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不斷追求進步的過程,也是不斷提升自己的機會??偨Y是對過去一段時間的經驗和成果進行歸納和總結的一種方式。請看以下總結,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和實施方法。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一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能積累描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本課教學難點是課文所講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認讀漢字,組詞。
2、根據詞語意思,找出相應的詞語。
給國王做飯的廚房。(御櫥)。
用尖刻的話數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奚落)。
相處融洽友愛;不爭吵。(和睦相處)。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來看待。(相提并論)。
3、回顧鐵罐的長處和陶罐的短處,用奚落引出新授。
4、交代學習目標:
a能找出描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b分角色,有感情讀文。
c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詞語的鞏固,和課文內的簡單回顧,引出新授,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二、挖掘詞語,感悟鐵罐。
1、學習指導一:
屏幕出示:
l我能找出表現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語。
a回顧什么是神態(tài)描寫。
b自由讀2——8自然段,用圓圈畫出陶罐和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語。
(1)請生拿出筆,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
(2)生自由讀文,匯報,把生找到的詞語板書(板書:鐵罐:奚落、傲慢、輕蔑、惱怒,陶罐:謙虛、爭辯)。
(3)請生看板書,齊讀詞語,師糾正錯誤讀音,對于難讀詞語師范讀,生跟讀。
2、理解詞語,感悟鐵罐。
再讀這三個詞,圍繞這三個詞語理解鐵罐的傲慢。
(1)師:這三個詞語都是寫鐵罐態(tài)度傲慢,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2-8自然段,從鐵罐說的話中,找一個例子來證明鐵罐的傲慢。
(2)生默讀課文,并談自己找到的例子,體會鐵罐的傲慢,對于生找到的例子給予恰當點評。
(3)小結:看來這個鐵罐的確是個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讀一讀這三個詞語。(師手指“傲慢、輕蔑、惱怒”三個詞)。
(4)師:這三個詞語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三、入情入境,讀出韻味。
1、自創(chuàng)表情動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話:
a“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c、“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BR> (1)請生自由讀這三句話,并從中選一句來設計相應的表情、動作再讀一讀。
(2)生自由表演讀,體驗鐵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師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個性朗讀與表演。
3、領悟情感,學寫詞語,積累詞語。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鐵罐在說這句話時是怎樣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地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你們能填上一個詞語,來表示鐵罐這時候說話的神態(tài)嗎?”
(2)請生填詞,并根據自己填的詞語讀出其中的味道,表現出鐵罐此時“怒不可遏、怒火中燒、怒發(fā)沖冠、大發(fā)雷霆……”
積累詞語: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惱羞成怒。
大發(fā)雷霆怒氣沖天怒發(fā)沖冠。
四、激情思辨,領悟陶罐。
1、師鼓弄玄虛引出關鍵詞,師:“學到這,陳老師不得不不請大家?guī)臀医鉀Q一件棘手的事了。你們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請生讀這個詞語,師糾正錯誤讀音,并范讀,生再讀。
3、釋義“懦弱”,理解“懦弱”。
4、生暢談理解,感悟陶罐:
(1)師手指“懦弱”:鐵罐說他要把這個詞語送給陶罐,你們說陳老師能聽他的嗎?
(2)師裝糊涂,問:“怎么不能?鐵罐確實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還不懦弱?”
學生大膽辯駁,談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師繼續(xù)假裝糊涂:“可陳老師還是疑惑!你們看!”(屏幕出示鐵罐圖片)“鐵罐總是橫眉冷眼、冷嘲熱諷地對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圖片)還是一臉微笑。鐵罐都指著陶罐的鼻子罵了,陶罐還不還擊,這還不懦弱???”
激發(fā)學生再次辯駁,暢談自己的理解。
5、師小結:是??!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謙讓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五、配音朗讀,再起高潮。
1、為生創(chuàng)設展現自我的舞臺,每個人都來當配音演員。
師:“剛才同學們學得很好,現在陳老師為你們設計了一個腳本,請你們來演一演。你們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鐵罐對話的無聲動畫)。
2、同桌兩人練習配音。
3、生配音,評價。
(設計意圖:充分運用多媒體,結合文本制作了無聲動畫,營造了視覺氛圍,請學生擔當配音演員,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
六、積極創(chuàng)作,深化感悟。
1、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用課文第一部分的學習方法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學習指導二:
小組內分角色練讀10——17自然段。
?角色分配合理。
?注意抓住人們與陶罐的神態(tài),能運用上表情與動作更好。
2小組展示朗讀。
3、談感受,領悟故事告訴人們的道理。
4贈送名言。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二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用各種各樣的朗讀形式來表現陶罐和鐵罐的不同態(tài)度。
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理解課文講的道理。
一、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認識了國王御廚里的兩個罐子,一個是陶的,一個是鐵的。這節(jié)課呀,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出示《陶罐和鐵罐》。學生齊讀。
師:當年存放在國王御廚里的陶罐和鐵罐本應該和睦相處,共同為國王效力。可是事情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那么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請你們翻開書本讀讀課文,在讀的時候可要注意讀書方法哦!
課件出示讀書方法:
讀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默讀,可以放聲讀,有可以和同桌一起跟角色朗讀,對你自己喜歡的語句可以多讀幾次。
思吧!那么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反饋:國王御廚里有一只陶罐和一只鐵罐,鐵罐仗著自己堅硬,常常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從廢墟中挖出來成了文物,而鐵罐確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2、剛才有很多人都說到了“奚落”這個詞,奚落是什么意思?
三、細讀課文,體會道理。
(一)學習課文1~9自然段。
(1)那么,鐵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話諷刺、奚落陶罐的呢?請你們大聲讀課文中的1-9自然段,把鐵罐奚落陶罐的話用直線畫下來。
匯報:
1:“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說。
a,你從哪兒看出鐵罐在奚落陶罐?(傲慢)。
b,傲慢的語氣該怎么讀(鐵罐直呼其名,可見傲慢無禮。讀的時候語調上揚,有點挑釁的味道)、請你再來讀讀。
c,全班齊讀。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a,這句句子中你又從哪兒看出鐵罐在奚落陶罐呢?(輕蔑)。
b,輕蔑是怎么樣的神態(tài)?表演。
c,多人試讀。
3:“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BR> a,從哪幾個詞中看出鐵罐在奚落陶罐?(惱怒、相提并論)。
b,鐵罐覺得陶罐能和他相提并論嗎?為什么?
d,小組讀。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BR> (看出鐵罐怒不可遏,近乎瘋狂,火冒三丈等。語調緊湊高昂。)。
指名讀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
(教師引讀:鐵罐傲慢地問――、鐵罐輕蔑地說――、鐵罐惱怒地說――,鐵罐怒不可遏)。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蠻橫無理的鐵罐。
師:鐵罐就是這樣傲慢、輕蔑、惱怒地奚落陶罐,你們能告訴我,它憑什么這樣奚落陶罐呢?(鐵罐認為自己很堅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長處,所以看不起陶罐。)。
(2)匯報:
a,指名說,出示描寫陶罐的句子。
1“不敢,鐵罐兄弟?!碧展拗t虛地回答。
2“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碧展逘庌q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陶罐子可能還會說些什么?不會生銹、美觀)是否有必要設計。
3“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4陶罐不再理會鐵罐。(這是一種無聲的抗辯)。
b,陶罐說話時語氣如何?
c,指名讀、齊讀。
d,自己再讀讀,看能不能想出一個恰當的詞來形容陶罐?
(謙虛、有禮、友善、講理、據理力爭、克制、不卑不亢、寬容、堅強)。
師:這些同學,能想出這么多恰當的詞,真是了不起,大家讀懂了,這是一只(齊讀板書的詞語)的陶罐,可見,陶罐已經給同學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師:這個謙讓和寬容的陶罐卻偏偏遇到一個傲慢無禮的鐵罐。這是一個多么有趣的童話故事?。∠氩幌敕纸巧硌葑x。
1同桌兩人一人當鐵罐,一人當陶罐練習對話,注意只讀對話部分。
2請剛才同桌練讀時演鐵罐的站在左邊,演陶罐的站在右邊,全班同學分角色讀。
(二),學習10——17自然段。
1、師;你們出色的朗讀表演讓老師深深陶醉了,老師仿佛已走進了這個童話世界。許多年代過去了,很多事物發(fā)生了變化,奚落別人的鐵罐和被奚落的陶罐的結局如何呢?默讀10—17自然段,找找它們各自的結局。
2、匯報,板書:很有價值無影無蹤。
四,表達感受、深化感情。
過渡:鐵罐仗著自己堅固的長處奚落陶罐,年代久遠,結果卻無影無蹤,而陶罐呢?還是那樣樸素美觀,變成了無價之寶。我想學到這兒,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說些什么呢?請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說的話寫上去。課件出示:
我想對鐵罐說:
我想對陶罐說:
我想對自己說:
(2)反饋交流。
(3)總結:我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是不對的,我們不能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來比,要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確看待自己的短處。讓我們大家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和睦相處吧!
(五)拓展延伸,強化感悟。
這里有幾句名言警句,告訴我們同樣的道理,我把他們送給你們。
1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3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夸自敗,還增一毀。
(六)布置作業(yè)。
仿寫:以《和》如:《梅花和雪花》、《左手和右手》、《電話和手機》等為題,展開想象和幻想,編一個童話故事。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三
1、了解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
2、理解陶罐的謙虛寬容和鐵罐的傲慢無禮以及懂得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體會人物特點的方法。
1、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把課文正確流利地讀下來。
(1)學生練習讀課文,理解生字詞。
(2)認讀字詞帶拼音不帶拼音。
(3)淺談感受(大家讀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4)看插圖,猜一猜哪個是鐵罐,哪個是陶罐?為什么?
2、默讀思考。
(1)小朋友們都覺得鐵罐很驕傲,陶罐很謙虛,你們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悟到鐵罐是驕傲的?請你默讀課文,劃一劃能看出鐵罐驕傲的句子,圈一圈描寫鐵罐神態(tài)的詞語,然后讀一讀,看能不能把它的神態(tài)讀出來。
(2)學生按要求讀課文。
(3)反饋: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悟到鐵罐是驕傲的?
3、指導朗讀,感受鐵罐之傲。
(1)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鐵罐為什么敢這樣問陶罐?
重點指導朗讀:(板書:傲慢)。
(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鐵罐為什么稱陶罐為“懦弱的東西”?師:鐵罐認為陶罐膽小、無能,是不敢去碰它的,對嗎?像這樣膽小、軟弱無能,就稱作懦弱。陶罐真的是懦弱的東西嗎?這是鐵罐對它的輕視,結合插圖理解“輕蔑”。(板書:輕蔑)。
(4)‘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瘜ρ?!鐵罐由傲慢到輕蔑,再到惱怒了,小朋友們,你們感覺到鐵罐的情緒變化了嗎?請用你精彩的朗讀把它的情緒表現出來。(板書:惱怒)。
(5)“‘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鐵罐就是這樣傲慢、輕蔑、惱怒地奚落陶罐,它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2、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會有什么反應,隨著時間的流逝,故事又有什么變化呢?咱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1、出示字詞,認讀課文1至9自然段里出現的生字。
2、交流記憶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師小結:可以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記,可以利用熟字來記。
3、練習用這些生字擴展組詞。
4、指導寫字。
引導分組觀察:“陶、謙、嘴、惱、吵”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的字?!芭?、感”都是上下結構、上長下短的字?!疤摗笔前氚鼑Y構的字,注意第三筆是“”。
5、學生提出需要教師指導書寫的字。教師范寫學生提出的字。
6、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進行輔導。
7、展示學生寫的字,互相評議。
謙虛驕傲。
傲慢。
輕蔑。
惱怒。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四
1、認識6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御廚、奚落、懦弱,輕蔑、和睦相處、覆滅”等詞語。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
重點:自讀課文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難點: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一)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陶罐和鐵罐
2、提問: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談話:今天我們學習這則寓言,就是發(fā)生在這兩個罐之間的小故事。通過他們的對話,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下面我們就帶著一種探究的心里去讀這篇課文。
(二)學生自讀自悟課文
1、讀下列詞語:奚落謙虛傲慢懦弱輕蔑爭辯惱怒
相提并論和睦相處羞恥渣滓氧化無影無蹤
2、默讀課文,邊讀邊批注。
3、思考:
(2)當陶罐被人們擦洗干凈后他說了什么?這說明什么?
4、分小組討論思考題。
5、全班討論,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6、分角色朗讀課文,同學評議,再選一組朗讀。
(三)教師小結
(四)全班討論。結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實踐回答這個問題。
(五)提問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國王御廚里自恃堅硬的鐵罐看不起陶罐。許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舊光潔如新,而當年堅硬的鐵罐卻不復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五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勾畫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讀課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3.默讀課文,思考:文章介紹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的幾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學生討論后明確:
(1)鐵罐看不起陶罐(1~9)。
(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10~17)。
(三)精讀課文。
1.自讀1~9段,思考:鐵罐看不起陶罐,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對比,陶罐是怎樣的態(tài)度,試著把你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課文體現出來。
2.再讀10~17段,請用簡單的字和詞語概括出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3.學生自學,組織討論,全班交流,此時,教師恰當點、撥、抓重點詞語和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
(四)品味含義。
1.說一說,你喜歡鐵罐還是陶罐,為什么?
2.你想對鐵罐(或陶罐)說些什么?
3.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編故事。
重新編一個發(fā)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編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達什么意思圍繞這個意思去選材。
(六)板書設計。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六
2.抓住重點,詞句來讀懂課文,評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3.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本劇。
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評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基本模式。
引——探——議——練。
1.創(chuàng)設情境,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3.議論爭辯,頓悟創(chuàng)新。
4.訓練技能,激勵發(fā)展。
一、導入新課。
二、讀讀。
1.自由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再讀課文,說說陶罐與鐵罐的異同。
三、演演。
1.學生選定自己樂于表演的角色。
2.學生分小組演練,教師巡回指導。
3.學生按課文所描述的“人物”的語言,表情進行表演。
4.師生共同評議。
四、議議。
1.默讀課文。
思考:你喜歡陶罐還是鐵罐,為什么?
2.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來評價“人物”,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見解。
五、說說。
1.讓學生說說學了這篇課文,從中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2.提示寓意:全面的看問題,懂得各人有各人的長處,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驕傲自大,要正視自己。
板書設計。
(無價之寶)陶罐——謙虛,友愛,善良。
(無蹤無影)鐵罐——驕傲,自大,傲慢無理。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的:
1、認識6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御廚、奚落、懦弱,輕蔑、和睦相處、覆滅”等詞語。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自讀課文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難點: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2、提問: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談話:今天我們學習這則寓言,就是發(fā)生在這兩個罐之間的小故事。通過他們的對話,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下面我們就帶著一種探究的心里去讀這篇課文。
(二)學生自讀自悟課文。
1、讀下列詞語:奚落謙虛傲慢懦弱輕蔑爭辯惱怒。
相提并論和睦相處羞恥渣滓氧化無影無蹤。
2、默讀課文,邊讀邊批注。
3、思考:
(2)當陶罐被人們擦洗干凈后他說了什么?這說明什么?
4、分小組討論思考題。
5、全班討論,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6、分角色朗讀課文,同學評議,再選一組朗讀。
(三)教師小結。
(四)全班討論。結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實踐回答這個問題。
(五)提問。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國王御廚里自恃堅硬的鐵罐看不起陶罐。許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舊光潔如新,而當年堅硬的鐵罐卻不復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謙虛傲慢。
光潔樸素美觀不復存在。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八
一、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簡單,卻寓意深刻。向我們講述著深刻的道理。本文運用大量的對話來向我們展示兩只不同的罐子,讓我們深深體會到陶罐的謙虛,鐵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詞語也說明了這一點。如驕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謙虛、輕蔑、爭辯、憤怒等很多。
文章以兩只罐子的對話為線索,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文章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會全面的看問題,要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這也是教學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十一個生字,會寫十二個生字。
2、朗讀中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中的故事內容,了解語言蘊含的道理,思考陶罐和鐵罐的最終結局。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課文,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3、自編、自導、自演《陶罐和鐵罐》課本劇,用獨特的語言及形體動作演繹這個故事。
4、將《陶罐和鐵罐》這則寓言改寫,逆向表達,使陶罐和鐵罐,進一步掌握寓言特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品行互換,變成《鐵罐與陶罐》造思維能力,把讀與寫緊密結合起來。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不以己之長比他人之短,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并且學著用發(fā)展變化的眼光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大家看一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學生可以用手敲一敲,聽一聽來判斷是陶罐和鐵罐。)。
生1:我會選擇陶罐,因為鐵罐容易生銹。
生2:我會選擇鐵罐,因為陶罐容易打碎。
生3:設計意圖:利用實物,讓學生親自動手摸、敲,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并巧妙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直入中心,為學生體驗情感奠定了基礎。
3、師:今天,陶罐和鐵罐這兩件物品非常高興地來和我們大家做游戲,你們想不想和它們成為好朋友們呢?(出示課件:認讀詞語,理那就請你們先來認識百變的他們吧!解詞意)學生在電腦前用鼠標操作點擊各種陶罐和鐵罐的圖片,來認讀詞語,并查看詞意資料,進行理解。設計意圖:該環(huán)節(jié)以識字為明線和主線,以理解閱讀為暗線和輔線,不僅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還力爭使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和諧統一。
二、讀中感知。
1、師:陶罐和鐵罐結交你們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好開心喲!那你們想不想了解一下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呢?那就請你們睜大眼睛看屏幕,豎起耳朵聽我講吧!教師一邊出示課件,一邊繪聲繪色地朗讀課文。設計意圖:以課件強烈的畫面和豐富的內容沖擊學生的視覺和心靈,將過去拉到現在,縮短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文本,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愿望。
2、現在書就在你手邊,想不想把課文再讀一讀?那就請大家讀吧!可要注意讀書方法喲!用課件出示讀書方法:讀吧!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默讀,可以放聲讀,也可以同桌一起分角色朗讀,對你喜歡的語句還可以多讀幾次。思吧!關于陶罐和鐵罐,你喜歡誰呢?理由是什么?設計意圖: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自主地、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在讀中進行初步的感知,在思中進行內心的體味。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
三、畫、議、讀、演中感悟,學中有樂。
1、師:同學們,你們讀好了嗎?思好了嗎?那我就來采訪采訪)你們。教師像記者一樣隨機采訪:你喜歡誰?(學生接受采訪做答。師:那我們就小組合作一起來交流一下你們的思吧!設計意圖: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
2、畫一畫。
師:先別忙著行動,看我這里帶來了什么禮物。設計意圖:教師微微地神秘一笑,故弄玄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熱情。師:我知道你們各個都是小畫家,所以我這里準備了兩張沒有表情的臉,請你們在議的同時為他們畫出表情,怎么樣?(學生情緒高漲,分小組合作,紛紛畫出陶罐和鐵罐的表情,并)進行小組討論交流。
3、議一議。
師:匯報交流會現在開始了。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師隨機問學生:你這是畫得什么表情?為什么要這樣畫?同時指導學生抓住對話、抓住重點語句充分朗讀,讀出文中人物的語氣,體會說話時的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邊讀邊想像人物在對話過程中的語氣、神態(tài)、心理、動作,感受鐵罐的傲慢、陶罐的謙虛,加深對文章的體會、感悟。
設計意圖: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產生了極大的樂趣,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又把握了“人物”的內心活動,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學生對畫畫表現的興趣更濃,教師順勢利導,讓學生展示。這時對學生的提問(為什么這樣畫?)更具有深刻意義,教師抓住這一問題,讓學生談出各自的感受,挖掘了學生思維,拓展了學生想像。引導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解讀文本,感悟文本,再現文本。
4、演一演。
引導學生根據教師自制道具和喜愛演的角色上臺演一演“陶罐和(教師點撥表演時的語氣、語調、表情、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對鐵罐”人物特征的展示。)設計意圖:課文中的人物對話、動作、神態(tài)和情節(jié)都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用獨特的語言及形體動作演繹這個故事,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開辟空間。
5、玩一玩。
師:同學們表演得很棒,我想陶罐和鐵罐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讓我們來做個游戲考考你吧!瞧這片草地上盛開著鮮花,每朵鮮花后面都有一個詞語,請你摘下那朵鮮花,大聲地朗讀那個詞語,之后再把它放到相應的陶罐和鐵罐中!設計意圖:在玩中不僅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地是考查了學生對課文語言吸收、內化、積累和運用,并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作鋪墊。
四、模擬采訪,領悟寓意。
師:請摘下鮮花的同學們留步,老師當記者采訪你們:你知道你們的優(yōu)點和缺點嗎,今后打算怎樣做?《陶罐和鐵罐》這個故事給你怎樣的啟發(fā)?你想對陶罐、對鐵罐、對自己或別人說點什么呢?(話音剛落,學生便迫不及待地表達自己的見解。)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說出自己心里想說的話,從課堂走向生活,由知識轉為實踐。由哲理知識向生活實踐延伸,在交流中引導學生懂得要做個謙虛、不驕傲、汲取別人長處的孩子。
五、放飛想像,讀寫結合。
師:學完這則寓言故事,同學們都喜歡陶罐,因為陶罐的身上有許多優(yōu)點;可是鐵罐就沒有優(yōu)點嗎?鐵罐堅固不易破碎這一點不值得陶罐學習嗎?陶罐就沒有缺點嗎?陶罐雖然光潔、樸素、美觀,但它容易碎,不結實,這一點鐵罐說的也是實情。
師:讓我們大家放飛思路,大膽去想,共同來改寫這則寓言,贊。揚鐵罐,批評陶罐,賦予他們相反的性格,題目改為《鐵罐和陶罐》生:(邊議邊改,集體創(chuàng)作)大意如下。陶罐很驕傲,看不起鐵罐,常常奚落它?!拌F罐子,你敢和我比“人們用我們盛東西,美嗎?丑陋的東西,就知道你不敢”陶罐回答:不是讓我們比美……”一天,突然發(fā)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鐵罐卻安然無恙。
師:這樣學習課文的語言就融入了你的語言倉庫,就變成你能運用的活的語言了。
設計意圖: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應用語言。激發(fā)想象、拓展延伸都是從課堂走向生活,由知識轉為實踐。改編寓言——重構文本的設計,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從“解讀文,從而實現閱讀創(chuàng)新。本”到“重構文本”再到“超越文本”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九
教材分析:
《陶罐和鐵罐》是三年級上冊第七組里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這個故事主要是通過對話展示情節(jié)、推進故事發(fā)展,塑造人物形象,闡明道理。全文共17個自然段,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至第9段,講的是自滿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謙虛的陶罐以禮相讓,據理力爭。第二部分是第10至17自然段,講的是許多年過去了,陶罐被人們挖掘出來依然如故,而鐵罐早已無影無蹤。從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應相互尊敬對方特長、和睦相處。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孩子比較喜歡讀童話故事,《陶罐與鐵罐》是一則童話,本篇課文內容簡略易懂,對話有趣,學生樂于去讀。應放手讓學生自讀,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教師作適當的引導。讓學生抓住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以及表現陶罐和鐵罐說話時的不同神態(tài)、語氣的詞句,體會他們的不同內心活動,并要說出自己的感受和見解。教學目標:
1、識“陶、懦”等幾個生字。會寫“陶、謙”等6個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有禮。教學重點:
兩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新課。
知道孩子們喜歡交朋友,今天老師也請了兩個朋友,你們瞧是誰呀?師板貼陶罐和鐵罐的圖片。(這是陶罐,這是鐵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陶罐和鐵罐。
“陶”字很容易寫錯,請大家舉起右手跟老師一起寫這個“陶”字,(板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中).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陶罐和鐵罐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自已試著把這篇課文讀通讀順。開始吧?。ㄉx)。
師過渡:聽說咱們班的同學的學習能力特別強,今天老師想見識見識,接下來誰來露一手,讀讀這些新詞。
2.出示詞語課件:
御廚傲慢奚落謙虛懦弱和睦相處。
輕蔑爭辯惱怒羞恥。
荒涼懦弱相提并論。
抽生讀(若讀得好:——你真像個小小播音員,讀得可真準!??——請你當小老領著大家讀一讀,好嗎?——)強調“懦弱”的“懦”的讀音,指導書寫“荒涼”的“荒”字。(設計意圖:檢查字詞預習情況,知道重點字的書寫).三、研讀課文,指導朗讀。
看來生字新詞大家掌握的不錯,那課文中陶罐和鐵罐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生:鐵罐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他;陶罐跟他講道理,可鐵罐就是不理他,隨著時間的流逝,宮殿倒塌了,王朝覆滅了,陶罐和鐵罐被埋在厚厚的塵土中,后來,陶罐被挖出來,鐵罐卻無影無蹤了。
師:孩子,你真會讀書,能把這么長的一篇文章能讀成薄薄的幾句話,真不簡單!板: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用尖刻的話數落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嘲笑別人)。
(我覺得陶罐很謙虛)師板:謙虛。
齊讀,其實這是一對意思想相反的詞。(反義詞)。
師:現在就讓我們也搖身一變,變成這兩只罐子,讀讀他們的對話。看我們能不能讀好鐵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謙虛。(學生自由練讀,師巡視)出示:“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的問。
“不敢,鐵罐兄弟?!碧展拗t虛地答。
師:是啊,用“鐵質”的東西去碰“陶質”的東西是不費吹灰之力的,而“陶質”的東西去碰鐵質的東西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也就是說鐵罐抓住了陶罐的一個致命弱點——易碎。
板:易碎。
師:想到這,鐵罐就更加傲慢起來,現在誰能讀好鐵罐的話?(指名)。
師:真不錯,你簡直就是一只傲慢的鐵罐。/朗讀時,你真棒!你就讀出了鐵罐的傲慢。
傲慢的鐵罐子,你是不是不忍心奚落陶罐子呀!
師:面對鐵罐子傲慢地發(fā)問,陶罐子卻怎么樣回答?(指讀)。
(剛才鐵罐子稱陶罐為陶罐子,而陶罐卻稱鐵罐為兄弟。)他們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我們試著把它讀出來。(生讀)。
師:請男生來當一回驕傲的鐵罐,請女生當一回謙虛的陶罐。(男女生讀)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仿佛真的看到了國王御廚里的那兩只罐子。同學們之所以能讀的這么好,是借助這些提示語的幫助。接下來,我們繼續(xù)用這種方法學習課文。
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過渡:就是這樣傲慢的鐵罐,就是這樣自以為是的鐵罐,他繼續(xù)奚落的陶罐.(指名讀)。
師:是呀,鐵罐就知道孤罐不敢碰它,因為陶罐太(易碎)了,陶罐在鐵罐眼中一無是處,所以鐵罐更(囂張了),更——瞧不起陶罐了。
師:你想借助哪個提示語幫你讀好這句話?(輕蔑)?
你能帶著輕蔑的神情再讀讀鐵罐的話嗎?(該生再讀)。
你們也能這樣讀嗎?(齊讀)。
“懦弱”的“懦”是本課的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生字寶寶?(加一加:忄+需)。
在這千萬不能讀半邊字,念成需,齊讀“懦弱”
你理解“懦弱的意思嗎?能給他找個相反的詞嗎(堅強)。
師:孩子們,陶罐真得像鐵罐說得那么懦弱嗎?(不是)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生讀)。
師:是呀,陶罐在為自己爭辯呀!這個“辯”字很容易跟這兩個字混在一起,發(fā)現他們的不同點。(指名說)附板:分“辨”花“瓣”爭“辯”
所以這個“辯”字中間是我們平所說的“讠”
點課件。
師:陶罐受了委屈,總想為自己爭辯一下,誰也愿意為陶罐爭辯爭辯?
(指讀)評:鐵罐這樣奚落陶罐懦弱,陶罐真的很想爭辯,同學們,在平時生活中,你與人爭辯過嗎?(齊讀)。
師:就是這樣傲慢地鐵罐,就是這樣自以為是的鐵罐,他打斷陶罐的話,繼續(xù)奚落著,請同學們繼續(xù)讀讀他們的對話,6-8自然段,感受感受他們當時的心情和說話的態(tài)度。
(生自由讀)。
師:大家能不能通過自己的朗讀和體會,填上形容他們說話的語氣或心情的提示語。
課件出示:請為他們填上形容說話的語氣或心情的提示語。
“住嘴!”鐵罐惱努了,他說:“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你想給哪句話加什么提示語?
a生:“住嘴!”??加“怒氣沖沖,生氣,忿忿,氣憤”
師:為什么加上這個提示語?(因為這時鐵罐惱怒了)。
師:你能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嗎?(生讀)。
師引:此時的鐵罐越來越不耐煩了,說的聲音也越來越——大了,說的話也越來越——難聽了。它的態(tài)度已由傲慢上升到了惱怒了,它已經聽不進別人的任何話語了,只覺得自己是最好的了。
你還想加哪個提示語?()帶著你的理解讀一讀,(生讀)。
師:“和睦相處”
b“何必這樣??。
師:你還想給哪句加提示語?
(不緊不慢,心平氣和)。
為什么加上這個詞?(因為陶罐不想跟鐵罐吵,他想和鐵罐和睦相處,所以說話不緊不漫。)。
出示詞紙帶著你的理解讀讀?
師:“和睦相處”好一個詞,何止是陶罐和鐵罐需要“??”
咱們同學之間需要——,老師之間需要——,家庭成員乃至整個社會也需要——。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c.“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為什么?
師:你想給這句加哪個恰當的提示語?(火冒三丈,惱羞成怒,怒氣沖天)。
是啊,此時鐵罐越來越生氣了,說得聲音——更大了,說的話也——更難聽了,此時他已(火冒三丈)了。
你能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嗎?(生)。
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生評)你也來試試。
師:生氣時,我們也可加上適當動作。
(通過讓學生添加提示語,更好地指導學生朗讀,幫助學生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師:就是這樣傲慢,神氣的鐵罐,就是這樣謙虛,寬容的陶罐,讓我們同桌一起來演一演,他們的故事吧!(自由練)“最短時間找到合作伙伴”“哪對同桌演一演,這兩只罐子?(請同學上臺演)。
來說說看,他們兩個表現的怎么樣?評:
師:讓我們一起分角色演一演吧?。ㄕ埾氘旇F罐的站起來,陶罐坐著,準備好了嗎?)。
聽了他們之間的對話,你想對陶罐或鐵罐說些什么?又想對自己或誰說些什么?(練筆)。
出示:聽了他們之間的對話,你想對陶罐或鐵罐說些什么?(通過讓學生去動筆,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一方面幫助他們感受文中人物的對錯,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板書設計:
(長處)。
謙虛。
傲慢。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
作者姓名:馬燕娜作者學校:西安鐵五小學聯系方式:***。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十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認“陶”等10個生字、會寫“謙”等14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奚落、懦弱、輕蔑、相提并論、和睦相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不同角色的神情語氣,并抄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3、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以讀為主,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分角色朗讀,在讀的過程中理解和感悟。
2、通過課文中陶罐和鐵罐的對話,抓住課文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體會人物的內心和品質。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學習陶罐的謙虛有禮,寬容友愛;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待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二、教學重點。
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三、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理解文中所闡述的道理。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通過展示陶罐和鐵罐的實物,讓學生去觀察發(fā)現陶罐和鐵罐各自的特點。(你發(fā)現了陶罐和鐵罐的特點了嗎?陶罐易碎、鐵罐堅固)。
(二)學習字詞。
1、引導學生拼讀、書寫、識記“陶、謙、虛、嘴、惱、怒、吵、感、荒、樸、素、值、受”14個生字(拼音、筆順、書寫)。認讀“陶、懦、辯、惱、恥、逝、殿、掘、樸、素”10個生字。
3、重點指導以下幾個易寫錯的字:荒、值、素、感。
4、重點指導以下幾個易讀錯的字:“逝、恥”是翹舌音、“素”是平舌音。
(三)初讀課文,把握全文大意。
1、齊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全文大意。
2、自由讀。指導學生自由朗讀,畫好自然段,并把表現陶罐和鐵罐動作和神態(tài)的詞句圈起來。
(四)給課文分段。
根據故事發(fā)展的時間順序、地點的遷移給課文分段。
第一大段:第1~9自然段。
第二大段:第10~17自然段。
(五)作業(yè)布置:
1、中午:用田字拼音本把生字每個抄3次,組兩個詞。
2、用課文本抄寫p169頁新詞,每個抄1行。把表現陶罐和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抄下來。
3、預習課文。
(六)板書設計。
第一大段:第1~9自然段在國王的御廚里。
第二大段:第10~17自然段荒涼的場地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
2、詞語復習。
(1)ppt展示新詞,個別讀,糾錯,全體讀。
(2)強調易讀錯的詞語:懦弱、輕蔑、惱怒(n/l不分)、(平翹舌)羞恥、流逝、樸素。
(二)課文學習。
1、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
(1)全班讀第一自然段。鐵罐是一個什么樣的罐子?(驕傲)它是怎么對待陶罐的?(奚落)奚落是什么意思?(看不起、挖苦,讓它在大家面前出丑)。
(2)我們看到第一部分是通過陶罐和鐵罐的什么進行描寫的?(對話)陶罐和鐵罐之間有多少次對話呢?鐵罐的又有什么樣的感情變化呢?請帶著這兩個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的2~8自然段。
反饋:幾次對話?個別回答(3次),分別是哪三次?(第一次:2-4自然段、第二次:5-6自然段、第三次:7-8自然段)。
陶罐和鐵罐有什么情感變化?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3)個別讀(兩位同學)第一次對話,引導學生分析鐵罐此時的感情態(tài)度是(奚落陶罐)。師師范讀,再找兩位同學個別讀。
(4)男女讀第二次對話。那這個時候鐵罐的態(tài)度還僅僅只是奚落陶罐嗎?鐵罐這時候是什么態(tài)度?(憤怒)男女交換讀,師點評。
(5)分組讀第三次對話。你感受到了嗎?鐵罐這時候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更加憤怒,火冒三丈,甚至要把陶罐碰成碎片,老師看看你們能不能讀出這種語氣來。)交換分組讀。
(7)第9自然段,陶罐不再理會鐵罐。
2、陶罐和鐵罐分別有什么下場呢?帶著這個問題,默讀課文的第二部分,并畫出關鍵的句子。
師總結:陶罐還是那樣光潔、樸素、美觀。鐵罐呢?課文怎么說的?連鐵罐的影子也沒看到。鐵罐去哪了?生銹了,消失了。
(三)小組合作:說一說、寫一寫。
小組討論,個別說,說一說你學了這篇寓言故事得到了什么啟發(fā)。把你的啟發(fā)寫下來。
(四)師總結。
(五)作業(yè)設計。
1、把這個寓言故事說給爸爸媽媽聽。
2、把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3、再找?guī)妆驹⒀怨适伦x一讀,思考寓意。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十一
1、熟練掌握本節(jié)課生字。理解“奚落”、“輕蔑”、“覆滅”、“遺落”、“相提并論”和“和睦相處”等同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對話。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fā)現別人的長處,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學會合作。
懂得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體會其中表達的寓意。
深刻理解寓言的寓意。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講述的`就是發(fā)生在這兩個罐子之間的故事。
2、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難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讀幾遍。
2、掃清文中生字障礙。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3.同桌之間互相讀課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讀一段,或分角色讀?;ハ嘣u議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主要寫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的什么事?2、快速瀏覽課文,要求學生認真思考:文中的陶罐和鐵罐分別像是怎樣的人?可在表現他們特點的詞句下作標記。
四、研讀感悟,體會寓意。
1、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思考以下問題:
2、請同學們邊讀就邊把有關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結合相關的語句談理解。
3、演一演。
(1)小組練習分角色表演讀,要求只讀對話,在讀對話時要有人情人境的動作和表情。
(2)表演展示。(視頻出示對話句子。)。
五、表達感受,升華情感。
學到這里,同學們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們想說什么呢?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
1、改編童話。
(1)陶罐和鐵罐各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引導學生不要被課文所限制,放開思路,暢所欲言。)。
鐵罐:優(yōu)點——不易碎,堅硬。
缺點——易生銹,難看。
陶罐:優(yōu)點——不生銹,美觀。
缺點——易碎,不堅硬。
(2)指導學生以《鐵罐和陶罐》為題,改寫這篇童話故事。
2、自編童話。
以《xxxx和xxxx》(如:小溪和大海、綠葉和紅花、鉛筆和鋼筆、牙齒和舌頭……)為題,展開想像和幻想,編一個童話故事。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十二
2.抓住重點,詞句來讀懂課文,評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3.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本劇。
重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評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準備。
教學基本模式。
引――探――議――練。
1.創(chuàng)設情境,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3.議論爭辯,頓悟創(chuàng)新。
4.訓練技能,激勵發(fā)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讀讀。
1.自由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再讀課文,說說陶罐與鐵罐的異同。
三、演演。
1.學生選定自己樂于表演的角色。
2.學生分小組演練,教師巡回指導。
3.學生按課文所描述的“人物”的語言,表情進行表演。
4.師生共同評議。
四、議議。
1.默讀課文。
思考:你喜歡陶罐還是鐵罐,為什么?
2.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來評價“人物”,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見解。
五、說說。
1.讓學生說說學了這篇課文,從中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2.提示寓意:全面的看問題,懂得各人有各人的長處,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驕傲自大,要正視自己。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一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能積累描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本課教學難點是課文所講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認讀漢字,組詞。
2、根據詞語意思,找出相應的詞語。
給國王做飯的廚房。(御櫥)。
用尖刻的話數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奚落)。
相處融洽友愛;不爭吵。(和睦相處)。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來看待。(相提并論)。
3、回顧鐵罐的長處和陶罐的短處,用奚落引出新授。
4、交代學習目標:
a能找出描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b分角色,有感情讀文。
c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詞語的鞏固,和課文內的簡單回顧,引出新授,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二、挖掘詞語,感悟鐵罐。
1、學習指導一:
屏幕出示:
l我能找出表現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語。
a回顧什么是神態(tài)描寫。
b自由讀2——8自然段,用圓圈畫出陶罐和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語。
(1)請生拿出筆,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
(2)生自由讀文,匯報,把生找到的詞語板書(板書:鐵罐:奚落、傲慢、輕蔑、惱怒,陶罐:謙虛、爭辯)。
(3)請生看板書,齊讀詞語,師糾正錯誤讀音,對于難讀詞語師范讀,生跟讀。
2、理解詞語,感悟鐵罐。
再讀這三個詞,圍繞這三個詞語理解鐵罐的傲慢。
(1)師:這三個詞語都是寫鐵罐態(tài)度傲慢,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2-8自然段,從鐵罐說的話中,找一個例子來證明鐵罐的傲慢。
(2)生默讀課文,并談自己找到的例子,體會鐵罐的傲慢,對于生找到的例子給予恰當點評。
(3)小結:看來這個鐵罐的確是個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讀一讀這三個詞語。(師手指“傲慢、輕蔑、惱怒”三個詞)。
(4)師:這三個詞語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三、入情入境,讀出韻味。
1、自創(chuàng)表情動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話:
a“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c、“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BR> (1)請生自由讀這三句話,并從中選一句來設計相應的表情、動作再讀一讀。
(2)生自由表演讀,體驗鐵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師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個性朗讀與表演。
3、領悟情感,學寫詞語,積累詞語。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鐵罐在說這句話時是怎樣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地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你們能填上一個詞語,來表示鐵罐這時候說話的神態(tài)嗎?”
(2)請生填詞,并根據自己填的詞語讀出其中的味道,表現出鐵罐此時“怒不可遏、怒火中燒、怒發(fā)沖冠、大發(fā)雷霆……”
積累詞語: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惱羞成怒。
大發(fā)雷霆怒氣沖天怒發(fā)沖冠。
四、激情思辨,領悟陶罐。
1、師鼓弄玄虛引出關鍵詞,師:“學到這,陳老師不得不不請大家?guī)臀医鉀Q一件棘手的事了。你們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請生讀這個詞語,師糾正錯誤讀音,并范讀,生再讀。
3、釋義“懦弱”,理解“懦弱”。
4、生暢談理解,感悟陶罐:
(1)師手指“懦弱”:鐵罐說他要把這個詞語送給陶罐,你們說陳老師能聽他的嗎?
(2)師裝糊涂,問:“怎么不能?鐵罐確實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還不懦弱?”
學生大膽辯駁,談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師繼續(xù)假裝糊涂:“可陳老師還是疑惑!你們看!”(屏幕出示鐵罐圖片)“鐵罐總是橫眉冷眼、冷嘲熱諷地對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圖片)還是一臉微笑。鐵罐都指著陶罐的鼻子罵了,陶罐還不還擊,這還不懦弱???”
激發(fā)學生再次辯駁,暢談自己的理解。
5、師小結:是??!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謙讓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五、配音朗讀,再起高潮。
1、為生創(chuàng)設展現自我的舞臺,每個人都來當配音演員。
師:“剛才同學們學得很好,現在陳老師為你們設計了一個腳本,請你們來演一演。你們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鐵罐對話的無聲動畫)。
2、同桌兩人練習配音。
3、生配音,評價。
(設計意圖:充分運用多媒體,結合文本制作了無聲動畫,營造了視覺氛圍,請學生擔當配音演員,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
六、積極創(chuàng)作,深化感悟。
1、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用課文第一部分的學習方法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學習指導二:
小組內分角色練讀10——17自然段。
?角色分配合理。
?注意抓住人們與陶罐的神態(tài),能運用上表情與動作更好。
2小組展示朗讀。
3、談感受,領悟故事告訴人們的道理。
4贈送名言。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二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用各種各樣的朗讀形式來表現陶罐和鐵罐的不同態(tài)度。
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理解課文講的道理。
一、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認識了國王御廚里的兩個罐子,一個是陶的,一個是鐵的。這節(jié)課呀,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出示《陶罐和鐵罐》。學生齊讀。
師:當年存放在國王御廚里的陶罐和鐵罐本應該和睦相處,共同為國王效力。可是事情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那么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請你們翻開書本讀讀課文,在讀的時候可要注意讀書方法哦!
課件出示讀書方法:
讀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默讀,可以放聲讀,有可以和同桌一起跟角色朗讀,對你自己喜歡的語句可以多讀幾次。
思吧!那么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反饋:國王御廚里有一只陶罐和一只鐵罐,鐵罐仗著自己堅硬,常常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從廢墟中挖出來成了文物,而鐵罐確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2、剛才有很多人都說到了“奚落”這個詞,奚落是什么意思?
三、細讀課文,體會道理。
(一)學習課文1~9自然段。
(1)那么,鐵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話諷刺、奚落陶罐的呢?請你們大聲讀課文中的1-9自然段,把鐵罐奚落陶罐的話用直線畫下來。
匯報:
1:“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說。
a,你從哪兒看出鐵罐在奚落陶罐?(傲慢)。
b,傲慢的語氣該怎么讀(鐵罐直呼其名,可見傲慢無禮。讀的時候語調上揚,有點挑釁的味道)、請你再來讀讀。
c,全班齊讀。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a,這句句子中你又從哪兒看出鐵罐在奚落陶罐呢?(輕蔑)。
b,輕蔑是怎么樣的神態(tài)?表演。
c,多人試讀。
3:“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BR> a,從哪幾個詞中看出鐵罐在奚落陶罐?(惱怒、相提并論)。
b,鐵罐覺得陶罐能和他相提并論嗎?為什么?
d,小組讀。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BR> (看出鐵罐怒不可遏,近乎瘋狂,火冒三丈等。語調緊湊高昂。)。
指名讀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
(教師引讀:鐵罐傲慢地問――、鐵罐輕蔑地說――、鐵罐惱怒地說――,鐵罐怒不可遏)。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蠻橫無理的鐵罐。
師:鐵罐就是這樣傲慢、輕蔑、惱怒地奚落陶罐,你們能告訴我,它憑什么這樣奚落陶罐呢?(鐵罐認為自己很堅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長處,所以看不起陶罐。)。
(2)匯報:
a,指名說,出示描寫陶罐的句子。
1“不敢,鐵罐兄弟?!碧展拗t虛地回答。
2“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碧展逘庌q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陶罐子可能還會說些什么?不會生銹、美觀)是否有必要設計。
3“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4陶罐不再理會鐵罐。(這是一種無聲的抗辯)。
b,陶罐說話時語氣如何?
c,指名讀、齊讀。
d,自己再讀讀,看能不能想出一個恰當的詞來形容陶罐?
(謙虛、有禮、友善、講理、據理力爭、克制、不卑不亢、寬容、堅強)。
師:這些同學,能想出這么多恰當的詞,真是了不起,大家讀懂了,這是一只(齊讀板書的詞語)的陶罐,可見,陶罐已經給同學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師:這個謙讓和寬容的陶罐卻偏偏遇到一個傲慢無禮的鐵罐。這是一個多么有趣的童話故事?。∠氩幌敕纸巧硌葑x。
1同桌兩人一人當鐵罐,一人當陶罐練習對話,注意只讀對話部分。
2請剛才同桌練讀時演鐵罐的站在左邊,演陶罐的站在右邊,全班同學分角色讀。
(二),學習10——17自然段。
1、師;你們出色的朗讀表演讓老師深深陶醉了,老師仿佛已走進了這個童話世界。許多年代過去了,很多事物發(fā)生了變化,奚落別人的鐵罐和被奚落的陶罐的結局如何呢?默讀10—17自然段,找找它們各自的結局。
2、匯報,板書:很有價值無影無蹤。
四,表達感受、深化感情。
過渡:鐵罐仗著自己堅固的長處奚落陶罐,年代久遠,結果卻無影無蹤,而陶罐呢?還是那樣樸素美觀,變成了無價之寶。我想學到這兒,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說些什么呢?請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說的話寫上去。課件出示:
我想對鐵罐說:
我想對陶罐說:
我想對自己說:
(2)反饋交流。
(3)總結:我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是不對的,我們不能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來比,要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確看待自己的短處。讓我們大家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和睦相處吧!
(五)拓展延伸,強化感悟。
這里有幾句名言警句,告訴我們同樣的道理,我把他們送給你們。
1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3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夸自敗,還增一毀。
(六)布置作業(yè)。
仿寫:以《和》如:《梅花和雪花》、《左手和右手》、《電話和手機》等為題,展開想象和幻想,編一個童話故事。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三
1、了解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
2、理解陶罐的謙虛寬容和鐵罐的傲慢無禮以及懂得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體會人物特點的方法。
1、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把課文正確流利地讀下來。
(1)學生練習讀課文,理解生字詞。
(2)認讀字詞帶拼音不帶拼音。
(3)淺談感受(大家讀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4)看插圖,猜一猜哪個是鐵罐,哪個是陶罐?為什么?
2、默讀思考。
(1)小朋友們都覺得鐵罐很驕傲,陶罐很謙虛,你們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悟到鐵罐是驕傲的?請你默讀課文,劃一劃能看出鐵罐驕傲的句子,圈一圈描寫鐵罐神態(tài)的詞語,然后讀一讀,看能不能把它的神態(tài)讀出來。
(2)學生按要求讀課文。
(3)反饋: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悟到鐵罐是驕傲的?
3、指導朗讀,感受鐵罐之傲。
(1)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鐵罐為什么敢這樣問陶罐?
重點指導朗讀:(板書:傲慢)。
(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鐵罐為什么稱陶罐為“懦弱的東西”?師:鐵罐認為陶罐膽小、無能,是不敢去碰它的,對嗎?像這樣膽小、軟弱無能,就稱作懦弱。陶罐真的是懦弱的東西嗎?這是鐵罐對它的輕視,結合插圖理解“輕蔑”。(板書:輕蔑)。
(4)‘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瘜ρ?!鐵罐由傲慢到輕蔑,再到惱怒了,小朋友們,你們感覺到鐵罐的情緒變化了嗎?請用你精彩的朗讀把它的情緒表現出來。(板書:惱怒)。
(5)“‘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鐵罐就是這樣傲慢、輕蔑、惱怒地奚落陶罐,它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2、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會有什么反應,隨著時間的流逝,故事又有什么變化呢?咱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1、出示字詞,認讀課文1至9自然段里出現的生字。
2、交流記憶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師小結:可以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記,可以利用熟字來記。
3、練習用這些生字擴展組詞。
4、指導寫字。
引導分組觀察:“陶、謙、嘴、惱、吵”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的字?!芭?、感”都是上下結構、上長下短的字?!疤摗笔前氚鼑Y構的字,注意第三筆是“”。
5、學生提出需要教師指導書寫的字。教師范寫學生提出的字。
6、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進行輔導。
7、展示學生寫的字,互相評議。
謙虛驕傲。
傲慢。
輕蔑。
惱怒。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四
1、認識6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御廚、奚落、懦弱,輕蔑、和睦相處、覆滅”等詞語。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
重點:自讀課文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難點: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一)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陶罐和鐵罐
2、提問: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談話:今天我們學習這則寓言,就是發(fā)生在這兩個罐之間的小故事。通過他們的對話,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下面我們就帶著一種探究的心里去讀這篇課文。
(二)學生自讀自悟課文
1、讀下列詞語:奚落謙虛傲慢懦弱輕蔑爭辯惱怒
相提并論和睦相處羞恥渣滓氧化無影無蹤
2、默讀課文,邊讀邊批注。
3、思考:
(2)當陶罐被人們擦洗干凈后他說了什么?這說明什么?
4、分小組討論思考題。
5、全班討論,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6、分角色朗讀課文,同學評議,再選一組朗讀。
(三)教師小結
(四)全班討論。結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實踐回答這個問題。
(五)提問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國王御廚里自恃堅硬的鐵罐看不起陶罐。許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舊光潔如新,而當年堅硬的鐵罐卻不復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五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勾畫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讀課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3.默讀課文,思考:文章介紹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的幾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學生討論后明確:
(1)鐵罐看不起陶罐(1~9)。
(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10~17)。
(三)精讀課文。
1.自讀1~9段,思考:鐵罐看不起陶罐,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對比,陶罐是怎樣的態(tài)度,試著把你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課文體現出來。
2.再讀10~17段,請用簡單的字和詞語概括出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3.學生自學,組織討論,全班交流,此時,教師恰當點、撥、抓重點詞語和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
(四)品味含義。
1.說一說,你喜歡鐵罐還是陶罐,為什么?
2.你想對鐵罐(或陶罐)說些什么?
3.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編故事。
重新編一個發(fā)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編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達什么意思圍繞這個意思去選材。
(六)板書設計。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六
2.抓住重點,詞句來讀懂課文,評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3.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本劇。
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評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基本模式。
引——探——議——練。
1.創(chuàng)設情境,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3.議論爭辯,頓悟創(chuàng)新。
4.訓練技能,激勵發(fā)展。
一、導入新課。
二、讀讀。
1.自由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再讀課文,說說陶罐與鐵罐的異同。
三、演演。
1.學生選定自己樂于表演的角色。
2.學生分小組演練,教師巡回指導。
3.學生按課文所描述的“人物”的語言,表情進行表演。
4.師生共同評議。
四、議議。
1.默讀課文。
思考:你喜歡陶罐還是鐵罐,為什么?
2.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來評價“人物”,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見解。
五、說說。
1.讓學生說說學了這篇課文,從中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2.提示寓意:全面的看問題,懂得各人有各人的長處,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驕傲自大,要正視自己。
板書設計。
(無價之寶)陶罐——謙虛,友愛,善良。
(無蹤無影)鐵罐——驕傲,自大,傲慢無理。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的:
1、認識6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御廚、奚落、懦弱,輕蔑、和睦相處、覆滅”等詞語。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自讀課文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難點: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2、提問: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談話:今天我們學習這則寓言,就是發(fā)生在這兩個罐之間的小故事。通過他們的對話,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下面我們就帶著一種探究的心里去讀這篇課文。
(二)學生自讀自悟課文。
1、讀下列詞語:奚落謙虛傲慢懦弱輕蔑爭辯惱怒。
相提并論和睦相處羞恥渣滓氧化無影無蹤。
2、默讀課文,邊讀邊批注。
3、思考:
(2)當陶罐被人們擦洗干凈后他說了什么?這說明什么?
4、分小組討論思考題。
5、全班討論,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6、分角色朗讀課文,同學評議,再選一組朗讀。
(三)教師小結。
(四)全班討論。結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實踐回答這個問題。
(五)提問。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國王御廚里自恃堅硬的鐵罐看不起陶罐。許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舊光潔如新,而當年堅硬的鐵罐卻不復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謙虛傲慢。
光潔樸素美觀不復存在。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八
一、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簡單,卻寓意深刻。向我們講述著深刻的道理。本文運用大量的對話來向我們展示兩只不同的罐子,讓我們深深體會到陶罐的謙虛,鐵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詞語也說明了這一點。如驕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謙虛、輕蔑、爭辯、憤怒等很多。
文章以兩只罐子的對話為線索,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文章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會全面的看問題,要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這也是教學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十一個生字,會寫十二個生字。
2、朗讀中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中的故事內容,了解語言蘊含的道理,思考陶罐和鐵罐的最終結局。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課文,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3、自編、自導、自演《陶罐和鐵罐》課本劇,用獨特的語言及形體動作演繹這個故事。
4、將《陶罐和鐵罐》這則寓言改寫,逆向表達,使陶罐和鐵罐,進一步掌握寓言特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品行互換,變成《鐵罐與陶罐》造思維能力,把讀與寫緊密結合起來。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不以己之長比他人之短,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并且學著用發(fā)展變化的眼光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大家看一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學生可以用手敲一敲,聽一聽來判斷是陶罐和鐵罐。)。
生1:我會選擇陶罐,因為鐵罐容易生銹。
生2:我會選擇鐵罐,因為陶罐容易打碎。
生3:設計意圖:利用實物,讓學生親自動手摸、敲,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并巧妙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直入中心,為學生體驗情感奠定了基礎。
3、師:今天,陶罐和鐵罐這兩件物品非常高興地來和我們大家做游戲,你們想不想和它們成為好朋友們呢?(出示課件:認讀詞語,理那就請你們先來認識百變的他們吧!解詞意)學生在電腦前用鼠標操作點擊各種陶罐和鐵罐的圖片,來認讀詞語,并查看詞意資料,進行理解。設計意圖:該環(huán)節(jié)以識字為明線和主線,以理解閱讀為暗線和輔線,不僅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還力爭使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和諧統一。
二、讀中感知。
1、師:陶罐和鐵罐結交你們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好開心喲!那你們想不想了解一下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呢?那就請你們睜大眼睛看屏幕,豎起耳朵聽我講吧!教師一邊出示課件,一邊繪聲繪色地朗讀課文。設計意圖:以課件強烈的畫面和豐富的內容沖擊學生的視覺和心靈,將過去拉到現在,縮短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文本,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愿望。
2、現在書就在你手邊,想不想把課文再讀一讀?那就請大家讀吧!可要注意讀書方法喲!用課件出示讀書方法:讀吧!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默讀,可以放聲讀,也可以同桌一起分角色朗讀,對你喜歡的語句還可以多讀幾次。思吧!關于陶罐和鐵罐,你喜歡誰呢?理由是什么?設計意圖: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自主地、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在讀中進行初步的感知,在思中進行內心的體味。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
三、畫、議、讀、演中感悟,學中有樂。
1、師:同學們,你們讀好了嗎?思好了嗎?那我就來采訪采訪)你們。教師像記者一樣隨機采訪:你喜歡誰?(學生接受采訪做答。師:那我們就小組合作一起來交流一下你們的思吧!設計意圖: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
2、畫一畫。
師:先別忙著行動,看我這里帶來了什么禮物。設計意圖:教師微微地神秘一笑,故弄玄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熱情。師:我知道你們各個都是小畫家,所以我這里準備了兩張沒有表情的臉,請你們在議的同時為他們畫出表情,怎么樣?(學生情緒高漲,分小組合作,紛紛畫出陶罐和鐵罐的表情,并)進行小組討論交流。
3、議一議。
師:匯報交流會現在開始了。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師隨機問學生:你這是畫得什么表情?為什么要這樣畫?同時指導學生抓住對話、抓住重點語句充分朗讀,讀出文中人物的語氣,體會說話時的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邊讀邊想像人物在對話過程中的語氣、神態(tài)、心理、動作,感受鐵罐的傲慢、陶罐的謙虛,加深對文章的體會、感悟。
設計意圖: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產生了極大的樂趣,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又把握了“人物”的內心活動,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學生對畫畫表現的興趣更濃,教師順勢利導,讓學生展示。這時對學生的提問(為什么這樣畫?)更具有深刻意義,教師抓住這一問題,讓學生談出各自的感受,挖掘了學生思維,拓展了學生想像。引導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解讀文本,感悟文本,再現文本。
4、演一演。
引導學生根據教師自制道具和喜愛演的角色上臺演一演“陶罐和(教師點撥表演時的語氣、語調、表情、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對鐵罐”人物特征的展示。)設計意圖:課文中的人物對話、動作、神態(tài)和情節(jié)都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用獨特的語言及形體動作演繹這個故事,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開辟空間。
5、玩一玩。
師:同學們表演得很棒,我想陶罐和鐵罐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讓我們來做個游戲考考你吧!瞧這片草地上盛開著鮮花,每朵鮮花后面都有一個詞語,請你摘下那朵鮮花,大聲地朗讀那個詞語,之后再把它放到相應的陶罐和鐵罐中!設計意圖:在玩中不僅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地是考查了學生對課文語言吸收、內化、積累和運用,并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作鋪墊。
四、模擬采訪,領悟寓意。
師:請摘下鮮花的同學們留步,老師當記者采訪你們:你知道你們的優(yōu)點和缺點嗎,今后打算怎樣做?《陶罐和鐵罐》這個故事給你怎樣的啟發(fā)?你想對陶罐、對鐵罐、對自己或別人說點什么呢?(話音剛落,學生便迫不及待地表達自己的見解。)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說出自己心里想說的話,從課堂走向生活,由知識轉為實踐。由哲理知識向生活實踐延伸,在交流中引導學生懂得要做個謙虛、不驕傲、汲取別人長處的孩子。
五、放飛想像,讀寫結合。
師:學完這則寓言故事,同學們都喜歡陶罐,因為陶罐的身上有許多優(yōu)點;可是鐵罐就沒有優(yōu)點嗎?鐵罐堅固不易破碎這一點不值得陶罐學習嗎?陶罐就沒有缺點嗎?陶罐雖然光潔、樸素、美觀,但它容易碎,不結實,這一點鐵罐說的也是實情。
師:讓我們大家放飛思路,大膽去想,共同來改寫這則寓言,贊。揚鐵罐,批評陶罐,賦予他們相反的性格,題目改為《鐵罐和陶罐》生:(邊議邊改,集體創(chuàng)作)大意如下。陶罐很驕傲,看不起鐵罐,常常奚落它?!拌F罐子,你敢和我比“人們用我們盛東西,美嗎?丑陋的東西,就知道你不敢”陶罐回答:不是讓我們比美……”一天,突然發(fā)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鐵罐卻安然無恙。
師:這樣學習課文的語言就融入了你的語言倉庫,就變成你能運用的活的語言了。
設計意圖: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應用語言。激發(fā)想象、拓展延伸都是從課堂走向生活,由知識轉為實踐。改編寓言——重構文本的設計,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從“解讀文,從而實現閱讀創(chuàng)新。本”到“重構文本”再到“超越文本”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九
教材分析:
《陶罐和鐵罐》是三年級上冊第七組里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這個故事主要是通過對話展示情節(jié)、推進故事發(fā)展,塑造人物形象,闡明道理。全文共17個自然段,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至第9段,講的是自滿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謙虛的陶罐以禮相讓,據理力爭。第二部分是第10至17自然段,講的是許多年過去了,陶罐被人們挖掘出來依然如故,而鐵罐早已無影無蹤。從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應相互尊敬對方特長、和睦相處。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孩子比較喜歡讀童話故事,《陶罐與鐵罐》是一則童話,本篇課文內容簡略易懂,對話有趣,學生樂于去讀。應放手讓學生自讀,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教師作適當的引導。讓學生抓住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以及表現陶罐和鐵罐說話時的不同神態(tài)、語氣的詞句,體會他們的不同內心活動,并要說出自己的感受和見解。教學目標:
1、識“陶、懦”等幾個生字。會寫“陶、謙”等6個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有禮。教學重點:
兩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新課。
知道孩子們喜歡交朋友,今天老師也請了兩個朋友,你們瞧是誰呀?師板貼陶罐和鐵罐的圖片。(這是陶罐,這是鐵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陶罐和鐵罐。
“陶”字很容易寫錯,請大家舉起右手跟老師一起寫這個“陶”字,(板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中).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陶罐和鐵罐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自已試著把這篇課文讀通讀順。開始吧?。ㄉx)。
師過渡:聽說咱們班的同學的學習能力特別強,今天老師想見識見識,接下來誰來露一手,讀讀這些新詞。
2.出示詞語課件:
御廚傲慢奚落謙虛懦弱和睦相處。
輕蔑爭辯惱怒羞恥。
荒涼懦弱相提并論。
抽生讀(若讀得好:——你真像個小小播音員,讀得可真準!??——請你當小老領著大家讀一讀,好嗎?——)強調“懦弱”的“懦”的讀音,指導書寫“荒涼”的“荒”字。(設計意圖:檢查字詞預習情況,知道重點字的書寫).三、研讀課文,指導朗讀。
看來生字新詞大家掌握的不錯,那課文中陶罐和鐵罐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生:鐵罐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他;陶罐跟他講道理,可鐵罐就是不理他,隨著時間的流逝,宮殿倒塌了,王朝覆滅了,陶罐和鐵罐被埋在厚厚的塵土中,后來,陶罐被挖出來,鐵罐卻無影無蹤了。
師:孩子,你真會讀書,能把這么長的一篇文章能讀成薄薄的幾句話,真不簡單!板: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用尖刻的話數落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嘲笑別人)。
(我覺得陶罐很謙虛)師板:謙虛。
齊讀,其實這是一對意思想相反的詞。(反義詞)。
師:現在就讓我們也搖身一變,變成這兩只罐子,讀讀他們的對話。看我們能不能讀好鐵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謙虛。(學生自由練讀,師巡視)出示:“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的問。
“不敢,鐵罐兄弟?!碧展拗t虛地答。
師:是啊,用“鐵質”的東西去碰“陶質”的東西是不費吹灰之力的,而“陶質”的東西去碰鐵質的東西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也就是說鐵罐抓住了陶罐的一個致命弱點——易碎。
板:易碎。
師:想到這,鐵罐就更加傲慢起來,現在誰能讀好鐵罐的話?(指名)。
師:真不錯,你簡直就是一只傲慢的鐵罐。/朗讀時,你真棒!你就讀出了鐵罐的傲慢。
傲慢的鐵罐子,你是不是不忍心奚落陶罐子呀!
師:面對鐵罐子傲慢地發(fā)問,陶罐子卻怎么樣回答?(指讀)。
(剛才鐵罐子稱陶罐為陶罐子,而陶罐卻稱鐵罐為兄弟。)他們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我們試著把它讀出來。(生讀)。
師:請男生來當一回驕傲的鐵罐,請女生當一回謙虛的陶罐。(男女生讀)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仿佛真的看到了國王御廚里的那兩只罐子。同學們之所以能讀的這么好,是借助這些提示語的幫助。接下來,我們繼續(xù)用這種方法學習課文。
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過渡:就是這樣傲慢的鐵罐,就是這樣自以為是的鐵罐,他繼續(xù)奚落的陶罐.(指名讀)。
師:是呀,鐵罐就知道孤罐不敢碰它,因為陶罐太(易碎)了,陶罐在鐵罐眼中一無是處,所以鐵罐更(囂張了),更——瞧不起陶罐了。
師:你想借助哪個提示語幫你讀好這句話?(輕蔑)?
你能帶著輕蔑的神情再讀讀鐵罐的話嗎?(該生再讀)。
你們也能這樣讀嗎?(齊讀)。
“懦弱”的“懦”是本課的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生字寶寶?(加一加:忄+需)。
在這千萬不能讀半邊字,念成需,齊讀“懦弱”
你理解“懦弱的意思嗎?能給他找個相反的詞嗎(堅強)。
師:孩子們,陶罐真得像鐵罐說得那么懦弱嗎?(不是)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生讀)。
師:是呀,陶罐在為自己爭辯呀!這個“辯”字很容易跟這兩個字混在一起,發(fā)現他們的不同點。(指名說)附板:分“辨”花“瓣”爭“辯”
所以這個“辯”字中間是我們平所說的“讠”
點課件。
師:陶罐受了委屈,總想為自己爭辯一下,誰也愿意為陶罐爭辯爭辯?
(指讀)評:鐵罐這樣奚落陶罐懦弱,陶罐真的很想爭辯,同學們,在平時生活中,你與人爭辯過嗎?(齊讀)。
師:就是這樣傲慢地鐵罐,就是這樣自以為是的鐵罐,他打斷陶罐的話,繼續(xù)奚落著,請同學們繼續(xù)讀讀他們的對話,6-8自然段,感受感受他們當時的心情和說話的態(tài)度。
(生自由讀)。
師:大家能不能通過自己的朗讀和體會,填上形容他們說話的語氣或心情的提示語。
課件出示:請為他們填上形容說話的語氣或心情的提示語。
“住嘴!”鐵罐惱努了,他說:“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你想給哪句話加什么提示語?
a生:“住嘴!”??加“怒氣沖沖,生氣,忿忿,氣憤”
師:為什么加上這個提示語?(因為這時鐵罐惱怒了)。
師:你能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嗎?(生讀)。
師引:此時的鐵罐越來越不耐煩了,說的聲音也越來越——大了,說的話也越來越——難聽了。它的態(tài)度已由傲慢上升到了惱怒了,它已經聽不進別人的任何話語了,只覺得自己是最好的了。
你還想加哪個提示語?()帶著你的理解讀一讀,(生讀)。
師:“和睦相處”
b“何必這樣??。
師:你還想給哪句加提示語?
(不緊不慢,心平氣和)。
為什么加上這個詞?(因為陶罐不想跟鐵罐吵,他想和鐵罐和睦相處,所以說話不緊不漫。)。
出示詞紙帶著你的理解讀讀?
師:“和睦相處”好一個詞,何止是陶罐和鐵罐需要“??”
咱們同學之間需要——,老師之間需要——,家庭成員乃至整個社會也需要——。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c.“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為什么?
師:你想給這句加哪個恰當的提示語?(火冒三丈,惱羞成怒,怒氣沖天)。
是啊,此時鐵罐越來越生氣了,說得聲音——更大了,說的話也——更難聽了,此時他已(火冒三丈)了。
你能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嗎?(生)。
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生評)你也來試試。
師:生氣時,我們也可加上適當動作。
(通過讓學生添加提示語,更好地指導學生朗讀,幫助學生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師:就是這樣傲慢,神氣的鐵罐,就是這樣謙虛,寬容的陶罐,讓我們同桌一起來演一演,他們的故事吧!(自由練)“最短時間找到合作伙伴”“哪對同桌演一演,這兩只罐子?(請同學上臺演)。
來說說看,他們兩個表現的怎么樣?評:
師:讓我們一起分角色演一演吧?。ㄕ埾氘旇F罐的站起來,陶罐坐著,準備好了嗎?)。
聽了他們之間的對話,你想對陶罐或鐵罐說些什么?又想對自己或誰說些什么?(練筆)。
出示:聽了他們之間的對話,你想對陶罐或鐵罐說些什么?(通過讓學生去動筆,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一方面幫助他們感受文中人物的對錯,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板書設計:
(長處)。
謙虛。
傲慢。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
作者姓名:馬燕娜作者學校:西安鐵五小學聯系方式:***。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十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認“陶”等10個生字、會寫“謙”等14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奚落、懦弱、輕蔑、相提并論、和睦相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不同角色的神情語氣,并抄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3、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以讀為主,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分角色朗讀,在讀的過程中理解和感悟。
2、通過課文中陶罐和鐵罐的對話,抓住課文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體會人物的內心和品質。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學習陶罐的謙虛有禮,寬容友愛;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待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二、教學重點。
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三、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理解文中所闡述的道理。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通過展示陶罐和鐵罐的實物,讓學生去觀察發(fā)現陶罐和鐵罐各自的特點。(你發(fā)現了陶罐和鐵罐的特點了嗎?陶罐易碎、鐵罐堅固)。
(二)學習字詞。
1、引導學生拼讀、書寫、識記“陶、謙、虛、嘴、惱、怒、吵、感、荒、樸、素、值、受”14個生字(拼音、筆順、書寫)。認讀“陶、懦、辯、惱、恥、逝、殿、掘、樸、素”10個生字。
3、重點指導以下幾個易寫錯的字:荒、值、素、感。
4、重點指導以下幾個易讀錯的字:“逝、恥”是翹舌音、“素”是平舌音。
(三)初讀課文,把握全文大意。
1、齊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全文大意。
2、自由讀。指導學生自由朗讀,畫好自然段,并把表現陶罐和鐵罐動作和神態(tài)的詞句圈起來。
(四)給課文分段。
根據故事發(fā)展的時間順序、地點的遷移給課文分段。
第一大段:第1~9自然段。
第二大段:第10~17自然段。
(五)作業(yè)布置:
1、中午:用田字拼音本把生字每個抄3次,組兩個詞。
2、用課文本抄寫p169頁新詞,每個抄1行。把表現陶罐和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抄下來。
3、預習課文。
(六)板書設計。
第一大段:第1~9自然段在國王的御廚里。
第二大段:第10~17自然段荒涼的場地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
2、詞語復習。
(1)ppt展示新詞,個別讀,糾錯,全體讀。
(2)強調易讀錯的詞語:懦弱、輕蔑、惱怒(n/l不分)、(平翹舌)羞恥、流逝、樸素。
(二)課文學習。
1、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
(1)全班讀第一自然段。鐵罐是一個什么樣的罐子?(驕傲)它是怎么對待陶罐的?(奚落)奚落是什么意思?(看不起、挖苦,讓它在大家面前出丑)。
(2)我們看到第一部分是通過陶罐和鐵罐的什么進行描寫的?(對話)陶罐和鐵罐之間有多少次對話呢?鐵罐的又有什么樣的感情變化呢?請帶著這兩個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的2~8自然段。
反饋:幾次對話?個別回答(3次),分別是哪三次?(第一次:2-4自然段、第二次:5-6自然段、第三次:7-8自然段)。
陶罐和鐵罐有什么情感變化?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3)個別讀(兩位同學)第一次對話,引導學生分析鐵罐此時的感情態(tài)度是(奚落陶罐)。師師范讀,再找兩位同學個別讀。
(4)男女讀第二次對話。那這個時候鐵罐的態(tài)度還僅僅只是奚落陶罐嗎?鐵罐這時候是什么態(tài)度?(憤怒)男女交換讀,師點評。
(5)分組讀第三次對話。你感受到了嗎?鐵罐這時候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更加憤怒,火冒三丈,甚至要把陶罐碰成碎片,老師看看你們能不能讀出這種語氣來。)交換分組讀。
(7)第9自然段,陶罐不再理會鐵罐。
2、陶罐和鐵罐分別有什么下場呢?帶著這個問題,默讀課文的第二部分,并畫出關鍵的句子。
師總結:陶罐還是那樣光潔、樸素、美觀。鐵罐呢?課文怎么說的?連鐵罐的影子也沒看到。鐵罐去哪了?生銹了,消失了。
(三)小組合作:說一說、寫一寫。
小組討論,個別說,說一說你學了這篇寓言故事得到了什么啟發(fā)。把你的啟發(fā)寫下來。
(四)師總結。
(五)作業(yè)設計。
1、把這個寓言故事說給爸爸媽媽聽。
2、把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3、再找?guī)妆驹⒀怨适伦x一讀,思考寓意。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十一
1、熟練掌握本節(jié)課生字。理解“奚落”、“輕蔑”、“覆滅”、“遺落”、“相提并論”和“和睦相處”等同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對話。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fā)現別人的長處,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學會合作。
懂得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體會其中表達的寓意。
深刻理解寓言的寓意。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講述的`就是發(fā)生在這兩個罐子之間的故事。
2、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難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讀幾遍。
2、掃清文中生字障礙。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3.同桌之間互相讀課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讀一段,或分角色讀?;ハ嘣u議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主要寫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的什么事?2、快速瀏覽課文,要求學生認真思考:文中的陶罐和鐵罐分別像是怎樣的人?可在表現他們特點的詞句下作標記。
四、研讀感悟,體會寓意。
1、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思考以下問題:
2、請同學們邊讀就邊把有關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結合相關的語句談理解。
3、演一演。
(1)小組練習分角色表演讀,要求只讀對話,在讀對話時要有人情人境的動作和表情。
(2)表演展示。(視頻出示對話句子。)。
五、表達感受,升華情感。
學到這里,同學們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們想說什么呢?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
1、改編童話。
(1)陶罐和鐵罐各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引導學生不要被課文所限制,放開思路,暢所欲言。)。
鐵罐:優(yōu)點——不易碎,堅硬。
缺點——易生銹,難看。
陶罐:優(yōu)點——不生銹,美觀。
缺點——易碎,不堅硬。
(2)指導學生以《鐵罐和陶罐》為題,改寫這篇童話故事。
2、自編童話。
以《xxxx和xxxx》(如:小溪和大海、綠葉和紅花、鉛筆和鋼筆、牙齒和舌頭……)為題,展開想像和幻想,編一個童話故事。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篇十二
2.抓住重點,詞句來讀懂課文,評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3.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本劇。
重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評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準備。
教學基本模式。
引――探――議――練。
1.創(chuàng)設情境,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3.議論爭辯,頓悟創(chuàng)新。
4.訓練技能,激勵發(fā)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讀讀。
1.自由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再讀課文,說說陶罐與鐵罐的異同。
三、演演。
1.學生選定自己樂于表演的角色。
2.學生分小組演練,教師巡回指導。
3.學生按課文所描述的“人物”的語言,表情進行表演。
4.師生共同評議。
四、議議。
1.默讀課文。
思考:你喜歡陶罐還是鐵罐,為什么?
2.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來評價“人物”,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見解。
五、說說。
1.讓學生說說學了這篇課文,從中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2.提示寓意:全面的看問題,懂得各人有各人的長處,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驕傲自大,要正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