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可以更好地理解書中的情節(jié),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并對所讀內容進行批判性思考。那么如何寫一篇引人入勝的讀后感呢?首先,要對所讀書籍的內容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思考,把握主題和情節(jié),捕捉到作者的核心觀點。其次,要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和閱讀背景,從個人角度出發(fā),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感受。同時,要語言簡練,情感真摯,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要注重結構和邏輯,將讀后感分為導入、主干和總結三個部分,使整篇文章層次清晰,文字流暢。接下來是一些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在寫作時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烏塔讀后感篇一
今天,我讀了《烏塔》一篇課文。認識了一位細心、自食其力的小女孩。讀完這篇課文后我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汪曉潔在羅馬認識了一個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烏塔。她為了準備這次旅行,用了三年的時間做充分的準備。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自力更生的細心的小女孩。
當我讀到“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陪小孩玩?!边@段話時,我不禁被烏塔的獨立打動了。頓時,我感悟到:烏塔真是一個細心的小女孩呀,她出去旅游竟然可以自己掙旅費,他就算是用的爸爸媽媽的錢去旅游的,但她也是自己出遠門的呀,這全部都是我們中國孩子所做不到的。比起烏塔來看,我們中國孩子實在是太細皮嫩肉了。因為我們中國孩子在家里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蔽矣X得,中國孩子應該好好反省一下,深刻的想一想:為什么別的國家的孩子能自己掙錢,而我們卻不能?!”
對比烏塔,想想我自己,我不禁感到羞愧。記得那是一個周末的晚上,我正在悠閑地看電視,媽媽讓我去超市買東西,我心里暗自想:這黑燈瞎火的晚上,你怎么不去呀?。靠墒俏矣植荒芊瘩g,所以我只好拿著媽媽給的一筆“巨款”去超市了。然而,當我走到那條既偏僻又很少有燈的小路上時,我害怕的程度就像是馬上就要上刀山下火海了一樣。每當我看到路旁的大樹在微弱的燈光的照耀下,像一個張牙舞爪的妖怪時,我就心驚肉跳、毛骨悚然、惶恐不安……要是換做烏塔,她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去超市,而且還是不帶一點恐懼的,比起烏塔來看,我真是太懦弱了。
讀完《烏塔》后,我決定以后要做一個自食其力、做事有條理、計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的小女孩。
烏塔讀后感篇二
最近,我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文中小烏塔那種竟敢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勇氣令我好不敬佩,所以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學得特別認真。
(先寫總體感受。)。
這篇文章主要寫“我”在羅馬認識了一位年僅14歲的小朋友烏塔,在“我”與烏塔的樊談中,我了解到了她正在讀小學,這次署假獨有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
(再寫文章的主要內容。)。
當我讀到“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介紹得十分詳細”時,我頓時被烏塔那充分的準備驚呆了,要是我出門的話,我一定會讓我的爸爸媽媽給我準備,我只要自己帶著東西出門就可以了。從未想過去設計旅行路線或去閱讀那個地方的旅游指南,可以說是根本沒有動過那個念頭。而烏塔就不一樣了,她為這次旅行整整準備了3年,讀了很多有關她所要旅行地方的書籍,掙了許許多多的旅費,而且還掌握了自己怎樣的獨立自主的生活,怎樣的勤儉節(jié)約。其實,不只是我,也有許多中國孩子跟我一樣,從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溺愛里,顯得驕生慣養(yǎng),做什么事都依賴別人,從來不自己單獨做。有時家長給一個星期的零花錢,我們會不到一天就花光了,然后繼續(xù)向爸爸媽媽要,一點也不覺得難為情。而外國小朋友就不同了,他們每花一分錢都在想這些錢怎樣花才劃得來,不僅每花一分都精打細算,而且還會怎樣掙錢,這充分說明了外國小朋友與中國小朋友所受教育的差異。
(寫自己的內心感受,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也可以結合課文的某些句子談感受。)。
(寫自己的獨特感受,通過對比反思我們中國的教育。)。
烏塔讀后感篇三
中國的孩子和外國的孩子差別非常大!中國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外國的孩子七八歲就幾乎可以當家了,你們看,差異真的是很大呀!
課文《烏塔》里面,主人公“烏塔”是多么厲害呀!一個人獨自游歐洲,而我們中國孩子連一個市都不能出去,一出去父母都給嚇了半死。
我的爸爸給我講過一個故事:外國的人一生下來就很辛苦,長大之后要自己養(yǎng)活自己,途中父母不會給他們一分錢,就算死了也沒關系,因為他們知道這個孩子長大了之后也沒有用了。直到他們有了一番事業(yè),才肯給他們錢。
我們不是一臺死讀書的機器,也不是溫室中的花朵,更不是籠中的鳥兒!我們也要自由地飛翔,因為我們不是一只枝頭的麻雀,我們是一只展翅高飛的鳳凰呀!
父母,我也要自由,不然我的翅膀會退化,讓我無法飛翔……。
烏塔讀后感篇四
我有這種勇氣嗎?沒有。我有這種自主意識嗎?沒有。我有這種獨立能力嗎?沒有。
我為什么沒有這種勇氣?我為什么沒有這種能力?我不禁問自己。這使我又想起四月份的春游。
春游的前一天,媽媽早早地幫我把餅干、蘋果、礦泉水等準備好,第二天一大早,我背起媽媽收拾好小書包,輕輕松松來到學校。大家排好隊,剛走出校門,就看見在門口等候的媽媽和其他家長。等我們的隊伍過去,他們就遠遠地跟在隊伍后面,將我們保護在他們的視線之下。走了一段路,家長們就開始走到孩子們身邊,背包不知不覺就背到家長們身上了。烈日上來,媽媽和其他家長開始行動,看帶隊老師不注意,悄悄給我們送上水或飲料,還不時伸出手幫我們遮擋太陽。他們既擔心帶隊老師批評,又害怕給我們丟臉,這可難為了媽媽和其他家長們。而他們卻不知,孩子的依賴心理就是在父母的百般擔心及嬌寵中養(yǎng)成的。
我們碰到難事,總是把期望的目光投向父母。而我們的父母,也把這種救助的目光當成理所當然的事??倳敛华q豫地幫我們解決。而在不知不覺中,就培育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族。
大文豪歌德說:“失去勇氣,就失去了一切?!泵鎸щy,勇敢面對并積極想辦法解決,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也只有這樣才能是我們健康的成長,才能是我們不斷的突破自己,超越自我!
烏塔讀后感篇五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陷入了沉思。
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只有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出國旅游的故事。烏塔為了出國旅游,作了許多的準備,如設計了旅行路線,攢旅游費,閱讀資料和書籍。她每到一地,就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購紀念品。同時,課文還描寫了烏塔關心中國小朋友有沒有出去旅游的機會。文中的烏塔認為,父母愛孩子,就應讓他們單獨出門,親自出外去看一看等。這些,都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她們對生活的熱愛。
我認為:烏塔有這么強的獨立生活能力,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外國的小朋友敢于離開父母,思想獨立,敢于挑戰(zhàn)自理能力;第二是外國的父母愿意放手,鼓勵小朋友培養(yǎng)自立能力。但是,我們中國許多小朋友就不一樣,我們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要不就是父母很愿意放手,但是孩子不愿意學習自理能力,不敢面對和嘗試;要不就是父母庇護著孩子,根本就不放心孩子獨自外出生活。
其實,我也有一次獨自外出的經歷。今年暑假,爸爸媽媽把我送到寄宿學校去參加夏令營。事前,我參觀了學校和宿舍,覺得很喜歡。但到了到學校報到的那一天,一想到往后這21天就住在這里,不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我就忍不住哇哇大哭,眼淚“吧嗒吧嗒”地流了下來。可是,爸爸媽媽堅持要我留下來,鼓勵我和小朋友們一起生活,我被他們逼得無可奈何,只能強行被留下了!
第二天早上第一節(jié)課,老師說要選一位班長。他左看右看,好像若有所思的樣子。突然,他把目光移向我,決定讓我來當班長。在那次夏令營中,我認識了50多個新朋友,學習了不少英語知識,學會了國畫的技巧,老師還獎勵了我許多的“美元”,我用這些“美元”換到了許多獎品。
那次夏令營我過得比想象中愉快。于是,我明白:爸爸媽媽帶我到這里來是鍛煉我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挑戰(zhàn)能力。不過,和課文中的烏塔比起來,我還是差遠了。下一次,我要爭取自己主動報名參加夏令營,還要到外地去旅游。
50。
烏塔讀后感篇六
中國的孩子缺少自理能力,加上父母的溺愛,幾乎家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墒?,我們能否想到,父母總會有一天會去世,如果你連一點生活的本領都沒有,你就會被社會淘汰。
我的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人們。他們每天早上要爸爸媽媽叫起來,衣服要父母準備好,甚至,還要父母給他們穿好衣服!什么事情都要父母做,無論大事小事,父母都會寵著孩子,不讓他伸一下手。
《烏塔》一文讓我懂得了自立的重要性。因此,我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的人,這樣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烏塔讀后感篇七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想到了很多,特別是文中的那個小女孩是那么的自立自強?。?BR> 她才14歲,竟然能獨自一個人游歐洲,我是多么佩服和羨慕她呀!想起我自己,只在四歲的時候去過一次奶奶家,還是媽媽把我送到車站,奶奶在終點站把我接回家的。除此之外,我再也沒有自己去過任何地方。原因是我害怕而不敢去。
她為了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3年的.時間,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而且還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而我計劃表、計劃冊從來都沒做過,總是等事情到來的時候,手忙腳亂、丟三落四,一團糟。
烏塔靠自己的力量掙夠去歐洲的旅游費用,這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呀!我可做不到,因為我現(xiàn)在的一切花銷都是爸爸媽媽給的,自己連一分錢也沒掙過。即使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給的零花錢我也會立即花光。
讀了烏塔的故事,今后我也要在學習和生活中向烏塔學習。學習她自立自強的精神、學習她做事情有計劃有準備的習慣。鍛煉自己,成為一個獨立自強的人。
烏塔讀后感篇八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認真地讀了《烏塔》這篇課文,心里充滿著擔心和羨慕。既擔心他會迷路,又羨慕她可以獨自外出旅行。
一個14歲的女孩竟然如此的膽量!獨自一人游歐洲等國,難道她不怕被別人綁架嗎?我內心里充滿了無限的疑惑和驚奇!她和我們中國的孩子對比,我們真是差太遠了。我們中國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是生活在那“糖水”之中,我們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更談不上獨自一人外出旅行。爸爸媽媽總是把我們看作“金雞蛋”似的寵愛著。我們碰到困難時就把期盼的目光投向爸爸媽媽。父母也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不知不覺,我們就被寵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
14歲的烏塔,去歐州旅游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她認真地讀著與旅游目的地有關的書籍,設計好線路和日程表。還有賣力地為超級商場分發(fā)廣告,掙旅費,多么有毅力??!而我們外出旅游,不但不用掙旅費,連基本的行裝也不用準備。不用花力氣,爸爸媽媽做準備,我們就等著出發(fā),而烏塔能這樣漫游世界,必得到父母的支持,如果在中國,肯定會被當成離家出走的不良少年。
有人曾說:“失去了勇氣,就等于失去了一切!”我們不但失去了勇氣,而且失去了自信心。
今后,我們面對生活困難,不僅不能退縮,要從容面對,自己想辦法解決,要像烏塔那樣有勇氣和自信心。因為,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家的支持,還需要社會的支持。
烏塔讀后感篇九
在我的語文課本上有一篇課文叫《烏塔》。烏塔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她自己游歐洲而且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還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作者問:你一個人嗎?”烏塔居然自然地回答:當然。”從這里可以讀到烏塔的自立自強的能力和烏塔的勇敢。
真是讓我慚愧。一個14歲的孩子,獨自游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相信?!边@里說明了中國的父母對孩子們的封閉式教育,所以如果在中國有人說自己的孩子是獨自一人旅游的,大多數(shù)人都會以為他在騙人。
烏塔的旅費你以為是問父母要的嗎?錯!烏塔的旅費是自己掙的。烏塔在每個周末都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的時候還會去別人家陪小孩玩。說明了烏塔非常期盼這次旅行。烏塔為了去旅游,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呢!
讀《烏塔》這篇課文,我想到了以前的我比不上烏塔的事情。以前我在早晨起床,一雙襪子都讓媽媽幫我拿,洗澡的時候沒有爸爸的陪伴我都不敢去。媽媽讓我去超市買東西,剩下的錢都不給媽媽,而是自己拿著,現(xiàn)在我讀了《烏塔》,感到十分慚愧。
并且現(xiàn)在中國父母不讓孩子們完成自己喜歡的事,其實等于害了我們一生!我現(xiàn)在只想對父母說:爸爸媽媽放手吧!讓我們完成自己的夢想吧!讓我們從你們百般呵護的籠中飛向天空吧!”
烏塔讀后感篇十
我曾在我的語文書里學了一課叫《烏塔》,讀后,我有了許多感想。
烏塔是一位金發(fā)小姑娘,這個小姑娘用了3年的時間準備,要去歐洲旅游,烏塔又自由又不會讓父母擔心,我真為她驕傲。換作是我,我要是想出去玩,可沒有這么容易了,我要是去公園玩,媽媽就會說:不能下去玩,下面太危險了!快去讀書?!倍鵀跛脑竿湍軐崿F(xiàn),父母又不會擔心??粗鵀跛ミ^許多的地方,她都快要旅游全世界了。真羨慕她啊!
而且烏塔還是用自己掙的錢去旅游,而我們都是問爸爸、媽媽要錢去準備。要是我們都有這顆不要依賴父母的心就好了!
第二天早晨,烏塔向我道別,說晚上要坐火車去波恩。她還認真地告訴我要繼續(xù)掙錢,以后去中國旅游?!弊x了這一自然段,我就知道烏塔會繼續(xù)努力掙錢,她還要來我們中國旅游,她可真的太棒了!
一個14歲的孩子,獨自一人游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會相信。我問烏塔:’你一個人不怕危險嗎?你爸爸媽媽不擔心嗎?’”讀到這里,我感覺烏塔很勇敢,而且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做了充足的準備。
烏塔的努力和準備,讓我感到慚愧,我要像她一樣,等我11歲的時候,我也要努力掙錢,不問媽媽要錢去實現(xiàn)我的夢想。
烏塔讀后感篇十一
那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受益匪淺,《烏塔》這篇課文主要寫烏塔是“我”在羅馬認識的,她獨自一人去游歐洲,自已掙了一半的錢,爸爸又出了另一半。她這種獨立自主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去領悟。
當我讀到“說話間,她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她告訴我”……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買?!暗臅r候,我就看見了一位熱情、活潑,生活經驗很豐富的小女孩。要是換作我,決不會與她一樣,與別人交往,生怕別人會”吃了我“這種感覺。
我繼續(xù)往下讀:”喲,這么長的路程,我有點驚訝……不到400馬克。“我又看見一位勇敢、有恒心,有毅力的小女孩,我決對還沒有去歐洲就會緊張的要命,何況我們中國小孩從來都是嬌生慣養(yǎng),一個人去的話,自己不怕,可爸爸媽媽又不放心,所以只有在家長的陪同下外出旅游的,是吧!
烏塔這個人很好,她生存能力強,而且十分孝順家人,關心家人,有責任感,烏塔在我的印象中記憶猶新,我還要再讀一遍!
學過《烏塔》這篇課文后,我非常佩服這個德國的小女孩,因為她能獨自一人游歐洲。
有主見的烏塔。
烏塔覺得從電視和書籍里認識的世界不完美,自己和大人的興趣不同,就獨自一人游歐洲。
而我們中國孩子呢?是家里的寶貝,可以說: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自己的意思和大人的不一樣了,也不和大人說,就是說了,大人怕不安全也不會同意。我們要向烏塔學習,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朵。
考慮周到的烏塔。
烏塔在家就設計好日程,每到一地就查警察局的號碼,以便遇到困難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報個平安。
我呢?不是作業(yè)忘了,就是作業(yè)本忘帶了。有一次,我忘了拿作業(yè)本,跑回學校去拿,在路上看見我們班的同學正在玩石子,五點多了,他們的爸爸媽媽肯定急壞了。
烏塔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我想到哪里去玩,從來不是自己掙錢,而是問爸爸媽媽要的。
烏塔真是一個有主見、有準備和能獨立的小女孩。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烏塔讀后感篇十二
《烏塔》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出國旅游的成長故事。我跟文中的作者一樣,深深地被烏塔的獨立打動了,同時也在反思我們中國小朋友不獨立的問題。
獨立是一種行為能力,也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它需要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yǎng)。
烏塔在獨自旅游之前,查閱了很多書籍資料,設計好相關的路線,甚至自己掙旅游的費用;她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先查到警察局的號碼,向家人報平安,這些都是獨立的行為能力。但是我們中國的孩子往往有向往自由獨立的心,卻沒有這方面的能力,經常聽到一些新聞報道,很多上了大學的大哥哥、大姐姐一個人出門旅游都因缺乏獨立行為能力,遇到困難,不能順利解決;遇到危險,不能保證自身安全。不要說獨自出門旅游,很多孩子甚至連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照顧自己基本的衣食住行的生活能力都沒有。
不但小朋友缺乏獨立行為能力,而且我發(fā)現(xiàn)身邊的大人也缺乏獨立能力,最明顯的是缺乏獨立的精神狀態(tài)。他們很難做到像烏塔一樣一個人用心欣賞旅途中的美景,更是沒有辦法像魯濱孫一樣一個人在荒島生活。他們整天抱著手機,一沒有wifi,和外界失聯(lián),就會焦躁不安,這就是不能獨處、不夠獨立的表現(xiàn)。
之所以中國的大人、小孩都不夠獨立,我覺得這跟家庭教育有很大關系。
在中國家長的教育觀念里,除了跟學習、跟成績相關的能力需要培養(yǎng)外,似乎其他一切都可以忽略。就拿我來說吧,偶爾想幫媽媽做做家務或是學習一些做家務的技能,媽媽總說:“去去,寫作業(yè)去,這里用不著你,讀書是首要任務。”很多本來應該我自己做的事情,媽媽也都包辦了,生怕占用我的學習時間。另外一個原因,也是由于爸爸媽媽自身的精神狀態(tài)不夠獨立,他們過分依賴孩子,把自己的希望、自己的未來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因為我們,爸爸媽媽放棄了自己的生活,因此他們特別害怕我們有閃失。我想這也是導致他們過分溺愛我們,鈍化我們獨立能力的原因吧!
不管怎樣,獨立能力是我們成長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因此,不僅我們要像烏塔學習,我們的爸爸媽媽也要向烏塔的爸爸媽媽學習。
烏塔讀后感篇十三
前幾天,我們學了一篇叫《烏塔》的課文。講的是作者在意大利的羅馬結識了一個叫烏塔的小姑娘,了解到她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事。課文中的烏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烏塔是一個14歲的德國姑娘。我很驚訝:一個14歲的小女孩,竟能獨自一人游歐洲!在中國,如果孩子獨自去旅游,父母會以“你還是個孩子,外面太危險”這類理由拒絕。中國的家長太溺愛自己的孩子了,只讓我們在他們的“保護區(qū)”里成長,卻從沒想過鍛煉一下我們。因此,我就沒有過象烏塔那樣,離開家長的陪伴,獨自出遠門的經歷。
烏塔在旅行之前光做準備就花了三年時間。她都做了哪些準備呢?首先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出行路線和日程,還閱讀了許多有關旅游國家介紹的書籍。其次,烏塔為了掙旅費,她在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市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里還去別人家陪小孩玩??梢?,她準備得是多么充分!在我家,旅行之前也會做許多準備。提前擬定旅游線路、行程,準備各類物品,但這些工作都是爸爸媽媽做的,我只負責去玩,所以每次旅行回來,我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疑問。
烏塔還很有禮貌,是一個彬彬有禮的小姑娘。她能主動和素不相訓的作者打招呼。我在家里也是如此。每次在樓道里遇到陌生的爺爺奶奶,我都會主動向他們打招呼。他們總會開心地夸我有禮貌。
不僅如此,烏塔還很有主見,善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作者的話在烏塔看來是錯的,盡管她只是個孩子。當我爸爸媽媽教導我時,對于他們說的不對的,我也會反駁他們。而爸爸媽媽也會認真聽我表達我的觀點,適當采納。
讀完《烏塔》,我掩卷沉思,烏塔這么自立自強,我以后也要做個自立自強的孩子!
烏塔讀后感篇十四
這堂課,我們學到了《烏塔》這篇課文,我的心被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所深深地震撼了。平時,家里的事情都是媽媽一個人打理的,而我就像軟禁在牢籠中的困獸一般,十分不自由,媽媽把我當作了一塊價值連城的珍寶一樣愛護,很少讓我做過太大的事。烏塔能自己去游國外,而我除了家里就是學校,真是枯燥的生活??!她能自己獨立生活,可與我恰恰相反,我有時會像個小皇帝,天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記得有一次:我剛放學出來,發(fā)現(xiàn)媽媽還沒有來接我,我便打了一個電話通知了媽媽:“媽媽,我想到新華書店去看一下書,可以嗎?”誰知,媽媽卻慌亂地叫道:“不行,我還沒來接你,你獨自一人不能去,會有危險的!我很快就能趕到你學校的!”我很不解:一向喜歡我看書的媽媽,怎么一下子就變成這樣子了呢?當媽媽過來接我時,我才解開了這個疑惑:“哎呦!我的小皇帝啊!你沒有受傷吧!現(xiàn)在新聞里都有報導,抓小孩子的人很多,自己一個人走是件很危險的事情,你受一點傷,我都會很擔心的!”那時我還小,只是用似懂非懂的目光看著媽媽,我心想:哎!總之,一句話,就是不讓我一個人走嘛!用不著那么拐彎抹角了!
如果我能像烏塔一樣的話就好了,多么自由??!可是,我現(xiàn)在改變了心思,我要向烏塔學習!
學習烏塔并不是學習她一個人環(huán)游歐洲,而應該從生活中的小事學習她。首先要學習她的獨立性!每天早上自覺起床,自己做早飯,自己洗衣服。。。。。。這樣還能使疲憊不堪的爸爸媽媽獲得安慰。
小鳥長出翅膀總要飛向藍天;小獅子長大了,總要學會自己去捕食;小鷹長大了,總要自己學會展翅高飛;我長大了,總要學著做一些事情鍛煉自己。我要向烏塔學習,長大以后也成為像烏塔那樣獨立的人。
烏塔讀后感篇十五
我的語文書上有一篇文章是《烏塔》。主人公是德國的一個14歲的女孩。她的勇敢和獨立自強讓我驚訝,14歲的孩子竟然一個人游歐洲。
烏塔非常仔細,在家里就提前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查警察局的號碼,再給家里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旅游費也是自己掙了一半。真的了不起!
現(xiàn)在的中國孩子有的還是問爸爸媽媽伸手要錢,大部分孩子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家一個個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有的孩子幫媽媽洗碗都要許多的辛苦費。有的人甚至都有了自己的家庭,還問老爸老媽要錢,這樣的人被稱為啃老族”。真丟臉!
中國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與外國不同,如果我們想去旅游,要自己去,爸爸媽媽根本不可能讓去的,怕自己的孩子走丟了,或有什么事情不安全,我就有一次這樣的經歷。
有一次,我和同學們約好去旅游,我和媽媽商量,無論怎么說媽媽就是不讓,我說:為什么?我真的很想去旅游?!眿寢屨f:我說不行就是不行?!睙o論我怎樣求,媽媽就是不答應,最后我還是沒去上,多可惜??!
我好想像烏塔一樣,自由自在,烏塔就像是一只在天空中飛翔的蒼鷹,而我卻像是在籠中還在等媽媽喂食的小鳥,媽媽放手吧!我不想做溫室里的小草,我想成為溫室外的小草,經歷風雨,會長得更茁壯!
烏塔讀后感篇十六
大家看到烏塔這個題目一定很好奇吧!你們一定以為烏塔是又高大又烏黑的塔,其實烏塔只是一個姑娘的名字。
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一個人游玩歐洲。她的父母居然會放心烏塔一個人旅游,烏塔也很孝順父母,每到一個地方她都會給父母打電話或送禮物。比起我們中國的孩子好多了。而且烏塔自己有獨力生活和自力自強的能力。
當我讀到:”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的世界總不完美。“我很贊同,因為我在書本中看到的上海和去到的上海,看到的景色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書上的畫面總不會那么完美的。
烏塔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要學習烏塔這位小姑娘一樣自力自強,合理安排時間。不要總是依靠父母。
記得有一次,我晚上沒有檢查書包。于是第二天到了學校,第一節(jié)課上課時發(fā)現(xiàn)忘帶橡皮檫了,只好向同學借,我以后一定不會總是依靠父母了。
烏塔讀后感篇十七
《烏塔》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獨自游歐洲的事,讀完這篇課文后,我對烏塔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我敬佩她的細心,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以免父母擔心??梢娝⒉皇且粫r沖動,而是經過周密的安排,這一點我更遜色了,我做事常常沒有計劃,而且粗心大意。(.)。
我敬佩她的恒心,她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三年呀,我對一件事的熱情超不過三天,我要是能有烏塔的恒心,我相信沒有做不成的事。
我還敬佩她的自立,不向父母要錢,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墒窍胂胛覀兡??平時家務都很少做,更別說打工掙錢了,我們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說好聽了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其實我們就是一個沒有自由的白癡,到了外面的世界什么也不會,我們的父母太愛我們了!
對烏塔我除了敬佩還是敬佩,什么時候我們中國的父母能對我們放開一些,我們中國的孩子也能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相信這是許多中國孩子的心聲。
勇敢細心的烏塔,我要向你學習。
烏塔讀后感篇十八
最近學了《烏塔》后,我感觸很深。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名叫uta的14歲少女獨自在歐洲旅行,在羅馬的青年旅舍里被稱為王曉潔的故事。
小女孩烏塔這樣對王曉潔說?!拔医袨跛?。已經14歲了。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趁這個暑假去歐洲旅行,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從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去了希臘?!?BR> 中國父母一定嚇壞了,說:“啊,你一個人嗎?你父母不擔心你嗎?”
讓我們看看uta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我在家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次都先調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在遇到危險和困難時尋求幫助。給家里打電話或者再發(fā)一張明信片?!?BR> 這么小的孩子一個人出去旅行的話,旅費肯定是家人給的。但事實并非如此。其實旅費也是uta自己一點一點屬于我們的。她花了三年時間準備這次旅行,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都會幫餐廳或超市分發(fā)廣告紙,假期會去別人家和孩子們玩。
uta小小年紀就這樣自立,回頭看中國孩子,聽到一個學生考上了名牌大學,但他因為不能洗衣服、疊被子或整理書包而輟學。(你知道的)。
我想對中國父母這樣說?!罢垶楹⒆訐纹皙毩⒆灾鞯乃{天。請讓愛情更加完美。讓愛情更加充實!
烏塔讀后感篇一
今天,我讀了《烏塔》一篇課文。認識了一位細心、自食其力的小女孩。讀完這篇課文后我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汪曉潔在羅馬認識了一個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烏塔。她為了準備這次旅行,用了三年的時間做充分的準備。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自力更生的細心的小女孩。
當我讀到“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陪小孩玩?!边@段話時,我不禁被烏塔的獨立打動了。頓時,我感悟到:烏塔真是一個細心的小女孩呀,她出去旅游竟然可以自己掙旅費,他就算是用的爸爸媽媽的錢去旅游的,但她也是自己出遠門的呀,這全部都是我們中國孩子所做不到的。比起烏塔來看,我們中國孩子實在是太細皮嫩肉了。因為我們中國孩子在家里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蔽矣X得,中國孩子應該好好反省一下,深刻的想一想:為什么別的國家的孩子能自己掙錢,而我們卻不能?!”
對比烏塔,想想我自己,我不禁感到羞愧。記得那是一個周末的晚上,我正在悠閑地看電視,媽媽讓我去超市買東西,我心里暗自想:這黑燈瞎火的晚上,你怎么不去呀?。靠墒俏矣植荒芊瘩g,所以我只好拿著媽媽給的一筆“巨款”去超市了。然而,當我走到那條既偏僻又很少有燈的小路上時,我害怕的程度就像是馬上就要上刀山下火海了一樣。每當我看到路旁的大樹在微弱的燈光的照耀下,像一個張牙舞爪的妖怪時,我就心驚肉跳、毛骨悚然、惶恐不安……要是換做烏塔,她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去超市,而且還是不帶一點恐懼的,比起烏塔來看,我真是太懦弱了。
讀完《烏塔》后,我決定以后要做一個自食其力、做事有條理、計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的小女孩。
烏塔讀后感篇二
最近,我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文中小烏塔那種竟敢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勇氣令我好不敬佩,所以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學得特別認真。
(先寫總體感受。)。
這篇文章主要寫“我”在羅馬認識了一位年僅14歲的小朋友烏塔,在“我”與烏塔的樊談中,我了解到了她正在讀小學,這次署假獨有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
(再寫文章的主要內容。)。
當我讀到“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介紹得十分詳細”時,我頓時被烏塔那充分的準備驚呆了,要是我出門的話,我一定會讓我的爸爸媽媽給我準備,我只要自己帶著東西出門就可以了。從未想過去設計旅行路線或去閱讀那個地方的旅游指南,可以說是根本沒有動過那個念頭。而烏塔就不一樣了,她為這次旅行整整準備了3年,讀了很多有關她所要旅行地方的書籍,掙了許許多多的旅費,而且還掌握了自己怎樣的獨立自主的生活,怎樣的勤儉節(jié)約。其實,不只是我,也有許多中國孩子跟我一樣,從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溺愛里,顯得驕生慣養(yǎng),做什么事都依賴別人,從來不自己單獨做。有時家長給一個星期的零花錢,我們會不到一天就花光了,然后繼續(xù)向爸爸媽媽要,一點也不覺得難為情。而外國小朋友就不同了,他們每花一分錢都在想這些錢怎樣花才劃得來,不僅每花一分都精打細算,而且還會怎樣掙錢,這充分說明了外國小朋友與中國小朋友所受教育的差異。
(寫自己的內心感受,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也可以結合課文的某些句子談感受。)。
(寫自己的獨特感受,通過對比反思我們中國的教育。)。
烏塔讀后感篇三
中國的孩子和外國的孩子差別非常大!中國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外國的孩子七八歲就幾乎可以當家了,你們看,差異真的是很大呀!
課文《烏塔》里面,主人公“烏塔”是多么厲害呀!一個人獨自游歐洲,而我們中國孩子連一個市都不能出去,一出去父母都給嚇了半死。
我的爸爸給我講過一個故事:外國的人一生下來就很辛苦,長大之后要自己養(yǎng)活自己,途中父母不會給他們一分錢,就算死了也沒關系,因為他們知道這個孩子長大了之后也沒有用了。直到他們有了一番事業(yè),才肯給他們錢。
我們不是一臺死讀書的機器,也不是溫室中的花朵,更不是籠中的鳥兒!我們也要自由地飛翔,因為我們不是一只枝頭的麻雀,我們是一只展翅高飛的鳳凰呀!
父母,我也要自由,不然我的翅膀會退化,讓我無法飛翔……。
烏塔讀后感篇四
我有這種勇氣嗎?沒有。我有這種自主意識嗎?沒有。我有這種獨立能力嗎?沒有。
我為什么沒有這種勇氣?我為什么沒有這種能力?我不禁問自己。這使我又想起四月份的春游。
春游的前一天,媽媽早早地幫我把餅干、蘋果、礦泉水等準備好,第二天一大早,我背起媽媽收拾好小書包,輕輕松松來到學校。大家排好隊,剛走出校門,就看見在門口等候的媽媽和其他家長。等我們的隊伍過去,他們就遠遠地跟在隊伍后面,將我們保護在他們的視線之下。走了一段路,家長們就開始走到孩子們身邊,背包不知不覺就背到家長們身上了。烈日上來,媽媽和其他家長開始行動,看帶隊老師不注意,悄悄給我們送上水或飲料,還不時伸出手幫我們遮擋太陽。他們既擔心帶隊老師批評,又害怕給我們丟臉,這可難為了媽媽和其他家長們。而他們卻不知,孩子的依賴心理就是在父母的百般擔心及嬌寵中養(yǎng)成的。
我們碰到難事,總是把期望的目光投向父母。而我們的父母,也把這種救助的目光當成理所當然的事??倳敛华q豫地幫我們解決。而在不知不覺中,就培育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族。
大文豪歌德說:“失去勇氣,就失去了一切?!泵鎸щy,勇敢面對并積極想辦法解決,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也只有這樣才能是我們健康的成長,才能是我們不斷的突破自己,超越自我!
烏塔讀后感篇五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陷入了沉思。
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只有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出國旅游的故事。烏塔為了出國旅游,作了許多的準備,如設計了旅行路線,攢旅游費,閱讀資料和書籍。她每到一地,就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購紀念品。同時,課文還描寫了烏塔關心中國小朋友有沒有出去旅游的機會。文中的烏塔認為,父母愛孩子,就應讓他們單獨出門,親自出外去看一看等。這些,都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她們對生活的熱愛。
我認為:烏塔有這么強的獨立生活能力,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外國的小朋友敢于離開父母,思想獨立,敢于挑戰(zhàn)自理能力;第二是外國的父母愿意放手,鼓勵小朋友培養(yǎng)自立能力。但是,我們中國許多小朋友就不一樣,我們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要不就是父母很愿意放手,但是孩子不愿意學習自理能力,不敢面對和嘗試;要不就是父母庇護著孩子,根本就不放心孩子獨自外出生活。
其實,我也有一次獨自外出的經歷。今年暑假,爸爸媽媽把我送到寄宿學校去參加夏令營。事前,我參觀了學校和宿舍,覺得很喜歡。但到了到學校報到的那一天,一想到往后這21天就住在這里,不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我就忍不住哇哇大哭,眼淚“吧嗒吧嗒”地流了下來。可是,爸爸媽媽堅持要我留下來,鼓勵我和小朋友們一起生活,我被他們逼得無可奈何,只能強行被留下了!
第二天早上第一節(jié)課,老師說要選一位班長。他左看右看,好像若有所思的樣子。突然,他把目光移向我,決定讓我來當班長。在那次夏令營中,我認識了50多個新朋友,學習了不少英語知識,學會了國畫的技巧,老師還獎勵了我許多的“美元”,我用這些“美元”換到了許多獎品。
那次夏令營我過得比想象中愉快。于是,我明白:爸爸媽媽帶我到這里來是鍛煉我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挑戰(zhàn)能力。不過,和課文中的烏塔比起來,我還是差遠了。下一次,我要爭取自己主動報名參加夏令營,還要到外地去旅游。
50。
烏塔讀后感篇六
中國的孩子缺少自理能力,加上父母的溺愛,幾乎家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墒?,我們能否想到,父母總會有一天會去世,如果你連一點生活的本領都沒有,你就會被社會淘汰。
我的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人們。他們每天早上要爸爸媽媽叫起來,衣服要父母準備好,甚至,還要父母給他們穿好衣服!什么事情都要父母做,無論大事小事,父母都會寵著孩子,不讓他伸一下手。
《烏塔》一文讓我懂得了自立的重要性。因此,我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的人,這樣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烏塔讀后感篇七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想到了很多,特別是文中的那個小女孩是那么的自立自強?。?BR> 她才14歲,竟然能獨自一個人游歐洲,我是多么佩服和羨慕她呀!想起我自己,只在四歲的時候去過一次奶奶家,還是媽媽把我送到車站,奶奶在終點站把我接回家的。除此之外,我再也沒有自己去過任何地方。原因是我害怕而不敢去。
她為了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3年的.時間,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而且還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而我計劃表、計劃冊從來都沒做過,總是等事情到來的時候,手忙腳亂、丟三落四,一團糟。
烏塔靠自己的力量掙夠去歐洲的旅游費用,這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呀!我可做不到,因為我現(xiàn)在的一切花銷都是爸爸媽媽給的,自己連一分錢也沒掙過。即使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給的零花錢我也會立即花光。
讀了烏塔的故事,今后我也要在學習和生活中向烏塔學習。學習她自立自強的精神、學習她做事情有計劃有準備的習慣。鍛煉自己,成為一個獨立自強的人。
烏塔讀后感篇八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認真地讀了《烏塔》這篇課文,心里充滿著擔心和羨慕。既擔心他會迷路,又羨慕她可以獨自外出旅行。
一個14歲的女孩竟然如此的膽量!獨自一人游歐洲等國,難道她不怕被別人綁架嗎?我內心里充滿了無限的疑惑和驚奇!她和我們中國的孩子對比,我們真是差太遠了。我們中國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是生活在那“糖水”之中,我們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更談不上獨自一人外出旅行。爸爸媽媽總是把我們看作“金雞蛋”似的寵愛著。我們碰到困難時就把期盼的目光投向爸爸媽媽。父母也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不知不覺,我們就被寵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
14歲的烏塔,去歐州旅游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她認真地讀著與旅游目的地有關的書籍,設計好線路和日程表。還有賣力地為超級商場分發(fā)廣告,掙旅費,多么有毅力??!而我們外出旅游,不但不用掙旅費,連基本的行裝也不用準備。不用花力氣,爸爸媽媽做準備,我們就等著出發(fā),而烏塔能這樣漫游世界,必得到父母的支持,如果在中國,肯定會被當成離家出走的不良少年。
有人曾說:“失去了勇氣,就等于失去了一切!”我們不但失去了勇氣,而且失去了自信心。
今后,我們面對生活困難,不僅不能退縮,要從容面對,自己想辦法解決,要像烏塔那樣有勇氣和自信心。因為,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家的支持,還需要社會的支持。
烏塔讀后感篇九
在我的語文課本上有一篇課文叫《烏塔》。烏塔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她自己游歐洲而且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還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作者問:你一個人嗎?”烏塔居然自然地回答:當然。”從這里可以讀到烏塔的自立自強的能力和烏塔的勇敢。
真是讓我慚愧。一個14歲的孩子,獨自游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相信?!边@里說明了中國的父母對孩子們的封閉式教育,所以如果在中國有人說自己的孩子是獨自一人旅游的,大多數(shù)人都會以為他在騙人。
烏塔的旅費你以為是問父母要的嗎?錯!烏塔的旅費是自己掙的。烏塔在每個周末都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的時候還會去別人家陪小孩玩。說明了烏塔非常期盼這次旅行。烏塔為了去旅游,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呢!
讀《烏塔》這篇課文,我想到了以前的我比不上烏塔的事情。以前我在早晨起床,一雙襪子都讓媽媽幫我拿,洗澡的時候沒有爸爸的陪伴我都不敢去。媽媽讓我去超市買東西,剩下的錢都不給媽媽,而是自己拿著,現(xiàn)在我讀了《烏塔》,感到十分慚愧。
并且現(xiàn)在中國父母不讓孩子們完成自己喜歡的事,其實等于害了我們一生!我現(xiàn)在只想對父母說:爸爸媽媽放手吧!讓我們完成自己的夢想吧!讓我們從你們百般呵護的籠中飛向天空吧!”
烏塔讀后感篇十
我曾在我的語文書里學了一課叫《烏塔》,讀后,我有了許多感想。
烏塔是一位金發(fā)小姑娘,這個小姑娘用了3年的時間準備,要去歐洲旅游,烏塔又自由又不會讓父母擔心,我真為她驕傲。換作是我,我要是想出去玩,可沒有這么容易了,我要是去公園玩,媽媽就會說:不能下去玩,下面太危險了!快去讀書?!倍鵀跛脑竿湍軐崿F(xiàn),父母又不會擔心??粗鵀跛ミ^許多的地方,她都快要旅游全世界了。真羨慕她啊!
而且烏塔還是用自己掙的錢去旅游,而我們都是問爸爸、媽媽要錢去準備。要是我們都有這顆不要依賴父母的心就好了!
第二天早晨,烏塔向我道別,說晚上要坐火車去波恩。她還認真地告訴我要繼續(xù)掙錢,以后去中國旅游?!弊x了這一自然段,我就知道烏塔會繼續(xù)努力掙錢,她還要來我們中國旅游,她可真的太棒了!
一個14歲的孩子,獨自一人游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會相信。我問烏塔:’你一個人不怕危險嗎?你爸爸媽媽不擔心嗎?’”讀到這里,我感覺烏塔很勇敢,而且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做了充足的準備。
烏塔的努力和準備,讓我感到慚愧,我要像她一樣,等我11歲的時候,我也要努力掙錢,不問媽媽要錢去實現(xiàn)我的夢想。
烏塔讀后感篇十一
那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受益匪淺,《烏塔》這篇課文主要寫烏塔是“我”在羅馬認識的,她獨自一人去游歐洲,自已掙了一半的錢,爸爸又出了另一半。她這種獨立自主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去領悟。
當我讀到“說話間,她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她告訴我”……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買?!暗臅r候,我就看見了一位熱情、活潑,生活經驗很豐富的小女孩。要是換作我,決不會與她一樣,與別人交往,生怕別人會”吃了我“這種感覺。
我繼續(xù)往下讀:”喲,這么長的路程,我有點驚訝……不到400馬克。“我又看見一位勇敢、有恒心,有毅力的小女孩,我決對還沒有去歐洲就會緊張的要命,何況我們中國小孩從來都是嬌生慣養(yǎng),一個人去的話,自己不怕,可爸爸媽媽又不放心,所以只有在家長的陪同下外出旅游的,是吧!
烏塔這個人很好,她生存能力強,而且十分孝順家人,關心家人,有責任感,烏塔在我的印象中記憶猶新,我還要再讀一遍!
學過《烏塔》這篇課文后,我非常佩服這個德國的小女孩,因為她能獨自一人游歐洲。
有主見的烏塔。
烏塔覺得從電視和書籍里認識的世界不完美,自己和大人的興趣不同,就獨自一人游歐洲。
而我們中國孩子呢?是家里的寶貝,可以說: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自己的意思和大人的不一樣了,也不和大人說,就是說了,大人怕不安全也不會同意。我們要向烏塔學習,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朵。
考慮周到的烏塔。
烏塔在家就設計好日程,每到一地就查警察局的號碼,以便遇到困難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報個平安。
我呢?不是作業(yè)忘了,就是作業(yè)本忘帶了。有一次,我忘了拿作業(yè)本,跑回學校去拿,在路上看見我們班的同學正在玩石子,五點多了,他們的爸爸媽媽肯定急壞了。
烏塔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我想到哪里去玩,從來不是自己掙錢,而是問爸爸媽媽要的。
烏塔真是一個有主見、有準備和能獨立的小女孩。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烏塔讀后感篇十二
《烏塔》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出國旅游的成長故事。我跟文中的作者一樣,深深地被烏塔的獨立打動了,同時也在反思我們中國小朋友不獨立的問題。
獨立是一種行為能力,也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它需要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yǎng)。
烏塔在獨自旅游之前,查閱了很多書籍資料,設計好相關的路線,甚至自己掙旅游的費用;她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先查到警察局的號碼,向家人報平安,這些都是獨立的行為能力。但是我們中國的孩子往往有向往自由獨立的心,卻沒有這方面的能力,經常聽到一些新聞報道,很多上了大學的大哥哥、大姐姐一個人出門旅游都因缺乏獨立行為能力,遇到困難,不能順利解決;遇到危險,不能保證自身安全。不要說獨自出門旅游,很多孩子甚至連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照顧自己基本的衣食住行的生活能力都沒有。
不但小朋友缺乏獨立行為能力,而且我發(fā)現(xiàn)身邊的大人也缺乏獨立能力,最明顯的是缺乏獨立的精神狀態(tài)。他們很難做到像烏塔一樣一個人用心欣賞旅途中的美景,更是沒有辦法像魯濱孫一樣一個人在荒島生活。他們整天抱著手機,一沒有wifi,和外界失聯(lián),就會焦躁不安,這就是不能獨處、不夠獨立的表現(xiàn)。
之所以中國的大人、小孩都不夠獨立,我覺得這跟家庭教育有很大關系。
在中國家長的教育觀念里,除了跟學習、跟成績相關的能力需要培養(yǎng)外,似乎其他一切都可以忽略。就拿我來說吧,偶爾想幫媽媽做做家務或是學習一些做家務的技能,媽媽總說:“去去,寫作業(yè)去,這里用不著你,讀書是首要任務。”很多本來應該我自己做的事情,媽媽也都包辦了,生怕占用我的學習時間。另外一個原因,也是由于爸爸媽媽自身的精神狀態(tài)不夠獨立,他們過分依賴孩子,把自己的希望、自己的未來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因為我們,爸爸媽媽放棄了自己的生活,因此他們特別害怕我們有閃失。我想這也是導致他們過分溺愛我們,鈍化我們獨立能力的原因吧!
不管怎樣,獨立能力是我們成長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因此,不僅我們要像烏塔學習,我們的爸爸媽媽也要向烏塔的爸爸媽媽學習。
烏塔讀后感篇十三
前幾天,我們學了一篇叫《烏塔》的課文。講的是作者在意大利的羅馬結識了一個叫烏塔的小姑娘,了解到她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事。課文中的烏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烏塔是一個14歲的德國姑娘。我很驚訝:一個14歲的小女孩,竟能獨自一人游歐洲!在中國,如果孩子獨自去旅游,父母會以“你還是個孩子,外面太危險”這類理由拒絕。中國的家長太溺愛自己的孩子了,只讓我們在他們的“保護區(qū)”里成長,卻從沒想過鍛煉一下我們。因此,我就沒有過象烏塔那樣,離開家長的陪伴,獨自出遠門的經歷。
烏塔在旅行之前光做準備就花了三年時間。她都做了哪些準備呢?首先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出行路線和日程,還閱讀了許多有關旅游國家介紹的書籍。其次,烏塔為了掙旅費,她在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市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里還去別人家陪小孩玩??梢?,她準備得是多么充分!在我家,旅行之前也會做許多準備。提前擬定旅游線路、行程,準備各類物品,但這些工作都是爸爸媽媽做的,我只負責去玩,所以每次旅行回來,我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疑問。
烏塔還很有禮貌,是一個彬彬有禮的小姑娘。她能主動和素不相訓的作者打招呼。我在家里也是如此。每次在樓道里遇到陌生的爺爺奶奶,我都會主動向他們打招呼。他們總會開心地夸我有禮貌。
不僅如此,烏塔還很有主見,善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作者的話在烏塔看來是錯的,盡管她只是個孩子。當我爸爸媽媽教導我時,對于他們說的不對的,我也會反駁他們。而爸爸媽媽也會認真聽我表達我的觀點,適當采納。
讀完《烏塔》,我掩卷沉思,烏塔這么自立自強,我以后也要做個自立自強的孩子!
烏塔讀后感篇十四
這堂課,我們學到了《烏塔》這篇課文,我的心被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所深深地震撼了。平時,家里的事情都是媽媽一個人打理的,而我就像軟禁在牢籠中的困獸一般,十分不自由,媽媽把我當作了一塊價值連城的珍寶一樣愛護,很少讓我做過太大的事。烏塔能自己去游國外,而我除了家里就是學校,真是枯燥的生活??!她能自己獨立生活,可與我恰恰相反,我有時會像個小皇帝,天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記得有一次:我剛放學出來,發(fā)現(xiàn)媽媽還沒有來接我,我便打了一個電話通知了媽媽:“媽媽,我想到新華書店去看一下書,可以嗎?”誰知,媽媽卻慌亂地叫道:“不行,我還沒來接你,你獨自一人不能去,會有危險的!我很快就能趕到你學校的!”我很不解:一向喜歡我看書的媽媽,怎么一下子就變成這樣子了呢?當媽媽過來接我時,我才解開了這個疑惑:“哎呦!我的小皇帝啊!你沒有受傷吧!現(xiàn)在新聞里都有報導,抓小孩子的人很多,自己一個人走是件很危險的事情,你受一點傷,我都會很擔心的!”那時我還小,只是用似懂非懂的目光看著媽媽,我心想:哎!總之,一句話,就是不讓我一個人走嘛!用不著那么拐彎抹角了!
如果我能像烏塔一樣的話就好了,多么自由??!可是,我現(xiàn)在改變了心思,我要向烏塔學習!
學習烏塔并不是學習她一個人環(huán)游歐洲,而應該從生活中的小事學習她。首先要學習她的獨立性!每天早上自覺起床,自己做早飯,自己洗衣服。。。。。。這樣還能使疲憊不堪的爸爸媽媽獲得安慰。
小鳥長出翅膀總要飛向藍天;小獅子長大了,總要學會自己去捕食;小鷹長大了,總要自己學會展翅高飛;我長大了,總要學著做一些事情鍛煉自己。我要向烏塔學習,長大以后也成為像烏塔那樣獨立的人。
烏塔讀后感篇十五
我的語文書上有一篇文章是《烏塔》。主人公是德國的一個14歲的女孩。她的勇敢和獨立自強讓我驚訝,14歲的孩子竟然一個人游歐洲。
烏塔非常仔細,在家里就提前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查警察局的號碼,再給家里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旅游費也是自己掙了一半。真的了不起!
現(xiàn)在的中國孩子有的還是問爸爸媽媽伸手要錢,大部分孩子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家一個個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有的孩子幫媽媽洗碗都要許多的辛苦費。有的人甚至都有了自己的家庭,還問老爸老媽要錢,這樣的人被稱為啃老族”。真丟臉!
中國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與外國不同,如果我們想去旅游,要自己去,爸爸媽媽根本不可能讓去的,怕自己的孩子走丟了,或有什么事情不安全,我就有一次這樣的經歷。
有一次,我和同學們約好去旅游,我和媽媽商量,無論怎么說媽媽就是不讓,我說:為什么?我真的很想去旅游?!眿寢屨f:我說不行就是不行?!睙o論我怎樣求,媽媽就是不答應,最后我還是沒去上,多可惜??!
我好想像烏塔一樣,自由自在,烏塔就像是一只在天空中飛翔的蒼鷹,而我卻像是在籠中還在等媽媽喂食的小鳥,媽媽放手吧!我不想做溫室里的小草,我想成為溫室外的小草,經歷風雨,會長得更茁壯!
烏塔讀后感篇十六
大家看到烏塔這個題目一定很好奇吧!你們一定以為烏塔是又高大又烏黑的塔,其實烏塔只是一個姑娘的名字。
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一個人游玩歐洲。她的父母居然會放心烏塔一個人旅游,烏塔也很孝順父母,每到一個地方她都會給父母打電話或送禮物。比起我們中國的孩子好多了。而且烏塔自己有獨力生活和自力自強的能力。
當我讀到:”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的世界總不完美。“我很贊同,因為我在書本中看到的上海和去到的上海,看到的景色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書上的畫面總不會那么完美的。
烏塔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要學習烏塔這位小姑娘一樣自力自強,合理安排時間。不要總是依靠父母。
記得有一次,我晚上沒有檢查書包。于是第二天到了學校,第一節(jié)課上課時發(fā)現(xiàn)忘帶橡皮檫了,只好向同學借,我以后一定不會總是依靠父母了。
烏塔讀后感篇十七
《烏塔》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獨自游歐洲的事,讀完這篇課文后,我對烏塔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我敬佩她的細心,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以免父母擔心??梢娝⒉皇且粫r沖動,而是經過周密的安排,這一點我更遜色了,我做事常常沒有計劃,而且粗心大意。(.)。
我敬佩她的恒心,她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三年呀,我對一件事的熱情超不過三天,我要是能有烏塔的恒心,我相信沒有做不成的事。
我還敬佩她的自立,不向父母要錢,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墒窍胂胛覀兡??平時家務都很少做,更別說打工掙錢了,我們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說好聽了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其實我們就是一個沒有自由的白癡,到了外面的世界什么也不會,我們的父母太愛我們了!
對烏塔我除了敬佩還是敬佩,什么時候我們中國的父母能對我們放開一些,我們中國的孩子也能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相信這是許多中國孩子的心聲。
勇敢細心的烏塔,我要向你學習。
烏塔讀后感篇十八
最近學了《烏塔》后,我感觸很深。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名叫uta的14歲少女獨自在歐洲旅行,在羅馬的青年旅舍里被稱為王曉潔的故事。
小女孩烏塔這樣對王曉潔說?!拔医袨跛?。已經14歲了。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趁這個暑假去歐洲旅行,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從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去了希臘?!?BR> 中國父母一定嚇壞了,說:“啊,你一個人嗎?你父母不擔心你嗎?”
讓我們看看uta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我在家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次都先調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在遇到危險和困難時尋求幫助。給家里打電話或者再發(fā)一張明信片?!?BR> 這么小的孩子一個人出去旅行的話,旅費肯定是家人給的。但事實并非如此。其實旅費也是uta自己一點一點屬于我們的。她花了三年時間準備這次旅行,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都會幫餐廳或超市分發(fā)廣告紙,假期會去別人家和孩子們玩。
uta小小年紀就這樣自立,回頭看中國孩子,聽到一個學生考上了名牌大學,但他因為不能洗衣服、疊被子或整理書包而輟學。(你知道的)。
我想對中國父母這樣說?!罢垶楹⒆訐纹皙毩⒆灾鞯乃{天。請讓愛情更加完美。讓愛情更加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