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精選16篇)

字號:

    教案編寫是教師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全面了解學科知識和教學要求,合理安排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教案編寫要注重教學目標的明確性和學習任務的合理性,注意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和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教案的編寫要考慮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學習。下面是一些教師們精心設計的教案范文,其中包含了一些獨特的教學思路和方法。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一
    1、試著用團圓、壓扁的方法制作月餅,用輔助材料印刷圖案。
    2、愉快的參加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3、簡單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知道節(jié)日時人們主要的慶?;顒印?BR>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個,小盤子六只。
    2、幼兒玩超市游戲用的貨架。
    3、幼兒認識過月餅。
    1、由故事導入課題,引起制作“月餅”的興趣。
    2、遷移已有經驗,交流和討論。
    指導語:我們都見過月餅,誰來說說月餅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3、觀察教師制作“月餅”,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過程。
    (1)認識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觀察老師示范,了解制作的過程。
    4、自由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巡回指導幼兒掌握團圓和壓扁的'方法,提醒幼兒壓時不要過于用力,花紋要清楚。)。
    5、欣賞自己做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形狀好、花紋清晰的“月餅”,并請幼兒把“月餅”送到“超市”。)。
    通過本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鍛煉了動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讓他們感受的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
    小百科: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同時存在,并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jié)吃。至于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jù)。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二
    1、了解月餅的外形特征及有關月餅的知識。
    2、了解制作工藝,樂意自己嘗試制作月餅。
    3、創(chuàng)設情景,體驗大家團聚一起品嘗月餅的和美、喜悅之情。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教學前聯(lián)系好月餅制作食品店。
    2、烤箱4只、制作月餅的相關材料若干。
    3、各類月餅若干。
    4、攝像機一臺,組織幼兒收集各類月餅圖片。
    5、幼兒制作邀請書,邀請家長參加此教學。
    1、展示幼兒各自帶來的月餅,請幼兒仔細觀察月餅。
    提問:你看到的月餅是什么樣子的?
    月餅上都有些什么?
    聞一聞,是什么味的?
    2、幼兒交流討論:你吃過的月餅是什么味道的?
    月餅餡都有哪些?
    每年的什么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人們?yōu)槭裁匆栽嘛灒?BR>    人們不僅自己買月餅,為什么還買月餅送給自己的親人?
    3、聽錄音:吃月餅的原由。
    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jié)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全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jié)必食之品。在節(jié)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4、幼兒品嘗月餅,放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體驗大家團聚在一起品嘗月餅的幸福、快樂之情。
    月餅是幼兒喜歡的一種食品,所以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同時發(fā)揮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創(chuàng)作過程中,老師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fā)揮,遇到問題,自己解決,鍛煉了幼兒遇事動腦的習慣。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制作。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三
    1、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2、能畫出不同顏色花紋的月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1、《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
    2、不同款式的月餅圖片;
    3、彩筆、油畫棒(水彩筆)。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想想你記憶中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半圓形彎彎的)
    二、播放《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了解月亮變化的過程。
    三、介紹中秋節(jié)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出示月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外形、顏色、味道,說說為什么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
    小結:中秋節(jié)也就是農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又稱團圓節(jié),是歡慶豐收、家人團聚、賞月、品月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月餅圓圓就像月亮一樣人們都要吃月餅來歡慶中秋節(jié)。月餅也象征團圓,一般人們把一個月餅分開來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開。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做什么樣的.“月餅”,從月餅的顏色,形狀,圖案等方面進行引導。
    五、鼓勵幼兒大膽的繪畫月餅。
    在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餅,如紅色――草莓味、黃色――橙子味、綠色――青草味等等讓幼兒纏身作畫的熱情。
    六、作品欣賞并展示。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四
    1、知道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體驗中秋節(jié)歡樂的氣氛。
    2、了解月餅的制作過程,學習壓 、團等操作技能。
    活動準備
    1、橡皮泥,幾個不同形狀、花紋的月餅。
    2、塑料刀、尺子、花生、米、花瓣、樹葉等。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猜謎語:“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月餅)讓幼兒知道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引起幼兒關于月餅的興趣。
    1、每年的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什么節(jié)日?(中秋節(jié))為什么這個節(jié)日要吃月餅呢?(月餅圓圓的,象征著家家團圓的意思。)
    2、今天,我們來上一次美術手工課,大家猜一猜要做什么?(月餅)
    對,中秋節(jié)快到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做月餅。
    二、觀察、講解
    教師出示已經做好的幾個“月餅”,幼兒先觀察制作月餅的材料,說說自己知道的一些做法,調動幼兒制作月餅的積極性。
    師:大家看老師制作的這幾個“月餅”,仔細觀察一下它們的的顏色、形狀、用料等等。
    這個月餅是用橡皮泥做的,圓圓的,上面有五顏六色的花紋;另外一個月餅是正方形的,周圍用米、豆、花瓣、樹葉等制作的花紋。
    下面我們也學著做一做,看誰能制作出漂亮的月餅。
    三、制作
    教師給幼兒發(fā)放橡皮泥及其廢舊報紙,帶領幼兒學習壓、切、團等操作技能。
    制作過程指導
    (1)先將報紙鋪到桌子上,再將橡皮泥泥放在手中,用手心揉揉成一個球形,將球形泥放在報紙上,用手心使勁壓一壓,壓成一個扁扁的圓形。再用塑料刀在周圍邊緣劃出一條條小花邊。
    (2)利用米、豆、花瓣等物品,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新的能力,嘗試制作多種花紋、形狀各異、美麗好看的月餅。
    四、月餅展評
    將幼兒制作的月餅進行展示,互相評價,制作好的進行表揚,評選出誰做的月餅最漂亮。
    小結及反思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月餅是中秋節(jié)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小朋友也熟知,但對于制作過程比較生疏。為了增加幼兒對月餅的了解程度,我設計了這堂課,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做月餅,掌握一些食品制作技能,從而發(fā)揮了想象力,體驗動手操作帶來的快樂。
    設計意圖:
    中秋節(jié)即將來臨,孩子對月餅的了解已有不少,月餅的樣子、月餅的大小、月餅上的花紋等,為了幫助幼兒進一步的對中秋節(jié)這個節(jié)日的了解以及正確掌握捏泥的技能,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知道月餅是圓圓的扁扁的,上面有好看的花紋,了解花紋在月餅上的分布。
    2、在搓圓和壓扁的基礎上制作月餅,了解花紋的分布,學習用輔助材料在月餅上印花紋。
    3、對泥工活動有興趣,有表現(xiàn)簡單物體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泥工板、雪花積木。
    2、積木、月餅實物。
    3、拍攝一段做月餅印花的視頻或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好吃的月餅。知道月餅是圓圓的,上面有好看的花紋和字等圖案。
    師:你吃過月餅嗎?月餅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出示月餅,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樣子。
    師: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誰來說說月餅是什么樣子的?花紋有什么意思呢?
    2、觀看ppt,了解花紋在月餅上的分布,知道邊緣、中心都有花紋。觀看、討論,重點欣賞花紋在月餅的什么位置。
    3、討論:怎么做月餅?了解制作月ing的方法和過程,鞏固搓圓和壓扁的技能。
    師:老師給大家準備了橡皮泥和花片積木,我們怎么用橡皮泥做月餅呢?你想怎么做呢?
    請幼兒說說自己制作月餅的想法。
    4、教師示范月餅的制作方法,觀看制作月餅的視頻或圖片。
    師:我們先把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團圓,再壓扁,最后用花片積木在月餅中間或邊上印花。
    5、幼兒動手制作月餅,師巡回指導,終點指導團圓和印花。
    6、展示作品,評價、分享月餅。
    1.知道中秋節(jié)的由來,體驗節(jié)日歡樂氣氛,知道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的傳統(tǒng)習俗。
    2.了解月餅的制作過程,發(fā)展團、壓 、切、扣等技能。能選擇小木棒等輔助工具刻花紋。
    3.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利用廢舊物品裝飾月餅表面,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
    1、橡皮泥,不同形狀、花紋的月餅3——4個。
    2、人手一份泥工工具以及刻、印的工具(小棒、瓶蓋、雪花片、模具等)、廢舊報紙。
    3.葵花籽,花生、小米、大米、綠豆等各色五谷雜糧若干,花瓣、樹葉等若干。
    一、導入活動
    教師利用提問和猜謎語的方式讓幼兒知道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引起幼兒做月餅的`興趣。
    (1)“上節(jié)課我給大家講了《中秋月兒圓》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誰發(fā)明了月餅?(后羿)是為了紀念誰呢?(嫦娥)什么時候吃月餅呢?(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什么節(jié)日?(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月餅呢?(中秋節(jié)我們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圓圓的象征團圓之意。)”
    (2)“今天我們來上一次手工課,猜猜要做什么?我給大家猜一個謎語提示一下,‘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月餅)小朋友非常聰明,就是月餅,今天我們一起來做月餅。
    二、教師出示已經做好的幾個“月餅”進行示范講解,幼兒觀察制作月餅的材料,說說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調動幼兒制作月餅的積極性?!袄蠋熯@里已經做好了幾個月餅,大家一起欣賞吧,注意仔細觀察老師月餅的顏色、形狀、用什么材料做的,這個月餅是用泥做的,什么形狀呢?(圓圓的)上面用橡皮泥做的各色花紋,五顏六色的非常漂亮,月餅周圍邊上用塑料刀切出一道道刀型紋。這個月餅使用橡皮泥做的,是一個小動物的形狀,取一塊橡皮泥,放在模具里壓平,反過來將模型磕出來就可以了,周圍用小米、綠豆等五谷雜糧及花瓣樹葉制作的花紋,讓我的月餅更加的漂亮,真的好想吃一口啊!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五
    2、能畫出不同顏色花紋的月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
    2、不同款式的月餅圖片;。
    3、彩筆、油畫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想想你記憶中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半圓形彎彎的)。
    二、播放《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了解月亮變化的過程。
    三、介紹中秋節(jié)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出示月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外形、顏色、味道,說說為什么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
    小結:中秋節(jié)也就是農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又稱團圓節(jié),是歡慶豐收/家人團聚/賞月、品月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月餅圓圓就像月亮一樣人們都要吃月餅來歡慶中秋節(jié)。月餅也象征團圓,一般人們把一個月餅分開來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開。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做什么樣的“月餅”,從月餅的顏色,形狀,圖案等方面進行引導。
    在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餅,如紅色——草莓味、黃色——橙子味、綠色——青草味等等讓幼兒產生作畫的熱情。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六
    1.嘗試用團圓、壓扁的方法制作“月餅”,并用輔助材料印出花紋。
    2.愉快地參與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3.簡單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知道節(jié)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個,小盤子六只。
    2.幼兒玩超市游戲用的貨架。
    1.由故事導入課題,引起制作“月餅”的興趣。
    2.遷移已有經驗,交流和討論。
    指導語:我們都見過月餅,誰來說說月餅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3.觀察教師制作“月餅”,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過程。
    (1)認識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觀察老師示范,了解制作的過程。
    4.自由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巡回指導幼兒掌握團圓和壓扁的方法,提醒幼兒壓時不要過于用力,花紋要清楚。)。
    5.欣賞自己做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形狀好、花紋清晰的“月餅”,并請幼兒把“月餅”送到“超市”。)。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七
    做月餅這件事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烹飪手工,可以讓幼兒加深對月餅,對中秋節(jié)這個節(jié)日的傳統(tǒng)習俗的了解,正適合剛剛上學的小班幼兒園的小朋友們。
    指導幼兒用將面團圓壓扁的方法做月餅,體驗面團柔軟可變的特性,培養(yǎng)幼兒對面塑活動的興趣。
    食品月餅,面團,墊板,小盒蓋,玩具娃娃等。
    1、談論月餅。
    教師出示月餅,并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人們什么時候吃月餅?”
    教師提議:中秋節(jié)到了,請小朋友給娃娃家的娃娃們做一些月餅。
    (1)幼兒探索做月餅的方法。教師發(fā)給每人一塊面團,請小朋友想想并試一試,怎樣把面團變圓、變扁,做成月餅?教師向幼兒介紹并展示可以利用的材料,如小瓶蓋、小圓盒等,引導幼兒試一試,將面團放進去壓平,再將面團倒出來,看看像不像月餅。
    (2)交流經驗。請做好月餅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教師幫助講解或提示:即先把面團放在兩手中團圓,再將其放在墊板上用手掌壓扁,或將面團圓裝進小圓盒子壓平,倒出,然后拿小瓶蓋或小玩具在上面壓上圖案,月餅就做好了。
    (3)再次實踐。請幼兒嘗試用自己或他人的新方法再次做月餅。對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可請他們試做一些其他形狀的月餅;對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則給予具體地幫助,使其獲得成功。
    3、給娃娃送月餅。
    請小朋友將自己做的.月餅送給娃娃家的娃娃,并說:“小娃娃,請吃我做的月餅?!弊層變焊惺軇趧拥某晒εc幫助他人的快樂。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八
    一、活動名稱:
    團團圓圓慶中秋,寶寶巧手做月餅。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x日星期x上午9:30。
    三、活動地點:
    xx大街與xx路交匯處,麥啡烘培工坊。
    四、活動準備:
    麥啡——活動場地、指導操作人員、diy月餅原材料,小禮品,包裝盒,當日購買月餅或店內其它食品是否享受優(yōu)惠。
    禮都——活動簽到本、筆、氣球、呼啦圈10個、紅絲帶一根、圣誕樹2棵、紙質月亮若干、線繩若干、筐2個、音響設備。
    五、活動費用:月餅原料費用外無其他收費,月餅每塊8元。
    六、報名方式:網上報名/電話報名/直接到幼兒園或店內報名均可。
    要求:1、留下寶寶基本資料(寶寶姓名、出生日期、聯(lián)系方式、到場人數(shù))
    2、所要制作月餅數(shù)量/單位:塊。
    3、報名后直接支付活動原料費,凡報名未支付原料費者報名無效。
    七、付款方式:支付寶付款/鉆石禮都幼兒園小太陽早教中心付現(xiàn)金,
    地址:xx大街與xx街交匯1598——8號,xx小區(qū)a18棟。
    電話:xxxxxxxx。
    八、活動流程:
    1、介紹中秋節(jié)、月餅的由來。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jié)。
    2、請工作人員引導寶寶家長參觀做月餅的前期準備程序。
    3、做月餅開始。
    (1)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開始按照自己所報的月餅數(shù)量來做月餅(人員要求,每組家庭一名寶寶,一位家長陪同,其余同行家長在旁觀看)。
    (2)做好后統(tǒng)一進烤箱進行烘焙。
    (3)等待月餅出爐。
    4、親子游戲。
    (1)毛毛蟲。
    準備:小呼拉圈10個,共5組,每組3人,呼啦圈2個。
    規(guī)則:每個家庭派出一個小孩和兩個大人,三人排成一列縱隊,第一個圈套在前面兩人身上,第二個圈套在后兩人身上,比比哪組跑完規(guī)定路線,為了增加難度,可在路線上設置獨木橋、山洞等障礙物。
    (2)摘月亮。
    準備:紙質月亮若干,線繩若干、圣誕樹2棵,呼啦圈10個。
    規(guī)則:分兩組,每組5名家庭,以接力的形式穿越障礙,家長抱起寶寶摘下掛在樹上的月亮返回起點放在本組的筐里面,看最后哪組摘得的月亮最多為獲勝。
    (3)月亮月亮哪里跑。
    準備:紅絲帶一條,黃色氣球一個,
    規(guī)則:把所有的家庭分成兩組,抱起寶寶分別站在絲帶的兩側,老師向天空拋起黃色的氣球,家長用寶寶身體的任意部位去碰觸氣球,如果氣球在哪一側掉在了地上,哪組就輸了。
    5、月餅取出進行包裝。
    禮盒裝(包裝另算)。
    九、活動結。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九
    1.了解月餅制作的過程,發(fā)展團、壓、切等技能。
    2.學會利用工具創(chuàng)造性地裝飾月餅。
    3.體驗中秋節(jié)做月餅的快樂情感。
    4.愿意動手創(chuàng)作,體驗欣賞創(chuàng)作教學的樂趣。
    5.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活動準備。
    1.每人一份橡皮泥、橡皮泥工具、蛋糕盤。
    2.課件。
    教學過程。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謎語: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
    在中秋的時候吃月餅是咱們的習俗,但是在平時的時候都很少吃。
    教師小結:月餅的花紋有很多很多,有直線的、斜線的、波浪線的等等。
    3.今天咱們一起來制作一個圓形的月餅,怎么來做呢?之后教師演示:先搓圓再壓扁,然后在泥面上畫花紋。
    4.小組討論:咱們可以用小刀在上面刻花紋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花紋?鼓勵幼兒說出與別的小朋友不一樣的方法。
    5.幼兒利用各種道具創(chuàng)造性地制作月餅,教師巡回指導,對于做的好的幼兒要及時給予表揚,并隨時給其余幼兒展示,讓其余幼兒學習。
    7.給幼兒展示各種不一樣的月餅圖片,比如:小魚的、憤怒的小鳥的、多啦a夢的。
    教師小結:月餅的形狀還有很多很多,回家的時候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想一想還可以做出什么不一樣的月餅?做出來,帶到幼兒園我們一起來欣賞。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教學時間太長,在這次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因此,整個教學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
    活動目的:
    1,了解月餅的基本形狀——圓形。
    2,能夠畫出自己心中的月餅。
    3,體會畫出美麗月餅的樂趣。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5,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節(jié)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jié)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彩筆,畫紙。
    活動重難點:
    畫出規(guī)整的圓形,自己設計月餅內部的樣子。
    活動過程:
    導入。
    前幾天,我們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jié),小朋友們怎么過的呢?
    幼兒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節(jié)。
    哇,小朋友們都吃過月餅呀?那么,月餅是什么樣子呀?
    畫月餅送給小動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給小動物們買月餅這個主意。小朋友們真棒,愿意跟小動物們分享我們的`東西,但是呢,老師這里有一個不花錢,小動物們也能夠收到小朋友們的心意喲。
    教師巡視指導。
    點評。
    對孩子們畫的月餅表揚,除非有特大失誤,不批評。
    小朋友們把自己的月餅交到老師這里,老師放學就幫大家送到兔子家里,讓他給森林的小動物發(fā)月餅。
    教學反思:
    設計這節(jié)課的目的,讓幼兒認識月餅的制作方法,讓幼兒的制作做進一步的裝飾。有些小朋友無從下手,對這些小朋友老師要多在旁邊指導,才能完成。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一
    教學目標:
    1、學習用橡皮泥制作月餅。
    2、喜歡參與泥工教學,初步建立玩橡皮泥的常規(guī)。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引發(fā)幼兒學習月餅的興趣。
    教學準備:
    人手一份橡皮泥、泥工板、稍大的圓形瓶蓋若干。
    收集各種月餅盒。
    教學過程:
    一、月餅店開張。
    1、中秋節(jié)快到了,我們來開一間月餅店,開月餅店需要很多月餅。我們一起來制作月餅吧!
    2、出示“月餅”禮盒,師幼一同觀察月餅。
    3、中秋節(jié),月亮圓圓,月餅也是圓圓的,上面會有一些美麗的花紋,有的還有漂亮的圖案。
    二、做月餅。
    1、介紹橡皮泥以及泥工板。
    2、引導幼兒探索做月餅的方法:想一想、試一試,怎樣把橡皮泥變圓。
    3、個別幼兒示范探索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團泥,按壓等方法。
    4、允許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月餅:用用手掌壓或用工具壓,然后用圓形瓶蓋扣在泥餅上,按壓成圓形;把泥直接填充到圓形瓶蓋或者模具里并用手指按壓,然后用手指在圓形泥餅上壓出各種花紋。
    5、個別指導,鼓勵不愿動手的幼兒大膽嘗試,指導幼兒想辦法把月餅盡量做得圓一些。
    三、包裝月餅。
    1、幼兒把制作的“月餅”裝到月餅盒里,一同感受成功的快樂。
    2、有了這么多的月餅,我們的月餅店可以開張嘍!
    3、整理工具和桌面。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二
    教學目標:
    1、能回憶我吃過的月餅,在月餅上畫出圖案。
    2、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欲望,引起對中秋節(jié)教學的興趣。
    3、愿意積極參加教學,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4、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節(jié)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jié)日的教學。
    教學準備:
    材料:水彩筆、范例、紙環(huán)境:幼兒在家嘗過各種各樣的月餅。
    教學過程:
    1、回憶講述:我吃過的月餅是什么樣的?月餅上有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3、幼兒練習,鼓勵幼兒能大膽作畫。
    4、展示講評:我畫的月餅。
    教學反思:
    教學的開展,不僅讓幼兒了解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三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平衡能力和上下肢動作的協(xié)調性。
    2、能持物走高30厘米、寬20厘米的平衡木。
    3、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5、感受運動的快樂,愉悅身心。
    活動準備:
    布置場地,在場地兩端畫起跑線,相距50米,中間擺放平衡木。小型月餅盒兩個。
    活動過程:
    教師提醒幼兒,人或月餅不能從平衡木上掉下來,違反規(guī)則要重新走。師幼一起練習,教師示范講解平衡木的動作要求,幼兒依次練習,教師指導。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隊,每隊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場地兩端的起跑線上,游戲開始,兩隊第一組的排頭手體月餅盒,跑到小橋前,走過小橋,跑到本隊另一方,將月餅盒交給第二組的排頭,站到隊尾。第二組排頭按上述方法過小橋送月餅,依次進行。先完成任務的隊為勝。
    規(guī)則:一是在小橋上只能走,不許跑。如果人或月餅盒從平衡木上掉下來,要從掉下之處重走。二是等待跑的幼兒不能跑出起跑線接月餅盒。
    3、游戲結束。
    收拾物品,歸放到原來的地方。帶領幼兒一起走出游戲場地。
    教學反思:
    通過此游戲充分鍛煉了幼兒身體機能,增強了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體驗到集體合作的快樂和滿足,并能自主參與到游戲中,體驗游戲的樂趣,嘗試游戲合作的技巧,感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2、能畫出不同顏色花紋的月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1、《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
    2、不同款式的月餅圖片;
    3、彩筆、油畫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想想你記憶中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半圓形彎彎的)。
    二、播放《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了解月亮變化的過程。
    三、介紹中秋節(jié)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出示月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外形、顏色、味道,說說為什么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
    小結:中秋節(jié)也就是農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又稱團圓節(jié),是歡慶豐收/家人團聚/賞月、品月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月餅圓圓就像月亮一樣人們都要吃月餅來歡慶中秋節(jié)。月餅也象征團圓,一般人們把一個月餅分開來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開。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做什么樣的“月餅”,從月餅的顏色,形狀,圖案等方面進行引導。
    在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餅,如紅色——草莓味、黃色——橙子味、綠色——青草味等等讓幼兒纏身作畫的熱情。
    六、作品欣賞并展示。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四
    教學目標:
    1.知道中秋節(jié)的由來,體驗節(jié)日歡樂氣氛,知道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的傳統(tǒng)習俗。
    2.了解月餅的制作過程,發(fā)展團、壓、切、扣等技能。能選擇小梳子等輔助工具刻花紋。
    3.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利用廢舊物品裝飾月餅表面,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準備:
    1、橡皮泥,不同形狀、花紋的月餅3――4個。
    2、人手一份泥工工具以及刻、印的工具(小梳子、瓶蓋等)、廢舊報紙。
    3、葵花籽,花生、小米、大米、綠豆等各色五谷雜糧若,花瓣、樹葉等若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
    教師利用提問和猜謎語的方式讓幼兒知道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引起幼兒做月餅的興趣。
    (1)“小朋友知道這是什么嗎?(月餅)什么時候吃月餅呢?(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什么節(jié)日?(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月餅呢?(中秋節(jié)我們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圓圓的象征團圓之意。)”
    (2)“今天我們來上一次手工課,猜猜要做什么?我給大家猜一個謎語提示一下,‘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月餅)小朋友非常聰明,就是月餅,今天我們一起來做月餅。
    二、教師出示已經做好的幾個“月餅”進行示范講解,幼兒觀察制作月餅的材料,說說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調動幼兒制作月餅的積極性?!袄蠋熯@里已經做好了幾個月餅,大家一起欣賞吧,注意仔細觀察老師月餅的顏色、形狀、用什么材料做的,這個月餅是用泥做的,什么形狀呢?(圓圓的)上面用橡皮泥做的各色花紋,五顏六色的非常漂亮,月餅周圍邊上用塑料刀切出一道道刀型紋。這個月餅使用橡皮泥做的,周圍用小米、綠豆等五谷雜糧及花瓣樹葉制作的花紋,讓我的月餅更加的漂亮,真的好想吃一口啊!
    三、教師為每個幼兒發(fā)一塊泥或橡皮泥,一張廢舊報紙,教師帶領幼兒先重點學習團、壓、切、扣等技能,為幼兒自由制作月餅打好基礎?!袄蠋煘槊總€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塊泥(橡皮泥),一張報紙,我先教小朋友如何制作一個簡單的月餅,大家要認真學習?!薄跋葘蠹堜伒阶雷由希@樣就不會把桌子弄臟了,將泥放在兩手手心,用手心使勁揉來揉去,把泥揉成一個球形,將球形泥放在報紙上,用手心按住使勁壓,將泥壓成一個扁扁的圓形。用塑料小刀在泥的邊沿切出一個個小花邊,大家可以自由練習一下。
    四、幼兒通過初步學習,已掌握制作月餅的基本步驟及動作要領,教師為幼兒準備葵花籽,小米、綠豆、花瓣、樹葉等廢舊物品,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多種花紋嘗試制作月餅。
    “我為大家準備了許多材料,大家可以自由想象,制作出你想象中的月餅,可以從形狀、花紋、大小等方面進行改變,注意必須和別人做的不一樣?!?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制作月餅,并能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材料,如可選擇小梳子、瓶蓋、雪花片等輔助工具刻花紋等。)。
    五、舉辦“我的月餅最漂亮大賽”,通過評比,讓幼兒發(fā)現(xiàn)其他幼兒的創(chuàng)新之處。
    六、延伸教學:和家人一起吃月餅。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五
    椰蓉(可做6個50g月餅內餡)材料:椰絲100g淡奶油15g黃油25g糖25g蛋1個做法:椰絲(雪白雪白,而且好香)內放入上述材料攪勻即可(要注意的是避免椰蓉過濕,包餡時不易操作)。
    豆沙(可做8個50g月餅內餡)材料:紅豆300g花生油50g糖60g做法:紅豆浸泡后,放入砂鍋,多放些一些水,用水煮3個小時至紅豆酥爛,取出過篩;鍋內放花生油中火火加熱,紅豆泥入鍋,均勻翻炒后加白糖攪勻。
    棗泥(可做4個50g月餅內餡)這是最麻煩的餡了,但是偶老公喜歡吃,再累也值材料:紅棗250g花生油30g糖20g做法:紅棗浸泡后,上蒸籠蒸30分鐘至熟,取出剝殼去核棗泥入鍋,均勻翻炒后加白糖攪勻(棗本身有甜味,放糖要比其他餡料分量少)。
    蓮蓉:(可做6個50g月餅內餡)材料:蓮子250g花生油30g糖50g做法:蓮子浸泡(浸泡四個小時以上,一般是上班前泡好,晚上回家可以用了);蓮子中間的芯有苦味,需去芯后加水煮放入砂鍋用水煮3個小時至蓮子軟綿,取出用攪拌機打碎,過篩成蓮泥;鍋內放花生油,蓮泥入鍋,均勻翻炒后加白糖攪勻,如喜歡可加入奶油。
    芋艿:(可做8個50g月餅內餡)材料:芋艿300g花生油60g糖60g做法:芋艿蒸熟,大概40分鐘吧,可以用筷子捅芋艿,如果很容易穿透,就說明熟了;取出芋艿壓碎,過篩成芋泥;鍋內放花生油,芋泥入鍋,均勻翻炒后加白糖攪勻。
    南瓜:(可做8個50g月餅內餡)材料:南瓜300g花生油60g糖20g做法:南瓜蒸熟,也差不多蒸了40分鐘吧;取出南瓜壓碎,過篩成泥;鍋內放花生油,南瓜泥入鍋,均勻翻炒后加白糖攪勻。
    栗子:(可做8個50g月餅內餡)材料:栗子500g花生油80g糖80g做法:栗子帶殼用水煮熟,大約20分鐘左右;取出栗子切開,用小勺取出栗肉;(鍋內放花生油,栗子泥入鍋,均勻翻炒后加白糖攪勻。
    椰蓉(可做6個50g月餅內餡)材料:椰絲100g淡奶油15g黃油25g糖25g蛋1個做法:椰絲(雪白雪白,而且好香)內放入上述材料攪勻即可(要注意的'是避免椰蓉過濕,包餡時不易操作)月餅餅皮篇(分量:50gx25個):
    材料:
    a.低筋面粉400g。
    b.麥芽糖160g水30g。
    c.花生油80g奶酪粉15g鹽4g。
    d.蛋60g。
    e.小蘇打粉2g。
    做法:
    1.將b材料中的麥芽糖與水混和,攪勻制成麥芽糖漿(代替轉換糖漿)。
    4.松弛后的油皮取出搓成長條,切割成20個小塊即可。
    5.等待松弛的過程中可以將內餡準備好如果第一次做,不知道餡應該放多少,可以這樣操作:(以豆沙餡為例)取40g左右的餡料(因為偶的模子是50g的)放入保鮮袋將保鮮袋包裹的餡料放入模具中,測量后調整餡料的分量之后滾圓餡料即可(這個是豆沙的,將餡料取出滾圓也可以,但是如果是椰蓉這樣比較松散的餡料,建議用保鮮袋操作,十分方便)。
    月餅整型烘焙篇:
    包餡的方法:
    1.取餡料按每個30g分成20個,分別滾圓。
    3.將收口旋轉捏緊,搓圓面團壓模的方法:
    1.向模具內撒入少許面粉,月餅面團也滾上一些面粉。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六
    1、知道月餅是中秋節(jié)特有的食品,通過觀察和品嘗,知道月餅有各種各樣的外觀和味道。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感受。
    3、體驗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餅的快樂。
    1、活動重點:通過觀察和品嘗,知道月餅有各種各樣的外形和味道。
    2、活動難點: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出月餅的特征。
    1、幼兒每人一塊月餅(幼兒自帶,品種不一)。
    2、教師準備蘇式和廣式月餅,水果刀一把,盤子若干。
    (一)、幼兒自由觀察盤子里的月餅,并和同伴進行交流。
    提問:盤子里有什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聞起來是什么味道的?
    (二)、引導幼兒觀察月餅的餡兒,知道月餅是有各種各樣的。
    1、猜猜月餅的餡兒,激發(fā)進一步活動的興趣。
    2、觀察切開來的月餅,知道月餅的餡兒是各種各樣的。
    (1)仔細看看月餅里面是什么樣的?
    (2)你們有沒有吃過這些口味的月餅?說說它是什么味道的。
    (三)、幼兒品嘗月餅,體驗和同伴分享的快樂。(引導幼兒了解月餅是中秋節(jié)特有的食品。)。
    (四)、拓展經驗,介紹自己見過或吃過的月餅。
    提問:你還吃過什么樣的月餅,向我們大家介紹一下。
    可通過家校通提醒家長在家中引導幼兒觀察月餅的外觀、品嘗月餅的味道、比較月餅的內餡兒,讓幼兒知道不同的月餅,它們的外觀、味道和餡兒是不一樣的。在中秋節(jié)晚上可以跟孩子講一講中秋節(jié)的故事,讓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