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讀后感題目(專業(yè)14篇)

字號:

    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更好地記錄和總結自己的學習和思考過程。寫讀后感時,要注意語言的精練和準確,避免使用太過形式化和生硬的表達方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讀后感佳作,希望能夠激發(fā)大家進一步思考和探索。
    塵埃落定讀后感題目篇一
    對當代文學,我接觸的時間很晚。在其他同學讀完了當代所有作家的作品時,我還像個六年級的小學生那樣,驚喜地徘徊在當代文學的書架間。當代作家寫下的作品,其數(shù)量與古代作家流傳下來的作品旗鼓相當,這時我才知道有當代作家作品的存在這回事。
    這一點也不奇怪,我出生于一個閉塞的小山村,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村子里一戶相對富裕的人家才買進了第一臺電視機。我的整個成長過程中,與文學作品幾乎沒有接觸的機會。環(huán)境的閉塞是一方面的原因,我們那里流行各種盜版武俠小說、言情小說,而我對這些小說一向很警惕,老師也不許我讀這樣的“閑書”,所以,直到現(xiàn)在我也是對武俠、言情小說不聞不問,無法排遣內心那種焦慮——為功名而讀書,絕不讀“閑書”的戒條一直在起作用;另一方面,家境貧寒,買不起書(連吃飯都成問題,哪還有錢買書),讀書無非是為了考上大學,于是除了課本,就沒有別的讀物。
    等到我終于考上大學,解放了,當其他同學痛痛快快談戀愛、沉醉在網(wǎng)絡游戲中的時候,我向圖書館發(fā)起了進攻,似乎是要補償少年時代的不足,要閱讀個夠——當然,也是抱著解開心中困惑的目的去讀書的。
    我的一位舍友,也是同班同學,他有一本《塵埃落定》,放在他的書架上。這位同學很有趣,他本人有一臺筆記本電腦,卻再買了一套鼠標、鼠標墊、耳麥,卻常常邀幾個同學去網(wǎng)吧打游戲。他知道我是個窮光蛋,沒錢,所以從不拉我去網(wǎng)吧??梢姼F也有好處,不會跟著他們混,沒有能力去空耗光陰。當我發(fā)現(xiàn)這本書后,向他借閱。他很高興,同意了。于是我一口氣將《塵埃落定》看完。
    看這本書之前,我看完了美國作家??思{的小說《喧嘩與騷動》,所以在看《塵埃落定》的時候,認為這是受到《喧嘩與騷動》的影響后,寫出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還抱著這種觀念。直到最近,我才終于將這個觀念糾正過來?,F(xiàn)在我認為,并不能因為??思{比阿來先出生,先寫出《喧嘩與騷動》,就認為阿來受了??思{的影響,而是我這個讀者莫名其妙將兩位作家牽扯到一起了。
    為何?《喧嘩與騷動》寫了一個白癡班吉?!秹m埃落定》寫了一個白癡土司的二兒子?!缎鷩W與騷動》是一部史詩式的作品?!秹m埃落定》寫的是西藏土司制度的輝煌、沒落、滅亡,也是一部史詩。即,同樣的敘述角度,同樣是史詩,兩方面的類似,使我將兩部作品牽扯到了一起。
    不同的地方是,《喧嘩與騷動》用四個敘述角度講述同一個家族的歷史,這是這部作品特定的文本結構;而《塵埃落定》的敘述角度一直沒有變過,都是土司的白癡二兒子。
    我甚至還想起了南非作家?guī)烨械淖髌贰哆~克爾k:生平及其年代》來,這本書同樣寫的是一個智商低下的.人,也是一部史詩式的作品。難不成我要說,庫切受??思{的影響?或許有可能。我相信,在庫切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前,恐怕鮮有中國人知道庫切是何許人也,庫切依舊身處那塊大陸,被中國擋在門外。所以,阿來也不可能受庫切的影響。
    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我的高中語文老師對近代文學的排序,即“魯郭茅,巴老曹”。當時我太年輕,無法讀懂魯迅,其他作家的作品,也很少讀(沒有機會讀到這些大作家的作品)。有一次,我看了巴金先生的一篇名叫《春天里的秋天》的小說,講的是一名女子違背父親的意愿,按照自己的想法,與一名青年自由戀愛,同居。后來日子過不下去了,被父親接回家,自殺了。男青年聽到這個消息后,悲傷不已。我讀完這篇小說后,很是失望。如果自由戀愛沒有好的結局,青年們的努力竟然得到這么一個悲慘的結局,完全沒有希望,我們所有的青年差不多都要這么病態(tài)地活下去了。后來又看了魯迅寫的小說《傷逝》。調子是壓抑低沉的,使人喘不過氣來?;蛟S只有了解了魯迅和巴金所處的那個時代,才能夠理解他們的小說。
    當我一口氣讀完《塵埃落定》后,內心竟然是無比暢快,充分體會到了閱讀的樂趣,與之前讀《春天里的秋天》這樣的小說的壓抑心境截然相反。阿來寫的也是死亡和沒落,為什么就那么令人舒暢呢?當時我就想,《塵埃落定》這本書怎么就沒有得什么獎,廣泛流傳呢?這絕對是一本好書。后來才知道這本書是矛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而且被選入了中國百年百種文學作品。我認為這與這本書達到的成就是完全相稱的。能夠閱讀《喧嘩和騷動》、《邁克爾k:生平及其年代》的我,同樣能夠從閱讀《塵埃落定》這本書中得到樂趣——一種心靈的震撼,被牢牢吸引住。
    《塵埃落定》里寫的這個白癡,竟然比一個正常人更能適應生存,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白癡死的時候也相當冷靜,他知道新時代來了,他死得很坦然。
    我想,這與阿來身處一個全新的時代有關。阿來處在這個有希望的時代,所以歡歡喜喜地埋葬了土司和土司制度,迎接新生活。土司的權利再至高無上,再神氣,也消失不見了。土司部落之間的戰(zhàn)爭,利益沖突,寫得那么真實,絲毫沒有人工化的痕跡。我用語言無法準確描述出它的種種妙處。我甚至認為,如果不是身處這種文化之中,如果不是考察了很多的資料,根本寫不出這樣的小說來。它是對過去歷史的再現(xiàn)。人物的生與死、愛與恨、對與錯,都隨著歷史遠去,當我們面對這段歷史時,有的只是驚心動魄,不知所措。
    只有在我學習了某種文藝理論,才能如批評家所愿意看到的那樣評論這部作品。也是,如果沒有一種理論作為指導,批評從何開始?作為一名讀者畢竟要簡單得多。我是虔誠的讀者,不是批評家。我只是寫出我的讀后感而已。
    塵埃落定讀后感題目篇二
    如同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一般,高潮迭起。主人公一步步地贏得了族人們的愛戴,娶到最美麗的土司之女為妻,并如同先知那樣在麥其土司家勢力達到盛極之時預言土司制度十年后將土崩瓦解。小說的內容涉及了與權利緊緊交纏之下的親情、愛情、友情、復雜的人性,背叛、斗爭、復仇、以及人物冥冥中的宿命。但高潮總有謝幕的一天,麥其家的'仇人早年發(fā)下了復仇的毒誓,最后麥其土司一家死于仇人的兒子之手。這一個個神奇的故事情節(jié)串聯(lián)起來構成了一個緊密交纏著的圈環(huán),將整個小說框架完美的和故事情節(jié)契合在一起。
    塵埃落定讀后感題目篇三
    《塵埃落定》是青年藏族作家阿來的小說,曾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小說描寫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xiàn)實生活格格不入,但卻有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并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小說展現(xiàn)了獨特的藏族風情及土司制度的神秘。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簡直可以用"享受"二字來形容都不為過,生動形象的語言為我們勾勒出了秀麗恢宏的蜀藏河川風光,還有那古老而又神秘的藏族風情和土司歷史。
    塵埃落定讀后感題目篇四
    焚香,凈手。我捧起了帶著墨香的書。在悠悠香霧中,跟著阿來,進入了《塵埃落定》的世界。
    所有的人都認為土司有一個傻兒子,可傻兒子那洞察一切的雙眼能把每個人的心看穿。傻子,說了實話,可是沒有人相信他,包括父母。沒有人能夠理解傻子的瘋言瘋語.于是傻子只有笑,高興時笑,甚至生氣時也笑。笑,成了他反抗這個世界的武器。
    一個土司家族的興盛與衰落,在傻子眼里成了一場戲。可是,不情愿的,傻子也被拽了進來,成了戲中的一個角色。傻子在兢兢業(yè)業(yè)的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一個傻子,因了“傻”,說著別人不敢說的話,做著別人不敢做的事。
    他用自己的方式活著,俗話說:“大智若愚”,不知道,是否能這樣評價傻子。
    土司們的斗爭無法解決的時候,漢人介入了。帶來了洋槍,也帶來了大煙,摧毀人的身體,也毀滅人的精神。憨厚的藏民留下了洋槍,種下了罌粟。
    美麗的罌粟花啊,它不是罪惡的源泉。罪惡的是利用他的人,利欲熏心的漢人,給美麗的大草原帶來了邪惡的種子,在藏民的心里生根發(fā)芽.
    傻子是明智的,在感到自己死期將近的時候,他理智的支開了妻子,平靜的面對死亡。他知道,這是人生不可逆轉的輪回,他該謝幕了。
    阿來,通過傻子的雙眼,向人們描述了一個西藏土司家族的興衰史,揭開了那層神秘、奢華、迷亂背后的面紗,露出愚、貧、苦的本質。注定了土司家族將走向沒落、衰敗。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這僅僅是一部虛構的文學作品,不具有任何針砭時弊的意義,喜愛聯(lián)想和對號入座者,由此造成的負面影響,概不負責!
    塵埃落定讀后感題目篇五
    《塵埃落定》是青年藏族作家阿來的小說,曾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故事講的是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酒后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得傻子與現(xiàn)實生活格格不入,卻有著超時代的預感和舉動,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小說故事精彩曲折,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超然的審視目光,展現(xiàn)了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
    麥其土司有兩個兒子,大少爺為藏族太太所生,英武彪捍、聰明勇敢,被視為當然的土司繼承人;二少爺為被土司搶來的漢族太太酒后所生,天生愚鈍、憨癡冥魯,很早就被排除在權力繼承之外,成天混跡于丫環(huán)娃子的隊伍之中,耳聞目睹著奴隸們的悲歡離合。麥其土司在國民政府黃特派員的指點下在其領地上遍種罌粟,販賣鴉片。很快暴富,并迅速組建了一支實力強大的武裝力量,成為土司中的霸主。眼見麥其家因鴉片致富,其余的土司用盡心計,各施手段盜得了罌粟種子廣泛播種,麥其家的傻少爺卻鬼使神差地突然建議改種麥子,于是在高原地區(qū)漫山遍野罌粟花的海洋里倔強地生長著麥其家的青青麥苗。
    是年內地大旱,糧食顆粒無收,而鴉片供過于求,價格大跌,無人問津,阿壩地區(qū)籠罩在饑荒和死亡陰影下。大批饑民投奔到麥其麾下,使得麥其家族的領地和人口達到空前的規(guī)模。傻子少爺也因此得到了女土司茸貢的漂亮女兒塔娜,并深深地愛上了她。就在各路土司日坐愁城,身臨絕境之時,卻傳來二少爺開倉賣糧,公平交易的喜訊。各路土司云集在二少爺?shù)墓僬e杯相慶、鑄劍為梨。
    很快在二少爺?shù)墓僬赃叧霈F(xiàn)了一片帳篷,酒肆客棧、商店鋪門、歌榭勾欄、甚至妓館春樓,應有盡有。在黃師爺(當年的黃特派員)的建議下,二少爺逐步建立了稅收體制,開辦了錢莊,在古老封閉的阿壩地區(qū)第一次出現(xiàn)一個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商業(yè)集鎮(zhèn)雛型。二少爺回到麥其土司官寨,受到英雄般的歡呼,但在歡迎的盛會上,卻有大少爺那令人不寒而栗的陰毒的眼光。一場家庭內部關于繼承權的惺風血雨又悄然拉開了帷幕。終于,在解放軍進剿國民黨殘部的隆隆炮聲中,麥其家的官寨坍塌了。紛爭、仇殺消彌了,一個舊的世界終于塵埃落定。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說那個二少爺,他是特別具有傳奇性的,他預見到麥琪土司家族的命運,他在人們哄搶種植罌粟時選擇了種植麥子,他糊里糊涂開倉給茸貢土司卻意外得到了美麗的妻子,他在仇人的道人在家在脖子上時不畏不懼,在聽說父親要把土司傳給自己的哥哥他沒有過多的悲喜,他對塔娜的背叛用冷靜漠視,他任用別人摒棄的人來創(chuàng)造世界。他對愛情有期盼,他為塔娜不愛自己而感到難過;他對親情珍惜,或許從他從北方回來之后,哥哥對他的愛就轉換成了恨,但是當他哥哥淌淚訴說時,依然讓他淚如雨下。
    共產(chǎn)黨來解放西藏時,他本可以自己走,可是他又回去接父親母親,他看見父親欣慰的淚,他知道自己是愛父親的。我希望傻子終歸是傻的,這樣他就少些傷悲,“血慢慢的在地板上變成黑夜的顏色”這樣傻子的一生就像一粒曾經(jīng)在陽關下飛舞的塵埃當一切相對靜止時,他也終于嘆息一般落定,但希望他的靈魂會到一個透明得沒有陰影的世界,那里沒有塵埃,自不會落定,只做一個傻子,自在的活。
    歷史是最強大、最有力的推動者。末落的土司制度,無論曾經(jīng)在這片土地上如何飛揚,終將落定于歷史的凈地上。風起云涌,塵起塵落。正因為有一個高潮,也就必然有低潮的來臨。解放軍的腳步響起的時候,麥其家也就到了消亡的時候。局部來交待整體,整個西藏也就隨之解放。當麥其土司的傻瓜少爺,最后死于仇人刀下。當身體變冷、當血變黑的時候,所有這個世界就從少爺?shù)囊暯窍?,塵埃最終落下。土司制度連同土司的官寨轟然飛上天空,揚起漫天的塵埃,然后徐徐落下。那伴隨著的一切野蠻,生活在土司陰霾下的塵俗人物,也像那漫天的塵埃一樣徐徐落定,大地重歸于安靜、平和。分享:
    塵埃落定讀后感題目篇六
    當我讀了矛盾文學獎獲獎書系之一的《塵埃落定》時,便被作者阿來筆下神秘的世界吸引住了,也有很深的感觸。
    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xiàn)實生活格格不入,卻有著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小說故事精彩曲折動人,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超然物外的審神目光,展現(xiàn)了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
    老麥其土司有兩個兒子,大少爺聰明勇敢,被視為當然的土司繼承人;二少爺天生愚鈍,很早就被排除在權力繼承之外,成天混跡于丫環(huán)仆役的隊伍之中,耳聞目睹著奴隸們的悲歡離合。
    麥其土司在黃特派員的指點下在其領地上遍種。很快暴富,并迅速組建了一支實力強大的武裝力量,成為土司中的霸主。
    眼見麥其家因鴉片致富,其余的土司用盡心計,各施手段盜得了種子廣泛播種,麥其家的傻少爺卻鬼使神差地突然建議改種麥子,于是在高原地區(qū)漫山遍野花的海洋里倔強地生長著麥其家的青青麥苗。是年風調雨順,小麥豐收,而其他土司的土地上鴉片供過于求,阿壩地區(qū)籠罩在饑荒和死亡陰影下。大批饑民投奔到麥其麾下,使得麥其家族的領地和人口達到空前的規(guī)模。就在各路土司日坐愁城,身臨絕境之時,卻傳來二少爺開倉賣糧,公平交易的喜訊。這足以看出這個所謂的傻瓜少爺超前的目光和超人的智慧。
    很快,在二少爺?shù)墓僬赃叧霈F(xiàn)了一片帳篷,酒肆、客棧、商店、鋪門,應有盡有。在黃師爺?shù)慕ㄗh下,二少爺逐步建立了稅收體制,開辦了錢莊。這樣,在古老封閉的阿壩地區(qū)第一次出現(xiàn)一個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商業(yè)集鎮(zhèn)雛型。這位二少爺雖然被人們認定為傻子,但他為阿壩地區(qū)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認為他應該是一位英雄。
    "得民心者得天下","識時務者為俊杰",常人眼中的傻子卻是真正的英雄。任何阻擋歷史車輪前進的人,終將被碾得粉碎。對于這個所謂的傻子,人們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的形象過于夸張,有些脫離現(xiàn)實的軌道;而有人則認為正是有了他的天馬行空,才使這部小說有了開合自如的氣度。在我看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正是有了這個名不副實的傻子存在,才讓小說里種種怪誕和荒謬成為了故事里激動人心的轉折,才讓這曲繁華落盡的末代哀歌有了絢麗的光彩。也正是這位傻少爺帶領著我們穿越時空、大地和民族,讓我們目睹了康巴土司在崩潰前的最后情景,見證了兩個時代交替的喧囂和動蕩。我忽然覺得,阿來的《塵埃落定》,是一支用心歌唱的曲子。于是,我閉上眼睛,仿佛真的聽到史詩般的旋律,抑揚頓挫地飄蕩開來。
    塵埃落定讀后感題目篇七
    說到復仇,讓我深感意外的是酒家店主身上頗有江湖中的武林俠士的作派,質樸而動人。不同于那些兇狠殘暴、嗜血成性之人的丑惡嘴臉,他們心中尚存著仁義道德。他們講求復仇的`"規(guī)矩"要按規(guī)矩行事,"不然要被人笑話".仇人的弟弟已經(jīng)把刀架在了"傻子少爺"的脖子上,卻因為想到事發(fā)的時候他還小,又是個傻子,殺他不合規(guī)矩,便放了他。似乎在一個傻子面前,大家都放下了機巧、猜忌和偽裝,人性中的單純都自然地流露出來。盡管他們是異族人,卻在無意間契合了漢族所推崇的儒家思想。這就是人性的光輝和共同之處,不管是哪族的人,靈魂上總有相互感召的地方。
    塵埃落定讀后感題目篇八
    聰明人和傻子生命中無時無刻不面臨著選擇,真正聰明的人,能夠分清什么是最重要的,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們所處的,是一個正在將“傻子”與“聰明”對立的時代。在當下社會中,只要誰被貼上了“傻子”的標簽,基本就屬于被坑被騙被壓制的地位。即使在相親的場所,誰要是貼上這個標簽,基本就只有被滅燈的份。在市行意義上,“傻子”基本與“窩囊”“無用”“笨拙”等詞語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對人負面評價的詞語。
    但傻子并非如此,傻的人很可能不屑于對金錢表現(xiàn)太大的欲望,聰明的人會想方設法的去獲得財富,于是出現(xiàn)了一些偷稅等違法的`聰明人,而傻子卻本本分分,誠實做人,他們更具有一顆赤子之心,我愿天下男兒,皆有君子之心,天行健,自強不息;我愿世間女子,皆有向上之心,不讓須眉,可比天高;我愿世間人人如龍,皆有赤子之心,不求長生,只為追夢,縱死不悔!
    正如我不是藥神中的程勇,外界看來他冒著坐牢的危險卻不是為了盈利是傻,但這何嘗不是一種赤子之心的表現(xiàn),而讓同行不恥,的行為卻挽救了千千萬萬人的生命。大智若愚,“傻點”是福。因為“傻”那么一點兒,復雜的生活變得簡單,微不足道的一點小成就也能夠滿足,幸福指數(shù)自然就高;因為“傻”那么一點兒,做事情大大咧咧,心理負擔輕,自然快樂;因為“傻”那么一點兒,不在乎吃點小虧,小虧換來和諧融洽的人脈關系……如此看來,“傻”換來自由自在、愉悅滿足的生活空間。
    有一首歌唱道:“熙熙攘攘為名利,何不開開心心交朋友,時時刻刻忙算計,誰知算來算去算自己……真真假假怨人生,不如輕輕松松過一生,是非恩怨隨風付諸一笑,聚散離合本是人生難免……”人世間幸福快樂不是算計出來的,而是“傻”出來的?!吧怠笔且环N胸襟,也是一種智慧。生活中“傻”那么一點點,不負功利的心靈,自然輕輕松松,幸福。
    塵埃落定讀后感題目篇九
    在讀書方面,我給自己的定義是“半吊子”,何意?我總是間歇性讀書,度過的大部分也都忘記了,唯一證明存在過的痕跡就是書架上日益減少的空間。所以去年買的閱讀器,利用率明顯也不是那么高,在有了閱讀器之后,還是忍不住買紙質書。忘了是怎么突然想寫讀后感的,只是覺得讀一本書,不是只是驚鴻一瞥,總要反思一下其中的深意,也算是不辜負這本書的價值。剛好,昨日結束了《塵埃落定》,我的讀后感處女作,由此開始。
    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選擇開始閱讀一本書的?我都會看推薦,豆瓣、當當、新浪等,再去找找這本書的簡介,看看是否對自己的口味。因為個人偏見,導致我錯過很多好書,也甚是遺憾。說起《塵埃落定》,開始的初衷是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特定時期的歷史故事,有《還珠格格》里的土司,有活佛、喇嘛等,真的開始閱讀之后,發(fā)現(xiàn)打動我的也不在是那個歷史氛圍,而是那個“傻子”。
    一個“傻子”有什么可值得寫的呢?你絕對想象不到他還是男主人公。
    一個會每日起床前反思自己的人,誰說不是頭腦最清醒的呢?不是有句話說“吾日三省吾身”嗎,可見是個智者了。
    似乎其中還有點居安思危的意思,在我們安穩(wěn)的現(xiàn)狀下,要考慮未來的風險,否則總歸要被淘汰。雖然說,每天早上起來,我們都在生存和生活之間選擇,但是怎么生存,如何生活,也是一門學問。過得好與不好,顯而易見。一個人的面貌狀態(tài),就可以反映出幸福值,正如一個人的言語,可以透露他的心思。所以,沉默是金不無緣由,正如言多必失是一個道理。我換過幾次工作,每次接觸的行業(yè)不同,身邊同事的年齡層不同,人生觀和世界觀真的差別很大,弄得我適應的很是費力。后來慢慢的,堅持做自己,就不會有那么多困擾了。
    這本書的名字很應景,真的很巧了,在20xx年底,讀一本名叫《塵埃落定》的書,可能他想講述的是一個時代的終結,所有的恩恩怨怨、權力籌謀、情感糾葛的劇終。但于我,是一年的尾聲,是告別自己也是迎接新的開始。
    似乎可以聽見花開的聲音,在塵埃落定時。
    塵埃落定讀后感題目篇十
    浮華煙云不過是千萬顆塵埃組成的,煙消云散之后也就是塵埃落定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是一顆漂浮不定的塵埃,不論你是土司還是土司的兒子,不論你是傻子還是絕色的美女,不論你在人生或者歷史的舞臺上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你對于整個浩瀚的人間歷史來說仍然是顆塵埃,充其量不過是被氣流托得比較高的塵埃而已。哪一顆塵埃會遇見哪一顆塵埃是不可想象的,歷史就是由這樣一段一段漫不經(jīng)心而又意外的排列組合構成。
    寵辱不驚,閑看書卷奧秘;去留無意,漫隨書卷人生。閱書,讀己,領悟精髓。
    感悟。
    就像書里寫到的:“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傻子往往有更高的眼界,能決定許多聰明人的命運”
    撇開濃重的權力爭斗色彩,隨著故事的推進,歲月的流逝,《塵埃落定》更多讓人去思考聰明和傻,也讓我們越來越感到“傻”很多時候其實往往意味著超越與自由,傻子能懂得,聰明人未必能懂。
    因為有時候聰明人并不是真正的聰明,只是某種程度上的聰明或者把自己看成過于聰明,當他們把自己所認為的事當作是正確的,總是相信自己能掌控自己的方向,往往造成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結局。
    但是傻子不會,因為他的'基礎就是傻,所以他做什么,都有很大的幾率變成他們人生中的轉折點。
    文中那一句:“就在這時,我突然明白,就是以一個傻子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也不是完美無缺的。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這樣,你不要它,它就好好地在那里,保持著它的完整、它的純粹,一旦到了手中,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全部得到,這就是人性?!弊屛矣X得尤為印象深刻。
    讓我們不妨放下自己的聰明,用傻子這樣的視角去看一看世界吧,也許反而會得到聰明人所沒有的智慧。
    傻子被父親派往邊界的路上,一路有許多前來尋找糧食的饑民跟在他們隊伍的前面或者后面,傻子停下來吃飯的時候,他都會叫手下的人去給他們送些吃食,因為這個他們都說麥琪家的二少爺是仁慈的少爺。
    傻子在北邊找了人替麥琪家去打仗,自己趁著別的土司打仗的時候,叫侍女卓瑪在河邊架起五口大鍋炒麥子,把麥子沿牛油放進鍋里煮,香味在晴空下飄的很遠很遠。很多饑民吃飽以后就來為傻子干活了,活干完之后,人們還是不愿意離開,并且把自己的家人都帶了過來,就這樣不費一兵一卒拉雪巴土司手下有好幾千人都投到了麥琪家。
    而他的哥哥在南方邊界領兵奔赴戰(zhàn)斗,用武力征服試圖征服更多的土地和百姓,可這是一個饑荒之年,對于饑民來說,一頓飽餐才是最需要的,也是最有吸引力的。
    以暴制暴,以強克強是人們通常的邏輯,但是,真正的高手,從來都是以柔克剛,以弱克強。
    暴力只能勝過一時,卻勝不了永遠,只能勝表面,卻不能服人心。人最強大的不是暴力,而是美與仁慈,人心甘情愿浮在腳下的,從來也不是暴力,而是春風化雨般沁人心肺的東西。就好像在饑荒年代,麥子永遠有著比槍炮還大的威力。
    《塵埃落定》中,描寫的不光只但但是對權力的爭斗,也有悠遠綿長的愛情。
    對于傻子少爺來說,與茸貢土司之女塔娜之間的愛是他一生中經(jīng)歷的最刻骨銘心的愛情,對塔娜的愛意在見到她的那一瞬間就像火山噴發(fā)出來一樣,熱烈濃厚而又狂躁。
    但是對于塔娜來說,他們的結合卻并非是兩相情愿的愛情。嫁給傻子只是母親茸貢土司為了換取糧食和避免戰(zhàn)亂所安排的一個交易。對塔娜來說她和傻子并沒有愛情,她的心是痛苦而矛盾的,就如書中塔娜所言:“你配不上我,你無法讓我做一個忠貞的女人”。
    從書中的故事回到現(xiàn)實生活,我們很多時候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有的東西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也有些東西是我們甘心付出代價去換取的。
    付出健康去換取高薪酬;付出青春去愛一個人;付出時間換取一份事業(yè);付出金錢去買來讓自己快樂的東西,這個世界沒有什么不要付出代價,可凡事皆有代價,得失都在一心之間。
    而那些曾經(jīng)渴望得到的東西,得到之后,感覺真的好嗎?其實,也未必。
    “歡樂與悲傷,幸福與痛苦,獲得與失落,所有這些需要,從他們讓感情承載的重荷來看,生活在此處與彼處,生活在此時與彼時,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故事里面的角色與我們大家有同樣的名字:人。我們終歸是逃脫不了成為塵埃在人世間落定的宿命。而我們能做的或許就只是在落定之前,盡可能地按照自己的方式飛舞,并為曾經(jīng)的繁華準備一次完美的謝幕!
    塵埃落定讀后感題目篇十一
    塵埃無論飛得多遠,終究會落下。遙遠的青藏高原,神秘的血域之巔,文明與蠻荒共存。亙久的土司制度,強大的麥其家族,一個傻瓜少爺,一段蒼涼的夢境,訴說著一段塵緣歷史。
    在美麗的高原上。高原開始饑餓,麥其家卻因為“我”的原因,在其他土司的衰弱中強大。因為第一個種植鴉片,麥其家成為土司中的強者,因為第一個停止種鴉片,麥其家成為強者中的更強者?!拔摇币插忮肆巳松械呐瘛?,一個讓雪蓮也失色的土司之女,一個未來的女土司。因為“我”的傻,我擁有了她,卻也因為“我”的傻,她和我的`距離很遠,很遠,遠得我最后追累了,如塵埃般消失。失舌而復舌,卻因我再次失舌的喇嘛,一個我生命中的啟蒙者。為我復仇而死的仆人,麻木的行刑手爾依,世代相傳的習俗……野性的歌在高原上飄響,殘忍的原始,那樣的真實。
    “我”對一切新的事物充滿了好奇與求知,我讓商業(yè)的繁榮在荒瘠中滋生,也讓土司們在煙花里腐爛。我是常人眼中的傻瓜,干出了常人眼中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事。我是那個時代完結的見證者。
    這里有一群美麗的女人,她們的命運像浮萍一樣搖擺。西藏土司統(tǒng)治時代女性的悲歌在這里被充分表現(xiàn)。女仆卓瑪,我情愛世界的第一個導師,她在卑賤中讓年華老去。與我妻子同名的塔娜,矮小而瘦小,她在無知中度過日子。我美麗的妻子,同樣的不幸,她是交換糧食的籌碼,在求愛的路上失去最深的愛戀。我的母親,央宗,這亦是兩個不幸的女人,在她們身上是那個時代鑄成的烙印。最后的結局,像是我夢境的重演,整個時代變了,整個麥其家也變了,直到最后我也沒成為土司,但我成了整個家族最后的一個幸存者。最后,復仇轉到了我的身上,我被我曾經(jīng)釋放的仇人刺穿了腹,血撒滿了我的床,紅的顏色在陽光中烏黑。我死了,土司時代也死了。時間是歷史最好的淘汰者。
    塵埃落定讀后感題目篇十二
    再說說題目:“塵埃落定”,真是個好名字。浮華煙云不過是千萬顆塵埃組成的,煙消云散之后也就是塵埃落定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是一顆漂浮不定的塵埃,不論你是土司還是土司的兒子,不論你是傻子還是絕色的美女,不論你在人生或者歷史的舞臺上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你對于整個浩瀚的人間歷史來說仍然是顆塵埃,充其量不過是被氣流托得比較高的塵埃而已。哪一顆塵埃會遇見哪一顆塵埃是不可想象的,歷史就是由這樣一段一段漫不經(jīng)心而又意外的排列組合構成。
    還有就是人物:故事一開始,阿來便給了我們土司二少爺?shù)难劬?。那是一雙異常敏銳而深邃的眼睛——它“什么都看得見,不僅今天,明天也都全部看見了”。正是它,帶領著我們穿越時空、大地和民族,讓我們目睹了康巴土司制在崩潰前的最后幻象,見證了一個時代轉入另一個時代的喧囂和動蕩。
    麥其土司家的二少爺沒有名字,父母都叫他傻子。哥哥也常拍著他的肩叫他“傻子”,這個聰明人生氣的'時候說會對他搖搖食指說:“你一傻瓜懂什么?”就連下人們都叫他“傻子少爺”。也許傻子是沒有自尊的,這個“傻瓜少爺”就這樣承認謔稱了,對人便自稱“我是麥其家的傻瓜兒子””......于是他成遠近聞名的“傻子”。然而,傻子也出乎意料的做了幾件聰明事,哥哥就懷疑他是“裝傻”,臨終前對傻瓜弟弟說“你知道這個世界我最怕誰么?我最怕的就是你?!备赣H為傻子的成功舉動欣喜若狂,以為他是““大智若愚”,但又搖搖頭說“究竟是個傻子。”麥其家的二少爺究竟是在裝傻?還是真傻?聰明的讀者都在懷疑,直看到小說結尾才會嘆口氣“是傻,真的傻。”麥其土司戰(zhàn)死后,仇家要向他的傻瓜二少爺下手,這位傻子竟然自己躺在床上,擺好了姿勢讓殺手殺。塵埃落定,他就這樣死了。就是傻子也會怕死吧?誰都不會想到有這樣不要命的“傻”。
    一個有著好運氣的傻子,其實用他的智慧在嘲笑周圍的聰明人,而一群愚蠢的聰明人也在嘲笑和原諒著一個傻子的智慧。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不過就是在欣賞、嘲笑和原諒之間打轉而已。一個家族的沒落,一個小王國的失落,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在一個傻子的眼里是那么理所當然,那么坦然接受。
    塵埃落定讀后感題目篇十三
    作家阿來以第一人稱,也就是麥其土司家的傻子二少爺?shù)目谖?,給大家講述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發(fā)生在藏區(qū)土司家的故事。從麥其土司家族的強盛到最終的消亡,故事緊扣歷史發(fā)展背景,詳細刻畫描繪了土司的生活形態(tài)和在歷史變革下每個人從內心到外在變化。感慨時代的車輪一直向前,藏區(qū)農(nóng)奴制的社會形態(tài)也在逐漸發(fā)生著改變。
    最最觸動我內心的,正是這位被人人稱之為傻子的二少爺。他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做出讓周邊人都很驚詫的'舉動,說出很多富有人生哲理的話語。其實,何謂聰明何謂傻呢?被大家公認為聰明的大少爺,最終結局很凄慘。反倒是二少爺贏得了更多的民心和擁戴。在自己不看重的權利和財富上,反倒收獲了最多。這其實隱含著人生真正的哲理。與世無爭,擁有善心的人,反倒是人生最大的贏家。傻子總能跳出當下的環(huán)境去看自己。正像他每天早晨從睡夢中醒來,都要反復求證自己的兩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里。他這種自問自答,不斷求證自己的過程,其實就是對人生意義的不停追問。所以,他這一生,活得輕松,通透,活得沒有負累和沉重。他在跟茸貢土司和拉雪巴土司的交往中,更是顯示出了他的聰慧和才干。其實,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他和他那個英勇善戰(zhàn),同時喜歡女人的哥哥相比,反差很大。哥哥代表了舊時代的土司人品性。一切權利和地位,需要通過戰(zhàn)爭去奪取和捍衛(wèi)。而傻子二少爺通過在邊界做貿(mào)易,沒有動用一槍的子彈,反而積攢下更多的財富,和娶得最美麗的女人做妻子。
    在他獲得這些財富之后,他的哥哥開始對他產(chǎn)生了提防和反感。兄弟情誼也在此刻消失殆盡。傻子很明白,愛情,親情,都是強求不來的。他很心痛。但是他也很堅強。他有消解自己痛苦的方法,他并不會以怨報怨,其實這正是參透了佛祖的慈悲為懷的處事理念和人生哲學。即使故事的結局,傻子少爺最終死于父親仇人兒子的刀下,但是,他在精神層面上,獲得了徹底的解脫。雖然,故事以土司家族的最終消亡而畫上了句號,但是留給我的并不是悲戚感慨,而是讓我更加徹底領悟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什么才是真正的所謂聰明。
    塵埃落定讀后感題目篇十四
    在這喧嘩的時代里,每次走在這繁華的城市中,我的內心卻猶如在孤城一般,不管我怎么咆哮周圍人都好像“聾子”一般,冷眼相對,那冰冷的眼神深深的刺痛著我。
    相信大家看過《圍城》,好像一座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我現(xiàn)在就猶如一個傻子,不知該向外還是向里,我又會像一個聰明人一般思考“我是逃出來的人還是走進去的?”其實,我就是一個傻子般的聰明人。每次看著車輛來來往往,人潮涌動,我不想融入他們,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會與這些人站于同一“地方”,我應受人矚目,世界應圍我轉,我是這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向世人證明著我的閃光點,讓無數(shù)的人承認我的才華,猶如那鵝卵石般大的磚石,閃耀著讓人不能接近的光芒,那時是冰冷的;但有時我看著這些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又會感到孤獨,希望像個傻子一樣蹦蹦跳跳的走進他們當中,和他們一起向前走著,會有如大海之上的燈塔,閃爍著吸引人的燈光,那時是溫暖的。
    看過這塵埃落定,我覺得或許在我成為傻子時,周圍人覺得我格格不入,但還會跟我開著玩笑嘲笑我,但當我成為聰明人之后,我會自我封閉,內心覺得他們與我格格不入,而不是他們覺得我格格不入,在這個世界上,所有偏執(zhí)的聰明人,想法總是與眾不同,而所有的傻子,只是我們不懂他們的想法罷了。
    我與眾人飲酒,眾人皆醉,唯我獨醒,在白天之時,我會盡力融入他們,但在夜晚,卸下偽裝之后,我就是那個聰明人,既然人生如驚鴻般短暫,那我就活得如夏花一樣燦爛,一人飾兩角,豈不爽哉。