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一
文天祥的`正氣歌名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驗槌鰩煴恚砩衿鼔蚜??;驗槎山犊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民族英雄,初名云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后,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后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跡被后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杰被稱為“宋末三杰”。
文天祥生活在一個民族危機陰影籠罩的時代。13世紀初,蒙古族在中國北方強大起來,鐵木真建立了蒙古汗國。幾十年間,縱橫歐亞,攻城略地,燒殺擄掠,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痛苦。他的兒子窩闊臺繼位后,又滅了金國,隨即揮鞭南指,進攻南宋。從1235-1279年,雙方戰(zhàn)斗了40多年,南宋朝廷終于滅亡。文天祥的一生,與這場殘酷的民族征服戰(zhàn)爭相始終。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yǎng)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yǎng)何哉?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注釋】:
原題注:予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污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二字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二字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于茲,二年矣,審如二字是,殆有養(yǎng)致然。然爾亦安知所養(yǎng)何載。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贡藲庥衅?,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二
文天祥的《正氣歌》是1283年他在獄中所寫的五言詩,當時文天祥雖然被俘,但是他以《正氣歌》中的他認為的歷史正義人物勉勵自己,那《正氣歌》到底寫了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文天祥正氣歌賞析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yǎng)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yǎng)何哉?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贡藲庥衅?,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驗槌鰩煴?,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正氣歌》是南宋文天祥的代表詩作之一。公元1279年,文天祥被元兵俘虜,見勸降不成,元朝統(tǒng)治者便將其收押于牢獄之中,以挫其銳氣。
文天祥入獄前后,前南宋狀元的留夢炎、元朝宰相阿合馬,以及在北京當”國公爺“的宋恭帝先后多次勸文天祥投降元朝,皆被凜然拒絕。身在獄中的文天祥,并未意志消沉,而是立志寫出勉勵世人的正氣之詩。1281年夏,在環(huán)境惡劣的監(jiān)牢里,一代英杰文天祥流傳千古的正氣之詩《正氣歌》。文天祥正氣歌為五言詩,全詩共六十句,句句珠璣,讀來朗朗上口。
正氣歌的開頭交代了寫作背景,寫道:“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接下來是《正氣歌》的詩文,“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痹姷拈_頭即點出“天地有正氣”,至“時窮節(jié)乃見”;隨后,連用十二個典故,列舉出歷史上有名“正氣”人物,以他們的精神為例,表明正氣的力量之大以及自己將效法先人的心志。接下來,全詩用八句道出浩然正氣的重要性,指出正氣存乎天地,貫穿日月,為三綱所在以及道義的根本。
在《正氣歌》的最后,文天祥由古人的遭遇聯系到自己的命運,表明自己雖身處牢獄,處于骯臟晦氣的環(huán)境當中,但自己被一身正氣包圍,無論何種邪氣都不能入侵,因此能做到坦然面對命運?!墩龤飧琛吠ㄆ霓o雋永、激昂慷慨,充分體現了文天祥才學及其不朽的愛國情懷。
文天祥認為自己一身正氣,所以各種邪惡的東西都不能侵犯自己,文天祥要按照古人的光輝繼續(xù)走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文天祥在文中寫道自己被囚禁在北國的一間土屋里面,這里的條件很不好,很黑很潮濕,到了夏天味道很重又很悶熱,遇到雨水天這里會積滿水,長年不能照到太陽,許多人都因此得了瘟疫,但是文天祥卻在這樣環(huán)境里生存了下來,并沒有得病,之所以沒有生病是因為自己是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孟子說的浩然正氣有七種,但是文天祥有一種氣能抵過七種氣,那就是天地間的凜然正氣,所以才寫了這首《正氣歌》。
文天祥在下文寫了許多在朝廷危機時刻出現的名人,他說凜然正氣是不可侵犯又長久存在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去談論它,因為萬物是以它為生的,三綱五常都是依靠著它??上У氖俏奶煜楝F在到了國難的時刻卻沒有能力安國殺敵,穿著朝服卻成了階下囚被人送到了這窮鄉(xiāng)僻壤的北方。面對酷刑文天祥現在就想看到了蜜水,做夢都想魏國捐軀,現在牢房里很昏暗,如果一不小心染上了疾病,那這里將是我文天祥的葬身之地,但是疾病都不敢靠近我,我心中永遠愛國,但這樣的日子何時會終結呢?我想以先人作為榜樣勇敢的.走下去。
文天祥在《正氣歌》中出現的十二位忠臣義士其實有些并不是什么民族英雄,有些知識隱士,但是文天祥卻把他們當做歷史上的英雄來歌頌,不是說不可以,但是有部分的人其實只是古代封建社會的忠君思想而獻身的臣子,比如嵇紹就是為了保護昏庸的晉惠帝而犧牲的,管寧只是一個獨善其身的隱士,并沒有多大的貢獻。
文天祥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他的犧牲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社會的忠君思想,確實在文天祥的生平中就有介紹他是自由仰慕那些吧誒掛在學宮中的忠臣的,所以在最后他以古代圣賢為榜樣殺身成仁,實現了自己為國獻身的信念。從他的《正氣歌》里面我們就能看到他的作品雖然積極向上,但是最后還是在宣傳封建教條“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文天祥在被捕依然保持自己的民族氣節(jié)固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對他的封建思想還是要提出來的。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三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驗槌鰩煴?,鬼神泣壯烈?;驗槎山?,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四
我被囚禁在大都,關在一間土牢里,這間土牢寬有八尺,深約三丈二尺,單扇的門又低又小,窗子又短又窄,地勢低洼而黑暗。在這炎炎夏日,各種氣味聚集在一起:雨水從四面流入匯集到這里,床鋪和桌子都浮了起來,這就是水氣;大雨后滿室泥濘,經過半天蒸發(fā)浸泡后,更加糜爛,這就是土氣;天氣忽然放晴而燥熱起來,然而牢房閉塞,四面不通風,這就是日氣;在屋檐下升火燒飯,使室內更加炎熱,這就是火氣;囤積在倉庫的米糧腐爛了,陣陣臭氣四溢逼人,這就是米氣;囚犯肩并著肩擠在一起,身上污垢發(fā)出腥臊般的惡臭,這就是人氣;有時從廁所、死尸、爛鼠等處散來各種混雜的惡臭,這就是穢氣。這幾種氣味加起來,遇到它的人很少不會病倒的。而身體衰弱的我,生活在這里,到現在已經二年了,幸好沒有生病,這大概是有所修養(yǎng)才能如此吧!但又怎么知道我所修養(yǎng)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孟子所說的:“我擅于培養(yǎng)自身所具有的浩然正氣?!边@土牢中有七種惡氣,我的浩然正氣只有一種,用一股正氣抵抗那七種惡氣,我還怕什么呢!何況這浩然之氣是天地間的正氣啊!于是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驗檫|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驗槎山?,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闃鬼火,春院閉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天地之間,有一種氣,叫作正氣。這種氣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形態(tài):在大地上,這種氣凝結為高山大河;在天宇中,這種氣凝結為日月星辰;在人的身上,這種氣就叫做浩然正氣,雄渾而磅礴,充滿了整個宇宙空間!
在太平盛世的時候,這種浩然正氣飽含祥瑞遍布普天之下;而在時勢維艱的關鍵時期,這種浩然正氣就表現為一種至高無上的節(jié)操,展示并留存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春秋時齊國的'史官直書史實、晉國的董狐直言犯上、秦朝的張良為復國仇,遣壯士刺殺秦始皇、西漢的蘇武囚居匈奴十九年而不改其志、漢末的嚴顏,寧做斷頭將軍,不做降將軍、晉惠帝時的嵇紹挺身救主,血濺帝衣、唐玄宗時的張睢陽怒罵叛賊、咬碎鋼牙、顏杲卿罵賊不止,割舌如故、東漢的管寧清操可比冰雪,令人欽敬、漢末的諸葛亮《出師表》,驚天地泣鬼神、晉朝的祖逖擊楫中流,英風浩浩、唐朝的段秀實笏擊叛賊,正氣凜然,等等等等,均可名標青史、垂范后世。
這種浩然之氣磅礴凜冽,留存萬古,可以沖貫日月;生與死在這種浩然之氣的激勵之下,還有什么可以計較的!蒼茫大地,就是賴有這種浩然之氣才得以挺立,浩浩天宇也是賴有這種浩然之氣,才得以讓人敬畏!三綱以此得以延續(xù),道義以此為其根本啊!
可嘆的是,我生在國家衰亡之際,僅憑個人之力實在也無法改變其命運。自己最終則成為敵國的俘虜,被囚車連天加夜的送往元人的京城。在敵巢之中,我將生死都置之度外,各種刑法又算得了什么?以死來報答我的國家是我現在最心甘情愿的作為!
陰黑的牢房,閃爍著片片磷火;雖是春天,牢院卻似夜般漆黑。各種囚犯都關押在這里,是牛是馬、是鳳是雞、是大宋丞相,還是犯科小人都沒有什么區(qū)別。有一天,大伙死在一起,共同化作溝中的污泥,誰能分出彼此?像這樣度過了兩年有余,我居然百邪不侵、健康如常!唉呀!如此糟糕透了的惡劣環(huán)境,居然是我的安樂所在!豈是我有所準備或是上天給予的僥幸,使得任何艱難困苦也無法將我摧殘!
看著自己空有的偉岸之軀,仰視高天上潔白無暇的浮云,再次引發(fā)了我心中深深的悲憤,讓我從心底發(fā)出呼喊:蒼天啊,你哪里是個盡頭,使我大宋王朝及其子民重新擁有興旺發(fā)達與幸福安樂的時刻!
那些可敬可佩的仁人志士已經遠離我們而去了,他們的典型事跡也已成為陳年的歷史,但是每當我們打開歷史的長卷重溫他們的高尚情操和宏偉業(yè)績的時候,依然會感受到它們的精神品質對我們的深深震撼與激勵!
《正氣歌》為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宋末帝趙昺祥興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兵敗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文天祥在獄中三年,受盡各種威逼利誘,但始終堅貞不屈。1281年夏,在濕熱、腐臭的牢房中,文天祥寫下了與《過零丁洋》一樣名垂千古的《正氣歌》。他在自序中說道: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 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沓,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于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yǎng)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yǎng)何哉?孟子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贡藲庥衅撸釟庥幸?,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該詩慷慨激昂,充分表現了文天祥的堅貞不屈的愛國情操。1283年1月9日,在拒絕了元世祖最后一次利誘之后,文天祥在刑場向南拜祭,從容就義。其絕命辭寫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BR> 抗元英雄文天祥的《正氣歌》系寫作于北京(元大都),鮮為人知的文天祥祠在北京市東城區(qū)府學胡同,是抗元英雄文天祥曾被元朝關押三年的地方。文天祥祠現有前后兩進院落,前院東墻上嵌有詩碑,鐫刻著文天祥當年在這里寫作的著名詩篇《正氣歌》;后殿庭中,有一株向南方傾斜近45度角的古老棗樹,就是相傳代表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不屈精神的“指南樹”。
文天祥,南宋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縣)人,1236年生于詩書之家,1256年21歲時赴南宋國都臨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應試,得中狀元。1259年,文天祥為父守孝三年期滿,正式步入仕途時,南宋已面臨蒙古大軍南下入侵的危急局面。憂心如焚的文天祥上書朝廷,揭露奸臣誤國劣跡,并提議“建立方鎮(zhèn)、各守一方”,即軍事防御按地段承包責任制,但是“書奏、不報”,不被理睬。耿直憂國的文天祥宦海沉浮20年,始終遭壓制、排斥。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國。1274年,忽必烈派丞相伯顏率軍20萬再次侵宋。南宋雖然有兵70余萬,但主幼臣奸,一觸即潰。文天祥捐出家產,籌餉募集民兵5萬進京勤王,反被奸臣阻撓,解除兵權。
1276年陰歷正月十八日,伯顏元軍進抵距臨安只有30里的皋亭山,右丞相陳宜中畏敵逃遁。正月十九日,時任臨安知府的文天祥臨危受命,被朝廷授為右丞相,前往皋亭山議降。掌權的太皇太后謝氏授意如能談成,可以讓小皇帝向忽必烈稱侄子,實在不行,稱孫子也答應。正月二十日,文天祥面見伯顏,說自己只議和,不議降,并要求元軍先撤兵,后談判。伯顏大怒,扣押了文天祥。正月二十一日,謝氏率南宋君臣舉國投降。
1276年陰歷二月初九日,誓死不降的文天祥被元軍押解出發(fā)前往大都(今北京)。中途在鎮(zhèn)江停留時,文天祥與同伴共12人于二月二十九日夜設計逃脫,歷盡艱險經儀征、揚州、通州(今南通)乘船回歸南宋故土。在長江口繞道先北后南迂回航行時,文天祥在船上寫下了赤誠感人的詩篇《揚子江》:“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BR>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經過兩個多月的奔波,文天祥終于回到浙江溫州。此后,不肯降元的官員們擁立已經降元的南宋恭帝的幼弟為帝,建立了茍延殘喘的小朝廷。南宋故土一度只靠文天祥率軍獨撐殘局,終于寡不敵眾,于1279年陰歷十二月二十日在廣東海豐的五坡嶺兵敗,再次被俘。
元軍押著文天祥,走海路經珠江口外的零丁洋,去進攻南宋小朝廷最后的基地崖山(今廣東省新會縣海域)。文天祥在敵船中寫下了《過零丁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即出自此詩。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1279年陰歷十月初一日,文天祥被押送抵達大都,安置在館驛。元世祖忽必烈很贊賞文天祥的才干,他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臣前來勸誘,文天祥不為所動,嚴詞拒絕,后于十月初五日被關進兵馬司牢房(在今府學胡同)。
文天祥在關押三年期間,書寫了幾百篇詩詞文章,以抒發(fā)愛國之情。1281年夏季,在暑氣、腐氣、穢氣等七氣的熏蒸中,文天祥慷慨揮毫,在牢中寫就了千古流傳、擲地有聲的鏗鏘之作《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唯有一腔忠烈氣,碧空常共暮云愁。1283年初,元朝偵知有人聯絡數千人,要起兵反元,營救文天祥。1月8日,元世祖忽必烈親自提審,作最后的勸降,并許諾授予丞相官職。文天祥告訴忽必烈:“一死之外,無可為者?!?BR>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今北京交道口南大街)慷慨就義,終年48歲。文天祥在刑場寫下了絕筆詩:
昔年單舸走維揚,萬死逃生輔宋皇。
天地不容興社稷,邦家無主失忠良。
神歸嵩岳風雷變,氣哇煙云草樹荒。
南望九原何處是,塵沙黯澹路茫茫。
衣冠七載混氈裘,憔悴形容似楚囚。
龍馭兩宮崖嶺月,貔貅萬灶海門秋。
天荒地老英雄喪,國破家亡事業(yè)休。
惟有一腔忠烈氣,碧空常共暮云愁。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五
《正氣歌》
年代:宋作者:文天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磋余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餡,求之不可得。
陰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謬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云白。
悠悠我心憂,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鑒賞:
宋代理學發(fā)展得很精深,給士人的內心以深切的影響。道德的自覺賦予他們剛正不阿正氣凜然的性格。理學家的這種氣質常使他們說出一些包羅宇宙的.話,如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圣人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們所理解的充滿宇宙的氣不是自然之氣,而是人的高尚的道德精神。這一切也培養(yǎng)了他們成仁取義的宗教情感。文天祥在國家危難之際,始終以這種氣節(jié)支撐自己履踐這種崇高的道德,在臨終之時,置生死于度外,從內心擴充這種浩然正氣,達到精神上的圓滿境界。《正氣歌》作為他的述志之作,融匯了他的血肉生命,故說理之中,充滿情感,貫充信念,顯得氣勢磅礴。這首詩顯示了人類精神的崇高與偉大,體現了人的尊嚴。激勵了后代無數的仁人志士,對鑄造中華民族的性格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一首不朽的詩篇。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六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yǎng)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yǎng)何哉?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贡藲庥衅撸釟庥幸?,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事樊斍逡?,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驗檫|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驗槎山?,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我被囚禁在北國的都城,住在一間土屋內。土屋有八尺寬,大約四尋深。有一道單扇門又低又小,一扇白木窗子又短又窄,地方又臟又矮,又濕又暗。碰到這夏天,各種氣味都匯聚在一起:雨水從四面流進來,甚至漂起床、幾,這時屋子里都是水氣;屋里的污泥因很少照到陽光,蒸熏惡臭,這時屋子里都是土氣;突然天晴暴熱,四處的風道又被堵塞,這時屋子里都是日氣;有人在屋檐下燒柴火做飯,助長了炎熱的肆虐,這時屋子里都是火氣;倉庫里儲藏了很多腐爛的糧食,陣陣霉味逼人,這時屋子里都是霉爛的米氣;關在這里的人多,擁擠雜亂,到處散發(fā)著腥臊汗臭,這時屋子里都是人氣;又是糞便,又是腐尸,又是死鼠,各種各樣的惡臭一起散發(fā),這時屋子里都是穢氣。這么多的氣味加在一起,成了瘟疫,很少有人不染病的??墒俏乙蕴撊醯纳碜釉谶@樣壞的環(huán)境中生活,到如今已經兩年了,卻沒有什么病。這大概是因為有修養(yǎng)才會這樣吧。然而怎么知道這修養(yǎng)是什么呢?孟子說:“我善于培養(yǎng)我心中的浩然之氣?!八衅叻N氣,我有一種氣,用我的一種氣可以敵過那七種氣,我擔憂什么呢!況且博大剛正的,是天地之間的凜然正氣。 (因此)寫成這首《正氣歌》。
天地之間有一股堂堂正氣,它賦予萬物而變化為各種體形。
在下面就表現為山川河岳,在上面就表現為日月辰星。
在人間被稱為浩然之氣,它充滿了天地和寰宇。
國運清明太平的時候,它呈現為祥和的氣氛和開明的朝廷。
時運艱危的時刻義士就會出現,他們的光輝形象一一垂于丹青。
在齊國有舍命記史的太史簡,在晉國有堅持正義的董狐筆。
在秦朝有為民除暴的張良椎,在漢朝有赤膽忠心的蘇武節(jié)。
它還表現為寧死不降的嚴將軍的頭,表現為拼死抵抗的嵇侍中的血。
表現為張睢陽誓師殺敵而咬碎的齒,表現為顏常山仗義罵賊而被割的舌。
有時又表現為避亂遼東喜歡戴白帽的管寧,他那高潔的品格勝過了冰雪。
有時又表現為寫出《出師表》的諸葛亮,他那死而后已的忠心讓鬼神感泣。
有時表現為祖逖渡江北伐時的楫,激昂慷慨發(fā)誓要吞滅胡羯。
有時表現為段秀實痛擊奸人的笏,逆賊的頭顱頓時破裂。
這種浩然之氣充塞于宇宙乾坤,正義凜然不可侵犯而萬古長存。
當這種正氣直沖霄漢貫通日月之時,活著或死去根本用不著去談論!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七
文天祥的風骨與信念,于其詩文中可見一斑。《正氣歌》寫于他被元軍羈押獄中三年之后,而于其中,我們仍能看到他的不屈服。在序中他描述了獄中生活環(huán)境的惡劣,而胸中自有正氣可憑。而后歷數先賢,以明心跡,“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闭撬恼鎸崒懻?。
譬如蓮生淤泥中,取蓮華而勿觀于淤泥。不必看那卑微,那軟弱,那屈服,那殘忍,只需看這黯淡卻永久的燈火,而心慕之向往之行效之,便足矣。
王x明臨死前對弟子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對于學習文天祥,我們只要做到這般,便足矣。
斯人已遠,留下的是充塞蒼冥的正氣,而正要我輩中人發(fā)揚光大,教這《正氣歌》傳承,千百世降,猶不衰絕。
“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是《孟子·公孫丑上》中一句話。對于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我的理解是:浩者,白也,純潔也,如天之氣也。浩者,廣袤無邊也,胸襟廣闊,大公無私也;然者,自發(fā),油然而生,自然而然發(fā)于真心。孟子所講浩然之氣是義與道的集合體,集合了義與道的浩然之氣,便與天地合一,有著無窮的力量和智慧。據此,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出發(fā),我體會孟子之浩然之氣具有以下性質:純潔之氣;無私之氣;出于真心即信念之氣;正義之氣;真理之氣。浩然之氣合于天地就是與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相符合,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
而孟子在這里所說的“浩然之氣”是指人的仁義道德修養(yǎng)達到很高水平時所具有的一種正義凜然的精神狀態(tài),所以說這種“浩然之氣”是“配義與道”,是“集義所生”,“無是,餒矣。”有了這種“浩然之氣”,就能具備一種崇高的精神美、人格美?!^“善養(yǎng)浩然之氣”,也即是要培養(yǎng)自己這種“美”、“大”、“圣”、“神”的崇高品格。孟子認為一個人具有了這樣崇高的品格,在精神上就會體現出浩然正氣,就能“知言”:不僅自己言辭理直氣壯,而且善于辨別各種錯誤的言辭??梢?,志、氣、言之間是有密切關系的。……“志”,指心,即指人的內在的人格與品質,“氣”就是這種“志”在精神狀態(tài)上的體現,而“言”是具體表現“氣”的特點的。所以,孟子認為必須首先使作者具有內在精神品格之美,養(yǎng)成“浩然之氣”,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辭。這種思想影響到文學創(chuàng)作,就特別強調一個作家首先要從人格修養(yǎng)入手,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然后才有可能寫出好作品。孟子所說的“氣”是仁義道德修養(yǎng)的結果,是可以學而后至的,而非先天個性氣質特征之表現,因此與后來曹丕所論之“氣”不同,韓愈《答李翊書》中所說之“氣”與孟子較為一致。
錢遜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說過:“一部四千年中國史,正是一部浩氣長存,正氣磅礴的中國史,不斷有正氣人物、正氣故事。故使中國屢仆屢起,屹然常在?!敝腥A民族有這么一種正氣支撐著整個民族的發(fā)展。雖然中華民族經歷了很多的曲折和苦難,但是民族正氣最終能夠戰(zhàn)勝困難,發(fā)展壯大“在歷史上,不斷有正氣的故事、正氣的人物出現。我想舉文天祥的例子來說明。文天祥在歷史上代表著我們的愛國傳統(tǒng)和民族主義精神。他堅持抗元,堅貞不屈,最后英勇就義。他寫的《正氣歌》很好的體現了他當初為什么要那樣做,也能很好的幫助我們理解民族精神。
我們怎么樣才能保持這樣的品格呢?就是我們不應該去計較個人物質生活是怎么樣的美好,而是要符合個人的理想,對得起自己的良知,保持獨立的高尚的人格。像齊國的史官,他秉筆直書,不為了權勢而放棄自己,把道德和人格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所謂”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就是說”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精神生命的價值高于物質生命,物質生命并不是最高的價值。實際上,古今中外一切先進人物,都是把精神生命、理想追求放在第一位;如果所有的人都把物質生命放在第一位,我們人類不可能有今天的發(fā)展。這一點,把精神的.追求,人格理想的追求,放在第一位,是中華民族一個突出的精神,是我們愛國主義的根源所在。
文天祥死后在自己的腰帶上寫下:”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斑@反映了他的思想。他所有這些從哪里來呢?就是從先賢傳統(tǒng)中得到,另一方面就是從孔孟傳統(tǒng)文化中得來的?!蔽┢淞x盡,所以仁至“,他一輩子都在追求這一點。孟子講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就是要不斷積累,才能達到浩然之氣。文天祥就是這樣做的。這說明民族精神的根源就是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
反過來,這些事跡是怎么流傳下來被后代繼承的呢?靠文化的積累,靠我們的史書,靠文學以及其他的發(fā)展。他們的思想體現在他們的詩文之中,比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等。正是這些,讓民族精神不斷的延續(xù)發(fā)展,被后人所傳承。如果我們把這些都丟掉,不學歷史了,或者歷史不去講這些東西,只記載生產力怎么發(fā)展,階級斗爭怎樣進行,這些就都不為人知了。我們也應該認清我們現在進行民族精神教育是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進行的,要充分看到它的困難所在?,F在要從頭做起,要告訴人們傳統(tǒng)講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東西,然后幫他理解,讓他去選擇,這是個非常非常艱巨的事情。
我善以自然養(yǎng)吾浩然之氣。大自然賦予了人們生命,更賦予了人們對美的感情,以及心靈的純凈。站在高山之巔領略天空的浩渺,站在與天最接近的地方,感受天高任我飛的壯志,有一種想馳騁的感覺。聽大海波濤拍岸的聲音,體驗大海的無所不容和那一片蔚然。我想自然界的美感是真正需要人們的品味的,這是一種原始的干凈的美。在這個大都市里我們總是忙碌著,卻很少停下腳步來想一想,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東山魁來的正義所以著名,巴金的作品這所以受人愛戴,是因為一種原始的真實。這種真實與清澈可以讓人細細品味,回歸自然。
我們要學會以天為尺,放開遼闊的胸襟去接納多彩的生命。學會用飛鳥的標準去讀飛鳥,讀出一首動人的飛鳥之歌;學會以海為度,張開寬廣的臂膀去擁抱平凡的世界;學會以少年的情懷去讀少年,讀出一則風花雪月的吟唱;學會以老年的情懷去讀老年,讀出一則睿智達觀的情懷。我愿以天為尺,將生命丈量成遼闊的蒼穹;我愿以海為度,將生命稀釋成浩瀚的海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八
文天祥不僅是一位文學家,還是一位為國盡忠的民族英雄,他的《正氣歌》這首詩慷慨激昂,充分表現了文天祥的堅貞不屈的愛國情操。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一
文天祥的`正氣歌名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驗槌鰩煴恚砩衿鼔蚜??;驗槎山犊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民族英雄,初名云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后,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后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跡被后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杰被稱為“宋末三杰”。
文天祥生活在一個民族危機陰影籠罩的時代。13世紀初,蒙古族在中國北方強大起來,鐵木真建立了蒙古汗國。幾十年間,縱橫歐亞,攻城略地,燒殺擄掠,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痛苦。他的兒子窩闊臺繼位后,又滅了金國,隨即揮鞭南指,進攻南宋。從1235-1279年,雙方戰(zhàn)斗了40多年,南宋朝廷終于滅亡。文天祥的一生,與這場殘酷的民族征服戰(zhàn)爭相始終。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yǎng)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yǎng)何哉?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注釋】:
原題注:予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污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二字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二字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于茲,二年矣,審如二字是,殆有養(yǎng)致然。然爾亦安知所養(yǎng)何載。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贡藲庥衅?,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二
文天祥的《正氣歌》是1283年他在獄中所寫的五言詩,當時文天祥雖然被俘,但是他以《正氣歌》中的他認為的歷史正義人物勉勵自己,那《正氣歌》到底寫了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文天祥正氣歌賞析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yǎng)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yǎng)何哉?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贡藲庥衅?,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驗槌鰩煴?,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正氣歌》是南宋文天祥的代表詩作之一。公元1279年,文天祥被元兵俘虜,見勸降不成,元朝統(tǒng)治者便將其收押于牢獄之中,以挫其銳氣。
文天祥入獄前后,前南宋狀元的留夢炎、元朝宰相阿合馬,以及在北京當”國公爺“的宋恭帝先后多次勸文天祥投降元朝,皆被凜然拒絕。身在獄中的文天祥,并未意志消沉,而是立志寫出勉勵世人的正氣之詩。1281年夏,在環(huán)境惡劣的監(jiān)牢里,一代英杰文天祥流傳千古的正氣之詩《正氣歌》。文天祥正氣歌為五言詩,全詩共六十句,句句珠璣,讀來朗朗上口。
正氣歌的開頭交代了寫作背景,寫道:“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接下來是《正氣歌》的詩文,“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痹姷拈_頭即點出“天地有正氣”,至“時窮節(jié)乃見”;隨后,連用十二個典故,列舉出歷史上有名“正氣”人物,以他們的精神為例,表明正氣的力量之大以及自己將效法先人的心志。接下來,全詩用八句道出浩然正氣的重要性,指出正氣存乎天地,貫穿日月,為三綱所在以及道義的根本。
在《正氣歌》的最后,文天祥由古人的遭遇聯系到自己的命運,表明自己雖身處牢獄,處于骯臟晦氣的環(huán)境當中,但自己被一身正氣包圍,無論何種邪氣都不能入侵,因此能做到坦然面對命運?!墩龤飧琛吠ㄆ霓o雋永、激昂慷慨,充分體現了文天祥才學及其不朽的愛國情懷。
文天祥認為自己一身正氣,所以各種邪惡的東西都不能侵犯自己,文天祥要按照古人的光輝繼續(xù)走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文天祥在文中寫道自己被囚禁在北國的一間土屋里面,這里的條件很不好,很黑很潮濕,到了夏天味道很重又很悶熱,遇到雨水天這里會積滿水,長年不能照到太陽,許多人都因此得了瘟疫,但是文天祥卻在這樣環(huán)境里生存了下來,并沒有得病,之所以沒有生病是因為自己是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孟子說的浩然正氣有七種,但是文天祥有一種氣能抵過七種氣,那就是天地間的凜然正氣,所以才寫了這首《正氣歌》。
文天祥在下文寫了許多在朝廷危機時刻出現的名人,他說凜然正氣是不可侵犯又長久存在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去談論它,因為萬物是以它為生的,三綱五常都是依靠著它??上У氖俏奶煜楝F在到了國難的時刻卻沒有能力安國殺敵,穿著朝服卻成了階下囚被人送到了這窮鄉(xiāng)僻壤的北方。面對酷刑文天祥現在就想看到了蜜水,做夢都想魏國捐軀,現在牢房里很昏暗,如果一不小心染上了疾病,那這里將是我文天祥的葬身之地,但是疾病都不敢靠近我,我心中永遠愛國,但這樣的日子何時會終結呢?我想以先人作為榜樣勇敢的.走下去。
文天祥在《正氣歌》中出現的十二位忠臣義士其實有些并不是什么民族英雄,有些知識隱士,但是文天祥卻把他們當做歷史上的英雄來歌頌,不是說不可以,但是有部分的人其實只是古代封建社會的忠君思想而獻身的臣子,比如嵇紹就是為了保護昏庸的晉惠帝而犧牲的,管寧只是一個獨善其身的隱士,并沒有多大的貢獻。
文天祥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他的犧牲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社會的忠君思想,確實在文天祥的生平中就有介紹他是自由仰慕那些吧誒掛在學宮中的忠臣的,所以在最后他以古代圣賢為榜樣殺身成仁,實現了自己為國獻身的信念。從他的《正氣歌》里面我們就能看到他的作品雖然積極向上,但是最后還是在宣傳封建教條“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文天祥在被捕依然保持自己的民族氣節(jié)固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對他的封建思想還是要提出來的。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三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驗槌鰩煴?,鬼神泣壯烈?;驗槎山?,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四
我被囚禁在大都,關在一間土牢里,這間土牢寬有八尺,深約三丈二尺,單扇的門又低又小,窗子又短又窄,地勢低洼而黑暗。在這炎炎夏日,各種氣味聚集在一起:雨水從四面流入匯集到這里,床鋪和桌子都浮了起來,這就是水氣;大雨后滿室泥濘,經過半天蒸發(fā)浸泡后,更加糜爛,這就是土氣;天氣忽然放晴而燥熱起來,然而牢房閉塞,四面不通風,這就是日氣;在屋檐下升火燒飯,使室內更加炎熱,這就是火氣;囤積在倉庫的米糧腐爛了,陣陣臭氣四溢逼人,這就是米氣;囚犯肩并著肩擠在一起,身上污垢發(fā)出腥臊般的惡臭,這就是人氣;有時從廁所、死尸、爛鼠等處散來各種混雜的惡臭,這就是穢氣。這幾種氣味加起來,遇到它的人很少不會病倒的。而身體衰弱的我,生活在這里,到現在已經二年了,幸好沒有生病,這大概是有所修養(yǎng)才能如此吧!但又怎么知道我所修養(yǎng)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孟子所說的:“我擅于培養(yǎng)自身所具有的浩然正氣?!边@土牢中有七種惡氣,我的浩然正氣只有一種,用一股正氣抵抗那七種惡氣,我還怕什么呢!何況這浩然之氣是天地間的正氣啊!于是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驗檫|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驗槎山?,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闃鬼火,春院閉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天地之間,有一種氣,叫作正氣。這種氣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形態(tài):在大地上,這種氣凝結為高山大河;在天宇中,這種氣凝結為日月星辰;在人的身上,這種氣就叫做浩然正氣,雄渾而磅礴,充滿了整個宇宙空間!
在太平盛世的時候,這種浩然正氣飽含祥瑞遍布普天之下;而在時勢維艱的關鍵時期,這種浩然正氣就表現為一種至高無上的節(jié)操,展示并留存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春秋時齊國的'史官直書史實、晉國的董狐直言犯上、秦朝的張良為復國仇,遣壯士刺殺秦始皇、西漢的蘇武囚居匈奴十九年而不改其志、漢末的嚴顏,寧做斷頭將軍,不做降將軍、晉惠帝時的嵇紹挺身救主,血濺帝衣、唐玄宗時的張睢陽怒罵叛賊、咬碎鋼牙、顏杲卿罵賊不止,割舌如故、東漢的管寧清操可比冰雪,令人欽敬、漢末的諸葛亮《出師表》,驚天地泣鬼神、晉朝的祖逖擊楫中流,英風浩浩、唐朝的段秀實笏擊叛賊,正氣凜然,等等等等,均可名標青史、垂范后世。
這種浩然之氣磅礴凜冽,留存萬古,可以沖貫日月;生與死在這種浩然之氣的激勵之下,還有什么可以計較的!蒼茫大地,就是賴有這種浩然之氣才得以挺立,浩浩天宇也是賴有這種浩然之氣,才得以讓人敬畏!三綱以此得以延續(xù),道義以此為其根本啊!
可嘆的是,我生在國家衰亡之際,僅憑個人之力實在也無法改變其命運。自己最終則成為敵國的俘虜,被囚車連天加夜的送往元人的京城。在敵巢之中,我將生死都置之度外,各種刑法又算得了什么?以死來報答我的國家是我現在最心甘情愿的作為!
陰黑的牢房,閃爍著片片磷火;雖是春天,牢院卻似夜般漆黑。各種囚犯都關押在這里,是牛是馬、是鳳是雞、是大宋丞相,還是犯科小人都沒有什么區(qū)別。有一天,大伙死在一起,共同化作溝中的污泥,誰能分出彼此?像這樣度過了兩年有余,我居然百邪不侵、健康如常!唉呀!如此糟糕透了的惡劣環(huán)境,居然是我的安樂所在!豈是我有所準備或是上天給予的僥幸,使得任何艱難困苦也無法將我摧殘!
看著自己空有的偉岸之軀,仰視高天上潔白無暇的浮云,再次引發(fā)了我心中深深的悲憤,讓我從心底發(fā)出呼喊:蒼天啊,你哪里是個盡頭,使我大宋王朝及其子民重新擁有興旺發(fā)達與幸福安樂的時刻!
那些可敬可佩的仁人志士已經遠離我們而去了,他們的典型事跡也已成為陳年的歷史,但是每當我們打開歷史的長卷重溫他們的高尚情操和宏偉業(yè)績的時候,依然會感受到它們的精神品質對我們的深深震撼與激勵!
《正氣歌》為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宋末帝趙昺祥興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兵敗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文天祥在獄中三年,受盡各種威逼利誘,但始終堅貞不屈。1281年夏,在濕熱、腐臭的牢房中,文天祥寫下了與《過零丁洋》一樣名垂千古的《正氣歌》。他在自序中說道: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 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沓,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于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yǎng)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yǎng)何哉?孟子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贡藲庥衅撸釟庥幸?,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該詩慷慨激昂,充分表現了文天祥的堅貞不屈的愛國情操。1283年1月9日,在拒絕了元世祖最后一次利誘之后,文天祥在刑場向南拜祭,從容就義。其絕命辭寫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BR> 抗元英雄文天祥的《正氣歌》系寫作于北京(元大都),鮮為人知的文天祥祠在北京市東城區(qū)府學胡同,是抗元英雄文天祥曾被元朝關押三年的地方。文天祥祠現有前后兩進院落,前院東墻上嵌有詩碑,鐫刻著文天祥當年在這里寫作的著名詩篇《正氣歌》;后殿庭中,有一株向南方傾斜近45度角的古老棗樹,就是相傳代表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不屈精神的“指南樹”。
文天祥,南宋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縣)人,1236年生于詩書之家,1256年21歲時赴南宋國都臨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應試,得中狀元。1259年,文天祥為父守孝三年期滿,正式步入仕途時,南宋已面臨蒙古大軍南下入侵的危急局面。憂心如焚的文天祥上書朝廷,揭露奸臣誤國劣跡,并提議“建立方鎮(zhèn)、各守一方”,即軍事防御按地段承包責任制,但是“書奏、不報”,不被理睬。耿直憂國的文天祥宦海沉浮20年,始終遭壓制、排斥。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國。1274年,忽必烈派丞相伯顏率軍20萬再次侵宋。南宋雖然有兵70余萬,但主幼臣奸,一觸即潰。文天祥捐出家產,籌餉募集民兵5萬進京勤王,反被奸臣阻撓,解除兵權。
1276年陰歷正月十八日,伯顏元軍進抵距臨安只有30里的皋亭山,右丞相陳宜中畏敵逃遁。正月十九日,時任臨安知府的文天祥臨危受命,被朝廷授為右丞相,前往皋亭山議降。掌權的太皇太后謝氏授意如能談成,可以讓小皇帝向忽必烈稱侄子,實在不行,稱孫子也答應。正月二十日,文天祥面見伯顏,說自己只議和,不議降,并要求元軍先撤兵,后談判。伯顏大怒,扣押了文天祥。正月二十一日,謝氏率南宋君臣舉國投降。
1276年陰歷二月初九日,誓死不降的文天祥被元軍押解出發(fā)前往大都(今北京)。中途在鎮(zhèn)江停留時,文天祥與同伴共12人于二月二十九日夜設計逃脫,歷盡艱險經儀征、揚州、通州(今南通)乘船回歸南宋故土。在長江口繞道先北后南迂回航行時,文天祥在船上寫下了赤誠感人的詩篇《揚子江》:“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BR>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經過兩個多月的奔波,文天祥終于回到浙江溫州。此后,不肯降元的官員們擁立已經降元的南宋恭帝的幼弟為帝,建立了茍延殘喘的小朝廷。南宋故土一度只靠文天祥率軍獨撐殘局,終于寡不敵眾,于1279年陰歷十二月二十日在廣東海豐的五坡嶺兵敗,再次被俘。
元軍押著文天祥,走海路經珠江口外的零丁洋,去進攻南宋小朝廷最后的基地崖山(今廣東省新會縣海域)。文天祥在敵船中寫下了《過零丁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即出自此詩。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1279年陰歷十月初一日,文天祥被押送抵達大都,安置在館驛。元世祖忽必烈很贊賞文天祥的才干,他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臣前來勸誘,文天祥不為所動,嚴詞拒絕,后于十月初五日被關進兵馬司牢房(在今府學胡同)。
文天祥在關押三年期間,書寫了幾百篇詩詞文章,以抒發(fā)愛國之情。1281年夏季,在暑氣、腐氣、穢氣等七氣的熏蒸中,文天祥慷慨揮毫,在牢中寫就了千古流傳、擲地有聲的鏗鏘之作《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唯有一腔忠烈氣,碧空常共暮云愁。1283年初,元朝偵知有人聯絡數千人,要起兵反元,營救文天祥。1月8日,元世祖忽必烈親自提審,作最后的勸降,并許諾授予丞相官職。文天祥告訴忽必烈:“一死之外,無可為者?!?BR>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今北京交道口南大街)慷慨就義,終年48歲。文天祥在刑場寫下了絕筆詩:
昔年單舸走維揚,萬死逃生輔宋皇。
天地不容興社稷,邦家無主失忠良。
神歸嵩岳風雷變,氣哇煙云草樹荒。
南望九原何處是,塵沙黯澹路茫茫。
衣冠七載混氈裘,憔悴形容似楚囚。
龍馭兩宮崖嶺月,貔貅萬灶海門秋。
天荒地老英雄喪,國破家亡事業(yè)休。
惟有一腔忠烈氣,碧空常共暮云愁。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五
《正氣歌》
年代:宋作者:文天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磋余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餡,求之不可得。
陰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謬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云白。
悠悠我心憂,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鑒賞:
宋代理學發(fā)展得很精深,給士人的內心以深切的影響。道德的自覺賦予他們剛正不阿正氣凜然的性格。理學家的這種氣質常使他們說出一些包羅宇宙的.話,如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圣人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們所理解的充滿宇宙的氣不是自然之氣,而是人的高尚的道德精神。這一切也培養(yǎng)了他們成仁取義的宗教情感。文天祥在國家危難之際,始終以這種氣節(jié)支撐自己履踐這種崇高的道德,在臨終之時,置生死于度外,從內心擴充這種浩然正氣,達到精神上的圓滿境界。《正氣歌》作為他的述志之作,融匯了他的血肉生命,故說理之中,充滿情感,貫充信念,顯得氣勢磅礴。這首詩顯示了人類精神的崇高與偉大,體現了人的尊嚴。激勵了后代無數的仁人志士,對鑄造中華民族的性格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一首不朽的詩篇。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六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yǎng)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yǎng)何哉?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贡藲庥衅撸釟庥幸?,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事樊斍逡?,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驗檫|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驗槎山?,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我被囚禁在北國的都城,住在一間土屋內。土屋有八尺寬,大約四尋深。有一道單扇門又低又小,一扇白木窗子又短又窄,地方又臟又矮,又濕又暗。碰到這夏天,各種氣味都匯聚在一起:雨水從四面流進來,甚至漂起床、幾,這時屋子里都是水氣;屋里的污泥因很少照到陽光,蒸熏惡臭,這時屋子里都是土氣;突然天晴暴熱,四處的風道又被堵塞,這時屋子里都是日氣;有人在屋檐下燒柴火做飯,助長了炎熱的肆虐,這時屋子里都是火氣;倉庫里儲藏了很多腐爛的糧食,陣陣霉味逼人,這時屋子里都是霉爛的米氣;關在這里的人多,擁擠雜亂,到處散發(fā)著腥臊汗臭,這時屋子里都是人氣;又是糞便,又是腐尸,又是死鼠,各種各樣的惡臭一起散發(fā),這時屋子里都是穢氣。這么多的氣味加在一起,成了瘟疫,很少有人不染病的??墒俏乙蕴撊醯纳碜釉谶@樣壞的環(huán)境中生活,到如今已經兩年了,卻沒有什么病。這大概是因為有修養(yǎng)才會這樣吧。然而怎么知道這修養(yǎng)是什么呢?孟子說:“我善于培養(yǎng)我心中的浩然之氣?!八衅叻N氣,我有一種氣,用我的一種氣可以敵過那七種氣,我擔憂什么呢!況且博大剛正的,是天地之間的凜然正氣。 (因此)寫成這首《正氣歌》。
天地之間有一股堂堂正氣,它賦予萬物而變化為各種體形。
在下面就表現為山川河岳,在上面就表現為日月辰星。
在人間被稱為浩然之氣,它充滿了天地和寰宇。
國運清明太平的時候,它呈現為祥和的氣氛和開明的朝廷。
時運艱危的時刻義士就會出現,他們的光輝形象一一垂于丹青。
在齊國有舍命記史的太史簡,在晉國有堅持正義的董狐筆。
在秦朝有為民除暴的張良椎,在漢朝有赤膽忠心的蘇武節(jié)。
它還表現為寧死不降的嚴將軍的頭,表現為拼死抵抗的嵇侍中的血。
表現為張睢陽誓師殺敵而咬碎的齒,表現為顏常山仗義罵賊而被割的舌。
有時又表現為避亂遼東喜歡戴白帽的管寧,他那高潔的品格勝過了冰雪。
有時又表現為寫出《出師表》的諸葛亮,他那死而后已的忠心讓鬼神感泣。
有時表現為祖逖渡江北伐時的楫,激昂慷慨發(fā)誓要吞滅胡羯。
有時表現為段秀實痛擊奸人的笏,逆賊的頭顱頓時破裂。
這種浩然之氣充塞于宇宙乾坤,正義凜然不可侵犯而萬古長存。
當這種正氣直沖霄漢貫通日月之時,活著或死去根本用不著去談論!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七
文天祥的風骨與信念,于其詩文中可見一斑。《正氣歌》寫于他被元軍羈押獄中三年之后,而于其中,我們仍能看到他的不屈服。在序中他描述了獄中生活環(huán)境的惡劣,而胸中自有正氣可憑。而后歷數先賢,以明心跡,“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闭撬恼鎸崒懻?。
譬如蓮生淤泥中,取蓮華而勿觀于淤泥。不必看那卑微,那軟弱,那屈服,那殘忍,只需看這黯淡卻永久的燈火,而心慕之向往之行效之,便足矣。
王x明臨死前對弟子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對于學習文天祥,我們只要做到這般,便足矣。
斯人已遠,留下的是充塞蒼冥的正氣,而正要我輩中人發(fā)揚光大,教這《正氣歌》傳承,千百世降,猶不衰絕。
“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是《孟子·公孫丑上》中一句話。對于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我的理解是:浩者,白也,純潔也,如天之氣也。浩者,廣袤無邊也,胸襟廣闊,大公無私也;然者,自發(fā),油然而生,自然而然發(fā)于真心。孟子所講浩然之氣是義與道的集合體,集合了義與道的浩然之氣,便與天地合一,有著無窮的力量和智慧。據此,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出發(fā),我體會孟子之浩然之氣具有以下性質:純潔之氣;無私之氣;出于真心即信念之氣;正義之氣;真理之氣。浩然之氣合于天地就是與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相符合,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
而孟子在這里所說的“浩然之氣”是指人的仁義道德修養(yǎng)達到很高水平時所具有的一種正義凜然的精神狀態(tài),所以說這種“浩然之氣”是“配義與道”,是“集義所生”,“無是,餒矣。”有了這種“浩然之氣”,就能具備一種崇高的精神美、人格美?!^“善養(yǎng)浩然之氣”,也即是要培養(yǎng)自己這種“美”、“大”、“圣”、“神”的崇高品格。孟子認為一個人具有了這樣崇高的品格,在精神上就會體現出浩然正氣,就能“知言”:不僅自己言辭理直氣壯,而且善于辨別各種錯誤的言辭??梢?,志、氣、言之間是有密切關系的。……“志”,指心,即指人的內在的人格與品質,“氣”就是這種“志”在精神狀態(tài)上的體現,而“言”是具體表現“氣”的特點的。所以,孟子認為必須首先使作者具有內在精神品格之美,養(yǎng)成“浩然之氣”,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辭。這種思想影響到文學創(chuàng)作,就特別強調一個作家首先要從人格修養(yǎng)入手,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然后才有可能寫出好作品。孟子所說的“氣”是仁義道德修養(yǎng)的結果,是可以學而后至的,而非先天個性氣質特征之表現,因此與后來曹丕所論之“氣”不同,韓愈《答李翊書》中所說之“氣”與孟子較為一致。
錢遜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說過:“一部四千年中國史,正是一部浩氣長存,正氣磅礴的中國史,不斷有正氣人物、正氣故事。故使中國屢仆屢起,屹然常在?!敝腥A民族有這么一種正氣支撐著整個民族的發(fā)展。雖然中華民族經歷了很多的曲折和苦難,但是民族正氣最終能夠戰(zhàn)勝困難,發(fā)展壯大“在歷史上,不斷有正氣的故事、正氣的人物出現。我想舉文天祥的例子來說明。文天祥在歷史上代表著我們的愛國傳統(tǒng)和民族主義精神。他堅持抗元,堅貞不屈,最后英勇就義。他寫的《正氣歌》很好的體現了他當初為什么要那樣做,也能很好的幫助我們理解民族精神。
我們怎么樣才能保持這樣的品格呢?就是我們不應該去計較個人物質生活是怎么樣的美好,而是要符合個人的理想,對得起自己的良知,保持獨立的高尚的人格。像齊國的史官,他秉筆直書,不為了權勢而放棄自己,把道德和人格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所謂”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就是說”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精神生命的價值高于物質生命,物質生命并不是最高的價值。實際上,古今中外一切先進人物,都是把精神生命、理想追求放在第一位;如果所有的人都把物質生命放在第一位,我們人類不可能有今天的發(fā)展。這一點,把精神的.追求,人格理想的追求,放在第一位,是中華民族一個突出的精神,是我們愛國主義的根源所在。
文天祥死后在自己的腰帶上寫下:”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斑@反映了他的思想。他所有這些從哪里來呢?就是從先賢傳統(tǒng)中得到,另一方面就是從孔孟傳統(tǒng)文化中得來的?!蔽┢淞x盡,所以仁至“,他一輩子都在追求這一點。孟子講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就是要不斷積累,才能達到浩然之氣。文天祥就是這樣做的。這說明民族精神的根源就是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
反過來,這些事跡是怎么流傳下來被后代繼承的呢?靠文化的積累,靠我們的史書,靠文學以及其他的發(fā)展。他們的思想體現在他們的詩文之中,比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等。正是這些,讓民族精神不斷的延續(xù)發(fā)展,被后人所傳承。如果我們把這些都丟掉,不學歷史了,或者歷史不去講這些東西,只記載生產力怎么發(fā)展,階級斗爭怎樣進行,這些就都不為人知了。我們也應該認清我們現在進行民族精神教育是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進行的,要充分看到它的困難所在?,F在要從頭做起,要告訴人們傳統(tǒng)講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東西,然后幫他理解,讓他去選擇,這是個非常非常艱巨的事情。
我善以自然養(yǎng)吾浩然之氣。大自然賦予了人們生命,更賦予了人們對美的感情,以及心靈的純凈。站在高山之巔領略天空的浩渺,站在與天最接近的地方,感受天高任我飛的壯志,有一種想馳騁的感覺。聽大海波濤拍岸的聲音,體驗大海的無所不容和那一片蔚然。我想自然界的美感是真正需要人們的品味的,這是一種原始的干凈的美。在這個大都市里我們總是忙碌著,卻很少停下腳步來想一想,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東山魁來的正義所以著名,巴金的作品這所以受人愛戴,是因為一種原始的真實。這種真實與清澈可以讓人細細品味,回歸自然。
我們要學會以天為尺,放開遼闊的胸襟去接納多彩的生命。學會用飛鳥的標準去讀飛鳥,讀出一首動人的飛鳥之歌;學會以海為度,張開寬廣的臂膀去擁抱平凡的世界;學會以少年的情懷去讀少年,讀出一則風花雪月的吟唱;學會以老年的情懷去讀老年,讀出一則睿智達觀的情懷。我愿以天為尺,將生命丈量成遼闊的蒼穹;我愿以海為度,將生命稀釋成浩瀚的海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正氣歌文天祥原文篇八
文天祥不僅是一位文學家,還是一位為國盡忠的民族英雄,他的《正氣歌》這首詩慷慨激昂,充分表現了文天祥的堅貞不屈的愛國情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