘抄的練習,而且還要學會摘抄優(yōu)美的句子,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板書:寫摘錄筆記)。
二、討論班級上學期進行幾次摘錄筆記的體會。
三、提醒學生注意:
在課外閱讀中作摘錄筆記要把題目、作者、書名和日期寫下來,以備查閱。
四、出示活頁卡。
1、問:上面摘錄了哪些內(nèi)容?為什么要摘錄這些詞句?
2、齊讀摘錄的詞句。
3、指讀里面的句子,請查資料的學生講講這幾句話的意思。
五、在自己的摘錄筆記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句讀一讀。
六、讀一讀。
1自由讀一讀。
2教師簡單介紹諺語、古詩文的意思。
3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讀、背誦。
七、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憶。今天,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到它的童年時光中去看看她的收獲。(板書:柚子樹下)。
二、自讀課文。
1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2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劃上記號。
三、交流自讀情況。
四、在自由讀課文,出示課件思考題:
1再讀課文第三部分,劃出描寫心理變化的句子。
2說說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劃盆采菱?
3在水塘里采菱時,發(fā)生了生么事,我的心理先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4此時,我又怎樣的收獲?
5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
五、齊讀。
六、小練筆:
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注意把自己的想象寫進去。
七、作業(yè):有感情地的'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導入:
本單元的主題是收獲,其實就是勞動,是對勞動和農(nóng)民的尊敬。農(nóng)民伯伯的勤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描寫農(nóng)民的詩。
(板書課題:一個農(nóng)民,在田邊走著……)。
二、自讀課文,出示學習要求:
1、讀準字音。
2、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文中的空白地方。
3、劃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朗讀,注意正音。
2、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四、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品位其中的感情,體會老人的普通、平凡。
五、寫一篇讀書筆記,談談自己的感受。
六、作業(yè):
1、從課外閱讀中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
2、做“小記者”去采訪身邊的農(nóng)民,為下節(jié)課做準備。
第四課時。
一、談話導入。
通過本單元《拾穗》、《一個老農(nóng),在田邊走著……》我們知道農(nóng)民的普通、平反,但農(nóng)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nóng)民的吃苦、耐勞等優(yōu)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的生活與農(nóng)民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們。
二、小組交流課前采訪或觀察到的身邊的農(nóng)民。
三、全班開展交流。
教師要適時評點,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四、筆下生花。
1、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收獲)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有三個,大家從中任選一個。
2、四人一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說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
4、教師點評。
5、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6、引導確定習作的主題。
7、學生開始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十一
1.描紅、抄音節(jié),根據(jù)偏旁寫漢字。
2.形近字組詞。
3.讀詞語,任選一個詞語造句。
4.詞語連線。
1.根據(jù)偏旁寫漢字。
2.造句。
教學難點:
造句。
教學:啟發(fā)引導。
學法:抄一抄、寫一寫、說一說、讀一讀。
課前準備:課件。
一、定向導學。(1分鐘)。
生齊讀教學目標,做到心中有數(shù)。
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15分鐘)。
(一)回顧總結:
問:第九單元的主題是什么?(合作)我們學了那幾篇課文?都講了什么?(同桌討論,自主發(fā)言)。
(二)金鑰匙:
當你和同學的意見不一致時,你是怎么做的?
1、只顧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別人大吵大鬧。
2、耐心聽別人的意見,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不參與討論,看熱鬧。
同桌討論,自主發(fā)言。
(三)描一描。
學生自讀描寫要點,然后描紅。
要求做到“三個一”
(四)抄寫音節(jié)。
1、自由認讀,觀察發(fā)現(xiàn)。
2、指名認讀音節(jié),集體評議。
3、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教師小結:
在聲母b、p、m、f后是o,其余的是uo。
5、學生認真抄寫音節(jié)。
(五)比一比看誰寫得多。
1、認識偏旁刀字旁,回憶學過帶有這個偏旁的字。
2、動手寫一寫帶有“刀”偏旁的字。
3、組內(nèi)評比,看誰寫得多。
(六)比一比組詞。
1、出示形近字。
2、知名認讀,并說出辨認方法。(如利用偏旁)。
3、組詞,交流。
三、質疑探究(14分鐘)。
選詞造句。
1、出示詞語:
垂頭喪氣、得意揚揚、自言自語、自尋煩惱、誰是誰非、習以為常。
2、讀詞,討論詞義。
讓學生通過表演理解詞語得意揚揚、垂頭喪氣,并會用詞說話。
如:長頸鹿覺得自己本領大,它()地跑到河對岸,可是怎么也摘不到果子,只好()地回來了。
3、組詞造句。
4、指名說,師生點評。
三、精煉達標(10分鐘)。
1、看誰寫得多。
刀:()()()()。
2、比一比組詞。
顆()管()腦()。
棵()館()惱()。
3、造句。
習以為常:
垂頭喪氣:
b、p、m、f+o。
刀:切剪魚色分。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要求:
1、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積累詞句的能力。
2、閱讀《一朵小花》,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3、鍛煉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4、鍛煉學生積累生活素材的能力。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同音字組詞。
參考答案:
練(練習)(訓練)。
煉(鍛煉)(煉鋼)。
及(及時)(及格)。
極(積極)(極品)。
映(反映)(倒映)。
應(反應)(應急)。
二、抄寫詞語。
注意指道學生看一個詞寫一個詞,對于難寫的詞不妨多看幾眼。
三、學習名言警句。
可先說說每句話的意思,然后再抄寫,注意抄寫的方法。
四、排列句子的順序。
步驟:
(1)把每一句讀一讀,再想想每句說的是什么。
(2)再仔細想想這幾句話說的是什么,按照一定的順序,先說什么,后說什么。
(3)按這個順序重新排列。
答案:(3)(1)(4)(2)(5)。
五、讀背古詩。
《江雪》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柳宗元。著首詩形象的描寫了大雪中棲鳥不非,行人絕跡,孤舟獨釣的'景象.詩文前兩句“千山鳥非絕,萬徑人蹤滅?!睕]有直接寫江,也沒有直接寫雪,而是從天上無飛鳥,地上無行人來暗示天寒地凍,出色的描繪了雪景。詩的難點在三四句,直接寫到了江中的雪景,點名了題目,并呈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一葉孤舟,一位漁翁,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獨自在喊另的江心垂釣。
第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
1在學習《不愿長大的小姑娘》后,指導學生自讀。
2讀后可讓學生概括,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口語交流,介紹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
1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即: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
2圍繞中心詞來說,如:這件事為什么是滿意(傷心想做)的?
三、習作。
在口語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寫作,重點指導怎樣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具體??梢灾缹W生寫出阻擊的動作,語言及心理活動,尤其是遇到了那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第三課時。
一、初顯身手。
二、搜集資料。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如:上網(wǎng)到圖書館等。
三、金鑰匙。
學習查字典的方法要*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教師可先帶領學回憶查字典的方法。這里的難點是怎樣決定選那種解釋,舉例事實說明使學明白:如果一個詞語有幾解釋,就要聯(lián)系上文,決定選那種解釋。
四、自檢。
指導學生從習作中早出錯別字,養(yǎng)成認真的習慣??梢怨膭钔瑢W互相幫助查找,也可以在過去一段后,自己在翻看,既能發(fā)現(xiàn)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可以回顧學習的進步,只觀的感受自己的成長。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十三
1、知識目標:學習摘錄筆記,針對景物思路嚴整地提問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指導學生在具體環(huán)境中使用語言;指導學生修改習作,“有聲有色”是較高的標準。
1、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2、學習摘錄筆記,針對景物思路嚴整地提問方法。
投影儀。
教學內(nèi)容:學習《語文天地》第一題、第二題、暢所欲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學習摘錄筆記,進行組詞練習。
1、出示投影片:
2、學生自己讀生詞。想一想:體會動詞的作用是什么?
3、學生進行小組內(nèi)交流。老師進行巡視了解情況。
4、指學生回答。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完整。
5、這些生字形狀差不多,那么我們怎么來區(qū)分他們呢?
6、引導學生理解生詞的意思。
7、進行生字的組詞練習。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鼓勵進行說話練習。
三、學習古詩。
1、你對這首古詩句有哪些了解?(指學生說說自己了解的資料)。
(有關詩人、年代、古詩詞的意思)。
2、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3、老師可以簡單的講解古詩的意思。
4、學生再進行語句的朗讀,一邊讀一邊結合自己理解談話。
5、練習說話。
四、課堂小結:
課堂中我們進行了生字、詞語和句子的練習,課下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把閱讀熟練讀熟練。
作業(yè)設計:
1、誦古詩詞,說說古詩詞的意思。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十四
2、體會神話故事充滿想象的特點。
教具準備課件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個傳說中的人物盤古,初讀了課文。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咱們來聽寫幾個詞語。
1、聽寫詞語:
渾濁劈開肌膚血液茂盛祖宗
教師集體訂正。
2、誰能把課文的主要意思說一說:
盤古將黑暗的天地分開,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
3、課文哪一段告訴了我們這個信息?
(1)先自己讀,然后齊讀,讀出偉大的盤古。
(2)說說對盤古的印象。
(3)讀最后一段。
(一)出示詞語:
混沌一片黑乎乎輕而清
重而濁緩緩上升慢慢下降
1、指名讀。
2、找找這些詞語在課文的什么地方?是用來寫什么的?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指名讀句子。
2、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樣的呢?指名說,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十五
3、學習“開卷有益”,練習“筆下生花”。
1、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字詞和句子。
2、背誦古詩。
小黑板。
練習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
同學們,通過我們學習了“民族”你對民族深情是不是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你能來說說嗎?
你們可真棒,又學到了那么多知識!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這部分知識吧!
二、我的摘錄筆記。
1、討論交流學習摘錄筆記的體會。
2、齊讀摘錄的詞句。
三、體會句子的感情。
1、從課文中找出摘錄筆記中的句子讀一讀。
2、聯(lián)系上下文,小組討論句子表達的感情。
四、讀一讀。
1、學生自由讀文中的諺語,說說諺語的意思。
2、小組合作掃清文字障礙。
3、簡介這兩個民族,你還知道其他民族的諺語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讀一讀,背一背。
1、范讀古詩。
2、小組內(nèi)練讀古詩。
3、指名讀古詩,要讀通順、流利。
4、交流古詩意思。
5、試背古詩。
三、自讀課文《做客喀什》。
1、默讀全文。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采用學到的各種方法。在小組里讀一讀自己畫出來的詞語,比一比誰讀得多、誰讀得正確。
2、說說你都讀懂了什么?
3、全班進行朗讀,分小組朗讀,自己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
4、讓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并抄寫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四、暢所欲言。
1、聊一聊各個民族。
2、介紹少數(shù)民族的節(jié)日、習俗或活動。
五、金鑰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習作要求。
三、全班交流,說說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
四、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修改習作。
六、作業(yè)。
1、完成習作。
2、背誦兩句諺語。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摘錄筆記,積累帶“手”的成語。
2、實踐初顯身手,閱讀〈〈手指〉〉,體會手指的用途。
3、習作。
教學重點:
通過積累,了解更多關于手的知識。
教學難點:
學會審題、會分析作文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摘錄筆記。
1、出示書中的例子。
2、交流你這一單元的摘錄筆記。
3、指導學生在筆記中加入適當?shù)牟鍒D。
二、讀讀成語。
1、觀察一下成語的特點。
2、你理解他們中的那些詞?
3、選你理解的詞語造句。
4、你還知道哪些帶“手”字的成語。
三、初顯身手。
1、分小組,選擇一種有趣的游戲。
2、合作完成游戲,另選一個有條理地記錄下游戲的過程。
3、組員共同思考,用簡單的、準確的詞語概括每一步。
第二課時。
一、學習金鑰匙的內(nèi)容。
1、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記下不懂得問題,做簡單的歸納概括,這些都是做批注筆記。
2、回憶這一單元此方法的運用過程。
二、用批注的方法學習“手指”
1、讀文,用批注的方法自學。
2、交流學習體會。
3、朗讀好詞佳句。
4、這篇短文讓你懂得了什么?
三、排演課本劇。
要求:以短文為依據(jù),進行再創(chuàng)造,形式不限。
五、收集更多有關手的資料。
第三課時。
一、審題。
*―――的手。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二、分析題目。
題目一:
1、可補的題目范圍很多。
2、思路。
題目二: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jīng)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注意:想象要合理,要蘊涵一定的道理。
三、學生習作。
板書設計:
*―――的手。
選定題目――描述手的特點――選擇事例加以說明――總結手的特點。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想象兄弟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這件事的經(jīng)過是什么?這件事讓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二
1、復習鞏固摘錄筆記的寫法。
2、練習閱讀復述短文。
一、從這一學期開始,我們將要重點學習摘錄筆記,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學習第一課時,我們是怎樣摘錄筆記的。
學生交流回憶,并展示自己的讀書筆記,小組內(nèi)推薦一名寫得好的同學參加班內(nèi)的展評。教師找出寫得符合要求的同學進行講評。
二、自讀短文《爸爸的老師》。
1.引疑:爸爸的老師是誰?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生讀課文解疑。
3.引疑:“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他的老師,心情有些什么變化呢?想象當時的情景。
4.生再讀課文,邊讀邊圈點。
5.全班匯報交流。
6.指名生讀短文,評議朗讀情況。
7.試著將短文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綜合學習活動:自制賀卡,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敬意。
1.借用教師節(jié)到來的契機,讓學生自制賀卡,并給老師寫幾句話。
2.制定活動計劃。
與學生討論如何根據(jù)自己的設想制定制作計劃,大致如下:
(1)9月6日--9月7日找材料(選擇材料時要注意環(huán)保、簡單,不能給家庭增加經(jīng)濟負擔。)。
(2)9月8日--9月9日制作賀卡(畫面要簡潔,把精力用在創(chuàng)意上,讓老師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3)9月10日贈送(同學們可以討論贈送活動的形式。)。
提醒學生制定制作計劃時要注意突出創(chuàng)意。
3.動手實踐,同學間相互交流,相互提出建議。
4.辦展報。
1、通過對《一位影響了我一生的老師》的朗讀品味,培養(yǎng)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2、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師生間真正情意,并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
一、自讀短文《一位影響了我一生的老師》。
1、導語: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老師,他們?yōu)槲覀兦斑M的道路點亮明燈,為我們的健康成長嘔心瀝血。請大家自瀆短文《一位影響了我一生的老師》。
2.自讀短文,邊讀邊圈點。
3.全班交流:影響作者一生的老師是誰?你認為它是怎樣的人?為什么?
4.引導學生理解布魯克斯先生與“我”的簡樸交往滲透著他的良苦用心,從而給“我”以巨大影響。
5.將田老師與布魯克斯先生相比較,他們在對待學生方面有什么共同點?說說你對他們的看法。
6.讀、背格言警句:
過渡:“能發(fā)人深省者,莫過于格言?!备裱跃涫莻€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結晶,使人們生活經(jīng)驗的`深刻總結。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幾條格言警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t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边@句話表明了孔子對身邊人的態(tài)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這句話表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相長”的特征,鼓勵學生獨立學習。
3〉、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此句鼓勵學生學習時不唯師是從,要積極思考。
二、口語表達:說說我們的老師。
1.過渡:古今中外,有許多老師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的記憶中,一定也有讓你印象深刻的老師,向同學介紹一下他(她)吧!
(出示)提示:
a:可以說本校的老師,也可說學校外的老師。
b:不僅可以說現(xiàn)在的老師,還可以說以前的老師。
c:如果自己的親人又當老師的,也可以說一說。
(出示)要求:
1〉在表達時語言要流暢并富有感染力,表情要大方。
2〉簡單的介紹這位老師的外貌特征,要抓住他(她)與眾不同之處。
3〉簡單介紹他(她)在什么時候?給你上過什么課?
4〉詳細介紹你與他(她)之間發(fā)生的至今令你難忘的故事,或者是介紹他(她)的感人事跡。
2.結合金鑰匙內(nèi)容進行此次說話訓練,學習作重點發(fā)言人,要做好準備,想好先說什么,怎樣說。
3.小組內(nèi)進行說話訓練,同學互相評議。
三、總結。
評選本次活動的最佳表現(xiàn)者。
要求:語言流利清楚,內(nèi)容真實可信,富有真情實感。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三
生花。這些練習內(nèi)容比較靈活,不僅讓學生鞏固了學過的字,而且鍛煉了學生組詞、用詞造句的能力。
1.針對景物思路嚴整地提問方法。
2.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式搜集資料,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4課時。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馬背上的小學》。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采用學到的各種方法。
圍繞“馬背上的小學”寫了哪些內(nèi)容?
2、讀課文之后,有什么疑問提出來。
3、小組交流。
正確的引導,對于那些提問比較有意義的同學進行及時表揚。
4、全班討論。
5、全班進行朗讀,分小組朗讀,自己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
二、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短文的意思。
1、運用掌握的學習方法再次閱讀短文《馬背上的小學》。
2、劃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3、短文有幾個自然段?
4、逐段指名讀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么?對較難歸納的自然段,教師加以指導。
分小組朗讀。
第二課時。
一、暢所欲言。
1.課前搜集民間傳說,生動、流利地講述有關馬的成語故事。
2.引導學生介紹、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簡潔明了的學習方式。
3.小組交流。
4.全班圍繞“馬”這一主題進行成語故事會。
二、初顯身手。
1.通過課前預習,你都搜集到那些有關馬的作品?誰愿意展示給同學們看一看?
2.你對其中的那些作品最感興趣?為什么?
3.評選最佳小騎手。
第三課時。
筆下生花。
馬曾經(jīng)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你選一個題目寫一寫馬。
1.要寫好有關馬的作文,你認為需要注意些什么?
2.你打算如何來寫這篇作文?
3.小組交流,共同完成協(xié)作提綱。
4.全班交流協(xié)作提綱。
第四課時。
學生謄寫教師認真巡視指導。
課后札記: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四
做游戲讀生字:該、階、石、刻、名、字、臺。
二、新授:
1、描一描,寫一寫。
(該刻留畫)讓學生說說這幾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點什么?
2、學生描寫,教師巡視。
3、拼一拼,抄一抄。
這一部分有五組音節(jié),注意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拼讀,在抄寫時注意各音節(jié)在拼音格中所占的位置。
4、照樣子說句子。
高興快樂溫暖。
美麗珍貴。
這部分的練習主要是同意詞練習,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說出意思相近的詞。
5、填一填。
____________的桃花。
____________的桑葉。
____________的小草。
____________的紀念。
____________的柳枝。
____________的作業(yè)。
做這部分的練習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來填寫。
6、比一比。
刻該作昨摘滴。
讓學生說說這六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道題由于平時上課有過這樣的練習,所以可以放手讓學生在小組中練習。
第二課時。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都去過公園嗎?你們都見過哪些小動物或植物?請同學說說。
二、看圖請同學說說圖上都畫有什么?
1、分組討論,說說我們應該怎樣愛護公園里的動植物?
2、分組討論,根據(jù)圖上的畫面,請同學說說我們應該在木板上寫句什么話?
3、教師點評。
4、放錄音聽故事《大皮鞋的故事》。
把故事《大皮鞋的故事》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三課時。
古詩《鳥》。
一、請同學背誦學過或會背的古詩。
二、出示投影儀看圖讓學生初步感受古詩大意。
1、聽古詩《鳥》的錄音。
2、看書讓學生自己讀古詩,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小組討論。
正音:群、性命、一般、勸、莫、巢中。
3、做游戲:用字拼古詩,看哪一個小組拼的快。
4、全班讀古詩,注意有感情朗讀。分組讀,男、女生分讀。
5、請同學背誦古詩。
6、出示投影片:他(搬)來一塊石頭。讓學生猜猜這個字讀什么?小組討論。
7、教師講評。
背誦古詩《鳥》。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學習日積月累、初顯身手。
學習開卷有益,明確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練習習作。
教學重點:
進行字詞、句子的積累。
教學難點:
懂得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教法學法:
講授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繼續(xù)指導學生做摘錄筆記的方法。
觀察詞語的特點。
摘錄的方法二:可按不同的類型積累。
根據(jù)不同的類型積累詞語。
二、讀一讀。
初顯身手。
小組合作玩游戲“傳口令”。
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三、制定規(guī)則。
依照規(guī)則重新做游戲,繼續(xù)修改規(guī)則中的不足。
感悟規(guī)則的好處。
四、課堂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諾言》。
根據(jù)課題提出問題。
1.什么事諾言?誰說的諾言?說了什么諾言?
2.分角色讀對話。
3.按照要求做摘錄筆記。
4.交流筆記。
5.拓展練習。
6.實踐作業(yè):編排課本劇。
二、習作。
1.為你喜歡的游戲寫規(guī)則和玩法說明。
2.考察我們的校園生活,你覺得那些地方需要建立規(guī)則?和同學們討論,制定規(guī)則。
3.學生交流,并進行習作。
板書設計:
注意:(1)觀察游戲的過程。
(2)介紹時,語言要簡潔,敘述要清楚。
(3)寫后,思考有無遺漏。
第三課時。
一、習作訓練。
【習作要求】。
國有國法,家有家法,有了規(guī)則,遵守規(guī)則,人們才能和諧有序的生活,選擇以下一種情況寫一寫。
在規(guī)則面前,我……。
為你喜歡的游戲寫玩法說明和游戲規(guī)則。
二、導入習作主題。
本單元的學習中圍繞的'主題是什么?(規(guī)則),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是寫規(guī)則。
三、引領審題,打開思路。
指導構思,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全班討論。
四、完成習作。
教師點評。
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學生開始習作。
修改習作。
謄抄習作。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六
1、通過學寫摘錄筆記和閱讀名句格言等學習積累詞句的方法。
2、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等環(huán)節(jié)練習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農(nóng)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nóng)民的勤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對農(nóng)民要關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視。
3、通過習作練習,體會“有耕耘,就會有收獲”的含義,分享成功的喜悅。
活頁卡課件。
三年級時,我們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詞語,但只這樣還不夠,本學期,我們還要進行摘抄的練習,而且還要學會摘抄優(yōu)美的句子,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板書:寫摘錄筆記)。
在課外閱讀中作摘錄筆記要把題目、作者、書名和日期寫下來,以備查閱。
1、問:上面摘錄了哪些內(nèi)容?為什么要摘錄這些詞句?
2、齊讀摘錄的詞句。
3、指讀里面的句子,請查資料的學生講講這幾句話的意思。
1自由讀一讀。
2教師簡單介紹諺語、古詩文的意思。
3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讀、背誦。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憶。今天,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到它的童年時光中去看看她的收獲。(板書:柚子樹下)。
1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2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劃上記號。
1再讀課文第三部分,劃出描寫心理變化的句子。
2說說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劃盆采菱?
3在水塘里采菱時,發(fā)生了生么事,我的心理先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4此時,我又怎樣的收獲?
5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
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注意把自己的想象寫進去。
有感情地的朗讀課文。
本單元的主題是收獲,其實就是勞動,是對勞動和農(nóng)民的尊敬。農(nóng)民伯伯的勤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描寫農(nóng)民的詩。
(板書課題:一個農(nóng)民,在田邊走著……)。
1、讀準字音。
2、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文中的空白地方。
3、劃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1、指名朗讀,注意正音。
2、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從課外閱讀中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
2、做“小記者”去采訪身邊的農(nóng)民,為下節(jié)課做準備。
通過本單元《拾穗》、《一個老農(nóng),在田邊走著……》我們知道農(nóng)民的普通、平反,但農(nóng)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nóng)民的吃苦、耐勞等優(yōu)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的生活與農(nóng)民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們。
教師要適時評點,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1、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收獲)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有三個,大家從中任選一個。
2、四人一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說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
4、教師點評。
5、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6、引導確定習作的主題。
7、學生開始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七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能抓住關鍵詞,感情朗讀詩歌,在讀中理解詩歌內(nèi)容。
2、通過學習,懂得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必要性,養(yǎng)成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
3、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進行仿寫練習。
通過討論,了解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仿照課文,續(xù)寫詩歌。
多媒體電教
一、提問導入,引出課題。同學們,昨天老師讓大家到生活中尋找規(guī)則,誰能把自己收集到的規(guī)則說出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生紛紛匯報收集到的規(guī)則。)原來規(guī)則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社會生活有規(guī)則,學校生活有規(guī)則,家庭生活也有規(guī)則,規(guī)則與我們密不可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小詩――《誰說沒有規(guī)則》。
二、初讀詩歌,學習生字。
1、自由讀詩歌,可以大聲朗讀、小聲地讀,也可以默讀,遇到生字多讀兩遍,用喜歡的方式學會它。
2、“開火車”檢測學生掌握生字詞的情況。
3、抓住重點字詞(如“餅”“喂”“瞪”)理解字義,引導學生說說記字方法。
三、再讀詩歌,領悟詩意。
2、小組發(fā)言人匯報本組學習情況。(教師相機抓住“回頭一笑”、“滿不在乎”、“不好意思”、“瞪起眼睛”等關鍵詞語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各小節(jié)詩歌,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
3、師生感情朗讀詩歌。
四、拓展學習,發(fā)散思維。
1、四人小組說說:你發(fā)現(xiàn)校園里、大街上有哪些不守規(guī)則的不良現(xiàn)象?
2、根據(jù)觀察到的不良現(xiàn)象,依照詩歌寫一段。
3、大組活動:交流作品,推薦佳作。
4、作品展示。
五、總結延伸,培養(yǎng)興趣。
1、學生談學小詩后的感受。
2、布置活動,課后延伸。規(guī)則與我們密不可分,如果大家為了貪圖方便和一時痛快而不遵守規(guī)則,我們的生活將一片混亂,所以我們要自覺遵守規(guī)則,從現(xiàn)在做起,從遵守身邊的小規(guī)則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了把遵守規(guī)則落實到實際中,我建議同學們從今天開始開展“做守規(guī)則的小學生”活動,人人充當監(jiān)督員,爭做守規(guī)則的小學生,學期結束評出班中“最守規(guī)則的小學生”。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完成知識教學,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語文教學應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體驗成功,感受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在本次教學設計中,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指導朗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讀得多是這節(jié)課的亮點之一,我的做法是以讀促講,讓學生通過讀來充分感知詩歌的內(nèi)容。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有朗讀、默讀、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開火車”讀、男女生比賽讀等。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在讀的過程中積累了語言材料,形成了一定的語感,為仿寫詩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創(chuàng)設氛圍,努力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首小詩通俗易懂,我采取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的方式,選擇喜歡的小節(jié)學習,創(chuàng)設“讀――議――創(chuàng)――評”的氛圍,引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通過布置后續(xù)作業(yè)引導學生課后開展“做守規(guī)則的小學生”,讓學生互評互學,互相監(jiān)督,通過競賽評比,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八
1、朗讀課文。
2、口語交際“改掉壞習慣”。
3、學改錯字。
重點:
1、口語交際。
2、改錯字。
難點:
1、口語交際。
2、改錯字。
(一)朗讀課文《不懂就問》、《字典大樓》。
1、自由讀課文。
2、小組同學一起讀課文。
(二)改掉壞習慣。
出示圖:1、同學發(fā)言時,我老是插話,這是不好的習慣。
2、我愛挑食,我想請媽媽提醒我改正。
3、我要改掉寫字時咬鉛筆桿的習慣。
小組一起討論怎樣改這些壞習慣。
全班交流。
說一說自己有哪些不好的習慣,打算怎樣去改。
(三)出示“金鑰匙”:學改錯字。
我有一個好習慣。我用一個小本子,把自己寫的錯別字改正,記下來,經(jīng)常翻看。
這又是一個學習生字的好方法。
學生交流自己記生字的好方法,怎樣改錯字。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九
本單元安排了一篇神話故事,寫了九色鹿冒著生命危險搶救一個落水者,卻被落水者出賣,最后忘恩負義受到懲罰的故事,贊揚了九色鹿救助別人不求回報的優(yōu)秀品質,譴責了落水者忘恩負義的可恥行徑。
語文天地中圍繞著真誠設計了測測你的真誠度和寫一篇文章贊美別人或感激別人或勸告別人等。
1、了解神話故事的內(nèi)容,通過讀懂課文,體會其中人物的不同品質,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懂得真誠這一品質對人對社會的重要性。
3、能通過具體的事情來贊美別人或感激勸告他人。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 2課時
板書設計
九色鹿 真誠
舍身救人 不求回報 是人最可貴的品質
落水者:恩將仇報 忘恩負義
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學習有關真誠的課文,真誠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我們生活的周圍處處都能發(fā)生著真誠或不真誠的事情。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篇神話故事,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雖然淺顯易懂,但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1、自由讀課文,思考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
3、檢查生字詞。
2、小組整理答案。進行集體交流。
3、集體交流:
分別對九色鹿和落水者進行評價,并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來說明。
4、寫一寫:這騙課文讓我們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1、招待客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承認錯誤時真誠敷衍虛假
贊美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感謝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勸告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2、懷著真誠的態(tài)度來填寫。
3、思考:真誠對于生活的影響。
4、討論并交流。
5、辯論:做什么事情都應該真誠嗎?
談出自己的觀點,有根據(jù),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6、教師總結發(fā)言。
同學們,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人和事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地贊美他們,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地感激他們,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的勸告他們?請回憶一下,選擇自己想寫的一個方面構思。
如果選擇的是要真誠地贊美一個人。
1、要想一想你要贊美他的哪一個或哪幾個方面。
2、選擇怎樣的事例去贊美他?
3、這件事情如何寫具體、寫感人呢?
這是寫作的重點,在敘述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抓住事情當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來進行細致的刻畫。
對話描寫要注意不同的語言形式,避免重復單調。
4、注意開頭和結尾的寫法,力求體現(xiàn)簡潔明了,采用別具心裁的開頭和結尾形式,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注意起一個合適的題目。
起題目的方法多種多樣:點明中心式以事件為題
以一件特殊的事物為題含蓄式等等
從本文的教學重點出發(fā),從內(nèi)容到思想,滲透優(yōu)秀的品質教育。領悟做人的道理。
引導學生圍繞中心去選材,要注意引導學生將事情寫具體,這是教學的重點。
1、繼續(xù)完成本次的大作文。
2、完成《九色鹿》的部分練習題。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寫摘錄筆記和閱讀名句格言等學習積累詞句的方法。
2、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等環(huán)節(jié)練習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農(nóng)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nóng)民的勤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對農(nóng)民要關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視。
3、通過習作練習,體會“有耕耘,就會有收獲”的含義,分享成功的喜悅。
課前準備:
活頁卡課件。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三年級時,我們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詞語,但只這樣還不夠,本學期,我們還要進行摘抄的練習,而且還要學會摘抄優(yōu)美的句子,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板書:寫摘錄筆記)。
二、討論班級上學期進行幾次摘錄筆記的體會。
三、提醒學生注意:
在課外閱讀中作摘錄筆記要把題目、作者、書名和日期寫下來,以備查閱。
四、出示活頁卡。
1、問:上面摘錄了哪些內(nèi)容?為什么要摘錄這些詞句?
2、齊讀摘錄的詞句。
3、指讀里面的句子,請查資料的學生講講這幾句話的意思。
五、在自己的摘錄筆記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句讀一讀。
六、讀一讀。
1自由讀一讀。
2教師簡單介紹諺語、古詩文的意思。
3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讀、背誦。
七、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憶。今天,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到它的童年時光中去看看她的收獲。(板書:柚子樹下)。
二、自讀課文。
1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2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劃上記號。
三、交流自讀情況。
四、在自由讀課文,出示課件思考題:
1再讀課文第三部分,劃出描寫心理變化的句子。
2說說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劃盆采菱?
3在水塘里采菱時,發(fā)生了生么事,我的心理先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4此時,我又怎樣的收獲?
5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
五、齊讀。
六、小練筆:
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注意把自己的想象寫進去。
七、作業(yè):有感情地的'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導入:
本單元的主題是收獲,其實就是勞動,是對勞動和農(nóng)民的尊敬。農(nóng)民伯伯的勤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描寫農(nóng)民的詩。
(板書課題:一個農(nóng)民,在田邊走著……)。
二、自讀課文,出示學習要求:
1、讀準字音。
2、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文中的空白地方。
3、劃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朗讀,注意正音。
2、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四、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品位其中的感情,體會老人的普通、平凡。
五、寫一篇讀書筆記,談談自己的感受。
六、作業(yè):
1、從課外閱讀中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
2、做“小記者”去采訪身邊的農(nóng)民,為下節(jié)課做準備。
第四課時。
一、談話導入。
通過本單元《拾穗》、《一個老農(nóng),在田邊走著……》我們知道農(nóng)民的普通、平反,但農(nóng)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nóng)民的吃苦、耐勞等優(yōu)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的生活與農(nóng)民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們。
二、小組交流課前采訪或觀察到的身邊的農(nóng)民。
三、全班開展交流。
教師要適時評點,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四、筆下生花。
1、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收獲)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有三個,大家從中任選一個。
2、四人一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說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
4、教師點評。
5、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6、引導確定習作的主題。
7、學生開始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十一
1.描紅、抄音節(jié),根據(jù)偏旁寫漢字。
2.形近字組詞。
3.讀詞語,任選一個詞語造句。
4.詞語連線。
1.根據(jù)偏旁寫漢字。
2.造句。
教學難點:
造句。
教學:啟發(fā)引導。
學法:抄一抄、寫一寫、說一說、讀一讀。
課前準備:課件。
一、定向導學。(1分鐘)。
生齊讀教學目標,做到心中有數(shù)。
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15分鐘)。
(一)回顧總結:
問:第九單元的主題是什么?(合作)我們學了那幾篇課文?都講了什么?(同桌討論,自主發(fā)言)。
(二)金鑰匙:
當你和同學的意見不一致時,你是怎么做的?
1、只顧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別人大吵大鬧。
2、耐心聽別人的意見,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不參與討論,看熱鬧。
同桌討論,自主發(fā)言。
(三)描一描。
學生自讀描寫要點,然后描紅。
要求做到“三個一”
(四)抄寫音節(jié)。
1、自由認讀,觀察發(fā)現(xiàn)。
2、指名認讀音節(jié),集體評議。
3、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教師小結:
在聲母b、p、m、f后是o,其余的是uo。
5、學生認真抄寫音節(jié)。
(五)比一比看誰寫得多。
1、認識偏旁刀字旁,回憶學過帶有這個偏旁的字。
2、動手寫一寫帶有“刀”偏旁的字。
3、組內(nèi)評比,看誰寫得多。
(六)比一比組詞。
1、出示形近字。
2、知名認讀,并說出辨認方法。(如利用偏旁)。
3、組詞,交流。
三、質疑探究(14分鐘)。
選詞造句。
1、出示詞語:
垂頭喪氣、得意揚揚、自言自語、自尋煩惱、誰是誰非、習以為常。
2、讀詞,討論詞義。
讓學生通過表演理解詞語得意揚揚、垂頭喪氣,并會用詞說話。
如:長頸鹿覺得自己本領大,它()地跑到河對岸,可是怎么也摘不到果子,只好()地回來了。
3、組詞造句。
4、指名說,師生點評。
三、精煉達標(10分鐘)。
1、看誰寫得多。
刀:()()()()。
2、比一比組詞。
顆()管()腦()。
棵()館()惱()。
3、造句。
習以為常:
垂頭喪氣:
b、p、m、f+o。
刀:切剪魚色分。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要求:
1、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積累詞句的能力。
2、閱讀《一朵小花》,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3、鍛煉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4、鍛煉學生積累生活素材的能力。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同音字組詞。
參考答案:
練(練習)(訓練)。
煉(鍛煉)(煉鋼)。
及(及時)(及格)。
極(積極)(極品)。
映(反映)(倒映)。
應(反應)(應急)。
二、抄寫詞語。
注意指道學生看一個詞寫一個詞,對于難寫的詞不妨多看幾眼。
三、學習名言警句。
可先說說每句話的意思,然后再抄寫,注意抄寫的方法。
四、排列句子的順序。
步驟:
(1)把每一句讀一讀,再想想每句說的是什么。
(2)再仔細想想這幾句話說的是什么,按照一定的順序,先說什么,后說什么。
(3)按這個順序重新排列。
答案:(3)(1)(4)(2)(5)。
五、讀背古詩。
《江雪》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柳宗元。著首詩形象的描寫了大雪中棲鳥不非,行人絕跡,孤舟獨釣的'景象.詩文前兩句“千山鳥非絕,萬徑人蹤滅?!睕]有直接寫江,也沒有直接寫雪,而是從天上無飛鳥,地上無行人來暗示天寒地凍,出色的描繪了雪景。詩的難點在三四句,直接寫到了江中的雪景,點名了題目,并呈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一葉孤舟,一位漁翁,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獨自在喊另的江心垂釣。
第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
1在學習《不愿長大的小姑娘》后,指導學生自讀。
2讀后可讓學生概括,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口語交流,介紹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
1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即: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
2圍繞中心詞來說,如:這件事為什么是滿意(傷心想做)的?
三、習作。
在口語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寫作,重點指導怎樣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具體??梢灾缹W生寫出阻擊的動作,語言及心理活動,尤其是遇到了那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第三課時。
一、初顯身手。
二、搜集資料。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如:上網(wǎng)到圖書館等。
三、金鑰匙。
學習查字典的方法要*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教師可先帶領學回憶查字典的方法。這里的難點是怎樣決定選那種解釋,舉例事實說明使學明白:如果一個詞語有幾解釋,就要聯(lián)系上文,決定選那種解釋。
四、自檢。
指導學生從習作中早出錯別字,養(yǎng)成認真的習慣??梢怨膭钔瑢W互相幫助查找,也可以在過去一段后,自己在翻看,既能發(fā)現(xiàn)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可以回顧學習的進步,只觀的感受自己的成長。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十三
1、知識目標:學習摘錄筆記,針對景物思路嚴整地提問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指導學生在具體環(huán)境中使用語言;指導學生修改習作,“有聲有色”是較高的標準。
1、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2、學習摘錄筆記,針對景物思路嚴整地提問方法。
投影儀。
教學內(nèi)容:學習《語文天地》第一題、第二題、暢所欲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學習摘錄筆記,進行組詞練習。
1、出示投影片:
2、學生自己讀生詞。想一想:體會動詞的作用是什么?
3、學生進行小組內(nèi)交流。老師進行巡視了解情況。
4、指學生回答。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完整。
5、這些生字形狀差不多,那么我們怎么來區(qū)分他們呢?
6、引導學生理解生詞的意思。
7、進行生字的組詞練習。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鼓勵進行說話練習。
三、學習古詩。
1、你對這首古詩句有哪些了解?(指學生說說自己了解的資料)。
(有關詩人、年代、古詩詞的意思)。
2、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3、老師可以簡單的講解古詩的意思。
4、學生再進行語句的朗讀,一邊讀一邊結合自己理解談話。
5、練習說話。
四、課堂小結:
課堂中我們進行了生字、詞語和句子的練習,課下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把閱讀熟練讀熟練。
作業(yè)設計:
1、誦古詩詞,說說古詩詞的意思。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十四
2、體會神話故事充滿想象的特點。
教具準備課件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個傳說中的人物盤古,初讀了課文。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咱們來聽寫幾個詞語。
1、聽寫詞語:
渾濁劈開肌膚血液茂盛祖宗
教師集體訂正。
2、誰能把課文的主要意思說一說:
盤古將黑暗的天地分開,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
3、課文哪一段告訴了我們這個信息?
(1)先自己讀,然后齊讀,讀出偉大的盤古。
(2)說說對盤古的印象。
(3)讀最后一段。
(一)出示詞語:
混沌一片黑乎乎輕而清
重而濁緩緩上升慢慢下降
1、指名讀。
2、找找這些詞語在課文的什么地方?是用來寫什么的?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指名讀句子。
2、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樣的呢?指名說,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
語文天地七教學設計篇十五
3、學習“開卷有益”,練習“筆下生花”。
1、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字詞和句子。
2、背誦古詩。
小黑板。
練習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
同學們,通過我們學習了“民族”你對民族深情是不是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你能來說說嗎?
你們可真棒,又學到了那么多知識!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這部分知識吧!
二、我的摘錄筆記。
1、討論交流學習摘錄筆記的體會。
2、齊讀摘錄的詞句。
三、體會句子的感情。
1、從課文中找出摘錄筆記中的句子讀一讀。
2、聯(lián)系上下文,小組討論句子表達的感情。
四、讀一讀。
1、學生自由讀文中的諺語,說說諺語的意思。
2、小組合作掃清文字障礙。
3、簡介這兩個民族,你還知道其他民族的諺語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讀一讀,背一背。
1、范讀古詩。
2、小組內(nèi)練讀古詩。
3、指名讀古詩,要讀通順、流利。
4、交流古詩意思。
5、試背古詩。
三、自讀課文《做客喀什》。
1、默讀全文。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采用學到的各種方法。在小組里讀一讀自己畫出來的詞語,比一比誰讀得多、誰讀得正確。
2、說說你都讀懂了什么?
3、全班進行朗讀,分小組朗讀,自己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
4、讓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并抄寫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四、暢所欲言。
1、聊一聊各個民族。
2、介紹少數(shù)民族的節(jié)日、習俗或活動。
五、金鑰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習作要求。
三、全班交流,說說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
四、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修改習作。
六、作業(yè)。
1、完成習作。
2、背誦兩句諺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