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己在工作和學習中的問題與不足。在總結時,我們應該積極提出問題和建議,推動自己的進步和成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總結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寫總結提供一些啟發(fā)和思路。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一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3.通過看圖學文,了解周總理當年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關心少數(shù)民族,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滿面”的意思并能用這兩個詞語造句。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最后四段。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
2.培養(yǎng)觀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著、表情及動作,體會人物的心情。
3.練習概括每句話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三)通過看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能夠抓住人物的穿著,表情及動作體會人物的心情,了解課文的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特別是筆畫多的字。
(二)通過看圖,了解圖意,培養(yǎng)觀察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認真觀圖,了解圖意。
老師出示掛圖,請同學們看看圖上的人們在干什么?
(人們和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jié)。)。
板書:潑水節(jié)。
(1)潑水節(jié)是哪個民族的節(jié)日?板書:(傣族)。
(2)誰知道潑水節(jié)是怎么回事?
(學生如果講不清,老師可補充說明:每年的清明時節(jié),也就是當鳳凰花開的時候,到了那天,人們穿上漂亮的服裝,背起象腳鼓,互相潑水祝福,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
(3)誰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學生說不上來,老師告訴學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雙版%c。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二
一、知識與能力。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想象當時的歡樂場面來理解課文內容。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五、教學難點,
理解講傣族人民熱愛周總理和周總理與傣族人民心連心的語句。
六、課時分配。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任務。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識字,寫字。
(二)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指名朗讀。
2、提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3、學生交流,教師將學生的疑問歸納整理。
(三)問題閱讀,初步感知。
1、教師談話:這么多的疑問等著我們去解決,快快打開書,在課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3、組織集體交流初讀感受,解決以下問題:
(1)潑水節(jié)是個什么樣的節(jié)日?
(2)為什么說這個潑水節(jié)是難忘的?
(3)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在文中標出來。
(四)自主學習,讀中識字。
1、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教師提出要求后,學生自讀課文,在文中圈出生字,并練習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生字,重點訂正恩、襟、鳳的讀音。
3、生字組詞讀,帶句子讀。
4、練習:
(1)接力朗讀課文,分小組賽讀課文。
(2)出示本課中含有多音字好、樂、空、盛的句子。
指名朗讀,再說出它們的另一個讀音,練習說話,體會讀音不同,意義不同。
(五)學寫生字,培養(yǎng)能力。
1、學生仔細觀察要求書寫的`生字,并試著寫一寫。
2、學生提出較難寫的字,教師重點指導。
3、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4、組內評價,集體評價。對寫得好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
(六)課堂總結,布置實踐活動。
布置學生課外收集有關周恩來的故事和我國其它少數(shù)民族的有關節(jié)日。
第二課時:
(一)教學任務。
通過朗讀、感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交流學習。
同學們互相說說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周恩來總理的故事。教師也可以適當補充一些,使學生對周恩來總理及他與人民的深厚情誼有進一步的了解。
(三)朗讀感悟。
1、(出示課文插圖)教師引導: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哪些人物?
2、學生自讀課文,在文中分別找出描寫傣族人民和周總理的語句,并用不同的符號標出來。
3、小組內討論交流。
4、小組匯報,并說說自己對所劃內容的理解:
教師相應指導:
(1)第三段:通過引導學生對四面八方、敲起、撒滿、駛過等詞語的理解,體會傣族人民的心情,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第四段:引導學生觀察周總理的服裝、表情;想象,體驗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周總理特別高興的心情,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第五段:引導學生想象朗讀,體會周總理與傣族人民互相潑水祝福的熱烈場面。
5、教師范讀第六、七、八段,再引導學生結合全文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6、小結:
7、指名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四)擴展延伸。
1、學生互相交流介紹收集到的我國其它少數(shù)民族的有關節(jié)日。
2、結語: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就像56個兄弟,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三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一只丑小鴨自從生下來就被人看不起,被迫離家出走,最后竟意外地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丑小鴨,而是一只美麗的白天鵝的故事。
這篇看圖學文由四幅圖和一篇短文組成。短文共7段,是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敘述的。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1.學會生字,感受課文用詞的精當。
2.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體檢感悟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情感體驗,學生全面熱情參入。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師生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領悟傣族人民過節(jié)的歡樂心情。
教學重難點:1.感悟用詞的精當。
2.融情于文,與文產生情感共鳴。
一、導入。
1、西雙版納在哪里?課件出示。
2、這里生活著一個少數(shù)民族--傣族。傣族有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板書“潑水節(jié)”。
3、教學“潑”。先講讀音,再講字義:猛力倒水,使散開。最后講字形。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渡:下面,我們一起和傣族人民過節(jié)吧!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迎來了他們的潑水節(jié)。我們來體會一下這個“迎”。給“迎”組個詞。師:“迎”在字典里是“迎接”的意思。在生活中,你迎接過什么節(jié)日?你迎接客人時,穿什么衣服?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你的臉上又是什么表情呢?)。
傣族人民迎接什么?(傣族人民穿衣服呢?又是什么心情?)。
生:指名讀。
師:引導學生評價:要把迎接的激動心情讀出來?!坝边@里可以高一點兒,上揚一點兒。看教師的手勢,跟老師讀。再指名讀。
師:是??!傣族人民也和你們一樣,在用這種心情迎接他們最隆重的潑水節(jié)。來,把這種高興讀出來!學生齊讀。教師評價:“一”下去,“一”上來,潑水節(jié)要說得干脆點。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
1、自由讀課文,思考傣族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呢?
2、下面我們來體會一下他們的高興。
3、看第一句。你為什么這么讀?為什么要這么早來?(因為他們迫不及待了,想早點來參加這個活動。)。
4、還有更早的人呢!他們來準備好了……(引讀)。
5、開始潑水了?。ń處熂拥卣f。)齊讀課件出示的句子。(“開始潑水了……笑開了花?!保?。
6、人們?yōu)槭裁匆闷昂团鑱頋娝兀抗嗍堑惯M去的意思。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7、看圖說話,教師指導。用課文中的句子做例子說。
出示:()拿瓢往()衣領里灌??磮D說一說。
你還想說誰呢?
是??!參加潑水節(jié)的每一個人都是那么的高興。
下面,我宣布:開始潑水了……笑開了花。
笑開了花大家做的還不夠好,看老師做個表情,這就是笑開了花。大家也來表演一下把!邊笑邊讀這句話。(老人……笑開了花。)。
8、老爺爺(小妹妹),為什么你身上濕透了,還不回家換呢?
9、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興呢!齊讀。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潑水節(jié)除了潑水,還有哪些活動?讀第三自然段。
1、看視頻,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員,你想回去嗎?你想去干嘛?
四、寫字。
潑:用習字冊分三步講:
第二步,描第一紅字。停筆,把你描的字與范字對照,你認為很像的,請舉手。找一找哪個地方不像,怎么辦呢?再描第二個。
第三步,仿影。對照。
同樣的方法教學“互”。
板書:
20、歡樂的潑水節(jié)。
迎
早早地。
笑開了花。
不肯離去。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讀中感悟,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多媒體課件。
(課前板書課題:難忘的潑水節(jié))。
1、談話導入:孩子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喜歡)為什么喜歡呢?(生自由談理由)是的,
春節(jié)是我們漢族人民最隆重的節(jié)日,傣族人民也有著與春節(jié)一樣熱烈而又溫馨的節(jié)日,那就是(潑水節(jié))。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令傣族人民興奮不已。
2、配樂播放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老師相機旁白:在我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qū)有一個能歌善舞的少數(shù)民族——傣族。每到傣歷的六、七月份,火紅火紅的鳳凰花盛開的時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端著清水,慶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歡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根據(jù)傣族的習俗,這一天,人們要互相潑水以表達對他人真誠美好的祝福。水潑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對他人的祝福越真誠。這就是傣族潑水節(jié)獨特的魅力。
3、觀賞了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后,你最想說什么?(生談感想)。
4、(課件出示課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們一樣有著許多的話要說,讓我們一起回到1961年的潑水節(jié),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吧!請同學們一起讀?。ㄉx)。
5、示題質疑:傣族人民年年都過潑水節(jié),可1961年(板書:1961年)的潑水節(jié)卻給傣族人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吧。(生讀)。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反饋讀書所得:讀了課文,你覺得1961年的潑水節(jié)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周總理來了,老師相機板書周總理)。
3、交流匯報資料:同學們,你對周總理了解多少呢?(生自由匯報)。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大家心情怎樣?(特別高興)你是從哪些段知道的?請讀出來。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1、2自然段,指導讀出傣族人民的興奮心情。
2)、齊讀第1、2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來,傣族人民又會怎樣歡迎他呢?
1)、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勾畫出描寫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句子,然后讀一讀。
2)、指名匯報。
3)、(課件依次出示課文第3自然段文字及相關圖片)指導學生感悟第3自然段。
a、體會“四面八方”和“趕來”。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傣族人民從遙遠的小山坡趕來了,從山間的平地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參加潑水節(jié)的人們從首都北京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人們從各個不同的地方趕來了,來參加潑水節(jié)狂歡。指名讀這句,指導讀出傣族人民內心的興奮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全班齊讀這句話。
b、體會紅色的意義。這還不夠,傣族人民還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孩子們,你覺得這里的紅色代表著什么?(喜慶、熱情、吉祥……)指導學生讀出相應的感情。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六
課型新授時間2013.3.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學習者分析二年級學生對新鮮事物比較有興趣,培養(yǎng)他們能從生活中去感受、了解一些神話故事,在生活中去學習知識。在故事中去對科學產生興趣,在快樂中學習,在生活中獲得新知識。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意思,了解我國的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
學習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能讀會寫。
了解潑水節(jié)的來源,節(jié)日的意義。
重點。
難點重點:理解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難點:識字運用。
教具多媒體。
學具。
檢測題。
1、朗讀課文。
2、用課文中生字組詞。
板書設計。
鳳凰傣恩敲撒襟褂咖啡踩端蘸壽。
教學過程。
一、檢測預習: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潑水節(jié)主要有哪些活動?
2、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問題?
二、教學新課。
1、自讀課文,畫出課文中生字和新詞。
2、想一想,你覺得潑水節(jié)中哪些場面令人難忘?讀讀想一想這個節(jié)日是有何意義。
3、課件出示熱烈場面的詞語:趕來四面八方敲鼓地毯龍船花炮撒滿鮮紅。
4、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矯正自己讀錯的字音。
三、學習生字、新詞。
1、學生找出本課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自拼自讀;
2、ppt課件出示生字,學生反復拼讀練習。
3、利用投影引導學生認真區(qū)分生字,從字形,結構特征,書寫上指導。
4、鞏固生字。組詞擴句訓練。
四、強化練習:。
1、學生齊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感情,語調清楚,適當?shù)牡胤綍nD;
2、從課文中找出多音字組詞(常用幾個多音字)。
3、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令人難忘?
4、傣族平常的潑水節(jié)是怎么過的?
五、實踐活動:
1、生字組詞。
2、練習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七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敘述了周總理在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無比幸福情景。通過描寫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周總理穿著傣族服裝和傣族人民一起潑水祝福,把快樂和幸福帶給他們,體現(xiàn)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感情。本文是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寫的,所以講課時按文章順序來進行,讓學生體會到周總理對人民的關心,與人民的心連心。學習本課,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周總理的可親可敬,與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總理的人格魅力。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敬愛。
一、教學效果。
為了體現(xiàn)“人民的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這一情感重點,在教學中,我以“情”為契機,通過大量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周總理。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從中體驗總理和人們之間的深厚感情。在教學中,引導孩子們體會傣族人民為歡迎總理所做的準備,通過朗讀去感受人們對總理的無限的崇敬。然后,從總理的穿著,可以看到總理和人民挨得那么近,從而感受總理偉大而平易近人的優(yōu)良品質。特別是最后兩個自然段的朗讀,可以說孩子們的感情是水到渠成的,噴薄而出,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成功之處。
1、教學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關鍵詞語,在語句環(huán)境中品詞析句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體會這種深厚的感情。通過多次指導學生閱讀,讓學生感受周總理的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感受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歡迎的激動與熱情。讀中悟,悟中讀,讓學生感受到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心連心的魚水之情。
2、課堂上我利用激勵性評價,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評價語言豐富、多樣化,評價實效性強。
3、識字寫字仍然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本課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識記生字,并學會積累和運用本課生字詞。
三、不足之處:
1、課上,沒有盡可能地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選擇朗讀方式,沒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讀自悟,學生有些被動,沒有完全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起來,課堂中的突發(fā)事件處理不是很到位。
3、指導學生寫字的時候,只強調應注意什么,沒有把學生可能寫錯的那個字強調說出來,這樣下次還是容易記錯。
四、改進措施。
在課前一定要備好課,從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定、目標的確立、重難點的把握、字詞的處理、課上資料的拓展,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對課文內容也要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給學生講好課。我覺得以后還要多努力,課前還是要多下一些功夫的。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八
教材說明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1961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來到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事。這篇看圖學文由一幅圖和一篇短文組成。圖上的背景畫的是西雙版納地區(qū)的特有風光。樹木茂密,鮮花朵朵,地上是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周恩來總理在畫面中間,雙手端著銀碗,穿著傣族服裝,面帶笑容。他周圍是穿著節(jié)日服裝的傣家兒女。有的拿著銀壺,有的端著花碗,有的敲著象腳鼓,有的打著镲,大家十分高興。課文內容同畫面相聯(lián)系,講了周恩來總理同傣家兒女過潑水節(jié)的情形。課文共8段,是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敘述的。
教學目的。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1961年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2指導有序觀察的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段。
重難點,關鍵。
1重點:了解周總理與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歡渡潑水節(jié)的情景,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2難點。
(1)由于年代的原因,學生對周總理了解不夠,影響對課文所表達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的感受。
(2)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對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了解甚少。
教學設計。
一故事錄像激趣,設問質疑,導入課文。
1講《潑水節(jié)的來歷》看潑水節(jié)的錄像,讓學生了解潑水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課題。
2為什么今年的潑水節(jié)特別令人難忘呢?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全文,感知全文。
3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在什么時候舉行?你從課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潑水節(jié)都在5月13日舉行,今年的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樣?用高興的語氣讀12自然段。
二讀中體驗,讀中感悟,音樂輔助。
2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同學們讀讀,寫寫,議議,用鉛筆在書上畫出重點句子,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四面八方趕來敲鼓地毯龍船花炮撒滿一條條一串串理解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并用四面八方造句。
三看圖學文,學會觀察,理解圖意。
2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笑容滿面接過敲著踩著跳舞這些詞體會周總理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象普通的傣家人一樣。并用笑容滿面造句。
四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導語激情,感知體會。
1當時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呢?觀看錄像,啟發(fā)想象。
3請幾個同學表演,其他同學朗讀課文,同學進行評價。
4老師導語激趣,人民的總理愛人民,向人民祝福;人民愛總理,向總理祝愿,人民和總理心連心,是多么幸福難忘的場面呀!傣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請同學齊聲朗讀78自然段,感悟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理解最后兩句的!
五總結朗讀,回顧感悟,背誦課文。
1961年的潑水節(jié)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也難以忘記1961年的潑水節(jié),請同學們大聲誦讀,把你們的感情都融入字里行間吧!讀到開始潑水了讓同學關上書試著背誦課文5678自然段。
板書設計。
特別高興。
歡迎總理。
共渡節(jié)日。
幸福難忘。
【設計說明】。
1讓學生讀中體驗,讀中悟情,在教與學的活動中,讀貫穿始終。
2巧妙的運用音樂,錄像輔助教學,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3讓學生通過想象,體驗情景,通過想象總理和傣族人民祝福祝愿的話語,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
4通過學生讀讀,寫寫,劃劃,和表演讓學生自主的學習,主動的探索,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知道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jié)的獨有的風俗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春意盎然,草長鶯飛,當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遍翡翠般綠的西雙版納時,
傣族人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1課《歡樂的潑水節(ji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潑水節(jié)時那熱鬧歡快的場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節(jié)讀課文,評議。
三、學文。
(一)、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讀一讀。
4、指導讀出高興激動的語氣。
(二)、第二小節(jié)。
2、交流:你從哪些地方感覺潑水節(jié)很熱鬧,很歡樂的?
3、指導朗讀。
4、你想親眼看看潑水節(jié)時那熱鬧的場面嗎?觀看錄象:歡樂的潑水節(jié)。
6、質疑:為什么大家渾身濕淋淋的,臉上卻笑開了花呢?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1961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來到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事。這篇看圖學文由一幅圖和一篇短文組成。圖上的背景畫的是西雙版納地區(qū)的特有風光。樹木茂密,鮮花朵朵,地上是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周恩來總理在畫面中間,雙手端著銀碗,穿著傣族服裝,面帶笑容。他周圍是穿著節(jié)日服裝的傣家兒女。有的拿著銀壺,有的端著花碗,有的敲著象腳鼓,有的打著镲,大家十分高興。課文內容同畫面相聯(lián)系,講了周恩來總理同傣家兒女過潑水節(jié)的情形。課文共8段,是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敘述的。
教學目的。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1961年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2指導有序觀察的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段。
重難點,關鍵。
1重點。
了解周總理與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歡渡潑水節(jié)的情景,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2難點。
(1)由于年代的原因,學生對周總理了解不夠,影響對課文所表達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的感受。
(2)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對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了解甚少。
一、故事錄像激趣,設問質疑,導入課文。
1講《潑水節(jié)的來歷》看潑水節(jié)的錄像,讓學生了解潑水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課題。
2為什么今年的潑水節(jié)特別令人難忘呢?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全文,感知全文。
3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在什么時候舉行?你從課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潑水節(jié)都在5月13日舉行,今年的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樣?用高興的語氣讀12自然段。
二、讀中體驗,讀中感悟,音樂輔助。
2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同學們讀讀,寫寫,議議,用鉛筆在書上畫出重點句子,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四面八方趕來敲鼓地毯龍船花炮撒滿一條條一串串理解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并用四面八方造句。
三、看圖學文,學會觀察,理解圖意。
2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笑容滿面接過敲著踩著跳舞這些詞體會周總理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象普通的傣家人一樣。并用笑容滿面造句。
四、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導語激情,感知體會。
1當時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呢?觀看錄像,啟發(fā)想象。
3請幾個同學表演,其他同學朗讀課文,同學進行評價。
4老師導語激趣,人民的總理愛人民,向人民祝福;人民愛總理,向總理祝愿,人民和總理心連心,是多么幸福難忘的場面呀!傣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請同學齊聲朗讀78自然段,感悟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理解最后兩句的!
五、總結朗讀,回顧感悟,背誦課文。
1961年的潑水節(jié)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也難以忘記1961年的潑水節(jié),請同學們大聲誦讀,把你們的感情都融入字里行間吧!讀到開始潑水了讓同學關上書試著背誦課文5678自然段。
板書設計。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一
知識目標:
1、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想象當時的快樂場面來理解課文內容。
德育目標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
教學重點:
1、結合課文觀察圖畫。
2、理解潑水節(jié)和傣族人民熱愛周總理的語句。
教學難點: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教學方法:圖文結合,品詞析句,并通過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指名讀全文。
二、講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在什么時候過潑水節(jié)?(風凰花開了的時候,潑水節(jié)就到了。)。
“火紅火紅”是什么顏色?什么是“一年—度”?
(2)指導朗讀。
練習讀。指名讀。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為什么特別高興?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
指名讀,齊讀。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理解“四面八方”“趕來”“地毯”“駛過”“一條條”“—串串”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快場面和人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
用自己的活,說說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怎樣來到人群中的,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說。理解“對襟白褂”“咖啡色”“水紅色”“笑容滿面”等詞語。
從什么地方看出周總理特別高興?先找出書上的句子讀讀,再說說。
理解“象腳鼓”“地毯”“—起跳舞”等詞語。
(2)指導朗讀。
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接過象腳鼓,敲著鼓點,踩著“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總理愛人民。要讀出周總理的高興心情。
小聲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穿著什么服裝,怎樣來到人群中的。
5、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理解:“銀碗”“祝福”“健康長壽”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周總理對傣族人民真摯的祝福,傣族人民對總理的真誠祝愿,仿佛潑水節(jié)就在我們跟前呈現(xiàn)。讀“健康長壽”要慢些。
老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6、指名讀第六至八自然段。
(2)指導朗讀。
讀的時候,注意語氣詞“呀、哇、啊”及感嘆號所表達的語氣。
教師范讀,學生小聲練習讀。
三、練習朗讀。
1、指名分段讀全文。
2、齊讀全文。
讀的時候,注意讀好長句子,注意段與段之間的停頓。
五、作業(yè)練習。
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材:《難忘的潑水節(ji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組的一篇課文。課文緊扣“難忘”記敘了1961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到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事。體現(xiàn)周總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設計理念:本組課文以歌頌家鄉(xiāng),歌頌祖國為主題。根據(jù)教材特點,本課教學宜運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誦讀感悟的方法,閱讀時圖文結合,讀中感悟,在理解內容,感受潑水節(jié)的歡樂場面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美好情境,獲得情感體驗,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目標:
1.會認“鳳、凰”等12個生字,會寫“龍、恩”等12個字,其中“鳳凰”要求會認、會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借助插圖閱讀課文,了解1961年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4.觀察插圖,分清主次,注意景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了解1961年周總理與傣族人民一起歡度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1)由于課文所述內容年代較遠,學生又對周總理了解不夠,影響對課文所表達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的感受。(2)限于生活閱歷,學生對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了解甚少,須作簡要介紹。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扣題設問——直奔主要內容。
1.板書課題,讀課題。
2.問題導入:(1)難忘的潑水節(jié)指的是哪一年的潑水節(jié)?(2)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難忘的?(兩個問題涉及全篇,引導學生直奔課文主要內容。)。
3.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聽出節(jié)奏、輕重、停頓和速度,進入意境。
4.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5.學生就字、詞質疑(如鳳凰花、潑水節(jié)、象腳鼓、龍船、祝福等。)。
6.教學第3自然段——理解表示動作的詞語。
課文第3自然段運用一系列表示動作的詞語,生動地再現(xiàn)了當時歡樂、熱烈的場面。教學時用“找一找,議一議,讀一讀”的方法幫助學生體會這些詞語和其他詞語的表現(xiàn)力。注意帶點的字、詞。
“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7.議一議,讀一讀。
8.以問促讀。
(2)地上撒滿了花瓣,江面是一條條龍船,天空中是一串串花炮,想象一下,這是怎樣的一番景象?(“撒滿”說明花瓣很多?!叭鰸M的鳳凰花瓣像鮮紅的地毯”表達了傣族人民熱烈歡迎貴賓的情感?!耙粭l條”、“一串串”說明龍船、花炮很多,是一個十分壯觀、特別喜慶的場面?!皻g呼”說明人們很興奮、很激動。)。
(3)“周總理來了!”句中的感嘆號表現(xiàn)了人們的一種什么心情?試加體會并讀一讀。
(4)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歡迎周恩來總理的到來!請同學們齊讀第3自然段??凑l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好這一段。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情感的關鍵。教學從第3自然段切入,并抓表現(xiàn)動作的詞語理解整個句段,又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烘托氣氛,學生很快入境入情,為后面的進一步理解感悟打下了基礎。)。
二、教學第4自然段——借助插圖感受人物和情景。
課文插圖色彩明麗,所有人物栩栩如生,似乎洋溢歡聲笑語。借助插圖,既便于講述知識,更能幫助學生感受熱烈的氣氛,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
1.圖文對照閱讀。
師:看,周總理來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間來了。(投影放大課文插圖,引導觀察圖畫。)誰來看圖說說“今天”周總理的打扮。(他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
哦,周總理今天穿著傣族服裝,和傣族人民打扮得一個樣,顯得多么親切呀!誰再看圖,說說總理臉上的表情。(笑容滿面、和藹可親……)。
師:周總理為能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節(jié)而感到高興呢!課文里用笑容滿面來表現(xiàn)總理高興的心情,請你也笑容滿面地讀一讀這個自然段。
2.你能用“笑容滿面”說一句話嗎?(學生練說)。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對第一學段提出的閱讀要求有“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本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圖畫表現(xiàn)的情景,因此應指導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加深感受。)。
三、教學第五自然段——訓練朗讀。
1.指名學生分別讀本自然段中的三句話,并說一說這三句話分別寫了什么?
2.教學多音字“盛”。
教師引讀第2、3句,引導學生體會潑水的熱烈場面。
3.默讀第5自然段。用“——”畫出描寫周總理潑水的句子。
4.結合第2句進行說話訓練,體會周總理的親民之心、愛民之情。
抓住描寫周總理潑水的詞語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回答:
(1)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2)周總理把水潑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3)周總理把水潑到小孩子身上,祝愿他們——。
(4)練習句式,用“一邊……一邊……”“一手……一手……”說話。
5.練讀第3句。告訴學生,傣族人民祝愿周總理健康長壽是發(fā)自內心的肺腑之言,應讀慢一些。(屏幕出示:a.我抓住了能幫我讀出感情的詞語和標點符號;b.當我知道大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時,我就把句子讀好了。)。
誰愿意來試一次朗讀?(指名讀——集體評議——教師隨機點撥——齊讀)。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以句式練習的形式說周總理在潑水時對人們的祝福,以及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祝福,然后進行表演。這一訓練不但激發(fā)想象,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讓學生親身感受到了潑水節(jié)的熱鬧場面,體會到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早已融為一體,民族團結的美好情景。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是周總理為什么“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引導思考,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周總理是個怎樣的人,這位偉大的國家領導是多么平易近人,深受人民愛戴?。∮忠淮卧佻F(xiàn)了周總理能入鄉(xiāng)隨俗,與傣族人民相互祝福,心連心的動人場景。)。
四、教學第6~8自然段——升華感情。
1.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那么開心”。他們?yōu)槭裁催@樣開心呢?(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他們親如一家人,他們心心相連,所以感到“那么開心”。)。
2.正因為這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跟敬愛的周總理一起度過的,過得又“那么開心”,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次潑水節(jié)是“幸?!钡模傲钊穗y忘”的。
3.這最后的3個自然段,作者用了幾個感嘆號?(4個。)這幾個感嘆號表達了什么情感?(緊扣“開心”“幸?!薄半y忘”體會。)。
4.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讀一讀課題吧!
5.完整地朗讀一遍課文。
(設計意圖: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為本,以讀書為主,讓學生“自己讀”,“自主讀”,“自覺讀”,在讀中領會,讀中感悟。最后3個自然段有總結全文的意思,抓住重點詞,尤其是“難忘”以及4個感嘆號,加深體會,升華感情。)。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三
(一)講讀課文,了解周總理當年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二)做到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5~8自然段。
(三)復習本課生字詞。
(一)理解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
(二)練習概括每句話和每自然段的意思。
(一)鞏固復習生字詞。
(采用各種形式讀熟,做到脫口而出。)。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請三個同學讀課文。第一個同學讀1~3自然段,第二個同學讀4~6自然段,第三個同學讀7、8自然段。其他同學注意聽他們是否讀準了字音,并且邊聽邊想每個同學讀的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讀后回答:
(1~3)自然段寫周總理到來前的情況。
(4~6)自然段寫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
(7~8)自然段寫傣族人民的歡樂心情。
1.學習第1自然段。邊默讀邊想:
(1)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鳳凰花開的時候,就是潑水節(jié)到來的時候。)。
(2)鳳凰花的顏色是什么樣的?從圖上找一找。
(火紅火紅的。圖的右下角生長著,地上鋪著花瓣。)。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邊聽邊想:
(1)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讀一讀最后兩個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書:1961年。
(周總理關懷著全國各族人民。)。
3.齊讀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1)畫出人們的動作詞語。
板書:敲起、趕來、撒滿、歡呼。
(2)“趕來”改成“走來”意思一樣嗎?
(不一樣?!摆s來”有急切的意思,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人們都愿意到最熱鬧的地方來歡度節(jié)日,最重要的是他們聽說敬愛的周總理要來參加今年的潑水節(jié),人們早就想親眼看一看周總理,能和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來晚了趕不上和總理一起聯(lián)歡,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趕來。)。
(3)人們把鮮紅的鳳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表達人們對周總理的無限熱愛,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貴的客人,最親的親人時的一種禮節(jié)。由此可以看出周總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4)畫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齊讀,說說本體、喻體、比喻詞各是什么。
(5)人們?yōu)榱藲g迎周總理還準備了什么?讀出有關句子。
(龍船、花炮)。
(6)“一條條”“一串串”說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龍船駛過,很多的花炮齊放,場面熱鬧非凡。)。
(7)“歡呼”一詞表達了人們的什么心情?讀這一句時應用什么語氣?
(人們渴望見到周總理,今天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壓抑不住的喜悅通過歡呼聲表達出來。讀這一句時聲調要高,要表達出傣族人民激動、高興、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讀讀這一段。(個人、集體)。
(四)學習4~6自然段。
(第一句介紹了周總理的外貌和神態(tài)。第二句是講周總理敲著象腳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圖上周總理的服裝,他為什么要穿這樣的衣服?
(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3.畫出這段中描寫周總理的動作詞語,說說這些動作說明了什么?
板書:接過、敲著、踩著、跳舞。
(說明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齊回憶學習第4自然段的`方法。
(1)這段有幾句話。
(2)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3)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自學第5自然段,先分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一起說說討論的內容。
(共有三句話,第一句的意思是潑水開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總理向傣族人民潑水,為人們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總理潑水,祝愿他健康長壽。描寫周總理動作的詞語有:端著、拿著、潑灑。這一段進一步說明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
6.練習背誦第5自然段。
(1)請三個同學每人背一句。
(2)每個同學小聲背這一段。
(3)全班齊背。
7.課文的哪些段落具體描寫了圖上的內容?(4~5自然段)。
周總理來參加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這對傣族人民來說,是天大的喜事,是雙喜臨門。傣族人民歡欣鼓舞,激動的心情無法形容。全班齊讀這兩段,一定要讀出歡樂的情緒。
8.第6自然段描寫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歡樂場面,要讀出語氣。先自己小聲練讀,然后互讀,最后全班齊背。
(五)學習課文最后兩段。
1.請一個同學讀,大家想:這兩段表達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動心情。)。
2.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幸福的,是難忘的?
(因為周總理來到這里,他把幸福、歡樂及美好的祝愿都帶給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
3.全班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讀中感悟,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激趣,情境導入。
1、談話導入:孩子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喜歡)為什么喜歡呢?(生自由談理由)是的,
春節(jié)是我們漢族人民最隆重的節(jié)日,傣族人民也有著與春節(jié)一樣熱烈而又溫馨的節(jié)日,那就是(潑水節(jié))。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令傣族人民興奮不已。
2、配樂播放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老師相機旁白:在我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qū)有一個能歌善舞的少數(shù)民族——傣族。每到傣歷的六、七月份,火紅火紅的鳳凰花盛開的時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端著清水,慶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歡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根據(jù)傣族的習俗,這一天,人們要互相潑水以表達對他人真誠美好的祝福。水潑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對他人的祝福越真誠。這就是傣族潑水節(jié)獨特的魅力。
3、觀賞了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后,你最想說什么?(生談感想)。
4、(課件出示課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們一樣有著許多的話要說,讓我們一起回到1961年的潑水節(jié),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吧!請同學們一起讀?。ㄉx)。
5、示題質疑:傣族人民年年都過潑水節(jié),可1961年(板書:1961年)的潑水節(jié)卻給傣族人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吧。(生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反饋讀書所得:讀了課文,你覺得1961年的潑水節(jié)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周總理來了,老師相機板書:周總理)。
3、交流匯報資料:同學們,你對周總理了解多少呢?(生自由匯報)。
三、學習課文,朗讀感悟。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大家心情怎樣?(特別高興)你是從哪些段知道的?請讀出來。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1、2自然段,指導讀出傣族人民的興奮心情。
2)、齊讀第1、2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來,傣族人民又會怎樣歡迎他呢?
1)、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勾畫出描寫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句子,然后讀一讀。
2)、指名匯報。
3)、(課件依次出示課文第3自然段文字及相關圖片)指導學生感悟第3自然段。
a、體會“四面八方”和“趕來”。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傣族人民從遙遠的小山坡趕來了,從山間的平地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參加潑水節(jié)的人們從首都北京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人們從各個不同的地方趕來了,來參加潑水節(jié)狂歡。指名讀這句,指導讀出傣族人民內心的興奮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全班齊讀這句話。
b、體會紅色的意義。這還不夠,傣族人民還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孩子們,你覺得這里的紅色代表著什么?(喜慶、熱情、吉祥……)指導學生讀出相應的感情。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讀中感悟,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多媒體課件。
1、談話導入:孩子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喜歡)為什么喜歡呢?(生自由談理由)是的,
春節(jié)是我們漢族人民最隆重的節(jié)日,傣族人民也有著與春節(jié)一樣熱烈而又溫馨的節(jié)日,那就是(潑水節(jié))。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令傣族人民興奮不已。
2、配樂播放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老師相機旁白:在我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qū)有一個能歌善舞的少數(shù)民族——傣族。每到傣歷的六、七月份,火紅火紅的.鳳凰花盛開的時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端著清水,慶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歡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根據(jù)傣族的習俗,這一天,人們要互相潑水以表達對他人真誠美好的祝福。水潑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對他人的祝福越真誠。這就是傣族潑水節(jié)獨特的魅力。
3、觀賞了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后,你最想說什么?(生談感想)。
4、(課件出示課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們一樣有著許多的話要說,讓我們一起回到1961年的潑水節(jié),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吧!請同學們一起讀?。ㄉx)。
5、示題質疑:傣族人民年年都過潑水節(jié),可1961年(板書:1961年)的潑水節(jié)卻給傣族人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吧。(生讀)。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反饋讀書所得:讀了課文,你覺得1961年的潑水節(jié)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周總理來了,老師相機板書:周總理)。
3、交流匯報資料:同學們,你對周總理了解多少呢?(生自由匯報)。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大家心情怎樣?(特別高興)你是從哪些段知道的?請讀出來。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1、2自然段,指導讀出傣族人民的興奮心情。
2)、齊讀第1、2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來,傣族人民又會怎樣歡迎他呢?
1)、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勾畫出描寫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句子,然后讀一讀。
2)、指名匯報。
3)、(課件依次出示課文第3自然段文字及相關圖片)指導學生感悟第3自然段。
a、體會“四面八方”和“趕來”。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傣族人民從遙遠的小山坡趕來了,從山間的平地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參加潑水節(jié)的人們從首都北京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人們從各個不同的地方趕來了,來參加潑水節(jié)狂歡。指名讀這句,指導讀出傣族人民內心的興奮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全班齊讀這句話。
b、體會紅色的意義。這還不夠,傣族人民還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孩子們,你覺得這里的紅色代表著什么?(喜慶、熱情、吉祥……)指導學生讀出相應的感情。
c、傣族人民還覺得場面不夠熱鬧,他們又把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船槳聲、水聲、加油聲、歡呼聲此起彼伏。還有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形成五彩斑斕的絢麗景象。
d、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的前三句。
(這是一個多么熱鬧的場面,這是一個多么壯觀的場面,這是一個多么喜慶的場面,誰愿意用你的聲音、你的朗讀來展現(xiàn)這場面的熱鬧?指名讀。咱們全班一起來感受感受這喜慶的場面吧!齊讀。)。
e、體會人民深情的歡呼。
過渡:傣族人民一切準備就緒,敬愛的周總理終于來了。周總理每天都要處理許多國家大事,為了和傣族人民同慶潑水節(jié),他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不辭辛勞,不遠萬里,長途跋涉,終于來到了傣族人民的身邊。就是這樣一位關心人民的好總理,傣家人從心底里歡迎他。難怪:
a、(課件出示句子: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有一個詞最能表達傣族人民的興奮之情,找一找。(歡呼)。
b、就是這樣一位受人愛戴的好總理來了,人們怎能不歡呼呢?人們到底會怎樣歡呼呢?(生自由發(fā)言)。
c、指導有感情朗讀這句話。是呀,從山寨趕來的老鄉(xiāng)們激動地歡呼著(周總理來了);從坪壩里趕來的傣家兒女深情地歡呼(周總理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人們不論男女老少都大聲地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3、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過渡:周總理來了,周總理真的就站在傣家人身邊。
1)、(課件:書本插圖)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周總理穿著、神態(tài),并學會運用“笑容滿面”造句。
為了與傣族人民融為一體,周總理脫下自己的衣服,換上了傣族的民族服裝。他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從“笑容滿面”你感受到周總理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你還見過誰笑容滿面地干什么?(生練習說句子)。
2)、老師引讀第4自然段第2句話。周總理把自己當成一名普普通通的傣家人,來到傣族兒女中間,他又從傣族人民手中接過(一只象皮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3)、指導有感情朗讀第4自然段??吹竭@樣親切、這樣隨和的總理,還和大家一起跳舞,傣族人民心中充滿了(幸福、快樂),讓我們懷著幸福與快樂的感覺一起朗讀這一段。(課件出示第4自然段,生齊讀)。
4、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過渡: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開始潑水了!
1)、周總理是怎樣向人們潑水來表達他真誠的祝福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5自然段,用“——”劃出描寫周總理潑水的句子。
2)、指名匯報。(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
3)、周總理潑水這句話中哪些詞是表現(xiàn)周總理潑水時的動作呢?請同學們在書上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4)、指名匯報,再集體訂正。(課件出示句子,并找出動詞:端、拿、蘸、潑灑、祝福)。
5)、師生共同表演讀這句話。來,同學們,伸出你們的雙手,咱們一起來做做動作讀這句,分享分享潑水的快樂吧。
6)、暢想周總理的祝福。這清清的水潑在小朋友的身上,祝福小朋友……這清清的水灑在年輕姑娘身上,祝福姑娘……這清清的水滴在小伙子的身上,祝福小伙子……這清清的水還會潑灑在誰的身上,周總理又會祝福他什么呢?(生想象匯報)。
7)、暢想人民的祝福。有什么比總理的祝福更可貴呢?傣族人民接受著這珍貴的祝福,一邊盡情歡呼,一邊潑水,深情祝福周總理,祝福他(健康長壽)。人們還會向總理祝福什么呢?(生想象匯報)。
8)、指導有感情朗讀第5自然段。在這個潑水節(jié)里,總理祝福人民,人民祝??偫?,這樣的時刻,是多么幸福、多么快樂呀!讓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讀出幸福和快樂的感覺來。(生齊讀)。
5、學習課文6、7、8自然段。
過渡:就讓這清清的水,潑呀,灑呀!(課件出示最后三個自然段)。
1)、指名讀這部分。
2)、全班女同學讀。
3)、師生合作讀。
4)、全班分組輪讀。
1、多么幸福,多么難忘?。ò鍟盒腋?、難忘)現(xiàn)在,你知道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那么令人難忘了吧?(生交流)。
2、總結:是呀,我們的總理關心人民,我們的人民愛戴總理,總理和人民的心永遠緊密相連。
3配樂播放周總理關心人民的圖片。老師旁白:看!周總理深情地與年邁的老人握手,老人熱淚盈眶;周總理親熱地抱起孩子,孩子滿心歡喜;周總理來到田間地頭,農民伯伯喜笑顏開;周總理來到工廠車間,工人朋友們激動萬分;周總理親臨部隊駐地,解放軍叔叔熱情歡呼。
4、情感升華。人們永遠難忘,更讓傣族人民難忘的是……(課件出示第7、8自然段,生齊讀)。
1961年周總理。
幸福難忘。
《難忘的潑水節(jié)》這篇文章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潑水節(jié)是傣族最隆重的節(jié)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jié)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他們共同慶祝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jié)日。整篇文章洋溢著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里行間,表達了傣族人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
如何才能讓學生感悟到傣族人民的激動、幸福、快樂,體會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呢?學生與文本所呈現(xiàn)的年代不同,學生對周總理不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節(jié)日學生也沒有感受,怎么辦?在反復斟酌后,我注重了以下兩個方面:
教學一開始,我就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再現(xiàn)潑水節(jié)的盛況,讓學生對傣族潑水節(jié)有一定的感知,激起學生興趣。通過對周總理資料的介紹讓學生對周總理有一定的了解,通過暢想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相互真誠地祝福,讓學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從而使學生成為文本主人,融入其中。
在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中,在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潑水的過程中,都抒發(fā)著興奮與歡樂。因此,在教學時,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讀來體會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指名讀,想象讀,表演讀,分組讀。同時,我注意做好朗讀的感情渲染與鋪墊,讓學生有感而發(fā),做到感情充沛,聲音自然,并通過自己的了解讀出個性。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六
1、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想象當時的快樂場面來理解課文內容。
德育目標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
1、結合課文觀察圖畫。
2、理解潑水節(jié)和傣族人民熱愛周總理的語句。
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圖文結合,品詞析句,并通過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指名讀全文。
二、講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在什么時候過潑水節(jié)?(風凰花開了的時候,潑水節(jié)就到了。)。
“火紅火紅”是什么顏色?什么是“一年—度”?
(2)指導朗讀。
練習讀。指名讀。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為什么特別高興?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
指名讀,齊讀。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理解“四面八方”“趕來”“地毯”“駛過”“一條條”“—串串”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快場面和人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
用自己的活,說說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怎樣來到人群中的,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說。理解“對襟白褂”“咖啡色”“水紅色”“笑容滿面”等詞語。
從什么地方看出周總理特別高興?先找出書上的句子讀讀,再說說。
理解“象腳鼓”“地毯”“—起跳舞”等詞語。
(2)指導朗讀。
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接過象腳鼓,敲著鼓點,踩著“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總理愛人民。要讀出周總理的高興心情。
小聲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穿著什么服裝,怎樣來到人群中的。
5、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理解:“銀碗”“祝?!薄敖】甸L壽”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周總理對傣族人民真摯的祝福,傣族人民對總理的真誠祝愿,仿佛潑水節(jié)就在我們跟前呈現(xiàn)。讀“健康長壽”要慢些。
老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6、指名讀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為什么那么開心?“多么幸?!薄傲钊穗y忘”是什么意思?
(2)指導朗讀。
讀的時候,注意語氣詞“呀、哇、啊”及感嘆號所表達的語氣。
教師范讀,學生小聲練習讀。
三、練習朗讀。
1、指名分段讀全文。
2、齊讀全文。
讀的時候,注意讀好長句子,注意段與段之間的停頓。
五、作業(yè)練習。
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七
共渡節(jié)日。
幸福難忘。
設計說明。
1讓學生讀中體驗,讀中悟情,在教與學的活動中,讀貫穿始終。
2巧妙的運用音樂,錄像輔助教學,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3讓學生通過想象,體驗情景,通過想象總理和傣族人民祝福祝愿的話語,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
4通過學生讀讀,寫寫,劃劃,和表演讓學生自主的學習,主動的探索,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一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3.通過看圖學文,了解周總理當年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關心少數(shù)民族,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滿面”的意思并能用這兩個詞語造句。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最后四段。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
2.培養(yǎng)觀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著、表情及動作,體會人物的心情。
3.練習概括每句話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三)通過看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能夠抓住人物的穿著,表情及動作體會人物的心情,了解課文的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特別是筆畫多的字。
(二)通過看圖,了解圖意,培養(yǎng)觀察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認真觀圖,了解圖意。
老師出示掛圖,請同學們看看圖上的人們在干什么?
(人們和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jié)。)。
板書:潑水節(jié)。
(1)潑水節(jié)是哪個民族的節(jié)日?板書:(傣族)。
(2)誰知道潑水節(jié)是怎么回事?
(學生如果講不清,老師可補充說明:每年的清明時節(jié),也就是當鳳凰花開的時候,到了那天,人們穿上漂亮的服裝,背起象腳鼓,互相潑水祝福,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
(3)誰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學生說不上來,老師告訴學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雙版%c。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二
一、知識與能力。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想象當時的歡樂場面來理解課文內容。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五、教學難點,
理解講傣族人民熱愛周總理和周總理與傣族人民心連心的語句。
六、課時分配。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任務。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識字,寫字。
(二)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指名朗讀。
2、提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3、學生交流,教師將學生的疑問歸納整理。
(三)問題閱讀,初步感知。
1、教師談話:這么多的疑問等著我們去解決,快快打開書,在課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3、組織集體交流初讀感受,解決以下問題:
(1)潑水節(jié)是個什么樣的節(jié)日?
(2)為什么說這個潑水節(jié)是難忘的?
(3)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在文中標出來。
(四)自主學習,讀中識字。
1、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教師提出要求后,學生自讀課文,在文中圈出生字,并練習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生字,重點訂正恩、襟、鳳的讀音。
3、生字組詞讀,帶句子讀。
4、練習:
(1)接力朗讀課文,分小組賽讀課文。
(2)出示本課中含有多音字好、樂、空、盛的句子。
指名朗讀,再說出它們的另一個讀音,練習說話,體會讀音不同,意義不同。
(五)學寫生字,培養(yǎng)能力。
1、學生仔細觀察要求書寫的`生字,并試著寫一寫。
2、學生提出較難寫的字,教師重點指導。
3、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4、組內評價,集體評價。對寫得好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
(六)課堂總結,布置實踐活動。
布置學生課外收集有關周恩來的故事和我國其它少數(shù)民族的有關節(jié)日。
第二課時:
(一)教學任務。
通過朗讀、感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交流學習。
同學們互相說說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周恩來總理的故事。教師也可以適當補充一些,使學生對周恩來總理及他與人民的深厚情誼有進一步的了解。
(三)朗讀感悟。
1、(出示課文插圖)教師引導: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哪些人物?
2、學生自讀課文,在文中分別找出描寫傣族人民和周總理的語句,并用不同的符號標出來。
3、小組內討論交流。
4、小組匯報,并說說自己對所劃內容的理解:
教師相應指導:
(1)第三段:通過引導學生對四面八方、敲起、撒滿、駛過等詞語的理解,體會傣族人民的心情,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第四段:引導學生觀察周總理的服裝、表情;想象,體驗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周總理特別高興的心情,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第五段:引導學生想象朗讀,體會周總理與傣族人民互相潑水祝福的熱烈場面。
5、教師范讀第六、七、八段,再引導學生結合全文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6、小結:
7、指名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四)擴展延伸。
1、學生互相交流介紹收集到的我國其它少數(shù)民族的有關節(jié)日。
2、結語: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就像56個兄弟,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三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一只丑小鴨自從生下來就被人看不起,被迫離家出走,最后竟意外地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丑小鴨,而是一只美麗的白天鵝的故事。
這篇看圖學文由四幅圖和一篇短文組成。短文共7段,是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敘述的。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1.學會生字,感受課文用詞的精當。
2.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體檢感悟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情感體驗,學生全面熱情參入。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師生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領悟傣族人民過節(jié)的歡樂心情。
教學重難點:1.感悟用詞的精當。
2.融情于文,與文產生情感共鳴。
一、導入。
1、西雙版納在哪里?課件出示。
2、這里生活著一個少數(shù)民族--傣族。傣族有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板書“潑水節(jié)”。
3、教學“潑”。先講讀音,再講字義:猛力倒水,使散開。最后講字形。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渡:下面,我們一起和傣族人民過節(jié)吧!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迎來了他們的潑水節(jié)。我們來體會一下這個“迎”。給“迎”組個詞。師:“迎”在字典里是“迎接”的意思。在生活中,你迎接過什么節(jié)日?你迎接客人時,穿什么衣服?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你的臉上又是什么表情呢?)。
傣族人民迎接什么?(傣族人民穿衣服呢?又是什么心情?)。
生:指名讀。
師:引導學生評價:要把迎接的激動心情讀出來?!坝边@里可以高一點兒,上揚一點兒。看教師的手勢,跟老師讀。再指名讀。
師:是??!傣族人民也和你們一樣,在用這種心情迎接他們最隆重的潑水節(jié)。來,把這種高興讀出來!學生齊讀。教師評價:“一”下去,“一”上來,潑水節(jié)要說得干脆點。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
1、自由讀課文,思考傣族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呢?
2、下面我們來體會一下他們的高興。
3、看第一句。你為什么這么讀?為什么要這么早來?(因為他們迫不及待了,想早點來參加這個活動。)。
4、還有更早的人呢!他們來準備好了……(引讀)。
5、開始潑水了?。ń處熂拥卣f。)齊讀課件出示的句子。(“開始潑水了……笑開了花?!保?。
6、人們?yōu)槭裁匆闷昂团鑱頋娝兀抗嗍堑惯M去的意思。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7、看圖說話,教師指導。用課文中的句子做例子說。
出示:()拿瓢往()衣領里灌??磮D說一說。
你還想說誰呢?
是??!參加潑水節(jié)的每一個人都是那么的高興。
下面,我宣布:開始潑水了……笑開了花。
笑開了花大家做的還不夠好,看老師做個表情,這就是笑開了花。大家也來表演一下把!邊笑邊讀這句話。(老人……笑開了花。)。
8、老爺爺(小妹妹),為什么你身上濕透了,還不回家換呢?
9、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興呢!齊讀。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潑水節(jié)除了潑水,還有哪些活動?讀第三自然段。
1、看視頻,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員,你想回去嗎?你想去干嘛?
四、寫字。
潑:用習字冊分三步講:
第二步,描第一紅字。停筆,把你描的字與范字對照,你認為很像的,請舉手。找一找哪個地方不像,怎么辦呢?再描第二個。
第三步,仿影。對照。
同樣的方法教學“互”。
板書:
20、歡樂的潑水節(jié)。
迎
早早地。
笑開了花。
不肯離去。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讀中感悟,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多媒體課件。
(課前板書課題:難忘的潑水節(jié))。
1、談話導入:孩子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喜歡)為什么喜歡呢?(生自由談理由)是的,
春節(jié)是我們漢族人民最隆重的節(jié)日,傣族人民也有著與春節(jié)一樣熱烈而又溫馨的節(jié)日,那就是(潑水節(jié))。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令傣族人民興奮不已。
2、配樂播放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老師相機旁白:在我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qū)有一個能歌善舞的少數(shù)民族——傣族。每到傣歷的六、七月份,火紅火紅的鳳凰花盛開的時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端著清水,慶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歡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根據(jù)傣族的習俗,這一天,人們要互相潑水以表達對他人真誠美好的祝福。水潑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對他人的祝福越真誠。這就是傣族潑水節(jié)獨特的魅力。
3、觀賞了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后,你最想說什么?(生談感想)。
4、(課件出示課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們一樣有著許多的話要說,讓我們一起回到1961年的潑水節(jié),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吧!請同學們一起讀?。ㄉx)。
5、示題質疑:傣族人民年年都過潑水節(jié),可1961年(板書:1961年)的潑水節(jié)卻給傣族人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吧。(生讀)。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反饋讀書所得:讀了課文,你覺得1961年的潑水節(jié)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周總理來了,老師相機板書周總理)。
3、交流匯報資料:同學們,你對周總理了解多少呢?(生自由匯報)。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大家心情怎樣?(特別高興)你是從哪些段知道的?請讀出來。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1、2自然段,指導讀出傣族人民的興奮心情。
2)、齊讀第1、2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來,傣族人民又會怎樣歡迎他呢?
1)、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勾畫出描寫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句子,然后讀一讀。
2)、指名匯報。
3)、(課件依次出示課文第3自然段文字及相關圖片)指導學生感悟第3自然段。
a、體會“四面八方”和“趕來”。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傣族人民從遙遠的小山坡趕來了,從山間的平地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參加潑水節(jié)的人們從首都北京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人們從各個不同的地方趕來了,來參加潑水節(jié)狂歡。指名讀這句,指導讀出傣族人民內心的興奮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全班齊讀這句話。
b、體會紅色的意義。這還不夠,傣族人民還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孩子們,你覺得這里的紅色代表著什么?(喜慶、熱情、吉祥……)指導學生讀出相應的感情。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六
課型新授時間2013.3.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學習者分析二年級學生對新鮮事物比較有興趣,培養(yǎng)他們能從生活中去感受、了解一些神話故事,在生活中去學習知識。在故事中去對科學產生興趣,在快樂中學習,在生活中獲得新知識。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意思,了解我國的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
學習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能讀會寫。
了解潑水節(jié)的來源,節(jié)日的意義。
重點。
難點重點:理解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難點:識字運用。
教具多媒體。
學具。
檢測題。
1、朗讀課文。
2、用課文中生字組詞。
板書設計。
鳳凰傣恩敲撒襟褂咖啡踩端蘸壽。
教學過程。
一、檢測預習: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潑水節(jié)主要有哪些活動?
2、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問題?
二、教學新課。
1、自讀課文,畫出課文中生字和新詞。
2、想一想,你覺得潑水節(jié)中哪些場面令人難忘?讀讀想一想這個節(jié)日是有何意義。
3、課件出示熱烈場面的詞語:趕來四面八方敲鼓地毯龍船花炮撒滿鮮紅。
4、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矯正自己讀錯的字音。
三、學習生字、新詞。
1、學生找出本課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自拼自讀;
2、ppt課件出示生字,學生反復拼讀練習。
3、利用投影引導學生認真區(qū)分生字,從字形,結構特征,書寫上指導。
4、鞏固生字。組詞擴句訓練。
四、強化練習:。
1、學生齊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感情,語調清楚,適當?shù)牡胤綍nD;
2、從課文中找出多音字組詞(常用幾個多音字)。
3、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令人難忘?
4、傣族平常的潑水節(jié)是怎么過的?
五、實踐活動:
1、生字組詞。
2、練習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七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敘述了周總理在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無比幸福情景。通過描寫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周總理穿著傣族服裝和傣族人民一起潑水祝福,把快樂和幸福帶給他們,體現(xiàn)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感情。本文是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寫的,所以講課時按文章順序來進行,讓學生體會到周總理對人民的關心,與人民的心連心。學習本課,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周總理的可親可敬,與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總理的人格魅力。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敬愛。
一、教學效果。
為了體現(xiàn)“人民的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這一情感重點,在教學中,我以“情”為契機,通過大量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周總理。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從中體驗總理和人們之間的深厚感情。在教學中,引導孩子們體會傣族人民為歡迎總理所做的準備,通過朗讀去感受人們對總理的無限的崇敬。然后,從總理的穿著,可以看到總理和人民挨得那么近,從而感受總理偉大而平易近人的優(yōu)良品質。特別是最后兩個自然段的朗讀,可以說孩子們的感情是水到渠成的,噴薄而出,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成功之處。
1、教學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關鍵詞語,在語句環(huán)境中品詞析句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體會這種深厚的感情。通過多次指導學生閱讀,讓學生感受周總理的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感受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歡迎的激動與熱情。讀中悟,悟中讀,讓學生感受到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心連心的魚水之情。
2、課堂上我利用激勵性評價,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評價語言豐富、多樣化,評價實效性強。
3、識字寫字仍然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本課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識記生字,并學會積累和運用本課生字詞。
三、不足之處:
1、課上,沒有盡可能地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選擇朗讀方式,沒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讀自悟,學生有些被動,沒有完全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起來,課堂中的突發(fā)事件處理不是很到位。
3、指導學生寫字的時候,只強調應注意什么,沒有把學生可能寫錯的那個字強調說出來,這樣下次還是容易記錯。
四、改進措施。
在課前一定要備好課,從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定、目標的確立、重難點的把握、字詞的處理、課上資料的拓展,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對課文內容也要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給學生講好課。我覺得以后還要多努力,課前還是要多下一些功夫的。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八
教材說明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1961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來到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事。這篇看圖學文由一幅圖和一篇短文組成。圖上的背景畫的是西雙版納地區(qū)的特有風光。樹木茂密,鮮花朵朵,地上是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周恩來總理在畫面中間,雙手端著銀碗,穿著傣族服裝,面帶笑容。他周圍是穿著節(jié)日服裝的傣家兒女。有的拿著銀壺,有的端著花碗,有的敲著象腳鼓,有的打著镲,大家十分高興。課文內容同畫面相聯(lián)系,講了周恩來總理同傣家兒女過潑水節(jié)的情形。課文共8段,是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敘述的。
教學目的。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1961年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2指導有序觀察的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段。
重難點,關鍵。
1重點:了解周總理與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歡渡潑水節(jié)的情景,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2難點。
(1)由于年代的原因,學生對周總理了解不夠,影響對課文所表達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的感受。
(2)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對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了解甚少。
教學設計。
一故事錄像激趣,設問質疑,導入課文。
1講《潑水節(jié)的來歷》看潑水節(jié)的錄像,讓學生了解潑水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課題。
2為什么今年的潑水節(jié)特別令人難忘呢?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全文,感知全文。
3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在什么時候舉行?你從課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潑水節(jié)都在5月13日舉行,今年的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樣?用高興的語氣讀12自然段。
二讀中體驗,讀中感悟,音樂輔助。
2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同學們讀讀,寫寫,議議,用鉛筆在書上畫出重點句子,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四面八方趕來敲鼓地毯龍船花炮撒滿一條條一串串理解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并用四面八方造句。
三看圖學文,學會觀察,理解圖意。
2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笑容滿面接過敲著踩著跳舞這些詞體會周總理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象普通的傣家人一樣。并用笑容滿面造句。
四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導語激情,感知體會。
1當時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呢?觀看錄像,啟發(fā)想象。
3請幾個同學表演,其他同學朗讀課文,同學進行評價。
4老師導語激趣,人民的總理愛人民,向人民祝福;人民愛總理,向總理祝愿,人民和總理心連心,是多么幸福難忘的場面呀!傣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請同學齊聲朗讀78自然段,感悟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理解最后兩句的!
五總結朗讀,回顧感悟,背誦課文。
1961年的潑水節(jié)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也難以忘記1961年的潑水節(jié),請同學們大聲誦讀,把你們的感情都融入字里行間吧!讀到開始潑水了讓同學關上書試著背誦課文5678自然段。
板書設計。
特別高興。
歡迎總理。
共渡節(jié)日。
幸福難忘。
【設計說明】。
1讓學生讀中體驗,讀中悟情,在教與學的活動中,讀貫穿始終。
2巧妙的運用音樂,錄像輔助教學,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3讓學生通過想象,體驗情景,通過想象總理和傣族人民祝福祝愿的話語,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
4通過學生讀讀,寫寫,劃劃,和表演讓學生自主的學習,主動的探索,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知道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jié)的獨有的風俗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春意盎然,草長鶯飛,當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遍翡翠般綠的西雙版納時,
傣族人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1課《歡樂的潑水節(ji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潑水節(jié)時那熱鬧歡快的場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節(jié)讀課文,評議。
三、學文。
(一)、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讀一讀。
4、指導讀出高興激動的語氣。
(二)、第二小節(jié)。
2、交流:你從哪些地方感覺潑水節(jié)很熱鬧,很歡樂的?
3、指導朗讀。
4、你想親眼看看潑水節(jié)時那熱鬧的場面嗎?觀看錄象:歡樂的潑水節(jié)。
6、質疑:為什么大家渾身濕淋淋的,臉上卻笑開了花呢?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1961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來到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事。這篇看圖學文由一幅圖和一篇短文組成。圖上的背景畫的是西雙版納地區(qū)的特有風光。樹木茂密,鮮花朵朵,地上是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周恩來總理在畫面中間,雙手端著銀碗,穿著傣族服裝,面帶笑容。他周圍是穿著節(jié)日服裝的傣家兒女。有的拿著銀壺,有的端著花碗,有的敲著象腳鼓,有的打著镲,大家十分高興。課文內容同畫面相聯(lián)系,講了周恩來總理同傣家兒女過潑水節(jié)的情形。課文共8段,是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敘述的。
教學目的。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1961年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2指導有序觀察的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段。
重難點,關鍵。
1重點。
了解周總理與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歡渡潑水節(jié)的情景,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2難點。
(1)由于年代的原因,學生對周總理了解不夠,影響對課文所表達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的感受。
(2)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對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了解甚少。
一、故事錄像激趣,設問質疑,導入課文。
1講《潑水節(jié)的來歷》看潑水節(jié)的錄像,讓學生了解潑水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課題。
2為什么今年的潑水節(jié)特別令人難忘呢?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全文,感知全文。
3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在什么時候舉行?你從課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潑水節(jié)都在5月13日舉行,今年的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樣?用高興的語氣讀12自然段。
二、讀中體驗,讀中感悟,音樂輔助。
2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同學們讀讀,寫寫,議議,用鉛筆在書上畫出重點句子,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四面八方趕來敲鼓地毯龍船花炮撒滿一條條一串串理解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并用四面八方造句。
三、看圖學文,學會觀察,理解圖意。
2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笑容滿面接過敲著踩著跳舞這些詞體會周總理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象普通的傣家人一樣。并用笑容滿面造句。
四、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導語激情,感知體會。
1當時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呢?觀看錄像,啟發(fā)想象。
3請幾個同學表演,其他同學朗讀課文,同學進行評價。
4老師導語激趣,人民的總理愛人民,向人民祝福;人民愛總理,向總理祝愿,人民和總理心連心,是多么幸福難忘的場面呀!傣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請同學齊聲朗讀78自然段,感悟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理解最后兩句的!
五、總結朗讀,回顧感悟,背誦課文。
1961年的潑水節(jié)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也難以忘記1961年的潑水節(jié),請同學們大聲誦讀,把你們的感情都融入字里行間吧!讀到開始潑水了讓同學關上書試著背誦課文5678自然段。
板書設計。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一
知識目標:
1、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想象當時的快樂場面來理解課文內容。
德育目標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
教學重點:
1、結合課文觀察圖畫。
2、理解潑水節(jié)和傣族人民熱愛周總理的語句。
教學難點: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教學方法:圖文結合,品詞析句,并通過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指名讀全文。
二、講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在什么時候過潑水節(jié)?(風凰花開了的時候,潑水節(jié)就到了。)。
“火紅火紅”是什么顏色?什么是“一年—度”?
(2)指導朗讀。
練習讀。指名讀。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為什么特別高興?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
指名讀,齊讀。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理解“四面八方”“趕來”“地毯”“駛過”“一條條”“—串串”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快場面和人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
用自己的活,說說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怎樣來到人群中的,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說。理解“對襟白褂”“咖啡色”“水紅色”“笑容滿面”等詞語。
從什么地方看出周總理特別高興?先找出書上的句子讀讀,再說說。
理解“象腳鼓”“地毯”“—起跳舞”等詞語。
(2)指導朗讀。
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接過象腳鼓,敲著鼓點,踩著“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總理愛人民。要讀出周總理的高興心情。
小聲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穿著什么服裝,怎樣來到人群中的。
5、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理解:“銀碗”“祝福”“健康長壽”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周總理對傣族人民真摯的祝福,傣族人民對總理的真誠祝愿,仿佛潑水節(jié)就在我們跟前呈現(xiàn)。讀“健康長壽”要慢些。
老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6、指名讀第六至八自然段。
(2)指導朗讀。
讀的時候,注意語氣詞“呀、哇、啊”及感嘆號所表達的語氣。
教師范讀,學生小聲練習讀。
三、練習朗讀。
1、指名分段讀全文。
2、齊讀全文。
讀的時候,注意讀好長句子,注意段與段之間的停頓。
五、作業(yè)練習。
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材:《難忘的潑水節(ji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組的一篇課文。課文緊扣“難忘”記敘了1961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到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事。體現(xiàn)周總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設計理念:本組課文以歌頌家鄉(xiāng),歌頌祖國為主題。根據(jù)教材特點,本課教學宜運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誦讀感悟的方法,閱讀時圖文結合,讀中感悟,在理解內容,感受潑水節(jié)的歡樂場面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美好情境,獲得情感體驗,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目標:
1.會認“鳳、凰”等12個生字,會寫“龍、恩”等12個字,其中“鳳凰”要求會認、會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借助插圖閱讀課文,了解1961年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4.觀察插圖,分清主次,注意景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了解1961年周總理與傣族人民一起歡度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1)由于課文所述內容年代較遠,學生又對周總理了解不夠,影響對課文所表達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的感受。(2)限于生活閱歷,學生對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了解甚少,須作簡要介紹。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扣題設問——直奔主要內容。
1.板書課題,讀課題。
2.問題導入:(1)難忘的潑水節(jié)指的是哪一年的潑水節(jié)?(2)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難忘的?(兩個問題涉及全篇,引導學生直奔課文主要內容。)。
3.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聽出節(jié)奏、輕重、停頓和速度,進入意境。
4.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5.學生就字、詞質疑(如鳳凰花、潑水節(jié)、象腳鼓、龍船、祝福等。)。
6.教學第3自然段——理解表示動作的詞語。
課文第3自然段運用一系列表示動作的詞語,生動地再現(xiàn)了當時歡樂、熱烈的場面。教學時用“找一找,議一議,讀一讀”的方法幫助學生體會這些詞語和其他詞語的表現(xiàn)力。注意帶點的字、詞。
“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7.議一議,讀一讀。
8.以問促讀。
(2)地上撒滿了花瓣,江面是一條條龍船,天空中是一串串花炮,想象一下,這是怎樣的一番景象?(“撒滿”說明花瓣很多?!叭鰸M的鳳凰花瓣像鮮紅的地毯”表達了傣族人民熱烈歡迎貴賓的情感?!耙粭l條”、“一串串”說明龍船、花炮很多,是一個十分壯觀、特別喜慶的場面?!皻g呼”說明人們很興奮、很激動。)。
(3)“周總理來了!”句中的感嘆號表現(xiàn)了人們的一種什么心情?試加體會并讀一讀。
(4)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歡迎周恩來總理的到來!請同學們齊讀第3自然段??凑l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好這一段。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情感的關鍵。教學從第3自然段切入,并抓表現(xiàn)動作的詞語理解整個句段,又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烘托氣氛,學生很快入境入情,為后面的進一步理解感悟打下了基礎。)。
二、教學第4自然段——借助插圖感受人物和情景。
課文插圖色彩明麗,所有人物栩栩如生,似乎洋溢歡聲笑語。借助插圖,既便于講述知識,更能幫助學生感受熱烈的氣氛,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
1.圖文對照閱讀。
師:看,周總理來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間來了。(投影放大課文插圖,引導觀察圖畫。)誰來看圖說說“今天”周總理的打扮。(他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
哦,周總理今天穿著傣族服裝,和傣族人民打扮得一個樣,顯得多么親切呀!誰再看圖,說說總理臉上的表情。(笑容滿面、和藹可親……)。
師:周總理為能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節(jié)而感到高興呢!課文里用笑容滿面來表現(xiàn)總理高興的心情,請你也笑容滿面地讀一讀這個自然段。
2.你能用“笑容滿面”說一句話嗎?(學生練說)。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對第一學段提出的閱讀要求有“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本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圖畫表現(xiàn)的情景,因此應指導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加深感受。)。
三、教學第五自然段——訓練朗讀。
1.指名學生分別讀本自然段中的三句話,并說一說這三句話分別寫了什么?
2.教學多音字“盛”。
教師引讀第2、3句,引導學生體會潑水的熱烈場面。
3.默讀第5自然段。用“——”畫出描寫周總理潑水的句子。
4.結合第2句進行說話訓練,體會周總理的親民之心、愛民之情。
抓住描寫周總理潑水的詞語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回答:
(1)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2)周總理把水潑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3)周總理把水潑到小孩子身上,祝愿他們——。
(4)練習句式,用“一邊……一邊……”“一手……一手……”說話。
5.練讀第3句。告訴學生,傣族人民祝愿周總理健康長壽是發(fā)自內心的肺腑之言,應讀慢一些。(屏幕出示:a.我抓住了能幫我讀出感情的詞語和標點符號;b.當我知道大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時,我就把句子讀好了。)。
誰愿意來試一次朗讀?(指名讀——集體評議——教師隨機點撥——齊讀)。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以句式練習的形式說周總理在潑水時對人們的祝福,以及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祝福,然后進行表演。這一訓練不但激發(fā)想象,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讓學生親身感受到了潑水節(jié)的熱鬧場面,體會到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早已融為一體,民族團結的美好情景。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是周總理為什么“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引導思考,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周總理是個怎樣的人,這位偉大的國家領導是多么平易近人,深受人民愛戴?。∮忠淮卧佻F(xiàn)了周總理能入鄉(xiāng)隨俗,與傣族人民相互祝福,心連心的動人場景。)。
四、教學第6~8自然段——升華感情。
1.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那么開心”。他們?yōu)槭裁催@樣開心呢?(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他們親如一家人,他們心心相連,所以感到“那么開心”。)。
2.正因為這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跟敬愛的周總理一起度過的,過得又“那么開心”,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次潑水節(jié)是“幸?!钡模傲钊穗y忘”的。
3.這最后的3個自然段,作者用了幾個感嘆號?(4個。)這幾個感嘆號表達了什么情感?(緊扣“開心”“幸?!薄半y忘”體會。)。
4.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讀一讀課題吧!
5.完整地朗讀一遍課文。
(設計意圖: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為本,以讀書為主,讓學生“自己讀”,“自主讀”,“自覺讀”,在讀中領會,讀中感悟。最后3個自然段有總結全文的意思,抓住重點詞,尤其是“難忘”以及4個感嘆號,加深體會,升華感情。)。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三
(一)講讀課文,了解周總理當年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二)做到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5~8自然段。
(三)復習本課生字詞。
(一)理解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
(二)練習概括每句話和每自然段的意思。
(一)鞏固復習生字詞。
(采用各種形式讀熟,做到脫口而出。)。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請三個同學讀課文。第一個同學讀1~3自然段,第二個同學讀4~6自然段,第三個同學讀7、8自然段。其他同學注意聽他們是否讀準了字音,并且邊聽邊想每個同學讀的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讀后回答:
(1~3)自然段寫周總理到來前的情況。
(4~6)自然段寫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
(7~8)自然段寫傣族人民的歡樂心情。
1.學習第1自然段。邊默讀邊想:
(1)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鳳凰花開的時候,就是潑水節(jié)到來的時候。)。
(2)鳳凰花的顏色是什么樣的?從圖上找一找。
(火紅火紅的。圖的右下角生長著,地上鋪著花瓣。)。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邊聽邊想:
(1)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讀一讀最后兩個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書:1961年。
(周總理關懷著全國各族人民。)。
3.齊讀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1)畫出人們的動作詞語。
板書:敲起、趕來、撒滿、歡呼。
(2)“趕來”改成“走來”意思一樣嗎?
(不一樣?!摆s來”有急切的意思,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人們都愿意到最熱鬧的地方來歡度節(jié)日,最重要的是他們聽說敬愛的周總理要來參加今年的潑水節(jié),人們早就想親眼看一看周總理,能和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來晚了趕不上和總理一起聯(lián)歡,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趕來。)。
(3)人們把鮮紅的鳳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表達人們對周總理的無限熱愛,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貴的客人,最親的親人時的一種禮節(jié)。由此可以看出周總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4)畫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齊讀,說說本體、喻體、比喻詞各是什么。
(5)人們?yōu)榱藲g迎周總理還準備了什么?讀出有關句子。
(龍船、花炮)。
(6)“一條條”“一串串”說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龍船駛過,很多的花炮齊放,場面熱鬧非凡。)。
(7)“歡呼”一詞表達了人們的什么心情?讀這一句時應用什么語氣?
(人們渴望見到周總理,今天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壓抑不住的喜悅通過歡呼聲表達出來。讀這一句時聲調要高,要表達出傣族人民激動、高興、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讀讀這一段。(個人、集體)。
(四)學習4~6自然段。
(第一句介紹了周總理的外貌和神態(tài)。第二句是講周總理敲著象腳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圖上周總理的服裝,他為什么要穿這樣的衣服?
(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3.畫出這段中描寫周總理的動作詞語,說說這些動作說明了什么?
板書:接過、敲著、踩著、跳舞。
(說明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齊回憶學習第4自然段的`方法。
(1)這段有幾句話。
(2)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3)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自學第5自然段,先分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一起說說討論的內容。
(共有三句話,第一句的意思是潑水開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總理向傣族人民潑水,為人們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總理潑水,祝愿他健康長壽。描寫周總理動作的詞語有:端著、拿著、潑灑。這一段進一步說明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
6.練習背誦第5自然段。
(1)請三個同學每人背一句。
(2)每個同學小聲背這一段。
(3)全班齊背。
7.課文的哪些段落具體描寫了圖上的內容?(4~5自然段)。
周總理來參加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這對傣族人民來說,是天大的喜事,是雙喜臨門。傣族人民歡欣鼓舞,激動的心情無法形容。全班齊讀這兩段,一定要讀出歡樂的情緒。
8.第6自然段描寫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歡樂場面,要讀出語氣。先自己小聲練讀,然后互讀,最后全班齊背。
(五)學習課文最后兩段。
1.請一個同學讀,大家想:這兩段表達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動心情。)。
2.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幸福的,是難忘的?
(因為周總理來到這里,他把幸福、歡樂及美好的祝愿都帶給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
3.全班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讀中感悟,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激趣,情境導入。
1、談話導入:孩子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喜歡)為什么喜歡呢?(生自由談理由)是的,
春節(jié)是我們漢族人民最隆重的節(jié)日,傣族人民也有著與春節(jié)一樣熱烈而又溫馨的節(jié)日,那就是(潑水節(jié))。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令傣族人民興奮不已。
2、配樂播放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老師相機旁白:在我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qū)有一個能歌善舞的少數(shù)民族——傣族。每到傣歷的六、七月份,火紅火紅的鳳凰花盛開的時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端著清水,慶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歡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根據(jù)傣族的習俗,這一天,人們要互相潑水以表達對他人真誠美好的祝福。水潑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對他人的祝福越真誠。這就是傣族潑水節(jié)獨特的魅力。
3、觀賞了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后,你最想說什么?(生談感想)。
4、(課件出示課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們一樣有著許多的話要說,讓我們一起回到1961年的潑水節(jié),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吧!請同學們一起讀?。ㄉx)。
5、示題質疑:傣族人民年年都過潑水節(jié),可1961年(板書:1961年)的潑水節(jié)卻給傣族人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吧。(生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反饋讀書所得:讀了課文,你覺得1961年的潑水節(jié)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周總理來了,老師相機板書:周總理)。
3、交流匯報資料:同學們,你對周總理了解多少呢?(生自由匯報)。
三、學習課文,朗讀感悟。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大家心情怎樣?(特別高興)你是從哪些段知道的?請讀出來。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1、2自然段,指導讀出傣族人民的興奮心情。
2)、齊讀第1、2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來,傣族人民又會怎樣歡迎他呢?
1)、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勾畫出描寫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句子,然后讀一讀。
2)、指名匯報。
3)、(課件依次出示課文第3自然段文字及相關圖片)指導學生感悟第3自然段。
a、體會“四面八方”和“趕來”。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傣族人民從遙遠的小山坡趕來了,從山間的平地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參加潑水節(jié)的人們從首都北京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人們從各個不同的地方趕來了,來參加潑水節(jié)狂歡。指名讀這句,指導讀出傣族人民內心的興奮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全班齊讀這句話。
b、體會紅色的意義。這還不夠,傣族人民還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孩子們,你覺得這里的紅色代表著什么?(喜慶、熱情、吉祥……)指導學生讀出相應的感情。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讀中感悟,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多媒體課件。
1、談話導入:孩子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喜歡)為什么喜歡呢?(生自由談理由)是的,
春節(jié)是我們漢族人民最隆重的節(jié)日,傣族人民也有著與春節(jié)一樣熱烈而又溫馨的節(jié)日,那就是(潑水節(jié))。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令傣族人民興奮不已。
2、配樂播放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老師相機旁白:在我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qū)有一個能歌善舞的少數(shù)民族——傣族。每到傣歷的六、七月份,火紅火紅的.鳳凰花盛開的時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端著清水,慶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歡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根據(jù)傣族的習俗,這一天,人們要互相潑水以表達對他人真誠美好的祝福。水潑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對他人的祝福越真誠。這就是傣族潑水節(jié)獨特的魅力。
3、觀賞了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后,你最想說什么?(生談感想)。
4、(課件出示課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們一樣有著許多的話要說,讓我們一起回到1961年的潑水節(jié),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吧!請同學們一起讀?。ㄉx)。
5、示題質疑:傣族人民年年都過潑水節(jié),可1961年(板書:1961年)的潑水節(jié)卻給傣族人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吧。(生讀)。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反饋讀書所得:讀了課文,你覺得1961年的潑水節(jié)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周總理來了,老師相機板書:周總理)。
3、交流匯報資料:同學們,你對周總理了解多少呢?(生自由匯報)。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大家心情怎樣?(特別高興)你是從哪些段知道的?請讀出來。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1、2自然段,指導讀出傣族人民的興奮心情。
2)、齊讀第1、2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來,傣族人民又會怎樣歡迎他呢?
1)、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勾畫出描寫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句子,然后讀一讀。
2)、指名匯報。
3)、(課件依次出示課文第3自然段文字及相關圖片)指導學生感悟第3自然段。
a、體會“四面八方”和“趕來”。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傣族人民從遙遠的小山坡趕來了,從山間的平地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參加潑水節(jié)的人們從首都北京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人們從各個不同的地方趕來了,來參加潑水節(jié)狂歡。指名讀這句,指導讀出傣族人民內心的興奮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全班齊讀這句話。
b、體會紅色的意義。這還不夠,傣族人民還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孩子們,你覺得這里的紅色代表著什么?(喜慶、熱情、吉祥……)指導學生讀出相應的感情。
c、傣族人民還覺得場面不夠熱鬧,他們又把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船槳聲、水聲、加油聲、歡呼聲此起彼伏。還有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形成五彩斑斕的絢麗景象。
d、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的前三句。
(這是一個多么熱鬧的場面,這是一個多么壯觀的場面,這是一個多么喜慶的場面,誰愿意用你的聲音、你的朗讀來展現(xiàn)這場面的熱鬧?指名讀。咱們全班一起來感受感受這喜慶的場面吧!齊讀。)。
e、體會人民深情的歡呼。
過渡:傣族人民一切準備就緒,敬愛的周總理終于來了。周總理每天都要處理許多國家大事,為了和傣族人民同慶潑水節(jié),他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不辭辛勞,不遠萬里,長途跋涉,終于來到了傣族人民的身邊。就是這樣一位關心人民的好總理,傣家人從心底里歡迎他。難怪:
a、(課件出示句子: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有一個詞最能表達傣族人民的興奮之情,找一找。(歡呼)。
b、就是這樣一位受人愛戴的好總理來了,人們怎能不歡呼呢?人們到底會怎樣歡呼呢?(生自由發(fā)言)。
c、指導有感情朗讀這句話。是呀,從山寨趕來的老鄉(xiāng)們激動地歡呼著(周總理來了);從坪壩里趕來的傣家兒女深情地歡呼(周總理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人們不論男女老少都大聲地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3、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過渡:周總理來了,周總理真的就站在傣家人身邊。
1)、(課件:書本插圖)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周總理穿著、神態(tài),并學會運用“笑容滿面”造句。
為了與傣族人民融為一體,周總理脫下自己的衣服,換上了傣族的民族服裝。他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從“笑容滿面”你感受到周總理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你還見過誰笑容滿面地干什么?(生練習說句子)。
2)、老師引讀第4自然段第2句話。周總理把自己當成一名普普通通的傣家人,來到傣族兒女中間,他又從傣族人民手中接過(一只象皮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3)、指導有感情朗讀第4自然段??吹竭@樣親切、這樣隨和的總理,還和大家一起跳舞,傣族人民心中充滿了(幸福、快樂),讓我們懷著幸福與快樂的感覺一起朗讀這一段。(課件出示第4自然段,生齊讀)。
4、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過渡: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開始潑水了!
1)、周總理是怎樣向人們潑水來表達他真誠的祝福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5自然段,用“——”劃出描寫周總理潑水的句子。
2)、指名匯報。(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
3)、周總理潑水這句話中哪些詞是表現(xiàn)周總理潑水時的動作呢?請同學們在書上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4)、指名匯報,再集體訂正。(課件出示句子,并找出動詞:端、拿、蘸、潑灑、祝福)。
5)、師生共同表演讀這句話。來,同學們,伸出你們的雙手,咱們一起來做做動作讀這句,分享分享潑水的快樂吧。
6)、暢想周總理的祝福。這清清的水潑在小朋友的身上,祝福小朋友……這清清的水灑在年輕姑娘身上,祝福姑娘……這清清的水滴在小伙子的身上,祝福小伙子……這清清的水還會潑灑在誰的身上,周總理又會祝福他什么呢?(生想象匯報)。
7)、暢想人民的祝福。有什么比總理的祝福更可貴呢?傣族人民接受著這珍貴的祝福,一邊盡情歡呼,一邊潑水,深情祝福周總理,祝福他(健康長壽)。人們還會向總理祝福什么呢?(生想象匯報)。
8)、指導有感情朗讀第5自然段。在這個潑水節(jié)里,總理祝福人民,人民祝??偫?,這樣的時刻,是多么幸福、多么快樂呀!讓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讀出幸福和快樂的感覺來。(生齊讀)。
5、學習課文6、7、8自然段。
過渡:就讓這清清的水,潑呀,灑呀!(課件出示最后三個自然段)。
1)、指名讀這部分。
2)、全班女同學讀。
3)、師生合作讀。
4)、全班分組輪讀。
1、多么幸福,多么難忘?。ò鍟盒腋?、難忘)現(xiàn)在,你知道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那么令人難忘了吧?(生交流)。
2、總結:是呀,我們的總理關心人民,我們的人民愛戴總理,總理和人民的心永遠緊密相連。
3配樂播放周總理關心人民的圖片。老師旁白:看!周總理深情地與年邁的老人握手,老人熱淚盈眶;周總理親熱地抱起孩子,孩子滿心歡喜;周總理來到田間地頭,農民伯伯喜笑顏開;周總理來到工廠車間,工人朋友們激動萬分;周總理親臨部隊駐地,解放軍叔叔熱情歡呼。
4、情感升華。人們永遠難忘,更讓傣族人民難忘的是……(課件出示第7、8自然段,生齊讀)。
1961年周總理。
幸福難忘。
《難忘的潑水節(jié)》這篇文章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潑水節(jié)是傣族最隆重的節(jié)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jié)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他們共同慶祝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jié)日。整篇文章洋溢著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里行間,表達了傣族人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
如何才能讓學生感悟到傣族人民的激動、幸福、快樂,體會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呢?學生與文本所呈現(xiàn)的年代不同,學生對周總理不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節(jié)日學生也沒有感受,怎么辦?在反復斟酌后,我注重了以下兩個方面:
教學一開始,我就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再現(xiàn)潑水節(jié)的盛況,讓學生對傣族潑水節(jié)有一定的感知,激起學生興趣。通過對周總理資料的介紹讓學生對周總理有一定的了解,通過暢想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相互真誠地祝福,讓學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從而使學生成為文本主人,融入其中。
在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中,在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潑水的過程中,都抒發(fā)著興奮與歡樂。因此,在教學時,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讀來體會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指名讀,想象讀,表演讀,分組讀。同時,我注意做好朗讀的感情渲染與鋪墊,讓學生有感而發(fā),做到感情充沛,聲音自然,并通過自己的了解讀出個性。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六
1、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想象當時的快樂場面來理解課文內容。
德育目標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
1、結合課文觀察圖畫。
2、理解潑水節(jié)和傣族人民熱愛周總理的語句。
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圖文結合,品詞析句,并通過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指名讀全文。
二、講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在什么時候過潑水節(jié)?(風凰花開了的時候,潑水節(jié)就到了。)。
“火紅火紅”是什么顏色?什么是“一年—度”?
(2)指導朗讀。
練習讀。指名讀。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為什么特別高興?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
指名讀,齊讀。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理解“四面八方”“趕來”“地毯”“駛過”“一條條”“—串串”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快場面和人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
用自己的活,說說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怎樣來到人群中的,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說。理解“對襟白褂”“咖啡色”“水紅色”“笑容滿面”等詞語。
從什么地方看出周總理特別高興?先找出書上的句子讀讀,再說說。
理解“象腳鼓”“地毯”“—起跳舞”等詞語。
(2)指導朗讀。
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接過象腳鼓,敲著鼓點,踩著“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總理愛人民。要讀出周總理的高興心情。
小聲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穿著什么服裝,怎樣來到人群中的。
5、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理解:“銀碗”“祝?!薄敖】甸L壽”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周總理對傣族人民真摯的祝福,傣族人民對總理的真誠祝愿,仿佛潑水節(jié)就在我們跟前呈現(xiàn)。讀“健康長壽”要慢些。
老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6、指名讀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為什么那么開心?“多么幸?!薄傲钊穗y忘”是什么意思?
(2)指導朗讀。
讀的時候,注意語氣詞“呀、哇、啊”及感嘆號所表達的語氣。
教師范讀,學生小聲練習讀。
三、練習朗讀。
1、指名分段讀全文。
2、齊讀全文。
讀的時候,注意讀好長句子,注意段與段之間的停頓。
五、作業(yè)練習。
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篇十七
共渡節(jié)日。
幸福難忘。
設計說明。
1讓學生讀中體驗,讀中悟情,在教與學的活動中,讀貫穿始終。
2巧妙的運用音樂,錄像輔助教學,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3讓學生通過想象,體驗情景,通過想象總理和傣族人民祝福祝愿的話語,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
4通過學生讀讀,寫寫,劃劃,和表演讓學生自主的學習,主動的探索,成為學習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