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為題范文(16篇)

字號:

    總結是對過去的回顧,通過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回顧和回憶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和事物。怎樣學習和掌握詞語是我們提高語文素養(yǎng)時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如果你正在寫總結,不妨參考以下這些范文,或許會有些靈感。
    粽情端午為題篇一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盼著盼著,一年一度熱鬧的端午節(jié)又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在我的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這一天可熱鬧了!我們包粽子、賽龍舟,每家每戶還掛起艾草,系五彩繩拜先祖……瞧,幾家人湊在院子里包粽子嘍!有的用綠油油的竹葉包,有的用艾葉包,還有的用荷葉包,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粽子的口味也很多,有甜粽有咸粽還有辣粽,這是我們家鄉(xiāng)粽子的特點。這些粽子勾起了我的食欲,真的好想吃一口啊。
    隱隱約約我聽到院外傳來的口號聲“一二三,一二三……”我趕忙往外面跑去。哇!原來大人們在賽龍舟呢!“比賽開始啦!”牛角聲一響,隊員們奮力地擺動著船槳,一艘艘的龍船就像一支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飛,我的心也提到嗓子眼了。在我的家鄉(xiāng),把賽龍舟叫做“扒龍舟”,坐在龍舟的第一個人是專門敲鼓打節(jié)奏喊口號的。如果參賽隊員的節(jié)奏不一樣,會導致船行駛速度慢。隊員們用力的擺著船槳,一朵朵水花也嘩嘩地跳躍著,開懷大笑著。參賽隊員們彎下腰,把船槳懸空在水面上又同時深深的插入水中。劃槳地那一瞬間,我看到“龍”在河面上飛騰?!鞍亵礌幜鳌?,龍舟越劃越有勁!歡快的水花和隊員們的汗水交集在一塊,嘿咻嘿咻地喘氣聲擋不住隊員們團結一致向前沖的龍舟。觀賽區(qū)的觀眾們也在為他們加油吶喊,隊員們快速地的擺動著船槳互不相讓,只見標著一號的龍船撲向了終點,觀眾們歡呼起來,隊員們也激動的用船槳拍打著水面。
    端午節(jié)真熱鬧,既可以吃粽子,又可以看刺激的扒龍船。我們用不同的方式紀念著先祖,感恩著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我想自己快快長大,等到下一個端午節(jié)我也能坐上龍船競相爭游。
    粽情端午為題篇二
    端午的粽子,總是那么的清香、甜美,那是以往的年份我買給母親和兒子吃的。當兒子說想吃有葡萄干的粽子時,當年邁的母親不經(jīng)意地說現(xiàn)在市面上的粽子不如以前的味道好時,我決定為她們包粽子。
    在備齊了所需的糯米、蜜棗、紅豆、花生、葡萄干和粽葉之后,經(jīng)過同事的一番指導,甚至手把手的演示操作之后,那個晚上,我滿心喜悅的坐在桌子前,看著這些材料,我心里不由得打鼓:我真的可以包起來嗎?反正是自己吃,沒事的,包不好,也沒關系,我暗暗地為自己打氣。說干就干,我拿起一張粽葉,先折成一個漏斗狀,然后小心翼翼的舀上一小勺米,中間再放上一顆蜜棗,又加上半勺花生和紅豆……把材料放好后,把這些材料用長出來的粽葉包嚴實,折成有棱角的形狀用線纏好,一個粽子就算包好了。可是這個環(huán)節(jié)對于我來說實在太難,我平時連針線都不會用,就連孩子的衣服開線這樣的小事還得他爸爸縫呢,這樣的精細活讓我手足無措:不是這邊角上的豆子不安分的露出個頭,就是那邊的花生調皮的伸出手,他們似乎和我故意作對,我想起了同事說的“殺手锏”:關鍵是不能漏米,否則煮的時候,米就會撒一鍋,必要的時候,可以多纏點線,包嚴了為止。我趕緊扯起長長的線,密密的的纏著,上、下、左、右、橫、豎,就像一個重傷員,被我五花大綁,一旁的兒子看的目瞪口呆,一直不停的問:“媽媽,這是什么?能吃嗎?”我又氣又急,看著呲牙咧嘴的粽子,哭笑不得。
    等我七手八腳的把這些粽子全部包完煮好,已是十點多了。等到第二天,母親一看就笑了,“我閨女包粽子的線都能做被子了!”“姥姥,媽媽不是第一次包嘛,以后就好了,是吧,媽媽?”兒子為我圓場,“對,你們知道嗎,咱包的`粽子那可是一個也沒煮壞?!蔽液苁堑靡??!班牛栽谧炖?,這味道還真是香,糯米很粘,蜜棗也很甜,真好吃!”母親笑著說。
    看著母親和兒子開心的笑,心里覺得好舒服。端午的粽子,好甜!
    粽情端午為題篇三
    猶記兒時看西游記,悟空計盜紫金鈴片段,朱紫國國王與王后金圣宮剝粽過端午節(jié)時,金圣宮娘娘被賽太歲借風掠走,之后悟空巧變有來有去以買粽子沒買著看到皇榜的事取得娘娘的信任,最終使得國王與王后夫妻再續(xù)前緣。也從那時起,記住了端午吃粽子的習俗。
    時光荏苒,年年端午粽子香。到了懵懂年華,也有一件關于粽子的樂事。上學住校,端午時節(jié)同班一男生回家?guī)硇┰S粽子,分給在班里自習的'幾個同學,當時我的同桌正在題海戰(zhàn)術,男生把粽子放在她的桌旁,悄然離開,同桌看到粽子后猛抬頭看到剛過去的男生,突然狂喊:“哎,你的粽子!”男生回過頭來,先是一怔,然后笑著說:“是你的粽子!”話音剛落,在坐的幾位同學全都大笑起來,像是在給粽子做廣告似的,非常有趣。我想當時男女主角吃粽子時是體會到粽子香味中多了愛情的味道吧,目前倆人以夫妻的名義奮斗著。
    而今,又將是一年端午時,回想起初次去他家,也是吃粽子,聞著他精心剝開的粽子,滿心滿臉都是幸福。腦海中也浮現(xiàn)了和他共同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不禁感嘆:端午粽情愛戀長。
    粽情端午為題篇四
    一大早,媽媽就喊我和她一起去超市購買艾葉和粽子,吃粽子不用我多說了,大家肯定都知道是為了紀念我們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那么插艾葉又是為何呢?媽媽告訴我,在古代那是驅邪保平安的象征,到了現(xiàn)代,我們還發(fā)現(xiàn)它有驅蚊殺菌的作用。
    剛來到超市門口就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在流動,人聲鼎沸,喧鬧不已,這樣的場景看的我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我都沒移動就給后面的人群給推擠進來了。我們剛選好艾葉,就聽見有兩位阿姨吵了起來,她們據(jù)理力爭,互不相讓,引來了好多圍觀的人。眼看著門口已經(jīng)擁堵起來了,媽媽實在看不下去了,高聲說道:“兩位大姐,你們不要吵了,既然是為了最后的一片艾葉爭論不休,我這片讓給你們吧!”說著就遞過手里的艾葉。我著急地喊道:“媽媽,這里都沒有了,我們也就這一片呀!”媽媽微微一笑,對我說:“沒關系,我們家門口還能買到,讓給她們吧!我剛想喊“家門口哪里有賣的呀”,被媽媽一個“噓”的動作給打斷了。
    出了超市的門口,媽媽見我一直悶悶不樂,便笑著開口問我:“你剛剛是不是認為媽媽很傻呀?”“是的?!薄拔也患偎妓鞯鼗卮?。這時媽媽一臉認真地對我講:“知道什么是‘謙讓’嗎?我們今天這樣的行為就是最好的解釋,小時候你讀的《孔融讓梨》《鷸蚌相爭》的故事不是告訴我們要學會時刻謙讓,與眾為善嗎?再說我們都來自孔孟之鄉(xiāng),要把老祖宗的中華禮儀傳承下去呀!”我不禁連連點頭。
    雖說,后來我們又跑到很遠的地方去再次購買艾葉,但我卻學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做人道理讓我一輩子受用。你們說,今年的端午是不是特別不一樣呀!
    粽情端午為題篇五
    咱們大家都知道端午節(jié),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嗎?那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端午節(jié)的來歷: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是我國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亦稱“端午”,“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午”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端午節(jié)的習俗:吃粽子與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賽龍舟等。粽子又叫“角黍”、“簡粽”,前者是由于形狀有棱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組成。端午節(jié)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jīng)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jié)日里食用。
    今天又到了端午節(jié),又該吃粽子了,但你們會包粽子嗎?我會包,剛學的,下面我給大家說一下我包粽子的過程吧。
    首先找兩個大小差不多的粽葉,把兩個粽葉往外拉長一些,然后從中間往里裹成一個像漏斗一樣的三角形,這樣模具就做好了。下一步就開始往里放米了,放一點,使勁壓一壓,再放一點,米壓的越結實越好。接著是把左這的葉子往右邊裹,右邊的葉子往左邊裹,一定要裹結實,這樣大致就包好了,最后一步就是纏線,手拿著粽子,纏三個角交叉纏,纏的越結實越好,這樣粽子就包好了。
    包粽子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看起來簡單的事表,做起來卻很難。
    粽情端午為題篇六
    田野,麥黃杏熟,河畔,棕葉飄香。當一個愛國人士屈原的故事在腦海中徘徊的時候,端午節(jié)悄然走進,我仿佛已在夢中品嘗到了粽子的香甜和軟糯。
    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節(jié)日,這更是一個令人驚喜、興奮的日子。那天下午,老師把我們帶到一個灶臺邊,灶臺邊的桌子上放著繩子、剪刀等。正當我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時候,老師笑吟吟地將我們召集在一起,說今天要帶領我們包粽子,我們聽了,高興得歡呼雀躍。淘米、燒火、洗粽葉……在分工明確后,才一會時間,所有準備工作都完畢。看,雪白的大米,煮熟的粽葉都已經(jīng)放好了,該是動手的時候了。老師拿好一張粽葉,手向內一卷成一個漏斗,再將粽葉翻身,再折一個漏斗,變成了一個小豬腳。我一看,這還不簡單,該是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于是,我毫不猶豫地拿起粽葉,折起了小漏斗。這是我第一次干這活,但是還是做得相當不錯,一會,一只像模像樣的小豬腳就完成了。我興奮地舉給老師看,老師連連夸獎??次疑磉叺男《耪嬗腥?,一個小漏斗真的成漏斗了,底部的洞大得能掉下一顆黃豆呢!接下來,我們將米放進小豬腳,本以為大功告成了,可是,老師說:“這才完成了一半,還需要做一個完全一樣的小豬腳,然后,將兩個豬腳交錯疊放好,用繩子綁好,這樣才算完成。你們知道這粽子叫什么名字嗎?”老師故意賣關子??熳煨氢R上說:“豬腳粽!”歪打正著,居然猜對了,老師直夸他聰明,于是我們興致更高了,嘻嘻哈哈地做起了另一半活,一會,我的粽子完成了,我左看右看,真是越看越有樣式,不禁拎著自己的成果到處炫耀。就在我們包粽子的當兒,燒火的同學早就把水煮開了,于是我們的小豬腳粽子一個個下了鍋,一陣陣粽葉的清香飄滿了院子。粽子熟了。我們迫不及待地剪開繩子,剝開粽葉,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平時,我在家是家中的小皇帝,大人什么也不讓我干。今天,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同學的配合下,我們竟然自己動手包粽子,煮粽子,吃著這充滿歡樂和幸福的勞動成果時,我感覺格外香甜!
    粽情端午為題篇七
    一清早,我靈敏的鼻子就聞到了一陣清香。呀!原來奶奶買了幾個香噴噴的粽子。今天是端午節(jié)呀!我趕緊跑向冰箱,打開冰箱門,拿了粽葉、糯米、紅棗、花生。跑進了廚房,開始干活啦!
    知道我在干嘛嗎?包粽子哦!把糯米洗干凈,嫩嫩的粽葉卷成一個圓錐。把糯米放進去,放入甜甜的紅棗,再放糯米,最后放上美味花生。當然,你喜歡吃什么口味的粽子,我可說不定了。一定要把粽子填滿,然后扣上粽葉,用紅線纏繞起來。纏的時候,一定要纏緊,要不然就煮成了一鍋粥了。最后在上面綁一個蝴蝶結,大功告成。下鍋!用冷水填滿鍋,把粽子放下去。撲通!只有一個,不夠吃。按照上面的步驟,再做一個、兩個、三個……過了兩三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把粽子撈上來,就能吃了。把蝴蝶結拆開,一圈一圈的繞回去,把線取了,剝開粽子。哇!實在太香了。等剝完時,我如同幾天沒吃東西的餓狼,見了食物就沖上去。我大口大口的吃著,簡直無法用詞語去形容它的美味。
    吃著吃著,我突然想到了屈原。當時,屈原因為愛國,而皇帝卻要投降。屈原覺得看著我朝滅亡,還不如跳河自盡。于是他就選擇這種方式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人們?yōu)榱俗屝◆~、蝦等河里的小動物不吃屈原的尸體,就向河里投粽子。
    現(xiàn)代的人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我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
    粽情端午為題篇八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著獨特的習俗,比如吃粽子、賽龍舟、戴香包、掛白艾草、掛菖蒲、喝雄黃酒。利用端午節(jié)開展主題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和發(fā)展兒童的實踐能力,還可以增強兒童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jié)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人的特殊日子,通過端午節(jié)來緬懷先人,傳承民族精神。
    1、教師、家長、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jié)的新舊照片及相關視聽資料,了解與端午節(jié)有關的知識和習俗。通過宣傳欄、家庭聯(lián)系欄、網(wǎng)站等多種宣傳形式,師生可以進一步感受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句,增強兒童對祖國的熱愛,鼓勵和引導兒童走進生活,開展各種教育活動。
    2、通過收集有關端午節(jié)的詩歌和民間傳說,收集愛國詩人屈原的事跡,在課堂上分組交流學習,表達我們對他的懷念、崇敬和熱愛。
    3、提倡熱心的家長給孩子做粽子的指導。孩子們自己包粽子,感受民俗文化。在食堂幫忙做飯。讓孩子們品嘗和分享他們的勞動成果。
    4、互相制作和贈送端午節(jié)賀卡,鼓勵孩子用腦用手,互相傳遞節(jié)日問候。
    5、結合“六一”慶?;顒?,各年級組組織幼兒舉行“繪美麗祖國”繪畫活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通過“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感受過節(jié)的快樂,做中國人的光榮。體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源遠流長,積累幼兒的文化底蘊。在活動中讓幼兒展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個性,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主體參與意識、動手能力和同伴間的團結合作精神。
    粽情端午為題篇九
    五月初五,祭屈子。一代名臣,終投汨羅江,上至君臣,下至黎民,無一不惋惜。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唐。文秀)”
    沒有人能懂屈原的痛,他的名字中也帶有“屈”這一決定命運的字。直臣進諫,帝王昏庸。楚國的未來搖搖欲墜,不測風云席卷全國。屈子投江以示清白。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zhàn)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減字木蘭花。競渡》宋。黃裳)”
    端午龍舟,突出了中華民族的雄渾、敦厚,一聲聲的鼓聲、吶喊聲匯聚成一片,水面上龍舟你追我趕,年輕的漢子們使出全身力氣,只為摘得第一枚金牌。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丹心照夙昔,鬢發(fā)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文天祥的端午,是思念,是對在水一方的伊人的思念。雖隔遼海,心卻連接在一起。正直的內心,直白的談吐,文天祥是否也會像屈原那樣寧死不屈?但我們記得,文天祥坐在元軍帳中,哪怕刀抵喉管,依舊正直不屈。
    “舉世濁濁,唯我獨清?!鼻谝粋€經(jīng)不起擊打的國家,長于混亂戰(zhàn)事之中,死于滾滾汨羅江中。百姓們惋惜他的死,也憤恨于君王的昏庸無能。
    千年后的我們,回望那段濁濁歷史,心中怎不波濤洶涌?白水缸中一滴墨,能使清水變濁。但染缸中的一滴水,卻不能讓水變清。屈原的心無人懂,那清白一世的節(jié)操,令人佩服!
    今日又端陽,故人已去,唯有緬懷。屈子之品質,值得每一個人學習、傳承!
    粽情端午為題篇十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陽節(jié),又叫端午節(jié)。在這一天家家戶戶包粽子、買粽子、吃粽子、賽龍舟。
    每到這一天,家家門前掛起菖蒲、艾草,走在街上,到處散發(fā)著淡淡的幽香。
    婦女們總是在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把浸泡過的糯米,用一張張竹片細心的包起來。包好的粽子有白米粽、棗子總、赤豆棕、豬肉粽……各種各樣的粽子放在鍋里煮,不一會兒,屋子里就充滿里糯米和竹葉那淡雅的清香。
    在我國端陽節(jié)的這一天還要舉行賽龍舟比賽。河里排著一條條與游龍非常相似的的船。一位位英俊的小伙子穿著彩衣,在打鼓的敲擊聲中,大家劃動船槳。河岸上到處站滿了人,大家你擁我擠,熱鬧非凡。
    粽情端午為題篇十一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葉飄香,華夏大地處處彌漫著溫馨,炎黃子孫陶醉在粽葉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謂有水的地方就有龍舟的鼓聲,有岸的地方就會楚歌四起。
    兩千三百年前,一位清瘦老人——屈原,在汨羅江邊徘徊,他仰望蒼天,對當時社會的腐敗十分不滿,他憤怒、哀傷,最后,他吟誦著“世人皆醉我獨醒”,帶著滿腔悲憤抱石跳入江中,以死來捍衛(wèi)正義。當?shù)氐臐O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喂魚以保全屈原的尸首。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包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以此來紀念屈原??梢赃@樣說,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粽子一樣寓意豐富,粽子的形狀棱角分明,象征著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著一顆紅棗,象征著屈原的赤膽忠心…………總之,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
    今天一早,和左鄰右里一樣,媽媽便去菜場買包粽子的材料:糯米、粽葉、紅棗……媽媽先把糯米泡好,把粽葉和紅棗洗凈,洗好后,再把紅棗切碎,用調料把紅棗與糯米拌在一塊兒,過了一小時,媽媽開始包粽子了,她先把粽葉折成一個陀螺形,把拌好的糯米用勺子盛在粽葉里,再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最后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致的粽子便誕生了。
    開始煮粽子了,那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像一個個小鴨子,在水中快樂的游泳。大約一小時后,滿屋飄香,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用嘴吹吹,輕輕解開繩子,剝開粽葉,哇!露出泛黃的米粒,咬一口,滿嘴都充滿著粽葉的清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大棗餡兒。糯米的清香與大棗的香甜結合在一起,別有一番滋味。
    在這粽葉飄香的節(jié)日里,我深深感受到炎黃子孫對屈原的尊重和對祖國的熱愛,立志做一個愛祖國、愛人民、有理想、有抱負的小公民。
    就這樣,一個精致美觀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奶奶三兩下就包好了一個粽子,我信心大增,拿起粽葉就開始包粽子了。我既興奮又緊張,想: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真不知道會有什么樣的“杰作”。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出三片粽葉疊在一起,完成漏斗型,把糯米放進去,再放一些肉餡,接著把粽子捏成三角形。特別是捏形狀可費了我不少時間,可不像奶奶那樣如魚得水。捏了半天,也沒有奶奶包的好看。
    粽情端午為題篇十二
    “偶耶,太棒了,太棒了,今天端午節(jié)……”一大早起來,我就興奮的喊道。
    咦,老媽在包粽子呢,上去搭把手。“媽,教教我?!庇谑牵烷_是學習咯!唉,這可真是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哦,每一次都自信滿滿的開始,最后都以失敗告終?!安患?,不急,不是有句話說的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嘛,慢慢來,一定可以的,相信自己!”我自我安慰的說道!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數(shù)次失敗后,終于給學會了?,F(xiàn)在,包粽子的方法我已經(jīng)熟視無睹了。
    第一步:把粽子葉靠近葉尖那一半折成三角兜狀,留出來到粽子葉柄的長度差不多是整片葉子的一半長。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位,其余四指在葉子下面托住。
    第二步:先在三角兜的底部放一顆棗,用來把尖部堵嚴。然后取一把江米放入三角兜中,以達到整個兜的一半為宜。再次放入一顆棗,一個粽子放兩顆棗到四顆棗,視粽子大小而定,不過建議包小粽子,一是好熟,二是好看,三是好吃,吐兩次棗核就可以了。
    第三步:再次填入江米,把剛剛放進去的棗蓋住而沒有高于三角兜的邊緣為宜。為了讓粽子好吃,可以把江米用手指壓一壓,相聲《大保鏢》里不是還有”壓壓我的大徒弟,壓壓我的二徒弟“的詞呢嗎?壓完江米,粽子會更瓷實更有彈性。
    第四步:把粽子葉長出的部分折回來蓋住那個三角兜,如果留得正確的話,可以在蓋住兜口的同時,再覆蓋上粽子的其他一部分。包嚴,不要留下漏洞,否則一煮的話,粽子就會變形。
    第五步:子捆好扎緊,多余的粽葉和馬蘭草要用剪刀剪掉,這樣既不會扎手又很美觀。
    怎么樣?我會了,你學會了嗎?
    “一個,兩個,三個……”哇,好多,戰(zhàn)果還真不少!哇,我包的粽子好香,你聞到了沒?不多說,祝大家端午節(jié)快樂!
    端午節(jié),真是粽香飄滿端午節(jié)啊!
    粽情端午為題篇十三
    “好香啊!熟了熟了!”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粽子。
    媽媽拿出昨天買的紅棗粽、豆沙棕和肉粽,它們好像是三角形的,又好像不是,都被用彩繩捆著,像一個個肥嘟嘟的小娃娃?!皨寢?,粽子為什么要用葉子包著啊?”我問道。媽媽說:“那是因為怕里面的米灑了啊,你看,這葉子是竹葉。”媽媽一邊煮粽子,一邊回答,媽媽直接把粽子放進鍋里,倒了清水,等水沒過了粽子,媽媽便開火煮了起來,媽媽和我們說,等過十幾分鐘就會熟了。
    十幾分鐘過去了,滿屋都是粽子的香味兒。媽媽說:“好啦,好啦,快來吃吧!”粽子一上桌,弟弟就伸手抓了一個:“好燙啊!”弟弟邊說邊吹自己已經(jīng)燙紅了的小手,忍不住哭了起來。我哄弟弟:“別哭別哭,粽子剛出鍋,熱,姐姐給你吹吹?!钡艿荞R上就不哭了。我吹完喂了弟弟一口,弟弟說:“太好吃啦,我還要!”這時爸爸也過來了,夾起一個粽子吹了兩下,咬了一大口,哇!半個粽子怎么進去的,好大的嘴巴啊!我在心里不由得佩服。可媽媽卻對爸爸說:“這粽子黏,不好消化,小點口吃?!眿寢屵呎f邊給奶奶夾了一個粽子,奶奶開心地吃了起來。媽媽吃得很斯文,一小口一小口的,我們一家人開始吃了起來。
    這時弟弟問道:“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呀?”奶奶回答:“是因為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生活的楚國被敵國所滅,屈原想和自己的祖國共存亡就投江自盡了,而百姓很愛戴他,劃船扔了幾個用葉子包起來的大米扔到江里,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BR>    今天的粽子真好吃,故事很感人。媽媽說下次端午節(jié),我們自己一起包粽子吃呢!
    粽情端午為題篇十四
    端午節(jié)時有兩項重要的習俗,一是賽龍舟,二是吃粽子。我住在北方?jīng)]大有機會參予賽龍舟,而吃粽子是每家每戶都有的習俗。往年我家一般是去超市或商店買粽子吃,可我不知道自己包的比買的味道更鮮美,成本更低廉。
    今年我家也掀起包粽子的熱潮,我和媽媽首先去買了粽葉、糯米、蜜棗、紅小豆、花生等包粽子的材料,回到家里把粽葉泡軟,把材料泡好,然后我們就自己動手包粽子了。剛開始我不會包,媽媽就手把手教給我。先拿兩片粽葉,折成一個漏斗一樣,然后把糯米用勺子舀在里面,舀一點放幾顆蜜棗或豆沙,再用葉子把餡包來,用細線包扎好。第一次我做的很不好到處都露出了餡,第二次,第三次,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我做好了一個漂亮的大粽子。我和媽媽齊心協(xié)力很快做好了一鍋粽子。這兩天我家成了粽子加工廠。我們把包好的粽子送給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小姨。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說不完的喜悅。
    粽情端午為題篇十五
    一代忠臣沉默江里!“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的路漫長而朦朧,沒有人能預見未來的興亡,屈原明知興國之路的艱辛,也從未停止于他人的阻止之中,他的人雖然已經(jīng)消失得無影無蹤,但他的思想力量永存,一位位賢臣明君挺立在歷史長河中,這種力量從未埋沒,這種能量從未封印,它能使三萬鐵騎敗得落荒而逃,它能使破滅的宮殿重新屹立在我們面前!我要學屈原的赤膽,無畏死亡;我要學習屈原的忠心,精忠報國。
    我要成為一棵樹,成為祖國將來的棟梁;我要成為一滴雨水,為祖國滋潤萬物;我要成為一面旗幟,為祖國加油打氣!
    粽情端午為題篇十六
    尊敬的校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端午節(jié)國旗下的升旗儀式,歡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盛典。我們將在這里,共同回顧和了解端午節(jié)的起源和傳統(tǒng)習俗,重溫中華民族的活力與堅韌,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更深層次的認識和弘揚。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起源于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這一天,人們會蒸“粽子”,賽龍舟,掛艾葉,夜間點燃艾草和龍舟形狀的.粽子。端午節(jié)的含義豐富多彩,既有向屈原致敬的傳統(tǒng),也有對豐富的民族文化和團結的必要性的追尋。
    在所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端午節(jié)是最具體現(xiàn)中國團結精神的節(jié)日之一。在這個節(jié)日里,人們團聚在一起,分享著美食,慶祝著異花同慶。通過這些傳統(tǒng)習俗,人們的心靈得到了陶冶和升華,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在生活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今天,我們紀念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也慶祝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和深厚。無論是國畫還是書法,無論是樂器還是曲藝,都有著它自己的獨特特征和魅力。而我們,作為年輕一代,需要從中發(fā)掘和吸取,將其傳承下去,傳遞給后人,讓這些文化長久地生存下去。
    因此,讓我們一起深化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了解。作為年輕人,我們有義務和使命,要將民族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傳承下去,繼承發(fā)揚。
    最后,再次祝大家端午節(jié)快樂!愿我們的文化得到更好的生存與發(fā)展!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