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編寫教案需要教師善于借鑒他人的經(jīng)驗和教學模式,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接下來是幾篇關于教案的經(jīng)典范文,供大家參考。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一
1.欣賞各種月餅外形的美。
2.嘗試制作月餅,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1.課件準備:奇奇月餅店圖片;各種月餅圖片。
2.紙面教具:月餅店字樣。
3.材料準備:
(2)橡皮泥、美工板、牙簽、小紙盒、彩帶、彩紙、剪刀等材料和工具。
1.自由欣賞。
引導語:奇奇的月餅店就要開張了。今天,它送來了許多月餅,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引導幼兒自由欣賞,看一看月餅上有什么圖案,議一議為什么要設計這樣的圖案,比比哪一種圖案最美、最有特色。
小結(jié):月餅的圖案精美、造型獨特,體現(xiàn)了我們國家的文化特色。
2.制作月餅。
引導語:買月餅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奇奇忙不過來,讓我們一起幫奇奇做月餅吧!
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月餅作品。
3.月餅店。
引導語:小朋友們做了這么多的月餅,讓我們一起幫奇奇賣月餅吧!
鼓勵幼兒分角色,運用自制的月餅作品玩“月餅店”游戲。
1.在美術區(qū)提供相關的美工材料,引導幼兒繼續(xù)制作月餅。
2.引導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增加“月餅加工廠”“月餅店”等游戲主題(資源包中提供字樣供老師打印)。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二
1、知道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體驗中秋節(jié)歡樂的氣氛。
2、了解月餅的制作過程,學習壓 、團等操作技能。
活動準備
1、橡皮泥,幾個不同形狀、花紋的月餅。
2、塑料刀、尺子、花生、米、花瓣、樹葉等。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猜謎語:“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月餅)讓幼兒知道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引起幼兒關于月餅的興趣。
1、每年的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什么節(jié)日?(中秋節(jié))為什么這個節(jié)日要吃月餅呢?(月餅圓圓的,象征著家家團圓的意思。)
2、今天,我們來上一次美術手工課,大家猜一猜要做什么?(月餅)
對,中秋節(jié)快到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做月餅。
二、觀察、講解
教師出示已經(jīng)做好的幾個“月餅”,幼兒先觀察制作月餅的材料,說說自己知道的一些做法,調(diào)動幼兒制作月餅的積極性。
師:大家看老師制作的這幾個“月餅”,仔細觀察一下它們的的顏色、形狀、用料等等。
這個月餅是用橡皮泥做的,圓圓的,上面有五顏六色的花紋;另外一個月餅是正方形的,周圍用米、豆、花瓣、樹葉等制作的花紋。
下面我們也學著做一做,看誰能制作出漂亮的月餅。
三、制作
教師給幼兒發(fā)放橡皮泥及其廢舊報紙,帶領幼兒學習壓、切、團等操作技能。
制作過程指導
(1)先將報紙鋪到桌子上,再將橡皮泥泥放在手中,用手心揉揉成一個球形,將球形泥放在報紙上,用手心使勁壓一壓,壓成一個扁扁的圓形。再用塑料刀在周圍邊緣劃出一條條小花邊。
(2)利用米、豆、花瓣等物品,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新的能力,嘗試制作多種花紋、形狀各異、美麗好看的月餅。
四、月餅展評
將幼兒制作的月餅進行展示,互相評價,制作好的進行表揚,評選出誰做的月餅最漂亮。
小結(jié)及反思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月餅是中秋節(jié)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小朋友也熟知,但對于制作過程比較生疏。為了增加幼兒對月餅的了解程度,我設計了這堂課,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做月餅,掌握一些食品制作技能,從而發(fā)揮了想象力,體驗動手操作帶來的快樂。
設計意圖:
中秋節(jié)即將來臨,孩子對月餅的了解已有不少,月餅的樣子、月餅的大小、月餅上的花紋等,為了幫助幼兒進一步的對中秋節(jié)這個節(jié)日的了解以及正確掌握捏泥的技能,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知道月餅是圓圓的扁扁的,上面有好看的花紋,了解花紋在月餅上的分布。
2、在搓圓和壓扁的基礎上制作月餅,了解花紋的分布,學習用輔助材料在月餅上印花紋。
3、對泥工活動有興趣,有表現(xiàn)簡單物體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泥工板、雪花積木。
2、積木、月餅實物。
3、拍攝一段做月餅印花的視頻或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好吃的月餅。知道月餅是圓圓的,上面有好看的花紋和字等圖案。
師:你吃過月餅嗎?月餅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出示月餅,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樣子。
師: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誰來說說月餅是什么樣子的?花紋有什么意思呢?
2、觀看ppt,了解花紋在月餅上的分布,知道邊緣、中心都有花紋。觀看、討論,重點欣賞花紋在月餅的什么位置。
3、討論:怎么做月餅?了解制作月ing的方法和過程,鞏固搓圓和壓扁的技能。
師:老師給大家準備了橡皮泥和花片積木,我們怎么用橡皮泥做月餅呢?你想怎么做呢?
請幼兒說說自己制作月餅的想法。
4、教師示范月餅的制作方法,觀看制作月餅的視頻或圖片。
師:我們先把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團圓,再壓扁,最后用花片積木在月餅中間或邊上印花。
5、幼兒動手制作月餅,師巡回指導,終點指導團圓和印花。
6、展示作品,評價、分享月餅。
1.知道中秋節(jié)的由來,體驗節(jié)日歡樂氣氛,知道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的傳統(tǒng)習俗。
2.了解月餅的制作過程,發(fā)展團、壓 、切、扣等技能。能選擇小木棒等輔助工具刻花紋。
3.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利用廢舊物品裝飾月餅表面,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
1、橡皮泥,不同形狀、花紋的月餅3——4個。
2、人手一份泥工工具以及刻、印的工具(小棒、瓶蓋、雪花片、模具等)、廢舊報紙。
3.葵花籽,花生、小米、大米、綠豆等各色五谷雜糧若干,花瓣、樹葉等若干。
一、導入活動
教師利用提問和猜謎語的方式讓幼兒知道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引起幼兒做月餅的`興趣。
(1)“上節(jié)課我給大家講了《中秋月兒圓》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誰發(fā)明了月餅?(后羿)是為了紀念誰呢?(嫦娥)什么時候吃月餅呢?(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什么節(jié)日?(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月餅呢?(中秋節(jié)我們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圓圓的象征團圓之意。)”
(2)“今天我們來上一次手工課,猜猜要做什么?我給大家猜一個謎語提示一下,‘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月餅)小朋友非常聰明,就是月餅,今天我們一起來做月餅。
二、教師出示已經(jīng)做好的幾個“月餅”進行示范講解,幼兒觀察制作月餅的材料,說說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調(diào)動幼兒制作月餅的積極性?!袄蠋熯@里已經(jīng)做好了幾個月餅,大家一起欣賞吧,注意仔細觀察老師月餅的顏色、形狀、用什么材料做的,這個月餅是用泥做的,什么形狀呢?(圓圓的)上面用橡皮泥做的各色花紋,五顏六色的非常漂亮,月餅周圍邊上用塑料刀切出一道道刀型紋。這個月餅使用橡皮泥做的,是一個小動物的形狀,取一塊橡皮泥,放在模具里壓平,反過來將模型磕出來就可以了,周圍用小米、綠豆等五谷雜糧及花瓣樹葉制作的花紋,讓我的月餅更加的漂亮,真的好想吃一口啊!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三
1、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2、能畫出不同顏色花紋的月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1、《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
2、不同款式的月餅圖片;
3、彩筆、油畫棒(水彩筆)。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想想你記憶中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半圓形彎彎的)。
二、播放《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了解月亮變化的過程。
三、介紹中秋節(jié)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出示月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外形、顏色、味道,說說為什么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
小結(jié):中秋節(jié)也就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又稱團圓節(jié),是歡慶豐收、家人團聚、賞月、品月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月餅圓圓就像月亮一樣人們都要吃月餅來歡慶中秋節(jié)。月餅也象征團圓,一般人們把一個月餅分開來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開。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做什么樣的“月餅”,從月餅的顏色,形狀,圖案等方面進行引導。
在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餅,如紅色——草莓味、黃色——橙子味、綠色——青草味等等讓幼兒纏身作畫的熱情。
六、作品欣賞并展示。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教學時間太長,在這次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因此,整個教學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四
1、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2、能畫出不同顏色花紋的月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1、《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
2、不同款式的月餅圖片;
3、彩筆、油畫棒(水彩筆)。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想想你記憶中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半圓形彎彎的)
二、播放《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了解月亮變化的過程。
三、介紹中秋節(jié)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出示月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外形、顏色、味道,說說為什么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
小結(jié):中秋節(jié)也就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又稱團圓節(jié),是歡慶豐收、家人團聚、賞月、品月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月餅圓圓就像月亮一樣人們都要吃月餅來歡慶中秋節(jié)。月餅也象征團圓,一般人們把一個月餅分開來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開。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做什么樣的.“月餅”,從月餅的顏色,形狀,圖案等方面進行引導。
五、鼓勵幼兒大膽的繪畫月餅。
在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餅,如紅色――草莓味、黃色――橙子味、綠色――青草味等等讓幼兒纏身作畫的熱情。
六、作品欣賞并展示。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五
做月餅這件事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烹飪手工,可以讓幼兒加深對月餅,對中秋節(jié)這個節(jié)日的傳統(tǒng)習俗的了解,正適合剛剛上學的小班幼兒園的小朋友們。
指導幼兒用將面團圓壓扁的方法做月餅,體驗面團柔軟可變的特性,培養(yǎng)幼兒對面塑活動的興趣。
食品月餅,面團,墊板,小盒蓋,玩具娃娃等。
1、談論月餅。
教師出示月餅,并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人們什么時候吃月餅?”
教師提議:中秋節(jié)到了,請小朋友給娃娃家的娃娃們做一些月餅。
(1)幼兒探索做月餅的方法。教師發(fā)給每人一塊面團,請小朋友想想并試一試,怎樣把面團變圓、變扁,做成月餅?教師向幼兒介紹并展示可以利用的材料,如小瓶蓋、小圓盒等,引導幼兒試一試,將面團放進去壓平,再將面團倒出來,看看像不像月餅。
(2)交流經(jīng)驗。請做好月餅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教師幫助講解或提示:即先把面團放在兩手中團圓,再將其放在墊板上用手掌壓扁,或?qū)⒚鎴F圓裝進小圓盒子壓平,倒出,然后拿小瓶蓋或小玩具在上面壓上圖案,月餅就做好了。
(3)再次實踐。請幼兒嘗試用自己或他人的新方法再次做月餅。對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可請他們試做一些其他形狀的月餅;對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則給予具體地幫助,使其獲得成功。
3、給娃娃送月餅。
請小朋友將自己做的.月餅送給娃娃家的娃娃,并說:“小娃娃,請吃我做的月餅。”讓幼兒感受勞動的成功與幫助他人的快樂。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六
復習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熟記歌詞與節(jié)奏。
根據(jù)教師和多媒體的幫助下,學會整套舞蹈動作。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教學的樂趣。
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多媒體視頻、音樂、電子琴、鈴鼓人手一個。
一、音樂導入。
1、回憶歌曲唱法、節(jié)奏,為學舞蹈做基礎。
2、教師彈奏電子琴,復習《爺爺為我打月餅》歌曲唱法。
二、觀看多媒體視頻。
1、觀看舞蹈《爺爺為我打月餅》,引起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2、看視頻讓幼兒先跟著練習做舞蹈動作。
3、讓幼兒注意打月餅的動作和節(jié)奏感。
三、學舞蹈動作。
1、在學舞蹈之前,每人手拿鈴鼓準備好。
2、教師唱一句做相應的動作,幼兒也跟著做動作。
3、在教學中強調(diào)舞蹈開場的動作,多重復的.練習。
4、練習手拿鈴鼓打節(jié)奏,邊做動作邊注意節(jié)奏。
5、在打月餅的動作時,幼兒要隨著老師轉(zhuǎn)成一個圈。
6、舞蹈的動作要多做幾遍,才能熟能生巧。
四、學會聽音樂,記住做動作。
五、跟著音樂,做舞蹈《爺爺為我打月餅》全套的動作。
六、舞蹈表演,用鈴鼓完成舞蹈《爺爺為我打月餅》。
這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整個教學中,層層遞進,生動感人,啟發(fā)幼兒積極投入。談話的方式引入中秋節(jié),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讓孩子們親身置身于過中秋節(jié)的情景之中。通過這次的教學,我覺得要上好一個教學,老師要通過各種手段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教學起到更好的效果。
小百科: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征著團圓和睦。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于中秋節(jié)所食。據(jù)說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始于唐朝。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七
1、試著用團圓、壓扁的方法制作月餅,用輔助材料印刷圖案。
2、愉快的參加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3、簡單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知道節(jié)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個,小盤子六只。
2、幼兒玩超市游戲用的貨架。
活動過程。
1、由故事導入課題,引起制作“月餅”的興趣。
2、遷移已有經(jīng)驗,交流和討論。
指導語:我們都見過月餅,誰來說說月餅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3、觀察教師制作“月餅”,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過程。
(1)認識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觀察老師示范,了解制作的過程。
4、自由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巡回指導幼兒掌握團圓和壓扁的方法,提醒幼兒壓時不要過于用力,花紋要清楚。)。
5、欣賞自己做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形狀好、花紋清晰的“月餅”,并請幼兒把“月餅”送到“超市”。)。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鍛煉了動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讓他們感受的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八
今天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圓的一天了,沒錯,今天是8月15中秋節(jié)。
俗話說的好,中秋月圓人團圓。下午,我們?nèi)チ送馄偶?,正好趕上大媽媽做月餅,已經(jīng)做完一批了,順手拿了一個,想起來老師說要參加有關中秋節(jié)的活動,我想:這不正是一個有關中秋節(jié)的活動嗎?就坐下和大媽媽一起做起了月餅。
我看著大媽媽做的有模有樣,就向她探討這個怎么做的,大媽媽告訴我有秘訣,就是手機上下載“下廚房”app軟件,就能找到你想做的美食的制作方法。我們做的是咸蛋黃月餅,查了出來,材料不少:咸蛋黃、黃油(或豬油)、水、面粉、玉米油、白糖、紅豆沙、低筋面粉,有一些還要精確到克,差一丁點就可能改變月餅的味道。
接下來要開始做了一看步驟,沒想到那么復雜:先把咸蛋黃放入白酒里浸泡一會兒,去腥,在預熱180度烤10分鐘,把白糖、水、玉米油和面粉一起揉成面團,摸著光滑,這是油皮,再把黃油和低筋面粉揉成摸起來粗糙的油酥面團,然后分成相同的數(shù)量,用油皮包住油酥,壓成長條形,卷起來放一邊松弛,同時利用松弛的時間做餡,把紅豆沙做皮,包住咸蛋黃,和油團一樣多,最后把松弛完的油團兩邊往上一拉,一邊捏,搟園皮,把餡包住,再刷上蛋黃液,撒上芝麻,一個個搬至烤箱中,同時把烤箱調(diào)至180度,烤上30分鐘,這樣一個個白團團再水深火熱中慢慢烤熟。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烤箱中的香味撲鼻而來,我的口水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實在太香了,因為月餅還沒散熱,我只能對著烤箱垂涎三尺,等到溫度一點點的散去,月餅一個個蹦q在我的面前,我立馬拿起一個往嘴巴里塞,這個時候我的味蕾得到了滿足,實在是太好吃了,我兩眼冒光,立馬又拿了一個吃了起來,等到兩個月餅光榮地躺在我的肚子里的時候,我終于飽了!
在我和大媽媽的分工合作下,我們做了整整100個月餅,真的是自己動手做的味道也不一樣,這真的是一個難忘的中秋佳節(jié)!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九
1、了解月餅的外形特征及有關月餅的知識。
2、了解制作工藝,樂意自己嘗試制作月餅。
3、創(chuàng)設情景,體驗大家團聚一起品嘗月餅的和美、喜悅之情。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教學前聯(lián)系好月餅制作食品店。
2、烤箱4只、制作月餅的相關材料若干。
3、各類月餅若干。
4、攝像機一臺,組織幼兒收集各類月餅圖片。
5、幼兒制作邀請書,邀請家長參加此教學。
1、展示幼兒各自帶來的月餅,請幼兒仔細觀察月餅。
提問:你看到的月餅是什么樣子的?
月餅上都有些什么?
聞一聞,是什么味的?
2、幼兒交流討論:你吃過的月餅是什么味道的?
月餅餡都有哪些?
每年的什么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人們?yōu)槭裁匆栽嘛灒?BR> 人們不僅自己買月餅,為什么還買月餅送給自己的親人?
3、聽錄音:吃月餅的原由。
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jié)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全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jié)必食之品。在節(jié)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4、幼兒品嘗月餅,放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體驗大家團聚在一起品嘗月餅的幸福、快樂之情。
月餅是幼兒喜歡的一種食品,所以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同時發(fā)揮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創(chuàng)作過程中,老師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fā)揮,遇到問題,自己解決,鍛煉了幼兒遇事動腦的習慣。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制作。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
一、活動名稱:
團團圓圓慶中秋,寶寶巧手做月餅。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x日星期x上午9:30。
三、活動地點:
xx大街與xx路交匯處,麥啡烘培工坊。
四、活動準備:
麥啡——活動場地、指導操作人員、diy月餅原材料,小禮品,包裝盒,當日購買月餅或店內(nèi)其它食品是否享受優(yōu)惠。
禮都——活動簽到本、筆、氣球、呼啦圈10個、紅絲帶一根、圣誕樹2棵、紙質(zhì)月亮若干、線繩若干、筐2個、音響設備。
五、活動費用:月餅原料費用外無其他收費,月餅每塊8元。
六、報名方式:網(wǎng)上報名/電話報名/直接到幼兒園或店內(nèi)報名均可。
要求:1、留下寶寶基本資料(寶寶姓名、出生日期、聯(lián)系方式、到場人數(shù))
2、所要制作月餅數(shù)量/單位:塊。
3、報名后直接支付活動原料費,凡報名未支付原料費者報名無效。
七、付款方式:支付寶付款/鉆石禮都幼兒園小太陽早教中心付現(xiàn)金,
地址:xx大街與xx街交匯1598——8號,xx小區(qū)a18棟。
電話:xxxxxxxx。
八、活動流程:
1、介紹中秋節(jié)、月餅的由來。
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jié)。
2、請工作人員引導寶寶家長參觀做月餅的前期準備程序。
3、做月餅開始。
(1)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開始按照自己所報的月餅數(shù)量來做月餅(人員要求,每組家庭一名寶寶,一位家長陪同,其余同行家長在旁觀看)。
(2)做好后統(tǒng)一進烤箱進行烘焙。
(3)等待月餅出爐。
4、親子游戲。
(1)毛毛蟲。
準備:小呼拉圈10個,共5組,每組3人,呼啦圈2個。
規(guī)則:每個家庭派出一個小孩和兩個大人,三人排成一列縱隊,第一個圈套在前面兩人身上,第二個圈套在后兩人身上,比比哪組跑完規(guī)定路線,為了增加難度,可在路線上設置獨木橋、山洞等障礙物。
(2)摘月亮。
準備:紙質(zhì)月亮若干,線繩若干、圣誕樹2棵,呼啦圈10個。
規(guī)則:分兩組,每組5名家庭,以接力的形式穿越障礙,家長抱起寶寶摘下掛在樹上的月亮返回起點放在本組的筐里面,看最后哪組摘得的月亮最多為獲勝。
(3)月亮月亮哪里跑。
準備:紅絲帶一條,黃色氣球一個,
規(guī)則:把所有的家庭分成兩組,抱起寶寶分別站在絲帶的兩側(cè),老師向天空拋起黃色的氣球,家長用寶寶身體的任意部位去碰觸氣球,如果氣球在哪一側(cè)掉在了地上,哪組就輸了。
5、月餅取出進行包裝。
禮盒裝(包裝另算)。
九、活動結(jié)。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能回憶我吃過的月餅,在月餅上畫出圖案。
2、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欲望,引起對中秋節(jié)教學的興趣。
3、愿意積極參加教學,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4、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節(jié)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jié)日的教學。
教學準備:
材料:水彩筆、范例、紙環(huán)境:幼兒在家嘗過各種各樣的月餅。
教學過程:
1、回憶講述:我吃過的月餅是什么樣的?月餅上有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3、幼兒練習,鼓勵幼兒能大膽作畫。
4、展示講評:我畫的月餅。
教學反思:
教學的開展,不僅讓幼兒了解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二
1.了解月餅制作的過程,發(fā)展團、壓、切等技能。
2.學會利用工具創(chuàng)造性地裝飾月餅。
3.體驗中秋節(jié)做月餅的快樂情感。
4.愿意動手創(chuàng)作,體驗欣賞創(chuàng)作教學的樂趣。
5.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活動準備。
1.每人一份橡皮泥、橡皮泥工具、蛋糕盤。
2.課件。
教學過程。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謎語: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
在中秋的時候吃月餅是咱們的習俗,但是在平時的時候都很少吃。
教師小結(jié):月餅的花紋有很多很多,有直線的、斜線的、波浪線的等等。
3.今天咱們一起來制作一個圓形的月餅,怎么來做呢?之后教師演示:先搓圓再壓扁,然后在泥面上畫花紋。
4.小組討論:咱們可以用小刀在上面刻花紋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花紋?鼓勵幼兒說出與別的小朋友不一樣的方法。
5.幼兒利用各種道具創(chuàng)造性地制作月餅,教師巡回指導,對于做的好的幼兒要及時給予表揚,并隨時給其余幼兒展示,讓其余幼兒學習。
7.給幼兒展示各種不一樣的月餅圖片,比如:小魚的、憤怒的小鳥的、多啦a夢的。
教師小結(jié):月餅的形狀還有很多很多,回家的時候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想一想還可以做出什么不一樣的月餅?做出來,帶到幼兒園我們一起來欣賞。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教學時間太長,在這次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因此,整個教學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三
500克糖,50ml檸檬汁,170ml水,熬煮到600克。
15天后可以使用。
枧水的配制:
純堿粉5克,水15克,混合一夜后再過濾方可使用。
面粉100克糖漿76克吉士粉:7克枧水:2克花生油:26克。
1比4包入餡料。
把松弛好的皮料分割成每個15克的面劑;餡料分割成每個47克的餡團;。
制作時將皮料用掌心壓成扁圓形,中心放入餡;包的時候如果沾手可帶少許面粉進行包裹,注意不要漏出餡來;放入鋪有高溫紙的烤盤;用月餅壓模工具進行壓模,要求花紋清晰;成型后用噴壺在月餅的表面噴上少量清水以防結(jié)成白斑。
放入爐內(nèi)進行烘烤;上火溫度:230℃、下火溫度:180℃、大約烘烤17分鐘;在烘烤7分鐘左右,月餅表面定型時,取出月餅冷卻到50℃,刷兩遍蛋液;刷完蛋液后再次入爐烘烤,上火溫度:200℃、下火溫度:180℃、大約烘烤10分鐘;等到月餅表面呈金黃色時出爐。
冷卻后還要刷上光亮劑增亮;這樣廣式伍仁月餅就制作完成了;。
五仁餡的做法。
用料:花生仁100克核桃仁100克。
瓜子仁100克松子仁100克。
芝麻仁100克冰糖50克。
白糖350克豬油150克。
青紅絲50克糕粉100克。
制法:1,將花生仁,核桃仁,瓜子仁,
松子仁,芝麻仁分別烤熟。
2,將烤熟的花生仁,核桃仁。
與冰糖分別搟碎。
3,將搟好的花生仁,核桃仁,
冰糖同瓜子仁,松子仁,
芝麻仁,白糖,豬油,青紅絲。
熟面粉和在一起,揉搓均勻即可。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四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平衡能力和上下肢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2、能持物走高30厘米、寬20厘米的平衡木。
3、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
5、感受運動的快樂,愉悅身心。
活動準備:
布置場地,在場地兩端畫起跑線,相距50米,中間擺放平衡木。小型月餅盒兩個。
活動過程:
教師提醒幼兒,人或月餅不能從平衡木上掉下來,違反規(guī)則要重新走。師幼一起練習,教師示范講解平衡木的動作要求,幼兒依次練習,教師指導。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隊,每隊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場地兩端的起跑線上,游戲開始,兩隊第一組的排頭手體月餅盒,跑到小橋前,走過小橋,跑到本隊另一方,將月餅盒交給第二組的排頭,站到隊尾。第二組排頭按上述方法過小橋送月餅,依次進行。先完成任務的隊為勝。
規(guī)則:一是在小橋上只能走,不許跑。如果人或月餅盒從平衡木上掉下來,要從掉下之處重走。二是等待跑的幼兒不能跑出起跑線接月餅盒。
3、游戲結(jié)束。
收拾物品,歸放到原來的地方。帶領幼兒一起走出游戲場地。
教學反思:
通過此游戲充分鍛煉了幼兒身體機能,增強了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體驗到集體合作的快樂和滿足,并能自主參與到游戲中,體驗游戲的樂趣,嘗試游戲合作的技巧,感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2、能畫出不同顏色花紋的月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1、《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
2、不同款式的月餅圖片;
3、彩筆、油畫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想想你記憶中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半圓形彎彎的)。
二、播放《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了解月亮變化的過程。
三、介紹中秋節(jié)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出示月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外形、顏色、味道,說說為什么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
小結(jié):中秋節(jié)也就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又稱團圓節(jié),是歡慶豐收/家人團聚/賞月、品月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月餅圓圓就像月亮一樣人們都要吃月餅來歡慶中秋節(jié)。月餅也象征團圓,一般人們把一個月餅分開來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開。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做什么樣的“月餅”,從月餅的顏色,形狀,圖案等方面進行引導。
在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餅,如紅色——草莓味、黃色——橙子味、綠色——青草味等等讓幼兒纏身作畫的熱情。
六、作品欣賞并展示。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五
1、練習曲線跑的動作,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diào)力和靈活性。
2、體驗競賽游戲的樂趣,有初步的競爭意識。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4、鍛煉幼兒的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
【教學準備】。
1、平衡木2條、梅花樁若干、月餅圖片若干、月餅盒2個。
2、布置游戲場地。
【教學過程】。
一、知道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認識各種各樣的月餅。
出示月餅圖片若干:小朋友說八月十五什么節(jié)日?我們吃什么?小朋友看一看這里有什么樣的月餅?請幼兒觀看圖片認識各種各樣的月餅。
二、聽音樂做熱身運動。
這些月餅真漂亮,我們一起和爺爺打月餅吧?。犚魳贰稜敔敒槲掖蛟嘛灐穾ьI幼兒隨意做動作)。
三、曲線跑動作技能的嘗試和練習。
我們打了這么多的月餅,要送給誰呢?(請幼兒自由說說)咱們送給爺爺,讓爺爺看一看你做的月餅香不香,但是去爺爺家路非常遠,要經(jīng)過小橋,還要繞過一片樹林,小朋友要小心?。≡蹅兿染毩曇幌掳?!
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幼兒練習。
教師演示:曲線跑要注意:身體前傾微微側(cè);腳前掌外蹬要用力;同時別忘變方向;外側(cè)手臂使勁擺;看誰跑得快又快。
2、請個別幼兒演示曲線跑的方法,教師指導。
3、分組練習正確的曲線跑動作,在跑的過程中注意提醒幼兒注意動作要領。拐彎時身體要稍側(cè)體,手臂要擺動起來,并注意腳部的安全。
四、游戲“送月餅”綜合練習。
介紹游戲的玩法及規(guī)則:
分組: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隊,站在場地一端的起跑線上。
玩法:開始,兩隊第一組的'排頭手拿月餅(圖片),跑到小橋前,走過小橋,曲線跑過森林,將月餅放到月餅盒里,快速返回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先完成任務的隊為勝。
規(guī)則:一是如果在走的過程中人或月餅從平衡木上掉下來,要從掉下之處重走。二是每名幼兒一次放一個月餅,返回時要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游戲才能繼續(xù)。
五、游戲“吃月餅”。放松運動。
一名教師扮演爺爺上來和小朋友一起吃送去的月餅,幼兒隨音樂變成一個大月餅,然后一口一口變小,最后吃完的時候放松躺在地上,感受游戲帶來的快樂!
六、收拾物品,歸放到原來的地方。
帶領幼兒一起收拾場地的器械,養(yǎng)成收拾東西的習慣,帶領幼兒一起走出游戲場地。
【教學反思】。
正值中秋佳節(jié),孩子們對月餅比較熟悉,利用送月餅來完成一系列的動作孩子很感興趣,曲線跑還是比較容易的,孩子們能按照曲線跑的方法完成的,但是只有幾個孩子沒認真聽口令,曲線跑的時候走錯了路線,大部分孩子還是有競爭意識的,但是由于孩子的體質(zhì)有的差,在跑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看來競爭意識還需要培養(yǎng)的,通過教學鍛煉了幼兒身體機能,提高了身體的協(xié)調(diào)力和靈活性,感受到了運動帶來的樂趣。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一
1.欣賞各種月餅外形的美。
2.嘗試制作月餅,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1.課件準備:奇奇月餅店圖片;各種月餅圖片。
2.紙面教具:月餅店字樣。
3.材料準備:
(2)橡皮泥、美工板、牙簽、小紙盒、彩帶、彩紙、剪刀等材料和工具。
1.自由欣賞。
引導語:奇奇的月餅店就要開張了。今天,它送來了許多月餅,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引導幼兒自由欣賞,看一看月餅上有什么圖案,議一議為什么要設計這樣的圖案,比比哪一種圖案最美、最有特色。
小結(jié):月餅的圖案精美、造型獨特,體現(xiàn)了我們國家的文化特色。
2.制作月餅。
引導語:買月餅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奇奇忙不過來,讓我們一起幫奇奇做月餅吧!
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月餅作品。
3.月餅店。
引導語:小朋友們做了這么多的月餅,讓我們一起幫奇奇賣月餅吧!
鼓勵幼兒分角色,運用自制的月餅作品玩“月餅店”游戲。
1.在美術區(qū)提供相關的美工材料,引導幼兒繼續(xù)制作月餅。
2.引導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增加“月餅加工廠”“月餅店”等游戲主題(資源包中提供字樣供老師打印)。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二
1、知道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體驗中秋節(jié)歡樂的氣氛。
2、了解月餅的制作過程,學習壓 、團等操作技能。
活動準備
1、橡皮泥,幾個不同形狀、花紋的月餅。
2、塑料刀、尺子、花生、米、花瓣、樹葉等。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猜謎語:“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月餅)讓幼兒知道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引起幼兒關于月餅的興趣。
1、每年的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什么節(jié)日?(中秋節(jié))為什么這個節(jié)日要吃月餅呢?(月餅圓圓的,象征著家家團圓的意思。)
2、今天,我們來上一次美術手工課,大家猜一猜要做什么?(月餅)
對,中秋節(jié)快到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做月餅。
二、觀察、講解
教師出示已經(jīng)做好的幾個“月餅”,幼兒先觀察制作月餅的材料,說說自己知道的一些做法,調(diào)動幼兒制作月餅的積極性。
師:大家看老師制作的這幾個“月餅”,仔細觀察一下它們的的顏色、形狀、用料等等。
這個月餅是用橡皮泥做的,圓圓的,上面有五顏六色的花紋;另外一個月餅是正方形的,周圍用米、豆、花瓣、樹葉等制作的花紋。
下面我們也學著做一做,看誰能制作出漂亮的月餅。
三、制作
教師給幼兒發(fā)放橡皮泥及其廢舊報紙,帶領幼兒學習壓、切、團等操作技能。
制作過程指導
(1)先將報紙鋪到桌子上,再將橡皮泥泥放在手中,用手心揉揉成一個球形,將球形泥放在報紙上,用手心使勁壓一壓,壓成一個扁扁的圓形。再用塑料刀在周圍邊緣劃出一條條小花邊。
(2)利用米、豆、花瓣等物品,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新的能力,嘗試制作多種花紋、形狀各異、美麗好看的月餅。
四、月餅展評
將幼兒制作的月餅進行展示,互相評價,制作好的進行表揚,評選出誰做的月餅最漂亮。
小結(jié)及反思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月餅是中秋節(jié)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小朋友也熟知,但對于制作過程比較生疏。為了增加幼兒對月餅的了解程度,我設計了這堂課,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做月餅,掌握一些食品制作技能,從而發(fā)揮了想象力,體驗動手操作帶來的快樂。
設計意圖:
中秋節(jié)即將來臨,孩子對月餅的了解已有不少,月餅的樣子、月餅的大小、月餅上的花紋等,為了幫助幼兒進一步的對中秋節(jié)這個節(jié)日的了解以及正確掌握捏泥的技能,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知道月餅是圓圓的扁扁的,上面有好看的花紋,了解花紋在月餅上的分布。
2、在搓圓和壓扁的基礎上制作月餅,了解花紋的分布,學習用輔助材料在月餅上印花紋。
3、對泥工活動有興趣,有表現(xiàn)簡單物體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泥工板、雪花積木。
2、積木、月餅實物。
3、拍攝一段做月餅印花的視頻或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好吃的月餅。知道月餅是圓圓的,上面有好看的花紋和字等圖案。
師:你吃過月餅嗎?月餅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出示月餅,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樣子。
師: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誰來說說月餅是什么樣子的?花紋有什么意思呢?
2、觀看ppt,了解花紋在月餅上的分布,知道邊緣、中心都有花紋。觀看、討論,重點欣賞花紋在月餅的什么位置。
3、討論:怎么做月餅?了解制作月ing的方法和過程,鞏固搓圓和壓扁的技能。
師:老師給大家準備了橡皮泥和花片積木,我們怎么用橡皮泥做月餅呢?你想怎么做呢?
請幼兒說說自己制作月餅的想法。
4、教師示范月餅的制作方法,觀看制作月餅的視頻或圖片。
師:我們先把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團圓,再壓扁,最后用花片積木在月餅中間或邊上印花。
5、幼兒動手制作月餅,師巡回指導,終點指導團圓和印花。
6、展示作品,評價、分享月餅。
1.知道中秋節(jié)的由來,體驗節(jié)日歡樂氣氛,知道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的傳統(tǒng)習俗。
2.了解月餅的制作過程,發(fā)展團、壓 、切、扣等技能。能選擇小木棒等輔助工具刻花紋。
3.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利用廢舊物品裝飾月餅表面,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
1、橡皮泥,不同形狀、花紋的月餅3——4個。
2、人手一份泥工工具以及刻、印的工具(小棒、瓶蓋、雪花片、模具等)、廢舊報紙。
3.葵花籽,花生、小米、大米、綠豆等各色五谷雜糧若干,花瓣、樹葉等若干。
一、導入活動
教師利用提問和猜謎語的方式讓幼兒知道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引起幼兒做月餅的`興趣。
(1)“上節(jié)課我給大家講了《中秋月兒圓》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誰發(fā)明了月餅?(后羿)是為了紀念誰呢?(嫦娥)什么時候吃月餅呢?(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什么節(jié)日?(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月餅呢?(中秋節(jié)我們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圓圓的象征團圓之意。)”
(2)“今天我們來上一次手工課,猜猜要做什么?我給大家猜一個謎語提示一下,‘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月餅)小朋友非常聰明,就是月餅,今天我們一起來做月餅。
二、教師出示已經(jīng)做好的幾個“月餅”進行示范講解,幼兒觀察制作月餅的材料,說說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調(diào)動幼兒制作月餅的積極性?!袄蠋熯@里已經(jīng)做好了幾個月餅,大家一起欣賞吧,注意仔細觀察老師月餅的顏色、形狀、用什么材料做的,這個月餅是用泥做的,什么形狀呢?(圓圓的)上面用橡皮泥做的各色花紋,五顏六色的非常漂亮,月餅周圍邊上用塑料刀切出一道道刀型紋。這個月餅使用橡皮泥做的,是一個小動物的形狀,取一塊橡皮泥,放在模具里壓平,反過來將模型磕出來就可以了,周圍用小米、綠豆等五谷雜糧及花瓣樹葉制作的花紋,讓我的月餅更加的漂亮,真的好想吃一口啊!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三
1、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2、能畫出不同顏色花紋的月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1、《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
2、不同款式的月餅圖片;
3、彩筆、油畫棒(水彩筆)。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想想你記憶中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半圓形彎彎的)。
二、播放《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了解月亮變化的過程。
三、介紹中秋節(jié)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出示月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外形、顏色、味道,說說為什么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
小結(jié):中秋節(jié)也就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又稱團圓節(jié),是歡慶豐收、家人團聚、賞月、品月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月餅圓圓就像月亮一樣人們都要吃月餅來歡慶中秋節(jié)。月餅也象征團圓,一般人們把一個月餅分開來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開。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做什么樣的“月餅”,從月餅的顏色,形狀,圖案等方面進行引導。
在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餅,如紅色——草莓味、黃色——橙子味、綠色——青草味等等讓幼兒纏身作畫的熱情。
六、作品欣賞并展示。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教學時間太長,在這次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因此,整個教學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四
1、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2、能畫出不同顏色花紋的月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1、《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
2、不同款式的月餅圖片;
3、彩筆、油畫棒(水彩筆)。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想想你記憶中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半圓形彎彎的)
二、播放《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了解月亮變化的過程。
三、介紹中秋節(jié)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出示月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外形、顏色、味道,說說為什么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
小結(jié):中秋節(jié)也就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又稱團圓節(jié),是歡慶豐收、家人團聚、賞月、品月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月餅圓圓就像月亮一樣人們都要吃月餅來歡慶中秋節(jié)。月餅也象征團圓,一般人們把一個月餅分開來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開。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做什么樣的.“月餅”,從月餅的顏色,形狀,圖案等方面進行引導。
五、鼓勵幼兒大膽的繪畫月餅。
在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餅,如紅色――草莓味、黃色――橙子味、綠色――青草味等等讓幼兒纏身作畫的熱情。
六、作品欣賞并展示。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五
做月餅這件事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烹飪手工,可以讓幼兒加深對月餅,對中秋節(jié)這個節(jié)日的傳統(tǒng)習俗的了解,正適合剛剛上學的小班幼兒園的小朋友們。
指導幼兒用將面團圓壓扁的方法做月餅,體驗面團柔軟可變的特性,培養(yǎng)幼兒對面塑活動的興趣。
食品月餅,面團,墊板,小盒蓋,玩具娃娃等。
1、談論月餅。
教師出示月餅,并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人們什么時候吃月餅?”
教師提議:中秋節(jié)到了,請小朋友給娃娃家的娃娃們做一些月餅。
(1)幼兒探索做月餅的方法。教師發(fā)給每人一塊面團,請小朋友想想并試一試,怎樣把面團變圓、變扁,做成月餅?教師向幼兒介紹并展示可以利用的材料,如小瓶蓋、小圓盒等,引導幼兒試一試,將面團放進去壓平,再將面團倒出來,看看像不像月餅。
(2)交流經(jīng)驗。請做好月餅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教師幫助講解或提示:即先把面團放在兩手中團圓,再將其放在墊板上用手掌壓扁,或?qū)⒚鎴F圓裝進小圓盒子壓平,倒出,然后拿小瓶蓋或小玩具在上面壓上圖案,月餅就做好了。
(3)再次實踐。請幼兒嘗試用自己或他人的新方法再次做月餅。對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可請他們試做一些其他形狀的月餅;對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則給予具體地幫助,使其獲得成功。
3、給娃娃送月餅。
請小朋友將自己做的.月餅送給娃娃家的娃娃,并說:“小娃娃,請吃我做的月餅。”讓幼兒感受勞動的成功與幫助他人的快樂。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六
復習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熟記歌詞與節(jié)奏。
根據(jù)教師和多媒體的幫助下,學會整套舞蹈動作。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教學的樂趣。
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多媒體視頻、音樂、電子琴、鈴鼓人手一個。
一、音樂導入。
1、回憶歌曲唱法、節(jié)奏,為學舞蹈做基礎。
2、教師彈奏電子琴,復習《爺爺為我打月餅》歌曲唱法。
二、觀看多媒體視頻。
1、觀看舞蹈《爺爺為我打月餅》,引起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2、看視頻讓幼兒先跟著練習做舞蹈動作。
3、讓幼兒注意打月餅的動作和節(jié)奏感。
三、學舞蹈動作。
1、在學舞蹈之前,每人手拿鈴鼓準備好。
2、教師唱一句做相應的動作,幼兒也跟著做動作。
3、在教學中強調(diào)舞蹈開場的動作,多重復的.練習。
4、練習手拿鈴鼓打節(jié)奏,邊做動作邊注意節(jié)奏。
5、在打月餅的動作時,幼兒要隨著老師轉(zhuǎn)成一個圈。
6、舞蹈的動作要多做幾遍,才能熟能生巧。
四、學會聽音樂,記住做動作。
五、跟著音樂,做舞蹈《爺爺為我打月餅》全套的動作。
六、舞蹈表演,用鈴鼓完成舞蹈《爺爺為我打月餅》。
這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整個教學中,層層遞進,生動感人,啟發(fā)幼兒積極投入。談話的方式引入中秋節(jié),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讓孩子們親身置身于過中秋節(jié)的情景之中。通過這次的教學,我覺得要上好一個教學,老師要通過各種手段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教學起到更好的效果。
小百科: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征著團圓和睦。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于中秋節(jié)所食。據(jù)說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始于唐朝。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七
1、試著用團圓、壓扁的方法制作月餅,用輔助材料印刷圖案。
2、愉快的參加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3、簡單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知道節(jié)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個,小盤子六只。
2、幼兒玩超市游戲用的貨架。
活動過程。
1、由故事導入課題,引起制作“月餅”的興趣。
2、遷移已有經(jīng)驗,交流和討論。
指導語:我們都見過月餅,誰來說說月餅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3、觀察教師制作“月餅”,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過程。
(1)認識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觀察老師示范,了解制作的過程。
4、自由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巡回指導幼兒掌握團圓和壓扁的方法,提醒幼兒壓時不要過于用力,花紋要清楚。)。
5、欣賞自己做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形狀好、花紋清晰的“月餅”,并請幼兒把“月餅”送到“超市”。)。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鍛煉了動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讓他們感受的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八
今天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圓的一天了,沒錯,今天是8月15中秋節(jié)。
俗話說的好,中秋月圓人團圓。下午,我們?nèi)チ送馄偶?,正好趕上大媽媽做月餅,已經(jīng)做完一批了,順手拿了一個,想起來老師說要參加有關中秋節(jié)的活動,我想:這不正是一個有關中秋節(jié)的活動嗎?就坐下和大媽媽一起做起了月餅。
我看著大媽媽做的有模有樣,就向她探討這個怎么做的,大媽媽告訴我有秘訣,就是手機上下載“下廚房”app軟件,就能找到你想做的美食的制作方法。我們做的是咸蛋黃月餅,查了出來,材料不少:咸蛋黃、黃油(或豬油)、水、面粉、玉米油、白糖、紅豆沙、低筋面粉,有一些還要精確到克,差一丁點就可能改變月餅的味道。
接下來要開始做了一看步驟,沒想到那么復雜:先把咸蛋黃放入白酒里浸泡一會兒,去腥,在預熱180度烤10分鐘,把白糖、水、玉米油和面粉一起揉成面團,摸著光滑,這是油皮,再把黃油和低筋面粉揉成摸起來粗糙的油酥面團,然后分成相同的數(shù)量,用油皮包住油酥,壓成長條形,卷起來放一邊松弛,同時利用松弛的時間做餡,把紅豆沙做皮,包住咸蛋黃,和油團一樣多,最后把松弛完的油團兩邊往上一拉,一邊捏,搟園皮,把餡包住,再刷上蛋黃液,撒上芝麻,一個個搬至烤箱中,同時把烤箱調(diào)至180度,烤上30分鐘,這樣一個個白團團再水深火熱中慢慢烤熟。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烤箱中的香味撲鼻而來,我的口水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實在太香了,因為月餅還沒散熱,我只能對著烤箱垂涎三尺,等到溫度一點點的散去,月餅一個個蹦q在我的面前,我立馬拿起一個往嘴巴里塞,這個時候我的味蕾得到了滿足,實在是太好吃了,我兩眼冒光,立馬又拿了一個吃了起來,等到兩個月餅光榮地躺在我的肚子里的時候,我終于飽了!
在我和大媽媽的分工合作下,我們做了整整100個月餅,真的是自己動手做的味道也不一樣,這真的是一個難忘的中秋佳節(jié)!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九
1、了解月餅的外形特征及有關月餅的知識。
2、了解制作工藝,樂意自己嘗試制作月餅。
3、創(chuàng)設情景,體驗大家團聚一起品嘗月餅的和美、喜悅之情。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教學前聯(lián)系好月餅制作食品店。
2、烤箱4只、制作月餅的相關材料若干。
3、各類月餅若干。
4、攝像機一臺,組織幼兒收集各類月餅圖片。
5、幼兒制作邀請書,邀請家長參加此教學。
1、展示幼兒各自帶來的月餅,請幼兒仔細觀察月餅。
提問:你看到的月餅是什么樣子的?
月餅上都有些什么?
聞一聞,是什么味的?
2、幼兒交流討論:你吃過的月餅是什么味道的?
月餅餡都有哪些?
每年的什么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人們?yōu)槭裁匆栽嘛灒?BR> 人們不僅自己買月餅,為什么還買月餅送給自己的親人?
3、聽錄音:吃月餅的原由。
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jié)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全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jié)必食之品。在節(jié)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4、幼兒品嘗月餅,放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體驗大家團聚在一起品嘗月餅的幸福、快樂之情。
月餅是幼兒喜歡的一種食品,所以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同時發(fā)揮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創(chuàng)作過程中,老師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fā)揮,遇到問題,自己解決,鍛煉了幼兒遇事動腦的習慣。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制作。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
一、活動名稱:
團團圓圓慶中秋,寶寶巧手做月餅。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x日星期x上午9:30。
三、活動地點:
xx大街與xx路交匯處,麥啡烘培工坊。
四、活動準備:
麥啡——活動場地、指導操作人員、diy月餅原材料,小禮品,包裝盒,當日購買月餅或店內(nèi)其它食品是否享受優(yōu)惠。
禮都——活動簽到本、筆、氣球、呼啦圈10個、紅絲帶一根、圣誕樹2棵、紙質(zhì)月亮若干、線繩若干、筐2個、音響設備。
五、活動費用:月餅原料費用外無其他收費,月餅每塊8元。
六、報名方式:網(wǎng)上報名/電話報名/直接到幼兒園或店內(nèi)報名均可。
要求:1、留下寶寶基本資料(寶寶姓名、出生日期、聯(lián)系方式、到場人數(shù))
2、所要制作月餅數(shù)量/單位:塊。
3、報名后直接支付活動原料費,凡報名未支付原料費者報名無效。
七、付款方式:支付寶付款/鉆石禮都幼兒園小太陽早教中心付現(xiàn)金,
地址:xx大街與xx街交匯1598——8號,xx小區(qū)a18棟。
電話:xxxxxxxx。
八、活動流程:
1、介紹中秋節(jié)、月餅的由來。
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jié)。
2、請工作人員引導寶寶家長參觀做月餅的前期準備程序。
3、做月餅開始。
(1)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開始按照自己所報的月餅數(shù)量來做月餅(人員要求,每組家庭一名寶寶,一位家長陪同,其余同行家長在旁觀看)。
(2)做好后統(tǒng)一進烤箱進行烘焙。
(3)等待月餅出爐。
4、親子游戲。
(1)毛毛蟲。
準備:小呼拉圈10個,共5組,每組3人,呼啦圈2個。
規(guī)則:每個家庭派出一個小孩和兩個大人,三人排成一列縱隊,第一個圈套在前面兩人身上,第二個圈套在后兩人身上,比比哪組跑完規(guī)定路線,為了增加難度,可在路線上設置獨木橋、山洞等障礙物。
(2)摘月亮。
準備:紙質(zhì)月亮若干,線繩若干、圣誕樹2棵,呼啦圈10個。
規(guī)則:分兩組,每組5名家庭,以接力的形式穿越障礙,家長抱起寶寶摘下掛在樹上的月亮返回起點放在本組的筐里面,看最后哪組摘得的月亮最多為獲勝。
(3)月亮月亮哪里跑。
準備:紅絲帶一條,黃色氣球一個,
規(guī)則:把所有的家庭分成兩組,抱起寶寶分別站在絲帶的兩側(cè),老師向天空拋起黃色的氣球,家長用寶寶身體的任意部位去碰觸氣球,如果氣球在哪一側(cè)掉在了地上,哪組就輸了。
5、月餅取出進行包裝。
禮盒裝(包裝另算)。
九、活動結(jié)。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能回憶我吃過的月餅,在月餅上畫出圖案。
2、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欲望,引起對中秋節(jié)教學的興趣。
3、愿意積極參加教學,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4、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節(jié)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jié)日的教學。
教學準備:
材料:水彩筆、范例、紙環(huán)境:幼兒在家嘗過各種各樣的月餅。
教學過程:
1、回憶講述:我吃過的月餅是什么樣的?月餅上有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3、幼兒練習,鼓勵幼兒能大膽作畫。
4、展示講評:我畫的月餅。
教學反思:
教學的開展,不僅讓幼兒了解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二
1.了解月餅制作的過程,發(fā)展團、壓、切等技能。
2.學會利用工具創(chuàng)造性地裝飾月餅。
3.體驗中秋節(jié)做月餅的快樂情感。
4.愿意動手創(chuàng)作,體驗欣賞創(chuàng)作教學的樂趣。
5.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活動準備。
1.每人一份橡皮泥、橡皮泥工具、蛋糕盤。
2.課件。
教學過程。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謎語: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
在中秋的時候吃月餅是咱們的習俗,但是在平時的時候都很少吃。
教師小結(jié):月餅的花紋有很多很多,有直線的、斜線的、波浪線的等等。
3.今天咱們一起來制作一個圓形的月餅,怎么來做呢?之后教師演示:先搓圓再壓扁,然后在泥面上畫花紋。
4.小組討論:咱們可以用小刀在上面刻花紋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花紋?鼓勵幼兒說出與別的小朋友不一樣的方法。
5.幼兒利用各種道具創(chuàng)造性地制作月餅,教師巡回指導,對于做的好的幼兒要及時給予表揚,并隨時給其余幼兒展示,讓其余幼兒學習。
7.給幼兒展示各種不一樣的月餅圖片,比如:小魚的、憤怒的小鳥的、多啦a夢的。
教師小結(jié):月餅的形狀還有很多很多,回家的時候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想一想還可以做出什么不一樣的月餅?做出來,帶到幼兒園我們一起來欣賞。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教學時間太長,在這次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因此,整個教學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三
500克糖,50ml檸檬汁,170ml水,熬煮到600克。
15天后可以使用。
枧水的配制:
純堿粉5克,水15克,混合一夜后再過濾方可使用。
面粉100克糖漿76克吉士粉:7克枧水:2克花生油:26克。
1比4包入餡料。
把松弛好的皮料分割成每個15克的面劑;餡料分割成每個47克的餡團;。
制作時將皮料用掌心壓成扁圓形,中心放入餡;包的時候如果沾手可帶少許面粉進行包裹,注意不要漏出餡來;放入鋪有高溫紙的烤盤;用月餅壓模工具進行壓模,要求花紋清晰;成型后用噴壺在月餅的表面噴上少量清水以防結(jié)成白斑。
放入爐內(nèi)進行烘烤;上火溫度:230℃、下火溫度:180℃、大約烘烤17分鐘;在烘烤7分鐘左右,月餅表面定型時,取出月餅冷卻到50℃,刷兩遍蛋液;刷完蛋液后再次入爐烘烤,上火溫度:200℃、下火溫度:180℃、大約烘烤10分鐘;等到月餅表面呈金黃色時出爐。
冷卻后還要刷上光亮劑增亮;這樣廣式伍仁月餅就制作完成了;。
五仁餡的做法。
用料:花生仁100克核桃仁100克。
瓜子仁100克松子仁100克。
芝麻仁100克冰糖50克。
白糖350克豬油150克。
青紅絲50克糕粉100克。
制法:1,將花生仁,核桃仁,瓜子仁,
松子仁,芝麻仁分別烤熟。
2,將烤熟的花生仁,核桃仁。
與冰糖分別搟碎。
3,將搟好的花生仁,核桃仁,
冰糖同瓜子仁,松子仁,
芝麻仁,白糖,豬油,青紅絲。
熟面粉和在一起,揉搓均勻即可。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四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平衡能力和上下肢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2、能持物走高30厘米、寬20厘米的平衡木。
3、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
5、感受運動的快樂,愉悅身心。
活動準備:
布置場地,在場地兩端畫起跑線,相距50米,中間擺放平衡木。小型月餅盒兩個。
活動過程:
教師提醒幼兒,人或月餅不能從平衡木上掉下來,違反規(guī)則要重新走。師幼一起練習,教師示范講解平衡木的動作要求,幼兒依次練習,教師指導。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隊,每隊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場地兩端的起跑線上,游戲開始,兩隊第一組的排頭手體月餅盒,跑到小橋前,走過小橋,跑到本隊另一方,將月餅盒交給第二組的排頭,站到隊尾。第二組排頭按上述方法過小橋送月餅,依次進行。先完成任務的隊為勝。
規(guī)則:一是在小橋上只能走,不許跑。如果人或月餅盒從平衡木上掉下來,要從掉下之處重走。二是等待跑的幼兒不能跑出起跑線接月餅盒。
3、游戲結(jié)束。
收拾物品,歸放到原來的地方。帶領幼兒一起走出游戲場地。
教學反思:
通過此游戲充分鍛煉了幼兒身體機能,增強了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體驗到集體合作的快樂和滿足,并能自主參與到游戲中,體驗游戲的樂趣,嘗試游戲合作的技巧,感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2、能畫出不同顏色花紋的月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1、《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
2、不同款式的月餅圖片;
3、彩筆、油畫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想想你記憶中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半圓形彎彎的)。
二、播放《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了解月亮變化的過程。
三、介紹中秋節(jié)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出示月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外形、顏色、味道,說說為什么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
小結(jié):中秋節(jié)也就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又稱團圓節(jié),是歡慶豐收/家人團聚/賞月、品月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月餅圓圓就像月亮一樣人們都要吃月餅來歡慶中秋節(jié)。月餅也象征團圓,一般人們把一個月餅分開來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開。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做什么樣的“月餅”,從月餅的顏色,形狀,圖案等方面進行引導。
在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餅,如紅色——草莓味、黃色——橙子味、綠色——青草味等等讓幼兒纏身作畫的熱情。
六、作品欣賞并展示。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做月餅教案幼兒園小班篇十五
1、練習曲線跑的動作,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diào)力和靈活性。
2、體驗競賽游戲的樂趣,有初步的競爭意識。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4、鍛煉幼兒的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
【教學準備】。
1、平衡木2條、梅花樁若干、月餅圖片若干、月餅盒2個。
2、布置游戲場地。
【教學過程】。
一、知道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認識各種各樣的月餅。
出示月餅圖片若干:小朋友說八月十五什么節(jié)日?我們吃什么?小朋友看一看這里有什么樣的月餅?請幼兒觀看圖片認識各種各樣的月餅。
二、聽音樂做熱身運動。
這些月餅真漂亮,我們一起和爺爺打月餅吧?。犚魳贰稜敔敒槲掖蛟嘛灐穾ьI幼兒隨意做動作)。
三、曲線跑動作技能的嘗試和練習。
我們打了這么多的月餅,要送給誰呢?(請幼兒自由說說)咱們送給爺爺,讓爺爺看一看你做的月餅香不香,但是去爺爺家路非常遠,要經(jīng)過小橋,還要繞過一片樹林,小朋友要小心?。≡蹅兿染毩曇幌掳?!
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幼兒練習。
教師演示:曲線跑要注意:身體前傾微微側(cè);腳前掌外蹬要用力;同時別忘變方向;外側(cè)手臂使勁擺;看誰跑得快又快。
2、請個別幼兒演示曲線跑的方法,教師指導。
3、分組練習正確的曲線跑動作,在跑的過程中注意提醒幼兒注意動作要領。拐彎時身體要稍側(cè)體,手臂要擺動起來,并注意腳部的安全。
四、游戲“送月餅”綜合練習。
介紹游戲的玩法及規(guī)則:
分組: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隊,站在場地一端的起跑線上。
玩法:開始,兩隊第一組的'排頭手拿月餅(圖片),跑到小橋前,走過小橋,曲線跑過森林,將月餅放到月餅盒里,快速返回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先完成任務的隊為勝。
規(guī)則:一是如果在走的過程中人或月餅從平衡木上掉下來,要從掉下之處重走。二是每名幼兒一次放一個月餅,返回時要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游戲才能繼續(xù)。
五、游戲“吃月餅”。放松運動。
一名教師扮演爺爺上來和小朋友一起吃送去的月餅,幼兒隨音樂變成一個大月餅,然后一口一口變小,最后吃完的時候放松躺在地上,感受游戲帶來的快樂!
六、收拾物品,歸放到原來的地方。
帶領幼兒一起收拾場地的器械,養(yǎng)成收拾東西的習慣,帶領幼兒一起走出游戲場地。
【教學反思】。
正值中秋佳節(jié),孩子們對月餅比較熟悉,利用送月餅來完成一系列的動作孩子很感興趣,曲線跑還是比較容易的,孩子們能按照曲線跑的方法完成的,但是只有幾個孩子沒認真聽口令,曲線跑的時候走錯了路線,大部分孩子還是有競爭意識的,但是由于孩子的體質(zhì)有的差,在跑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看來競爭意識還需要培養(yǎng)的,通過教學鍛煉了幼兒身體機能,提高了身體的協(xié)調(diào)力和靈活性,感受到了運動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